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17

一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我在担任本校美术课的同时,不断兼任班主任工作及其他,有人戏说我是学校的后补人员,其实是中坚力量。在参加工作的近十年中,得到学校许多老教师和行政领导的帮助,在增长自己综合能力和不断探索教学规律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现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任职期间,不断加强品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成为学生道德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教师的政治观念、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甚至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诸葛亮《出师表》中有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不恶小而为之。”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每一细小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由于本人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能胜任初中所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搜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结合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熟练运用多媒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教学效果评价良好,能根据新课改教材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具有独立编写切实可行教案的能力,主动积极参加新课改研讨,独立撰写教育论文。2011年9月《语文教学与审美情节的培养》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南研究中心被评为一等奖 。

教育工作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它的成败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社会进步。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正是影响这个意义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育工作能力,还必须具有一定教研工作能力。我能熟练运用教育原则、方法,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正面教育,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经常利用课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在讲授《兰亭集序》的教学中,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进行思想教育和艺术情操陶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爱护人类文化遗产。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带学生到课外写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绘画技能,开阔视野,领悟大自然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美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个人素质提高方面

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观念,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知识,我在家自学计算机相关课程, 2006年——2008年参加,黄冈师范汉语言本科专业学习,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09年年参加高

一、高

二、高三年新课程培训,信息教育培训。

四、履行职责

任职以来,本人尽职尽责,做好学校美术的各项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和教育教学的同时,每逢重大节日、会场布置,积极配合学校设计策划活动的布置装饰工作;开学初、期末,协助后勤搞好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熬到深夜,不计个人得失。任职以来,每年都超工作量,而且从不无故矿课,无故请假,受到领导的好评。

另外,XX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认真组织指导班委工作,注意班干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利用班会开展专题性活动,以身作则,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带动学生,成绩不错。

一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我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到XX年为止还担任班主任工作,自工作以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关心自护每一个孩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优异,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在我的辛勤教育下,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升入高中。

XX年,由于工作出色,我担任年级主任一职,并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我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以校为家,来到老师前面,走在老师后面,出满勤,干满点。我平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时刻把年级的工作放在心中,把年级的学生放在心中,把年级的老师放在心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工作中我和老师细心沟通和交流,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我善于创新工作思路,为把年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我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XX年我探索实施记分制量化考核细则,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欢迎,使年级工作有章可循,打开了年级工作的新局面;XX年年我在年级中实行一日流程管理,使年级的工作良性发展,而且上了一个新台阶;2010年,我又结合一日流程管理推出了年级细节化管理,使年级的工作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大的飞跃。每一条工作思路的背后都有艰苦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

我爱钻研业务,喜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1999年就获得省优质课二等奖,后被评为市级语文教学能手,我没有停住前进的脚步,我为了使我的业务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我不断寻找机会外出学习,并在工作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路。XX年年我光荣的被评为潍坊三中首届名师。我最大限度的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拉动作用,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教师,不断的为年轻教师提供示范课,给年轻教师听课评课,让一个又一个的年轻教师站稳了讲台。在年轻教师的成长沙龙活动中,我和年轻教师一起探讨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如何进行课改研究;在学校的业务培训会上,我和老师们探讨如何说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在班主任培训会上,我为班主任作了报告《我工作,我快乐》等等;我在名师博客上每年发表5万字的教育教学论文。我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讨,现有国家省市地级获奖论文十余篇。我的付出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一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2013—2014学年度已经圆满结束,为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也为了便于各级夹袄于行政主管部门对我的考核评估,现将本学年度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专业职务履职等级:中学一级教师。

二、主要工作任务:

1、高一年级138班和45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2、高一年级145班班主任工作。

3、高一级部副主任,主抓教学工作。

三、政治思想工作:

在这一学年中,一如既往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岗敬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团结同事,为人师表,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教师法》规定的相关义务。

四、教学工作情况: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制定课堂评价细则,实行周评、月评计划,奖励先进,激励后进,打造高效课堂。在两个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其中万志锦、叶陆军等多次获得年级第

一、二名。在级部举行的演讲比赛中李永强、潘晓乐分别夺取了第

一、二名。

五、班主任工作情况:

为了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制订了“脚踏实地,步步为赢“的班训,在班委的选用时,力争使全班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搭建家校合作平台,指导亲子交流。加强体育技能训练,在2013年冬季篮球运动会上,本班球队荣获第二名。

六、级部教学工作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工作,指导备课组开展语文教考研究和课改工作。重视语文教师团队建设,实施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带领组员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七、教研成果:

2013年12月,撰写的《语文教研既要创新,更要务实》一文在中国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发表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

一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1、发球次序错误

2、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地面

3、鸣哨8秒内未将球击出

4、球未被抛起或未使手清楚的撤离就击球

5、双手击球或单手将球抛出、推出

6、球抛起未击球

7、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未通过球网的垂直面

8、球触网后落入对方场区外

9、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

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判罚依据

1、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 2.、对处于前场区内高于球网上沿的对方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3、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比赛中第二裁判员对那些犯规可以鸣哨并做出手势

a)接发球队位置错误.

(b)队员击球行为时触及球网和第二裁判员一侧的标志杆.

(c)网下穿越进入对方场区(队员的一只脚或一只手完全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队员身体的其他部分触及对方场区;队员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影响了对方比赛).

(d)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和拦网犯规.

(e)球从过网区以外过网或触及第二裁判员一侧的标志杆.

(f)球触及场外物体或球触及地面而第一裁判员处于难以观察的情况时.

奇数队(偶数队)按“贝格儿”单循环比赛的编排,轮次,场次 奇数队:

1~7个队分别用1~7表示;轮空用0表示,那么 第一轮

1-0,2-7,3-6,4-5, 第二轮

0-5,6-4,7-3,1-2 第三轮

2-0,3-1,4-7,5-6 第四轮

0-6,7-5,1-4,2-3 第五轮

3-0,4-2,5-1,6-7 第六轮

0-7,1-6,2-5,3-4 第七轮

4-0,5-3,6-2,7-1 队(队-1)/2=42/2=21场

偶数队:

一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职称 评审

[作者简介]杨富民(1968- ),男,甘肃庆阳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分院财会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与高职教育。(浙江湖州313000)

一、引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与普通高校以培养研究型、知识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定位有着本质的区别。定位的差别要求师资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要有相应的不同。在教学方法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注重和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而实施实践性教学环节就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操作的教师队伍。这样的懂技术、会操作的教师不仅要经过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锻炼,即来源于生产管理第一线,又能回到生产管理第一线,而且要取得相应的生产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才能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不然自己都没有相应的技能,怎么施教于学生呢?所以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学校要从专业职务资格及技能、称号方面给予引导和倡导,创建一个教师学技能、教技能的机制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支真正从事职业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创建这样的机制和氛围呢?我认为其中关键的一条是要从改革教师的职称入手,把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改革成相应的行业职业资格职称,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鼓励教师学技术,钻研技术,而后再传授技术给学生,这样教师在提高自己技术职称的同时也就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从而把职业技术院校办成一所真正的职业技术训练之地,成为广大学子职业人生的起航点。

二、现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对在各类学校任教的教师所达到的学术研究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一种分类评价和认可的标准与标志,它不仅有利于引导人事工资分配制度与教师教学能力、学识水平的合理挂钩和设置,而且有利于激发教师专心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是一项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我国教育质量的制度安排。它对提高我国教师的地位,改善我国教师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高职院校使用目前这样的评审制度却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不相吻合,也越来越背离高职院校教师所应具备的懂技术、会操作,既是行家里手又是教师的素质要求,所以现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着不小的缺陷,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现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采用普通高校的评审体制和方法,难以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高校的教师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知道,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生源质量、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职业定位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高校的教师在素质要求方面理应有所不同,才能体现出这种差别。在职称评审方面也理应采取不同的评审条件,适应不同的评审标准才能与两者不同的要求相适应,但现行的评审条件和评审标准却体现不出这种差别,两者使用同一个条件和标准来进行评审,使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手段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这个矛盾不解决,不仅会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会形成误导,在教师与学校的要求之间产生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的不和谐现象。

2.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仍然只注重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的数量、级别。他们并不关心或注重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水平,这与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也存在着冲突。评审标准本质上也是一种导向,为了能早日评上职称,作为理性人的教师,尽管知道这种评价标准不尽合理,但为了个人的利益,一般都会跟着这种指挥棒走,平时不去研究教材教法,不去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是想方设法地发表论文。至于上课,只要应付了45分钟就算“完事大吉”,但只要论文发表了,不但职称可以评上,而且还会得到学校的奖励。社会上一些评价机构,评价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高低,仍然沿用评价普通高校的做法,用发表的论文数量来作为评价指标,客观上对这种不合理的导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于发表的论文到底与教学质量有没有相关,相关程度如何,就不得而知。但我想国内目前屡屡出现的学术腐败现象和论文剽窃现象应与目前职称评审制度的弊端是分不开的,这应引起我们的思考。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现的“晏才宏现象”为什么就得不到大多数教师的仿效也与我们目前的制度导向有很大关系。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倾向性问题仍是“重科研,轻教学”,它正是由这种评聘制度的弊端造成的。我国普通高校的职称“指挥棒”——论文和外文,今天也同样逼着高职院校的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写论文、学外文上,而投入到教学上的时间、精力却很少。

3.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只注重理论水平的考核(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都考查的是理论水平)。忽视教师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考核(对所有的教师都是这样,包括实训指导教师),与高职院校倡导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这种评审标准对目标的偏离不但不能引导教师向技能型和操作型发展,而且还会导致评价结果的错误,即把一个合格的教师评为不合格的教师,把一个具有某一任职资格的教师评为不具备该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而把一个不具备任职资格的教师评为具备该任职资格的教师。这种评审标准还会引起评审过程中的种种寻租、贿赂等不正当评审行为现象的出现,导致评审会成为一个“评人缘会”“评人情会”“评金钱会”,使职称评审上有可能再次出现我国证券市场评审委中的“王小石”现象,所以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三、改革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构想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和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承接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2005年11月份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关键要有一支师德好、技能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和造就这样一支素质过硬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资队伍,首先要改革现行的一些不合理制度。目前就要改革现行职称评审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保证职称评审制度的合理、客观、公开、公正,使职称评审成为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一个有力的手段。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革。

1.改革现行的职称评审体制,与普通高校教师职称分开评审,采用不同的评审体制、不同的评审标准、不同的评审条件。那种与普通高校“一刀切”“一个模式”的做法不可取,只会助长高职院校的教师为了评上高级职称也去放松教学,整天忙于拼凑论文,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很不满意。只有实行分开评审才能真正体现这两类学校在办学方针、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上的差别,也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目前对两类学校实行的统一评审的体制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也体现不出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普通高校,在评审时可以注重理论与科研方面的要素,但对高职院校来说则是完全没有必要,或者说不应该以此为主要依据。

2.改革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标准与条件。在评审标准中增加能反映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内容,减少或剔除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相符的科研成果与论文的要求,加入能反映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操作与技能方面的素质考核内容。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操作型的应用人才,不是培养研究型和理论型的创新人才,所以在评审职称时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拿出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文章,实在勉为其难,只能助长学术腐败,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并无好处。凡是熟知晏才宏的人都说,他之所以没有发表论文,是因为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教学上,为学生答疑、补习占据了他的大量业余时间。

3.改革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名称或称号。实行相关行业的职称名称或称号,以强化技能特色,营造职业技术氛围。现行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职称的名称,分别是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这种名称更多的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衡量的,并不能或完全没有反映出教师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与熟练程度。如果是普通高校,由于对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素质要求,所以用这些纯理论性的名称称呼是恰当的,而对高职院校来说就不合适,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强调的是具备行业技能操作水平与技能,对理论性素质要求相对来说较弱一些,所以用这些称呼与其对教师的要求并不相融。相反如果用相关行业的职务资格名称则更相称一些,也能反映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比如会计师、审计师、工程师等,而会计学教授、审计学教授、物理学教授等对高职院校来说显得有些不协调。

4.改革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与管理的机构。由目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改由相关行业里的技术能手与行家里手或行业协会组成的评委会来组织评审。评选的方法也由看论文、审科研项目改由现场操作演练,看技术掌握程度与熟练程度,看故障的排除技巧与技术改进等实践环节的方法来进行测试评审。如此评选出来的高职院校教师才是真正的懂技术、会操作的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由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才是真正的高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学生零适应期的就业,才能实现学生“进得课堂、下得车间”。

5.改革现行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管理办法。彻底废除职称终身制制度,采取目前相关行业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定期年检制度,实行每两年或一年考核或年检一次的做法。以督促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水平,避免躺在老本上面吃老本而跟不上技术变化与更新的要求。对取得了高职教师资格却长期不执业的教师注销其职称资格,如要想重新执业就必须重新取得教师职称,以避免知识老化、技术陈旧所带来的无形损耗。

[参考文献]

[1]杨德广.从晏才宏现象折射教师评聘制的弊端[EB/OL].东方网,2005-4-22.

[2]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04(1).

[3]温家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1-7.

一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实际上,2018年以来,监管层一直在进行着银行业补充资本的推进工作。2月,央行发布公告,鼓励发行具有创新损失吸收机制或触发事件的新型资本补充债券;3月,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11月末,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12月,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会议,研究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6月,中国银行召开股东大会,就“审议批准发行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议案进行过投票,审议结果为通过。历经近一年的时间,永续债发行在即,商业银行今后将可以运用新的资本工具以满足国际或国内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为今后可能增加的信贷投放夯实基础。

此次中国银行拿到發行永续债的正式批文,表明永续债发行工作正式落地,未来推动速度加快。此次获批距离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仅过去了23天;距离2018年的2月央行发布公告鼓励发行具有创新损失吸收机制或触发事件的新型资本补充债券也不到一年时间。

永续债发行渠道的打开,表明中国银行的资本结构得以丰富。此次中国银行获批发行永续债为国内首单,今后其他商业银行可以借鉴,丰富了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并降低获得资本的成本。此前,中国银行业一级资本基本由普通股权权益组成,资本质量虽然较高,但是也使得核心一级资本与一级资本内容基本同质化,导致银行资本获得成本较高,降低了中国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根据国外银行的发行实践,永续债属于混合资本工具,兼具债务和股权两种特性。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如果银行面临财务困境或强制递延条件出现,股息有可能递延支付;第二,永续债通常具有次级属性(有待正式条款明确),顺序排在高级债务之后,破产回收率较低;第三,具有吸收损失的能力,即触发特定事件后,债券发行人有权在无需获得债券投资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债券进行扣减用于吸收损失的机制,或可按照约定价格转为普通股,用于吸收损失;第四,条款中通常附有特殊的赎回机制,有赎回选择权。

中国银行大多数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发行永续债可以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2015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提出了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方面的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最低TLAC要求不得低于集团加权风险资产的16%,过渡期为6年。根据2018年G-SIBs列表,中国工、农、中、建四大行已被列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这四大行还需满足附加资本要求,分别为工行1.5%,农行1%,中行1.5%,建行1%。此外,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储备资本为2.5%。因此,四大行距离达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截至2018年三季度,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81%、16.23%、14.99%和14.16%。

根据长城证券的初步测算,中国银行此次发行400亿元永续债可提升其他一级资本占资本净额至约8%。按此比例测算,28家A股上市银行有22家需要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可通过发行永续债增加资本金5010亿元。2018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平均杠杆率为6.6。因此,这些资本可新支持约3.3万亿元的信贷投放。

中行永续债放行背后

事实上,从2018年12月25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到2019年1月17日银保监会批准中国银行发行永续债,再到1月24日,监管创设CBS并放开保险投资限制,银行扩充资本速度加快,背后反映了宽信用过程中银行资本的重要性。从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不仅承担向实体信用投放的重任,而且还面临表外回表、债转股、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考核的压力。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部分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根据中信建投的测算,为了满足G20的TLAC的监管要求,四大行每家每年需再融资1000亿元,补充其他一级资本,融资压力较大,但是可以借助创新性资本补充工具来补充资本,如永续债、可转股的二级资本债等。四大行缺少其他一级资本,而其他银行则缺少核心一级资本。数据显示,部分上市银行的确需要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如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分别为8.77%、8.65%、8.53%、8.21%、8.21%,已接近监管下限,急需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018年3月12日,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要求增加资本工具种类,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其中提到,“总结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的实践经验,推动修改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完善配套规则,为商业银行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含定期转股条款资本债券和总损失吸收能力债务工具等资本工具创造有利条件”。带有权益属性的债券类资本工具稳步扩容。长城证券认为,随着债券资本工具的稳步扩容,这将有望改善目前银行资本补充方式不足的问题,从而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加速社融筑底回升;另一方面,新型资本工具将增加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吸引长期资金配置,最终稳定提升机构及居民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好银行转债与永续债的投资机会。

28 家A 股上市银行有22 家需要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可通过发行永续债增加资本金5010亿元。

当前,银行资本亟待补充,尤其是缺一级资本,而永续债不仅能助力宽信用,而且还具备可观的收益水平。永续债有望改善当前银行一级资本工具不足的现状。此前,商业银行除了内生增长以外,只能够通过发行优先股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但优先股仅适用于上市银行,且权益属性相对更强使得监管审核更为严格,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差距很小,也就是说,其他一级资本明显不足。

根据中国银行获批发行的永续债募集说明书,其发行的永续债清偿顺序在存款人、一般债权人和次级债务之后,股东持有的股份之前,与优先股同顺位受偿,明确了募集资金可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因此,永续债发行可有效提升银行其他一级资本。

具体来看,监管政策主要从再融资品种和投资机构两个方面鼓励和支持银行扩大资本融资。

再融资品种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永续债的发行审批效率。目前,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民生银行已经发了公告,拟发行规模分别为150亿元、90亿元、400亿元。预计缺少其他一级资本的其他银行也将陆续公告发行永续债,发行速度也会加快,尤其是除了中行的其他四大行。从中长期来看,永续债发行规模有可能达到万亿元以上。不过,由于短期内需要时间完成审批流程,年内估计发行规模会达到1000亿元以上。二是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发行品种准入门槛。优先股主要是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由于其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品种,而且是“股类”产品,发行规模预计不会太大。而可转债在转股后可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估计会成为主要的融资品种。三是政策鼓励银行动用多种融资工具补充资本金,对银行而言,在上述提及的融资工具中,没有排他性,可以多管齐下补充资本金,而不限于一种。

在参与机构方面,监管层扩大了机构投资主体的范围,基金、年金、银行理财子公司、外资金融机构都可以参与银行的再融资。基金公司、年金向来是优先股、可转债等主要参与主体;而银行理财子公司是主要新兴的机构,其投资范围较宽,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都可以参与;外资金融机构只限于参与债券投资,如永续债。

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是新兴的投资机构,市场对其如何参与投资永续债的问题尤为关注。根长江证券的调研结果,中国银行400亿元永续债的发行利率为4.5%,在此次发行的投资者结构中,银行理财占大头、保险、银行自营、券商资管、财务公司和境外投资者都有,尚未有基金和年金参与。永续债是标准化债券工具,在投资上不存在期限匹配的要求,从而银行理财投资永续债没有问题。

尽管如此,但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永续债究竟是计为股权还是计为债权,市场仍有诸多疑问?长江证券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永续债应计为债权,因为其不享受股权投资收益。而如果银行理财资金或者银行自营资金持有永续债,在合并报表中需要计提风险资本,审慎考虑银行会安排250%计提资本,当然也可以按照100%计提资本,具体由各家银行按监管政策自主决定。

此外,为配合永续债的发行,央行此次还设立CBS增强永续债的流动性,但是只有一级交易商才可作为央行的对手方,目前看只有银行自营部门能够参与其中,而银行理财子公司是不能参与CBS交易的。未来央行是否会扩大一级交易商的范围,这需要央行的政策做出规定。

目前,在上市银行公布的再融资方案中,尚有未完成规模4780亿元,其中,优先股2500亿元,可转债2200亿元,定向增发仅剩宁波银行的80亿元。同时,从最新的审批进程来看,有1500亿元未完成再融资已经获批只待近期发行,如可转债,包括交通银行600亿元、中信银行400亿元、江苏银行200亿元,以及兴业银行300亿元优先股。

从近一年来的情况看,政策其实是支持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并鼓励银行积极再融资,从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永续债而言,政策也是激励支持银行发行的,按此趋势分析,未来永续债发行不仅效率会提高,而且发行规模也将提高,同时配套的一些鼓励政策也会出台,如银行自营或者理财子公司投资永续债在资本计提上的相关政策等。

在目前市场流动性极端宽松、存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市场确实需要增加投资品种,而银行的再融资工具就是可选的优质投资标的。优先股、永续债的利率在4%以上,同时可转债如果到了转股期,在二级市场股价超过转股价后,投资收益都会非常丰厚。

而银行表外理财规模约为23万亿元,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的陆续正式开业,预计理财子公司在投资端会增加对银行再融资工具的配置。银行再融资的资金来源端就有了保证,同时也能有效实现社会闲置资金的闭环循环。银行资金开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贷款本身资本金消耗更多,银行自然会有再融资的需要,而将企业和居民的资金通过银行理财的渠道回流到银行体系内部,这部分资金再支持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种资金的闭环循环不但可以提振实体经济,而且还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CBS加持永续债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为配合永续债的发行,央行还创设了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如何理解CBS的性质和作用?

监管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宽信用”,但投资者持有永续债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忧虑,这种忧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永续债无到期日、清偿顺序在次级债之后,本身流动性存在不足;第二,永续债作为抵押物进行同业拆借时,资金拆出银行需计提风险资本;第三,考虑到当前银行其他一级资本的缺口较大,未来银行发行永续债对市场资金也是一个考验。

于是,央行创设CBS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市场顾虑。一方面,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从央行换入央行票据,央票作为抵押物进行同业拆借时风险资本计提系数为零,此举可提升永续债流动性;另一方面,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MLF、TMLF、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擔保品范围,并且互换的央行票据也是合格担保品,这可以适度解决一部分认购资金的问题。

但这样操作是否意味着央行通过CBS直接给银行补充资本?长江证券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银行虽然可以通过CBS操作从央行换取央行票据,但永续债期间利息仍然属于银行,也就意味着银行持有永续债不存在出表的情况,仍需要占用资本;其次,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的部分,应从各级监管资本中对应扣除。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核心一级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的部分应从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其他一级资本投资和二级资本投资应从相应层级资本中全额扣除”,这意味着银行一旦持有超过自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的永续债,那么,超出的部分就要从自身资本中扣除。因此,监管鼓励银行之间互持永续债也是存在限度的;最后,CBS操作的主动权掌握在央行手中,本质上仍然属于一种调节流动性的货币工具。

广发证券认为,按照目前公开市场操作规则来看,商业银行质押给央行债券不能出表,永续债不进入央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端增加的是商业银行一般债权,因此,CBS不能算作QE,具体资本考核细节有待银保监会确认。另一方面,永续债发行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如果其他银行持有永续债则会消耗核心一级资本,宏观上是银行体系牺牲核心一级资本杠杆去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如果是非银体系持有,则不需要牺牲银行核心资本。

从成本与息差来考量,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政策通过增加银行永续债投资者范围,提高其流动性,增加非银体系持有永续债的比率,从而降低发行成本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压力。CBS互换操作后,银行负债端增加来自央行资金,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考核指标压力,也会间接降低银行负债的竞争压力。

从银行间流动性观察,静态来看,CBS互换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不直接影响银行间流动性,但发行期间可能会由于供给突增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脉冲扰动。动态来看,如果资本补充促进了信用扩张,则会降低银行间流动性的宽裕程度。

从实体与股市流动性的关系观察,静态来看,如果是非银资金(如保险资金)申购永续债,宏观上会形成货币回收效应,可能会对实体、股市流动性形成短期扰动。动态来看,资本补充有助于提升银行信用扩张潜力,对后续实体流动性形成积极意义。作为实体流动性的一部分,股市流动性也会从中受益。

总之,由于银行资本监管是全球标准,对银行体系来说是硬约束。银行补充偏债性资本,会增加负债成本、牺牲利润,市场之前应该有所预期。在不得不补充资本的前提下,本次政策给银行更好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边际利好银行经营,对股市流动性及预期也有积极意义。

当然,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信用约束除了资本约束外,还受到需求、风险偏好、负债等因素的约束,政策对银行压力的缓解尚未改变银行经营仍处于压力增加的趋势中,单个约束预期改善不会直接创造流动性,需要关注市场透支预期后带来的回调风险。此外,永续债发行期间对流动性的扰动也值得关注。对银行而言,随着信用风险事件暴露的增加,需要关注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业绩下滑超预期的可能。

从银行本身的角度来看,资本和资产质量始终是约束银行股估值的核心因素,而在政策助力的前提下,资本金压力的缓解实际上有助于银行股估值的修复,并推动银行板块上涨的持续性可期。主要原因如下:其一,估值低、仓位低。老16家上市银行2019年PB估值在0.71倍,处于历史低位,同时,2018年四季度末基金持仓银行股占比在6%,仓位同样较低。其二,政策助力,估值修复。1月,央行降准100BP释放流动,预计2019年后续至少还有两次降准,每次100BP;CBS支持永续债发行,而且,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基金、年金等參与到银行增资扩股的进程中,从而减轻银行资本金的压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有望在2019年得到解决,商业银行隐藏的不良风险将实质性下降。其三,不良率下降。此前,监管政策要求2018年年底前各家银行逾期贷款都被计入不良,目前大部分银行2018年四季度不良率环比下降,而且绝大多数银行逾期90天贷款都被计入不良,银行资产潜在风险大幅下降。其四,机构加大了对银行股的配置,行业PB有望修复到0.9倍以上。

1月的市场表现基本印证了上述逻辑,银行股获得了较大的绝对收益和小幅相对收益。主要原因在于业绩为王和估值差收敛。从业绩层面来看,业绩为王是市场永恒不变的规律,估值水平由业绩说话。上市银行和其他暴雷公司业绩表现天壤之别,稳定业绩增长的上市银行估值过低,市场修复只是时间问题,而暴雷公司的业绩难看,但估值过高,市场肯定会杀估值。从估值差来看,估值差的收敛助力银行股股价继续上涨。之前银行板块和其他公司的估值差巨大,银行股是地板价、白菜价,而其他类公司估值都较高。而今业绩表现差异助推估值差收敛,从而低估值银行股仍可持续上涨。

银行资本补充多管齐下

截至目前,A 股上市银行中共有19家完成发行境内优先股的发行,通过对上述优先股以及中国银行永续债在派息、赎回、减记/转股、期限等主体条款进行对比分析后,长江证券发现,两类资本工具均符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合格标准框架:1.任何情况下银行均有权取消分红或派息,且不构成违约,利息非累计;2.5年后发行银行可赎回,但发行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权将被行使的预期;3.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条件触发时可减记或转为股通股;4.无到期日或无固定期限。市场较为关心的利率定价方面,中国银行永续债及多数上市银行境内优先股均采用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每5年调整一次),包含基准利率和固定利差两个部分:基准利率为基准利率调整日前二十个交易日5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算术平均值;固定利差以优先股发行时确定的票面股息率扣除基准利率的差值,且一经确定不再调整。目前已发行的境内优先股股息率1在3.8%-6.0%区间,其中,固定利差最低的是建行优1(0.89%),最高的是浦发优1(2.56%),简单平均值为1.69%。中国银行永续债票面利率在4.50%,固定利差为1.57%,接近境内优先股固定利差的平均水平;而目前(1月25日)5年期AAA、AA+、AA中票与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分别在92BP、117BP、187BP,且处于下行通道;即使从历史经验来看,157BP的利差也处在AAA评级5年期中票对5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较高分位水平。

与永续债相比,可转债并不算银行新型的资本工具,但在再融资新规后,借可转债转股增加股本成为了银行重要的核心一级资本工具。因此,我们看到最近两年,尤其是近期可转债发行节奏加快。转债市场的扩容与权益市场走弱使得这一原本相对的“小众”债券品种开始逐渐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转债发行规模更大、信用评级更高(AA+以上)、流动性更好,投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

但与永续债一样,市场对投资银行可转债也存在一些“顾虑”,主要是目前A股上市银行的PB估值水平多数处于1倍以下,意味着认购可转债即期就会存在较高的转股溢价率。但实际上,从2010年之后发行且已退市的3只银行可转债来看,即便当时PB估值在1倍上方,但发行后的可转债也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较高的转股溢价率;同时,可转债在存续期间走势与正股几乎同步,最终都实现了转股退出,长期持有到最后均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

此外,当下发行可转债的银行也考虑到自身股价低于1倍PB估值的情况,因此,在转债利率方面给予了“优惠”,新发可转债具备较高的纯债价值。从历史来看,纯债价值对转债市价有非常好的“下限”支撑,意味着纯债价值越高,防御属性越强。以平安转债为例,按发行起始日(1月18日)的数据测算,平安转债YTM达到2.8%,纯债价值高达94.23元/张,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平安转债上市后市价破发的概率非常小。

进一步,长江证券还梳理了目前上市交易的银行可转债发行情况,发现发行起始日的转债纯债价值与PB估值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即PB估值越低,转债纯债价值越高。结合目前即将发行可转债的交通银行(0.72倍)、中信银行(0.68倍)、浦发银行(0.70倍)、江苏银行(0.69倍)PB估值水平来看,我们判断上述银行发行的可转债纯债价值大概率超过94元/张,YTM或在3.0%-3.5%之间,那么,转债市价的安全边际将非常高;同时,未来正股若能有好的表现,从历史角度,转债市价大概率也会随之上行。银行新发转债同时具备“高安全边际、高弹性空间”的属性,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

永续债发行的政策初衷是助力宽信用,这样一种有央行CBS加持的新型资本工具稳步扩容,有望改善银行缺乏资本补充方式的问题。

从目前上市交易的存量银行转债来看,其基本上述分析的逻辑。首先,从正股基本面看,考虑到转债市价通常与正股走势高度相关,而银行股价与其基本面又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正股基本面及未来预期或是决定转债走势的核心因素;其次,从个券转换价值来看,处于低价、低转股溢价率个券性价比更高。综上分析,同时结合我们对行业中长期投资价值看好的判断,并考虑到目前个券均有轉股价随派息调整的条款可适当增强转债的安全边际,投资者可在个券逢相对低价、低转股溢价率时点积极参与。

永续债发行的政策初衷是助力宽信用,这样一种有央行CBS加持的新型资本工具稳步扩容,有望改善银行缺乏资本补充方式的问题,从而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加速社融筑底回升;与此同时,随着信用条件的改善和实体经济增长,银行转债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从永续债来看,永续债主体条款设计与目前境内优先股基本类似,都有流动性较差、持有占用资本等问题,CBS恰好缓解这一问题;首单银行永续债固定利差157BP,高于当前5 年期AAA中票对国债的利差,并处历史较高分位水平,对保险等长期资金是不错的选择。从可转债来看,目前A股银行PB估值多低于1倍,故投资者对银行可转债可能存在一定的“顾虑”。但根据长江证券梳理的2010年以来3只已退市转债的具体情况可知,有别固有印象,即便当时银行PB估值在1倍以上,转债发行后也在相当一段时间有较高转股溢价,但长期持有后均实现转股并获得可观收益。近期发行的转债在利率上给予“优惠”,具备较高的债底价值,YTM预计能到3.0%-3.5%。从历史角度观察,债底价值对转债市价有强力的支撑,因此,新券同时具备“高防御、高弹性”的属性。

上一篇:银行七五普法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迎接领导调研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