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控分析会护士长总结范文

2023-09-23

护理质控分析会护士长总结范文第1篇

一、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

1、药品无过期失效现象。但备用药物品种数量需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适当增加,以满足应急需要。

2、急救能力及应及水平需加强。

3、急救器械要责任到人,经常检查。每周护士长至少全面开机检查一次(吸引器、雾化器、各诊室内氧气压力及管道、各处心电监护机),消毒应急包要在有效期内。

二、基础护理

1、晨间护理落实不到位,床头柜上不清洁有杂物,床单位不够整洁,毛巾乱搭。

2、有个别护士没按要求调节输液速度。

3、口服给药要严格遵医嘱按时足量送药到病人手,看药到病人口。临床上存在给药不严谨现象。

4、抗生素药物应用时间安排要合理。(BID间隔、先后顺序)

5、留置导尿病人的会阴护理(每天两次消毒)落实不到位。

6、腕带标识及爱心卡的填写。

7、T、P、R、BP没按要求定时查记,包括口服给药,时间随意性较大。

8、责任护士对病人情况的掌握度(护士对患者八知道:①姓名②诊断③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睡眠、排泄等)④心理状况⑤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⑥饮食⑦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康复要点)⑧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

三、病房管理

1、使用中的药品放置需更加规范。

2、出院病人的终未处理及登记。

3、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的安全防护。

4、各种安全标识(药物过敏、防跌倒、防压疮)要及时完善规范、醒目悬挂。

5、对护工的管理:病人饮食情况的掌握、特殊重点病人的生活协助,清洁卫生情况(被服类物品的及时送洗清点、床垫、棉絮定期曝晒)。

6、科室物品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认真交接、及时追查下落做好录。

7、各种交班(病情交班、危重病人交班、物品交班、急救药品及器材、各种理疗机器)要认真落实,及时填写交班本。发现损坏或短缺要及时上报及时维修。

8、健康宣教要贯穿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中。(用药安全、饮食方面、日常生活、戒烟禁酒、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

四、护理文书和技术操作

1、体温单:涂刮、漏项、不整洁(要求点园、线直、出入院填写需一字一格)。二便的填写必需真实可信。

2、医嘱单:签名不及时(经常)、皮试签名时间不规范(用药时间不得早于皮试时间)。长嘱内容有签名漏执行(治疗护理项目(bid血压)、理疗项目、收费项目)。

3、入院首次评估:跌倒风险缺乏动态评估,病人出院时多数评估单没做出院评估记录。

4、基础护理各项操作需加强正规化操练。各项应急预案演练要常态化。

5、护理记录要及时规范。(手术后病人、特、一级护理病人,生命体征需要重点监护的病人)

五、服务意识、组织纪律及其它

1、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主动搀扶、入院患者的迎接、主动介绍、主动巡视、主动沟通)。

2、细节服务方面。(粥、牛奶,便椅、便器)

3、上班吃东西、上网聊天。

4、随意换班。

5、各办公室及治疗室台面要整洁,物品摆放要规范。在保洁员不在期间(夜间)保持科室内的卫生。

6、各室之间的沟通协调。(病人的引带陪检)

护理质控分析会护士长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16年~2017年度我院ICU临床护理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2016年度收治的301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2017年度的391例患者同时实施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对比分析两年度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2017年度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77%、护理满意度为97.44%,2016年度分别为3.32%、85.71%,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ICU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管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临床治疗安全,且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风险防范管理;护理安全事件

ICU是医院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科室,收治对象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易出现突发问题,大多数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等情况,临床护理难度大,风险高。一旦护理中稍有差错,就可能引起护理安全事件,影响患者疗效和康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护理风险防范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实现良好预后[1]。本文主要对我院ICU临床护理管理开展回顾性研究,系统剖析护理风险防范管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ICU室2016~2017年度的护理管理工作;2016年度收治301例患者,男患者160例,女患者141例;27~70岁,平均(46.3±2.2)岁;ICU治疗时间3~14d,平均(6.2±1.1)d。2017年度收治的291例患者,男患者245例,女患者146例;30~69岁,平均(45.8±2.0)岁;ICU住院时间2~16d,平均(6.5±1.0)d。2年度患者的基本信息、ICU治疗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2016年度开展常规护理管理,严格按照医院、ICU制定的护理规范、制度开展护理工作,严格交接班制度,强化夜间巡查,同时做好患者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2017年度实施风险风范管理,具体如下:

(1)风险识别及评估:风险防范的關键在于准确识别风险。所以,应及时准确识别并判断ICU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压疮风险、管道风险、误吸风险、深静脉血栓(VTE)风险等。在此基础上,基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内容,结合患者病情、ICU治疗需要,对护理中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既往ICU护理安全事件,分析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对策。

(2)优化护理流程:实施责任护士为主体护理,对危重患者有专人监护,分工明确,并密切协作。科室护士长会同临床医生每天查访后,及时分析和总结护理中的问题并反馈到责任护士,指导其改进和调整护理。依照ICU患者特征,健全护理风险应对预案,比如:安全告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制度;患者窒息应急措施等。

(3)强化风险防范:①压疮风险,根据医院制定的压疮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三级压疮报告机制。应用Norton量表对ICU患者压疮发生风险进行评分,每日定期评估,如评分≤14分需及时报告科室护士长,制定可行性防范措施,同时在患者床头悬挂压疮风险标识,交接班时要特别指明,强化患者皮肤护理和保护,以降低压疮发生风险。②导管风险,一方面,结合ICU患者常用导管类型,依照导管构造、功能、特征及应用风险等,编制导管风险评估表和护理记录单。另一方面,制定管道风险识别标准,分成三高危、中危、低危,用不同颜色标识,对高危患者重点护理,强化床头交接。③误吸风险,对无床头抬高禁忌证患者,可将床头适当抬高30°左右,并要设计相应标识,以便提醒当班护士。同时,加强护理学习,让科室护士充分认识到床头抬高重要性。对翻身、吸痰、搬运等可能引起患者咳嗽活动必须停止肠内营养。对于肠内营养患者每班详细填写护理记录单,包括患者管道类型、长度、营养液名称及量、残留等情况。定期评估残留,并及时有效处理。对胃残留较多患者,必须与主治医生沟通,以留置鼻肠管。还应加强误吸防范宣教,提高患者意识。④VTE风险,每日需要评估患者VTE发生危险,并根据评测结果,结合患者病情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同时,评估患者活动能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好饮食、用药、生活等护理。此外,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无显著禁忌症患者可用梯度压力弹力袜预防VTE。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年度ICU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2],主要是压疮、导管松动、VTE、误吸等。同时,出院时通过问卷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针对护理操作、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两年度管道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对比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7%,显著低于2016年度的3.32%(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调查,2016年度:满意258例(85.71%),一般36例(11.96%),不满意7例(2.33%);2017年度:381例(97.44%),一般10例(2.56%),不满意0例(0),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是一项连续、严谨、规范的工作,因各班护理人员资质、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临床经验等有所差异,因而在护理操作及护理质量上存在不同[3]。ICU患者病情危重,通常需采取多种治疗措施,使得护理难度和风险增大。所以,必须加强ICU患者护理风险防范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本院ICU室2017年度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防范管理,首先要及时、明确识别ICU临床护理风险,并进行全面评估,便于护理人员更好应对临床风险;同时,要优化ICU护理流程,以保证护理质量和效率。最后,针对ICU患者常见护理风险进行管理,包括压疮、误吸、导管松脱等风险。从结果看,2017年度ICU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显著低于2016年度的3.32%,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与梁玉莲等人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而言,通过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治疗安全,且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祝丽.ICU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353-354.

[2]何荣华,袁杰.重症监护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87-488.

[3]张冬梅,段红敏.危重症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09):105-107.

[4]梁玉莲,姚金兰.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5,13(26):2578-2580.

上一篇:扫黑除恶排查报告范文下一篇: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