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范文

2023-10-27

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范文第1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对称粘贴技能,继续巩固基本粘贴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粘贴习惯。

2、通过“粘贴蝴蝶”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学习对称粘贴技能。 【活动准备】

1、椭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彩纸若干,固体胶

2、范例、立体纸偶蝴蝶等

活动流程:欣赏观察——探索创作——展现交流——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观察

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了。看!谁在花园里飞来飞去?(出示纸偶蝴蝶)蝴蝶有几个大翅膀?有几个小翅膀?(各两个)头上还有什么?(触须) (二)探索创作

1、提供幼儿剪好的椭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彩纸等材料,让幼儿练习对称粘贴技能少儿教育第一站。

2、幼儿挑选两大两小的翅膀,先在作身体的纸上自由摆弄、探索,怎样粘贴的对称,整齐。幼儿互相讨论,并把翅膀放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位置。教师巡视,了解幼儿对对称粘贴的探索情况。

3、教师请摆放好的幼儿到前面来示范粘贴,并针对幼儿自由探索是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教师作正确的对称粘贴方法。

4、幼儿用彩色椭圆、三角形在长方形作身体的纸上练习对称粘贴。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提醒它们注意摆放的位置、粘贴方法,并鼓励完成教好的幼儿多做几个不同的蝴蝶。

(三)展现交流

1、幼儿把自己做的蝴蝶套在手上,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蝴蝶,有两个什么颜色的大翅膀和小翅膀。

2、纸偶表演,学着蝴蝶怎样飞。听音模仿。 【活动延伸】

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范文第2篇

二、课型:欣赏课

三、课时安排:一节

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通过对漫画的学习与欣赏,是学生初步了解漫画的定义、起源、类型。

b.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如何分析作品,对优秀的作品有细致的观察以及敏锐的感受。

c.情感目标:通过对漫画的欣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2、教学重点难点:a.教学重点:赏析作品:《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疲劳过度症》、《大买主》,了解漫画作者与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

b.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漫画,以及画家在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及表达。

3、教学方法:欣赏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在与学生同时欣赏作品的同时,要提出一些能引发同学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添课堂的活力。

4、学法指导:漫画是自由度很大的艺术形式,要想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平时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与积累。

5、教具与学具的准备:a.教具准备:教师在网上收集资料并打印图片,制作课件,阅读有关漫画的书籍。

b.学具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漫画的资料与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千与千寻》的图片,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幅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这幅作品叫《千与千寻》出自亚洲漫画家宫崎骏之手。然后详细介绍这幅作品以及作者宫崎骏。(用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家引入新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欲望马上被激发。)

2.讲授新课:教师讲解:漫画的定义;漫画的起源;漫画的类型。放映课件与学生一起赏析《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疲劳过度症》、《大买主》这三幅作品,老师分别讲解这三幅作品的作者、属于什么类型,以及寓意。教师引导学生以欣赏感受、评论交流为主线,逐步展开欣赏学习活动。最后展示一张最近老师在网上看见的一幅漫画,现在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提问:这幅画画的是谁?属于什么类型的漫画?这幅画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教师详细讲解这幅漫画。

3.课堂训练:让学生以自己的同桌为原型创作一幅简单的肖像漫画。创作完毕后,先是学生互评,再是教师点评。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欣赏漫画。

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范文第3篇

本文就以美术教育中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关于解决问题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 美术欣赏 审美情感 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罗克韦尔·肯特也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刻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处在大学教育段的学生已逐渐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能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大学生作用是最大的。

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变得稀奇古怪,让人看不懂,这就是现代主义美术,有人说这是一种颠倒的艺术。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东西。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好一件美术作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

一、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在上课时先要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作品能流传千古,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面对罗丹的《加莱义民》,我们会在头脑里产生这样的感觉:一是由材料、媒介等造型语言所透出的沉重感;此外就是由此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由青铜铸成的这座雕塑记录了在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为了拯救全城人的生命而甘愿牺牲自己性命的6个加莱城市民。罗丹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个真实而又崇高的历史事件,打破了传统的纪念碑雕刻常用的象征性手法,选择了一个如实地表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场面,罗丹在创作中,紧紧抓住这6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牺牲前的复杂心理状态,作了深入的刻画。

罗丹的助手葛赛尔曾这样评述:位置在中间的那一个,最先引人注意,他低下头,须发长长的,严肃而可敬;他毫不迟疑,毫无恐惧。他从容前进,眼睛转向自己身内的灵魂,如果他有些蹒跚,那是因在长期的围城中受到种种困难和饥饿。是他鼓舞了其他的人;在他旁边的那一位同样勇敢,虽然他不为自己伤心,但全城的降服使他感到无比的痛苦。他手里拿着将要交给英国人的城门钥匙,挺直身子,想找到一些力量来忍受这不可避免的屈服;和他们并列在一起的,靠左边的那个人,比较缺少勇气,因为他走路过于匆忙,好像下了决心以后,但求尽可能地缩短那分隔自己的生存与死亡的时间;在他们后面,有一个义民双手捧着脑盖,沉溺在极端的失望中,也许他想着他的妻子,他的儿女,他的亲友——将要遗留在一无依靠的生活中的那些人;第五个义民用手遮眼,好像要驱散一个可怕的恶梦,他东倒西斜,因为死亡使他如此的恐惧;最后一个义民比其他几个都年轻,他似乎还犹豫不决,他愁眉苦脸,无限忧伤,是不是念念不忘情人的倩影呢……但是他的同伴往前走,他在后面跟随着,好像向那“命运”斧子伸长颈项。虽然后三位义民不如前三位那样勇敢,他们应该同样受人尊敬,因为他们的牺牲越大,他们的爱国热忱越显得有价值。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这种伟大的精神的力量,让学生在作品欣赏中自觉的接受了罗丹的高尚的艺术品格,尽管也许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但这种教育的深刻性是不能抹掉的。

再如凡高,他的作品《向日葵》,从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式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这种复杂的情感也只有了解了凡高以后,才能真正去体味。

脾气古怪的凡高从小就不合群,不仅长相难看,而且有时羞怯,有时又冲动粗鲁。他拒绝社会,社会也拒绝他,但他向社会献出诚心,社会仍然拒绝他。他在为古皮尔画店工作时,直截了当地批评顾客的爱好,甚至公开宣称商业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盗贼集团,于是他被解雇了;他在一家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看到贫苦学生的生活状况而没有向他们收学费,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在一座煤矿当自食其力的传教士,把财产分给穷人,自己粗茶淡饭,衣衫褴褛,教会认为他布道失当,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满腔热情,一往情深地追求真诚的爱情,但不是被戏耍、被背离,便是酗酒放浪,于是他被“解雇”了;他如痴如狂、满怀虔诚的创造绘画作品,却因不被世人理解难以找到知音,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但是,凡高对待艺术就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并不太在乎人们是否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只是把画画当作宣泄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我画画不是使人苦恼,而是使人们快乐。”这使人们得以窥见凡高的内心:他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尽管生活如此对他不公平,他仍然热爱和渴望生活。

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凡高以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着凡高的一生,沉默、欲喊却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凡高的这种爱心和渴望生

活却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二、在进行欣赏教育时,有必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艺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荣誉感。

(一)中国的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从战国出土的帛画来看,线描人物形象,略加色彩的绘画技巧,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

到了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画体裁,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弄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日本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我想,用长流不息来比喻中国的绘画是最合适不过的。”

(二)从中西方文化的区别来看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他们将人的发展归之于神的创造。在他们那里,“神”与“人”是分离的,所以他们习惯于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对抗起来。探索各个领域中的逻辑关系,在种与类的基础上区别其层次,力求符合这些关系的客观秩序。所以,他们属于哲学美学、叙事诗学、状物画学。他们写实的绘画采用焦点透视,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看得见的画出来,把看不见的挡起来。他们的神要飞,只有实实在在地安上一对翅膀,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还得借助于一支有形的弓箭。

而中国文化则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基础,而且对一些邻国的绘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绘画属于艺术美学、抒情诗学、写意画学。中国的绘画采用散点透视,在流动中看世界,不但能画出眼之所见,而且也能画出心之所见。山前山后、屋里屋外、长江万里、四季花卉,皆能同时入画。我们的飞天要飞,勿需安装沉重的翅膀便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却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个是“无翼而翔”,一个是“有翼而飞”,哪个更高?

有专家认为,中国画是后现代主义的温床。因为现代主义重视看得见的形式,而后现代主义重视道不清说不明的状态,它从东方神秘主义吸取了信息,而崇尚“天人合一”。中国早有“玄之又玄,天机不可泄露”之说。这些被某些学者视为不能用精确数值定量定信的落后乃至迷信的中国古老文化,说不定潜藏着科学主义未能认识的领域和未能解读的信息。

学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的同时,既自觉的接受了思想教育,又能接受新的观念。

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范文第4篇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 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 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 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 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 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 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 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 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 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 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 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 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 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 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 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 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1.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 《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 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 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2.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 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 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 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 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 学内容就安排了“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3.高年级 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 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

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 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 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 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 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 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 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 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 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 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 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 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 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 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 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 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 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 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范文第5篇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的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受教者今后的生理能力和心理活动,因此小学教育必须极其注重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传授法、情景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可视为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美术欣赏心理;欣赏习惯;教学方法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概述

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与别的阶段不同的特点。小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的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受教者今后的生理能力和心理活動,因此小学教育必须极其注重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小学阶段(大约6、7~12、13岁左右)作为学龄初期阶段,有其整体的发展特点:全部智力活动,如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都在掌握知识中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直观形象仍占一定优势,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想象力异常丰富,情绪抑制力较差。与此同时理智感、道德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美感有较快发展,他们能够对祖国家乡的自然风光,某些艺术品产生热爱的情感等等。而在小学阶段的高低年级之间又有其差别。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一)强烈的色彩,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二)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三)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做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四)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視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

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基本路径

(一)传授法

在我们实际使用的美术教材中我们会发现:教科书中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只是前边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较多的是图例的表现形式。美术教材一直都是应用较少的文字配合较大篇幅的图画来展现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美术这样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就要求我们去用心体会,传授美术知识肯定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是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与用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是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单纯的应用语言来表达是不能达到较好的理解效果的。形象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我们在美术课堂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主要的还是要用形象传神的艺术形式表达,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我们可以找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进行相互的探讨研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中会较深刻的体会学习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目的。

(二)情景教学法

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比喻介绍,用身边最为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从身边最常接触到的事物开始,加深学生对他们的印象。很多话题和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在讲解的同时将图形、画面、视频、文字融于一体,从视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刺激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一改往日黑板白字的枯燥课堂,使美术课绚丽多彩,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的丰富生动。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每一个事物都是存在美的。

(三)趣味教学法

在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图片后,进入到学习绘画的阶段,过去的教学方式多数以教师不知课堂作业为主,学生在下面通过自己这节课多学到的东西自行绘画,很快地就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就不会在认真听课。所以应该试图尝試用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加深对于本节课的理解,快速集中注意力来了解所学的单元主题,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味地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有关植物的绘画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放一些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理解植物的存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植物从萌芽到长成的过程中,是具有多种形态变换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普及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思想及知识。在课堂上,如果只听老师讲课,慢慢地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学生对这门科目拥有不断学习下去的动力。教师应当不断地在课堂上创造一些机会,在课堂上合适的时机对学生提问,让他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体验到回答问题正确所给他带来的喜悦感。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区别对待,尽量选择一些能够符合该生学习情况的问题去提问,学生因为性格的差异对待课堂的表现各不相同,对待表现积极的同学,应该适当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而有些胆小内向的同学,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以及在课堂上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表现,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踊跃地表现自己。也许小学的美术教学,会让一个普通的孩子自此走上绘画的道路。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美育作为一个热点问题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是引导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阶段的“艺术体系中的美育”主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实现。美术教育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我们应该认识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恰当有效的方法把知识传达给学生,以达到美术教育的切实目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得到切实的保障。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化的、科学的美术课堂氛围,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提升学生地审美能力,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美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骆弟学.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2007,(03).

[2]梁培胜.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2009,(02).

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范文第6篇

一、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学习领域在拓展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美术学科的名称有了改变,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把“美术”改称为“视觉艺术”,英国称为美术与设计。这样的改革,不仅仅是名字上的改变,而是使美术学科超越了传统“纯绘画”或“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学习领域。例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指出,视觉艺术包括:(1)传统物纯艺术,如素描、绘画、版画、雕塑;(2)传播与设计艺术,如电影、电视、平面设计、产品设计;(3)建筑与环境艺术,如都市设计、室内与景物设计、民间艺术;(4)美术作品,如陶瓷、纤维、珠宝、木制作品、纸制作品及其他材料的作品等。所以做为美术教师,我们应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关注社会有关美术的动向。

二、美术欣赏要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视觉艺术、传统艺术和表演艺术为考察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的视角。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的历史。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艺术之间的深远联系,以及特定艺术风格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之重要力量,艺术品是世界人民创造、为世界人民所享用的。因而艺术课程建设的一条关键原则,是要注意民族、民俗、传统、宗教、性别等问题,以及各种艺术要素和审美反应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教师应了解欧洲以及其他地方的文化關系,其中包括:(1)毛利人的独特艺术形式;(2)新西兰的艺术形式与欧洲或北美的传统和历史的关系;(3)近来受海外影响的新西兰的艺术形式,例如来自亚洲或澳洲的影响;(4)兼有毛利人和非毛利人方式的艺术形式;(5)来自太平洋岛国的艺术形式;(6)新西兰以外的传统的和当代的艺术形式。由此可见,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已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

三、美术欣赏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融合

美国全国美术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尔德认为,美术学习的潜在范围就如世界的历史一样浩瀚,学习的种类繁多,就如美术和工业设计在当代生活中无所不在一样。学生在校期间,在不同时期,要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视觉艺术进行学习,包括从远古到现在的作品。包括:绘画、素描、印刷、陶瓷和雕塑,学习应用性视觉艺术,如图像设计、建筑和室内装潢。作为一门课,学生们将进行与美术有关的阅读和写作,进行历史研究,讨论和辩论美学问题,了解视觉艺术是怎样影响并提高他们自己现在作为学生,将来作为公民的生活质量的。这一广泛的美术学习基础为把美术与学校其他科目及学生兴趣联系在一起提供了许多机会。

四、注重学生在欣赏课学习方法的改变

罗伯特、斯莱文说过:“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发展的观点,学生通过他们的体验和相互配合主动地建立起目的系统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儿童通过连续不断地吸取和接纳新的信息,主动地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体验、尝试并积极地进行探索,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五、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对外国欣赏课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作激情顷刻之间变为形象的画面;还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同时,在欣赏课中,能更直观的进行欣赏课教学,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制作课件运用到欣赏课中,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今天,从教育的发展看,对美术学科课程进行有效的交叉、整合了全球化教育发展的一种大趋势。尤其是当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信息的时代,我们必须看到学科发展了,同时又分化了,在发展和分化中走向综合、交叉,变得复杂起来了。正因为如此,美术教师更应该努力回应时代和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在与各学科的对接中吸取营养充实、完善自己,使美术课更具有“文化”的品位与特征,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个更符合其成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着眼点。

上一篇:木门销售技巧培训范文下一篇:门卫管理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