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网络传播论文范文

2023-09-23

网络文化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当代社会阶层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我国当代公民社会阶层变动的因素。通过剖析某些从业者的特征,揭示网络传播在当代公民社会阶层变动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各阶层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社会阶层;网络经济

伴随着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近30年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进而产生了分化,一些社会新阶层正逐渐从原有的社会阶层中分离出来并且独立形成,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等。那么,网络传播对我国当代公民的社会阶层变动有何影响呢?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一、网络传播是影响当代社会公民阶层变动的因素之一

“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经济因素是促使现代社会新阶层形成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力量。互联网作为一种强大的综合信息平台,对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无可替代的推动力量。

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97年发布的《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至2006年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中国互联网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网民人数增长了198.4倍,计算机台数增长了182.3倍。

巨大的市场催生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网络经济。中国互联网络通过近10年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网络经济的繁荣。传播中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常见的信息有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在传递方式中,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双向性(交互性),使受众获取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信息组织方式中,网络传播中采用非线性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网络信息内容日渐丰富,形式多样。正是由于这些优势,极大地吸引住了受众的眼球,为网络经济培养了大量的客户群和潜在客户群。网民人数的不断递增带动了网络产业的发展。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触网,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无法忽视的活动空间。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完成,网络产业成为继传统产业之后的新兴产业。随着网络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经济价值日见增长。iResearch的调研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为146亿元,比2004年的90亿元增长了63%,是2003年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的2.5倍。

网站是网络传播的主体。据CNNIC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站数为788,400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4%。随着网站数量的增加,网络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吸引了数量可观的风险投资。反之,我国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网络经济的繁荣。市场的需求使中国互联网涌现出了一批以丁磊、张朝阳、方兴东、马云等为代表的网络产业从业者。

网络传播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提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从职业分类来看,网络的时代催生出网络工程师、网络记者、网络编辑、游戏软件设计师等新兴职业,网络传播对这些职业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影响。这个群体与普通网民不同的是,他们以此为职业。从组织资源来看,以iResearch网站为例,该网站设有总裁一名,副总裁两名,技术总监一名,现有员工50多名,在上海、北京设有办公机构,组织结构完整;从经济资源来看,商业化网站资金投入雄厚,产值也使得传统产业难望其项背;从文化资源角度看,该群体大多都接受过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掌握有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他们将会进一步致力于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的革新,网络中有益信息内容的不断丰富,推进着社会的进步。这批在网络传播中催生出的新群体,从原有的阶层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经理阶层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传播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公民阶层变动的因素之一。

二、网络传播在现代公民社会阶层变动中的作用

根据社会各阶层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三种主要资源的占有情况和劳动分工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网络传播在现代社会公民阶层变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阶层也具有不同的需要,因为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是不同的。”客观上说,受众的信息准入权是平等的。但是网络传播受众最基本的硬件条件有两个:第一,拥有一台个人电脑;第二,必须要有网络服务。两者缺一不可。网络传播的软件条件则是要求传播者和受众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计算机运用能力。这些前提条件极大地限制住了一些阶层的网络传播活动,他们被网络拒之门外,从而失去了主宰或获得网络信息的机会。“精英阶层”的信息优势与“草根阶层”的信息匮乏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断地拉开、加大两者之间的差距。根据“知识鸿沟”理论,在数字时代来临的今天,信息资源的匮乏导致不同阶层间的知识鸿沟愈发明显,文化资源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分配趋于一致”,由此导致不同阶层间的经济水平差距的拉大,加剧了所谓的“精英阶层”和“草根阶层”的分化。

十大社会新阶层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收入水平较高,而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的收入水平较低。文化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占有量多的阶层(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所受到的网络传播影响,相对于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稀少甚至于基本上没有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社会阶层(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的影响更大,对网络的依赖性也更强。

有些行业与网络传播结合紧密,可以说以此为事业,如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业。这些群体比其他群体接触计算机和网络的机会和时间都多得多,所以他们更容易习惯和享受网络传播所带来的迅捷、便利和它无可比拟的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以及简单、易行、高效的信息搜索,他们更容易接受网络传播所衍生的产品。网络已渗透到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他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这进一步促成了网络传播的繁荣,推进和促进了其更为迅猛的发展。

网络传播对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传播中,一个人既可以是传播者,又可以是受传者,受众可以做信息的第二次发布者。相对于传受双方而言,受众不能再像在传统媒体时代那样被动地接受媒体所传送的信息了。网络传播数字化、大容量、个性化以及时效性,要求网络时代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应具有更高的素质,以便能够更好地从更新迅速、储备繁杂的信息中加以鉴别、选择和学习、利用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传播者和受众对信息的鉴别、选择、学习和应用的能力需要培养。布尔迪厄说过“文化需要是培养和教育的产物”。受众的信息素养跟受教育程度有关。在这一点上,“精英阶层”比“草根阶层”更有优势。网络信息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开发,网络信息空间性和时间性的不断延伸,对网络受众的接受能力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一个阶层更好地提升为更高阶层。信息素养是指信息的高效获取、筛选、加工处理和发布等综合能力、素质。在信息社会,信息的占有和利用是使自身上升为更高阶层的一个有利条件。网络传播提供了不同阶层进行相互了解的渠道。如通过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手段和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获取不同于自己阶层的经验补充。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了解其他阶层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有时可能会产生进入某阶层的愿望。为了流动到该阶层,克服困难,通过网络学习和掌握进入该阶层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进入目标社会阶层,从而改善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网络传播为渴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打开了一扇窗口,提供了一个舞台。

三、当代社会各阶层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

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受众和传播者之间可以进行即时的互动,随时发表意见,对事件进行评说,对观点进行反馈。

网民社会阶层的构成决定网络舆论的导向。据CNNIC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不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精英知识分子阶层。上网用户阶层也日趋平民化,阶层构成也趋向于广泛,使得网络舆论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而日渐成为现实社会民意指向的镜子。比如网民有些来自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等。网民阶层的结构变化使得网络传播更具有大众性、公开性以及公共作用力,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网民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群体环境最为关键。从网民的职业分布来看,网民中最稳定的群体是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教师、公务员及学生。这使得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和平民化,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单一的、被动的传受方式,使得各个阶层参与其中成为了可能,从而导致了网络舆论传播的多元化。

但网络舆论的多元化并不代表网络舆论没有主导性。积极参与舆论传播的群体多为中间阶层,他们在网络舆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间阶层主要包括:“第一,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和未评定职称的专业人员。第二,中、小企业的经理、企业家,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等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第三,各级公务员、办事员。第四,行政事务、公共事业专职管理者。第五,私营业主、小业主、小商贩等。”从阶层分布情况来看,中间阶层掌握着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能力优势。这一阶层特征决定了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更应对中间阶层给予关注。在传受过程中,注重受众的特殊性,加大市场细分的力度,引导他们更有效地在网上传播信息,发表有益社会的言论,进而保证网络舆论传播的健康和畅通。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选择议题,提出议题,讨论议题的过程往往是由中高阶层来完成的,虽然在议题的选择上,近几年更多地关注着弱势群体,但非网民弱势群体并没有真正地参与网络传播中,他们的利益无法通过自身网络传播行为方式唤起公众的注意力,以扩大自身阶层的影响力。当代社会不同阶层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不同,非网民弱势阶层中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值得关注。

从对网络传播受众、传播市场等分析看,网络传播对我国当代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从当代社会阶层变动的状况看,一方面网络传播使受众处于信息内容空前繁荣、信息传播手段空前丰富化的后知识经济时代,促成了一些阶层的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阶层的分流和重组。综上所述,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潜力巨大的传播手段,势必对当代公民社会阶层的变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网络文化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与生活相互交融,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媒介融合成为了一种时代趋势,人们正式步入了媒介融合时代。新时期给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全面推动新闻传播教学的改革工作,以满足新闻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从媒介融合的角度着手,分析当今新闻传播教学理念,进而提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学理念;教学改革

新技术的到来驱动了时代的更迭,如今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人们也正是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减少,这使得传统媒体必须要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够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要掌握信息技术、创新技能、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需求。因此,相关高校必须要全面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从而满足新闻传播行业的岗位需求,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进程。

1. 媒介融合相关阐述

媒介融合是指受到多种、不同的媒介影响,通过不断融合、互通形成了综合媒介体。随着网络技术覆盖范围不断增加,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向新媒体方向靠拢,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整合起来。

2.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的教学理念

2.1 人文理念

新闻传播学科更加倾向于人文课程,并且具备多种学科特点,包括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学科要借助多元媒体,以还原事实真相、追求真理,切实反应现实问题。在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当中,不同媒介形态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全面贯彻人文教育理念,在信息组织、社会反思当中更好的运用知识,发挥人才价值。

2.2 实践理念

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务实,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能力,这不仅仅包括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实现全面性发展。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为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途径,学生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信息采集、网络信息编撰、网络信息传播等实践操作,在实践当中不断找出个人能力的不足和短板。

2.3 发展理念

新媒体本身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够长久不衰。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时代发展都有着直接联系,随着新闻内容的更加丰富和传播方式的更加多样,现代化新闻传播人才必须要具备发展理念。在新闻传播教学当中,要对教学理念、方法做出改变,针对社会现状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提高人才的适应性,这样才能够满足新闻传播岗位要求。

3.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措施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学应以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的教学理念为导向,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包括教学思维转变、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强化、学科方向拓展、实训实习等,要全面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改革,才能够发挥最终的改革效益。

3.1 转变教学思维

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相对是比较滞后的,当今媒介融合产业飞速发展,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体系,必然难以培养符合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全面转变教学思维,在教学体系中加入各类媒体信息及其相关内容,打破固有的新闻传播方式。如今,进行新媒体管理的多数都是一些熟知网络技术的人员或是传统的老员工培训而成,专业的新闻人并不多;所发布的新闻信息很多也都是自己拍摄编写,缺少发布内容的专业性。可见,媒体融合产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所以,高校教育更应该认识到时代环境,在向学生传授新闻理论知识时,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工作,还要找出媒介融合的运作规律。

3.2 改革教学课程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这就需要高校对新闻专业课程重新审视。在现有课程体系当中,有机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及课程体系,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将二者充分融合,在实践当中融合理论知识。现代化教学模式都是根据理解知识设置实验室,对新闻教学设施有机整合,加强课堂体系融合。如在基础课程改革当中,新增更具实践性、专业性的课程,如数字传播技术、音视频制作等,改变过去的印刷媒体课程体系。

3.3 强化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对现有的师资资源进行整合。想要实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结合媒介融合發展趋势,不断强化师资队伍,让教师掌握更多的媒介融合知识,全面打造“三跨”师资队伍,即跨专业、跨学科、跨媒体,打破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的局限性。

其次,打造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新闻传播实践工作当中,包括跨媒体采编、新闻经营等,将掌握的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融合到新闻传播教学当中。也可以外派骨干教师参与到新闻传播岗位中,掌握市场中全新理论和技术,这样教师在后续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最后,加强和各个媒体单位的合作,双向交流,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媒体单位可以派出有经验的骨干人员到高校参与教学或讲座。 在教学初期,由于磨合度不够因此要避免条框,更多是采用联合教育方法,定期到校园中展开讲座,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设论坛,供学生、教师、媒体人员共同交流,将行业新动态、岗位经验更好的传递给学生,拓展第二课堂,形成多元化互动。

3.4 拓展学科方向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融合,推动了高校学科发展的进程,也进一步强调了学科与时代相结合的教学方向。拓展学科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化学生的专业方向,强化工作技能。让媒介融合成为一种特定专业,打破传统新闻传播知识体系的弊端。让媒介融合专业的学生,以数字新闻传播、跨媒体传播、网络新闻文化传播等课程为核心学习内容,有利于媒介融合的专才培养。学科方向的拓展,要以媒介融合作为框架,找出现行教学内容体系中的漏洞,不断补充完成整个教学框架。当然,教学方向拓展不仅要考虑开放性,同时也要考虑兼容性。术业有专攻,要求教学方向拓展不能离开媒介融合的大框架,虽然无法将新闻传播人才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成IT类专业人才的能力一样,但要在媒介融合框架中掌握相 关计算机知识,依然是以新闻传播为主。

3.5 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

首先,做好校内媒体实训工作。校内实训是利用校园的实训教学资源,如学生自办电台、日常作业等等,全方位对学生某项技能展开训练,对学生所学知识不断巩固,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展开实践课程的渠道有很多,如校园新闻网、校园报刊等等,这些工作都有完善的新闻信息传播流程,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还要配备数字化新闻传播平台,从而更好的顺应媒介融合时代发展。

其次,强化校外媒体合作。高校与媒体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顶岗实习、专业实习等,学生在真正的岗位中掌握个人的不足,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长期合作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如新闻撰写、新闻策划、多媒体传播等,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造,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与单位人员沟通。媒体单位可以联合高校定期开展网页制作、新闻写作竞赛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潜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为了能够全面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全面开展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工作。结合新时期新闻传播教学理念和要求,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学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学科方向、加强实训实习等措施,将传统的“重理念轻实践”教学体系转变为“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高玲丽.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探析[J]. 华人时刊旬刊, 2015(11):666-667.

[2]苗娱宁. 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学改革[J]. 学周刊, 2017(11):37-38.

[3]靳舍.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问题分析[J]. 新闻传播, 2015(1X):100-101.

[4]陶晓红.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C]// 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 2016.

网络文化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网络舆情作为一种重要的舆情形式,以网络为平台反应了民众对社会形势和社会事件的态度和意见。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网络舆情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网络舆情方面的应用,以某一社会热点事件为例,进行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舆情信息并提出了舆情管理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民众;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的概念由英国人类学家布朗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首次提出,从此社会网络分析法逐渐发展起来[1]。社会网络分析法主要是通过研究由行动者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网络,得出关于这个网络属性和特点的结论。经过70多年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法走向成熟。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成果。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网络舆情中,行为者即网民也构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上的交流取代传统的社会网络中的关系成为连接行为者的纽带。因此,社会网络分析也可以用于网络舆情的研究。

在Web 2.0时代,网上信息源已经不单单是大众传媒和各类官方网站,普通网民在网上不再是简单地作为信息受众通过浏览器阅读信息,他们同时也是发布信息的信息源。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计算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2]。借助移动终端和个人计算机,网民通过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站可以更加简便、自由、随时随地在网上发布各种消息,并发表个人的言论、情感、意见等等,网络舆情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3]。网民不但通过互联网曝光一些热点事件,为加强对政府的舆论监督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网民通过互联网造谣传谣,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分析至关重要。

1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1.1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舆情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3],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舆情的重要窗口,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在网络空间内,带有深刻的网络技术特性,发生快、扩散快、强度大,多数人倾向于在网络中表达内隐在心中的情绪,偏激的声音容易占据主导地位;

(2)网络群体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并因此而出现的社会矛盾、突发事件、恶意煽动、个人情绪等是网络舆情生成;

(3)网络舆情是网民流露出来的态度,而不是有形的文字、声音、符号,对网络舆情更重要的是对态度和取向的分析,要关注整体而非特例。

(4)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另外,网络舆情与国家安全也紧密相关。网络在提供了下情上达的便捷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网上思想舆论阵地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二是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将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将比在现实中容易得多,也隐蔽得多。三是通过网络,西方的观念、生活方式可以便捷地渗透进来。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的研究和管理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1.2.1社会网络分析及其特点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一般是研究组织中诸如咨询、信任、友谊、情报、沟通和工作流程等关系的网络, 以解释组织内部的决策、沟通和组织冲突等问题。在社会科学中,以社会行为者之间信息互动为基础的社会性研究方法被称为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个体及将个体联系起来的关系,力求揭示这些关系的模式,并通过对关系模式的分析来获得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群体的结构、功能和内涵。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社会结构研究的一种独特方法,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5]:

(1)它关注于对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分析,而不是根据这些单位的内在属性(或本质)对其进行归类。

(2)它把结构看作是网络间的网络,这些网络可以归属于具体的群体。也可不属于具体群体。它并不假定有严格界限的群体一定是形成结构的阻碍。

(3)其分析方法直接涉及的是一定的社会结构的关系性质,目的在于补充——有时甚至是取代——主流的统计方法,这类方法要求的是独立的分析单位。

1.2.2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向

社会网络分析一般分为3个研究方向:

(1)动态分级。研究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并根据结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网络中的结点进行动态的等级划分。

(2)角色评价。依据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评价就是着重研究网络中的结点对网络的结构、动态变化等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3)专家和社群的发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社会网络中结点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潜在的“意见领袖”和社区。“意见领袖”是在社会网络中占有核心位置的结点,他能够影响网络中的其他结点对事件的看法,社群则是有相互联系紧密的结点组成。

1.2.3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概念

社会网络分析着眼于对关系和联系的考察。它的基本研究要素包括点和线,“点”代表社会网络中的行为者,“线”代表社会网络中行为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必须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存在参与主体,二是参与主体之间存在联系,即要求必然存在某种现实的需求引导参与主体之间发生联系。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相关概念[6]:

(1)无向图与有向图:无向图是指节点之间的连线是没有方向的,连线仅仅表示节点之间联系的有无;有向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节点关系的方向性,如网络论坛中网民之间的回复关系、组织结构中的任务指派和汇报关系等等。

(2)无权图与有权图:权重表示的是节点之间连线强度,根据图中是否考虑各条边的权重,可以将它分为有权图和无权图。如果将有权图的各边权值都设为1,有权图就称为无权图,无权图中权值仅表示节点之间连线是否存在。

1.3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舆情方面的应用

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研究,发现重要舆情内容;二是对网络中结点构成的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该网络的特征。因此,如果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将有助于实现系统化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得到网络舆情分析结论,进而有效地协助相关部门监控、管理互联网用户的上网行为、维护互联网舆论氛围的健康,及时地控制和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2方法及步骤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实证研究,其通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一般为:选择研究对象、收集数据、数据分析、评估改善。在数据分析时一般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定量计算,结合定性分析来提出评估改善措施。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和网络舆情的特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图1所示。

2.1数据采集

本文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中的行为者,因此需要从互联网获取关于行为者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信息作为关系数据。主要方法是选定某一社会热门事件或话题,从微博、博客、网络论坛中获取相关的博文、主题帖等等,根据网民之间通过发言和回复形成的交流关系,建立关于行为者之间的关系数据。行为者之间每交流一次,则权值为“1”,交流次数越多则权值越高。这样行为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可以用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每个节点代表了行为者即网民,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网民之间的交流关系,连线的权值表示网民之间交流的次数。

2.2数据存储

按照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数据录入方式将关系数据进行存储。根据网民之间互相交流的情况,建立关系矩阵A(i,j)。矩阵元素ai,j代表的是第i个节点与第j个节点的连线即行为者i与行为者j的关系,ai,j的值即连线权值表示两个行为者之间的交流次数,值为0则表示这两个行为者之间没有交流,值为1表示有过一次交流。然后将节点的编号和关系矩阵保存为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存储格式。多数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均能对矩阵进行处理,如Ucinet和Pajek。例如Pajek可以通过特定的数据格式将关系数据存储为文本文档。

2.3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以得到所研究网络的特征,通过软件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掘网络舆情信息,提出舆情研究建议。本文所选取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7]:

2.3.1度

度是复杂网络节点的属性中最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性质。一个节点i的度k定义为与它相连的节点的数目,对于有向图,一个节点的度可分为入度和出度两类。节点i的入度定义为指向节点i的节点的数目,出度为被节点i指向的节点的数目。出度和入度之和即位该节点的总的度。因此,从直观上来看,一个节点的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越重要,在社会网络中意味着这个节点所代表的行为者与其他行为者的联系比较多。

2.3.2密度

密度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常用指标,在无向网络中,指的是网络节点间实际连线的数量与可能存在的连线最大数量之间的比值,表达式为2l/[n(n-1)],其中,l为实际存在的连线数量,n为节点数量。在有向网络中的表达式为l/[n(n-1)]。密度越大,表明网络中节点之间连线越多,行为者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信息交流更为流畅;密度越低,则表明节点之间连线较少,行为者联系不多,情感支持少。

2.3.3聚类系数

网络中的一个节点i有k条边将它和其它节点相连,这ki个节点就是节点i的邻居。显然,在这ki个节点之间最多可能有ki(ki-1)/2条边。而这ki个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和总的可能存在的边数E(i)和总的可能存在的边数ki(ki-1)/2之比就定义为节点i的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s)CC1(i),即:

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CC就是所有节点i的聚类系数的平均值。即

其中,N为整个网络的节点数。很明显,CC1≤1。当且仅当网络是全局耦合的时候,即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都直接相连时,CC1=1。

2.3.4直径

网络中两个节点i和j之间的距离dij定义为连接着两个节点的最短路径上的边数,而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叫做复杂网络的直径D。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直径较短的网络,行为者之间易建立联系,舆情传播较快。

选定分析指标后,具体的数据分析工作要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来实现。近年来,由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快速发展,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也在不断升级,如Ucinet、Pajek、NetMiner等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可视化效果,极大地便利了分析工作。其中,Ucinet、Pajek是最常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2.4分析结论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计算出以上指标的数值后,能够得到所研究的舆情网络的信息,从而明确应对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舆情管理手段对数据来源网站进行管理。

3实证研究及分析——从人社部拟延迟退休事件谈起网络论坛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平台,网民通过在论坛中的发帖与回复能够建立联系,随着留言网民的不断增加,关系网络逐渐形成,网民之间的关系的发展便能够反映网络舆情的发展。

2012年上半年,关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话题在多个网络论坛中受到网民热议。本文选取了某网络社区中题为“延迟退休你怎么看”的主题帖及其相关回复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主题帖发表的2012年6月11日至2012年6月14日,共有35人参与留言回复,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Pajek进行分析。

3.1数据收集与存储

首先对所有参与该主题帖的35名网民按照Pajek数据格式进行编号,并建立关系矩阵。为最大程度保证网民隐私,将网民的论坛昵称更改。网民编号如表1所示:表1网民编号

1…………将数据输入Pajek软件绘制关系网络图,可以直观的表达关系矩阵和关系数据,如图2所示。11图1Pajek绘制的关系网络图11

所有节点中,度值最高的是“小熊猫”和“秋水伊人”,度值分别为24和17。这说明,这两个人在整个网络中是最为活跃的,他们的发言内容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和评论,在整个网络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需要舆情管理者重点关注。

3.2.2网络密度分析

通过Pajek中Info/Network/General命令,可以计算出网络的密度。整个网络密度为0.05,表明网络中网民之间的关系处于十分松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是,整个事态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参与的网民数量会不断增大,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民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密切,网民可能会掀起讨论热潮。这需要舆情管理者密切关注舆情发展动态,加强监督管理。

3.2.3聚类系数分析

利用Pajek中的Net/Vector/Clustering Coefficients/CC1菜单命令,计算出了网络中的各节点聚类系数的数值,如表3所示:

经过计算得到,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为0.256,属于偏低水平。说明网络中行为者交流对象之间的交流较少,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联系,这与密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在主题帖发表初期,参与者相互之间交流不会很多,随着事件发展和时间推移,参与者针对该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后,网络的聚类系数可能变大。

从表3可知,“tse09”、“sjj”、“deldas”的聚类系数达到了最大值1,在这3个行为者及其交流对象形成的局部网络中,相互之间的意见交流比较多。他们之间联系紧密,有更多直接的交流,对网络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引导舆情走向,需要舆情管理者重点关注。

3.2.4直径分析

利用Pajek中的Net/Paths between 2 vertices/Distribution of Distances/From All Vertices的菜单命令,计算得到网络的平均直径为2.68,数值较小,说明行为者之间建立关系比较容易,舆情易在整个网络中传播。管理者需要快速、合理地对网络进行管理,防止事态扩大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3.3分析结论

经过对研究对象“延迟退休你怎么看”的主题帖及其相关回复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该网络中,“小熊猫”与“秋水伊人”是网络中的舆情意见领袖,他们的言论获得较多的评论回复。由于处于主题帖发布初期,参与评论回复的行为者较少,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密切,聚类系数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事件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应的网络舆情也会不断发展,参与到该主题帖中的行为者之间联系会越来越密切,舆情会加速传播,因此需要管理者密切关注,防止发生影响社会安定的网络事件发生。

4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进行的探讨,并以某网络社区中题为“延迟退休你怎么看”的主题帖及其相关回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以度、密度、聚类系数和直径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研究对象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从中发掘出网络的特点和网络中重要的行为者;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舆情管理的建议,有助于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从而科学合理地引导、管理各种网络舆情传播平台,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工作的开展。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及分析能发现,社会网络分析不仅可以应用于网络舆情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图书情报学科的其他领域:如文献引用分析、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人际网络等方面。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结合图书情报学的定性分析,能够推动有效地推动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裴雷,马费成.社会网络分析在情报学中的应用和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6,26(6):40-45.

[2]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DB/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207/t2012071932230.html,2011-07-19.

[3]董亚倩,邓尚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主体挖掘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6):45-49.

[4]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49.

[5]社会网络分析——MBA智库百科[DB/OL].http:∥wiki.mbalib.com/wiki/%E7%A4%BE%E4%BC%9A%E7%BD%91%E7%BB%9C%E5%88%86%E6%9E%90.

[6]李长岭,纪雪梅,支岭.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0):56-61.

[7]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7-39.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网络文化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一、音乐文化中音乐教育受到网络音乐传播影响与作用

音乐的口语传播、音乐的乐谱传播、音乐电子传播是三种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 衍生出第四种音乐传播方式, 那就是网络传播, 这种方式打破了音乐在地域上的限制, 缩短了传播者同接受者间的路程, 对音乐教育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和影响, 对于音乐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上都有着影响和作用。

1、教学方式

关于音乐的教学方式上, 音乐的网络传播实现了音乐授课的互动性, 一个明显的表现方面就是老师可以使用网络传播和学生进行在线教学, 和同学在网络上互动, 实现不同空间, 却可以同步学习的目标, 那种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 可以弥补一些课堂授课的不足, 学生使用网络工具同老师交流, 提出自发性的问题与想法, 使得音乐教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 进而促使音乐教育进行的更广泛, 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受到音乐的教育, 音乐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2、教学资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音乐资源的传播范围得到了拓展, 一些新型的音乐教育资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比如说网络期刊音乐、网络音乐图书馆、各种流行音乐网站等等。音乐教育资源不断得到丰富, 还有就是活获得音乐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打破了限制, 学生和教师可以使用移动信息设备查询音乐资料, 不分时间和地点, 还有就是查询资料的便捷性, 现实中的音乐资料需要自己去翻阅, 但是网络传播中的音乐资料只要输入检索内容, 就很容易得到想要的资料, 为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方便, 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音乐文化中音乐表演受到网络音乐传播影响与作用

音乐传播表现方式可以是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承载了对音乐的再次创作, 音乐表演给了音乐文化生命。网络音乐形式的传播对音乐表演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和影响,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音乐文化同音乐表演间的合作更加融合。

一是, 网络音乐的创作同音乐表演结合到一起, 传统的音乐制作工作中, 分工合作是经常性的, 音乐表演和指挥一般都是分开进行的, 网络音乐形式的传播改进这种方式, 让音乐制作和音乐表演中的差距减小, 使用不同的网络音乐技术模拟音乐表演, 减少一些工作的压力, 进而使得音乐表演能够表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二是, 音乐的表演可以通过网络音乐形式传播出去, 喜爱音乐表演的人可以接受到更多的表演信息, 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要求, 欣赏音乐表演的途径增多, 不仅仅是可以在现场观看或者电视观看, 音乐表演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传播, 有助于音乐文化中的音乐表演成绩更进一步。

三、音乐文化中音乐观念受到网络音乐传播影响与作用

网络中的音乐出传播是实时性的、反复性的和带有交流性的, 给现代生活的人在音乐享受上带来很大的便捷。对于人的音乐观念产生了一些影响和作用。

1、音乐创作观念

音乐制作成功后只要放到网络上, 就可以被别人欣赏到, 网络音乐开始传播, 网络受众者开始对网络音乐进行交流。网络音乐创作人同音乐的受众者可以实现直接的交流互动, 他们之间去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感, 在无形中就让音乐得到了提升。

2、音乐审美的变化

网络中音乐的传播使得人们在对音乐的审美观上发生了变化, 它促进了不同音乐人的出现, 人们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制作音乐, 并且这种方式也受到了音乐受众的喜欢, 不再是原有传统方式的音乐能够得到赞美, 新形势的音乐同样也被人们接受, 人们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

3、音乐获得方式发生变化

网络中的音乐传播不同于传统形势的音乐传播, CD这种承载音乐的传播介质是需要我们使用金钱去购买, 还有磁带和音乐票等等, 但是通过网络音乐, 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 也不用再去使用金钱获得自己喜欢的音乐, 但是这种音乐的质量还是同CD等有着较大差距的, 想要得到最高质量音乐还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四、结束语

网络信息化下的音乐传播对音乐各个方面的文化都产生了不小影响与作用, 对于它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我们要积极接受, 并将好的方面继续发扬, 但是, 它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我们就要认清哪些是积极影响, 哪些是消极作用, 合理使用网络中的音乐传播, 让音乐文化传播的更加久远。

摘要:在进步的社会文明和发展的技术科学带动下, 传播音乐的方式实现了转变, 由传统的传播方式转变成现代化的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开始为音乐的传播提供出一种新的途径, 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音乐, 这种途径是音乐的传播的新起点和创新, 它在音乐文化的不同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就简单谈谈网络音乐传播在音乐文化中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网络传播,音乐文化,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晨.网络音乐传播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1:152-154.

[2] 王艳梅.音乐传播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影响[J].大舞台, 2012, 09:51-52.

网络文化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娱乐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很多东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音乐同样如此,通过传播让不同的听众听到种类丰富的音乐,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音乐观。本文分析了音乐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其对当代人音乐观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网络传播;当代人;音乐观影响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让音乐传播的方式也变得现代化,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可以提供给听众更多的选择,人们在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时,也在感受其潜在的艺术价值,虽然网络传播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其推广和应用中也对当代人的音乐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一、音乐网络传播的特点

(一)互联网中具有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

这虽然有利于音乐的发展,能够提升其价值,但是复杂的信息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会让人们的音乐价值发生偏转,影响人们对这种传播方式的正确认识,影响其自身的定位。

(二)在对互联网实际需要进行分析时

会发现以往传统网络环境中的音乐具有局限性,具有类似于电报等的传播形式,而当前的网络则不同,对比之前获得了较大进步,对音乐的服务和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可以为人们创建出良好的交流平台和空间。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对互联网音乐进行分析,能够应用新技术,来增强听众收听音乐的效果,与其中的技术环境进行有效的连接,让音乐变成一种基础性的内容,让人们树立对音乐传播的新的识,充分地发挥出音乐自身的美丽和艺术性[1]。

(三)人文性也是互联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能够对音乐进行文化性和情感性的分析,让每种不同的艺术都能实现有效融合。但是在分析其媒体和相关的娱乐内容时,就可以发现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相关的产业力量不容忽视。同时在对互联网的娱乐功能、艺术传播功能进行分析时,在严肃的环境下,其中对于审美和情感这两方面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尤其是在接受和发挥音乐上[2]。音乐情感中可以看出对于音乐的欣赏和作品本身的情感是有关的,但是每种艺术作品和音乐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对音乐进行认定的时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

二、音乐网络传播对大众音乐观念的影响

(一)对大众音乐创作观念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音乐观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脱离了传统的音乐观,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音乐欣赏方向和音乐观。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网络歌曲和网络歌手,也给网络歌手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他们可以是不知名的人士,不需要经济人以及唱片公司,也能发表自己的音乐作品,进行创作,且网络歌手发歌曲也不需要额外的宣传费用等,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进行共享,可以将自己的音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们。在网络上具备的优势,让这些创作音乐的人可以不受人力和资金的束缚,也可以受到听众的评价,从而得到综合性的评价,让当代人的音乐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对大众音乐审美观念的影响

网络传播也为音乐创作带来了影响,以往传统的创作是作曲家自己进行创作,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肯定和否定,最终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而网络传播则不同,作曲家以网络为载体,通过这个平台来查看网友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否喜欢作品,有什么意见,甚至和网友进行沟通互动,在这些行为中,有时可以获得新的创作灵感[3]。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就发表的音乐内容进行交流,通过各种技术沟通想法,不断地优化作品创作,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种音乐创作方式的改变,也给传统的音乐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要想使音乐发展得更好,就需要将这种现代的音乐和传统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的结合可以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满足人们的音乐审美,这是在传统音乐中无法出现的情况,因此在应用网络传播音乐的同时,也对人们的音乐审美带来了一定的变化,是一种审美的创新。

(三)对大众音乐价值观念的影响

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事情频繁发生,使得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对于音乐的观点也发生了改变。虽然网络传播音乐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会有人觉得其不正规,会降低作品的质量,对于正规歌手发唱片也会带来较大影响,认为这种传播音乐的形式对于创作者来说,没有优势。每个人对于这种形式的音乐传播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人会觉得这种说法比较片面,网络传播只是一个新的音乐传播途径,可以提供更多的传播途径,这也使得他们的音乐价值观产生了变化[4]。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在当代的音乐传播中,应该允许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存在,但是要规范具体的使用,要树立良好的网络环境,注意评价的管理,也让创作者能够从网友客观的评价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让网友形成良好的音乐价值观,有效地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网络传播音乐可以为其提供依据。

(四)对音乐传播主体的影响

传统的音乐传播主体都是电台、电视等,以往音乐进行传播需要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为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音乐传播方式,除了可以通过网络听音乐、观看MV,还能够扩大其传播的范围。除此之外,随着WiFi被广泛地运用,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也为音乐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对传统的音乐传播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也为单一的音乐文化创作提供了多样的发展方式,既有利于音乐多元化的形成,又体现出了其传播的主体性。

(五)对音乐产业中商业化发展模式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音乐行业也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并发展出了商业音乐,其发展为网络音乐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个人的音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个人的音乐也向网络方向发展,这种音乐并不是将盈利放在首位,而是通过网络的平台进行分享和传播。这些音乐都具有普遍的特点,那就是这些音乐的创作者本身并不是专业的歌手,甚至没有专业的知识,这些人通常都是对一些作品进行翻唱,或是是自己对曲子进行填词,之后将制作完成的作品发到网络中[5]。这些音乐作品在创作时,都会使用较小的成本,歌曲也要通俗易懂,让网友能够听懂,能够让观众在听到歌曲的同时直观地引起自己的情感共鸣。比如很多受欢迎的网络歌曲《两只蝴蝶》《2002年的第一场雪》《老鼠爱大米》《老男孩》《放狠爱》等,这些歌曲都是通过网络进入到人们视野中的,被快速地传播,受到热烈的追捧。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音乐制作人和歌手都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能够实现多样的传播。在网络建设中,对音乐创作不受限,不是专业的人也可以发布歌曲,听众也能变成创作者,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带去了新的发展机遇。

(六)对网络音乐制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给音乐的传播方式增添了新的途径,也改变了人们的音乐观,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随着越来越多音乐信息的进入,这种音乐传播的形式也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使得音乐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出了不一样的、新鲜的传承原则。比如前几年流行到中国的《江南style》,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点击量更是突破了十亿,成为当时人们最喜欢的音乐形式。之所以会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它独特的音乐风格、耳目一新的制作方式,这种全新的形式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乐享受[6]。音乐文化中特定的群体对于其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向社会性的方向转变。网络的发展为人们营造了方便的环境,为人们创建了良好的视听环境,给人们自由选择音乐类型的权利,满足人们对音乐的个性化需求。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发展,也带动了对其的创新,并且网络传播音乐的形式还是不断地上升,也带动了其文化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在当前的音乐发展中,除了要进行多元化的发展,还要对传统音乐进行改变,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娱乐等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网络进行音乐的传播,也可以为听众提供自由的音乐选择权利,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听音乐的人也可以变成制作人,这一新的音乐传播方式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凡事都有两面,因此其也有局限性,需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传统的音乐进行创新,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楠华.传播的平台与改造的因子—新时期我国大众传媒对流行音乐影响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晰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王琪,黄帅杰,孙羽种.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在校园中的传播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11(6).

[3]涂园园,何一波.传播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印.北方音乐,2011(9).

[4]佳馨.试析“中国风”—当今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趋势[J].神州,2013 (2).

[5]王世飞.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及其精神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6]曾田力.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中国音乐文化[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网络文化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关联;差异

目前,网络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又时尚的信息传播工具。那么,相比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又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下面从以下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传播技术的发现和创新为前提和基础的。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依靠的是印刷技术、通讯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高速转轮机的发明使报刊等印刷物的大量出版成为现实;电子通信技术使广播、电视成为远距离大量传输信息的媒介;通讯社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现在,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更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大众传播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并使它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出现开辟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使网络传播得以成为可能并极快发展。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在美国诞生,它是从根本意义上对传播媒体的优势整合,成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之后第五次传播技术革命。1983年,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上的标准通信协议,从此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有人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后大众传播时代”,也称为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由军事、科研领域转入商业、民事用途,依托其自由开放的系统结构和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快速崛起,成为一个整合新闻、娱乐、商务、教育、科研、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信息传输平台,大大超越了以往新闻媒体的范畴。可以说,宽带技术、数字技术及Internet的开发利用,使网络传播在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更为及时,传播面更广,交互性更强。而且,它突破线性的超链接方式,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这种海量信息的优势是大众传播无法比拟的,网络让全世界的人民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从目前来看,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技术手段在某些方面有相互融合的优势。网络传播借鉴大众传播媒体的经验,力争使网络信息编制得更精彩更快捷。大众传播媒体也积极创办电子版、网络版,使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在网络传播方面有立足的一席之地。不过,网络上的E-mail、BBS、博客、QQ聊天,已经突破了大众传播的范畴,使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形式在网络上得以实现。

二、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拉斯韦尔的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功能说”;美国学者赖特的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四功能说”;施拉姆则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则提出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等。

从以上介绍看,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任何一种分类都不能概括它所有的功能。其实,大众传播既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有消极的社会功能。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有:

1.信息生产传播功能。这是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鲁迅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和最新变化,以便获取信息采取相应的行动。据有关资料表明,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引导舆论和监督功能。一个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力量、法律力量等硬控制,还要有舆论在内的软控制。大众传播能够以“议程设置”的方式,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不仅是报纸,广播、影视、书刊都能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此外,大众传播还能发挥监督社会的功能。通过揭露批评社会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不正常的社会心态和错误的社会意见、封建迷信和其他社会消极丑恶现象、人为的安全事故和灾难等等,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监视监督,推动社会向民主、法制、进步的良性方向发展。

3.富脑增智功能。大众传播不仅传播信息,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大众传媒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其成为最富有潜力、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者,发挥着“延续文化”、“充当教师”的功能。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世界各地》、《探索·发现》以及《百家讲坛》等栏目,人民日报的《科教周刊》、《国际博览》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各类知识竞赛、讲座等,都直接向大众提供新知识、新成果、新科技、新理论,带动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消遣减压功能。大众传播的娱乐、文艺性内容,以其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声画并茂、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形式吸引广大受众,使大众在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调节生活氛围,减轻工作学习压力,怡情悦目,裨益身心,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繁荣经济功能。实践证明,大众传播使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一极。广告收入、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制作播出收入、多种经营收入、不但使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壮大,而且推动和带动了与传媒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为繁荣社会经济、增加社会财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增加值1 900余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2.6%,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从消极的方面看,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

1.诱导破坏功能。可以经常看到,由于对信息真实性缺少把关审查,致使大众传播内容出现虚假甚至误导受众的现象,给社会和公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破坏作用。轻者使大众接受错误的信息和知识,重者扰乱或涣散人心,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如,2008年发生的广州《信息时报》的“香蕉染癌”事件。

2.腐蚀污染功能。表现在大众传播中一些黄色新闻,色情、凶杀暴力、颓废内容,不良或非法广告等。这些东西腐蚀人们的心灵,毒害人们的思想,助长道德错位,造成道德颓废、道德迷茫,污染社会风气。特别对青少年危害甚大,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麻醉瓦解功能。大众传播使公众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公众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且,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会挫伤人们的信心和精神,瓦解人们的心理防线,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使人出现精神崩溃。如某些媒体成天连篇牍地报道抢劫、凶杀、诈骗、事故等负面消息,会让人们觉得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随时都有掉进去的危险。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其社会功能有区别于大众传播的不同的特点,主要是:

1.人际交流功能。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充分表达各自的情绪。既可一对一,也可一对多进行交流。网络交流比较人际传播的交流来说,具有匿名性、偶然性、异地性、虚假性、广泛性、多重性等特点。

2.解构功能。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上网的人群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因民族、地位、学历、年龄、身材、官职大小等因素受到干扰,大众的言论自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传播时代。加上网络信息的芜杂低俗,对传统观念、经典文化、政治权威都形成了一种解构。网上侵权、诽谤行为时有发生,有的乃至引发官司。

3.远程教育功能。与大众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的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不需要与媒介直接面对面的接触,而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教育。选择方式多样,如视频会议、网上课堂、网上办公等。这样,减少了开支费用,却收到了同样的教育效果,并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自由、内容上更为丰富。

4.商务经营功能。网上购物、网上商务洽谈、网上招聘考试、网上政府采购,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就是交易更加及时方便。部分商业网络的建设,使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善了组织内、外传播的信息流动,提高了组织目标的完成效率。

三、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近代大众传播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的。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发行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其受影响的群众,且发行量均在数千份以下,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直到美国《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创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廉价“便士报”以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几万至几十万份) 为特点,赢得了读者大众的喜爱。

1838年,电报机的发明使通讯社得以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电报不同,电影一开始就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1895年,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进化成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1911年,纽约的电影院有400家,每周观众人数达到1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成了艺术、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是电影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传媒是广播。但是,1906年广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广播是作为军事、政治需要而使用的。直到1920年11月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从事标准广播的第一张正式营业执照,商业广播开始后,广播才得以较快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前苏联、日本、中国先后建起了广播电台。1946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起了新华广播电台。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家庭收音机普及率达到80%。二战后,收音机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美国开始进入试验播放阶段,20世纪40年代试制成功彩色电视,20世纪50年代电视迅速成长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大众传媒。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电视的发展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由模拟信号到数字化的变革进程,每一次变革都大大加强了电视媒介的影响力。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广播电台总数为282座,电视台30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81%。报纸发行种数为1 931种,比1978年的186种增加了10.3倍,平均期刊数达到19 548.86万份,普及率为每千人132份。就出版而言,我国2008年共有出版社573家,出版图书233 971种,总印数达64.08 亿册(张),期刊9 468种,平均期印数16 435万册,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大众传播相对发达的信息社会。

网络传播是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产生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美国宾文法尼亚大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的通讯社、报纸开始采用计算机装置发布消息,开创了新闻媒体走向数字化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198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近年来,报纸、电视、广播及许多企业纷纷上网。1999年,国内上网的报纸达273家,全国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达700多家。网络的信息传播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它作为一种多媒体综合性的信息服务者,在信息传播和服务大众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据我国《新闻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资料表明,我国已有手机报刊300多种,网络报纸1 000余种,网络期刊超过两万种,网络出版机构5家,网络数据库经营企业近10家。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四、结束语

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网络传播既包含了大众传播的特性,又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庆.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才智,2009,(33).

[2]张永霞.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道[J].新闻爱好者,2009,(24).

[3]张菊兰.网络媒体的发展与传播理论的再认识[J].新疆社会科学,2009,(4).(责任编辑/ 郭伟)

上一篇:价格违法处罚程序论文范文下一篇:道德情感传播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