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2、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

4、“文化词语”与“词语的文化意义”

5、文化传输与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标识语翻译

6、翻译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意境再现的指导作用

7、“一带一路”与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使命

8、跨文化素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9、中英“时间”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10、以文化教学为依托培养英语思维模式探讨

11、学科交融与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

12、“Duty Report”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13、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14、认知转喻中的经济原则

15、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应对策略分析

16、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17、高职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与对策研究

18、语境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19、基于POA的西方文化入门课程建设

20、中西方商业广告文化价值差异浅析

21、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总目录

22、语言为体 兼容中外 北京语言大学内涵发展的学科建设

2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校留学生中国文化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24、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内涵探论

25、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课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26、甘孜藏区学生数学学习初探

27、跨文化视角下《京华烟云》翻译策略研究

2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初探

29、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30、浅议俄语动词体的常体意义及体对立

31、跨境电商平台中美购物网站店铺主页的跨文化比较

32、鲁迅的“自由”与胡适的“自由主义”

33、探析牌匾用语中的语法现象

34、试分析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5、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

36、中国外语界跨文化交际20年研究综述

37、跨文化视角下英语道歉言语行为研究

38、浅析英语专业改革与发展

39、跨文化研究:方法论与观念

40、日语教学中跨文化研究述评

41、教学改革视角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研究

42、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3、跨文化交际中心理位移现象的认知和文化考量

44、走出认知无奈与实践沼泽:跨文化传播学科的叙事重建

45、“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46、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

47、移动学习环境下英语跨文化学习策略研究

48、符号学视阙下的语言模糊性探源

49、MTI“国别与跨文化研究”课程中的密集读写任务对分析能力的影响

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具有幽默感并在教学中运用幽默来提升教学效果是英语教师应该必备的素养,同时也是教师用才智创造的个性化教学艺术。本文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对幽默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运用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和探究,以促使学生领略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幽默 语言艺术 英语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富有感染力,最有普通意义的传递艺术。”英语教师,作为语言的传播者和传授者,其职责之一就是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向学生展现英语语言的机智风趣及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使学生领略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什么是幽默语言艺术,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幽默语言艺术及运用的原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

一、什么是幽默语言艺术

“幽默”一词来自英语humour的音译。词典上的解释是the quality of being amusing。“言语幽默(verbal humor)”是通过运用双关、讽刺、夸张、迂回说法、矛盾修辞、首音互换、提喻等各种语言技巧构建的幽默。(Attardo,1994)幽默语言艺术是一种以语言为建构材料,以智慧和理性为内核,以美的形式为外观表现,以契机为催化剂的艺术表达形式。教学语言幽默艺术是指将语言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美丽,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二、幽默的语言艺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从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经历中得出,具有幽默感并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之一。

1、教学中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可以缓解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焦虑感,减轻情感过滤,提高学习效率

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特有的一种复杂心理现象,是指学习者因需要使用外语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hypothesis),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其所“浸泡”的语言信息中并将其完全吸收,其原因就在于情感过滤。如果学习者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自信心、自尊心,却表现出很强的焦虑感,那他的情感过滤就会相对突出,导致相当数量的信息被过滤掉,语言输入受阻,其真正理解吸收的信息就更加有限。而幽默的语言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造了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减少学生的“情感过滤”和语言焦虑,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的效率。

2、幽默的语言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加深英语知识的记忆,加强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Tarone(2000)认为幽默不仅可以降低语言学习的焦虑度,还可以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打破中间语言(inter language)阶段的停滞状态,从而促进语言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幽默的语言使学生感到快乐和放松,同时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水平随之提高。而在精神集中的时候,学习者的大脑处于开放状态,可以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理解和记忆水平。此外,幽默的语言艺术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提高学生学习、使用语言技巧的兴趣,还可以使学习者从中体会到隐藏在英语语言背后的英语文化魅力,领略到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展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

3、在教学中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能够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意义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Rogers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教和学本来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被要求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会增加师生关系的紧张感。当这种紧张感加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学生学习上的“意义障碍”,即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Krestmanson认为:“教师必须牢记学生对语言学习环境的感受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继续学习的决定(2000)。”良好的情感环境使学生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对语言及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Duffy和Jones(1995)认为诙谐的态度和恰当的幽默可以增进师生交流、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可以调整师生的关系,帮助学生在课堂建立良好的情感环境,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意义障碍”,使学生理解信任教师,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幽默语言艺术运用的原则

幽默是一门语言艺术,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幽默语言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语言艺术也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幽默的教学语言应紧密联系课堂,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对语言现象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感悟,以新异的刺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力和记忆能力。

2、高雅性原则

教师运用幽默语言艺术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的丰富和魅力以及幽默语言所产生的美感。教师要注意使用情趣庄重的语言,同时要避免使用低级庸俗的语言,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应小心驾御好幽默这种美的艺术性语言。

3、自然性原则

课堂上,教师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艺术,宜顺其自然,不须刻意追求,不同问题要区别对待,幽默语言的使用要自然得体、适度、不牵强。

4、适度性原则

幽默语言艺术只是一种教学技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注意使用幽默语言的频度。如果一节课幽默太多,笑语频频,反倒会冲淡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不能准确、及时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幽默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同时也是教师用才智创造的个性化教学艺术。英语教师要想自如地运用幽默语言艺术,不仅要具有完备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还必须通过广泛地阅读和积累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有乐观开朗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在生活和教学中努力培养和提高洞察力、观察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创新并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总之,英语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使用幽默的语言是教师运用艺术性的手段去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维加.试论幽默语言艺术的形式美.抚州师专学报,1996(4)

[2] 陈雪松.谈英语教学幽默.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5).

[3] 杨春玲,杨俊博. 幽默英语教学法.考试周刊,2008(7)

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流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网络用语也随着兴起。网络用语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对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网络用语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用语;含义;特点;发展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含义”“网络用语的特点”和“网络用语的发展”三方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网络用语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社会语言学的含义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是探讨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领域包括语言与地域、语言与群体、语言与时间、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社会语言学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就是将网络用语当成一种社会方言,研究它的语言特色、形成条件、变化过程、发展趋势等。

二、网络用语的特点

(一)简洁化

网络用语追求高效率、大容量、简洁化,用最少的符号或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例如,用“不明觉厉”表示“虽然不明所以,但是仍然觉得很厉害”,用四个字表达复杂的感情和内涵。

(二)平民化

与规范化汉语相比,网络用语更加倾向于平民化和口语化。例如,网络上用“蹿红”来表达规范汉语中“一夜走红”的含义,显得更加随性和亲民。

(三)符号化

在网络用语中经常用符号来代替语言,表达一些特定的含义。例如,用“88”代替“再见”、用“94”代替“就是”等等。

(四)创意化

相比于规范汉语的传承性而言,网络用语更富创意性。网络用语创意或来源于对规范汉语的演变,或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或来源于网民的新的思想观念,与时代进步和文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神马都是浮云”“不做死就不会死”等网络流行语就充分体现了网络用语的创意性。

(五)普及化

随着网络交流的盛行和新闻媒体的传播,网络用语已经越来越呈现普及化趋势,对汉语言发展和人们日常交流都有着广泛影响。例如,当年“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就预示着网络用语普及化时代的到来。

三、网络用语的发展

(一)网络用语的形成条件

语言的发展始终脱离不开社会性,网络用语的产生也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网络用语是在以下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始形成的:

1.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网络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社会语言学中,认为不同的语言群体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习惯。网络交流促使“网民”作为独立的语言群体而存在,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化——网络语言。

2.思想观念的变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思想观念上的革新,促使语言体系也进行变异,而依托于网络兴起的网络用语,顺应了人们在思想和精神上的需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二)网络用语的变化过程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用语基本上经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

1.初级发展阶段。

1990—2004年左右,是网络用语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网络用语仍然摆脱不了规范汉语的影响和束缚,往往是通过对规范汉语进行改造而形成新的含义:

首先,谐音词。早期网络用语往往只是利用规范汉语词汇的谐音,并不改变词汇原本的意思,使语气变得诙谐、轻松。例如,用“偶”代表“我”、用“童鞋”代表“同学”、用“稀饭”代表“喜欢”等等。

其次,合音词。模仿某地方言,将某两个或某几个字采用“合音”的形式变成一个新的词汇,是早期网络用语的重要形式。例如,模仿“台湾腔”将“这样子”表达成“酱紫”、将“你知道吗”表达成“你造吗”等等。

再次,同音词。利用同音词替换的形式,改变原有词汇的含义,创造出新的词汇,也是构成早期网络用语的方法之一。例如,用“负翁”代替“富翁”,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情境”。

最后,符号词。早期的符号词通常根据规范汉语的读音、句式,外语的缩写等来寻找与其相近的符号,构建出新的词汇。例如,用“520”代替“我爱你”、用“3Q”代替“thank you”等等。

2.广泛使用阶段。

从2004—2008年,是网络用语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网络用语在使用和传播上更加广泛,在构词上也逐渐脱离规范汉语的影响,更富独创性:

首先,从具体事件中发掘新的流行语。从时尚热点中寻找关键词,赋予新的、被广大群众接受的含义,是这一阶段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形成方式。例如,从新闻采访事件中流传开来的“打酱油”,后来被人们广泛使用,形容一个人事不关己的状态。

其次,改变规范词汇的核心意义来衍生新的词汇。网民在网络语言环境中赋予某些字或词新的含义,创造出具有新的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汇在长期被人们应用和传播之后,形成约定俗成的被人们接纳和认可的含义,并作为日常交流用语在各个领域流传。例如,个别网民从不同成语中选取关键字,组成新的成语“喜大普奔”“十动然拒”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之后,这些新的“成语”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

3.深入影响阶段。

2008年至今,是网络用语的成熟期,也是深入影响期。这一阶段的网络用语,虽然仍然无法脱离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开始反作用于整个社会和语言体系,对人们日常生活和交流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阶段网络用语的成熟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自成体系。这一时期的网络用语受到规范汉语影响的痕迹很小,往往兴起于论坛、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属于“草根文化”的崛起。例如,“不做死就不会死”这句网络用语兴起于贴吧,不仅在规范汉语中找不到出处,而且还反作用于社会语言,形成了“no zuo no die”等衍生版本。

其次,对社会语言的反作用。随着网络用语的普及,对社会公众语言也有了深远影响,在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等正规传媒上,随处可见网络用语的“影子”。例如,湖南卫视著名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中就曾开辟了以“神马都是浮云”命名的栏目;一贯严肃的法制节目也频繁使用“伤不起”“囧”等网络字眼,这些都体现了网络用语对社会语言的反作用。

(三)网络用语的发展趋势

从网络用语的现状和演变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用语在未来必将会传播更加广泛、发展更加迅速。同时,还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规范化。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促进交流的重任,这就要求网络语言逐渐走规范化的道路,从语义、语法、读音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防止网络语言对规范汉语发展的侵害,发挥网络语言的“正能量”。

2.健康化。

现在的网络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文明用语,如“屌丝”“748”等等,严重违背社会语言学中的礼貌性原则。因此,一定要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提倡网络语言文明,在未来走网络语言健康化道路。

3.先进性。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文明的载体和象征,应该体现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思想,遵循社会语言学中的先进性原则,发挥网络用语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用语受到科技、文化、思想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文明。因此,我们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研究,促进网络用语的健康发展,净化汉语语言环境、守护汉语语言净土。

参考文献

[1]周旭阳.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2]杜学增.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变异—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和方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3]康忠德.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石家庄学院学报,20l1(3).

(编辑:刘影)

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学研究; 创新; 理论与实践

文献标识码:A

1.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1.1 再论“两张皮”问题

中国的语言学界可以划分为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两大块,连学科都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分,尽管学界从理论上不以为然,但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搞外语的与搞中文的互不往来,在各自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很难见到另一方的身影。这在全世界是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初,吕叔湘等(1987)就已大声疾呼要消除“两张皮”的现象,本世纪初还召开过两次专题的学术讨论会,但情况似乎没有什么根本上的改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我们以为这是因为中国搞汉语的人的外语差,搞外语的中文差。但这一二十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大有提高,许多人还出过国门,接触过外国的语言学,但“两张皮”的情况依然。可见,外语差已不是造成“两张皮”的根本原因。那么,根本原因在哪里呢?看来我们还需要从更深的层面进行考察。这就是从这个现象的独特性入手。上面说过,“两张皮”是中国的语言研究所特有的现象,在别的国家几乎不可能见到。我们很难想象,比方说在英国、美国或者法国、俄国,英语语言学、法语语言学或者俄语语言学会同一般语言学研究造成“两张皮”现象。从“独特性”着眼,我认为造成“两张皮”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一个是从中文方面看,中国语言及其文字在世界语言中太特殊了,本身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以至许多人终身沉浸其中,还只能研究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只是一个角落,如文字学、训诂学或者语法学什么的,一旦进入其中就很难跳出来,外面的东西再好似乎也很难用上;另一个是从外语方面看,国外的语言理论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令人几乎应接不暇,一位研究者花费若干年精力,能弄通一两家已经不容易了,何况外国理论还在翻新,稍不留神就又“落后”了,只好拼命再学。而这些理论无一不是在西方语言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西方语言与汉语的巨大差异,根本不知道如何用到汉语上,结果只好停留在就外国语言学论外国语言学,以外国理论解释外国语言了事。至多只是偶而举几个汉语例子,不过是为了证明外国理论的“普适性”。而从根本上来说,是始终游离在中国语言学的外面的。更有人进而认为,学习外国语言学只要能解释外语问题就可以了,连中文例子都不必举。那就是更自觉地坚持“两张皮”的立场了。因而,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两张皮”现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而解决这两个问题,就不仅仅是学好外语、学好中文这样浅层次的问题,而是一个更深的理论问题。因为说到底,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找到一个中国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之间的好的接口。这样,从中国语言学方面看,就会感到有一种需要,认识到中国语言文字再特殊,作为世界语言大家庭的一员,它与世界语言总有着共通之处,要真正“攻”好中国语言学这块“玉”,必须借助外国语言学这块“石”;而从外国语言学这头来看,就要找到一个落脚点,弄清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中国的语言问题。

1.2 外国语言学研究最终必须为中国的语言建设服务

说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必须为中国的语言建设服务,很多人恐怕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搞中文研究的人的任务,搞外语嘛,只好学好外语就行了:外国语言理论能不能指导中文我们不用管,只要能帮助我们学好外语就行了。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当然,一般的学外语、教外语的人这么说这么想,我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外语教学、外国语言研究当作一件事业,我们就必须思考这些问题:第一,我们诚然是在学外语,但是,我们是在真空里学外语吗?我们是在把母语忘得一干二净的基础上来学外语的吗?作为中国人,我们学习外语(例如英语),与英美人学习他们的母语,以及说其他语言的人学习英语,难道是一模一样的吗?这里面有些什么相同或不同的规律?会导致什么相同或不同的方法?难道不需要研究或不值得研究吗?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研究,找到多快好省的方法,我们还会坚持“少慢差费”的方法吗?第二,在中国的外语教学,说到底是对中国人的外语教学。外国的语言理论产生了外国的语言教学法,例如传统语言学产生了语法翻译法、结构主义产生了句型替代法、功能主义产生了情景法等,这些方法在国外的环境下,产生了大小不等的功效,也暴露出大小不等的不足之处。但这些理论和方法能否用于中国的背景、汉语的环境,外国人却不会告诉我们现成的答案,需要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外国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如果不结合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实际,可以说毫无用处;而要结合这一实际,不了解汉语、不研究汉语、不懂得汉语学习规律和外语学习规律的异同,那是不能想象的。第三,研究外国语言学到底为了什么?有人说,就是为了研究外国语言学本身;有人说,是为了与国际语言学研究接轨;有人说,是为了研究人类普遍的语言,等等,不一而足。但从这些答案里我看不出要排斥汉语的道理。试问:同样研究外国语言学,中国人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还不是凭你懂得一点外国人不懂或不怎么懂的汉语?如果没有你自己不放在眼里的汉语这个“特长”去跟外国人比拼搞“外国语言学”,那你可能什么都不是;再有,人类普遍的语言学难道可以少得了汉语?适用于全人类的语言理论难道可以不包括汉语中的事实和规律?如果真的认为我们所研究的外国语言学是普适于人类全部语言的普通语言学,就更必须要有汉语的参与,而这一任务更多地落在“外国语言学”(如果把它理解为“普通语言学”的话)研究者身上。因此,研究汉语甚至可以说是“外国语言学”研究者天然的使命。最后,第四,中国的语言研究者有个非常好的传统,从马建忠到赵元任,从王力到吕叔湘,他们学习、研究外国语言学,其最终目标无一不是为了建立、发展中国自身的语言学。这一优良传统不应该到我们这一代终结。尤其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在经过了百年的屈辱之后,中国正在重新崛起,中国语言学也要重新崛起,作为中国的语言学者,不论是搞“中国语言学”的,还是搞“外国语言学”的,都应在这伟大的事业中承担起自己应尽的历史责任。

2.外语研究的创新性

不久前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建成创新型的国家。“创新”一下子成了当代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学术界尤其如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外语界怎么办?外语研究,或者说外国语言学研究,应该怎样走创新之路?我想从正反两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1 什么不是创新?

首先必须明白,创新研究必须立足在本学科的基础上,外语研究的创新必须要与“外国语言学”有关。我们当然无法“创造”一个“外国语言学”的理论,但我们所做的却不能离开“外国语言学”这一背景。由于有了“外国语言学”这一前提,因此外语研究的创新就会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我们最好先来了解一下什么不是外语研究的“创新”,也许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探讨什么是“创新”。

第一,纯粹的介绍不是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语言理论可说层出不穷,中国学者如果有机会出国,时时会感到种种新潮的冲击,出于急于让国内的同行共享这一愉悦常会产生一种想将这些新理论介绍进国内的冲动。这诚然是为国内所欢迎的,国内一些学术刊物也非常喜欢这类稿件,一般来说比较容易被接受。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尽管这类文章的录用律很高,但纯粹的介绍却不是创新。请注意这里的“纯粹”二字,所谓“纯粹”的介绍就是以叙述的笔调一五一十地介绍一种新理论或新观点,完全不掺杂介绍者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一种新理论引进之初,这种介绍是必要的,但毕竟是“原始”的。过了这一阶段人们就会不满足于这种介绍,而要求有介绍者对这种理论的主观评价。这时就会出现不“纯粹”的介绍,亦即伴随主观评述的介绍。这就要求介绍者必须深入了解被介绍的东西甚至作专门的研究,其结果,上矣者可以写出专门的论著(如姚小平先生之介绍洪堡特),次矣者能写出专门的研究文章(或以“前言”、或以“导读”的形式出现)。像这种非“纯粹”的介绍就可以看作是创新研究的一种,更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第二,外国理论加中国例子不是创新。由于国内的舆论强调引进外国理论“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有的引进者生怕别人指责他不结合汉语实际,因此在介绍外国理论时常常刻意地强调这一点,或是把原来是外语的例子生硬地译成汉语(说“生硬地”,倒不是因为他译不出通顺的汉语,而是为了保留原书要解释的某一理论或观点),或是仿照外语例子生造几个汉语例子(说“生造”,同样是因为要“说明”原著想说明的那些理论或观点)。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大量的,例如为了说明汉语的“时态”,生造出很多疙里疙瘩的句子等。本来,语言理论是要能说明语言事实的,但在这样的“介绍”甚或“研究”里,却是以语言事实去迁就理论。这种研究当然不是创新。

第三,“解释”别人的理论不是创新。这些年来,要说语言学研究中有什么词最受青睐的话,“解释”就是一个。有人还提出语言研究三阶段论,说什么传统语法阶段是“规定性的”,结构主义阶段是“描写性的”,生成语言学开始到现在是“解释性的”,“解释”是语言研究的最高原则。姑不论这种“三阶段”的说法本身有没有道理(依我看,这种“三阶段”说根本不能成立,“规定”并非一无是处,即使在今天,“教学语法”还必须是规定性的。“描写”和“解释”更不是互相对立、有他没我的,硬要将它们与某种理论捆绑在一起,只能说是别有用心),就算“解释”是语言研究的“最高原则”,也不能成为某些人坚持外语研究只能是用外国理论来“解释”汉语(或者换个说法,是用汉语来验证外国理论)作借口。因为西方“解释”说的提出者同时也是演绎法的积极主张者,他们认为“真正的”科学研究不能用归纳法,而必须用演绎法(这里我们同样先不去讨论“归纳法”和“演绎法”应不应分开、能不能分开)。而演绎法实际就是一个“假设—推理”的过程。因而他们的研究常常先假设一个理论,然后用语言事实加以验证;如果发现有误,便修正假设,再加以验证,如此循环,使理论不断趋于完善。应该说,这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近几十年来,西方的很多新理论都是这么创造出来的。这种方法受到中国一些人的追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跟在西方理论后面鼓吹要用“解释”方法来研究汉语的人,我们却不能认同他们的研究是“创新”。为什么?因为运用“解释”亦即演绎方法的前提是自己提出假设,西方的学者都是这么做的,因而他们的研究无疑是创新。而中国的追随者自己没有理论,用的是别人的“假设”,因而他们的工作只剩下了“验证”。这样的研究,永远出不了创新的成果。

2.2 外语研究的创新

那么,什么是外语的创新性研究呢?其实,从上面讲的“不是创新”的反面,我们就很容易得出正面的结论。这就是:

第一, 要有本土意识。这是从第一个“不是”推导出来的。

外国语言学是产生在外国的,有其产生的背景、土壤,还有各自的针对对象和适用范围,在中国研究外国语言学,可以说肯定不是为了外国语言学本身,而且由于上述背景等条件的先天不足,这样的研究肯定不能超越外国的同行,也无法达到“赶上和超过”西方先进水平的目标。在中国研究外国语言学,不能脱离“在中国”这个最重要的前提。因此,任何想要取得突破性、创造性的外国语言学研究成果,必须以与中国和汉语的实际相结合为前提,而最有可能出成果的必然是与中国或汉语相关的领域,例如对比研究、翻译研究、以及以中国人为对象的英语教学研究,等等。事实上,国内外语界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20年来的研究可说是大量地转向了这些领域,即便以介绍国外新理论为宗旨的文章也很少脱离中国需要的“纯粹”介绍。一些表面上看来没有涉及中文或中国的研究,实际上也常常隐含了为中国语言建设服务的考虑。我们把这个叫做本土意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必须坚持。

第二, 要有问题意识。这是从第二个“不是”推导出来的。

这是上一个认识的深入。意识到要结合中国和汉语的实际这只是外语创新研究的第一步,第二步还要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结合”而不是“粘合”,更不是“迎合”。吕叔湘(1986)早就说过:“外国的理论在那儿翻新,咱们也就跟着转。这不是坏事,问题是不论什么理论都得结合汉语的实际,可是‘结合’二字谈何容易,机械地搬用乃至削足适履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事实上,不光是外语界,整个中国语言学界20世纪以来的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食洋不化,照搬照套,“机械地搬用乃至削足适履的事情”不光是“发生过”,而且可说贯串了整个世纪。当前我们提倡语言学、包括外国语言学的创新研究可说主要就是针对这个情况来的。那么,怎么防止这一情况呢?我认为在于提倡问题意识。前面我们说到外国理论加汉语例子的过程中造出许多疙里疙瘩句子的情况,其实这里就已经隐含了创新的可能:如果要造出不通或不顺的句子才能说明某种外国理论,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这种理论在解释汉语时有不足之处,或者是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不深不切,或是还没有找到外国理论和汉语之间的切合点,或是这一外国理论根本不适合于汉语。总之,被迫造出不通不顺的句子就是“问题”,从“问题”出发深入思考,我们就有可能产生突破性的见解!由于“问题”常常是在套用外国理论生造汉语句子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们还可以“逆向思维”一下,如果不要生造,就使用地道的汉语句子,看外国理论能否适用,这样也许能得到更大的启发。这就是我(1997:1)主张的“换一种眼光”。

第三, 要有理论意识。这是从第三个“不是”推导出来的。

前面我们提到,“解释”不是唯一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现在有人对“解释”的过度吹捧,同时我们也不认为“归纳”和“演绎”是可以分割开来、只取一端的研究方法。成功的研究,都应该是“归纳”和“演绎”方法的结合,但相对来说,作为创新研究,演绎法更应该得到重视。正确的研究方法应该是:通过收集归纳部分事实,经过提炼,提出假设,再到更多的事实中去进行论证,推导出更具一般性的道理;如果发现事实与假设相矛盾,则修改假设,再进行论证;如此反复,使研究不断深入。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创新”的关键在于“假设”,假设得到验证则成为理论,假设得到证伪也具有理论上的价值。目前国内一些“解释”论者的最大问题在于缺少自己的“假设”,他是把外国人的假设作为假设,而致力于在汉语中证实或者证伪。由于外国人的理论假设并不是从汉语的事实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在汉语中无论得到了证实或证伪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因此这类研究不论对于外国语言学也好,对于中国语言学也好,都不能说是创新的研究。之所以会把这样的研究看作就是理论研究,是因为他们从根本上缺乏理论意识,缺乏自主创新精神,还是骨子里的崇洋媚外思想。要真正做到外语研究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我们自己发现的事实,例如中国人学习外语的事实、外语和中文对同一现象表达不同的事实,来提炼出自己的假设和理论。

3.外语研究要顶天立地、眼高手低

3.1 外语研究要顶天立地

“顶天立地”的概念是教育部部长周济2006年11月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他(2006)指出:“不少科研项目‘两头够不上’:上不着天,与科学前沿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下不着地,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关系不大。很多论文只是简单重复的跟风研究,没水平,也没有现实意义。”而今后的发展,“应该坚持‘顶天立地’的方向。所谓‘顶天’,就是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造国内外高水平成果;所谓‘立地’,就是要高度重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解决发展实践中大量的科技问题”。周部长指出的现象,在外语界同样存在。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可说也处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既没有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又重视不够。因此,今后外语科研的发展方向,同样应坚持“顶天立地”四个字。外语科研的“顶天”,就是要瞄准国际语言科学研究的前沿,结合中国的需要和汉语的实际,拿出原创性、能够立足于世界语言学之林的成果来。这方面最可能取得突破的是两个领域,一个是立足汉语的普通语言学研究,这可以成为对世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另一个是结合汉语的翻译学理论研究。由于汉语汉字与世界大多数语言文字之间的重大差异,建立在汉外互译基础上的翻译理论肯定会对现有的翻译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可说大有可为。外语科研的“立地”,则是眼睛向下,做一些切切实实的工作。这方面最重要的也是两个领域。一个是中国的外语教学。以英语而言,现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学习英语的人口,学过英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英、美两国的总人口,但效率之低也令人瞠目结舌,据调查95%的人学的英语根本派不了用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英语教学本身也可以从中找找原因,其中一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果我们能走出一条使中国人多快好省地学好外语的途径,这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能不会亚于一项重大的科技发明创造。另一个领域是翻译。1998年以前,中国学者对翻译理论的重视不够,人们讨论的常是翻译有没有理论、要不要理论之类;本世纪以来,翻译理论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大量的西方翻译理论介绍和引进、一大批翻译方向博士生的培养,使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个少见的高潮。但一个倾向掩盖着另一个倾向。我们发现,一方面是翻译理

3.2 外语研究要眼高手低

这是对从事科研工作者的一个很基本的要求,我们希望特别提出来提醒年轻的研究者、特别是硕博士们的注意。“眼高”就是眼界要高,要瞄准国内外的学术前沿,要有创立新学说、新理论的勇气;“手低”就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眼高”包括不迷信权威、不崇拜洋人,但如果“眼高”不能伴之以“手低”,就会变成妄自尊大,反而成为人们的笑柄。“手低”,最重要的是打好基本功,对于外语研究者来说,首先要提高英语、特别是汉语的水平,这是从事任何与语言相关的研究的最重要条件。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在从事汉外对比研究时,人们常常感到没有把握的,不是外语,而是我们的母语——汉语;在从事翻译实践的时候(不管是中译外,还是外译中),出问题的,也更多地是在汉语而不是在外语上(中译外是理解问题,外译中是表达问题)。20世纪中国人的汉语水平每况愈下,外语专业学生尤其明显。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总结,包括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当前外语界的总体理论研究水平不高,可能与中文水平不高大有关系。新一代的学者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序[J].载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C].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2] 潘文国.换一种眼光何如?──关于汉英对比研究的宏观思考[J].外语研究,1997(1).

[3] 周 济.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和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自《中国网》,网址: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6-12/06/content_746220

2.htm,2006-12-06

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史料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05方案”实施13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与研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纲要”课教学面临时代发展而带来的巨大挑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实效性提升等方面依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史料教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历史教学界兴起的“新历史”思潮下倡导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得知识。”[1]其基本理念是:“学生不能仅仅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因而这就涉及到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的问题。惟有通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2]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将这种方法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教学已成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3]

但是,史料教学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在国内高校的“纲要”课教学中,尚未发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成果。而且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在我国,史料教学始终未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对历史教学的巨大的意义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史料教学对于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的巨大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具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等表述为引领,构建“纲要”课史料教学模式。以重大问题、重要热点、难点为中心,通过科学的史学方法训练、逻辑训练,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观,拓宽加深历史眼光,增强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发展规律与形势的能力。

首先,以史料教学为基本途径,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工具,全面提升史学素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要论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的资政育人作用,并多次阐述总书记。2013年他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欧洲演讲时强调,历史是了解现实的钥匙。他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贯彻上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提升教学效果,筑实中国近代以来的“四个选择”的历史逻辑,使学生能够自觉树立“四个自信”,坚定跟党走,负起历史与时代交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其次,以史料教学为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史观,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武器,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是新形势下“纲要”课的教学新任务。

近年来,为了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需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网络等媒介,借“学术研究”名义,将自身装扮为学术公知,利用大学生猎奇、反传统和崇外的心理,以宣扬西方价值理念来淡化意识形态、消解政治认同;以大学生最常接触的传播形式,娱乐化、庸俗化历史史实,以此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利用各种自媒体不断炒作当前社会中的不良现象,随意剪裁、虚化历史,诱导学生走向思想的误区,造成受众群体思想和价值的混乱。因此,“纲要”课的课堂只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才能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伎俩,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育其对党、国家和民族深厚的认同情感。

再次,以史料教学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事实辨识能力,是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现实诉求。

以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为特征的信息革命无疑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以慕课为代表的免费大学网络教育风生水起,知识的获取变得十分容易。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受到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上课时抬头的少了,看手机的多了;看书的少了,听故事的多了;课堂提问的少了,网上议论的多了;严肃性的少了,媚俗戏谑的多了。面对种种新的变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正确的态度是:在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则性的问题上要坚定不移,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吸引力、说服力,把学生从手机的巨大诱惑中拉出来。这样才能在移动互联时代推陈出新,使思政课教育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四,以史料教学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学科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内在交叉融合的自然需求。

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非常特殊。首先,它是一门思想政治课,是要采用学习历史的方式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中要求的“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其次,它又兼具历史学的学科特征、规律、原则、研究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往往是对“既定的”史实和结论进行复述、记忆。而忽视历史学“论从史出”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将史料教学应用于《纲要》课,充分契合了“纲要”课的课程特点。将各种史料引入课堂,使学生从历史证据中建构过去,梳理历史逻辑——历史的因果关系和历史的规律,增强学生认识和分析历史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使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史料教学的教学形式及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培训学生掌握基本的查找资料的方法。开学之初,邀请图书馆负责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介绍CNKI、读秀、大成老旧刊等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史料收集途径、方法。可以结合问题,给学生提供图书目录,这些图书经过精心挑選,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不是只开列一种,而是尽可能多地把相关传记和研究论著都开列出来,使学生能够从比较中悟出历史的真实意义。目前,我校“纲要”教研室在学院的支撑下,逐步建立起特色资料室,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大量精品图书和一手史料,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可以借阅。

(二)教学过程:多种教学策略并用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史料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与其他的教学方法交替、转换使用,实现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整合,用其他教学方法的“长”来弥补史料教学的“短”。这种整合是史料教学法为体,其他教学法为用。

1. 史料教学是教学灵魂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史料教学大致有三个步骤:精选问题——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感知——分析讨论。

实施步骤:

(1)教师精选问题,分配任务。老师按照课程目标、课程要求,依据教材,将上编和中编(前7章)主要内容概括成若干问题。教师在第二周课上,将本学期讨论的所有问题按照学号顺序分配给学生,每2-3个学生分配1个问题。

(2)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分配到的问题,查找、阅读、整理材料,利用材料解决问题。阅读感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学生亲自动手,去了解事实和背景,身临其境地感知问题。对此,要有严格要求,即每道题搜集10000字以上(至少有四种类型,20则以上)的材料,如果是3人一组则要求15000字以上,严格按照史学规范,注明出处。整理成电子版,在发言前一周提交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并打印出来,在发言前交给任课老师。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3)课堂讨论。对问题的分析讨论是关键,教师可做导航员,也可以平等角色参与学生的讨论。每次课(2课时)大概讨论3-4个问题。由负责该问题的学生主讲(每次课大概7个学生准备,3-4个学生主讲)。学生利用搜集到的材料对问题进行阐释,并展开讨论。

教师在上课前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审阅本周主讲同学搜集到的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点评、总结,帮助学生得到准确的历史结论。教师注意把握时间,控制发言、讨论节奏。

非主讲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讨论表现是平时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思维导图法辅助史料教学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的将大脑的思绪、想法呈现出来。思维导图是一种有用的图形技术,是对发散思维的表达,被公认为是21 世纪最有效的思考训练工具。思维导图的特点决定它适用于历史脉络的梳理、原因分析、结论推导等问题的解决。因此,在《纲要》课堂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入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逻辑训练。其作用在于: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第三,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有积极影响。第四,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老师确定教学主题,提出问题。问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把关。既可以是教材中的重难点,也可以是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形成的问题。最好资料丰富、却具有一定争议性,有讨论的空间。另外,老师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逻辑层级,能够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2)教师画出逻辑主干图。

主题确定之后,教师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画出问题的逻辑主干图。主干图要将逻辑要点呈现出来。对于推导出结论要用的资料,老师心中有数,必要时,可将材料查找途径及逻辑推理的方法介绍给学生,为学生自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导向。

(3)把学生分成课题小组,展开自学、讨论。

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逻辑主干图,明确各自的学习任务。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统一完整的认识,将老师的思维导图主干图补充完整。

(4)各小组展示研讨成果,并评价其他组的学习成果。

每组派一名学生阐述本组的研讨成果,包括对所研究专题的认识,研讨的过程,在研讨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及心得体会。其他同学对其认识有不同观点,对其研究过程有异议,或者对其困难有其他解决方法的可畅所欲言。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他们可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相关材料,借助思维导图有条不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仅是在学生出现争执或者偏差时进行及时的指导。

(5)教师进行补充,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当所有小组完成阐述、评价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并补充自己所掌握的相关史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对于研究不够透彻的知识点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最后把各个小组的研究组合起来,给学生关于研究主题的一个完整的认识。各小组针对其他同学的建议和教师的讲评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发布最新的思维导图,形成对主题的完整、深刻认识。

3. 讲述法是史料教学模式中的填充剂

与史料教学结合最密切的无疑是讲述方法。在教学过程需要的时候,教师要用自己的“口才”让学生活跃思维、激发情感、增进知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这不单纯是一种教师知识艺术的展示,更起着穿针引线、点拨激励的重要作用。

(1)突出教学主题。“纲要”课要围绕“四个选择”的实现,重点讲清楚中国梦与中国近代历史任务的关系,与近代以来社会各阶级阶层奋斗史之间的关系,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梦充分体现100多年来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竭力探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和辉煌。

(2)探索设计新的教学内容:教研室拟定统一的《教学大纲阐释》。《阐释》依据教材,但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材和课堂之中,以提高育人成效。

(3)贯通历史与现实,增强教育实效。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与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为切入口,结合广东地区丰富的近现代历史资源。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擅长领域逐渐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通过个性化的阐释风格、语言风格和特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 场景再现法是史料教学模式中的延热剂

历史是过往的现实,学生会深感陌生。在课堂中可以使用情景再现法。例如学生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作剧本,经过排练,在课堂上再现“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等历史场景。用切身的体验,让学生感知历史,增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三)评价与考核

考核方式的优化,既要作为教学改革的抓手,同时又要服务于教学过程。为此,进行以下改革,呼应史料教学的教学过程。

1. 期末考核

(1)考核内容改革:课程考核直接的目的,一是为了评价教学效果,二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纲要》课考核方式要围绕实现这两个目的来进行设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怎样,需要从知识、能力和思想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纲要》课的考核,要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努力有好的表现;使个别消极学习的学生不得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总之,《纲要》课的考核的内容,要能够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和使学生收获更多。

(2)试题设计改革:理论考试题的设计要侧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仅仅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向考察学生基于史料的开放性历史思维。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命题时,提高主观题的比重(占80分)。传统题型中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予以保留,增加两种新题型:材料应用题和观点阐释题。单项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但要提高试题质量,试题覆盖面要广。材料分析题,考察学生的“史学”、“史识”,对史料的理解和解读。要增加材料的数量,多选取一手权威史料。材料与试题关联密切。学生不阅读分析材料就无法作答。材料应用题侧重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时,结合时事,提供相关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观点阐释题考察学生的“史才”、“史观”。列举对某个重大历史问题,几种代表性观点,提供相关史料,要求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2. 平时考核

(1)平时考核的方式更加丰富。

目前平时考核考勤所占分数比例较重。改革之后,降低考勤所占分数比重,提高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作业)所占分数比重。使平时考核真正起到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而不仅仅用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到勤率。

(2)平時成绩的考核标准要得到有力的落实。

平时考核规定应包括两部分:对课堂纪律做出明确要求以维护教学秩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做出奖励性规定,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考勤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固定座位的办法方便考勤和提高出勤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互动和掌握课堂情况。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针对不同考核方式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平时成绩给予公正评判。

(四)成果的保存与展示

积极寻求网络技术支持,将学生搜集到的优质资料、优秀作品进行归类、保存、共享、传递。

三、史料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

史料教学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实施两年来,已有一万多名学生参与其中。逐渐建立了将史料教学方法应用于“纲要”课堂的教学模式,包括科学的理论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操作程序、多样的教学策略和合理评价体系。切实有效提升了“纲要”课教学效果。

首先,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对相关领域的基本史料有了初步了解。学会使用CNKI、读秀、大成老旧刊等数据库。部分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某些流行于网络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有了质疑的态度。在课堂讨论中,大多数同学能够运用查找到的史料,进行理性讨论。

其次,调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考试所考察的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过程密切结合,不认真听课、做作业,考试就无法获得理想成绩。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完成作业。例如,在期末考试中,很多同学就用了课堂所训练的画思维图的方式进行答题。这说明他们已经掌握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有效杜绝了考试作弊现象。自改革以来,期末闭卷考试均无发现作弊行为。

再次,将逻辑训练、思维导图等新颖的教学方法用于“纲要”课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掌握人文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助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这将提升“纲要”课在思想政课程体系和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将史料教学的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先行先试的创新性实践。既体现了“纲要”课历史学科特色,又提升了其作为“思政课”的思想教育效果。从而切实有效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应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所面临的挑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J].历史教学,1988(10).

[2]马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教学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

[3]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4]李丽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探析[J].高教学刊,2017(04):68-69.

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医学;语言;人类文化

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现象。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从来都离不开人类的文化背景,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又为医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医学的发展。

1 人类文化语言学概述

人类文化语言学(ethno-linguistics)之名正式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为“思维、语言、文化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随着人们对于文化与语言的深入探索与研究,已经逐步接纳和认可了这一新兴学科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基于语言、思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界定起的语言世界观,是人类文化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到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人类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等,加快了语言世界观进入到现代文化人类学及语言学的讨论课题中来,更多的语言哲学家、人类学家及语言学家,致力于这一话题的不懈研究,并将这种研究的兴头持续到今天。

文化语言学研究语言现象和同语言相关的文化现象以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来揭示语言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也可以通过考察文化来解决语言上的问题。文化语言学是解释性的,正如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一样,文化语言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

2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医学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2.1 医学学科從整体到局部都明显体现着“人是目的”的思想

医学对于人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来的,在这种根本性作用的驱使下,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实现了保证人类健康发展的最初目的,并且,随着人类对于医学的研究与探索,它也远远的超出这一单纯性的目的,转而在更多的领域内丰富和完善着人类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空间。邱鸿钟先生的《医学与人类文化》的书中深刻而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古往今来医学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人类文化的视角,对于医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医学是一门直接服务和作用于人类的科学,其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明显地展现了最初的本质——“人是目的”。

医学的对象是人,不仅仅是躯体意义上的“人”,更是活生生的社会存在。因此医学不但具有自然科学的本质,还具有人类文化的本质性特征。这样综合的把握医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才能够让我们在更加深刻的层面上了解和认知人类医学的本质、目的和要求。如果割断医学与人类文化之间的联系,医学仅仅只是一门功利的技艺,从而失去其自身发展的活力源泉,并且很难自始至终地贯彻和保障医学造福于人类的宗旨,从而失去医学的真正本质,并且,人类的文化精神也会随着医学的生命细胞枯萎而备受伤害。文化是人的文化,医学也应该是人的医学,而人又是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因而,医学也应该是具有文化特征的医学,表现出鲜明的医学“文化性”。

2.2 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滋养着医学

从近现代以来,医学研究就以更加快速的发展步调进行到了专家学者的科研视线之内。 随着人们对于医学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医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被认知和接纳,如历史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都与医学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医学并不单单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技术,同时它也是一种有着内涵与品味的学问。邱鸿钟在《医学与人类文化》一书中探讨了医学与宗教、哲学、民俗、语言文化、政治、经济、法律、战争等之间的关系,以更为详尽、彻底和综合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医学与人类文化间所存在的种种密切关系。

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孤立于人类社会文化之外的,而是与人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人类文化的各方各面不仅为医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发展于人类社会文化之中,医学的进步离不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且医学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包含内容,左右和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3 医学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医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类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必然与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内在的、直接性的联系,因而,必须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的发展演化趋势,以更好的把握人类医学的价值和作用。

刘运兴等总结了医学与人类文化的关系:(1)医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技术,它贯穿于人类发展史的始终,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纯性的在实验室和病房中就能够进行研究的学问;(2)医学涉及范围广泛,它不仅仅是医学专业人员进行现代的医学教育模式下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和理论的同义词,它还包括了疾病防控、卫生护理及健康保障等辅助性和连带性的概念,更包括了经济、政治、艺术、法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下,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措施,以保证医学的实践应用;(3)医学不但有自身的内部发展运行知识体系,同时还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不断的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成熟的知识运行体系,并以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建立起知识与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系,因而,它不仅是人类智力意义上的科学,同时也是人类文化意义上的科学。

3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医学与语言的关系

3.1 语言使人文精神成为人类医学的灵魂

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其本质是因为人类具有其自己的语言,并且由此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世界。

人文主义是一种对于他人价值的承认与尊重,是人一定情况下,为了更好的适应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而采取的适应性策略,在这样的策略影响下,会将自己的行动看成是他人的行动,以保持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性。现象学将人类医学称之为“活人之术”,这种理解视角与中国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有着相通之处。中医认为,“医者,仁也”,这种观点和看法更加注重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其中,“仁”是一种源自于对人类关系的认识,它是处理一切医学问题的基础和根本性原则,因而,中医认为人类医学的本质就是“仁”这种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任务应使每一名医疗工作者具有对他人痛苦的移情能力。人类医学不但需要自然科学教育,更需要人文主义的情感教育。人类是世界生物群落中唯一会产生内疚、自责、焦虑不安等情绪的动物,也是唯一会患有精神病的动物,因而,与病患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倾听病患的心理声音, 既是道德伦理性问题,同时也是医学的必然性要求和本质特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障碍,不仅仅存在于医患二者对于健康和疾病价值认识的巨大差异,同时还存在于医患沟通信息的不对称性。例如,医生会用医学专业术语记录病患的病史,而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信息、细节性问题,就会被医生忽视;人文精神在病历史中缺失,是导致当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矛盾冲突日益加剧的根本性因素之一。因而,现代医学教育不仅需要科学知识传授,更需要医患沟通训练的人文精神教育。

3.2 现代中医研究的许多困惑源于语言逻辑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医行医注重结构主义的指导,而西医则较为注重还原主义思想的运用,如果从西医的还原主义思想来解读中医的结构主义,就会将中医西医化。在《医学与语言》一书中,邱鸿钟指出,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以及所形成的文化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的不同性。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对于中医与西医的争论,主要体现了语言幻象及语义方面的探讨,而这样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中医与西医的差异性,主要是基于中西方文化层面的差异性提出来的,这种差异是由于对人体生理和病理命名的不同习惯而造成的。其实,人类命名构造的一种可以扩张,但不可分割的结构理论是阴阳结构理论,这种结构理论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套箱。中医与西医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逻辑世界的概念,这样的不同应理解为是用不同的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不同,而不是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不同,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民族用本民族的语言所架构起来的一种医学文化结构,因而,从本质上来讲,中医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都是基于中西方语言逻辑方面的差异性而产生的。例如,相较于西医而言,中医有更为丰富的关于肤色观察的词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分析语和综合语在经验记录和颜色知觉方面的影响性。可见语言对于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束缚性。因而,优秀的医生要主动思维,实际灵活运用原则和经验,,故中医说“医者,意也。”所以我们认为,只要人类在开口说话,语言学方法就是永恒的。

3.3 现代医学需要深刻的临床实践和细致缜密的语言逻辑分析

理解患者的语言和心理应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备的从业技能之一。人有精神是人类生活的本质,因而,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就是对人的根本性关注。大部分医生从临床实践中都能够感知到人类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人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間接的关系的,如邻里、兄妹、亲子等。

精神分析疗法中医生需追溯患者既往经历中所受到人和物的影响,以此分析患者的精神病因和病理。不仅是心理医生,所有的临床工作者都应该主动运用语言技术去了解患者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精神分析疗法中运用“共情”技术,站在患者的处境、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建立良好治疗关系;运用“面质”技术,鼓励患者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逃避现实,帮助心理患者康复,这些技术中积极的语言可以起到心理激活的作用。上面所说的“共情”、“面质”等技术,心理治疗中还有解释技术、指导技术、移情与反移情技术、情感表达技术等都是语言艺术在医学活动中的实践。

4 结语

20世纪末,美国恩格尔教授撰文批评了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中强调了医学的人文特征,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医学相关问题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医学的本质,保证医学人类造福的健康轨道,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且医学通过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医学实践中有了人类语言和文化的介入,将会表现出更多的生命力,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和更大的价值, 而非是一种功利层面上的技艺,从而实现人类文化及医学发展史上的大医医国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邱鸿钟.医学与语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3]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1).

[4]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5]梁浩材. 医学与语言: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读邱鸿钟《医学语言》有感[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1:77-78.

[6]刘运兴,焦春荣. 一个引人入胜的医学研究领域──评《医学与人类文化》[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91-93.

[7]沈铭贤.新的视界:用文化观照医学─—读《医学与人类文化》有感[J].医学与哲学,1995,03:166-167.

[8]何裕民.用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读《医学与人类文化》有感[J].医学与哲学,1995,12:666-667.

上一篇:统计学课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遗产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