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论文范文

2024-03-19

企业核心竞争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文章选取上市资源型企业2015—2017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与国有资源型企业相比,政府补助在提升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政府补助后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积极影响,但不显著。基于此,文章建议建立政府补助动态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性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信息披露,继续理顺国有资源型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文章丰富了有关政府补助绩效管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政府补助;资源型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2018中国矿产资源报告》统计显示,2017年一次资源生产总量为35.9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3.6%;消费总量为44.9亿吨标准煤,增长2.9%,资源自给率为80.0%。2017 年资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18.8%,煤炭占60.4%,天然气等资源占20.8%。资源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中处于关键地位,已成为21世纪人类无法避免的战略问题。作为将资源转化为服务社会生产生活的商品平台的资源型企業,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资源型企业即指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包括从事资源生产、流通、资源技术研究与开发、资源信息服务等经济活动,用以实现经济增长的企业[1][2],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中处于非常关键甚至战略地位。我国资源型企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长期走粗放型发展道路,主要以物资损耗为代价,高投入、高消耗与低产出、低效率并存,使企业在经济转型中面临很多问题,造成我国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势局面[3]。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资源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特别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政府补助以推动资源型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诸如产业扶持基金、科研技术贴息、专用设备补贴和人才引进补贴等内容。在税收政策方面也加大优惠力度,如对废矿物油再生油品免征消费税;对于无法在国内生产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油气开采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及增值税;资源税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对符合要求的开采的原油、天然气、煤层气免征和减征20%或30%的资源税等。毫无疑问,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影响情况。然而当前学界较多关注政府补助对一般类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较少关注针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即使在政府补助对一般类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中,观点也并不一致,有观点认为政府补助显著积极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4],但也有观点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来讲是效率低下的,直接财政拨款将导致管理层和员工“偷懒”,政府补助并未真正转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5]。

鉴于资源型企业的重要地位及政府关注,本文将详细研究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以试图提供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丰富政府补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内容,有利于加强政府补助的持续监督和绩效管理、完善政府补助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有利于继续理顺我国资源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依托于企业资源,对所拥有的人、财、物等进行优化配置,以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增加企业总价值和社会总效益的综合能力[6],它具有价值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在评价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应从多维度、全方面来进行衡量,在这方面,学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如冯兵(2008)、柯小玲(2009)等从资源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面构建了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细分了多个一、二、三级指标来完善评价体系。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也将从三个维度综合衡量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资源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其中综合管理能力包括企业盈利能力、经营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四个方面。

(一)政府补助与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

波特菱形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最不可或缺的外部力量之一便是政府。凯恩斯主义指出,政府适当的干预机制是克服市场盲目性、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补助是政府参与企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之一[7]。

早期有学者认为政府补助能够提升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在资源能力方面,学者们认为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能够直接增加资源补充,在当期利用补助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扩充物质和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相关项目资源成本[8];同时,政府补助的信号作用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9],进一步放松企业的资源约束,激励企业当期进行各项资源投资,有利于降低企业原有各种资源的预防性需求,并且能向外界传递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进入企业[10],从而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通过研发创新实现技术进步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增长的推动力[11]。在研发创新能力方面,政府补助在当期有激励效应,表现在补助使企业增加了吸收和培养R&D人员的投入,加上企业不断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也将提高企业吸收新知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创新成果共享[12];且政府补助可激励企业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13]。在企业经营绩效方面,Tzelepis(2004)以希腊1982年至1996年期间获得政府补助的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增强了企业当期经营偿债能力[14]。从政府补助动机角度来看,若补助以发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动机,对企业自主决策行为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此时,企业运营目标与政府补助动机相一致,政府补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如王昌(2009)在研究中发现政府补助与农业龙头上市企业当期盈利存在显著正向关系[15]。在企业社会贡献方面,由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知,企业在与政府的交往过程中,双方彼此都会有付出与回报,因此形成一种隐形契约关系[16]。政府为了社会安定,自然希望受补助企业能够有所“回馈”,而企业进行社会贡献就是维持并巩固这种互惠关系的契机,从而期望能够再次获得政府的帮助[17]。孔东民(2014)研究表明,政府补助短期积极显著影响了以员工数量、企业捐赠和赋税来衡量的企业社会贡献能力[18]。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二)政府补助与资源型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

在政府补助是否能长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与当期的促进效益相比,观点存在分歧。邵敏和包群(2012)发现政府补助可能既“扶持强者”,又可能“保护弱者”,主要表现在選择补助对象时倾向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但在确定了补助名单后对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却给予更多补助[18],这表明政府补助意在促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长期提高。而梁莱歆(2010)在研究中发现政治资源丰富的企业,因其较容易获得政府补助,给企业造成了安全错觉,使其过度关注提升短期产能,加剧过度投资行为[19],这会造成对政府补助滥用,反而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事实上,如果企业对政府补助形成长期依赖,导致企业投资结构失调、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投入水平降低,特别是如果管理层将注意力转移到非生产项目上,则更会加深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在后期研发创新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存在挤出效应,在弥补企业资金紧缺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挤出了研发资金。如刘虹(2012)等研究发现在初期阶段政府补助显著激励了企业R&D投入,但随着补助的增加,这种激励效应将会减弱,当补助超过最优临界值后,会挤出企业R&D投入[20]。在企业社会贡献方面,从短期来看接受政府补助的企业作为反哺会对社会积极做出贡献,从而保证企业获取政府补助资源的持续性,但从长期来看,政府补助实质上是一种有限的公共资源,不可能持续地对企业社会贡献能力产生作用,企业社会贡献能力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其生产经营能力。此外,政府补助在发放前会从众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中进行筛选,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寻租空间。寻租活动显然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补助,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寻租活动支出必然会占用企业对各项经营活动的资源投入,造成企业后期核心能力提升的低效性[4]。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2012年版》, 本文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9)、非金属矿采选业(B1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C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D4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D45)为样本企业的选择范围,选取沪深两市上市的资源型企业2015—2017年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按如下方法进行样本筛选:剔除 ST、* ST企业;剔除三年间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企业;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企业。最终选取1 120个观察值,共计29 120个相关数据。其中,相关财务数据取自CSMAR数据库,并在巨潮资讯网上查询2015—2017年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收集相关企业员工总数、大专以上学历总数、技术人员总数、采矿权、探矿权、专利权等数据,手工整理并汇总。数据筛选和分析均在SPSS 23.0里完成。

(二)变量设置

1.因变量: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C)。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具体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三级指标。本文将三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的加权因子作为因变量——企业核心竞争力(C),根据累计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样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具体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解释变量:政府补助(Sub)。本文使用的政府补助数据来源于上市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公开披露的“政府补助”。本文参照黎文靖(2016)[21]的做法,用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除以企业总资产来衡量政府补助强度,用于回归分析;参照陈建英(2016)[22]的做法,采用政府补助金额的自然对数来衡量政府补助强度,用于稳健性分析。

3.控制变量。本文参考申慧慧(2012)[23]等的做法,选取企业规模(Size)、股权性质(Owner)、企业年龄(Age)、财务杠杠(Lev)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

变量定义及说明如表2所示。

(三)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假设分析,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法,用模型(1)来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若系数β1为正,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若为负,则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具有抑制作用;用模型(2)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即滞后影响,若系数γj为正,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若为负,则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后期核心竞争力具有抑制作用。模型构建如下:

模型(1):Cit=β0+β1Subit+β2Sizeit+β3Ageit+β4Ownerit+β5Levit+εit

模型(2):Cit=β0+β1Subit+[j=1J]γjSubi(t-j)+β2Sizeit+β3Ageit+β4Ownerit+β5Levit+εit

其中,i=1,2,3,……;t=1,2,3,i表示研究样本中第i个企业,t表示第t个年度,Cit表示第i个企业在第t个年度的核心竞争能力,用企业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因子得分反映;Subit表示第i个企业在第t个年度的政府补助强度,Subi(t-j)表示第i个企业在第t-j个年度的政府补助强度;Size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企业规模;Owner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股权性质;Age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上市年龄;Levit表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财务杠杆;εit为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样本企业2015—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下页表3和下页表4是样本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政府补助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下页表3和下页表4可以看出,样本企业核心竞争力各年均值都为负数,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政府补助均值总体趋势保持一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三年的标准差相差不大,说明相对稳定。三年间,样本企业政府补助强度最小值低至0.0000007,與最大值差距较大,低补贴与高补贴状况并存,而且均值和标准差也存在波动,说明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的补助力度存在差异化和不稳定性。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样本企业2015—2017年数据各指标变量两两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5所示。政府补助强度与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H1。控制变量中,除财务杠杆与其他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弱外,剩余控制变量在1%或5%的水平下与因变量具有相关关系,表明企业规模、股权性质、企业上市时间都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综上分析,可以选取这些变量构建回归模型。

(三)回归分析

对模型(1)、模型(2)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当期和后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由表6可知,所有变量F检验值均在1%或10%的水平上显著,因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控制变量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模型。DW值均在1.5—2.5之间,残差序列无自相关,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因变量的变化规律。

从表6当期回归结果可以看出,Sub对C的回归系数为1.912,政府补助强度与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呈正相关,且通过 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H1成立。控制变量中,股权性质与核心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政府补助对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效应比对国有资源型企业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国有资源型企业在取得补助过程中出现寻租问题,政治联系妨碍了政府补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影响,相反,与政治关系不密切的非国有资源型企业获得补助的“信号作用”更明显,在生产经营中拥有比国企更大的自主权,具有更快速的决策执行能力,使得补助在企业生产发展中资金运用灵活性更大,反馈效应更加明显和迅速。

从滞后性回归结果来看,Sub-1对C的回归系数为1.256,Sub-2对C的回归系数为1.114,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政府补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均为正相关关系,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补助强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但是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后期的核心竞争力,H2成立。而且,滞后二期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小于滞后一期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说明政府补助强度对资源型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减弱。

(四)稳健性检验

由于已有研究认为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其具体衡量方法学界还存在不一致情况,本文将重新调整对研发创新能力的衡量方法,进行稳健性分析。

1.相同的研发创新投入对不同规模的资源型企业产生的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本文将研发投入强度的分母营业收入替换为期末总资产,以消除资产规模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24],并再次生成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分值作为因变量,同时将政府补助对数化处理,作为政府补助强度的替代变量,然后进行检验,具体见表7。

2.研发创新能力不仅包括研发创新的投入,还包括产出,因此,本文将无形资产项目中的专利权作为衡量研发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并由此生成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分值作为因变量数据,同时将政府补助对数化处理,作为政府补助强度的替代变量,然后进行检验,具体见表8。

由表7和表8可知,根据当期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政府补助强度与当期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H1得到进一步检验。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回归分析中,政府补助强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都不显著,H2得到进一步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相关结论

本文就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在当期影响中,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企业当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与国有资源型企业相比,政府补助对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更大的促进效应。(2)在滞后影响中,政府补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并且从连续滞后两期的影响系数看,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减弱。

(二)政策建议

1.建立政府补助动态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性监督约束机制。由以上结论可知,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期效应难以持续到后期,同时也因为政府补助金额往往较大,对企业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强化在政府补助效益方面的持续性监督,建立补助动态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性监督约束机制。由于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有关科技项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方面的补助是与资产性相关的政府补助,有关财政贴息、减税退税、人才引进方面的补助一般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不同类型的政府补助对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层面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因此政府应区别建立相关的政府补助评价体系,并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的目标要求,持续地评价考核获得补助的资源型企业对政府补助的利用情况,以保证政府补助对提高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可持久地发挥作用;对于没有实现绩效考核目标或没有按要求合理利用政府补助的资源型企业,则要求退回政府补助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从而形成持续监督约束机制。

2.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信息披露。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对政府补助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较详细要求,如在附注中要求披露政府补助的种类、金额和列报项目以及计入当期损益的情况,并提供了有关政府补助披露的参考格式,但从反映政府补助的政策性作用看,上述要求还有待完善。因为政府补助属于公共财政资金,其会计信息的披露有特殊性,应更详细全面,笔者认为在政府补助的附注披露中应增加“政府补助发放原因”“与资产还是收益相关”“资金是否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项目完成程度”等内容,这样就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包括资源型企业)为什么获得政府补助,对企业发展在哪些方面起到作用,资金到位情况、政府补助资金的利用情况和对企业发展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已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和实施监督,有利于政府补助发放主体对政府补助利用绩效的后续考核和持续监督,而不是只关注企业是否符合政府补助发放的条件与资格。事实上,从所考查的上市资源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发现已有少数公司自愿披露了上述部分内容,但内容不统一。另外,目前准则中缺少政府补助在现金流量表中披露的规范要求,建议尽快补充完善,因为政府补助形成的现金流量对企业(包括资源型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影响较大,如果这方面的披露缺失,则可能影响政府补助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恰当披露,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判断。

3.继续理顺国有资源型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与非国有资源型企业相比,国有资源型企业拥有较多的政治资源,易于形成对政府补助的过度依赖,产生“寻租”现象,这不仅会弱化政府补助在促进企业产业转型、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不利于国有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提升,而且相对于非国有资源型企业来说也不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不利于将有限的政府补助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政府补助的利用效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X

【主要参考文献】

[ 1 ] 潘文宇,解巍.浅析信息技术对资源型企业作用机理[J].中国林业经济,2000,(01).

[ 2 ] 杨艳琳.资源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3 ] 陈懿,杨昌明,王艳平.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金属矿山,2007,(12).

[ 4 ] 陈兴,韦倩.寻租活动、行政距离与政府补助——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 5 ] 农梅,张宁.政府补助对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 2017,(04).

[ 6 ] 杨飞燕.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选择与培育[J].改革与战略,2014,(04).

[ 7 ] 何红渠,刘家祯.产权性质、政府补助与企业盈利能力——基于机械、设备及仪表上市企业的实证检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

[ 8 ] Levy D M,Terleckyj N E.Effects of Government R&D on Private R&D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A Macroeconomic Analysis[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3,14(2).

[ 9 ] Takalo T,Tanayama T.Adverse selection and financing of innovation:is there a need for R&D subsidie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0,35(1).

[ 10 ] 孔東民,李天赏.政府补贴是否提升了公司绩效与社会责任?[J].证券市场导报,2014,(06).

[ 11 ] 康志勇.融资约束、政府支持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入[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5).

[ 12 ] 程开明.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创新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9,26(5).

[ 13 ] Hilber C A L,Lyytikainen T,Vermeulen W.Capitaliz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grants into local house prices:Panel data evidence from England[J].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2011,41(4).

[ 14 ] Tzelepis D,Skuras D.The effects of regional capital subsidies on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4,(01).

[ 15 ] 王昌.财税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级重点龙头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J].经济论坛,2009,(15).

[ 16 ] 乔纳森·H·特纳著,范伟达.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 17 ] 李四海.制度环境、政治关系与企业捐赠[J].中国会计评论,2010,(02).

[ 18 ] 邵敏,包群.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07).

[ 19 ] 梁莱歆,冯延超.民营企业政治关联、雇员规模与薪酬成本[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

[ 20 ] 刘虹,肖美凤,唐清泉.R&D补贴对企业R&D支出的激励与挤出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2,34(04).

[ 21 ] 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6,(04).

[ 22 ] 杜勇,陈建英.政治关联、慈善捐赠与政府补助——来自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6,42(5).

[ 23 ] 申慧慧,于鹏,吴联生.国有股权、环境不确定性与投资效率[J].经济研究,2012,(07).

[ 24 ] Vo L V ,Le H T T.Strategic growth option, uncertainty,and R&D investment[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7,(51).

企业核心竞争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以人为本,提升企业执行力是当前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结合企业工作实践,对企业执行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全面推动企业执行力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以人为本 执行力 建设

当前,执行力缺失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妨碍了企业内部管理,威胁到企业和谐稳定,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形象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增强企业执行能力,确保企业政令畅通,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深刻认识以人为本,推动企业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符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领导人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企业所有发展战略、工作规划、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工作计划等都要靠人制定并通过人的劳动去实现。为此,企业必须依靠职工,鼓励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献计献策、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同时应让职工真正感觉到为企业奉献是有价值的,是有成就的,是劳有所得的。这样,职工才能把对企业的奉献变为自觉行动,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用心做事。

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以下问题:当初雄心勃勃、精心编制的工作计划在落实中总是大打折扣,某项工作任务尽管交待得清清楚楚,完成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要求,一些明文规定总有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执行力的缺失。执行力缺失是企业管理的大敌,它对企业管理秩序和发展目标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一位经理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加强执行力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二、当前企业执行力建设的现状

客观地讲,近年来企业的执行力建设已经有了好的开端。一是各级领导已经逐步意识到加强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把执行力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二是各企业均制定了执行力建设的计划和措施,并在逐步实施。三是执行力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逐步由“人治”向“法治”过度。

但目前的执行力建设与企业现实需要尚有较大差距。一是广大员工对执行力建设的内涵在理解上还存在偏差,上级认为“执行力就是我的指示你照办”,中层认为“执行力等于上传下达”,群众认为“执行力就是听领导的话”。二是提高执行力的自觉性不强,主要靠制度约束和监督管理。三是有执行力的人没有真正感受到执行的成果。

三、企业执行力不佳的种种表现及原因分析

1.缺乏会执行的人。部分管理者在执行方面不能持之以恒,工作前紧后松,虎头蛇尾;有的怕承担责任,揽功诿过,推诿扯皮;有的对执行中发生的偏差不敏感、不重视,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对下级的意见不能认真对待;有的不注重细节,在做事时不追求完美;有的在接受工作任务后应付支差,不思考如何把事情办好,考虑的是如何给上级有个交代;有的在上级面前报喜不报忧,影响了上级的正确决策,等等。

2.规章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是执行的重要依据。但是,有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执行起来难度大;有的制定时没有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导致执行过程中被迫修改;还有的制度过于繁琐,削弱了职工执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此外,企业缺乏对规章制度的培训,职工不能真正理解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

3.方法落实不到位。为了提高执行力,近年来,企业进行了多种尝试,但由于方法不当,效果较差。比如:目标管理差距大,一些目标定的太高,不切合实际,一些目标定的过低,使执行者唾手可得;目标责任书执行的刚性不够,中期调整幅度大,末期兑现率较低;激励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有些激励手段没有真正考虑职工的需求、待遇、情感和事业等综合因素,职工的认同感较低。

4.监督机制不健全。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或出现管理重叠,或出现管理真空;监督部门的监督形式固化,监督手段单一,监督过程流于形式;部分监督部门对监督结果处理不公,看人、看部门行事,对好的结果不表彰,对坏的结果不追究,对执行过程不跟踪,对完成的时限心中无数,对完成的结果好坏不过问。还有的监督无重点,把监督当作全程指导,造成下级工作不主动。

5.没有形成提倡执行力的企业文化。部分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本身重视不够,忽视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潜在力量,不学习、不研究、不投入;考虑物的因素多,考虑人的因素少,考虑视觉效果多,考虑心理感受少;对执行好的典型事例,没有认真提炼和研究,没有使其真正成为营造执行氛围的样板。

四、以人为本,全面推动企业执行力建设

1.企业要努力营造执行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努力提高员工的士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士气等于三倍的生产率”。企业要坚持理念教育,让职工了解企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劳动价值;坚持岗位教育,让职工觉得自己的岗位对企业举足轻重,自己对企业的成败负有相当大的责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并保证措施的执行刚性,真正让员工从工资收入、岗位升迁、福利待遇等方面劳有所得;形成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让员工工作时觉得心情舒畅。二是要建立有执行力的管理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精神发挥的好,将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团队的组织者应积极鼓励团队成员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应努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培育队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应鼓励团队成员自由发展主动工作;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三是要培育有执行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员工的精神支柱,培育执行文化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石。企业应努力构造鼓励执行的共同词汇,营造鼓励执行的舆论氛围;塑造先进典型,完善视觉标识,提高员工崇尚执行的感知度,努力把执行力烙进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去,把执行转化成一种素养;应逐步培育“企业上下一个声音”“做事注重细节”“只有执行才有收获”“诚实守信敢说真话”等良好习惯,不断丰富执行力文化。

2.上级要选好有执行力的下级。一是要选择为人诚信、敢于负责的人。诚信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重要标准,一个人只有诚信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而积极肯干,才能对自己不能履约的行为负责,并努力采取弥补措施和纠正行动。二是要选择富有激情、不畏艰难的人。对工作有激情、有韧性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管理者获得成功的要素。对工作没有激情,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工作中没有韧性,就不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有激情的执行者会不懈追求,不断进取。不畏艰难的执行者在较大压力下决不会半途而废,而会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三是要选择乐于学习、善于创新的人。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具备其它各种能力的基础,是每个职工都应具备的。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不可能正确领会上级的意图,就没有能力去策划整个操作过程,也难以保证工作的高质量。四是要选择善于分析、具有应变能力的人。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分析判断和快速应变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已成为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一个管理者,只有对客观环境和市场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提前分析判断,作出正确预测,并备有应付各种变化的预案,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五是要选择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人。“差距源自细节,细节创造完美。”对细节的准确把握,可以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对细节的疏忽大意,足以毁坏一项宏伟的规划。一个注重细节,将小事做细的人,对工作总是从严要求,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工作当作乐趣,并在细节中寻找机会,拓宽自己的成功之路。六是要选择争强好胜、有强烈求胜欲望的人。欲望是一切行动的源泉。没有欲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坚持和成功。只有那些以积极的、有益的欲望对事业不懈追求的人,才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从而使事业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七是要选择能团结协作、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团结协作对每个人做事的成功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团结协作、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才能充分利用和珍惜身边的一切资源,认同别人做的事,主动帮助别人做事,毫无私心地做事,对自己做的事感到自豪。

3.领导者要做执行的表率。一要注意作风形象。领导班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领导者是旗帜,是形象,是表率。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规范,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形成。因此,一个领导者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注重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赢得职工信赖。二要对事客观评价。实事求是,对事情客观评价是执行文化的基础。领导者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企业现状,客观分析问题的症结,正确对待下属的汇报,始终以一种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企业、团队和自己的职工。三要主动承担责任。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领导者管理是否到位的重要体现。当工作出现问题时,不推卸、指责和埋怨,而应主动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给员工一种积极的力量,也有利于自己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在问题面前不愿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必然造成企业借口泛滥,挫伤员工的士气。四要充分信任下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个领导必须掌握的原则。如果一个下属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具备条件,可以等到条件成熟后再用。但一旦把某件事情交给他,就要充分信任他,相信他对企业的忠诚,相信他的工作能力,包容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他战胜困难的勇气。五要公平任用人才。任人唯贤是选用人才的基本原则。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任人唯亲、唯资历、凭感觉、讲交情等现象,给决策执行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领导者必须杜绝这些恶习,给每个下属提供公平的进步环境,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保证任用的人才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4.注重把握执行过程中的几个重点问题。一是要全面落实责任。执行力是每个环节、每个层级、每个阶段都应重视的问题,企业所有职工都应共同担负起责任。每个职工不论处在什么岗位,都应“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执行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经常思考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做的怎么样。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执行力建设走向良性循环。二要健全有关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对规范和约束职工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合理、严谨的制度体系,建立简单明了的执行程序,以保证规章制度的高效执行。三要坚持责权利统一。责、权、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影响较大,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享有的权力、利益,应与其承担的责任相匹配。“只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不符合客观规律,更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每个企业和每个管理者,在要求职工主动执行的同时,应认真考虑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待遇,为员工做好前程设计等等,真正让执行者享受到执行的成果。四要发挥监督作用。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缺乏监督的执行力是不完整的。为尽力减小执行的偏差,必须建立必要的监督反馈机制,对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总之,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多管齐下,持续改进,就一定能够使企业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推动企业内部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山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责编:贾伟)

企业核心竞争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现代企业文化战略已日益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深入开展企业文化战略的研究,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了解我国企业业文化战略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并分析我国企业文化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改进企业文化战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企业文化战略;问题;原因;对策;

一、我国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实施现状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文化管理正被很多的企业所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让人欣慰的是,海尔、联想和万科等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文化已初步配套成型,并且收获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些文化管理的成功典范,为中国企业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是中国企业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然而,国内像海尔这样拥有成功企业文化战略的企业并不多,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文化发展现状来看,只能说尚处于较低层次,且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将文化与企业自身的生产力相结合,变为实在的产出,也没有发展成为切实可行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仍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文化战略建设尚存在较多缺陷与错误现象,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急功近利的现象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试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快速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如员工的懒散、工作不和谐等),而企业文化不是一杯可以随时解渴的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旦产生偏差,则认为企业文化太空泛,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理性一点的就发出企业文化\"看上去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的感慨。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心浮气躁、急躁冒进和无所作为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2. 形式主义之风严重

他们没有真正体会企业文化战略的本质,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战略的重要性。把制定企业文化战略看作是随大流,走走形式而已,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没有采取实际而相应具体的措施使企业精神表现在工作岗位上, 体现在员工的日常言行举止中。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内在动力

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仍没有彻底独立于行政部门, 尤其是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经营目标的不一致性。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和其自身的利益,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 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又要求企业接受指导, 服从整体利益的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下, 提出企业文化战略建设, 试图用软件管理来弥补硬件管理水平的不足, 其效果可想而知。

4.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匹配上的失误

企业文化与战略匹配的失误也是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失误的重要方面, 如低效率低产出文化、不健康文化、软弱文化等对文化战略管理造成的失误等。而吴金明、黄瑞强(2006)认为, 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困境主要体现在\"上不着天\"和\"下不着地\"。对于企业文化战略往往如出一辙,虽然很多中小企业迫于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压力而寄希望于文化战略管理这个创新性法宝,想通过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来改变现在,但往往事与愿违,文化战略的制定往往比较空洞,实施更是难以到位。

二、我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原因分析

(一)领导者对企业文化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许多的领导者没有认清企业文化战略的本质,只是从口号上随大流来倡导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的不重视,认识不到企业文化战略的价值所在,就不能把企业文化战略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使其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疏不知企业文化战略能否在一个企业内顺利实施,领导者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导者的精神状态、举止言行和管理理念是企业最好的教育,是一本活教材,更是企业精神的缩影。

(二)缺乏对企业文化战略内涵的理解

在国内企业文化战略建设过程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盲目的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 而忽略了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挖掘。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 通过教育、疏导、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 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而不是通过几次文艺活动和体育项目活动就能达到构建企业文化战略的目的。

(三)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在企业文化战略建设过程中,为了文化而文化,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遍存在的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 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视为一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而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则是企业运营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治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企业的组织运作体制和治理结构不规范

企业的组织运作体制和治理结构不规范,没有一个能够保证企业连续经营的组织方式, 不能有效地产生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利益和统一风格的管理者, 尤其是领导者不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做事经常朝令夕改, 使员工不知何去何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国有企业中。

三、加强我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对策

(一)领导者率先垂范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股无形的力量, 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效用。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就是这种形象的代表。要做到这些, 首先领导者要坚定信念;其次, 要在日常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再次,领导者要注意与员工进行感情沟通, 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 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员工, 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世界对自己的行为的反应;对员工来说, 则会产生 \"士为知己者用\"的效用。

(二)切实建立起\"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目前, 在我国企业文化战略建设中, 存在着一种\"表面化\"、\"形式化\"、\"文体化\"的倾向。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战略建设,仅仅理解为搞搞文体活动、办期刊报纸或搞培训等,而没有紧紧围绕 \"人\"这个核心, 没有抓住企业与员工价值观这个核心。疏知企业文化战略建设,对于传统管理理论来说, 不仅是纵向延伸, 更是一种质的飞跃。

(三)健全制度, 在执行中落实和提升

在我国现阶段, 脱离了制度约束、局限于党群系统、停留在思想层面的企业文化不过是一种表面的、形式化的文化现象, 要使其真正有效的落实下去, 必须从制度、从执行入手。实践是最具有感召力的旗帜, 企业文化战略建设要内外兼修, 需要以正确的理念作为企业内在指南, 以制度作为外部规范和保障。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必须通过长期的制度约束和习惯。抵消逆向反应, 把价值观、理念、信念内化在头脑中, 外化和固化在行为中, 使其联系起来, 形成长效机制。

(四)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员工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战略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反过来,良好的企业文化又可以陶冶员工的情操。因此,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文化技能、业务水平等,是企业文化战略建设的迫切要求,必须坚持不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激励员工,在实践中培养并造就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主力军,使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企业人\",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尚。

参考文献:

[1]郑晓芳,《公司企业文化战略实施》[J],企业管理,2012年2月,第242页。

[2]史文峰,《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对策》[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10月

作者简介:冯丽、1983.0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工商管理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创业管理与企业成长研究方向。卞冬、1988.02、 女、汉族、山东威海人、会计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研究方向。

企业核心竞争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培育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的关键。核心竞争力不可购买或复制,而所需的稀缺资源的积累和开发的漫长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的渐进性;制度创新和长期激励机制形成的长期性;还有组织结构的权变性共同决定了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渐进性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核心竞争力”传人我国,立即引起全社會的关注,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们着手并开始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对核心竞争力缺乏足够的、深刻的认识,出现了许多错误的思想、做法,对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客观规律认识不清,往往想通过购买或复制等方法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使民营企业的发展背离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使民营企业浪费了大量的资本。所以,民营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仅仅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客观规律。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开发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技能;第二步是要对这些技术、技能进行整合;第三步是要求民营企业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性检验。从经济角度讲,技术属于资源的范畴,技能属于能力的范畴,第一步实际上是资源积累和能力的开发过程,其中必然伴随着对资源进行配置和运用的知识的开发和积累。第一、三两个步骤分别需要较长的时期才能完成;此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企业经营领域的发展也要跨越不同阶段;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还处在低水平和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的前提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更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

一、从民营企业的技术进程视角看核心竞争力培育渐进性

(一)技术、技能的开发和知识的积累对渐进性的决定

1.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对渐进性的决定

根据“路径依赖性”理论,构成核心竞争力基础的稀缺资源是难以复制的,同时也是难以模仿的,它们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复杂的积累过程。正因为如此,民营企业无法立即购买到这些资源;相反,它们必须花上一段时间生成这些资源,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积累这些资源。另一方面,稀缺资源本身的成长进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技术资源以外,其他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以及独有知识的开发和积累,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能力本身体现了民营企业对资源的调控和利用的技能,能力的发挥是有一定的资源基础的。技能并不是天生的,是逐步积累;因此能力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提升过程。对资源进行配置和运用的知识的积累也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完成,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开发的、专属于民营企业的稀缺资源,也只能来自企业内部,并在资源逐渐积累的过程中获得。

2.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对渐进性的决定

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现状相比,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动力机制特性也决定了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在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中充当着驱动器的作用,进而决定了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工作并加大对其的投入。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投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以民营企业研究开发水平为例,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则仅够维持;占1%以下则连生存都难以保证。2002年,我国民营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还不到1%;同期相比,美国通用公司为48%。由此可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开发投入不仅规模小,而且研究开发的主体不是企业,同时由科研机构进行的研究开发又不能有效地向企业的生产力转化,这就使得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实际上非常低。

上述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投入低的结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缺乏驱动力。“核心能力的内核是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谈论核心能力将不知所云”(梁江、刘冀生)。而核心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面对民营企业与世界级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方面的巨大差距,培育核心竞争力并最终与这些世界级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其艰巨性可想而知。因此,从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渐进性的特点,还有很长的路走。

(二)经营领域的发展对渐进性的决定

 对于国内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在人世以后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从在国际竞争中相对弱势的地位开始,从无到有地培育核心竞争力,从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向整合、建立核心竞争力发展,从而和国际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在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经营领域从地方市场到国际市场、从细分市场到整体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即包含在经营领域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以我国人世后民营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为例,随着企业的市场领域从地方市场向全国市场、全球市场发展,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需经过基本能力、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三个阶段。其中核心竞争力右上角位势最高3×3区位,表示该区位的企业在本行业全球市场中具有长期获利的优势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对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描述适用于该区;亚核心竞争力是图中2×2区位,表示处于该区位的企业在本行业的全国市场中具有中期获利的优势能力;基本能力则是图中左下角的1×1区位,表示处于该区位的企业在本行业的本地市场中具有短期获利的优势能力,基本能力是企业最基础的战略能力。这一矩阵指出,民营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面临着市场领域从地方到全国、再到全球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的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提升,从基础能力向亚核心竞争力、再向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每一个经营领域,民营企业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企业的要素能力。而由于各要素能力之间的资源争夺关系,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企业无法把全部要素能力提高过程同时进行,而只能在市场需求导向下按照一定顺序来发展各要素能力。这样,经营领域的逐级提升和要素能力的依次发展就表现为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渐进性。

(三)核心竞争力有效性验证对渐进性的决定

 首先,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性验证都是一种事后的描述。丹·辛普森认为:“从具体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核心能力是难于精确定义的,而且通常是事后发现的。即正如你所经历的,你只是通过简单地描述你的成功与失败来定义你的能力。”例如,在本田公司获得成功之后,人们才对她成功的秘诀——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得出了结论:本田核心竞争力是其出色的引擎技术。实际上,这一“事后诸葛亮”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出现的时间有关系,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成功的前因后果的“普遍模糊”性(李普曼、罗曼尔特,1982),使人们不能对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进行清

楚的描述。

其次,核心竞争力“普遍模糊”性特征,使民营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并不总是能够对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性预先加以判断。因此,在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在对技术和技能进行整合以后,还需要对经整合得到的核心竞争力的雏形进行有效性验证。这种有效性验证的目的在于验证所培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市场价值性,以及是否具有难以模仿性、延展性等特征。这一检验过程是在核心竞争力初步建成后,通过核心产品的开发、最终产品的开发以及市场的运作来完成的。本文认为,从最终产品市场开始,检验民营企业的核心产品对最终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运作是否有成功。这一检验可以根据民营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民营企业的获利程度来进行;在对最终产品的成功开发和运作予以确认之后,还需对民营企业依据其核心竞争力所开发的核心产品是否成功进行检验。、这一检验可以根据核心产品的延展性来判断,事实上,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就是由核心产品带来的。由于这两个检验过程需要在跨越多个经营期间的较长时期内依次完成,并在检验过程中对培育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特别是核心产品开发成功与否需要经过若干SUN中的最终产品市场运作的验证,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就使得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时间更长,因此决定了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渐进性。

二、从民营企业的制度完善和组织变革视角看核心竞争力培育渐进性

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者激励制度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制度基础。它们的建立促使企业经营者有动力和足够的激励从长远考虑企业的发展,并建立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管理层激励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加以解决的。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对渐进性的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但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治理和科学管理,而不是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讨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培育自由竞争的市场主体问题,对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

自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不可否认,一部分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计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效果并不理想。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上出现的产权结构不合理、政企未能真正分开等原因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治理理念未能与实践发展同步的结果,是产权制度改革、企业改制、政企分开不到位、不彻底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着眼于民营企业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长期激励制度的建设对渐进性的决定

作为“委托一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一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作为委托者的股东或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并不相同,其中股东或所有者的目标是使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或者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管理者的目标函数是高工资和福利、职位升迁、在职消费等。二者目标函数的公共解则是股东采用一定激励措施,使管理者按照股东的利益经营企业,并在达到预期经营目标的前提下给与管理者相应的薪酬、職位。但不同的激励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经营者行为:短期行为或长期行为。由前述,核心竞争力培育作为民营企业的一种长期投资,必须采用长期激励措施来激励管理人员,以诱导其长期行为;同样,民营企业内的专业技术骨干员工是企业培育、保护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重要基础,这部分员工的流失往往造成企业技术、技能的流失甚至核心竞争力的泄露,因此,企业就有必要通过实施长期激励把这部分专业技术骨干留在本企业内,并激发他们对企业的投入。第一,实行股票期权。它是一种与股票增值收益联动的长期激励制度。它主要把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利益与一定时期内的民营企业发展联系起来,因而是一种对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骨干进行长期激励的有效方式。第二,实行股票期股,又称期股,是民营企业约定被授予人(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骨干)将其薪酬的一部分按照约定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行为,被授予人在民营企业规定的期限以后可将其持有的股票逐步变现。其实质是让被授予人拥有一定民营企业剩余索取权并承担风险,因此,与股票期权不同,期股对被授予人既有激励作用,又有约束作用。第三,实行职业声誉激励。职业声誉也是对其自身的一种长期激励。因为具备了良好职业声誉的经理人,则会在任职期间通过努力工作维护自己的职业声誉。从而争取获得、维护良好职业声誉的动机就会对经理人形成一种长期的激励。

根据股票期权和股票期股的原理,在实践中,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变通,所产生的衍生形式可以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和非股份制企业。但制度和市场的不完善仍然会影响长期激励方式的实施效果,比如激励措施的实施效果要受到企业治理结构、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的制约,而企业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意味着民营企业长期激励措施的有效性还有待不断提高,并使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三)民营企业组织变革对渐进性的决定

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根据黄群慧、徐炜(2002)对8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仍然是民营企业所采用的最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占所调查民营企业的66%,另有22%的民营企业采用了事业部制,只有4%运用了矩阵制、团队等其他组织形式。

虽然民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但对它们的调查还是可以反映出民营企业目前对直线职能制的“偏爱”。由于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在对市场作出反应方面的不足,这一结果说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传递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的今天,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还不能适应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的要求。另外,民营企业的组织规模、经营水平等方面变化也要求组织结构作出相应的变革。

所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内部环境和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加紧进行组织结构再造,例如: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以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按照业务流程进行部门化设计以减少部门之间的分立和隔离,增进部门问沟通;建立项目小组或任务团队,增强各业务和职能之间的互联互通。但民营企业组织的再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不仅会带来业务流程的变革和业务关系的重建,以及民营企业组织与市场之间的“磨合”问题,从而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而且会打破企业原有的利益格局,因而可能会受到来自员工及管理层的排斥和反抗,甚至会激化矛盾,而导致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麦肯锡兵败实达”事件中,实达集团希望在三个月内完成集团的营销及销售组织体系大变革,最终在半年之后遭到失败又重回老路的教训,就深刻地说明了组织再造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实达集团仅仅对销售和营销组织体系的变革尚且历时半年而未能成功,对企业进行组织再造,其困难自然可想而知。事实上,美国通用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在杰克·韦尔奇带领下实施的企业再造工程,历时近5年时间。因此,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任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民营企业在灵活组织结构基础上培育核心竞争力具有了渐进性。

三、结语

无论是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还是技术技能的开发都需要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同样,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管理制度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这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可能是一个短期的,或者简单地通过购买、复制就能完成的。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欺诈作为一个急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文章首先從保险消费者利益、行业抗风险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监管的有效性等方面分析了反保险欺诈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投保人对策、保险人对策以及保险代理人对策等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反保险欺诈机制。

关键词:反保险欺诈;对策机制;保险代理

一、引言

当前,不但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保险欺诈也可算作是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保险欺诈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严重侵犯保险人本身应有的诸多权益,另一方面也对社会财产以及社会公信力带来损坏。尤为关键的是,保险欺诈如果愈演愈烈,必将对保险业本身带来的良性平稳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在世界各国,保险业由于欺诈赔付事件,都在遭受着严重的损失。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保险欺诈而导致的赔付额度在最严重的时候已经逼近总费用收入的50%。与一些保险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对比,我国目前尚未成立在业界被认可的统一保险统计部门,且我国保险业的立法也在持续发展的阶段,保险事务在监管方面也有所欠缺。尤为紧迫的是,当前我国保险业内,难以十分完善地判定欺诈的发生,也缺乏相应的部门和人力进行保险欺诈事项的调查取证。因此可以说,我国在反保险欺诈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抓紧研究和探讨保险欺诈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从而助推我国的保险市场逐步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一行业跟随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脚步,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本文对保险业反保险欺诈的对策与机制进行研究,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反保险欺诈的意义

保险欺诈极大地损害了行业利益与客户利益,因此反欺诈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保险行业的发展,最受益的群体必将是广大的消费者。因此反保险欺诈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应得权益。从世界范围内的保险业反欺诈行为来看,其最大的目标便是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使消费者拥有知情权,从而自由地选择各种业务,并结合相关的条款享受正当的权利。

(二)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

一旦保险欺诈发生,会对保险公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社会公信力的损失,中国的保险业正处在起步期,这样的损失是行业的灾难。保险公司只有通过各类管理机制,使自身具备足够的抗击风险的能力,才能提升综合竞争力,做到可持续发展。对保险欺诈行为,为了尽可能降低此类事件发生的风险,应该作到及时发现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这对保险公司是一个挑战。只有有效地进行反欺诈管理,才可以使保险公司避免大量不当理赔,一方面保护了公司自身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公司营业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度,使公司尽早转换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总而言之,只有做好反保险欺诈管理,才能使保险行业通过各种机制与方法及时地发现保险欺诈风险,避免保险欺诈风险。因此,可以将反保险欺诈视为我国各大保险公司向现代化管理迈进的关键一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全行业的抗击风险的能力。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只有为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反欺诈管理体系,才能使其在第一时间对案件的真实性进行准确评估,一方面能够避免赔款方面发生的漏损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可能减少理赔周期,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尤为重要的是,还能够降低由于虚赔滥赔等情况的发生而致使的保险公司成本提升,最终为公司留下合理的利润空间,提升公司的综合能力,使消费者享受到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红利。尤为重要的是,将反欺诈管理体系与保险公司的管理流程相互彼此进行配合,能够在微观的层次上夯实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十分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打下基础。

(四)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全球不少国家,均早已开始对保险行业实施了监管,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将注意力聚焦在反欺诈监管方面。国际保险协会明文要求:保险行业的监管部门必须能够有效地监督各类接受接管的保险公司能够积极引入有效的策略,对有可能发生欺诈行为的实体及个人,进行预防。在此要求之下,包括美国、法国等保险业基础十分深厚的国家以及地区,均设立了专门且独立的保险行业监管委员会,专门进行各大保险公司的反欺诈监管。这些机构的实践完全可以证明,只有不断进行反欺诈管理,才能够使保险业的用户群体基本利益不受侵犯,从而维持本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使本国及本地区的保险市场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秩序,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的保险消费者。

三、反保险欺诈的对策与机制

不管在任何国家,发生保险行业的欺诈行为均会对各方面造成很恶劣的影响,一方面使保险公司蒙受较大的商业损失和信誉损失,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台式造成损坏。一旦发生保险欺诈,首当其冲保险人的利益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能够让保险人付出经济上面的代价,另一方面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其名誉:而在保险投保人的视角来看,一旦出现了保险欺诈行为,投保人的保费负担就会显著加重,而且保险为投保人带来的正当保障也会受到影响:而在整个社会的方面,一旦一个市场环境之中不断发生保险欺诈的行为,这个社会本身所形成的诚信系统就会被挑战,社会中建立起来的公共秩序也会遭受破坏,社会的稳定局面势必受到不良的影响。所以,只有使消费者在保险行为之中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才能够真正实现保险行业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不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策略,识别和防范可能发生的保险欺诈行为。

(一)投保人对策

1,加强法制宣传

在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少公民尚未形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因此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也在某种堵上使保险欺诈的行为屡有发生。有很多保险消费者并没有认识到保险欺诈对自身及整个行业所带来的损害,不少人均认为,作为保险业的消费者只需定时定量交齐保险费用,就能够在发生状况的时候获取正当的赔偿,所以这部分人并不对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严加禁止,反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宽容。并且,各大保险公司在反欺诈方面的宣传及知识普及做的也不够,并未使保险消费者十分了解保护自己正当权益不受侵犯的方法。所以,应该下大力气深入开展对保险消费者防止保险欺诈行为的知识普及,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充实到反保险欺诈的行为之中。一方面,保险公司及上级管理监管机构,应联合相关的媒体,对公民进行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民众一方面可以理解保险法的内容和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够熟悉保险公司的各种险种,通过民众和媒体的参与,能够弥补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针对全社会愈演愈烈的保险欺诈行为,应该加大对之中行为的处罚宣传,使社会公民均能够对保险欺诈的恶劣性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其是一种犯罪行为的本质有所了解。只有全体民众均参与到反保险欺诈的行为之中,才能够对欺诈者有所警示,对欺诈行为能够第一时间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使保险公司反欺诈的作用尽可能发挥出来,使社会民众意识到保险公司的决心,从而在根本上防范保险欺诈行为发生,保护投保人利益不受侵犯。

2,构建信誉机制

保险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并降低保险欺诈发生的前提之一,就是在公众之中构建鲜明的信誉机制,从而提升保险欺诈人在心理上所付出的道德成本,进而显著地降低保险欺诈行为。为了构建有效的信誉机制,一方面应该完善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并综合考察一些法制建设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的法规体系,并且不断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誉法出台,同时针对各种信誉不足者给出惩罚,使公民在失信时必须付出必要成本;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全体公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记录每一名公民的信誉不良信息。另一方面,针对公民的信誉水平构建客观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给我国的个人信用提供有效的管理基础,在必要的时候对每名公民的信誉情况进行抽查,由于第三方机构的存在,抽查结果可以维持公正性:在此基础上,在全国的层面构建全体公民的信誉信息档案,将全部的个人信誉数据在所有的信用评估部门之间进行共享,从而为对个人信誉的评估提供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倡导守信原则。只有在全社会构建起健康的信誉文化,才能够使社会每一个成员拥有足够的信誉观,进而指导自身的行为。在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支持下,在全社会范围的道德舆论监督之下,才能增强社会民众对自身信誉的珍惜,而一旦全社会拥有了信誉机制作为基础,更加有利于降低保险欺诈行为,使保险行业按照既定的轨道发展。

(二)保险人对策

1,信息披露体制的建设

在全国范围之内,建设严格标准的信息披露体制,是反保险欺诈的关键。建设合理的披露机制可以在各类保险公司之内构建完善披露机制,进而遏制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各大保险公司应该尽力使自身的披露信息足够客观与真实,应该用行业统一的信息标准进行存储和处理,从而使披露出的信息可以让需要这些信息的公民获取和理解。在实现信息披露的时候还应该使相关的信息足够充分。而在具体的披露方式的选择方面,保险管理机制完全可以充分结合自身在信息掌握方面的长处,例如可以在公司公众网站上开辟专门的空间,以定期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布,而其中一些关键性的信息更是应该在第一时间发布给公众,这些信息包含以下一些方面,例如新承保理赔信息、新近的典型理赔案例等,使关注这些信息的民众可以及时地获取行业内部的所有信息,尤其是与自身的利益关系密切的信息等。最重要的是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应该尽可能真实和完整,尤其是其中的经营信息、事前信息以及事后信息等等。由保监会对以上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从而在根本上增强我国保险行业的透明性,使消费者可以免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不利地位,使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使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也使保險市场行进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2,加强保险监管

一直以来,我国所采取的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管模式,其主要目标是为了避免不同的保险公司之间无序竞争。客观地讲,以上的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行业之内的不当竞争,从而使目前的保险体系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但其负面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模式很容易在保险行业内出现垄断行为,并使不少保险公司长期低效运行。更为重要的是,以上的监管模式,在实施的时候往往大量引入行政命令,市场调节机制不足,所以无论是透明性还是灵活性都存在着很多的欠缺。在这种模式之下,被监管的保险机构和实施监管行为的行政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因此行政部门在很多情况之下是无法结合行业之内的实际对监管方法进行及时调整的。所以,我国只有充分在保险行业之内引入市场化得管理机制,并结合实际国情来实施符合国家保险行业发展水平的监管方法,才能使监管行为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而我国的保险行业监管模式,由于引入了过多的行政化色彩,在未来的改良中,应该尽可能保险行业协会作为实施监管行为的主体,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管的巨大功能,以多个监管主体共同实现全行业的有效监管。目前我国的两级监管体系分别来自保监会与各个地市的保监局,应该在确保保险公司具备足够的偿付水平的前提之下,针对反欺诈的目标,制定严格的反欺诈专门管理部门,同时结合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为监管部门配置合理的必要资源,为保险公司运营管理的流程之中引入防范欺诈风险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在保险行业之内制订防范保险欺诈行为的公约。

3,加强反保险欺诈同业共享

通过构建我国保险机构行业内部的反欺诈数据中心,并且使所有的业内机构均能共享到这些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够避免发生重复保险的行为,也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连续欺诈案件。具体来讲,对于所有的投保人信息,应该能够在各个保险机构之内对其信息进行有效的共享,同时还应该将发生过欺诈行为的人的黑名单也在保险机构内部进行共享:并且,对于各类保险赔案的有关信息也应该在同业共享平台上进行发布,使欺诈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存储在习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中;不同的保险机构之间,也应该在信息的获取和共享方面积极协作,从而使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此外,即使是小额欺诈赔款,也必须被监控和打击,不应该为了单纯的业绩也出现公司之间的恶性争抢。应该意识到保险欺诈数据的获取与整理的巨大意义,这些数据有助于更加准确和快速地识别出可能会发生的欺诈行为。只有将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存储和管理,才能够在进行理赔案件处理的时候起到真正的作用,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搜索和定位,从而省去大量的欺诈识别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所以,相关机构应该组织力量,全面且深入敌构建保险公司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并能够在行业之内进行数据的共享。并且,在管理机构的监督以及自身的自律之下,各个保险公司本身也要设立一个公正的第三方机构,该机构的职责是把保险公司投保人的不良信息进行收集与维护,以便于保险公司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对这些信息进行查询和检索,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4,完善承保理赔制度

在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类服务流程之中,理赔工作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理赔制度的设立,可以起到防止发生风险的作用,能够明显降低欺诈的产生,因此应在保险公司内部被充分重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何才能构建一套完善的理赔制度,对于保险公司的日常运营和风险防范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承保的环节,保险公司就应该安排力量进行核报验保验险,对投保者的各类资料进行充分的核实,尤其是确定保险标的和投保者之间确实存在保险关系。举例来讲,在承接财产保险时,保险公司的承保审核,就应该结合财产保险的实际情况,针对其中的一些主要元素进行风险的判别,必要的时候应该派专人去实地进行核实。尤为重要的是,还应对其中一部分购买了高额意外伤害险的客户资料进行终端核实,密切关注其投保的真实意图,以免留下欺诈的隐患。在处理保险理赔的事务里,要对理赔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管理,对理赔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一个合格的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应该能够做到结合公司的理赔流程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循呵护规程的步骤去现场查勘事实,对损失情况进行充分的核实评估,对投保人提交的证明进行比对与判定,结合专业人员的论证,确认最终的保险责任归属,有理有据敌进行赔付,达到反欺诈的作用。

(三)保险代理人对策

1,完善保险代理人制度

我国的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市场里十分关键的一个要素。目前,保险行业内部的分工呈现出越来越细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保险代理人必将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笔者建议,我国在保险代理人市场的建设上,要积极探索合乎国情的管理体系,构建小保险大代理的管理架构。也就是说,把数量较为稳定的保险公司视为保险代理人的上层元素,而将数量较多的保险代理机构视为下层元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保险代理机构所拥有的责任和权利,使其能够切实发挥保险市场的增值功能。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做到,为保险代理人群体赋予必要的法律地位,使其能够明确自身所具有的责权利,同时结合代理人的权限范围,为其设定必要的约束,并且在保险代理人与投保人之间构建管理纽带,使保险代理人群体能够承担起其行业内部的义务,改变其人员冗杂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

2,加强保险代理人自律

客观地讲,现今我国的保险代理人机制,和保险全行业的发展需求是十分不匹配的,难以体现出保险代理机制对于全行业的支持和推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十分有必要构建一个被全行业所认同的保险代理人协会,从而实现保险代理人的自律。协会的建立,能够进一步推进不同的保险代理人机构加强彼此之间的配合,同时和保险行业的管理层进行及时的信息交互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方面,应该为保险代理人协会规定出其必须完成的目标和工作内容,而工作内容的限定,也要和目前我国的保险业整体进行匹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保险代理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加强保险代理人自律的前提,是为这个群体设立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与路径,从而确保其能够在实现必要效益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大众,在其管理监督下,使各个代理机构能够处在有序的竞争和发展中,最终促进保险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尤为关键的是,短期的规划也十分有必要,长期目标是在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短期目标之下逐步完成的。另一方面,也应该确保保险代理人协会本身具有充分的自我监督性。应该构建合理的机制来触发保险代理机构本身通过公平竞争来提升自身的实力。这就要求保险代理人协会不但要实现自身的管理监督,也应对内部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處罚,通过自身的自净行为,来提升保险代理机构的群体活力,使其真正可以为保险市场的发展繁荣打下深厚的基础。尤为关键的是,保险代理人协会也应结合自身的各类资源,包括行业专家和各类技术储备,积极推进保险业的技术攻关,通过对当前全国的保险市场进行分析,对各类投保客户进行分类识别,结合不同客户的特点和需求给出相应的服务模式,从而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代理人的业务素质

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能够使保险业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保险制度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最终增强保险行业的服务水准。更为重要的是,保险代理人制度还可以进一步加速保险公司运营模式的优化。由此可知,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保险代理人的专业素养。然而不得不正视的是。现今我国的保险代理人专业素养,从整体上来看是参差不齐的,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超过九成的保险代理机构的从业者为下岗职工,具备足够保险服务知识的从业者数量比例仅不到百分之十,这个现状对于我国保险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就为保险代理人协会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所管理的众多代理人从业者进行及时的专业培训。应该在自身内部构建具备足够专业水准的培训机构,为从业者提供符合市场和行业需求的学习与实践课程,逐步提升代理人从业者群体的专业知识,使其能够熟悉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强化全社会对本行业的监督,通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使保险代理人从业者之间也能够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从而最终增强这个群体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为了进一步夯实这一群体的业务素质,在行业内部构建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尽可能唤醒保险代理人群体的潜能,使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对于其中十分突出的员工,则可以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为其配置一些更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在代理机构的内部构建自身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归属感,使员工体会到自身努力所带来的回报。在保险行业激烈竞争的现今,只有持续增强代理人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才能够真正使保险公司的实力得到质的提升。

四、结语

目前,如何避免保险欺诈,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和研究的焦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多保险企业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引入相关的信息经济学方法,通过数学模型的分析和管理机制的优化,来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欺诈行为,希望能够在源头降低保险欺诈行为的出现率。这些国家的举措及方法均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国家的保险部门,也逐步积累了不少反欺诈的有效策略。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水平依旧在起步期,有相当比例的民众并没有形成足够的保险意识,而不少保险公司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考虑,过分追求业务量的攀升,却同时没能同等地重视业务中所承载的风险,这就为保险欺诈的生长带来了巨大的温床,而过多的欺诈行为,势必会极大地损害我国保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其难以形成较大的实力,无法与国际保险巨头竞争。所以,我国相关的机构应该以快补晚,抓紧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保险欺诈问题的研究。本文根据我国当前保险行业的现状及不足之处,给出部分值得实践的具有价值的保险欺诈防范机制,尤其是强调对不同保险公司间进行信息合作共享,以此来杜绝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而随着行业逐步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的国民也一定会逐步深入了解保险常识,这一方面能够推进保险业务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可以说,保险反欺诈问题不会一蹴而就地解决,它会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与保险业同步发展,这就需要保险行业做出巨大的努力。

企业核心竞争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测评,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文章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入手。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取得主动的源泉与动力,是企业发展中形成的最核心、最根本的、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的部分。浅谈了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的分析与设计

(一)评价指标的筛选

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作为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客观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科学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有一个科学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注意适当地控制指标体系规模,真正地反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首先,要确定评价总目标,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然后根据总目标的构成因素确定评价要素(准则层),而后沿着评价要素所涉及的客观条件进一步确定评价的指标集,依据指标体系中各种指标的因果、隶属、顺序等关系,对指标集进行关系划分,级别划分和类划分,根据需要依次可以出现指标,最终得到指标体系的递阶结构。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包括四个评价要素:可持续营运能力、可持续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创新能力。以这四个评价要素为准则层,根据各要素所涉及的范围确定指标。

(二)评价指标间关联性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增殖性、整合性、独特性、动态和延展性等特点,是企业独具的、独一无二的、其它竞争对手所无法模仿的、价值性极强的能力集合,这些与众不同的特性决定了集合内的要素必须是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体现的最佳结合。

本文提取出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大要素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集合中的评价因素。从微观来看,每一个要素都包含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体现着丰富的实践意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从宏观来看,四大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共同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未来。作为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指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核心竞争力是处于企业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所以处于最中间的位置。而四大要素指标是决定核心竞争力强弱状态的,则应紧紧围绕在核心竞争力周围。

二、构成评价体系的财务指标

(一)可持续营运能力指标

企业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通常主要是从企业资金使用的角度来进行的,主要关注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借以评价和判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源周转效率。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周转速度。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最有代表性指标,它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全部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企业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营业收入或周转额。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管理水平越高,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高。

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总额×100%

其中:总资产总额=本期总资产余额+资产减值损失;总资产平均总额=(期末总资产总额+期初总资产总额)/2;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用来估计营业收入变现的速度和管理的效率。一般认为周转率愈高愈好。

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购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

购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存货周转率

存货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项目之一,是企业获取资源,提高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其能迅速变现是流动资产增值的首要保证。存货周转率是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存货是否过量和资产流动能力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占用资金可周转的次数,周转次数越多越好。通过不同时期存货周转率的比较,可评价存货管理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总额×100%

其中:存货总额=存货余额+存货跌价准备

4.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是评价企业负债水平和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企业的经济实力越强,但也不是越低越好,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密切相关,应予以权衡,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较为适当。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二)可持续盈利能力指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突出财务指标是盈利能力类指标,盈利能力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在财务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中,盈利能力指标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为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综合反映。盈利主要是立足股东,确保公司运营、规模增长对股东盈利的持续支撑。而我们考察的企业主要产品的盈利能力才是企业持续盈利的支撑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是否具有核心性,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进行判断。盈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

1.总资产报酬率

它是指企业利润总额加利息支出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该指标反映企业获得报酬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通常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平均总额×100%。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净利润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净资产额的比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3.现金净利润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分别表明每1元的净利润中含有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会计利润与真实利润的匹配程度,对于防范人为操纵利润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至关重要。一般认为,该指标的数值越高,表明企业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相关度越高,利润的质量也就越高。

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净利润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4.营业利润率

该指标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带来净利润的多少,表示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

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创新和变革以实现经营扩张和拓展,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是生存之本,也是获利之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关心企业的发展能力或成长性,因为发展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投资者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发展能力是企业未来价值的源泉。

1.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增长额与前期净利润的比率,它表明企业净利润的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具有可持续性增长能力。如果该指标降低,则说明企业未来的发展令人担忧。

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增长额/年初净利润×100%

2.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从资产总量扩张方面来衡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反映本期资产规模的变动,表明企业规模的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与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率。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增长增量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该指标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该指标大于10%,说明企业处于成长期,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该指标在5%~10%之间,说明企业处于稳定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如果该指标小于5%,说明企业要想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利润滑坡,如果没有已开发好的新产品,其将进入衰退期。

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一年主营业务收入×100%。

4.市场份额增长率

市场份额在本体系中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直接反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对消费者和用户的满足程度,表明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市场份额越高,表明企业经营、竞争能力越强。而市场份额的增长率越大,表明企业更容易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份额增长率=本年市场份额/上一年市场份额×100%。

其中:市场份额=目标企业销售额/同行业销售总额×100%

(四)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

创新是一个国家、地区和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中自然就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研发投入、新产品产出等来衡量。

1.研发投入贡献率

研发投入贡献率反映企业研发投入的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的体现。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越高。该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为:研发投入贡献率=新产品(服务)营业收入/研发投入×100%。

2.科研经费投入率

科研经费投入率反映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反映企业安排与实施技术创新的能力。表现了企业对研究开发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重视程度。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对研发重视的程度越高,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新产品开发等创新能力就越强。

其计算公式为:科研经费投入率=技术创新活动总费用÷营业收入×100%。

3.新产品产值占营业收入的比率

新产品产值占销售额的比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之比。该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速度,而且还反映了新产品被市场认可的程度。其比值越高,说明企业的新产品上市速度快,企业的创新能力强。

其计算公式为:新产品产值占销售额的比率=新产品产值/营业收入×100%

4.新产品获利能力强度

该指标反映新产品在企业盈利前景中的地位,据以进行企业产品战略的调整。

其计算公式为:新产品获利能力强度=新产品的毛利/企业毛利总额×100%。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推向实践过程的重要环节。希望能将核心竞争力评价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为更好地深化应用核心竞争力这一理论,提供一些有益的、可借鉴的方法。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具有简单易行,能够广泛应用于同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较的优点。

[参考文献]

[1]胡宜挺,李万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作用机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2]莫兰琼,刘东升,张敏.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05,(2).

[3]汤学俊.组织学习与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培育[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3).

[4]王瑶.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构建[J].经济师,2005,(3).

[5]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评论[J].财会通讯,2005,(3).

[作者简介]陈思成,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会计5092班。

上一篇:旅游业网络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院校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