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16

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案例增量式教学法;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维能力

1 引言

程序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点的教学,弱化了系统化思维和工程化思想的训练,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和训练,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应用串联,课程中的每个实验是独立的,缺乏体系性,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离散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在实际案例环境下进行主动思维、独自分析的编程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差。

其教学结果的实际表现是学生无法基于所学的知识开展具体的系统开发任务,这背离了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本人在近三年的程序设计教学中,围绕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以系统化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養为目标导向,形成一种新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案例增量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载体,以案例的增量发展为途径,通过案例的不断完善推进教学过程,实现案例增量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

2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中心,在案例增量发展的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逐步组织成系统化的整体。案例增量式教学法基于软件工程方法中的增

量思想,将该思想与案例教学法相融合。增量思想基于人的基本认知规律,强调系统化的认

基金项目:三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L1111/Q)

作者简介:尤垂桔(1976-),福建大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

知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引导学生

从注重知识到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转变。案例增量式教学法的关键要素是案例,案例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载体;核心是案例的增量发展过程,增量发展过程的每一增量是一个可发布的软件版本,并融合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前面增量的基础上开发后面的增量,通过一系列的增量发展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版本,同时把教学内容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从而推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对课程有全局的掌控能力,能够根据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要求设计合理的案例增量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开始,慢慢积累成就感,然后再将教学引向深入,内容覆盖整个课程。

3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案例及增量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实施等几个步骤,如图1所示。

2.1 教学内容分析

程序设计课程是工程实践类课程,系统性和体系性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应该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进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时,应着重考虑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体系性,以满足工程实践对系统性和体系性的基本要求。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落实到工程实践,因此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应有别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应立足于应用的角度,考虑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否形成对典型应用的完整支撑。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比较好的符合度,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可借助一个典型软件系统为应用背景来进行辅助分析。一个典型的软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用户、数据与环境。从系统用户角度出发,应包含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使用系统的权限,用户对数据的使用等相关的教学内容;从数据角度出发,应考虑与数据的输入输出,传输、接收、处理、存储、安全等方面相关的技术内容,从系统的环境角度出发,应考虑软件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及环境安全性维护的内容。 因此,从用户、数据、环境三个维度对程序设计课程作宏观整体的分析,能比较全面的涵盖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足以支持一个典型应用系统开发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在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应用方法及典型应用场景的分析,并分析知识点之间在应用上的逻辑关联性,为案例及案例增量的逻辑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在教学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Mindjet)来辅助完成分析过程,形成教学内容的完整体系。下面以《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为例,给出其教学内容分析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2.2 案例及增量过程设计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通过案例来组织教学内容,案例的设计应从教学内容出发,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全覆盖。在设计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案例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所设计的案例要覆盖基本的技术应用;第二,案例设计要基于典型的真实的应用场景,要有代表性,既能体现知识的应用,又能做到举一反三;第三,案例设计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要能体现一定的问题情境,既能被学生所理解,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通过案例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第四,案例本身要具有可分割性,便于进行增量式划分,每个增量对应一个教学单元,把教学内容通过增量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组织,通过一序列的增量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案例的增量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应,增量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量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要基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工作量不宜太大,保证学生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内能基本完成;第二,确保每个增量是一个可发布的逐渐完善的版本,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学习成果,通过成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第三,增量的逻辑顺序在考虑基本的知识逻辑的基础上,以业务过程和开发流程为原则来进行教学过程的组织,便于学生理解和组织实施。

案例增量发展过程中的每个增量对应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每个增量都是一个可发布的版本。下面以基于Java Web的资源管理系统为例,进行增量设计,并把每个增量与相应的知识点和目标对应起来,如图3所示。

2.4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应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为主要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分析框架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的技术体系,具体的应用领域,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应用方向有个直观的认识;

2)结合案例增量过程设计图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阶段提交成果及最后提交的成果,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能做什么”,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通过成果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方式,采用如图4所示的学习路线进行。

图4 案例增量式教学法实施路线图

在该学习路线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重在“抛砖引玉”,提问题、分析问题、给思路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4 总结

通过案例增量式教学法开展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突破了原先的理论化教学和知识离散化教学的缺陷,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案例增量式扩展的过程中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学习的阶段性成果,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伴随着系统完善的过程,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得以延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基金项目:三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L1111/Q)

参考文献:

[1] 王灿辉,张舒,林郎碟.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2(1).

[2] 苑俊英,张鉴新等. 校企结合下的一体化增量式Java 项目教学研究.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J],2013(1).

作者简介:尤垂桔,男,福建省大田县人,1976年8月生,,讲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面临选择性程度不够,考试招生的改革动力、主体身份,招考监管不明确,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质量、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机制、考试招生形式、分类考试基础上的“分类”及按照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分类考试;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制度变迁

分类考试是我国高考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是对“统一考试,分批录取”传统考试招生模式的重大变革。两种模式、两条路径的选拔方案,使高职院校、普通高校两类人才选拔方式由“单轨统一”走向“双轨并进”,使高考制度与我国的教育实情及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更为匹配。在“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开始作为高考制度体系的子系统,专门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遴选,考试招生制度的体系独立性逐步凸显。但是,分类招生并非是对已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否定,而是为改革与创新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在完善与继承的基础之上,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诉求的考试招生制度。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基本模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基础模式、主导模式、政策模式。这三种模式的演进也基本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由依附到逐步独立的变迁方向,体现出了高职院校身份的排他性不断确认的过程。第一,基础模式:统一高考。统考模式即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就遵循“统一高考”的模式进行招生录取。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沿袭了这一制度安排。截至当前,統一高考依然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考试招生模式。第二,主导模式: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模式是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在统一高考的制度环境中,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新的考试招生模式,并形成了“单独招生”“自主招生”“提前招生”“单招单录”“技能拔尖人才”等考试招生形式。从其实质来看,这些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统一高考制度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实现考试招生与院校类型的联姻。第三,政策模式:分类考试。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的考试招生模式。进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周期后,分类考试成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将考试招生制度与生源类型、高职院校类型联系起来,实行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这三种模式呈现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类型形态,也呈现了其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反映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由具有明显依附性的制度变迁,向凸显身份独立性的制度创新方向转向。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

从以上所述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三种模式来看,弱化统一高考与强化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政策变迁与实践改革的基本趋势。贯穿其中的中心命题即是符合高职院校属性要求的“自主招生”(这里的自主招生是指除高考之外的,由高职院校组织的考试招生方式)。这是因为,在趋势变迁的宏观环境中,自主招生是改变传统统一高考的绝对主导地位、凸显分类考试趋势目标的核心内容。随着自主招生由补充角色到主导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的成效也逐步呈现出来。

(一)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

长期以来,普通高考占据着高考制度的绝对主导地位,高职院校长期依附于普通高校的统一考试招生制度[1]。但是,这并没有阻碍高职院校探索相对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总体来说,这种自主探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实践探索。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各级政策及本科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探索高职院校主导的考试招生模式。其体现出比较明显的路径依赖的阶段性特征,略滞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有研究者就提出,高职单独招生改革体现出既依附又区别于学术型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特殊发展关系[2]。这也表明其制度安排依然处于依附发展的阶段,但是这种依附发展体现为制度的“移植”或“学习”。2005年,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3所民办高职院校率先试点。以此为计时元年,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自主改革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复函》,确定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为首批试点院校。在单独考试招生的探索过程中,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湖北省2011年首创“技能高考”[3],江苏省2010年在苏南地区实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探索,安徽省的单独招生改革等。这些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实践。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适度超前于分类考试的政策安排,而并没有改变统一高考的主导地位,这是由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依然处于国家主导统一高考的制度变迁阶段。

第二阶段:国家推动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建构。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分类考试”的制度环境中,实现考试招生与高职院校的科学匹配,形成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其阶段特征是基本实现了从依附向独立的转型。依据政策要求,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培养需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各省已经出台了“分类考试”制度实施办法及进程安排。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成为提前招生试点院校,正式由自主招生跨入提前招生。提前招生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5所学校,2016年,提前招生计划报名2390名,共录取414人[4]。分类考试背景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遵循“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开始探索符合“地域高职教育特色”的招生模式。2010年,江苏省在部分民办学校开始试点注册招生,之后逐步推广。山东、河北、辽宁、陕西等也开始试点注册入学。通过注册入学,弥补了高职院校“招录缺口”,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提供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有效利用,提高高考的制度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制度供需的基本逻辑来看,注册入学制度暂时缓解了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供需矛盾。这一阶段改革基本形成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体系与实践模式。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的快速推进得益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国家主导统一高考转变为推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并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上升到国家层面教育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

(二)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是渐进性制度变迁的过程,逐步实现了统一高考模式向多元考试招生评价模式的转变。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参与程度和改革涉及的范围逐步扩大。以单独招生为例,至2008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由开始的4个省份8所高职院校增加到8个省份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扩大到200所,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3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包含的高职高专院校均开展了单独招生试点。从政策安排的推进过程来看,单独招生改革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创新,但又遵循了渐进性制度安排的基本逻辑,其范围的逐步扩大为推进高职院校探索独立的考试招生模式提供了实践佐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不断落实,“分类考试”的实践先于政策出现。诸如湖北的技能高考、湖南的职业技能测试、浙江的提前招生、江苏的注册入学等改革,其实质是以“分类”模式,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其有别于早期的自主招生和单独招生,并不是对本科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借鉴与移植,而是主动呼应高职院校类属特征。当前,分类考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计划招收的中职生源占比为10.92%,其中对口单招占比为9.44%。面向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生源占比为37.15%,普通高考占比为51.93%[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招生生源中,普通高考招生占比为42.41%,单考单招生源占比为27.79%,“3+2”和五年一贯制转入占比为16.47%,提前招生占比为12.99%[6];201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考生源占比为84.49%,自主招生占比为8.33%(其中,中职为0.87%),“3+证书”高考占比为4.21%,三二分段占比为2.97%[7]。诚然,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统一高考主导向分类考试主导的转变依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甚至在某些省份,依附于统一高考的考试招生制度模式将长期存在。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逐步完善

制度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依据与保障条件。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变迁历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应然组成部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并没对其进行专门的制度安排。在政策缺位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实践探索领先于制度安排,但仍未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传统路径依赖。直至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不断被凸显,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才开始承担了“试验田”的角色[8]。2006年“单独招生”政策颁布并实施,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才正式进入基于类属特征的制度设计阶段。形式的多元化并不是对单独招生形式的否定,而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实现路径的多元化。究其实质,单独招生是高职办学类型特征的突出体现,是我国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定位和要求采取的特殊人才甄别方式。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高职院校开始进入“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新阶段。之后,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分类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的进程中,对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模式、招生对象、招生形式、考试内容及录取方式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也基本形成了以统一高考为主导,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为主要方向的制度变迁新趋势。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类考试政策实施以来,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考试招生形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強。但从实践上看,普通高考在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中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从完善到落实、直至全面实施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选择性”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模式并没有完全形成,其模式的特殊性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根本原因在于界定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时,忽略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选择性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本质特征,选择性高低决定了考试招生制度的公平程度与科学水平。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发展阶段、类型属性及人才培养特征的人才选拔机制。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多元“选择性”的安排。第一,体现选择主体的基本需求。这是选择性的基本内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选择性”的底线。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政策安排初衷在于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9]。在这个方面,分类考试招生通过生源分类、分类考试,基本契合了不同类型生源进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选择不同类型生源的诉求。第二,体现高职院校的特殊要求。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选择性既要体现院校类型特征,也要兼顾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殊需求,二者构成了考试招生制度合理与合法的基础。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机会供需逻辑,供需结构失衡的现实决定了选择性的高低;二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逻辑,职业性决定了选择性制度设计依赖于职业需求;三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逻辑,政策空间与实践创新提供了选择性的新形式。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对选择性的安排主要解决高职院校与生源的科学匹配问题,也就是选择性的第一个层面,而对于当前面临的生源规模的合理分流,并没有给予合理的制度设计。但占据高等教育规模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规模稳定是保证高等教育系统安全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稳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面临的主要时代命题,也是其选择性应该包括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的三个基本要素依然比较模糊

第一,改革动力:生源多元化与院校类属特征。高考制度是协调生源供需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供给与需求逻辑而形成的遴选工具[10]。由此可知,考试招生改革也就存在两个基础动力:第一是为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生源;第二是为生源提供不同的高职院校。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考试分类依附于高等院校分类。分类考试的制度设计中,考试招生形式的多元化能够分配不同生源获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入学机会。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依然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重要补充的二元生源结构。多元化考试的选择功能,转为补偿性的评价功能,使其选择性逐步降低。低选择性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果缺少科学的遴选机制,那么生源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将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主体身份: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考试招生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改革内容是必然趋势。分类考试中,考试招生自主权逐步下放,高职院校主要参与主体与实施主体的身份被确证。以行业企业组织为代表的“产业主体”的考试招生参与权利的界定比较模糊。产业主体的缺位或者定位模糊造成高职院生源知识能力结构与“产业标准”脱节。在政府推动、院校主导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中,行业企业参与机制缺失,弱化了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办学主体身份,有违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逻辑。

第三,招考监管:权力下放与权力监督。与分类考试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改革是考试招生权的下放。省级统筹、院校主导成为考试招生管理的主要特征。各省负责统筹省级考试招生;单独招生的文化和技能的考试科目、内容、方式和录取办法由学校确定,并报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备案。但考试招生权的监管机制处于相对缺位状态。新时代的分类考试制度依然是新生事物,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分类考试依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在考试招生权下方,高职院校权力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管理权力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可能存在过度增加制度交易成本的行为。如各地区在落实分类招生中实施注册入学制度,其多元化程度正表明了考试招生权的分散化与监督管理举措缺失并存的现实问题。

(三)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中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招生方式和考试内容(科目)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内容,考试内容的改革通常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不仅影响高校选拔人才的规格,而且对于中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考试招生内容的设计在高考改革中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与更为重大的意义。分类考试改革从形式来看,是基于分类的招生形式的改革,但其实质是“知识+技能”考试内容的变革。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如何体现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1],是分类考试面临的关键问题。考试内容是发挥考试导向功能的根源,是助推教育系统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所在。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考试、考核两种。考试内容主要是针对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能力测评,考核主要是针对学业水平综合评价、技能评价等。“雙轨制”高考制度构建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妥善设计高职院校招考中职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和普通高中考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12]。但是,当前关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制度安排重点是对考试方式的程序设计,而对考试内容缺少指导性政策。针对考试内容,《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技能科目主要考察考生通用技术基础、职业倾向和职业潜能等内容,可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考试,也可以使用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科目成绩或由招生学校组织校考。文化成绩可结合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使用考生部分高考科目成绩或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组织高等教育入学统一考试。但是,鉴于各省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考试内容选择通常被基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适应能力测试等代替,表现为文化素质等同于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适应能力测试或者技能大赛获奖等。尤其是在学校招录权下放的背景下,各校基本沿用了全省相对统一的考试内容标准,对于行业或者企业的特殊诉求,并没有将之在考试内容中充分体现出来。考试内容的这种政策确定性安排,导致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可能产生的不确定结果,即高职院校遴选的人才能否在专业成长起点上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制度供给质量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招考制度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其直接决定改革的原则、目标及主要任务。综合本次改革的背景及实施情况,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首要解决的是教育问题,这是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最终目标。鉴于此,完善制度设计需要厘清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效率优先,在坚守公平底线的基础之上,完善符合高职院校类属需求的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弱公共性的制度安排。二是理清中央-地方的管理权限,建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省级主管、国家监督的制衡机制,国家发挥好引导与监督作用。三是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保证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与非选择性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性。四是解决好试点与全面实践的关系,在试点选择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类型高职院的特殊性。五是加强考试监管,对考试招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新领域加强引导与监管,如加分政策、注册入学等。

(二)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体现出的特征之一。针对当前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章立制,将行业企业参与进行制度化、组织化,推进专门制度安排,建立包括行业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的第三方考试评价组织机构。二是扩大参与范畴,应推动行业企业参与招生计划制定、考试内容及评价标准制定,在职业技能测试环节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在不同类型考试招生形式中体现行业企业参与的差异性,如现代学徒制招生可以实施由行业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考试招生模式;在注册入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评价,提升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三)推動考试招生形式的创新发展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性和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愈发多元化,进一步创新考试招生形式,实现考试招生制度与高职院校发展的科学联姻,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一是维护特殊群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分配公平,以“申请-考核”考试招生形式,维护生源与院校的公平选择机会。二是科学安排不同考试招生形式生源构成比例,明确考试招生在普通高考及分类考试的生源比例结构,同时根据报考情况,科学确定不同招生方式招生计划比例。三是推进技能拔尖人才入学标准,坚持成果评价与面试结合(成果答辩),实行入学之后再评价的多层次评价模式。四是实现注册入学由生源补偿向形式补充的方向转变,并逐渐扩大注册入学的范围。

(四)探索“分类考试”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体系内部分类机制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是基于院校考试分类的产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类型、办学水平、布局及属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较为复杂。因此,在分类考试制度背景中,各省应统筹推进本省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同时,各省应根据院校类型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推动地域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方式创新。因此,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分类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探索不同的招生形式,形成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建立差异化的管理机制。这三方面的前提是建立高职院校分类机制,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结构图谱。

(五)改革专业招生模式,完善“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录取形式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是“专业”为招生分类的基本单位。但是随着新技术、新岗位的不断出现,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向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以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为基本招生分类单位,有助于开展基于专业群的宽口径人才培养。另外,按照专业群和专业大类进行招生有助于节约招生成本。通过改革基于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的“技能测试”内容,可以更好地体现专业通用技能,提升考试内容的效度,节约考试成本。这种招生考试方式的关键点在于,制定招生计划及编制考试内容时,按照专业群或者专业大类进行,考试内容要能反映专业群所涉及专业的基本通用知识与技能。

参 考 文 献

[1]蒋丽君,边新灿,卓奕源.对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7):97-101.

[2]蓝洁,唐锡海.中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十年的回顾与检视[J].教育与职业,2015(35):10-13.

[3]詹嘉仪.“技能高考”: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论述——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与考试,2012(3):20-24.

[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6-01-16)[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5]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661.

[6]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2-1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6092.

[7]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EB/OL].(2017-03-20)[2017-11-12].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ch.aspx?id=5243.

[8]杨卫军.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19-23.

[9]柳博.选择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研究,2016(6):72-80.

[10]李小娃.效率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实践逻辑与改革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7(13):25-31.

[11]田建荣.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设计与推进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6.

[12]何颖.高考双轨制改革:受教育权深化保障的有益机会[J].重庆高教研究,2015(1):20-25.

Key words entrance examination institution; classifying examination; autonomous enrol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stitutional change

Author Li Xiaowa, research assistant of Shunde Polytechnic ( Shunde 528333)

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针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为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程序设计思维能力,使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既能确保质量,又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需求,文章进行了分析;文章从如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分步实施,分类别制定相应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程序设计;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作者:王旭辉 田祥宏

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网络教学,图形交互,远程协助。

0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实践类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课程选择通用机械传动装置——圆柱齿轮减速器作为设计题目,因为减速器设计基本上包括了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全部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任务分析、传动方案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零件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等。

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社会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要求学校培养出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型人才。丰富现有的学习资源、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是因材施教教学理论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所以,实现个性化的交互式教学是网络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因此,本系统的研究正是在日趋完善的校园宽带网的硬件基础上,结合Web的开放式技术、协同设计技术,构建具有远程协作功能和图形交互功能的机械设计教学系统。在设计开发中,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以图形为主的重实践性、重创造性的特点,结合CAD应用软件,实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图形在线浏览和远程协助功能,为学生和教师的协助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1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教学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网络和电信通讯网络为介质,在以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网络环境中展开教学与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交互式网络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也不同于单一的电化教学,它是一种建立在充分尊重科学的教学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汲取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网络系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1]。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形成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综合式教学模式,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2]。

2系统的开发设计

2.1系统的开发环境和模式

本系统的教学平台是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的,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网络开发模式。在B/S网络开发模式下,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以及相应的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即可,所有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升级等工作由服务器承担。本系统以Windows为开发平台,使用Microso SQL Server2000网络数据库和ASP.NET编程语言[3]。客户端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提供的服务,系统不允许匿名访问,它要求用户提供用户名/密码,通过验证后才能进入相关操作,以此追踪用户身份。在此系统中,学生可以在客户端查看数据库中的信息、并下载与其课程设计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而教师可以随时更新数据库,随时答疑,同时实现机械设计中图形的修改。

2.2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各式减速器零部件浏览及选用、设计减速器步骤查询及计算、学生设计图形浏览及修改、答疑讨论等功能。本系统主要是为学生的课程设计和交流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所以在系统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学生空间能为学生构建自主设计和学习的环境;而在教师空间,教师能为学生上传减速器设计所需的设计资料,实时、非实时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通过AutoDdesk公司的VoloView3.0控件实现课程设计中图形的Web浏览、修改和批注。本系统流程结构图如图1所示。

2.3登陆及远程协助

登陆分为管理员登陆、教师登陆和学生登陆三种不同权限。三者登陆时都从表中调出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根据用户名和用户组的不同,确定其应有的权限。当用户名是Admin时为管理员——最高级用户,直接转入管理员管理界面;当用户名不是Admin,而usergroup=2时,则为教师用户,进入教师管理界面;当usergroup=1时,则为普通学生用户,进入学生操作界面。

远程协助的实现是在系统中嵌入WindowsXP“远程协助”控件和腾讯及时通软件。当学生在设计中需要帮助时,可在局域网内发邮件或者利用腾讯及时通软件申请协助。申请得到确认后,教师就可通过Internet网络远程控制学生的计算机,通过传送语音和视频信息,帮助学生处理在减速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就像是面对面的设计指导。

2.4交互学习模块

交互学习模块是设计者查询减速器设计过程、交流心得、解惑答疑的场所。如图1所示,此模块主要包括:减速器设计步骤查询区、减速器零部件浏览区、在线答疑区和问题讨论区。

在减速器设计步骤查询区,学生根据各自的设计任务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减速器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如:确定传动方案、选定电动机型号、合理分配传动比及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然后,再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减速器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课程设计者可根据传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结果,在减速器零部件浏览区确定出所需零部件的结构、尺寸。

在线答疑区由教师定时组织学生参与实时答疑。该模块在进行文字、语音交流的基础上,主要实现图形的在线实时浏览、编辑和远程网络协助功能。由于机械的二维图形都和Autocad软件的图形标准兼容,但Autocad软件的图形并不能直接在浏览器中显示。因此,本模块利用Autodesk公司发布的Volo View浏览控件,并在Web服务器端进行了注册(也可以利用Volo View express免费控件在客户端使用),通过此控件的二次开发,使用户可以利用Internet网络远程对CAD图形实现基本的移动、缩放和红点批注等功能[4,5],如图2所示。

问题讨论区中的聊天室主要用于同步交流,可以实时的进行设计内容的讨论,也可以在教师或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定期召开网络会议。其中发言的内容可以由系统记录下来供日后浏览。

2.5教师管理模块

教师管理模块主要进行教学资源的网络发布和学生问题的管理。包括:各式减速器零部件发布区、问题管理区和减速器设计过程的资源发布区。

各式减速器零部件发布区提供给教师一个后台管理平台的入口,教师通过该平台可以将不同类型零部件显示出来,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登陆该网址,并根据传动零部件设计的计算结果确定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如图3所示。

在问题管理区,教师将学生课程设计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动态的方式在网页中展现出来,便于在课程设计中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减速器设计过程的资源发布区,教师提供与课程设计相关的辅导材料、设计案例、以往学习者的发言记录、成果等资源,并对其进行管理。资源来源包括教师推荐的资源和学习者搜集共享的资源。利用该模块,教师可以进行资源的修改、删除、在线编写、上载附件等操作,学生可以浏览、评论、下载、上传、搜索相关教学资源。

2.6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提供用户管理和系统的使用帮助。用户管理模块可提供不同用户的注册、登陆权限管理。本系统将用户分为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种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权限。其中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也可以参加知识库的构建;教师主要参与知识库的构建活动,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可以学习网站提供的各项资源,也可以互相讨论或者向教师提问。

帮助指导模块提供系统使用的帮助、学习策略指导的发布、浏览检索、求助指导、实时预警。帮助信息可以设置不同的指导范围,包括公开帮助信息、小组帮助信息、个人帮助信息,以呈现给不同的使用者。

3结束语

交互式网络教学不但有时空灵活的优势,而且有利于各种交互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弥补传统教育交互不足(尤其是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不足)的缺陷,特别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达到了显著的效果。本《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依托校园计算机网络,构建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本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①完成了有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有关设计内容的发布、问题管理、知识点讨论等功能;②通过Internet网络,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远程协助功能;③实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图形在线浏览和编辑功能。

该系统拓展了学习的渠道,方便了师生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哲.构建个性化的交互式网络教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23-124.

2刘淳,章强,等.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30-36.

3赛奎春.ASP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

4Nada D,Brenda B.Online learning:concepts,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J].New Jersey,2004:25-30.

5Shen J,Gu G Q.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model for network teaching[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2,32(1):6-10.

Construct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of

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c

WANG Li-jing,GOU Jie

(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Tiajin,300384,China)

Key wordscurriculum design,network teaching,interactive discusses about mechanical drawing,long-distance aid.

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类学生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融合、题目的选择、计算机辅助设计、分组与考核方式、与机械创新大赛接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课程设计;机械设计;教学改革

0 引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类学生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以及《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等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机械设计的能力和机械设计的技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现代控制科学等与机械科学不断交叉融合,使传统的机械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械的概念和机械设计过程相对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工程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无法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工程设计人员。因此,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与课程设计脱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的第一次比较正规而全面的设计,由于其涉及课程多,知识面广,且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的工作量,因此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以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后续,是在将机械设计课程完全授完之后再进行课程设计。一方面这样使得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产生了断续:另一方面,由于单纯针对授课,学生对课程设计与实际工程中很重要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从而使课程设计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必要的复习上。同时,由于课程的断续,在课程设计开始阶段,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题目从最开始进行重复式的机械设计基本计算,又花费了一般2~3天的时间。加上事先对设计题目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思考,学生自身又有一定的惰性,临时抱佛脚,缺乏系统思维,乱抄乱设计。这都使得设计过程时断时续,时间紧张,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影响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社会工作,给学生和社会造成了很不必要的浪费与困扰。

1.2设计题目单一化

传统的课程设计重点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题目和给定数据多年不变,只需要按设计任务中给定的数据、方案及规定的设计方法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即可,形成相互抄袭的后果“’。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缺乏新思维,师生同受其害。同时,传统课程设计题目与专业、毕业设计相关度不大,使得学生所学专业课程无用武之地,缺乏学习兴趣,设计与专业课程学习不同步,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充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3计算机绘图欠普及

传统机械课程设计,手工绘图贯穿始终,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加上空间想象力不足和缺乏工程设计经验,学生面对二维设计图纸难以想象出机器的整体结构,导致学生对设计缺乏全面认识,似懂非懂,极大地影响了设计的积极性和质量”’。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及Solid—work、Pro/Engineer三维设计软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使机械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与设计手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1.4协作与团队意识差,缺乏创新意识

以往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每个学生一个题目,题目类似而参数不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缺乏沟通与交流,虽然能够巩固单个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却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协作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现实生产中,任何一个机械设备不可能单靠一个人就设计完成,也不可能单靠某一个人的设计方法就能完善所需要的功能,必须集思广益、广泛讨论。因此,必须在学生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团队意识,使其逐步与社会接轨。

以往的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紧张,工作量大,老师往往忽略或不明显鼓励学生的创新设计,从而局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单一的、互不协作的课程设计,时间紧张,思维狭窄而受限,就更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即便是学生有好的想法,也因为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没有老师的认真点拨和严密的思考论证而流产。

创新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现代企业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去推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类学生第一次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设计训练,必须充分利用其契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为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1.5考核制度不完善

传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二、三、四周三种模式,所布置设计任务根据时间不同稍有区别。在这几周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很认真,能够脚踏实地地进行设计,因此对自己最后辛苦所得的成绩也比较在意。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考核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图面成绩50%(包含草图和抄正图成绩)、平时成绩30%和答辩成绩20%。但图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成绩,老师们各凭印象标准,自行决断,并不能像正式考试那样给出一个让学生一目了然、欣然接受的成绩,考核缺乏标准性和透明度。这既有可能造成学生成绩评定的不公,又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答辩成绩学生相对心里有数,但倘若老师们在答辩过程中所问问题难易有所偏颇,也极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毕业设计产生不好的影响。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2.1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过程相融合

改变课程设计与教学脱节的问题,就必须在机械设计课程开始阶段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使课程设计与教学相同步,把课程设计分部、分阶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分步完成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带着设计任务听课,既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思索自己设计任务中的若干问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与老师交流、沟通,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逐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空间。

在最近两年的机械设计课程中,将课程设计与教学相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课程的学

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系统被开发和应用,逐渐步入智能时代。就目前家居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家居产品已成为市场新宠,成为追求高品质生活人们的首选。智能化家居主要是以计算机集成系统为载体,通过智能终端控制,实现对室内温度或光线的调整。就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智能家居终端系统应用来看以嵌入式为主,下面本文将对嵌入式之智能家居终端通信模块展开设计分析,并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 嵌入式 智能家居 终端 通信模块 关键技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智能化社会中,智能家居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功能日趋完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嵌入式智能家居设计成为智能家居研究领域的重点话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扩展空间。下面本文将以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为本文切入点,对嵌入式智能家居终端通信模块设计展开详细论述,对其结构组成、设计及技术实现进行深入探讨。

一、智能家居终端

科学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家居主要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在小区内实现各种数据传输,在硬件支持和机构执行下对家电设备进行有效控制。智能家居终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既实现对家居内部电器设备的运行控制,实现对室内全面监控,同时也实现对信息资源整合,通过集成网络建立控制中心,对所有居民住户进行全面、安全有效监控。

智能家居终端是连接智能家居系统与执行者的枢纽。智能家居终端模块中,通信模块式关键设计环节,直接关系到智能家居系统整体操作。在智能家居终端系统开发中,把握合适的通信协议是设计关键,以适合各种具有不同传输特点的通信。下面本文将针对智能家居终端通信模块设计进行通信协议方案研究,在Linux下通过C++程序设计语言促进通信协议的准确性,提高终端通信模块应用效果。

二、嵌入式智能家居终端通信模块设计与技术实现

2.1系统结构组成分析

在嵌入式智能家居终端通信系统中通常以C/S模式为主,主要是以一个服务器端为集中管理终端,对智能家居中不同智能终端进行控制,主要系统组成如下图1。

整个系统组成中包括网络中心、图形化用户界面以及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终端是其关键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各个家居中电器设备的统一控制;智能家居服务系统是通过以太网实现与小区不同住户中所有智能家居终端的连接,达到对小区智能家居终端的集中控制管理;Web服务器主要服务目标为智能家居终端用户,通过对用户调整数据的接收传给服务系统,进行修改满足用户需求;Web浏览器主要是用户应用界面,实现对智能终端家电远程控制。

2.2智能终端通信模块设计

针对通信模块设计主要考虑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实现对数据的完整、准确接收,而是实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便于下一步操作。所以设计要以不同通信模块的传输特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合适的通信协议。这也是智能家居终端设计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终端与控制器之间串口通信协议、与智能家居服务系统间的网络通信协议以及用户界面与后台进程的数据通信协议。

2.3智能家居终端通信模块开发技术实现

在智能终端通信模块设计中串口通信协议和网络通信协议是十分关键的通信协议,后天主程序则是实现两个协议的数据传输,充当串口转网络和网络转串口的网关功能。该网关是支撑智能家居终端运行的关键,只有保证网关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要明确串口帧协议具体定义以及数据包下传的具体定义,以推进后台主轮询进程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认识到智能家居的重要功能性作用,利用系统资源集成软件开发,实现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智能系统设计与开发至关重要。智能家居终端通信模块设计过程中要对系统结构以及各模块设计的重点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各模块系统的协调控制。

在今后的嵌入式之智能家居终端通信设计中,要不断增加重点控制家电的类别,实现对协议的拓展。以技术为依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方案实现远程控制,以移动终端手机信息控制为例,实现创新方案探究。在今后的开发应用中要不断实现设计优化,弥补嵌入式智能家居终端设计资源的限制,全面提高智能设计水平。

王昊,男,1990.3-,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物联网智能家居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665316319 邮编250100

参 考 文 献

[1]梅树奎.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研究及实现[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06).

[2]贺翔,孟小华.嵌入式智能家居终端人机界面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05(28):201-203.

[3]李云霞,李合菊,吴晓燕.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通信设计与实现优先出版[J].电子测试2013,12(27):113-115.

上一篇:民族经济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研究生法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