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

2023-12-31

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初中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基础政治知识的方式是在学校接受道德与法制教育,在校学习完成政治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内容中,时事政治是重要内容。在教学工作中穿插时政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所以,将时政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政教学

一、时政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国家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品德课教育工作意见要求可以看出,中学思想品德课在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工作时还要注意社会发展的脚步,将国内外时事政治引入思政课堂,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时政热点,让中学生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这不但能抵消初中教材存在的滞后性,还能为学生理解实事政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国家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二)决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经济、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与发展。由于各国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文化的不同,特别是西方国家意图通过文化影响改变我国青少年意识和立场,这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育方式都受到严峻挑战。为了培养我国青少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意识,思想教育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我国与世界发展情况,让我国青少年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肩负社会发展责任和历史使命,脚踏实地,拥有社会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加强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致力于将中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兼具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培养自身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兼具实践性、人文性、思想性,在该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格并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腐朽思想入侵时不被误导,不随波逐流,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情况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让初中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且偏理论,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的意识形态并不健全,很多学生并不关心国家政治,因此对课堂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整节课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来完成。在整个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往往用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不重视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因此,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更重视理论教学而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环境中去领悟、学习和交流。长此以往,许多学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师欠缺知识储备

初中道德与政治课程教师队伍庞大,其中不乏部分教师本身的政治素养就不高,也没有对时事政治过于上心,进行知识积累,不重视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世界政治体系发展的了解;还有部分教师本身历史知识不健全,也未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理论,没有良好的教育逻辑性,无法正确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和判断,更不用说将其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工作中;而有部分教师即便其政治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但由于不重视吸收新的思维,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所以,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不但要重视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还要不断吸收当今正在发生的时政知识,以弥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三)教材资料存在滞后性

在过去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教材是课堂的关键,教材内容涵盖了学生要学的所有理论知识,虽然教材也在进行不断地调整,但仍然无法跟上时代变化,因此教材中所撰写的案例对学生来讲都过于陈旧,部分案例虽然时间上比较新,但也无法让学生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致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政治知识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关联,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帮助。由于教材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导致课堂教学和学习也会产生相应的滞后性。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融入时政知识作为理论支撑。

(四)不重视政治教育的开展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会将多数学习精力放在“语数外”上面,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专注度并不高,也并未将其放在心上,甚至某些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都没有教学保障和时间保障。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其知识点偏理论且枯燥,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来达到考试获得高分的目的,多数学生都希望通过少量时间的背诵而获得考试优异的成绩,因此并不重视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政治素养的培养。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关注时政热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时政知识来改变学生对课程的看法成为教师最为重视的问题。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时政教学的措施

(一)利用微課来开展课堂教学

当前,新媒体技术被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新媒体技术也让该课程更具时代吸引力和创新性,政治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搭建微课教学平台,使学习环境更加自由、生动和有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所有的知识点,这种简短的课程学习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获得学生喜爱。目前,在思政课堂上运用微课比较广泛,尤其是以PPT的形式展现的微课最为常见,因为PPT形式的微课制作简单,能将时政热点所需的视频、照片、文字等融入其中,让本身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堂充满生气。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以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为主的课程,本身课堂理论知识就过于抽象和枯燥,无法引起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让课堂生活化、情境化,为了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进行展示等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融入有趣的时政教学素材

在思想与政治教育中融入时政素材时,教师要注意挑选素材内容,将近期发生的有趣的素材融入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首先,教师本身要关注国际时事,及时收集最新素材内容,时刻关注国家会议开展情况,以与初中生联系密切的新闻实践为主,让教学课堂更加丰富,挑选时政材料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理解和知识面拓宽;其次,挑选的时政信息不能所有的都是正面信息,还要挑选部分能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的负面信息,进而激发学生思考,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反面教学案例让学生感受社会的不良诱惑与危害性,时刻警惕社会诱惑,增强自身保护意识。

(四)实事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一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力求实事求是,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方向,通过中国革命客观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盲从。新时期,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意结合正确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目標,坚持实事求是。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密切相连,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教师要重视结合时事政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合理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有利于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巨生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3):58-60+71.

[2]陆晨.时政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19):16-17.

[3]冀心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研究[J].法制博览,2019(2):295.

(责任编辑:吕 研)

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青少年健全的法制意识,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喀什师范学校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进行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在法制教育方面存在学生法律知识掌握不足、法制课程设置不明确、法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以及法制教育活动不受欢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改革法制教学形式,丰富法制教育活动。

关键词:中职学校 法制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喀什师范学校法制教育实施情况

自2009年“7·5”事件和一系列暴恐案件频发以来,国家意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新疆地区的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开设相关的法制课程以及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自2014年起全疆中小学每学期开学前集中一个星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每学期必须请法制副校长做至少一次讲座,此外,各学校还结合4月法制宣传教育月、12月4日宪法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讲座、知识竞赛、黑板报等。

目前,喀什师范学校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一门课程,开课时间为一个学期,课时为每周两节,使用的教材为张伟主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2015年4月,喀什师范学校颁布了喀什师范学校普法依法治校暨自治区第二十五个综治月活动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为“紧紧围绕自治区第二十五个综治宣传月活动的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综治宣传月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抓好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校师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喀什师范学校法制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对三个年级的5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其中10.2%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几乎没有;22.0%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很少;47.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15.3%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比较多;5.1%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足够多。可见,掌握比较多和足够多的法律知识的学生占较小的比重,而几乎没有、很少掌握以及掌握一些法律知识的学生占较大的比重。这说明了当前学校的学生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

23.7%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很明确;39.0%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比较明确;22.0%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明确程度一般;11.9%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太明确;3.4%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明确。可见,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很明确和比较明确。同时,也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法治教育课程设置明确程度一般以及不太明确和不明确。

在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的评价方面,39.0%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很满意;32.2%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比较满意;18.6%的学生对法治课教学的考核觉得一般;8.5%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不太满意;1.7%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不满意。可见,有将近30%的学生对法制课教学的考核满意程度不高。

在学生对法制课教材的评价方面,13.6%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很满意;22.0%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比较满意;25.4%的学生觉得法制课的教材一般;27.1%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不太满意;11.9%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教材不满意。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觉得法制课的教材一般以及不太满意。

在对法治课讲课效果的评价方面,27.1%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很满意;37.3%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比较满意;11.9%的学生认为法制课的讲课效果一般;15.3%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不太满意;8.5%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很满意。可见,有大约35%的学生对法制课的讲课效果评价不高。

在对法治课授课老师的评价,20.3%的学生对法治课授课老师很满意;39.0%的学生对法治课授课老师比较满意;27.1%的学生觉得法制课授课老师一般;8.5%的学生对法治课授课老师不太满意;5.1%的学生对法制课授课老师不满意。可见,有大约40%的学生对法制课的授课老师评价不高。

22.0%的学生经常参加法制活动;59.3%的学生偶尔参加法制活动;15.3%的学生参加法制活动的频率一般;3.4%的学生极少参加法制活动;没有学生从不参加法制活动。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偶尔参加法制活动。

对法制活动的态度的调查:其中11.9%的学生很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39.0%的学生比较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27.1%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的喜欢程度一般;11.9%的学生不太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11.2%的学生不喜欢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可见,有大约40%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的喜欢程度不高。

三、改善学校法制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喀什师范学校学生法律知识掌握不足,以及在法制课的课程设置以及法制课的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教学计划。学校应以大纲的形式将法制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法制教育在教材编写、学年编制、课时分配等方面的要求,切实做到“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使法制教育进入规范化、经常化、正规化轨道;使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体系化、持续化,以确保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

(2)设置多样化课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多样化。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规定《职业道德与法律》是法制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学校必修课,但由于课时问题,学生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比较有限。考虑到法制教育对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实用性,喀什师范学校可以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一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合同法》等实用的法律课程。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相应的法律课程,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开设《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课程。

(3)丰富教学内容。学校法制教育在内容方面应尽量丰富化。法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切实了解社会和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法制教育的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一定的法律基础。

(二)改革法制教学形式,丰富法制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对法制教学效果评价不高以及对学校开展的法制活动的喜欢程度不高等问题,学校应改革法制教学形式,丰富法制教育活动。

(1)改革法制教学形式。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并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

(2)丰富法制教育活动。针对当前喀什师范学校学生对学校举办的法制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以及喜欢程度不高的情况,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利用校园广播,开设有关法制教育的栏目;利用学校宣传栏张贴相关法制宣传资料;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增设法律刊物;班级增订一份法制报刊;定期的组织法制讲座,举办各类法制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此外,学校还应开展班团会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以及节日纪念日活动等多种活动。通过以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法制文化,增强学生法制教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充斥,造成了社会一定程度上的道德缺失、诚信丧失,法制意识淡薄等现象已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作为我院大学生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未能幸免于此。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法制教育 思考

法制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公民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全面提升高校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笔者采用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我院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现状,总结我院法制教育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加强现阶段我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了没有法制的危害性以及健全法制的必要性。第一次把法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早在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其实际上就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会议公报正式以党的文件形式肯定了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地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段话无疑揭示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涵,也无疑是中国法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邓小平无疑也是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

喀什师范学院1962年成立以来就是一所民汉学校,而其中又以维吾尔族学生为主的多民族、多学科、多层次的,与此同时又是新疆南疆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类院校。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大教职工秉承“扎根边疆、团结奋斗、勤奋学习、为人师表”的校训,发扬“胡杨般坚韧、红烛般奉献”的学院精神,为新疆尤其是南疆培养了5万余名中等学校教师和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少数民族占70%以上,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我院法制教育的现状

1.法制教育形式过于单调,效果不显著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学校的法制教育宣传是极度的匮乏,专门的、定期的宣传活动几乎没有。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们接受法律知识的来源仅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材料由原来的整本《法律基础》压缩为现在的两章内容,因此,教材内容主要以法律定义、特点、主要内容、原理、规则等理论性的文字所组成。这些内容很重要,是人们关于社会法律现象科学认识活动的结果,它是人们关于法的一般理论和法律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一个国家和地区现行法律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的总和。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老师也无法很细致地讲解,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稳定和安居乐业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法律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大部分同学希望有机会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在问到“您所在学校的法制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包含哪些”时,有54%的同学选择了校纪校规、有49%的同学选择了法学基础理论课、有25%的同学选择了宪法学、有17%的同学选择了刑法学、有16%的同学选择了民法学、有39%的同学选择了教育法规政策、有38%的同学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有27%的同学选择了宗教法规政策、有19%的同学选择了经济法学。这题考察法制教育内容,选项中的所有内容,都应在法制教育范围内,可从选项结果来看,各个选项选取比例较少,可见学生的法律知识有限;在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隶属于哪一类法律”时,只有24%的同学回答是行政法,这一考察法律渊源的常识问题,有41%的同学选宪法,有21%的同学选民法;在问到“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处罚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时,只有40%的同学选择违反行政法规,有9%的同学选宪法,有13%的同学选刑法,有25%的同学选民法。这一统计结果不仅反映了大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的不足,同时也表现出大学生对法律精神缺乏理解。

访谈过程中,参加采访的8位法制教育工作者只有2位是法学专业,其余有4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位是政治学专业。对于目前法制教育课程内容,他们的看法基本一致:原来的法律基础是独立的一门学科,由学校的法学专业教师授课;而目前的法律基础课,是将思政和法学组合在一起,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担任,不管从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从而使得学生对法学的尊重大打折扣,法律基础课现在与过去相比,法律课堂教育弱化了,效果降低了。合并以后,教材内容压缩,主要是法律理论框架介绍,内容粗略,许多重要且实用的法律概念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以民法方面的知识点为例,“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等重要概念,教材都没有涉及。非法学专业的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是有心无力,无法将法律知识讲解得特别透彻,也无法将法律要点融会贯通,更无法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还原法律原则;而法学专业的教师是空有满腹经纶,没有课时讲解,也只得按照目前的内容和课时上课,将法律要点一带而过,对于准备的大量现实案例也只能根据课堂时间穿插提及。

2.大学里法律运行信用度偏低,一些人群对于法律也不是很信任

法律运行信用乃是法律信用至关重要的问题。法律贵在运行,否则不如无法,这是法制的一条公理。有了法律,即使再好再完善的法律若是束之高阁、弃而不用,那也只能是毫无价值的一纸空文。由于特殊的环境,在适用法律和执行往往遇到难以想象的障碍,一是很多同学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法律与自己无关,离自己很远,或者认为与其关系不大,二是很多丑恶的社会现象亵渎了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如执法人员不能正确处理情与法、情与权等关系,往往以权代法、以权乱法,徇私枉法。

3.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较低

虽然很多民族大学生也已经成年,并在大学里接受先进的文化知识,但是由于大部分生长的环境(偏僻的农村)、成长的经历使得其在法律方面的知识很是欠缺,因而亟待提高。绝大多数的同学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很少甚至不接触相关的法律知识。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所限,如汉语水平本身就不高,基本的汉语掌握尚不清楚,至于那些深奥晦涩的法律专业知识就更加难懂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学院本身没有营造一个很好的学法、用法的氛围,而往往只是在特殊的时间点——如宪法宣传日、消防日、环境保护日等对专门的法律做一个简要的形式上的宣传,至于其效果往往是无人问津了。

二 我院法制教育宣传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1.特殊的环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却忽视了法制教育

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使得我院非常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祖国最西部边陲的一所高校,周边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时刻都对我院产生影响,因此我院领导格外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加强民族的团结,并先后两次获得国务院的肯定和表彰,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我们深知“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也会失掉。”保持社会的稳定成为现代化过程中带有全局性的根本问题。但是,必须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必须狠抓法制教育,做到“两条腿”走路,“两只手”搞建设,唯有此方才能将我校建设得更加美好,也才能和党中央提出的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相吻合。

2.传统文化习俗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虽然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接触的是比较先进的、科学的文化知识,但是由于我院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农村法制建设十分落后,相关资源也很匮乏,甚至有些村里就没有。因此对于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偷偷摸摸必以为然的认为其并不是违法的,最多也认为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已,还有一些农村存在的赌博等恶习也只是被视为一种娱乐方式,对于那些经常出现的一些邻里乡亲之间因打架而发生的纠纷往往不是通过司法的途径来解决,而是找村长、支书,甚至熟人、上级、找关系等私了。这种有事找关系的处理纠纷的方式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负面影响所带来的。事实上,这一切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也因此使得学生在学校往往出现打架、斗殴以及经常丢失学习、生活等物品,这都给原本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更加不利于同学间的长期友好相处。

3.民族分裂活动不利于开展法制教育工作

南疆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全疆甚至全国的安危,民族分裂主义的暗流一直在这块土地上涌动,成为新疆保持社会稳定的隐患。与内地相比,新疆维护稳定的工作又多了一项内容,这就是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在遏制中国的目标下,通过对阿富汗和中亚国家的渗透,建立了军事基地,加之“东突”分裂势力近年来加快了整合的步伐,成立了所谓“东突厥斯坦临时政府”,这些给新疆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负面因素,同时也给中国南疆的区域安全形成重大威胁。反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快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新疆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正如边疆史地研究专家马大正教授指出的:分裂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是新疆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从目前新疆分裂势力的情况看,其分裂思想、活动方式以及目的都和历史上新疆的分裂活动有着先后相继的关系,而且为达到其分裂新疆的目的,分裂势力对新疆的历史也大肆歪曲和篡改,以蒙蔽广大群众。他们往往打着“民族”、“人权”的旗号,支持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通过多种途径对新疆进行分裂和渗透。近年来,发生在新疆境内的数项恐怖袭击事件都是民族分裂势力所操纵。作为南疆重镇的喀什尤为重要,而作为喀什的一支重要力量——我院的稳定直接关系南疆甚至全疆的稳定,也因此有句不成文的俗语:新疆的稳定在喀什,喀什的稳定在师院。

三 加强我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1.丰富高校法制教育形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1)丰富法制教育载体,要进行方法创新。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增强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教育方法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思维的模式,从而使其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能够应用自如,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和行为。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法制教育也是如此,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丰富教育方式。

(2)积极开创新疆高校法制教育隐性教育方式。本次调研问卷,多项结果表明,对于高校法制教育载体、教育形式问题,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校纪校规教育。这一结果表明,学生平时接受的校纪校规较多,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各高校校纪校规的制定都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指导,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制定的规章制度,既然各高校对校纪校规介绍较多,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解校纪,有可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校纪,也让学生学习了宪法和相关法律,同时,认识到校纪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有助其加深对法律的认识。而且,校纪校规教育作为隐性的法制教育方式,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潜移默化地将条例化的制度,转变为自己的意识和思想,并内化为实际的行动,润物无声,一举两得,因此,应将校纪校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重要的载体和教育形式,利用好、开展好。

(3)积极寻求新的法制教育载体,使法制教育工作形象化、生动化。从目前情况看,力求新载体,着重体现在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寓教于乐,寓教于“境”,这样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国外法制教育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无意识”性和实践性,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观点是寓教育内容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之中。他认为只给学生讲“规则、准则”,而不组织他们直接参加社会生活,就不能促成行为养成。

2.构建科学的高校法制教育内容

高校法制教育内容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实际的教育成果,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载体,教育内容尤其重要,因此,科学的教育内容是法制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

(1)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在工作内容上,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要紧紧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法制教育内容更加务实。教育内容应符合实际、符合生活、符合学生,这是做好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目前大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是:学业要完成,生活有保障,就业有机会,人际关系融洽。只有瞄准这些问题来展开,才能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教育背景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必然导致教育内容的特殊性。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传统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使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法制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讲解为基础,还应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宗教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在法制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受教育者的特点,安排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更好地符合新疆的特点。

(3)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为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新疆高校法制教育应紧扣区情和思想实际,重点加强自治区文件的法制宣传,深挖文件精神的法律内涵,寻找其法律依据。比如“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教育,以及“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教育。这两个文件背后有着坚实的法律依据,有着深刻的法律内涵,而且“马克思主义五观”与“四个认同”内部也是联系紧密,法理深厚。因此,法制教育者可以以这些文件为切入点,找出文件法律理论以及内部联系,以此作为法制教育内容,一来学习文件理论,“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其对文件的理解与掌握;二来通过对文件法理的剖析,有助其对法律的理解与运用,增强其学习兴趣,这类教育内容可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经典教材。

3.创新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机制

构建适应创新要求的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增强法制教育工作生机和活力的需要。具体有:

(1)“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法制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也不例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者不能患“急性病”,不能妄想“毕其功于一役”,应该看到法制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法制教育工作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即要建立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要使法制教育活动各个构成要素、组成部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全体动员、部门互动的工作态势。

(2)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实行法制教育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务主任负责制、系主任负责制和班主任负责制。依靠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管理的可操作性。

(3)构建“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机制,“它主要是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协同动作的一体化”,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格局。而且除法制理论课教师外,其他教师群体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本专业的法制常识与自己的教学任务相结合,这种和风细雨式的法制教育,必然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

(4)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将奖惩机制、培训机制、职业素养机制、职业晋升机制落实,对在“法制教育”建设中作出贡献,作为考评单位和个人的考核指标,把它作为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并且可以作为选拨、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使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高校法制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机制等方面的改进,都可归纳为——“创新”。创新是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新时期高校法制教育工作之魂,要积极推进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载体、内容、机制的创新。只有富有创新的法制教育工作才是有活力的,只有不断创新的法制教育工作才能在新形势下发挥它应有之义,从而开创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6~147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8、284

[3]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2006.4.26

[4]劳凯声.中国法制教育评论(1~4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06

[5]张小虎、康树华.法制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张友渔.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若干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

[8]〔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

[9]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马春.维护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扎实推进民族法制宣传教育工作[J].今日民族,2006(12)

[11]陶先林.大学生法制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6)

[12]王海燕.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5(3)

[13]陈大文.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法律素质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2)

〔责任编辑:李锦雯〕

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 中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 中职院校学生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比例呈升高趋势, 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 形式严峻, 不容乐观。中职院校法制问题表现在:法制教育进课堂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法制教材缺乏或滞后;法制教育为法律知识教学, 教法简单, 效果不佳;师资不到位, 学生积极性不高等。

2 中职院校法制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

2.1 教育功利化的影响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 在社会价值观功利化的影响下, 一些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 对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职教育被边缘化, 社会、学校、家庭对中职院校学生期望值较低, 技能以外的各方面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2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我国现在还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的转变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 一些领域的道德规范,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社会各种消极、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都会以各种方式反映到教育领域中来, 反映到学校中来, 依然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 影响他们的行为, 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中学阶段被忽视, 心理受到一定影响, 加上较之大学生离家年龄偏低, 心智还不是很成熟, 对社会分辨力低, 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影响。

2.3 家庭对青少年道德意识与法制教育不够重视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基石。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不良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负有重要责任, 如单亲家庭会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 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 对子女的不良行为包庇袒护, 使其养成贪图享乐、任性骄横等恶劣品德, 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缺乏科学教育方法, 简单粗暴, 棍棒教育, 造成子女严重的逆反心理等, 从而导致其走向犯罪的深渊。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时, 将自身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和牢骚以不正确的方式表达并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 使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受到不正确的暗示甚至引导。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者, 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对子女的道德影响异常重要, 不良的道德影响如同白纸泼墨, 很难清除。

2.4 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中职学校目前还存在着“重技能, 轻德育”的现象, 提出要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学生, 进行所谓订单式教育, 对当前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 德育课程也仅仅是象征性的为应付检查而设置;二是对学生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化, 不是简单的开设个法律课, 就是找人做个报告, 流于形式, 生硬灌输, 学生难于接受, 教育效果不大。同时既没有专业的法律教师人才, 也没有相应的法制教育机构和制度, 有些学校即使有一些规定也是讲在嘴上停留在文件里或将规定挂在墙上。学校法制教育还缺少统一、有效、完整、便于考核和操作的制度保障。三是对当前学生思想动态把握不准, 分析不够, 未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障碍, 消除心理疾病,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各个方面沟通不够, 对于很多学校对于年龄偏小的中专学生实行的是和大学一样的自治管理, 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情况了解不多, 不能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沟通, 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 当前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受多方面影响, 存在很多问题, 教育效果还不能尽如人意。中职院校学生是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不应该成为被忽视的群体。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期,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应该开展预防措施和法制教育, 引导他们奋发向上, 建功立业, 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摘要:本文针对多所中职院校法制教育状况, 对目前中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问题,法制教育现状,法制教育问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张东, 陈国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 2008 (21) .

[2] 张鹏, 赵琨.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华章, 2007 (5) .

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道受业解惑,还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法制教育,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方式,使学生能够遵法、守法,让学生成为我国法制社会的忠诚维护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法制教育;渗透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各种媒体的传播,青少年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又有许多不良的东西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许多学生法制意识淡薄,掌握的法律知识太少,导致许多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断送了他们的前途。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就成了迫不及待的事了。我们作为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学呢?通过我多年的实践,现我谈谈几点与同仁共勉。

一、文本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法律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数来自于我们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把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再探讨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了解了法律知识。如:我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背影》这课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父亲的动作描写时,其中课文中谈到父亲穿过铁道时,我就围绕着当今时代火车的速度及数量和道路交通法渗透在这里,让学生明白横穿铁道这是违反道路交通法的,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骑车还是走路都不能违背交通规则,否者就会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这些法律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不知不觉地传近学生的大脑。 在教学《孔乙己》时,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其中课文中谈到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又被打了。他还说窃书不算偷的话。这就让我引导学生分析他所说的这句话不正确,这是他自欺欺人的说法。他的这种做法构成了盗窃罪,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孔乙己盗窃别人的财物,虽然数额不大,但也构成盗窃罪。在我们生活中,学校里有许多学生总是爱乱拿别人的东西,这是不行的,是构成盗窃罪的,我们从小要养成好的品德,不要偷东西。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孩子从小就没有这种意识,最后偷的财物越来越到,最后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二、运用法律知识编演课本剧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内容较枯燥,如果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难于接受知识,特别是要渗透法制教学就更难了。换一种方式教学,让学生编演课本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

比如我在教学《伤仲永》这课时让学生扮演仲永,以及学生模拟法庭的审问,结合今天的法制教学,他父亲不让他学习带来的后果,仲永反省后,将父亲告上法庭。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他的父亲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这样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

三、在演讲中获得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的渗透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而且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在业余时间我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法律知识演讲比赛,指导学生如何写法律知识额演讲稿,通过学生收集大量的法律知识和不同的案件,学生在撰写演讲稿的时候就能获得一些法律知识。在通过台上精彩的演讲,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法律知识.

四、在阅读中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与积累,如何在阅读中进行法制教学呢? 学生读书阅读,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有很多篇目,而《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又是学生非常愿意的古典名著。以《红楼梦》为例,谈自己是如何利用课外阅读这一平台适时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

《红楼梦》中的《葫芦僧判葫芦案》这一节 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在当今的社会这个案子判得合理吗?如果你是法官,你又如何判案呢? 如果你是受害 者你又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呢?最后学生们都知道要拿起法律的武器。 《水浒》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尤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手法精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交流评价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作为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周全,让学生讨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要知道,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试想:如果让学生都认同鲁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仿而效之,那么对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是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认同情感的基础上,对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存疑、存异。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必须由公安机关依靠严格的程序,用铁的证据来裁定。

五、在写作中渗透法制教育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学生要写好文章就需要许多来自生活中的素材。这些素材许多都是与 实际生活中的法制史相关的,那么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就可引进这些法律知识,写进自己的作文中。其次,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法律知识的语言,在写事理说明文与议论文时,就可以体会法律条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最后,可指导学生写一些有关的法律方面的应用文,如如何写诉状等。通过写作一样可让学生学到法律知识。

总之,我们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同时也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上进行法制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知法,守法会用法的一个好学生,为铸就学生辉煌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元亮. 法制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文教资料. 2009(32)

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全面培养教育,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少年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法制渗透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教材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那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可采取哪些途径进行法制知识的渗透教育呢?

一、要认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都可以设置契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守法是基础,遵纪是前提,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不要以为平时违反点学校的纪律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不违法就行。这种想法和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特别是在班上,由于人多,偶尔会有这样一些现象发生:乱扔果皮、纸屑、零食包装带,说脏话,相互打闹,进网吧等等,这些现象经常发生,少数的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知,他们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大好时机,如果现在不从小处着手规范他们的言行,他们将来就成不了人,更成不了才。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得非常好,现在小小的放纵就可能酿成日后的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再后悔。对学生从小培养法律意识,适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依法办事、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教师自身法制素质的提高

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律老师,而且很多的学校的品德课也被上成了自习课或其他课程,大部分的班级只有班主任在班会时可能会提到一点法律知识。更令人担心的是:有的老师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法律意识较淡薄,又如何对学生的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呢?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的数学教师平时要注重自身法制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逐步树立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例如:在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渗透了环保法,使学生明白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就是一举两得啊。学生通过收集和研究数据,组员之间激烈的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与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及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更能促使学生成为关注自我生存,关注社会环境,有一定法制观念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生。从小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法制的种子,将来一定会有所收获,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例如:教师在讲到有关利率的计算时,也可以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既融入到了所学的知识中,又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具体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理解了交税的光荣。

四、利用数学游戏等数学活动进行法制教育

在上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活动,在其中渗透法制教育,因为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一年级《11―20 各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教学环节,例如:首先让学生认识道路交通信号,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安全过马路”,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

总结: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而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用心”研读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把法制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在学生的心里从小种下学法、知法、守法的种子,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一片纯洁干净的法制天空,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彭伟平.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4).

[2] 李艳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2)

[3] 周全才,梁兮编著.《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1)

上一篇:班主任职业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招投标的审计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