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汇报范文

2023-09-20

网站汇报范文第1篇

2010年年初以来,按照事企分离、管干分离的原则,市里决定对市区环卫清扫保洁作业任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到目前##区一级环卫除满园春、文化巷2个重要地段自身管理外,其余86.1万平方米主次干道清扫保洁作业任务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分别由3家保洁公司承包管理,具体是:列西片区19万平方米,月承包费48833元(大扫、保洁正班核定34人,夜市班次核定10人),漳州美洁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中标;列东片区22.16万平方米,月承包费69167元(大扫、保洁正班核定45人,夜市班次核定20人),徐碧片区24.8万平方米,月承包费77500元(大扫、保洁正班核定52人,夜市班次核定12人),由厦门利盛隆保洁公司中标;中心片区20.14万平方米,月承包费62500元(大扫、保洁正班核定41人,夜市班次核定18人),由厦门拓盛保洁公司中标。上述四片清扫保洁作业月承包费为25.8万元/年,年总承包额为309.6万元(该承包费已含300元/月临时工增资,未含150元/月临时工特岗补贴),平均承包单价约3.59元/平方米〃年(包含社保、医保、工伤意外险、特保加班、过节福利、劳保用品、工具服装费等)。上述3家公司还按照市里要求为临时工办理养老、医保等保障手续的要求,积极为临时工办理相关保障手续,对能给予办理社保、医保手续,及时给予办理,无法办理的,用现金给予补贴(每人每月现金补贴182元)。

今年以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关心下,又决定对两区一级环卫临时工增加特岗补贴每人每月150元,根据上述四片清扫保洁作业核定的人头数,我处分别对列西片增补5100元/月(34人×150元)、列东片增补6750元/月(45人×150元)、徐碧片

增补7800元/月(52人×150元)、中心片增补6150元/月(41人×150元),计25800元/月,并要求三家保洁公司必须将上述增补的特岗补贴发放到每一位临时工手上。

我处自身管理的满园春、文化巷2个重要地段,还配备了12名人员进行全天候清扫保洁作业管理。

二、主要工作模式

漳州美洁环保公司将全天清扫保洁作业时间重新调整划分班次,局部调整作业范围,投入与原来作业路段基本相当的从业人员数,根据班次合理安排工人工资待遇;投入2辆后三轮摩托车,配备专人实行路段巡回收集垃圾,改变过去由清扫工人自行到中转站倾倒垃圾的工作方式,延长工人在路段上的保洁时间,避免原来工人因倒垃圾及交接班时段造成路段保洁断档、脱节现象;聘用1名专职管理员负责列西片区一级环卫路段清扫保洁质量监管工作,配备1辆二轮摩托车实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厦门拓盛及利盛隆保洁公司在平稳顺利交接过渡的基础上,准备投入5辆小型扫地车用于路段清扫保洁,提高工作率;同时也聘用5名专职管理员负责列东、徐碧片区一级环卫路段清扫保洁质量监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且5名管理人员配备好扫把、夹子等工具,亲历亲为的处理好路段发生的清扫保洁问题。

实行市场化运作后,我处的主要职责为:一是根据路段清扫保洁的规范及标准,结合承包协议要求,制定可操作的考核实施方案;二是按照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处监管人员每天不少于2次对列西、列东、徐碧、中心片区一级环卫路段清扫保洁质量进行考核,并结合区、市相关部门检查情况,根据每月考核综合情况核发承包费;三是在第一时间处理环境卫生突发问题,协助保洁公司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共同提高市区一级环卫清扫保洁质量水平。

同时我处成立道路清洗及应急处理小组,利用洗扫车、冲洗车等专用设备对路段进行日常清洗,并及时清理各类大件废弃物,提高路段、人行道整洁度。我处工作重心逐渐从具体作业向强化管理方向转变,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目前市区进行的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市场化运作,主要都是以现有实际支出经费进行包干,未考虑专业保洁公司运作管理时应投入的设备、管理成本、合理利润等,根据闽政办[2010]255号文件精神要求,为了避免出现保洁公司为了追求利润而采取降低作业标准、减少工人待遇等情况,并有效确保市场化运作后路段清扫保洁质量及一线环卫职工的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得到应有保证,切实履行好环卫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建议市城管局能协调市财政等相关部门,参照学习与我市同类城市如龙岩(承包经费约5.5元/平方米)、南平、漳州等城市的做法,对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承包经费进行科学核定,在确保环卫工人工资待遇的前提下,也提高保洁公司管理效益,有效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

##区环卫处2011年10月20日

梅列区一级环卫临时工工资及福利待遇情况

一、梅列区一级环卫临时工核定人数为183人,现市场化运作承包管理172人,环卫处自身管理12人(满园春、文化巷)。

二、环卫临时工具体工资、福利待遇情况:

我处已按照市、区两级核定的临时工工资标准1506元/月核发给清扫保洁公司(1056元+300元+150元=1506元/月),月支出清扫保洁承包经费为28.38万元(含夜市保洁班次),具体如下:

1、基本工资:大扫、保洁正班1020元/月(172人);夜市保洁班510元/月(60人);

2、社保、医保:182元/月;

3、春节、法定节日、环卫工人节等节日慰问及加班补贴:1200元/年÷12月=100元/月;

4、劳保、工具、服装等:600元/年÷12月=50元/月;

5、各类检查特保加班补贴:约600元/年;

6、夏季防暑降温补贴:150元(30元/月×5个月);

网站汇报范文第2篇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特色文化建设成果汇报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以下简称金陵小学),又名南京大学仙林实验学校,被称为“最像小学的学校”。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是由南京大学、南京市教育局、栖霞区人民政府和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四方联合创办的一所现代化的公办学校。学校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在南京市名校长林慧敏的领衔下,学校以“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为理念,以“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为宗旨,努力培养一代具有中国胸怀、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建设一所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性学校。2014年,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近一年的行程中,学校以“儿童•世界”为抓手,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

【项目简介】

儿童立场,是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特色文化建设中遵循的基本视角。儿童是什么?儿童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儿童•世界”包含着两个概念——“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告诉我们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出发点是基于儿童,归宿点是发展儿童,这是学校秉持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要有小学样”,特色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适合儿童的、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为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儿童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这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具有民族根基、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的主要着力点。

作为人类空间设计的特殊产物——校园,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是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中不断得到塑造,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儿童•世界”特色文化建设力求在环境熏染和内涵打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真正落实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饱含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世界小公民的培养目标。 【项目进展】

一、空间设计:理念统摄下的环境表述

一所学校要有文化作为基石,师生的成长更要有一处坚韧而富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特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发展愿景和办学理念的支撑。校园环境建设初期,设计小组即以“儿童世界 世界儿童”为根本,进行整体规划,融合民族文化特色和世界文化经典,从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家乡情结三个维度建构,依据儿童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原则,谱写成校园四十八景中动人的旋律。

从学校大门拾级而上,艺体楼、行政楼、生活区呈“品”字形布局、开放而包容。位于楼群的中央,鲜红色“learning from life ”英文语句与碧绿如毯的草地,加上草地中栩栩如生的三位音乐家铜雕像,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这就是校园中的“国际广场”。“learning from life”,意思是从生活中学习,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一脉相承。草地两侧的地面上嵌有铜板,铜板上镌刻着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言;体育馆前的世界风情与对面的西餐体验区遥遥相对,打开一扇世界之窗。踏入“智慧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三角形立体管柱沿着走廊向前延伸,印刻其中的古典诗词、励志故事、校园生活,伴随着英语译文,在抬手转动时悄然浸润;左侧

的“诚真勤仁”四园描绘出做人的底色;向右延伸的一路胜景从北方的“长城烽火”穿行至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方堂”建筑群,延伸至教育历史、学校历史兼具的“逸少苑”。听雨廊侧的碑文赏鉴、梨园风华中的名剧荟萃、绘就着金陵小学的古典风貌,校园的一墙一壁、跨过中外文化的长流,润化为无声的心间启迪。

二、书韵飘香:阅享生活里的心灵浸润

如果说校园是一本大书,漫步其间,掩映其中的每一朵花都绽开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教育的幸福与喜悦。踏入国际广场,不经意的俯首间,雕刻的警世名句催人奋进;徜徉于智慧彩虹,七彩旋转中,中外小故事发人深省;徐行在四个园中,密密排列的不同字体,让人领略着独一处的书法文化,再回首,“诚真

勤仁”描晕的竟是做人的底色;沿着绿荫小道,目之所及,无不沁透着书香。清晨,当第一抹阳光照进校园的时候,你会看到,华林桥上,蓝的衣,红的裙,捧着书本,高声吟诵,置身于青山碧水间,宁静致远的心境油然而生;中午,热闹的校园中总有一处安静的角落,偌大的阅览室,一张张专注的神情,谱写出一个个最美的瞬间;傍晚,夕阳的余晖下,还在“亲近母语吧”前留驻的小小身影,和着橘黄的温柔光线,让人倍觉温暖;即使在雨天,滴答的雨点,落在迂回流连的听雨廊上,随着风声雨声一起入耳的读书声,也是别有一番意境。都说“万物总关情”,校园的一砖一瓦,穿越过岁月的风尘,低低吟诉的是历史的兴衰荣败;校园的一景一画,敌过时光风霜的打磨,浅唱着枯木逢春的惊艳;校园的一墙一壁,跨过传统文化的长流,润化为无声的心间启迪。

学校立足办学特色,依托教师、家长、社会三大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地进行资源开发,成立了由儿童阅读专家、全体语文教师、儿童阅读推广工作者及爱好阅读的家长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开发“金陵书韵”课程资源。

首先,捕捉机遇,成为儿童母语教育品牌——亲近母语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长期培训,在教师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开发氛围,在此基础上,由语文教研组牵头,各年级组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年龄特点、金陵文化特色,开发书韵系列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其次,取得家长支持,建立校园图书漂流中心,定期邀约家长进行儿童阅读的交流和研讨,面向全校进行开放。学校还拟定与社区密切联系,引入南大阅读资源,带领孩子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了解阅读、感受书韵。具体实施中,以班级读书会为载体,分解、落实课程目标,多元的开发为书香课程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源泉。

让读书成为一种呼吸、一种自然,在专项课程设计中,我们打造专属于学生的一周经典诵读“浪漫四步曲”:首曲——晨间轻音乐,每天早读十分钟,诵读年级推荐古典诗词;次曲——午间协奏曲,中午半小时,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续曲——每周畅想曲,在诵读指导课上与老师同学畅谈一周阅读收获;尾曲——双休交响乐,精读经典名著,自由品读,书写感受。我们强调,儿童的阅读要合乎童心,唤醒体验,要在活动中实现滋润丰盈。

三、童化课堂:儿童立场下的智慧成长

来到课堂,就像来到舞池,课堂是师生心灵、智慧共舞的地方!实践证明了课堂教学一切模式的改革,都应该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室的主人,教学的主人。学生变被“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各自为战的独立学习为合作探究学习;变消极完成作业为主动积极快乐学习。在南京市新三基的理念引领下,立足学校的小班化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站在儿童的立场构建课堂,真正从儿童本位出发,关注儿童视角,研究儿童学习特征,着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质和生态持续发展特征的童化课堂。

目前,学校的各门学科正在努力形成自身的“童化”特色。语文学科的“主题式阅读”,数学学科的“构建模型思想与小学数学实验研究”,英语学科的“小班模式下生活化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学科的“平板实验”项目,体育学科的“阳光体育和科技体育”,品德学科的“回归儿童本真,培养儿童品德”„„

各门学科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各自选择独特的切入点展开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实践、积累、反思、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各学科的特色逐步形成,为学校“童化课堂”的构筑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资源。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大力研发校本课程,开设了以科技体育为着力点的金色阳光课程、以信息化为主体的橙色创新课程、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方向的蓝色国际课程、以山水城林浸润儿童身心的绿色环境课程、以提升儿童公民素养为着力点的红色礼仪课程、以打好人生底色为方向的多元阅读课程和以审美铸就雅士风范的紫色艺术课程。七彩课程铸就七彩童年:校本化的课程体育,让运动提升学生生存能力;游泳、攀爬、校园主题定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存技能;创意拼装、纸飞机、模型操控,智慧的火花不停闪现;游泳课,学生畅游在水中释放活力;帆船课,孩子们驾驶帆船体验勇敢者的快乐;电钢琴室中,小小的心灵在黑白键的起伏中,感受着音乐的美妙;科技拼装课上,于动手动脑中体悟“小创意,大世界”的幸福。先进的数字化资源,互动式学习平台,平板学习实验,充分满足每个学生一专多能的发展需求。每项课程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教学、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于专注中获取知识、合作中碰撞思想;置情境中唤醒热情、体验中张扬个性;在开放中迸发创意、实践中收获成功。校园真正成了孩子的乐园,全面而多元的体验为“世界儿童”积蓄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资源整合:社会场域中的文化行动

一个班、一群兵,班级是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共同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社会化生活体验的主阵地,在此过程中,我们致力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资源多元融合,全面推进学生社会化进程。

学校为班级和学生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每个班级都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校园网开通了班级博客,班主任为本班博客写一段寄语,作为博客开通贺词。各个班级及时更新班级日志,每周至少发布一次班级活动。教育学生文明上网,班主任和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相互配合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博客操作方式,掌握基本技能。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日记和学习、生活心得在班级博客展示,老师、同学可以在网络上跟帖,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各班还充分调动本班家长全员参与、共同经营,让班级博客成为全班学生和家长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各班级在博客上开辟专题栏目,如班级人物介绍、新闻广角、阅读故事、班级生活叙事等专栏,学期结束将发布的内容自编成班级文集,在学校“魅力班级”评比时进行展示。

各班定期更换教室内板报,教师放手,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了为班级服务,为建设完美教室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用自己的作品(含植物)装饰教室,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成为文化气息浓厚又绿意盎然的场所。

学校将家长、社区、社会与学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分年段、分时间开展全面而联动的实践体验。与家长资源整合,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在进行常态化的家校沟通之外邀请家长定期走入班级,进行多元班队活动体验;与社区资源整合,立体化开展南大志愿者进校园,引入特色化的社区活动;与社会资源整合,加强与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等媒体资源联系,让社会化活动校园式展开;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仪式之礼的认识,学校邀请了临汾旅官兵,举行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在学生心中重下对国家、对民族的敬仰之情。

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金小的学子不仅要有一颗纯粹的中国心,更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在交流与共享中塑造文明的世界小公民形象。2014年10月上旬,“汉语桥”项目培训中,五十余名澳大利亚师生与学校师生共学共乐,中外学生在中华文化课堂中讨论,在结业汇演中成长;;12月下旬,香港师生交流访问团深入教室,感受科学探究、交流母语体验,走进传统文化,共品友好课堂。一次次的友好往来,学生们学会了“待人之礼”,懂得与人交往的诚信、宽容,更学会了团队合作、相互欣赏。

【项目影响】

网站汇报范文第3篇

【摘要】实践中,行政信息在网络平台公开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完善网络平台信息公开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强化行政信息公开意识及监督问责救济机制,优化网站版式设计和网络适时沟通反馈机制,提高行政信息公开的质量和针对性以回应公众的各种利益诉求与关切。

【关键词】网络平台 行政信息公开 知情权 优化措施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为提高行政效率和保障公民知情权,网络平台日渐成为行政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和途径。然而实践中,网络平台信息公开的质量良莠不齐,从整体上看不甚理想,这势必会影响到行政法治目标的实现。有鉴于此,笔者将主要探讨网络平台行政信息公开的优化与完善问题。

互联网是行政信息公开的首要平台

网络平台的行政信息公开覆盖面广且信息发布及时。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广泛渗透于各个环节和细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将它融入现代行政管理之中,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平台公开行政信息具有容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便捷直观等特点,既可以减轻行政部门的政务管理负担,又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及时优质的便民服务。

网络平台的行政信息公开有助于提升行政部门的管理效能。将互联网传播交流信息的技术优势同现代行政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相结合,将会大大降低行政部门的管理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行政部门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实施公共管理和为公众提供服务。因此,“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促进政府施政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①。

网络平台的行政信息公开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法治时代,政府应时刻牢记为民众服务的宗旨,并将其权力行使的全过程置于民众的监督下。因而,法治政府应当是“阳光下的政府”。基于此,通过网络平台公开行政信息,恰恰就是将行政权力运作放诸于民众视野下的一种有效形式,互联网平台基础上的民众监督视野更为宽广,投射出的阳光热力也更为强烈,照亮晒出每一处行政权力行使的角落,既可保证行政权力的运作朝着正确的轨道行进而不逾矩,又可使民众对公共事务增进了解,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平台的行政信息公开有助于提高公开信息的质量。现实生活中,行政部门往往会基于这种或那种考虑,不愿意公开某些公众较为关注的信息,或者即使公布也是避重就轻,关键信息却一笔带过,不能满足公众对某些行政信息的需求。然而,如果行政部门借助其网络平台来公开行政信息,一方面,这种透明有力的监督,像悬于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督促其谨慎行权,提高公开行政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公开、及时、互动的特点,公众也会不时地为行政部门纠偏,直接指出行政信息公开当中的失误和不足,并要求行政部门作出相应的、让人满意的行动回应,这种有效的良性沟通反馈平台是行政信息公开富有成效的形式保障。

行政信息网络公开的不足之处

公开的行政信息不能及时全面反应公众的紧迫关切。首先,大多网络平台公开的行政信息质量不高,突出体现为公众迫切关注的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具体、不深入,而公众关注点不高、利益相关不大的信息却大量充斥着网站的版面,以致于要想从中找到有价值的、想了解的行政信息都很困难,而且不同的行政部门网站公开行政信息的标准、程度和水平不一。其次,就是在行政部门网络平台公开的信息有为公开而公开之嫌而缺乏實际意义,比如在各级行政部门网站上都公开有行政部门领导的个人信息及工作分工,而没有领导的家庭情况、财产情况、联系方式或者沟通渠道,即使有些行政部门的网站有“领导信箱”的栏目,但基本上大多数领导信箱当中所反映的问题都是工作人员处理或回复的,好像“领导信箱”就只是一个纾解民情的形式窗口,而不考虑它设置的真正目的何在。最后,信息更新不及时。行政部门网站除了政务动态信息更新比较及时外,其他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就更新缓慢,比较陈旧,而很多行政信息的价值往往就在于“新”,如果是“陈年旧事”,那么再多的信息也没有意义。

行政信息网络公开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强。尽管大多行政部门网站都设有行政信息公开专栏,但这些专栏和子栏目的建设标准不一,无论从版式设计还是应予公开行政信息的具体尺度的把握等都不一样,甚至有些行政部门的“行政信息公开”专栏以及相关栏目建设有敷衍之嫌,存在抄袭其他行政部门网站的相关内容和形式等问题,而完全不考虑自己本地方本部门的具体实情和职责特点,随意性较强。主要原因就在于行政部门不愿意束缚自己的手脚,禁锢自己的权力行使,再加之外在的强制性有效监督约束不力以及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

部分行政部门负责人的信息公开意识不强。行政部门的工作体制是首长个人负责制,也就是说尽管行政部门在施政的过程中也有集体商议的环节,但最终对其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该部门负责人,因而他的施政观念和意识会对其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行政信息公开并非行政部门的自觉自愿,而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要求。有些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会认为所实施的行政活动是行政部门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过多地让公众知晓,同时也有不想让权力的行使有更多的监督和束缚,害怕批评质疑的声音。殊不知,这种观念与行政法治的要求是相悖的,及时地公布公众关注的行政信息不仅仅是一种政府施政的姿态,它已然成为了现代政府职责范畴的必要组成部分。

行政信息网络公开的监督及责任追究机制还相对缺位。目前,针对行政部门网络信息公开,缺少一个相对切合实际的、较为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和配套的奖惩机制。压力和动力机制不足,使得网络信息公开工作长久停留在表面和口头,上级部门检查了、提要求了才做一做;一旦上级部门无暇顾及,也就将其搁置一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将行政信息公开,没有履行政府必须要尽到的一项职责。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尽管也规定了不履行行政信息公开的责任追究,但由于《条例》规定的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执行,比如在《条例》第三十五 条的规定中,对于行政机关违反条例“情节严重”的界定,以及给予行政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标准,均未明确。

行政部门网络平台的的互动交流栏目建设流于形式,网站版式设计不便于公众查询获取相关行政信息。实践中,行政部门与公众基于行政信息公开的网络沟通交流渠道较为弱化和不畅,公众的网络问询要么没有获得应有的答复和解决,要么就是答复的时间滞后且答复的内容往往不能让公众满意,而且答复的套话空话多,影响了公众持续参与政府工作的热情,这与法治政府高效便民的内在要求也不相符。此外,公众不容易通过行政部门网络平台查询获取自己所关注的行政信息。

一方面,行政信息公开不充分,公众想要了解的信息并没有通过行政部门网络平台予以公开,大量的不甚重要的行政信息却大幅占据网站版面,而且有些公众关切的行政信息往往也是点到即止;另一方面,对于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大行政信息的公开也是有所缺失,主要体现在公开的信息不及时、重要关键信息公开不充分。从网页版式设计的角度来看,缺乏对信息的整合归类,也没有重大事项行政信息公开的专栏,以致公众不便于全面了解重大行政信息的情况及进展,也不利于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

行政信息网络公开的优化措施与完善路径

进一步完善行政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强化行政信息公开的责任。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行政信息公开领域的专门法、基本法,较为全面系统地规定了行政信息公开的相关问题,但《条例》毕竟是行政法规而非法律,其规格和层次还不够高,对行政部门的行政信息公开的约束规范力度还不够强,因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信息公开法, 并建立统一协调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是大势所趋”②,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相关立法,确保每一个行政部门的行政信息公开职责都能落到实处。

具体说来,要通过完善立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予公开的行政信息的标准、范围、目录以及公开行政信息的程序和形式,并且在《国家保密法》等相关法规定的基础上严格限定不予公开的行政信息的范围,本着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建设宗旨来推进行政信息公开工作。此外,应着重对行政部门网络平台的行政信息公开作出具体细化的要求,包括对行政信息公开专栏的建设作出相对统一的标准化要求,且尽可能细化到专栏内含的每一个子栏目建设所应遵循的标准,并据此建立定期不定期的考核评价机制,纳入行政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系统中并加大其所占的比重,并加大奖优惩劣的力度。同时,对行政部门公开职责履行不力的处理也应区别情况作出相应的具体规定,摒除行政权力行使的真空地带,将行政裁量权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从而使行政部门网络平台的行政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运转协调、履职到位。

强化行政部门特别是其负责人行政信息公开的服务意识。要树立起行政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信息公开的服务意识,除了在法制层面进行约束以促使其由外而内形成自觉的服务意识外,还应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培育其法治观念和服务意识。比如,建议考虑在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等各个层面的集中学习培训中融入更多的有关行政法治观念、行政执法、行政信息公开、行政部门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这样的培训学习务求实效,除了邀请一些理论水平高、行政实务能力强、有经验善讲解的学者专家来作为培训的主讲人,还应让一些在本单位内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培训学习中交流他们的工作心得和经验,并且围绕专题培训开展学习心得座谈、研讨和交流活动,切实将培训学习成果与行政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行政部门也应将公务员的行政信息公开服务意识和水平作为其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晋职晋级挂钩。同时,应加强行政信息公开工作的交流,走出去向一些行政信息公开作出成效的行政部门学习取经,特别是学习现代管理理念和网络信息公开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过去的单向管理式的行政思维,树立现代行政“以人为本”的服务行政理念。

强化行政部门网络平台行政信息公开职责履行的监督及问责救济机制。首先,完善对行政部门网络平台行政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监督主体不应仅限于行政部门,还应有非行政部门或者公众利益代表的公共组织的参与。而且,监督应更多地注重行政信息公开过程中的监督而非事后的监督,并且监督还包括在政府怠于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时的询问和警示,以促使行政部门养成主动自觉且更好地公开行政信息的习惯。根据现行法规定,应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特别是事关公众利益的行政权力的行使依据、运行过程和结果要充分公开,不能公开的也应说明理由并阐明法律依据。

其次,完善对行政部门网络平台行政信息公开的问责机制。在划定行政部门信息公开职责的同时,对其懈怠履行或不履行职责的不同情形作出明确细化的问责规定。

最后,还应对行政权力失范行为采取纠偏扶正等后续补救措施。所以,推进行政信息公开必须加強监督、问责及救济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建设,使其既具操作性,又具实效性,以确保行政权力的良性有序运行。

不断提高行政信息公开的质量和针对性,以适时满足公众日益多元的利益诉求。首先,公开的行政信息不能是冗余无用的信息,而应是与公众利益相关且迫切需求的信息,而且行政信息公开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不是公开了多少信息,而是公开了多少“有用”信息,即注重公开信息的质量,应使公开的行政信息与公众的合理诉求相契合,契合度越高,公开的信息质量就越高。

其次,对于一些与公众诉求不高的行政信息可不在行政部门网站上公开,以免对公众查询获取对其重要而有用的信息形成干扰,让行政部门网络平台真正成为公众获取所需要的行政信息的第一平台。

最后,“信息的效用有一定的期限,过了期限,效用就会减少甚至丧失”③,所以应注重确保公开行政信息的及时性。行政部门应当在其门户网站上尽可能第一时间公开发布公众所需要获悉的行政信息,除非因客观不可抗力的原因,否则不能在其主观上有所懈怠,拖延公开行政信息需要承担相应的拖延作为的法律责任。而且,应建立健全行政信息适时更新的保障机制,从人员和管理制度上确保信息及时公布,合理规定信息更新时限,以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改进行政部门网站的版式设计和互动交流功能。一方面,行政部门网站的版式设计应当考虑公众浏览网页、查询信息的习惯,目的是使重要的信息资源更为突显、更易查找来进行,而不是单纯为求美观的一些设计。比如在网站首页建立全站信息的检索栏,输入关键词即可方便快捷地检索出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一些对公众利益影响重大并且需要及时公布的行政信息应当在行政部门网站的首页通过浮动图标链接的形式引起浏览网站公众的充分注意,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建立网站的人工咨询栏目,适时地为公众提供浏览网站查询行政信息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借此收集公众的其他诉求。此外,生动的网站版式设计,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会提高公众浏览查阅行政信息的兴趣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因此,网站的首页应简洁美观,栏目设置有条理,有必要设立并做好网站浏览指南和帮助栏目,为公众浏览网站提供清晰明了的索引。

另一方面,还应着力强化网站的互动交流功能,比如可以设置“咨询交流论坛”、“面对面”等版块,有专门的负责这些版块的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了解问询行政信息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总之,行政部门网站设计的优化改良应坚持“实用、好用、够用”的原则,在便民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行政信息网络公开的效果。

概言之,行政信息公开是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信息时代下,行政部门网络平台日渐成为行政信息公开的首要平台和主渠道,同时也是公众观察评判行政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窗口。做好网络平台行政信息公开,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持久的良性互动互信关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分别为扬州医学院团委书记,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释】

①王敬波:“政府信息公开观察:成就与挑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7月,第39页。

②姜秀敏:“论突发事件管理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60页。

③向佐群:《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3页。

责编 / 韩露(实习)

网站汇报范文第4篇

这是2010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也是《南方周末》这张报纸今年最后一期与你相约的日子。再有一天,我们就将迎来新的一年。这个世界有一个和星期四绑在一起的节日叫感恩节。最接近新年元旦的这个星期四是属于我们的“感恩节”。我们仅以此文奉上新年的问候。

我们向你感恩。过去的一年,亦如曾经的二十六个春秋,我们早已习惯了从你那里积聚再次出发的动力,习惯了从每一次的倾听、观察、交流中感悟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所以,“感恩”不只是纸面上的一句话,更是我们的一份承诺:我们会尽责地体会你的快乐,分担你的伤悲;我们承诺,新的一年你依然能从这张纸的字里行间发现我们的热血、眼泪和汗水。

我们也感恩这个国家带给国民的荣耀。2010年,当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如履薄冰般地复苏之时,中国则继续着她史诗般的高歌猛进:GDP跃上世界第二,半世纪前那句“超英”的口号终于不再只是望梅止渴;中国在一年内举办了世博、亚运两项盛会,并将它们推上了各自的历史新高;中国政府对抗经济寒流的大气魄,还有它的大手笔让世界上众多的政府感到艳羡……“中国模式”、“G2”这些高帽飞来了一顶又一顶。更重要的是,在发生争议、冲突的国际场合,比如钓鱼岛,这个国家越来越知道,国民的生命与安全应该排在第一位。

我们更加感恩于我们的国民。在玉树,在舟曲,在上海,他们的不屈、坚持、互助与爱心,让曾经疏离的人心贴得更近。宜黄拆迁、渭南书案、跨省追捕、度身招聘……是一个一个的普通人迸发出最大的力量,尽可能突破一切公开的、隐性的束缚,刷新着这个国家的公共议程,改变了一个个遭受不公的小人物的命运。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向往的公平、正义、尊严、幸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国民的生命也同样金贵。

2010年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之中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伟大的国家与渺小的个人正在向着它们之间的一个和谐点迅速靠拢。它消减了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的魅力,那些令人目眩的统计数据,那些彰显国威的盛事,远不如带给国民最切实的福祉更能得到发自内心的认同。个人的权利意识正在加速生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跟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国是讨论;乐意对所有的社会热点发表看法,并被人关注;敢于对一切的社会不公表示不满,进行抗争……

我们对此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在成功地解决了人们的最初级的生存需要之后,我们的社会、国民已经在向着更高的需求,即对权利和尊严的需求迈进。这意味着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再次站在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选择关口。这一次,它需要把大写的人放到压倒一切的高度。强拆、截访、官员贪腐、官富二代的骄横对平等、对权利、对人心的践踏必须遏制,社会分配不公所累积的社会紧张必须得到有序释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金贵起来。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仅靠经济领域的发展与改革是不够的,这需要包括政治、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性改革,如同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所表达的那种急迫性——“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网站汇报范文第5篇

一、美国NARA及其网站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NARA,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 是美国政府用以鉴别、保存有重要意义的官方文件和文书并提供获取服务的机构, 成立为1934年, 1949年由国家档案馆改组而成。改组后, 国家档案馆成为该署的一个组成部分。

美国NARA网站实际上是美国国家档案馆网站, 两者为同一个站点, 主要提供美国国家历史档案资料, 是用户检索美国在线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承担起联邦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能, 在网站上设有专门的板块 (Open Government) , 公布联邦政府文件。

二、美国NARA网站的服务特色

(一) 整合全国档案信息资源, 实现多级著录深度组织。

NARA网站一共提供了5种主要的在线检索工具 (online Research Tools and Aids) , 包括档案目录检索系统 (Archival Research catalog) 、缩微档案目录 (microfilm catalog) 、档案数据库检索系统 (Access to Archival databases) 、档案图书馆信息中心 (Archives Library Information Center) 和联邦文件指南 (Guide to Federal Records) 。此处, 笔者想重点介绍档案目录检索系统 (简称ARC) 。

档案目录检索系统 (ARC) 的前身是档案信息导航系统 (NAIL) , 建立于20世纪九十年代。该系统拥有全美国各种档案馆馆藏信息的联网数据库, 将国内所有数字化档案资源, 按地区、来源和利用对象分别纳入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中, 形成联网信息检索数据库, 实现了网上集成化查询、检索和利用。ARC是NAIL的升级和优化, 拥有更强大的功能。

(二) 按用户分类, 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美国NARA网站根据用户职业或者使用目的的不同, 将用户进行明确分类, 用户可以首先根据自己的身份进行分类检索。NARA网站这样的设计非常人性化, 这是国内档案网站所普遍缺少的。同时, 它还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用户类别放在了网站的突出位置, 包括研究者、退伍士兵、教师和学生三大类。针对教师和学生组织的档案信息资源和提供的各种服务很有特点, 充分体现了档案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三) 利用社会交流工具, 提供交互式服务。

美国NARA网站也开设专区 (Social Media and Web 2.0 at the National Archives) , 为用户提供当下流行的各种社会交流工具, 如博客、Facebook、Twitter、我们的档案维基等, 努力搭建与用户交流互动的平台。用户不仅可以实现和档案馆的交互, 同时还可以实现和其他档案用户的沟通。

三、美国NARA网站对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的启示

(一) 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简单而言, 就是以用户为根本,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我国档案馆是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是公共服务部门, 服务社会和公众毫无疑问是档案馆的使命和理念。但是在现实中, 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做得不到位, 存在很多问题, 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 所以其相应的网站建设和服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应该是推进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的首要前提。

(二) 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扎实档案基础工作。

美国NARA网站基本实现了全国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 并且对在线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多级著录深度组织, 这是精细化管理的表现, 是基础工作扎实的体现。我国在这方面需要深刻反思, 要不断夯实基础工作, 并根据我国国情, 循序渐进地构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网体系, 在线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档案信息。

(三) 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

NARA网站十分注意倾听用户的声音, 通过这些交流工具, 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反馈信息, 从而及时改善自己的服务。我国档案馆若也能搭建这样的交互式平台, 一方面能够让用户感受到档案馆关注用户需求的行动和转变, 改变用户对档案馆的不好印象, 另一方面档案馆也能及时获取用户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不断加强自身档案网站建设。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摘要:档案网站是新时代档案馆面向社会开展服务的新窗口, 它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等手段, 突破了传统档案馆的物理界限, 以直观、丰富、动态的方式展现档案馆馆藏和工作, 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并越来越得到档案馆的重视, 成为档案馆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档案网站,NARA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屹.国外档案网站内容分析[J].湖北档案, 2003 (10) .

[2] 黄霄羽, 柳凤敏.服务新视角:对中美档案网站内容建设的思考[J].中国档案, 2004 (11) .

[3] 陈勇, 龚艳萍.中美档案网站建设比较研究[J].档案与建设, 2009 (10) .

[4] 赵屹, 陈晓晖.可资借鉴的国外档案网站特色分析[J].档案管理, 2010 (01)

网站汇报范文第6篇

“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于2006年3月29日开播的一档大型励志创业电视栏目,每周二晚十点零三分播出,时长60分钟。栏目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5名最具创业潜质的华人创业英雄,他们将获得由软银赛富、IDG、今日资本等三家国际著名投资机构提供的1000万元、700万元、50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资金并组建5家新公司,同时出任这五家新公司的CEO。从电视的表现形式上,“赢在中国”调动了电视表达的全部手段,包括专题片、谈话节目、专题晚会、真人秀、综合直播晚会,完整地记录了创业英雄诞生的全过程。

2006年12月5日,随着最后5位优胜者的胜出,“赢在中国”第一赛季完美落幕,就在当晚,第二赛季的报名正式开始。在栏目播出的近十个月中,“赢在中国”的收视率始终位于央视经济频道同时段节目的第一位,社会反响较好,官方网站点击率平均每天都在80万人次以上。在广告经营上,除了参与第一赛季的三家风险投资机构以及联通、雅虎等企业继续追加广告投资外,新的企业如汇源、蒙牛等大型企业也纷纷跟进,成为该栏目的广告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刚刚创立的电视栏目就能获得如此成功,除了高水平的创意、强大的制作团队外,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是其成功的基础。

一、栏目组岗位的设置

“赢在中国”栏目组共计不到40人,其中绝大部分人员有过在央视工作的经历,但是又在央视的用人体制之外,并没有同央视签订用工合同。“赢在中国”栏目开播以后,虽然他们仍然是在央视工作,但是由于“赢在中国”的制播分离体制,使得这些人仍然不属于央视在编人员。

从岗位设置看,“赢在中国”除了电视栏目应有的编导、摄像、制作、策划、责编之外,还设有项目管理组(3人)、平面媒介组(5人),网络组(2人),行政组(1人)、财务组(1人)。这样的人员设置,一方面易于栏目的生产流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栏目的质量。

“赢在中国”栏目在运营过程中,十分重视平面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作用。总制片人王利芬认为,报纸与网络是栏目的有益补充,既可以把栏目的播出时间延长,又扩大了栏目收视市场。按照央视的播出计划,“赢在中国”栏目首播只在每周二晚十点零三分(另有两次重播),但是有了报纸与网络的同步报道,它的影响力就会更大。尤其是把栏目的精编版放在官方网站上播出,就使栏目形成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态势,弥补了电视定时定点播放的不足。由于栏目组合作的媒介多是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又不能派记者常驻在栏目组,所以要保证合作效益的实现,栏目组就必须承担起为报纸、网络供稿的任务。事实证明由专人负责供稿的效果很好。“赢在中国”非常重视都市报百万份的发行量和网站的点击率,因为在发行量大的报纸上和点击率高的网站上连续报道栏目的播出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赢在中国”栏目。在与网站的合作中,“赢在中国”的目的更为明确,他们并不是把它作为栏目的文字版,而是完全当做栏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去经营。可见,“赢在中国”的目标不只是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而是把栏目的线下产品开发视为栏目的一个重要盈利点。

“赢在中国”设置了项目管理组,这是央视其他栏目组所没有的岗位。项目管理组负责与广告代理机构共同招商。在央视,栏目组没有广告任务,而广告代理公司任务完成的好坏与栏目组没有直接关系,栏目组需要的制作经费由台里统一划拨。在这种体制下,栏目与广告代理公司联系并不紧密,广告代理公司也不及时掌握栏目的动态,不能有针对性地推出最新的广告产品。可是对于“赢在中国”栏目来说,他们的制作经费需要自筹,而大部分又来自广告费用,所以广告招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栏目的生存和发展,这就使得栏目组必须加强与广告代理公司的互动,树立为广告主服务的意识。而这样做的优势是什么呢?广告经营人员与节目制作人员相比,对市场需求了解得更清楚,对市场比较敏感,而且他们在长期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深知什么类型的栏目具有市场潜力,什么样的栏目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栏目组与广告代理公司之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与反馈有助于降低栏目的风险,使栏目的定位、编辑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安排,从而拓展了广告资源,又能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栏目品牌。

二、栏目组的制片人制度

“赢在中国”的投资方和承办方是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央视风云),它拥有栏目的经营权、版权和开发权,而央视经济频道拥有首播权和播映权。央视风云给了“赢在中国”栏目总制片人王利芬极大的权限,她可以自主招聘、组合栏目制作相关的业务以及广告经营,这为“赢在中国”栏目的运营做好了人力、物力和制度方面的准备。

“赢在中国”是以制片人王利芬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个小型团队,是她研发了这个栏目,也是她凭借自己在央视的人脉关系和能力调动了一批优秀的电视制作人员组建成栏目组,更是她通过自己多年的电视栏目运营经验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参与栏目,并且在栏目未开播之前就有企业自愿购买广告。

2006年,央视经济频道有很多电视选秀类活动,如“梦想中国”、“模特大赛”、“欢乐家庭”等等,这些栏目都打着娱乐的招牌,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同样是选拔型的栏目,“赢在中国”在王利芬的带领下并没有走娱乐化道路,她坚持非娱乐化路线,凭借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水平的业务团队,对“赢在中国”实行了制播分离体制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利芬坚信:制播分离体制是中国电视产业改革的方向。她根据制播分离体制的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充分调动电视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新型的电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对栏目运营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栏目组成员的商品意识、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王利芬通过这种栏目运营策略,有效地配置了栏目资源、频道资源,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多出精品,促进中国电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赢在中国”的制播分离体制虽然还在摸索中前行,栏目的公司化管理模式也正处在建设之中,但是从目前的播出效果和广告运营来看,这种机制是有成效的。“赢在中国”自播出以来,收视率始终位于央视经济频道同时段栏目之首,平均收视率达到0.2%,而在第一季购买广告时段的企业在第二季栏目中都继续跟进,并有新的企业进入,购买了全年的广告时段,从而可以看出观众、企业对这个栏目是满意的。

三、栏目组的商业网站运作模式

电视栏目与它的网站是互补性关系,网站内容并不是电视栏目的简单平移,而是需要产品形态的变革。在这一转变中,电视栏目原创内容的优势依然可以得到发挥。网络平台为电视栏目内容传播找到了一个新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电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赢在中国”网站的内容设置有:赢家访谈、栏目视频、选手博客、企业家博客、热点专题、创业圈、论坛、创业服务等。

网络媒介的一个特性是内容与服务不可分。从“赢在中国”网站的内容设置看,有一半的内容是注重服务性的,比如“创业圈”。这个栏目是其合作伙伴雅虎中国网为所有有志于创业的人提供的一个交流平台。它的服务对象不仅是“赢在中国”的选手和观众,它的服务内容也不仅是“赢在中国”栏目中涉及的创业问题,还涉及到风险投资、咨询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等。网站所展示的服务功能使“赢在中国”的励志理念得到了很好地落实。比如 “赢家访谈”栏目的设置与电视栏目间形成了时空上的互补。在电视上该栏目每周只有60分钟的播出时间,很多观众会觉得不尽兴,尤其是那些想通过栏目学习如何创业的观众,更需要创业相关知识的辅导。但是在电视上,由于受到现行传播的限制,观众的这些需求无法满足,而网站“赢家访谈”的设置,则弥补了这一缺憾。每周二下午,网站都会邀请一些风险投资家、企业家和栏目主创人员进行网络视频聊天,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而谈话的议题是配合电视栏目的播出进行的。比如请总制片人王利芬和风险投资家阎炎谈栏目的创办初衷,并且普及风险投资知识。在海选阶段结束后,特意请面试官谈参赛选手的情况及企业家选人、选项目的标准。在电视商业实战真人秀播出时,网络媒介可以让企业家来谈商业模拟战与企业实战。对于某些优秀选手,“赢家访谈”也会让他们畅谈自己创业的快乐与艰辛。由于“赢家访谈”的出现,使得很多在电视上无法展示的内容都可以在网络视频上展示。这样,一方面使“赢在中国”的内容更加丰厚、服务性加强,与观众的交流更为及时和主动。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传播进一步扩大了“赢在中国”的影响力。而雅虎中国网又可以通过央视经济频道的播出平台提高自身的点击率,吸引了更多的新用户,取得了双方共赢的效果。

四、栏目组的植入式广告运作模式

2005年“超级女声”的巨大成功,使得植入式广告营销成为这两年备受企业家推崇的营销方式。央视经济频道对植入式广告节目营销不仅给予了关注,而且还加大了研究力度。“赢在中国”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电视表达的全部手段。“赢在中国”的冠名商中国联通、广告商雅虎中国网以及中华英才网、蒙牛乳业、汇源果汁等媒介机构和企业除了购买广告时间外,也都采取了各种策略,把自己的品牌形象巧妙地融进了栏目当中。

“赢在中国”的植入式广告主要有三种运作模式:形象植入、场景植入和对白植入。

形象植入是“赢在中国”最主要的一个植入策略。具体应用在栏目宣传片、栏目主题曲演绎、励志歌会、决赛晚会、访谈节目中。主创人员始终强调节目的“励志”理念,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创业。那么,一些成功企业的创业经历和明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无疑是创业者的榜样,节目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核心来设计品牌植入广告的。比如栏目的片头演绎就很巧妙地植入了中国联通的经营理念。中国联通是冠名商,它不仅仅简单地把名字和“赢在中国”联在一起,在片头演绎中,中国联通的经营理念“让一切自由连通”成为了栏目的宣传口号,并且进一步扩展为“与资本连通”“与未来连通”“与人才连通”。片头一开始,就是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宾的一句话:“中国联通愿意为您搭建资本的舞台”。接下来是“赢在中国”这几个字的形象演绎,而每个字完整出现前,都有一个标语“与资本连通”、“与未来连通”、“与人才连通”,最后出现的是“让一切自由连通”。在这样一个长达一分钟的片头中,不断地向观众强化的实际上只有一个词“连通”。而常小宾是以冠名商的形象出现的,这对观众有一种心理暗示,中国联通是一个鼓励年轻人积极奋起,努力向上的企业。它连通的不仅是一个电话线路,更是通过电话这样一个交流通道,为用户获取资本、获取人才,赢得未来。

“赢在中国”的“商业实战”环节是以真人秀形式记录12位选手完成商业任务的情况。在7场商业实战中,每次的任务都是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下完成企业交给的真实任务,这也为场景植入提供了前提。比如在“卖长城干红葡萄酒”节目中,选手的任务是在商场中促销长城干红。在卖场中,所有其他品牌的酒都被镜头过滤掉了,仿佛卖场中只销售长城葡萄酒。因为在商业实战中,无论是卖红酒,卖牛奶、还是卖保险,产品都是要完成任务的背景,无法回避,所以这样的场景植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另一些场景中,就能看出广告设计的痕迹。比如,在商业实战中,当选手被布置任务后,都要上网查找一些资料,当镜头推向选手看到的网页时,通常都是雅虎中国网页的特写,有雅虎的LOGO标志。12位参赛选手都是商界精英,他们的上网浏览习惯也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电视节目中,他们都是雅虎的忠实用户,这样潜移默化的代言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观众的上网选择。不过品牌或商品的场景植入,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信息传播方式,镜头一闪而过,只有成熟的品牌,才能通过这种方式将品牌印迹一次次地“植入”观众的头脑。

“赢在中国”的对白植入集中体现在两个品牌中,即中华英才网和雅虎中国网。中华英才网是人才招聘网站,主要产品与服务有:网络招聘、英才BBS、校园招聘、猎头服务等。中华英才网是“赢在中国”指定的参赛报名网站,并负责海选的网上筛选。最终中华英才网运用自己设计的问卷从12万报名者中挑选出3000名选手进入初试。

作为给予中华英才网的广告回报,栏目组选择了对白植入的方式。“赢在中国”报名电视宣传片及其他广告类型的报名宣传中明确标明中华英才网“战略合作伙伴”身份,还以走字幕条的形式和配音播报的方式,明确“唯一指定报名网站——中华英才网 www.chinahr.com”的报名方式和企业标识。每期节目画面底部走字幕条的形式出现“中华英才网独家人力资源合作伙伴,提供全程报名和选拔服务,公司网址”等字幕。并在节目展开阶段,主持人多次介绍中华英才网的海选筛选系统的科学性,强化了中华英才网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身份。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上一篇:先生英语范文下一篇:副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