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

2023-10-0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第1篇

(一) 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思想教育还把大量的目光转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旨在利用思政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为社会培养接班人。目前, 中国大部分高校都会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始的课程并且是大班授课, 使得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也能受到思想的升华、道德的进步、政治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有关于经典著作理论内容讲授甚少, 因此即使是在这种仅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 专业类别不同的大学生党员们对于经典著作理论内容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 无法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聚着理论的精华与著作家的灵魂, 攻读经典著作能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起始脉络, 深入探究基本的原理知识, 发扬经典著作家的真理精神。因此, 通过学习使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党员获得另一种掌握基本原理知识的有效途径。在研读过程中进行感悟与思考, 进而外化为行动之力, 良好地运用科学方法论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二) 提升学生党员马克思理论素养的必然要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保持过硬的政治本领, 对党和国家忠诚的大学生党员, 应当提升学习经典著作的自觉能动性, 提高经典著作阅读效率与数量, 丰富自身的知识框架。

大学生党员在研读经典著作的海洋中, 不仅能够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 还能够领略到经典著作家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战斗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著作, 是因为其以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回答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 因而它的经典魅力也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

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国家和党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成为一种不可撼动的主导力量。党员们只有追本溯源认真研读经典著作, 才能够全面学习到基本理论知识, 外化为行动之力, 实现从内而外的理论素养的提升。

(三) 运用科学方法论进行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 这几部分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 彼此依存、彼此支撑形成完整的一个理论体系。其中哲学这部分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作为一名党员更要用科学的思维意识和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 比如为身边的学生服务、为周围的弱势群体服务, 来实现自身价值。

经典著作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 承载着哲学理论的发展轨迹, 揭示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经典著作的理论世界中, 扎实学好基本理论知识, 进而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情况, 将其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检验理论的真理性与可行性。认真阅读经典著作, 是将理论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的必要途径。

(四) 与时俱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客观需要

每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有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色, 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 都会赋予经典著作内容新的色彩。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胸怀, 吸纳各种优秀思想观念, 伴随历史与社会的变化而更新完善, 形成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 作为凝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经典著作同样也存在永葆生机的研读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站在发展的立场上, 紧跟时代和社会的步伐并不断地进行着创新。正是凭借着这种态度, 列宁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同样,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地融入中国实际并具有中国特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会迸发出全新的活力。只有始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经典著作, 我们方可抓准与时俱进的理论价值, 进而为我党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大学生党员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

学习经典著作理论内容, 能够为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探索与创新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研读经典可以深入经典作家的灵魂世界, 发现他们的思想轨迹和理论精髓。感悟经典作家的创新精神与革命精神, 能够激发大学生党员们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因子, 丰富经典著作的时代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的第一次飞跃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共产党人们秉持着“摸着石头过河”的信念, 结合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逐渐开辟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基本模式, 这是一次伟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毋庸置疑, 经典著作所传达的真理内容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学习经典著作掌握经典内容, 是大学生党员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思想轨迹的必要路径。经典著作中饱含着从实践角度出发去科学运用真理的过程, 这无不体现着伟大的务实与创新精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哲理。这些经典著作内容都彰显出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社会实践基础上, 与时俱进创造符合时代和历史发展要求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弘扬我们新生代大学生党员的科学创新精神。

(二) 有利于保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艰苦卓绝的社会现实环境中, 中国共产党人们秉着追求民族自由与解放的崇高信念, 团结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 打败侵略中国的法西斯创造新中国, 这彰显出共产党人凭借强大的信念力量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抗争。学习《共产党宣言》能够使我们充分了解到什么是共产主义, 加深我们对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深刻认同。阅读经典著作, 能够使大学生党员们感悟到经典作家的革命理想信念, 从而能够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崇高的政治信仰。

党中央一再强调, 我国的党员领导干部们应当加强阅读经典著作的广泛度, 从书中学习经典著作家的智慧精神, 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实干工作当中。作为未来领导干部储备军的青年学生党员们更应当从夯实理论知识的根基做起, 认真学习经典著作, 经受经典著作理论的洗礼, 面对外在的压力与考验, 始终用理性的思辨方式去积极应对各种复杂的困难与阻碍。

(三) 有利于提高党员的辩证思维能力

当前, 大学生党员正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当中, 各种复杂交织的社会思潮紧紧环绕在我们周围, 对大学生们时刻进行着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学习, 教会我们用一分为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特殊榜样, 应当保持理性思维, 以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自觉抵制消极思想和不良观念的渗透。通过学习经典著作这一必要途径, 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们辩证思维方式, 有意识地正确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使得大学生党员在面对各种华丽的言论主张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牢固坚定我党的政治信仰,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自身行为规范, 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终将实现。

(四)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 这一思想观念正在慢慢渗透到我国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日渐对我们的各种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的现代化文明建设当中, 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已成为一项必要完成的光荣使命。伴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思想文化的广泛渗入, 在思想文化进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 滋生出了许多消极、颓废的不良思想。这种状况说明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方面, 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正在日趋减弱。

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思想, 应当保持强劲的风头引领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思想。宣传与发扬核心价值观思想能够引领精神文明新风尚, 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鼓励大学生党员们学习经典著作, 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能够凭借这一综合素质优秀的先进群体, 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思想做好宣传工作, 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之作, 而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让核心价值思想落地生根, 积极倡导大学生党员阅读经典著作尤为必要, 促进其领悟经典真理, 提升科学实践力。

摘要: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和发展动态要有精、准、快的掌控能力, 这样才能掌控好党员们正确的政治方向, 指引青年大学生们坚定跟随党的步伐, 从而提升大学生党员们团结一致的向心力。我们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用这种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为我们的思想道路指明方向, 引领大学生党员们形成规范的行为。大学生党员一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领悟其精深内涵、掌握讲述的内在规律、参悟其理论的现实意义, 从而提升党员们的理论素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学生党员,经典著作研读

参考文献

[1] 朱喜坤.为什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3) .

[2]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第2篇

马克思在其不朽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观点,这些光辉的思想有如煜煜晨星,穿越百余年的历史云烟,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的前进方向。然而,我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却被以下这段话所感动:“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八开本两厚册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里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人一生的思想就像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它总是随着地形、降雨量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变的话,那就是它永远向前奔流的内在特性了。只有变,才是永恒不变,伟大如马克思者,在其一生中,也免不了要时时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当中探索真理;而一旦在探索真理的路途中又向前迈出一步,他就更加坚定地向前走去,无暇顾盼身后的足印,不论这些足印多么辉煌,多么深刻,多么令人叹服。因为他知道,河流一旦停止了它匆匆向前的脚步,就不会再翻滚出晶莹的浪花,也不会再发出恢宏的涛声,即使这条河流再浩瀚,再宽广,它也不能够再被称作河流,而不过是一潭死水而已。僵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截断的河流不再是河流。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而探索真理的道路却是无穷。马克思他老人家探索真理的脚步,终究在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面前终止了。但假如马克思活到了今天,他是否还会继续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是否还会毫不吝惜地将自己那些被一代代学者拿着放大镜研读,并且一个字眼也改动不得的经典著作,交付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呢?答案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有勇气又有能力时时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当中探索真理,这才是马克思的伟大之处。而每一个自称的马克思主义者,也都应该不时地问一问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勇气及能力吧。

马克思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代最主要的两种价值观,也是当代最基本的两种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对人类社会形态作出了科学划分。这两种划分对应关系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对应于“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对应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共产主义社会对应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19世纪的中叶。在此之前,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人类批判资本主义、幻想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美好理想。在此之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指导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但直到他们去世之前,还没有形成任何现实的、真正意义上的、由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以当时先进的社会制度,为共产主义准备了相对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条件。这样一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肩上。

人类社会目前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中国也不例外。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关于社会状态的划分,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状态应该对应于资本主义社会。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是,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并没有真正形成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社会的发展演进,的确出现了特殊形式。封建社会没落之后,中国没有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夺取了国家政权,开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态中,具体社会制度演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本质上不同于经典的资本主义,完全有理由承担起为人类社会向第三个阶段——共产主义迈进创造十分发达的生产力和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一部分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诸如市场经济体制、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现代企业制度等等,都是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理应吸收和继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具有明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生弊端的觉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生产方式中脱胎出来的。它相对于不发达的物质生产,不可能完全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是在人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刻认识、理性把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通过自己的发展、壮大而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把发展生产力和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当作己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运动,同一性表现为合作、借鉴、发展,斗争性表现为对抗、摩擦、代替。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终会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而言,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对抗的客观必然性,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们之间暂时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等竞争、互相借鉴、长期共存的历史机遇。一个社会形态能够长期稳定并不断发展,其中必然有符合自身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方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占有为基础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演进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去完成在西方国家由资本主义制度完成的历史任务。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

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这段话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制度载体——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就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共存于人类社会。它们之间既对抗又传承。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运动虽然错综复杂,但两者的共存占现实主导地位。它们的存在都是现实的,都有其合理因素。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都还远远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那种高度发达的程度,贫富差别是目前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完全战胜资本主义还不可能上升到现实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第3篇

一、哲学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 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段话告诉我们, 研究社会经济问题, 并不能用化学剂与显微镜这种自然科学手段, 而是应该合理运用抽象力, 而我所说的抽象力, 主要是指哲学思维能力。哲学是理性思维, 是反思批判, 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普遍适用的科学方法,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从抽象到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在复杂程度、因果联系方式和受认识主体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我们的人类社会歧视和自然界有着相同的自身客官规律, 这种规律隐藏再事物现象的背后, 这种规律需要我们通过理性的思维来发掘来把握。社会规律是社会历史的深层结构, 它隐藏在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的背后, 更需要运用理性思维进行科学地揭示。

马克思在《一八五七至一八五八经济学手稿》里专门有一章来谈“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进行了论证。马克思指出, 17世纪的经济学家, 总是“从实在和具体开始, 从现实的前提开始”, 例如“从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口开始, 似乎是正确的。但仔细地考察起来, 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具体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 它抛开人口的各个阶级, 不揭示阶级所依据的因素, 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 人口成为一个空洞的抽象。真正的科学方法与此想反, 需要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道路。对此马克思作出了解释:“具体之所以具体, 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 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 表现为结果, 而不是表现为起点, 虽然它是实际的起点, 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在第一条道路上, 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 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当思维逻辑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展开时, 它必须符合客观历史的发展。这就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撇开历史的一些偶然因素和次要成分, 揭示出历史的内在结构和规律。例如, 唯物史观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资本论》以商品——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哲学思维归根结底是反思批判精神。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有一句名言:“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这句话很有代表性。一般人理解, 猴体解剖应该是人体解剖的钥匙, 在医学上, 在生物学层面上, 都是这么理解的。但是马克思倒过来了。你只有从人体的功能方面, 才能理解猴体各个器官的发展点, 也就是说, 猴体的那些器官将要发展到何处去, 只有通过人体的解剖才能认识到。这就是反思。要真正把握人类社会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向, 要从现在和将来反过来头看, 从现在看过去, 从将来看现在。再一点, 马克思先生非常推崇笛卡尔先生的一句名言, “怀疑一切”, 认为哲学家应该具备有怀疑批判的精神。就理论看来, 马克思先生怀疑西方的思想文化传统, 甚至包括了马克思先生年轻的时候所信任奉行的费尔巴哈思想与黑格尔思想, 但是在现实而言, 马克思先生对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正是运用上述这些思想方法, 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二、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

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与自然界盲目自发的运动相比, 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主观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制约, 所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纯粹客观、精确量化、严格实证的方法, 而必须坚持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马克思在预见未来社会时, 自觉运用并发展了这些方法论原则。

首先, 关注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在自然科学研究中, 我们可以通过“解剖麻雀”, 举一反三, 推而广之。“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解剖一只或几只麻雀, 可以从中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但在社会科学中, 我们却很少能够这样做。社会科学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或群体。人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行为等都有个别性, 各个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 预测未来社会时, 马克思注重坚持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对于个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因此他的生命表现, 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的形式, 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 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在《神圣家族》中写道, 坚持一个人的个体性, 是“一个人存在的重要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对于不同国家、民族, 马克思注意到各自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阶段性、差别性。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的形式、道路的探讨, 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关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 都反映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重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并在当代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证明了马克思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的科学性。

其次, 不主张对未来社会进行详尽的细节描绘。在自然界中, 依据自然规律, 人们可以对物体的运动和变化作出准确的预言, 而在社会历史领域, 这是做不到的。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预言总是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活动中实现的。所以经典作家在展望未来社会时, 只限于勾画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而把具体情形留给未来的人们去探索去回答。马克思表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 应该马上做些什么, 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恩格斯指出:“无论如何,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 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 在什么时候, 用什么办法, 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第三, 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人文社会科学 (除少数) 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和价值导向性, 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 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但它很难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截然分开, 而总是针对一定阶级、集团的价值诉求、历史观念作出理论概括, 为社会提供理想目标和行为规范。列宁在评价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曾经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现了严密的科学性和鲜明的阶级性的统一, 他公然声明自己的理论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的。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在构建未来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人学的独特方法

人类的思想史, 可以说是一部方法论的历史。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真正革命性的思想理论首先是方法上的革命。马克思在预测未来社会时一以贯之的是他的人学思想、人本立场和方法。

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 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也就是说, 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上述经典表述, 既是对人的本质、存在状况和历史发展的科学论断, 也为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及创造主体, 从人的视角来考察与人有关的几乎所有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劳动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历史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 以人学理论为基础建构起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见是其人学理论在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实现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和必然归宿。“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 这既是马克思的世界观, 也是他的方法论。总之, 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 从始终离不开自然界的人出发, 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出发, 最终消灭人的异化、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和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矛盾、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这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 自觉地运用和发展了哲学的基本方法、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和人学的独特方法,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第4篇

依法治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指引我们工作的“风向标”,也是考验我们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就要带头学习贯彻依法治国的有关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总目标,紧密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和谐稳定,深化法治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镇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强化法制意识,努力营造法治氛围。要在巩固深化“六五”普法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积极培育群众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培训,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强化干部法律知识的考核,不断增强干部职权法定、带头依法观念。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使遵法守法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是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依法科学决策。在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决策机制,对政府职能、民主决策、政务公开、会议制度和公文审批等事项进行具体明确,同时进一步划定权力界限,规范制定程序,强化备案审查,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秩序维护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主体、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和责任明确。同时要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切实做到科学民主决策。

三是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在作决策、安排部署工作时一定要头脑清楚、认真思考,始终将政府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下。作为乡镇干部,首先要带头依法行政,同时要提高全镇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做到自觉学法、知法、用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现象,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为。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对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全过程的监管,强化监督问责,促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四是推进依法治国,就要狠抓作风建设,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总书记讲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作风建设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制度规定和长效机制,切实纠正和严肃查处违纪行为,持续抓好整改任务落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决做到法律红线不可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和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抓好政府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依纪依法坚决惩处各种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五是推进依法治国,就要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透明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和结果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县政府和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要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行政职权、权力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和监督方式等事项,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工作,建设阳光透明政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第5篇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和哲学体系及其门徒的解释和发展被称为托马斯主义。而19世纪以来致力于将阿奎那的思想与近现代社会和科学新发展相协调, 从而证明信仰与理性、宗教与科学的一致性, 坚持上帝是最高原则, 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终结点的基督教哲学被冠以新托马斯主义之名。研究托马斯·阿奎那的成果很多, 神学和哲学的自不待言, 政治学和伦理学的成果也不少, 近来, 研究者们又提出他对经济学、教育学和美学领域也有贡献。

一、生平①

1225年 (有说1224年年终) , 托马斯·阿奎那出生在意大利南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名叫兰多弗 (Landolfo offCassino) , 因不属于家族中最显赫的一支, 所以仅获得爵士的头衔 (the tile of miles, or Knight) 。母亲名叫西奥多拉 (Theodora) , 属于尊贵的那不勒斯卡拉乔治家族的罗西一脉 (the Rossi branch of the Neapolitan Caracciolo family) 。他是家庭里四个男孩中最小的一个, 此外还有五个姐妹。

阿奎那的幼年是在处于罗马和那不勒斯之间的阿奎诺 (Aquino) 乡村的洛卡舍卡 (Roccasecca) 家族城堡中度过的。在他五六岁的时候, 父亲将他送到家乡附近的卡西诺隐修院, 以献身神圣的修道事业, 希望他将来能够像他的叔叔斯尼巴德 (Sinibald) 一样, 成为卡西诺山上第一座本笃会隐修院的院长。

这一安排让阿奎那得以在教会学校获得良好的教育, 并引导他进入祈祷和研究生活。在这里, 他开始学习数学, 并使用拉丁文进行阅读和写作, 因此拉丁文也成为他所有著作使用的语言。

1239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1215-1250在位) 与教皇格列高里九世 (Greg-ory IX, 1227-1241年在位) 之间的战争波及到了修道院。于是卡西诺修道院院长建议兰多弗爵士将阿奎那送往那不勒斯的一个综合性研究机构, 也就是后来的那不勒斯大学学习。

阿奎那在那不勒斯大学度过了五年时间。在这里, 他开始使用拉丁文阅读亚里士多德及其伊斯兰解释者的著作。其间, 他花费大量的时间致力于逻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也许正是在此期间, 他开始接触和认识多明我会, 并成为该修道会的一员。

1245年至1248年, 阿奎那被委派到巴黎圣雅各 (St.Jacques) 的多明我修道院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这一时期, 他与巴黎大学 (Universtiy of Paris) 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在这一时期, 他结识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导师大阿尔伯特。

1248年, 在知识素养逐步提高并经受过哲学训练之后, 阿奎那被指派到科隆 (Cologne) 一家新的高级研究员, 跟从大阿尔伯特进行学习, 以便进一步深造。在这里阿奎那聆听大阿尔伯特讲述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 (Robert Grosstes-te) 翻译成拉丁文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 (Nicomachean Ethics) , 也聆听大阿尔伯特讲述化名迪奥尼西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撰写的《神的名称》 (Divine Names) 等著作。通过这种方式, 阿尔伯特为阿奎那树立了一个神学家的典范, 即为了准确地掌握神学, 必须潜心研究哲学, 让哲学的概念和命题融入神学, 为其所用。

这一时期的阿奎那身材高大然而性格怯懦, 被人们戏称为“西西里哑牛”。但是他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的理解远远超过其他同学。阿尔伯特很看好这名学生, 经常安排他参加各种讨论, 他都表现出色。所以阿尔伯特说, 阿奎那的吼声将会震惊世界。

1252年, 阿奎那被派往巴黎继续完成他的神学硕士的学习。按照要求, 他必须以神学学士的身份讲演彼得·伦巴德 (Peter the Lombard) 的《箴言录》 (Sentences) 。《箴言录》是彼得1150年将所有涉及神学领域的重要声明和观点集中而成的著作, 分为论上帝、造物、基督徒的生活以及圣礼等内容, 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意义重大的神学观点。当时这本书已经成为大学和多明我会标准的神学专著。一个演讲者需要花费四年的时间才能讲完。也许正是因为完整了讲述了《箴言录》, 阿奎那在四年之后的1256年成为神学硕士, 这是当时大学里最高的学术头衔了。《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中说他在1256年与波那文都拉在同一天取得教师资格, 说的应该是同一件事。接下来的三年, 他担任多明我会在巴黎神学教授一职, 开始讲授单部的经文著作。

1259年, 阿奎那离开巴黎, 被派往教皇乌尔班四世 (Uran IV) 所在的奥维多, 成为一名讲经师, 专门负责对地方团体的教育工作。在此他广泛接触到那些不能进入特定的机构进行高级学术工作的普通多明我会会员。1265年, 教皇克莱芒四世 (Clenment IV) 又派他去罗马建立一个高级神学研究院。在此期间, 他继续研究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并撰写评论, 安排并参加神学问题的主题争论, 并开始撰写他最著名的著作《神学大全》。

1268年, 阿奎那重返巴黎, 第二次被授予巴黎神学教授职位 (regent master) , 这在当时是非同寻常的一件事。因为, 巴黎的神学教职是专门用来培养神学硕士的, 任期三年, 期满后则会有新人接替继续完成硕士学习。所以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培育机制, 这个职位无论是对多明我会还是对于希望晋升的会员来说都是很宝贵的, 就像现在的博士名额一样。阿奎那一生中两次获得这一席位, 说明多明我会对他寄予厚望, 希望他能够在危机中捍卫基督教和多明我会的主张和利益, 而阿奎那也不负众望, 出色地捍卫了在神学领域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同时也捍卫了多明我会拥有的神学教授职位的权利。

1272年, 阿奎那被派往那不勒斯, 以组织一个高级神学研究院。在这里, 他继续写作他的《神学大全》。但遗憾地是, 他最终放弃了该书结论部分的写作。传说, 1273年12月6日的早晨, 教堂的看门人看到托马斯·阿奎那在祷告中两眼含泪, 并且在耶稣受难像前飘了起来。当时阿奎那听到耶稣对他说:“托马斯, 你关于我的作品写得非常好。你付出了这么多的辛劳希望得到什么呢?”阿奎那答道:“Nothing but you, Lord”。他这一神秘的体验, 让阿奎那对学术知识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他声称:“所有我撰写的内容与神的启示给我的内容相比, 不过是稻草而已”。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神学大全》的结论部分是阿奎那的学生帮他完成的。这一时期的阿奎那经受着出血病的折磨, 身体已经相当虚弱。有研究者认为, 他所提到的神的启示很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引发的幻觉。

1274年, 阿奎那被派往法国参加第二届里昂宗教大会 (the Second Council of lyons) , 途中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274年3月7日, 在意大利福斯诺瓦西多会修道院 (Cister-cian Abbey of Fossanova) 中去世, 此时尚不足五十岁。

二、著作及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著述颇丰, 主要列举如下:《围绕真理的纷争问题》 (Disputed Questions on Truth) 、《反异教大全》 (Summa Contra Gentiles) 、《神学大全》 (Summa theologiae) 、彼得·伦巴德《箴言录》诠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诠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论君主政治》 (DeeRegmine Principum) 第一篇和第二篇的一小部分、《论对犹太人的统治》。

中国读者较早接触到的关于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1225.1.28-1274.3.7) 的作品是马清槐翻译的《阿奎那政治著作选》。该书是在1954年英文译本《Aquinas Se-lected Political Writings》的基础上翻译过来的。原书的编者是意大利的政治学家登特列夫。

登特列夫 (Alessandro Passerind'Entrèves, 1902-1985年) , 1902年4月26日生于意大利都灵, 1985年12月15日也在都灵去世。被认为是20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1932年在牛津大学取得中世纪政治思想与宪政博士学位, 后在墨西拿大学任政治学教职, 但很快又转到帕维亚大学。1945年到1956年曾到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讲学。回到意大利后, 他主要讲授国家学说和中世纪政治思想史。1969年, 他在都灵大学创立政治学系, 并担任第一任系主任。②

要理解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 就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登特列夫说1269年托马斯·阿奎那回到巴黎时, 正好卷入了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间的哲学论战;说阿奎那站在欧洲思想发展过程的十字路口;西方基督教世界从来没有遭遇到这么大的危险;说圣托马斯在解释亚里士多德方面取得了对阿维罗派的胜利, 同时也是对其前辈和同时代的顽固的奥古斯丁主义的胜利;说他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及其最深切的愿望的最出色的解释者。

到底13世纪的欧洲面出现了怎样的危机, 阿奎那又做了什么, 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可以让我们对阿奎那的著作和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 13世纪欧洲的思想危机

我们从阿奎那的生平已经可以约略感知那个时代的思想变革。所谓危机是指中世纪人们所坚信的基督教理念受到了挑战, 这个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引入;二是卡特里派思想的入侵。

关于卡特里派异端思想前面已经介绍过, 它的问题主要是挑战了基督教的一神论。而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引入则让人们对原罪、天国等基督教哲学基础产生了怀疑。

中世纪正统的基督教的教义是奥古斯丁主义的, 认为人有原罪所以被降入尘世受难, “世俗之城”是一个堕落的世界, 基督徒应当专注于向往天国的光辉, “上帝之城”必将战胜世俗的国度。但是阿维罗伊等阿拉伯学者却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揭示出国家是人类的最高成就, 人间是可以变成天堂的新思想。一个要消灭尘世, 一个要抛弃天堂, 可谓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

(二) 阿奎那的解答

阿奎那首先抛弃了奥古斯丁主义将天国与俗世完全对立的主张, 他承认人本身的价值, 承认国家的价值。他说人天生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 国家是人们共同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他接受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至上”的观点, 但是同时强调政治作为一种技术, 它的目的是道德的, 是要追求公共的幸福。

但是国家并不是人的全部。人还需要有信仰, 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天恩的无上福祉 (Perfecta beatitudo) 。国家只是通往天国的努力中的一环。天国与俗世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而是和谐一致的。国家属于自然法的范畴, 而自然法是上帝的永恒法的一个部分, 因此国家的行动要受神的支配。天恩不会取消人的本性, 相反会引导它臻于完善。

就这样, 阿奎那通过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的界分, 调和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和基督教信仰的矛盾, 有效地化解了欧洲的文化危机。

(三) 巨人肩上的巨人

托马斯·阿奎那不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天才, 他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

13世纪欧洲人所熟悉的诸多著名思想家的著作都是阿奎那思想的宝贵来源。这些伟大的人物包括大阿尔伯特、亚里士多德、阿维罗伊、迈蒙尼德、奥古斯丁、化名迪奥尼西的新柏拉图主义者、阿维森纳等。

大阿尔伯特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吸收了阿拉伯哲学家的成果, 同时又注意去除了阿拉伯评注家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主观臆造。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奥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us, 354-430年) 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 他是前引奥古斯丁主义的观点即源于他。阿奎那驳斥卡特里派二元论时就经常引用奥古斯丁的观点, 坚持包括物质领域在内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善的。阿奎那还是化名迪奥尼西的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忠实读者, 他在跟随大阿尔伯特学习的时候就研究过此人的《论原因》一书, 并在讲演时频繁引用多达500次。

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不足为奇, 但是有趣的是阿奎那阅读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版本以及他对阿维罗伊、迈蒙尼德和阿维森纳这几位阿拉伯和犹太学者的态度。

约翰·英格利斯在《阿奎那》这本书中是这样解析阿奎那和他们的思想关系的:

通常, 阿奎那在其神学理论中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运用, 是在伊斯兰哲学家、法律与宗教学者、中世纪著名医学家阿维罗伊的指导和激励下进行的。

在那不勒斯, 阿奎那从阿尔伯特那里掌握了阿维罗伊的许多思想, 并且投入了十余年的时间, 试图运用这些思想揭开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之谜。在考察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的引用和评论时, 考察阿维罗伊的思想是非常有益的。

摩西·迈蒙尼德 (Moses Maimond-nides, 1135-1204年) , 是与阿维罗伊同时代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也致力于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他撰写的《困惑者指南》 (Guide of the Perplexed) , 旨在帮助青年学生认识到接受科学教育与宗教的虔诚并无矛盾。阿奎那熟谙迈蒙尼德的这部著作。当涉及到我们如何能够谈论上帝与神的意志这一问题时, 阿奎那与迈蒙尼德的观点是非常吻合的。

阿维森纳 (980-1037年) 是波斯伊斯兰医学家和哲学家伊本·西纳 (IbnnSina) 的拉丁名字。……通过以新柏拉图学派的视角解读亚里士多德, 阿维森纳提出了对哲学家的解释, 这种解释部分为阿尔伯特和阿奎那所接受, 但也有部分解释并不为阿尔伯特和阿奎那所认同。③

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 登特列夫所称的阿奎那对阿维罗派的胜利和对顽固的奥古斯丁主义的胜利或许并不准确。这种明显的民族敌对情绪和对研究对象的主观热情应当被特别地警惕。

摘要:托马斯·阿奎那化解了卡特里派异端思想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给基督教带来的思想危机。托马斯·阿奎那通过对奥古斯丁和阿维罗伊、迈蒙尼德和阿维森纳等研究亚里士多德学说的阿拉伯和犹太学者思想成果的扬弃成就了自己的思想。登特列夫所说的阿奎那对奥古斯丁主义的胜利、对阿维罗派的胜利不过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控制下的虚幻罢了。

关键词: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亚里士多德

注释

11托马斯·阿奎那的生平[A].[美]约翰·英格利斯.阿奎那[C].刘中民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4.

22 Wikipedia:Alessandro Passerind'Entrèves[EB/OL].https://it.wikipedia.org/wiki/Alessandro_Passerin_d%27Entr%C3%A8ves, accessed March.30, 201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材的“绪论”部分并没有科学地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还是从当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来看,都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应该厘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教材“绪论”部分不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回避了当今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教材在2007年出版后,先后经过三次修订,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合理。应该充分肯定,这是一部体现权威性与科学性的好教材。但是教材也存在不太合理的方面,有些学者对教材的缺点也进行了分析。如有学者认为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仍然是“学科分类的板块模式”的编写方式,并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①这些批评对于进一步修订完善教材都是有重大启示的。教材的“绪论”部分十分重要。教材编写组曾建议“要让同学认真学习绪论”,因为“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同学站在一个应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1]可见“绪论”是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绪论”部分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科学的说明,特别是没有讲清楚“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文依据2010年修订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教材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

教材在2009年版的基础上,认真吸取了高校师生的建议,充分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②但是教材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并没有大的改变。就“绪论”部分来看,仍然讲述四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这四个部分里面,教材对于当今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仍然没有涉及,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仍然没有科学的说明。

我们先看教材是如何定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的。教材首先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阶级属性、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按照这个定义,国外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流派也都可以划入马克思主义的范围。接着,教材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限定“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也可以划入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呢?教材对此并没有任何说明。只是进一步地说明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西方化的马克思主义”呢?教材仍然也没有说明。

在后面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比较详细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进一步肯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是教材并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在东欧和西方社会的传播与发展,那么欧美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是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呢?对此,教材也没有说明。更让人不理解的是,在“绪论”部分的第一个思考题中引用了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观点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祸害”,而德里达是当今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可见,编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非常熟悉的。在“绪论”部分没有提及“西方马克思主義”,是编者有意回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但是,不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当今重要的学术思潮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且和马克思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应该理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

对于“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当今学术界还没有非常一致的定义。不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这一思潮正面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类的著作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多被作为反面教材的附录材料列入,而不被看作正史。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著作也都明显地突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如黄楠森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门用两章内容来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顾海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用很多篇幅来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顾海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可以代表当今多数学者的观点:“‘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常常被用来指称西方和东欧一些与苏联‘正统’理论相区别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思想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不等同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在深刻的问题意识和广泛的理论触角方面,它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但是在基本肯定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进步的而不是退化的研究纲领,反对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思想路线,批评斯大林的‘布尔什维主义’,主张向非马克思主义体系开放,坚持批判资本主义并且注重从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上而不是从经济基础上展开这种批判等方面,它显示出一些相近的立场和话语模式。”[3]这里并没有明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但是却明确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而且肯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纲领,虽然它与列宁、斯大林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对立。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既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最富有特色的探索,而且与列宁、斯大林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对立,那么,相应的教材在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就不能不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下从三个方面说明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的原因。

1.“西方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中产生的一种反对“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潮。从产生起,这一思潮就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一方面,二者都坚持马克思的基本立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但同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认同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尤其反对“两个对子”绝对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而是把马克思哲学解释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而“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利用自己在当时共产国际的领导地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非理性的批判和打击,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脱离了对本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处于“非正统”的地位,成为学院里的学术研究学派。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却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以后的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反思。特别是“苏东剧变”后,更是从实践上证明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理解的片面性,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他们认为不能把“苏东剧变”看是作马克思主义失败的标志。他们重新反思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五个主要特征。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体系;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政治的装饰品,应将其与政治区分开;第四,马克思主义不是随便可以分割的,应从整体上去把握;第五,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它应面向现实。③虽然这些认识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但“至少有三点是言之有理、给人以启迪的”。[4]这些新认识表现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弊端的深刻反思,对把马克思主义条块分割的研究方式的深恶痛绝,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脱离现实的深切担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系统引入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当初主要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以“正统”马克思主义来审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在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等等,都解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开阔了研究视野,摆脱了主观偏见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和马克思主义有分歧,但它仍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来探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也坚持把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作为研究的对象,力图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新的阐释来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特点和当代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比如他们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历史学笔记》、《人类学笔记》等著作的研究,从中阐发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异化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特别是对当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工具理性”问题、“科技主义”问题等都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德里达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祸害”,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当今人类最好的精神武器,而当今地球上的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③基于这样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真切的现实关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观点,更好地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一产生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西方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入地思考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的问题。他们认为苏联的革命道路并不适合他们西方的国家,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西方特点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脱离现实的学院式研究,而是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北美的“造反运动”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这次政治风暴的指导思想,当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尔库塞、萨特、卢卡奇等都亲自参加了这场运动,并成为造反派的精神领袖的导师。正如陈学明先生所说:“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回避现实的挑战,在他们那些深奥难懂的语言中负载着大量关于急剧变化着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信息,跳动着这个特定时代的脉搏,也倾注着他们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关怀。”[5]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与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中产生的,他们反对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的教条式的、僵化的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他们主张吸收当今西方的一些理论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从而使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时代气息而保持青春活力,这显然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是批判资本主义的,而不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它和马克思主义是“源——流别”的关系,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千万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把他们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

3.“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专业的确立当初是作为“政治任务”而带动起来的。开创之初,它首先是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来介绍,后来又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分支来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学者也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究竟该归入哪个学科门类,则没有明确的共识。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一、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5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两个概念,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④从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了明确的学科定位。

总之,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从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是从我国当今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来看,教材都应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列入,而不是忽略和回避。

三、教材将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如果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列入教材,存在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问题争论不休。大概有否定、肯定、否定与肯定并存这三种不同意见。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路线方面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存在对立。实际上,对马克思的思想在认识上存在分歧也是正常的,因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早年和晚年就是有区别的,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是有差别的,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既然存在着这些客观的差别,那么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归根结蒂还是取决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观,取决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认识的。如果我们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恩、列、斯、毛的“一线单传”的思维模式,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只能是处于“非正统”的地位,是非马克思主义。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源多流”的发展态势,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现在把“国外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这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用“国外马克思主义”这个地域性的概念来代替“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概念,就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分歧的问题暂时搁置了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促进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又避免了无谓的争议。

但问题本身是不可能避免的,也只有在对问题的争论中,才能促进研究的深入。所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写入教材,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处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就是当今教材的编写者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的总称,是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对的一个概念。“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外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从属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它的外延比“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外延要小,仅仅指的是“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即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以及到以后的分析学、生态学、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对的还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和后马克思主义等学派和思潮。这样一来,就基本上理清了以上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材在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些问题时,要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穿插进去,并客观地说明这些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比如教材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和“广义”的角度来规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就可以明确地说马克思以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属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教材应进一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在后面讲“马克思主义的產生和发展”时,就该增加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东欧、拉美和前苏联、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明确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借鉴。

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材的内容远远滞后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教材不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回避了当今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不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逄锦聚.教材编写的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7,(增刊).

[2]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陈学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08,(9).

上一篇: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