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范文

2023-09-17

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范文第1篇

名 :张小建

号 :1081310103 专业班级 :工程管理

期 :2010年6月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城市的排水系统,通过对现今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的问题的提出,强调排水系统对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简要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字:排水系统 城市规划

今年,在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很多地方因强降雨袭击,杭州、深圳、南昌、北京、武汉等多座城市出现交通瘫痪,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出现城市“内涝”。网上一度出现“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等戏谑的用语。逢雨必涝,逢暴雨必瘫,这似乎已经成为好多城市的现状,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排水系统在城市中是有着怎样的状况。

现行我国各大城市的排水系统普遍落后,暴雨后排水不畅,城内出现“洪涝”,人们的出行及生活出现很大的不便,这些都向人们昭示着排水系统的急需改革、完善、进步。然而要想改革就得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国排雨水问题出现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并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愈来愈快,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面积上的。城市化的进展让城市急剧扩大,但是城防却没有跟上。让本来就欠缺的排水系统更加的落后。北京水务局称,城市建设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北京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城市排水系统出现“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出现排水问题是无可厚非的。

2.政府对于排水系统的管理存在欠缺。大多数的城市对于排水系统问题的保持着发现一处有问题的,补一处的态度,更甚者,有人认为,排水系统不可能处处都做到“十年一遇”的状况,因为那样资金投入量太大,并且没有必要,认为路面遇到超标准的雨水,淹一淹就过去啦,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有人也说城市出现内涝,是因为地形所致.不能仅靠完善排水系统。这些论点、观点都影响着政府对排水系统的态度。

3.城市路面硬化越来越普遍,导致作为排水的一部分——渗透越来越困难。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路面的硬化就是其产物。路面的硬化把原有的透水地面盖住了,使得原来可以通过渗透来降水的方式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并且雨水在路面停留的时间变短,雨水流量增大,容易造成积水,落后的排水系统无法满足暴雨的袭击。

4.气候的变化也间接的带来一定的排水问题。近几年来,气候发生巨大的变化,极端天气不断的出现,使得原来的城市防护系统出现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连降大雨、城市瘫痪就使城市的排水系统的问题显现出来。

5.除青岛等外的大部分城市采用雨污混流的排水系统。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都使用雨污混流的方式,污水很容易使排水系统堵塞,导致雨水的排泄不畅,造成积水,在暴雨时节出现城市“内涝”。

归纳以上的原因,我们应该思考的、应该做的还是围绕排水系统。把排水系统做好,解决超标准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政府要重视城市的排水系统并防患于未然。对于城市的建设,政府不能只注重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还应该重视一些看不见但是对人们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设施。不能出现“重地表,轻地下”的现象。这不仅是为人们的生

活提供保障,也是政府工作能力的体现。因为越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越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越能看出管理者的智慧;越是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地方,就越可能在紧要时刻考验管理者的应对能力。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更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让下次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时不会在有损失,例如排水系统的问题。对于排水系统的问题,无论我们有多少的改善措施,但是只要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就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只有政府重视起排水系统,我们才能很好的解决排水问题。

其次,做好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也非常的重要。在整体规划方面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规划规范的提高。我国应该提高地下水道建设与排污标准,并且做出明确的规范。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自身状况来决定,但是政府必须严格把关。在这一方面日本做的就很好。在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的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却因为排水系统的落后而饱受城市“内涝”之苦,一到暴雨季节,道路上“水漫金山”,地铁站变成“水帘洞”;再加上大量生活污水、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人在食用受污染鱼类后引发了水俣病、骨痛病等,公共水体污染成为社会关注重点。为此,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因此,在政府的重视之下,提高排水系统标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排水问题。

(2)排水系统应该采取雨污分流的方式。在现今社会中,但凡排水系统做得好的国家或者城市,没有一个不是采用雨污分流的方式。在青岛,有德国人建设的地下排水系统就是采用雨污分流,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做不到。青岛的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就越少,脏物也便于清理。这一做法,让青岛在6月份暴雨袭击时躲过了“内涝”的尴尬。在东京,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这个规定对东京的排水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此可见,雨污分流确实大有用处。

(3)增加排水系统的蓄水功能。在暴雨袭击的时候,雨水的排放可两路进行,一路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周围的江河,一路可以进入排水系统的蓄水部分。这样不仅缓解了地下排水道的负担,还可以加大对水的利用。就像刘延恺说的“我们的城市规划不能只看到排水,很多城市还干旱缺水,为什么不把多余的水存起来?”因此,从长远的城市发展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应该进一步的发展地下蓄水、排水功能。

(4)增加渗透地面。增加渗透地面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是一项既实用又环保的措施。现在,城市都处于寸土寸金的状况,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地面都换成可渗透的。但是,我们可以对一些地面再利用,例如,台湾已将很多停车场改用透水地面,一些新停车场甚至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坪;还有在一些人行道上可以采用渗水地面。这些都能有效地改善排水问题。

(5)建立有效地、系统的疏通渠道。比如,针对不同位置,设定不同的排水渠道。例如,东京的两种雨水疏通渠道: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

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后续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排水系统亦是如此。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包括定时清理、定时维修检查、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等。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努力。例如,在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只要知道编号维修人员便能迅速定位。定时清理尤其重要,因为下水道是细菌等微生物生存与繁殖的最佳地点,下水道的脏污可能会引起疾病的侵袭。伦敦就曾因为地下道带来霍乱的肆虐而改造排水系统。

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范文第2篇

名 :张小建

号 :1081310103 专业班级 :工程管理

期 :2010年6月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城市的排水系统,通过对现今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的问题的提出,强调排水系统对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简要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字:排水系统 城市规划

今年,在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很多地方因强降雨袭击,杭州、深圳、南昌、北京、武汉等多座城市出现交通瘫痪,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出现城市“内涝”。网上一度出现“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等戏谑的用语。逢雨必涝,逢暴雨必瘫,这似乎已经成为好多城市的现状,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排水系统在城市中是有着怎样的状况。

现行我国各大城市的排水系统普遍落后,暴雨后排水不畅,城内出现“洪涝”,人们的出行及生活出现很大的不便,这些都向人们昭示着排水系统的急需改革、完善、进步。然而要想改革就得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国排雨水问题出现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并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愈来愈快,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面积上的。城市化的进展让城市急剧扩大,但是城防却没有跟上。让本来就欠缺的排水系统更加的落后。北京水务局称,城市建设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北京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城市排水系统出现“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出现排水问题是无可厚非的。

2.政府对于排水系统的管理存在欠缺。大多数的城市对于排水系统问题的保持着发现一处有问题的,补一处的态度,更甚者,有人认为,排水系统不可能处处都做到“十年一遇”的状况,因为那样资金投入量太大,并且没有必要,认为路面遇到超标准的雨水,淹一淹就过去啦,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有人也说城市出现内涝,是因为地形所致.不能仅靠完善排水系统。这些论点、观点都影响着政府对排水系统的态度。

3.城市路面硬化越来越普遍,导致作为排水的一部分——渗透越来越困难。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路面的硬化就是其产物。路面的硬化把原有的透水地面盖住了,使得原来可以通过渗透来降水的方式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并且雨水在路面停留的时间变短,雨水流量增大,容易造成积水,落后的排水系统无法满足暴雨的袭击。

4.气候的变化也间接的带来一定的排水问题。近几年来,气候发生巨大的变化,极端天气不断的出现,使得原来的城市防护系统出现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连降大雨、城市瘫痪就使城市的排水系统的问题显现出来。

5.除青岛等外的大部分城市采用雨污混流的排水系统。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都使用雨污混流的方式,污水很容易使排水系统堵塞,导致雨水的排泄不畅,造成积水,在暴雨时节出现城市“内涝”。

归纳以上的原因,我们应该思考的、应该做的还是围绕排水系统。把排水系统做好,解决超标准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政府要重视城市的排水系统并防患于未然。对于城市的建设,政府不能只注重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还应该重视一些看不见但是对人们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设施。不能出现“重地表,轻地下”的现象。这不仅是为人们的生

活提供保障,也是政府工作能力的体现。因为越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越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越能看出管理者的智慧;越是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地方,就越可能在紧要时刻考验管理者的应对能力。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更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让下次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时不会在有损失,例如排水系统的问题。对于排水系统的问题,无论我们有多少的改善措施,但是只要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就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只有政府重视起排水系统,我们才能很好的解决排水问题。

其次,做好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也非常的重要。在整体规划方面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规划规范的提高。我国应该提高地下水道建设与排污标准,并且做出明确的规范。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自身状况来决定,但是政府必须严格把关。在这一方面日本做的就很好。在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的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却因为排水系统的落后而饱受城市“内涝”之苦,一到暴雨季节,道路上“水漫金山”,地铁站变成“水帘洞”;再加上大量生活污水、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人在食用受污染鱼类后引发了水俣病、骨痛病等,公共水体污染成为社会关注重点。为此,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因此,在政府的重视之下,提高排水系统标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排水问题。

(2)排水系统应该采取雨污分流的方式。在现今社会中,但凡排水系统做得好的国家或者城市,没有一个不是采用雨污分流的方式。在青岛,有德国人建设的地下排水系统就是采用雨污分流,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做不到。青岛的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就越少,脏物也便于清理。这一做法,让青岛在6月份暴雨袭击时躲过了“内涝”的尴尬。在东京,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这个规定对东京的排水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此可见,雨污分流确实大有用处。

(3)增加排水系统的蓄水功能。在暴雨袭击的时候,雨水的排放可两路进行,一路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周围的江河,一路可以进入排水系统的蓄水部分。这样不仅缓解了地下排水道的负担,还可以加大对水的利用。就像刘延恺说的“我们的城市规划不能只看到排水,很多城市还干旱缺水,为什么不把多余的水存起来?”因此,从长远的城市发展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应该进一步的发展地下蓄水、排水功能。

(4)增加渗透地面。增加渗透地面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是一项既实用又环保的措施。现在,城市都处于寸土寸金的状况,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地面都换成可渗透的。但是,我们可以对一些地面再利用,例如,台湾已将很多停车场改用透水地面,一些新停车场甚至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坪;还有在一些人行道上可以采用渗水地面。这些都能有效地改善排水问题。

(5)建立有效地、系统的疏通渠道。比如,针对不同位置,设定不同的排水渠道。例如,东京的两种雨水疏通渠道: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

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后续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排水系统亦是如此。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包括定时清理、定时维修检查、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等。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努力。例如,在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只要知道编号维修人员便能迅速定位。定时清理尤其重要,因为下水道是细菌等微生物生存与繁殖的最佳地点,下水道的脏污可能会引起疾病的侵袭。伦敦就曾因为地下道带来霍乱的肆虐而改造排水系统。

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范文第3篇

为做好洪涝灾害的防范和处置,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坚持“有汛无汛按有汛准备,大汛小汛按大迅准备”的原则,克服麻痹思想,明确责任,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红岗区内洪水、暴雨等引发的内涝灾害或重大险情。

三、应急预案

(一)预案等级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按雨量大小分三级,即I组、II级、III级。

I级应急预案,即特紧急应急预案,城区日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暴雨。

II级应急预案,即紧急应急预案,城区日降雨量达25.0—49.9毫米以上的大雨。 III级应急预案,即一般应急预案,城区日降雨量达10.0—24.9毫米以上的中雨。

(二)预案处置

当城区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时,启动I级应急预案。下雨期间,镇、街道、园区每小时向区城市管理局报告一次当地雨情,每2小时报告一次管辖区域排干渠、调蓄泡沼水位;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向市防汛总指挥部报告水情;市防汛总指挥部负责向市政府报告水情。由市政府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根据各水位的高低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抢排防涝。

当城区降雨量在25.0—49.9毫米以上时,启动II级应急预案。下雨期间,镇、街道、园区每2小时向区城市管理局报告一次当地雨情,并在每日8:00时和14:00时报告一次辖区内排干渠、调蓄泡沼水位情况;由区城市管理局根据水位高低,分别组织各排水泵站、排污站,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排水防涝。

当城区降雨量在10.0—24.9毫米以上时,启动III级应急预案。下雨期间,镇、街道、园区每4小时向区城市管理局报告一次当地雨情,

由区城市管理局通知相关单位安排人员巡线,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排水防涝。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城镇排水的组织领导,成立红岗区城镇排水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城市管理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担任,成员由镇、各街道、园区、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各大企业排水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市管理局排水管理中心;镇、街道、园区有关单位城市排水主管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编制辖区内的排水应急预案;各大企业、区属有关单位要建立巡查制度,相应设立排水抢险组、物质保障组、技术指导组等。

(一)城镇排水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监督检查排涝、防淹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传达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并反馈信息,通报汛期排水情况;及时提供市内应急资源信息,必要时调集物资及向周边城市救援;发生危急事故和险情时,紧急组织人员疏散;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

(二)排水抢险组职责

负责进水井的疏通、涵闸的启闭、排水管渠的疏挖、提升泵站的运行,控制积水和淹水的蔓延,防止事态扩大。必要时组织各单位抢险队集中投入排水抢险。

(三)物资保障组职责 建立全区应急资源的台帐,对排水泵、编织袋、运输车辆等设施的分布和联系方式要制成图表,必要时紧急调集物资和工具到救援现场。

(四)技术指导组职责

负责制定各险情地区排水抢险技术方案,并监督指导实施;

解决应急排水问题,处理险难问题,确定城市排水应急预案等级,并提出启动意见及指导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进入汛期积极排水管理部门和责任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工具畅通。

(二)各级排水管理部门和单位建立承包责任制,成立抢险队伍,设专人防守,出现大暴雨或险情能够及时进行强排或疏通。

(三)各排水管理部门和单位要求储备水泵(5台),编织袋(10万条),储备柴油机、柴油、雨衣、雨伞、靴子、铁锹、手电等抗洪抢险物资,保证抢险需要。

(四)镇、各街道、园区、企业要准备防汛应急资金(2万元),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五)汛前要完成雨排管线、检查井、雨水井等排水设施的清淘和疏通工作,确保排水设施发挥应有的功能;要认真做好排水泵站内电器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工作,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六)重点做好平房区、易涝、低洼地区排水工作,加强对排水设施薄弱地区建设、维修资金的投入,制定好排水应急实施方案,做好实施强制排水和安全转移居民的准备,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对救援抢险过程中急需调用的物资、器材、人员、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拒绝,否则严厉惩处。对没有认真履行应急预案相关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其渎职责任。

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范文第4篇

1 实施分流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先阶段排水系统的体制

我国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投资因素的限制及发展模式的影响, 现状建成区多为雨污合流制。合流制区域面积至少占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 而且八十年代以前的建成区, 建筑密集, 各种地下管线拥挤, 要改造为分流制, 需增设一套污水管网系统, 难度非常大。现通常认为宜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 即城市新区及有条件改造的建成区采用分流制, 把雨水、污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 逐步转变目前的雨、污水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为完全的分流制系统。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控制, 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 避免洪涝灾害, 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 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面源污染。部分现状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不宜盲目追求分流制。

1.2 新城区排水体制存在问题

虽然新建城区排水体制通常规划为分流制, 但在建设过程中常不能完全实现, 特别是在发展迅速的城市。造成雨污合流的主要原因是规划和建设的不协调。

(1) 规划的污水管道管径偏小, 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人口、住宅和工业区的实际需要。在用水高峰期污水外溢, 不但污染环境, 而且令管理人员疲于奔命, 却治标不治本。大量污水不得不排入雨水管道, 造成雨污合流。

(2) 由于规划落后于建设, 或者是建设计划安排不合理, 使新开发地区的污水无处排放, 只能就近排入河道。

(3) 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滞后, 污水得不到处理。由于早期污水处理厂规模小, 迫使一些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系统。

(4) 污水管网没有统一管理, 多家单位各自为政, 导致污水支管接入没有统一标准和统一监管。

(5) 住宅区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混乱。一方面是住户在房屋装修时, 将厨房或厕所改建在阳台上, 将排水管接入雨水立管。还有住宅区内的小店铺, 为图方便而就近将污水排入雨水口, 造成雨污合流。另一方面是有些开发公司在未办理任何手续, 并且根本不了解工地附近的排污管网的情况下, 将污水支管接入了雨水井。

(6) 居民观念滞后, 没有雨污分流的概念, 即使是雨污分流系统, 居民的污水管也是怎么方便就怎么接, 往往就接入雨水管道。

(7) 少数污水管道存在质量问题, 管理单位拒绝接收, 新建污水管不能投入使用。

1.3 新城区实施雨污合流的对策

(1) 完善城市排水规划, 注重排水管道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和基本参数, 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规划建设方案。结合各地的排水现状, 并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排水工程的近远期建设规划, 区块划分合理, 体制采用适当, 符合地区实际。

(2) 合理安排建设计划, 完善污水管网, 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

(3) 健全有关管理法规, 加强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排水管网由市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市政管理部门应运用现有的法律、法规, 把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上来, 发挥其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权威性、强制性和规范性作用, 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

(4) 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完善的传媒系统, 通过一些主题教育活动, 向老百姓宣传雨污分流的意义和重要性, 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 新建雨水利用设施对城市外排雨水地面径流量大小控制的探讨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 地面径流量增大 (北京地面径流量目前已达到50年代的两倍) , 采用雨水以排为主的单一模式来解决雨水排放问题, 造成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规模和投资较大, 根据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采用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地面径流, 并解决因雨水大量流失而造成的地下水补给减少;土壤的含水量降低, 水的蒸发量减少, 热岛效应加剧;道路行道树因地面硬化、土体缺水发生病害, 成活率下降与生长状况不良等问题。

雨水利用是雨水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的总称。新建雨水利用设施可有效控制地面径流量, 并解决上述环境问题。

2.1 新建雨水利用设施对城市外排雨水地面径流量大小控制的可行性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新建雨水利用设施可有效减少外排地面径流量。

德国1989年制定雨水利用设施的标准 (DIN1989) , 规定新开发区外排的暴雨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 新建和改建小区必须考虑雨水利用系统。

日本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 规定新开发区外排的暴雨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 新建和改建小区必须考虑雨水利用系统, 并进行了大量的雨水利用研究及实际工程。

由于缺水形势严峻, 北京市开展雨水利用的步伐较快。2000年, 北京正式启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工程, 城市雨水利用已进入示范与实践阶段, 可望成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龙头。中德合作研究项目《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城区雨洪控制及利用》已开始实施, 并在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双紫小区、丰台体育场等地建立了雨水利用的示范基地。

2.2 减少外排雨水地面径流量的具体措施

2.2.1 集中式雨水回灌

(1) 城市雨水回灌技术可行性。

德国柏林市每年回灌水量达到1.35亿m3。1984年北京市在潮白河流域建造了人工回灌工程项目, 每年回灌水量达到40×106~80×106m3, 截至1990年该地区地下水水位提高了2m~3m。

国内外人工回灌工程的正常运转, 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回灌技术经验与标准。此外, 随着我国气象数据采集、地表水文和地下水勘察领域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 先进实验仪器和模拟分析方法的应用, 可为城市雨水回灌项目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数据,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2) 城市雨水回灌经济可行性。

水回灌入渗技术从经济学角度考察, 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与传统雨水排水系统相比, 回灌渗透技术更能节省投资费用。并且, 随着回灌水量的增长, 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效益链条。

(3) 雨水回灌的方式。

(1) 渗透井。渗透井包括深井和浅井两类, 前者适用于水量大而集中、水质好的情况, 如城市水库的泄洪利用。城区一般宜采用后者, 其形式类似于普通的检查井, 但井壁做成透水的, 在井底和四周铺设直径10mm~30mm的碎石, 雨水通过井壁、井底向四周渗透。渗透井的主要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和所需地下空间小, 便于集中控制管理。缺点是净化能力低, 对水质要求高, 不能含过多的悬浮固体, 需要预处理。

(2) 渗透池 (塘) 。渗透池的最大优点是渗透面积大, 能提供较大的渗水和储水容量, 净化能力强, 对水质和预处理要求低, 管理方便, 具有渗透、调节、净化、改善景观等多重功能。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在拥挤的城区应用受到限制, 设计管理不当会造成水质恶化, 蚊蝇滋生。适用于汇水面积较大、有足够的可利用地面的情况。

2.2.2 其它措施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透水性道路结构 (如透水性人行道结构) 、下凹式绿地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的采用减少外排雨水地面径流量的技术措施是降低雨水排水系统投资的有效途径, 还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3 结语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的首要问题。它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 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影响深远, 同时还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初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城区的排水体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的要求, 污水利用处理情况, 原有排水设施, 水环境容量, 地形、气候等条件, 从全局出发,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考虑确定。

摘要:排水系统从以前的防涝减灾、排污减害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 排水系统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 畅通城市水循环的作用, 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 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分析了城市排水系统分流制的实施存在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并就外排雨水地面径流量大小控制进行了阐述, 对雨水回灌利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排水,分流制,雨水地面径流量,雨水回灌

参考文献

[1] 孙慧修.排水工程 (上册) (第4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 奉桂红, 刘世文, 胡永龙.深圳市实施排水系统分流体制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 2002, 18 (10) :24~26.

[3] 王文远, 王超.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回顾与展望[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1997, 17 (6) :8~11.

[4] Vieux B.E., Vieux J.E..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a Radar rainfall System for Sewer System Management.At-mospheric Research, 2005, 77:322~336.

[5] Wang B.Z, Jin W.B, Wang S.M., Cao X.D and Ma Z.G.Design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a full scale MWWTP with EHYBFAS process.Proceedings of the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Coastal Areas, held in ANmin Island, South Korea, 2006, 13~15.

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范文第5篇

水污染及水资源紧缺是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城市的排水系统功能仍然停留在及时排除雨污水, 防止市区雨洪内涝, 集中处理污水, 达标排放, 防止公共水域水质污染的目标上。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只保护了局部环境, 而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而实际上, 良好的水环境不是局部地域的, 它的范围是整个流域乃至全球的。

2 排水系统规划

作为现代化城市和工业企业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需要在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 有关基础资料、排水系统的设计规模、设计期限等应根据总体规划的设计规模和设计期限而定。

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要与临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相协调, 防止此区域的污水系统对临近区域, 特别是下游区域的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 排水体制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形式。由于受投资因素及发展模式的影响, 我国的老城区基本为合流制, 许多地方还形成了不完全的分流制。根据国内城市污水设施建设的发展情况, 目前宜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 即城市新建道路及设施、有条件改造的建成区采用分流制, 并逐步将当前的雨污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改造为完全分流制系统。部分老城区宜采用截留合流制排水系统, 即保留现状合流管, 在其下游敷设截留干管, 截留合流管内污水, 并视城市的发展状况, 逐步完善现状管网为分流制。

4 排水管网

由于受自身重力流的限制, 排水管网水流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形成则难以改造, 因此在管网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量大小、标准高低、上下游高程衔接情况, 使排水系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尽量减少数年后排水系统因过流量不足而需重新修建的情况, 避免经济损失。

我国排水管网建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通常是以路带水, 以小区建设带动管网的建设, 造成许多现状管网形不成系统, 利用率低。有些污水管道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对水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不少城市和地区往往只是重点建设污水处理厂, 常常是污水处理厂按规划建成运用, 而污水管网却只建了部分干管, 一方面造成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多年仍不能满负荷运行, 另一方面, 部分污水仍直接排入河体污染环境。因此, 排水管网的建设应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作为一个整体, 同步实施。

5 优化设计城市排水系统的四个途径

5.1 优化城市排水管网平面布局

排水管网的平面布局包括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已有研究表明, 城市排水系统的最佳布局是将小流量路径减至最小, 并将整个排水系统的总埋深减至最低, 且不增加管线泵站。后来设计研究人员发现城市排水系统平面布置能够抽象为由点和线构成的决策图, 于是试图从图论中寻找平面优化布置的方法。假定系统中的每一管段具有相同的权重, 避开水力因素, 用定权方法来求解。

5.2 优化已定管线的埋深

对于在管线平面布置已定情况下进行管段管径——埋深的优化设计问题, 其最优化方法一般分为两种:间接优化法和直接优化法。间接优化法是在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最优化计算求得最优解;而直接优化法是根据性能指标的变化确定一个目标函数, 以给各方案提供一个统一标准, 通过直接对各种方案或可调参数的选择、计算和比较, 来求得最优解或满意解。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都以设计规范及管径、流速、坡度、充满度间的水力关系为约束条件, 以达到费用最小为目标。

5.3 优化城市降雨径流模型

城市雨水径流一般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推理公式法最大优点是简单迅速, 并且能够得到偏于安全的设计。但是, 已有研究表明推理公式法中的假定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没有考虑降雨的空间变化。 (2) 理论假设过于简单。 (3) 只能计算洪峰流量, 无法推求完整的径流过程, 无法进行雨水调节池设计和合流制排水管道溢流流量的计算等。 (4) 将暴雨的设计重现期直接转化成排水管渠的设计重现期。 (5) 不满足对雨水径流水质方面的计算要求。为使计算趋于合理, 除按汇水面积均匀增大的原则合理布置管道外, 还需正确的选用径流系数以及较精确的计算集水时间。此外, 结合本地区的气象条件等因素, 对推理公式进行补充、改进, 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5.4 优化城市旧的排水系统改扩建方案

目前, 针对不同的情况, 制定合适的改扩建方案, 以充分利用原有管渠实现保护环境和节约投资为双重目标对城市旧的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改造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1) 改合流制为分流制。此法可以完全杜绝溢流混合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改造彻底。但是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对城市生活影响较大, 并且投资费用很高。 (2) 保留合流制, 修建合流管渠截流管。这是目前管道改造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溢流的混合污水污染程度仍然较高。 (3) 对溢流的混合污水进行适当处理。 (4) 对溢流的混合污水量进行控制。

6 结语

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在国内外已取得较大进展, 各种技术及模型等日趋完善, 同时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 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管理模型, 确定实时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 保证排水管网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使得排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质最少, 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摘要:城市污水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城市排水系统就是将所产生的城市污水有组织地处理与排放的工程设施, 由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组成。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排水管网的完善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改善极其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排水体制将直接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 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影响深远。因此有必要对如何经济技术地优化设计和改扩建城市的排水系统, 降低管道系统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使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排水,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杰, 李捷, 熊必永.城市排水系统新思维[J].给水排水, 2002, 28 (11) .

[2] 汤海.城市排水系统实时控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24) .

[3] 张华, 石峰, 翁皓琳.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的应用与发展[J].低温建筑技术, 2009, 31 (8) .

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范文第6篇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污水有效的收集、处理、利用及雨水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 还为城市提供了第二水源。在水污染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严峻局势下, 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1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 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其作用是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市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使城市免受污水之害和免受暴雨积水之灾, 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和生产环境, 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维持生态平衡, 保证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长期经验表明, 建设完善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控制城市水污染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目前,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士和俄罗斯等国家基本普及了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更加滞后。严重的水污染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的污水治理, 这就要求城市排水系统除传统的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外, 还需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 畅通城市水环境, 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2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前期准备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排水系统的专业工程规划设计。规划工作者要掌握详实的基础资料,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 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排水体制、排水管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水体的全面规划。

从工程经济的角度贯彻全系统省资源、省能源的方针。将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地融会贯通到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去, 起到规划切实指导工程设计、工程实施。

2.1 排水系统体制的确定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包括分流制和合流制。合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混合在同一套管道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分流制包括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 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管道系统, 而雨水用另一套管道系统排除的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三种形式: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将城市的混合污水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的排水方式称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 修建沿河截流干管, 在城市的下游建污水处理厂, 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溢流井。在降雨量较小或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 可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2.2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基础资料

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是决定规划设计质量、工程投资、社会与环境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其真实性不容忽视。主要基础资料如下。

(1) 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道路、给水、电力、防洪、环保等专业规划。 (2) 排放水体资料:流量、水位特征值, 水质污染情况, BOD5、COD、SS、pH以及其它。 (3) 自然地理及气象资料:降水、风向、冰冻、地下水位、地形、地质等。 (4) 现有城市排水系统及设施, 城市周围山洪排放、河道防洪能力和措施。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 (6) 当地污水灌溉、污水回用现状及规划。

2.3 城市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要根据地形和当地条件 (水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工程投资等) 确定排水系统体制。新建城市和新区应尽量采用分流制, 雨水收集后可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大大减轻了污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从整体上和长远上看是经济合理的。对已经形成合流制的城市, 可暂时保留其合流制排水系统, 逐步改造。

小城镇可采用合流制。个别单位和企业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应进行局部处理, 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2.4 城市排水管道规划设计基本参数确定

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是决定设施规模的基础, 因此在选择这些参数时, 既要考虑省资源、省能源、经济合理的原则, 又要符合当地实际操作的技术可行的原则。 (1) 规划年限; (2) 规划人口; (3) 排水定额; (4) 当量污染负荷;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浓度; (6) 径流系数; (7) 溢流周期。

3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方案设计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思路如下。

3.1 排水系统布置

(1) 管道走向宜符合地形趋势, 顺坡排水; (2) 管径大小须与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相吻合; (3) 管网密度合适, 排水路线最短, 以求经济合理; (4) 污、雨水排放尽可能分散, 避免集中; (5) 污水截流干管尽可能布置在河岸及水体附近。

3.2 选定排水出路

(1) 利用天然排水系统或已建排水干线为污、雨水排放的出路; (2) 要在流量、高程两方面都保证污、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3.3 划分汇水面积

(1) 依据地形并结合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进行污、雨水汇水面积的划分; (2) 污、雨水汇水面积不宜过大; (3) 污、雨水汇水面积图的形状尽可能比较规则且与地形变化紧密结合; (4) 划分污、雨水汇水面积须与比邻系统统筹考虑, 做到均匀合理。

3.4 选择排水线路

(1) 排水管道的线路须服从排水规划的统筹安排; (2) 尽量避免排水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及构筑物。

3.5 确定排水管道系统的控制高程

(1) 排水管道出口的控制高程 (水体的洪水位、常水位、排水干管的内底高) ; (2) 排水管道起点的控制高程 (起点本身是低洼地带、有排水要求的地下室、管道计划将来向上游延伸等) ; (3) 排水管道系统中, 各重要节点的控制高程 (接入的支管、利用已建管涵、与各种地下管线的交叉等) 。

4 结语

规划设计是建设的龙头。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连续的、操作性强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将会为城市发展稳定地、合理地、有序地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国乃至全球水危机的境况下, 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矛盾?城市污水作为一个主要的水污染源, 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我们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者面前。21世纪的排水管道系统的定位应从传统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 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的水环境, 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城市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 深度探讨了城市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思路,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城市,排水管道,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郝明家, 王莹.城市水污染集中控制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政工干部培训学习体会范文下一篇:职工读书阅读活动简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