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

2023-10-04

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在我国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存在着钢琴教学的转型问题,即从单纯的纯钢琴技能培训转变到钢琴弹奏基础训练与自弹自唱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培养模式上。其目的是让地方院校培养的音乐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为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服务,更好地为地方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服务,拓展毕业学生的自主择业能力。

关键词:地方院校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质量

多年以来,我国许多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存在着盲目扩大招生的问题,所招收的学生钢琴基础比较差、教师与学生匹配的比例太低、钢琴数量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练琴时间以及指导得不到保障。这是地方高校在扩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一客观情况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钢琴教学思想去教学,而是不断寻找转型发展的出路,让学生能学习到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所以,笔者认为需要从改革传统的钢琴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入手解决以上的问题。目前地方院校的钢琴教学大纲还是以传统的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大纲为指导,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是以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大纲为参照,且地方院校中的音乐专业教师都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下毕业的,如果不在教学大纲中作出改变,那么,地方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模式必须在办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作出调整。下面以贵州铜仁学院为例谈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铜仁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学大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培养目标上的问题: 原有的钢琴教学大纲是以传统的艺术院校的教学大纲为指导,主要培养的是高层次演奏人才和表演人才,这种传统的钢琴教学大纲对各大音乐学院还是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但是,与地方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本质的区别。各大音乐学院招生的学生音乐基础与地方院校的音乐专业招生的学生钢琴音乐基础区别非常大,特别是钢琴学生的生源基础区别,完全可以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来形容。通过这几年招生情况来分析,地方音乐院校所招生的学生中有钢琴基础的占不到一成、(指学习钢琴一年以上)九成的学生没有受过钢琴启蒙教育。然而,专业艺术院校的钢琴学生的钢琴学习过程在进校之前都不会低于五至十年左右的学习时间。在最早的精英教育教学大纲的培养模式下,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演奏家和表演人才,围绕这个目标的教学服务就是招生的生源质量高,招生的人数非常少,光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钢琴教学内容与考试大纲就知道钢琴教材的深度与难度。这种传统钢琴教学大纲的指导方向与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由于多年的扩招在招生人数、招生质量、师资比例、硬件设施等方面都与专业艺术院校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以贵州省铜仁学院音乐系在校的音乐学专业2010级、2011级、2012级、和2013级本科为例来分析,每一级都有两个本科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40人以上,四個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在320以上。但是钢琴教师只有8名,钢琴的数量在50台左右,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教学大纲作指导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二)教学模式上的问题:传统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是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它适用于各大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学生。

传统教学大纲的钢琴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的演奏人才,比如青年钢琴家朗朗和李云迪就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端演奏人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招生人数、设备条件以及师资比例都是比较充足的,能够满足(每节课按50分钟计算)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有的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课还是一周上两节课)。

(三)教学方法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中就有所体现。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把高难度的钢琴作品处理好、弹奏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常用手段,有的天才型钢琴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为了下一个周期的钢琴大赛作准备,教师在这一个周期教学中只会对钢琴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许多专业的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学生。并以赛代教学、以比赛为目的,以大赛所取得的名次为教学成绩,目的是让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台上能够完美地把高难度的钢琴作品演奏成功。在国际和国内赛场展露水平与能力。至于钢琴的自弹自唱能力与钢琴的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不在钢琴教师的授课范围之内。

二、解决教学大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培养目标的对策:象铜仁学院音乐系这样的地方音乐院校钢琴教学大纲必须做出较大程度的修改,把培养目标从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人才和为专业文艺团体培养人才的方向转变到更具体地为地方中小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为地方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合格的专业指导人员以及为社会培养艺术文化教育的自主创业人员上来。

(二)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实用于地方院校小组集体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了。在地方院校大量扩招的客观条件下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只能是一种奢望,这都是因为招生人数的转变、设备投入的不足、师资比例失衡的原因。因此,培养目标发生改变了,教学模式就要转变到适应地方院校的模式上来。

(三)解决教学方法的对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实用于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地方院校培养的钢琴人才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把钢琴弹奏能力的培养与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小的钢琴作品入手,为了有利于学生对旋律的掌握,对调性的熟悉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改编的钢琴曲。让学生把钢琴作品除了在本调中弹奏好以后再转调弹奏,从一个升降号开始训练逐步扩展到两个升降号,直到学生能够在三个升降号中熟练弹奏转调的钢琴小作品,把左手的和弦功能正确的引用到各种调式中来。这才是我们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方法。

三、铜仁学院音乐系钢琴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针对性不强。我们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考进大学之前受过钢琴教育的学生很少,钢琴基础几乎为零,而我们使用的教材为全国统编教材,起点较高,需要降低难度。

从目前铜仁学院音乐系的钢琴使用教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本书:它们都是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是《哈农钢琴练指法》教学版,二是《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三是钢琴基础黄瑂莹总主编(一至四册),这套教材是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的基础上是改版过来的,虽然在形式上分成了基本练习部分、练习曲部分、复调部分、大型乐曲部分、中外乐曲部分、歌曲伴奏部分(正谱伴奏)等几个内容,并且每一首乐曲还有针对性的教学提示、作者介绍、乐曲性质、曲式、弹奏要求等。教程的编写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相比较而言更加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但是教学曲目还是以传统的、经典的为主。教材的内容来看还是偏高、偏难、偏深、偏大。

(二)突出地方性特色不够,前面讲到有的教程只需要订阅第一册来使用的原因是我们找不到、看不到、学习不到与我们贵州有关的音乐钢琴作品,铜仁地区的音乐钢琴作品更是一个没有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有许多优秀的地方戏曲与民歌。这些可以改编成难度不大的钢琴曲提供给学生弹奏。

(三)实用性不强,大量的乐曲与练习曲对提高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结合不好,需要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乐曲和练习曲让他们去练习,这些大量教材里的练习曲和乐曲的难度都偏大,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基本功和足够的时间来弹奏这些练习曲和乐曲效果是非常差的,而且还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想让学生能够打好基础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如果学生把这些练习曲和乐曲弹奏好了确实能够提高演奏水平。但是确实对学生的自弹自唱的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学生能够把钢琴作品演奏得非常好但是却不能够为别人弹伴奏的原因。

四、解决教材存在问题的对策解决方法及对策

(一)针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钢琴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有限的现状来编写教材。这些教材有的可以直接用来教学比如《哈农钢琴练指法》这本教材主要是用来练习手指保持放松、独立、灵活等基本功训练的教材,这本钢琴教材不但学生每天要弹奏这本教材而且教师每天也是要用这本教材来保持基本弹奏能力的。所以这本教材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动。有的教材是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改编后再提供给学生使用的,比如《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教材。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学习钢琴伴奏的教材。这本教材的内容有100首练习曲讲解了大量的钢琴基础内容,可是却是相互独立的练习曲,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不能够举一反三没有归纳总结。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这本教材:第一种是介绍伴奏型的练习曲;第二种是有相同伴奏体练习曲的介绍;第三种是介绍各种大小调与各种节拍的练习曲;第四种是介绍各种不同风格的练习曲;第五种是介绍各种不同的和弦连接的练习曲。比如让学生弹奏第39首练习曲的时候就会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这首练习曲是几拍子的?第二这首练习曲是什么调的是大调还是小调?第三低音的伴奏部分用的是什么样的伴奏织体?第四要求把低音的和弦标记出来。最后还要求把这条练习曲在不同的调式中弹奏出来,这就有了针对性的练习。《599》教材是非常实用的多功能教材,只要我们改编到位了,学生就会在弹奏练习曲同时学会了钢琴伴奏。有的教材只需要选择一小部分中国与外国乐曲中难度不大同时学生比较熟悉的钢琴曲来给他们弹奏。比如《钢琴教程》第一册第80页肖邦作品的《圆舞曲》就是一首难度不大但是非常优雅动人的乐曲,通过这首乐曲的弹奏同时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有着钢琴诗人之称肖邦的创作技巧和演奏风格。同样学生们非常喜欢弹奏脍炙人口的第75页的《献给爱丽丝》,这是一首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小品,虽然至今已经无从考证爱丽丝其人其事,但是人们从这首清晰流畅的乐曲中似乎感受到了贝多芬的情感。而爱丽丝这一德国少女形象,永远在人们中间流传,引起无尽的遐想。由此可见不必要把整套教材都发给他们。比如钢琴教程就只需要订阅第一册就足够了。我们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的钢琴教程是通过这种教材的学习使用能够把钢琴弹奏水平体现出来的同时又把钢琴自弹自唱与即兴伴奏的能力体现出来的教程。这样有针对性的教材需要我们的钢琴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撰写我们需要的教材来提供给学生使用,达到教学目的。

(二)解决方法及对策:把地方有名戏曲和民歌编写成教材融入到教学中去。比如贵州省德江县的傩戏,2006年就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傩戏、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它源于古时的傩仪,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宗教、民俗、艺术表演的复合文化体,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还有贵州省思南县的花灯戏,思南花灯戏在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年8月,由思南县民族文工团的花灯曲艺工作者创作、演出的花灯小戏《红包藏情》在贵州省首届花灯大赛上一举夺得“金灯奖”。这些都可以改编成通俗的简单的钢琴曲来提供给音乐系的学生弹奏,这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加深他们对地方民族音乐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方民族音乐的学习、传承、以及创作的信心,不能够因为当地的经济不发达而否定地方现有的优美的优秀的地方戏曲与民族民间音乐。更不能不屑一顾的不去了解、学习传承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但是到目前为止的现实是我们的音乐教师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没有对此引起重视,地方特色没有得到体现,学生对地方音乐了解太少,这会对他们在地方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服务社会文化活动的指导过程中以及自主择业的过程中产生困难,不利于与社会的对接。

(三)解决方法及对策:学生对钢琴键盘那么熟悉却不能够弹伴奏是因为只有固定调的概念没有首调的概念不能够自如的转化。不能够即兴地从固定调转化成首调,不能够从五线谱转化到简谱中来,所以要求学生不但要能够弹奏固定调的作品,而且还要能够弹奏首调的作品。同时要求学生不但能够熟悉五线谱,而且又要熟悉简谱。学生不能学习得太死了,不能够灵活运用照本宣科了。所以传统的钢琴教材必须在实用性方面做出改进,特别是钢琴教材应该简谱化与中小学的音乐教材能够对接上。(以前有简谱版的钢琴教材和手风琴教材特别适合练习简谱各种特点,后来要求与国际接轨就不用了)不然就会像我们在大学学习外语一样毕业以后不能派上用场几年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有针对性的加入钢琴简谱教材内容提供给学生練习,培养学生对钢琴简谱的识谱能力和弹奏能力。

基金项目:

本文为贵州省铜仁学院2013年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G201340.

参考文献:

[1]杨镇,杨鸣.音乐学院附小钢琴教程精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2]邬小中.黔东北土家族花灯戏旋律、灯词、表演艺术特点初探[J].四川戏剧,2008,(01).

[3]邬小中.黔东北土家族花灯戏艺术特点初探[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邱成斌.论车尔尼599作品对弹奏即兴伴奏的帮助[J].硅谷,2009,(10).

[5]韩林申,李晓平,徐裴,周荷君.钢琴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6]黄瑂莹.钢琴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法]哈农.钢琴练指法[M].金华沉思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奥]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M].李依桐,张又驰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在湖南祁剧的学理研究、祁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研究、祁剧的现代化走向研 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可以看到祁剧的研究文章虽 然有一定的数量,但它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祁剧研究仍然有着较大的空间,有待学术界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 湖南;祁剧;研究;综述

祁剧又称祁阳班子,是湖南地区现存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在湖南省现有八个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中,传播范围是最广的。它不仅广泛流行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在粤、桂、赣、闽、滇、黔等省的一些地区也有流传。新中国成立之后,祁剧多次进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演出。郭沫若看过祁剧演出后曾经说过:“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1]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祁剧榜上有名。虽然祁剧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祁剧的研究目前还很不够。祁剧传统剧目失传严重,现代剧目创作艰难,如何保护并传承祁剧仍然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振兴祁剧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笔者梳理了新世纪以来对祁剧研究的资料,并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综述,考察已有成果和不足,以便为更有效地展开祁剧艺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21世纪以来祁剧研究现状分析

新世纪以来,祁剧的研究还是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从CNKI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发现,有关祁剧的研究有如下成果:属于祁剧研究范畴的论文54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之中有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四篇,它们分别是:陈明的《湖南祁剧传承的考察与研究》(2006年)、廖松清的《祁剧弹腔北路研究》(2007年)、刘新艳的《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2009年)、蔡姣的《祁剧弹腔南路的调查与研究》(2011年);学术专著2部:欧阳友徽的《中国祁剧》(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欧阳友徽《永州祁剧》(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学术论文集1部:《祁剧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出版);学术资料集1部:《祁阳祁剧》(《祁阳文史》第十六辑,2004年);高等学校校内立项课题1个:2009年湖南科技学院立项课题“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模式研究”。就这些研究成果而言,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论题:

(一)湖南祁剧的学理研究

1.关于湖南祁剧的起源。传统的看法是认为祁剧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李京玉通过考察和研究,用较丰富的史料证实祁剧起源于宋,将以前认为的祁剧的500多年历史增加了300多年。[2]欧阳友徽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他认为祁剧应是“起于唐代,盛于宋代”。[3]这不能不说是有关湖南祁剧起源考证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2.关于祁剧的音乐研究。祁剧的音乐由高腔、昆腔、弹腔三个声腔组成。目前这方面研究文章有5篇。值得注意的是学者对祁剧音乐中的高腔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以往对于祁剧的高腔研究,主要是从它的源流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切入,而新世纪以来研究祁剧高腔论文则站在专业音乐的角度,从音乐的结构、表现形态和乐器应用等方面,并以具体的作品进行切入研究。张学旗通过对祁剧高腔的音乐特点进行论述,发现祁剧高腔和宗教确实有着密切关系。将祁剧高腔和佛教中所用一些乐器进行比较,得出了祁剧中所用的梆子来自于木鱼,而祁剧高腔中的小鼓跟佛教中的罄音高相同,寺庙中所用的大鼓、锣、钹等乐器与祁剧中的乐器可以互替的结论。[4]又如黄华丽将240支之多的祁剧高腔,从调式调性和相近的兄弟曲牌归类,将祁剧高腔曲牌划分为七大类,分别为“四边静”类、“四朝元”类、“孝顺歌”类、“山坡羊”类、“汉腔”类、其他类、“杂曲”类。这样的分类提高了我们对祁剧的高腔曲牌认知。[5]

(二)祁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研究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众多的祁剧传统经典剧目中,《目连救母》可以说一直是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所以会引起研究者如此偏爱,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祁剧的艺人们认为目连戏为祁剧高腔之祖。

在对《目连救母》的新世纪研究成果中,学者们的论文切入角度都挺有特点:

1.从戏剧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切入。在康馨看来:祁剧目连戏形成了奇特的戏剧反馈。这主要表现在:目连戏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现场观众犬牙交错式的相互反馈以及与日常生活中的非现场观众相互反馈。目连戏展示出了清晰、流畅的自然美,这使得观众情感卷入。在结语部分,他高度赞扬了目连戏的戏剧美学价值,“当今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戏剧实践家、理论家、美学家们努力实践、潜心研究的许多成果,在祁剧目连戏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6]

2.探讨《目连救母》的传承演变情况。刘登雄认为:目连戏有着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剧院艺术的实践让它焕发生机。在保护祁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我们要坚持的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时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7]

3.以过往的目连戏为研究对象。如尹伯康的《一天一个名堂——唐可彩先生谈祁剧目连戏的演出》。他通过对祁剧老艺人唐可彩的采访,整理出了第一手资料,对读者观赏和研究者参考有着重要价值。对于唐可彩提供的目连戏资料的真实性,他认为:“唐可彩先生十二岁从舅父邓和贵学戏,习生角。在长期的舞台生活中,常与祁剧各行名角合作,深得诸家之长,成为高、昆、弹皆通、文武不挡、能编能改剧本的全才,祁剧界称他为‘饱学子弟’。他讲述祁剧七天目连戏的演出情况,是在1984年祁剧《目连传》录像演出之前,当然不会是受目连录像演出的影响,应该是过去祁剧目连戏演出的真实情况,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8]

(三)祁剧的现代化走向研究

对祁剧的现代化走向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祁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研究。在这样一个现代化进程加速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祁剧只有面对现实,主动应对,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与时俱进,它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祁剧的创新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化走向中,祁剧确实发生着改变,需要创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祁剧乐器的创新

祁剧的表演离不开乐器,随着祁剧艺术的发展不断变革,如今的祁剧乐器也发生着变化。如蒋宝喜在《祁剧唢呐的应用和出新》中提到:“祁剧唢呐传统吹奏,口型包含到唢口,在吹奏大段曲牌时两腮凸鼓用循环气换气。按指时不提倡带指打音或少带指打音,要求音色浑厚、高亢、洪亮。第七孔(背孔)从不放开,因为第七孔音轻薄,所以宁让筒音偏高突出也不采用放开第七孔来代替筒音的高度。”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放开第七孔,筒音偏高,只有放开第7孔的吹奏方法,才能使筒音达到音准,与其他乐器演奏协调一致,韵律和谐。方法从不做第七孔。”[9]

(2)祁剧传统剧目的创新

除了乐器创新以外,祁剧的传统剧目也在继承中保持着创新。刘登雄在《推陈出新有出路——祁剧〈目连求母〉、〈梦蝶〉的继承和创新》中提到了自己作为祁剧艺术传承人,通过排演《目连救母》、《梦蝶》的艺术实践,获得很大收获,两剧在参加省艺术节时,分别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奖和田汉大奖,在总结心得感受方面,可以归纳为两点:内容健康是首位,个性鲜明是重点。两剧演出的成功也使得他认识到:深层的人物心灵开拓才是传统剧目改编创新的灵魂。[10]

(3)祁剧音乐的创新

祁剧音乐也在进行着革新创造。李京芝在《祁剧音乐创新谈》中谈到:成功的祁剧音乐作品可以让你看到,它是在传统的光华中闪烁的一个亮点。成功的戏曲音乐作品必然是新与老的对立统一体,在他看来:祁剧传统戏音乐如板式、落音、调式等基本形态较固定,而许多新的创新剧目的唱词已打破格律,音乐创作中就会有很大的自由度。作曲者不必严守上下句、落音等传统格律,要研究观众心理、祁剧的发展,不能拒绝青年观众。[11]

诚然,尽管祁剧的确在发展和创新,不过一些学者觉得创新力度还应更大一些。马卫国在《祁剧音乐改革重在创新》中,提出了要狠狠抓住作曲、演唱、伴奏三个环节,旋律新,唱法新,伴奏新。[12]

2.祁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

根据祁剧目前表现出来的特性,我们可以探索对其进行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1)让祁剧与文化产业挂钩并产生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祁剧文化产业

将有着地方特色的祁剧产业化,应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方面,衡阳市祁剧团已经着手进行了探索。徐湘红在对实现祁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后,得出了实现祁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在发展观念上,突破思维的瓶颈,实现跨越式转变;在发展战略上,突出祁剧的特色,体现优势化品牌;在发展策略上,凸现定位的准确,彰显可行性远景。[13]

(2)探求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模式策略

在李伟看来,具体的策略可以有:政府加大对祁剧传承的扶持力度;壮大民间祁剧传承的力量;强调创新对祁剧传承的重要作用;利用现代化媒体扩大祁剧传播;发挥学校在传承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打造祁剧精品,助推祁剧传承;借助旅游平台,积极传承祁剧。[14]应该说,这七种策略能够比较好地帮助祁剧找到在现实中的生长点,而不是自我封闭式地去传承。

二、祁剧研究未来发展前瞻

21世纪以来,对于祁剧研究还是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不过,这相对于祁剧本身的博大精深而言,还是显得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研究队伍较少,不适应祁剧研究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学者的研究还是各自为战,研究集中在“点”方面的认识,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因而不能连成“线”,更谈不上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上比较单一。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都以传统的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种方法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鉴于湖南祁剧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是在学理研究方面。对于祁剧的学理研究还有待提高。我们要在对祁剧本体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进行祁剧文化的源流及与其他剧种的比较研究。就本省而言,我们可以从祁剧的剧本、演出形态和音乐与湖湘文化的关系来进行纵深的突破。至于在外省,我们也可以对祁剧与粤剧、桂剧、汉剧等地方剧种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如果能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能将祁剧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是在研究队伍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目前还没有哪个市、县建立了祁剧研究中心。笔者认为研究中心对于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有着祁剧资源的地方政府应该要重视,并适时建立起本区域的祁剧研究中心。

三是在研究理论方面。我们可以运用文化学、艺术学、民俗学、神话学以及人类学等知识对祁剧继续展开研究,并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总结。

四是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应该还是要在运用传统的历史和文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元化。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研究者可以利用高校的学科资源,展开跨学科研究,多考虑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祁剧在地方高校的传承研究确实很有必要,我们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把祁剧作为地方传统剧种融入到高校的文化课和艺术课教学之中去。

五是在研究领域上。祁剧现代化走向是值得始终关注的问题。祁剧的表演可以和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作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经常进行表演。通过不断开辟演出市场,来推广祁剧,提高其知名度。同时筹措相应的活动经费来保证祁剧的传承和发展。

六是在学术研究上。除了需要省艺术研究机构和省高校对祁剧研究予以协助之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上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科技学院近几年来在祁剧研究上的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在今后还可以继续将研究范围扩大。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的是研究的重点仍在于唤醒爱好祁剧民众的文化自觉。就拿笔者来说,虽然身处南粤之地,但是自小观看祁剧,祁剧对于我这个祁阳人来说,她的印记从来就不曾磨灭。我相信和我一样爱好祁剧的人还有很多,无论时光如何飞逝,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想到祁剧,都将感到骄傲和充实。

总之,祁剧研究是一项值得深入和丰富的学术工程。我们相信,只要祁剧研究者能明确使命,努力从事文化实践,未来的祁剧研究必然会有一个新的局面,必将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3]欧阳友徽.祁剧起源于何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 :190—197.

[2]李京玉.祁剧起源考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 :221—222.

[4]张学旗.简论祁剧高腔[J].科技信息,2009,(32) :276—278.

[5]黄华丽.祁剧高腔曲牌与声腔初探[J].黄河之声,2009,(20) :74—77.

[6]康馨.祁剧目连戏审美漫议[J]. 理论与创作,2005,(2) :104 -108.

[7]刘登雄.祁剧目连戏的传承发展[J].艺海,2007,(3) :148.

[8]尹伯康.一天一个名堂——唐可彩先生谈祁剧目连戏的演出[J].艺海,2007,(5) : 31-32.

[9]蒋宝喜.祁剧唢呐的应用和出新[J].戏剧春秋,2000,(3) : 26—29.

[10]刘登雄.推陈出新有出路——祁剧《目连救母》、《梦蝶》的继承和创新[J].艺海,2010,(2) : 26—28.

[11]李京芝.祁剧音乐创新谈[J].艺海,2010,(6) :162.

[12]马卫国.祁剧音乐改革重在创新[J].艺海,2009,(6) :60.

[13]徐湘红. 打造祁剧文化产业精品 为文化强市做贡献——衡阳祁剧团并红旗影剧院发展地方特色戏剧的思路[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2) :140—141.

[14]李伟.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2) :76—79.

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幼儿园向小学生活的过渡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作为幼儿教师,他们承担着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在孩子进入小学以后,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保育的功能逐渐退化,而更加侧重于教育功能,如果孩子以及家长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那么势必会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产生厌学、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怎样使孩子从幼儿园的生活中逐渐向小学生活进行过渡,是每一位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对此,我们将从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性、适龄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家长的配合工作等方面对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过渡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其社交能力以及社会技能的发展是朦胧、初步的,此时的孩子们正处于萌芽和成长阶段。然而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必须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学环境、专业素养等方面开展实践。

1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对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进行准确定位,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变化,所以及时培养学生的稳定心理和适应性,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形式有所不同,幼儿园的生活主要以游戏为主,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优秀的性格以及健康的心理,在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教育的功能开始显现,学生的主要任务从原来的游戏转变为现在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知识性开始增加,娱乐性开始消退,伴随着课时的不断增加,学生们或多或少会感到些许的不适应,同时身心感到疲劳。

例如:在多数幼儿园中,老师经常会组织小朋友进行一些娱乐性强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等。而在小学教师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即使组织游戏活动,也是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这是幼儿园与小学学习形式上最大的不同。

学习环境有所不同,在幼儿园中往往在环境中体现的是童趣、美观、丰富多彩的教室布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教学气氛,而在小学的教室中,这种娱乐的味道则减少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讲台、黑板、桌椅等教学用具,对孩子的吸引力降低了不少。

例如:在某幼儿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具都非常具有特色,据幼儿园的教师讲,这是为了吸引孩子们,他们在教具的颜色、声音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师生关系有所不同,幼儿园中,教师主要是针对孩子的生活进行照顾,幼儿教师会像父母一样同孩子们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和游戏,但是进入小学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对学生生活上给予的帮助也就相应地减少了,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被拉大。

例如:据某幼儿园中的一位幼师介绍,平时教学内容很少,大多数都是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组织孩子们吃饭、游戏、午睡等等,相比于小学阶段,教师对这些生活上的照顾则会逐渐减少,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

教学方法会有所不同,在幼儿园中会养成各种知识的传授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基本上都是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实现,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小学的教学方法则以书面形式和教师讲解为主,当然不排除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更多强调的还是知识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相对于幼儿园的教学则显得更加严格。

例如:在大多数的幼儿园中,教师往往很少对孩子们进行严肃的课堂教育,而是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学工作,寓教于乐,而小学则不同,小学有规定的上课时间,在课堂上,教师会利用相关的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而且每个学期都会有考试,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2 孩子入学以前的准备工作

小学生活是学生一生当中的重要阶段,告别了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可谓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惊喜,同样会出现些许困惑,不论是在心理变化上,还是在环境改变上,没有哪一个孩子从入学开始就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换句话说,这需要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因此,在小学入学以前,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帮助孩子对小学生活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让孩子建立积极的入学动机,家长以及幼儿园教师应当培养孩子渴望学习的心理动机和积极入学的愿望。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儿童入学后能够顺利进入小学生活、投入学习状态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即将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提前去小学校园进行参观学习,让孩子们尽快感受到小学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让孩子们和小学生在同一课堂上课,让孩子们提前适应小学的教学环境,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在他们的心理上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实例:某机关单位幼儿园组织孩子参观小学活动,让孩子们提前感受到小学的氛围,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和哥哥姐姐们互动交流,认真听老师讲课,提前投入到了小学生活中。孩子们对这种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纷纷表示了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小学学习生活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幼儿教学的末期,幼儿教师需要营造出小学的学习氛围,在上课之前对学习用具放置于固定位置,可以设置上课铃声,保证孩子们在铃响以前进入教室,等待课程的开始,提醒孩子们上课时应当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在课后进行认真复习,做好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养成回家之后先做作业的良好习惯,让同学们掌握规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作息规律。

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即将步入小学校园的孩子们,年龄尚且幼小,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所以,培养孩子们对身体健康的初步认识,传授他们简单的自救方法以及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重要,比如:在上学和放学的途中,遵守交通法规、右侧通行、能够对信号灯进行准确识别,不与不认识的人搭讪等等。

3 家长配合的方法以及实际操作

首先,家长要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些小学的知识内容,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些和小学生活有关的图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休息日和平日的生活中要求孩子按时起床,与此同时,家长应当注意孩子在情绪方面的变化,多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多鼓励孩子,切忌打骂孩子,争取在入学以前,对孩子的不足之处加以正确的引导。

其次,家长应当敢于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最大限度上为孩子们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强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失败、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老师的批评要采取理性的态度,使他们的心态更加阳光。比如:在晚饭过后,教孩子刷碗,在每天起床的时候,约束孩子自觉叠被,平日里,尽量多地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让孩子形成自理能力。

最后,家长要与学校及时联系沟通,让孩子们养成礼貌、谦虚的态度,在和其他孩子共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际能力,尽量让孩子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往,使孩子成为一个了乐于交往的人。家长还应当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總结

以上便是针对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如何顺利过渡等问题的相关思考,其中的建议可能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身心差异,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小学入学前的教育,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广大幼儿教师以及学龄前儿童家长提供宝贵的参考建议,最终使孩子们能够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为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学华,知识外储化趋势对传统教学优势的挑战[J],教学研究,2000,1

[2]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7

[4]陈鹤琴,创建中国化科学现代化幼儿教育[M],金称出版社,2002,(23)

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素质教育是全方位培养学生成才的体系,德育是重中之重,其所包含的各方面教育都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音乐教育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其本身具有储善、导善和立善性,自然也就具备德育的附带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特殊意义表现在:音乐的审美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径,育人目标明确,音乐艺术的情感与德育互通。教师应做的是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掘教材内涵,开发教学方式挖掘音乐教育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陶冶、影响、启迪,让德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之中,从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强调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文件明确了音乐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育人,究其根本是培养德行端正的人,而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如何深入挖掘拓展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作品,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感染学生,分析乐曲的情感特征,节奏处理,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性情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兼顾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激励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感悟音乐内涵,陶冶情操进行德育教育。这就是把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的真正目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让学生从中获得正确的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教师了解教材内容,课前全面掌握并解析教材内容,深刻发掘教材中乐曲的内涵和延伸意蕴,渗透德育教育。自古至今音乐来源于生活,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感知艺术,同时又反馈于生活。“生活及教育”一切有价值的音乐作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渊源。结合教材讲谈相关典故缘由,将古今中外相关名家名曲,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介绍给学生听或让学生发现,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传递来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也感触到作者深刻的思想,使学生在听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在情操、品格和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如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二泉映月》的评价“这首乐曲应当跪着来听”。引导学生感受《二泉映月》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描绘出一幅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展示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人艺术家在向人们倾诉他坎坷一生的画卷。在倾听作品时,听者能以直接方式感受音乐之美,乐曲意境显而易见。刘天华先生的《空山鸟语》中的百鸟啁啾、松林涌动、空谷回声、人与鸟相映成趣的刻画使人身临其境。

国乐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在鼓乐铿锵中,杀机四伏,历史画面应运而生,感受乐曲激昂、幽远、动静、起伏的意境,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作品的情绪,领略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体会和平生活难能可贵。电影《和你在一起》的片尾片段,男孩奔向火车站为其养父激情演奏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时,不仅叫剧情推向高潮,也深深震撼了每一个观众的心灵,这就使在音乐中体验亲情的可贵,胜过老师的喋喋不休,耳提面命。《黄河大合唱》气势恢宏的音乐,广阔地烘托展现了全民抗日的壮丽图景,英雄们前仆后继,激荡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驱除鞑虏,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严肃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渗透到学生心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词曲是音乐的诗歌,滋润心灵的甘泉。

流行歌曲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接触很密切的一个元素。虽然很多歌曲结构不够严谨但是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抒情,可以立志,可以释放情绪。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最重要的阵地。同时流行乐曲部分占据很大比重,原因在于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最重要的是能轻叩青年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歌词。使歌曲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熏陶性情,滋润心灵,认识真善美。

《摇篮曲》轻柔、朴实、生动感人,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爱。教育学生识得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卧冰求鲤,感恩孝亲之情。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词更加简单直白的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尊敬,同时教育听者要尊敬长辈。这对处于叛逆期与父母有隔阂的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例如:潘玮柏的《我的麦克风》,质朴的歌词道出了成功的诀窍,自信自强,没有努力,就不会成功。“是谁抢走了我的麦克风,没关系我还有我的喉咙,是谁看扁了我,没有观众,我自己第一个被感动。我不是来打工,我在卖我的梦,普通话没教我普通,只给我五分钟,说不定一发功,会让你一生不相同。”歌词的结尾是这样的:“有谁成功没下过了苦工,有谁出生就拿着麦克风”这样的歌曲,不但不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反而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勇敢展现自己,奋发追求成功的信念。周杰伦的《双刀》有一部分属于说唱音乐,作为老师,大部分不喜欢这种半唱不唱的风格,认为不够严谨,四不像。可是这首歌曲的旋律大气勇敢,深刻的表达出了在异国他乡积极主动维护民族尊严的年轻人的形象。这样的歌曲旋律,不但不会造成孩子们的颓废,漠不关心的人生态度,还能让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注意维护国家尊严。这比单纯的上思想课更能起到效果,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贝多芬说过“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出火花”,音乐产生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一段被师生都认可的音乐,可以拉近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共同欣赏的节奏,歌词产生的意境,心灵的交融语言的交流,很容易形成一个和谐的团体。在团队活动中利用校园文化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拓展美育途径,让德育在学生心中开花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沟通交流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包容合作欣赏他人。为建立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打下心理基础。课堂内外,音乐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德育教育平台,他融合课堂和课外音乐活动。

通过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传递和转化,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在双向互动中得到教学相长。让学生实践的舞台上通过各种形式和组织展示自己,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各类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互敬、互爱、互助。

综上所述,音乐是思想情感的结晶体,它蕴涵着丰富的正能量,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培育学生善良的心灵,启发学生聪慧的灵感,呼唤学生朴素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和体现,从中得到启迪,感悟人生,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新时代的音乐教育理念,应附和亨德尔的名言“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

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教育管理学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经历了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的嬗变,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转向。形成认同的理论方法为教育管理研究增添了多向度的批判进路。确立研究者在谈论、察看、制造教育管理现象过程中的后现代批判性意识,是当代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转型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后批判理论;形成认同

随着现代批判性理论向后现代批判性理论的转型,近年来,“认同”已经成为人们理解和解释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形成认同”的理论方法为人们把握当代教育管理的形态和特征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今天的教育管理学研究已全然无需科学审视,更需要去认同“教育管理是事实吗”、“教育管理有规律吗”等深层理论问题,并进而努力去在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中,从中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出发,运用后现代批判性理论找出更多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从而提高中国的教育管理学研究层次。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嬗变表明建立多元、综合、整体化的研究方法的理论旨趣,作为教育管理学研究较为珍贵的品质,“认同”实现了教育管理学研究两个方面的转向。一是从“提倡反思”到“形成认同”。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家以一种研究的和批判的态度进行社会分析,是对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及其转型进行认同的产物,它创造了教育管理批判性理论的方法体系,显示了教育管理的广泛出现和教育管理研究的现代展开。二是从“先验意识”到“自我认同”。这是当代社会教育管理理性与教育管理自觉发展的体现,它开辟了一种新的批判思维方式,显示了教育管理学研究自身统一性中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预示着教育管理的深入发展和教育问题的日趋复杂。形成认同的理论方法为教育管理研究增添了多向度的批判进路,确立研究者在谈论、察看、制造教育管理现象过程中的后现代批判性意识,是当代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转型的必然趋势。

一、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方法的嬗变

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源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思想,直接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相连。它既对作为“中立科学”的传统教育管理研究以及解释主义的、现象学的教育管理研究作出了反应,又对教育管理的原理和现实问题予以关注,还提出了新的解放的、批判的教育管理观点。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它将自身严格地规限在“单一”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哈贝马斯思想之中。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既是一种思想流派也是一个批判过程。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它是以新马克思主义为特征的,反对实证主义,提倡教育管理中的人本主义;作为一个批判过程,是指自我意识批判的本质以及促进学校变革和解放。其基本方法是透过教育管理客观化的表面现象把掩藏的教育管理关系呈现出来,即通过批评达到非神秘化的目的。在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发展进程中,批判理论在试图整合以往的各种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探索。

但近年来,由于专门化了的教育管理学研究越来越受到批判框架的限制,在西方,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已经逐渐让位于后教育管理研究批判理论。在全新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图景中,随着对教育管理学元批判的怀疑,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观照下客观普遍的知识遭遇合法性危机,无法再依靠元批判和宏大叙事获得合法性了。一些学者希望通过批判、否定来颠覆现代教育客观结构的形式以及反映这种现代性的教育管理,反抗教育秩序以及体现这种秩序的教育管理对教师和学生的压抑;强调怀疑论和不确定性,主张相对主义和多元基础主义,进而建构起了具有整合性和辩证色彩的后教育管理研究批判理论。这就是所谓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的转型。后批判理论这一“现代性”批判反思热潮的卓然兴起,共同催生了旨在批判、认同、超越现代批判理论的后现代批判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的规划,后教育管理研究批判性理论方法影响并包含了管理科学与教育科学领域众多学者的独立活动。福科、德里达、女性主义深刻地启发了这些学者的学术思想,而这些理论的综合则代表了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的方法最令人激动的进展。

后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性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其特有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现代性言说,为批判和改造现实的教育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规范性方案。认同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认为: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争论仍然是教育管理批判理论争论的一个轴心。从皮亚杰(J.Piaget)的个体发生学出发,后批判理论分析了教育管理主体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进化的关系,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认识能力、语言能力和相互作用能力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实践上的共生性;强调在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中,社会形态、集体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性。作为社会批判理论在教育管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当代形态,后现代批判理论在借用批判哲学作为方法论基础的同时也对批判哲学进行了改造,从而彰显了教育管理学研究潜在的批判能力,使教育管理学研究进一步摆脱了它自身所批判的实证主义的陷阱。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规范与学科建制的教育管理学,人们可以在后批判理论的核心观点中看到其假设和论点处处超越于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

后现代性批判理论是一种切合时代要求的批判性理论,是一种开掘现代性未尽潜力的现代性理论。在对现代性带有的压迫性成分加以批判的同时,又积极主张保存和发扬现代性的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因素。正是在这种理性的重建中,后现代批判性理论突破了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理论的局限,把教育管理关系中的管理行为理解为文化或知识的产物,不存在恒定不变的内容。反对用结构主义方式对教育管理关系进行解读,凸显了后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的规范潜能。后批判理论通常是受到后现代与后结构理论的形塑,不过它并不绝对属于后现代主义。它关切的主题是私领域与公领域内的认同问题,尤其是这两个领域的认同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后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的一个主要焦点就是关于形成认同的过程。这方面的主要思想家包括了拉冈、阿图塞与海德格。后批判理论的方法其理论基础相当多元,既有语言哲学,又有发展人类学,也有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了拉康(Jacques Lacan)的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

后批判理论与批判理论的思维主体不同,后批判理论之所以认同现存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其目的正在于否定这个方法。一旦使教育管理研究从盲目性之中摆脱出来,纳入科学发展的范畴,就实现了对这个研究方法的否定。即认同中存在着不认同,自我需要另一个自我,用反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来质疑、否定和颠覆主流理论的话语霸权。后批判理论是一种不接受既定框架的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其目的在于试图消除研究者个人目的性、主动性、合理性与那些研究建立于批判理论之上的研究过程关系之间的对立,期待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把知觉给予的客观实在认作是原则上应该由人类控制的产物、或至少在将来会实际上由人类控制的产物。因此,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的嬗变,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方法既不是孤立的研究者个人的功能,也不是研究者个人的总和的功能。相反,“它的主体是处在与其他个人和群体的真实关系之中的、与某个阶级相冲突的、因而是处在与社会整体及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特定个人”[1]。

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嬗变,后批判理论的一路凯歌使建立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基础上的“批判理论”以“后现代性”身份傲然跃入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视野。近些年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在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方法上,曾引用了诸如涂尔干、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诸多批判理论的方法,但对后批判理论移植引介性研究关注却非常少,这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一大缺憾。就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的方法而论,在当代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管理理论中出现了对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研究变迁的批判及其内在意义的某种觉醒,有些学者可能会说是一种重新觉醒。因为,不仅教育管理成为一种专业化的关注课题这一点日趋明显,而且显然在那些从前多多少少被忽视的领域从事研究的教育家正更认真地将“认同”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变量”。

“形成认同”这一理论方法在精神气质上是科学的,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特别是后批判理论从批判的内涵、性质、价值等方面赋予“认同”全新意蕴,凸显其普遍与特殊、客观与主观、恒定与流变、外烁与内发的内在同一性。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方法不仅仅作为一种客观思想孤立地存在,而是通过塑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利益和行为作为积极的行动要素参与到具体教育管理的建构过程中。研究教育管理学的方法问题,必须注意到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方法的相对自主性和实践性,把“认同”作为其一种中心问题来加以考虑。从以吉登斯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哲学社会学理论大师对“认同”的相关理论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流行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认同理论的学术思想、学术术语和学术的渊源及其学术发展的脉络。

后批判性理论正是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哲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批判理论中以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提出了一整套学术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并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为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性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增添新鲜血液,注入勃勃生机。其中包括,吉登斯强调的自我反思性解释,哈贝马斯提出的人的认识能力、学习过程和规范因素等问题,以及两人共同涉及到的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思想。尽管,认知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后现代的女权主义者与结构主义者有很多不同,但他们都关心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批判性理论的认同的形成问题。事实上,“认同”重新回归教育管理学研究理论的中心舞台。在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借鉴中,教育管理学研究后批判理论的新空间不断被探索。文化(culture)、认同(identity)、规范(norm)和学习(1earning)与教育管理之间互相联系、作用的互动关系,为理解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二、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方式的转向

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嬗变是思维方式的革命。批判性理论的思维是将对教育管理认识对象还原为最简单的基础粒子,按照决定论力学定律的连续运动来说明教育管理现象,教育管理研究者的认识表现为“非此即彼”的简单、还原、线性思维。而后现代批判性理论的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干预向度是复杂的教育管理过程的结果,“认同”是在复杂的教育管理语境中建构的本质与规律。理解和解释认同问题需要考虑复杂的教育管理现象。复杂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从整体论、生成论出发理解教育管理学,认识到教育管理学研究不同层次、形式间并非总可还原,且研究者的思维模式也并非总连续可逆。实践表明,教育管理研究中认同可以多种共存,它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可能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受到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导引。由于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极端复杂性,多种认同集于一身是可能的。因此,适合于这一研究过程的模式并不是人们熟悉的正式教育管理形式,而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话。在个人层次方面,形成认同是管理主体在混沌的教育管理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管理主体能够据之对教育管理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次方面,形成认同是一个普遍拥有的教育管理信仰及价值之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教育管理环境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威胁及维续自身。这正是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后现代批判思潮带来的对思维方式的冲击。后现代批判思想“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推崇不确定内在性、质疑科学理性”等特征体现了对多元、求异、不确定性的崇尚,表现出“折衷主义”、“幻象杂货店”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嬗变带来研究者思维方式的转变,表现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理论视野的转换:从“提倡反思”到“形成认同”

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在19世纪,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而且在这一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从黑格尔学派中产生的所有革命者,都在广泛的历史意义上使用“批判”这一名词。在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劲旅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使批判一词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后现代批判理论家将批判以更加激进的形式表达出来,展示出他们已经不再天真地或无批判地看待现代性这样一个事实。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作为一个非排斥他者的封闭系统,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逻辑形式,充分体现了反系统和自我反思的特质。在1982年“全美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美国印地安纳大学的福斯特教授 (William Foster)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Toward a Cr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一文,积极倡导建立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范式。福斯特认为,建立一种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对我们当前的思考偏见进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观点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批判理论应当接受并建立在解释学和经验科学的观点之上,既要利用对现实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又要利用对现实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还要利用对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的分析。批判理论应当关注揭露实践的障碍,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2]

20世纪初,“实验教育管理学”兴起,教育管理学研究盛行“科学化”,到20世纪50年代,描述教育学、经验教育学成为德国教育事实研究的主流。美国的要素主义、改造主义、结构主义教育哲学的出现,科学主义成为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唯一规范,旨在获得“客观、普遍、中立”的教育管理知识,追求对“教育管理真理”、“教育管理规律”的揭示。批判性理论是对现代性反思和反抗的社会学说。席勒对恐怖政治与机械分工的美学否定,青年黑格尔派对古典哲学的实践性转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经济—哲学分析,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呼号,弗洛伊德对文明压抑人性的揭发,胡塞尔对“欧洲危机”的忧虑,海德格尔早期对西方历史遗失“存在”的发现及晚期对“技术”的敌意等等,对于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质疑成了各种批判理论的核心和持久的特点。在教育管理学研究领域,批判性理论否定了测量、实证成为判定研究是否“科学”的唯一理据,倾向于把管理问题和教育问题分离开来,分离事实和价值、理论与实践、理性与常识,旨在发现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规律,映射出对教育管理学研究进行反思的重视。作为“科学方法”的替代者,批判理论注意到了感觉、亲身经历、移情、情绪、直觉、主观判断、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与娱乐的其他各种形式。正如贝茨所指出的,教育管理常常会在社会的“文化战争”中进行,学校管理者必须了解这种“文化战争”以及学校在其中的合法角色。“反思”也就是要加强教育管理学研究中的批判性,研究者在谈论、察看、制造教育管理现象的过程中,应确立批判性意识。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性理论倡导一种有关教育管理学研究过程中的“批判观”。

教育管理学研究领域发生的后现代批判性理论的转向,主要是一种从“反思”到“认同”的范式转变。认同(identity)又被称为统一性、身份等,它是一个反思性的自我意识概念,是“对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认可,其中包括其自身统一性中所具有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这一事物被视为保持相同或具有相同性”[3]。教育管理学研究实践表明,教育组织的独特特征和多元教育价值观并存;多种研究理论并行发展,从来就是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方法论的主流。由于各种文化、技术、经验的新形态及经济、政治、社会的惊人变化,使得当代教育管理学研究与它之前的批判性理论形态出现了明显的断裂,从而带来了现代时期的终结。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继续从行为科学出发走批判性理论的路子,那是误解,是误导。后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方法,从复杂性科学揭示的教育管理学研究生态系统观出发,从关注个别性与客观规律转向联系性和主体意义;“主体间性”、“生活世界”、“认同”等教育话语竞相出场,教育管理学研究不再寻找纯粹客观实在的教育管理之“反思”,而是力图“认同”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在充满不确定性、相对性和特殊性的教育管理活动中,教育管理学研究不再力求去“发现”某种早已存在的“本质”、“规律”,而是试图在生动具体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在“形成认同”中理解管理、捕捉意义、追寻自由。教育管理只有在更大的批判理论文化背景中才能够被理解,对教育管理的理解需要采取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和道德的批判研究,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批判分析。而实际上,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这种“认同”的存在,不仅是教育管理现象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且也是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不断发展、更新的动力机制。正是这种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形成认同的理论,赋予了教育管理学研究后批判性方法论的内在根据和原理。

(二)理论旨趣的转移:从“先验反思”到“自我认同”

如果说教育管理学研究现代批判理论家过多地关注管理体系对被管理者的异化统治,那么教育管理学研究后现代批判理论则将批判理论建立在被管理者克服管理系统的他律性上。从意识哲学的角度分析,现代教育管理研究方法批判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之后的历史中诞生的一种崭新的时代意识。“现代”是前行的、向未来开启的时间概念,是对过去的断裂与克服。批判性理论所依据的是“主体性原则”,这包括以“自由”和“反思”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批判的权利、行动自由以及用哲学把握自我意识的理念。在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上,主体性原则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先验反思”而高扬理性的批判哲学。教育管理研究者要对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大量的“理所当然”(taken for granted)的东西、不证自明的真理(self-evident truth)以及“常识性”(commonsense)见解确立一种批判性的审判观,并要追问学校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自由和公正的发展及学校的改革和进步这类问题。这种批判道路想要完全打破教育管理研究批判性自身的理性外壳,哈贝马斯所发展的交往行动理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批判理论成就之一。但其所蕴含的论旨不只是交往理性范式的正当性与有效性,而且是它对于其他批判范式的优越性。通过对教育管理冲突的文化根源的关注,主张“道德性”与“物质性”的分离,使这种分裂永恒化了。对所谓抽象的“语法”的关注也导致管理主体决定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被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关怀和价值被取消了。

面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的种种问题,后批判理论放弃了启蒙辩证法的纲领,选择了对以教育管理主体为中心的理性进行内在的批判,由巴塔耶到福柯构成了“后现代批判”的另一支脉络。安求尼·吉登斯从现代性及其影响人手,认为后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学校正常教育管理的实质,影响到了管理主体经历中最为个人化的那些方面。在高度现代性与全球化的时代,教育管理大量存在的危机是当代教育管理学研究中同样不可避免的部分。所以,如何通过教育管理的内在参照系统建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的一种新机制,以帮助研究者通过自我认同,树立实践的意识,怀有一种怀疑、否定、质疑、反思、检讨、审视等一系列的基本信念和生存态度。劳伦斯和贝利认为:“认同”就是关于他们是谁和他们何属的一套观念。教育管理学研究后批判理论把过去、现在、未来视为一个逐步展开的动态过程,尽管有时它有断裂,但仍是有意义和连续性的。后批判理论也不赞成实证主义者那种事实与价值、理论与政治的分裂,因而用“应该”(ought)来向“是”(is)发问,寻求当代教育管理解放的可能性,并把这种可能性视为在未来是能够而且应该实现的。通过分析阻碍教育管理实现更大自由、学校公正稳定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素,并设想新的教育管理形态与情感可以使这些可能性实现,从而获得一种规范化批评和乌托邦理想的力量。因此,后批判性理论中的“认同”在教育管理学研究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纵观整个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理论的发展、演进,考塞列克(R.Koselleck)在《批判与危机》中作出方法论的提示,科尔施提出“不能把‘批判’一词和现代的‘批判主义’一语的涵义相混淆”,福柯认为“批判仅仅因为跟自身之外的某个东西相关联而存在,它是一个工具,是通向某个未来或某个真理的一条途径”,霍克海默提出“批判并不意味着对一个东西进行谴责,或抱怨某种方法及其他东西,也不意味着单纯的否定和驳斥”。其间,我们不难发现,福斯特(Foster)、贝茨(Bates)、安德森(Anderson)、西罗特里克和奥凯斯(Sirotnik and Oakes)、丹达里(Dantley)、法尔者和艾肯(Ferrel-Zey and Aiken)、迪兹和克斯顿(Deetz and Kerston)等学者,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性理性的挖掘与把握并不局限于理性的某种特性。从客体来看包含着“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对客体的一切联系和发展作经验的考察,从主体来看包含着说明各个主体的软弱无力的希望、直觉和要求如何发展成为历史上起作用的导致“革命实践”的阶级力量。许多持有批判性取向的教育管理学者都试图发现这种批判的一致性,尽管它的性质和功能似乎注定了它是离散的、有所依附的、完全他律的。而就教育管理学研究批判本身来看,它自己既不会知道也不会成为那个未来或真理。就后批判理论而言,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转向指的是一种理智的、最终注重实效的努力,即不满足于接受流行的观点、行为,不满足于不假思索地、只凭习惯而接受社会状况的那种努力。它让教育管理学走出了批判性研究理性的冷漠及对语言本身的形式主义的纠缠,较好地解决了理性与现实的矛盾及普遍规范性反思中的自我认同。

参考文献:

[1]霍克海姆.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200-201.

[2]Foster, W.P. Paradigms and Promises: 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1986.

[3]James M.Baldwin.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M]. volume 1.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504.

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现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是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现代化的一代,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认识到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并让他们有信心承担自己的使命。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轻松掌握各种知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语文课,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把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走出课堂,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主题班会或学习经验交流会,定期开展学习方法交流活动,使班主任对班内学习动向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了学习成绩共同提高。在思想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培养学生平等竞争的观念。尽管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智力、性格和能力等,可是他们都是在同一教室里学习,从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客观条件对于他们来说是公平的,能否提高成绩就要靠主观因素。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起自信心,使他们少一份怨天尤人、多一份拼搏和努力,让学生懂得成绩需要付出辛勤和汗水。比如:我曾教过的一个班,学生的素质差,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眼中他们是“差生”,甚至他们自己也这样认为。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我对他们说:“别人看不起你,如果连你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的话那不就完了吗?”他们都沉默了很久,最后我把我的话总结成一副对联送给他们:莫叹生不逢时,贵在奋斗不息。之后,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也有了普遍提高。

在教学中要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不提名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让他们自己主动站起来回答,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和不同的意见。把竞争引入课堂体现出了学习的平等性、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需求。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成绩好是因为某一次考试的临场发挥好,或是打了小抄,自己被表面的光环所迷惑,一旦没考好就会失去信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成绩的提高要靠拼搏和努力,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树立诚信理念,让学生明白诚信带来的善和不诚信造成的恶,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尊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有些课外小短文的人文性、教育性很强,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特定时代古人的优秀品质,并让学生按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格式写出对人物的评价,既锻炼了写作又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古人的品行,激励着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

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人生的成功要靠自己把握,人的命运一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当今的社会竞争中,自身没有能力就永远不能成功。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我告诉学生:自信不一定能成功,但不自信一定不能成功。这看似是文字游戏,其实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心态和价值取向。我在教高一的两个班时,不少学生由于中考失利,存在许多消极因素和不良心理,思想压力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用轻松幽默的课堂气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适当的时候表扬他们。课下我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并在《读者》、《中国青年报》、《青年心理》等报纸、杂志上选一些文章读给他们听,使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找回自信,这些做法使班内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学习风气。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感动之心、赤子之心,教会学生感激生活的每一份赐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成熟固然是一个人渴望具备的素质,可是少年老成却是创造的敌人,没有感动怎会有心动?没有心动怎会有激动?没有了心灵的震撼哪里会有锦绣文章、万丈豪情?在阅读课上要有指导地让学生阅读能激发情感的优秀文章,作文课上也要有倾向地让学生练习一些抒情性的散文写作,怡养学生的性情。有了激情和感动,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创造灵感。

心理健康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以学习知识为主,但心理上的疾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甚至使他们不得不中断学习。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习好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语文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必定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

另外,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的问题最多,烦恼也最多。在这些问題和烦恼中有他们能解决的,也有他们根本想不透、弄不明白的。因此,及时、适当的思想教育会使他们茅塞顿开,找回失去的自我,遇到困难后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反之就会使他们钻进死牛角,严重的则会形成心理障碍甚至诱发精神类疾病。

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利用学科优势,在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把思想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以知识教育为主,思想教育为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更多的品学兼优的人才。

上一篇: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