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能源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3-12-14

化工能源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宁波市北仑区临港大工业蓬勃发展,形成了钢铁、石化、修造船等六大产业集群,已成为长三角南翼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基地。但是临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聚集,既对要素资源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也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新压力。如何处理好发展重化工业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稳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仑重化工业集聚区的产业特点

产业高度集聚,分布相对集中。在北仑区585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临港重化工业,形成了钢铁、石化、能源、造纸、修造船等六大主导行业,这在国内沿海港口地区极为少见。六大主导产业在全区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3年的39?郾6%提高到2007年的51?郾8%。不同临港重化工行业的高度集聚,为构建区域“工业共生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临港重化工业的过度密集,也会影响和制约优势行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产业集中度高。北仑区电厂是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宝新不锈钢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吉利汽车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基地,亚洲纸浆是亚洲单体最大的造纸企业,台塑石化、三星重工等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我区六大临港产业的规模最大企业在行业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钢铁行业87?郾1%、造纸行业78?郾1%、能源行业75?郾4%、汽车行业63?郾8%、修造船54?郾3%、石化行业39?郾4%。这些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企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逐步展开,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基础。

产业链较长,带动力较强。国内外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经验表明,钢铁、石化、能源等临港重化工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是延伸产业链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产业。从江北区临港工业的产业链发展看,在钢铁行业中,有宁波钢铁、宝新不锈钢、华光不锈钢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冶炼、普通钢板和特种钢板的生产以及金属制品制造一体化的产业链。在石化行业中,有台塑石化、三菱丽阳腈纶、逸盛化工、埃索石化、亚朔科技、太平洋化学、和桥化工、林德气体等项目,为形成涵盖上中下游产业、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汽车行业中,拥有吉利汽车、拓普、信泰、敏孚等30多家汽车及汽配生产企业,为形成国内外企业相配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群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业关联度高,联动发展潜力大。北仑区临港重化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集中、龙头企业规模大,重点行业之间还存在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这为开展产业间的协作和循环经济的联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表明,钢铁产业和修造船、汽车制造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分别达到92?郾5%和89?郾7%;造纸、石化、能源等产业之间,石化、纺织、新材料等产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果各种资源、原材料能够在关联产业之间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虽然临港重化工业具有高投入、高能耗、调整慢等不利因素,但他们之间关联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建立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共享体系。

北仑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进。一是依托重点企业,建设了一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努力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这些项目主要有:北仑电厂脱硫工程、宝新废酸回收再生工程、申州公司印染废水回用工程、明耀热电污泥焚烧发电工程等,累计投资15?郾6亿元,减少废水排放469?郾5万吨,废气排放15?郾2万吨。二是率先开展能源审计,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从2007年9月开始,对区域内103家年耗千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专项能源审计,基本掌握了全区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薄弱环节和漏洞,摸清了底数,推动了节能项目的落实。三是积极实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自2004年以来,北仑区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通过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技术和流程,先后共有宝新、海天等39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宝新等6家企业通过了省级绿色企业审核。目前,全区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121个,累计节约能源21?郾2万吨标煤。

以完善临港产业链为抓手,产业间循环开始启动。一是努力完善临港工业产业链。围绕能源、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着力引进补链企业,完善产业链,提高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使全区临港工业的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逐步完善,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目前,北仑区初步形成钢铁——化工、能源——建材循环链。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台塑石化工业园、青峙化工园区、宁波钢铁工业园区、春晓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重点生态园区建设。园区建设积极推行环境保护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实现园区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环境共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奠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资源节约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推进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工程建设。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建设了岩东污水处理厂、小港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形成“取引水―水厂―生产生活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排放―资源化”的区域水资源循环系统,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效缓解了北仑水资源供需紧张矛盾。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通过油气节约、热电联动、余热利用等工程,对全区实行集中供热和生产、生活热电联动,全区年节约标煤近7万吨,并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在废物垃圾综合处理方面,建成了宁波市首个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宁波市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并引进枫林垃圾焚烧厂,形成了支撑北仑区废物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理回用系统,2007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6?郾6%,其中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6%,处置率为100%。

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系统设计,不断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着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区域社会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北仑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北仑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指导全区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政策激励。设立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进行扶持。同时,还出台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审核暂行办法》,依据区域特有的“环评”和“能评”细则,对高能耗、污染项目在源头加以控制。三是创新技术服务。与浙江大学签订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合作协议,建立循环经济技术项目库,大力推广工业中水回用、工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治理、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减排技术等一批适用技术和项目。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开通了“北仑循环经济网”和“北仑区节能服务网”,及时公布循环经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活动。

北仑重化工业集聚区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注重源头控制,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引导。一是重点做好钢铁工业园、台塑、青峙化工园区、春晓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园区内部企业、产业共生;明确钢铁、石化、造纸、能源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促进各行业循环经济联动发展。二是制定明确的产业导向目录,合理设置产业准入门槛,限制高消耗、低产出、工艺水平落后的项目进入,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三是优化临港重化工业布局,大型钢铁、冶炼项目争取远离城区,到白峰峙南、峙北布局,石化产业主要向青峙化工区、台塑化工园区集中,修造船项目争取在白峰神马岛周围布局,造纸项目要集中布局在青峙工业区,做到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环境共建、污染共治,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公共资源基础。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把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加强生态化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钢铁行业要按照国家产业导向的要求,加快用干熄焦技术代替湿熄焦技术,逐步从焦化还原过渡到熔融还原、直接还原;延伸钢铁产业链,加强精品钢和特种钢开发,促进废钢综合利用和钢材深加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石化行业要形成乙烯―基础石化原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链,采用最先进的乙烯裂解装置和化工原材料、精细化工原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造纸行业要以生产纸制品为主导,形成“废纸加工―纸板―高档纸―废纸回收”的产业链,利用国际先进制造设备和技术,提高废弃物和废纸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能源和船舶工业要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努力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发挥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依托临港大工业大项目集中的优势,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是北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特点和最大亮点。鼓励和培育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挖潜改造,提高产出能力,达到规模经济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和环保等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各种污染物排放,使北仑临港重化工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综合功能,加强对内部次生资源、纵横产业链上以及全社会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对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理。

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有新的进展。一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发和推广一批节能降耗的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资源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二是建立节能减排标准管理体系。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行业提出相应的节能降耗和减排标准,推行单位产品能(水)耗限(定)额管理制度,对未达到能耗限额的产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三是深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实施内部挖潜计划,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的设备工艺流程,建设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四是建立企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深化重点能耗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探索建立能源审计长效机制。组织研发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支撑技术,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采用多种措施加以推广。加快建立北仑能源环境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引进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全区企业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五是限制淘汰技术落后企业。根据江北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目录,逐步淘汰一些工艺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

推动产业链整合和延伸,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业共生体系”。一是构建临港产业关联企业之间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提高关联企业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北仑电厂、宁波钢铁和一些化工企业为主体,建造回用水储存系统和废水综合利用系统,在能源、钢铁和化工企业之间形成用水闭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二是构建临港产业蒸汽、余热综合利用系统。整合北仑供热、供气资源,形成以北仑电厂为主的集中供热格局,对一些小的热电厂进行兼并重组,提高集中供热、供气的能力,从总体上减少能源消耗和其他废弃物排放。三是构建多余燃气综合利用系统。对石化和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燃气和煤气进行全面回收利用,实现多余燃气、煤气的集中回收和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四是构建临港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循环系统。在建材、钢铁和能源企业建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系统,尽快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撑。通过财政补贴、奖励、税费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重要配套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投资政策,通过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入股、政府设立配套建设资金等形式,促进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用好价格调控政策,通过调控土地、排污交易、热气、水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的价格,形成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反向激励。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对严重违法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强化政府服务支撑,建立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服务,为企业和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撑。

化工能源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人们提到化工行业除了想到化工生产外,最常想到的还是化工行业的高污染和高能源消耗,在过去的化工行业发展中的确存在着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行业发展的问题,即使在今天,化工行业的污染和能源浪费依旧是该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发展绿色化工成为了当前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大环境,使化工行业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会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效益,本文对绿色化工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字】绿色化工;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绿色化工是当前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必将是未来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化工对于当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化工行业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发展绿色化工需要从源头抓起,结合当前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化工体系的改革,注重技术的应用、投入与创新,动员社会的各方的力量,共同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道路,本文介绍绿色化工行业的概念和发展,对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1.绿色化工

1.1绿色化工的概念

就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 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1.2绿色化工发展的必要性

发展绿色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环境保护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大城市中,我国就占了半数。最近进行的一系列检测表明,我国城市儿童已有一半左右的血铅含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铅中毒标准。血铅含量升高将会导致智能降低和注意力的缺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已受到平均智能降低的严重威胁。因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每年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不能进入国际市场。 环境污染,尤其是化学物质污染,正在危胁着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要彻底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绿色化工。发展我国绿色化学的对策绿色化学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可促进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由它所带来的产业革命刚刚在全球兴起,并将持续到21世纪,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应抓住这一绿色革命的契机,大力发展绿色化学,以对付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对我们的挑战。 绿色经济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为导向,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绿色化工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化工是夕阳产业、污染产业,更有甚者,谈“化”色变。一些环境污染事件和安全事故更造成了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或个别企业只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实行粗放式生产,随意排放“三废”,既浪费了宝贵能源和资源,又污染了环境,造成对生态的破坏。但这并不是化学工业本身的过错,化工行业实际在为一些人的愚蠢行动“背黑锅”。 迄今为止,化学家构筑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已有十几年没有新的人名反应出现,因此仅从化学反应本身开发新的反应已经难上加难。

从绿色角度来看,由于很多传统有机合成反应用到有毒试剂和溶剂,这些有毒试剂和溶剂的绿色替代物的开发给这些传统反应的重新构筑提供了机遇。另外反应与生物技术、分离技术、纳米技术等的结合使得开发新型反应路径仍有空间。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只能依靠化工自身来解决。出路就在于摒弃粗放的化工生产模式,改变“资源-废物”排放的线形物质流动过程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物质流动过程,也就是我们倡导的绿色化工。这是符合发展循环经济潮流的。推崇“绿色化工”,要根据环境保护大趋势的要求,发展环保型产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废排放量。一批落后的生产工艺势必被逐步淘汰;节约能源和资源方面主要趋势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原材料消耗;增加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加快化工废水处理设备、药剂、废气处理设备、排烟设备的系列化、成套化也将是发展的重点领域,以提高化工环保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3.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

目前,绿色化工已被全球列为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解决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保证国家与民众安全的核心基础科学与技术。未来,绿色化工与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将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化学与材料、生命、信息、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结合将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改善提供多种途径。要判断一个化学过程或化学现象是否绿色,要涉及到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是否产生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害,而且还要考虑到原料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是否可以再生、是否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理想的化学反应要具备下列特点:操作简便、安全、高收率和高选择性、节能、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试剂与原料。通常,化工过程设计难以同时满足所有的目标,按照多目标寻求优化与平衡化工过程恰是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的任务。为了实现绿色化工技术,许多工艺的改进,如反应器的设计、单元过程的耦合强化,成为这些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可极大地提高原子效率并降低能耗。

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面臨的环保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也更加艰巨。我国将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化工的建设,通过环保、绿色化学工艺过程的开发,使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过程实现绿色化。在基础研究领域,离子液体、超临界和高效绿色催化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开发了全绿色氨基酸离子液体家族,研发了胍类离子液体并应用于纳米催化,合成了手性离子液体等。高效绿色催化作为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为我国科学家所重视。近两年,围绕绿色催化开展的系列工作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

总 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绿色化工行业的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这项工作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化工行业发展必将是重视科技投入,注重产业改革,传统的化工发展模式将逐步淘汰,绿色化工的发展并不是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出限制,相反,它给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化工行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完成产业转型,以绿色化工为行业发展目标,建立绿色化工的生产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信随着绿色化工概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化工行业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霖. 关于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4,08:96-97+102.

[2]王静,兰江安,李天游.关于绿色化工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4,26:159.

[3]仪明国.浅谈绿色化工工艺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3:36.

[4]韦凯.促进绿色化工机械制造与环境和谐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5:22-23.

化工能源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煤矿开采技术与工艺发展研究

3、逐光者-新型电动汽车造型设计

4、解析上汽和南汽合并案

5、浅析以用户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

6、连云港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与模式

7、开设“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必要性

8、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有效运用节能施工技术

9、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意义和对策分析

10、“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11、华尔街与美国节点(下)

12、风电项目运营期生态影响分析探讨

13、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实践

14、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

15、储能:新能源布局重镇两方向齐头并进

16、你的点滴所为让未来大有可为

17、3月26日,地球一小时

18、市政路灯电气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浅析

19、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探讨

20、“能源危机”是否真能推升原油破百?

21、试论建筑工程全过程的绿色管理

22、浅析现代高层办公建筑

23、冶金焦化生产技术开发油页岩炼制新工艺分析

24、朱孟领:创新先行,独创“绿色”复合装饰板引领市场蓝海

25、全球能源危机 人类要打开新“门”

26、能源危机背景下对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思考

27、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28、鸡西盆地城子河组煤层气资源特征研究

29、电动汽车所用电机控制器的性能简介及选择

30、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1、全球能源危机与碳减排征途

32、太阳能光电在苏州住宅小区的应用调研与推广

33、浅谈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34、索罗斯:我的立场和使命

35、风力发电影响全球气温?

36、关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讨

37、机械设计在车辆工程发展中的应用

38、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探索

39、从能源危机看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性

40、浅析中俄石油合作的障碍及中方对策

41、为营销植入绿色芯片英利集团电谷广场•商务会议中心推广策略解析

42、Mn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性能

43、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

44、太阳能光热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45、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46、会编程的“懒人”有多可怕

47、地理课堂教学的“抛砖引玉”

48、重型卡车驾驶室造型趋势研究

49、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

化工能源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牧原公司推进集团型企业知识管理一体化研究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

4、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

5、企业战略管理的实际运用与问题

6、试论生态文明与当代昆明城市区域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问题

7、智能产品发展态势与学院专业布局调整

8、非洲传媒生态视角下中国对非传播力研究

9、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困境及对策

10、针对电信企业信息化的研究

11、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

12、《什么是环境史》全新修订译本出版笔谈

13、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14、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15、基于“中兴事件”案例视角的中美经贸未来发展

16、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17、浅析我国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

18、浅析我国后发展进程中的几个影响因素

19、汽车企业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发展困局

20、论生物技术对生物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

21、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22、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23、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解析

24、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5、一个政策移植框架的研究

26、西部地区绿色治理的机制研究

27、美国一流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

28、福建省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9、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30、国家高新区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与效果识别

31、旅游业市场营销研究方法

3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策略研究

33、天水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34、福建省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35、我国可计算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36、ICE产业的崛起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37、中国的资源空间现状及战略选择

3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开展反贫困的路径研究

39、浅析合肥市低碳城市经济发展问题及政策建议

40、我国水运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建议

41、基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与研究建议

42、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属企业政策分析

44、中国农村金融与碳金融交互性发展研究

45、虚拟经济开启文化创意新时代

46、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

47、新常态下昆明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48、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企业e—learning的发展分析及启示

49、世界纺织科技进展:回顾与展望

化工能源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初探

3、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探析

4、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初次就业情况分析

5、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究

6、环保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

7、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8、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探索

9、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的应用

10、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

11、浅议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

12、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模式研究

13、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14、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15、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6、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17、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探讨

18、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探索

19、环保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

20、探讨绿色化工技术在传统化学工艺中的应用

21、浅析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应用

22、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创新

23、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24、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5、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分析

26、关于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27、石油化工中绿色化工技术应用研究

28、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9、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应用

30、技能竞赛促进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1、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与师资队伍的建设

32、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收益分析

33、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34、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35、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36、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37、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分析

38、“海西”高职应用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设计

39、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项目化课程建设实践

40、开放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41、湖北黄冈地区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要性分析

42、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3、化学工程工艺中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4、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45、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

46、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研究

47、催化加氢在化工技术上的应用

48、化工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研究

49、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化工能源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机房维护方法初探

3、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

4、以计算机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

5、计算机网络病毒与计算机网络防范安全

6、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探讨

7、计算机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探究

8、计算机+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9、非计算机专业对于开设计算机类课程第二课堂的研究

10、浅析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

11、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

12、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3、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教学的关系分析

14、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及其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15、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改革分析

16、中医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及计算机教学实验课个性化学习资源方法探索

17、探究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进行动态优化

18、基于透明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的应用

19、浅析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计算机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20、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21、浅谈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22、“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

23、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24、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

25、关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计算机网络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浅析

27、2019世界计算机大会系列报道之计算机未来论坛成功举办

28、浅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

29、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0、构建高职院校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

31、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意义

32、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

33、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34、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研究

35、由第48届ACM计算机科学教育大会看国内计算机教育科研

36、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应用分析

37、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38、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式的分析与阐述

39、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40、基于计算机的思维与计算机应用关系分析

41、计算机录入员有效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方法提升有效的工作效率

42、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43、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4、基于计算机应用现状与计算机发展趋势探讨

45、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46、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47、探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拨作用

48、计算机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49、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

上一篇:在哪系统确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回顾党史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