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范文

2023-09-23

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范文第1篇

林秋琴

以‚世界末日‛为背景的好莱坞大片《2012》,讲述2012年12月21日,全人类经历了灾难和逃亡后,一部分人和动物在‚诺亚方舟‛上活下来的故事,由此掀起了一股讨论‚灾难与地球末日‛的狂潮。 ‚末日‛的场景越触目惊心,人们对‚拯救‛的期望就越高。

从电影《2012》的地球末日预言,到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从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大旱到横扫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都给人类敲响拯救地球的警钟。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甚至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首次活动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今年是3月26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短短5年时间,吸引了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一股旨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潮流已经开始席卷全球。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这一问题,主要是了解四个问题:一是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二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各国实践;三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四是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首先是英国人提出来的。2003年,英国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

1 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在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方面的具体化。

对低碳的内涵,有三种解读。

一是绝对低碳,即零碳或无碳。能源供给来源于碳中型的生物燃料和无碳的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零碳或无碳目标显然是理想的,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第二是满足一定目标的低碳。例如,发达国家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即可视为低碳。如果我们在2020年相对于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就是低碳的。

第三是相对低碳。如果某企业单位增加值的碳排放低于同行业世界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这个企业可以称为是低碳的。参照值还可以某一基年照常排放水平,或其他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低碳应该是相对的,不应该成为约束发展的因子。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社会转型;其本质在于要求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制度的创新,推动世界走向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具有共性,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但也有区别。

循环经济强调的是物质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能源的尽量利用、废物减量,从而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概念较为类似,强调生产过程的生态化设计和管理,从而减少外界的物质与能量输入,实现自我良性循环,避免对外界的不利影响;

绿色经济强调环境友善,污染得到控制,环境得到修复,空气清新,

2 水源洁净,生活环境绿色。

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碳的约束,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要求削减碳排放。无碳的活动,不受约束。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一)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

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现在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

报告在详细计算了各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可以肯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北极熊为何要伪装成大熊猫?

气候变暖啦,北极熊移民来到了中国,所以伪装成大熊猫了。

3 1.人口爆炸。气候变暖关键在人口爆炸。占世界7%人口的富国制造了全世界50%的温室气体,而最贫穷的50%人口仅仅制造了7%的温室气体。

2.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大量的历史数据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温的罪魁祸首。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们已经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化前的280ppm增加到了现在的387ppm。

因此,全球变暖的形势比原先预计的更加紧迫,目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应采取必要行动使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3.伐木毁林。由于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化二氧化碳的树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大升高。

4.破坏水循环。原油泄漏或破坏海洋生态等情况,改变了全球水循环和洋流走向,最终导致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暖的影响

20世纪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过去的50年,又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50年。气温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据IPCC第四次报告说,在本世纪结束之前,全球温度将有可能上升摄氏二度到六度。一般来说,气温只要上升2摄氏度,全球GDP的1/5将灰飞烟灭,就会对于全球环境造成伤害,除了冰帽融化,生物灭绝,上升的海平面更会淹没许多岛国或者临海土地,让无数个家庭无家可归。

‚冰川都化了,我们站在哪儿?‛(企鹅) 1.海平面上升 众岛国被淹。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会升高1米以上。 威尼斯—‚水正在成为‘水城’最大的敌人。‛倒计时:40年 印度洋上平均海拔只有约1.5米的马尔代夫将彻底消失。这个岛国上的人们将沦为气候难民,举国搬迁。倒计时:90年

2. 冰川融化 ,淡水资源流失。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类目前已成

4 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3.众多生物物种灭绝。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从2006年起,欧盟生物多样性办公室和重庆市环保局等单位一起,开展了全面的重庆物种调查,目前第一阶段调查已经结束。调查认为,虎、狼、藏原羚这3种珍稀野兽,以及斑背潜鸭、黑海番鸭、黑鹳、秃鹳这4种珍稀鸟类,在重庆已经处于绝灭状态。

4.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近期中国灾难性气候频频发生:

(1)西南大旱——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对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统计数字显示,罕见旱情已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份18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2)强沙尘暴—3月19日开始的沙尘天气,是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地区遭受的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影响,还给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16个省份约2.7亿人遭受沙尘侵扰。

科学研究表明,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

5 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

漫天飞舞的黄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掠夺的抗议,就是对那种不计资源、能源和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惩戒。

(3)内蒙古9800万亩草原遭鼠害。进入5月份以来,气温回升,气候变化异常,内蒙古全区爆发大面积鼠害。在鼠害严重地区,一公顷土地上能有1400多只老鼠。草原上满地的鼠洞,让骏马难再奔驰。刚刚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让牧民们挠头不已。绿色的草原正在变成黄褐色的荒漠。

(4)南方水灾。6月27日8时-28日8时,广东西部、广西东部西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局地降了大暴雨。最大点雨量为广西藤县249毫米,广东阳东235毫米。受降雨影响,辖区内大部分河流超过警戒水位0.25米。6月28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分析,今年以来全国洪涝灾害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灾害损失偏重。二是山洪灾害致人员死亡比例高。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其引发的房屋倒塌致死人数占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近九成。三是受灾区域集中损失重,局地重复受灾。6月13日以来,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10省区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93亿元,死亡215人。广西、江西、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多次重复受灾。

5.农作物减产 ,饥民更多。受环境问题影响,全球已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数字将在50年内增加到2亿。全球变暖对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因气候变化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

6.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地震、洪涝和强风暴,以及多次蔓延全球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疫情等灾害,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遭受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国际社会为减少“碳足迹”也签订了不少公约。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制度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气候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确立了 “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2.《京都议定书》。根据《气候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的授权,缔约国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确定《气候公约》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的减排指标,工业化国家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5.2%。同时,确立了三个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3.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和《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但事与愿违,

7 由于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态度变得消极,在量化减排、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上缺乏诚意,有关各方分歧进一步拉大,最终各方代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规定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上升幅度应控制在2摄氏度内,发达国家设立强制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展开自主减排行动。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最终不尽人意,但会后各国都会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尽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经济方面进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导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新经济的变革。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1.英国: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经济复苏。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了《英国低碳过渡计划》以及《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目标是要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34%。该计划标志着英国正式确定了将低碳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复苏突破口的战略,拟通过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从根本上提升英国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英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5月,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右二)与车手亨德森、文宁和威尔敦合影。3名车手将骑着高科技太阳能动力自行车环游世界,全程约1.9万公里,以此向世界宣传太阳能的潜力。

2.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国之一和最大的人均排放国。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政府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7%的目标,

8 被广泛认为太过小气,与其超级大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符。

3.冰岛:计划到2050年成为不使用石油的国家。

4.丹麦:找不到垃圾的丹麦小岛。丹麦珊姆索岛所有的能源都是环保的,来自没有污染的土地,又回归于这片净土,永久性地循环下去,因此没有真正的垃圾。

5.挪威:拟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摩天大楼。挪威宣布将打造世界最高的木制摩天大楼。这一新建筑可望成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集多种风格与知识进步象征意义的标志,以及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碳排放平衡的典范。(挪威木结构大厦效果图.) 6.以色列:六十年不放松 全球应对水危机的领袖。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第五届国际水技术与环境控制展览会展会上,展示的海水淡化装臵和集水装臵。

7.德国:目标是最终建立起零垃圾的循环经济系统。德国是国际上公认的垃圾资源化做得较好、垃圾管理体系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克尔海姆县垃圾堆肥厂

8.日本:从世界最脏到环保第一。日本在进入发达国家之列的同时,同时也拥有着工业大国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发达的环保产业,最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以及最显著的污染治理成果。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我国通过发展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化解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政策倡导、企业的低碳生产以及公民个人的低碳生活三个层面的互动。

(一)基本理念和目标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

9 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政府首度宣布中国的低碳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承诺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二)具体行动 1.政府举措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些举措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是制订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二是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和行动,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4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国近期要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执法处

10 罚力度,淘汰煤炭、焦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九大行业的落后产能。

三是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

四是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

五是深化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行业政策

可再生能源: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通过,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电网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在立法上强制性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上网。

资料图片:风电近年来在中国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年均装机增速都在100%以上。这是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一处风力发电场。

建筑:通过政策大力推动建筑节能。200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到2009年底,全国新建建筑物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

汽车: 2009年3月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对采购新能源汽车实行了优惠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新能源汽车图) (三)未来展望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措施:

——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

——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880万亩。

11 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中,指出“前瞻部署气候变化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鼓励外资投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在外交工作中,指出新的一年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对外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些指明了今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和重点

上海世博会中的低碳元素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围绕着这样的理念,上海世博园区内的低碳元素比比皆是。

图为世博园区有几百辆零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向游客提供服务。 图为印度馆内竹制的世界最大穹顶,这个竹制穹顶上方是小型风力发电装臵和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场馆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图为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能发电,可天然降解。 图为世界气象馆墙体外层如人的皮肤,防风、防雨、透气。 图为由回收的可乐瓶制成的环保包。

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轮胎、水管、瓶子组成的“零碳酒吧”。 图为游客在丹麦馆内享受自行车带来的乐趣。 图为西班牙馆外墙是用藤条材料组成,既环保又传统。 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纸箱做成的沙发。

四、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关爱自己也关爱地球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崇尚低碳生活,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

12 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二)减少碳足迹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产生、使用和消费这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1.碳足迹:是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碳足迹‛就大,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反之‚碳足迹‛就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2.‚碳足迹‛估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油耗公升数×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公里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公里数×0.139

13 (三)行动起来—此时、此地、此身

1.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环境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

低碳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臵,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更取决于每一位公民的低碳理念。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我们的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作为生产者,企业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小火电、小水泥等落后产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作为消费者,我们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以节能灯为例,曾有专家测算,到2010年,预计全国2.7万亿度用电量中照明用电量将超过3000亿度,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所以低碳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中。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把减少二氧化的行动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小学生们在展示获赠的环保袋和省水阀

2.过快乐时尚的低碳生活。由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全国“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10年3月24日在北京召开。活动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推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家庭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贡献力量。我国有3.7亿个家庭,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将减少2.9亿公斤碳排放,每节约1吨水就将减少0.72亿公斤碳排放,

14 每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就将减少37吨碳排放。活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启动。主题活动提出了“家庭低碳计划十五件事”: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温水洗衣自然晾晒;

(5)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6)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 (7)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 (8)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9)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10)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地铁和公交车; (11)每周上班走路或骑自行车一到两次; (12)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 (13)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 (14)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15)建立家庭低碳档案,核算每月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 广西“低碳家庭”科普传播进社区活动3月24日启动 3.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2009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湖南大学时对广大学子提出六字希望——此时、此地、此身。这虽然是对大学生提出的希望,但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个公民来说都是适用的。

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 此地,就是从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

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

面对气候变暖的威胁,我们应牢记总理的寄语,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15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用自制道具在校园内进行低碳生活方式宣传 公民的低碳生活应当从衣、食、住、用、行做起:

(1)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穿化纤衣服,多穿棉质衣服。衣服洗净后,挂在衣绳上自然晾干。解下领带,应季穿衣。

(2)食:科学营养,合理搭配 。提倡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荤,多吃素;少喝酒,不抽烟。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

(3)住: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净化室内空气;及时关掉电器的电源。注意安全。

(4)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选用节能电器。少用一次性水杯、筷子等餐具、少用塑料袋,少饮用瓶装水。

(5)行:多乘公交车,少乘出租车 ;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多爬山运动,注意锻炼身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行为,大改变。 “低碳”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峻的形势催促着我们,重大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的永续发展,为了生活的和谐美好,为了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碧,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入手,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引领者,以低碳生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名词解析

1.碳中和: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1997年问世以来,‚碳中和‛的概念在西方逐渐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

4.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

16 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6.森林碳汇(Forest Carbon Sinks):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

7.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而进行的关税征收。这完全可以视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延伸。‚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8.绿色保护主义:是指一种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名义,对来自于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的手段和措施。其中以低碳名义征收的“碳关税”尤其值得警惕。按照《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条款,如果美国没有加入相关国际多边协议,自2020年起,美国总统将获权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纸张等进口产品采取“边境调节”措施,即可以对这些产品征收关税。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税多是国家内部征收,其目的是督促本国企业和民众节能减排。一些专家认为,将碳排放税变成“碳关税”,用于对外贸易,实质是保护本国企业竞争力,说到底这是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联合履约机制(JI)就是指某一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另一发达国家实施的减排项目,该两国均需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

排放权贸易(ET)是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

17 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即俗称为碳贸易。目前,在北欧电力交易所已形成欧盟内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每日挂牌交易。

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发达国家把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的排放量算作本国的削减量,只有CDM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

(四)低碳经济发展呼唤低碳人才

根据联合国劳工署的统计,绿领人才到2030年将增加约2千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甚至每四个工作机会中就有一位为绿领,欧盟在绿色建筑产业工作机会也将增加350万人,约为目前职缺的三倍,显然,绿色产业相关人才正逆势成长,“绿领产业”方兴未艾。

据专家保守预测,2010年我国绿色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关的从业人员将超过1000万人。

随着迈向“低碳时代”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企业纷纷进军低碳产业,环保型“绿色人才”成为进场企业的热招对象。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凸现,一些企业人士直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教育部网站2010年2月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说,为了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关高校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

通知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领域包括:①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核能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新能源汽车等。②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③新材料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④农业和医药产业。转基因育种技术。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⑤空

18 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范文第2篇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低碳经济目的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

内涵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所以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1]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实现方法

随着“低碳”话语的出现,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为更好地规范“低碳经济”扎实、有序推进,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降排指标得以实现,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历史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10年4月,当各大国际会议开始关注地球“健康”、探索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地球一小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城市参与,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又一次唤起了人们爱护地球母亲的拳拳之心。

重要途径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提示人们,“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另方面,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低碳产业

概述

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一直单纯强调GDP的增长,如今减排目标公布后,这种局面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也需要新能源行业更快地发展与成熟。

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业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的群体,

比如,光伏电池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通过政府宏观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导向下,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

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电力、铝业等排放大户外,航空业也将可能遭受挑战。鉴于全球航空业每年大约排放6.5亿吨二氧化碳的现实,欧盟已经做出规定,在2012年以前,所有进出欧盟市场的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必须承担减排责任。这意味着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在内的11家拥有欧洲航线的国内航空公司都将付出巨额成本。

因此,我们需要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无氟变频空调低碳产业链

有中国制造业巨头海尔率先发起全球低碳行动,主导组建了全球首条“无氟变频空调低碳产业链”。首批加盟成员共八家,均是拥有全球顶级研发能力的供应商,包括三菱、霍尼韦尔、金龙、三花、菱电、松下、台达、瑞萨等。这一全球性产业链,以“双百方针”(即定频空调100%一级能效、变频空调100%无氟)为指导,彻底颠覆了传统供需模式,代之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即需即供的模块化新模式,将全面加速普及无氟变频空调,为全球用户提供舒适空气最佳解决方案。

对此,作为目前中国可对企业减碳状况进行“测量、报告、核证”资质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做出高度评价。陈伟副主任表示:海尔空调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助力全人类、全球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次伟大创举,标志着中国企业成功向低碳经济进军的开始,更将为国内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经济藻及能源藻产业

藻类的养殖是对二氧化碳最快的消耗,比如说生产天然虾青素而养殖的雨生红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经济藻),每100ml的藻液要消耗18g左右的二氧化碳,藻类是一种浮游植物,在其生长繁殖的过程中除了少量的氮、磷、钾外绝大部分需要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转化为藻类的细胞壁、以及脂类和多糖类,因此大力发展经济藻以及产油的能源藻是消耗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煤、石油是碳氢化合物经过千万年的演变而来,养殖藻类就是缩短这个变油的进程。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充分利用CO2光合作用变成生物柴油,好处是消耗了CO2,变成了储藏的我们急需要的能量,关键是其效能远远大于普通植物对CO2的消耗量以及对太阳能的利用。荒山滩头均可养殖经济藻和能源藻类,而且可以立体养殖。因此值得大力发展。

低碳,有助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还有利于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解决啦民生问题。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同时也符合我国接与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

个人意识

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

林业碳汇

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来这里购买碳汇林或种树。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土里的无机盐和水分,释放氧气通过筛管把制造的有机物再运送到土里,土里的真菌和细菌再把有机物分解,从而产生物质循环,对于低碳方面来说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开车、少开空调,购买碳汇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 南极上方的臭氧空洞,就是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4.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5.出门自带喝水杯,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6.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家用电器设

冰箱

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6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应留有约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

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空调开启后马上开电风扇。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900%。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

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55%。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计算机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电池运用时,在WindowsXP/VISTA下,通过SpeedStep技术,CPU自动降频,功耗可降低40%。

出行交通工具

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

开车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多用电邮,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植树。

多乘公交车

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少开汽车,多骑电动自行车

备受关注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草案(下称《规划》)已出炉,目前正在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

根据《规划》,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未来消费者买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或免征。

发展目标世界第一

看到过《规划》草案的某车企负责人透露,《规划》草案6月已下发企业征询意见,具体内容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分析、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几方面,涉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税收政策支持、关键零部件发展、准入管理,等等。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

根据《规划》,201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水平较2008年下降35%,至5.9升/百公里。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达到4.5升/百公里。对此,不少车企新能源车负责人认为实现起来有难度。

据悉,这一目标已经高于美国,与要求最高的欧盟处于同一水平。

某大型车企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负责人昨天表示:“由于此前出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中对新能源车的定义过于狭窄,没有将普通混合动力车列入补贴名单,很容易引导车企着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的研发。”该人士称,自己企业研发的大排量混合动力车马上准备量产了,但是由于没有补贴,就意味着不是节能车,对销售肯定有影响,但企业已经来不及“转向了”。该负责人建议,应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考量新能源车的统一标准,只要是把油耗降下来,哪怕是传统汽油车也应被重视。

此外,上述负责人称,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油耗标准应尽早明确目标。不要像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那样,5月31日发布,6月1日就开始实施。因为车企研发一辆新车需要好几年,如果早点知道政策的要求,可以早点做规划。

大车企反对技术创新联盟

《规划》称,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投巨资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推广,资金数额达上千亿元。

其中,2011-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500亿元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联合开发机制。

对此,某大型国企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上汽、一汽、东风等大型企业对建立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都持反对意见。因为不同车企,特别是大车企与小车企的定位不同,对汽车的开发要求也不同,企业的技术路线也不同,很难达成统一意见,所以组建联盟的可行性不是很强。

据了解,目前企业已经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牵头的工信部。最近,工信部组织汽车企业和一些专家对该《规划》进行了修改,预计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结束后很快会出台。

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范文第3篇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我市太阳能、浅层地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并且太阳能光热、光伏、地源热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也有较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市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覆盖了国家、省各个层面以及各类技术类型示范项目。2009年被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为“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将获得中央财政资金补助8000万元,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情况

1、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截至2009年年底,唐山市累计应用太阳能光热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唐山市太阳能光热产业已经发展成熟,形成了从产品的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拥有唐山顶热太阳能有限公司、唐山晒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挚友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拓阳热能研究所、唐山市金日太阳能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品牌,产品销售全国。并拥有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唐山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品牌,其中唐山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多晶硅片的生产与服务,主要生产设备均采用美国GT SOLAR、瑞士HCT等国

际领先产品。

2、浅层地热能和余热利用

目前,唐山全市浅层地热能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年

底在建筑中应用的面积已达390万平方米。本地拥有唐山市

地源热泵有限公司、唐山市制冷工程公司从事集地源热泵生

产、设计和安装服务,相关产业正在形成。

3、海洋能利用

唐山市海洋能利用正在逐渐扩大。在唐山市曹妃甸区

域,目前主要的海洋能利用方式为海水源地源热泵系统。

2009年,曹妃甸区域新增海水源地源热泵系统在建建筑面积

达135万平方米,为实现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

中的海洋能利用发展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典型做法

1、制定和编制可再生能源应用政策和规划

2006年11月,唐山市建筑节能办公室关于加强可再生

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通知(唐节办字[2006]8号),明确了唐

山市优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墙改节能专项资

金可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并明确要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中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并要求各县(市)区建筑节能部门在

组织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及供热采暖设施改造时,要优先

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

2007年,唐山市建设局下发了《关于在建筑中推广太阳

能热水、照明系统应用技术的通知》([2007]200号),对太

阳能热水和照明系统在建筑中应用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可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专项监管措施。

2009年,为明确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发展方向和

目标任务,唐山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唐山市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2009~2015年)和《唐山市可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2010~2015年)。并印发了《关

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分别明确了可再生

能源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项目规费减免的具体措施,减免的

规费主要包括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费、电力设施建设

费、城市燃气初装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

目前,唐山市已完成了《唐山市热泵系统建设和管理暂

行办法》、《唐山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的初稿。

同时,正在研究《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工程项目建

设和运营管理研究》这一重点课题,并编制相关管理政策体

系。

2、组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为在建筑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唐山市引导建设了

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唐山学院、天源里小

区、开滦精煤、福达景园、曹妃甸臵业大厦共五个示范项目;

建设了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御景家园、唐山一

中、迁西丰泽家园、唐山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迁址重建

项目共四个工程;2008年,还组织了渤海国际会议中心、唐

山劳动高级技工学校、河北理工大学新校区行政综合楼、唐

山大酒店、唐山融侨半岛住宅小区、唐山亿泰自动化焊接材

料有限公司共六个市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2009

年10月,我市列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可再

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中央支持资金8000万元。为

组织好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我市及时下发可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通知,目前已有71个建设

项目备案,建筑面积达1048万平方米。这些示范工程为该

市推广太阳能综合应用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起到了示范带

动作用。

3、选择技术支撑单位,健全管理机构

(1)成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在成立了“唐山市供热体制改革和建筑节能领导小组”

的基础上,市政府成立“唐山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领导小

组”。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

(2)明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的主管部门

唐山市建设局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的主管部门,

规划、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并建立起相关的联

席工作机制。

(3)成立由国家、省、市的有关专家组成的可再生能

源建筑应用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评审和验收等关键环节的

技术把关。在工作进程中不断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专项检

查,严格实行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专

项监督检查的组织领导,规范检查程序,突出对薄弱环节的

检查,重点检查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情况和可再生能源

技术的采用情况,确保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质量。

(4)选择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河

北理工大学三家作为我市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支撑

单位,负责标准图集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支

持和评估。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果

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初具规模

在已有示范工程的带动下,唐山市可再生能源规模应用

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9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项目累计竣工达到726万平方米(其中,2008—2009年竣工

186万平方米,占新建竣工工程36.7%。)。

2、社会效益显著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

措施。我国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能

源消耗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尤其北方地区冬季

采暖消耗大量的煤炭,其消耗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可再

生能源清洁环保,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

CO

2、SO2和粉尘等。我市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对于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已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我市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已引起全市各建设部门及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全民节能意识不断加强。

3、经济效益可观

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范文第4篇

林秋琴

以‚世界末日‛为背景的好莱坞大片《2012》,讲述2012年12月21日,全人类经历了灾难和逃亡后,一部分人和动物在‚诺亚方舟‛上活下来的故事,由此掀起了一股讨论‚灾难与地球末日‛的狂潮。 ‚末日‛的场景越触目惊心,人们对‚拯救‛的期望就越高。

从电影《2012》的地球末日预言,到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从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大旱到横扫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都给人类敲响拯救地球的警钟。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甚至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首次活动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今年是3月26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短短5年时间,吸引了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一股旨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潮流已经开始席卷全球。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这一问题,主要是了解四个问题:一是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二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各国实践;三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四是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首先是英国人提出来的。2003年,英国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

1 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在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方面的具体化。

对低碳的内涵,有三种解读。

一是绝对低碳,即零碳或无碳。能源供给来源于碳中型的生物燃料和无碳的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零碳或无碳目标显然是理想的,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第二是满足一定目标的低碳。例如,发达国家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即可视为低碳。如果我们在2020年相对于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就是低碳的。

第三是相对低碳。如果某企业单位增加值的碳排放低于同行业世界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这个企业可以称为是低碳的。参照值还可以某一基年照常排放水平,或其他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低碳应该是相对的,不应该成为约束发展的因子。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社会转型;其本质在于要求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制度的创新,推动世界走向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具有共性,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但也有区别。

循环经济强调的是物质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能源的尽量利用、废物减量,从而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概念较为类似,强调生产过程的生态化设计和管理,从而减少外界的物质与能量输入,实现自我良性循环,避免对外界的不利影响;

绿色经济强调环境友善,污染得到控制,环境得到修复,空气清新,

2 水源洁净,生活环境绿色。

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碳的约束,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要求削减碳排放。无碳的活动,不受约束。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一)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

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现在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

报告在详细计算了各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可以肯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北极熊为何要伪装成大熊猫?

气候变暖啦,北极熊移民来到了中国,所以伪装成大熊猫了。

3 1.人口爆炸。气候变暖关键在人口爆炸。占世界7%人口的富国制造了全世界50%的温室气体,而最贫穷的50%人口仅仅制造了7%的温室气体。

2.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大量的历史数据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温的罪魁祸首。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们已经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化前的280ppm增加到了现在的387ppm。

因此,全球变暖的形势比原先预计的更加紧迫,目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应采取必要行动使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3.伐木毁林。由于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化二氧化碳的树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大升高。

4.破坏水循环。原油泄漏或破坏海洋生态等情况,改变了全球水循环和洋流走向,最终导致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暖的影响

20世纪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过去的50年,又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50年。气温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据IPCC第四次报告说,在本世纪结束之前,全球温度将有可能上升摄氏二度到六度。一般来说,气温只要上升2摄氏度,全球GDP的1/5将灰飞烟灭,就会对于全球环境造成伤害,除了冰帽融化,生物灭绝,上升的海平面更会淹没许多岛国或者临海土地,让无数个家庭无家可归。

‚冰川都化了,我们站在哪儿?‛(企鹅) 1.海平面上升 众岛国被淹。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会升高1米以上。 威尼斯—‚水正在成为‘水城’最大的敌人。‛倒计时:40年 印度洋上平均海拔只有约1.5米的马尔代夫将彻底消失。这个岛国上的人们将沦为气候难民,举国搬迁。倒计时:90年

2. 冰川融化 ,淡水资源流失。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类目前已成

4 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3.众多生物物种灭绝。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从2006年起,欧盟生物多样性办公室和重庆市环保局等单位一起,开展了全面的重庆物种调查,目前第一阶段调查已经结束。调查认为,虎、狼、藏原羚这3种珍稀野兽,以及斑背潜鸭、黑海番鸭、黑鹳、秃鹳这4种珍稀鸟类,在重庆已经处于绝灭状态。

4.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近期中国灾难性气候频频发生:

(1)西南大旱——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对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统计数字显示,罕见旱情已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份18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2)强沙尘暴—3月19日开始的沙尘天气,是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地区遭受的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影响,还给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16个省份约2.7亿人遭受沙尘侵扰。

科学研究表明,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

5 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

漫天飞舞的黄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掠夺的抗议,就是对那种不计资源、能源和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惩戒。

(3)内蒙古9800万亩草原遭鼠害。进入5月份以来,气温回升,气候变化异常,内蒙古全区爆发大面积鼠害。在鼠害严重地区,一公顷土地上能有1400多只老鼠。草原上满地的鼠洞,让骏马难再奔驰。刚刚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让牧民们挠头不已。绿色的草原正在变成黄褐色的荒漠。

(4)南方水灾。6月27日8时-28日8时,广东西部、广西东部西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局地降了大暴雨。最大点雨量为广西藤县249毫米,广东阳东235毫米。受降雨影响,辖区内大部分河流超过警戒水位0.25米。6月28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分析,今年以来全国洪涝灾害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灾害损失偏重。二是山洪灾害致人员死亡比例高。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其引发的房屋倒塌致死人数占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近九成。三是受灾区域集中损失重,局地重复受灾。6月13日以来,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10省区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93亿元,死亡215人。广西、江西、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多次重复受灾。

5.农作物减产 ,饥民更多。受环境问题影响,全球已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数字将在50年内增加到2亿。全球变暖对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因气候变化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

6.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地震、洪涝和强风暴,以及多次蔓延全球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疫情等灾害,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遭受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国际社会为减少“碳足迹”也签订了不少公约。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制度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气候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确立了 “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2.《京都议定书》。根据《气候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的授权,缔约国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确定《气候公约》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的减排指标,工业化国家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5.2%。同时,确立了三个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3.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和《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但事与愿违,

7 由于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态度变得消极,在量化减排、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上缺乏诚意,有关各方分歧进一步拉大,最终各方代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规定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上升幅度应控制在2摄氏度内,发达国家设立强制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展开自主减排行动。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最终不尽人意,但会后各国都会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尽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经济方面进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导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新经济的变革。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1.英国: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经济复苏。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了《英国低碳过渡计划》以及《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目标是要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34%。该计划标志着英国正式确定了将低碳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复苏突破口的战略,拟通过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从根本上提升英国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英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5月,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右二)与车手亨德森、文宁和威尔敦合影。3名车手将骑着高科技太阳能动力自行车环游世界,全程约1.9万公里,以此向世界宣传太阳能的潜力。

2.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国之一和最大的人均排放国。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政府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7%的目标,

8 被广泛认为太过小气,与其超级大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符。

3.冰岛:计划到2050年成为不使用石油的国家。

4.丹麦:找不到垃圾的丹麦小岛。丹麦珊姆索岛所有的能源都是环保的,来自没有污染的土地,又回归于这片净土,永久性地循环下去,因此没有真正的垃圾。

5.挪威:拟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摩天大楼。挪威宣布将打造世界最高的木制摩天大楼。这一新建筑可望成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集多种风格与知识进步象征意义的标志,以及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碳排放平衡的典范。(挪威木结构大厦效果图.) 6.以色列:六十年不放松 全球应对水危机的领袖。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第五届国际水技术与环境控制展览会展会上,展示的海水淡化装臵和集水装臵。

7.德国:目标是最终建立起零垃圾的循环经济系统。德国是国际上公认的垃圾资源化做得较好、垃圾管理体系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克尔海姆县垃圾堆肥厂

8.日本:从世界最脏到环保第一。日本在进入发达国家之列的同时,同时也拥有着工业大国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发达的环保产业,最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以及最显著的污染治理成果。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我国通过发展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化解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政策倡导、企业的低碳生产以及公民个人的低碳生活三个层面的互动。

(一)基本理念和目标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

9 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政府首度宣布中国的低碳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承诺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二)具体行动 1.政府举措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些举措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是制订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二是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和行动,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4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国近期要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执法处

10 罚力度,淘汰煤炭、焦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九大行业的落后产能。

三是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

四是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

五是深化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行业政策

可再生能源: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通过,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电网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在立法上强制性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上网。

资料图片:风电近年来在中国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年均装机增速都在100%以上。这是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一处风力发电场。

建筑:通过政策大力推动建筑节能。200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到2009年底,全国新建建筑物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

汽车: 2009年3月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对采购新能源汽车实行了优惠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新能源汽车图) (三)未来展望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措施:

——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

——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880万亩。

11 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中,指出“前瞻部署气候变化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鼓励外资投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在外交工作中,指出新的一年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对外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些指明了今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和重点

上海世博会中的低碳元素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围绕着这样的理念,上海世博园区内的低碳元素比比皆是。

图为世博园区有几百辆零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向游客提供服务。 图为印度馆内竹制的世界最大穹顶,这个竹制穹顶上方是小型风力发电装臵和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场馆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图为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能发电,可天然降解。 图为世界气象馆墙体外层如人的皮肤,防风、防雨、透气。 图为由回收的可乐瓶制成的环保包。

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轮胎、水管、瓶子组成的“零碳酒吧”。 图为游客在丹麦馆内享受自行车带来的乐趣。 图为西班牙馆外墙是用藤条材料组成,既环保又传统。 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纸箱做成的沙发。

四、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关爱自己也关爱地球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崇尚低碳生活,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

12 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二)减少碳足迹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产生、使用和消费这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1.碳足迹:是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碳足迹‛就大,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反之‚碳足迹‛就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2.‚碳足迹‛估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油耗公升数×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公里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公里数×0.139

13 (三)行动起来—此时、此地、此身

1.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环境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

低碳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臵,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更取决于每一位公民的低碳理念。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我们的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作为生产者,企业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小火电、小水泥等落后产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作为消费者,我们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以节能灯为例,曾有专家测算,到2010年,预计全国2.7万亿度用电量中照明用电量将超过3000亿度,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所以低碳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中。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把减少二氧化的行动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小学生们在展示获赠的环保袋和省水阀

2.过快乐时尚的低碳生活。由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全国“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10年3月24日在北京召开。活动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推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家庭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贡献力量。我国有3.7亿个家庭,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将减少2.9亿公斤碳排放,每节约1吨水就将减少0.72亿公斤碳排放,

14 每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就将减少37吨碳排放。活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启动。主题活动提出了“家庭低碳计划十五件事”: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温水洗衣自然晾晒;

(5)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6)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 (7)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 (8)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9)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10)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地铁和公交车; (11)每周上班走路或骑自行车一到两次; (12)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 (13)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 (14)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15)建立家庭低碳档案,核算每月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 广西“低碳家庭”科普传播进社区活动3月24日启动 3.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2009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湖南大学时对广大学子提出六字希望——此时、此地、此身。这虽然是对大学生提出的希望,但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个公民来说都是适用的。

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 此地,就是从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

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

面对气候变暖的威胁,我们应牢记总理的寄语,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15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用自制道具在校园内进行低碳生活方式宣传 公民的低碳生活应当从衣、食、住、用、行做起:

(1)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穿化纤衣服,多穿棉质衣服。衣服洗净后,挂在衣绳上自然晾干。解下领带,应季穿衣。

(2)食:科学营养,合理搭配 。提倡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荤,多吃素;少喝酒,不抽烟。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

(3)住: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净化室内空气;及时关掉电器的电源。注意安全。

(4)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选用节能电器。少用一次性水杯、筷子等餐具、少用塑料袋,少饮用瓶装水。

(5)行:多乘公交车,少乘出租车 ;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多爬山运动,注意锻炼身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行为,大改变。 “低碳”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峻的形势催促着我们,重大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的永续发展,为了生活的和谐美好,为了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碧,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入手,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引领者,以低碳生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名词解析

1.碳中和: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1997年问世以来,‚碳中和‛的概念在西方逐渐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

4.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

16 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6.森林碳汇(Forest Carbon Sinks):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

7.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而进行的关税征收。这完全可以视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延伸。‚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8.绿色保护主义:是指一种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名义,对来自于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的手段和措施。其中以低碳名义征收的“碳关税”尤其值得警惕。按照《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条款,如果美国没有加入相关国际多边协议,自2020年起,美国总统将获权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纸张等进口产品采取“边境调节”措施,即可以对这些产品征收关税。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税多是国家内部征收,其目的是督促本国企业和民众节能减排。一些专家认为,将碳排放税变成“碳关税”,用于对外贸易,实质是保护本国企业竞争力,说到底这是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联合履约机制(JI)就是指某一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另一发达国家实施的减排项目,该两国均需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

排放权贸易(ET)是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

17 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即俗称为碳贸易。目前,在北欧电力交易所已形成欧盟内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每日挂牌交易。

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发达国家把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的排放量算作本国的削减量,只有CDM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

(四)低碳经济发展呼唤低碳人才

根据联合国劳工署的统计,绿领人才到2030年将增加约2千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甚至每四个工作机会中就有一位为绿领,欧盟在绿色建筑产业工作机会也将增加350万人,约为目前职缺的三倍,显然,绿色产业相关人才正逆势成长,“绿领产业”方兴未艾。

据专家保守预测,2010年我国绿色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关的从业人员将超过1000万人。

随着迈向“低碳时代”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企业纷纷进军低碳产业,环保型“绿色人才”成为进场企业的热招对象。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凸现,一些企业人士直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教育部网站2010年2月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说,为了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关高校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

通知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领域包括:①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核能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新能源汽车等。②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③新材料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④农业和医药产业。转基因育种技术。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⑤空

18 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范文第5篇

摘要:

首先阐述了问卷的设计及数据采集过程;其次,采用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企业低碳战略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4个公共因子,对其命名为原材料及使用后处理、生产环节、物流环节、资源投入;再次,用路径分析法分析了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资源投入不仅对企业物流和生产影响显著,对绿色采购和产品使用后处理影响也显著;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企业低碳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战略;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气候变化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该问题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如何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抉择。[1-3]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1-2]由此因素,本文采取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广东省192家企业与低碳战略有关的一系列指标数据,并且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的成果,既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将自身发展战略与低碳战略相结合,还能帮助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的促使相关政策的制定,使其更加符合发展需求,且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是采取如下步骤设计而成:首先,在文献基础上分别形成企业低碳战略的初始量表[4-12];其次,请专家对初始量表进行评审,提出意见;最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量表,并转化为问卷形式。

企业低碳战略的初始量表中,试题有定性问题,也有定量问题。定性问题采用打分方法,使用1—5量表的形式设计问卷,打分得到的数值即表示对应试题的得分。定量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对应值。如果对某试题设置的问题不了解可以打×或者不予填写。调查问卷中所有问题的设置,包括问题中的语句含义、提问顺序、提问方式、打分标准等,都与后续的整体数据处理和变量计算一一对应、密切相关。

本文研究的前期工作包括专家咨询,咨询国内技术创新及战略管理方面的专家。咨询专家的目的:收集各位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使得构建企业低碳战略量表的研究工作更加科学严谨。专家咨询表使用打分和开放式的评价性题型,咨询的内容是量表内容和提问方法的设计。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33份;同时访谈8名专家。综合这些专家的意见对问卷做了修改和补充,得到问卷调查表。

本次问卷主要通过现场调查和网上调查两种方式完成。在现场调查方面,选派5名责任心较强的研究生到达指定的调查地点进行现场跟踪调查。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开展了培训会议,向这5名学生详细讲解了整个研究的框架和目标、问卷中所有的术语与各个题项的含义,并明确调查的要求。调查地点主要是广东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园区里面的企业。本研究所调查的高新区企业包括有广州市萝岗开发区、深圳高新开发区、中山火炬开发区、梅州高新开发区,以及惠州、肇庆、河源、茂名等地区的相关企业。从问卷发放到回收,调查时间为期一周。在网上调查方面,主要是通过亲人、朋友、同学等直接或间接发放,受访对象大多是广东省内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者职员。

问卷中缺失数据超过5道试题的问卷予以删除,保证数据基本完整。同时,试题的答案偏向性严重、答题所用的时间过短、明显不符合常理和实际的答卷都视为无效问卷,从而确保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20份,有效问卷192份,利用96份问卷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另96份问卷做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借助 SPSS13 对所收集到问卷中所有变量进行分析, 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KMO值是: 0.610,大于 0.6,Bartlett球形值是: 1732.358(df=465,p=0),都符合标准,说明该样本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13-15]

本研究中采用的因子提取方法为主成份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抽取特征值大于 1 的因子,得到 8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 79982%。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获得每个测量试题与因子之间的因子负荷量(Factor Loading),因子负荷量越高,表明测量题项与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因子负荷截取点位04,即对于任一因子上负荷都低于04或在多个因子上负荷都大04的试题予以删除。经过三次重新探索后保留4个公共因子。4个因子总解释方差如表1,其成份如表2。对 4个公共因子重新命名:因子 1为原材料及使用后处理;因子2为生产环节;因子 3为物流环节;因子4为资源投入。 将保留的27个条目组成的问卷数据为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详见表3。

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的资金年投入量0.4760.8010.824

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的资金年投入占企业经营年总投入的比重0.493

企业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比重0.512企业从事低碳环保方面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总量0.673企业从事低碳环保方面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总量占企业总人数的比重0.612企业员工环保意识0.475企业进行低碳环保方面的设备总值0.499企业进行低碳环保方面的设备总值占企业设备资产的比重0.643贯穿供应链的碳排放监督及测量机制0.6510.870材料运输环节低碳环保程度0.720材料仓储环节低碳环保程度0.549材料装卸环节低碳环保程度0.490材料包装环节低碳环保程度0.567单位产值水耗0.8730.873单位产值能耗0.601单位产值原材料消耗量0.823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0.868单位产值固体废弃物产生量0.868每年采购可再生材料占采购总量的比重0.7910.882每年采购生物降解材料占采购总量的比重0.505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0.478企业工业废气综合利用率0.858企业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率0.851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0.821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实际投入占所需量的比重0.687包装回收利用率0.730产品回收利用率0.772

因子量表

资源投入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的资金年投入量(a1)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的资金年投入占企业经营年总投入的比重(a2)企业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比重(a3)企业从事低碳环保方面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总量(a4)企业从事低碳环保方面专兼职工作人员总量占企业总人数的比重(a5)企业员工环保意识(a6)企业进行低碳环保方面的设备总值(a7)企业进行低碳环保方面的设备总值占企业设备资产的比重(a8)

物流环节是否建立贯穿供应链的碳排放监督测量机制(a9)单位材料运输环节低碳环保程度(a10)单位材料仓储环节低碳环保程度(a11)单位材料装卸环节低碳环保程度(a12)单位材料包装环节低碳环保程度(a13)

生产环节单位产值水耗(a14)单位产值能耗(a15)单位产值原材料消耗量(a16)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a17)单位产值固体废弃物产生量(a18)

原材料及使用后处理每年采购可再生材料占采购总量的比重(a19)每年采购生物降解材料占采购总量的比重(a20)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a21)企业工业废气综合利用率(a22)企业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率(a23)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a24)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实际投入占所需量的比重(a25)包装回收利用率(a26)产品回收利用率(a27)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根据探索性性因子分析的结果,结合每个因子的实际含义,建立因子结构。采用AMOS4.0软件拟合模型,本研究从表4中6个常用的拟合指数反映模型的拟合程度。

表4低碳战略验证性因子分析初始拟合指数

指标2/dfCFINFIGFITLIRMSEA

模拟值3.1320.8940.8400.9060.8980.112

推荐值<3>0.9>0.9>0.9>0.9<0.08

表4的指标值表现出模型与数据之间拟合效果不理想,所以需要修正模型以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首先检查在0.05水平下不显著的因子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所有的关系都是显著的。再参考计算软件输出修正指数修正模式。就修正指数而言是指模式某个受限制的参数,若容许自由估值,则模式会因放松此参数而改良,从而整个模式卡方减少的数值,所以称为此参数的修正指数。同时也会输出参数期望(expected parameter change),促使研究者明白若容许自由估值,知道此参数估量值的大小和方向。在实际应用时要应考虑放松此参数时是否有科学根据。找出最大修正指数是a26与a27的36.845,表明如果增加a26与a27之间的残差路径,则模型的卡方值会减少较多。从实际考虑,包装回收利用率(a26)和产品回收利用率(a27)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若一个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高,则显示该企业提倡节能环保,由此也会重视产品的回收利用;反之亦然。因此,考虑增加a26与a27的相关性路径。

重新估计模型,得到表5的修正指数。尽管指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还有部分指标依然是达不到要求。模型已经不能再修正,因为本研究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理论模型,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相应结构模型,若不切实际的修改模型,虽然能够得到较好的拟合指数,但是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出没有理论意义的模型。尽管本研究中有很少一部分指标没有达到一般模型所要求的拟合度,但大部分的指标已经达到,并且没有达到要求的指标值与要求值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因此整个模型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低碳战略评价指标的结果如图1。标准化后的回归系数如表6。表6显示资源投入和物流环节对低碳战略影响较大。企业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人财物的投入是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与应用的保障,也是维持企业原有绿色产品有效运作的基础,因此企业应加大资源投入,以提升绿色竞争力。事实与实践已经证明,物流已经是企业运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环节中的绿色物流对于实现低碳战略至关重要,可以为企业价值链提供良性循环的基础条件,提高绿色产品竞争力。

五、对策

根据因子分析得出影响低碳战略的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了以下提高低碳战略的对策。

(一)提高低碳战略意识

要实施低碳战略,首要条件是从意识上彻底认同低碳战略的理念,认识到低碳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政府要营造良好的低碳战略环境。政府应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加大环境资源的执法力度和监督机制,提高环境法律制度的可执行性;要完善资源税,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节能减排中的调节作用。其次,企业应当将低碳战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其规章制度或者融入企业文化中去,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引起对低碳战略的关注,同时自下而上营造一种崇尚低碳的企业文化。最后,政府还要加强规划引导,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建设,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试点,建立健全科技、统计、信息支撑体系等方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二)提高三废的利用率

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是造成水体、大气、土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危害人民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而保护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对工业三废进行控制处理。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这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方针、政策、措施,引导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应当有效地控制三废的产生,并加强对其处理及综合利用,降低企业的成本;通过实施一系列企业“三废”的良性循环利用机制,实现废物资源化,将废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回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清洁文明生产。

(三)提高低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

研究与开发是生产低碳产品的推动力量,应当加大力度研发低碳产品。首先,政府方面应当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引导产学研各方共同建立合作研发体系,充分发挥官、产、学、研各部门的力量,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及效率。其次,要鼓励私有资本对科技研究的投入,为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最后,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低碳产品的研发力度,主要加大在人力、财力和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引导企业按照低碳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低碳新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实现技术升级。

[1]文龙光,易伟义.低碳产业链与我国低碳经济推进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 (28):70—73.

[2]马军,周琳,李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27):165—167.

[3]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孙秀梅,周敏.集群对低碳工业化自主创新的创导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39—42.

[5]华绵阳.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探究及其政策涵义[J].科研管理,2011(6):42—48.

[6]齐晔,李惠民.“十一五”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1(21)10:60—68.

[7]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8,18(3):l—7.

[8]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紧迫感[J].求是,2009 (23):50—52.

[9]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24—27.

[10]FU JIAFENG,ZHUANG GUIYANG,GAO QINGXIAN. Conceptual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Low Carbon Economy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8):38—43.

[11]DAGOUMAS A S,BARKER T S. Pathways to a Low-carbon Economy for the UK with the Macro-econometric E3MG Model[J].Energy Policy,2010,(38):3067—3077.

[12]FUMAN J, R HAYES. Catching up or Standing Still? National Innovative Productivity among Follower Countries [J].Research Policy,2001,4 (33):1329—1354.

[13]邱皓政.结构方程模型LISREL的理论、技术与应用[M].台北: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03:100—150.

[14]NUNNALLY. Psychometric theory[M].New York:McGraw-Hill, 1978.

[15]曾五一,黄炳艺.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6):11—15.

(文字编辑:徐朝科责任校对:)

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范文第6篇

林秋琴

以‚世界末日‛为背景的好莱坞大片《2012》,讲述2012年12月21日,全人类经历了灾难和逃亡后,一部分人和动物在‚诺亚方舟‛上活下来的故事,由此掀起了一股讨论‚灾难与地球末日‛的狂潮。 ‚末日‛的场景越触目惊心,人们对‚拯救‛的期望就越高。

从电影《2012》的地球末日预言,到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从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大旱到横扫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都给人类敲响拯救地球的警钟。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甚至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首次活动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今年是3月26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短短5年时间,吸引了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一股旨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潮流已经开始席卷全球。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这一问题,主要是了解四个问题:一是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二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各国实践;三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四是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首先是英国人提出来的。2003年,英国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

1 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在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方面的具体化。

对低碳的内涵,有三种解读。

一是绝对低碳,即零碳或无碳。能源供给来源于碳中型的生物燃料和无碳的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零碳或无碳目标显然是理想的,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第二是满足一定目标的低碳。例如,发达国家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即可视为低碳。如果我们在2020年相对于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就是低碳的。

第三是相对低碳。如果某企业单位增加值的碳排放低于同行业世界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这个企业可以称为是低碳的。参照值还可以某一基年照常排放水平,或其他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低碳应该是相对的,不应该成为约束发展的因子。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社会转型;其本质在于要求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制度的创新,推动世界走向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具有共性,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但也有区别。

循环经济强调的是物质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能源的尽量利用、废物减量,从而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概念较为类似,强调生产过程的生态化设计和管理,从而减少外界的物质与能量输入,实现自我良性循环,避免对外界的不利影响;

绿色经济强调环境友善,污染得到控制,环境得到修复,空气清新,

2 水源洁净,生活环境绿色。

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碳的约束,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要求削减碳排放。无碳的活动,不受约束。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一)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

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现在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

报告在详细计算了各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可以肯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北极熊为何要伪装成大熊猫?

气候变暖啦,北极熊移民来到了中国,所以伪装成大熊猫了。

3 1.人口爆炸。气候变暖关键在人口爆炸。占世界7%人口的富国制造了全世界50%的温室气体,而最贫穷的50%人口仅仅制造了7%的温室气体。

2.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大量的历史数据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温的罪魁祸首。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们已经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化前的280ppm增加到了现在的387ppm。

因此,全球变暖的形势比原先预计的更加紧迫,目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应采取必要行动使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3.伐木毁林。由于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化二氧化碳的树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大升高。

4.破坏水循环。原油泄漏或破坏海洋生态等情况,改变了全球水循环和洋流走向,最终导致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暖的影响

20世纪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过去的50年,又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50年。气温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据IPCC第四次报告说,在本世纪结束之前,全球温度将有可能上升摄氏二度到六度。一般来说,气温只要上升2摄氏度,全球GDP的1/5将灰飞烟灭,就会对于全球环境造成伤害,除了冰帽融化,生物灭绝,上升的海平面更会淹没许多岛国或者临海土地,让无数个家庭无家可归。

‚冰川都化了,我们站在哪儿?‛(企鹅) 1.海平面上升 众岛国被淹。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会升高1米以上。 威尼斯—‚水正在成为‘水城’最大的敌人。‛倒计时:40年 印度洋上平均海拔只有约1.5米的马尔代夫将彻底消失。这个岛国上的人们将沦为气候难民,举国搬迁。倒计时:90年

2. 冰川融化 ,淡水资源流失。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类目前已成

4 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3.众多生物物种灭绝。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从2006年起,欧盟生物多样性办公室和重庆市环保局等单位一起,开展了全面的重庆物种调查,目前第一阶段调查已经结束。调查认为,虎、狼、藏原羚这3种珍稀野兽,以及斑背潜鸭、黑海番鸭、黑鹳、秃鹳这4种珍稀鸟类,在重庆已经处于绝灭状态。

4.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近期中国灾难性气候频频发生:

(1)西南大旱——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对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统计数字显示,罕见旱情已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份18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2)强沙尘暴—3月19日开始的沙尘天气,是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地区遭受的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影响,还给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16个省份约2.7亿人遭受沙尘侵扰。

科学研究表明,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

5 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

漫天飞舞的黄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掠夺的抗议,就是对那种不计资源、能源和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惩戒。

(3)内蒙古9800万亩草原遭鼠害。进入5月份以来,气温回升,气候变化异常,内蒙古全区爆发大面积鼠害。在鼠害严重地区,一公顷土地上能有1400多只老鼠。草原上满地的鼠洞,让骏马难再奔驰。刚刚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让牧民们挠头不已。绿色的草原正在变成黄褐色的荒漠。

(4)南方水灾。6月27日8时-28日8时,广东西部、广西东部西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局地降了大暴雨。最大点雨量为广西藤县249毫米,广东阳东235毫米。受降雨影响,辖区内大部分河流超过警戒水位0.25米。6月28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分析,今年以来全国洪涝灾害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灾害损失偏重。二是山洪灾害致人员死亡比例高。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其引发的房屋倒塌致死人数占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近九成。三是受灾区域集中损失重,局地重复受灾。6月13日以来,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10省区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93亿元,死亡215人。广西、江西、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多次重复受灾。

5.农作物减产 ,饥民更多。受环境问题影响,全球已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数字将在50年内增加到2亿。全球变暖对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因气候变化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

6.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地震、洪涝和强风暴,以及多次蔓延全球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疫情等灾害,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遭受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国际社会为减少“碳足迹”也签订了不少公约。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制度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气候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确立了 “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2.《京都议定书》。根据《气候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的授权,缔约国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确定《气候公约》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的减排指标,工业化国家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5.2%。同时,确立了三个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3.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和《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但事与愿违,

7 由于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态度变得消极,在量化减排、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上缺乏诚意,有关各方分歧进一步拉大,最终各方代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规定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上升幅度应控制在2摄氏度内,发达国家设立强制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展开自主减排行动。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最终不尽人意,但会后各国都会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尽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经济方面进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导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新经济的变革。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1.英国: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经济复苏。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了《英国低碳过渡计划》以及《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目标是要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34%。该计划标志着英国正式确定了将低碳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复苏突破口的战略,拟通过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从根本上提升英国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英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5月,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右二)与车手亨德森、文宁和威尔敦合影。3名车手将骑着高科技太阳能动力自行车环游世界,全程约1.9万公里,以此向世界宣传太阳能的潜力。

2.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国之一和最大的人均排放国。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政府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7%的目标,

8 被广泛认为太过小气,与其超级大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符。

3.冰岛:计划到2050年成为不使用石油的国家。

4.丹麦:找不到垃圾的丹麦小岛。丹麦珊姆索岛所有的能源都是环保的,来自没有污染的土地,又回归于这片净土,永久性地循环下去,因此没有真正的垃圾。

5.挪威:拟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摩天大楼。挪威宣布将打造世界最高的木制摩天大楼。这一新建筑可望成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集多种风格与知识进步象征意义的标志,以及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碳排放平衡的典范。(挪威木结构大厦效果图.) 6.以色列:六十年不放松 全球应对水危机的领袖。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第五届国际水技术与环境控制展览会展会上,展示的海水淡化装臵和集水装臵。

7.德国:目标是最终建立起零垃圾的循环经济系统。德国是国际上公认的垃圾资源化做得较好、垃圾管理体系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克尔海姆县垃圾堆肥厂

8.日本:从世界最脏到环保第一。日本在进入发达国家之列的同时,同时也拥有着工业大国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发达的环保产业,最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以及最显著的污染治理成果。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我国通过发展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化解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政策倡导、企业的低碳生产以及公民个人的低碳生活三个层面的互动。

(一)基本理念和目标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

9 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政府首度宣布中国的低碳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承诺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二)具体行动 1.政府举措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些举措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是制订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二是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和行动,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4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国近期要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执法处

10 罚力度,淘汰煤炭、焦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九大行业的落后产能。

三是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

四是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

五是深化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行业政策

可再生能源: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通过,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电网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在立法上强制性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上网。

资料图片:风电近年来在中国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年均装机增速都在100%以上。这是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一处风力发电场。

建筑:通过政策大力推动建筑节能。200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到2009年底,全国新建建筑物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

汽车: 2009年3月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对采购新能源汽车实行了优惠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新能源汽车图) (三)未来展望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措施:

——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

——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880万亩。

11 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中,指出“前瞻部署气候变化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鼓励外资投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在外交工作中,指出新的一年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对外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些指明了今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和重点

上海世博会中的低碳元素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围绕着这样的理念,上海世博园区内的低碳元素比比皆是。

图为世博园区有几百辆零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向游客提供服务。 图为印度馆内竹制的世界最大穹顶,这个竹制穹顶上方是小型风力发电装臵和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场馆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图为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能发电,可天然降解。 图为世界气象馆墙体外层如人的皮肤,防风、防雨、透气。 图为由回收的可乐瓶制成的环保包。

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轮胎、水管、瓶子组成的“零碳酒吧”。 图为游客在丹麦馆内享受自行车带来的乐趣。 图为西班牙馆外墙是用藤条材料组成,既环保又传统。 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纸箱做成的沙发。

四、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关爱自己也关爱地球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崇尚低碳生活,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

12 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二)减少碳足迹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产生、使用和消费这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1.碳足迹:是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碳足迹‛就大,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反之‚碳足迹‛就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2.‚碳足迹‛估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油耗公升数×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公里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公里数×0.139

13 (三)行动起来—此时、此地、此身

1.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环境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

低碳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臵,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更取决于每一位公民的低碳理念。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我们的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作为生产者,企业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小火电、小水泥等落后产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作为消费者,我们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以节能灯为例,曾有专家测算,到2010年,预计全国2.7万亿度用电量中照明用电量将超过3000亿度,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所以低碳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中。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把减少二氧化的行动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小学生们在展示获赠的环保袋和省水阀

2.过快乐时尚的低碳生活。由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全国“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10年3月24日在北京召开。活动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推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家庭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贡献力量。我国有3.7亿个家庭,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将减少2.9亿公斤碳排放,每节约1吨水就将减少0.72亿公斤碳排放,

14 每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就将减少37吨碳排放。活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启动。主题活动提出了“家庭低碳计划十五件事”: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温水洗衣自然晾晒;

(5)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6)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 (7)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 (8)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9)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10)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地铁和公交车; (11)每周上班走路或骑自行车一到两次; (12)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 (13)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 (14)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15)建立家庭低碳档案,核算每月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 广西“低碳家庭”科普传播进社区活动3月24日启动 3.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2009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湖南大学时对广大学子提出六字希望——此时、此地、此身。这虽然是对大学生提出的希望,但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个公民来说都是适用的。

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 此地,就是从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

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

面对气候变暖的威胁,我们应牢记总理的寄语,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15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用自制道具在校园内进行低碳生活方式宣传 公民的低碳生活应当从衣、食、住、用、行做起:

(1)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穿化纤衣服,多穿棉质衣服。衣服洗净后,挂在衣绳上自然晾干。解下领带,应季穿衣。

(2)食:科学营养,合理搭配 。提倡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荤,多吃素;少喝酒,不抽烟。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

(3)住: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净化室内空气;及时关掉电器的电源。注意安全。

(4)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选用节能电器。少用一次性水杯、筷子等餐具、少用塑料袋,少饮用瓶装水。

(5)行:多乘公交车,少乘出租车 ;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多爬山运动,注意锻炼身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行为,大改变。 “低碳”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峻的形势催促着我们,重大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的永续发展,为了生活的和谐美好,为了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碧,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入手,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引领者,以低碳生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名词解析

1.碳中和: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1997年问世以来,‚碳中和‛的概念在西方逐渐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

4.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

16 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6.森林碳汇(Forest Carbon Sinks):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

7.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而进行的关税征收。这完全可以视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延伸。‚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8.绿色保护主义:是指一种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名义,对来自于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的手段和措施。其中以低碳名义征收的“碳关税”尤其值得警惕。按照《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条款,如果美国没有加入相关国际多边协议,自2020年起,美国总统将获权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纸张等进口产品采取“边境调节”措施,即可以对这些产品征收关税。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税多是国家内部征收,其目的是督促本国企业和民众节能减排。一些专家认为,将碳排放税变成“碳关税”,用于对外贸易,实质是保护本国企业竞争力,说到底这是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联合履约机制(JI)就是指某一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另一发达国家实施的减排项目,该两国均需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

排放权贸易(ET)是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

17 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即俗称为碳贸易。目前,在北欧电力交易所已形成欧盟内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每日挂牌交易。

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发达国家把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的排放量算作本国的削减量,只有CDM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

(四)低碳经济发展呼唤低碳人才

根据联合国劳工署的统计,绿领人才到2030年将增加约2千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甚至每四个工作机会中就有一位为绿领,欧盟在绿色建筑产业工作机会也将增加350万人,约为目前职缺的三倍,显然,绿色产业相关人才正逆势成长,“绿领产业”方兴未艾。

据专家保守预测,2010年我国绿色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关的从业人员将超过1000万人。

随着迈向“低碳时代”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企业纷纷进军低碳产业,环保型“绿色人才”成为进场企业的热招对象。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凸现,一些企业人士直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教育部网站2010年2月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说,为了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关高校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

通知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领域包括:①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核能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新能源汽车等。②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③新材料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④农业和医药产业。转基因育种技术。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⑤空

18 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上一篇:如何践行弟子规方案范文下一篇:同学聚会代表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