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快速施工论文范文

2024-03-18

混凝土快速施工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属于其重要的项目部分之一,而受大体积混凝土其性质特点影响,在实际中容易产生裂缝问题,因此需要保证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及技术方案来落实各个项目,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控,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对其施工体系进行优化的目的。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探讨其施工中的要点及要求,从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在实际中对其施工进行优化的措施,为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體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优化

引言: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强度较高,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抗震性,且及经济性也较高,因而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因其结构性质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差值,其再加上其截面体积较大使得混凝土容易受到水化热的影响,最终产生温差裂缝及收缩裂缝等,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与其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要求更高。因而我们需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解相关技术问题,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

(一)混凝土施工准备

第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保证所采用的材料性能可以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因此应以施工方案为基础来确认材料种类,并对各类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对施工材料的规格、标号、级配、参数等进行确认及检测。在施工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做好现场试验工作,其主要是为了确认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是否达到施工技术应用标准。

第二,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考虑到其容易因内外温差及应力作用而出现裂缝问题,因此为了降低水化热的影响,可以选择高性能的水泥种类,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并控制混凝土配比来改善其性能。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

第一,在水利工程中根据实际条件来考虑是否可以进行混凝土的现场配制,并在混凝土配制中定期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注意混凝土应保持持续搅拌的状态,防止闲置过长而出现凝结问题。

第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在水利工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较大,受材料性质的影响混凝土会出现内外温差,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应保证其浇筑施工的连续性,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浇筑厚度、浇筑间隔,避免在浇筑施工中因停工时间过长而出现早期凝结强度不均的现象。

第三,混凝土振捣施工需要与浇筑施工同步进行,振捣过程中注意避开模板及其他部件。目前在混凝土振捣中可以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作业,注意施工中采用垂直往返的方式施工,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并且应注意在混凝土振捣中若是出现沁水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第四,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其体积较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散热,进而使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问题,因此可以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并在完成浇筑施工后利用冷却管进行散热,其在控制内外稳产上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利工程中。

砼内层。

(三)混凝土养护施工

在水利工程中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保湿,以此来降低内外温差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结构在早期凝结时形成良好的抗裂能力。

第一,在混凝土养护中通过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及控制水分蒸发,若是在施工期间温度过低则可以搭设保温棚进行控温,并通过洒水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湿度。

第二,在现今水利工程中养生液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养护效果,为此可以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来确认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合实际对不同部位使用养生液。

第三,在混凝土终凝后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检测,确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情况及强度等级,之后按照规定要求拆除模板,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养护时间需要在7天以上。

二、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工艺要求

由于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涉及的技术工艺种类较多,在实际中需要保证能够对工程所采用的技术工艺进行严格地规范及管控,针对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技术应用要点及要求来对工序的落实情况进行检验,加强管理工作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使大体积混凝土中各个关键施工建设环节都依据工程方案的条款来高效化落实,使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得到保障。

(二)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体系

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制度,在工程管理中需要依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所提出的要求来对其在实行中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及质量管理要求来进一步细化其制度内容,以此来推动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并且在实际管理活动中需要确保其各项工作按照制度要求来规范化落实,以完整的管理制度为依据来建设在实际建设管理中的疏漏问题,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提高。

(三)创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繁杂,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工程资料能够追上工程进度,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来提升其工作效率,档案资料随工程进度进行编制的方式能够减少信息疏漏及缺失问题,在后续的工程检验及责任追究中也能够做到有据可依。目前主要是采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来对水利工程建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编制、保管,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所涉及的资源项目以更为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来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使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实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第一,混凝土的热量是通过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选购原材料时对于混凝土来讲要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要合理有效的运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

第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在施工现场派专人进行对塌落度的工作的测量,把混凝土的平均塌落度一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第三,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第四,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大高差。

第四,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砂、石含泥量多,所以,导致了混凝土的收缩,因此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我们尽量把石含泥量控制在小于l%,砂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也降低了因为砂、石含泥量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三、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施工过程,因此要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因而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要注意每一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文国.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J].装饰装修天地,2020,(6):385.

[2]杨凤秋,袁继磊.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9):224.

[3]宋志伟.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J].消费导刊,2018,(31):4.

[4]范芳.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3113.

混凝土快速施工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分析了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其中扮演这非常重要的角色,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其整个工程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施工部门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其施工要点,控制好施工质量,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科学合理有效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果和施工质量,切实保证施工水平和使用年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施工材料质量管控

为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应加强对材料管控的重视,以保证项目所使用的材料是严格按照设定标准来进行选择和购买的。水泥是混凝土原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其性能和水化热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应严格控制,确保其水化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2.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使各项参数满足施工要求。并且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检查合适的混凝土,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结构的要求,制定合适的适应方案。配制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要求,减少水化热的负面影响。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正常应用,避免结构问题。搅拌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检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确保符合施工要求。根据防渗墙的要求设置混凝土结构,例如墙体上部采取C15塑性混凝土,具体如表1所示。下部采取C15混凝土,如表2所示。混凝土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以缩短运输路线,减少颠簸,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受损。经质量检验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放置在指定位置,并采取防水、防潮、防晒措施。

2.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浇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预埋管等进行预埋。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强制式搅拌机,采取导管法灌注,导管内径为250mm,长度为8mm的槽孔内放置3个导管,导管间距为3m左右,导管距槽底15cm,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连续浇筑,当下部混凝土的高度上升到黏土心墙底部12m时需要及时拆除导管,并且要让混凝土充分的埋住导管,然后继续浇筑,保证槽口充满混凝土。在浇筑开始和结束时,可增加测量次数,避免浇筑过程中发生堵塞、埋管、漏浆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监测,具体设置3个观察侧面,出于施工安全需要将观测仪器放在两根混凝土浇筑导管的中间。

2.4混凝土裂隙处理

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部件会因为各种不同因素而出现裂隙,裂隙问题无法彻底解决,施工单位要做的就是摆正工作态度,面对混凝土部件表面出现的裂隙进行积极处理,依据混凝土裂隙出现的部位以及裂隙形状、深度等特点,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就目前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情况而言,有三种较为常用的混凝土裂隙处理方式。

(1)填充法。面对一些宽度较大的混凝土裂隙,可以采用填充法进行处理,施工人员先要对裂隙内部以及周边进行仔细清理,特别是对于分布在裂隙周围那些已经松动但是还没有脱落的混凝土,需要全部清除,待清理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树脂材料或者水泥砂浆灌入裂隙,填补裂隙产生的空缺。填充法的优势在于技术要求较低,对于一些非关键部位混凝土部件表面出现的裂隙,能够起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其流程如图1所示。(2)固套法。这种裂隙处理方式工艺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要使用钢筋对裂隙的外部进行这围套,提升混凝土部件承載力。固套法针对的是裂隙较大、较深的混凝土部件,实际施工中需要工人在发生裂隙问题的混凝土部件附近布置U形钢套,阻止混凝土部件进一步开裂,避免由于严重的裂隙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威胁。(3)灌注法。这种方式与填充法原理相似,但是针对的裂隙类型存在一定差异,灌注法主要适用于裂隙较深但是宽度较窄的裂隙当中,将修补材料通过灌注设备直接注入混凝土部件裂隙当中,待灌注原料凝固之后恢复混凝土部件承载力。

2.5注重养护工作

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混凝土部件养护工作,容易导致混凝土部件表面出现裂隙。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养护技术进行严格把关,依据混凝土部件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技术以及养护手段。针对小型混凝土部件而言,可以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部件表面足够湿润,避免由于表面水分快速流失而造成干缩性裂隙。利用喷水方式进行养护无须使用其他施工设备,养护流程较为简单,且运用喷水养护技术几乎不会影响成本,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混凝土部件养护方式。但是这种养护技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部件并不适用,其原因在于大体积混凝土部件各个部位强度存在差异,且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明显,如果使用一般养护方式,无法达到养护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人员要尽量延后大体积混凝土部件脱模时间,拆模之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大体积混凝土部件进行覆盖,覆盖材料可以使用保温膜或者其他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尽量降低外部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部件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施工人员需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部件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养护时间,通常情况下要根据混凝土部件强度提升最快阶段为基准设置养护周期,一般将养护周期控制在7-21天这一范围内。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发展中的合理应用。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并且做好准备,细化方案和设备的选择,加强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点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东.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3):143-144.

[2]马莉莉.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20(07):45-46.

[3]闫建成.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399.

[4]董治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69-170+188.

[5]刘伟东.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3):143-144.

[6]胡开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21,7(07):157-158.

混凝土快速施工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总结了浇筑施工期间技术管理的两大方向。其次重点探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常用技术方法,从不同的结构方向来进行,帮助提升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效率,混凝土结构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混凝土浇筑施工任务开展期间,原料选择与施工工艺控制成为管理中的要点部分,也得到了现场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技术正在向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注重节约成本,通过优化浇筑形式来稳定的提升承载能力,即达到了工程的建设使用标注,同时也能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建筑工程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进步,衍生了很多新型的节能设计理念,新型建筑理念能够帮助提升工程的使用性能,例如向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些化学外加剂,来达到设计标准,将材料的流动性与凝固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及技术管理

1、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及分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混凝土结构施工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下来进行,因此要针对施工的管理方案进行重点完善,观察施工环境是否存在影响因素,并针对施工阶段常见的问题来探讨解决方案,这样能够对风险隐患起到预调控制的作用,并在基层中形成稳定的施工控制方案,对建设阶段所遇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预调控制,实现现场的监管控制计划,并为接下来所开展的工程建设任务创造有利的条件。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要有明确的技术控制标准,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控制,这样更好的规避现场隐患问题,为施工任务进行做好前期规划,以免在实际建设中出现流程混乱的现象。技术控制要点的掌控对实现全面建设计划有很大的帮助,确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才能够避免施工任务不合理现象发生。

2、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与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现场管理计划确定后,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在基层中的落实程度,如果落实程度得不到保障,接下来所进行的监管控制也都是无效的。混凝土材料原料配合以及现场浇筑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对于浇筑质量的监管,要在合理的时间进行浇筑,并分析基层中是否存在隐患,加强调节控制。在施工前对现场工作进行技术交底,避免所应用的技术出现混乱,浇筑前要对材料进行最终的确认,针对流动性与振捣均匀程度来进行。质量检验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现场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的控制。

三、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做好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在交底内容上注重强调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准备时施工人员还应当注重强调柱与梁、梁板与剪力墙混凝土标号的控制,振捣间距、振捣时间等较为关键的施工因素;应当准备好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机械设备,且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備故障,施工人员还应当准备一台备用设备;在浇筑前对所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同时注重修理工作的及时进行,从而能够在故障出现后予以及时的排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天气变化给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的影响,采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护从而更好地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顺利进行,同时有效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四、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在料斗中按照相应配合比依次装入石子、水泥和砂。在混凝土搅拌加水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先加水或边进料边加水。同时,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熟悉各种外加剂的质量与特性,从而为外加剂的合理选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混凝土的拌合均匀并且颜色一致,这意味着工作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搅拌时间,从而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与适用性并且为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建立良好的前提。

五、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有效进行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重中之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并且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出现。此外,在某些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现状采取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在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分层厚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同时,在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过程中当其间隔时间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将会造成裂缝现象从而促使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抗剪能力、结构强度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并且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间隔时间的有效计算,从而有效减少裂缝现象的出现并促进混凝土结构薄弱环节的有效改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均匀性。另外,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保持浇筑的连续性,如果因为技术上或环境上的因素导致混凝土浇筑无法连续进行,停滞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则工作人员应当预先确定在适当的位置留置施工缝,并且进行裂缝防护措施的有效采取。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出现大雨天气或暴雨天气时,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遮盖措施、防雨措施和保温措施,从而促进建筑工作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有效保证。

六、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捣实的有效进行对于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捣实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振捣器,对于面积较大并且厚度较深的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应当选择表面振捣器,而对于面积较小并且厚度并不太深的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应当选择振捣器。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混凝土捣实方法主要是人工振捣法和机械振捣法。通常来说人工振捣法是通过使用人力来进行混凝土的捣实工作并且促进混凝土能够迅速密实、成型。一般而言,由于人工振捣法会有较大人力消耗,因此只有在缺少施工机械或混凝土施工量不大的情况下才会采取人工振捣法。除此之外,大量的人工振捣实践证明了增加人工振捣次数比加大人工振捣力度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施工效果。另外,在机械振捣法的运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将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力有效传递给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发生强迫振动并且新浇筑的混凝土在振动力作用下会使其颗粒之间的粘着力和摩阻力有效减小,并且增加混沌的流动性。在机械振捣法的运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重力作用的有效分析,并且将水泥浆进行均匀分布与填充,同时促进孔隙的减少,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另外,由于机械振捣法比人工振捣法的应用效果要好,因此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应当优先选择机械振捣法。

结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分析和应用,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丹.杨帅.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07).

[2]童呈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5(11).

混凝土快速施工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水泥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较为普遍,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对施工中温度应力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施工;温度应力;裂缝

1.前言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2.温度应力的分析

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1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

2.1.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1.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2.1.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2.2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

2.2.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2.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2.3温度应力的计算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

3.温度应力对裂缝的影响的控制措施

3.1施工管理注意控制温度

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3.2拆模时注意控制温度

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3.3加筋降低温度应力影响

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

3.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4.结论

随看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问题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应力影响的裂缝又是主要情形,严重影响公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必须注重温度应力的影响,采取有效的裂缝防治措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德;控制商品混凝土裂縫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0年02期

[2]黄戈立,赖砥柱;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温度控制与裂缝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10期

混凝土快速施工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建造公路和城市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道路,动辄几亿、十几亿元的投资,其中桥梁占总造价的10%~30%左右,要求设计使用年限比较长,至少要满足50年以上,有些长达100年以上。因此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桥面漏水会腐蚀钢筋,降低混凝土强度,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文论述混凝土桥梁防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同时还论述了桥面防水层面的具体施工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 防水系统 防水层 施工

很多人过去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混凝土本身不怕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无须作防水,因此,对桥面系的构造设计不太讲究,甚至很粗糙。恰恰就因为桥面系构造的设计缺陷及没有完善的防水系统,引起了很多病害,再由于交通量的增长和超载交通的影响,使桥梁过早地遭到破坏,成为危桥。所以对于桥梁防水系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桥梁防水系统的施工

桥梁防水系统的设计,就是设法将水与混凝土隔离,使水不能进入混凝土本体,尤其不能进入裂缝中去。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

1、混凝土本身的自防水 混凝土经常接触水的部位都要设计为防水混凝土,保证本身的密实性和防腐蚀的性能。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或超细粉等可以减少水泥带入的碱量,加太钢纤维深丙烯纤维可以对膨胀、开裂起到阻裂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抗渗能力,达到自防水的基本要求。桥面水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不能小于10cm,最薄处厚度不能小于8cm,而且混凝土本身的配比设计以及浇筑质量是最重要的。

2、桥面防水涂层 无论桥面混凝土施工质量如何好,均不能完全保证不开裂。所以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上面必须设置防水层。防水层不但本身要起到防水作用,而且要求其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都有很好的亲和性,附着力好。下面能牢固地与水泥混凝土表面粘结,上面与沥青混和料牢固地粘结。否则就成为一个层问抗剪力很低的夹层,将导致桥面沥青混凝土出现拥包、滑移,直至松散、破坏。

3、伸缩缝的防水 由于伸缩缝的形式及安装质量问题,造成该部位最容易损坏。除了毛勒缝、仿毛勒缝之外,对伸缩量小于5cm的小变位伸缩缝,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弹塑体填充式伸缩缝,也能成功地解决伸缩缝漏水的难题。

4、桥面雨水孔与水落管 桥面雨水孔与水落管的设置应该像屋面一样的严格,但是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容易忽略。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收水口小,不能及时将水泄走;收水口标高高于周围标高,造成积水;收水口高出水泥混凝土表面,而且周围混凝土不密实,造成管周围漏水;出水管过短,发生尿檐现象。从而导致收水口周围以及边梁外侧混凝土的破坏。

5、栏杆外测与人行道的构造 栏杆外侧应设计为光滑的表面,底面设有止水槽,雨水能很快地顺外侧流向地面,而不应再流向边梁。设有人行道的桥梁,人行道的防水也不能忽视,防止雨水渗流到主梁。但有些设计忽略了这一点,雨水从人行道缝隙渗漏,沿外侧漫流,从而造成边梁翼板及外侧的污染和腐蚀,所以边梁外侧首先破坏。

6、梁端和帽梁的防水 由于伸缩缝很难保证完全不漏水,而伸缩缝的漏水对梁端和帽梁的损害又非常严重,所以,对梁端和帽梁顶部也要进行防水处理。

二、桥面防水层施工

1. 桥面防水层具体技术要求

(1)桥面防水层应覆盖整个混凝土桥面,防水层为两道防线,第一道喷涂水泥混凝土表面防水剂二遍,第二道喷涂桥面防水涂料二至四遍,防水涂膜厚度以平均不超过2mm为宜。

(2)防水层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至少应有不低于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年限的寿命(约8~10年)。并能适应高架桥动荷载抗压,抗拉的特点,当混凝土桥面板开裂≤2mm时,防水涂膜变形仍应满足不拉裂的需要,以保证防水要求。

(3)在环境条件-15~+90℃范围内,仍能满足第2条的要求。同时,在经受沥青层摊铺温度约160℃后,不影响其长期耐久使用性时。

(4)喷涂水泥混凝土表面防水剂,应保证防水剂能够渗入桥面混凝土10mm以上,提高混凝土抗渗性>0.2MPa.

(5)防水涂层对混凝土桥面板亦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以保证沥青铺装层粘结力的需要,并在粗糙桥面板上具有良好的密贴性。防水层粘结后不得夹有空气层。

(6)防水层抗渗要求应在0.3MPa以上。

(7)防水施工应便于操作,满足大桥工期安排的要求。

2. 桥面混凝土构造要求 为提高防水层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同混凝土桥面板之间抗剪强度,混凝土桥面板进行拉毛处理是必要的。试验表明混凝土表面是自然平整表面,抗剪强度很难达到规定要求,经过适当拉毛处理后,防水层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同混凝土界面的嵌锁力和港阻力都有很大提高。因此其抗剪强度均可超出规定要求,这样就为路面车辆行驶后长时间内不出现起皱,裂缝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拉毛要求如下:拉毛深度3mm,宽度4mm,相邻拉毛净距24mm.

3. 混凝土桥面清洁要求

(l)混凝土桥面拉毛处理后要保持桥面干净,不得在桥面上拌合混凝土和砂浆。

(2)防撞墙浇注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撒落桥面上,万一撒落应及时清除掉。

(3)一般不允许运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车子,从已拉毛处理过的混凝土桥面上通过,必须通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抛撒混凝土和漏浆。

(4)防撞墙折模后,应彻底清除防撞墙和混凝土桥面交接部位的木模、钢筋、铁丝等杂物。

(5)在混凝土桥面上的施工机械,应防止漏油,污染混凝土桥面。

4. 喷涂桥面混凝土防水抗渗剂施工技术要求

(1)在施工部位用自来水或清洁水冲洗表面浮灰,井喷洒足量的水使基层混凝土完全湿润。

(2)待基层清洗湿润后,表面元浮水时,喷涂防水剂于基层表面。当防水剂渗入基层内部,表面无明显湿润状态时,再喷涂第二通防水剂。

(3)喷涂第二遍防水剂后,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涂层蒸发情况。

5. 喷涂桥面防水涂料施工技术要求

(1)基层清理

喷涂桥面防水涂料前,首先凿除混凝土浮浆,平整凸凹不平处,清除油污,垃圾等,然后彻底清扫基面,再用吹尘器把基面吹干净。

(2)喷涂桥面防水涂料

喷涂桥面防水涂料第一层时,要在涂料中适当掺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稀释,以促使涂料掺入基层毛细孔隙以提高防水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

喷涂第二、三、四遍涂料,要待上一遍涂料实干后才能喷涂。

(3)局部涂刷

为避免涂料污染防撞墙,在喷涂桥面防水涂料时,有两人执挡布护住防撞墙,因此防撞墙底部防水层,是采取人工涂刷的。

我们应不断加强国内、国际间城市道路和桥梁结构防水技术的学术交流。应不断搜集和了解国外该项技术的发展动态,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树立技术创新观念,重视城市道路和桥梁防水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发挥科研、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混凝土快速施工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建筑在进行施工中应用的新型材料和技术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了,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想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就必须要不断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更新。本文就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问题;措施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而言,主要受到钢筋腐蚀、炭化以及侵蚀性介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还会受到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体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高、耐久性、整体性强,对于外界自然环境以及荷载变化有着较强的抵抗力。另外,伴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对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加强混凝土的材料选配

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材料选配这个施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材料的选配关系到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对混凝土材料选配的重视度。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选配的时候,对水泥的质量、等级和型号等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只有这样水泥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水泥在进行进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对其的合格证、质量和型号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还要对水泥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水泥由于其本身特性的原因,一旦遇到水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因此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材料选配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选择低热的混凝土,只有这样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概率才能够得到降低。

2.2确保混凝土的配比合理性

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时,要参照混凝土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变化的规律。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计算不仅包括对水泥、石子、砂子和水这几种材料用量的计算,还要对水灰比、砂率以及单位用水量进行计算,以确保用量能够满足混凝土设计的等级强度、工程所需的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使用所需持久性这三点要求,而且还要做到有效控制水泥和混凝土的使用成本。最初,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水灰比和水泥标号,等到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确定后,决定因素又会变为水灰比,而在水灰比和砂率的变化范围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决定因素又成了水泥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一般来说,拌合物的体积应当与水泥、砂子、石子和水这四种原材料的总和持平,砂子的体积应当确保在填满石子体积中的空隙后,还能有所剩余。

2.3防止结构裂缝

在房屋施工过程中最长出现的问题就是裂缝问题,不管是混凝土的质量还是在施工中拆模或养护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结构裂缝的问题,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中,要严格把控结构的裂缝,使其不能影响施工进度。例如在房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房屋裂缝,应该首先对之前的施工过程进行审查,查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裂缝,如果是材料问题,就要及时停止对材料的使用,重新采购材料,如果是混凝土制作比例问题,就要对混凝土制作比例进行研究,可以进行现场试验,找出正确的分配比例。当产生问题的因素找到并解决后,然后再对出现的裂缝进行补救,先对裂缝两侧进行打磨,使其露出坚实的骨料新面,然后再按照施工图规定的剖面形式和尺寸进行划线,凿槽,并对凿槽进行修整和清洁。

2.4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预埋件和钢筋的保护层、位置等进行检查,施工中所需要模板的刚度、位置以及强度进行详细的检查。在进行模板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其上的油污、杂物等进行清理,只有并且还必须对模板的孔洞和缝隙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没有堵严的孔洞必须要对其进行处理。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必须要利用强谁来讲木模板进行侵湿,这样木模板上面就不会出现积水的现象。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防水和排水施工吗,并且再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低处向着高出进行施工,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捣实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一个符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捣实方法,并且还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结构配筋的重视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士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士表面平整光洁。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由于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等原因的限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必须要注意不能进行连续施工,一般情况下都要预留出一段时间来让混凝土进行初凝,同时再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设置施工缝,在进行施工缝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施工方案来进行设置,只有这样建筑混凝土的结合力才能够得到增强。对于入模的混凝土,为了确保其成型和密实,需要进行捣实操作,从而保证混凝土結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

2.5做好温度控制与后期的养护工作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温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条件恶劣,那么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冬季施工时最好在中午进行浇筑,并且要适当加大混凝土中粉煤灰以及矿粉的比重。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与养护工作。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相应的草垫与薄膜,并且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在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内不能出现较大的荷载变化,以免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把控十分重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根据房屋结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方向房屋建筑出现裂縫等质量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杜绝因施工人员技术因素而导致房屋施工出现问题。有效维护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房屋质量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孟祥金.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131.

[2]潘鹏飞.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4):12.

[3]李彬.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8):15~16.

(作者单位:兴山兴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居住区环境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配电网工程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