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绘画艺术论文范文

2024-01-27

陶瓷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已经蔚然成风。研究其成因及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概述出发,探讨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形成的原因分析,并研究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影响。最后得出: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符合陶瓷艺术发展规律的。在以后的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下,要更加注重绘画作品的灵性、意境以及格调,让其制作更加精细,作品更有意境,更有创新性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陶瓷绘画;制作化;意境;格调

一、概述

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越来越多的通过“展览”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面前。而在展览效应的作用下,对于陶瓷绘画作品更加注重观赏性,作品更加需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创作的作品更加走向現代化,更加显得高大上,是迎合大众审美的一种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制作化潮流蔚然成风。陶瓷绘画作家更加注重制作化过程。而在重视制作化过程下,制作化潮流蔚然成风。但这种情况下就会给陶瓷绘画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探讨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成因和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概述出发,探讨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形成的原因分析,并研究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影响。

二、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表现形式

1、载体和材料上的具体表现

陶瓷绘画中陶瓷载体已经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白胎,而是五光十色的色釉胚胎成为主体,这中表现带来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2、作品体量和尺幅上的具体表现

陶瓷绘画制作化发展中,使的陶瓷绘画作品的体量和尺幅也越来也大,经常出现数米的大型巨幅作品。

3、工艺技法上的具体表现

陶瓷绘画工艺技巧方法的不断使用,让复杂细致的工艺技法运用到陶瓷绘画中,确有打动人心的效果。

三、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形成的原因分析

1、大众化视觉审美,观赏性需求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

观众在欣赏和参观陶瓷绘画作品时,更加注重作品的观赏性。陶瓷绘画作品更多的从视觉角度进行评价。而要想让陶瓷绘画作品更具视觉效果,其制作化技术要求会更高。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直接导致了制作化潮流蔚然成风。

2、市场环境下对于陶瓷绘画作品的大量需求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具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陶瓷绘画作品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陶瓷绘画作品的观赏及收藏。这让陶瓷绘画作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陶瓷绘画家要想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就必须从制作化上下功夫,通过制作化的工艺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更多的创作作品。这是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的主要原因。

3、艺术评价机制对于陶瓷绘画作品的引导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

陶瓷绘画作品不断只是未来观众的欣赏,用于展览,还要进行艺术评价。而目前艺术评价中,开始更加重视陶瓷绘画过程中运用的材料,技术的评价,同时也要通过大众对于作品反应来进行评价。这种情况下,更加重视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是顺利成章的。

四、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影响

陶瓷绘画的制作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对陶瓷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近年来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以及陶瓷绘画艺术家的具体表现,说明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对陶瓷绘画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的情况下,也必须看到其带来的负面印象。

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作化潮流让陶瓷作品需求量更大,让陶瓷绘画向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制作化的更加重视,让陶瓷绘画制作过程开始融合各种有效的技术,比如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影响技术不断的融合到制作化过程中。让一些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品能有效的复制出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第二,在制作化过程中,采取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方法,让学术交流更加流行,促进了陶瓷绘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在看到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带来的积极影响下,也必须承认去带来的消极影响,总结并正视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更好的发展陶瓷绘画艺术。具体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制作化潮流趋势下,很多陶瓷绘画作家开始盲目的追求材料的新颖以及肌理感的奇异,弱化了自己对绘画作品情感的投入,让作品本应蕴含的神韵意趣不能较好的加以体现。第二,在制作化潮流趋势下,很多的陶瓷绘画作家过度追求作品体量的大,通过大作品,大制作来取悦大众,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容易让绘画家产生浮躁心理,同时体量过大的作品也不利于环保。第三,在制作化潮流趋势下,很多绘画家过多的追求制作技术,却忽略了对作品精神层面的创造,很多作品都是以往优秀作品的临摹,缺少了对艺术本身的创新。

五、总结

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符合陶瓷艺术发展规律的。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如何更加恰当,更加与创作性更好的结合,是未来陶瓷绘画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以后的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下,要更加注重绘画作品的灵性、意境以及格调,让其制作更加精细,作品更有意境,更有创新性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夏婧. 陶瓷研究. 2020(04)

[2]浅谈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曾昭宗. 佛山陶瓷. 2020(05)

[3]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夏婧. 陶瓷研究. 2020(04)

[4]浅析装饰图形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黄艺,肖飞. 美与时代(上). 2020(07)

[5]浅谈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曾昭宗. 佛山陶瓷. 2020(05)

[8]陶瓷绘画中的构图方式及国画元素分析[J]. 高方志刚. 大众文艺. 2017(06)

温艳萍,女,汉,1988年出生,福建德化人,就职于泉州市德化一碗清水陶瓷工艺有限公司,中级工艺美术师 研究方向:雕塑设计

(泉州市德化一碗清水陶瓷工艺有限公司)

陶瓷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何为意境

艺术家通过绘画风景、人物或物体来表达思想, 这样的形式即为意境, 其既包括绘画出的形象, 又包括情感, 在绘画作品中, 绘画出的形象与情感是相互统一的整体, 通过绘画出的形象可以向观赏的人传达出真挚的情感, 也可以将绘画出的形象比喻为人, 使绘画的内容因为具有了人的思想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满。对于“艺术美”而言, 意境可谓是基础, 只有做到了情景合一的绘画作品才能具有足够的韵味。一般而言, 被看作具有“艺术美”的艺术作品都存在赏析价值的“意境”。

二、意境的具体表现

1、线条

线条是造型的基础, 我国的绘画艺术偏向二维, 以造型艺术为主, 因此线条成为了表达艺术内涵的最基本形式。艺术家在创作时合理运用线条, 可以描绘出人物所具有的特殊形象气质, 反映出所画之物所具有的质感;同时, 借助线条, 画作还能传达出一说所具有的艺术思想, 使人身临艺术家的所营造的意境, 甚至线条所具有的特殊之处还能展现艺术家本身的认识观。

2、构图

画家对画作进行整体把握, 此即为构图。艺术家基于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将景物、物体或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 最终构成一幅图画。对于陶瓷绘画而言, 人们通过视觉来赏析其意境, 肯定其艺术价值, 在赏析的过程中, 画面构图给予观看者以第一印象, 随后人们才会继续鉴赏画家的技法高低以及陶瓷绘画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水平, 最终才会从陶瓷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可以说, 构图是艺术家表现其艺术追求、生活体会的基本表现形式, 而陶瓷绘画的特殊之处要求其构图应该负有韵律感, 同时还应尽可能的朴素, 如此有助于其在第一时间贴近观看者, 使其产生共鸣。对于陶瓷绘画而言, 构图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选择与主题思想相符合的主体, 以构建画面的空间, 展现出层次感;主体在支撑画面时应确保其处于重要的位置, 不可在中心也不可过偏。

以王步先生所作《青花双鲶》为例, 这是一幅瓷板画, 是典型的陶瓷绘画作品, 在画作上均有两条鲶鱼, 周边并无水藻, 留下了大范围的空白, 这种构图实际上是以省略的用笔来展现出更加深远广阔的艺术效果, 以削减形象的方式来增加画作的意境, 由于画作上存在大面积空白, 所以人们在欣赏画作时便会将空白之处想象成鲶鱼可以自由游动的空间, 其所具有的艺术意境反而要比画满水藻更加丰富。而这一点在《老子》中可以得到肯定, 《老子》认为, 知其白而守其黑, 这里的白指的是显现的光亮, 而黑则是隐匿的黑玄, 如果说白是扩散, 那么黑则是凝聚, 如果说白是疏、虚, 那么黑则是密、实, 只有做到了黑与白的完善处理, 在陶瓷绘画作品上适当的留白, 才能给人以遐想, 做到陶瓷绘画的成功。而当前我国许多陶瓷绘画作品都是绘满了山川河流, 可谓是瀑布倾泻、重山叠嶂、百花齐放, 虽然整个陶瓷绘画作品上布满了图像, 但是却给人以拥挤之感, 反而使陶瓷绘画作品丧失了艺术性与感染力。

3、题材

表现意境时最不可缺少的要素便是题材, 只有选取了明晰的题材, 才能更好地展现出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陶瓷绘画与中国画一样, 常见题材以山水景色、人物为主, 陶瓷绘画作品中的山水与人物并非是真实的描绘, 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并不仅仅是记录山水景色与人物形象, 而是借助这些景色与形象来表达更深刻的内涵, 其实际创作手法与文章类似, 以借助特殊的题材来“借代”与“拟人”。

以程元章的《昭君出塞》为例, 这幅陶瓷绘画作品中均有王昭君一个人物形象, 背景上均有几枝腊梅, 看似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实际上正是借助了借代等手法来展现其中蕴含的意境。例如, 腊梅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直代表了“铁骨铮铮”的意义, 而腊梅本身又有越冷越艳的特点, 观画者在观看画作美景的同时可以从中感受到王昭君一介弱女子所具有的伟大气节, 其虽然只是一个宫女, 却为了汉朝与匈奴的和平而选择了远嫁番邦, 通过这幅作品, 观画者可以感受到昭君的高风亮节与深明大义, 创作者也体现出了对于昭君的尊敬, 同时, 创作者更是借助腊梅对昭君的隐喻来展现自己所具有的爱国情怀。

再以《四大美女》为例, 当前信息时代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信息获得方式, 从电视剧、电影等渠道, 人们已经对古代的四大美女有了一定的认识, 初步的概念已经形成, 创作者在选择题材的时候不要仅仅展现四大美女的美丽姿态, 还应该结合四大美女的特色来展现其性格、形象的特殊之处。在创作《四大美女》的陶瓷绘画作品时, 针对西施应该描绘出其“沉鱼”的特质, 针对昭君、杨贵妃、貂蝉, 则应选择落雁、羞花、闭月等行为来展现其各自所具有的特质。观画者可以从环境、表情以及行为来体会到四大美女的性格特征。

三、结语

陶瓷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 直到今天, 依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但凡是传世的优秀作品, 其所蕴含的意境总是能令人深省, 与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 从而体会到创作者所蕴含在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不同时期, 在艺术创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 其材料的运用及表现手法上都有相应的技术发展与完善, 而当前从事陶瓷绘画艺术创作的工作者所要做到的便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观察, 体验和思考的前提下, 更要充分利用好线条、构图与题材, 更好地营造出深刻的意境, 以此来提高陶瓷绘画作品的艺术性, 使其意境更加深刻, 情感更加深入, 进而传达出更加积极的思想内涵。

摘要:陶瓷绘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 在我国的众多文化遗产中, 犹如明珠一样璀璨, 其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伟大创造力, 反映出华夏儿女特殊的精神气质, 蕴含着数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美学情趣。本文立足于意境美这一艺术创作评赏标准, 试探讨陶瓷绘画艺术所具有的意境。

关键词:陶瓷绘画,艺术意境,赏析

参考文献

[1] 刘畅.陶瓷绘画艺术意境赏析[J].大众文艺, 2013 (24) .

陶瓷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于俗与雅,有很多种解释。俗是一种普遍的东西,是一种不论年龄,性别,文化等的区别而都能够被人所理解和领会的一种物质。楚国有个人将歌辞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种,阳春白雪中属和者只有数十人,而下里巴人属和者可达数千人。依照宋玉的理解属和者人多的就是俗,属和者人少的就是高雅了,有种曲高和寡的意思。但是我们作为陶瓷艺术创作者,不应该片面地追求一种单纯的雅或者是单纯的俗,因为我们创作出来的陶瓷艺术作品是要展现给大家观看的,其中包括一些陶瓷艺术的专家们,同时也包括了为数众多的老百姓们,同时得到这两类人群喜爱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因为他达到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

一讲到俗,我们很快的就会联想到民间艺术,因为民间艺术是一种大众的文化,是一种纯天然,无加工的描摹,作品较为写实,构图中规中矩,画面简单,呈现出的是一种朴素的,乡味较浓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通俗的美,创作这样陶瓷艺术作品的人大多都是来自民间的一些陶瓷艺术家,他们不像一些艺术大师们科班出身,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些民间的艺术家们大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的陶瓷艺术训练的,有的只是一代又一代人们的传递和自己的想象。因为他们大多来自民间,但他们创作出来的陶瓷艺术作品深受大众的欢迎,因为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价值观与大多数的人们一致。这些作品是一种纯粹的供大众欣赏的作品,他们大多迎合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这就是比较俗的陶瓷艺术。陶瓷艺术作品的俗和雅是受陶瓷艺术家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而改变的,也正是如此,陶瓷艺术中的大雅与大俗都是必须要存在的。随着陶瓷艺术创作者们审美观和价值观的转化,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会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想要创作出一件陶瓷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想创作出一件雅致的陶瓷艺术作品更是难上加难,因为陶瓷艺术源于现实同时又高于现实,是一种陶瓷艺术家们经过加工之后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们的思想和文化修养及艺术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他们勇于创新,思维活跃,敢于借鉴姐妹艺术的精华,主观能动性强,这样的特性促使他们对于陶瓷艺术的进步是迫切的,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先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前进的脚步似乎太快了,与现实的距离拉的越来越大了,因此他们需要受众们的眼光也能跟上,来不断地喜欢他们的作品,适应他们的创新。或许他们的思维过于超前让普通的人一时难以接受和欣赏,但是慢慢地随着时间和观赏的次数在不断的增多,也许人们就会渐渐地领略他们创作的意图和意义,其创作的主旨也就会被人们所接受。正是有了这些敢于创新,敢于表现的陶瓷艺术家们的创作,才有了一批又一批高雅的陶瓷艺术作品出来,他们是敢吃第一个螃蟹的人,在这些艺术家们的带领下,陶瓷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我认为,陶瓷艺术中最高的境界,不是雅也不是俗,因为雅好像能够接受的人不多,而俗似乎接受的人群又过于多了些,因此,陶瓷艺术创作中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两者兼有,也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只有这样,陶瓷艺术作品才能在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经济价值。说起来好象很简单,其实真的想把握好雅与俗的尺寸,确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中间的位置,稍有不注意,也许就会偏向另一方,这就需要艺术家要有比较强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市场的眼光。同时需要兼顾市场与大众的口味。其实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都明白,艺术的作用就是教育和欣赏,陶瓷艺术比较偏向于欣赏。因此陶瓷艺术家们应该明白,群众喜欢的作品不一定就是俗气的东西,也不能因为别人欣赏不了自己的作品就产生不正确的想法,这都需要我们能有个正确的拿捏,把握好雅和俗的度。创作陶瓷艺术作品的初衷就是给人们欣赏的,只要艺术作品能够得到大众的肯定,使大家能够从中获取美感,这件作品就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陶瓷艺术创作者们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对陶瓷艺术有独到的见解,以及新颖的创意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基础。因此对于陶瓷艺术创作者们来讲,当前我们需要肩负的责任很重,我们需要用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和更好的创意来创作出更多更好雅俗共赏的陶瓷艺术精品出来。

陈菊荣1979年生,江西南昌人,又名陈尹璟。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景德镇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陶瓷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于山水、花鸟、人物,现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本科。师从于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冯唐新先生学习绘画,后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中国陶瓷设计大师许国胜的指导,作品风格以清秀淡雅为主,突出了现代陶瓷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获奖,广为收藏家、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电话:13517987898

陶瓷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卡通”潮流,这一现象是在各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需要立足本土文化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成因;文化思考

1 引言

自步入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都市文化和青年文化的兴起与更新,使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加快了其文化转型的步伐,而在这一文化转型的浪潮中,“卡通”潮流无疑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之一。这主要由中国陶瓷艺术新生力量主导的陶瓷艺术“卡通”现象而影响的,但由于其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文化,既是一种流行文化,也标示着中国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因而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

2 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概述

近年来,随着创意陶瓷艺术的快速发展,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日渐增多,蔚然成风。从事“卡通”陶瓷艺术创作的大多为年轻一代陶艺家,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艺术流派,也从未在艺术理论上进行铺垫,但却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这些大多数为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陶艺家,所创作的“卡通”陶瓷艺术,或雕塑、或彩绘等来表现漫画卡通形象,表达着完全不同长辈的审美趣味与气质。

“卡通”化陶瓷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承载着年轻一代的美好理想,简单、亲切而充满童真。“卡通”陶瓷艺术绝大多数为人物和动物题材,许多取材于中外各种动漫和儿童读物,也有不少是陶瓷艺术创作者的独特创造,人物形象多夸张变形,有趣可爱,既有颇具时尚感的形象,亦有如中国戏曲、民间玩偶类同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形象,具有一种虚拟的游戏场景。

虽然“卡通”陶瓷艺术作品从表面上主要追求一种天真愉悦的童趣,但实际上其含义绝不止于幼稚的视觉快感,更不是对儿童生活的追忆,而是同时在表达着创作者的迷惘、痛苦、压抑等个人情绪,充满了叛逆精神,因而其实际思想内涵远比人们想象得要丰富。“卡通”陶瓷艺术作品普遍色彩明快、造型单纯、气氛热烈、充满活力,抛却了使命、责任等具有沉重感的字眼,具有脱离现实世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卡通”陶瓷艺术作品兴起时间不长,尚处在早期探索阶段,具有明显的实验性特征。“卡通”陶瓷艺术并没有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因为每一个“卡通”陶瓷艺术创作者表达的均是其个人的卡通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人化特征,是完全意义上的向内视角。不过,虽无明确发展方向,但从整体而言,“卡通”陶瓷艺术更多追随的是包括欧美、日韩等在内的西方动漫艺术发展方向,缺少必要的原创性基础。

“卡通”陶瓷艺术虽然已经颇为兴盛,但与创作热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学术冷,几乎没有专家学者关注到这一现象的存在,使之长期处于“非主流”的尴尬地位,这显然非常不利于“卡通”陶瓷艺术身份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青年一代陶瓷艺术创作者的成长。

3 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成因分析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卡通漫画开始在中国少年儿童中风行,中国的“新人类”以及“新新人类”或曰“卡通一代”开始出现。这批主体为70末至90后的“卡通一代”的成长年代浸润于卡通漫画流行时代,“卡通”成为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卡通”一代已经成长并活跃于陶瓷艺术舞台,其在部分作品中引入卡通形象,以此来追忆和寄托自身的“卡通”情结,从而成为当代“卡通”陶瓷艺术的主要创作群体。创作群体的形成是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最关键因素。

“卡通一代”所成长的环境从总体上来说是稳定和谐的,与前代相比,没有经历过多少严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伴随着各类西方动画片、电脑游戏成长,因而也缺乏如父辈般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厌弃世俗道德束缚,被称为长不大的一代或者是拒绝成熟的一代,其内心充满童真童趣,不大关注或无力表达重大主题,而是将更多的艺术创意视野专注于社会流行时尚当中,这其中即包括卡通动漫,这实际上也代表了中国当代整个社会审美倾向的转变,创作审美趣味的社会转型亦成为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之一。

青年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而传统陶瓷艺术高、大、上的形象以及价格使许多年轻一代敬而远之,而以卡通形象示人的陶瓷艺术作品则给年轻一代带来亲切之感,易形成打动其心弦的魅力,而相对低廉的价格亦使年轻一代能够负担消费。因此“卡通”陶瓷艺术作品具有无限的市场开发前景,市场化和商品化无疑也是促使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80年代,传统文化处于极度缺失的状态,这也使得新时期青少年在传统文化修养上相对缺乏,使之不需要背负任何传统包袱,思想超前,思维活跃,极易接受新事物,而卡通所承载的文化非常广泛多元,大多来自于西方,易于为青年陶瓷艺术创作者所接受并将作为作品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因而,传统文化缺失和多元文化发展潮流亦是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内因之一。

4 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的文化思考

当代陶瓷艺术出现的“卡通”现象不是偶然的,它与艺术全球化潮流息息相关。在艺术全球化下,中国陶瓷艺术创作者正从传统的文化与家庭背景下走出来,开始关注自我、解释自我并希望改变和重塑自我,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年轻一代的陶艺创作者尤其如此,他们通过虚幻的卡通人物,承载的是对未来的种种想象,而卡通形象本身也往往寄托了其对自身形象精神重塑。因而,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的兴起,绝不是在题材上微不足道的改变,实际上是中国陶瓷艺术文化转型的开端,呈现的是一种陶瓷艺术中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文化观念。

由于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卡通”现象的兴起是受艺术全球化和西方“卡通”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因而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由此而带来的文化“殖民”问题。尽管当代中国陶瓷艺术主流对此现象视而不见,或者故意加以冷落,但这种不正视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具有原创精神的中国“卡通”人物完全无力抵挡西方“卡通”的文化倾销,这就使得当代“卡通”化陶瓷艺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西方文化趣味与价值观,成为西方文化殖民的一部分。

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家从未停止过对艺术本土化的固守与追求,年轻陶瓷艺术家亦同样如此,因而,在得不到应有关注的情况下,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卡通”现象中出现的文化殖民问题仍需要通过年轻陶瓷艺术家自身的努力来加以解决。在当代“卡通”陶瓷艺术作品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引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显现出明显的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在这样一批陶瓷艺术创作者的努力下,许多作品已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中国风。当然,希望这样的本土文化符号并非是年轻陶艺家反观传统的文化猎奇现象,不是用来借以寻求国际陶艺界承认的装饰性符号。

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现象,中国当代的“卡通”陶瓷艺术才能够真正寻求到属于自身的语言文化体系,摆脱自说自话的窘境,并实现与其他陶瓷艺术类型的文化融合、交流,按照自身的文化轨迹向前发展。

5 结语

当代陶瓷艺术的“卡通”现象在各大陶瓷艺术区的创意作品中日益显眼,成为创意陶瓷艺术的显著文化标志之一,也是文化全球化的反映之一,而这一现象至今仍未引起中国陶瓷艺术界的足够关注,但无论如何,它作为一种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新生力量正在崛起的重要现象之一,已经成为当代陶瓷艺术中一股新的潮流,而这一潮流的未来走向则取决于年轻一代陶瓷艺术家进一步的文化变革,而我们希望这一变革所带来的是推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反之。

参考文献

[1] 马钦忠.卡通一代与消费文化[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 黄一翰.卡通一代及未来艺术[M].西北美术,2001(02).

[3] 戴维斯,陈琳娜.现代陶瓷设计的新元素——陶瓷卡通造型[J].

中国陶瓷,2014(01).

[4] 杨科明,唐娇.谈卡通形象在陶瓷饰品设计中的现状及创新[J].

陶瓷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共同点

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他们产生的共同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语言文字,它是借用语言文字述说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记录、调整、夸张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即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性质上的阐述。当人们不自觉的把有意义的劳动以及大自然的情景以语言文字记录下来,再添入艺术语言,进而成了文学。

细分析陶瓷绘画艺术也起源于语言文字,最早的文字是以最原始的造字图形来表达其意,被称之“象形字”,象形字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述说人们的意图,图画性质虽不那么强,但它有象征性的意义。因为象形文字的局限性很大,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随着历史沧桑的变革,慢慢地语言文字从象形文字中脱颖而出,演变成如今的语言文字。而图形也随着漫长的写实阶段,使象形的图文越来越生动,朝着有塑造形象的方向发展,演变成如今的含有艺术性的造型图案。陶瓷绘画也正是造型语言的一个门类,与中国传统绘画紧密相连,因此说它们产生的共同点是相似的。

二、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一切物资生活和历史演变,文学可以用语言形式去广泛表达,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被称之时间艺术,而陶瓷艺术可借用文学艺术对历史以及自然界夸张述说,以想象空间用造型加以艺术形式来展现,因此被称之空间艺术。传统空间艺术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得到充分肯定和发展。在绘画空间上,空间艺术往往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夸张并从中找到恰当的姿态,而不是与他相抗衡。崇尚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讲究阴阳相合,从而把人与自然、自我加以统一。时间是历史的演变过程,它可突破空间的限制,因此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成了陶瓷艺术创作的素材。

三、文学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自陶画产生以来,那些活生生的陶画造型,与自然界的动物几乎相似,最初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地陶画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随着历史的演变,先民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原始的写实图形再也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有意识的“虚”与“实” 的形象开始产生,文学中的典故、神话、诗歌溶于画中。这也是文明发展轨迹中,影响后来陶瓷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更何况比绘画艺术发展早的文学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众多文学艺术素材成了陶瓷绘画艺术的选材基地,使陶艺家们从文学的素材中获得十分有益的启示!如著名古典文学《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其素材在陶瓷绘画艺术中就得到广泛应用。还有诗歌,无论是屈原的悲歌,还是李白的豪放,以及杜甫的落泊,他们的诗句在陶瓷艺术家们的笔下也得到很好的再现。神话也是如此,如《麻姑献寿》、《天女散花》、《西游记》、《洛神斌》等等,就连有些陶瓷的造型都与文学诗歌有关,如玉壶春瓶,就是由“玉壶先春”诗句而命名。因此,把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称之为姊妹艺术是不过分的。

陶瓷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艺术种类不同,但在本质上二类艺术的艺术语言是可互通的,通过相互借鉴来塑造艺术形象,以此来感动欣赏者。清末民国初,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这些文人墨客的出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因此这一时期的瓷画艺术中国画味极浓,文化品位极深。刘雨岑的花鸟作品“百千寒雀下空庭 小集树梢语晚晴”就是很好地应用了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句为点缀。程意亭的“疏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陶瓷花鸟画也是如此,在空白处应用了宋代诗人方九功《菊花》里的一段诗句来点题,使作品融入了“诗情画意”。他的另一幅自己配诗的作品“踈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在构图上别具匠心;报喜鸟停栖枝杆红叶间形成“点”,以枝杆十字交叉形成“线”,菊叶设在其间形成“面”;再以菊花衬于其下形成烘托,此作品点、线、面俱到。作品工整细腻,构图考究,显示画家善于经营位置的艺术功力。画风质朴、清雅、细腻,画中诗句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他的文化底蕴神气活现地好像从书本融入画中,文学形象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形成了动人的故事。让观画者既欣赏了花鸟绘画艺术,又欣赏了名诗绝句,展示了创作意图,不愧是名家之高招,大师之手笔。但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画卷,其难度巨大。如特大型陶瓷瓷板画《清明上河图》,它浓缩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超长画卷。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廊、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看完全画犹如读完了一部文学小说。

四、自我修养是画者的根基

之所以名家作品能有这么丰富的文学品味,与他们的文化修养分不开的,因此说,作为画者文化修养是前题。陶瓷绘画虽是造型艺术,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象型而描绘,而是为了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却是抽象的,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这便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和事物的塑造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脑海里有着一定的文学修养,一旦被某种场景打动时,你的文化素养就会冲击你的大脑神经系统,创作灵感就会随之产生,创作才会得心应手,已有的文化学识就会在创作当中显现,作品才有欣赏价值。《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此话告诉人们;人在学习文学中是需要刻苦努力的,这样才能取得文学上的成功。正如一块玉,只有经过不断的打磨才有可能变成美玉,否则只会是一块没有光彩的石头一样,毫不起眼。这句话对于绘画者尤为恰当。否则那只能是画型而型,象没光彩的石头,毫不起眼。说白了即使有再高超的绘画技能,忽视各方面文化的熏陶,画出来的东西肯定缺乏品味,画得再多,也只能是“画匠”之笔。有句话说得好:“文学作品是人们心中的风景”。也就是说绘画作者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学素质,他的脑神经自然会联想文学中比喻夸张的景象,便能很好地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融入画作中去,感情化的形象语言在画面中就会体现出来,绘画作品便成了形象的文学,凝固了的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在赞叹艺术技巧高超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美感的冲击力。不起眼的陶瓷画作它只能告诉你:去奋发努力吧,好的陶瓷画作它也会告诉你:成功在于学而用之。

陶瓷绘画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也在不断更新,陶瓷作品花样也越来越多,然而,在这些作品中能够独树一帜的少之又少。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开始在陶瓷艺术中加入不同种的材料语言。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创造中的应用,从材料自身开始加强对陶瓷艺术的认识,了解其自身的审美价值。综合材料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陶瓷艺术中的单一性,使陶瓷作品更加完满和丰富。

关键词:综合材料;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应用

1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各个学科互相渗透从而衍生出新的“学科”与空间,在这个衍生的空间里,我们可以发展新的事物与产品。这些就是时代发展的特征,它们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式。在这个社会中,所有的事物已经不再单一,它们都是各种各样的东西组合而成。比如说,水果的嫁接,现在很多水果产品都是通过不同的植物进行嫁接而成;将人们日常生活的产品与电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电器产品,如电被褥、电饭煲。学科的结合也很常见,心理学与消费学结合起来就是消费心理学,心理学与色彩学的结合被称为色彩心理学,最为常见的一种综合产品当属计算机,计算机本身就是由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出来的产品。

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综合性,同样,艺术的发展也需要综合性。常言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造。”而我们的创造,其实就是材料的综合,它可以判断一个整体构成因素的比例,最大程度发挥有效构成因素的作用。想要产生一个新的事物,一个新的产品,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构成材料进行很好的综合,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表现。

2 综合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1) 陶瓷材料应用各个材料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革命的改革,陶瓷艺术也跟着不断发展,与传统的技术相比,现在的陶瓷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开始朝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陶瓷艺术使用的材料比较单一,只有泥土一种材料,而现在的陶艺家们选择原材料的种类开始逐渐增多,他们不单单采用泥土这种单一的材料,开始发掘其他材料与陶瓷组合,比如说,金、木、石、铜、钢、铁、银等,这种组合材料制作的陶瓷具备更好的表现力。每一种材料在陶瓷艺术中所起的作用都不相同,陶艺家们能够认识到各个材料的作用并将其添加到陶瓷艺术中,足以说明他们开始认识到各种材料在陶艺中的重要性,了解想要转换陶瓷的形象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进行。陶艺家们这种想法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其审美的心理,同时还体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为综合材料与陶瓷艺术结合起来提供充分的条件。

(2)在创作过程中综合材料的突破

材料,对于一个陶艺家来说就是制作一个产品的基本因素,它承接陶艺家的意念。陶瓷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陶艺家的意念。因此,陶瓷产品的原材料不论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都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所成型的陶瓷产品已经具备新的意义。美国有一位大师,他的一生都奉献给艺术的创新,他放弃了单纯使用一种材料的方法,将多种材料结合起来,或刷,或贴,或拼,或印,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人的艺术作品,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具备独特的风格,他就是美国知名艺术大师劳森伯格。艺术的创造,可以从改变材料做起。以前,人们认为陶瓷原材料只有一种,那就是泥土。因此,无论陶艺家们如何改进陶瓷技术都无法更进一步。现在,陶艺家们意识到,陶瓷制作改进不应该只从技术上更新,还可以创新陶瓷材料,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陶艺家们开始注重材料的运用,他们不再单一地使用泥土,开始在泥土中加入塑料、石材、金属、木材、玻璃、水泥、纤维等,将这些材料综合运用起来,从而为整个陶瓷市场带来一个新的面貌。以前,陶艺家们不重视的黄泥巴、三合土、匣钵土也可以广泛用于陶瓷制作中,并逐渐成为制作陶瓷的好材料。综合材料的出现,为陶瓷创作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3) 综合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综合材料,顾名思义就是将各个不同语言的材料综合起来。因此,不同的综合材料都具备其自身特有的肌理、色彩、质感。材料的不同组合方法决定了最终形成的陶瓷产品具备不同的视觉效应。因此,我们在制作陶瓷产品过程中可以寻找不同的综合材料,使综合材料可以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艺术品的构成元素不应该单一,我们可以在其中加入坚硬的铁元素,温暖的木质元素,透明的玻璃元素,哪怕我们仅仅加入木质元素这一种,木质品种的不同,所构成的艺术品也不相同。然而,在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加入综合材料并不是说可以任意添加材料,我们 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注意其中的关联性。比如说,我们可以在陶瓷产品中加入木质品,但是此结合过程不可以随机选择,为了更好地体现二者的对比性,我们可以将木质品通过合适手法加工后再融合到陶瓷品中。不同的综合材料,加入到陶瓷创作中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陶瓷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创作中的局限性,扩大陶艺家的思维,丰富陶艺家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具备不同特征的产品。当然,陶艺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去选择材料,他们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特征。具体运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天然材质的运用。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很明显是天然形成的。天然岩石经过风沙侵蚀以及地壳运动之后在自身内部结构不变的同时,外形部分有所变化。经过长时间的风沙洗礼,它们会形成更适应自然的特征。如何使这种天然材料与陶瓷艺术创作结合起来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天然材料经过环境琢磨已经具备一定意义,在与陶瓷品结合时需要从不同的肌理、质感、色泽中找到切合点。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找到其关联性,比如说木质的选择,木质与陶瓷结合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雕琢,表现出木质肌理与陶瓷质感的对比性,从而让作品具备更强的深度。第二,人工材质的运用。在天然材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从而生产出另一种不同的物质就是人工材质,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技术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对提炼出的金属进行一定的化学、物理加工,或者是对其施加复合材料,从而使其具备双重性质。所形成的物质有其天然的一面,也有人工的一面,正因如此,人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从中感悟到自然与现实的双重力量。总而言之,如何在陶瓷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源于陶艺家的构思,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最终形成的陶瓷产品也将大不相同,在陶瓷创作中,综合材料的应用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3 结语

在陶艺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已经是大势所趋,虽然每个陶艺作品对于综合材料的运用手法都大不相同,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综合材料与陶瓷艺术的融合,通过研究综合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使陶艺家们可以在未知的领域积极探索,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打造更完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琪.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论文现代类一等奖浅析陶瓷在环境

艺术中的运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1).

[2] 周瑶.初探陶瓷材料在城市街道景观中应用的潜在发展趋势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

[3] 王莎莎,刘文华.浅谈综合材料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J].美

与时代(中旬),2011(9).

上一篇:课堂教学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医院员工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