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论文范文

2023-11-14

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逐渐兴起,同时其经营性质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于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经营业务日渐缩减,因此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推进和实现会计师事务所持续经营与发展的根本。文章介绍了管理会计咨询业务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中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会计师事务所中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会计师事务所

1 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是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种新兴业务,其主要涉及有企业注册、金融投资、成本、绩效以及预算等方面内容。就会计师事务所本身而言,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其一,有效拓展会计事务所承接业务范围,增强同行业市场竞争实力,并在获取更多客户的同时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随着市场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师事务所经营项目、收益等方面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全面开展和拓宽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不但确保了新的业务内容,同时还满足了不同客户的各种业务需求;其二,满足各行业企业或客户的不同业务需求,加强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质量和效率。随着经济时代发展要求变化,会计师事务所業务内容不断进行转变,其审计、验资等市场格局已初见成效。以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准,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为更多的企业和客户提供相应的业务服务,指导企业或客户进行合理化、合规化操作,优化各行业企业会计业务处理,同时也提升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三,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相关内容,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变化且灵活运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与获取,其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需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主动学习积极性,要求其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会计、税收等方面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国家政策、金融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专业知识,更加丰富了工作人员知识层面。

2 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遇到的问题

2.1 管理机制构建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时间较短,且并未将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提升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发展理念尚未转变,其管理会计机制构建还不够完善。与此同时,由于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架构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未能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构建和工作分配,且缺少必要的管理会计咨询部门,所以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并未给予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开展足够的重视,极大地弱化了其在会计师事务所当前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从而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降低且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所能实现的成果。

2.2 业务范围和服务品种少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在所提供服务业务范围和种类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变化较大且会计师事务所经营项目易受到影响,因此造成了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所能够承接的范围比较窄,且一般仅限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咨询业务和其他一些相关业务内容,极大地限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与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在事务所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服务品种方面也比较受局限,会计师事务所在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市场开发和服务种类研发等方面投入不够充分和足够,其仅关注当前现有业务内容,业务拓宽精神极其缺乏,这也是造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一直以来服务品种较为单一化的重要原因。

2.3 缺乏相应标准服务程序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缺乏较为完善和标准化的服务程序等方面。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对管理会计业务咨询的忽视,所以使其未能够如实根据自身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对咨询业务服务流程和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地规范和标准化,主要包括有工作流程、人员分配以及收费标准等内容。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中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开展,应当主要是根据不同行业企业或客户的需求而制订的相应解决方案,然而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标准化的缺失,使得其难以为不同行业企业或客户提供相应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不同行业企业或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能力的信任,阻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经营与发展。

2.4 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会计师事务所一直以来长期从事审计和其他相关业务,而对于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等并未能够全部了解和掌握,这使得其咨询业务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阻碍。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同管理会计咨询业务要求存在差距。由于事务所更加重视审计等业务内容,所以其大多数工作人员审计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而缺乏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经验匮乏。由于目前我国事务所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开展时间较短且承接范围较窄,所以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的业务咨询经验较为缺失,进而导致高水准的咨询业务专业性人才匮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进入到瓶颈期。

3 加快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在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发展策略

3.1 构建科学合理管理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机制,并根据自身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完善组织架构,成立独立的管理会计咨询部门和团队,以不同行业企业或客户的实际需求为根本,满足企业、客户等具体咨询业务要求,为其提供优质的、周到的服务。除此之外,提升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在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大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宣传力度,使得各行业企业和客户等能够对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咨询业务相关内容和主要作用,规范各行业企业或客户等在相关会计业务方面的处理,确保推动市场经济继续发展。

3.2 拓宽咨询业务渠道和范围

顺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合实际地了解客户所需,适时拓宽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业务范围。一方面,转变经营模式和思想。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管理咨询业务,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具体要求并结合自身经营管理优势,利用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扩大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在行业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和客户的关注度,赢得更多的客户和业务;另一方面,提供差异化服务。根据不同行业企业或客户的不同需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差异化服务,了解和掌握客户等的具体要求,认清自身实际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彰显独特的服务特色,提高财务服务质量。

3.3 规范咨询业务管理流程

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主要用于各行业企业的内部管理所需,会计师事务所利用企业实际财务相关信息和经营状况,将其同具体的业务活动相结合,从而对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以及人员分配等方面内容进行优化。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会计咨询业务标准化服务流程,首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承接业务、工作人员以及收费标准等管理制度,使得其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开展能够有章可依。其次,全面引入管理会计咨询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和加快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发展,并收集、记录和分析相关咨询業务内容,提高业务管理服务质量。最后,定期对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工作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工作总结及时发现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适时对实施流程和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全面提高事务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3.4 增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综合型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是推动和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根本。其一,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大对自身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视,比如不定期开展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关内容培训,或聘请专家开设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相关知识讲座,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开展情况,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准;其二,提升工作人员工资等待遇标准。以抬高薪资待遇为根本,吸引专业性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人才,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处理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借此来促进我国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发展;其三,加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业务交流与沟通学习。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委员会,定期举办各事务所业务交流研讨会,分析业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其业务服务质量和能力。

4 结 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发展和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全面拓宽和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与此同时,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将在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还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要求,适时转变其经营性质和扩大经营范围,为各行业企业和客户提供所需要的高质量服务和专业化财务业务处理指导,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和客户所需,提高其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从而推动和加快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印玉丽,涂建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路径[J].财务与会计,2016(1):28.

[2] 童益恭.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之探讨[J].商业会计,2018(11):38.

[3] 解红玉.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实践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6):102-103.

[4]王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的路径[J].企业导报,2016(15):102-103.

[5]孙瑞.信息化手段在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管理会计咨询业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8):106-108.

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日前,随着我国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法律环境也不断变化,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在不断地实践中趋于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在面临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增加的严峻考验。审计在社会民众当中的期望越来越高,会计师事务所陷入訴讼案件的事件也就越来越多,历年来不断增加的审计失败案例促使会计师事务所要不断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及科学有效管理,降低审计风险带来的损失,风险导向审计已成为防范审计风险管理的有效方式,进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增强竞争力。文章就主要探讨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现状,结合具体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状况及原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审计风险管理防治策略,合理规避审计风险,为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与工作的有效进行,以及职业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审计风险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1 前 言

审计风险通常是指审计师对具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及附注出具了不适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并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具体的业务承接、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以及出具审计报告等审计全过程,同时,它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需要靠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去发现风险问题的所在并给予充分的认识,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在风险来临的时候,能够得到规避与管理。[1]再者,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之下,国有企业与央企在国家领导人的管理逐步的深化改革,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壮大,在经济市场站稳脚跟,所以,企业对于审计与其管理咨询业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独立的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推进会计师事务所整体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审计风险管理问题,只有加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能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与进步。[2]

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师事务所体制不恰当

会计师事务所为社会服务机构,在审计时,一方面要求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披露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另一方面又要向被审计单位收取服务费,而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数为中小型合伙所,事务所数量众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些事务所为了生存,极其容易产生为收取服务费而忽视风险规避,同时,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制度改革以后依旧难以摆脱行政的制约,与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极大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产生。

2.2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虽然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已经采取了具体实际的措施,也制定了与之相关的审计风险管理制度,但实际审计中各企业风险千差万别,制度方面也会存在系统性的漏洞,而事务所对该部分控制制度又未及时进行修改与完善;部分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未严格按照事务所的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加以专业判断,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稽核又流于形式,导致审计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使得制度如同虚设,不能有效发挥其有效作用。

2.3 新兴业务拓展存在的潜在风险

审计风险的产生不只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不能对错误报表及时发现并处理,还夹杂着工作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改革发展,必须要推进非审计管理咨询业务,但是要想拓展此类业务就要有与之长期进行审计合作的企业,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增强注册会计师作弊的嫌疑,对报告使用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4 市场竞争形成的风险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承接业务,如果审计收费过低会导致后期审计业务执行时不得不降低成本,继而引发审计风险的产生。[3]

2.5 因服务费标准制定不科学形成的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一般按照其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来制定相应的相关审计收费标准,严格意义上来讲,资产的多少不能直接反映其审计工作量的大小,在具体收费标准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审计业务本身复杂性以及风险程度,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制定审计收费标准时过于关注资产、经营收入的多少来计算收费,而未考虑特定业务的工作难度。如果审计收费过低会导致后期审计业务执行时不得不降低成本,这就继而引发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的时间缩短,对审计的程序进行简化,进而加大审计风险的产生,产生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4]

2.6 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审计工作专业性极强,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审计技能,懂得如何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来有效规避风险,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与职业素养判断力来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之下,要对不断变化的审计内涵做出自己的理解,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发展阶段、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的管理水平、同行业的收益水平以及科学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自己的独特的综合性评价与分析,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时间较短,会计及审计业务正处于与国际趋同阶段,部分注册会计师(特别是中小所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水平偏低,部分注册会计师虽然经过了专业的注册会计师考核,但是依旧缺乏专业工作的胜任能力,在实际经验缺乏以及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下,具体工作中不能对审计风险管理实施有效的把控与研究方案的提出,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率增加,可能对报告使用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7 审计方案的不合理

目前,企业发展的业务规模迅速,会计师事务所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单位发展规模与业务的复杂性存在多样化,但是,大量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的过程中依据的审计方案过于流程化,没有依据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与被审计单位相适应的科学、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从而造成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现重大表错报、漏报而审计未发现的风险。

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当中,要想对审计风险实施有效的科学合理把控,就要从根本上具体地对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进行解决与防范,从政府、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几者之间的协调工作,实施具体的科学风险防控体系,进而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管理,具体的措施如下。

3.1 健全完善并强化执业标准

审计工作的核心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就是独立性,要注重制定事务所相关的业务管理标准,规定合理性的判定标准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承接与开展的合理性。明确划分出影响其独立性的业务,在具体的审计开展、鉴证服务以及咨询管理中,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要保持独立与客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切实做到保持独立,进而主动有效地去对风险进行判定与规避。[5]

3.2 强化审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审计方案的制订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制订出了合理良好的方案,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实施。具体的审计方案内容包括: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要依据企业与被审计单位的不同个性化体征,有效建立健全的审计机制,再结合实际行业的经验以及事务所本身的规模,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审计方案模板。具体第一例为:工程项目审计,根据具体项目的审批立项程序以及基本建设程序、资金审批等业务流程的特点来制定审计程序与方法。具体第二例为:贸易公司审计,重点把控资金过程的流向、销售合同的合法性来制定具体相应的审计程序,经过审计方案的设定,在具体的研究与实施中找到被审计单位中问题所在,以此来降低审计单位错报以及漏报现象的产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6]

3.3 严格执行复核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应制定完善的复核制度,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得到严格执行,事务所应成立与审计业务独立的复核部门,在出具报告前,由经验丰富且未参与该项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重新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及时补充、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审计业务,要求经办注册会计师补充审计程序或修改报告类型,从源头有效防止重大审计风险的发生。

3.4 加强与被审单位相关部门的沟通

审核财务资料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审计过程中,要不断与被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解与沟通(特别是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对审计中发现的疑点多层次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事件的实质,进一步分析错报风险的可能性,制定、修改具体审计策略,从而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3.5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与培训

要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提高与培养,只有对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才能在风险来临的时候,对风险进行有效把控与规避,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与防控风险的意识,促使审计人员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内部审计控制的方法进行掌握,提升审计业务能力素质,恪尽职守,坚持职业道德与原则,来强化具体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提升审计的服务质量。

4 结 论

审计若要进行有效实施与把控,就要注重对风险管理的研究与把控,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防治策略,合理规避审计风险,为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与工作的有效进行,以及职业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友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学习,2018,193(19):145-146.

[2]商明蕊,张一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知識经济,2018,25(6):48-49.

[3]陈香梅.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6,244(13):55-56.

[4]殷萍.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190(16):144-145.

[5]涂君.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与风险管理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6,3(11):62-64.

[6]李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纳税,2017,12(21):33-34.

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证监会联和财政部于2003年底联合发布了《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以强制轮换主审会计师的方式,力促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并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标志着我国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提高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决心。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是会计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从各国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规范来探讨我国的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一、各国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的比较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所颁布的第220号国际审计准则《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质量控制准则委员会(QCSC)颁布的第1号质量控制准则公告《质量控制九条要素》(1996年,AICPA所属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将质量控制要素减为5条,并从1997年起施行至今);英国会计职业团体发起成立的会计基金会下设的审计实务委员会(APB)于2002年颁布了英国《审计准则第240号——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SAS240)》,但从2004年12月15日起采用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第220号——审计以往历史财务信息时的质量控制(IAS220)》以及《质量控制准则第1号——承接业绩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复核和其他鉴证及相关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ISQC1)》;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ASCPA)颁布的第206号审计准则《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我国在1996年底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并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希望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等均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监控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具体如下表所示。

1. 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IFAC、ASCPA和CICPA所颁布的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准则均从会计事务所与审计项目两个层次上来制定了审计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而ASB、APB则只从会计事务所层次上制定了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他们认为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 ASB、APB、IFAC、ASCPA和CICPA对同一要素的表述存在差异,其原因或者是使用概念不一致,或者是涵盖的内容不一致。如IFAC所称的“职业要求”,ASB称为“独立、客观、公正”,APB称为“职业道德”,ASCPA称为“职业胜任能力”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称为“职业道德规范”。

3. ASB颁布的质量控制要素对制定国际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准则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APB、ASCPA和CICPA的制定也有重要影响。

4. 各国的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我国的原审计准则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要素有:职业道德原则;专业胜任能力;工作委派;督导;咨询;业务承接;监控。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的因素是指导、监督和复核。新审计准则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其要素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监控。在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中,新审计准则强调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规范:对审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项目组的工作委派;业务执行;监控。由此可见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各自国家的、易懂的、可接受的质量控制准则。IFAC制定的准则不可能涵盖各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会计事务所都重视审计人员的工作管理,强调对注册会计师的雇佣、督导、分派等方面的内容,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现代化观念;内容上注重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胜任能力的检测,认为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具备的不可或缺的职业操守;也都重视业务承接与监控,认为控制业务承接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二、我国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监控机制

从上文各国会计事务所质量监控准则比较,我们了解了各个国家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的相同点和异同点,为更深刻的了解我国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我国新发布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直接相关的准则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两部分。这两个准则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制度的重要规范。前者主要针对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即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它体现了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具体要求;后者针对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它是会计师事务所全部业务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直接依据。

1. 全面质量控制。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会计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与程序。会计事务所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全面控制政策与控制程序,其中控制政策是会计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及策略;控制程序则是会计事务所为了贯彻执行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方法。全面质量控制政策指导和约束着控制程序的制定及运用,而全面质量控制程序则是事务所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全面质量控制政策。由于各个事务所所处的具体经营环境不同,全面质量控制程序也就比较具体和多样化,不同的会计事务所也可以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其质量控制政策,但都应包含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所规定的以下七个方面: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規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监控。

2. 项目质量控制。在具体审计项目的工作开展之前,负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相当了解,判断并选择适用于本项目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将其体现在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中,而当审计计划不适应变化的环境时可以适当的修改审计计划。保证审计项目按照计划进行的项目质量控制手段包括对审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项目组的工作委派;业务执行;监控,虽然与全面质量控制有所重复,但这是对审计项目质量管理角度而言的。

这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项目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具体化,只涉及控制程序即具体的控制措施与方法,主要是针对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而全面质量控制是针对会计事务所所有的业务。

三、完善我国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录用、后续教育及工作委派制度。每个会计师事务所应该结合本会计师事务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做法,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其中人才选聘是保证专业胜任能力的首要环节,如在“德”与“才”孰重的问题上更偏重德;后续教育是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可以建立三级培训体系,即审计员的初级培训、经理人员的中级培训、事务所管理层的高级培训;工作委派是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关键,如要考虑审计项目的特点,“人尽其才”重视人力资源的高效率使用。

2. 重视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中的督导和咨询的作用。督导是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即在审计计划和审计实施阶段对审计质量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指导、监督和复核。指导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工作委派之前,委派者根据被委派工作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来遴选被委派者;二是在工作委派之后,委派者基于其承担的责任,不能放任不管,需要指导被委派者开展工作。监督是与指导同时进行的,在审计工作小组开始工作后,委派项目负责人的事务所负责人,需要经常查询其工作情况,使其工作能按照质量控制标准的既定要求进行。复核主要是对工作底稿进行的。而咨询是指各级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遇到困惑、疑难的专业问题或复杂的法律责任时,不能凭主观臆断,而要向事务所内或所外的专家请教,它是审计实施阶段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3.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分类管理的制度。将会计事务所分类管理制度纳入质量控制机制体系之中。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有无审计上市公司的资格分为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和无上市公司审计资格两类。其中,有资格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比无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所担负的审计责任要大的多,影响面也广的多。因此,按照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我们完全应该加强对有审计上市公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尽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已经成立了注册部、监管部,但是出于更为完善的角度考虑,还应当成立一个单独的“会计师事务所部”专门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和管理。

4. 三级复核制度。三级复核制度,即事务所项目负责人、主任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对具体项目工作底稿逐级审查,最后签发审计报告的制度,其中执行项目外勤工作的助理人员、一级复核人员及二级复核人员的收入与项目适度关联,但三级复核人员的收入不与项目挂钩以保证三级复核人员的独立性。

5. 推进会计事务所体制改革。我国会计事务所易采用有限责任合伙制,即会计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是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这样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从而增强注册会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压力和动力。

笔者认为:各个会计事务所要深刻理解新的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己特色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并在事务所内部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向全体人員强调审计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以及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绩效考核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尽一切可能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以此来建立合理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型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制度的本质是持续的评估过程,不限于最后的结果。促进和鼓励职工的进步和创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本文结合案例,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会计制度管理现状

有效的会计制度管理利于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现在我们不仅要把企业会计管理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且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水平,以便调动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坚持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实现企业会计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会计工作内容

企业会计工作内容和形式的混乱导致会计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态度不佳,工作内容混杂,会计差错严重,甚至会计核算、会计支出和会计核算不清。一些企业的制度管理侧重于定性评价,而忽视了定量评价。工作反馈有助于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人员的管理,使会计工作更加有效。为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有一套标准、高效的会计互动程序和会计创新来指挥企业的总体方向。

(二)缺乏严格的考核体制

在企业集团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绩效考核体系,对帮助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对员工进行考核,采用固定的考核标准和表格,评估的最终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员工的工作绩效、综合绩效和工作状态。然而,目前各企业在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企业中,评价体系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强调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该对绩效考核给予一定的重视,才会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管理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有时效性的会计制度管理模式

会计制度的完善是会计系统一个基本问题,并不是有针对性。每个企业的管理层次和会计制度资源的管理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不要用其他硬手段硬设置一套企业会计制度管理模式,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创新和实践,会计制度的管理要求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深刻认识到会计从业人员制度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避免不良会计制度问题的后果。会计从业人员参与企业会计制度管理,积极将系统的思想与互联网相结合,来寻找有益的系统管理资源,参加企业举办的实践活动,来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确立并完善相关的非财务指标

在绩效评价的应用中,除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财务指标外,企业还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建立和完善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包括:第一,建立和完善客户目标。适用于服务业的企业,能够反映企业的服务能力。通过顾客对服务质量的反馈,掌握自己的客户问题,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建立和改进学习和创新指标。为了改进学习和创新指标,企业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力度,注重技术创新,加强员工培训。

(三)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忽视了职工的自身发展。但在现在社会中,一些企业的会计制度的形式也要积极创新,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定期聘请有经验人士参加现场教学或财务培训活动。

结束语:

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企业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在管理会计中引进和改善绩效评价体系,以保证预期的应用效果,以此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将管理会计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绩效评价,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管理会计和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金兴杰.财会学习.黑龙江省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及绩效评价研究[J].2018,(01):133

[2] 张严.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研究[J].经贸实践,2017,(19)270+272

[3] 金兴杰.财会学习.黑龙江省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及绩效评价研究[J].2018,(01):133

[4] 刘安天.深度挖掘管理会计的绩效评价功能[N].中国会计报,2014-07-18(005).

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现状

(一) 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

依据法律法规规定, 由于过失、违约或欺诈给被审计的单位造成损失的, 会计师事务所在行业内要承担相应的处罚,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赋予了职业会计师专门的鉴证权利的同时, 也保障审计工作单位在工作中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失察、违约等因素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报告, 并造成严重后果, 法律赋予报告使用者追究事务所法律责任的权利。

(二) 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审计客体的复杂性

企业的经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故存在经营风险, 这些影响都会给审计带来风险。目前审计项目已超出了传统的财务审计工作, 而且逐渐深入到管理层面, 这无疑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其次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的期望和依赖逐渐增强, 而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 现阶段大部分事务所又缺乏职业培训, 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更新缓慢。对审计质量的控制能力也不够, 很多事务所仍存在业务经营上的短期化行为, 未构建从业务承接到全方位、全环节的质量监控的审计管理体系, 也没有遵循相关要求来建立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

二、审计风险和审计风险管理

(一)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有非常严重错误的财务报告给予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时面临的风险。近20年以来, 由于审计工作本身的限制, 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 这就要求会计师在工作中要谨慎, 避免遇上严重错误, 导致自己遇到被诉讼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的每个阶段和环节中都应遵循审计风险管理要求, 以此控制审计风险。

(二) 审计风险管理

事务所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民间审计风险, 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这就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审计风险施行评估、识别、决策、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试程序, 以此控制审计风险。建立有效的审计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在整个审计风险的管理中, 要对审计组织、财务、人事等多方面实行管理, 才能有效的施行审计风险的评估与主动控制。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 提高审计项目风险管理

在审计项目实施阶段, 就应提高对审计项目的风险管理。其中对会计师事务所所处的外部环境实行全面的调查, 实行考察和监督, 完善审计业务承接环境;同时对内部审计经营情况加以改进。与此同时事务所还应对企业内部进行深入了解, 并对徇私舞弊行为施以严惩。另一方面, 不断提高对审计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管理, 对企业财务情况必须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根据审计要素来明确审计项目的整体情况, 并且不断加强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培训, 以此提升事务所整体的业务能力, 使事务所得到快速发展。还要提升审计项目风险管理意识, 对事务所施行有效指导, 进一步加强对审计项目风险的控制管理。

(二) 构建审计风险控制与管理制度

加强事务所管理制度及审计风险控制, 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系统和审计管理制度, 才能提高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效率。不断改善审计运营模式, 以预防审计工作中的风险为导向, 确立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新模式, 以控制审计风险来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 建立审计风险的良好监督管理环境和审计风险评估机制

事务所应完善监督管理环境, 严格按法律法规对违纪人员进行法律追究, 对事务所施行责任追究, 其次, 还要加强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风险评估是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 也是现代审计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 事务所应构建健全、完善的审计风险评价体系, 并通过对被审计企业风险影响因素的评价, 确定审计项目风险报告的可行性。实际上风险评估贯穿于整个审计项目实施的全环节, 在评估审计风险时, 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项目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风险管理计划, 进行规范操作。

结语

本文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规避审计项目风险的管理办法, 同时提出创建审计风险管理制度与风险控制制度, 希望建立良好的审计风险监督管理环境, 并提出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 还应不断加强会计师事务在审计风险中的预测评估能力, 并在管理上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摘要:审计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法律环境的改变, 审计工作以及其相关业务日趋复杂, 社会公众对会计事务所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因此审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审计风险管理成为现代审计工作中控制风险的核心方式。因此, 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就要不断地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以此来增强行业内的竞争力, 因此可以说对审计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评估

参考文献

[1] 董育军, 杨昕怡, 贺琛.业绩波动、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8 (03) :50-55.

[2] 权红军.银行函证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及应对策略[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8 (04) :79-81.

[3] 陈婧, 张金丹, 方军雄.公司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审计收费吗[J].财贸经济, 2018, 39 (05) :71-87.

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A 股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现象非常普遍,变更比率大大高于成熟市场的比率。近年来,监管部门和理论研究者对可能存在的上市公司利用审计师变更来规避不利审计意见的行为非常关注。伴随着 2001 年银广厦事件等会计造假丑闻的发生,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风声鹤唳,事务所饱受责难,其诚信度备受质疑,中天勤、深圳同人和深圳华鹏等三家事务所被吊销或暂停执业资格,整个审计师行业面临严峻的执业环境。

关键词 上市公司;会计师;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于事务所变更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以前的研究文献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主要包括客户和事务所两个方面的原因,前者包括: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规模、事务所在上一年度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控股股东或高层管理人员变更、公司存在融资需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公司规模扩张;后者包括:审计风险较大,客户结构调整。下面分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研究文献加以回顾。

1、国外研究现状

Burton 和 Roberts(1967)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研究发现,管理层变更是引起审计师变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 Chow 和 Rice(1982)的研究却发现管理层变更并不是引起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因素。Burton and Roberts(1967)、Carpenter and Strawser(1971)、Bedingfieldand Leob(1974)等研究发现,从地方性事务所变更为全国事务所的主要原因是客户想获得全国性事务所的声誉和特有的专家才能,特别是当客户有新的筹资需求时。同时,股票承销商、贷款银行也需要全国性知名事务所的声誉来帮助其达到其特定的目的。Dye(1991)的理论模型强调了客户解聘审计师的信号意图。研究结论乃:如果客户拥有的有利内幕信息越多(多于审计师所能获取并发表意见的信息)客户解聘审计师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则概率越小。Kanodia and Mukherji(1995)认为,审计收费水平是中小型企业变更审计师的主要原因。他们还发现,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对会计原则采用的分歧是从一家“全国性”事务所变更为另一家“全国性”事务所的主要动机。Beattie 和 Fearnley(1995)借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审计师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导致审计师变更的一系列因素,包括审计师的声誉、审计质量、审计收费、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能力、行业专长、规模以及地理条件的便利等。研究发现,约有 67%的公司在接受调查前考虑过变更审计师,主要原因是审计收费水平过高、对审计质量不满意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发生变动。但在这 67%的公司中有 73%的公司最终并未真正变更其审计师。

2、国内研究综述

2.1,熊建益(2002)经过制度背景和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所在地区、盈余管理、非标意见是影响审计师变更的主要因素。王振林(2002)对获取的 54 个公开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的上市公司的样本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审计师变更的主要原因是:(1)不应该长期聘用单一的事务所和财务顾问;(2)秉承上级部门的要求;(3)便于业务联系和降低审计费用;(4)客户公司与审计师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争议;(5)事务所不能如期完成任务;(6)客户公司大股东发生变更;(7)事务所拒绝从事审计业务(即审计师辞聘);(8)事务所改制导致主要的审计人员变动。但是作者并没有发现某一个特定的原因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力。

2.2,朱红军(2003)的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根本原因,而由盈余管理所产生的非标意见则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直接原因。龚凯颂(2003)的研究认为在中国决定审计师变更的因素主要有:(1)盈余管理;(2)ST、PT 公司;(3)上市公司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4)资产重组。并指出,审计意见购买倾向、非标意见、盈余管理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盈余管理的动机诱发审计意见购买倾向,收买失败(即审计师实事求是地出具非标意见),则上市公司就可能解聘现任审计师而另寻收买对象,即发生所谓“炒鱿鱼,接下家”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与审计师在盈余管理上的冲突才是审计师遭受解聘的一个真正原因。

二,对比国内国外分析结果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审计市场相比,我国刚刚起步的独立审计市场显得颇为稚嫩,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企业对审计师所提供的服务、尤其是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并非出于市场的需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管制所产生,在审计师的选择行为规范上存在着许多特色和问题。而隐藏于审计师变更决策之下的审计意见购买则无疑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危害,我们有必要去验证在目前中国,从整体上来说,A 股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并成功地实现了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在本课题中,我们采用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为监管者提供必要、合理的解释和政策建议。目前我国的 A 股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其具体结构安排为:首先从中国目前审计服务的供求双方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相关的研究背景,重点强调了当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状况容易滋生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并且有助于具有审计意见购买动机的上市公司成功进行审计意见购买,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从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审计师变更的决定因素以及审计合谋三个角度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再次选取近五年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的具体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第 28 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8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2002 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分析报告》,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10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2003 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分析报告》,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1

4.朱红军,国外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换关系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 年. 9

5.颜志元,2004 年深市上市公司年报会计问题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2. 7

6.杨鹤、徐鹏,审计师更换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10.1

7.叶雪芳,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治理对策,《财经论丛》,2008 . 3

上一篇:商业银行会计目标准则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音乐教育语言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