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旅游范文

2023-10-16

内蒙古文化旅游范文第1篇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概况

文化产业的法制化建设, 旨在能够很好地调节文化产业经营或管理等行为, 因此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政策保障。传统的过度集中并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已经被逐步取缔, 但受到传统体制的惯性影响, 我国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依然在很大程度上留于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当中[2]。加之政府的主导性过强, 使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法制化建设具有了一些突出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行政审批和行政干预手段滞后、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不够深入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产业的错误引导等等。其优势和劣势同时存在。

(一) 优势

首先,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有十余年经验, 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并非是依靠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推动, 而是更多地在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3]。而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对于文化产业更好地抵御经济市场的多元化冲击以实现健康发展具有着积极的保障性作用。其次, 相比于其他地区, 内蒙古的经济水平并不发达, 文化事业也尚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背景下, 政府若能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则能够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直逼经济建设步伐, 以此来借文化产业跳板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建设。毕竟对于人们来说,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更多地考虑到精神领域的需求, 经济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 也就成为一种良性互动。

第三, 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需要将文化全面纳入到宏观经济发展范围当中。尽管如此, 文化产业依然不能等同于经济。虽然最为一项产业, 但文化产业本身就具有着特定的人文内涵,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着政府意识形态的引导。因此有必要依赖于政府的主导来发展文化产业。与此同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民族文化要想以更强劲的姿态抵御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 也必然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

(二) 劣势

政府主导下的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固然具有着相应的优势, 但现行的文化产业法律制度建设又存在着一些弊端。通过总结, 本文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行政审批制度的层次过高、政府的垄断地位过强, 抑制了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作用的切实发挥;第二, 当前的文化产品审核过于苛刻, 不仅给政府制造了过多的负担, 同时还大大影响着文化产品的生成效益;第三, 对文化产品的管理过于主观, 剥夺了消费者的文化取舍自由权利;第四, 很多文化产业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陷入了盲目的营利性误区, 使很多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活动变成了腐败寄生的温床, 导致文化泛起“泡沫”, 有失文化内涵;第五, 混淆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由此导致管理出现混乱局面, 部分身负公益性职能的文化单位不得不在政府的轻投入状况下选择营利[4];第六, 以行政手段严格干预文化管理, 缺乏必要的间接政策调控, 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第七, 职能定位模糊, 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失位。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法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中能够看出, 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期都是经由政府引导, 其具有着积极的优势, 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亦在不断深化, 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需要越来越多地依靠法律法规。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相关的立法建设虽然在不断完善, 但仍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 立法的确定性

文化产业的基本法律应当有别于一般的文化立法。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立法的目的层面。文化的相关立法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即公共文化事务法、文化管理法和文化行为法。公共文化事务法的立法是为了更好地界定出政府在公共文化事业领域当中的责任, 并凭借政府的职能定位为公共文化事务提供积极的保障;文化管理法主要是为了确保一切文化行政行为的规范性, 使政府的文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并更清晰地划分出其职能范围内的权责;文化行为法主要是为了厘清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此来为社会的竞争公平性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而纵观当前的相关立法, 基本都将重心放在了文化管理方面, 明显缺乏公共文化事务相关与文化行为规范方面的法律内容。与此同时, 对于公民文化相关的义务和权利等方面立法也相对薄弱。

(二) 立法的系统性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特定产业, 其具有着相当广泛的覆盖面, 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则更是具有着巨大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文化产业本身, 使其特殊性更为突出。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所拥有的产业链具有着多关联的特性,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整合各相关领域的法律, 共同构筑更坚实的法律壁垒, 对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三) 立法的国际性

早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就意味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 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严峻。时至今日, 国际经济发展呈现出新格局, 国际形势决定了我国现行关于内蒙古文化产业政策与基本法规等等亟待调整, 唯此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国际化发展的客观形势。只有切实保证相关立法能够契合国际中多元文化的相关规定等, 才能使我国本土化的文化产业保护水平更进一步。

(四) 立法的共享性

当前的时代, 已经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文化产业当中, 知识产权问题的热度越来越高。在发达国家,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 尽管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主流, 但依然要充分重视对文化的保护。因此, 文化产业相关立法必须要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 并保证使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共享。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载体, 也只有文化不断传播才能凝聚成文化产业。因此对文化的保护并非是固步自封, 在立法中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三、关于加强内蒙古文化产业法律保护的思考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内蒙古文化产业具有着相应的优势, 加强对其的法律保护实为必须之举。而现行的内蒙古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固然取得了喜人的进展, 但客观地讲, 依然逊色于内蒙古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纵横发展。法律建设进程的缓慢势必会对内蒙古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重要领域当中的法律保护力度, 完善立法建设, 已势在必行并且迫在眉睫。

当前, 内蒙古文化产业已经覆盖了文化市场、图书馆、体育市场、蒙语、旅游等等行业, 并且在这些行业领域当中的法律条例都已相对完善。但相比之下, 文化产业当中的诸多其他行业如媒体、娱乐、出版、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中的专门条例则依然空白。内蒙古具有着极具优势的民族文化资源, 能够为诸多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文化创意产业, 但却因相关领域法律的空白而导致该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整个文化产业领域当中, 具有着诸多的行业, 而不同的行业又都具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 因此就文化产业相关法律的建设来看, 只能遵循统一的原则, 却并不能统一法律规范。当前的《内蒙古文化产业促进条例》也仅能够作为一个参考, 对所有相关行业的立法起到积极的方向指导作用。对此, 只有不同行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来制定能够符合自身行业实际情况的法规, 才能确保文化产业具有着行之有效的法律保护。与此同时, 还应当对既有的文化产业相关立法进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切实保证立法的可行性, 以此来打造坚实的法律网, 保护好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健康与繁荣发展。

四、结论

内蒙古是我国多民族聚集的重点地区, 由于其民族众多, 文化形式多样, 在文化碰撞中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文化形式。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精神意识的不断完善, 文化产业保护的认知逐渐凸显。就此, 我国对内蒙古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并借由立法角度考量, 提出内蒙古文化产业保护法制化进程。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 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留存与发展日渐得以保障, 然而就本文研究发现, 其文化产业立法中还尚存需注意事项, 此类事项是保护法制化进程中因需而成的急待解决之问题, 故此, 本文借由分析内蒙古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概况, 以现存注意问题为探讨核心, 提出了关于内蒙古文化产业法律保护的思考, 希望就此促进文化产业法制化发展进程, 实现依法治国政策下的文化产业保护科学化、实效化。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各类新兴产业开始大规模崛起, 文化产业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关于文化产业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促进作用,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已被提出, 文化产业因此有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并在此历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我国是个法制化国家, 依法治国始终作为最基本国策, 也就顺势成为了各产业发展的保护屏障。文化产业亦是如此, 应文化发展的现代化需求, 加强法律保护势在必行。内蒙古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 凭借悠久的历史和地域文化沉淀出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绿色文化、草原文化与马背文化等等均被内蒙古地区给予了新的诠释, 对内蒙古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 足以见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而内蒙古文化产业要想更加科学地发展, 则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蒙古,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 乌兰图雅.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 2014 (03) :72-75.

[2] 张生, 平平, 丁彩霞.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探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3) :26-30+56.

[3] 乌兰图雅.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决策探索 (下半月) , 2013 (08) :66-67.

内蒙古文化旅游范文第2篇

对中国生态博物馆总的印象

可以看出,中国博物馆学会按照战略意图行事,考虑了(世界)几代生态博物馆,回顾和评价了生态博物馆发展经历,按照博物馆的成长趋势,扩大了国际合作。这是中国方面的一个明显特点。

从大的方面看,中国表现出了根据几个生态博物馆的经验,具有扩展建立国家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的潜力。这一现象和世界其他国家已经建立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的过程相似(例如法国、日本、意大利、波兰、瑞典、巴西和墨西哥)。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给予每一个生态博物馆和当地领导层以权利,允许他们在形成生态博物馆的相互联络中发挥作为参与者的作用。对于这一点,紧迫的是伴随着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的建设(这通常是学者和政府权力机构的任务),紧紧依靠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合作。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没有强有力和胜任的地方生态博物馆领导,将会影响生态博物馆的有效发展。

现有的中国生态博物馆中的信息中心是好的,既“临近”又“遥远”。“临近”是指生态博物馆有一个展示中心,介绍有关项目、地区和当地居民的信息。“遥远”,是指七个生态博物馆指南(中英文)介绍了地区和居民情况,但不幸的是,对于外国人来说,要想了解当地政府(关于交通、住房、教育、农业和手工艺)和当地居民的联系很难。可能的情况是,将整个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项目的信息资料上网,这将使中外学者和七个生态博物馆获益,这将可能成为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去参观中国生态博物馆仍然有一些问题。比如旅游路线问题可能还没有给予优先地位(缺少旅游设施,当地居民的收益潜力很低)。但是,尽管这几个生态博物馆位置遥远,每一个生态博物馆可以作为附近区域本民族的参照点。这些生态博物馆的潜能已经超越了保护自身的遗产,而是为周边类似村寨保护遗产树立了榜样。除了生态博物馆自身,成百万少数民族通过参观这些生态博物馆,会认识到自己遗产的重要性。

梭戛生态博物馆

强势: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有了供水设施),取得了居民的信任;大量居民参与保持当地遗产,依然保持此区域的生活特点;具有区域和当地居民的雄厚的独特性。

弱点:大多数古老的记忆和传统得到了保存,最难的问题是保存过去和连接现在(更进一步说,是“原真性”和“展示”);自治的生态博物馆领导在当地政治因素面前软弱无力(这是由于以前形成的后果)。

问题:谁从老房子中搬到了新房子中,是否现在居住于村寨的居民会在将来迁出?苗族居民是否需要金钱经济?比如,他们是否能够发展商业活动(例如纺织和刺绣)?苗族居民是否从生态博物馆中有收益?生态博物馆是否依赖居民自己可以发展?生态博物馆是否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举例来说,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对于整个苗族来说,此生态博物馆是否能作为参照点,其他苗族人是否参观此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怎样和地区发展计划相联系(例如,对景观和环境较小影响的条件下,是否可以作为非苗族人修复历史房屋的榜样)?

镇山生态博物馆

强势:从经济条件看,生态博物馆有收益(具有旅游饭馆和商店);已经意识到房屋的修复要保持地区建筑风格;一些青年人(可能是专家)参与了生态博物馆项目。

弱点:可能生态博物馆获益分配不均匀(有些青年人不理睬现存生态博物馆)。

问题:关于现在营业的商店和饭馆,是否由当地居民经营?还是这些活动依赖于地方商人?

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

强势:15户村民参与了生态博物馆管理,具有潜力参与和连续;地方民族博物馆(明年将在百灵庙城建成开馆)的工作人员将指导新的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参观途径是特殊的(小批参观者乘坐大篷车),对文化景观影响较小;内蒙古民族风情看上去很丰富,具有独特性。

弱点:当多数人住入了新房子,老的生活习俗将很难保存(例如帐篷中的生活)。

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潜力

内蒙古文化旅游范文第3篇

1. 内蒙古节庆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一些旅游项目已具相当竞争力

目前, 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最大、最有影响、最具特色、最富感染力的文化品牌。首届草原国际文化节举办了8项经贸活动。中国·内蒙古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节包头经贸洽谈会, 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蒙古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投资商参加。

1.1.2 产业规模逐年提高

近些年来, 内蒙古旅游产业要素规模发展很快, 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力对锡林郭勒、赤峰、通辽旅游区进行草原生态、休闲度假、自然科考、红山文化与辽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建设, 以及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等地的精品旅游区打造。内蒙古积极培育旅游精品, 提升旅游景区档次, 推进标准化建设, 从宏观上加强了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 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1.1.3 别具风情的自然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 草原、山地、森林、湖泊、温泉、河流、古迹、民俗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较全, 并且有独具特色的、在全国具有垄断价值的草原风光及蒙古民族的风情资源。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类型多样的草原、沙漠、森林、湖泊等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构成了内蒙古人文、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这些都为节庆旅游的开展奠定了深厚的资源基础。

1.2 劣势分析

1.2.1 个别节庆活动规模小、知名度低

目前内蒙古的节庆活动种类各异, 独具国内特色并享誉国内外的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和那达慕大会等, 已成为旅游的形象代表和招徕游客的重大载体。但对于另外一些如响沙湾旅游节和沙漠文化旅游业等, 不仅规模小, 知名度也较低, 在整体上不具备竞争力且效益不高。

1.2.2 节庆活动宣传不到位, 带动作用不明显

虽然内蒙古的昭君文化艺术节和阿尔山冰雪节等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整个节庆活动总体上宣传不够, 内蒙古和省外以及海外游客参与不是太多, 不如大连国际服装艺术节和青岛国际啤酒节那样享誉海外。

1.2.3 缺少专业节庆策划管理人才

内蒙古节庆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低, 专业水平差, 缺乏高层次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特别是缺乏能对景区自然环境进行监测的专业从业人员, 同时也缺乏旅游导游人才, 旅游规划人才, 旅游营销人才, 旅游电子商务及会展人才。

1.2.4 景区景点资源整合不够, 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待提高

目前, 全区旅游景点, 由于产权关系、地方和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 导致政出多门, 分头管理, 景区缺乏统一规划, 景点开发各自为政、孤立作战、分散经营, 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缺少有效合作, 影响和制约了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 区域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 旅游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1.3 机遇分析

1.3.1 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21世纪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市场。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 旅游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 旅游消费需求逐年大幅提升。

1.3.2 国家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

在自治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旅游业与传统产业相比, 具有比较优势。同时, 内蒙古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尚属浅度开发, 而且许多仍处于待开发状态, 如森林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等时尚旅游项目在内蒙古还没有开发, 而适合此类旅游的资源在我区蕴藏丰富, 与我国旅游发达省区比具有后发效应。因此, 旅游业必然是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

1.4 威胁分析

1.4.1 同主题节庆活动存在竞争

同一主题的大小节日在全国有几百个, 例如文化艺术节全国就有多个, 如重庆文化艺术节和宁夏文化艺术节等。对于国际旅游节也同样, 如昆明国际旅游节、武汉国际旅游节和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 阿尔山冰雪旅游节和黑龙江冰雪旅游节等就存在着竞争。

1.4.2 内蒙古本地区市民参与度低

在各节庆活动开办期间, 真正参与的内蒙古市民很少。一方面, 各节庆开办时多把注意力放在经济效益和规模上, 而为市民提供参与空间较少。另一方面, “挤出”效应的影响, 使市民无法参与, 大型节事制造了注意力焦点, 吸引了相关大量客源流入。

1.4.3 旅游淡季节庆受影响

内蒙古以自然景观为主, 所以受季节的影响明显, 在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 淡季时游人寥寥无几。而目前的节庆活动多安排在旅游旺季, 即8、9、10月份的居多, 如昭君文化节和那达慕大会等都集中于旺季, 反而淡季期间开办的节庆活动如冰灯节等效果不好。

2. 内蒙古节庆旅游发展策略

2.1 成立节庆旅游管理部门

需要政府对其运作实行整体协调的实际, 建议成立节庆旅游管理部门, 加强对节庆旅游的宏观理和指导。同时建立节庆旅游专项资金, 为节庆旅游提供公共服务保障, 而节庆旅游本身的运作则由专业节庆旅游公司操作。

2.2 打造知名节庆旅游品牌

加强节庆旅游市场调研, 把握节庆旅游现实需求, 精心设计适合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 打好节庆旅游精品品牌。借助现代网络和新闻媒体, 恰当适时的网络宣传和媒体报道能提高内蒙古旅游产品知名度。深化节庆旅游市场化运作。从青岛国际啤酒节成功营销案例可以看到, 青岛国际啤酒节的运作模式从“官办”到“民办”、再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转变过程。参考国际著名节庆活动的举办经验,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是目前成功举办节庆活动唯一可行之路。

2.3 大力培养节庆旅游人才

内蒙古目前专业的节庆策划、筹办、管理人才相当缺乏。对于如何培养专业的节庆管理人才可分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可以通过派专业人员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的节庆管理经验或聘请国际专业人才直接参与内蒙古旅游节的策划管理工作两种形式。长期应鼓励和支持高校培养会展管理人才, 建设特色专业。

2.4 开发淡季产品, 提升经济效益

在开办节庆活动的同时注重相关产品的开发, 如开发相关主题的旅游线路, 开发一些能代表活动特色和内蒙古特色的商品。这样不仅能延长节庆活动期, 增加经济效益, 立体式的活动又能增加社会效益, 而且可以将一些节庆活动安排在旅游淡季期间。

摘要:旅游节庆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 在内蒙古的出现相对较晚。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内蒙古节庆旅游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以推动内蒙古节庆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节庆旅游SWOT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 宋嵋.传统节日文化与山东节庆旅游资源开发[D].山东大学, 2006 (11)

[2] 肖红艳.我国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未来与发展, 2011 (9)

[3] 秦美玉.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内蒙古文化旅游范文第4篇

祭火神

蒙古人有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火神的习俗。他们认为火是生命的起源、家族的希望、纯洁的化身,而且传说这天是成吉思汗夫妻拜火日,所以蒙古人这天要拜火祭灶。拜火祭灶以前,家家户户必须进行环境大扫除。二十三那天每家煮数个羊胸叉,熟后取出并简单剔去肉,把几个羊胸叉骨叠在一起,用羊毛捻线缠绕,里面放入芨芨草、柏叶、佛香、红纸、圆饼、红枣等食物再用哈达包裹,黄昏时用其祭灶。再用羊肉汤、大米、糜米和红枣、奶酪等焖制成“祭灶饭”蒙语称为嘎林布达。祭灶时男主人或长辈高举盘中的羊胸叉骨,唱祭灶词,赞美火神并祈祷保佑,其他家庭成员在其身后频频磕头拜火;然后焚烧羊胸叉骨,每人轮流手捧盛有肉汤和酒等制作的“哈利木”并舀三勺敬献火神。最后结束祭灶拜火仪式。然后进行萨察礼,用羊肉、哈利木、美酒、奶食的德吉祭祀天地祖先和神龛。而且这一天要把祭灶拜火的美食相互赠送品尝,并认为谁家的祭灶饭味道最美,说明来年他家将兴旺发达。

除夕

是蒙古民族传统年节性系列节日之一。年三十要煮全羊或羊背子。太阳落山时,先要祭祀祖先供奉神佛,屋外要在选定的方向敬献各种食物德吉,屋内祭神龛,点酥油灯,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天黑时,门外要挂酥油灯,全家人团聚吃羊背子。之后大家包蒙古包子。午夜,吃团圆饭。蒙古族的年夜饭由两部分组成,即黄昏时吃羊背子,午夜吃蒙古包子。年夜饭后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佛晓时分,要全家出动点天灯,烧旺火举行拜天仪式。在旺火旁摆放盛满食物的供桌,桌前铺一块新毡子,全家人以长幼为序面向南方磕头拜天,行萨察礼,放鞭炮,绕火净身。拜天仪式之后,要行拜年礼。长者首先进屋坐在正位,晚辈们依次进屋磕头请安,献哈达,互换鼻烟壶;长辈要高声祝福,并给压岁钱。拜年结束,全家人围坐一起喝新年早茶。新年茶有严格的程序和礼仪,首先把新年茶的德吉献给神佛,然后敬给老人。喝新年茶时还要给长辈敬酒,长辈要给孩子们一份礼物。家庭拜年礼结束后,便骑上快马成帮结伙地走浩特串苏木,开始了邻里亲朋之间的拜年活动。

马奶节

马奶节是以马之乳汁祭祀苍天大地的日子,是蒙古族崇马之俗的一种表现。马是蒙古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喜马、好马、爱马、敬马是蒙古族人的天性。马奶节,又是蒙古族崇尚白色的一种象征,马奶是众畜之乳,被认为是最圣洁的白色乳汁。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主人首先选定吉日,提前公布于众,并向邻近牧民发出邀请。马奶节前两三天,主人要请驯马能手把马群集中起来,套抓小马驹栓在牵绳上,并禁食马奶。之后,挤马奶制奶酒。

马奶节的仪式是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共同完成。首先由九位骑士从牵绳处骑马到蒙古包前,主人要用银碗给骑士敬鲜奶,骑士品尝后按顺时针方向绕蒙古包一周,再回到牵绳旁。这里已经备好摆放羊背子,奶食品等供桌和装满马奶的木桶,骑士用套马杆抬起木桶,边行边用木勺进行萨察礼(把马奶抛向空中),祭祀天地神灵。主人要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客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马奶节上,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迷拉礼。

马奶营养极为丰富。马奶制作的齐格(马奶酒)不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对胃肠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所以,蒙古人从古至今非常喜欢饮用马奶和马奶酒。

打鬃节

打鬃节一般在每年春季举行。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进行首次剪鬃。届时,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这一天,骑手们将马群围拢在蒙古包周围的草地上,牧民们集中在马群附近,邀请德高望重、剪技高超的老牧人掌剪。主人向掌剪人敬酒、献哈达并郑重地递交鬃剪。这时,骑手们身着轻装马靴,骑着贴身坐骑在马群中穿梭,找到目标后,甩出套马杆,套住马颈,牵至剪鬃人前。首席剪鬃人致剪鬃祝词,并向被剪鬃的首匹马驹行迷拉礼后开始剪鬃。要把第一剪剪下的马鬃送至吉雅其神龛前供祭。然后一匹一匹地打马鬃,一直到把所有的马驹鬃全部打完为止。

给剽悍的烈马剪鬃“打扮”不仅要有强壮的力气,而且要讲究方法,施展技艺。所以,蒙古人自豪地称打鬃节为“勇敢者的游戏”。

祭敖包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地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

六、

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上一般挂有写着经文的五色布条或纸旗。敖包祭祀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是把自己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认为供养自己的牛、马、羊等牲畜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

火祭,是在敖包前烧一堆旺火,祭祀的人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献上祭品。蒙古人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所以火堆烧的越旺越好。

玉祭,玉是昂贵的供品,过去蒙古人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娱乐风俗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即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包括多种文化娱乐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时举行。现在的那达慕,往往在夏秋之季举行。

赛马

是马背民族古老的传统,它是一项非常普及的群众性活动。牧民们在平时或节庆聚会上都有即兴赛马习俗,特别是在敖包盛会和那达慕大会上都有激烈的赛马活动。赛马,一般分为奔马赛和走马赛两种,鄂尔多斯地区还有赛公马的习俗。

奔马赛,也称“速度赛马”,是长距离的速度比赛,是一种毅力性赛马。传统的奔马赛,为了减轻负荷不备马鞍,骑手多为少年儿童。参加奔马赛的骏马一般少则数十,多则逾百。奔马赛,不计时,不论马的年龄,没有固定的场地跑道,一般不分组,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程一般在20至50公里之间。

走马赛,是技巧性很强的竞赛,比试马走的侧步平稳和速度。参赛的骑手多为有经验的男性长者或中年人。参赛的走马要备上精美的鞍辔,把骏马打扮得漂漂亮亮。参赛的走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行进要求是左右两侧的马腿轮流迈步,以稳健为尚,既快又稳,姿势和谐优美,以最先到达者为胜。比赛既要有马的技能,也要有骑手的驾驭水平。鄂尔多斯地区走马很多,在那达慕中走马赛不可缺少。

当参赛马匹出发时,祝颂人按传统习俗捧起吉祥的哈达端着银碗,祭洒鲜奶进行祝颂。当头马冲过终点时,祝颂人将彩带披在头马身上,行迷拉礼,咏诵《骏马赞》。蒙古族赛马重在参与,因此对末尾的马和骑手要进行赞颂和奖励。

摔跤

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白绸子或各色绸子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摔跤手足蹬马靴,腰缠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式摔跤有其特点,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

八、十

六、三十

二、六十四等双数,每轮不能出现奇数。摔跤不受时间限制,直到取胜为止。

比赛前要推选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待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开始比赛。

摔跤技巧很多,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规则是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拉倒对手,不准触及眼睛和耳朵;不准拽头发;不准踢肚子和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射箭

是蒙古族古老久远的一项竞技运动。它源自于蒙古族早期狩猎时代用弓箭自卫和猎获野兽的活动,后来在作战中他们又用弓箭射杀对手。在成吉思汗时代射箭比赛已经出现,成为蒙古

族一种竞技娱乐活动和蒙古族擅长的武功之一。射箭比赛开始时,祝颂人用鲜奶抹画弓箭,并咏诵《弓箭赞》。

射箭,分骑射和静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

骑射,就是从奔跑的马上向左右目标射箭。参加骑射的人数不限,对骑马、弓箭都无统一要求,射场一般有宽4米,长85米至100米的跑道,设三个靶位。每靶相距约25米,从第一靶开始依次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彩色布袋。靶位距跑道有一定距离,每人每轮一马三箭,共射三轮为九箭,最后以中箭多少决定胜负。

静射,就是站立射靶。在距射手15至20米处设一靶牌,靶心向外依次为黄、红、兰、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射中最里面的得100分,然后依次为80、60、40、20分。此外,还有一种靶的靶心是活动的,箭中靶心会自动掉下来。

布鲁

在蒙语中意为“投掷”。布鲁为木质,其形如短柄镰刀,长约尺许,握手处为圆形,头部内弯,其身与头呈扁圆形,头部处用铅包或箍以铜环、铁环等装饰。投掷布鲁时,挥手向外掷出。布鲁在古代是蒙古族的狩猎工具,近代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练习技巧的娱乐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列为那达慕会上的比赛项目。

蒙古象棋

相传是在成吉思汗西征时,从波斯传入蒙古地区的一种象棋,蒙古族称之为“沙特拉”。棋盘纵横八格,共为64个方格,有32个棋子。对弈双方各掌握16个棋子,按规定布局,按规矩走棋。双方各执一个“诺颜”(王)、一个“哈屯”(后)、2个马、2个骆驼、2个车、8个子。蒙古象棋主要用白或紫檀木、红松、沉香等木料或牛角、骆骨、宝石雕刻而成,也有用银、铜、铅、青铜等铸成。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在雕刻工艺上体现了蒙古族独具匠心和传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

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如马无别足限制和不得最后将死对方的官长;官长和车之间一般不能易位,需易位时,官长先向车走两格,然后让车从官长上面跳过;马或驼不能直接做杀,一般不允许吃光对方,要给对方留一子。

沙嘎

指羊踝骨,俗称 “羊拐”,是牛羊鹿等四肢奔跑动物的后腿踝关节连接胫骨与跖骨的一块小骨头。羊踝骨四面分别代表五畜,习惯把宽凹面叫山羊,宽凸面叫绵羊,窄凹面叫马,窄凸面叫骆驼或牛。

蒙古族小孩三四岁时,就让其用“沙嘎”辨认五畜。再大一点儿,就可以做羊拐的游戏了。

玩“沙嘎”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通常有“赶羊”、“挤奶”、“装驼”等玩法。

鹿棋

也叫“猎棋”,蒙古语称为“宝根吉日格”,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蒙古族传统游戏。鹿棋的棋盘由五条经线、五条纬线、六条斜线相互交叉,成为正方形。正方形两侧各有一座山,一座是平顶山,呈三角形;另一座是尖顶山,呈小正方形,与平顶山隔盘相望。全盘共为35个点。

内蒙古文化旅游范文第5篇

维吾尔族舞蹈的背景文化:新疆是驰名中外的“歌舞之乡”,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歌舞文化和悠久的人文发展历史。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和礼仪性舞蹈三大类。在众多舞蹈央视中,以赛乃姆,多朗舞,萨满舞最有代表性。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有着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特征,昂头,挺胸,立腰构成了挺拔的体态,无论是舞姿造型还是动态动作都突出了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头,颈,肩,腰,肘,腕,胯,膝,脚各个部位的动作来产生丰富多和优美造型,擅长用眼神传达情意,用移颈,翻腕,打指来装饰点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膝盖连续性的微颤和变化动作前瞬间的微颤动律使舞蹈动作柔美,自然,还有快速多变的旋转,这些特征课概括为“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颠,上身撒的开,脚步不离散,晃身带摇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付点”。

节奏特点: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在弱拍处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如舞蹈动作中的绕腕,头的“挑”,脚步的“三步一踢”,动作的后替补等都是在节奏的弱拍时做的,以此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特点。

本学期教学内容:维吾尔族舞蹈基本舞步及赛乃姆风格组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维族舞蹈的背景文化,维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节奏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维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维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3、情感态度:通过维族舞蹈的学习,培养和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维族舞的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教学难点:维族舞的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一、学习维族舞蹈的手位、脚位 基本手位:

一位:提裙位,按掌翘指 二位:双山膀位,立腕 三位:双手托掌 四位:顺风旗位 五位:双手托按掌位 六位:双手交叉胸前翘腕 七位:山膀按掌位,翘指

托帽位:托帽就是用你的手去托住帽子,右手臂弯曲向上,手掌对着上面,左手臂手掌向上,左手指尖在耳朵的略上方弯曲,仰头眼睛看右手,在正面看两个手臂与身体是一个平面。

基本脚位:维吾尔族舞蹈脚位有:正步,丁字步,八字步,踏步,点步,弓箭步等。这些脚位与古典舞脚位基本一致,但风格不一。

二、维吾尔族舞蹈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1、维族舞的体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

2、维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为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的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擅长运用头,眼和手腕)

3、摇身动律;摇身动律是一侧肩胛骨带动后背,形成推送慢,收回快的前后摇动,应特别注意摇动的附点节奏与下身点颤动律的协调配合。

三、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步法:

1、 横垫步:一个脚在前先是脚的外缘着地,然后遍及全脚,在后面的一个脚脚尖着地,配合前脚做左右移动,要稳,不能颤。

2、 进退步:前两步紧,后一步缓,以左脚为例,重心都在右脚,左脚向前走的时候,脚后跟着地,向后的时候做脚脚尖着地,相应的作为中心的右脚随着左脚的移动,稍微的滑动。

3、 三步一抬:前两步紧和进退步一样手位,以身体为中心,双手前后伸直,掌心向下,膝盖弯曲,抬头,走三步,抬一步,当抬步的时候身体要压住,不能有上窜的感觉,感觉是在一个平面做动作。

4、 托帽式后点步:右后点步位,身体对8点,左手顶手位,右手在8位手上立腕,手心向上,感觉用右手托住帽子,眼看8点方向。要求:提胯立腰,胸腰对8点上方。

二、组合性训练

1、动律训练:

1、手位脚位,绕腕组合

2、摇身点颤,自由步组合

3、动律综合性训练组合

2、垫步组合:垫步综合型组合

内蒙古文化旅游范文第6篇

摘 要: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传承者,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中,以她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部传统文化也慢慢地走向了信息化、网络化。这其中,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让蒙古族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见证了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网络、与新媒体、与社会一同发展的岁月。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 网络 博客 新媒体

蒙古族传统文化是以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几千年来,蒙古民族以她独有的生产力、生产方式、文化传承,书写着一个个绚丽的篇章。而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并没有墨守陈规,一味地保持她那原始的生存状态,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而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迎接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

从蒙古族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关系来看,蒙古族传统文化也在一些蒙古民族杰出人才的努力下渐渐地走进了网络,慢慢地与网络和新媒体接轨,呈现出传统民族文化新媒体化的景象。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是这个转变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着手点和落脚点。

博客,最早来源于英文单词Blog,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简称,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一种以新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的群体,再后来又泛指网上的交往活动,是一个一体多面、一词多义、一形多态的概念①。近两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事物的出现,博客的受欢迎程度虽然不如前些年,失去了部分用户,但并没有使这个网站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作用受到太大的影响。

一、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概况

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是一个已经建立5年,拥有3.7万多名博友,日点击量约达到16万次,日平均发表量达到800篇,用畏兀体蒙古文经营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博客网站。它成立于2008年7月4日,2010年3月9日更新了第二版,同年3月16日与中国蒙古语新闻网合作,2011年11月10日又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壮大了网站的实力,加深了它在媒体中的地位。2012年7月15日,历史上第一个畏兀体蒙古文的手机移动博客宣布成立,它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出现在了世人面前,打破了电脑和网线的束缚,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发表日志、上传手机图片、查看好友的精彩图片以及分享好友的心情日记。2013年8月10日,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举办《首届蒙文博客发展研讨会暨庆祝好乐宝蒙文博客网成立5周年活动》,与各界专家学者探讨蒙古语网站未来发展方向和该网站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合作事宜,给10位最佳博友颁发了证书,感谢他们多年来对该网站的支持,并鼓励他们继续关注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

二、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构成

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主要由博客和导航两大部分组成。博客是为个人和组织提供服务,通过注册自己的域名,可在网上拥有自己的“地盘”。也可通过自己的博客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文学作品、照片等,与博友分享,交换观点。在这方面,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赵雅文教授在他《博客:生性·生存·生态》这本书中谈到的“把博客按开播动机划分为表达政治理念、日常交流沟通、经济利益驱动、漫天炫耀吹嘘、移动社会压力和追求时尚掺和六大类型的部分分类”是相一致的。

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博客首页由诗歌、散文、日记、小说、神话、论文、教育、社会生活、音乐、歌词、故事、闲聊、民俗、饮食、文化、科学、医学、社会关注、自然环境、旅游、化妆、电影、体育、娱乐、健康、法律、照片、经济、宗教信仰、历史研究、谜语、书籍、歇后语、信息等栏目组成,这些栏目大多以网友自己上传的文字、图片为主要内容。

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在导航服务中,把所有的蒙古语网站收集在一个页面上,方便用户自由登录,关注更多的蒙古语网站,从更广的渠道了解更丰富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也就是说,只要用户记住了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地址,就等于记住了所有蒙古语网站。据不完整统计,通过该博客网可以找到中国蒙古语新闻网、内蒙古日报网、金轮文化传媒网、草原雄鹰网、天堂草原网等近200个蒙古语网站。

除了博客和导航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广告也是该网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上的广告内容,多以蒙古元素为主,例如蒙古靴、蒙文书籍、蒙古元素床单、服装、手机壳、真皮腰带、蒙古民族乐器、蒙古文公务员培训班、婚庆公司等。由于经常登录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人们大多数是本民族人士,所以也会比较关注这些广告,对这些产品也会比较感兴趣。这就是在前文中提到的赵雅文教授在书中所说的经济利益驱动的表现之一。

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由博友自己写上去的,或者是把在别的蒙古语网站看到的关于蒙古族的一些好的文章、精美图片、视频等转载过来的,因此博客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现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特点、蒙古族家庭及家庭教育、游牧经济与蒙古族古代军事文化、蒙古族佛教信仰、蒙古族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模式、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到蒙古族文化坚韧不拔的执著性、关爱生命的普惠性、包容异己的开放性、遵循规律的开拓性等内在的精神状态。

三、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主体构成

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主体构成比较复杂,从普通的牧民、学生到对蒙古民族有影响力的作家、艺术家、律师、政治家、教师等都有注册博客账号的,并时常更新自己的博客,也积极参与评论他人发表的文章、图像等。我们可以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博客主体按身份大体上分为: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名人博客,顾名思义就是名人开的博客。在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当中的这类名人包括:蒙古民族文化界名人、演艺界名人、IT界名人等。这些人当中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知名记者布仁乌力吉、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处研究员苏都巴特尔、为蒙古文字的法定使用权利做出重大贡献的高·赛音巴雅尔、德国民俗学博士乐·胡日查巴特尔、内蒙古大学教授德力格尔、日本阿拉木斯公司吉日木图先生等。草根博客,就是普通百姓开的博客。草根博友一般通过用博客记录情感,以便宣泄自己的个人情绪。说到这里,要谈一下博客中的日记。博客中的日记是一个人某个阶段喜怒哀乐的“情感轨迹”,据调查,一般来说是“喜”“乐”少,“怒”“哀”多:人们的日记主要以记录“逆境”为主,约占每个人日记篇幅总数的90%以上,而记录“顺镜”的较少,不到10%。这是因为,每当人们面临“高兴事”时,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因此这时想到和做到的是开怀畅饮、尽情欢乐、不需反思,人们会忘记写日记;而每当面临“不如意事”时,都处于痛苦、矛盾之中,因此这时往往是封闭自己、激烈斗争、反复权衡,人们通常要借助日记倾诉、宣泄。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记有排解情绪、调节心理的作用。②

此外,在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看博友评论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管你写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有多差劲,总会有人支持并鼓励作者,在指出作者的不足之处的同时,鼓励他们多写、多参与,共同为这片“蒙古族天地”努力,基本上看不到用肮脏的语言对作者谩骂、进行人身攻击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注册这个博客的人们都非常爱护这片“土地”,珍惜它,并呼吁同胞共同去完善它。

四、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特点

1.整个网站都采用畏兀体蒙古文(老蒙古文)。畏兀体蒙古文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竖排的文字,也是现在中国境内蒙古族所使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在畏兀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据史书记载,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后,命令乃蛮部的掌印官塔塔统阿用畏兀文字母记录蒙古语,并教授贵族子弟学习,标志着蒙古文字的形成。③

近年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蒙古文字微机录入、排版、教学、办公系统已普及运用,并开始建设《蒙古文语料库》,标志着蒙古语言文字的应用和研究已经与现代科学成功接轨。④这也是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今天能够用运用畏兀体蒙古文经营的基础与保障。

2.可直接用蒙文字母检索所需要的内容。由于博客首页上的内容较多,博友人数也众多,所以基本上可以用蒙古文首字母检索到所要寻找的内容。这一特点在一些别的蒙古语网站也被广泛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查找出用户想关注或了解的内容,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下图为该网站使用蒙古文字母检索的窗口。

3.主要内容为记录、发扬蒙古族传统文化。朋·乌恩老师曾经在他的《蒙古族文化研究》一书中把蒙古族文化的基本要素分成:蒙古族语言文学、蒙古族风俗、蒙古族艺术、蒙古族文学、蒙古族历史、蒙古族的科学技术、蒙古族宗教七大类。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在此基础上,又将蒙古族传统文化分类加以了细化,分成了诗歌、散文、日记、小说、神话、论文、教育、社会生活、音乐、歌词、故事、闲聊、民俗、饮食、文化、科学、医学、社会关注、自然环境、旅游、化妆、电影、体育、娱乐、健康、法律、照片、经济、宗教信仰、历史研究、谜语、书籍、歇后语、信息等34栏目。同时,该博客网站还将古今中外的著作及博友们发表的内容按性质分类,既丰富了每个栏目的内容,又方便了网友的阅读。

在这些栏目中,我们可以了解并欣赏到数万篇记录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对于我们了解并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4.信息一栏包罗万象。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信息栏中有多种信息,大致可分为4类,分别是就业信息、蒙古语报刊杂志征稿信息、各类蒙古族传统文化类比赛信息及各类生活类信息。就业信息,主要以蒙古人经营的企业、饭店、学校、网站等招收工作人员为内容;蒙古语报刊杂志征稿信息,主要是区内各高校院刊杂志、各地蒙文类报刊杂志、各大蒙古语网站等征收稿件的信息;各类蒙古族传统文化类比赛信息,包括各类蒙古语歌曲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搏克(摔跤)比赛、摄影大赛、民族服装设计大赛等多种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比赛项目;而各类生活类信息更是包罗万象,从定制各类民族服饰开始到买卖家畜、饲料、农用车、马鞍、各类蒙古族工艺品等几乎应有尽有。这些信息为广大农牧民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给了全方位、极方便的服务。

5.独有的蒙古族婚恋交友网站。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还一个专门为单身蒙古族青年设立的婚恋交友平台,为广大蒙古族单身青年寻找伴侣提供了便捷服务。这个看似简单的服务,事实上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牧区到了婚恋年龄还未找到伴侣的蒙古族单身男子数量急剧增加,为他们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扰,间接地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由于他们大多数人是早年离开学校,经营畜牧业,没有继续接受到教育,除了本民族语言外的外语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在以别的语言为工具的婚恋网上寻找伴侣,而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婚恋平台,可有效地解除他们语言上的障碍,为他们寻找心仪的伴侣提供便利。

五、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蒙古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蒙古语网站,到了本世纪初已有了蒙古语网站的雏形,据不完整统计,我国现共有200多个蒙古语网站,而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是其中比较受欢迎、点击率较高的蒙古语网站之一。从该网站的发展前景来看,网站建立到今天的5年时间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立足点、网站建设框架、内容以及一部分稳定的博友。在将来,该网站在它今天的成就上继续努力,保持它的社会服务性、民族服务性,做好记录、发扬、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工作,必将赢得更多蒙古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关注,对蒙古民族的发展、全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对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建议

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的建设及经营有着独特而又有新颖的模式,也有一些不足或者说漏洞,需要改进,以便该网站更好地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及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1.网站内容更新较慢。由于该网站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广大博友,所以博友的工作生活状态以及精神状态会影响到网站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就是说,如果博友每天在该博客网站上发表的东西少的话,会影响整个博客网站的更新速度,因此该网站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工作团队的工作量及工作效率,自己摘抄或者转载一些内容,保证网站的更新量以及更新速度。

2.对网站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只有部分人知道。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迄今为止注册人数有3.7万多人,这与全世界900万蒙古人的数量相比实在是寥寥无几。要想让网站服务于更多的人,让蒙古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必须做好网站的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并使用它、受惠于它,使网络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3.蒙古文输入法还未统一,影响网站的发展。据统计,目前蒙文输入法有蒙科立输入法、方正输入法、赛音蒙文输入法、明安图蒙文输入法等多种输入法。输入法的不统一,对蒙古语网站的发展、网民使用蒙古语网站的不利影响,是务必需要解决的问题。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也不例外,应该与其他蒙古语网站一起讨论研究出统一的蒙文输入法。

4.网站有着民族局限性。由于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是用畏兀体蒙古文经营的网站,他的受众便会局限于会看懂畏兀体蒙古文的人。虽然这对保护蒙古民族语言文化有着重大作用,但同时也关闭了其他民族了解并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渠道。针对这个问题,网站可以开设学蒙古语的专栏,方便其他民族的人们学习并掌握蒙古语,方便他们了解、研究、发扬蒙古族传统文化,或者再建立一个英语或者汉语的同步网站。当然,这个工程如果真的实施的话,会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结 论

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传统文化走上网络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文化进入中国已有20多年,短短的20年,它已经成为从国家领导人到平民百姓,基本上每个人都在运用的信息工具。而对于蒙古族来说,网络文化真正进入到这个民族的时间更是晚些,与兄弟民族相比也已经落后了十几年。因此,蒙古族传统文化如果脱离了网络,依然保持她原有的生存模式,必定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

迫于形势,蒙古族传统文化走上了与网络、与新媒体一同发展的道路。虽然这段发展路程是漫长的,也是艰辛的,但并没有阻止蒙古族传统文化网络化的步伐,在一些蒙古人的努力和广大民族文化保护者的拥护下,它正在慢慢地成长。好乐宝HOLVOO.net蒙文博客网5年的创办历程证明,这个发展方向和路线是正确的。

注释:

①摘自 《 博客 生性·生存·生态》 赵雅文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

②摘自 《 博客 生性·生存·生态》 赵雅文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

③摘自 《蒙古族文化研究》(草原文化研究丛书) 明·乌恩 著 内蒙教育出版社2007.7

④摘自 《蒙古族文化研究》(草原文化研究丛书) 明·乌恩 著 内蒙教育出版社2007.7

参考文献:

1.《蒙古族文化研究》(草原文化研究丛书) 明·乌恩著 内蒙教育出版社2007.7

2.《新闻论坛》2013—01 内蒙古日报社 内蒙古文报网

3. 《 博客 生性·生存·生态》 赵雅文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

4.《 博客传播》 刘津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6

5.《 博客初探》 杜庆杰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班本科生)

责任编辑:邰山虎

上一篇:南岳衡山一日游范文下一篇:品牌建设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