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2023-09-24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1篇

一般院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都在学生大一阶段, 这个阶段是他们成长的一个转折期, 会经历入学适应以及人际关系等各种困扰。同时, 这个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 能够给学生播下梦想、自我负责、关爱自己与他人的信念种子, 将对他们大学生活具有积极正向的意义。萨提亚模式中, 蕴含着人本主义的信念, 例如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生命力, 拥有成长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 可以不断探索并提升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拥有自我负责的能力, 可以学习如何调节并驾驭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对自己外在的行为选择进行负责。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当我们内外一致地去面对问题时, 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二、方法的运用

(一)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当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实际上是一个隐喻, 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 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 不为人所见, 恰如冰山。包括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等各个层次 (见图1) 。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运用萨提亚“冰山”图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提升自我价值感。帮助学生不停留在外显的行为和问题上, 而是透过行为去了解这个人内在发生了什么, 是什么卡住了他的生命力量, 他内在的资源是什么,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生命历程中去理解当下这个人的行为。

(二) 沟通姿态

人们在压力下对他人、环境和自己的应对方式用身体雕塑的方式呈现, 主要有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

这四种沟通姿态是我们内在求生存的方式, 通过不断反复的使用, 到成年后就成为自动化的反应, 都是低自尊的, 自我、他人与情境部分也是不和谐的。人际间困扰, 以及应对挫折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和应对不良有关。如果在授课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习并觉察到自己的自动化反应, 将帮助他们做出新的选择从而带来改变。

三、教学设计

从2015年开始, 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就运用萨提亚模式, 授课对象450人, 大一新生。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五个专题模块, 融合了萨提亚模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具有深刻的体验性。

作为体验式教学的新尝试, 我发现将萨提亚模式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能够激发学生对自我状态的好奇与探索, 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摆脱了传统的理论性灌输, 以体验式互动, 身临其境地帮助学生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难题, 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感悟。

摘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学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学习, 能够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内在力量, 领悟到并学习到更多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 (Virginia Satir) 女士所创建的, 是一种体验性强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 以及更好进行人生选择的心理治疗方法。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能够学以致用,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难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2篇

一、体验式思政教育内涵的认知与界定

我国古代就非常注重教育对于社会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养成的影响, 并以此影响人们的行为, 形成有利于等级权力秩序的伦理社会关系, 如王阳明的“知行统一”心学思想突出“行”和实践在人的道德内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并将此列为“体验式教育”的关键内核。西方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独特的体验论, 而且在西方近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蓬勃发展中得到引申与强化, 比如:思想家卢梭认为“真正的老师是人的经验与感觉体验”;教育家杜威指出个体获得真知, 必须通过生活经验的获取, 而经验必须通过“做中学”才能逐渐积累;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体验式学习”的关键在于“人的情感和认知的双向投入”等。

体验式教育最早起源于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 指的是通过实地训练, 参与者可以提高生存和人际交往技能, 提高个性和心理素质。将体验式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个人经历创设相关情景,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感受, 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形成个人道德意识和思想素质, 通过反复体验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符合高职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 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符合现代大学教育方法观, 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体验式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 旨在让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和现实意义, 掌握并运用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自我调节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体验式教育重在“体验”, 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参与, 获得个人体验。体验式教育能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取得较大的实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内在能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杜萍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这本教材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学生主体性。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和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将教学内容整合成12个典型项目, 并根据不同的项目设计了许多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全身心地充分投入到活动中。比如穿越“丛林”活动, 参加的同学戴上眼罩, 在什么也看不到的情况下, 每个人手拉手, 穿过丛林, 跨过障碍。看似简单的活动, 却让他们亲身体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育尤为迫切。体验式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前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 帮助学生增加个人体验, 开展主动自主学习, 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课内课外互动、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互补,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将体验式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 突破重难点, 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 课堂上引入音频、视频等资料, 辅助理论课教学

以项目五“掌握情绪之妙——收货别样人生”为例, 讲到理性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A代表的是诱发性事件, B代表的是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相关信念, C代表的是在特定情境下, 个体的情绪体验及行为结果。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 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学生觉得这个新知识点不容易理解, 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视频《秀才赶考》。通过视频资料的播放, 让学生边看边思, 诱发性事件是什么, 为什么在同样的诱发性事件发生之后, 秀才的情绪体验及行为结果明显不同。结合视频, 学生能够很好地分析ABC理论中的A、B、C分别指的是什么, 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ABC理论的精髓。寓教于乐,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课堂上通过多种体验式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 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和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形成参与各种活动的内在体验,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三“揭开自我之纱——认识完善自我”中设计了“我的T恤衫”“小小动物园”、“我的SWOT分析”等活动, 促进学生探索自己, 深化自我认识, 促进自我觉察, 了解和认识自我, 学习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在项目十一“感受生命之美——绽放生命之花”中通过“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和“撕纸人生”等活动, 学生可以理解生命的有限性, 理解个人的价值, 从而珍惜生命;在项目六“学会交往之术——温暖你我他”中设计了单行沟通小游戏“模仿秀”、“爱在指间”等活动, 说明单向沟通的意义和不足, 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在介绍理论知识之前, 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课前作业, 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手机及其他制作软件, 拍摄宿舍成员人际关系状况的微视频, 课堂上加以展示。展示的案例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 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同时能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主动去与更多的同辈接触。

(三) 开展主题式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和各院系开展了各种主题体验式活动, 如“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认识我, 拥抱我”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寻找我, 拥抱我”为主题的青春演说活动、“美丽心灵, 魅力人生”征文大赛、“培养心流体验, 锻造工匠气质”心理健康情景剧比赛、“传递正能量, 我们在行动”心理健康形象大使、心理手语操比赛、知识问答心理游园会、心理素质对抗赛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选择地参与, 并通过这些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实践出真知,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和校内, 要走出去, 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所学理论。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走进淮安市小天使儿童康复中心、淮安市特殊教育学院等,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结语

体验式教育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设计的, 并由学生的习得结果来检验。利用多媒体视频和教学资源平台, 克服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体验中得到消化, 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体验式教育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 教师、学生共参与的实时、多元评价体系, 即成绩组成分为几部分:平时出勤、课堂表现10%, 小组讨论30% (组长15%, 教师15%) , 课外实践10%, 课堂感悟、课堂演示和报告50%。每项考核都针对教学目标设定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 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体验式教育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自觉体验, 积极理解和反思, 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将体验式教育应用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 借助活动这一载体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 学生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后, 自发自觉地反思、内省、提升和感悟, 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 在内化过程中反思、生成与构建, 促成心灵的成长。本文在传统理论授课以及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性质, 论述了体验式教育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心理学

当前国家和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高校不断完善、创新师资队伍与教学方法,获得良好效果。但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心理教育课程依旧存在缺陷。而在其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可以为心理健康课程提供新的教育思路。积极心理学指的是通过当前心理学中完善的实验方法以及测量手段,对人类美德和积极力量进行研究,基于组织环境、积极情绪体验与人格气质挖掘人类心理健康潜能,使得个人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因此在应注重积极心理学在大学心理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

(一)使课程体系更平衡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可知,为使心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平衡,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树立教育课程目标。一般高校在构建心理课程是会将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作为教育目标,以此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避免受心理问题影响发生恶性事件。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不应只局限在该教学目标。因此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将积极心理教育定位重点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勤奋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其朝着幸福人生迈进。(2)落实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能够提升学生应对未知问题的能力[1]。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不应只局限在眼前片面情况,而是需要注重未来发展,考虑到学生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基于此进行有效治疗。(4)落实积极的心理教育手段。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积极心理学,能够增强和学生间的互动性,可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使心理教育体系更先进

高校在心理教育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学,能够使课程体系更先进,并且不断创新心理教育治疗模式。在积极心理学角度可知,心理教育治疗模式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温暖、亲和、温柔的形象获取学生的信任,将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视为需挖掘内在潜能、抑制消极因素的整体。此外,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应在课程各环节贯穿积极心理咨询,结合学生的特点,保证心理咨询的针对性,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时,应基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整治,落实观察、倾听工作,分析学生行为,引导其区分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并鼓励该学生,挖掘其自身潜力,使学生明确自身优势,消除消极心理。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常规化的心理学课程

高校开展心理教育时融入积极心理学可构建常规化教学体系,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针对性以及系统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新生面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会有放松学业以及过度娱乐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结合该问题进行心理疏导。高年级学生面对的社会压力,因为要面临就业以及升学等选择。学生顶岗实习时,就业以及实习方面会存在心理落差,也将影响其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在大学生就业以及就业中开展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学教学缺乏积极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不同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注重预防心理疾患,并且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其主要是个体内部的塑造能力,而不是将缺陷修正。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具备抵抗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任务主要是建造和人类自身力量相关的科学,探究个体身上如何培养出这些品质是其使命[2]。另外,每一个体在某一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受到心理性格缺陷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心理学可使个体挖掘自身潜力和突破个人能力,使学生在某一领域成为优秀人才。虽然现阶段积极心理学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教师可以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内容,使心理教育成为具有综合性和实际效果的课程,以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线上心理学教学

为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有效融入积极心理学,并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当前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行为习惯,那么教师可拓展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此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使积极心理学更好的融入到心理教育中,例如设定网络平台内容以及个人权限等,这可确保网络空间公开性和隐私性,以此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另外,线上心理教学形式符合当代大学生交流以及学习习惯,可使学生敞开心扉,深入分析自身心理上的缺陷。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能够有针对性的挖掘学生存在的负面心理问题,做好疏导与调整工作,并向学生传达积极心理学理念,使学生通过心理教学课程,准确认识积极心理,开发自身潜力,提升某项专业领域能力,为自己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目前积极心理学还没有广泛应用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得心理教育难以获得良好效果。这就需要高校心理教育与时俱进,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内容,构建良好的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3):126-127.

[2]郑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对策探究[J].广西教育,2019(27):138-140.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4篇

(一) 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

自媒体背景下的学生, 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加, 很多的高职大学生在校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时间都在玩微信, 看视频或者刷微博, 更有甚者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些都给当代高职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使得学生的意志毅力得到消磨, 自控力也在不断下降,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往往会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更多通过线上或沟通软件进行, 而面对面的交流在不断减少。所以高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由于自媒体网络的应用而不断降低。不仅人际交往经验在不断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会一定程度下降, 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会受到一定的歧视, 同时也会影响到自身生活与学习, 并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职业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二、自媒体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机遇

(一) 自媒体技术应用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来说,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枯燥, 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通过更多自媒体技术的应用, 教学方式也可以引入一些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进行教学, 这样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二) 自媒体可以突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

自媒体背景下, 很多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引入到线上教学, 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自身感兴趣和需要的心理健康课程选择性学习, 这不仅极大的破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也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问题的咨询与解决, 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与其他同学以及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典型心理健康案例进行线上分享, 让学生在交流心得过程中实现案例教学。借助自媒体技术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不仅可以创新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 同时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更好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三、自媒体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一) 以生为本, 革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不同的年级所追求的生活学习状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他们的思想困惑以及心理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比如大一的学生, 因为刚踏入高职院校, 对于新生活新环境还不够适应, 所以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如何融入新的大学生活。对于大二学生来说, 则更加关注人际交往和专业能力素养提升等方面, 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 则更关注的是自主就业和创业。这些都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学习状态来综合分析的结果。而对于不同的群体所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比如情侣或恋爱的群体更加关注的是恋爱、失恋等心理问题。而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以及不同的高职大学生, 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在课程的设计上首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确定不同的课程体系。针对他们所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知识设定专门的课程, 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引入更多大学生群体所关注的共同问题展开集中式的教学和实践教学, 通过各种体系的人性化设置, 更好的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 融会贯通, 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由于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兴趣, 因此很多的心理健康课堂出现学生缺课旷课的现象, 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也怨声载道。

在自媒体背景下, 学生的生活沟通以及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更多的网络资源和网络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因此要注重融会贯通, 更好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 通过更多自媒体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 创新当前的教育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视频教学、音频教学和图片教学情景, 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乐趣和兴趣。另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案例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形成课堂教学视频资料、文字资料, 供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同时也可以积极的借助网络交流工具,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想法进行交流与沟通, 对于心理健康案例的个人想法也可以进行及时的互动。通过微信、QQ等新型交流工具的应用, 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实效性, 老师可以通过这些聊天软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1对1的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及时的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困惑与矛盾。

(三) 与时俱进,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学平台

自媒体时代, 各类网站、App应用、公众号等平台抢占着手机用户的视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与时俱进,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网络平台。一是建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栏目可以包含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知、活动新闻、课程建设、教学视频、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学相关网站链接等, 将网站打造为教学的资源库和课程通知公告的推送平台。二是与兄弟院校共同开发心理健康教学App, 联合多所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士, 携手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该平台可以设置心理课程、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朋辈互助等栏目, 以丰富的体验形式、精品的教学资源、专业的服务团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度。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自媒体时代, 对于当代高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出发, 对于自媒体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以及在自媒体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从自媒体对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来看, 在促进学生受到全新理念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使得当代学生的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价值观念发生消极变化, 不仅将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同时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坚持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基础, 通过创新当前的思想健康教育教学手段, 构建网络化教育教学平台, 努力促进新媒体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 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

摘要: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课程的开展和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对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当代高职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在自媒体背景下, 很多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 如果不能够对这些新思想新思潮进行筛选, 必然会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下, 我们应该重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自媒体时代的积极价值更好的拓展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新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平台的拓展和构建更好地为当前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更多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对自媒体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进行3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媒体,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于海成, 许新国.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体系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9, 24 (1) :104-107.

[2] 刘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 (1) :27-28.

[3] 陈志平, 刘王君.高职院校SPOC教学中数据分析的应用研究——以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4) :21-24.

[4] 杨灵芝, 孙薇, 李富, 龚勋.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以绵阳市高职院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46) :170-171.

[5] 刘雪琴, 董长龙, 薛雅卓.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8, 39 (11) :1270-1272.

[6] 李琼, 郑毅, 王慧敏.基于体验式教育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研究[J].品牌研究, 2018 (5) :228-229.

[7] 吕晶.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测评互动平台设计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8 (3) :26-27+50.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5篇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为了有利于学校、教师正确加以引导, 必须首先明确何谓心理健康。一般说来, 心理健康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没有心理疾病, 并且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他能通过自我调控处理好自己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实现个体内外平衡, 正常地应付环境与交往。

二、校本课程,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样, 但开发课程是最重要的手段, 因为课程描绘了学校最基本的教育蓝图, 其中的“校本课程”更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 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的适合本校具体特点的课程。它不仅可以作为国家课程必要有益的补充, 甚至已成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灵活性大、适应性强, 它可以从学校客观条件出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成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阳光发展的有效途径。

根据学生学习经验的计划性程度不同, 校本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根据教育内容不同, 又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据此, 笔者结合本校情况介绍以校本课程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策略。

1. 以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隐性课程, 相较于显性课程而言, 指学生在学习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体系) 中所获得的非预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处于教学计划之外, 通过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它可以从无意识层面对人产生影响, 弥散性地持久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其作用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较之显性课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众多的隐性课程中, 班级氛围或者说“班级性格”是其中重要一课。它会在“润物无声”中感染学生。

为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 我校创造性地借鉴高校经验, 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在各班设置了心理班干部——心理委员。他们是隐性课程显性化的使者, 是同学们心理健康的“观察员”、“指导员”。目前来看, 心理委员经过老师的定期专业培训习得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 不仅学着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并渐渐影响身边的人。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感受, 有时只是小部分甚至几位活跃的同学就能大面积带动其他同学, 甚至整个班级。因此, 这种“以点带面”的效应可以应用到心理委员身上, 还可再成立心理小组, 以小部分成员调动其他同学, 传递正能量!需注意的是, 心理委员或心理小组成员应是性格外向、人际关系良好、沟通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表现力的积极分子, 并能在接受培训后, 愿意有意识地去发现并解决同学的心理困惑, 或者以心理主题班会、黑板报等方式, 向大家宣传科学的心理学常识, 传播快乐!

2. 以学科课程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课程是以知识为基础, 按照某种价值标准, 从不同的知识领域中选择一定内容, 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 将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其特点在于系统性较强、逻辑相对严密。这种课程有益于学生从理论角度较为系统地掌握心理学常识, 其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开展起来相对方便。

我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开设了“心理学原理”“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就人生”等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 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和好评。如“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就人生”课程就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 以学生每个年龄阶段所存在的一般性心理问题为主线, 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 以学生的自我为出发点, 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 向学生们普及心理学常识, 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认识自我, 学会自主优化学习及与人沟通的知识与技巧, 从而培养向上的心理状态。

3. 以活动课程满足学生的主体发展心理需求。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活动课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实现了“我的发展我做主”, 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参与性受到高度重视, 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

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开设了社团类活动课程, 成立了心理学社;还在讲座类活动课程中, 请专家讲解心理学知识, 进行专业心理辅导。这类课程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兴趣经验等自主选择, 使之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活动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得到培养提高, 同时学生们还可组织一些宣传活动, 如心理漫画评比、心理卫生知识竞赛等等, 以此提醒每位同学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丰富了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也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摘要:校本课程能发挥灵活性强的优势, 因材施教, 成为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由学校自己开发的隐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可从不同角度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让阳光充满学生的心房。

关键词:校本课程,中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何泉.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J].中国德育, 2012 (15)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6篇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任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健康心理水平和健全的人格。探索建设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好途径和方法之一。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抵御挫折、激发潜能、实现自我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 探索健康人格构成的关键品质, 为培养社会主合格建设者和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的应用价值既可体现在理论方面又展现于实践方面。首先在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成功教育理论。其次, 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教师的精神领域发生变化, 以学生为本;合作精神凸显;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时效性研究, 为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理念和实践基础, 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培养服务。因此,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校从2012年起开始开设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选修课, 期望通过该课程的开设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渠道, 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性质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 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 它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和课堂组织、课程评价不同于传统课程, 它是一门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反应学生个性心理诉求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 课程针对学生实际问题, 使学生能够在课程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培养自省、自信、自知、自控的能力, 实现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就其功能来说, 它并不特别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 而是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过程。因此,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不是以传授某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系统知识为己任, 而是要实际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

根据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性质, 在课程设计中遵循一定的课程原则。

(一) 课程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最主要的原则之一。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 以教学活动为载体, 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 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主题活动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实际需求, 比如在入学适应、人际交往、学业发展等环节需要的心理素养, 设计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能认知和感受心理素养对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 学生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真实地体现了“人本”思想, 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重要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必须依赖于学生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是引导学生改变自我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 单纯的灌输和讲解并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做决定, 学生的成长发生于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 学生是课程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 课程中的活动在设计上、实施上, 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程的真正主人。

(三) 参与体验性原则

学生参与活动是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全过程。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解决学生个体发展问题的, 它强调学生的经验获得。学生的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 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 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包含大量的故事情景、各种心理剧, 还有相应的多媒体辅助课件, 从而调动、加深学生的各种体验,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了的成长。课后的学生活动反馈, 是学生体验和感受的真实反馈, 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

(四) 活动开放性原则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 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所以开放性原则是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又一突出的原则。体现在: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 随时调整和补充课程的顺序和相关内容, 使其不断丰富、有效。同时, 活动的开放性原则还体现在活动中, 师生的心灵可以达到较好的开放, 相互分享, 共同促进, 健康成长。

四、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常用教学方法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特点要求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设计应该与传统的讲授课程多有不同, 结合笔者开展我校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经验, 分类介绍一些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 操作法

操作法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来达到心理辅导的目的。

1.演讲

上课开始后, 老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演讲,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信心, 也能达到辅导效果。

2.测验

老师根据上课的内容, 选择一个心理测试供学生们现场测试, 测试结束后告诉学生评定标准, 进而让学生了解自己诸如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为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3.游戏

老师根据要辅导的主题, 精心设计一到两个有针对性的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相关问题, 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目的。这种方法学生一般非常欢迎, 效果比说教也好好很多。

4.艺术

老师根据辅导的内容, 让学生进行绘画、唱歌等艺术方式完成活动, 比如诗配画等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老师给出一首诗, 让学生分小组根据诗的内容进行作画, 然后进行评比、展示。同时, 老师有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 可以让学生针对主题进行现场的演唱, 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二) 集体讨论法

集体讨论可以沟通学生间或师生间的思想和感情, 让学生在团体中感受团队的动力, 获得多角度的思维, 促使问题顺利解决。这类方法有很多, 下面几种在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中运用十分广泛的。

1.专题讨论

即老师给学生们一个明确的主题或内容,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再进行分享讨论的结果, 进而达到相互帮助, 共同提高的目的, 能充分发挥同龄共振的效应。专题讨论在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经常用到, 效果也非常明显。

2.辩论

老师提前告诉学生辩论的主题, 分正反两方, 大家先去准备, 上课后正反双发进行激烈的辩论, 以此达到对某主题的深入理解, 进而达成辅导的目的。比如举行“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 我们上课后的效果十分明显。当然也可以是某个问题分几个小组进行辩论, 最终达到辅导的目的。

3.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 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 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是通过课程团体中集体脑力的互相激荡, 把对某一问题的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引导出来。即老师给出一个案例或一个问题, 没有对错之分, 大家尽力去说解决的方法, 最后征集到很多非常好的方法, 最终问题得以巧妙解决。

4.冥想法

冥想法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内在心理世界为导向, 帮助学生体验身心一体和放松的感觉, 让学生看到自我的价值和期待, 或者在一些假设的情景中观察自己。同时一定要让他们谈自己对练习的体会, 对自我的感觉如何, 对自我的期待、渴望和爱, 通过反复练习, 让学生能够做到身心一体, 及时觉察自我的状态。

(三) 认知感悟法

这类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我感知、随意想象和创造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比较常见的有下面几种活动。

1.讲故事

老师根据上课的主题, 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跟主题非常吻合的故事或案例讲给学生听, 以达到辅导学生的目的。这种方法在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中经常使用, 效果较好。

2.视频欣赏

老师根据辅导的专题, 选择跟专题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 通过视频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进而达到辅导学生的目的。

3.认知改变

老师通过各种方法, 改变学生不合理的认知, 以达到辅导学生的目的。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积极暗示、质疑辩论等方法来改变学生的非理性信念, 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 进而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四)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方法。根据教学主题, 创设游戏情景, , 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一个角色, 进行现场表演,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和创造, 让学生获得新的视觉, 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 使学生受到教育。在使用角色扮演是需要注意能带领学生进入和走出角色, 因为扮演角色往往让学生感受深刻, 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 因此使用角色扮演法的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如果学生不接受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 鼓励他们参与其它任务, 直到他们自愿参与。二是让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用放松的状态去进入角色, 放下日常的价值评判。三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 特别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 使学生喜欢表达并且有信心表达。四是应该创设气氛活跃的课堂氛围, 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 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角色扮演法的具体方法有好几种, 下面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方法:

1.剧情表演

剧情表演是把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用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 告诉同学们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从教育内容上看, 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2.哑剧表演

哑剧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表达方式。教师根据主题内容, 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肢体、面部、身体进行表情达意, 学会非言语交往。从教育内容来说, 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 也可考虑实际情况运用于其它教学内容。

3.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是让学生先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分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 促使学生换位思考, 学会不同角色应有不同的社会言行, 每个人的言行应符合他所承担的角色。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自我认知训练, 情感体验、个性塑造等。

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 因为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 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 进而能够主动地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上述教学方法只是笔者在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索, 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去, 仍然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需要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思索。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研究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我校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建设仅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探索尝试, 期待通过这种不同教学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探讨, 提升和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建设意义、性质、原则和教学方法, 明确了大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是一门以实际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为目标, 以民主化、个性化、人性化和生活化为导向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 以期通过该课程的建设及教学实践, 提升和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活动课程

参考文献

[1] 高永金, 张瑜, 傅纳.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J].2015, 35 (4) :360-366.

[2] 王丽萍.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J].2014, 32 (14) :360-366.

[3] 新美, 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 教师教育研究[J].2006, 18 (3) :P65.

上一篇:上报申报材料范文下一篇:安全生产教育学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