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范文

2023-12-31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范文第1篇

专业: 国民经济学

姓名: 覃洁学号:1210250015

课程名称:《中国经济理论专题》课程类型: 必修

上课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总课内学时:40课时

考核方式:论文考试时间:2013年1月

成绩: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签章)

年月日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考

——基于铁道部撤销的探讨

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发展起来了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无论是对国有企业产权进行私有化改革,还是在现有背景下通过完善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来提高效率,这些措施在实践中都是不可行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是重新界定国有企业中政府参与度与市场自发调节的双边作用,首先政府应放权,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例如铁道部实行的政企分开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本文将以铁道部为例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字: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对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在数量减少的同时,经营效果显著增加,经营管理体制也逐步向现代公司制度转变,并发展起来了一大批大型企业。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国企本身的强大实力造成了自我改革的动力不足,政企不分的格局又进一步导致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恶化,最近关于“铁道部撤销”引起了新一轮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思考。

一、国企改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中浅层次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改革的实质问题仍然存在,道路依然艰巨,这影响了国有企业自身素质及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当前,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历史现状及方向,才能深层次挖掘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当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对国家政策依赖性较强,行业之间利润及增长不均衡,国有企业效益过度依赖国际环境。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并未真正走入市场,政企不分的状况比较严重。这些不仅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国有企业如何走向市场化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例如铁道部长期的政企不分造成我国铁路行业的低利润运行,大量的铁路债务也进一步凸显了垄断行业的不足。虽然这几年我国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但政企不分、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依旧严重。为推动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有必要实行

铁路政企分开,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13年3月17日,铁道部被正式撤销,取而代之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牌子,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铁路完全进入了市场化。实际上,从迈出第一步到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中国铁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实质性问题,对国企改革的现状进行剖析,发掘其内部存在的矛盾,加深对国企改革存在问题的分析力度,试图从这些问题中找出国企改革合理对策。

国企改革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公司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产权改革及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二是国有企业跨行业过多,分布面广,资本过于分散。这两个方面导致企业之间具有结构趋同、重复投资、恶性竞争等问题。三是政企不分现象屡有存在。国家监管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四是企业竞争力与国际大公司相比占劣势,经营效率与投入不成正比。这几个问题暴露出国有企业与国际跨国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而要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吸收国外科学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注重实效。

铁道部一直被视为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它统管中国铁路的规划、投资、建设、监理、运营以及安全,既是行业监管者,又是被监管者。这种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保证了我国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以及粮食、化肥、棉花等农资的低成本运输,在应急抢险及国土开发上发挥了极大的优越性。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也暴露出种种弊端——铁路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社会资本却被排斥在外。截至 2012 年底,铁道部已背负逾2.6万亿的债务,资产负债率超过 61%,在建项目举步维艰。运输市场瞬息万变,铁路却长期执行计划价格,按计划调度运输,导致“一车难求”、“一票难求”与资源闲置并存,像高铁商务座等性价比不高的运输产品大量存在。最终,产能严重不足的铁路,却陷入了“越建设、越亏损”的经营怪圈。

此次改革,首先撤销铁道部,从政企分开入手,实际上是重划了政府与企业的边界,扫清了铁路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其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通过改革,有利于形成政府依法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社会广泛参与的铁路发展新格局。中

国铁路总公司成为市场主体,可以落实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改革,提高发展内生动力,增强铁路发展后劲,推动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改革,明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国家铁路局的安全监管责任,有利于厘清企业和政府角色,有利于从体制上保障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三是通过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

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的好处,在其未来面临的道路上存在着种种困难,例如政企分开给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了两大挑战。首先一个是给交通运输部带来了挑战,怎么摆正位置,怎么整合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规划和政策,制定职能和工作流程;怎么制定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改变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怎么投入资源等。交通运输部需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流程。另一个是给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带来了挑战,包括国家铁路局如何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如何制定铁路运营技术标准,如何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监管,还要研究如何进行经济监管。

三、国企改革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应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定位,尽快从一些经营性领域退出。政府不能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自己跳进来参与。中国垄断行业大体包括五类:一是全国性自然垄断产业,如电信、电力、民航、邮政、铁路、石油;二是区域性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行业,如供水、热力、燃气、公共交通、港口、垃圾处理;三是本应属于企业化经营但采取了事业单位体制的行政垄断行业,如有线电视、医院;四是本应属于竞争性行业却采取了行政垄断体制的行业,如机车车辆制造业、核工业、航空工业、飞机制造业等;五是特种行业,如造币、烟草、食盐、医药、能源、资源、殡葬等。其中,第三类和第四类就是政府可以尽快退出的领域。

(二)深化企业改革,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好规范改制工作;妥善解决职工出路和保障问题,包括建立双向选择的现代用工制度,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解决再就业问题等;完善企业配套服务,移交企业社会职能;建立政府管理新机制,促进企业多种经济成分改造等。因此,在处理改革问题时,我们既要看到改革的关键点,又要注意各个节点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是为改革创造有利环境的过程,也是国企改革面临的根本性难题。

(三)国企改革必须贯彻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的思路,研究和践行国企改革

和改组问题。按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层次不同,分为以下几种途径:对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特种产品生产的企业,实行国有经营;对关系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生产企业,实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对关系到幼稚型产业的企业和蔽利性企业,应公有资产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对一般性国有企业,原则上应该放开;对长期亏损的企业要全部放开,灵活转换经营机制等。因此,在国企改革问题我们既要从微观剖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又要宏观上把握企业层次特点,集中解决主要矛盾,不能以偏概全。

(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思路选择在于制度创新基础性工作,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化,在于开拓市场,围绕市场开展经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市场;进行产业机构调整及优化等。在深化国企改革时,一方面,注重企业的“内修”,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时刻保持企业发展活力。

最后政府要重视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许多进入门槛,税费负担重,官员寻租厉害,踏踏实实从事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家赚不到钱,转投虚拟经济的现象非常严重,“国进民退”的说法也多了起来。事实上,中国的市场经济要想真正发育成熟,没有民营企业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活下来的民营企业都是依靠自身的竞争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政府应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

综上所述,国企改革应是“内修”和“外调”的系统过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妥善解决职工问题,调整企业内部管理,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等,另一方面,如企业的社会职能、政府行政干预企业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如何取得有效的外部支持,尽可能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是国有企业必须加强的领域。另外,国企改革必须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修订政策。在国家现有政策允许下,探索出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这是面向市场,走入市场的有利途径,也是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必然要求。

国企的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改革的路途中或许能获得一丝的成绩,但长期以往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我国的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基础,制定符合自己的改革之路,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提高企业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范文第2篇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是委托人即政府垄断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权利的奢望,也没有创造剩余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国有企业势必会长期处于了低效率运行状态。由此不难看出,让渡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必然会对经营者积极性产生激励,进而有利于改变过去权力集中与外部化的状况,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经营权的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

许多文章在回顾放权让利这一阶段的时候,认为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带有权宜之计的改革。但,正是由于这一过渡性制度的安排,才使得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了10.1%,高于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长率。国家财政收支也从1978年的财政赤字10.17亿元转为1979年的财政盈余135.41亿元。职工实际工资比上年增长了7.5%。经营权层面的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放权让利是以中央政府的利益让度作为切入点,受益者是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均获可得收益下的改革,不仅推动起来阻力小,且还会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各个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在原国有经济体制内进行的改革,是不改变原有的所有权框架,而只在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进行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姓公姓私”或“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问题,因而来自社会意识和传统观念方面的阻力较小,改革能够被全社会所接受。第三,放权让利虽然表现为中央政府利益的部分损失,但于经济总量增加,中央政府收益的绝对量也是增加的;同时,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会带来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改善。因此,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受益的帕雷托改进。

第二阶段:1987—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的过渡。从1986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但在涉及财产关系的深层改革上,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思路和对改革制度的两种不同选择。

一种思路是将国企改革仍然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而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认识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企业承包制。中央政府决策部门倾向于这种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于是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承包制改革。

承包制推行伊始,确实调动起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1987和1988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4.1%和20.7%。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1987年比1986年增长8.0%,1988年比1987年增长18.2%,亏损面也逐年下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在推行承包制期间,却出现了企业增效、经济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反而下降的状况。在推行承包制的第一年即1987年,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却出现了低增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20.8%,骤降为18.4%,一年下降2.4个百分点,1988年又急剧降到15.8%,比1987年又下降2.6个百分点。

承包制带来的结果招致了全国各界强烈的批评和反对。一种普遍的批评认为,在经过了放权让利之后,国家财政已无力继续让利。而承包制又向企业做了更大幅度的让利,致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还有一种分析认为,承包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仍然是软的。企业只负盈、不负亏。这不仅使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而且还造成了企业承包者的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行为”(刘世锦,1993)。

承包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利弊分析现在仍需要认真讨论后再下结论,但有一个认识是能够形成共识的,那就是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财产关系的变革,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就很容易出现短期化,且国家对经营者的监督很困难。在承包制度中,国家和企业处在一种不完全的契约关系中,政府与企业一对一的谈判成本很高,且无法对承包合同的细节逐一地加以规定。所以,企业承包者可凭借充分的剩余控制权合法或不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而出现行为的短期化和机会主义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承包制的改革主张不同,国内理论界的一些学者专家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主张,与这种主张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股份制。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在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推进。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由国家垄断的企业财产制度,使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为实施对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制约。

国有企业股份制的试点开始于1986年,但大都在国有中小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影响面并不广泛,主要问题在于非国有的财产主体介入不足,“找不到能够合作的非国有主体”是一种普遍的反映。在多元化主体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股份制试点往往在企业内部职工中展开。由于企业内部职工筹资能力的局限,股份制改革自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且由于当时股份制不够规范,很多试点企业的职工股份演变成为一种内部借贷,最后以还款了之。在这期间,由于承包制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及股份制的发育不足,致使国企改革一度处在摇摆和徘徊之中。改革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阶段:1992—200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步骤。1994年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国有企业中展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造,使国有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制约下,政府不能再直接地控制和经营国有企业。它的意愿只能在国有企业清算和转让时依据终极所有权来实施和表达。当然,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代理人即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控股公司参与国有企业重大事宜的决策,但这个决策也是受所有者出资额和所持股份数额限制的。因此,在现代企业组织框架中,从发展上看,政府的意志是递减的,而股东的意愿则可得到组织和制度的保证。而且在现代公司中,权利、责任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并受出资额和所持股份制约。决策只能是董事会成员讨论后通过表决做出,这就可以避免长官意志和个人意志的独断专行,从而为科学决策的实现提供组织基础。但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难点仍然在于多元的,尤其是非国有财产主体供给不足。而当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是妨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存的问题

首先是建立产权结构多元化遇到的困难。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还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结构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产权结构往往会带来如下后果。(1)在国有独资公司中,由于缺乏多元股东的产权结构,形式上的公司组织仍然只不过是原国有企业的翻牌,董事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的原班人马。在“翻牌公司”里,传统国有企业的诸多弊病依然存在,当然也就难于实现权责分明和科学管理。(2)在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中,董事会一般仍由政府官员组成,董事长往往由党委书记担任,而总经理的任命也要通过组织部门认可。这种官员和企业家不分的格局,往往使公司的负责人在政绩目标和企业目标之间彷徨,难于摆脱行政的干预,也很难做出真正科学的决策。(3)在各类国有公司中,国有股东都是国有出资人委托的代理人,因此仍然存在真正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假如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发生矛盾,则国有公司很难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然会面临较大的代理风险。

公司产权结构的缺陷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在一般的股份公司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往往是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职业经理人,经理人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如何激励和监督经理人的问题则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则由于产权结构的缺陷而显得更为复杂。首先是国有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一般都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而不是所有权人本身,因此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或者说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就成为一个首要的难点。比如,最近在资本市场上连续披露出来的上市公司以虚假盈利信息欺骗股民的问题,就是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和行为短期化的一种表现。第二是国有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人在控制权的配置上,一般是董事会的权利大于经理人。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中,董事长兼负决策和经营管理权于一身;在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的企业中,总经理的经营管理权限往往又会受到董事长的制约。因此不论怎样,很难形成合理的权力分配。此外,国有公司中的监事会成员与董事会统一由政府委派,因此实际上往往形同虚设,甚至可能成为与董事会“串谋”的伙伴。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企业中,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往往被原来企业中的“三驾马车”分摊,党委书记担任董事长,厂长担任总经理,而工会主席则担任监事会主席。设想的制衡格局很容易被内部控制格局所替代。说到底,许多国有公司出现的问题都源于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所致。

其次是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阻碍问题。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对国有企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对国有企业产权让渡的认识上。早在8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国有小型企业进行出售和拍卖的尝试。但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产权让渡仍然处在举步维艰的状态。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障碍是来自于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第一个观念障碍是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和坐失的关系问题。保护国有资产的基本方式应该是运动,而不应该不动;不动的国有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和增值,实际上就意味着损失。在运动的过程中,国有资产也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只要流动的收益大于流失的收益,流动就是必要的。因为害怕流失而不敢流动,结果反而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坐失。坐失的损失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第二个观念障碍是只转让亏损企业,不转让盈利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策只允许转让一些微利亏损的国有企业产权。而对于盈利的企业,一是政策没有表示允许,二是即使政策允许也不会被转让。因为政府还指望它为其创造收益。在这种条件下,国有企业没有抓住市场需求较强、企业价格较高的出售时机。而当市场需求降低,企业又出现大面积亏损的时候,想出售也卖不出去了。与上述主流的政策导向相反,一些省政府抓住十四大以后经济高涨,外企、私企兼并收购国有企业的需求上升时机,及时地将较好的国有企业出售变现。一方面,将国有企业转变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政府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又卖了个好价钱,实现了国有经济的保值增值。第三个观念障碍,是一种“唯评估论”。国有资产在市场的转让中,如果交易价格低于评估价格,是否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评估价格往往是资产供给方的一种预期价格,或者叫做供给参考价。它必须在市场上与资产的需求方洽谈,方能达成双方认可的市场价格实现交易。搞市场经济就要遵循市场规则,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中。交易价格是公平而且合理的。把评估价格作为衡量国有资产是否流失显然是不恰当的。市场价格是受供求规律影响的。在当前国有资产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中,经济越是不景气,国有资产越是亏损,企业的价值就会越低,市场价格也会越低。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

三、所有权结构改革深化的对策选择

继续深化所有权结构的改革是解决国有企业现存问题的主要课题。但要完成这一步骤仍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安排,以期通过依赖性路径取得报酬递增的结果,并藉此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继续降低进入国有企业的门槛。国家所有权结构的根本改变要有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进入。因此,继续降低国有企业的进入门槛应是一个可行的对策。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已经跌到底线,几乎无利可图,因而无人会问津。但其实问题不在于外部进入者,而在于人们的观念。最近发生的东方资产经营公司以500万元盘活6000万元不良银行资产的案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国有经济的决策层所给出的政策制度,是影响进入者数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对于不同的投资环境以及优质快捷的服务是较之税收优惠更为重要的条件;对于国内民间资本来说,价格和税收的减让还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者和职工来说,则可以以干股和期股等形式将其逐渐培养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也不失为可供选择的途径。降低国有企业的进入门槛是为了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的多元化,而股权的多元化除了融资的目的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股权的结构多元化来解决国有企业的责任主体、科学决策和风险分担等一系列制度性和机制性问题。

2、健全和深化国有企业的退出制度。目前在国有企业退出问题上,需要有一定的观念突破和制度创新。首先是退出的范围的领域。按照一般的认识,在公共物品生产领域,如国防设施、邮电、铁路、道路桥梁等;特殊产品生产领域,如稀有金属的开采及冶炼,造币以及涉及国家机密的高科技等,还需要通过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产权形式来予以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整体的有效运作。除此之外的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都应该在竞争中自由进出。在现实的运作中,一些曾经被认为关系国计民生而必须国家垄断的领域已发生了改变。在通讯、道路桥梁等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在基础产业如钢铁、石油探采等,都已开始有国外投资者进入。实践证明,国家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有效控制,应主要以政策引导为主,并不一定由国家直接经营国有企业。一个有效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可能会产生比直接经营国有企业更大的效果。其次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战略步骤选择。传统的思路往往是等到国有企业不行了才想到退出,而“靓女”是舍不得“先嫁”出去的。这种等苹果烂了才想到处理的思维方式,只会使国有企业处于一个被动的不可把握的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一般是由政府决策进行投资和扩张的,而相对较高的赋税又使国有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这种两头做不了主的情况下,企业既无法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又无法决定自己的退出战略。此外还有国有企业职工的职业转换的下岗安置问题。由于国有企业一般都是处于传统的大工业领域,吸纳国有企业职工的数量多,工人专业化分工细,对于大工业的依赖性强。一旦下岗,转换职业的能力较弱,安置起来也困难更大。当前,一些资源型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企业衰落的特定阶段。有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口都依赖煤炭资源生存,而一旦资源枯竭,整个城市的产业和人口都会面临生存危机。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在国有企业的退出过程中更要注重策略的选择。应在企业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包含对企业或产业生命周期的预测,及预防衰退,强化竞争能力的战略安排,包括退出时的资金储备。

3、建立相对稳定的国有财产代理人队伍。在董事会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很大而同时董事会又由非所有权人代理的国有公司中,董事会和经理人同样处在被激励和监督的地位上。这会使激励和约束制度的安排增加了难度。其中,对国有财产代理人稳定性的激励尤为必要。一个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长期保持一致,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有可能把优秀的经营者培育成为国有企业的新股东。我国自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激励手段——年薪制和期股期权激励的思路,对于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的扩大来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相对于我国不够完善的资本市场来说,这些激励手段的推行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实践过程。当前由于国有企业退休制度带来的制约,使一些颇有成就的经营者往往会在临退休的前夕产生“壮志未酬”的心理失衡,进而产生将个人对企业的贡献转化为各种个人现期收益的灰色倾向。如果改变一下国有公司经营者的任期制度,就可在相当程度上避免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换取经营者的专心努力工作,这对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国有财产代理人队伍是很有利的。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激励制度。同时,通过期股或期权可以使一些优秀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转变成为企业新的重要股东,从而又可使他的经营才华更主动地倾注于企业的成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稳定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不仅是国有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国有企业永续发展的需要。世界上的大企业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拥有一批坚定不移的经营者股东。对此我们还应提高认识,并选择针对性的对策。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范文第3篇

成就

1921年的七月,一群当时怀揣救国理想的志士仁人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商量着当时看来似乎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的事——建立中国共产党。转眼间,这个组织带领全中国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即将走过97载的光辉历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只有仅仅50几个党员,就凭这全国50几个党员,12个全国代表,就想建立一个新中国?这在当时,听上去真的很难。有三位参加了“一大”的代表,因为这条道路太难走了,背信弃义,叛党投敌;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这条道路上,先后牺牲了六位至亲;而难以计数的共产党员,为了这个目标,前仆后继、献上一切,乃至生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挫折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

1 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最终,艰难险阻没能挡得住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一个崭新的中国冉冉升起,屹立东方,令世界侧目,而弓着腰,托举起这一切的,正是我们伟大的党!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他97岁的生日。回首97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这样说, 过去的97年是我们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7年, 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97年。97年风雨兼程,97年岁月如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一代代前辈们的艰辛努力,饱经战乱屈辱与落后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中国就像一条巨龙,正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1978年,改革开放,中华大地随之春色岸然。改革开放的实施加速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开始了与国际接轨,并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令世界震惊,令世界称赞。从香港、澳门的回归到中国加入WTO到台湾双飞,从亚运到奥运,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责任与参与国际的热诚。从当年的草房瓦片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从曾经的门庭若轻到现在的街市车水马龙,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的全线贯通实施,从以前物品的匮乏短缺到如今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祖国在党的领导下,正以其坚定、铿镪的步伐走向繁荣,走向世界。9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他只是沧

2 海一粟,然而就是这97年,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伟大的崛起发展史。

随着祖国事业的蒸蒸日上,各种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信息、电子、服务等产业正以快速的步伐向前发展,并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今,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又如何不让人感慨万千,惊叹赞赏。中华大地在党的领导下,正以其势如破竹之势向前腾飞,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指日可待;中华腾飞、祖国繁荣也将势不可挡! 而今,在党的97岁生日到来之际献上我们的一片热忱与祝福:愿党永葆生机,永葆党的先进性,愿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愿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安康。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接受党的思想指导;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位授业恩师,教授我们为党的建设添砖加瓦的能力;感谢先烈、志士仁人,我们今天不用再靠流血牺牲去拼打出幸福的生活。在这特殊的日子,我们更应该感恩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的中国,也就没有我们平安出生,健康成长的社会;也就没有我们站在岗位上,创造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机会;更不会有我们追寻理想,实现价值,圆中国梦的机会。对于我们这些长在新中国的幸福人民,只有掌握技能,学习知识,才是实现我们个人理想的最优秀手段。假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我们的国家,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正是我们党的当代使命,为了这个使命添过砖,加过瓦,还有什

3 么比这个更能体现爱党,感恩党呢?在此,我只想说,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父母亲人、为了先辈和自己,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因为每一个微小的梦想凝聚起来,就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坚实的力量!

我们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然而我们的党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难忘文革那些岁月,中国遭受十年浩劫,是党举起党旗拨乱反正,填平路上沟壑,砍断绊脚藤葛。难忘汶川大地震,百姓遭受巨大痛苦,是党举起党旗抗震救灾,抚平灾区人民受伤的心灵,重新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4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神七一飞冲天,奥运成功举办,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令中国人民倍感自豪,人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党和国家如此,其实我们生活中更应如此,我们面对困难不应该是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所以说,生活中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面对困难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4 (林芝电信第一党支部 匡波 2018年6月27日)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范文第4篇

就在去年的今天,一位英雄,为救一名落水的儿童,英勇牺牲了。年轻的生命陨落了,留给我们太多的感伤,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盛开了这束洁白的花朵,显得那样高贵,那样圣洁,他洗涤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听到冷漠灵魂的哭泣。

生命于人而言,是最崇高的,我们可以放弃这,放弃那,而对于生命,从不轻言放弃。然而,在紧要危急关头,当没有任何机会细细思考,但需要我们在瞬间作出决断,这样的选择只有一次,也只有一个,这紧要关头,沈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若换成你,、我、他,则又会是怎样的决定呢?在危急时刻,沈星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凭着勇敢,凭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支撑,顽强的救起了落水孩子,而他自己却永远地走了,离开了心爱的女儿,深爱的妻子、年迈的父母。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人性光辉,让我们在和平年代,再次目睹了军人的壮举。他留给了世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军人,在关键的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为他的勇气深深折服,也被他的行为深深打动,对他的崇敬之情

油然而生。

沈星同志在生死考验面前,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作为一个军人的道义与责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沈星同志为榜样,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着英雄的足迹,立足工作实际、岗位实际,为服务三农努力工作、踏实工作。

英雄去了,但他的灵魂还在,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今天,我们再次学习他,就是需要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崛起,在悲痛中振作,我们以英雄为榜样,以英雄为动力,始终做到,服务三农,踏实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013年5月13日

回顾学习沈星事迹心得体会

阎良区动物疾控中心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范文第5篇

。下面我就简以河南省**市城区烟草的巨变来以小见大地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巨变 。

一是机构的简化,理念的及时更新,整体实力的显著增强。做为城区烟草管理、生产及经营的**市城区烟草专卖局是2005在**市源汇区烟草专卖局和郾城区烟草专卖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辖区面积为1020平方公里,社会人口共129.4万,人口密度为1269人/km2,共有商户3500多个。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城区烟草专卖局组建以来,及时更新理念,使城区烟草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财政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大力发展烟叶生产,不断提高服务烟农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维护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积极组织有效货源,加快现代卷烟流通网络建设;以巩固完善烟草专卖制度、狠抓烟草市场整顿为使命,规范烟草专卖执法,强力推进卷烟打假和市场监管;以创建精神文明、严格企业管理为保证,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行业自身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区先进单位”等。

同时注意及时更新了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各任领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很早就尝试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各部门及时配备了电脑,建立了网络系统,实现了电话访销和网上销售及网络配货;在基层建立了标准化烟站和标准化专卖所,并安装先进的计算机,实现网络化办公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是烟叶管理体制及生产技术巨大进步。近几十年来,辖区烟叶先后尝试了烟叶生产合作社、烟叶农场、烟农协会、户籍化管理、片区化生产管理,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及gap等多种烟叶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在结合当地烟区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探索行业内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改变了千家万户种植烟叶的小农生产方式,走上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从而实现对烟叶生产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在烟叶种植技术更是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尝试和改进许多先进种植技术。1.全面实施平衡施肥。一是取土化验,提供施肥依据;二是共同讨论生产方案,明确施肥方案;三是在专家的指导下适时调整生产技术措施,落实以水调肥,叶面喷施等措施保证田间长势。

2.大力推广商品化大棚育苗。大棚烟苗的苗壮、根系发达,抗病性强,大棚集约化商品育苗是烟叶生产的发展方向。为大力发展大棚育苗,为烟叶高质高量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严格推行成熟采收技术。为落实以成熟度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措施,一是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对成熟度与成熟采收的认识;二是强制停炕,在下部叶采收后,由技术员整体把握开炕时间;三是对上部叶长势较旺且分层落黄不明显的烟叶,喷雾磷酸二氢钾进行生理调节,提高成熟采收水平;四是对集中片区由技术员确定成熟采收时间并安排烘烤。

在烟叶收购方面全面推行和落实合同制和预检制。每当在组织烟叶种植时就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严格遵守和落实,并依法承担各自责任;同时全面落实预检制,提高入户预检效果:收购现场设立预检员岗位,由预检员进行现场预检,达到预检等级纯度要求的开具预检单。

三是营销和配送手段的巨大变化。营销部门由原来的坐着等待商户登门定购变为主动地通过电话订购、网上订购和主动到商户家询问销售情况并办理定购事宜,在商户定款到账之后就连夜打码第二天通过配送中心及时送货到家。

四是专卖管理体制的巨大进步。全体专卖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法实施条例》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实现检查权和处罚权的分离。严格按照“流程化、痕迹化、精细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对“两烟”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管;有力地提升了城区烟草生产经营的规范水平。

回首过去,在中国各项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和保障下,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在城区烟草各位职工不断的开拓进取下,这30年来,城区烟草的各项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经营及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展望未来,我们依旧踌躇满志,信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范文第6篇

一、供给侧改革的国内背景及实质内涵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实施要追溯到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为了防范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我国果断采取了刺激经济的相关政策, 虽然实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但是也为现在的宏观经济管理留下了许多问题。长期突出需求侧改革使得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渐下降, 导致我国的经济形势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一些行业中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 国家积极实行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促进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 而且还推高了资产价格, 这都表明了需求侧改革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形态, 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因此, 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发增长动力和增长点,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供给侧改革突出的重点与需求侧改革不同, 它强调我国经济出现问题的矛盾不是总需求不足, 而是供给结构自身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经济结构, 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从而制约政府的权利。通过优化供给结构, 提高供给效率, 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充分挖掘潜在的需求资源, 促进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匹配,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2015年中央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任务, 此改革要改善低端供给, 提高供给质量, 对我国的供给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 依靠转型和创新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控制对土地、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 不仅要增加投资, 更要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和创新, 保证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首次提出的经济性战略改革, 它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 以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为目标, 以落实各项改革政策为前进方向, 是具有突破性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 这必将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供给侧改革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目前, 我国的建筑行业处于低迷的状态,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态, 而供给侧改革的出现, 正是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建筑施工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粗放型、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是阻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些建材企业出现产能过剩, 依靠投资来拉动建筑行业增长的模式已经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供给侧改革针对建筑行业这一系列的问题做出了具体的指导, 加强供给端的投入, 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产业机构, 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 开发企业的潜能, 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和升级, 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建筑施工企业要减少产能过剩的落后产业, 增加绿色产业, 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在生产方式上要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生产方式,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与政府和市场的合作, 充分发挥各方的功能和优势。在要素投入方面要注重人才的投入和培养,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增加创新型人才的引入, 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 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建筑业低迷的状态,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措施

(一) 提高工程质量, 合理控制成本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 提高工程质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而合理控制成本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的是落后的粗放型管理, 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 认为财务管理就是钱财的管理, 因此, 建筑施工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首先, 企业要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 实行计划模式和预算模式。企业要减少不必要成本的支出, 推广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建筑项目上的应用, 从源头上控制不合格材料的采购和应用, 做好各部门的工作部署, 为提高工程质量做好准备工作。其次, 企业还要合理控制成本,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预算造价已定的情况下, 企业成本越低, 利润就越多, 这样才能改善企业的生产条件, 进而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企业应该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做好责任划分工作, 加强对发生费用的控制, 强化不良经济效果的问责制度, 将目标成本落实到各个环节;确定施工预算, 进行成本预测, 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分析, 制定节约措施, 进而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此外, 企业还应加强对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 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 健全收发料制度, 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减少材料的储存量, 对于金额较大的设备采购, 应该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 避免腐败行为的出现。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将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 选择正规渠道采购, 完善增值税抵扣机制, 做好税务管理工作。

(二) 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规范具体的操作流程

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及时掌握国家的最新政策和税收政策, 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各项要求和政策, 将企业的发展同国家的经济形态相联系。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素质, 对施工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核, 对行业内部的信息要有及时的把握和察觉, 对税收管理要做到准确、及时、合理。同时还需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利用专业有效的信息技术实施财务管理, 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对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要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 提高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企业的核算工作难度较大, 专业性较强, 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规范具体的操作流程, 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紧跟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依据国家政策适时做出调整, 促进施工建筑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结语

目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改革升级的需要, 经济增长的速度也逐渐放慢,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我国的经济结构势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之举。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举措, 它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为核心,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 为拉动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 转变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 利用创新的生产手段和管理模式,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 合理控制成本, 规范操作流程, 提高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促使企业在转型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迎来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市场中的春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 我国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 中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要着重加强供给测结构性调整, 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 促进供给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此推动经济的全面增长。目前, 我国各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 正在积极推广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实施, 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十分必要, 这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本文结合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以及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提出了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策略和建议, 旨在促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

参考文献

[1] 徐冰.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挑战[J].中国经济报告, 2015 (12) .

[2] 郭战冲.经济新常态对财务管理的要求[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4) .

[3] 李翠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思考[J].财会学习, 2016 (21) .

[4] 宋成锁.对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19) .

上一篇:地方高校通信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服务地方经济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