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 论文题目范文

2023-11-04

人民币升值 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随着国际压力的加大,中国面临人民币升值与否的两难选择。或许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时日本和西德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中,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

随着今年3月份以来美元汇率的下跌,督促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又起。人民币再度面临升值压力。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出口行业遭受较大冲击,人民币升值进程暂停。2008年9月份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6.82~6.83的水平上,市场波幅也大大下降,人民币似乎又重新盯住了美元。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是有变动的。危机爆发,中国为了避免使亚洲陷入轮番贬值的恶性循环,采取了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的做法。中国的决定为稳定亚洲地区形势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同样是在危机时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这一次却受到了巨大压力。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股市上“技术泡沫”腾起,投资美国股市的美元需求上升,美元汇率也跟着上涨。而且当时中国周边的国家货币纷纷大幅贬值,中国的出口受到升值的压力应该比今年大得多。今年,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走低,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也呈疲软之势。由此可见,中国并没有故意操纵人民币的汇率去寻求出口的好处,而是美元的大幅贬值造成了人民币的汇率下滑。

在全球经济衰退而未见好转,而中国经济却显示出强劲复苏之时,有些国家不免产生醋意,希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10月15日,美国财政部在半年一次的《国际经济与汇率政策》报告中没有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但却在报告中表示,人民币汇率仍然被低估。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也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不变长达一年之多,其目的是为了扶持出口,中国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恢复世界平衡。欧盟希望特里谢在年底前访问中国,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西方学术界也跟着施压。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声称,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中国仍坚持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固定不变,“最大的受害者可能就是其他国家的工人。”

随着国际压力的加大,中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与否的两难选择。如果人民币升值太快,中国的出口继续下降,中国经济的复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失业会加剧。如果想让人民币不升值,随着升值预期的加强,中国干预市场的力度必须加强,势必要引起外国资本与中国货币当局的一场博弈。而博弈的结果很可能是中国国内流动性大幅增加,泡沫腾起,政府处理泡沫经济的后果可能更加麻烦。

日本经济学家在总结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认为,正是由于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不断干预市场,买入美元卖出日元,防止日元继续升值,结果释放出太多的日元流动性。西德马克在广场协议后也大幅升值,笔者在拜访前西德总理施密特时,问他当时是如何处理马克汇率的。施密特说,西德从未大幅干预市场,防止马克升值。二战结束后,西德的出口一直很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里,西德马克就曾经升值。1971年美元危机后,西德马克受到升值的压力加大。广场协议后,西德马克也大幅升值,但西德政府不愿大幅干预马克的汇率,因为一是它认为干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二是马克升值可以相对减少进口企业的成本,西德进口许多能源及原材料,马克升值对于遏制国内通货膨胀相对有利;三是马克升值逼迫西德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对西德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有利。日德两国处理本国货币升值的态度不同,后来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我们从中应该得出一些经验和教训。

近些年来,出口的迅猛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外部市场的萎缩似乎不会很快结束。在这一背景下,即使人民币贬值,可能对促进出口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大幅干预市场防止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对中国经济来说可能弊大于利。况且,美国新的债务不断增加,而政府赤字又不见好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求助于美元贬值以减轻债务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要干预市场无非是买入更多的美元债券,那岂不是给我们风险已经很大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一定负担吗?市场已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流入中国的“热钱”似乎有增无减。在与外来资本博弈的过程中,若想在这一过程中保持稳定,必须加强对资本的管制。

人民币升值 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如何解读目前中国经济,是经济学者和决策者最困扰的难题。主要数据人人皆知:(1)真实经济之趋势:2006年GDP增长率达到10.7%,预计2007年至少可达9.5%,物价指数(CPI)上涨幅度只有1.5%,预计2007年不会超过2.6%;(2)资产市场价格(或虚拟经济)之趋势:2006年中国股市平均涨幅超过130%,股市市盈率平均超过25倍,银行、地产股之涨幅尤其惊人。无庸置疑,真实经济之走势和虚拟经济(资产价格)之走势,已经严重背离。问题是怎样解释。

关于真实经济之GDP增长率,我有不同看法。衡量真实经济增长最可靠的指标其实不是GDP增长率,而是生产率增长率、人均真实收入增长率和人均真实GNP增长率。三个数据还没有准确统计数字可资借鉴,然而笔者个人最近到多个地方与企业家、官员和普通朋友倾谈,印象是:三个数据之增长实际低于GDP增长率。此外,我国GDP统计结果是逐级上报然后汇总,由于各地区经济相互关联度越来越大,譬如一个企业同时在多个地方设立分公司,劳力流动尤其普遍,那么是否会由此引起GDP的重复计算和夸大?

举例而言,2007年1月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2006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几位朋友看见报道,立刻讨论起来:关键是这里的人均包括哪些人?是广州市户籍登记人口?常住人口?还是包括外来打工者?三个数字分别是700万,920万和1350万。显然,广州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只包括了户籍登记人口数。但是,外来打工者是创造广州经济增长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力量,计算人均GDP又怎能剔除?外来打工者的收入或创造的GDP在广州计算了一次,他们将钱汇回老家,老家是否也要计入当地的收入或GDP?

对于我国各个地区人均收入或GDP是否存在严重重复计算,笔者没有深入研究,但生产率、人均收入和人均GNP增长率可能远小于GDP增长率,或许是站得住脚的推测。还有一个佐证:美国2006年真实GDP(Real GDP)增长率不到4%,但美国制造业的“绝对和相对生产率增长却居于国际领先,美国制造业具有非常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见美国财政部2006年12月《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中国GDP增长率比美国高那么多,生产率增长率却没有排在世界前列,这怎么解释?

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不能过于看重GDP数据,应该重视生产率、人均真实收入或GNP增长。以此衡量,中国真实经济走势与资产价格(虚拟经济)走势之脱节或背离趋势更加严重。中国真实经济尤其是生产率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或增长速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快,而中国资产价格(主要是股市和房地产)则已经出现严重泡沫。

什么是泡沫?中国股市是否已经形成泡沫?有关辩论热闹非凡。的确,经济学至今没有为资产价格泡沫给出一个严谨的、众所认可的定义(事实上,几乎所有经济学的指标——比如货币供应量或货币——都有类似问题,此乃经济学的基本困难,非独资产泡沫如此,此处不详论)。然而,假若我们愿意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实在无法否认中国资产价格存在严重泡沫。好些人天真地认为:中国与别国不同,我们例外。难道中国真的能够例外,能够独善其身?

真实经济之生产率、人均真实收入增长相对放缓,资产价格却直线上涨;或者说,真实经济相对通缩(对中国这个亟待快速发展的国家,不到2%的物价涨幅算是通缩了),虚拟经济疯狂扩张(人们喜欢谈论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GDP总量的50%)。二者趋势严重背离,实乃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危险。我称之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

人民币升值预期怎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基本逻辑推理如下: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不同资产之间进行选择,我们可以将人的所有经济活动简单地都看作投资,消费也是投资,储蓄当然是投资(为未来消费投资)。除了消费以外(“消费投资”的收益就是你消费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享受”,是我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你可以投资购买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地产、货币(投资美元或人民币或欧元或任何其他货币)等等;你可以投资真实经济之资产,比如投资办厂、开公司、上学(积累人力资产)、搞发明创造和科学研究(积累知识专利和技术秘诀)。显然,金融资产本质上是对真实资产或真实经济资源的要求权,即它们最终要反过来购买真实经济之资产(产品和服务),以便消费享受。然而,个人投资决策,取决于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如果金融资产之相对收益大于真实资产之相对收益,投资者自然会追捧金融资产,抛弃真实资产。金融资产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真实投资需求萎靡,价格下降,真实经济与虚拟经济就背道而驰。正常经济发展过程里,金融资产与真实投资之收益(平均而言),大体相若,不会严重背离。

人民币升值预期从多个渠道改变金融资产和真实投资的相对收益:一,以美元计算,人民币升值提高持有人民币的收益。将1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若人民币一年升值5%,一年后将此人民币再兑换成美元,仅汇率升值一项就获利5%(你只需要做两次兑换动作,其他什么也不要做)。此乃外国投机者大规模汇入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基本动因。

二,投资者或投机者当然不会只坐等汇率升值赚钱,若将人民币存入银行、或购买能够容易变现的流动性资产(股票、债券、地产),既能赚汇率升值,又能赚资产价格上涨,何乐而不为?事实上,投资者或投机者就是如此办理的。

三,金融资产与真实经济投资有一个极其重大的区别:前者可以化整为零(单位投资资金规模要求非常小),几乎人人皆可以参见投资或投机;后者则必须要求一定的投资规模,小到一个理发店或街边小店,投资也要数万乃至数十万。金融资产容易变现;真实投资一旦下注,要变卖不易。因此,一旦市场预期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高于真实投资,大规模的资金就会争先恐后跑到金融资产市场,甚至每个人都会加入到“博一手、赌一把”的行列。

四,金融资产化整为零、容易变现之特点,导致金融市场非常容易出现“牛群跟风行为”,也就是金融市场著名的“5%-95%理论”。那就是说,金融市场上5%的资金可以引导或左右95%的资金。国际或国内著名的银行、基金或个人投资者或许只控制了整个金融市场5%的资金,然而,数之不尽的散户或小投资者无非“跟风起哄”,唯大户马首是瞻。大户开始买入,过了一段时间,小户忍耐不住,也开始进场,等到大户开始出货,小户还蒙在鼓里。所以金融市场上,规模巨大的投资者往往呼风唤雨,赚得盆满钵满,小户不过为人抬轿,最后血本无归,是可怜的牺牲品。

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中国股市、地产暴涨,推动力量(那个5%)就是那几家国际投行、商业银行以及国内几家大金融机构或其中的一些个人。早在2003年,国外大投行(比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的内部人员就直言不讳:他们已经兑换了大量人民币,等待升值。有好些官员和学者说:国外投机资金进入中国数量不多,不足为虑;国内股市、地产大幅度上涨不是升值预期、不是国外热钱刻意炒做之结果。这些人不明白金融市场简单的“5%-95%理论”,没有深刻理解“牛群跟风行为”。

五,金融市场之价格变化,还有一个极其著名、极其重要的现象:“预期自我实现”。诸如汇率、股价、期货价格等等,其日常价格变动,与所谓真实经济之“基本面”,几乎完全脱节。一些领头的市场“大鳄”,一边发布各种报告或讲话,一边自己开始买卖,迅速吸引其他资金进场,很容易将股价、地产价、汇率等等推倒他们“精确预测”的那个水平。资产市场价格非常容易受各种消息或政治家言论的左右。人民币升值预期,其实就是美国总统、议员、财长、国际金融机构(它们配合政府言论)炒起来的。升值预期一旦触发,各种资金就会跟进买卖,预期有可能很快自我实现。有人拼命论证:人民币升值、中国股市、地产暴涨是中国真实经济之内在要求,是“基本面”力量的推动,甚至与美国各方巨大的压力也没有关系。我仔细拜读过相关论著,他们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

总结一下。2002年11月,日本财长最早开始强烈指责中国人民币汇率低估,要求大幅度升值,美国政府强力跟进,人民币升值压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5年7月21日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并且浮动,人民币升值预期“自我实现”,美国政府和国际大金融机构信心大增,升值压力进一步升级。2005年7月21日改革之后,中国国内投资者亦坚信人民币“守不住”,遂迅速开始投机金融资产,股市、地产一路高歌猛进,资产价格(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走势就天壤之别。

此乃“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严重背离,资产价格与经济基本面严重脱节,资产价格出现严重泡沫,货币政策进退两难、无能为力;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则数以千万乃至亿计的小民将血本无归,银行坏账堆积如山,大量公司资不抵债,失业问题雪上加霜,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都将陷入长期萧条。

困难是:今天的经济学,还没有能力推测泡沫破灭的准确时间!

人民币升值 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中国5月出口同比仅增长1.0%,远低于上月的14.7%以及市场预期的7.4%;贸易数据的泡沫破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期中国海关收紧了对“热钱套利”的监管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将难以持续

中国5月贸易数据今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5月出口同比仅增长1.0%,远低于上月的14.7%以及市场预期的7.4%,进口则同比下滑了0.3%,也远低于4月的16.8%以及市场预期值6.6%。进出口相抵,中国出现贸易顺差为204亿美元,高于上月的182亿美元。

贸易数据的泡沫破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期中国海关收紧了对“热钱套利”的监管,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中国贸易数据的异常走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境内外套利导致的。

分类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6%,上月为-0.1%,对欧盟的出口下降了9.7%,上月为-6.4%。对香港、东盟以及台湾的出口分别同比上升了7.7%、10.5%以及26.7%。

从进口总量来看,铁矿石进口同比上升了7.4%,尽管上月的16.4%,但总体表明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保持平稳。原油和铜进口分别下滑了6.0%和14.5%。大豆进口则下降了3.4%,而上月则下滑了18.4%。

经过季节调整的数据显示,5月出口环比下滑了8.2%,进口则环比下滑了8.6%。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中国的外贸行业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欧盟近期对中国的太阳能制品采取了征收高额关税的惩罚手段,而作为报复,中国也对从欧盟进口的红酒采取了惩罚性关税。尽管这些产品占整体贸易总量的比例较小,不断上升的贸易摩擦对于中欧两方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与此同时,尽管央行将人民币的中间价一直设定在强端,但境内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却出现了走弱的趋势。我们此前的研究表明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资本流入导致了人民币的中间价的走强,通过将人民币设在强侧,央行也避免了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否则过度干预则会增加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伴随着即期汇率的走弱,央行也可能开始保持人民币中间价的稳定,甚至将中间价设在弱侧,这也可能降低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我们也维持此前的观点,认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将难以持续,今年以来,人民币兑日元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0%,同时本区域很多央行也在通过降息和货币贬值的方式来保持出口的竞争力,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的出口数据中得到显现,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就业市场将受到更大的压力。

即便这样,我们认为境内外的利差是造成强劲资本流入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应该通过降息来收窄境内外的利差,从而减少热钱流入,同时通过让本币贬值来保持出口行业的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 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从国际收支、国内物价、国民收入、产业结构和就业水平等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总结了人民币升值后的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好处以及会带来哪些弊端。由此得出,我国应该顶住人民币升值压力,短期内保持汇率的稳定。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影响;利弊

文献标识码:A

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1 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1.1 对进出口的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会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压力,出口成本增加,原來一样价钱的东西,在人民币升值后换算成国外价格就将要涨价,这样就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如果要降低价格,生产者就要降低利润,这样严重影响了我国大量生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企业,使得我国中小型出口贸易的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濒临破产。

对于进口来说,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得进口增加,国外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会比以前要便宜,这样就降低了进口的成本,人们购买国外进口的产品数量增加。所以人民币升值将会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但是实际上国际收支的情况还是要受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制约,只有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中国的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顺差才会有所减少(马歇尔-勒纳条件),否则只会让顺差更加严重。

1.1.2 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对于长期资本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得国外投资者用同样的钱购得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减少,这样可能不利于国外投资者到中国进行投资或追加投资。不过,汇率上升,也会使得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挣到的钱兑换回其本币的数额增加了,这样又会吸引投资者在中国投资。所以对于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

而可以确定的是人民币升值会吸引到短期资本流入,短期资本多是国际游资,具有投机性和趋利性。一旦市场上人民币升值,大量资本将涌入中国,通过汇率上升赚钱。这样国际收支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短期内将会扩大,而且大量的投机热钱进入中国容易造成中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短期资本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入,可能会引发我国的货币和金融危机。所以这样看来人民币升值还有待商榷。

1.2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汇率上升使进口商品价格下跌,这样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成本减少,国内物价也应该下跌。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人民币在升值,而国内物价也在上涨。我认为主要原因人民币升值后大量的国际游资涌入国内,而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是将外币兑换成为人民币。这样中国政府就要发行大量的人民币来兑换外币,这也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为何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吧。市场上流通者过多的人民币,当然会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使得物价上涨。现在中国政府一面在用人民币兑换外币,一面又在马不停蹄的发行国债收回流通在市场上的过多的人民币,来控制物价和汇率的上涨压力。所以在我看来,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才是至关重要的。

1.3 人民币升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上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取决于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国民收入是由储蓄、投资、政府购买和进出口差额决定的。如果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则国民收入将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1.4 人民币升值对产业结构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由于人民币升值给出口贸易带来一定的压力,国内的出口商就会转移自己的资金,将其投入一些非出口部门或从事一些进口行业,改变了产业结构。而更多的出口企业可能面临着更大的问题,比如资金链断裂,企业濒临破产,这样就会裁剪员工,影响了整体就业水平。

2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就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当然其中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从国内角度考虑,升值会增加进口,改善国际收支顺差。并且可以改善产业结构,使得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出口压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思考如何自主创新增加竞争力。这些都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有利影响。可是人民币升值后的负面影响显然更多,例如上面考虑到的一些影响:首先,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压力,而且这个影响对我国经济来说是巨大的。我国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出口,如果出口贸易受影响,我国整体经济也要受到重创。其次是人民币升值并没有为我国带来低物价,反而近几年来物价飞速上涨,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汇率上升而改善。再加上在人民币升值期间,江浙一带很多中小型出口型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倒闭,导致我国就业压力增大。

从国际角度考虑,美国一直以来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考虑的是其自身的经济利益。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发展一直低迷,本国企业竞争力减弱,便针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大作文章。长期的持续贸易顺差让中国看上去是应该调整汇率,让人民币适度升值。可是就我国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升值后带来的经济不稳定因素太多了。这些都不是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可以应付的了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中国应该顶住压力,保持汇率的稳定。而最重要的是要加快金融监管的建设,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汇率制度。在金融市场更成熟后,我国就可以放开手,大胆的将我国汇率调整到与我国经济相适应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朱孟楠.国际金融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

人民币升值 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日元升值;升值压力

文献标识码:A

从国际经验看,伴随着后进国家经济起飞,往往会出现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加大,外汇储备增长较快,汇率升值压力较大等情况。从2002年开始,国际上就开始施压人民币升值,尤其近来奥巴马政府总是以中美贸易巨额顺差为借口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年7月-2008年9月期间,我国实行汇改,采取浮动汇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约21%。2011年4月29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再创新低,跌破6.5大关。无独有偶,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同时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汇率升值内部压力和贸易逆差国施加的外部压力。本文以下部分将对人民币升值和日元升值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出深入比较。

1 文献综述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国内外学术界已做过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归结为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人民币升值的外因。李苗苗、王婧、丁琳(2007)曾指出,美元的贬值,全球跨国资本的大搬家和全球资产的重估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张小雪、张小双(2010)指出,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热钱的大量流入以及美、日、欧等国强大的压力都是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原因。段瑞君(2010)指出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和国际政治因素是人民币升值的外因。其次,人民币升值的内因。张琦(2008)指出,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也是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刘犇、刘西葵(2009)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内因,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缺陷也造成了人民币的升值。侯廷媛(2010)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施压人民币升值。张淑怡(2010)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的最终结果。

关于日元升值的原因,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的日元升值,在国内以及国际学术界中的讨论已经比较成熟。白仲林、耿伟(2005)年将日元升值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外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和日本政府为了避免美国通货膨胀的输入而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第二阶段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广岛协议”的签订。第三阶段升值的主要原因日本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原油价格的降低。高长春、臧庆福(1995)认为经济实力的差异是造成日元升值的主要原因。而是日元升值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周克(2009)分析日元持续升值的原因包括美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影响。

而把日元升值原因与人民币升值原因进行系统对比的文章相比之下则显得的不多。孙少岩(2008)对比日元升值的历史得出中国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几点启示。王自力(2007)对比了日元升值和人民币升值的不同路径。而将人民币升值与日元升值原因进行系统对比的文章很少。

2 人民币升值原因与日元升值原因的相同因素

2.1 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0年来GDP的平均增长率为9.92%,而近10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仅在2%-4%范围内。2010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10.1%。远远超过同时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955-197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8%,期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2倍。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以及在世界的地位分别从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必然给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的国家的货币带来升值压力。

2.2 外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国内经济结构失衡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后,在出口创汇的政策引导下,中国重点发展出口产品生产力,导致可贸易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不可贸易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要高。日本在二战以后提出了“贸易立国”的口号,将扩大出口作为基本国策,也导致相同的结果。在Balassa-Samueson效应的作用下,致使实际汇率升值,这需要名义汇率的大幅升值来恢复实际汇率的均衡。同时,两国居民都有高储蓄和谨慎消费的习惯,导致国内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国内消费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一个经济的净出口应该等于其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巨额贸易顺差,说明储蓄大于投资,储蓄额越大,贸易盈余也就越大,投资偏热的产能过剩也只能通过出口来消化掉,进一步加大了货币升值的压力。

2.3 对外贸易巨额顺差

2001年至2009年,我国持续巨额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较大压力。1968年,日方同美国出现贸易顺差5.59亿美元,此后,逐年增加。日本在“贸易立国”战略期间也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成为助推日元升值的压力之一。巨额外汇储备一直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认为中国压制人民币升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是导致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2.4 大量热钱的流入

日元升值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热钱的流入,热钱投资于日本房市、股市,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破灭。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披露的外汇储备数据,用“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FDI-汇率变动造成的估值效应”的方法计算,2009年第二季度热钱流入879亿美元,第三季度热钱流入规模为596亿美元,规模庞大。而同期中国各大沿海城市的房价也是节节攀升,其中热钱的推动因素不容忽视。

2.5 美国政府的压力

由于美国希望能够借助中国分担美国经济的调整成本以及满足美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的需求,美国政府在过去的几年中,积极推动人民币升值,在国际舆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中对中国及世界各国施压,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人民币升值的导火索。值得借鉴的是,日元升值也可谓是美国一手推动的结果。1985年9月美国压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在此后的17个月内升值了57%。促使日本不断开放金融市场,施压日元加快国际化。

3 人民币升值原因与日元升值原因的不同因素

3.1 升值幅度不同

1985年至1995的10年间,日元对美元一度升值达3倍;2005年7月-2008年9月期间,我国实行汇改,采取浮动汇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约21%,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约24%。很显然,人民币升值幅度远远低于当时日元的升值幅度。

3.2 外部环境与压力不同

日元升值面对的压力很大,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商品市场,降低进口壁垒,迫使日本将日元大幅升值,1985年9月美国压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英美等国于1987年2月迫使日本签署了以利率调整为主的“卢浮宫协议”;迫使促使日本不断开放金融市并积极推动日元国际化。人民币升值目前来看基本属于温和性质的升值,升值速度比较缓慢,并且美国施压多是通过会议或者领导发言,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同时还伴随着政治利益的斗争,未来趋势更加不确定。不过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形成类似“广场协议”的法律文件。

3.3 内部经济结构不同

日本80年代后期被称为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扩大消费需求,而是转向投资品,实际上是依赖土地、股票价格的暴涨才得以实现的泡沫经济。而中国的股市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泡沫已经提前破灭,房地产政策虽然一紧再紧,但只是放慢了增长速度,不至于马上破灭。同时日本泡沫破灭之后经历的长期的通货紧缩,而中国目前正面临着相当程度的通货膨胀。

4 结语

在当今的国际经济中,双方制衡已经演变成为各国博弈、相互牵制的局面,人民币升值也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一步步被推进,演变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势力的战场。对比日元升值的原因看待人民币升值,会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的启示,以期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人民币升值 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针对人民币升值来论述其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从长期影响跟短期影响分别论述,并提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方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制造业;长期影响

一、引言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 年7 月21 日发布公告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实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循序增加。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的原因与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相糅合,既有内部推动,又存在外部压力。从国内看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长期双顺差,以及国外热钱的不断涌入,使我国外汇储备数额巨大,对外汇需求较少。从国际看来,金融危机后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美、日、欧盟等国家一直以“不公平的低价”抨击我国的出口品,给人民币升值施压;我国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技術与产品受到一定限制也扩大了贸易顺差,外部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短期影响

人民币升值,同样数量的美元只能换取更少的人民币,以美元标价的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下降了,而以人民币标价的出口商品的美元价格升高了。我国内资制造业主要有对原料进口依赖度很高的石油及天然气开采、钢铁、石化等重工业,以及对产品出口依赖度很高的轻工制造业。人民币升值后,前者由于对进口原料的刚性需求,进口价未因汇率变动而明显的下降,企业没有从升值中获得多少实惠。而对于轻工制造业,一方面国内原材料成本价上升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外国进口我国轻工制造品主要看重其低廉的价格,出口价的上升必然严重影响其销量,导致利润下跌。据统计,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品的利润约下降12%,毛纺织品下降约8%,服装业下降约13%。因此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会导致大量低利润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对于外销的企业,它们面临和国内出口型企业一样的问题,成本上升而销售利润下降。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当中国的廉价原材料及劳动力优势消失后,投资方便从中国市场撤资,而选择投资成本低的国家设厂。但对于内销的企业,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中国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人民币升值使得他们在国内销售的商品收入可以转换成更多的美元,国内销售带来的利润远大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负担,内销型外资企业反会增加在华投资,这使内资制造业面临的竞争更大了。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长期影响

(1)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加快产业发展。人民币升值,对内资出口型企业而言,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降。制造行业的全面提升,使中国出口品不再只依赖低价优势,从而增强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减少能耗,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压力,给行业发展更大的空间。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伴随人民币升值而上涨,将会使企业越来越注意能耗问题,从而使我国制造业摆脱高能耗低产出的状况。(3)提高工人收入,改善中国廉价劳动力现状。人民币升值使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于成本压力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而完成创新取得发展的企业在上升的成本下仍能保证自身利润的取得,实现企业和工人的双赢,有利于改变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状况。(4)优化招商引资结构,促进内资企业的发展。部分中小外资企业考虑在中国投资的成本上升,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撤出中国市场,将改变中国当今投资泛滥的局面,为内资企业提供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5)增加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减小我国轻工制造对出口的依赖。人民币升值,出口品实际价格下降。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减少出口,而增加在中国国内的销售,将会增加中国居民的消费,促进内需。一方面改变中国GDP的不合理结构;另一方面也减小了轻工制造品对出口的依赖。(6)以短期失业换取长期就业空间的扩大。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我国制造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这有利于我国制造行业加速产业升级,促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长期看来,中国有很大的投资和就业的空间。

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出口和低价优势,长期采用高消耗高投入的生产模式,势必阻碍其长远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应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产业链,为企业的发展和工人的保障提供政策环境。企业更应把握契机,自主创新,优化生产与销售模式,在挑战中成长,因为优胜劣汰一直就是我们的生存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永宁,郭玉清,赵钧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制造业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孙博凯.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及其风险分析[J].企业导报.2009(7):36

[3]孟猛,郑邵阳.人民币实际汇率和汇率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8(5)

上一篇:关于减肥与健康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黄瓜幼苗生长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