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范文

2024-01-16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范文第1篇

摘 要: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到了历史罕见的巨大冲击。世界经济的各种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处于动态转换之中,表现为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孕育产业转型和升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世界多极化获得深入发展。我国应努力增强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能力,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动态转换;扩大内需;次贷危机

作者简介:杨秀萍(1970— ),女,山东德州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马云泽(1970— ),男,山东德州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和规制经济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1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CJY042);南开大学文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NKC1008)

从国际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对于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金芳认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世界经济大国和新兴及后起国家间的力量消长经历了较大调整,以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体系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战后创立的多边贸易、多边金融和国际协调机制遭遇严峻挑战,由此,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sup】[1]【/sup】。纪军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是美国保持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上升趋势、日本及东亚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合作加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sup】[2]【/sup】。张海冰认为,金融危机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步伐,未来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将呈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多元性。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中国是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力量对比的关键参与者和重要平衡力量【sup】[3]【/sup】。蒙代尔认为,各国需要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全球的机制来保护世界和平,防止各种冲突的发生【sup】[4]【/sup】。笔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和经济影响强弱的一种结构性体系,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认识和判断需要深入到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从各大经济活动的主体、环境和运动方向上对其变化特征及变化程度给予细致分析,才能有效把握主流趋势。

一、 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结构进入新的调整时期。西方发达国家负债消费、新兴经济体出口拉动、资源输出国依赖资源出口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全球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贸易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处于深刻调整之中。

(一) 全球产业结构开始新一轮调整升级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经历了二战以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我国成为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并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第五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序幕已经拉开【sup】[5]【/sup】。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发达国家进入一轮“再工业化”过程。金融危机可能会使发达国家服务业过于超前发展、工业发展相对薄弱的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调,发达国家在高端消费品、投资品方面的生产能力将会增强,这对发达国家改善产业“空心化”现象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短期内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二是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方向发展。产品内分工是指将一体化生产过程分为若干独立生产工序,并安排在不同国家完成,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在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际产业分工将进一步细化,一国可能仅负责一道生产工序;产业转移链条将向两端延伸,从传统生产环节的转移转变为生产、流通、服务等多环节的转移。三是产业转移的服务化特征日趋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加快,目前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比重已超过制造业。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电信等行业的跨国并购正在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领域,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二) 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新的动向

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需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超过50%,这改写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与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恢复缓慢形成对照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进入新的需求高峰期。这不仅产生商品和服务需求,而且产生对投资和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更大需求。比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实力,而且工程建设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优势。工程建设企业对外承包业务的发展将带动出口贸易和实体投资的同步发展,成为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

(三) 全球生产供应链区位导向发生变化

金融危机后,从纠正世界经济失衡出发,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不少国家迫于就业压力,出台了一些不允许获补贴企业投资流出、要求企业承诺最低国内采购额度以及通过调整税收措施吸引本国企业投资回流和留住国际投资者的应急性投资保护政策。但跨国巨头们并未放弃全球生产网建设和全球价值链布局的整体战略。应急或暂时的收缩与回归发达地区的产业规模有限,从企业生存及赢利出发,将战略重心从传统市场转向新兴市场仍是大势所趋【sup】[6]【/sup】。危机后全球生产网络呈现三大新趋势:一是行业重组引发全球跨境产业转移加速。危机中行业领先企业的能力削减为行业整合、形成新的行业领袖提供了市场契机,在本行业内寻求合适的并购对象,借势壮大成为重要的策略。二是区域性供应链地位上升。由于碳关税、物流、法规的变化和自由贸易区谈判的盛行,一些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区域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三是随着核心市场转移,相对于成本型供应链,目前市场导向型的供应链地位趋于上升。如随着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更多的跨国公司意识到中国具有内销市场和出口平台的双重角色,在华投资不减反增,与其在欧美市场撤资关厂的举动形成截然相反之势。新一轮全球生产网建设不仅带动全球制造重心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更将推动从设计、研发、物流运输直到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全球分工体系向新兴市场国家的加速布局。

(四) 全球贸易结构逆全球化趋势凶猛

“北方”国家转向“南方”寻求贸易出路成为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新特征。新兴市场的崛起对美、欧、日市场主导全球贸易流向的传统格局形成显著影响。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金砖国家”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重从9.7%增长到14.5%,进口额占比从8.0%升至11.5%。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约占全世界出口额的10%;同时,中国还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进口额占全球的8%。正是在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sup】[7-8]【/sup】。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和逆全球化的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数目激增,从两个方向上改变着WTO倡导的多边自由化贸易体系。日益盛行的双边和区域贸易谈判显然对推进多哈谈判具有反向作用。一方面,这些协定各成一体,有的非常全面,不仅包括商品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外国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权利和环境保护;有的则范围有限,甚至把一些敏感部门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这些协定采用不同的原产地规则,直接挑战WTO规则。

二、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艰难变革

(一)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面临严峻挑战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三大多边经济协调机构的缺陷和困境愈加凸显,尤其是IMF未能有效预见和监管国际金融领域的失序与风险,WTO多哈回合谈判难达成果,令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分离呼声趋于上升。尽管发达国家仍把持全球治理主导权,却也担心传统多边协调机制因新兴大国另辟平台而被边缘化,比如新兴经济体依靠强大的外汇储备,不再向IMF求助;发展中国家之间探索出多种对外援助和捐款机制,削弱了世界银行的传统角色;一些国家转向缔结双边或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不再热衷于加入WTO。危机后,面对全球经济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现行国际经济协调中的非多元化倾向和发达国家主导倾向遭遇严峻挑战【sup】[9]【/sup】。

(二)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方向

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方向和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构建多层次世界经济治理架构和机制安排,发挥各种机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综合效用。一是全球多边层面的治理机制,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等。二是同类国家、跨地区层面的治理机制,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西方七国(八国)首脑会议、“金砖国家”等。三是区域层面的治理机制,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四是双边合作、协调的治理机制,如“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平台和机制。笔者认为,在多层次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应着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主要平台,确保其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处理好二十国集团机制同其他治理机制的关系,发挥各种机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作用。

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多边贸易机构,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框架内的多哈回合谈判即将进入密集谈判的关键期,当前应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同时,应坚定不移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坚持平等对话协商,妥善应对和处理贸易摩擦与分歧,推动形成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环境和全球贸易体制。

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经济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需要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原则,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现有国际经济组织机构,形成一个更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国际经济体系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在对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支柱所组成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同时,将会以更加灵活和多元的机制进行框架外协调,这也将成为金融危机带给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三、 科学技术创新孕育产业变革

每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新产业都有生命周期,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也往往与产业缺乏进一步的创新、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没有及时跟上有关。现在,世界经济正在恢复增长,虽然复苏较为缓慢,但正在孕育的新的科技革命必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进而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从20世纪中后期起,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主要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由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来决定。与此相关,科技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常常立即带来新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几乎与产业创新同时进行。因此,产业转型升级依赖于科技创新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科技创新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方向。19世纪,电磁学发展成为电气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力、化工等工业部门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初,半导体物理和材料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理论和模型的突破等成为电子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科技创新将为生产力发展打开新空间,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和支柱产业,引领人类进入绿色、低碳、智能时代。由于新兴产业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而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时期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有没有发展起在这个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进行战略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美国十分强调新能源、航空航天、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行“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期待实现“绿色技术”革命;日本把产业发展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新能源等新兴行业;欧盟着力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水平,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四、 新兴市场国家的整体性崛起

整体性崛起壮大是发展中国家新一轮经济增长浪潮的标志性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新一轮浪潮涉及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覆盖了亚洲、拉美及非洲的大多数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是一个群体,具体的数量有不同的说法。其中,特别令人瞩目的除了“金砖国家”(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还有“新钻十一国”(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越南)以及“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sup】[10]【/sup】。

新兴市场国家的鲜明特点就是经济发展正在步入上升期。这种势头不仅表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而且在危机之前就已初露端倪。首先,近20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又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率先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1%,“金砖国家”的增长更为强劲,远高于发达国家。201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超过4.5%,其中新兴市场国家的贡献达到60%左右。根据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的预测,2025年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GDP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1%提高到20%,其中巴西、南非、俄罗斯和墨西哥四国的占比保持在4%左右,而中国和印度将提高到14%。2050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将各占50%【sup】[11]【/sup】。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对比表明国际经济力量正在调整和转移,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正在步入上升期,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仅从经济总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制度结构上对于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经济要素流动和经济存量的历史格局,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注入活力【sup】[12]【/sup】。新兴市场国家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探讨如何与发达国家以及由其掌控的全球经济体系形成良性互动,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影响力。

五、 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策略

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随之更加突出。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外部压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争取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合作竞争中建立更大的比较优势,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 努力增强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能力

发达国家在自身实力遭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深陷经济衰退泥潭不能自拔之时,一方面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我国拯救世界经济于水火之中,另一方面又不愿在全球事务和国际组织中给予我国更多应得之权利。在此情形下,我们要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不承担对我无益的责任,不做超出自身能力的承诺,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朝着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在新一轮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改革中,我国必须要消除原有发展模式下积累的矛盾,既要继续发挥全球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的结果;既要继续保持国际分工带来的提高效率的正面作用,又要避免需求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既要发挥金融市场便利资金流通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金融市场过度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二) 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立足于扩大内需,是我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长期战略方针。在扩大内需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规模具有很大空间和潜力。2010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仅占全球消费市场的11%左右,而美国和欧元区的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的75%左右。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条件日趋成熟。应加快把国内消费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形成我国以国内市场为支撑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三)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当前,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在酝酿,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正在进行。在新的形势下,我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从国情出发统筹谋划,抢抓有利时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sup】[9]【/sup】。为此,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准备,承接发达国家在下一轮产业调整中转移而来的先进产业;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推进自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金芳.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0(10):3-9.

[2]纪军.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61-66.

[3]张海冰.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动力和趋势[J].科学发展,2009(10):3-10.

[4]蒙代尔 R.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前景与挑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12.

[5]陈江生.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46-51.

[6]黄卫平,胡玫.美国次贷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46-51.

[7]伍茨 N.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多边制度[J].世界经济导刊,2009(3):11-24.

[8]杨洁勉.新兴大国群体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6):6-12.

[9]程极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J].国际经济评论,2007(1):47-49.

[10]奥尼尔 J.“金砖四国”有望提前统领世界经济风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2-28(06).

[11]宋玉华,方建春.发展中经济体整体兴起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变[J].国际问题研究,2007(3):56-62.

[12]徐清军.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10-11-16(04).

(责任编辑:杨凤春)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World Economic Structure in Post Financial Crisis YANG Xiu-ping, MA Yun-ze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范文第2篇

2、从《资本论》到新时代: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研究

3、“双循环”新格局下消费中心城市构建路径研究

4、2021年中国经济展望

5、应对新变局:构建安全可控产业链

6、肩负起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大责任

7、“双循环”新格局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围之路

8、生态学视域下双循环战略的实践进路

9、“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镇江对外开放再出发的实践路径研究

10、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研究取得成果 专家建议制定《餐饮业发展促进条例》

11、双循环新格局下商业零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12、以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经济新优势

13、统筹两个大局 构建西藏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14、对大变局下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思考

15、“双循环”格局下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思考

16、交旅融合背景下高铁与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

17、双循环背景下我国贸易发展的新突破

18、“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

19、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潜隐剧本:从属者的抵抗

21、青岛打开财富增值“新空间”

22、双循环背景下物流业发展研究

2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消费扩容升级研究

24、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

25、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与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分析

26、“双循环”格局下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7、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背景与对策

28、“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基本要义与实现路径

29、双循环奠定中美利差走阔基础

30、中国铜材行业“走出去”的现状、挑战及路径选择

31、适应新常态 确保稳就业

32、关于“双循环”的思考和对外报道建议

33、探寻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新契机

34、双循环格局下河北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35、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探究

36、双循环背景下打造科创企业融资生态环境研究

37、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研究

38、“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39、加强大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研究

40、未来已来——HR智慧模式

41、新发展格局下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42、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43、“三新”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44、“双循环”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45、区块链赋能江苏加速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研究

46、双循环格局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

47、“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西部机遇

48、“双循环”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49、双循环格局下我国电器行业的成本控制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范文第3篇

1978年,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来,逐渐的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外贸经济繁荣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地位在全球经济国家中地有效提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断地健全自身的发展政策,创新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从而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升,成为对世界经济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但是,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得知,在全球世界经济格局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由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存在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其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模式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我国的经济地位不稳定性越发明显。我国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就逐渐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新的经济体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而中国的发展战略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下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展了重大的变化,其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针对我国的内需,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扩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危机影响下,对各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为了快速的恢复国家的经济,其难度相当大,同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的就业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国家的就业率急速下降,失业率却不断地升高,进一步造成对商品的需求异常乏力,尤其对于国外的商品,需求量急速下降。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经济占据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一经济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我国内需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国际上不同贸易组织之间经常出现不同的观点,摩擦逐渐增大。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重创,发达国家推行的高福利待遇政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难以继续实施,严重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降低了对于国外的进口需求量。

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决定继续实施再工业化经济政策,并高度重视和推进这一政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国内投资品生产的快速增加,而且也使得高端消费产品的生产快速提升,进而实施贸易保护的政策,从而增加了贸易组织间的摩擦。最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下,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措施,来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经常见的措施便是对其汇率进行控制,从而来刺激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因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个国家,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下,经常会需要面对不同的经济贸易摩擦,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首先,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演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危机后的经济状况,促进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上的影响度。美国等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例,在金融危机后,不仅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有效时间,同时也拥有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从而在不同的世界国际经济组织中,除了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外,也拥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同时我国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并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上的提升。其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演变,造成全球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而我国在这一形势下,国内的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各个国家也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的认识到,若再不对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仍坚持之前单独的进行工业的发展或者只发展服务业,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改进,开始实施再工业化的经济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也开始重视在一些新兴产业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国家内需情况的改善。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下,随着低碳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整体的发展。最后,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货币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贬值,促进了中国人民币走向世界,为人民币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下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

(一)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金融行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我国的金融体系需要进行完善和健全,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督。一方面,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我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注重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创造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并重视其发展和进步。同时,在传统的金融行业发展中,我国对其监管力度远远不到位,为了提高我国金融在世界金融行业中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扩展。

(二)重视中国内需的扩大

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下,不断地扩大我国的内需,首先,就需要改进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从而促进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的提升,其次,要高度重视我国的民生问题,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机制,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重视我国财政政策的改革,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最后,完善信贷机制,减少信贷的约束,积极鼓励人们进行相应的资产投资,增加我国的经济消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而有效的扩大我国的内需。

(三)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新能源和新技术等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新形势,在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下,要求积极调整和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在进行国内产品的对外出口时,要重视产品的价值,提高产品的技术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和了解国外的先进技术,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新能源技术发展方面,发达国家的技术通常较为先进,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新能源技术,就需要注重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与国际接轨,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除此之外,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进而减少产品的成本,从而降低因国际变化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国家经济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同时也需要把握住更多的机遇,积极调整中国的发展战略,健全我国的金融体系,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实现了经济全球化,也同时使得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新兴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不仅为我国的发展增加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我国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本文首先阐述当今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情况,再具体论述目前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下需要应对的挑战和机遇,最后主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对策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国发展战略,调整

参考文献

[1] 李伟,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课题组,et al.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J].管理世界,2018,34(12):7-18.

[2] 胡海晨,郑学党.入世十五年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时空变迁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7(3):21-29.

[3] 黄茜.后危机时代下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战略应对[J].商,2016(23):136-136.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范文第4篇

1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1.1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助于培养现代农民群体

无论是舒尔茨的农业增长理论还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规模报酬递增的投入要素都值得各产业 (尤其是农业) 的高度重视。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同样表明, 仅依靠物质资源 (土地、水、肥料、种子等) 的投入无法进一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产量、数量和质量, 因此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升就无从谈起。而培养现代农民群体有助于开发农业体系中非物质资源 (尤其是人力资本) 的利用程度, 放大各农业投入要素的乘数效应与创新效应, 为提升农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1.2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实力

农业综合实力是一个多维复杂的概念, 既包括农业要素投入环节、农业生产环节, 又包括农产品储存、流通与销售环节 (包括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2]。因此, 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路,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可从多方面解决传统农业的不足与弊端, 从顶层设计环节解决农业体系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包括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收储政策等, 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1.3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助于促进新农村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 农业的良好发展不仅能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还是建设、发展与完善新农村的根本所在。只有不断完善农业发展格局, 不断发展现代农业, 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尤其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当下, 促进新农村发展不仅需要完善“以工补农”的策略, 而且需要探索如何挖掘农业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

2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2.1 以突破传统农业发展观念为核心

与传统农业发展观念相对应的是现代农业理念, 具体而言, 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核心是科学化, 特征是商品化, 方向是集约化, 目标是产业化。各级政府尤其是农业部门要摒弃不合时宜的农业发展目标, 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挖掘当地的比较优势, 归纳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与精神[3]。各级政府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社会化、科学化与功能化的特征, 社会化农业要求实现从“小农业”到“大农业”的转变, 科学化农业要求实现从经验型农业到技术型农业的转变, 而功能化农业要求实现从单一功能 (经济功能) 到多维功能 (旅游、休闲、教育、生态等功能) 的转变。

2.2 以创新现代农业制度体系为根本

任何产业的良好发展都离不开制度体系核心功能的发挥。由于农业制度体系涉及土地、劳动力、户籍、职业教育和农业结构等方面, 因此要发挥制度的重要作用离不开多维度宏观战略的调整。创新现代农业制度体系一方面需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其他新型农业生产、流通与销售模式, 包括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 (包括专业合作社) 等[4]。此外, 各级政府还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 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障。

2.3 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为保障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核心目标为提高农业的综合实力与发展质量, 从根本上保障农民收入增长。第一, 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量需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包括投入环节、生产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的安全水平, 优化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与物质装备在农业体系中的开发、应用与投入。第二,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转移培训, 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入户率。第三, 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稳步发展, 为农产品的对外交易提供组织保证。

3 结语

由于传统农业发展格局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 因此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过程中, 各级政府需要深入挖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禀赋, 在农业发展观念、制度以及质量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逐步形成一套自上而下、跨部门的现代农业发展网络。最为根本的是,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与促进农民增收并非是独立存在的, 尤其在战略选择上需要协调一致, 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

摘要: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维度分析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包括以突破传统农业发展观念为核心、以创新现代农业制度体系为根本和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为保障。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农民增收,新常态,农村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魏凤娟.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之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5) :29-31.

[2] 鲁强.农民工的群体特征、边缘化与市民化路径——基于TT&DTHM模型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16 (5) :117-128.

[3] 詹小丽.探索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湘潭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月刊, 2008 (2) :26-27.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范文第5篇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 社会依存程度加深, 互动沟通频繁, 等级制的协调丧失其优越性。面对社会新变化, 政府需要发展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社会管理模式, 而发展多元共治格局的前提要求就是转变政府职能。

(一) 政府职能的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政府社会建设职能进行新的定位, 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社会矛盾不断凸显, 处于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还不具备自我调解能力, 社会矛盾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所以政府职能定位关键在于加强立法, 保证法律的明确、规范、强制性及法律的尊严和威慑力, 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

建立社会组织基本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促进社会组织稳定发展和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 也是对社会组织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的前提。而这些机制体制只能由政府提供。

社会组织能力不足将会制约多元共治格局的发展。因此, 政府需要推动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支持和推动民间捐助, 并积极探索在非营利模式下的社会组织财务经营模式, 提高社会组织的能力与自主性。

社会组织中许多是为社会管理提供专门化的服务, 而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其职能, 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社会工作者, 壮大社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 是了解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求。因此, 政府需要履行职能加强信息化建设, 创建信息服务中心, 促进政策与民意传达, 加强官民之间的联系沟通。

(二) 政府职能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政府社会建设职能的新定位, 可是现阶段的现实是政府职能还没有按照十八大的要求转变到位, 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所以我们必须以新定位为目标, 不断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建国初期,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以管制为基本理念, 政府包办一切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 政府“全能”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改革开放后, 政府进行多次机构改革, 不断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向具有更多管理色彩的职能转变。但是, 还是没能破除一元管制色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国家治理”, 提出未来政府职能应该是通过确立共识、共同目标, 实现社会自治。但是, 现阶段的现实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 政府职能转变还面临着一些困境: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还未理顺;多元治理主体发展不成熟;法制建设滞后等。

在社会管理中, 政府与社会关系还未理顺。首先, 政府包揽一切经济和社会事务, 挤压了社会成长空间, 压制了社会活力。其次, 政府对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实行的是直接管理, 导致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缺乏自主性, 过分依赖政府组织。最后, 政府忽视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些应该是政府管的, 出现职能“缺位”问题。

在传统社会管理体制下, 形成了强政府、弱社会的政治社会结构, 导致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一元主体地位逐渐松动, 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地位不断提升, 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会的趋势逐渐显现。但是,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 与政府治理能力相比, 中国社会力量发育程度依然弱小,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现阶段的现实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与实行, 社会治理权力也没有真正回归到社会, 导致政府形象的损害和公信力的缺乏。究其原因, 还是法制建设不健全, 一些好的政策得不到保障。

二、当前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的几个重要任务

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 政府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确自己在社会治理当中的责任, 更好地实现多元共治的社会管理目标。

(一) 创建促进多元共治的环境。

政府需要创建一个能够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环境, 即:创建信息条件、交流条件、对称条件、监督条件。首先是信息条件。政府要完善关于信息制度的安排, 以帮助参与社会管理的公民、社会组织能够援引制度安排, 来帮助他们找到有关他们问题的信息, 那么更好的前景会出现。其次是交流条件。政府应该建立多元主体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 没有某个参与主体掌握主动权充当领导者, 各参与主体都是为了谋求促进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的伙伴, 协商谈判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 坚持对话以“减少噪声干扰”, 交换资源以实现协同增效作用, 以期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和较高的社会效率实现一致同意的宏观社会目标。再次是对称条件。政府需要制定一组共同的规则, 对权利和责任作明确的规定, 以期达到权利和责任的真正对称。最后是监督条件。需要创建监督平台促进“公众之眼”的发展, 以提供足够的监督来阻止社会治理参与主体背信和制裁背信者。

(二) 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多元共治意味着政府变得不那么有力而采取低姿态, 政府作为一个几乎并不比其他方面重要多少的合伙者, 与社会组织联合起来在社会治理网络中发挥作用, 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共同分担责任, 集中使用共同的资源、专门知识、技能和计划而共同受益。但是, 现阶段的现实是社会组织发展还不成熟, 政府需要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首先放宽社会组织准入登记、简化登记程序、完善备案管理, 壮大社会组织的队伍。其次要积极研究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等政策措施, 将社会组织能够接得住的社会事务转移给社会, 培养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能力。最后是协调和落实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 减轻社会组织发展的负担, 增强社会组织的实力。总之, 在现阶段, 政府应该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有生力量。

(三) 调动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仍然存在着无序、渠道不畅通等困境。所以, 政府的任务就是创建公民参与的良好环境。首先建立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 让公民参与有法可依, 有制可据。其次, 积极培育公民社会, 增强公民主体意识, 鼓励公民参与社会选举, 全面提高公民参与能力。最后, 公开与公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信息, 破除官民间的隔阂和对立, 实现官民有效的沟通, 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三、构建多元格局的几个实践模式

改革开放后, 社会组织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成绩, 但是与政府治理能力相比, 中国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依然弱小,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前景也不十分明朗。所以, 需要政府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 加强对社会的支持培育, 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成熟, 促进多元共治的发展。全国各地区纷纷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 尤其是处于改革前沿的深圳市。在深圳的实践探索中产生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 比如: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模式;购买社会服务模式;政社合作模式。

(一) 党建引领, 多元参与模式。

“福田实践”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 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理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三者关系;放权社区, 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简政放权, 加强社区自治, 并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让广大居民在社区治理中“说得上话”“管得成事”;完善区域内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 把各辖区单位组织起来, 共驻共建, 资源共享;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开展党员“一站式”贴心服务, 做好服务党员工作。

(二) 购买社会服务模式。

2011年花果山社区在全市率先将社区工作站的13项行政服务职能 (除去行政执法) 全部外包给了一家“阳光家庭花果山社区服务中心”, 业务外包、人员也分流, 社区工作站没了, 实现了“花同样的钱做同样的事, 但效果更好了”。并以“政府给钱要先打分”这一举措来激励社会组织的成长和保障服务的质量。已购买服务为主的社区模式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居民自治, 并依靠居民自发形成的“公众之眼”监督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

(三) 政社合作模式。

龙华新区西头新村实行“政府支持引导、居民自主管理、多方良性互动”的业主自主管理模式, 使昔日的“问题村”变成了今日“模范村”。成立业委会, 集体协商解决小区事物, 提供基本服务, 实行透明化管理, 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小区建设。西头新村自治模式与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社会治理的精神高度吻合, 共建促进, 居民自主管理的模式, 减少了政府的管理压力, 实现了双赢、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为城中村治理提供了“样板”。

上述三种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着力点分析:福田社区实践的重点就在于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动员居民的自治积极性和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合作;花果山社区则是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 让权力回归社会, 同时又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居民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实现“善治”;西头新村改革得以成功的一个因素就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 政府将管理社区的权力下放给业委会, 强调群众自治的同时也提供支持和帮助, 实现社区中的多元共治。这三种模式得出的经验: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权力回归社会、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商合作, 都昭示着一个主题——以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多元共治格局的创建与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明确多元共治要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多元治理格局使政府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再是唯一主体, 而是与社会组织形成伙伴关系。在这一新情况下, 转变政府职能成为迫切要求。那么, 政府如何转变职能, 并通过自身职能的转变推进多元共治格局的发展,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职能转变,多元共治,模式

参考文献

[1] 薛安泰.中国当代官本位问题探微[J].学习论坛, 2008 (8) .

[2] 韩小凤.从一元到多元:建国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3) .

[3]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4] (美) 迈克尔·麦金尼斯 (Michael Mcginnis) .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 2000.

[5] (美) 奥斯特罗姆 (Elinor"Lin"Ostrom) .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上海三联书店, 2000.

[6]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美)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 (Vincent A.Ostrom)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三联书店, 1989 (2) .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范文第6篇

学者们曾研究过不少国内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 尤其对大城市如北京、南京、杭州等城市研究较深, 运用了多种测度方法、探索性分析、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其集聚特征。如邱灵等学者综合多种描述产业集聚特征的测度方法深入剖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 此外还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的机理;吴建楠、曹有挥等学者和蒋海兵[4]等学者分别利用空间分布图直观呈现出南京市与杭州市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 生动演绎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赵阳阳、刘纪平等学者在对哈尔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时,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得出哈尔滨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目前学者们对东北地区大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尚浅。沈阳市作为2016年入选的东北唯一的国家级中心城市, 在实施东北二次振兴政策中, 必将扮演着领头军的角色。目前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仍在定性分析阶段, 未能对沈阳市近八年来的发展情况及现状准确把握。此外, 在以往对其他城市的研究中, 部分学者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变过程时, 只从空间集聚的区位演变上进行定性分析, 忽略了企业密度演变特征。

本文在全国与全省双视角下对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演变特征的理论测度分析, 避免小范围下对其发展状况的认知偏差。结合对比在双视角下的空间基尼系数演变趋势进行研究方法矫正, 准确把握发展特征。采用地理编码方式将企业数据空间化, 运用GIS平台核密度分析, 通过划定不同年份的同一空间区域, 统一参数的方式, 获得行业核密度演变图, 得出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集聚区位、密度演变特征。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为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未来发展提出有效建议与对策。

2 研究范围、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为沈阳市辖区, 包含沈阳市9个主城区。研究数据来源于全国、辽宁省以及沈阳市的统计年鉴;沈阳市2008-2014年黄页企业数据。结合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沈阳市产业自身特点, 将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选定为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六大行业。

2.2 研究方法

时间维度上采用区位熵与空间基尼系数两种指标基本测度方法, 通过相互对比矫正来衡量整体空间集聚演变特征;空间维度上采用核密度分析法, 基于GIS软件, 通过企业地址地理编码, 数据空间化处理得出各行业时空格局演变图。

(1) 产业整体集聚演变特征研究方法

区位熵 (LQ) 可以作为某一产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的一个测度指标, 同时可反映某区域在包含该区域的大范围下的地位。公式如下:

式中, qij为沈阳市某类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 qj为沈阳市所有产业从业人数。qi为区域范围该类产业从业人数, q为区域范围所有产业从业人数。分别计算得出全国区域范围与全省区域范围的区位熵。

空间基尼系数 (G) 是20世纪经济学家基尼由劳伦兹曲线推导而来的, 它也是用来反映产业集聚程度的一种测度指标。公式如下:

式中, i为沈阳市六类行业就业总人数除以区域六类行业的就业总人数, Si为沈阳市六类行业中某类行业就业人数除以全国该类行业就业人数。分别计算得出全国区域范围与全省区域范围的空间基尼系数。

(2) 空间结构集聚演变特征研究方法

核密度分析法。从数据样本出发研究数据分布特征, 通过考察规则区域内点的密度的空间变化来研究其分布特征。核密度分析中, 落入分析区的点距离分析中心近的点被赋予的权重较大, 反之, 权重较小。本研究中各企业分布点性质具有相同性, 落在分析区域内的点具有相同的权重。结合沈阳市企业特点, 以1km2为单位, 1km为半径生成核密度分析图。

3 生产性服务业时空格局演变与集聚特征

3.1 双视角下时间维度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3.1.1 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全国和全省的大背景和小背景区域下集聚演变状况具有相似趋势。在全国或全省区域视角下呈现出一定的专业化程度, 且在全省内专业化程度较全国视角下高。这与沈阳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 以及省会城市有着必要的关系。近八年来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尽管保持着一定的区域作用与地位, 但呈现出逐年降低趋势, 无论是在全国范围或全省范围专业化程度均逐年下降, 一定程度反映沈阳市经济发展势头不足, 发展情况不乐观状况。

3.1.2 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近八年内六大行业中, 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仓储和邮政业这三类行业无论在全国范围视角还是全省范围视角下都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集聚程度, 在沈阳市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但其发展演变趋势不同。其中,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作为沈阳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产业近八年来保持稳定发展, 企业集聚度不断增强, 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 目前仍为沈阳生产性服务业中集聚度高的优势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两类行业尽管仍作为优势产业, 近年来呈现出弱势化发展趋势。沈阳历史上发展形成的一些如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产品等重点工业产业为沈阳市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是这两类行业发展形成的基础保证, 而近年来金融保险业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的专业化程度逐渐降低, 尽管在全省范围内地位仍举足轻重, 全国范围内不具有明显集聚优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全国内的专业化程度、作用地位和弱势化发展趋势与在全省范围视角下的程度和趋势相当。这与沈阳市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 重工业比重下降, 货物运输量大幅下降具有重要联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在全国或全省区域视角下的历史发展趋势具有相似性, 由最初具有专业化程度且逐年增加出现波峰, 而近几年集聚程度迅速降低, 区位熵连续出现小于1, 呈现出不具有专业化的趋势。沈阳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化集聚程度不高, 全国范围内其区位熵小于1, 全省范围集聚程度略高。尽管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作为中国电脑软件城、北方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中心商务区, 产业多以电子信息产品零售商业为主, 技术服务中心尚未形成规模。

3.2 空间维度的生产性服务业各分行业演变特征分析

不同时段城市企业发展过程的数量、密度不同, 在核密度分析中探讨发展沈阳市不同时期城市企业的相对集聚特征的演变。

金融保险业的空间结构演变在前期阶段呈现出向中心城区集聚的状态, 密度不断增加, 围绕市府广场、金融中心逐渐形成行业主核心板块。而后期则呈现出一定的向外扩散态势, 中心主核心区集聚形成多核状态下, 中心区外围也逐渐发展形成多个次核。围绕铁西广场、沈阳北站以北这些临近中心的片区次核形成过程更迅速。

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最初在沈阳市不同片区形成了多核分散状态, 近八年内的企业发展过程中, 呈现出在原有核心基础上不断集聚扩大趋势。沈阳市该行业空间分布的区位特征同其他城市类似, 该行业本身具有对高校教育区明显偏好性。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在前期阶段呈现迅速集聚状态, 密度增加迅猛, 由最初在中心区形成多核迅速演变为双核高集聚形态。后期阶段, 则呈现出密度逐渐降低、集聚度降低, 演变为多核。与最初结构不同的是, 形成了微弱的扩散趋势, 多核中不再只集中于中心区, 在临近中心区外围形成了次核。

房地产业呈现不断扩散态势, 前期由最初在中心区形成单核逐渐向外扩散, 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密度不断增大, 受到地租影响, 该行业更偏向中心区外围发展。后期不再向中心聚集, 而向四周扩散, 出现众多小而聚集结构形态, 受国内形势影响, 企业分布密度减小。

沈阳市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空间发展具有独特性, 由分析演变图可知, 该行业高度集聚在三好街片区。近八年内空间结构始终凝聚。三好街是东北最大的电脑与IT产品经销集散地、北方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中心商务区, 吸引大量企业集聚于此, 然而演变图显示集聚点企业密度逐渐减小,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4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对策

4.1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全国与全省范围内呈现出一定专业化集聚程度, 在全国内集聚化程度尚不明显, 距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仍处于亟待增进态势。六类行业中存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产业, 同时也存在弱势产业。不同产业具有发展异质性, 政府在未来产业发展的决策中应因势利导, 差异化引导各行业良性发展。

保持传统运输行业优势, 推进行业多元化发展。 (1) 以工业优势保持行业发展。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仍离不开传统运输行业, 以优势继续带动行业发展。 (2) 以电商带动行业集聚。通过加大电商平台规模, 拓宽电子商务领域, 形成多个物流集中发展区, 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3) 净化旅游服务环境, 发展旅游产业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旅游业, 将吸引大量国内及国际游客, 完善旅游产业链, 将推进公共交通运输行业向多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2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建议

未来沈阳在产业空间布局发展中, 应当依据各类行业的异质性与区位偏好性进行产业的合理布局。

发展形成城市金融商务次中心。沈阳在不断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迈进进程中, 未来必将朝着多中心空间布局形式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具有对中心区位偏好性。借助沈阳市政府搬迁至浑南市政中心这一契机, 发展次中心商务金融圈, 与原金融生态圈形成跨浑河两岸对接的两大金融商务中心, 有效增强沈阳市金融商务中心的区域影响力。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有对地租敏感、交通区位偏好性。随沈阳城市内电商企业迅速发展带来货物量不断增加, 未来在距离市中心较远、对外交通便捷的区域建立物流港、自贸区等以带动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发扬沈阳市交通物流仓储优势, 构建区域内更大更广的物流、人流的辐射网络。

5 总结

在全国与全省不同区域背景下对比分析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 结合双视角下空间基尼系数演变趋势, 在时间维度上通过理论测度分析沈阳市08—15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变特征, 把握沈阳市在不同区域范围下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水平。空间上通过核密度集聚演变图及企业密度演变分析各行业集聚演变特征。最后, 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的建议与对策, 协助沈阳市政府提升城市整体空间利用效益, 加快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飞速发展, 为东北地区二次振兴创造产业经济发展的最强牵动力量。

摘要:研究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大背景和小背景下的历史发展状况、作用和地位, 通过不同范围下的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对比分析, 利用GIS核密度分析方法分别探讨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历史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1)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在全国与全省双视角下都呈现一定专业化程度, 全省范围内专业化程度更明显。 (2) 生产性服务业六类产业发展中存在优势产业和较弱势产业。 (3) 近八年内不同产业专业化发展和空间结构集聚特征演变趋势存在较大差异性。最后结合目前沈阳市政策, 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异质性, 为沈阳市未来产业发展提出创新发展策略以及合理的空间发展布局, 协助沈阳市政府决策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迅速提升, 助力东北地区二次振兴。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发展策略,沈阳市

参考文献

[1] 邱灵, 方创琳.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综合测度[J].地理研究, 2013, 32 (01) :99-110.

[2] 邱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3 (05) :74-91.

[3] 吴建楠, 曹有挥, 程绍铂.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特征与演变过程研究[J].经济地理, 2013, 33 (02) :105-110.

[4] 蒋海兵, 张文忠, 余建辉.杭州生产性服务业的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 2015, 35 (09) :103-111.

上一篇:企业干部党课讲稿范文下一篇:七一建党节的来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