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茶具范文

2023-09-20

陶瓷茶具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技术应用;文化传播

文章编码:1672-7053(2022)02-0072-04

体验经济时代下,具有经济与文化双重价值属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设计界的广泛关注。运用设计和技术将文化与产品进行融合,使文化以创意产品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既是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的创新性途径,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当下,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主要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将文化有机融合于产品中是学术探讨的热门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化特征提取、用户需求分析、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三个方面。但很少有人从技术应用视角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文章从文化创意产品相关文献、专利技术以及典型实际案例出发,以产品基本要素、技术和文化表达与传播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框架,综合论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文化创意产品解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是“具有传达意见、符号与生活方式的消费产品”。因此,文化创意产品是注入了文化的消费品,其本质是文化、技术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其中,文化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核,生产加工技术是实现手段,经济效益则是根本目标。“文化+技术=经济”,此等式在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中逐渐成为事实,并且正创造出众多创意爆品。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种类丰富、功能齐全,涵盖了大部分生活用品。由文化创意产品种类可以看出,将文化依附于满足用户日常需求的产品中是最常见的设计策略。但当下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过于追求批量化、超速化、短期化,造成了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技术脱节等现象。文章以提高文化创意产品技术含量、丰富其类型与样式,探索技术新的应用方式为出发点,对产品色彩、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各个要素表达与传播文化所应用的技术种类,挖掘文化创意产品应用技术表达与传播文化的途径与方式,构建文化创意产品基本要素、技术和文化表达与传播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产品表面装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表面装饰技术是一种改变产品表面的色彩、光泽等属性来提高产品审美功能、保护功能以及附加值的技术。在文化表达与传播方面,传统与数字印刷技术的视觉信息记录与传播特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2.1传统印刷技术的应用

传统印刷技术由平板、凸版、凹版及孔板印刷构成,借助于网版上的图文信息进行印刷复制,具有承印材料适应性强、成本低、配色范围广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具有批量化、低成本等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中。如某公司利用丝网印刷技术适应性强的特点,将“故宫猫”视觉图案印刷到背包、抱枕等众多生活用品中,形成了系列猫主题文化创意产品。由此,故宫“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宣傳,为其后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朕知道了”纸胶带利用了平板印刷技术,将康熙真迹以图案的形式印刷到胶带表面,通过低成本的加工技术创造出功能与文化兼备的文化创意产品,为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2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

数字印刷技术是采用数字技术对文字或图像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结合印前系统将处理的图文信息成像于印刷载体上,是一种无需输出菲林和人工拼晒版的全新印刷方式。其由数字水印、艺术微喷、立体印刷及印刷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等技术构成,为具有个性化、快速生产、少量多样等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如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油画复制品自助订购机”利用数字印刷技术实现了油画复制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并结合快速生产的技术特点实现了产品“零库存”销售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经营成本。故宫博物院通过艺术微喷技术结合高解析扫描仪还原了《清明上河图》等画作,使众多文物佳作以装饰画的形式走进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由此可见,产品表面装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创造出了视觉图像与日常用品相结合的形式表达与传播。此外,印刷技术种类与生产效果、应用场景密切相关,见表1。其中,传统印刷技术的优势在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化的起步阶段得到了充分展现,受到了众多品牌的应用,也是导致该类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印刷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对其研究与专利申请均侧重于节省成本、完善印刷效果等方面,很难创造出新的应用形式。但是,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进步将会使该类文化创意产品的样式逐渐丰富与多样化。发挥数字印刷技术小批量定制、可变数据、按需印刷等特点,是该类文化创意产品摆脱同质化,开发个性化、高端化的发展路径之一。

3产品造型材料及加工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基础,只有合理地运用材料的特性才能创造出独特的文化表达与传播形式。材料特性包含两方面:一是材料固有特性,即材料物理、化学特性,如化学性能、热性能、防腐性能等;二是材料派生特性,它是由材料固有特性派生而来,即材料感觉特性、经济特性等。其中,红木、陶瓷等材料派生出具有我国历史文化背景与风俗人情的独特人文情感特性。因此,材料固有特性与人文情感特性及加工技术为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表达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3.1橡塑及成型技术

橡胶和塑料的品种繁多,统称为橡塑材料,因其具有易成型、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具有形态独特、价格便宜等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中。注塑技术是热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之一,具有可制作复杂形态、着色鲜艳等优势。例如,故宫博物院利用树脂材料的可塑性,结合注塑成型工艺制作出外形圆润的“故宫娃娃”系列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抽象的造型搭配皇家配色还原了格格、御前侍卫等人物形象,彰显了“故宫萌”文化并且以合理的价格实现了“将故宫带回家”的愿景。大英博物馆采用环保橡胶材料结合注塑工艺,制作的小黄鸭抽象地还原了狮身人面像、印第安人等众多角色形象,巧妙借助橡胶材料成型性能强的特点展示了大英博物馆包罗万象的主题文化。

3.2金属及成型技术

金属材料一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结构与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形态稳定性以及独特的肌理和光泽,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给设计师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当下,金属材料的文化创意产品形态各异,主要应用塑性加工与铸造两种成型工艺制作而成。

3.2.1塑性加工技术

塑性加工是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胚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的加工方法,可分为锻造、挤压和冲压等工艺。例如,大英博物馆推出的古罗马元素系列书签,采用冲压、剪切工艺结合激光浮雕技术以抽象的形式还原了古罗马国王、法老等人物形象,将历史文化与当代产品加以融合,使得古罗马文化走进了人们生活中。

3.2.2铸造技术

铸造技术是将熔融态金属浇入铸型后,冷却凝固成为一定形状铸件的工艺方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演变中,铜、金银等金属材料在铸造技术的应用中派生出了独特的人文情感特性。例如,“开屏迎财”以铜为原材料,结合传统失蜡铸铜与铜彩高温着色等传统工艺制作出形态自然、色彩鲜艳的孔雀文化创意产品,保留了孔雀独有韵味的同时又增添了贵金属质感。以写实的造型手法高度还原了孔雀开屏的形态,展现出“写真铜艺”形态逼真、纹理细腻的特点,体现了我国铜材加工技艺水平。

3.3木材及成型技术

木材是人类使用较为古老的天然材料,给人以生态自然的感觉。利用木材独有的肌理、色彩等固有特性,可以创造出具有情怀与温度的文化创意产品。同时,机加工技术是木材的主要加工方法,包含锯割、刨削、铣削、钻孔等加工方式,具有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的特点。例如,原木音箱以天然木材为主体,结合切割、打磨工艺进行处理保留木材原有的质地、纹理和色彩,营造出大自然发声的意境。苏州博物馆的“山水间”文具置物座通过切割、激光雕刻等工艺对白蜡木与黑胡桃木进行加工造型,以木代山抽象地还原了苏州博物馆内的山水形态,赋予了文化创意产品自然的温度感,以此来向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致敬。与此同时,红木在历史文化演变中派生出我国独有的红木家具文化特性,由于其生长周期长、出材率低,导致我国红木资源稀缺。因此,生产红木家具所剩余料仍具备品质优良、收藏价值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轩颖等人提出了将红木余料与陶瓷、贵金属等材料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不同材质的搭配来提高产品丰富性,进而拓宽了红木的应用范围。

3.4陶瓷及成型技术

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非天然材料,因其派生出具有我国独特文化背景的情感特性,被广泛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灌浆技术是陶瓷基本成型工艺,其加工过程简单,可满足形态复杂、不规则等多种造型需求。目前,我国陶瓷种类众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如德化白瓷有“中国白”之称,其洁白无瑕的特质在“我佛慈悲”马克杯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此杯以德化白瓷为原料,经过灌浆、打磨等工艺,制作成杯身呈现石窟佛像合掌祈福之态,经过800℃与1300℃高温烧制形成乳白色,整体给人以心智圣洁、超凡脱俗的感觉。而景德镇玲珑瓷因明彻、通透的特点,被称为“卡玻璃的瓷器”。“流萤集”系列茶具便是在灌浆成型工艺基础上结合镂雕工艺,将铜器纹样附于杯身,高温烧制后茶杯充分展现出玲珑瓷通透的特点,赋予了产品较强的地域文化属性。随着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其市场出现了文化内容创新性转化不足、模仿抄袭严重等问题。岳岩等人分析了CMF理念与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内在关系,从色彩、材质、表面工艺等方面探讨了CMF理念在陶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与方法,以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3.5竹材及成型技术

竹子具有生长周期短、韧性好、环保等特点,其成型技术主要包含编织、竹制刨切片、弯曲等工艺。其中,编织工艺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最常用且具有文化属性特征的成型工艺。将竹编工艺中含有的合理利用材料的科学意识,材美工巧、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整体和谐的审美观念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是当下竹材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主要策略。如“品夏”休闲包将竹编工艺编织的背包与经过吊染工艺处理后的夏布进行结合,通过多种传统工艺的搭配呈现出简约的田园风格。李芳玲等人运用四角孔编织与螺旋纹编织工艺制作出土特产包装,结合染色工艺染成红、黄、蓝三色与山峦、太阳等花瑶文化元素相呼应,充分唤起人们的记忆共鸣,使用户与产品产生情感关联。目前,以竹编工艺保护与传承为目的竹编文化创意产品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问题。王亚明等人认为需要对竹材的材料特性,及其内在文化特性进行挖掘,通过使用方式与功能两种途径展现文化感,进而打破当下竹材类文化创意产品缺乏创新性的现象。

综上,产品造型材料及加工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创造出以形态表达与传播文化的方式。该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印刷技术以日常用品为载体的造型约束,丰富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样式。但设计过程中产品形态与文化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往往需要依靠设计师丰富的经验与灵感,导致该类文化创意产品品质两极化、方案抄袭现象严重。在这方面,需要开展深入的设计研究提出新的技術应用方式。同时,部分材料及加工技术在历史演变中派生出具有我国历史文化背景与风俗人情的独特人文特性。将该部分材料及加工技术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创造出在形态基础上以材料及工艺表达与传播文化。目前,我国该类技术种类众多,为以地域、历史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但一味滥用传统材料及加工技术将会造成该类文化创意产品种类与样式同质化、缺乏新意等问题。因此,应对具有人文情感特性的材料及加工技术进行创新性使用与发展、对使用途径与应用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类,进而更好地传播材料及工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4产品功能实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功能实现技术是在科学原理指导下,从功能角度把握过程和关系进行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服务,是文化创意产品创造新功能与使用方式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市场上应用的功能实现技术主要有机械技术与数字技术两大类。

4.1机械技术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统称,由原动、传动和执行三部分组成。其中,机构是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构件系统,决定着机械整体运动形式。常见的有连杆、凸轮、可展等机构。将机构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创造出具有运动变化属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如Kamibox设计的“骑马舞”文化创意产品,将连杆机构通过手工折纸的方式运用到潮流文化中,还原了国际著名歌手的舞蹈动作,让用户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机械结构与潮流文化交织的乐趣。加加林设计了以凸轮机构为动力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还原了龙飞舞时的动作形态,对中国传统文化“飞龙戏珠”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将机械技术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与趣味性,建立机械结构动作与文化的关系,创造出具有运动变化属性的文化创意产品是增加文化传播多样性的途径之一。

4.2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是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动能,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手段的逐步成熟和应用,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发挥数字技术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多元互动等功能是文化创意产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途径之一。目前,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以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3D打印等技术进行应用性探索。

4.2.1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复杂信息的图像处理和现实系统的集成技术,可以实现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衔接,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的特点。王涌天等人提出基于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圆明园数字重建解决方案,使游客能够以多种形式感受数字圆明园的魅力。邵阳学院发明了一款博物馆增强现实文化创意装置,通过设置不同半透明面板将两束平行光反射到人眼所在位置,从而达到增强现实的效果,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提供更真实的交互方式。

4.2.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视景仿真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感官模拟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点。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开发了一套“皮影VR”沉浸式互动娱乐游戏体验软件,以“田忌赛马”为叙事背景、传统非物质文化元素“皮影”为展示载体,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皮影文化。赵瑞等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提出文化创意产品三维动画展示系统设计方法,对在虚拟环境中文化创意产品三维动画展示的仿真能力有显著地增强效果。

4.2.3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通过材料的逐渐积累实现制造的技术,具有流程短、易于加工复杂形态、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张浩强调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属性,面向文化创意产品领域提出了3D打印个性化定制设计服务系统,实现了线上发布到开发与销售等全流程内容。故宫博物院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口红的外壳设计中,高度还原了后妃服饰刺绣的复杂凹凸肌理效果,使故宫口红的金属外壳拥有明显的立体触感,图案细膩鲜活、栩栩如生。

总之,产品功能实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将会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技术含量,创造新的功能与使用方式,为文化表达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形式。由于功能实现技术应用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基于该类技术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类有限,有待进一步研究。将各个领域研究出来的新原理与技术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创造文化表达与传播的新形式,是该类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5结语

通过技术视角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以基本要素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技术实现文化的表达与传播。以产品表面装饰技术为主要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多以视觉图案的形式表达与传播文化;以产品造型材料及加工技术为主要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多以形态的形式表达与传播文化;以材料及加工技术派生出的人文情感为主要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多在形态基础上以材料及工艺表达与传播文化;以产品功能实现技术为主要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多以创造新功能属性与使用方式的形式表达与传播文化。但目前文化创意产品的技术含量还很低,从技术应用视角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新的研究也很薄弱。探索产品表面装饰技术和产品造型材料及加工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新的文化表达与传播形式,研究具有人文情感特性的材料及加工技术的新应用场景,创造基于产品功能实现技术的文创产品新功能和品类,将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

上一篇:风筝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幼儿园实习实习生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