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论文范文

2024-03-11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国际环境快速变化,我国的钢铁业也发展迅猛。随着我国政府逐渐放开了对钢铁行业的管制,钢铁行业逐渐演变成近似的寡头垄断,但是当前钢铁企业对于如何参与市场竞争也是困惑颇多,各钢铁企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两个价格难题。本文首先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形成过程,然后运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钢铁企业价格形成过程和模式,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寡头垄断;钢铁行业;市场结构;行为;研究

文献标识码:A

古典经济学理论表明,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相互之间对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中,除了要分析市场供需,寡头生产者的定价决策也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行为。因此,寡头生产者常常面临下面两个价格难题:如何准确把握市场价格行情;如何有效地应对竞争者的价格竞争。

一、寡头垄断行业价格行为分析的一般框架

(一)行业市场结构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经济绩效”,这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行业市场结构是指在某一行业中,企业在数量、市场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内部竞争和价格形成的市场组织特征。它反映行业内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关系和地位,反映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1]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市场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3个主要因素。

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竞争垄断程度的主要因素。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规模处于行业前几位企业的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职工数量的比重来表示。美国的贝恩教授将集中类型分成6个等级(见表1)来分析集中度的发展趋势。

表1 贝恩对美国产业竞争和垄断类型的划分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顾客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产品间替代不完全。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在于对买者需求造成的影响,使顾客对某些企业或某些品牌产品产生偏好甚至愿意多支付钱,使同行业中不同企业的产品不可替代,带来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寡占或垄断。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衡量市场结构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指新进入者要克服的障碍。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的分析主要是侧重于行业内已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而进入壁垒的分析,则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反映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

(二)企业定价模式与价格竞争

“企业中,谁在做决策,谁在影响决策,决策的规则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企业定价模式要涉及的,而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理解企业的定价导向是什么。Ong(2003)通过研究发现,寡头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市场价格的预测,同时也非常关注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寡头生产者的定价是战略性的。战略性的定价模式通常表现为3种:(1)具有战略意义的价格是企业创造或者维持竞争优势的方法,例如,通过价格来维持市场的稳定性等。遵循这个定价模式的市场领导者往往会主动给竞争对手发送信号,告诉竞争对手自己的意图,从而引起价格变化,并控制跟随者的行为。市场领导者的这种行为方式确保了行业的稳定性。友好地说,价格领导者的行为是在鼓励非价格竞争;那些进攻性的、价格驱动的竞争是被限制的,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在这种理念下,定价政策的成功由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和行业的长期绩效来衡量。(2)另一个战略性导向的定价理念是强调客户价值。该理念指导下的定价模式认为定价应该抓住客户价值,并对其做出及时的反应。企业定价管理的重点在于教育客户,从而增加客户对产品的感知价值。(3)第三种战略性的定价模式强调的是细分定价,即基于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特别是对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根据他们支付的不同意愿来定价,也就是价格歧视的经济理论。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寡头垄断行业通常采用领导者-跟随者的价格竞争模式。例如,美国钢铁几十年来担当了钢铁行业的价格领导者。在软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定价行为也遵循了领导者-跟随者的定价模式,可口可乐是价格领导者,百事可乐是价格跟随者。价格领导是指行业中以某个企业作为价格变动的领导者,率先调整价格,而其他企业即“价格追随者”则根据其行为而确定自己的价格行为方式。价格领导行为一般分为两种: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方式,此时起价格领导作用的厂商并不是固定的企业,而是首先进行价格调整的企业;支配型价格领导方式,这种方式中领导者一般比较固定,它不但在时间上领先其他企业,也具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领导方式比价格卡特尔更稳定,因为价格领导者调整价格后,其他厂商就会理性地决定是否跟从。而在价格卡特尔中,如果需求下降,那么卡特尔企业就会争先恐后地降价。

价格领导型企业的领导力可能来源于规模经济效应、成本低、比别的企业有优势的其他特征(如管理出色或对市场行情变化的准确把握)等方面。价格领导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格行为特征有:价格政策比较稳定,即调价周期比较长;是行业中最先调价的企业,从调价时间上领先其他企业;价格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

(三)寡头企业价格竞争的过程分析

与垄断和完全竞争相比,寡头垄断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对手之间具有战略上的相互依赖性。一般来说,行业中几个寡头企业之间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博弈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主要涉及寡头企业之间的协商、承诺和行动等持续、反复的阶段。寡头企业都在持续地评价其他企业的行为,从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寡头垄断企业在决策时可能要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两个来源,包括未来未知的事件以及其他寡头垄断企业对这些事件的反应。而这种种不确定性归根到底是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相互之间不信任、不理解。Lewicki和Bunker提出了3种形式的信任,即基于算计的、基于知识的以及基于认同的。在这3种形式的信任中,基于算计的信任是最初级的形式,而且非常脆弱。当相互之间的知识随着互动增加的时候,基于算计的信任可以转化成基于知识的信任。当基于知识的信任代表了各方构建共同身份的基础,那么就转化成基于认同的信任。后两种转化的信任在遇到破坏性事件时有较大的弹性,不容易被破坏。寡头企业间的相互作用越频繁,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当然企业之间的信任并不是凭空建立的,而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沟通基础上的。沟通的目的在于向对方传递信号(真实信号或者虚假信号),试图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Hutt et al和Moore通过研究发现,正式的契约或者个体之间的私人关系都是较有效的沟通方式。另外,竞争性企业之间自发形成行业协会来降低外部不确定性,成千上万的行业协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活动,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传播给行业协会的成员。

二、我国钢铁行业价格行为及其分析

(一)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与世界主要钢铁市场相比集中度偏低。2003年世界钢铁巨头阿塞勒(Arcelor)的钢产量占到全欧洲钢产量的21%,2001年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一家企业的钢产量占了全国的64%,而2003年我国前8位的钢铁企业(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本钢、马钢、唐钢、攀钢)的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2%。下面以钢产量为例计算我国钢铁工业1992-2003年的集中度CR4(前4位企业市场占有率)、CR8(前8位企业市场占有率),其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1992~2003年全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1992--2003《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的数据计算所得。

在1992-2003年中,我国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由1992年的32%(CR4)、44%(CR8)逐年下降,到1999年、2000年有所提高,但接着继续下降到2003年的21%(CR4)、32%(CR8),分别降低了34.4%和27.3%。集中度下降是由于国家减少了对投资钢铁业的限制,大量民营及国外资本进入钢铁业,导致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增多、单个企业生产规模减小。2003年全国具有炼钢能力的钢铁企业有260家,平均年产钢不到70万吨。将我国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与贝思的划分标准(表1)相对照,可以看出我国钢铁业处于低集中度的寡占状态。

2.产品差异化分析。产品差异化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决定了市场集中度的水平。扩大企业间的产品差别,就会使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的产品减少了可替代性,也就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区别较为鲜明,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发挥了规模经济,获得可持续利润。产品差异化的来源主要有:(1)不同钢铁企业所生产的钢铁产品本身的差别,主要是钢铁品种的不同。如山东济钢主要是以中厚板为主导产品,莱钢以中小型材,H型钢为主导产品。(2)由于企业销售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的产品差别。钢铁企业的产品在本企业附近的地理位置上和交通运输上所占有的优势,往往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封杀其他竞争者。据不完全统计,每增加百公里吨的钢材铁路运输将会增加成本4%。(3)品牌差异。购买者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产品存在的差异,即企业的信誉问题,这是由于钢铁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顾客的产品忠诚度所形成的人为差异。[2]

由于我国钢铁产品内在的质量差别很小,产品在市场上基本同质,消费者对其外观质量及包装都要求不高,钢铁企业的差别化程度比较低,因此企业之间不易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提高价格,排挤竞争对手。这也是企业能够大量进入该行业的原因之一。

3.进入壁垒分析。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有三个方面:(1)资金壁垒。投资钢铁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如土地购置费、厂房建设费、购买生产线及设备等费用,每一笔都非常大,成为阻挡新进入者的一大障碍。(2)技术壁垒。成品钢材出产要经过采矿、炼铁、成坯、炼钢、轧制、深加工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每一流程都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钢铁产品竞争越来越集中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这也势必要求企业的科研实力相应提高,对新进入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3)行政壁垒。钢铁行业一直都受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巨大影响。近几年我国对钢铁产业的调控政策要求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严厉控制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关停了一批不适合工业发展趋势的钢厂。如从2003年12月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钢铁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文件,并查处了一批违法钢铁建设项目,所以钢铁行业的行政约束和管制不但不会消除,而且会更高。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到: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尚处于低集中度的寡头垄断状态;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整体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新进入者面临很高的资金、技术及行政壁垒,具有垄断行业的典型特征。总体来说我国钢铁行业处于近似的寡头垄断状态。

(二)我国钢铁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1.定价过程。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影响企业行为,我国钢铁行业近似的寡头垄断结构也决定了寡头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这也决定了定价决策在钢铁企业中具有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定价的时候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次数由多到少排列分别是市场平均价格、竞争对手(主要是宝钢和武钢)、下游经销商的价格承受能力。我国钢铁企业的定价模式着重强调对外部市场环境的理解和判断,对市场大势的把握,同时盯着竞争对手的行为,从而制定恰当的价格策略。在这种定价模式指导下的定价流程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对市场平均价格的准确把握是钢铁企业定价的逻辑起点。例如,宝钢和武钢这两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了准确预测市场平均价格,专门构建了一个市场行情监测及预测系统,并运用了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多学科的定量方法。(2)对竞争对手价格信号的获得和正确理解是钢铁企业有效确定定价目标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判断自己价格在市场上定位的依据。例如,大多数钢铁企业都设有商情部门,主要负责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并定期进行分析,供定价决策时用。(3)在我国钢铁市场上,虽然下游经销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接受者,但是钢铁企业在确定价格定位时也充分考虑了下游经销商的价格承受能力,而且价格制定前也会与经销商进行及时的沟通。制定价格后,会召开价格的新闻发布会,与会者主要是各大经销商,内容不仅仅是告诉经销商本次的价格及相关政策,更重要的是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理解和分析与经销商分享,目的在于教育经销商,使得经销商与该企业保持一致的认识。(4)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定价策略和价格,企业会向其他寡头企业传递价格信号,这也是增强寡头企业之间合作、提高团体决策效率的重要方法。例如,被调查的一家钢铁企业在价格政策制定之后,很快就会将其内容放在钢铁行业的专业网站上,只要是该网站的会员单位都可以及时看到相关信息。[3]

2.价格行为。价格行为是市场行为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在低差别化,较低集中度和弱化的高进退障碍的市场结构中,相对于国际钢铁企业,我国钢铁业中单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很难调节市场价格,没有能力确定一个垄断价格来获取垄断利润。钢铁价格基本是随着国际和国内能源的供求关系和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地波动起伏。

如图2所示,2004年2月,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9.69,比1月份上涨6.92点;3月末钢材价格指数为120.14点,比2月份上涨3.53点。但在4月份国务院对“铁本”事件的处理公布后,钢铁价格应声而落,在5月达到全年低谷,仅为108点,之后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钢铁工业协会在5月底召集主要钢铁企业召开“稳定国内钢材市场座谈会”,会后各厂家纷纷提价,钢铁价格开始回升,并持续到年底。这种价格的波动起伏加剧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与此同时,国际价格除了在5月由于我国价格的影响小幅下挫外,全年比较稳定,保持在150点左右的高位。国际价格比国内价格高出近30%,这也表明了我国钢铁企业缺乏定价能力,没有垄断势力。

(三)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定价模式

目前钢铁企业主要的定价模式有:销售总部定价、外埠公司区域性定价、钢铁企业之间协商定价、钢铁企业与大的用户及经销商之间的协商定价。各类型定价模式源自于各个钢铁企业的营销模式,基本上是营销模式决定了定价模式。本文从营销的机理上来分析各种定价模式的优劣。

1.销售总部定价模式。多数钢铁企业执行的是销售总部定价模式。销售总部所发布的价格类型以出厂价为主,出厂价实质上就是客户从生产厂家的提货价,对于客户将产品发送到目的地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由客户自己承担,钢铁企业只负责铁路运费的代收代付。出厂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的制订权由钢铁企业销售总部控制,权力相对集中,而且出厂价的表现形式简单明了,方便钢铁企业进行财务结算。

总部定价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很难适应区域性市场的差异性。钢铁产品中除螺线类建筑用长材具有很强的区域销售特征外,许多钢铁企业生产的板、管、大型材等产品基本上是面向全国销售的,而且全国各个钢铁市场依据其地理及市场消费等特征可划分为华东、华北、珠三角、西南等多个区域性市场,各个区域性市场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如客户群体的组成不同、产品消费的层次不同、市场容量不同、市场资金流量不同等,总部定价模式不利于钢铁企业对重点区域性进行掌控,而且规范统一的出厂价也难以同时满足各个区域性市场在客户需求上的差异性;同时不同的区域性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同,对不同的竞争对手理应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总部定价模式显然难以适应这种要求。

总部定价模式强调价格决策权的集中,强调以一种统一的价格形式来满足区域市场、客户、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差异性,所以这就要求销售总部的市场决策人员拥有极高的综合素质,拥有广泛的市场信息来源,能够远距离地对各个区域性市场做到了如指掌,否则就难以顾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做到全面而准确地决策。但钢铁产品的销售伴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高端化、个性化必将向专业性销售方向发展,钢铁企业以价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销售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因而总部销售模式需要改进,需要变革。[4]

2.外埠公司区域性定价模式。一些钢铁企业在重点区域市场建立了本企业的销售子公司或分公司,由外埠公司对本区域内的产品实行统一定价,此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助于钢铁企业针对地区、客户、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差异性展开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目前世界上一些知名的钢铁公司基本上都采用这种销售模式,应该说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定价模式。但此模式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是钢铁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外埠公司运作机制,而且钢铁企业从销售总部定价模式向外埠公司定价模式转变,将涉及到销售总部与外埠公司权限、利益、考核等多个方面的重新调整,如外埠公司与销售总部的权限如何划分,销售总部如何对外埠公司进行管理、考核与监控,外埠公司的销售量应该占到本企业的销售量的多少,外埠公司能否对本企业在该区域所销售的所有产品具有决定权。这实际上已涉及到一个钢铁企业营销体制变革的问题,涉及到总部销售部门及个人与区域性销售部门及个人的权力调整与利益的重新划分,不言而喻,这种调整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钢铁企业对其外埠公司的职责、权限的赋予方式及内容并不一样,真正赋予外埠公司在其所在区域对本企业产品具有资源垄断权、价格决定权的钢铁企业尚为数不多。也有人认为,销售总部定价模式与外埠公司定价模式应该是相互结合,而不是相互对立,基于这种认识钢铁企业应搭建跨地区的计算机销售网络,即借助跨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由总部和各地的外埠公司共同进行资金、销售、库存等各个方面的整合和控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产品的区域性定价,使总部与各外埠公司共同分享市场信息,总部更侧重于指导性定价,而各外埠公司则基于总部的指导性定价进行灵活性定价。

3.钢铁企业间协商定价模式。目前钢铁企业间的协商定价模式只是在某一地区内与某一类产品相关的钢铁企业之间有所运用,从整个钢铁市场看其覆盖面不是很广,对整个市场的价格影响尚构不成主导力量。此种模式基本运用在价格调整幅度较大、调整频率较快的非正常时期,有助于稳定区域市场价格,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但从钢铁企业间协商的内容看,其更侧重于对某一地区各钢铁企业间同类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约束,而对市场资源供应量基本没有涉及,更谈不上约束。

钢铁企业间的协商定价是建立在合理的市场集中度、良好的市场秩序、相互诚信的基础之上,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合理的市场集中度,大型钢铁企业在市场中难以发挥市场资源控制的主导作用;缺乏良好的竞争秩序,只会使企业关注眼前利益,将价格看作是决定收入、利润的主导性因素,导致企业间围绕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其结果是全行业平均利润的下滑;没有诚信,大型钢铁企业间就难以进行有效合作,因为相互间充满了博弈,制定的规则可以以各种方式不去遵守,最终导致协作定价的失败。

钢铁企业间协商定价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目前我国钢铁市场结构、市场规则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其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协商的内容有待于继续深化,即从单纯的价格协议逐步向市场资源控制、市场区域划分、产品层次划分等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之间基于合作与竞争的价格协商定价,实现钢铁市场理性、有序的竞争。

4.钢铁企业与大的用户及经销商之间协商定价模式。钢铁企业与大的用户及经销商之间的协商定价模式目前更多地体现为钢铁企业与大的经销商之间的协议定价,钢铁企业与大的用户间的协议定价事例并不是很多,而且多局限于某些特殊产品的用户上。此种定价模式有助于钢铁企业快速地销售产品,合理控制企业产品库存,同时有助于企业稳定骨干流通渠道,保证产品的基本销售数量与销售收入。

此种定价模式的不足是钢铁企业把对流通渠道及终端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及控制权转手让给了大的经销商,而且大的经销商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如果钢铁企业不能很好地协调这些大的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导致本企业产品在某一区域市场的恶性竞争。同时还要考虑到,如果钢铁企业推行外埠公司区域定价模式,那么销售总部与大的经销商之间的协商定价,往往会损害外埠公司的基本利益,因为这些经销商有可能与外埠公司存在着对有价值的终端用户资源进行争夺的矛盾。从实践中看,多数大的经销商更倾向从销售总部获取资源,因此销售总部如果想与大的经销商进行合作,那么必须要求该经销商在市场区域、客户资源等方面与外埠公司存在差异,否则将有损于钢铁企业的整体利益。

上述四种定价模式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践中它们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钢铁企业完整的定价模式。至于一个钢铁企业以哪种定价模式为主,完全取决于钢铁企业的产品特性、渠道特征、企业营销实力、企业营销模式等多种因素。在现阶段的我国钢铁市场,总部定价模式还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但它会逐步向区域定价、钢铁企业协商定价、重点用户协商定价转变,这也标志着我国钢铁企业、钢铁市场的逐步成熟。

三、对我国钢铁行业价格行为的思考和建议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价格对于钢铁企业的战略意义,也使得本文研究的主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钢铁行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效益明显,但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钢铁市场的市场结构还没起到最优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集中度不高,缺乏定价能力,直接导致在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与国际其他钢铁企业相比价格偏低。本文认为,在我国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钢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定价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第一,通过企业重组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进而提高钢铁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具有近似的寡头垄断特征。虽然行业里有著名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但由于大量的民营钢铁企业在政府放松管制过程中进入,使得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2004年国内钢产量大于500万吨的企业15家,钢产量占全国的45%,而2002年世界主要产钢国钢产量大于500万吨企业就占各自国家钢产量的50%-75%。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其在国际钢铁业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提高国内钢铁企业在世界钢铁界的竞争力,重组整合是我国钢铁业未来几年的必由之路,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产品成本和市场优势。除国家支持的大型国有企业外,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高、物流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钢铁企业应尽可能通过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出现若干个千万吨级生产规模的民营钢铁企业。[5]

第二,提高产品差异化,同时尽量形成一批钢铁企业,专注生产特定品种的产品。如大连金牛、抚顺特钢和北满特钢联合为辽宁特钢公司专注生产特种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基地,在市场上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

第三,提高进入壁垒,同时构筑适度的退出机制。通过提高进入壁垒制约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钢铁行业健康有序协调地发展,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钢铁市场运作过程中,企业制度和机制没有转变,缺少开发市场的能力,企业效益低下,但由于较高的沉淀成本无法退出。同时大量的中小规模企业也必将退出该行业,而良好的退出机制会把现存于市场里的过剩生产能力或低效生产能力淘汰出局,减少资源浪费,促进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第四,建立有利于钢铁产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虽然政府已经明确了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思想政策,但不能以牺牲市场有效竞争为代价,过多地采取行政性的“关、停、并、转”措施,而应把重点放在健全市场机制和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上,依靠市场竞争本身的“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产业的集中化。政府可以利用钢铁行业存在的价格领导者与跟随者定位、企业之间信息共享机制等,协助行业中的企业在价格上自律,从而求得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政府也可以通过行业协会间接地向企业传递政策信号,并帮助企业正确理解政府政策,从而做出恰当的决策。这些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政府防范企业共谋、抬高价格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三联书店,1992.

[2] 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钢铁协会财务资产部,中国价格协会冶金价格分会,中国冶金价格信息中心课题组.试论钢铁行业价格调研与市场协调机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1).

[4] 蒋传海.企业价格及定位竞争模型研究[J].预测,2002.

[5] 周维富.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与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08-05.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全球经化,国的房地产行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品的牌竞争已悄然代替了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业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市政配套和市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房地产业是否有必要如同其它行业去实施品牌战略?笔者认为:房地产实施品牌战略十分必要,通过品牌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开发商的规划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提高,品牌效应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三个效益的统一。

一、房地产品牌的战略意义

品牌是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资源,直接贡献于企业的当期利润和后续利润。房地产产品属于长期耐用品,其产品品质需要在很长的消费过程中才可体现。同时,房地产产品又是高价值品,成熟的消费者购买之前通常会从长远考虑而慎重决策。产品品质直接贡献或损毁开发企业品牌。对消费者而言,房地产企业品牌就是房地产产品看得见的外在品质表现。既代表过去的产品品质,也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因而市场越成熟,品牌消费特征愈明显。

二、房地产品牌战略实施对策

首先,创立房地产的品牌必须有清晰明确的品牌定位。目标越明确,命中率就越高。只有以市场中部分特定顾客为服务对象,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长处、优势。对潜在的客户进行细分,按照客户的承受力和居住偏好进行定位和设计。定位不准,必然导致时间、人才、资源的浪费,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第二,注重品牌形象的设计与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品牌的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图形、色彩、企业造型到一整套的C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都必须精心策划设计。有了视觉系统,才能及时地、鲜明地向社会传达企业经营的信息,使公众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刺激,树立起企业的形象。然后,再按照对市场的细致分析,安排市场的推广方案和销售方案。

第三,质量是一个品牌的生命,质量对房地产业来说尤其重要。安居才能乐业。就房地产而言,质量不仅仅是指工程质量,还包括居住环境、生态、环保各个方面,要从宏观的小区规划、总体布局、园林景观,到细部的房屋结构布局、立面设计、功能布置等各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追求科技进步,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力求充分符合现代人的居住理念,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服务、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具备,交通方便;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协同工作,确保优良的房屋质量。

第四,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品牌的内涵是服务,良好的物业管理是一个优秀品牌形象的保证,必须把物业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建立并执行一套科学统一的品牌标准,按标准进行管理,坚持不断地加强职工培训与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为住户提供优质的特色服务。

三、房地产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品牌的定位在品牌构筑之始,起著指明方向的作用。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象征。好的品牌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赖关系的形成,没有消费者的信任就谈不上品牌及其资源,而这源于企业通过品牌向消费者表达其责任感,承诺其品牌向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合乎消费者要求的。

品牌创新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生存之本,产品创新是房地产产品的物质层面、功能层面、结构层面、技术层面的创新。如建筑结构、技术、材料、设计等的创新。房地产品牌创新是基于消费者情感价值的创新。品牌创新的目的是千方百计为消费者创造赏心悦目、震撼人心的品牌形象,品牌创新要从消费者的心灵去寻找创新的灵感,要研究消费者的信念系统、价值系统和审美经验。要从消费者的感觉、意识与潜意识出发,回过头来进行品牌设计、产品设计。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度量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尺度:价值链环节的附加价值和竞争对手模仿难度。附加价值反映了核心竞争力服务于企业的核心目标——利润,但是单独一个价值指标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企业从短期的低成本优势中也能获得可观的附加价值,所以还需要模仿难度指标相配合。

要在企业内部培植既能带来高附加价值又在短期内不易被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不断挖掘、开发、保持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过程。首先是寻找与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而只是它的关键部分和突出环节,有可能是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因此,在认准市场需求、产品技术变化趋势、竞争对手状况以及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定位,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把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为3个方面,即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与环境要素。基于此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系统分析观点,并简要阐述其在作用过程中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外企业的重大冲击和变化日益剧烈的环境,以及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在新的竞争环境、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手段不断涌现的今天,我国企业如何通过先进的模式和手段提升竞争力,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表现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机理,以期丰富和完善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及范畴。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识别,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基本得到普遍认可。借助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知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因而在企业的每一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从而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组织又是一个规模庞大、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大系统。其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基础资源、人力资本、经营体制、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等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的整体体现。而且也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及外部环境系统密切相关。由以上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看到,其价值链活动不仅联系着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而且还与企业所处的环境要素紧密相联。

本文主要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的影响上来识别并探讨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借助价值链的思想。把影响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基本价值链,即价值链中的战略活动。然后把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继续分解得到具体的价值单元,如把资源要素分解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个价值单元,同时人力资源又是一种特殊的介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之间的资源要素等。企业可以围绕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单元,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基础上,识别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并进行有效整合,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当然根据分析的需要,还可以继续细分价值单元。

1,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指一个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产生配置优势的要素享赋。“资源”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的资源束组成的集合,稀少且难以模仿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的企业内部资源。包括人、财、物。有多种形态。既有有形资源,也有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土地、厂房等不动产,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原材料、产品、流动资金等流动资产。企业有形资源状况对企业活动的领域、范围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无形资源包括企业商誉、品牌、企业文化、专利、商标、技术知识、积累的学识和经验。而人才资源兼具有形与无形的双重性质。是企业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基础资源。对企业组织而言,这些无形资源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或形成价值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企业要获得竞争力资源通常有三种途径:自建、购买、合作。不同资源的交易成本、获得渠道、模仿难易程度不同。比较而言,有形资源的获得比无形资源要容易。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有形资源。如机器设备,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无形资源中有一部分可以购买,如商标、专利、技术等,而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内部经验基础上的逐渐形成的知识积累、企业文化等都不易模仿,专利、特许权利、独特资产则很难于模仿。合作是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快捷地获得不能买卖的资源,节约自建的时间。当然,在特定条件下,一些极具稀缺性的特殊有形资源、一些关键性的特殊技术、专利等其他企业也未必能在市场上购得。在不存在合作可能的条件下。拥有稀缺性资源的企业就获得了企业竞争力资源优势。因此,符合市场需求的资源持久稀缺程度越大,就越应该优先作为企业资源竞争力构成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的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得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内部资源中,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互为推动的关系。有形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无形资源的创造与积累,如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货币资本对教育的投入,无形资源通过参与和影响企业投入产出活动而影响有形资源的积累。

2,能力要素。“能力”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为企业一组独有的知识、技巧、技术能力以及具有创造价值能力的组合,这些组合很难被竞争者所模仿。企业内部能力不像资源那么容易识别,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技术,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活动。能够把与竞争者相同的投入转化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能力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挥资源生产力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包括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各种能力综合发挥作用而形成的。企业管理能力主要指战略决策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市场管理。整合能力主要指知识整合、技术整合、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主要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本文主要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不为其控制、不在其决策范围之内的,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紧迫的情况下,宏观经济与政治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信息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资源环境等都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制度、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企业生存所依赖的外部环境的不同,不仅影响着企业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初始状况,而且影响着这三流输入、转化、输出等一系列的活动,从而使得企业竞争位势产生差异。因此环境因素也是关系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居于有利的环境之中。企业易于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相反。则会产生诸多劣势。

“环境学派”的理论认为,战略行为是组织对其环境的交互感应过程和由此引起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求组织系统内的各个部分相互适应,而且要求企业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适应,实现“外在配合”与“内在配合”的双重适应。

企业组织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政治环

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政治环境主要指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国家政策、产业政策。经济环境主要指宏观经济形势、相关产业状况、财政政策、市场需求。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教育水平。自然环境指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政策等。

三、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系统分析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可以概括为资源与能力的匹配;内部资源、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环境要素的获取,更有很多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

1,资源与能力的匹配。资源与能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力是由企业内个人能力与组织能力共同组成的,其中组织的能力也是由众多个人组合在一起产生的能力,而企业能力说到底都离不开个人能力的发挥。同时。企业有形资本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影响着员工的物质待遇,影响着人力资本积累。因此,企业资源状况在基础层次上影响着企业能力形成与提高。同时。要有效发挥资源的生产力,资源规模的大小、复杂程度决定了企业应具备的相应组织能力。反过来。企业能力也对企业资源的配置效果以及带来的资源积累有影响。企业有效发挥资源生产力的能力强,会在同等资源状况下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新资源,从而能够增加企业的资源积累。

2,内部资源、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对于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一定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水平过低而与需求不适应,势必会导致丧失机会或身陷危机的结果。而当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水平过高与外部环境不适应,则会形成较大程度的超额投入。影响企业短期利益,最终威胁到企业的长期利益。因此。企业发展内部资源与能力时,要以适应外部环境为基准,要把握好内外两方面的平衡。才有可能获得较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项要素、能力与企业内部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其外部的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等各类环境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最终的市场表现结果。

3,环境要素的获取。政治、经济体制、基础设施、法制建设、金融活力等也都属于企业的环境影响因素。市场竞争、政府的非制度性干预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着直接而迅速的影响。另外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如政治、经济体制影响着市场竞争、金融活力、技术进步,金融活力又关系着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选择环境因素的方式有三种:进入、退出、合作。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进入对自己长期有利的环境,如自己能够居于优势地位的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素质较高、基础设施较好、法制比较完备、政策较为有利、社会比较安定、自然资源丰富的环境。当企业处于恶劣的环境时,比其他企业及早地退出。使自己处在相对有利的环境下。当存在较大的进入或退出障碍时。选择合作方式可能能够帮助企业跨越障碍。可见,当其他企业遇到了长期进入障碍或退出障碍且不能通过合作方式取得有利的环境因素时,本企业与之相反的情况就构成了企业环境竞争力优势。

4,基于系统论的构成要素作用关系分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中,资源要素是客观存在的要素,其中物质资源是物质基础。是其他一切资源与能力的载体,易于被其他企业所购买或复制。无形资源主要是企业的知识与信息要素,是企业最有活力也最具有独特性的能动性因素,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以特定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人力资源是连接物质资源与无形资源的纽带。资源要素构成了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载体。能力要素来源并附着于资源要素之上,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动力。能力要素不只是资源集合或资源束的简单组合。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互动作用下的结果。能力既有对资源的依赖性,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对资源的反作用性。要获得足够的能力必须获取充分的资源,同时要提高资源向能力的转化效率,极大化能力的发挥即可以培养和提高能力,还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从而最终促进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核心竞争力不能只强调资源,也不能只强调能力,而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统称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环境要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依托,企业的竞争强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国家的宏观政策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获利水平。资源的获取与选择与环境紧密联系,环境要素往往决定了资源的可得性和适用性。环境的需求往往决定了资源的选择,同时创造性的资源调配可以制造影响环境,从而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要素既可以单独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贡献,也可以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贡献。

四、事实与讨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而我国不少企业尚缺乏明显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加入WT0后大举抢滩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的挑战,积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而正确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每个企业所必须清醒意识的重大问题。要准确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平衡各作用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现代生产中个人能力越来越与个人所受的各种教育有关,从而人力资本积累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能力,也影响企业的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注意员工培训教育与核心竞争力培育之间的关系把握。②在上文论述的环境因素中。自然资源是最长期、也是一旦破坏就难于修复的环境因素。国民素质也是需要长期培育才能改善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着长期而深刻的影响。③企业应充分运用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激励机制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正向作用。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市场竞争机制已经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供电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市场竞争给予的压力和挑战。文章结合供电企业经营现状就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机制;电力市场;市场化改革 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对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特别重视供电企业方面的改革,逐渐实施了厂网分开制度,实行竞价上网,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电力市场。在这样的大形势之下,我国的供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一旦经营不善将会给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怎样适应这种全新的发展趋势,积极的面对市场化改革,如何采取科学措施提升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供电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1 我国供电企业的特点

供电企业不但具备和其他离散型制造业相似的信息流和物质流,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伴随着非常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涉及到了物质能量的转化和传送过程。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供电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尤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首先,供电企业生产的电能商品从生产、销售到最后的使用都是一体化的。供电企业因为自身电能生产和消费的特点,从发电、送电、配电到最后的变电过程都是在动态环境下进行的,因此,电力产品并不拥有时效性,同时供电企业生产的电能也不具备追溯性。在电网中电能能源是无法确定是哪一个生产者制造,其来源不能追溯。这样一种特殊性的要求需要供电企业具备高超的管理能力和信息集成能力。其次,在供电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着复杂原材料和辅料的供求关系。虽然供电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一,但是电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却是十分复杂的,在生产电能环节,发电厂不仅需要燃料、锅炉和汽机以及发电机等设备,还需要热工和通信技术应用其中,保证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因此,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都十分的复杂,所以供电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之外,还需要解决燃料、设备采购供给方面的问题。在企业内部还需要保证各个生产部门能够保持高效的合作,保证供电企业的各个系统正常运行。最后,供电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导致了供电企业电能产品从生产到传输,再到供给和服务的可靠性和及时性,都具有十分强的经济意义,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国家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安全性。

2 供电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促使企业长期保持稳定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一种最基本的竞争能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效融合在一起的企业组织能力。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多种能力的集合体,其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硬实力,如企业经营规模大小、固定资产多少等,也包含了企业的软实力。如企业文化是否先进,经营理念是否适合是企业发展等,作为企业所独有的而其他相同或者类似企业不具备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供电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基础,更是其他市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所以供电企业要想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组织效率低下

现阶段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供电企业职能部门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都存在着职能部门设置不统一、组织机构冗杂、责任相互交叉、机构人员冗杂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平台,保证供电企业的决策、管理和制定都能够保证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优化供电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和质量,从而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2 制度建设不完善

我国的供电企业作为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国家保护和垄断地位,企业内部的激励工作机制建设不完善,其中还存在很多弊端。企业内部不会按照成绩或者业绩做出相应的激励倾斜,平均主义倾向十分严重,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淡薄,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企业员工对供电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疑问,多数员工都认为企业激励机制一般,基于这种情况,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对当前供电企业来说十分紧迫。

4 增强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1 重视供电企业文化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供电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创新以及体制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以全新的价值观和全新的事业来谋划和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保证供电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机构和创造型的组织结构,从而为培育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市场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中,供电企业过去所取得的经验在新时期已经变得陈旧不堪,从客观角度出发,需要企业对自身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大胆进行创新。供电企业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要不断创新文化建设方式,提高企业各个机构整体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强调终身学习,全面学习和团队学习的文化建设模式,不断对企业经营发展理念进行更新,从文化角度不断促使企业进步,形成持久性的竞争力。

4.2 强化供电企业制度创新

随着电力市场不断深化改革,供电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发展环境变得十分复杂,过去传统的供电企业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创新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这是当前供电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之一。首先,要完善激励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创新力度,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好企业员工的激励工作,通过建立合适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做好供电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工作十分重要。可以在现有激励机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多种激励方法和手段,将奖金机理和精神机理结合起来,正面奠定激励和典型通报结合起来,同时,还要保证激励机制和原来机制制度配套运行,灵活地掌握好激励机制的刚性要求和柔性的需要,保证供电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其次,做好用人制度改革工作。人才资源是供电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做好供电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对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十分重要。在供电企业中要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使用理念,建立由于市场发展的相关协调的人才招聘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考察和晋升机制,同时,在人才招聘和人才培养方面,不要一味重视学历教育,更要重视人才的工作能力,坚决杜绝完全依据人员的学习选拔人才,切实调动起技能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全新的生命力。最后,做好企业组织结构改革工作。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统一,结构冗杂,部门职责交叉,显著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效率。急需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建立一个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缩短部门之间的链条,保证我国供电企业向着现代化企业迈进。

4.3 保证供电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

从供电企业在市场中的战略角度分析,企业要实现经营效率提升,就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既然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需要企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改变过去落后的经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向着节约能源方向转变,从而保证企业在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显著提升。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以实现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次,社会责任的履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供电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的承担能力分阶段进行,不能简单地将某一个指标作为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好坏。为社会大众和各个生产领域提供更加便捷、节能环保、清洁的能源,这也是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最后,要理性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不应该盲目。供电企业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社会事业的参与程度,企业要积极宣传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理念,积极参与到社会各项公益事业中,有利于供电企业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4 加强供电企业新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作为推动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得到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其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选择。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供电企业内部结构分工越来越趋于细致化和专业化,传统的供电企业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因此,就要求供电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技术含量,必须完善和健全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队伍,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其他方面的技术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应用技术带动企业管理进步,以管理质量提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发展,只有这样供电企业才能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成就,促进企业内部信息流通,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涛,熊忠文.新的反腐形势下供电企业如何营造和优化党风廉政氛围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

[2] 王俊.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义乌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5).

[3] 陈晴旖.企业在塑造品牌文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

作者简介:景颖(1976-),女,辽宁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薪酬管理等。

(责任编辑:小 燕)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共享经济的潮流中,共享单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脱颖而出并持续发展壮大,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等着解决,例如公司盈利、车辆管理、技术创新、协同治理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值得分析。本文将对共享单车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共享单车的外部性、规模经济、盈利模式三个方面,更加深层次的解读共享单车;探讨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及如何有效促进共享单车的协同治理,为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共享单车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分析 协同治理

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五个要素分别是:闲置资源、使用权、连接、信息、流动性。共享经济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最优匹配,实现零边际成本,要解决技术和制度问题。共享经济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配置使得社会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而共享单车恰好是共享经济的一大体现,而共享单车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了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

1 共享单车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1.1 共享单车的外部性分析

(1)共享单车的性质。

共享单车是一种兼具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属性的混合产品,也可理解为准公共产品。消费者付费使用共享单车意味着获得了单次消费的使用权,但从本质上并没有获得完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共享单车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没有完全满足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也没有完全满足私人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2)共享单车的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而受益者无须付出相关代价。现代共享单车与传统的公共自行车进行比较,不需要消费者去固定地点取车以及归还,为用户节省时间,极大提高了消费者的出行效率;共享单车APP上都具有通过GPS定位实时更新闲置单车停放地点的功能,避免了公共自行车可预见性低的局限性,方便用户可以快速寻找到闲置单车,是对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也使社会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3)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共享单车在某些一线城市的超额供给导致其经常性出现乱停亂放甚至违规占用特殊通道的情况,侵占了其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大量坏车随意堆积无人处置,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不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低成本、低质量所导致的共享单车高毁损率是一种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

1.2 共享单车的成本和规模经济分析

共享单车的多轮融资和企业自身的盈利系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共享单车企业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合理配置资金促进企业发展呢?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共享单车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规模经济化水平,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大型化、专业化设备、人工和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高效率的人工管理机制、兼并收购小共享单车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产销量等手段不断扩大共享单车企业的规模经济化发展,从而促进共享单车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有利于共享单车企业的持续发展。

1.3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分析

(1)共享单车通过向用户收取按小时骑行的使用付费,即“分时租赁”模式。以摩拜单车为例,骑行每半小时收取0.5元,据相关数据显示,摩拜单车的日使用量约为1600万次,假设每人骑行半小时,即日收入约为800万元。

(2)对收取的押金和用户放在共享单车APP里的预存车费进行理财投资获取利息收入。以摩拜为例,每辆单车押金为299元,目前摩拜单车用户已达到2000多万,假设一年有1200万用户的押金预存在APP内未收回,目前银行活期利率为0.35%,将600万存入银行活期存款,600万用于可随时取现的基金投资,假设收益率为4%,一年总的利息收入约为7800万元。

(3)多轮融资带来资本积累,95%的共享单车企业都经历过融资,以融资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资本量。以摩拜为例,截至到目前摩拜经历了天使轮、A轮、B轮、B+轮、C轮、C+轮、D轮、D轮(追加)、E轮、新一轮等融资,累计融资将近11亿美元。

2 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共享单车竞争市场拥挤产生资源浪费

中国的共享单车市场活跃度居高不下,从而各大企业纷纷涌入共享单车市场,产生了以摩拜、OFO为首(市场份额分别为57%和30%),哈罗单车、小蓝、优拜、酷骑等20多家企业规模,导致了共享单车的投放尤其在一线城市库存问题严重。看似形成了双寡头垄断模式,然而因共享单车兼具公共产品属性和私人产品属性,其中准公共品性限制了共享单车市场的企业容量,1~2家即可,类似与自来水公司等,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无法容纳更多企业的市场份额,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2 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及盈利困难

共享单车的盈利以融资、押金金融投资和日租金为主要来源。然而共享单车的主营业务盈利周期长。以摩拜单车为例,摩拜单车使用频率3次每天,一次付费0.5元,一年平均天数300,一年免费骑行天数占平均使用天数20%,年单车收益360元,大概需要2~3年才开始盈利。然而在实际中,共享单车的使用次数明显小于预期值,用户希望车子越多越好与车子被骑行的次数处于矛盾状态,更是加大了企业的盈利压力。摩拜单车在以高成本造车的前提下,虽可以大大减少企业未来的运营成本,但也让摩拜单车在市场投放上被OFO远远甩在身后。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融资资金大部分用来生产单车,明确表明他们需要造更多的车。摩拜急需在高成本造价与车辆覆盖投放找到平衡点。摩拜内部财务部也表示,供应商身兼债务大概10亿元,其总债务超过10亿美元!截至当期已经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显然,实际上摩拜已经陷入了资本危机,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最近,摩拜以远低于上一轮最新融资估价的27亿美元被美团收购。这便是在经历了6个月的资本僵局之后摩拜作出的抉择。就目前共享单车的初建阶段而言,盈利模式略显单一,需要企业加强监管及风险控制管理,向多元化发展。

2.3 共享单车用户的不文明违规使用无法规范

由于共享单车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現大量不文明违规使用现象。例如:乱停乱放,恶意破坏车辆、刮毁车辆二维码,私自占有车辆等。不文明现象出现后若不及时管理遏止,便会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抛开有待提升的使用者素质之外,由于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导致共享单车的违规使用及损坏问题责任界定不明,共享单车的法律保护尚不完善,并缺少企业监管,第三方监管不足,社会监督薄弱的问题。正是无法有效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问题,影响了交通和市容,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

3 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治理

3.1 政府层面

(1)加大政府监督,构建信用系统,提供多方信用监督。

对于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而言,政府应该加大监督,切勿放任不管,致使共享单车出现无序竞争的不良现象。同时,为共享单车提供多方信用监督。现在,摩拜单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用户信用评分系统。诚然,这些举措可以遏制一些违规行为,但要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现象,则需政府构建一套完整的信用监督体系,将用户的银行卡及一些其他的信用材料整合在一起,由此产生一方信用变化则会引起其他产品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公民行为。

(2)反对投入过度,鼓励企业并购。

就目前共享单车的市场而言,多数企业以风投的形式进行融资,从而投资到共享单车的开发之中,在这一部分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控制,若出现不合理的资本投资,则会造成市场经济的动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时,若共享单车投放过量则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违反了共享单车的使用初衷。因此,政府应多鼓励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并购,使共享单车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3.2 企业层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利用GPS技术定位共享单车,这不仅可以节省在寻找和收回共享单车的成本,而且可以使消费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精确快速地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要使用的单车,免去了不必要的时间,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共享单车的使用率,企业盈利增加。

3.3 消费者层面

作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因共享单车的特殊性,要求公民有更高的个人素养,做到不破坏共享单车,爱惜它,不将其私人化,用完共享单车及时归还并将其停放在专用停车处。只有公民的个人思想觉悟提高,共享单车才有更大的可能性一直发展下去,造福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4 结语

共享单车改变了传统交通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构成比率,冲击了单车零售业的发展,使出行绿色化,便捷化。在政府支持的和平背景下,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要做到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车辆停放管理需要进一步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用户体验,尝试采取建立诚信系统加强用户监管。企业盈利能力需要着眼市场开发,在一线城市市场饱和的状况下,进一步扩大共享单车覆盖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开发多元化盈利模式,缩短可盈利周期。就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层面多环节协同治理,我们也将对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起见证共享单车趋于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建刚.互联网分享经济下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探析[J].中国商论,2017(11).

[2] 朱富强.共享经济的现代发展及其潜在问题:以共享单车为例的分析[J].南方经济,2017(7).

[3] 潘钰子.共享单车市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说明产业组织理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紧密地围绕了市场本身的变革,强调了未来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组织、竞争、市场结构、管制、合约

自马歇尔对微观经济进行了经典的解释后,市场理论的讨论便一直成为经济理论的主要重点。在罗宾逊夫妇、张伯伦?等早期经济学家开创性的努力下,市场中竞争和垄断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经济领域的微观部分的认识大大加深了。产业组织理论正是在不断汲取前人的营养下逐渐从微观经济学分离出来,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一种进一步解释微观市场的主流理论。近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无论在研究方法、对象和解释的问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场本身在许多方面已经出现了许多深刻的变革。文章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来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研究方向。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看,产业组织出现在20世纪开始现代制造业企业兴起后,早期学者将“产业”和“制造业”等同,把产业视为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集合。马歇尔首先提出了产业组织概念。在他看来,产业和生物组织体一样,是一个伴随着组织体中各部分的机能分化(企业内的分工和社会分工)和组织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和联合(企业的兼并和准兼并)的社会组织体?。他以分工和协作为基础讨论了产业组织中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工厂规模和经济规模。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以此为基础构架了整个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更加强调了产业组织中的厂商结构和行为。

在研究假定上,产业组织理论保持了主流理论的“理性人”的假定。稳定性偏好、约束和自利性最大化行为体现了“理性”的特征?,主流理论强调了“厂商”作为“理性人”的假定,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也将这一假定贯穿于厂商之间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在厂商理性中,关键的线索是“利润最大化”假定,企业如同“厂商”一样具有“完全”的理性偏好。这是产业组织理论中最有争论的领域之一,大量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将产业中的企业作为“厂商”是不够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威机制及企业决策的“有限理性”都不能满足“最大化”行为的假定。但新产业组织理论仍然保持着单个人的“理性”假定,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和企业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在研究方法上,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局部均衡仍然是产业组织中的主要分析方法。不论是贝恩模型还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由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限制,在大量地采用了主流理论的分析方法中,特别强调了局部均衡。局部分析是建立给定条件下,对解释的因素进行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分析,这是主流理论常用的分析工具,产业组织理论并没有进行扩展。不同的是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中,解释的因素不仅仅是价格,还包括更多的变量(质量、广告、研发等),新产业组织理论则引入了信息。产业组织理论也大量地运用了博弈论分析工具。但博弈论分析方法也是以局部均衡为基础,不论是局中人函数的采用,反应函数的对策行为及博弈均衡都反映了局部均衡的逻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产业组织理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主流理论工具,并没有开拓性的发展。

在研究对象上,产业组织主要侧重于从供给角度分析单个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经济绩效。贝恩模型以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主要推论为基础,更多地重视了实证研究,将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并开创性地通过结构—行为—绩效即三分法对市场进行分析。强调了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厂商定价和非价格行为,也会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这一思路与主流的价格理论推论基本一致。在主流的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占和垄断市场中的基本假定是不同的。根据这些假定,通过形式化的模型分析演绎出企业不同的定价行为。

二、产业组织理论沿革

产业组织理论从英国开始,但系统化的工作主要是美国经济学家完成的?。1960s,基本同时出现了“结构主义”和“芝加哥”学派两种理论流派?。尽管这两种流派都是以新古典理论为出发点,但由于理论逻辑、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对象不同,在理论结论上存在很大差异。两种流派的论战结果也大大深化了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和认识,为新产业组织兴起奠定了基础。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思路

结构主义主要建立在两项经验性研究基础上,即对经济绩效的衡量和结构与绩效关系。贝恩(1959)用4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来测量市场结构和用回报率来测量绩效,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个美国样本制造业,得出的结论是集中度与经济绩效正相关的关系。贝恩第二项研究是用进入壁垒来测量市场结构,检验了20个美国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和利润的关系。结果进一步发现了集中度和利润之间的正相关性,并发现平均回报率在高壁垒条件下明显地高于低壁垒的现象。

围绕着这些经验研究结论的解释,贝恩建立了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特别是市场绩效的理论假定。所谓市场结构主要是涉及影响竞争过程的市场特征,主要强调进入壁垒条件,包括厂商的规模及其分布、产品差异化程度、厂商的成本结构及政府管制程度。行为。行为主要包括产品定价和非价格行为。贝恩强调市场结构影响单个厂商的经济行为,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如厂商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佣工策略、工作条件等;间接影响,如厂商内部资源配置及其产品定价和竞争策略。绩效,主要是通过规范的“好坏”标准对满足特定目标的经济行为的评价。完整的理论逻辑框架如图。模型主要的理论逻辑包括:

1. 在结构—行为—绩效中,模型运用了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推论。

2. 从理论的逻辑来看,更多地强调了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

3. 更加强调经验性的研究,由于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结论都是通过经验性分析得出,即关于集中度、进入壁垒与绩效的关系。

4. 结构主义的反托拉斯含义十分明显:反托拉斯政策不应该关注于企业的行为,而更多地关注于市场结构。

(二)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论思路

芝加哥学派更加重视对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分析。认为应该从价格理论的基础假定出发,强调市场的竞争效率。芝加哥的主要理论思想范式是竞争性均衡模型。其关键是提出了在长期均衡中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技术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这就意味着产业的产出不管是资本是不足还是过剩,都处于最优规模边界下。在竞争性模型中,配置和技术效率主要导源于两个结构性条件——买卖的数目和自由进入。

从长期的竞争效率出发,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从在长期过程能够达到效率水平,反对高集中率的产业必然带来垄断租金,因此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斯蒂格勒从产业成长?角度,认为厂商的规模大小和市场的集中度与产业周期和经济效率有关,在产业初期,由于市场范围狭小,产业的各环节不足以专业化分工,而由全能型企业承担,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厂商内部分工转化为市场分工,到了产业成熟和衰退时期,市场范围缩小,市场分工再次转化为厂商内部分工。因此,产业的集中率随市场范围和产业周期相关。仅仅认为高集中率导致高利润率忽略了产业发展长期均衡的历史过程。从规模经济角度?,斯蒂格勒用生存技术来确定最佳规模水平,凡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因此最佳规模存在多种不同的规模,大厂商的规模经济也是生存技术的结果。德姆塞茨?认为高集中率导致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而不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指标。在价格行为上,斯蒂格勒?进一步讨论在高集中度产业中的大厂商的竞争行为,认为由于在高集中度产业中,大厂商仍然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其价格水平将制定在可维持水平,这个水平符合效率标准。

从政策上,理论强调了反竞争行为或垄断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导致的进入壁垒。因此,政府最好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三)两种理论流派的主要分歧和争论

从上述分析中,尽管两种理论都是从主流的微观理论出发,但在分析方法、思路及政策含义中存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差异:

在分析方法上,结构主义强调了经验性的检验过程,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解释,芝加哥学派则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从价格理论固有的前提出发,演绎出各种结论。在分析角度上,前者强调了如何改善资源的低效率配置等市场绩效作为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对象,讨论市场势力形成的固有的结构条件;后者重视长期的竞争效率均衡,坚持短期的低效率、非均衡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自由进入和退出来得到解决。在政策含义上,前者强调了政府对高集中度产业的反托拉斯干预,后者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预本身会带来壁垒,降低市场机制的配置效率。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不仅仅从上述争论中汲取营养,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新分析工具,在研究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注重市场环境与厂商行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了在逻辑上的循环和反馈链。在方法和工具上,则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多变量的分析工具。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了在不完全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研究,特别是寡占、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维度。

1. 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进入壁垒问题进行了更加严格地分析,通过对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重新定义?,证明了在存在进入竞争,或者潜在进入的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条件下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价格水平,因为潜在进入者会通过打了就跑的策略消除高价带来的超额利润。这就推翻了垄断市场结构会决定垄断性市场行为,因此导致垄断利润的单向关联的理论假定。

2. 博弈论

博弈论对产业组织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为解释和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提供了很好的行为分析工具。传统的边际分析工具由于受到了假定条件的限制不能给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行为进行很好的解释。由于博弈论在有限局中人行为分析的优势,通过各种反应函数的分析,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绩效和结构的影响的解释更加逻辑和合理,传统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单向关联也演绎成复杂的双向或多重关联机制。

3.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

关于企业是什么,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只讨论了企业的“厂商”理论,该理论就无法解释企业的规模问题和市场的边界。新制度经济学打开了这个“黑箱”,它撇开了企业的技术决定因素,通过“交易费用”的概念广泛地讨论了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

4. 合约理论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合约主要包括了合约的设计和执行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在短期和瞬时合约中,合约的设计和执行相对简单,因为交易双方在进行交易时能够很快地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衡定。与合约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交易中的成本和收益的信息,对于交易双方及外部人(如法院)而言都是可以观察和可以证实的。因此,合约中的激励承诺是可信的,也能通过设计达到帕累托最优。在短期和瞬时交易中,合约的信息并不影响合约是否达成和实现。但对于长期合约来说,合约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是如何使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可信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为交易双方以足够的激励约束来达成合意性交易。承诺是一种长期的信号,体现了对信息的确定性描述。如果长期交易中,存在着足够的承诺,就存在适意的激励相容条件,合约的边界就存在最优充分条件(注意:不是必要条件),如果激励失效,并由此导致了合约的低效率(包括生产效率,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合约边界失效。合约引入激励问题体现了对合约达成完整的描述。

合约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厂商的决策过程及目标讨论上,长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厂商假定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假定条件的,但事实上,大量的经验性分析表明,厂商的目标是多元的,厂商可能在价格制定中追求成本加成,或者强调常规、经验性作法,试验以及实际经营行为中的学习过程。合约理论则通过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解释,认为由于各厂商的组织结构、所有权配置的不同,在目标决策机制上也出现了广泛地差异化。由于作为所有者和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拥有实际决策权经理人员的目标差异,在委托人不能有效地监督或者缺乏足够的激励条件下,代理人在企业决策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偏离企业最大化目标。该假定已经广泛地

运用到产业组织理论的目标决策过程的分析。

四、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趋势

产业组织的研究方法、范围和工具的变化,也深刻地反映了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变革。二十世纪后期,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日益演化为以垄断竞争为主流的形态,厂商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日益密切,形式日趋多样化。竞争的方式、手段花样翻新。如何分析新市场条件下的厂商行为变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课题。在这种“行为主义”导向下,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市场结构和行为的变化

现代市场表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大厂商主导了现有成熟市场结构。二是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及进一步细分。

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展和新市场的层层涌现,体现了市场演进的活力。新市场出现的动因和市场扩展的内在机制则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没有解释的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演进过程的讨论也仅仅局限在初步的技术层面上?。事实上,市场范围的扩大和新市场的出现为市场进一步分工和协作提供了递增的收益激励,因此解释市场出现的动因和内在机制也是未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方向。

2. 企业发展

现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与古典企业相比呈现出巨大的变革,变革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出现了中间管理阶层。管理阶层或者技术官僚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决策体系发生重大的改革,原来的以所有权和管理权一体化的决策体制转变为委托代理关系链,决策链条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行为影响是巨大的。企业理论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和市场的合约选择,但仍然缺乏对企业内部的权威形成和企业内部的组织效率及企业租金的深入分析。组织的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势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如果企业的核心优势是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和权威决策机制,组织的安排如何给这些决策和传递机制以激励协调。这些分析显然有助于了解企业内部权威机制发展和变化趋势,也有助于了解产业组织中的内在协调机制。

现代市场中的企业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加深,多重纵向约束和利益关联使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共生。企业理论虽然讨论了纵向一体化及纵向约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中企业内分工的优势及存在原因,但仍然没有解释市场分工的原因以及市场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相互协作的原因。实际上,这些多重约束不仅影响企业之间纵向关系,也影响他们之间的长期竞争和协作行为,从而对内在市场机制产生作用。因此,分析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边界问题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析空间。

3. 政府管制的边界

管制理论可以认为是从产业组织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子集,但管制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同样讨论了产业组织领域所有的理论问题。其分析对象主要建立在市场配置失灵条件上,如自然垄断产业、外部性的行为或者公共产品的生产和配置。它体现了对市场边界另一角度讨论。管制理论引入了政府的角色,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了广泛地分析。传统理论只是建立在固有假定基础上,缺乏足够的可信性,其静态分析工具也不能完整地解释现实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失效和市场失效本身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和分析,包括失效的内在动机及失效对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及动态效率将会产生的影响。新管制理论可以认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进一步运用,在大量借鉴合约理论、博弈论和企业理论基础上,新管制理论从激励的角度重新构造了管制和市场失灵的边界,也为在双重失灵领域中的混合治理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思路。伴随着管制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形式,如网络产业的接入定价、放松管制的程序及拆分的有效性等,管制体制、管制工具和方法都需要进行变革。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地进行解释和分析。

4. 理论分析的长期动态趋向:激励、合约与管制

总体上看,激励、合约和管制将成为未来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主要趋势。由于市场进一步分散化,从产品意义上,完整地定义产业已经出现了许多难题,由于企业生产的多样化,在统计分析上,也很难分离出不同产品在同一企业中的生产成本和价值。因此,市场和企业的变化给传统的产业组织的中观层次分析提出了挑战。同时,目前的理论讨论更加重视产业的长期绩效,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合约关系便成为决定企业行为更关键的因素。在当代产业组织大量的文献中,企业合约理论已经成为研究产业组织领域中的起点,它促使了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关注长期动态的问题,围绕着合约设计和实现的动因,强调了激

上一篇: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通用报文交换平台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