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模式探讨范文

2023-10-15

农村物流模式探讨范文第1篇

一、物流企业构建全面预算模式的意义

预算通过对企业运营情况的分析, 在制定运营决策的同时, 用价值和实物等多种方式反映企业一段时间内运营情况等一系列规划。针对物流企业而言, 在开展把目标利润当作核心的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 需要做好各项运营环节管理工作, 实现综合化管理。因此, 要想确保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应该分配专业工作人员, 负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活动, 给物流企业制度建设提供支持[1]。预算自身具备加强的约束性, 在目标利润上进行预算编制, 将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到具体位置, 从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加强管理, 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引导物流企业运营目标快速实现。

二、物流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 关注力度不足

物流企业对全面预算注重力度不高, 预算管理通常是把企业财务收支预算当作前提依据, 但是物流企业对财务部门的期望比较大, 但是对全面预算认识不全面, 缺少合理定位, 制约全面预算自身价值发挥。预算管理仅仅作为财务工作行为, 和企业其他部门没有直接关联, 预算管理工作一般交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 企业没有结合全面预算工作要求, 设定对应的工作部门。与此同时, 企业在明确年度预算指标下, 一般由企业管理层级人员决定, 企业管理层级人员在决定过程中, 通常是对目标明确, 没有从时间和企业财务标准上进行设定, 导致最终预算结果不理想。

(二) 预算编制不真实

因为受到成本因素及财务人员因素影响, 物流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室, 主要采用传统预算编制方式, 如固定预算、增量预算、减量预算等, 针对现代化预算编制方式, 应用效率不高。把传统预算编制方式运用在物流企业全面预算活动中, 不但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同时也会影响最终预算编制结果, 阻碍全面预算自身价值发挥, 无法保证物流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三) 预算执行不强

物流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 过于注重对企业经济效益思考, 通常通过减少人员数量方式节省成本, 所以使得企业内部部门职责分配不清晰, 管理职责设定不明确, 在企业全面预算过程中, 缺少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明确界定, 只要上级部门没有具体分配预算管理职责, 其他部门就不会承担预算职责, 无法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执行到实处[2]。即便上级部门下达预算指标, 各个部门也只是结合自己职责负责, 没有和其他部门充分交流, 这种工作模式将会给其他预算活动开展带来影响, 在出现问题时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现象, 影响预算执行效率。

(四) 预算体系不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自身价值是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受到预算目标设定和预算目标执行情况的影响。物流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活动时, 没有结合工作要求, 制定规范的预算目标, 预算没有获取理想的应用效果, 这是因为在物流企业中, 没有结合全面预算管理要求, 科学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使得企业预算管理设定、审核和考核都无法顺利落实, 不能起到应有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缺失, 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及监管体系不全面, 让全面预算无法实现具体实施效果, 影响物流企业全面预算工作水平提升。

三、物流企业全面预算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 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物流企业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强化管理人员及基层人员思想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全面提升职工预算管理认识, 更新职工思想理念, 树立全员参与的预算工作思想, 才能确保全面预算工作有序落实, 发挥应有的价值。物流企业各个层级人员都要给予全面预算工作高度注重, 并明确全面预算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自主参与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活动中, 给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提供支持[3]。除此之外, 要求物流企业向所有职工讲述全面预算工作流程, 提出全面预算在企业运营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 让所有职工都能掌握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对策, 认识到全面预算在物流企业运营发展中起到的价值, 自主参与到其中, 确保全面预算活动顺利落实。

(二) 优化预算编制方式

物流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 需要根据年度预算、月度预算等实现资金规划和安排, 对主要预算项目发展情况综合思考, 在编制年度预算过程中, 应该将预算指标和年度预算效益指标按照月度进行分配, 每月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将其当作预算管理目标。在月度预算执行过程中, 需要综合分析月度预算和月度实际之间的偏差, 并在之后月度执行预算过程中, 根据分析结果对项目适当调整, 把年度预算当作基准, 适当减除实际数量, 对月度执行预算重新编制。在企业没有达到月度预算目标时, 由相关部门在今后月度预算中进行弥补, 以此确保预算指标和实际情况的统一性, 让预算职责指标顺利落实, 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价值。在预算编制过程中, 物流企业也可以将传统编制方式舍弃, 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现代化预算编制方式, 保证预算编制结果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给全面预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三) 加强预算执行监管

物流企业需要精准审核和监管预算情况, 防止存在随意更改预算目标状况。在市场环境及国家政策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有关部门可以结合不可抗力因素对预算目标适当调整, 上级部门在审批中加强相关体系执行力度。并且, 信息传递作为重要因素, 一方面, 各个部门应该定期向领导层级汇报预算执行状况, 另一方面, 领导部门可以在信息系统作用下, 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监管,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追踪, 从信息源头保证真实性和精准性。除此之外,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时, 应该结合每个部门工作情况追究职责, 定期对问题考核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提升全面预算执行效率和水平。

(四)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环境下, 各个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物流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 需要结合全面预算工作要求, 科学构建全面预算工作体系。物流企业在编制预算方案过程中, 需要把作业成本法当作核心, 并且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方式, 对物流企业管理层级基层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 给职工提供适当激励。只有全面贯彻作业成本法, 物流企业运营目标才能得到顺利实现。为了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价值充分展现, 还要加强激励机制构建,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 可以真实地展现出职工工作价值。物流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 科学构建激励机制, 并得到所有职工认可, 利用激励机制, 挖掘职工工作潜力, 提升物流企业工作水平[4]。针对预算目标顺利实现的部门, 企业可以提供一定激励, 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对于预算目标没有实现的部门, 予以一定出发, 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激励体系, 坚持责权利结合原则, 明确管理职责, 将全面预算活动落到实处, 提升物流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新时期背景下, 物流企业全面预算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 物流企业全面预算受到传统思想因素影响, 存在各种问题, 严重阻碍全面预算价值的发挥。基于此, 物流企业需要给予全面预算高度注重, 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强化人员思想理念, 优化预算编制方式, 加强预算执行监管, 及时找出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关对策处理, 提升物流企业全面预算水平, 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物流企业构建全面预算模式的意义进行阐述, 从关注力度不足、预算编制不真实、预算执行不强等多个方面, 对物流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 并以此为依据, 提出物流企业全面预算模式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物流企业,全面预算,构建路径

参考文献

[1] 赵克辉.成果导向下业财融合企业预算管理模式与实践[J].中国经贸导刊 (中) , 2019 (05) :81-84.

[2] 李泽全.集团物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纳税, 2018, 12 (36) :253-254.

[3] 高文秀, 王月.全面预算管理在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以A企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8, 39 (32) :119-121.

农村物流模式探讨范文第2篇

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实用性和操作性能力的高素质从业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从这个角度来说,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于物流专业人才在职业技能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为核心, 以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精操作、懂管理、善学习”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 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基础上, 充分集成和整合各种专业教学资源使得学生不仅掌握通用能力, 还熟练掌握职业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核心技能的人才培养活动运行方式。因此,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有着其独特的内涵,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最终的目的是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操作性的物流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人员。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 其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技能人才, 不仅要考虑高职层次的培养特性, 还要考虑学校存在于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与社会环境之中, 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就业于这个区域的行业中。因此,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实是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相结合的结果。

(2)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涵盖基础知识、专业素质、技术能力三个层面。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 也不同于中等职业学校专注于某种特定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的教学方式。其首先是有一定的通识教育,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是物流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从这个层面意义上来讲, 是物流专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素质的塑造和提升。再次, 就是要结合地方市场的需要进行专业分流。实际的物流活动内容极其丰富, 职业教育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学生个体也无法掌握所有的物流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 因此要针对具体的物流职业岗位展开某些知识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取得某些专业领域特有的技术和技能。这三个层面相互支持, 层层递进, 缺一不可。

(3)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呈现多元化。现代物流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的位置, 对具体的物流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 明确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的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 开展多样化的培养途径。

2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理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 是一个动态的耗散结构, 是一个由无序向更高级的有序进行整合发展的过程。笔者试图应用普里高津的有关耗散结构理论, 结合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 建立一个模型, 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理做一个初步诠释。

(1) 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管理系统必须强化学校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得培养模式的整体系统功能放大。学校作为教学资源的所有者承载了企业市场和学生市场的双重期望, 宏观上其应该充分了解本区域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需求的物流人才种类微观上要把握物流活动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取向等, 在培养过程中, 传授物流专业知识, 引导学生向物流专业人才发展。首先是根据外界需要, 确立明确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再次, 就是组织相应的教学资源 (课程体系、专业教师队伍、硬件设施等) 来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任务的完成。

(2)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失衡是促使其走向有序的动力源。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 如果学校的教学资源供应或投入不足, 一方面无法满足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求, 不能激发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学习兴趣, 达不到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区域市场对高职院校输出的物流专业人才期望值较高, 加上物流技术的进步, 物流专业毕业生与实际需要有一定的偏离。这样造成的输入与输出的失衡状态将促使人才培养模式走向有序结构。

(3) “环境是系统能够存在的客观依据, 输入与输出是系统与外界存在的基本关系。”因此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观点, 如果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与外界发生联系, 只固封在理想化的专业建设中, 那么占统治地位的无序状态必然会引起熵的增加, 最终导致模式僵化、无序而失效。显然,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会自主地、有选择地与区域市场环境发生互动。一方面不断从当地的经济、政治、科技及文化等环境中获取各种支持资源;另一方面, 又不断地响应区域市场的需求, 为当地物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从而实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以抵消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内部的熵增, 保证了培养模式处于相对有序的状态。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耗散结构机理图揭示了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 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每一个要素的发挥依赖于另外两个要素的存在, 而每一个要素的存在又会促进另外两个要素的发展, 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相互作用。高职院校提供物流专业学生的学习机会, 为区域市场输送人才;市场则随经济及科技发展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 但其发展要依赖于高职院校输出的物流专业人才;学生在外部市场需求和自身价值取向的刺激下, 产生学习物流专业学习的内驱力。后两者将会打破原有培养模式的平衡, 而学校的激发功能在市场需求刺激和学生学习自省的双重作用下可能会放大, 进而引出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平衡状态。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的审视, 并运用有关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培养模式的运行机理, 探讨了其本质, 希为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职物流专业,内涵,运行机理,耗散结构

参考文献

[1] 朱长林.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 2007 (12) .

[2] 李红英, 等.耗散结构论与研究生培养管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5 (9) .

[3] 王微微.高职管理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教育, 2007 (7) .

农村物流模式探讨范文第3篇

摘  要 农村养老保险对于百姓而言是一种有效的生活保障。这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农民百姓而言,有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在整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及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加速,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家庭养老意识淡漠,农村居民很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制度缺陷必定影响社会安全和社会公正。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既是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客观需求,也是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本论文就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念出发,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介绍,通过对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分析,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众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对策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以基层社区(乡镇、村)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体基金,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纳入参保范围,达到规定年龄时领取养老保障待遇,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基本生活为目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够保障农民的晚年生活质量,有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和谐与发展的一种制度。

2  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发达国家对于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经验,但是每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以及各自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口结构,对于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整体而言,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福利型,这种模式主要来源于英国。它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退休国民,可以定期从政府手中领取到养老金,其养老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的税收和财政收入。

第二种是保险型。这种养老保障模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他更加强调社会保障是个人的事情,采取自保为主,国家资助为辅的模式,这种保障模式来源于德国,后来,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此基礎上确立了相应的保险型保障制度。

第三种是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以强制储蓄为核心,实际上是一种由政府强制推行的自我养老制度。因此,养老基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这种养老保险模式更加强调自我保障,减轻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时,对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更加透明,便于监督和管理。这三种养老保险模型有着各自的利弊,同时,与国家的国情也有一定的联系,在实际进行参考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各种模型下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危机,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向削减福利成本和标准方面靠拢,此外,还鼓励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投资运行等。在这样的形势与背景下,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

首先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再也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

其次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我国农村土地被占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农村土地分散化经营,土地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下,土地养老保障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求。

再其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强了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直接造成农村土地的减少,使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另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而由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限制,农民工要么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制度,要么不能放心地参加养老保险制度。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4.1 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惠民政策,对农民而言,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得农民在晚年生活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

4.2 财政补贴机制不够合理

财政补贴机制是有效调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政府补贴能够提高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性和参与度,但是在实际进行补贴的归正中,部分财政补贴标准相对较低。

4.3 相关立法体系不够完善

法律是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相关法律体系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并不够明确,从而导致相应的权益在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4.4 农村经济收入水平不高

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影响农民参保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并不高,同时还要去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费用,对于部分农民而言这是一种负担,这就会导致许多农民对于养老保险并不愿意参加。

4.5 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

我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强劲需求来自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成功实施,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和土地保障的弱化。然而,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偏向城市,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失衡。

5 结论

总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农民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在实际当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制度的建立,法律的体系建设都存在不完善之处,这需要后期不断地进行修正。但是从长期来看,各项制度的建设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以及相应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亚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54-96.

[2]钟仁耀.养老保险改革国际比较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6):96-106.

[3]侯文若.社会保险(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146-162

[4]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79-90.

[5]戴卫东.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十个关键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19(7):63-64.

农村物流模式探讨范文第4篇

从农村小额信贷取得的经验, 我们发现小额信贷是“可以通过自身的盈利方式解决资金渠道、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而且还具有了传统银行业不具备的经营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银行业的运作效率。为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可以从以几方面进行。

1 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模式

1.1 明确农村小额信贷群体

从本质上来说, 农村小额信贷要求有贷有还, 这不同于救助性质的扶贫项目[2], 但是农村小额信贷主要针对的还是农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由于农民或低收入群体还贷的主动性差、担心贷款后还不了等原因, 导致双方都不敢轻易采用小额信贷, 严重影响其信贷功能的发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一方面, 必须明确农村小额信贷群体, 和目标群体进行沟通, 消除双方的顾虑, 形成农村小额信贷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 必须将农村小额信贷和国家及社会扶贫救济区别开来, 否则影响到农村小额信贷的还款率。然后将商业化小额信贷群体推广到农村企业和小型公式等, 使农村小额信贷很好地走上商业化的可持续道路, 发挥更好的作用。

1.2 规划信贷商业化目标

农村小额信贷的目标就是推进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应该以市场导向, 使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化。商业化的农村小额信贷要求机构本身提供的信贷服务所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 以保证其收入大于支出。然后, 这个过程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逐渐进行, 不可能一促而就。首先, 针对特别贫困的群体应该通过扶贫救济方式让他们发展生产, 然后逐步通过小额信贷方式, 解决资金和生产问题。对一般群体, 通过控制信贷规模, 逐步提供小额信贷。然后, 在农村整体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 培育典型, 扩大额度。全面推广商业化小额信贷, 促进信贷双方互赢, 形成良性发展的市场化农村小额信贷模式。

1.3 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模式

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对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信贷供应模式必将阻碍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进程发展, 比如, 一些小额信贷项目的资金是国家政策提供的或某些机构捐助的, 项目一旦到期或赞助资金不再提供, 小额信贷将难以持续。对于一些非政府组织运行的小额信贷机构一旦遇到资金问题更是无法运营。因此, 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 才能保证农村小额信贷走上市场化的商业模式。根据小额信贷具有的灵活性特点, 借鉴现代银行业的运作模式, 多渠道筹措资金, 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根据用户的特点、需求和偏好不断推出新的信贷方式, 防止出现贷款产品单一, 导致用户需要贷款时, 因为不符合贷款条件而放弃小额信贷转向其它方式。

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都不一样, 在多元化信贷商业进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 允许不同形式的小额信贷体系。不断完善小额信贷的资金供给机制, 建立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小额信贷运作体系。同时,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民间组织小额信贷机构、企业指导下的小额信贷机构及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提供小额信贷业务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专门的农村小额信贷监督机构, 协调多元化信贷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创新和丰富农村小额信贷产品, 拓宽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三农”对小额信贷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 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信贷产品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 创造出农村小额信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多元化的商业化模式。

1.4 制定长期效益风险机制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其他商业银行相比, 要承担着更大的风险[3]。由于没有抵押资产, 用户一旦违约, 信贷机构将很难追缴回贷款。作为农民或低收入信用意识不强、还贷主动性差等原因, 双方都不敢轻易进行信贷, 从而严重影响着其信贷功能的发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因此, 信贷机构必须建立长期的效益风险机制, 应对信贷中可能碰到的风险问题。风险防范并不一定要局限在资产抵押一棵树上, 应该有更加积极的方法与手段[4]。

为确保小额信贷商业化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 信贷机构需要根据详细记录贷款对象各方面的情况, 特别是发展生产的方式方法和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从而确定信贷规模。第二, 通过农村村委会、村民小组对信贷方建立起“信贷机构—村民小组—用户”相互鼓励和监督的管理体系。第三,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解决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复杂问题,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第四, 健全商业化小额信贷的效率分析方法, 创新农村小额信贷贷后监督手段, 确保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保障信贷资金的持续流通。充分权衡信贷产品收益与风险, 以收益覆盖风险, 不断改变产品的设计和方式。

1.5 建立健全信贷双方信用制度

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与社会信用良性互动的“纽带”。农村小额信贷对守信的用户来说, 是发家致富的秘方, 但失信用户可能不能真正感受到信贷带来幸福。通过小额信贷的实践, 我们发现很多农民的信用状况是令人乐观的[5]。绝大部分农民是纯朴、厚道、正直的, 他们不愿意长期背上债务, 因此, 农村小额信贷的信用基础还是比较牢固的。为建立健全信贷双方信用制度, 确保信贷的积极作用,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 组建信用村民小组网络, 建立信贷协管制度, 加强信贷信用知识的宣传, 及时公布信贷双方的执行情况。 (2) 不断增强农民信用意识, 提高诚信理念,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激活农村经济, 真正把农村小额信贷办成“农民的银行”, 并扶持一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农村企业。 (3)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 加强组织引导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鼓励更多的资金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4) 提高从事农村小额信贷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真正让小额信贷落到实处[6]。

2 结语

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力推广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势在必行。同时, 为保证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坚持走商业化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 能更好解决信贷中碰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多种方式的商业小额信贷实践, 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模式, 必将实现信贷机构、农户和农村三方共赢, 为全国经济发展作更大贡献。

摘要:农村小额信贷是面向农村和低收等融资弱势群体的小额贷款形式。本文通过农村小额信贷自身的特点, 探讨了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通过明确农村小额信贷群体、规划信贷商业化目标、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模式、制定长期效益风险机制、建立健全信贷双方信用制度多种组合方式, 促进模式创新, 从而推进商业化可持续农村小额信贷发展, 实现农村经济质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信用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赢时.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启示[J].经济视角 (下) , 2010 (6) .

[2] 钱水土, 乐韵.中国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334 (5) .

[3] 魏建伟.试论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产生及降低措施[J].金融经济, 2008, 172 (10) .

[4] 何志红, 陈正达.寻找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模式——台州市商业银行“小本贷款”试点[J].中国金融, 2007 (1) .

[5] 周婷.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的信用问题[J].金融投资, 2005 (12) .

农村物流模式探讨范文第5篇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地位变化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较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地发展。在改革开放后, 农村经济的变化主要在于农业基础的大发展以及农业为工业化服务储蓄力量。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农业产量提升, 农村人口增加, 进城务工的现象越发广泛, 在长时期内“农民工”一词成为社会热门。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入城定居、发展城市直接促进了城市化与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在这个时期, 国内经济发展迅速, 而农村经济完成了改革开放为节点的农业经济向农业服务工业促进工业大发展的身份转变。

伴随城市化程度提高, 城市化进程放缓, 市场经济发展,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城市热使得人口纷纷涌入城市,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土地使用率降低。

1.2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农村经济在城市化爆炸式发展期被忽视, 而此时城市化放缓, 国家面临产业转型时期, 农村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也正式出现。农村经济转折中长期被忽视的农业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新农业一改大多数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 从农业科学化、产业化、资源集中等多个方面来形成新的农业经济面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科技设备与产品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 如应用农业机械以代替人力与畜力、施用化肥农药以提高产量、选育良种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机械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是构成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技术体系。”除去利用现代化技术外, 产业化将形成市场性农业, 将农村打造成城市化中大城市下广分布的小城镇模式。

2 农村新集体经济

2.1 资源集中使用

农村资源集中化将体现在土地资源集中、灌溉系统完善、市场化管理。

长期以来农村资源分散, 产值低, 将土地资源集中承包的方式已经逐渐出现在农村。这种方式促使市场经济进入到农村领域, 类似于集中蔬菜基地、花卉基地、养殖场等形式的市场运作给农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收益。而集中资源是建立于农民自主性集中有限资源, 扩大价值。“农村要发展, 就必须进行农村资源的整合, 就必须把农村资源整合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统筹规划, 实现1+12的效果, 从而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这不仅是政府, 更是农民、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必须深入思考并积极参与的问题。”[3]农村资源整合上, 有效地将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 由村与乡镇一级农民自行自愿参与并制定整体发展规划。统一的经济作物和统一规划将更有效实现市场化和利润转换。

2.2 产业化运作与分红模式

资源集中打造为城市系统服务的统一的蔬菜基地、养殖基地, 由农民土地使用率及投入按比例进行年、月分红制度, 将农村经济转型产业化运作, 有效提升资源使用率, 并结合城市形成农村城市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

分红模式的建立是农村产业化的新出路, 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体现, 更能够加强农民参与度, 公平合理创造产业环境。同时, 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上, 正确的分红制度将有效激发农民积极性与参与度。

2.3 农村经济转型中的新城镇化态势

以城市为主体, 农村产业服务城市, 形成城市带动农村经济, 农村城市相辅相成的局面。在乡镇农村的产业化发展中建设小镇经济, 以城市为中心辐射的乡镇一级优势经济。新城镇化以原有城市发展为基础, 带动农村经济转型, 落实深度发展与广度发展。农村产业化结合城市市场与产业将进一步引发新的发展浪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新型城镇化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5]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发展的过程, 包含农村集体经济资源集中化、产业化、经济收益分红、科学管理等。农村经济将以独立的姿态与城市经济相辅相成, 正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力量。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分析, 试图探讨农村集体经济中资源集中化产业化发展方向, 把握农村经济新方向。

关键词:农村新经济,农村经济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韩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2) :1-5.

农村物流模式探讨范文第6篇

1“互联网+金融”模式应用于精准扶贫的优势项

1.1 拓展时空以促进快捷服务

对比发现,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其可无限细化。传统金融手段的施行范围受到渠道和现实条件的双重制约, 而互联网的细化优势使其更适合被引向微小型企业, 同时也可更深入三农结构中。渠道建设和维护成本的减少自然增强了金融结构的活性特征, 进而有利于形成快捷双赢的服务模式。

1.2 机制灵活可减少融通难度

在互联网活性因素的带动下, 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授信形式可更加灵活, 授信效率可再获提高, 而且还可应用互联网安全技术做铺垫设立虚拟交易平台, 增强资金流通的可靠性。这类云端交易平台多为农户贷款所设立, 可依照申请农户所提交的基础材料确认其真实性, 并标定款物下放额度。同时也可利用技术手段监控农民在此期间的资金动向, 重点监察不合理使用现象。最重要的, 互联网技术可减小城乡之间的金融流通阻力, 有效控制高处资金流向精准扶贫地区。

1.3 开拓市场以减轻抑制现象

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与渠道, 只要有网络和固定端口, 即可构建允许单点接触的信息交流平台。借助其特点, 可有效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与产业扶贫的对接, 互联网电商平台+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支持, 资源高效整合的结果既可为农村金融机构开拓市场, 又可减轻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现象。

1.4 成本较低可有效配合需求

“互联网+金融”毋需大规模装置场所, 只要网络连通且云端交易平台成熟即可形成完善的金融流通链, 与贫困地区的金融供求特征十分契合。同时互联网长效优势使其可将分析进程收容到后台运算中, 利用其独特的数据算法即可实现高效风险预估, 并根据预判制定不同类别客户的信贷策略, 真正做到降成本增效率。

1.5 推动模式转变形成共赢状态

“互联网+金融”还可构建长效安全评审机制将扶贫任务精细化, 其不再同以往一样将金融资金浇灌式下放, 而是通过精细算法和灵活机制彻底整理了扶贫工作内容。将重点扶贫项目和内容都置放于虚拟平台中, 免去多数繁琐进程, 真正在减少农村金融机构劳动内容的同时, 解放了农户获取资金的实际限制。从形式上便实现了共赢。

2 传统金融体系中精准扶贫活动的弱势项

2.1 政策推行力度和方向皆存在弱势误差

从政策层面分析可知, 政府在制定针对扶贫区的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时往往考虑过多导致整个渠道较为紧缩。使得面向扶贫的农村金融机构成立量数较少。而对待现存的机构政府也并未重视, 更别说出台相应的金融鼓励机制。理论上精准扶贫正针对“三农问题”, 而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偏移态度明显降低了相应机构的创新意识。农村金融制度需要定向的活性因素, 但目前为止无论是贷款政策、降准政策还是信贷投向基本都处于沉寂状态, 无法推陈出新, 自然而然就无法从根本上变动现有状况。

2.2 扶贫相关监管法律有缺失

扶贫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通行为, 因此为保证过程安全设立相关的监管性法律政策十分必要。对金融机构而言, 面向农村的金融流通相较于城市从内容上更具风险性, 因此更需要国家置配相应法律以维护过程安全, 但遗憾的是, 在传统扶贫环节中对应的法规政策始终处于欠缺状态。故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因安全隐患因素无法涉足于农村群体中, 进而负向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动向。

2.3 风险承担机制不完善

农村地区作为最急需资金融通的地域, 理论上政策应适量放宽金融放贷条件, 但现今政策明显专注于补贴利息而对重要的本金安全不予作用, 于是本金安全无法稳定必然会逆向干预宏观资金的调配量。

2.4 施行体系与精准扶贫需求不相匹配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在提供配套资金时所遵循的基础资料来源并非真正与扶贫状况相对应, 尤其是在制定与精准扶贫相关联的贷款政策、发放管理相关贷款时更为粗犷, 明显违背了精准扶贫的中心立意。三农业务虽同属农区但其内容存在本质差别, 虽然政府在规划期间已将农户贷款、农业贷款和农村区域贷款做了细致的理论分离, 但相对应的政策却未能在金融机构扶贫业务中得到细致体现。

3“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确定性因素探析

3.1 善用条件组合形式, 带动管理模式转变

互联网自身具有结合大量数据以所给目标进行精细化计算的能力, 可带动扶贫项目从处理形式上完成安全性转换。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可利用这一点, 以提供安全性服务为首, 细化扶贫项目的主需求点, 尽力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明晰现今农村金融结构中贮存的动向因素, 并以此作为突破点切实深入农村经济。尽力将农村金融融通做到深化了解, 安全投放。

3.2 精准改良组合形式, 推动关联产品创新

组合形式就是以“互联网+金融”作为配比主体, 以更换单一类比选项来实现新形态的扶贫内容。一般改良的形式都更具针对性, 例如:互联网+农村长效担保机制+长效贷款、互联网+无息短期贷款等形式。也可成立区域团体, 以定期筹划形式让农民为主导增强农村经济活跃性。

3.3 创建激励机制手段, 带动区域扶贫动力

贫困地区政府要系统理解和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意义特征、制度关联等, 在此基础上适当放宽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用互联网思维打通贫困地区内部特色金融活动体系, 以此来刺激外部资金涌入。

3.4 利用网络信息传递优势,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互联网没有交易形式的限制,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人员便可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虚拟平台, 将信息搜集和核实工作归于线上进程, 有效保证线下合作安全状态。资金投放安全性稳定后, 自然可拓宽上层资金来源渠道, 并以精准分配原则实现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

摘要: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经济贫困以及金融流通存在明显效率缺陷的地区, 以国家为首要主体, 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地区特色经济管理模式而展开的细微针对型经济发展辅助手段。传统的扶贫模式相对较为单一, 无论是从扶贫内容、针对项目还是具体的施行手段, 都是就扶贫论扶贫, 而“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可将现代互联网思维与金融管理思维有效结合起来, 利用当地农村金融机构, 以最契合方式实现精准扶贫, 推动农村供给侧改革进程。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 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 2015 (9) :56-59.

上一篇: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范文下一篇:女朋友生日祝福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