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设计范文

2023-09-12

陶瓷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摘 要:地铁作为城市发展的产物,是展示城市区域形象,传递城市精神的特殊空间场所。随着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地铁空间从功能性向人文性的转变尤为重要。文章通过部分地铁公共艺术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从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空间表现、形态结构和表现内涵等多方面探究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美学应用特点,提出完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路径。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铁空间;表现形式

一、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不断进步,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有永久性公共艺术、阶段性公共艺术两种表现形式。

永久性公共艺术是在地铁空间中通过装置、景观、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现的。壁画作为地铁空间常见的表现形式,早期采用陶瓷、铸铜等材料,后期随着数码互动、灯光影像等科技手段的发展,壁画的表现方法逐渐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空间和艺术表现力。

阶段性公共艺术具有一定的时期性,是通过公共艺术展览及活动的形式丰富地铁空间,比如艺术画廊、摄影展览、行为艺术(快闪活动)等。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表现公共艺术的趣味性,拉近人与地铁空间的距离。

二、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空间表现

地铁位于地下空间,封闭性较强,良好的公共艺术表现可以减少乘客的心理不适与压力。公共艺术在地铁室内室外空间中的不同表现方式尤为重要,墙面、地面、顶面、楼梯、站台、柱面的表现形成了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表现方式。

楼梯、电梯作为地铁空间的第一展示面,具有引领、导向的作用。楼梯、坡道、电梯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在第一时间带给人美的享受。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地铁站是最具美感和最艺术的地铁站。瑞典注重自然艺术,将艺术运用于大自然之中,将地铁站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地下山洞模样。在地铁的楼梯口,可通过雕塑、绘画、岩画等形式体现公共艺术。

墙面作为公共艺术的最佳展示点,可以通过大面积铺画,表现文字、壁画、浮雕等想要表达的主题。墙面和柱面是地铁下层的侧立面,是人们行动时视觉最大的接触面,墙面和柱面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采用有趣的卡通图案和色彩,减轻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和沉重感。

地面和顶面作为地铁空间的对立面,具有相对应的特点,需要环境统一。地铁站内空间的顶面因为空间的限制相对于外部空间来说比较矮小,因此,如何通过公共艺术设计减少地铁顶面低垂带给人的不适感十分重要。地铁站的地面装饰一般具有导向性,通过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进行划分及引导,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三、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形态结构

通过对现有地铁界面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形态符号解构,可以發现它们均由图形、色彩等符号排列组合而成。

图形作为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重要表现方式,点线面构成了图形的视觉元素。点作为单独的图形元素,具有稳定、圆满的特性。同一空间不同点的组合会使人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两点的距离大小变化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经过不同方式组合的点可以产生不同的规律,具有趣味性。线作为点运动的轨迹,具有行动性的特质。直线可分为垂直、水平线、斜线三种表现方式,曲线则可分为几何曲线、不规则曲线等形式。线的曲折、粗细、长短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线的相互排列能塑造虚实空间的视觉感受。面的形成可让视觉更加充实,通过形态、色彩、肌理的表现让视觉被填满,产生美的感受。点线面三者结合可形成独特的地铁公共艺术,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将美的视觉效果表现在地铁空间中。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绪表达,也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地铁站台和站厅的安全线运用黄色,因为明亮的黄色具有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指示牌使用蓝色、紫色,指示乘客按照箭头方向前行。绿色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安全,一般安全出口的标志多用绿色。

四、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表现内涵

(一)设计美学表现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让地铁空间的设计有了更多可能,年轻化的审美变迁造就了不同的表现风格,有简洁风、民族风、波普风等。地铁的设计应该符合造型美、意蕴美、创意美的特质。公共艺术在地铁中的表现可以打造不同的风格,给乘客带来美的体验。

(二)人文美学表现

随着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地铁空间如何从功能性向人文性转变尤为重要。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风格,人文表现公共艺术的主题很多来源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如上海地铁豫园站,运用了插画风格,用老照片与剪影的方式还原了上海人民挑货、交谈、游玩的场景,让20世纪80年代的老上海重新显现在人们眼前,表现了上海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精神。

(三)心理美学表现

乘客上下班出行的时候,首要的活动场所就是车站。地铁作为人流量比较大的场所,除了具有使用功能以外,还应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较快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压抑沉闷的氛围会让乘客产生烦闷的情感,而温馨有趣的地铁空间氛围会让乘客放松自己的心情。地铁空间通过色彩、造型、装饰,以及人性化的设备,可以让乘客有一个好的体验感,放松乘客心情。

五、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完善与思考

本文通过网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了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地铁站。网上调研了上海汉中路站、上海自然博物馆站、上海豫园站、台湾南港站、武汉光谷站,以及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实地调研了长沙地铁四号线的黄土岭站、汉王陵公园站。通过调研国内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情况可以发现,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艺术形式来看,国外的公共艺术种类多样,表现形式较为新颖,我国表现形式以壁画为主,其他形式较少。从传达效果来看,我国现有的地铁公共艺术受商业影响严重,商业广告充斥着地铁空间,不少公共艺术文化低俗,过度追求视觉形式,容易引起乘客的视觉厌倦。有的设计师注重时尚感,忽略了与城市精神文化的结合,脱离人民群众,不符合公共艺术的设计概念;有的设计师过分解读人们的审美,忽略了艺术的意义,公共艺术作品低俗无趣,脱离了艺术的高雅性、趣味性。但是,总体而言,随着地铁公共艺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共艺术形式和效果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完善地铁公共艺术。

(一)挖掘城市文化,紧抓城市特色

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需要符合城市的整体风格,与城市的人文精神呼应,在进行艺术表达的同时建设地铁空间的人文氛围。如长沙被称为“楚汉名城”,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在地铁公共艺术建设中,可通过“书香地铁”主题,打造具有人文性的地铁空间,做到传播文化、营造学习氛围的作用。

(二)重视科学规划,提升艺术多样性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应当注重科学规划,通过艺术管理形式,加强公共艺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通过各种艺术的融合,将地铁公共艺术的形式变得多元化,富有趣味性。

(三)合理匹配情景,紧抓互动需求

地铁公共艺术需要匹配当代人群的生活场景,满足乘车者的需求。在公共艺术的领域中挖掘用户的情感、心理需求,将用户场景做得更具趣味性,使更具趣味的文案呈现在他们眼前。将公共艺术与人群需求结合,在美学的基本范畴中,把握美的本质,让地铁空间与用户产生愉悦的互动。

六、结语

在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现代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形式逐渐多元化,正在从“功能”地铁向“人文艺术”地铁转变。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也需要注意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地域性、开放性、互动性特点,进行科学的艺术规划,真正发挥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作用,达到美观、科学、趣味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迟奕晗,王心旭.新媒体介入地铁公共艺术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地铁公共艺术为例[J].戏剧之家,2019(25):132-133.

[2]陈思学.公共艺术塑造地铁人文艺术空间:广州地铁声光音乐会项目负责人方思源访谈[J].公共艺术,2019(3):66-69.

[3]崔冬晖.当代中国轨道交通空间设计方法新趋势的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4]吴福珍.广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地铁公共艺术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7):43-44.

[5]石峰.徐州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创意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10-11.

[6]袁也君.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7]艾瑜.大连地铁站地域性公共艺术塑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8]董娅南.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4):57-58.

[9]武定宇,王浩臣.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可行性探索[J].美术研究,2016(2):111-114.

[10]卢斌,余其彦.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向度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4):12-15.

[11]武定宇,宿辰.从艺术装点空间到艺术激活空间: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三十年的发展与演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4):1-4,8.

[12]庞聪,温晓镭.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20(2):98-101.

[13]王超.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设计的共生性研究:以地铁空间为例[J].大眾文艺,2020(17):87-88.

[14]曾雨荪.当代公共艺术多元化介入城市地铁空间[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27):181.

[15]卞云飞,张琴.地域文化在武汉地铁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转译与表达[J].科技与创新,2019(12):140-142.

[16]袁也君.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17]付莉.文化共生性视角下的合肥地铁公共空间艺术设计[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5):109-112.

[18]陈梦矗.地铁公共空间装饰:以上海地铁特殊站点墙面艺术作品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变得越来越大。陶瓷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大批艺术爱好者的追捧和青睐。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表现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装饰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民众对陶瓷装饰文化的审美需求,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陶瓷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陶瓷装饰艺术;审美价值

0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与陶瓷装饰艺术的审美价值、美育功用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正是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才带动传统多元艺术文化的发展,陶瓷装饰艺术作品的创新设计灵感更多是来源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个人理解与感悟。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生动形象的造型,其不仅能够实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目标,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审美需求,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现实价值。

1 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分析

陶瓷装饰艺术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历史性特征,传统绘画艺术特点在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形式表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前,我国陶瓷装饰艺术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们常见的绘画类陶瓷装饰,另一种则是胚胎类陶瓷装饰。前者绘画类装饰形式涵盖了传统写意画与工笔画两种绘画方式,无论是哪种绘画方式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文化在陶瓷装饰艺术形式表达上的重要体现。比如,在我国唐朝时期最为出名的陶瓷装饰艺术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花鸟,那个时期人们喜欢在陶瓷装饰中融入花鸟彩绘造型,正是因为唐朝绘画艺术领域对花鳥画的青睐。不管是花鸟画的绘画技法还是绘画笔法都已经相当成熟,能够充分凸显出唐朝民间艺术的绘画风格,[1]向人们展示出花鸟画的生动活泼与气韵动人等特征。

唐朝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花鸟画在后期开始逐渐向更为精细的工笔画方向不断发展,这也为后面的元朝陶瓷青花艺术、明清陶瓷古彩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陶瓷装饰艺术的装饰纹样最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可以说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中有着不同时期的装饰纹样独特审美,是不同时期的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工作者要深入理解掌握传统陶瓷艺术文化,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平衡关系,充分挖掘出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

2 传统文化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中的运用

2.1 传统民艺符号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传统民艺符号是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将丰富的民艺元素融入陶瓷装饰设计中,能够赋予陶瓷作品更多民间艺术特点,充分满足社会民众的生活需求,并且还可以起到承载传统民族文化、风俗人情的作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形式多样、题材内容丰富等明显特征,这也为陶瓷装饰艺术提供了海量的创新设计素材。比如,在陶瓷装饰艺术形式设计上,设计者可以汲取传统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中别致造型的工具、玩具、建筑等内容,满足设计者对陶瓷造型的创新构建目标。而在陶瓷装饰艺术设计内容上,设计者则可以借鉴利用传统民间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神兽等内容,[2]并且还可以将缤纷色彩应用到陶瓷装饰艺术设计中,赋予陶瓷作品不同的色彩象征意义。比如,我国著名陶艺家朱乐耕在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中就会积极汲取传统民间艺术元素,通过主观思想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作品创作中,在其创作的《京剧人物》中,他以国粹京剧人物为原型,大胆创新,作出对传统“五彩”的对比尝试运用,能够给欣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2 传统吉祥纹样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传统吉祥纹样包含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与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艺术领域创作中。在陶瓷装饰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同样会频繁运用到各种传统吉祥纹样。比如古代传统吉祥动物造型在陶瓷装饰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古代人将男人比作龙,将女人比作凤,[3]“龙凤呈祥”陶瓷装饰艺术图案的设计则是象征着美好幸福婚姻。除此之外,还有人们熟知的寓意事业飞黄腾达的鲤鱼跃龙门、竹子节节高升等动植物纹样造型,这些吉祥纹样符号都被广泛运用在陶瓷装饰艺术创作中,能够向人们诠释出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满足不同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审美需求。

3 结语

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者,在进行创新设计的同时,要注重借鉴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将更多具有深层次含义的文化内容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满足民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起到更好的传统文化传播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文华.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装饰艺术的关系[J].景德镇陶瓷,2016(08):54-56.

[2] 汪志田.论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陶瓷艺术,2017(02):85-87.

[3] 陈永春,洪震颐,喻斐.传统纹饰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与人文体现[J].社科纵横,2018(12):323-324.

作者简介:白泽平(1982—),女,山西原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工艺美术陶瓷。

陶瓷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有关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艺术雏形,陶瓷艺术在漫长的时代发展历程中,其所拥有的陶瓷工艺也在日渐发展成熟,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实现了互补互助、共同发展进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宝贵文化和历史财富。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典型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思考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陶瓷绘画艺术;陶瓷工艺;关系思考

陶瓷艺术在我国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占有着极高的地位,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为当代学者开展历史研究提供有力依据,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宝贵财富。而陶瓷绘画作为一种主要的陶瓷装饰手段,是中国绘画形成的开端,并且在发展成熟以后达到了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与此同时,陶瓷工艺也是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伴随着陶瓷绘画艺术日渐成长,是绘画艺术形成各种独特风格的重要技术和因素,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典型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

(一)元代时期

在元代时期最为典型的陶瓷绘画艺术就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在景德镇时期之前,陶瓷绘画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并且具有明显的特征,不仅地域划分呈现出城南北的形式,而且窑子分布也相对较为分散。然而到元代时期,景德镇就已经开始广泛制作陶瓷,并且出现了青花瓷绘画,之后在元、明、清等时期的发展中,集结了各陶瓷绘画师和工匠的智慧结晶,将青花瓷绘画艺术推向了历史巅峰,并且将这种艺术和工艺一直流传至今,备受人们推崇和喜爱[1]。纵观陶瓷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元代时期的陶瓷工业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元代出现了彩瓷,其绘画风格不仅层次繁多,而且画风豪放,极大的满足了我国历史人民的审美情趣。

(二)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最为典型的陶瓷绘画艺术就是彩瓷,我们主要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狭义上分析,彩瓷专门指斗彩和上彩。当前我们经常提到的彩瓷大多有属于狭义概念,其中并不包含釉下彩。广义上分析,彩瓷主要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等两个部分,其中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以及青花釉里红;而釉上彩则是包括粉彩、五彩以及珐琅彩等,同时还有釉上彩和釉下彩融合而成的“斗彩”。

在成华期间斗彩发展尤为盛行,景德镇官窑甚至投入大量成本来烧制这种斗彩形式的瓷器。其主要就是由低温状态下的釉上五彩和高温状态下的釉下青花的颜色进行“相斗”形成的,其中以釉下青花色泽为主,而釉上色彩主要就是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经过烧制工艺逐渐呈现出一种素雅的美感。而到嘉靖时期,斗彩的装饰越来越繁琐,那时青花只能作为一种单一的蓝色色彩,而五彩则是受到较为密集的应用,主要展现出一种浓艳的艺术风格[2]。这种风格与成华时期的清雅风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被人们称作是“青花五彩”。在万历时期以后,釉上彩已经逐渐发展成形,并且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陶瓷艺术是陶瓷工艺的追求,陶瓷工艺是陶瓷艺术的形成手段

陶瓷绘画主要就是人們在陶瓷材料上进行绘画的创作行为,其具有一定的灵魂和思想,使艺术家们可以在陶瓷材料上将自身的绘画水平和艺术境界充分表达出来,是不能进行复制的。而陶瓷工艺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材料方面,都相对单一和笼统,可以多次重复出现,陶瓷绘画艺术往往需要借助陶瓷工艺才能充分彰显出来,而且艺术境界也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3]。例如,粉彩瓷作为釉上彩瓷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在工艺技术和工艺材料方面的特殊性非常值得研究。由此可知,通过陶瓷绘画艺术可以将陶瓷工艺的价值有效展现出来;相同的,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呈现过程中,陶瓷工艺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当代艺术家在陶瓷上进行绘画创作时,往往都需要考虑和了解陶瓷的类型和材料,只有确保陶瓷和画面之间的适应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凸显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境界。

(二)陶瓷绘画艺术和工艺存在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的关系

陶瓷工艺不仅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不同时期经常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但绘画艺术则是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它不存在规章制度的限制,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创造力。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的相互独立,就算艺术家们运用相同的材料和艺术,也能够创作出风格迥异的绘画艺术,并且确保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能呈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不仅相互独立,而且还相互依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相应的提升,这对陶瓷材料和工艺的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为艺术表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陶瓷绘画艺术不仅需要一定的工艺技术来实现,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艺术家自身要具有较深厚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材料和技法水平的提升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4]。例如,分水技法是青花工艺中较为典型的技巧,合理分析和运用工艺材料,能够创作出不同效果的青花料。

(三)工艺在陶瓷绘画艺术中的魅力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陶瓷绘画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往往需要自我表现力和娴熟的技巧才能充分展现出来,任何一种绘画艺术都需要在窑火的煅烧之下才能完成,实现其本身的艺术价值。陶瓷工艺的魅力需要陶瓷造型、艺术表现、釉色以及窑火等的完美结合来展现。我们从艺术角度分析,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兼具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呈现出较强的互融共生和综合倾向特点。陶瓷工艺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陶瓷绘画艺术作品的质量,艺术家们采取的表现手法不同,得到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也不同。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从最早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陶瓷绘画艺术,而且经过各个时期的发展和改进日渐发展成熟,并且走上艺术巅峰,成为当代优秀的历史文化。陶瓷工艺作为陶瓷绘画艺术形成的重要手段,其与绘画艺术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因此,艺术家只有拥有熟练的绘画技巧、较高的艺术境界、先进的工艺技术,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马恩杰.现当代陶瓷绘画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2]邓维明.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书画美学探缘[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

[3]鲁泉平.论青花传统工艺与现代陶瓷绘画艺术[J].景德镇陶瓷,2013(02):48.

[4]杨科朋,喻斐.综合语境下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创新表现形式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02):104-108.

作者简介:张兵,河南省禹州市神垕奉华钧瓷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师,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陶瓷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一、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共同点

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他们产生的共同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语言文字,它是借用语言文字述说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记录、调整、夸张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即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性质上的阐述。当人们不自觉的把有意义的劳动以及大自然的情景以语言文字记录下来,再添入艺术语言,进而成了文学。

细分析陶瓷绘画艺术也起源于语言文字,最早的文字是以最原始的造字图形来表达其意,被称之“象形字”,象形字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述说人们的意图,图画性质虽不那么强,但它有象征性的意义。因为象形文字的局限性很大,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随着历史沧桑的变革,慢慢地语言文字从象形文字中脱颖而出,演变成如今的语言文字。而图形也随着漫长的写实阶段,使象形的图文越来越生动,朝着有塑造形象的方向发展,演变成如今的含有艺术性的造型图案。陶瓷绘画也正是造型语言的一个门类,与中国传统绘画紧密相连,因此说它们产生的共同点是相似的。

二、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一切物资生活和历史演变,文学可以用语言形式去广泛表达,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被称之时间艺术,而陶瓷艺术可借用文学艺术对历史以及自然界夸张述说,以想象空间用造型加以艺术形式来展现,因此被称之空间艺术。传统空间艺术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得到充分肯定和发展。在绘画空间上,空间艺术往往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夸张并从中找到恰当的姿态,而不是与他相抗衡。崇尚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讲究阴阳相合,从而把人与自然、自我加以统一。时间是历史的演变过程,它可突破空间的限制,因此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成了陶瓷艺术创作的素材。

三、文学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自陶画产生以来,那些活生生的陶画造型,与自然界的动物几乎相似,最初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地陶画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随着历史的演变,先民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原始的写实图形再也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有意识的“虚”与“实” 的形象开始产生,文学中的典故、神话、诗歌溶于画中。这也是文明发展轨迹中,影响后来陶瓷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更何况比绘画艺术发展早的文学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众多文学艺术素材成了陶瓷绘画艺术的选材基地,使陶艺家们从文学的素材中获得十分有益的启示!如著名古典文学《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其素材在陶瓷绘画艺术中就得到广泛应用。还有诗歌,无论是屈原的悲歌,还是李白的豪放,以及杜甫的落泊,他们的诗句在陶瓷艺术家们的笔下也得到很好的再现。神话也是如此,如《麻姑献寿》、《天女散花》、《西游记》、《洛神斌》等等,就连有些陶瓷的造型都与文学诗歌有关,如玉壶春瓶,就是由“玉壶先春”诗句而命名。因此,把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称之为姊妹艺术是不过分的。

陶瓷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艺术种类不同,但在本质上二类艺术的艺术语言是可互通的,通过相互借鉴来塑造艺术形象,以此来感动欣赏者。清末民国初,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这些文人墨客的出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因此这一时期的瓷画艺术中国画味极浓,文化品位极深。刘雨岑的花鸟作品“百千寒雀下空庭 小集树梢语晚晴”就是很好地应用了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句为点缀。程意亭的“疏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陶瓷花鸟画也是如此,在空白处应用了宋代诗人方九功《菊花》里的一段诗句来点题,使作品融入了“诗情画意”。他的另一幅自己配诗的作品“踈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在构图上别具匠心;报喜鸟停栖枝杆红叶间形成“点”,以枝杆十字交叉形成“线”,菊叶设在其间形成“面”;再以菊花衬于其下形成烘托,此作品点、线、面俱到。作品工整细腻,构图考究,显示画家善于经营位置的艺术功力。画风质朴、清雅、细腻,画中诗句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他的文化底蕴神气活现地好像从书本融入画中,文学形象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形成了动人的故事。让观画者既欣赏了花鸟绘画艺术,又欣赏了名诗绝句,展示了创作意图,不愧是名家之高招,大师之手笔。但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画卷,其难度巨大。如特大型陶瓷瓷板画《清明上河图》,它浓缩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超长画卷。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廊、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看完全画犹如读完了一部文学小说。

四、自我修养是画者的根基

之所以名家作品能有这么丰富的文学品味,与他们的文化修养分不开的,因此说,作为画者文化修养是前题。陶瓷绘画虽是造型艺术,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象型而描绘,而是为了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却是抽象的,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这便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和事物的塑造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脑海里有着一定的文学修养,一旦被某种场景打动时,你的文化素养就会冲击你的大脑神经系统,创作灵感就会随之产生,创作才会得心应手,已有的文化学识就会在创作当中显现,作品才有欣赏价值。《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此话告诉人们;人在学习文学中是需要刻苦努力的,这样才能取得文学上的成功。正如一块玉,只有经过不断的打磨才有可能变成美玉,否则只会是一块没有光彩的石头一样,毫不起眼。这句话对于绘画者尤为恰当。否则那只能是画型而型,象没光彩的石头,毫不起眼。说白了即使有再高超的绘画技能,忽视各方面文化的熏陶,画出来的东西肯定缺乏品味,画得再多,也只能是“画匠”之笔。有句话说得好:“文学作品是人们心中的风景”。也就是说绘画作者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学素质,他的脑神经自然会联想文学中比喻夸张的景象,便能很好地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融入画作中去,感情化的形象语言在画面中就会体现出来,绘画作品便成了形象的文学,凝固了的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在赞叹艺术技巧高超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美感的冲击力。不起眼的陶瓷画作它只能告诉你:去奋发努力吧,好的陶瓷画作它也会告诉你:成功在于学而用之。

陶瓷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单元内容:亲近陶瓷艺术 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陶器和瓷器的发展及其主要类型,通过欣赏和练习感受陶器和瓷器的纹样美。

方法与过程:欣赏感受中国陶器和瓷器作品,尝试运用记号笔和彩纸进行彩陶作品的绘制,和尝试运用铅笔、纸、剪刀等材料,使用剪贴法作出一张瓷器立体图片作业。感受陶器和瓷器的纹样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我国优秀陶瓷文化的学习兴趣,体验和感受陶瓷绘制创作的乐趣。

单元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中国陶器和瓷器的发展及其主要类型,通过欣赏和练习感受陶器和瓷器的纹样美。

单元教学难点:感受陶瓷作品的纹样美;体会陶瓷纹样与人类生活发展变化的关系。

《亲近陶瓷艺术——陶瓷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中国彩陶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别及其代表纹样,了解瓷器的基本常识。 过程和方法:

通过“直观欣赏分析彩陶纹样和瓷器作品”,使学生掌握陶瓷欣赏的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欣赏陶瓷作品,表达自己对彩陶作品的审美感受,感受我国优秀的陶瓷文化。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彩陶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别及其代表纹样,了解彩陶在古代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体会彩陶和瓷器的纹样与人类生活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导入 出示PPT 1 师:请大家思考:“陶瓷”具体指什么? 生:思考„„陶器和瓷器

师:两者在出现和发展的顺序上有没有先后呢? 生:„„陶器比瓷器先出现。

出示PPT 2 师:我们今天就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先来欣赏一些陶器作品。 解析:以词导入,形象简洁明了。

二.陶器欣赏达标 1.欣赏观察环节 出示PPT 3 师:“半坡类型彩陶因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半坡类型文化的彩陶上有较多的动物图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在的这个纹样,是什么呢?” 生:„„ 师:“你觉得这个鱼的造型如何?”

生:„„

师:半坡类型彩陶上的鱼纹形象较写

实,常见的是单独的鱼纹,多为平展的侧面形象。 出示PPT 4 师:这是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作品,你能看出这个彩陶上的纹样究竟画的是什么吗? 生:„„

师:水波纹和旋涡纹线条流畅,动感强烈,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代表纹样。 出示PPT 5 师:这个彩陶作品属于哪个彩陶文化?半坡还是马家窑类型?根据是什么? 生:„„

师:除了水波纹样,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 师:这是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它的举世闻名并不是因为马家窑类型彩陶一贯的水波纹样,而是它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原始人的舞乐活动,也是直接完整地表现人物活动的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所以它同为美术领域以及历史研究的珍贵实物。 出示PPT 6 师:这个的纹样你看出什么名堂了吗? 生:„„

师:马厂类型的彩陶作品通常都有非常显著的蛙纹纹样,纹样十分有趣,看似青蛙,但更似人形,是当时的人们对种族繁荣,人丁兴旺的美好期望的表达。

2.思考分析环节

出示PPT 7 师:刚刚我们分别欣赏了半坡类型、马家窑类型和马厂类型的彩陶作品,还记得它们的代表纹样吗?

生:„„ 教师板书:“鱼”、“水”、“青蛙”。

师:他们画的纹样和同学们刚才画得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把这些形象反反复复地画在陶器上呢?这些纹样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如回答有困难,可以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生: 回答„„ 出示PPT 8 师:鱼、水和青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对它们的形象也最为熟悉,因此,他们便把看到的东西照样画在了陶器上。但是也有一些人并没有这样依样画葫芦,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绘画方式。 3.欣赏观察环节 出示PPT 9 师:这是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作品,它表面的纹样又如何呢? 生:„„

师:庙底沟类型彩陶的纹样主要是从植物中概括出的自然纹样。 出示PPT 10 师:这是半山类型的彩陶作品,这里的纹样又和刚刚我们看到的自然纹有什么区别呢? 生:„„

师:半山类型的彩陶作品,纹样富于变化,以锯齿纹、方格纹等组成比较规整对称的几何纹样。

4.思考分析环节 出示PPT 11 师:庙底沟类型和半山类型的彩陶纹样相对于之前我们看到的那些彩陶纹样有什么不同吗? 生:„„

师:欣赏庙底沟类型和半山类型的彩陶纹样时,我们无法判断当时的人们画纹样时的具体参照物,但这些极富规律的纹样显示出他们对纹样的处理已经到达一种概括与创作的绘画形式了。

如果我们根据今天欣赏的纹样把彩陶文化进行分类的话,你会怎么分,理由是什么? 生:„„ 出示PPT 12 师:从纹样的类型来讲,可以分为具象的纹样和抽象的纹样两大类,

出示PPT 13 师:我们课本第10页的表格依据这些彩陶的出土地点把这些陶器分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两大类,仰韶文化距今大约5000年~6000年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韶村遗址而得名。有半坡和庙底沟型。马家窑文化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4000~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课本第8页左上角有对这两大文化的基本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和掌握。

解析:通过作品的赏析,了解各个文化时期彩陶作品纹饰的代表纹样,感悟陶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节课的容量大,时间紧,所以彩陶竞猜环节放到第二课时作为导入环节。

三. 瓷器欣赏达标 出示PPT 14 师:欣赏完了彩陶作品以后,我们要来探索一下瓷器世界。瓷器的发明,始于东汉晚期,距今一千八百多年。虽然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原始瓷”的出现,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成熟,故认为中国由陶向瓷的过渡完成于东汉。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原始瓷作品。 出示PPT 15 师: 和刚才我们欣赏的陶器作品比较一下,原始瓷的造型如何? 生:„„

出示PPT 16 师:和之前的两个原始瓷作品比较,这个青釉弦纹尊作品明显在色泽和造型上有很大的改进。 出示PPT 17 到了唐朝,唐三彩瓷器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唐三彩是哪三种颜色呢? 生:三种基本颜色:黄、绿、白。 出示PPT 18 师:瓷器生产真正的全盛时期是在宋代,其标志,就是至今为人啧啧称道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虽然它们都是为宫廷烧造名器佳品的一代名窑,但它们的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却是各有千秋,你能根据图片看出他们的艺术风格吗? 生: „„ 师:(概括)官窑瓷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而自然地显现出一派大家的风范;哥窑瓷其釉面的冰裂纹,如丝成网,妙手天成,具有一种独特的缺陷美:汝窑瓷的含蓄莹润,釉质积堆如凝脂;定窑瓷,其图案工整、严谨清晰的印花让人感叹;钧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造型与釉色是钧窑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出示PPT 19 20

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青花瓷的优点,一是青花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青花为釉下彩,纹饰永不褪脱。三是青花的原料是含钴的天然矿物,我国云南、浙江、江西都有出产,也可从波斯进口,有充裕的原料可供使用。四是青花瓷的白地蓝花,有明净、素雅之感,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五是具有实用美观的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青花瓷的这些优点,是其它瓷窑各类品种的瓷器无法与之匹敌的。它一经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使景德镇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器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产品运销国内外。 生:„„ 出示PPT 21 师: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釉里红和青花同为釉下彩,釉里红由于烧成难度大,产量低,传世与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器数量不多。特别是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出土物更是屈指可数。 生:„„

出示PPT 22 师:18世纪初叶,便是瓷器的大规模外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的畅销。使用中国瓷器,在欧洲已蔚然成风。不仅在上层社会以此为荣,在普通民众中也以此成为时髦。在王室贵族把拥有中国优质瓷器作为夸耀豪富的手段。甚至普鲁士皇帝选皇后,也不惜代价地用六百名撒克逊龙骑兵组成的四队近卫军与邻近的君主换取十二个巨大的中国瓷花瓶,为他的婚礼增辉。一些国家喜庆典礼,也纷纷使用中国瓷。为了适应欧洲人的种种要求,国内为外商提供各种彩饰、花纹的样品,供他们选购。

解析:通过作品的赏析,了解各个文化时期瓷器作品纹饰的特征,体会中国瓷器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生:„„ 出示PPT 23 师: 中国是瓷器的发祥地,瓷器是中国的代名词。千百年来,中国与瓷器相互诠释,水乳交融,在西方人眼里,毫无疑问是传承了几千年的陶瓷才可以准确的表达中国、表达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的神秘与壮美。在百年奥运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瓷器形式的纪念藏品。直到今天,奥运会首次来到了中国。因此,“奥运瓷·中国红”的发行,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深深烙下了一个中国印记。

解析:奥运红瓷是中国瓷器和奥运精神融合的优秀瓷器作品。让学生通过这个作品的欣赏了解现代瓷器作品。

今天的欣赏就到这里,请大家回去以后,对陶器和瓷器的纹样作一些收集工作,接下来的两节课我们要进行陶器和瓷器的绘画练习。下课! 陶瓷欣赏PPT.ppt

《亲近陶瓷艺术——陶器绘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造型特点,学会使用记号笔创造一个彩陶造型和纹饰。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辨例图,用记号笔在彩纸上创作一幅彩陶造型纹饰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感受陶艺之美,提高表现热情和本土文化情结。 教学重点:认识新石器时期彩陶器型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新知识进行彩陶的创作。

教学流程

一. 前提测评:

竞猜游戏:看图识彩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古代主要的彩陶文化及其代表纹样,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检测一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质量。 比赛规则如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四个小组的抢答比赛,屏幕上出现彩陶图片后开始抢答。根据彩陶纹样说出彩陶文化名称。答错就重新抢答,答对一次小组得一分,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抢答得分最多,这个小组就获胜了。 游戏开始,学生看图抢答。

教师根据比赛得分,宣布获胜小组。

解析:游戏环节的设计目的:一.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二.检验上节课学习,通过抢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他们的团体观念。

二、教授新课

1、师:请同学们浏览书本第10页下面方框内容,告诉老师书本介绍了哪两种主要文化? 生: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2、师:请同学们结合书本,观看幻灯片,同学们讨论一下仰韶文化中半坡型和庙底沟型的不同地方?各个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样的?

生:„半坡型,造型底尖,口大。庙底沟型造型底平小,口大。

师:半坡和庙底沟型,造型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变化?

生:„

师:半坡类型陶器中许多盛食物的钵、装水的盆、汲水的尖底瓶,但是只能插在泥土当中放置。

平底的陶器相对放置起来更加方便。 教师出示幻灯图片

师:请同学们根据造型辨别一下这是什么类型?

生:„

师:造型以对称的为主。

师:合书本,观看幻灯片,再来看一下马家窑文化的3个类型。对比一下造型特点是什么?

生:„

师:马家窖彩陶造型多样,主要是罐、瓮、砂锅等。半山彩陶造型宽厚,带有双耳,是马家窑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的标志。马厂彩陶出现单耳。 师:造型以不对称的为主。

解析:在第一节课彩陶纹饰欣赏的基础上,进行彩陶器形的欣赏明确,为今天的练习打下基础。

3、学生活动

教师展示图片福泉山漩涡纹双耳瓶

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告诉老师,这个是什么文化时期的彩陶? 生:马家窑时期马家窑型

师:它是种什么样的造型?(从整体到口,颈,身,底方向回答问题) 生:„

师:知道这是那里发现的吗?

生:„

师:这是青浦的重固的福泉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彩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漩涡纹双耳瓶. 青浦就是上海的发源地,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我们祖先在福泉山附近劳动生息,更用他们的勤劳及

智慧改善和丰富着他们的生活。福泉山包括了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解析:了解青浦作为上海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培养学生的家乡意识和自豪感。

三、课堂实践

出示课题: 彩陶绘制

利用这两节课所学的彩陶知识,用记号笔在彩纸上独立创作一幅彩陶作品。 作业要求:选作一个文化类型彩陶作品作为今天的练习作业

大小为16K纸张

造型多样性,可自己发挥多种对称与不对称等多种造型。

参照书本可组合或删选纹样,要求纹样整体清晰,也可自己创作新型纹样。 步骤:1.铅笔打草图。2.用记号笔上色填充。 解析:明确练习要求,开展彩陶绘制练习。

四、点评

自评与互评从造型和纹样上进行评价。

五、总结 师:古代的文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不单艺术创作离不开古代文化的影响,现代生活同样也离不开古文化的影响。因为古代文化的产物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考古研究,艺术价值的研究都是有很大的贡献的。所以学习古代的事物,对我们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帮助。

彩陶绘制PPT.ppt 《亲近陶瓷艺术——瓷器绘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瓷器纹案的艺术语言和物体明暗关系的特点,用铅笔、纸、2B铅笔、剪刀等材料,利用剪贴法作出一张瓷器立体图片作业。

过程与方法:出示图片→讲解物体明暗关系→尝试描绘→总结的学习过程,以剪、贴、抹、画的方法,完成剪贴瓷器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剪贴法的乐趣,体会瓷器纹样的美。

教学重点:

欣赏瓷器纹样,了解物体明暗关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瓷器的剪贴及绘制技法的创作。

准备材料:一张彩色纸板、一张铅画纸、2B铅笔、固体胶、剪刀

教学过程:

1,

导入:①出示两组图片: 提问:a,哪一张图片更具有立体感?

b,第二张图片比第一张图片多出哪些部分?

c,光影是如何产生的?(光线照射)

②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近陶瓷艺术——尝试描绘》 解析: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热情。

2,

欣赏与感受

请同学简单的介绍一下对瓷器艺术的认识。 生:我们了解到一些瓷器的种类,例如:青釉弦纹尊、越窑青釉海棠式碗、三彩陶骑马女俑。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介绍。

a,瓷器生产真正的全盛时期是宋代,其标志,就是至今为人啧啧称道的官、哥、汝、定、韵五大名窑。虽然,它们都是为宫廷烧造名器佳品的一代名窑,但它们的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却是各有千秋,真可谓千姿百态、各竞风流。如:官窑瓷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而自然的显现出一派大家的风范;哥窑瓷其釉面的冰裂纹,如丝成网,妙手天成,具有一种独特的缺陷美;汝窑瓷的含蓄莹润,釉质积堆如凝脂;定窑瓷,其图案工整、严谨清晰的印花让人感叹;钧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起源于唐代,盛烧在北宋,造型与釉色是钧窑的两个最基本特点。

b,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加成熟,具有强烈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青花瓷是指应用到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的优点,一是青花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范围较广,呈色稳定。二是青花为釉下彩,纹饰永不退色。它一经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 ② 了解陶瓷艺术的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和制作方法

a,组织学生查阅陶瓷艺术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探究陶瓷艺术的制作方法、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师总结:

①,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②,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③,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④,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⑤,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b, 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中国的瓷器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新颖而享誉海内外。瓷器与中国的联系是那样的紧密,以至英文CHINA一词,就有“中国”和“瓷器”的双重意义。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解析:通过图片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瓷器的机会较少,所以通过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瓷器纹案及外部造型特点。

3,制作与体验

下发参考纹样图纸 讲解步骤:剪贴造型→用手指将铅笔粉末涂在明暗交界线上→用铅笔加深影子→用黑色水笔画纹案

解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绘画造型能力,体验创作乐趣。

4,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5,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学生作品:

《亲近陶瓷艺术——陶瓷制作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陶瓷艺术与胚体装饰的基本技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联想、看视频,直观欣赏,明确陶瓷艺术与胚体装饰的基本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陶瓷艺术的奥妙与魅力。 教学重点:陶瓷艺术与胚体装饰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制作技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说说生活中的陶瓷。 师:我们生活中的陶瓷有哪些那? 生:碗、茶壶、花瓶、装饰品等

师:陶瓷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装饰着我们生活,那么谁知道这些陶瓷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陶瓷制作欣赏。

2.提问:谁知道这些陶瓷是怎样制做出来的?

解析:从生活中的陶瓷入手,进行设问,导入今天的课题。

二.新授部分:

1.

回忆七年级土与火打造的艺术单元,学习了哪些陶瓷艺术的基本技法。(泥条盘筑法、拉胚成型、泥团捏塑成型、泥片成型)

师:大家回忆一下在七年级土与火打造的那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陶瓷艺术的基本技法。 生:泥条盘筑法等

师:引导学生说出拉胚成型、泥团捏塑成型、泥片成型。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两种技法:印胚成型法、注浆成型法。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看一看这两种技法的过程。 解析:回忆初一年级学习过的知识。为今天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2.

播放视频,观看印胚成型法、注浆成型法。

师:印胚成型法,是利用模具来进行成型的一种方法。自古以来,此种方法就广泛地运用在陶瓷制作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石膏模具。首先做好造型,然后根据造型翻制成若干快模具,待模具干后,即可印制胚体。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不但给成型带来很大方便,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模具上制作肌理和其他装饰效果,可以在同一模具上产生很多变化。

陶瓷注浆成型法

师:陶瓷成型技法之一。在配料中加入较多水分(25—32%),调成泥浆,注入有吸水性的石膏模子内,吸去一部分水分,脱模即得生坯。用于形状复杂或大件制品的成型。 3.

出示瓷器图片(有花纹和无花纹)

提问:这些花纹是如何产生的。经过怎样的制作步骤后出现在我们的陶瓷上的?

师:很明显这个带花纹的瓷器更漂亮,大家猜一猜这么漂亮的花纹是使用怎样的制作方法,出现在我们的陶瓷上的? 生:画的、刻的等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是如何产生的?

4.

播放视频,观看胚体装饰的基本技法。

①堆塑技法(渗透德育教育,做任何事情应该有耐心)

师:这样精美的花纹制作起来非常烦琐,但是人们都不在乎这些,制作出许多精美的陶瓷。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呢? 生:做事要有耐心等 师:很好,希望同学学习这种孜孜不倦、做事要有耐心的态度。下面我们观看一下釉下彩绘法、釉上彩绘法,播放视频。 ②釉下彩绘法

师:釉下彩是生坯或经素烧坯胎或釉胎上饰纹加彩、罩釉,经134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色泽光润耐酸碱无铅毒。但因高温烧成,适应的色料不多,颜色变化极难掌握。仍待继续研究。釉下彩主要有青花、玲珑、釉下五彩和刻划花等。

③釉上彩绘法

师: 所谓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 师:以上是陶瓷艺术与胚体装饰的基本技法。大家要有所了解。 解析:通过图片欣赏和录象观摩,直观了解陶瓷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三.欣赏图片(说唱佣、定窑孩儿瓷枕) 师:大家回忆一下该如何欣赏陶瓷? 生:造型、材料等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件陶瓷。

师:这个人在做什么? 生:唱歌。。。。

师:上身赤裸,下穿长裤。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额前有皱纹数道,著幧头,左臂下夹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珞珠饰,似作说唱状,面部表情幽默。陶佣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表明雕塑现实主义传统的久远和古代制陶水准的高超,并且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雄厚博大的民族风格。及褐色土痕。 师:孩儿枕高:18厘米,长:30厘米。

孩儿枕从整体上看,造型生动别致,釉色细腻洁白,釉层均匀,光亮可鉴。匠师们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伏卧榻上的男孩形象。它以童背为枕面,抱拢双臂垫于头下,目光正视前方,右手中还执着一条丝绦状织物,其上缀有一个绣球,绣球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丝绦在绣球的两边各打了一个蝴蝶结,十分可爱。儿童的两只小腿向后翘起,交叠在一起。孩儿的神态自然,天真顽皮,栩栩如生。孩儿面部脑门宽阔,两耳肥大,粗眉大眼,眼神中透出灵气,炯炯有神。胖胖的两个腮帮下是肥肥的下巴,在两颊与下巴之间有两个小酒窝,愈发衬托出脸颊与下巴的丰腴。鼻子小巧挺直,嘴唇略厚。孩儿表情稚朴、可爱。就连衣纹皱褶处都刻画得十分生动。孩儿身着长袍,上套坎肩,下裳还印有团花装饰,脚穿布鞋。这套服饰是研究宋代儿童服饰不可多得的具体资料。榻的周围浮雕螭龙和如意头纹饰。这件艺术珍品神形兼备,富有情趣,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制作,反映出宋代定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 解析:通过这两个瓷器作品的赏析,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小结

1、这个单元的大概内容

上一篇:酒店室内设计下一篇:现代平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