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8

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生物信息学在高校生物相关专业往往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开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信息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毕业设计等环节开展教学实践,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创新能力;高校

随着生命科学在21世纪的不断发展,新的学科不断涌现。生物信息学作为交叉学科之一,与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具有密切关系,并对医药、卫生、农业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鉴于生物信息学对相应的基础学科发展和产业应用的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课程首先在高校的研究生教学中开设,后逐步纳入到本科专业教学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自2003年设立就开设了“生物信息学”课程,目前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多个本科专业和生命相关研究生专业中开设此课程。近几年,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已经增设了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2]。由此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研究生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生物信息学人才,推动了生物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生物信息学”在高校生物相关专业往往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开设,主要讲授与生物相关的各类生物信息的收集、储存、获得与分析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探索[3-6],逐渐完善。但是由于生物信息学学科本身的迅速发展,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仍需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笔者在“生物信息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7-8],进一步提出多环节的“生物信息学”课程创新培养体系,包括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毕业设计等不同的教学环节开展“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实践,提高“生物信息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丰富生态课堂教学实践,更新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生物信息学与现代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的教育生态观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构建了以多媒体网络同步教学系统为基础的生态课堂。在生态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更注重与学生的实时交流。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包括相关资源、各类网络中交流工具。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除了课堂传授知识、监控管理以外,主要是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以及师生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自我的知识建构。目前网络开放课程已经成为新兴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优质资源进一步开阔视野,例如北京大学的网络开放课程“生物信息学”、中科院的生物信息学网络课程资源以及国外的生物信息学教学培训网络资源。

课堂实训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开展知识建构。有些学生甚至可以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独立的开展深入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和软件。课堂实训均以生物相关专业的问题设计,例如微生物分类学中的16S rDNA分子鉴定分析中的系统进化分析,酶工程里面的酶结构模拟,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预测、引物设计、酶切位点分析等。这些内容将多学科内容融为一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其发现和思考科学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生命科学进展的追踪。将最新生命科学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来,不断完善“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内容。例如第二代测序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非编码RNA的介绍与生物信息分析,宏基因组测序数据的获得与分析等。

二、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实验教学

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生物信息学”的实验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其它生物学相关学科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系统的、全面的训练学生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实验教学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实验分析的序列或分析的对象,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具有自主性,易于调动其积极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依托于省级重点专业,以农业微生物及技术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紧密结合专业方向,针对生物技术专业所涉及的科学问题设立“生物信息学”的实验内容。例如,“土壤微生物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数据的获得与分析”实验结合环境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要求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土壤类型,在数据库中查找并获得其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数据。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获得各种土壤类型的微生物类群特征。最后要求学生制作幻灯片并在课堂上报告自己的结果,相互比较分析。设计性实验开设了“微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实验,学生自主查找文献资料选题,自行设计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要求学生提交相应的论文作为实验报告。以多种形式提交实验结果,改变了以往标准实验报告的单一形式,同时在实验成绩考核中计入其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实验教学中以教育生态观为指导,构建以多媒体网络同步教学系统为基础的生态实验课堂,从而实现了与信息技术整合,全面提升实验教学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外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检验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生物信息学”的教学过程中,除利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基于生物信息学申报和开展课外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多层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首先教师积极鼓励对生物信息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自愿组合形成项目小组,指导其根据研究兴趣查阅相应文献,发现科学问题,由小组成员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项目申请、项目实施、中期检查到结题的各项工作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给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经历了基本科研工作的全部过程,并积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自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启动以来,已有十多名学生参与到以生物信息学为主题的项目中来,使该项目成为了生物信息学课外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四、开展生物信息学相关毕业设计训练

毕业设计过程不仅可以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想,而且对提高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具有重大意义。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经过“生物信息学”课程的系统训练后,具有了开展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在毕业设计环节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自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以来,每年均有10%—20%的学生能够以生物信息学课题作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内容。生物信息学数据涉及生命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为具有不同科研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分析数据。对于具有自己想法的学生,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查找文献资料,提出科学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指导其获得所需数据用于后续生物信息分析。然后学生独立按照方案开展生物信息分析,获得实验结果。最后,教师与学生就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展开讨论,归纳总结结论。学生根据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例如,有的学生对病毒感兴趣,便指导其分析不同地区分离获得病毒的差异,对其开展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有的学生对植物的可变剪接方式感兴趣,便指导其对作物的转录因子的可变剪接开展研究;有的学生对大豆感兴趣,便指导其对大豆的抗病或农业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于那些没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则可根据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者学生的专业选择毕业实习的内容。发达的校园网为学生开展生物信息学毕业设计提供了基本条件。学生在实验室集中开展生物信息分析工作。师生间、学生间研究讨论,相互促进提高。所有毕业生在半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均可顺利完成毕业实习。这些毕业论文涉及广泛,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另外,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均有对生物信息学抱有浓厚兴趣,考取生物信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很多。

综述所述,在“生物信息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毕业设计等多环节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以课程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探索,该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蒋彦,王小行,曹毅等.基础生物信息学及应用[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6-18.

[2]左永春,杨乌日吐.关于高通量测序背景下生物信息学

教学的一些建议[J].生物技术世界,2012,(6).

[3]高亚梅,韩毅强.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初探[J].生物信

息学,2007,(5).

[4]倪青山,金晓琳,胡福泉等.生物信息学教学中学生创新

能力培养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1).

[5]范丙友,贾小平,胥华伟等.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与

探索[J].大学教育,2013,(16).

[6]郭丽,赵杨,娄冬华等.生物信息学实践课教学改革探索

[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7]高亚梅,韩毅强,余丽芸.生态观视角下生物信息学课堂

教学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2).

[8]高亚梅,王伟东,戴凌燕等.信息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实验

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信息学,2011,(3).

[9]卫鹏.当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对当下环艺

教学的影响[J].艺术百家,2012,(8).

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 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目的与内容设置

对于绝大多数非专业的研究生来说, 生物信息学更多的是一种辅助的工具。这些研究生并不需要深入地学习程序设计等信息学的技术, 不需要清晰地了解算法或软件的数学细节, 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应用生物信息学原理和方法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熟悉常用的数据库, 能够应用检索工具查找序列等相关的数据信息, 并利用BLAST等网络工具对所获得的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预测蛋白序列所包含的结构域、修饰位点以及三维结构等, 以及同源序列的进化关系分析等。除此之外, 基因表达数据库、蛋白组学数据库的检索以及生物学文献查询、引物设计等常用生物学软件的应用等也应该包括在非专业研究生的生物信息学课程设置中。

为了适应这一教学目标, 对于非专业的研究生来说, 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应该以应用为核心, 注重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一门广受研究生好评的生物信息学课程“Applied Bioinformatics Basics”, 提出了“不要期望成为一个生物信息学专家”, 强调通过应该生物信息学工具辅助实验室的研究工作“Half day on the web, saves you half m on th i n t he l ab” (ht tp://ab c.c bi.p ku ed u.c n/) , 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 一些基础生物信息学的原理与背景知识对于理解和正确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必需的, 如BLAST参数的正确选择的基础需要基于对PAM和BLOSUM打分矩阵的理解[3]。在课程教学中也应该注重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 增强研究生对生物信息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促进生物信息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培养灵活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工具的能力。

2 应用现代教学技术,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由于生物信息学对于计算机和网络工具的高度依赖, 研究生生物信息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外, 还可通过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针对研究生的特点, 增强在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 注意引导学生将课程的学习与所涉及的研究工作相结合, 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强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 每次课堂教学后布置相应的应用练习, 促进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合的应用型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集体智慧综合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 分析和解决相应的科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程考试的阶段, 可以采用综合性的考试设计, 如要求研究生预测一个未知功能基因的功能、进化、结构等各种信息, 考察学生对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生物信息学的思维方式[4]。

3 关注学科前沿, 注意知识更新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新的理论、算法和应用程序不断涌现。在研究生生物信息学教学中, 应该不拘泥于现有的生物信息学教材, 及时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 将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网络资源以及工具软件介绍给研究生。例如, 在讲授多序列比对时, 不仅要介绍经典的ClustalW, 同时也介绍MUSCLE等一些新的算法和研究工具[5]。及时更新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培养研究生关注相关学科前沿的意识, 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摘要:生物信息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 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之一。本文针对目前非专业研究生生物学信息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提出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思考, 希望能够有助于推动非专业研究生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乔纳森佩夫斯纳[著], 孙之荣, 等[译].生物信息学学与功能基因组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 戴凌燕, 姜述君, 高亚梅.《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生物信息学, 2009, 7 (4) :311~313.

[3] David W M.Bioinformatics: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影印本[M].科学出版社, 2002.

[4] 石生林, 韩艳君, 刘彦群, 等.非专业研究生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物信息学, 2009, 7 (2) :125~127.

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贮、再生和施用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民主化、多样化、终身化、社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本文旨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怎样有效教学,学生怎样有效学习进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查阅;然后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浅谈;最后对本课题的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信息时代 基础教育 小学英语

1.研究背景

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对传统的教育

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小学校如何学与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接轨的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我们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1.1“九五”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应用教育技术,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全党的意志,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教育技术系统广泛开展了“应用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科研活动,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

1.2.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及任务,并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会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就为我国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1.3.“九五”期间,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实现了卫星电视系统、因特网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合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为扩

大教育规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远程教育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高级应用形式。“十五”期间,需要认真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对西部大开发,对西部教育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对中小学校教与学过程的影响。

1.4.“九五”期间,为了推动全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在各地遴选的基础上,批准了962所中小学校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启动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是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示范工程,这类学校是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示范性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现“校校通”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完全具备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探索教与学的方法与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应该成为贯彻“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成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研究探索教与学问题的示范学校;成为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示范学校。按照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的要求,全国实验学校要开展实验研究,并承担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九五”期间,全国实验学校开展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策略研究》。“九五”课题的开展,推动了

全国实验学校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开展“十五”课题的基础。

1.5.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概况与分析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开始,就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活动。最早开始实施的“基于网络开展跨国界协作学习’,是由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提议的,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网上协作学习。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开展观测地球活动,保护环境为目的,以学校为基础,开设的国际性的环境科学教育课程。1995年, 日本开始实施著名的“百校计划”,日本全国有111所中小学参加了这一基于网络的学校间的共同学习计划。 日本文部省决定,在2001年将全国所有的学校联网,2005年将全国所有的家庭通过光纤联网,为创造全国性共同学习和由各个地区或学校产生的自发的共同主题学习提供保障。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内,国家级的远程教育传输平台已经建成,经过批准的数十所高等院校的远程教育网站已经开通,有些省市或地区建立了为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服务的教育网站,还有一些学校通过合作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办起了教育网站。因此,我国已经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平台,具备了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条件。但是,从目前开展的网上课程和远程教育的课程内容看,“课堂搬

家式”课程内容占多数,即使有些课程内容增加了“即时性”“双方向交流性”,但是,还没有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基于网络的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下的生存,如何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要使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虚拟情境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学会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因此,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意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贮、再生和施用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民主化、多样化、终身化、社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发展形式较好,但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中出

现了种种不良倾向,如:现代信息技术成了课堂教学中的装饰品,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于教学表演形式上,有时一堂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下来,结果学生仍是一片茫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质的改善;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今天,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有效学习真正结合起来,确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策略是传统课堂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互补的最优化表现形式;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成绩;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策略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显著地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革新英语教学。

3.正文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取代着传统而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更要顾及语言的功能、意念和实际运用,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读写能力,既重视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3.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

想感情的能力。

多媒体能将抽象的知识想象化、具体化,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学得轻松愉快,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易于学生掌握,从而提高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如何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语境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呢?

3.1.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语言环境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反应快,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新鲜感和模仿能力较强,记忆力好,听力灵敏。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英语教学中扣住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语境,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对话情景中,教材中抽象的语言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引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PartA Let’s talk时课前制作了电脑课件,通过多媒体将课文中的插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富有动感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和所要学习的对话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我再教学生学习新句型Can I wear „ ?You can wear„.句型,然后边依次演示动画,边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操练,最后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表演,每位学生的表演都很精

彩。

3.1.2让学生在优化的语境中学习

常说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在于直观形象地表达事物,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便于学生掌握。

我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语境,弥补图片的枯燥单调,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积极思维的空间。如:我在教人教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PartB Let’s learn时,课前我将本课的六幅插图利用PowerPoint系统软件全部制成动画图像,有目的地出现字样: am 6:00 get up; am 7:30 go to school; Am 8:00 classes begin; pm 4:30 clean the classroom; pm 5:00 go home; pm 9:00 go to bed,

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精彩的动画和英文提示,我让学生试着用英语口述《My School Day》,教室里顿时英语声鹊起,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语言得到了发展和思维得到了训练。

3.1.3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巧说

学生学习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进行交际。我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贴近日常学习、生活情景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运用。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PartB Let’s learn时,设计了几个情景:

情景1:在夏天的炎炎烈日下,一个小孩海边在海边玩耍。

情景2: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情景3:电闪雷鸣中,地上有很多积水。 情景4:浴室中一个小男孩准备洗澡。

我让学生分别观察后,询问他们假如他们是图片中的小朋友,“What do you need?”然后再展示一张鞋店的图片,自己扮演售货员给顾客提供帮助:“Can I help you?”让学生扮演顾客,练习本课四种鞋子的表达。运用电教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创设出许多学习英语的语境,无论是在听说读写哪个环节,都会起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3.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化难为易,化烦为简,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

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使其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 为此,在日常授课中,我一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加强听说训练,即使一些较难的单词我也尽量用简单英语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觉学生的领悟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但缺点也因之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长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讲了,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 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具体来说,我用过以下一些操作,提出来请广大老师批评指正。

在复习上节内容上,我采取对话问答或习题巩固等方式,对话辅以图片(pictures)或文章(articles)进行,一般采取集体作答(together)或双人一组

作答(in pairs)。

在教授单词时,我把单词用课件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跟着音标,相关解释及读音。记住之后,再辅以单句翻译,加强巩固,这样新单词便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几个方面得到加强,想记不住都困难。

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现代技术更显出了它的无穷魅力,你可以用简明的图片(或从剪辑库中提取或手工制作)将课文的大体概况作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此外,我们还有大量的媒体软件可以利用,学校音像阅览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有关课文的磁盘和软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成组片插件,链接控制播放,真的是方便极了。剩下的习题处理更是灵活自如,从题型设计花样上,想达到的目的上你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效果显示,尤其是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更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从不同的优越性,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这对于素质教

育的推行,学生及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操练课文对话的过程本是一个较为枯燥、烦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新的单词和句型,需要多次反复地练习听、说句子直至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炼,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点击那些不会或还不太会的单词、句子,从而把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和自学能力。在对话的操练过程中,让学生与电脑进行角色扮演,互换角色,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使学生能轻松地学习和掌握课文对话。

3.3.1两两对话。“两两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对话内容可以是学过的对话、改编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自编的对话。对话长短不限,可以两句、四句„„甚至几十句,让学生量力而行。通过“两两对话”,学生能人人动脑、动耳、动眼、动口,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对话,更重要的是连那些胆小、内向的、基础差的学生也得到锻炼,从而调动了班级里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3.2巧记单词。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小学生一开始遗忘最快,随后

遗忘趋于稳定。对他们所学的东西进行及时巩固,才能降低遗忘率。小学阶段需记忆的单词有百来个,数量不多,但记忆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如果单纯地用对中学生一样的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小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从而抑制他们的记忆。利用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来刺激他们的大脑神经兴奋点,对巩固记忆有一定的效果。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给一些单词的拼写添上了自己合情合理的想象。 3.3.3“实地”活动。外语的习得是交际活动的结果,学习外语的任务是进行交际,学习外语的根本途径是使用外语。只要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活动,自然会产生习得目的的结果。有人说“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操练和使用英语是真实的,也是有意义的,所以教师应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以“活动”促说,以“活动”促用,使英语从学生嘴里“流”出来。比如在学习Go Shopping时,让学生来扮演售货员、顾客,允许用即兴英语进行交流,进行实地买卖。通过这样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学生都能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较好的掌握Can I help you? What do you want? How much is it? 等最基本的买卖用语。

3.3.4英语时间。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只有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乐在其中。由于小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少,用英语交流有一定困难,教师只能根据学生

特点,精心设计口语内容、提供每天十五分钟左右的“英语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会话交流。如课本中学了bedroom,会话主题定为Talk about your bedroom;课本中学了apple, banana等水果后,主题定为Talk about the fruits.英语时间可开展的活动很多,不仅有会话交流,还可以是朗诵、说绕口令、唱儿歌等,由学生自己主持,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实践机会。

3.3.5学生作业。英语学习是个积累过程,学生须为掌握而学习。小学生仅靠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很难提高学习效率的,所以课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是不可少的。传统的作业都由教师布置,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还可以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自给自做”的作业形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完成英语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第二次机会”。学生相互布置的作业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口味,对教师设计作业也有一定的启发。

3.3.6竞争机制。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还特别容易激动。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课堂上搞小组纪律竞赛,学生必然为集体荣誉而增强自控能力,上课能专心听讲、用心思考,也会自觉地监督提醒其他同学遵守纪律。活动课上也可以搞一些单词合作拼写竞赛。由于拼一个单词需全体参与,势必每

个学生都能熟练拼写才行。否则竞赛时,经常拼错或不会拼的学生就会受到同组学生的排斥和不满。所以竞争机制的导入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大容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让学生多学多练。但课堂时间有限,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不大的缺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容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同时,在课文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利用CAI课件设计出诸如文字、图画等素材,或是从网络上下载资料,或是采用学生提供的材料,在课堂上将它们演示给学生看,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些材料作为口语练习和口语交际的话题,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有了让学生课堂上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他们的良好的表现欲望,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情绪。

3.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兴趣,增强能力,独立地完成课堂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学习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听听、看看,不如动手做做。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会在英语练习课上设计简单的连线,选择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练习。在电脑普及的今天,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使用电脑做课堂练习的确能很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参与欲望,从而使学生们能够自觉地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另外,让学生用电脑作练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激励他们学习英语、学好英语的一个手段,因为学好了英语,玩电脑也会轻松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无庸质疑的。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的地位也日益彰显。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不能仅有教师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 4.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空间十分的广阔,还有待教育工作们不断地探讨、研究和发掘,使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美丽,鲜活。

参考书目:

[1]陈少敏.小学英语教学全书[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李艺.小学英语的情景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1年第四期。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孙西朝.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02) [5] 马晓娟. 青海农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以青海省海北州为例[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6] 董玉琦,李馨,郑一.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会议综述[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11) [7] 简讯[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06) [8]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4) [9] 陈臻.现代化教学与课程整合[J].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2006(04) [10] 孙培香.教育信息化中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S2) [11]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8月18日在长春举行[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09)

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一、讲授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原理、计算机的组成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讲文件的复制粘贴。

二、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运动技巧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也是一种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势的示范,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操作键盘的指法、操作鼠标的指法;另一面方面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讲windows操作基础时,讲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1.进入到指定位置;2.文件—新建—文件夹;3.转换输入法;4.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重命名;5.输入文件夹的名字;6.确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一步一步地演示。

这种教学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操作方法,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同步教学法

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同步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等。而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和新的含义。此教学法有两种应用模式。

第一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很广。如讲文件的保存,这是讲windows基础操中的重点兼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这个内容时,让学生同教师一起操作,边操作边向学生讲解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等在保存中最为关键的地方,

如果带着学生反复操作,还可轻松地向学生讲清楚

“保存”与“另存为”的区别与联系。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要求计算机教室装有计算机投影仪,这对有条件的学校来说,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非常好。

另一种教学模式为教师面对全体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首先教师讲解或演示一遍,使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同时进行同样的操作,一步一步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更为广泛的学校,因为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不需要计算机投影仪,但这种方法教师比较累。教师在教学讲解时,除了讲解具体功能及作用外,由于学生没有直观的视觉参照,还要强调每一步操作鼠标所指向和点击的具体位置,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操作,教师要找好参照物或说清楚具体方位,也可让相邻同学互相帮助找。这样,其教学效果与第一种教学模式完全一样,还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探索式教学法

探索式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生任务。这种方法最好在学生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情况下使用。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应起好引导作用,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条件,多帮助和开导后进生的思路,使探索过程顺利地进行下去。探索式教学方法多用于趣味性强、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

五、任务式教学法

任务式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在本堂课里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任务式教学法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定得太少或太容易,则造成时间浪费,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任务式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任务的含义和完成方式不完全一样。任务在含义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操作数量上的任务;一种是操作速度上的任务;一种是操作质量上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方式主要有:一种是全体同学都按同样的要求完成任务。这主要是指教师在讲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操作时,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如:窗口的使用,创建文件夹,保存和打开文件等;另一种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别完成难易程度不一样的任务,如学生学完指法后,优秀生要求达到正确率100%,输入速度每分钟80个字以上,中等生要求达到正确率100%,输入速度每分钟50个字以上,而差生要求达到正确率100%,输入速度每分钟20个字以上。

以上是信息技术学科常用的五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之间并非独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在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迫切需要广大在信息技术教学一线上的教师结合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实际情况去探索、实践已知的和未知的教学方法及应用模式,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

二、主题活动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具体来说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E-Learning是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E-Learning环境独有的交互性、超媒性、虚拟性、跟踪性、智能性、时效性、协作性等特点恰恰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具体实施。我校生命科学院根据生物信息学这门学科理论概念与实践应用并重的特点, 将E-learning的现代化学习观念引入到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应用中, 利用辽宁大学多媒体网络平台及公共网络平台, 经过5年的准备和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以及应用数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通过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 进而达到揭示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的目的。当前生物信息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的存储、分类、检索和分析等方面。目前, 生物信息学可以狭义定义为: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应用于生物大分子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分类、检索与分析, 以达到理解这些生物大分子信息的生物学意义的交叉学科生物学意义的交叉学科, 并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药物开发、基因诊断、治疗等。伴随着八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生物信息学同时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国外一直非常重视生物信息学的教育和发展, 并且逐步尝试将E-Learning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生物信息学的教育教学中。近年来, 我国对生物信息学领域也越来越重视, 许多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也纷纷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 然而由于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发展速度, 各高校对生物信息学的学习内容和范围以及教学大纲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根据E-learning理论, 结合生物信息学学科特点, 在生物信息学教学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和入手制作教学课件, 增加教学素材, 丰富教学模式, 以期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效果。

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根据生物信息学学科发展迅猛知识更新迅速的特点, 本着重视并跟踪生物信息学学习内容发展及更新的原则, 分别从以下几个环节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

1.1 数据的采集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的存储和分析等。然而与核苷酸与蛋白质等序列相关的生物学数据库有上千种,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全部讲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选取了国际上GenBank、DDBJ及EMBL三大数据库, 以点带面, 其他数据库的学习则以课堂讲授过的数据库的共性为特点课下自学。对于数据库学习时所选实例, 以有关基础研究、药物开发及基因诊断等相关研究热点的标的基因为入选原则, 讲授时结合其研究背景, 明确生物信息学以该基因为目标基因的研究目的,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

1.2 数据的处理

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教师组织设计知识模块及分析可能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担当本院生物信息学的教授和各级教师学缘结构广泛, 由专门从事基因芯片研究多年的生物信息学专家任首席主讲, 有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和新药开发的教师, 以及以分子生物制药学, 或者以微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等不同研究方向为主导的教师担任生物信息学的讲师等。不同研究领域的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确定了授课模块, 包括介绍生物信息学中几种主要数据库的内容、注释、检索以及数据库搜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两序列比对、多序列比对等, 并结合当今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讨论上述各种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包括基因序列信息分析、基因预测、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树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重要问题) 。

1.3 文字的组织

将复杂繁琐的数据库及各种软件应用的方法的文字表述简洁化, 并辅之与使用标识出重点及使用顺序的图片来使表述内容直观化。

2 重视多媒体教学中的讲练结合

生物信息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为培养与当代生物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同样重视实验课的教学。我们将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授课直接设在学校的网络教学中心。在每模块的多媒体理论教学之后, 及时安排联网实践教学, 保证每人一机, 亲自动手操作, 使用互联网上的相关数据库和软件, 如GenBank序列数据库、ClustalW多序列比对程序等, 实践理论课知识, 并将实验操作情况记入期末总成绩。教师及时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优点予以鼓励, 并及时指出问题, 保证课堂内容课堂及时消化理解。

3 E-Learning学习环境的全面形成

3.1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我们已经根据以上原则精心设计制作了各个知识模块的多媒体课件, 并上传至辽宁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密码登录教学平台, 根据教学进度随时下载课件学习, 并上传自己的作业以备教师检查。除此之外, 我们还将教学大纲、参考文献、思考题、自测题等以及相关的常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上传到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 使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网络分享教学资源,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及时补充新知识。除生命科学院各专业学生可以凭学生密码下载课件学习外, 全校其他院系学生均可以登录,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研究目的调阅相应课件学习, 极大地方便了本校同学的学习。

3.2 指导性作业设计与答疑系统

根据每个模块的授课内容, 在每个模块的末尾设计指导性作业, 并利用网络平台提交作业。教师根据作业的情况, 检查该模块的授课效果, 总结该模块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以利改进教学。并设定专门时间由教师在线值班, 利用在线解答或者电子邮件解决学生课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3 学生互动性学习社区的形成

在传统的单机版计算机辅助教学中, 只有人与机器的交互, 但在网络学习环境中, 人可以透过机器, 进行人与人的交互, 组成学习伙伴, 形成一个网上学习群体。比如大家可以利用共同讨论区, 针对不同单元进行学习讨论。在合作又竞争的环境中可使学习者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 相互模仿、支持与协助, 并以自己的语言去诠释、推敲他人的表现, 促进学习者使用新的方法探索、整合、评估学习活动, 增进元认知和策略。学习社群的运用在E-Learning环境中很重要, 它可以弥补计算机学习过于封闭, 或缺乏人际交互的缺陷。一般交互式的网络环境如:在线留言版、BBS讨论区、电子邮件、电子白板、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信息技术, 都可运用于群或社区学习中。学生在E-Learing环境下进行知识学习、知识讨论和知识创新活动, 同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向自己或教师反馈学习效果, 构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课程在几年的教学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结合E-Learning网络学习理念进行精品课课程建设, 课程被评为辽宁大学及辽宁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 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我们目前正积极筹备拍摄各个模块教学的视频, 计划将所有课件视频上传, 制作成在线点播资源, 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E-Learning环境下的课程建设中课堂教学由于其直接性和指导性, 还是必要的。除此之外, 学生还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基于网络进行主题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小组在线协作学习。我们的实践证明, 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及时有效的以讲练结合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及内容丰富的网络平台基础上的在线自主学习模式三个方面相结合, 在生物信息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E-Learing学习环境的全面形成将有助于高校其他学科的建设, 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单纯的网络化学习和单纯的传统课堂学习都无法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结合生物信息学学科特点, 我们在高校精品课建设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构建E-Learning的学习环境, 并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形成一种现代化的立体教学方式, 既兼顾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又能将课堂学习的长处发扬光大。我们的经验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关键词:E-Learing,生物信息学,高校精品课建设

参考文献

[1]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A].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2001, 4.

[2] D.R.Westhead, J.H.Parishand, R.M.Twym.nstant Notes In Bioinformatics[A].科学出版社, 2005.

[3] 王玉梅, 王艳.国外生物信息学发展动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2, 12 (6) :83~85.

[4] Vijayakumar Saravanan1a n d Piramanayagam Shanmughavel, E-Learning as a new tool in bioinformatics teaching[J].Bioinformation, 2007, 2 (3) :83~85.

[5] 李衍达, 孙之荣.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实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2、动物防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制品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4、基于传统技艺的何首乌炮制工艺和市售样品质量对比研究

5、坪山生物医药产业里的深圳速度

6、高职院校《生物制品生产技术》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研究①

7、新冠灭活疫苗研发生产总指挥王辉:“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情,我为自己感到欣慰”

8、浅析兽医人员使用兽药生物制品的作用

9、某地区养殖户家禽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

10、手足口病有疫苗了,幼儿园再不会集体放病假

11、抗菌肽将成为抗生素的最佳生物兽药替代品

12、动物疾病防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13、关于实施《药品进口管理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

14、发酵法生产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15、发展与改革,创新与交流

16、科创板农业概念第一股,科前生物俨然成为“双创”范本

17、生物制品研发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18、西药与中成药的联系与区别

19、中国研发成功全球首个EV71型手足口病灭活疫苗

20、浅谈动物性食品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21、翻转课堂在《生物制品制备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22、《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3、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

24、造福于民 六十载谱写生物制品华章

25、贝林:获诺贝尔医学奖第一人

26、生物制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27、河南省新增3家“国字头”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8、青岛黄岛区推出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产业规划

29、宁波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30、农业部关于《兽药GMP合格企业目录》、《兽药生产许可证目录》公告

31、我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发展及其现状分析

32、人血白蛋白中钠离子含量对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33、2018兽医科技发展国际论坛 暨上海兽医公共卫生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

34、我国兽医专家当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区域委员会主席和专业委员会主要成员

35、天坛生物:增发赢得新机遇

36、大华农:动物保健行业的领跑者

37、四川省公安厅联合多部门 发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件

38、国家药监局:疫苗监管问答

39、医用生物制品学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及实践

40、奔跑中的中国疫苗事业

41、反贿风暴:构筑市场经济的绿色长城

42、常见兽用疫苗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43、农业部兰州生物药厂的变迁

44、“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45、课程论文考核在“生物制品学”教学中的探索及体会

46、2018年4—5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47、世上已无“孔子后裔”

48、国产新冠疫苗预计12月底上市

49、孔庆保全力以赴,敲开直销的大门

上一篇:上市公司财务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管理市场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