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范文

2023-10-07

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时代的发展赋予体育审美教育新的价值内涵。当前的審美教育面临着体育美学建设滞后、教师的美学理论基础薄弱、教学中缺少对美学元素的挖掘等困境。体育审美教育的实践路径有:提升体育教师的审美修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元素,完善审美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全方位营造体育教学审美场。

关键词:立德树人;职业院校;审美教育;体育审美教育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体育工作意见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德树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工作意见提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体育学科应肩负起新时代教育发展赋予的使命,体育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拓展内容、改革方法,优化路径,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撑。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20世纪以来,随着美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人们对美育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也显得举足轻重。美育是关于审美认知、欣赏和创造能力的教育。除了审美的维度,审美教育还包含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维度。全人教育要培育出品行高洁、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生命充实而超越的现代公民,需要审美教育的深度介入[1]。其实,体育和美育一直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而从美学视角来看,体育是人体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育审美教育是指人在体验运动的过程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引起情感变化与共鸣,产生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启迪。体育与美育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审美素养的提升则能够更加美好地塑造人生。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美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立美育人的教育品格指向生命、激发情感、涤荡心灵,实现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体育审美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体育审美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2020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精神。体育最终是要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本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生命成长关怀。体育运动展现了人的生命活力,这是一切美的源泉。美育,顾名思义是审美教育。体育、美育与智育、德育、劳动教育共同参与,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席勒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性的完整,获得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格形成,进而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2]。审美教育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素养来塑造完美的人的一种教育方式,审美素养包括审美知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体育审美教育是在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与情趣的意象世界,让育体与美育达到一种相映成趣美轮美奂的审美境界,在这个美丽的理想境界中,学生生命和情感得到健康成长与关怀,学生的运动审美体验由此产生。如果将体育教育看成一种审美活动,我们对体育教育的认知就会产生新的视角。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提高运动能力、追求体育精神,将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情趣作为目标,这种审美体验表现为学生对现实世界物质和生命之美的表达,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后的自我满足感,学生对高难度动作挑战成功后的自我骄傲感,学生对自我生命活力认知超越的期望感。对于生命活力与情趣的感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高技能、磨砺心性、完善品格,保持对体育运动的激情与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实现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到超越自我的人格成长升华。

(二)新时代职业院校体育审美教育的价值

体育教学中融入美育,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在遵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贯彻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卓有成效的育人模式,对于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体育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审美形式与体现,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以美启真,激发学生对体育美的情感认同。古希腊人在征服自然的历史过程中,通过体育运动塑造了最为典范的人体艺术美。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也为现代体育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体育美学正是通过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科学规律,用以展现和塑造各种运动形态中的美的元素。体育教育过程中,人体运动形式、运动技术、运动场景等都体现了一定的美学元素,师生的形体、力量、速度等在运动中表现出自然和谐体育美的本质。体育运动中这些自然表现出来的形式各异的美学元素,启发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之美,引起个体对运动美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认同,激发了学生对人体运动之美的追求。

2.以美健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体育运动自然美的视觉冲击给人带来强烈的内心感受,体育运动的美育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新时代体育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体育科学研究表明,体育审美活动能够使人体各种感觉器官处于积极的状态,让人觉得轻松愉悦、充满活力,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体育审美活动不仅可以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健康影响,而且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将这种审美意识具体落实到学生锻炼习惯养成、自我健康管理、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等方面,以美的视角审视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以美怡神,激励学生提升精神境界。体育运动中的美无处不在,而體育审美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3]审美教育是通过人情感的共鸣而达到教育目的,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体育教育中的客观现象做出自我判断,从而提高自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体育教育审美在催生师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成长,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种审美体验承载着多重意义,可以表现为比赛中的公平竞争、运动中的拼搏进取、对同伴的诚信友善和团队中的友好协作等。从美学的视角看,体育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健康行为,追求体育精神。体育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塑造内心成长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照下,不断地促进学生高尚精神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新时代学校体育审美教育的现实困境

体育美是客观存在的,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美育,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学会审美,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大家认为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是必要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一)学校体育美学建设滞后

目前,体育审美教育尚未明确列入最新的课程标准,针对学校体育审美教育相关研究也较少,大家对体育审美教育中的一些看法尚未有定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审美教育的发展,虽然大家认为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举步维艰。为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了体育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体育审美教育势在必行。面对当前体育审美教育的缺位,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体育审美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标准的修订、教材内容的选择与整合到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等方面,加强组织落实,持续推进美育与学校体育学科的有机渗透与融合。面对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要顺应时代要求,寓美感于生命的全人教育,重视审美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摒弃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体育美学理论基础薄弱

要将审美教育理念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是关键因素。体育教师的审美素养决定了能否成功生成教学内容中真善美的元素并构建体育审美场,而学生能否进入审美的自由境界,则是检验体育审美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新课标中虽然明确了体育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精神,而对于学生的美育素养还没有提及,体育教师往往将体育审美教育等同于体育精神、品德教育,不能有效地实施体育审美教育。其中缘由,首先是在体育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中缺少系统的体育美学训练,体育教师的美学素养有所欠缺;其次是体育审美教育对教师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终身学习,才能掌握与时俱进的审美教育技巧与能力。

(三)体育教育中缺少对美学元素的挖掘

从 202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看,标准从国家层面确定了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但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的实施来看,尚缺乏对如何渗透美育的表述。从目前的体育教育实施情况看,教学内容选择与构建提升注重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精神,教学也注重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但是从体育审美教育来看,由于受教育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倾向的影响,体育教育无法突破现实的制约,体育教育中的美育往往成为无源之水。体育教学内容是审美教育载体。长期以来,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制约,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会感受到教学的困惑与缺憾,这与在教学内容中缺少美的渗透有着很大的关系。体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过分强调实用性与工具性,忽视审美价值,导致了体育教育过程笼罩在身体规训、理想教育、思想道德培养下,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体育审美教育不能混同于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从实践角度看,可以从塑造身体美、锤炼运动美、培育行为美等审美范畴中,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合适的审美角度进行美学元素的融入。学生的审美体验有了前提和方向,学生的审美感悟才会有生成的情境和基础。

三、新时代学校体育审美教育的实践路径

人类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永恒主题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新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育逐渐从注重强身健体的实用价值延伸到追求完美的全面发展价值。体育运动中蕴含着诸多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体育审美教育是时代发展需要,也体现了体育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提升体育教师的审美修养

新时代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真善美的职业素养的过程中,美育的价值越发显得重要,审美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体育教师具备了相应的审美修养,才能在现实中将审美教育付诸实践。审美修养是教师审美心理结构的自我塑造与完善,其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教育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审美修养,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统一思想,加强学校体育美学学科建设,重塑新时代体育审美教育价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制定美育工作的政策条例,加强监督指导学校教育的执行实施情况。将美育列入校本课程标准,加强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渗透与融合,明确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目标及路径,为体育审美教育厘清思路、营造氛围。其次,学校领导应增强美育意识,邀请研究审美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校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与条件,提高教师的美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最后,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教育科研中寻找美育的力量与源泉。教师是体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高质量要求,提高教科研水平,才能更好地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解决问题,进而能够有效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元素

每门学科的教材中都蕴含着美的元素,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体育教学内容中蕴含着诸多的美,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中的速度美、力量美,球类运动的技术美、战术美,韵律体操的形体美、韵律美,水上、冰雪运动的征服自然之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中的人文美,新兴体育项目的时尚美等,教师要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教学内容,发现、感受、品味、解析教材中的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教学中美的存在,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体育审美教育不仅要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启发学生用各种感官发现美,进入美的意境。学生只有通过感同身受发现美,才能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在不断积累的经验层面上,进入审美创造阶段。其实,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知美的能力,缺少的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艺术。创造审美教育课堂,充分展现教育内容中的审美元素。还需要教师能够艺术化地组织教学内容,使教育内容臻于美的境界并始终贯穿于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之中。教师将教育内容以审美艺术化手段进行组织,不仅有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深度思考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以审美化的手法组织教学,创造臻美之境的体育课堂,体现在教师生动的语言、优美的示范、教材内容的科学组合安排、教学设计的巧妙构思、课堂教学节奏的张弛有度等,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关怀,课堂上师生和谐互动,充满美的趣旨,师生的生命和心灵在美的意境中得到成长和净化。

(三)完善审美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落实审美教育的重要抓手,审美教育真正做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还要形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统一的科学评价方法,在结合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表现的基础上,考量学生情感塑造、审美体验、价值观认同、综合能力提升等潜在方面,而不能仅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考试分数作为评估标准。审美化的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个性化评价以及人文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运动参与情况,教师考察学习过程中学生身心投入、积极思考、接受指导、勇于挑战、乐于合作等方面,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乐动好学的情感。根据学生运动基础的不同,个性化评价能够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个性化评价应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学生的运动爱好与特长等,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发挥评价的取长补短作用。人文评价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活动各环节,以课程思政的理念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追美。人文评价要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将学生的言谈举止、人格完善等纳入评价范畴,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综合考察,多方面促进体育教学评价的审美化。

(四)全方位营造体育教学审美场

审美场是人在从事审美活动时必须依存且展现其作用的社会文化场域,主要由审美的空间、审美的时间和审美的环境所构成,也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场域[4]。体育教学审美场指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审美化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和谐地进行审美化教学活动,尽可能发挥最优的育人效应。良好的教学审美场“既和谐又活泼,既紧张又有序,既庄严又亲切;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获的喜悦,既有竞争向上的意识,又有漫步知识田园的情调。在这种审美场中,活动主体有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够形成带有审美愉悦的良好心境和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和心境向外扩散,相互感染,又能使审美场的场力增强”[5]。体育教学要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靠师生双方心理认同和激情的迸发。体育教学审美场正是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在情感的碰撞过程中传递信息,体验情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体育教学审美场不仅存在于现实的场域,还存在于网络上的慕课、微课等虚拟课堂,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审美场,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学主体的人。不过审美活动的空间拓展了,在这样存在无限可能的空间里,审美活动的视角和形式更加丰富,提升了审美活动效率。

审美观照下的体育教育,是落实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诚然,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审美教育新的内涵,审美教育的价值在社会发展中也在逐步显现。体育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而且有利于提升体育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与地位。将审美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能够驾轻就熟、润物无声,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感知生命活力、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修养,实现新时代体育教育以美启真、以美健体、以美怡神的价值理想。

参考文献:

[1]张俊.美与自由教育[J].哲学动态,2020(10).

[2]郑祥荣.体育教育审美价值与审美超越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6).

[3]孟凡会,张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3).

[4]龚婷.论审美场在虚拟社会中的演变及意义[J].贵州大学学報:艺术版,2018(3).

[5]李如密.审美,使课堂教学更有魅力——教师创生教学美的基本策略探讨[J].江苏教育,2017(18).

责任编辑:王新国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课题“新时代五年制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0643),2020年度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一般项目立项课题“新时代五年制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2020/10/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11-25

作者简介:李龙江,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45)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体育教育;袁玲玲,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45)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及旅游文化。

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研究在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育信息态度的现状基础上,立足河南省高校,统计分析大学生对体育媒介信息的认知程度及两者之间的满足关系,在了解大学生接受、使用体育信息基本情况下,分析其接受体育信息的动机,运用统计相关分析法剖析体育信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特征;以大学生接触体育信息的时间和使用体育信息频度作为研究变量,来解释个体大学生体育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生个体社会性的不同,主要从经济基础、地域、专业等方面比较信息接收或使用量的差异。

关键词:体育信息;体育行为;信息输入与输出;接受动机;信息载体

体育传媒有着宣传、引导、修正人们生产、生活的舆论功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以及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大众传媒则是影响人们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力量,通过媒介可将体育运动的各种形式展示给广大“受众”,积极引导其认识体育,接触体育,参与体育。

一、研究对象

河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以及体育媒介信息传播载体(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报栏以及网络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考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大众传媒”、“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等文献,获得相关信息。

2.问卷调查法。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科学研究方法,研制了“大学生体育行为及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采用多段抽样(地域、学校、专业等)随机抽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收集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10份,有效率80.2%。经过检验得出本问卷的信度r=0.785,符合统计学意义。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这是本研究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个体对体育信息的认知度以及其接受体育信息的动机,剖析个体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4.数理统计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分析本研究相关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所接触的媒介类型。人类对知识和信息的求知欲为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提供了原动力[1],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媒介和媒介内容不但取决于特定的生存环境以及现实要求,而且还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着重要的联系。经调查统计,大学生接触的媒介主要是电视(27.3%),其次分别是网络(20.2%)、无线广播(17.3%),而对传统传播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接触相对较少。电视和网络等媒介能够被大多数的学生所接受,这些媒介有着自身的优势:信息量大、更新快、音质、画面动感,仿真效果好等,这些优势能够增加大学生主体想象空间,而传统媒介对信息的保存、理解、记忆等没有显著优势,但面对现代社会信息量之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网络、电视等媒介是必然的。

2.大学生对信息认知及其行为。①大学生对体育媒介认知度与动机。媒介影响生活,媒介内容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受众媒介素养。从研究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程度和使用媒介信息的主要动机。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程度比较高,有55.8%的学生认为体育信息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重要,只有9.3%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另根据调查问卷关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是现代生活重要内容的方面之一”的题项统计分析,大学生对此持“认同”观点的超过半数,在意识的层面上,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认识到了体育媒介信息的重要性。这与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认知能力、所受体育教育、新闻媒体的宣传及自身感受等是密不可分的[3]。从大学生心理发生机制来说,主要在于大学生的求新心理,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信息,了解新事物,增添新知识,以获取创造新生活的依据。大学生往往对那些自己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的主要动机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的主要动机分布为:提高自己对体育信息的知晓度(27.2%);在媒介内容中寻求解决体育的实际问题(27.5%);明星效应(15.1%);追求娱乐、刺激(12.1%);打发时间(7.5%)等。其中前两个动机在时间调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也印证了大学生对体育媒介的理解程度比较高,大学生较理性对待体育媒介及媒介内容,来为自己的需要服务。但另外一个动机是,由体育明星的出现所产生的“效应”。通过实地的了解,大学生对体育明星的认知度比较的高。从相关分析来看,大学生接受或使用媒介的动机与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成一定的相关性(r=0.683),说明现代高校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率以及其媒介素养比较高,加强学生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提高信息的流动,对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②体育媒介信息与大学生体育行为间的关系。通过调查来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行为较为积极,主动去接触媒介信息,为自我发展服务。接触体育媒介主要的内容:体育赛事(28.3%)、体育人物专访(16.6%)、体育欣赏(12.0%)、体育娱乐栏目(15.1%)、体育健身(19.0%)、体育产业或体育用品(7.8%)、其他(1.2%)。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体育赛事接受率最高,其次是体育健身之类的栏目,可见大学生所接触体育媒介的内容具有动感性、刺激性、真实性、直观性等的特点;大学生接受媒介内容还有一定的区域性,大学生只看到了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健身等节目,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接受相对较差,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相对贫乏。大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也必将在个体记忆或思维中沉淀,对促进个体体育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③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接收或使用体育信息的差异。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很高,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档次251~300元占的比例最高(27.9%),还有相当学生的每学期可自由支配金额还不到100元。[2][3]在经济水平层面上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依据学生来源地分析不同地区大学生经济条件显示,城市、农村、城镇大学生之间没有差异。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对体育媒介信息接受或使用情况的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检验,发现文科专业大学生、理工科的、体育艺术的彼此之间在对体育媒介信息认同上没有差异性,说明现在体育大众媒介信息受到大学生的认同,体育媒介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接触体育媒介信息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信息的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能力。

3.构建普通高校体育信息运行模式,提高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任何传播都需要通过媒介来进行,人类的传播活动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信息需要符号来表现,符号需要具体物化的材料作为载体[4]。普通高校传播载体应具有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等基本特点,搭建大学生与体育信息沟通的桥梁,满足其体育信息需求,提高体育媒介素养。调查显示,高校的体育媒介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报栏(35.4%),其次是校园有线广播(29.3%),网络、体育社团、体育文化节等媒介形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弱。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利用网络建立起自己的体育媒介信息资源,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网站内容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媒介内容更新滞后,与时间维度不匹配;网站管理机制、条例还不健全。作为传播知识文化重要阵地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既定目标上,还要切实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信息交流和不断更新是大学生与外界事物密切联系,成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基础建设上,不但要考虑大学生学业成绩,还要注意促进大学生良好成长所必须的“软件”建设。体育已经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加大体育媒介信息载体建设势在必行。

四、结论及建议

1.大学生接受体育媒介信息的途径多元化,电视、网络体育信息媒介在大学生中使用频度较高,而传统接受信息媒介使用的比例较低。

2.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认知度较高,不同专业之间大学生对体育信息认知度没有显著差异;使用各种媒介的主要内心动机是了解或知晓体育事件的动态性变化;对网络体育媒介信息的关注度较高;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信息的量与其运动行为之间相关度不高。

3.个体大学生在获取大众传媒体育信息与使用信息之间有显著的信息减弱或不平衡现象,其主要原因为:①大学生个体对体育媒介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对体育信息感知有所区别;②提供体育信息交流的机会或场所还很少;学生接触的环境中体育媒介信息量少。

参考文献:

[1]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4.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59.

[3]王传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

[4]蒙南生.媒体策划与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51-153.

作者简介:刘广春,男,讲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体育部,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

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政治稳定的严峻考验。大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相对活跃的群体,在政治文化上面临着种种不可忽视的困境,这将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稳定与发展前景。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以推进政治文明进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文化;困境;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金文(1977- ),女,湖北随州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0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公共行政;刘然(1958- ),男,湖南常德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公共行政;阚巍(1980- ),男,湖北大悟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公共行政。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1]是人们感性与理性的产物,它产生于人们过去的经历,并影响着政治角色的行动。大学生政治文化是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对现行政治体系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直接体现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与否,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文化的主流和趋势是好的,呈现出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思想政治态度及政治行为日渐成熟的良好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发展已经完善。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今天,我国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异质性得到加强,不少大学生仍面临政治文化的困境。若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将会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甚至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困境的表现

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性成份,政治情感性成份,政治价值性成份及政治理想性成份,因此,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困境也应从这四个变量来分析。[2]

其一,政治认知的非理性化。尽管大学生在认识社会时抽象思维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有较大的理想成分,再加上他们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所以容易产生认识上的片面化,对现实社会政治容易产生偏激认识,呈现出政治认知的非理性化。有些大学生虽然对国内外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或政治问题和某些社会现象十分关注,但由于缺乏理性思维和正确的政治评价标准,政治鉴别力较弱,经常是人言亦言。有些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存在着偏执的倾向。他们耳闻目睹一些不正之风的存在,便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甚至对正确的政治要求也表示反感。还有一些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认同比较肤浅,对传统的思想文化一律持怀疑、否定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对政治文化的理性认知。

其二,政治情感的冷漠化。当前社会经济方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大众传媒的内容日益丰富多彩,部分大学生由于时间、兴趣或利益的原因,对党的基本知识了解不深,关注的焦点由过去单纯的政治转向经济、娱乐、体育等多种领域。在一次全国大学生社会政治心态的调查中,有近20%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关心国内外政治大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政府宣传对自己的行为影响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治冷漠心态。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现阶段国家政治生活状况也有些困惑,特别是政治生活中某些假、大、空的做法和一些使大学生明显感到力量不足、无法改变的不合理的政治现象,往往导致他们主动放弃政治参与,或消极对待政治参与。

其三,政治价值的多元化。随着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张扬和价值目标的功利倾向日趋明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排序变位,个人本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偶像崇拜由一元变多元。过去那种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冲击,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择业、工作过程中更多想到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就连入党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行为,也被一些大学生作为增强竞争力谋取好职业的手段而打上了功利的烙印。在崇拜对象上,把政治文化所树立的对政治领袖权威或英雄模范人物的崇拜,转化为对各行业人物的崇拜,如影视歌星、体育明星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部分大学生政治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对社会共识的构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四,政治理想的动摇。大学生在认识社会、设计自我时,往往根据自己内心的主观标准去衡量,对现实社会寄予美好的感性向往和追求,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而当大学生们一旦发现现实社会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尽善尽美时,很多人就会陷入理想与现实脱节的迷茫和痛苦之中,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信仰危机。当前,我国各级官员中的腐败现象严重危及了党的整体形象,进而使得有些人怀疑腐败不只是道德问题、个人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制自身的弊端。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接受信息快,情绪反应强烈,对官员执政的行为认同度和满意度低,对政治精英的个人神圣感消失,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政治理想产生动摇。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困境的根源

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困境的根源是来自理性的冲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造成极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出现失衡,经济理性得到强化,并不断地膨胀和蔓延,而政治理性相对弱化,受到忽视。

其一,家庭政治教育的缺损:家庭倡导以学习为中心,政治无关紧要。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小环境,父母亲友的政治观念和政治素养,都会对大学生早期的政治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这样一个受封建传统影响深厚的社会里,长久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在他们的思维逻辑中,只要成绩好,就能“成龙”、“成凤”,就能在以后过上好日子。在这种经济理性的支配下,他们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对他们的基本生活技能、非智力因素和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和教化,更忽视了政治上的积极引导,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因为,对他们来说,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绩关系着他们的未来,而政治是无关紧要的,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性教育存在先天不足。

其二,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学校倡导以学习和就业为中心,政治教育相对弱化。学校是影响人生极为重要的社会小环境,高校更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为重要而正规的阵地,学校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理性的形成。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缺陷,追求升学率一直是各中小学的主要教育导向。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来说,高升学率是老师授课能力的体现,也更是学校教育水平的体现。与之相辅的是,老师的教学津贴,以及学校知名度也得到提升。在这种经济理性的导向下,中小学老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如何才能更加顺利地通过该学科的考试,取得高分等技巧性的教育,而关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大多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中的条条框框,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早期学校政治教育的匮乏,也阻碍了大学阶段政治社会化的正常进行。

为了塑造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我国高校正积极探索各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高校在大学生政治理性的培养方面尚存在不足。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教学评估的量化,各高校也面临种种压力,如: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就业率等等,这些都成为教学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它们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知名度。很多高校也将这些指标细化到老师及学生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之中,和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在经济理性的支配下,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高校在强化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工作技能的培训。相比之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不够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加上我们教育内容的纯政治化且脱离实际的说教形式的单调、陈旧,以及我们有些德育教师、政工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和长期以来习惯于扮演说教角色,造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大学生政治理性的形成。

其三,社会环境的误导:各种商业运作无暇顾及对学校这片净土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为各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思潮接踵而来。我国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观念也乘机涌现出来。由于我们对大众传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各种商业运作无暇顾及对学校这片净土的影响,各种信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呈现在学生面前,包括一些不健康、消极反动的文化。这些信息严重毒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他们政治理性的形成。

其四,就业生存的压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离自己很近,而政治离自己很远。人是理性的动物,大学生也不例外,渴望达到中上层的生活目标是当代大学生的经济理性诉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教育体制改革,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就业压力就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心中之痛。为了增加自己以后在就业竞争中的筹码,有的大学生拼命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有的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有的大学生一头扎进书本的海洋,等待四年之后的考研……对他们来说,就业离自己很近,而政治离自己很远,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够,也有不少人学习政治纯粹是为了取得学分。虽然,我们有很多大学生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但这里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入党动机并不纯,正如前文所述,部分大学生“把入党当作今后就业的敲门砖、个人升迁的政治资本或政治砝码”。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发展犹如链条一般,每一个环节都在链条中担任着重要的职责,这样环环相扣,链条才得以发挥出整体的功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工作。当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的政治目标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并协调发挥作用的时候,就能顺利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当其政治目标方向不一致或相反,相互之间不协调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会阻碍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家庭、学校、社会要统一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教育的合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理性的教育,而大学生也应转变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政治理性的重要性。成绩优异的学生固然是好学生,升学率高、就业率高的学校固然是好学校,能赢利的商业运作固然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我们不能只沉浸在这种单一的“好”之中,要想引导大学生走出政治文化困境,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专门机构,应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政治气氛,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学校应主动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当代大学生政治理性人格的形成。

首先,学校应根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际基础,按照社会历史条件允许的范围,结合社会政治实际,帮助大学生选择其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有的放矢。这项工作包括:教材优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从程序到内容精心安排党团活动等校园政治活动,改善对大学生社团活动阵地的管理,加强学生组织的民主建设等。另外,学校还要强化社会实践环节,使大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通过社会实践,用实际的东西来感染大学生,赋予政治教育以具体生动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吸收和内化社会政治规范。

其次,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协调相互的关系,调动家庭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据研究表明,父母的政治价值观及政治态度与其子女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保持着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虽然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其与家庭成员的直接接触逐步减少,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作用有所减弱,但是大学生早期政治社会化家庭影响的烙印是难以抺去的。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政治心态学习政治文化,并教育孩子。

第三,学校应尽量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正确导向,积极推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等大学生易于接受的途径,拓宽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渠道,针对性地采取行政、经济、教育,特别是法制的手段,消除各种消极、腐朽的环境因素,为大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9.

[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59.

[3]李传义.论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7.

[4]刘启焱.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障碍分析与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5]曹银忠.试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障碍及其克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1.

[6]蒋霞等.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03.

[7]张雪梅.谈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8]朱艳丽.转型期青年政治亚文化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7.

[9]布和.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6.

[10]刘小川.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8.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1 学校体育俱乐部以及教师的地位与功能

1.1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地位与功能

体育俱乐部是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 学校体育俱乐部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针对学生主体的地位和功能而设立的。在学校体育中, 体育课是最基本的形式, 体育俱乐部能充分巩固体育课的基础地位。在体育俱乐部的实施过程中, 更能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修身体育形成的功能。体育俱乐部的组建, 一般均是面向广大学生的健身和康乐为目标的大众化俱乐部, 强调认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 强调个性发展与独立人格的完善。在功能上, 加大加深了学生自主选择空间,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个人体育基础和阶段性体育学习目标, 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和指导教师。学生在俱乐部学习过程中, 可学到比体育课上更丰富的知识和更专业的技能,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才干, 有利于促进本专业的提高和调节, 有条件的还可形成第二专业, 为自身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形成新的发展和机遇, 这样就可使学生的体育文化观念从“要我锻炼”转化为“我要锻炼”, 从被动变为主动。通过对高校健身俱乐部十年的问卷调查显示:经过俱乐部针对性、专业性的学习、培训, 47%的学生认为获得了更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强身健体, 拓宽视野;23%的学生认为从身体素质、气质、交际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 通过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了自身的综合素质;17%的学生认为形成了自己的才艺特点, 在就业竞争中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得到较他人更多的工作机会;13%的学生认为形成了第二专业, 获得就业、创收的基本专业能力, 拓宽了择业范围, 甚至在本专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 依靠体育俱乐部学习的体育健身方向专业, 成为了专业的体育健身教师。

1.2 学校体育俱乐部在学校体育中针对专项特长教师的地位与功能

体育俱乐部的建立, 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优势,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活动中, 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实施教学进程, 根据需要自由组建, 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使专项特长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处在体育俱乐部执行者的基础地位, 通过俱乐部教学过程, 教师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自身价值可在俱乐部得到认可。体育俱乐部可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引导动员更多学生加入俱乐部, 协助俱乐部做好管理工作, 根据俱乐部的活动时间, 不断提供新的信息和学习内容, 协调场地、器材等设施充分发挥教师引导、指导、调度的作用, 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化体育教学中去, 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更个多层面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学校体育俱乐部促进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拓展就业平台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文化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 以及对体育的情感、兴趣、意识、需要。校园体育文化以拼搏向上、团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号召, 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完善了人格发展,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体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2.1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在高校, 体育俱乐部是一个相对闭合的体育文化圈, 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化圈形成了校园体育文化。体育俱乐部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最有效催化剂, 它具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各种或大或小的体育活动, 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其发展可形成学校的鲜明特色, 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与环境。通过校园体育活动, 可提高学生社会道德水准的规范文化, 是一种促进社会文明的精神文化,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体文化, 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同时, 也是占领课余思想文化阵地, 抵制精神污染, 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2.2 体育俱乐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途径

随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体育俱乐部在高校普遍推行,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俱乐部不同体育项目活动过程中, 进行思想, 情感交流、技术、技能交流, 培养拼搏精神, 竞争意识的交流, 因此,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设立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俱乐部实施过程中, 可培养他们的终生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成为社会需要的, 具有爱国主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现代人, 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现代意识和生存发展能力, 促进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成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中, 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随着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人们注重了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而体育运动项目在社会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需求, 体育健身内容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需要。因此, 体育俱乐部的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可供学生多项选择, 通过培训使学生即有’终身健身”的技能, 又有“就业健身”热门技能, 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 不仅手握专业的文凭, 而且拥有新行业趋势所需的技能。这样, 才能使得更多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时机, 拓宽视野, 具有较多的就业选择。

摘要:高校体育俱乐部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实现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高校体育俱乐部已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占居主导地位, 并且, 在不断的运行中, 推动大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 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文章通过对体育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实例和文献数据资料的研究, 对涵盖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体育俱乐部形式等进行评价, 提高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任务及管理与发展, 使高校体育俱乐部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活动中得到蓬勃发展, 从而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改革,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 赵立.社区体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以及文化产品作为基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规律和体育体制改革后的客观结果。从中国体育自身的规律来看,全国运动会、奥运会和其他各种国际性赛事的趋势都是大投入、大生产和高产出,这就要求体育文化产业按照产业化的模式进来庞大的运作生产。本文从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入手,对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提出了融合发展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是开展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没有文化产业帮助,体育产品的发展影响就不能壮大,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会失去有效的引导,不能树立成熟的品牌。与之相反的是,体育产业如果不充实,文化产业可能失去极具潜力的价值素材。所以,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相互依存,并且相辅相成的。

一、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体育产业概念界定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以及精神产品,包括提供体育服务各行业总和。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其他产业具有相同的共性,非常注重市场效益并且讲求经济效益,又存在着和其他产业部门不同的特性。体育产业主要有三部分:第一,体育的主体产业是指在发挥自身价值,被体育部门管理,并且以提供公众体育产业活动的经营性活动。例如,体育彩票、体育竞技、群众体育产业等。第二,是和体育相关的其他经营性产业。第三,是以补助体育事业和创收为主要目的的体育产业之外的产业活动。体育产业的本质是体育运动中潜藏的经济价值,只有运用市场手段,才可能挖掘当代体育经济,实现真正的体育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体育产业化程度还比较落后情况下,界定体育事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区别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产业中,是只有具有经济价值的并且可盈利的那部分体育事业。

(二)文化产业概念界定

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界定是:印刷、广播影视制作、广告、新闻服务、出版发行与版权、演艺及其他文化艺术服务等传统行业、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文化创意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其中新闻服务和出版发行,决定着文化产业趋势以及水平。体育文化,总的来说,指体育运动本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开展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体育文化,是对一个国家软实力评价体系的衡量。在发展中国家,是评价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软实力的提高,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化文明社会进步中,也将起到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是研究体育和文化产业开展融合发展重要策略,可以不断推动体育文化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体育综合实力方面的“金标准”。

(三)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早在2004年,我国出台《文化和相关产业分类》的时候,就计划将体育产业的分类归属到文化产业开展统计,但是最后,统计局课题组认为,体育产业已构成自己完整体系以及分类,如果加入文化产业,便削弱整体分类中的文化特征,所以没有未将其列入文化产业的范围内。虽然,从广义文化角度来讲,体育是一种社会性质的文化活动,但是把体育产业纳入到大文化产业中确实有一定道理,在实践工作的角度中,从国家相关权威文件来讲,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界定,并不是涵盖所有和文化关联的行业所形成的一个大文化产业,于是其界定其为和体育、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研究并列的一个狭义文化产业。

二、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方式

(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体育产业融合中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有着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也就是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必将出现体育产业在中心模式下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产业实践和理论经验的增长,为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于是产生了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的一个新的概念:体育产业和旅游和信息等产业边缘的逐步消失,充分发挥各不同产业价值链中延伸和重组作用。这时候体育场馆服务业就变成了体育竞技和体育娱乐休闲的基础。实现以体育产业资源作为依托,将相关产业发展要素成为载体,在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中,进一步实现融合,将体育本体作为重要核心,扩大相关产业特性,扩大在新型体育业态中的发展比例。体育产业具体来说就是体育本体产业,是在政府主管部门中和学界公认竞赛性的体育表演业和健身体育休闲事业。

(二)内涵特征。

1.产业的关联性是开展产业融合基础

只有产业间有关联系,才能实现产业的融合,产业的融合一定要在产业的密切联系间进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和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较强。强的关联性,可以实现体育运动器材和体育服装等的发展,提高体育产业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例如,通过申办旅游赛事,带动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实现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加快商贸服务水平的提高。如表1所示。

2.产业融合核心是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中,体育产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不是简单载体和平台角色,是一种体育健身休闲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产业融合。在娱乐休闲以及体育的表演中,体育健身依靠体育场馆的平台,成为了相关产业中的重要环节。

3.体育产业融合本质

在体育产业创新方面,与其他相关的产业一起融合实现了体育产业整个价值链的逐步形成,与其他产业关联的时候,主要使用延伸、渗透以及重组,来增进体育产业的整体创新中,达到体育产业不断扩张性的创新目的。总的来说,体育产业同相关产业不断的融合,本质来说就是体育产业创新。

三、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自主品牌

体育产业中,自主品牌匮乏需要通过文化产业来搭建。在体育产业方面,自主品牌发展中的创新与发展显特别重要。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在自主体育文化品牌中的开发出现了严重的不足。CBA是我国体育产业重要的核心品牌,在我国中享誉全国。但是,这个品牌的发展,让人联想到NBA,在与NBA比较的时候,我国的篮球联赛在文化内涵中还没有还充分挖掘。主要是因为职业赛事水平限制。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环境[1],没有具体的规范,职业联赛发展中没有高效管理,最终出现了在竞争力方面的不足,体育产业规模的扩大受到了影响。

(二)体育文化产业的人才缺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重要表现就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没有完善的一支既懂得文化在体育的专业化人才又擅长的队伍。特别是那些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产业融合的策划人才,出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是主要瓶颈之一[2]。体育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引入的概念,探索道路崎岖不平充满艰辛。不少理论专家以及学者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都指明了方向。

(三)联平台资源缺乏

文化的传承以及推广,不能离开媒体推波助澜。体育产业中,每个赛事的过程以及结果必须在有效、可靠的信息渠道中传播给大众[3]。这就需要强调信息平台在整个赛事的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比赛新闻传播不但可以让大众第一时间了解赛事状态,并且加快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使得观众可以享受赛时体验。当前,我国体育赛事中的转播权,大部分是在央视体育频道中,地方体育台因为技术手段和资金以及甚至体制限制,不能实现赛事的实时转播。于是造成了很多需要扩大影响力的体育产品没有一个健全的优质的传播平台。除此之外,少量的传播平台使得稀缺资源在整个品牌塑造的过程中,艰难实现共赢。如果长久进行下去。地方的大众在了解与获取体育产品信息重要渠道方面,就变得非常封闭,出现体育品牌的推广受到限制的情况。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障碍。

四、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的途径

(一)充实体育文化内容资源。

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如果可持续发展,一定离不开自身竞争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不但是融合发展关系,并且需要依靠文化来开展丰富体育产业具体内容的充实。可以实现体育产业内容多样化的发展。在效创的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在体育产业方面的不断充实。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还可以满足文化产品中的多样性,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前提下[4],创造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娱乐性。我国不少城市的发展戴起来了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不少创新化的项目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滑雪、滑冰和瑜伽可以释放压力,实现回归自然。这种城市运动实现了体育用品在生产以及创新上的发展。体育产业需要开发新内容,实现新形式的创新。需要大力提高文化市场的扩展能力,推进体育产业文化积淀逐步形成。

(二)文化发展良性环境构造。

从市场经济与产业融合,需要建立体育产业雨季文化产业协调机制中,促进双方共赢的发展。体育以及文化部门再次审视,当前规范制度与政策,针对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开展适应性调整。建立一个有效的并且双赢的,还具有前瞻性以及科学性的制度。实相互协调和资源共享的发展。还需要加快立法建设,不断出台刺激产业融合的新的政策,对未知领域空间开展积极的探索。所以,我们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一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实现,积极创造和维护职业联赛发展环境的创造,把失去的大众吸眼光再次吸引到电视机前。促进职业联赛环境的营造,促进职业联赛长足进步。

(三)文化合作平台

体育产业在和文化产业的成熟发展情况,充分说明二者的背后存在明显优势和特色。文化产业一方面有足够强大的平台以及资源优势[5],可以发挥平台优势,实现扶持帮建的政策,采用主流平台宣传以及推广实现,可以为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实现帮助。同时推动文艺艺术和媒体出版事业,创造特殊化文化产品。使得体育产业中心层的发展,带动整个体育产业不断的繁荣,最终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增供丰富资源。

(四)创新人才的发掘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软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队伍在高素质化、高标准化方面,对人才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体育产业是一个特殊新产业,必须有大量从事体育工作的专业才人,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则是对文化可以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理论层面上,二者没有交集。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掘相关专业人才,在体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中,积聚力量。发掘人才的同时,注意对人才的不断培养。为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培养专业的综合性人才。

五、结语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刻。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正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并且加快体育产业实现跨越成长的关键阶段。由此看来,加快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目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效性,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加快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需要在相关科学理论下逐步推进,才能实现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余守文,金秀英.体育产业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6(12):16-19.

[2] 詹新寰,孙忠利,王先亮.产业融合机制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1-4.

[3] 王艳,刘金生.体育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4] 杨强.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思考:突破与不足——基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解读[J].体育科学.2010.30(9).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R].2010.

[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R].2011.

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实证分析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演进状态,可为体旅产业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在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州省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诊断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演化经历了“中度失调—基本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个发展阶段,当前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耦合协调演进状态为协调发展类、高度协调体育产业滞后型;体育产业效益指数与旅游产业效益指数之间的差距渐趋缩小,体旅产业均衡发展倾向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耦合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耦合协调发展;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贵州省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新领域,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休闲生活方式[1]。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發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追求健康、参与性强的旅游方式,促进了体育旅游的发展,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体育旅游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产业融合与创新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2009年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85号)、《国家旅游局 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等国家指导性文件相继颁行,既为新时代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于体育与旅游互动关系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学者Don Anthony的研究论文《体育与旅游》,该成果对于体育在假期旅游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3]。此后,体育旅游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Peter E. Murphy对体育赛事的旅游效益进行评价[4],Milk Weed认为当代体育旅游研究是一种知识体系,研究者需要更多地考虑个人成果如何促进整个地区的知识发展[5],Jacek Kotus视旅游为一种社会活动、一个概念和研究课题,并探讨了旅游与体育的相互关系[6]。21世纪以来,国内体育旅游研究成果渐趋丰富,主要集中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7-9]、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10-12]、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13-15]与体育旅游竞争力评价[16-18]等方面,较好的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测度及机制、体育旅游人才需求特征与培养模式、体育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与提升路径等问题解决提供了科学参考,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启发意义。但是,已有成果关于体育和旅游相互关联程度的研究文献依然数量不足,且以定性为主,而对于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计量评价及欠发达地域的实证研究尚属鲜见。有鉴于此,本文以贵州省全域为研究区域,运用连续年份统计数据,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模型,探讨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演进过程及规律,以期为实现两大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格局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腹地,是世界著名的山地旅游大省,其独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洞旅游资源为以探险、攀登、冲浪与漂流等为主题的体育旅游品牌创设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产业,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具有区域知名度的体育旅游项目与骨干企业。截至目前,产值在千万元以上具有典型代表的体育旅游企业共16家,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的体育旅游装备制造企业有4家[19]。在硬件设施和软环境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体育+旅游”创新模式的造血功能和带动作用日趋显著,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良好。2018年,贵州省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92.65亿元,较上年增长15.5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25%;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同比增长33.10%,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673.13亿元,对GDP的贡献提高至11.30%,带动30.30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2019年11月,省政府发布了《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标志着体育旅游产业成为贵州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打造高质量体育旅游目提供了重要平台。

1.2 数据与方法

1.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需的体育产业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贵州统计年鉴》、2014~2018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贵州省体育局官方网站、多彩贵州网、贵州省宏观经济数据库等;旅游产业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2019年《贵州统计年鉴》、2014~2018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1.2.2 研究方法

(1)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程度的基础,指标选取注重指标的科学性与代表性,以及各指标之间的逻辑性,同时还需要能够反映两大体系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2]。本文在参考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8)》《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文件的基础上,根据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综合现有研究成果[20-22],遵循科学性、相对独立性与数据可得性原则,从两类产业中整合使用频率较高的评价指标,通过咨询专家,最终确定了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用以衡量两大产业绩效水平与要素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其中,体育产业指标层包括体育产业总规模、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体育彩票销售额、体育彩票销售增长率、体育场馆数量、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数量、乡镇体育健身工程数量、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数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10项二级指标,主要表征体育产业发展的绩效与要素发展水平;旅游产业指标层包括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国内旅游者人次、海外与港澳台旅行者人次、旅行社数量、旅游景点数量、星级饭店数量等10项具体指标,主要表征旅游产业发展的绩效与要素发展水平。

(2)协调发展度模型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交互耦合关系,它们共处于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这个大系统之中,但作为两个子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不同的耦合协调状况[23]。本研究以此为基础,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过程与演进状态进行测度与评价。

第一、产业效益指数

令x1、x2、x3…x10为表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令y1、y2、y3…y10为表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则函数关系式为:

f(x)=wix′i  (1)

f(y)=wjy′j  (2)

x′i=+0.01  (3)

y′i=+0.01  (4)

式(1)至式(4)中:f(x)代表体育产业发展指数, f(y)代表旅游产业发展指数;n表示年份数;x′i与y′j分别为两大产业各指标标准化值,为了确保式(6)中对数取值有效,特将极差法标准化后的數据向右平移0.01个单位[24];wi与wj分别代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各指标的权重。

pij=xij/xij  (5)

ej=-(lnm)-1(pij×lnpij)  (6)

wj=(1-ej)/(1-ej)   (7)

式(5)至式(7)为熵值法确定权重的公式,该法通过数学与计算机算法结合的方式实现赋权,能够弥补不精准的主观赋权模式不足,科学的综合考虑数据相关关系及变异程度[25]。式中:pij代表体育或旅游产业二级指标第i年份j项指标占该指标的比重;m表示指标数;ej代表j项指标的信息熵;wj代表j项指标的权重(表1)。

第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发展度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系统之间发展水平与相互作用程度的定量。本文中耦合协调度是用来表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作用程度与协调发展水平,用D表示:

D=(C×T)T=?琢f(x)+?茁f(y)  (8)

C= (9)

式(8)至式(9)中:T表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数,C代表耦合度;α、β为待定系数,考虑到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体旅产业复合系统的贡献率同等重要,所以均设定为α=β=0.50;k为调节系数,由于评价体系仅有两大指标层,故设定k=2。

为了使耦合协调度能对应定性标准,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6],本文设定了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度识别标准(表2)。

2 结果与分析

运用EXCELL软件对两大产业效益指数(表3)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r=0.9128,结果表明f(x)与f(y)呈现高度正相关。因此,下文对T、C、D值进行测算、判定与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1 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首先,运用式(1)~(2)测算f(x)与f(y)时间序列数值(表3)。其次,通过式(5)~(7)获得wi与wj数值。然后,依据式(8)~(9)对T、C、D进行测算,T、C、D∈[0,1],它们越接近1说明产业发展水平越高,越接近0表示产业发展水平越低。最后,将D值与耦合协调发展识别标准(表2)进行对应判定与分析,得出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结果(表3)。

根据表3分析,贵州省体育产业效益指数呈现较快增长趋势,f(x)从2010年0.1020上升到2018年0.8226,年均增长率为68.52%,表明贵州省体育产业绩效水平与要素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贡献能力渐趋增强,产业整体绩效良好。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指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f(y)从2010年0.0774上升到2018年的0.9668,年均增长率88.00%,反映出贵州省旅游产业绩效水平与要素发展水平较高,市场规模效益上升,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能力不断增强,为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2015年f(x)>f(y),表明体育产业发展效益超前于旅游产业,在两大产业耦合发展进程中处于支配地位。2016~2018年f(x)<f(y),反映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滞后于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与支撑能力明显提升,体旅融合新态势日趋明显;2018年f(x)与f(y)均大于0.80,说明两大产业发展效益较高,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加强,已经形成了有序结构。同时,2018年两大产业发展效益指数差距较上年渐趋缩小,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基本可以满足各旅游主体的利益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产业绩效成分与要素成分的自由流动,体育产业子系统与旅游产业子系统将趋向均衡发展。2014~2018年f(x)与f(y)数列之和分别为1.9971、2.4703,表明体育产业发展效益略逊于旅游产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体育资源开发投资不足;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足,旅游产业的带动与辐射效应发挥受限;民族特色体育产业链尚处于形成阶段等。因此,须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加快推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步伐。

综上,研究时段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效益快速提升,均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对于体育产业的促进与辐射作用日趋增强,为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均衡发展亟待进一步加快。近年来,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贵州体育旅游实践、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强省打造等行动,加快了体育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的相互整合步伐,彰显了体旅融合发展对于提升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意义。

2.2 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根据表3测算结果分析,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D值从0.2967增长到0.9428,研究时段未发生波动,整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3.51%,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过程经历了“中度失调—基本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个发展阶段,呈现“过渡发展类,体育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中度失调;过渡发展类,体育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基本协调;协调发展类旅游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中度协调;协调发展类,旅游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高度协调”4种演进状态。4个发展阶段即:2014年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尽管体育产业发展效益小幅超前于旅游产业,但两大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相互作用弱,关联不紧密,协同效应差,耦合协调发展处于外界物质输入与能量交换频率较低的无序状态;2015年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体育产业发展效益依然小幅超前于旅游产业,两大产业发展基础逐渐增强,彼此促进、相互配合格局正在形成,发展效益呈现上升趋势,系统逐渐趋向有序状态发展;2016年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两大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增强,竞争能力提升,彼此之间促进、相互配合格局已经形成,系统呈现上升发展态势。但体育产业超前优势已经让渡于旅游产业,说明旅游产业竞争能力在系统平衡有序演进中逐渐占据优势;2017~2018年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系统处于高度协调阶段,两大产业进入高水平的协调耦合发展时期,相互依赖程度高,系统呈现有序平衡发展状态。尽管旅游产业发展效益仍占据支配地位,但二者发展差距渐趋缩小,出现了均衡发展倾向,此对协调均衡发展产生较大促进作用。

当前,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已达0.9428,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处于高度协调水平,演进状态为高度协调体育产业滞后型。但是,2016年以来两大产业耦合协调状态均为体育产业滞后型。究其原因,主要是GDP的旅游产业效益快速上升,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客源市场潜力较大,旅游商品名牌效应等因素推动了旅游产业超前于体育产业发展。2017年以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效益之间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两大产业已经出现均衡发展倾向,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机制表现为要素之间运动经历了聚集与扩散、双向运动、平衡供需与融合发展的演替过程。因此,加快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均衡发展对于实现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及打造体旅综合体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本研究从体旅绩效与要素耦合视角出发,构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体育产业发展效益与旅游产业发展效益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8.52%与88.00%。2016年以来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滞后于旅游产业且旅游产业增速较快。当前,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处于协调发展类高度协调发展阶段,演进状态为协调发展类、高度协调体育产业滞后型。

(2)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经历了“过渡发展类,体育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中度失调;过渡发展类,体育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基本协調;协调发展类旅游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中度协调;协调发展类,旅游产业超前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高度协调”4种演进状态。其中,耦合协调度在中度协调阶段增速最快,在高度协调阶段持续时间最长。

(3)2017~2018年体育产业效益指数与旅游产业效益指数之间的差距渐趋缩小,体旅产业均衡发展倾向显著。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作为体旅深度融合的热点命题,贵州省属于山地体育旅游大省。本文尝试对贵州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识别与分析,其结论对于研究区体旅产业融合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选择“均衡生产要素流动”新模式,实现系统均衡、有序发展目标。“均衡生产要素流动”模式即将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核心区的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等体育要素,科学有序的向城市近中远郊区扩散,逐步消除体育产业生产要素时空扩散不畅与分配不均问题,最终实现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均衡发展。

(2)借鉴圈层结构理论,加快布局“三圈层”大体旅产业结构,打造效益突出的山城特色体育旅游圈,推进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三圈层”大体育旅游结构即以观赏性体育旅游为核心的城市近郊体育景观与赛事旅游引领圈,以体验性体育旅游为主体的中郊民族体育旅游与现代体育旅游保障圈,以探险性体育旅游为重点的远郊攀岩、蹦极与狩猎等体育旅游生态圈。

——————————

参考文献:

〔1〕徐勇.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2〕刘祥辉,马继刚.体育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研究——基于2013~2017年北京市和贵州省的对比分析[J].中国西部,2019(06):26-36.

〔3〕程蕉.体育旅游分类的中外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01):23-30.

〔4〕Peter E. Murphy. Assessing the tourism benefits of an open access sports tournament: The 1989 B.C. Winter gam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1, 29(03):32-36.

〔5〕Milk Weed. Sports tourism research 2000–2004: A systematic review of knowledge and a meta-evaluation of methods[J].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2006, 11(01):5-30.

〔6〕Jacek Kotus. Relations between tourism and sport in the context of tourism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J]. Turyzm, 2016, 26(01):19-25.

〔7〕高林洲.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1(08):1035-1037.

〔8〕邓杰,杜长亮.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及策略[J].体育与科学,2013,34(06):107-110.

〔9〕史瑞应,杨涛.赛事举办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美国萨凡纳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9(08):6-11.

〔10〕钟菊华.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08):147-151.

〔11〕叶晨曦.多维视角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2):102-106.

〔12〕王敏.湖南省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8.

〔13〕霍红,蒲鸿春.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1(06):26-28.

〔14〕单凤霞.我国与英美等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体育学刊,2015,22(04):66-70.

〔15〕褚贝,陈刚.我国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特征、定位与支撑体系[J].体育与科学,2017,38(03):114-120.

〔16〕于锦华.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01):39-41.

〔17〕崔瑞华,徐静,王泽宇,等.中国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评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01):125-134.

〔18〕朱露曉.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机制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2):74-78.

〔19〕张建民,曹雯,姚炅岑,等.贵州体育旅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EB/OL].(2018-10-23)[2020-05-08].http://www.sport.gov.cn/n316/n343/n1195/c878849/content.html.

〔20〕杨霞,汪慧敏,江畅.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实证分析[J].文化产业研究,2019(04):126-138.

〔21〕许璐.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9.

〔22〕苏建军,寇敏.我国西部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与治理机制研究——以陕西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09):19-24+31.

〔23〕田启,程云红.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

〔24〕汪永臻,曾刚.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20,40(03):234-240.

〔25〕王珂,郭晓曦,李梅香.长三角大湾区城市群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的结合分析[J].生态经济,2020,36(04):213-218.

〔26〕王成,唐宁.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地理研究,2018,37(06):1100-1114.

上一篇:劳务派遣劳动合同法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档案管理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