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措施及成效简介范文

2023-12-29

控烟措施及成效简介范文第1篇

主要帮扶措施及成效:2017脱贫,家庭纯收入7100元。 具体措施有:

(一)产业帮扶:

(1)种植玉米、小杂粮,化肥补贴150KG(2017.7.15); (2)补贴103600元购买农用五征三轮车1辆(2017.7.15); (3)补贴2000元购买种羊1只。

(二)就业帮扶:

(1)落实企业帮扶政策,安置为森林防护员和村道路保洁员,每月600元(2017.8.1);

(2)进行职业农民和种羊殖业技术培训,已发结业证书(2017.11.17)。

(三)健康帮扶:

(1)已办慢保(顽固性皮肤病)(2017.6.20); (2)已签约家庭医生(2017.6.30); (3)已到镇卫生院进行健康检查。

(四)金融帮扶:已落实产业扶贫小额贷款2万元(2017.6.27)。

(五)其它帮扶: (1)安装户户通;

控烟措施及成效简介范文第2篇

敬爱的的党组织:

我于2010年11月由一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中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并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首先在思想上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督促广大同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我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从未间断对党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从未间断对党中央新的方针政策的了解,并把新的方针政策扩充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新闻,报纸等众多媒介,让我对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党追求的人类历史上最美的社会有了更多的向往。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等方面还很落后,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还有带于提高。所以社会主义建社人人有责,我决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次在学习和工作中,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一直在实验室完成自己的研究生课题,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我的工作,并在规定时间以内完成了自已的课题。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自己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我从中领悟到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人员,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俱备:扎实严紧的的理论知识;开拓的思路,不断创新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这些不仅仅适用我在学校中的生活,更加是我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素养,是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

控烟措施及成效简介范文第3篇

超级稻, 是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都较高的水稻品种。它的出现, 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国家粮食生产供应不足的现象, 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将高产创建技术应用在超级稻的生产过程中, 可以实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统一和提高, 提高相应的生产效率和效益。结合耕地特点, 充分发挥耕地利用率, 结合不同的生产模式, 如利用超级稻根系发达、耐肥抗倒、单株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性, 在豫南稻区广大丘陵地带进行直播或平畈区机插, 节本、省种、高产效果明显, 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所形成的技术体系在超级稻生产中的应用, 有力推进了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出现, 为高产创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农村农业发展, 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2 应用措施

2.1 在播种期和育秧方式上

在应用高产创建技术对水稻进行播种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应该保证它的育秧方式和播种期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这便于后期管理的便利性、规范性。首先需要根据一定的气候条件等因素, 结合我地气候规律, 白茬田在每年的4月15日~4月25日进行播种, 麦茬和直播可放宽到5月5日前播种。要统一采用旱育秧的方式进行育秧, 保证长出的稻苗具有矮壮、整齐一致的特点。

2.2 在栽培时间和种植规格上

要对水稻进行种植, 需要在栽培的过程中, 根据它的生长特点, 选择合适的生长节令进行栽培。在每年的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进行栽培, 对应的秧龄为25~30d, 不超过40d。将相应的种植规格进行统一, 有利于促进水稻的高效生长, 保证它的生产效率。可进行人工分厢栽插, 规格9寸*5寸, 基本苗10万左右。机器插秧秧龄要控制好, 20d左右为宜, 可选择9寸*5寸或9寸*6寸, 基本苗3~4万左右。这样的规格, 即有利于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和土地资源, 又有利于控制合理群体, 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发挥超级稻单株能力强的优势。

2.3 在施肥和肥量上

要想保证高产稻的出现, 就应该在进行水稻培育的过程中, 促进施肥的合理进行, 保证土壤的肥力足够支撑水稻的生长需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首先需要生长土壤进行取样分析, 从而根据具体的营养效果合理选择相应的施肥量。氮、磷、钾的比例为1:0.6:1.2, 总用氮量14kg~18kg, 具体的施肥方法应根据土壤特点和栽培方式决定, 人工中苗移栽前后施肥比6:4最好, 机插秧3:7或4:6, 如遇瀑雨等极端天气要适当追加尿素提苗。在把握好大的施肥方向后, 结合田间实际灵活控制, 如土壤保水差就要少量多次追肥或适当提高复合肥用量。

2.4 在病虫害防治上

要想保证水稻的高效生产, 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水稻的生长阶段, 对它进行严格的监控, 保证及时发现它的病虫害问题, 这是影响水稻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病虫害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例如:针对青苔, 它是在水稻的生长间隙中进行存活的, 它不仅会吸收土壤中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 还会在生长的过程中, 形成遮光的效果, 不利于水稻的健康生长。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 将3 750g/hm2的硫酸铜用纱布包好, 促进它随水灌溉流入到稻田, 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若果病情相对严重, 还需要进行二次防治。从而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提高生产效率。

3 成效

3.1 推广意义

将这样的高产创建措施应在水稻的种植方向上, 有利于促进水稻种植过程的规范化进行, 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提高相应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为国家粮食储备行业做出积极贡献。

3.2 成本效益

这样的技术应用, 不仅提高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生产效率, 而且降低了相应的支出成本, 能够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 促进规范化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次操作的经济支出。

结束语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将高产创建技术进行大规模应用, 需要对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及时掌控并进行严格操作, 保证水稻的健康生产, 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推进, 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逐渐加强, 农业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何采用相关种植技术促进水稻种植的高产进步, 提高工作效率, 就成为了当前行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 本文将以河南信阳为例, 结合相关的土质特点, 通过阐述高产稻在高产创建技术中的重要意义, 给出具体的应用措施, 最后对实施成效进行记叙, 以供参考。

控烟措施及成效简介范文第4篇

我国的用煤企业尤其是火电厂, 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能源结构上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能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很难达到规定的标准, 同时,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会排放大量的烟尘、硫氧化物等污染物。据估算, 在正常情况下, 我国每年所能承受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不超过一千三百万吨, 但由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的需要, 我国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已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同时, 在烟尘的治理方面也与规定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锅炉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 加大锅炉烟气的处理力度、采取除尘脱硫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减少有害污染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锅炉及烟气除尘

(1) 锅炉种类及选取煤粉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制粉设备将所用燃煤进行干燥, 然后制成煤粉, 借助热风的推动作用使其进入炉膛, 当煤粉处于悬浮状态时开始燃烧产能。蒸汽锅炉在设计时采取了多种特殊的结构, 为了增大受热面积、减少热膨胀对炉体的损坏, 炉胆可以做波形设计。在锅炉中如果使用数字化的控制系统, 可实现对燃烧全程的有效监控。当锅炉配以低氮氧化物的燃烧机时, 可以使煤燃烧得更为充分。此外, 配以合适的冷凝换热器等设备, 可以极大提高锅炉的效率。

(2) 烟气除尘所谓的烟气除尘, 就是使用技术手段和设备去除含尘气体当中的颗粒物质, 以达到减少其排放的目的。含尘废气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等方式产生, 当采用机械对物质进行粉碎、爆破时, 所产生的颗粒比较大, 但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而当对物质进行燃烧、高温熔融时, 所产生的颗粒小, 并且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发展新的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的颗粒物。其中, 电除尘器通过静电力的作用, 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 可以使除尘效率达到99%, 甚至更高。而洗涤除尘器通过对气体洗涤, 使液体捕获气流中的颗粒, 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 该种方法的除尘率没有电除尘器的高, 一般在80%至95%之间。

2 烟气脱硫处理

(1) 干式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及成效根据脱硫剂的种类不同, 烟气的脱硫技术大致可以分成五类:一是基于碳酸钙的钙法, 二是基于氧化镁的镁法, 三是基于亚硫酸钠的钠法, 四是基于氨气的氨法, 五是基于有机碱的有机碱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 所采用的干式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工艺, 即喷雾干式烟气脱硫工艺和粉煤灰干式烟气脱硫技术。前者在喷雾干燥塔中通过石灰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 使石灰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固体物质而被除尘器收集。后者是使用粉煤灰作为脱硫剂, 其脱硫率可以稳定在60%以上。

(2)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及成效在脱硫处理时, 各国所使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无论是在工艺流程方面, 还是在机理方面, 都相差无几。该法采用碳酸钙、氧化钙或者碳酸钠的浆液作为洗涤剂, 洗涤气流中的烟气, 从而达到去除二氧化硫的目的。湿法烟气脱硫根据吸收剂的不同, 可分为多种方法, 其中目前火电厂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石灰石/石膏法。通过工艺的改进, 湿法脱硫可以使脱硫的效率达到90%以上, 最高可达98%。

(3) 半干法除尘脱硫系统当使用半干法处理烟气时, 烟气通过吸收塔进入内部后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及硫酸钙, 其中以亚硫酸钙为主。接下来, 这些物质和烟尘又一起被送到袋收尘器中, 通过设备又重新被输送到吸收塔中, 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二氧化硫。反应时间越长,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就会被吸收地越彻底, 吸收效率可稳定保持在90%以上。此外, 该系统所产生的废渣, 还可以做成建筑材料, 实现废物利用。

(4) PS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的应用与成效该技术兼具除尘和脱硫的作用, 设备主要分为两部分:喷雾脱硫塔和湿式除尘器, 其中, 喷雾脱硫塔在上, 湿式除尘器在下。烟气首先在脱硫塔进行第一次除尘脱硫, 其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当烟气进入到湿式除尘器后, 与贮水池或者贮灰池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进行第二次更为高效的的除尘脱硫。此法应用以后, 可以使脱硫率达到80%以上, 除尘效率在90%以上。

3 结语

通过各种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可以使烟气中的颗粒物、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是我们仍需要进行不断的试验和总结, 进一步提高除尘脱硫的效率, 才能够继续减少环境的污染, 还环境一片蓝天。

摘要:火电厂在燃煤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锅炉烟气以及工业生产和居民供暖锅炉产生的粉尘、硫氧化物等污染物, 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为了积极响应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 不管是发电厂还是企业, 需要对锅炉产生的污染物质进行处理, 而使用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从而显著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本文重点阐述了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综合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综合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魏志奇.论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建设转折与发展[J].科技传播, 2012, (11) :50-51.

[2] 宋凯.除尘脱硫综合治理技术在火电厂锅炉烟气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 2014, (16) :35-36.

控烟措施及成效简介范文第5篇

清镇市位于黔中腹地, 实有耕地面积5.2万hm2 (航测数据) , 其中稻田面积1.02万hm2, 旱地4.18 hm2。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级市,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雨量充沛, 年均温14℃, 无霜期278 d左右, 日照百分率27%, 相对湿度82%, 全年日照时数1 277.3 h, 年降雨量1 200 mm, 可耕地海拔为765~1 500 m,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土壤肥沃,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1 取得的成效

1.1 单产显著提高

全市实施的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 在各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下, 由清镇市农推站具体承担实施。5 a来累计实施面积3 828.77 hm2。其中, 2011-2013年在卫城镇实施共涉及16个村, 其中:2011年实施740.73 hm2, 2012年实施766.67 hm2, 2013年实施786.67 hm2;2014年在站街镇及犁倭镇实施, 共涉及20个村, 共实施741.33 hm2;2015年在站街及卫城镇实施, 共涉及22个村, 共实施793.33 hm2, 经省、贵阳市及清镇市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临田测产验收, 平均单产为713.48 kg/667 m2, 比全市水稻平均单产高497.44 kg/667 m2, 增幅达43.43%。其中:2011年, 在卫城镇坪寨村大坡脚组的何天明责任田2 133.44 m2种植的科优21, 经贵州省高产创建小组临田进行实割实测验收, 最高单产达860.2 kg/667 m2, 项目的实施, 实现了水稻单产的新突破。

1.2 经济效益显著

5 a来, 示范片水稻平均单产为713.48 kg/667 m2, 平均纯收入为1 100.05元/667 m2, 比全市平均497.44 kg/667 m2, 纯收入593.34元/667 m2, 增收506.71元/667 m2, 增幅达85.40% (注:5 a来综合平均, 稻谷综合价2.6元/kg, 项目区生产费用755元/667 m2、全市生产费用700元/667 m2) 。

1.3 具有良好社会生态效益

自2011年, 自实施项目以来, 通过各项技术培训的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技能, 通过组织现场观摩, 让种粮农民朋友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带动了全市水稻生产的发展;通过推广超级稻, 施缓控释肥, “吨田宝”化控技术示范推广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值, 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通过机耕机收, 减轻了劳动强度, 有益利于农民朋友身体健康, 因地制宜选择稻鱼 (鸭) 、稻油 (肥) 等绿色高效稻作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1.4 推动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机农艺的结合

通过项目的开展和扶持, 培育种粮大户 (户均种植面积在3.4 hm2以上) 30多户, 如2012年卫城镇西牛村种粮大户曾铁军以4.33 hm2的种植面积得到了贵州省农业委会的表彰;种植粮食专业合作社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和植保 (统防统治) 专业服务队3个。在项目实施中, 开展农机农艺相结合, 促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 (机插秧、机收) 示范、推广等, 降低水稻的生产成本, 机插秧成本只需70元/667 m2 (含30元油费) , 节本90元/667 m2 (以站街镇鸡场村为例, 用人工收割需劳动力2个/667 m2, 以90元/个算, 共计180元/667 m2;机械收割收费70元/667 m2 (含30元油费) , 节本增收200元/667 m2, 综合增产增效显著。

1.5 科学种植得到提升, 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011-2015年清镇市水稻平均单产497.44/667 m2, 而项目区的平均单产为713.48/667 m2, 增幅43.43%, 增产明显。通过水稻种植综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挖掘了水稻的增产潜力, 不仅提高了单产, 促进项目区水稻种植增产增效, 且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生产的发展, 增强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对稳定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 培养了一批种粮大户、培育出一批种植能手、职业农民及新型农民等, 提升了全市水稻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率和普及率, 为适应新时期的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及清镇市粮食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主要工作措施

2.1 强化行政领导, 明确责任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产创建项目工作的开展, 成立了清镇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分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 农业局、财政、审计、统计及实施乡 (镇) 等主要领导任副组长, 组织专职人员负责粮油 (水稻) 高产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一是制定了目标责任、奖惩考核、领导干部分包示范片等制度;实行定职责、为粮油 (水稻) 高产创建活动活动指导性任务分解表, 层层分解目标, 严格落实责任, 做好检查督导;二是成立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技术实施小组, 依托于省、贵阳市及清镇市农业部门等工作的具体落实, 项目区村委会干部积极配合, 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形成了上下联动, 共同推进创高产的局面。

2.2 强化服务

2.2.1 成立专业服务团队, 提高作业效率, 培育种植大户

示范区成立了种植粮食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植保专业化服务队进行统防统治等共有10个, 其中农机专业时间安排, 负责稻田的翻犁、耕整、机插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通过项目的带动下, 共培育种粮大户30多户。

2.2.2 办好示范

首先, 因地制宜地选择超级稻, 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品种, 发展优质稻 (稻米主要品质达三级以上品种的杂交组合) 并通过审定的品种 (组合) 为主导品种, 如金优785、科优21、成优1479以及川优6203等杂交水稻品种 (组合) 。其次, 根据项目区生产条件, 增产条件好, 增产潜力大, 交通便利, 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的粮油坝区采取集中育秧、推广机插秧、机收, 对于水源较差、交通不便的区域推广水稻旱育秧等。项目区实行“五统一”的种植管理模式:在以农机农艺相结合和推广水稻旱育秧为主及其他配套综合生产技术上, 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科技种植水平, 辐射带动全市水稻生产的发展。

2.3 加强培训指导

2.3.1 加大培训力度

项目实施技术小组制定《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资料之一、之二等下发项目区群众, 并在项目区对农户、种田能手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5 a以来共组织100期技术培训, 共培训1万余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2.5万余份。培育科技示范户1 000余户新型农民3 000人。开展以科技示范户或种植能手对一般户、普通群众进行传、帮、带技术指导模式;如科技示范户以一带5~20户进行传帮带一起发展, 推动了在项目实施。

2.3.2 组织田间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

领导小组每年都组织对项目区的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机操作技术所有人员观摩水稻机械化育秧、机插秧现场、水稻旱育秧 (旱育保姆拌种、无纺布覆盖) 和生态旱育秧, 以及秧苗长势现场和病虫绿色防控现场, 增强大家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种植技能。在水稻的各个生长环节和病虫防治适期, 技术实施小组深入田间查看水稻的长势和病虫发生的情况与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等交流各户的苗情长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排下阶段的管理工作。

2.3.3 邀请专家指导

在水稻生长期内, 邀请省、贵阳市劳模 (高技能人才) 及清镇市相关专家、高产创建指导专家对项目区水稻的长势、病虫害情况进行临田现场指导, 对下阶段的田间管理提出了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3 经验启示

3.1 以项目为载体

清镇市以2011年以来, 以高产创建项目为载体, 培育了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种植能手等, 提升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 增加了粮食种植效益, 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3.2 以科技为支撑

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 是以高产、优质、绿色为前提, 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为方向, 以当前推广的农业适用技术为核心, 以有机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为目标。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探索开展“四个结合”发展思路, 通过与水稻绿色防控、施缓控施肥, “吨田宝”化控技术示范等栽培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为水稻生产奠定了坚持基础。推动项目的实施进程和辐射带动, 提高了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摘要:为了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2015年开始对水稻进行绿色模式攻关, 2011-2015年清镇市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 清镇市累计实施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3 828.77 hm2, 平均单产713.48 kg/667 m2, 比全市平均单产497.44 kg/667 m2, 增产216.04 kg/667 m2, 增幅达43.43%。

关键词:水稻,绿色模式,高产创建,清镇市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科协工作信息化建设范文下一篇:开学第一课法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