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

2023-03-18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是对学生进行与音乐剧艺术直接相关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大学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与要求,应从音乐基础素质、音乐剧基本素养、声乐基础技能、舞蹈基础技能和戏剧基础技能等五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立体式的设定。

[关键词]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中国百科大辞典认为,专业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也是先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1]教育辞典则把专业基础课程全释为“指建立在基础课的理论与方法之上、又直接与专业相联系的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课”。[2]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卷)对于专业基础课程阐述得最为详细:“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与专业课关系更直接、更密切的基础课,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这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而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对于专门人才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成为专门人才,并且能否在专业工作岗位上有所发明创造,能否适应工作的变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专业基础课掌握的牢固程度和宽厚程度。”[3]虽然关于专业基础课程的阐述有所不一,但从各种定义中,均可明确感受到: 专业基础课程是与专业技能、知识有直接关联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塑造、成形与质量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在该类课程模块的设置与选择上,要考虑到对学生技能层次的塑造、对学生整体艺术思维的指向性引导以及对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等,从而为学生顺利进入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扫除障碍,为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与要求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是对学生进行与音乐剧艺术直接相关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今后从事与音乐剧相关工作的各类人才,不论是表演人才、创作人才、教育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首先应具有懂得音乐剧本质、艺术特征与基本构成以及作为音乐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艺术素养与素质;其次应观摩与熟悉大量音乐剧作品,并深入了解其相关知识,以建立起丰富多元的感性认知和客观全面的理性思辨以及逐步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应对音乐剧的三大基础艺术门类:音乐、舞蹈、戏剧的基本技能技巧有一定的学习和体验,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三大艺术门类在音乐剧表演和创作中的整合与运行规律。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与要求,应从音乐基础素质、音乐剧基本素养、声乐基础技能、舞蹈基础技能和戏剧基础技能等五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立体式的设定。

(一)音乐基础素质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音乐基本素质主要应包括:音准、节奏、音乐感受与表现力三个方面。“音准”要求是指学生能够具备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能力,并能较为准确的听辨或演唱出与律制相符的音高。“节奏”要求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中的节拍速度、强弱关系以及表情记号,能够依据作品风格与表达需要,保持速度、拍感的稳定,合乎逻辑地全释好各种节奏形式。节奏感也是音乐剧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剧的“唱、舞、演”都拥有着各自的节奏发展,并与音乐剧整体戏剧表达的节奏发展交织完成。“音乐感受与表现力”要求是指学生能够结合良好的音乐听觉、敏锐的节奏感觉来体验音乐情感、理解音乐内容,并能通过自身演绎基本准确地表现音乐内在基调与意蕴的能力。

(二)音乐剧基本素养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音乐剧基本素养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并掌握音乐剧的起源、发展历史和主要艺术特征,使学生能形成较为清晰、立体而客观的音乐剧艺术思维。二是了解并熟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音乐剧经典作品以及作品相关背景资料;了解并熟知不同时期音乐剧创作者、演员、导演、制作人等标志性人物的艺术成就及其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学生的音乐剧鉴赏力和艺术修养得到整体培养。三是了解并熟悉音乐剧结构的基本组成原理与规律,具备能简单从题材、表现形式、思想传达方面对音乐剧作品进行评析的能力。

(三)声乐基础技能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声乐基础技能要求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备声乐演唱的基本素质,即学生通过一定的声乐训练,能够基本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能够保证演唱时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以及咬字吐字的清晰度;能够在演唱中具备一定的声音控制能力。二是具备完成独、重、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能力。三是具备将与戏剧表演进行有效融合的能力,即学生应基本具备分析音乐剧唱词、旋律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唱词的演绎与呈现进行基本准确的情境叙述、人物行动展现、人物情感行发、人物形象塑造。

(四)舞蹈基础技能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舞蹈基础技能要求主要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具备较好的体能素质。由于音乐剧作为歌舞兼备的戏剧表演,具有表演时间长、表演要求多、休息时间少、运动量大等特点,因此不论学生往后是从事音乐剧表演或教育工作,还是从事音乐剧编创或管理工作,都会经常性遇到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难以估算等情况,因此好的体能素质是音乐剧工作的基础保障。二是具备舞蹈表演的基本素质。舞蹈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的柔初度、协调性以及良好的肢体节奏感、模仿力、爆发力、弹跳力、表现力等。三是基本掌握音乐剧舞蹈的主要风格与语汇。由于音乐剧中经常会出现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舞蹈,因此学生应熟悉与了解色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等典型性音乐剧舞蹈风格。四是基本具备舞蹈与戏剧表演进行有效融合的能力。学生进行音乐剧的舞蹈表达时,应基本符合剧作的规定情境;符合角色的人物身份与性格、情绪与情感的基调;符合音乐剧的整体戏剧表达需要。

(五)戏剧基础技能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所需具备的舞蹈基础技能要求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戏剧表演的基本素质,其主要包括“七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思考力、适应力、表现力和“四感”: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的训练与培养。二是基本具备将“歌、舞、说、演”进行简单结合和呈现的能力。在音乐剧中,任何艺术元素都是为戏剧的叙事、行情和主题表达服务,都服从于音乐剧的戏剧性表达。学生在在将“歌、舞、说、演”进行结合训练时,能更为有效而深刻感受音乐剧的开展过程、形式与规律。

二、专业基站课程内容选择依据与具体科目设定

笔者根据大学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所预设的音乐基础素质、音乐剧基本素养、声乐基础技能、舞蹈基础技能和戏剧基础技能等五个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的具体科目设定以及相关内容的选择。

(一)视唱练耳

该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感受力、模仿力、反应力、理解与表现力等音乐基本素质与能力,系统训练学生的正确视谱能力以及逐渐积累对各种音乐语言的使用经验。课程主要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唱、念、弹、听、写、敲击等系统训练,使其在实际音乐体验中感受并掌握所需具备的基本音乐素养。因此,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应重视对学生音乐基本素质进行传统的系统的培养,还应结合音乐剧人才必须具备与掌握的“乐、舞、戏”三个基本元素,在课程内容中注重“为‘乐’服务,注重视唱练耳的‘乐’与音乐剧的‘乐’的一致性;为‘舞’服务,强化音乐剧模式的各种节奏型训练;为‘戏’服务,加强学生在视唱中的演唱情感培养”[4],即应结合音乐剧的艺术特征来不断挖掘剧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音乐旋律片断、节奏形态、和弦、调性等课程资源与教学素材,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视唱练耳的课程内容,从而在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养的同时,也对学生音乐剧基本素质的形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音乐综合理论

“音乐定义了音乐剧的存在,是音乐剧的灵魂。作为支撑音乐剧的三大要素之首,音乐的地位和作用无可取代”[5],学习、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一定音乐理论引领下能更好地认识与分析音乐剧作品,从而加深对音乐剧作品的审美与理解。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课程中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主要以基础乐理知识为主,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的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基本直接照搬与沿用了现有的传统课程内容。然而,音乐剧中的音乐多呈现出现代音乐特征,如:增减音程、调性游离甚至无调性的反复出现以及爵士风格节奏、音阶与和声织体的大量使用,与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不一。另一方面,由于音乐剧根基在于“戏剧”,故其音乐所呈现出的整体性与戏剧性,必然对和声、曲式方面知识的的学习与掌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音乐剧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不应再以单纯的基础乐理知识教授为主,而应充分考虑与结合音乐剧的音乐特征,整合音乐剧经典旋律片断、基础乐理知识、现代音乐创作特征与表现手法以及和声曲式分析等知识,形成符合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的综合音乐理论课程。

(三)音乐剧作品赏析

对于我国音乐剧学习者来说,音乐剧作为欧美文化的产物,可谓是绝对的舶来品。因此,对具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的音乐剧进行观摩、分析与模仿是音乐剧学习必经之路。音乐剧作品赏析课程的幵设,可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体验音乐剧独特艺术魅力,熟知音乐剧艺术表现手法,感悟音乐剧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反观自身的学习得失以及提升自身全面艺术修养和音乐剧鉴赏能力。在音乐剧作品赏析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二个实施层面:一是注重学生对音乐剧作品的量的积累。教师可根据音乐剧发展历史、音乐剧风格类型、音乐剧表演形式类型等不同视角来选择与组织可供赏析的音乐剧作品,尽量保证所选音乐剧作品类型尽可能覆盖全面。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课堂教授、自主思辨与课堂归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作品,教师应做重点讲解与专题分析,并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体验来分析与归纳音乐剧作品的创作方法与表演技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给学生提供一些值得推荐的辅助类音乐剧作品,要求学生进行课后鉴赏与研习。

(四)声乐

音乐剧中的演唱部分不但是引起观众共鸣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表现手段,还是可以将音乐剧剧情内容与结构进行有效延展或紧缩、推动戏剧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和情绪的主要表现方法。声乐基础课程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最核心的课程之一。在专业基础课程阶段,声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应具备三个作用:一是要求学生应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和一定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歌唱技能得以培养、演唱音域得以拓展、建立基本正确的歌唱状态与观念。二是要求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剧声乐作品的练唱,能泛接触音乐剧曲目、亲身体验不同作品风格,培养良好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三是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和声乐鉴赏力。

(五)合唱

合唱是音乐剧中经常釆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集体多声部演唱的表演艺术,它是通过集体合作,分工协作来展示音乐作品的内涵,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引发听众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认同。”[6]合唱课程作为一种以集体歌唱为主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歌唱共性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在多声部歌唱中对音量、音色、音准的控制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声音平衡性与协调性,并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与集体适应能力。音乐剧合唱课程的内容选择也应与传统音乐专业合唱课程内容有所区别。音乐剧重唱比合唱的运用更为广泛,所以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但应进行集体合唱内容的设置,还应组织学生进行重唱相关知识和曲目的学习。另外,在课程练唱曲目的选择上,也应涉及到艺术歌曲、音乐剧片断以及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与风格的作品。

(六)舞蹈

舞蹈是音乐剧构成的基本三要素之一,“是最能集中体现音乐剧剧场美学的部分,演员的舞蹈动作及其传达的肢体语言能够在舞台上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境界。”[7]“从音乐剧诞生之日起,舞蹈就成为音乐剧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随着时代的演进和音乐剧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8]因此,舞蹈课程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必须开设的,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课程。由于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剧创作需求不同,音乐剧舞蹈类型变得相当丰富,如较常使用的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现代舞等,还有根据剧目需要而形成的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戏曲等。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舞蹈课程内在主要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舞蹈基本功训练部分,即解决学生基本的身体柔軔度、平衡、力量、松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认识并了解身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建立学生对自我形体动作的自信心。二是主要音乐剧舞蹈类型的技能训练部分,即学生应了解并基本掌握爵士舞、踢踏舞和现代舞的基本舞蹈理念、动作特性以及基本的技能技巧,以进一步挖掘舞蹈兴趣、开发舞蹈潜能,激发个人舞蹈感觉、表现力与创造力。三是舞蹈课程内容应结合音乐剧自身表现特点,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单纯进行舞蹈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在运动中发声的科学方法,逐渐把形体动作与发声、表演相结合,并持续于不同类型的舞蹈训练之中。

(七)台词

台词是话剧(影视)演员用以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必不可少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作为除了歌唱、舞蹈之外的一种音乐剧演员与观众交流的直接形式,是剧作者讲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重要手段。”[9]台词课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台词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基本掌握语言技能,具备一定的角色语言塑造和创作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生活语言、艺术语言与人物艺术形象创造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思创能力。台词课程主要应涉及三个部分:一是台词基本功,即基本的发声吐字技能技巧练习。二是朗诵,即对文学作品理解与语言表达技巧的综合练习。三是台词独白与对白,即训练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媒介,在舞台上呈现角色色彩的高级技巧练习。在音乐剧台词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但要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剧独白或对白片段来训练学生,还应从朗诵部分的学习开始,就逐步进行音乐与语言的结合练习,让学生基本懂得寻找与把握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的结合点。

(八)表演

音乐剧作为一种以歌舞表现为主的戏剧形式,其本质上还是属于戏剧表演范畴。然而,“音乐剧表演虽然属于戏剧表演的范畴,但与同属于戏剧表演范畴的话剧表演相比,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一音乐剧表演是建立在话剧表演基础上、带有相当强的音乐特性的相对独立的戏剧表演形态。”[10]因此,音乐剧表演基础课程应需要解决四个任务:(1)戏剧表演基本素质训练。(2)戏剧表演舞台行动实施和舞台交流技能的训练。(3)在不同音乐风格、结构、节奏、规定情景的限制中开展合乎逻辑的合理的舞台行动与舞台交流。对应音乐剧表演基础课程中所提出的学习任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但应对学生进行解放天性、基本表演素质的练习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创作意识、创作技能、创作身心理素质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具备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并在音乐剧表演、创作、教学中进行提炼的能力;不但应训练学生从自我感受出发以实施舞台行动的能力和技巧,更应训练学生根据音乐的提示实施舞台行动的能力和技巧,以培养学生具备音乐戏剧表演的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

(九)钢琴

在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进行钢琴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通过一定的技术训练,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具备较快的读谱能力,能将音乐基础知识得到综合运用,从而具备更好的音乐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练奏各历史时期中外作曲家的作品,尝试不同的风格表现,以促进对音乐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现力。总地来说,钢琴课程虽然在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该课程对于学生音乐兴趣的提升、音乐理解与感悟的加深、音乐表现与创作的启发有着较大影响,为音乐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深刻的影响。该课程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与本有钢琴程度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钢琴曲目的选择上,则可在适当的阶段进行部分音乐剧音乐作品的练习。

(十)剧本分析与编创

剧本分析与编创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剧本分析方法与创作原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戏剧本体与戏剧美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研究音乐剧剧本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在整体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剧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该课程对于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的戏剧素质培养和戏剧思维能力开发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进行音乐剧创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兴趣引导与学习基础。该门课程可作为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辅助性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多结合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剧本来进行剧本分析基本方法、戏剧基本流派与风格、剧本写作基本要求与格式、剧本编创基本原理与方法等知识点的讲述。在课程实施中,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应多以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简单作品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

(十一)戏曲

中国戏曲作为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我国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表演形式,与以载歌载舞来演故事的西方音乐剧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戏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音乐剧的艺术思维、艺术表现的异同并进行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汲取与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来拓展音乐剧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思路,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戏剧素养、幵阔艺术视野的具有辅助性的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将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与基本规律、中国戏曲种类欣赏、主要种类戏曲片断表演练习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同时,可通过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教授为辅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身实践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戏剧的魅力与文化,感悟中西方戏剧具有的不同美学表达和可相结合之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戏剧想象力与创作力。

(十二)舞台美术与灯光

音乐剧除了拥有载歌载舞、形式多样的舞台表现形式,其千变万化的舞台美术更是带给观众超乎想象的视觉享受。舞台美术作为音乐剧舞台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這染舞台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与时间感,以塑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所需外部形象与要求。舞台美术与灯光课程主要以美术设计相关知识为基础,但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剧综合素质,促动学生音乐剧表现与创作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音乐剧深度理解有着积极的作用,是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中的具有辅助功能的课程。该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空间利用与设计、舞台灯光运用、简单布景的设计与使用等基础性、普及性的知识为主,以帮助易于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并能将课程内容简单运用到对于音乐剧表演、创作、教学或者管理的学习中去。

(十三)化妆

角色的化妆与造型是音乐剧舞台表现的重要手段,是运用造型艺术进行戏剧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帮助演员塑造准确、生动的角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化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观察力、感受力、理解力与想象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化妆课程作为本科阶段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辅助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熟悉化妆工具与化妆品的性能与作用,掌握美化面部的基本技术,了解化妆、发型与服饰的简单搭配。同时还应了解舞台妆的基本特征以及舞台化妆工具、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课程应以学生实践为主,在实际操练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日后舞台表演实践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三、专业基础课程类型设立、学时分配、开设时间与形式

专业基础课程可根据与音乐剧所涵括的基本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的关系紧密程度来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作为锻炼音乐剧基本功,且对音乐剧专业技能技巧质量有着最为直接影响的视唱练耳、音乐综合理论、音乐剧作品赏析、声乐、合唱、舞蹈、台词、表演与钢琴等课程应设立为必修课程,而对音乐剧专业技能技巧起到辅助性提升功能的舞台美术与灯光、化妆、戏曲以及剧本分析与创编课程可设立为选修课程。由于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往后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与方向的选择、艺术品位与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因此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的牢固和宽厚程度,往往跟课程的学时分配与保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提升学生音乐剧基础综合素质的视唱练耳、音乐综合理论、音乐剧作品赏析等课程的学时分配不应低于每周2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作为音乐剧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课程:声乐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1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2学年;舞蹈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6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2学年;合唱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4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台词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4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表演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6-8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钢琴课程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1学时,开设时长不应少于1学年。作为进一步夯实与支撑音乐剧基础技能培养的辅助性课程,如舞台美术与灯光、化妆、戏曲以及剧本分析与创编等的学时分配应保证不低于每周2学时,开设时间不应少于1学期。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之前的先修性课程,因此其中必修课程的开设时间应在大学第一、二学年内完成较为合理。选修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具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进度与学习程度,在大学本科期间有选择性的完成部分课程即可。在课程的开设形式上,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钢琴、舞蹈、台词和表演等课程可多以小组或小班授课形式开设;音乐剧作品赏析、合唱、舞台美术与灯光、化妆、戏曲以及剧本分析与创编等课程则可以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开设;声乐课程则建议以个别课或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形式开设。

(本文系作者博士论文《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摘编)

[参 考 文 献]

[1]袁世全,冯 涛.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461.

[2]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70.

[3]李春生.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卷)[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252.

[4]李 燕.探析音乐剧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J].美育学刊,2011(01):53-56.

[5]张 旭,文 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84.

[6]李敬莲.浅谈合唱教学的作用与意义[M].教育教学论坛,2010(03):155.

[7]张 旭,文 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08.

[8]张 旭,文 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08.

[9]刘思思.国内三所高校音乐剧专业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

[10]钱 正.关于音乐剧演员的戏剧表演基础训练之设想[C].音乐剧教育在中国——首届中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论文集,2008.

(责任编辑:章若艺)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也顺应着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进行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革新,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束缚。但由于处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高校美术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大大制约了高校美术教育的继续向前发展和不断的方式创新。从我国现有的美术教育实际出发,分析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索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未来的创新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发展;创新改革;解决策略

一、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学业竞争压力,人们普遍也对于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美术逐渐成为高考的热点。然而在美术专业日益火爆的同时,各种美术相关专业发展的行业如动漫设计、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说明美术教育事业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美术专业越来越热门,各个高校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数量也有显著增加,大学对美术特长生进行扩招等,但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并没有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而相应提高,相反因为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导致教学资源超负荷,美术专业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都不是很好。因此,了解我国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艺术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美”的真实感受,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而且可以转变让人们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能更加具有看待事物的独特见解,这对于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美术人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当下高校美术教育仍然存这样那样的很多问题。

(一)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

高校的美术教育目的性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视,却忽视对基础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部分美术专业学生的文化课知识远远不够。

导致这种情况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技能和素质相对比来看,很显然技能是更加直观且易于评估,所以学校对于美术教师绩效考核、教学质量的评定大多是基于教师的技能方面的高低。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认为,作为美术专业,没有必要对学生的文化课要求过分严格。然而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对美的理解,道德品质的提高,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理解美术的真正内涵和魅力。总之,实际教学脱离文化教育的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是对美术专业甚至是学生都不负责的行为。

因此,学校应该在重視文化教育的前提下,逐渐转化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灵活的引导,培养出符合美术界发展需求的发现美、懂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艺术院校的报考异常火爆,大批有艺术理想的学生踏入美术专业,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艺术这类专业变得越来越向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多数学生是想要逃避严格的文化课考试,而将艺术考试作为自己的另一条出路。因为一般的艺术院校相比于死板严苛的文化课更加注重学生艺术方面的天赋和才能,所以并不要求对学生文化课的分数有多么高。有很多一般文化课成绩比较低的学生,都来选择艺术院校这条他们认为比较轻松的路,虽然每年艺考现场是人山人海,艺考大军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学生的素质却是各不相同的,这种情况也就导致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全方面的美术艺术人才的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

(三)学校教学水平欠缺

在社会体制与经济变革的交织下,社会的风气有所变化,逐渐显露出功利性的一面,社会环境与氛围也比较浮躁,这些不但是体现在现如今人们的思想当中,同时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时有有体现。

从目前的高校美术教育现实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自身在专业能力方面的专业素养以及自身品德修养方面的品德素质。在专业素质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专注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的考评着重在于美术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在艺术方面的造诣,致使教学内容单一且缺少兴趣。另外在道德文化素质这部分,有的高校教学者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追逐自己所为的功名利禄上,而很少将经历都放在教学工作本身或者对艺术的研究上去。教师是学生的指路人,是学生学习时期的引渡者,他们不但向学生传授着美术或是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提高道德修养以及提升艺术造诣的明灯。

(四)高校教学模式落后

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对于美的认知及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的画家,或者是艺术教育家,又或者是艺术方面的鉴定家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由于只注重传授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简单的绘画需要的技巧及应注意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对美的认知和实践创新能力,课程设置不够新颖,学生能够临摹出精湛的画作,却没有自主创作的能力,从而导致美术教育的质量较低。

不同学生对美术作品都有独特的视角和见解,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引导和鼓励。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美术教师仅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观点见解来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培育,学生只会临摹却不能表达自己的创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造能力无法发挥出来,审美意识也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美术作品也缺乏创意。

三、改善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与思想,完善课程设置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对于美术方面的思考是十分僵化的,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原创作品,只会临摹一些名家的作品,而他们本身缺少对于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缺少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的美术教育应及时更新变革以适应时代要求,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合适的地方要进行改进,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专业美学知识、对于创造原创作品的能力、对美的感受的培养,更要对文化课建设重视起来。在日常学习中,适当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到文化知识和美术技巧两手抓。

(二)提高生源质量,注重培养学生个性

不论是美术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文化课知识都是学习生活的基础。高校在招生时,可以适当提高文化课的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虑。 此外,在学生考核系统当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应该在考评结果中占据过多的份额,学校应当增加一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的考评,参赛加分项目等等,有助于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并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注重师资储备,提高教学水平

优质美术教师是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前提,也是构建良好美术环境的重要条件,美术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条条框框,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富有创新力的学生。因此高校美术老师应该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于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对于教师能力的考评方面,高校应该做到不能只注重教师个人的学历和科研成果,更要注重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另外,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应该针对美术教育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本校情况和教学特点的综合测评体系,同时也有效提高高校美术老师的教学水平。

(四)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高校要注意因材施教,可以针对学生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的能力来采用不同的教学引导方法。然后也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对学生平时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考核。教育只有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而进行才是正确的、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美术教师应該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积极转变以往的单方面授课的教育理念,树立起适应当前环境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不要单单依靠课本,也要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现在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高校美术教师可以多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们听课的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情感的积极表达,引导学生实际动手去操作去感受美术的奥秘,并积极进行小组讨论来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对于美的理解说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美术教师不要仅仅拘泥于室内的教学,还可以根据课时的完成情况,适当安排一些野外大自然写生工作,让学生尽情去感受大自然,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有所收获。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在面临巨大机遇,美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肯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进来,但是人数逐渐增多使蓬勃发展的美术教育同样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和阻碍,一定程度上制约美术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高校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顺应时代的变革,对高校美术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在美术教育的建设上,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从生源上提高质量,不断优化提高教师水平,对于传统教育理念去粗取精,才能够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美术教育体系。美术教育只有结合扎实的文化课建设,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鼓励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高素质美术人才,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迎接美术教育的辉煌明天。

参考文献:

[1]左娜,郭锦龙,王林燕.浅析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160.

[2]谢云中.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6):60-62.

[3]张健.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方向[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18.

[4]吴冬声.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问题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3):56-57.

作者单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艺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先进的理论是实践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帮助, 了解艺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帮助我们做好艺术心理学在设计与美术鉴赏活动中的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1、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艺术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不同的解读, 本文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 艺术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欣赏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感受的综合。

艺术心理学对于人们的艺术设计以及美术鉴赏活动有着十分重大的帮助, 因为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心理活动, 在艺术设计和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重视人的心理感受能够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2]。同时激发人们产生对于艺术的共鸣。

2、艺术心理学的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反射理论是心理学上的经典理论之一,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人们长期受到一种来自外部的刺激的时候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的反应, 将这种刺激去除的时候, 人们还会因为惯性作出与这种刺激存在时的相同反应。在很多公司的广告设计过程中会应用艺术心理学上的条件反射理论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而这一理论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能够使人们因为这种稳定的条件反射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 获得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3]。

3、艺术心理学的心理偏好理论

通常情况下来说, 心理偏好是人们一种被强化的情感倾向, 使人们的一种偏执的情感表达, 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的一种强烈主观意识。由于这种心理偏好的存在, 使得人们会对某些艺术设计产生偏爱, 所以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加强艺术心理学的心理偏好理论的应用十分必要。当然人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或者鉴赏一件美术作品的时候, 人们往往会在心理不自觉地对其产生爱好或者厌恶, 赞赏或者否定, 这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秘的心理偏好在发生作用[4]。

二、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主要方法

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就其具体的应用来看, 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依靠以下几个主要的方法。

1、视觉节奏和韵律的应用

艺术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出, 人们的视觉是有节奏和韵律的, 而这种节奏和韵律对于人们的艺术设计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谓视觉上的节奏主要是指一些视觉元素有规律的变化发展以及排列组合, 使得人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连续的节奏感。而视觉上的韵律则主要是指视觉节奏的有规律的有美感的变化和发展, 在视觉节奏的基础上加入情感和思想等元素而产生的一种更加高级的视觉效果。一般情况下来说, 在艺术设计的具体过程中, 加强视觉节奏和韵律的应用, 能够使得本来静止的艺术作品变得更加活跃和流动, 赋予艺术作品以灵气和生命[5]。

2、疏密搭配的良好应用

疏密搭配也是艺术心理学上的一种常用方法, 将其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对于做好艺术作品的布局和提升艺术作品的气质有十分重大的帮助。对于艺术设计来说, 尤其是在设计构图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疏密的良好搭配, 如果构图过密, 会给人以杂乱的感觉, 如果构图过疏, 会给人以空白的感觉, 这在艺术设计构图方面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真正高超的艺术设计构图应当是疏密得当, 将疏密搭配好, 既能够给人以紧张感和压抑感, 又能够给人以空灵感和舒缓感, 这两种对立的感觉的聚集, 能够使得人们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 感受到来自艺术作品的强大魅力[6]。

三、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常情况下来说, 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过程, 本文从百事可乐对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即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人的具体心理活动与人的认知水平和程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即人的认知水平和程度对人的心理活动有重大的直接影响。

具体来看, 百事可乐的广告标志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了红白蓝三种色彩相互搭配, 使得很多的消费者将红白蓝这三种色彩和百事可乐深深联系在一起, 以致于人们在见到红白蓝的色彩搭配时就会不自觉地想起百事可乐, 这是典型的艺术心理学的条件反射的原理。同时百事可乐的广告标志中红白蓝三种色彩的视觉形象采取了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弧线, 这使得静态的百事可乐的广告标志变得充满活力和动感, 更能够吸引年轻的消费者, 这是对艺术心理学的视觉节奏和韵律原理的典型应用。

四、结语

艺术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欣赏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感受的综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做好艺术设计以及美术鉴赏, 一方面能够使得人们欣赏和创作出更加伟大的艺术作品, 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人们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典型的艺术心理学理论有条件反射理论和心理偏好理论, 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视觉节奏和韵律、疏密搭配等的应用。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 而是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创新, 使得艺术心理学在设计与美术鉴赏中的应用发挥更好的作用, 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艺术享受和体验。

摘要:艺术心理学以人类的心理活动作为基准, 并综合运用韵律、疏密和节奏等方式进行艺术设计和美术鉴赏等活动, 进而使得人们在艺术设计和美术鉴赏的具体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创作更好的作品。本文基于此对艺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 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艺术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主要方法, 最后通过案例的方式分析了艺术心理学在设计与美术鉴赏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艺术设计,美术鉴赏,应用

参考文献

[1] 皮绍南.浅析艺术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 2016, 05.

[2] 陈颖.艺术心理学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 2016, 05.

[3] 周江.关于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分析[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4, 10.

[4] 赵雪莲.色彩注意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03.

[5] 杨国林, 邹迎双.格式塔心理学在家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1.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五十多年以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依托南阳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南阳师范学院的优良教风、学风以及浓郁的人文学科环境,内谋发展,外塑形象,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争一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逐步将我院建成一个以培养中学美术师资、美术创作人才、特色型设计人才为主的区域性美术教育中心。

(一)学院定位与规划

1、办学定位

(1)目标定位:不断强化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争取拥有一个重点省级学科,一个硕士点,把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办成国内同等院校位于前列的高水平美术学院;

(2)类型定位:教学型学院,注重教学与研究协调互动; (3)层次定位:以本科教学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4)学科定位:把握艺术发展方向,贴近社会需求,以美术学和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服装设计方向)、雕塑(城市雕塑、玉雕方向)三大学科为主体,积极发展动画专业等新兴专业,以形成学科基础雄厚,特色明显,又具有前瞻性和生命力的办学格局。

(5)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相对宽泛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及艺术创造潜能,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符合型人才。

(6)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努力促使我院成为河南省美术师资、美术创作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成为河南省豫西南艺术教育的研究中心。

2、学院专业发展规划与措施

学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美术学、雕塑、艺术设计、动画四大相互交叉的专业体系,它们之间本身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美术理论与技能的结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又互为支撑,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群体。

发展新专业是我们将必须面临的问题。根据学校的计划和安排,我们将紧随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步伐,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本着“积极稳妥、夯实基础、有序发展、结构合理” 的思路开办新专业。我们将整合我院现有的专业,积极发展动画专业和玉雕专业方向等。

3、学院人才(师资)发展规划与措施

根据我院未来发展需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可靠、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的教师队伍是关系到我院建设发展一项关键性工作。因此,我院将争取学校人事处的支持和配合,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在近三年中,形成足额且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每年争取送2-3名教师外出进修,并争取09年以后每年能有1-2名到国外深造。鼓励教师考研、考博、晋升等高一级职称,引进高职称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院办学思路

1、教育思想观念

(1)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①坚持以生为本,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改变传统人才观,遵循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规律,注重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以学生成才为己任,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②倡导德艺双馨的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课与公共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功利与做人的关系;③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热情,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建立新型互动的师生关系及融洽的教学氛围。 (2)坚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高为师,品正为范。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加强师德、师风、师能的建设,造就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师资队伍是搞好教学的核心。为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我院多次以“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为什么师爱是教育的灵魂”、“美术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等与美术教育、教学相关话题为研讨主题,定期组织教师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并做有详细记录。通过活动的开展,较好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良好师德风气的形成。

(3)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兴院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质量,把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放在重要的基础位臵,始终坚持将“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作为提高学院教育质量指导思想。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及扩招后教学质量所面临的问题,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和《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技能课考试(考查)规范》等,为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同时建立了学生评教、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互相评课以及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等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和综合评价体系,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质量第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4)坚持特色办学,以特色创优势

一是坚持立足于地方经济与文化,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美术人才。南阳历史悠久,尤其是汉画艺术和玉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这种厚重的艺术文化底蕴正是我们坚持特色办学的源泉。为此,我们在学科发展中提出了以校级重点学科美术史为依托,以南阳汉画研究和玉文化研究为学术研究特色;在专业建设中,我院以书法文化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为依托,积极探索工作室导师制度,教授带领骨干教师拓展专业特色领域,努力发展与南阳地方经济相协调的玉雕等专业(方向),并开设相关课程,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和办学优势。

二是按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办学。艺术类专业强调独特的创造性和实践性。我们学校是一所以人文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师范院校,浓厚的人文环境为我院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和专业实践的培养。上课时注重教师引导、师生交流和作业辅导,教学形式比较活跃自由,考核形式主要以作业练习的过程和结果为依据;定期策划与组织各类美术展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画展和设计大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将学生各种获奖、社会实践记入素质教育学分。此外,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我院正在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实行专业导师制改革,每个教师带若干学生组成专业学习小组,定期开展专业学习的研讨和创作、设计实践等活动,有效地明确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创作、设计、科研能力,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这些都是根据艺术类专业特点所形成的教学特色。

(5)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对外交流

我院利用各种合作方式实施开放式办学,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在学校的支持下,我院已和南阳装饰大世界等多家企业联合签署“订单式”协议,并与各实习基地建立了较好的校企联合,双向互动的合作办学关系。此外我院还与南阳港湾装饰公司联合设立了“港湾教学金”,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在学生中树立品学兼优的典型,带动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2、教学中心地位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学院领导班子多次利用周三下午学习时间,召开教学研讨会。学院正副院长、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全部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同时,学院领导和各教研室主任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工作、随堂听课,与师生座谈,及时了解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师生思想动态,解决现实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本科教学工作。

此外,我院对所有教职工实行“严管厚爱”的政策,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集中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中,扎实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并对教师的考核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学质量差、学生反映强烈的任课教师,学院领导将及时研究,提出帮助其改进和提高的具体办法。对个别经帮助后改进不大的教师须终止其讲课,调换做其它工作;此外还明确要求学院行政和教辅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岗位意识,高质高效地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二、师资队伍

(一)目前同类美术院校的师资现状

美术类专业在1995年以前发展较慢,但1999年扩招后出现了迅猛发展形势,所以目前美术类院系普遍具有以下现实问题:

1、由于专业过去发展较慢高职称人数偏少,尤其是正教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职称结构上呈金字塔型。

2、由于美术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毕业人数较少,作为地方院校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研究生,导致学历结构多以本科为主。

3、由于美术专业连年大规模扩招,教师培养速度跟不上学生增长幅度,所以师生比达不到标准。

4、一个本科生要在5年后才能评中级职称,培养时间长,致使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人数偏少。纵观同类美术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属客观现实,这也是我国美术教育的特殊历史阶段造成的,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美术类专业师资也和其它学科一样呈现良好局面。

(二)我院的师资现状

1、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师资队伍情况

近几年来,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美术类专业生源十分火爆,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我院已连续五年扩招,截止到2009年1月31日,我院在校生达到了2017人,而专任教师仅56名,从职称结构看,在全部教师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9人;从学历结构看,在全部教师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7人,在读硕士2人。从年龄结构看,教师最小25岁,最大57岁,教师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为弥补我院专任教师不足,在学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院常年聘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设计公司的经理、企业的管理者等作为外聘教师,现有外聘教师23人。 因此,师资建设中师资数量偏少,职称和学历偏低,主讲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升已发展成为我院新时期建设和发展中一个关键性难题。

2、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鉴于我院师ࡄᘟ།厜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院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达到了17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院教师的学历结䞄和专业结构。为了加强我院35岁以下䕙师硕士化的进程,我院2008年又专门制定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计划在三年内引进和培养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0名,使我院35岁以下教师基本实现硕士化。

同时我院积极引进社会教学赀源ᘟ经过多方面积极努力和严格考核,我院从其它高校、设计公司、科研院所引进了23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他们为我院专业教学拓宽了发展理念,使专业教学更好的与社会实际应用相接轨。在08秋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中学生对他们的教学普遍反映较好,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

(2)全面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目前我院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38名,占到了全院专职教师近3/4,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关系到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我院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继续开展“传、帮、带”等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法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本学年开学初新教师上岗以前,我院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以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同时要求新进教师必须听取三名以上高职称教师的课程,并协助学院主管领导完成一些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使他们尽快熟悉学院情况和各种教学业务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和培养。从2008年开始我院将青年教师教学成果汇报展确定为一种常规教学工作,并决定每年举办一次,以此作为一种检验青年教师教学成果的方式,以全面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改革。2008年秋期11月15日—11月22日我院专门组织了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成果汇报展,本次汇报展我院近三引进的15名教师全面参加的展览,参展作品达近三百余幅,画展全面检验了青年教师近年来的教学成果和他们新的教学理念,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教务处有关领导和学校专家组的好评。

(3)加强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的选拔和培养,促进学科梯队建设。

我院以校级重点专业美术学为依托,并初步建成了由张士均教授、刘剑利教授领衔,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美术学教学团队,目前,该教学团队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在读博士1名、讲师及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5名,形成了一支业务过硬,职称、学历结构相对合理,年龄层次适宜,热爱教学工作的创新型教师团队。

同时我院计划近三年内培养教学名师3-5名,其中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2名,培养教学新秀6-8名。逐步建成美术学、艺术设计、雕塑三个学科梯队,成立三个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其中雕塑专业由孙照金教授、徐永斌副教授领衔,艺术设计专业由朱晓红副教授、瓮子杰副教授领衔,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带动我院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4)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创作,提高科研水平。支持教师踊跃参加国家级、省级以上美术大展,申报省级以上高水平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等,力争近三年内培养教授2-3名,副教授4-6名。

(三)主讲教师任课情况

1、我院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大部分都由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主要基础课的主讲教师一般选派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

2、所有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到100%。

3、各门课程的教学,原则上一般由一位主讲教师自始至终地讲授,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

4、实行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学的有机结合。由于我院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比例偏低,所以对于同一门课程我们一般实行主讲教师和助教联合教学。助教在主讲教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参加有关的备课及教学研究活动,协助主讲教师做好各项教学准备,经常了解并向主讲教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还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水平与效果

1、由于我院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因此我院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激励和培养,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近年来学校组织的全员评教中良好率都达到90%以上。

2、近年来,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使我院的本科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从学生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成绩比较理想,优秀率在15%以上,良好率在30%以上,及格率在60%以上,总合格率在98%以上。

三、 专业建设

1、优化现有专业结构,促进各专业协调发展。我院对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环艺方向)、艺术设计(视传方向)、艺术设计(服装方向)、雕塑、动画六个专业(方向)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以美术学专业为龙头,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主体,以雕塑、动画专业为拓展的较为完善的专业格局。并计划进一步改革动画、雕塑专业办学条件,加大投入,积极引进人才,提高办学水平,同时改革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模式,使现有六大专业体系肩ô塝䜰囘互协调发展。

2、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2008年度我院校级重点专业美札学专业已顺利通过了学校检查,目前正计划进一步加大美术学专业的建设力度,努力将其培育成省级特色(名牌)专业,并努力争取在国画、油画、书法研究方面申报硕士点;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条件,力争将其建设为校级重点专业。同时积极探索玉雕专业方向的建设,推动我院特色专业的发展,玉雕专业方向属于国内首创,我们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3、努力提升新办专业的办学水平。2008年我院新增加了动画专业,共招新生29人,我院目前正在积极对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市场调研与论证,以科学合理的做好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和师资引进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办出品牌和特色。

4、积极调研,努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适合市场发展需要,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我院各教研室目前正在积极调研,多方面论证,广泛借鉴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经验,全力做好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工作。

具体在08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第一,在加强基础课教学,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相关学科知识的培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第二,在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注意强化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实践工作的能力。

第三,根据专业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开设多种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其中美术学专业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设臵了油画方向、国画方向、设计方向教学模块,艺术设计专业从一年级开始分为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三个方向教学模块,宽松的学科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专业方向,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四、 课程及教材建设

1、优化课程体系,按照“精选专业基础课、扩大专业选修课,强化实践课”的指导思想设臵课程体系。

首先,我们在基础课设臵上强化学生作为师范生必须具备的艺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艺术综合素养的培养,系统设臵了造型基础训练课,色彩表现基础课,美术技法、美术史等美术基本理论课程,同时结合中学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系统开设美术教法等师范理论课程。

其次,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发展,充分贯彻“广而精”的艺术教育规律,加大选修课比例,三年级开始系统开设国画、油画、设计三个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明确学生学习方向,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

再次,我们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坚持学识、艺术创造能力、艺术素质综合提高的原则,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创造性地设臵了以真实课题创作为主题的专题艺术实践课、艺术写生和艺术考察课程;设臵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专业(教学)实习和毕业创作等实践性课程,促进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在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中强调“以点带面”的方针,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促进其它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院已初步建成以教授领衔的美术学教学团队,计划利用美术学团队的优势,成立以张士均教授主持的美术史、国画和书法精品课程建设小组,以孙照金教授、徐永斌副教授主持的油画、色彩精品课程建设小组,以刘剑利教授主持的素描精品课程建设小组,以朱晓红副教授、瓮子杰副教授主持的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小组。并计划以美术史为突破点,三年内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同时力争在3年内使美术学专业的校级精品课程达到6门以上。

3、在任选课中突出地方美术特色课程建设,以特色创优势。 近年来我院教师共承担全校性公选课14门,加强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同时我院教师充分结合南阳地方文化,加强汉画研究和南阳地方民间美术的研究,在任选课中系统开设了剪纸艺术欣赏、民间美术、室内设计装饰与装修等特色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更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教学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 教学状况的好与坏,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我院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和实施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1)由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积极采用“启发式”、“对话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示范与学生动手相结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经常聘请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学,学习交流兄弟院校同行的专业知识及信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大力拓展教学空间和途径。我院艺术设计服装专业学生给全校师生制作校服,艺术设计学生为南阳市城市规划制作了大量的设计方案,许多设计在河南省工业设计大赛中获奖。

(3)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增设选修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自身基本素质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突出自己的个性。提倡大

二、大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装饰公司兼职进行设计与管理能力的训练。

(4)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思路与实践。我院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两个,移动多媒体设备5套,满足了所有专业教学的需要。设计类专业课基本上所有教师均使用多媒体手段上课,据统计,各专业垙ᘟ觺庐杨多娒体课件共55门ᘟ叓(不含其它选ᘟ课课件),占课时比例达到45%以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扩大了教学知识的信息量,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加大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竓合课程需要,开发、研制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5、 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研究工作是我院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也是我院教材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教材和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所编写的系列教材被各高校广泛利用。我院所选用的这些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教材以及国内美术界认可的美术设计权威教材已重版过数次,被国内几十所高校采用,公认为是国内较成熟、系统、先进的美术设计类专业21世纪规划教材学教材。 同时,我们也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适合我院学科发展的教材。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院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研究与编写已纳入学院教学和科研计划,并明确任务和要求。一年来,我院教师主编或参编完成的教材共5项,学校立项教材 3项。由刘剑利教授主编的《西方美术鉴赏》、《南阳玉雕艺术欣赏》、徐永斌副教授主编的《南阳汉画像艺术研究》、《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孙照金教授主编的《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作为我院参考教材受到学生欢迎。

五、 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

1、在实践教学方面我院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进一步规范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共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15个;(详见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实习基地一览表)

二是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三是专门制定了《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外出写生、考察工作规范》对外出写生、考察实习内容、考核要求以及外出实习地点

四是积极开展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能岗位对接的核心课程培训;

五是实行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利用社会资源与港湾装饰公司联合设立港湾奖学金等,鼓励学生参展和参赛; 六是积极参加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服务活动。

2、学生实践能力稳步提高:

一年来学生参加各级美术作品展览、设计比赛共获省级以上奖励6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 (含去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获奖8件)。如08年我院参加第十一届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获一等奖4件,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3项,使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08年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院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我院获国家级奖8项,获省级奖26项,获奖名列全省高校第三。

3、严把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

(1)毕业论文(设计)目的明确,选题针对性强

通过对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近两年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分析可见:2004级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论文(设计)的课题中来自美术设计创作实践、应用和科研一线的课题占总题目的92.5%,课题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美术、设计教育教学方面的,也有美术、设计作品分析和名家艺术分析和创作实际课题,还有美术、设计前沿方面探索。

(2)选题难度与份量切合实际,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在创作(设计)过程中,我们原则上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需要几个学生共同参加的项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的部分,要求课题份量和难度尽量适当。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为学生今后继续研究和探讨打下基础。

(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情况比较好

毕业论文(设计)是整个大学阶段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院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工作是同步进行的。大部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知识与理论,进行资料搜集、市场调查,然后整理分析信息,作出毕业设计(论文)初稿,进行中期评审,教师提出意见后再进行修改完善。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艺术基础、基础理论和专业创作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对研究的问题能进行较深刻分析或有独到之处。另外通过对大量国内外资料的阅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视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对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为以后的创作和美术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4)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由于我院严把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质量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比较好。从创作作品上看,学生创作构思和构图合理,表现能力和艺术内涵具有一定深度,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从毕业创作或毕业论文来看内容详实。2008年毕业设计通过99.8%,毕业设计优秀率5%,并有12件作品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河南分赛区省级奖励,4件或国家级奖励。

六、 教学改革与研究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院办学根本目的是“全面育人”,为此,近年来,我院进行了多方面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依据社会需求,科学论证,修订完善教学计划, 科学设臵课程体系。

2、以学术活动促进教学改革,以展览竞赛活动提高师生的教学、科研、创作能力。2008年度我院共邀请了中国美院教授杨成寅、上海画院郭克印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4人次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较好地开拓了缒院帊煟视野,促请了我院学术不▭得到提高。此外2008年我院这组织了4次教师作品展,青年教师教学汇报展、学生美术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院师生之间的业务交流,并多次受到了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务处专家组的好评。

3、加强教学研穖, 改革教学方法。2008年度我院获河南省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校级教学研究立项4项,参加教师共31人次,占专任教师60%左右。

七、 教学管理制度与执行

1、教学管理队伍优良

我院现有4名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1人,教务员1名,教学管理经验丰富。

2、管理制度健全

我院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并根据美术专业特点制定了《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日常教学检查方案》、《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技能课考试(考查)规范》、《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学办公室工作规范》、《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外出写生、考察工作规范》等教学管理文件,对美术专业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进行规范管理。规范了各主要教学管理环节的管理目标和质量标准,并要求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课程表上课。同时加强了日常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学任务的执行情况,教师备课和教案、课堂教学效果、考试等都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形成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管理与评估、实验教学与设备管理、实习管理、教学技能竞赛、学籍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体系,保证教学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积极收集反馈教学信息,及时了解师生教学情况

2008年度我院先后组织近22次教师教学座谈会和全院各班学生代表座谈会.深入了解老师的教学、学生学习、思想状况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座谈会我院发现了不少教学中的好典型事迹。如张士均、秦全增、田晓、耿丽娟等老师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气氛活跃且示范作品质量高、教学效果好。霍鹏飞、李新珂、陈晅嵘等老师认真备课,辅导十分有耐心,专业功底扎实,学生反映较好。同学们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反映较好,对老师们任课情况基本上比较满意。

(2)严格课程考核,提升教学效果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考核工作,我院专业制定了《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技能课考试(考查)规范》、《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改卷规范》等制度,以全面规范我院的考试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我院教师能够按学校教学要求从严执教,严格考勤,实行学生课堂点名制;教师上课精力集中,授课足时,认真布臵并批改作业,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认真考评;精心组织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严格考试纪律,对违纪作弊行为坚决查处,认真批阅试卷和评定成绩,不送人情分,印象分。多数教师受到学生好评和爱戴。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4、执行严格,效果显著

学院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对教学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执行严格、规范,并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对违纪事件进行严肃处理。2008年度,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教学水平稳步提高。从全员评教的效果来看,学生教师教学效果满意率达到了90%以上。并且学院被学校评为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八、 教学与学风

优良的教风、学风,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是培养学生的成长的“软”环境,为此,我院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 注重师德建设。制订并认真实施《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培育锻造“德艺双馨”的高校美术教师。

2、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严谨的学风是立校之本,是优良校风的基础,校规校纪,是培养大学生文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学校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并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学生管理细则。强化学风和考风考纪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校风校纪,建立了“考前保证书制度”等有效的监督机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的规章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文件,在全院树立起求真务实的学风考风。同时对违纪的学生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2008年度,我院因考试违纪受到处分学生3名,违纪率处于较低水平。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提高。

我院毕业生努力克服外语基础较差的弱点,努力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积极报考硕士研究生,2008年我院共考取研究生4人,年秋报考2009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了近百人,从目前统计情况来看,共有30名学生总成绩达到了300分以上,有望通过初试分数线。

九、 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1、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本年度共有201名学生报考参加普通话测试,合格197人,合格率达到了98%左右,师范生在各级教学技能大赛上获奖4项,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2、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学院始终坚持从社会需要出发,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大赛等活动。并荣获2008年度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获2008年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精神风貌奖,南阳市首届硬笔书法比赛优秀组织奖,2008年卧龙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等。这些活动的组织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院积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创作与设计实践,提高实践能力。近年来,我们做了如下工作:其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走向社会。我们连续三年与南阳市规划局的合作,参与南阳市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和唐河优秀城市创建活动,并把这一工作与教学结合起来,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学生在设计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其二,使服装专业把校园作为一个服装市场,鼓励学生接受校内外服装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这一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市场意识。其三,美术学、雕塑专业等经常性参与南阳地方的各项美术创作活动,在实践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近年来,我院完成了南阳人民公园古建彩绘,南阳解放广场雕塑等多项大型美术创作工作。

3、严格实行宽进严出政策,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我院2008届毕业生共有本科生336人,专科生68人,授予学位328人,授予率达占97.6%, 授予本科毕业证333人,专科毕业证68人,授予率占99.1%。

(二)社会声誉

1、生源充足

我院办学历史悠久,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声誉。近年来,我院美术学、艺术设计、雕塑各专业生源充足,我院各专业录取比例达到了20:1,生源比较火爆。每年平均分数均超省录取分数线20分左右(专业线+文化线)。生源质量良好,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2、就业

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较好,目前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近年来,学院遵循“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的工作理念,对全院的就业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成立了由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任组长,院党总支副书记为副组长,院团总支书记为专干的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定期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教育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准确定位,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念,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锻炼发展。以上工作较好地促进我院的就业工作。

我院艺术设计各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乐观,这些专业具有较为广阔的人才市场和就业渠道。如环境艺术设计、服装专业毕业生,在广东、浙江等发达城市就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目前,我院一次性就业率达94.5%,荣获2008年学校先进招生就业单位。

3、学生获奖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蔚然成风,主动学习、勤奋进取的氛围日趋浓厚,2008年度我院学生参加各类参加各种美术展览、设计大赛和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学生达到1000余人次。获得各种美术展览、设计大赛、科技文化节奖98项,其中省级以上63余项。如08年我院参加第十一届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获一等奖4件,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3项,使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08年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院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我院获国家级奖8项,获省级奖26项,获奖名列全省高校第三。

我院在2008年度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一、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

由于传统民间美术往往诞生于民间的显著性特点,这就使得传统民间美术具有以下的特性:首先,传统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的特性。传统民间美术通常经由普通百姓于日常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得到灵感,从而创造出来,这就使得传统民间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其次,传统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的特点。发源于民间的传统民间美术,无疑反映了平民百姓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富有独特印记的民俗特征。例如,大红“喜”字的窗花剪纸在人们婚礼中的应用以及红色年画的应用。在民俗文化中,红色寓意着生活的红火富足,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这些都是根植在人们潜意识中的历史文化烙印,是文化流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传统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性。比如,各式形态的金鱼、金燕子等手工挂件,还有极富民间特色的窗花剪纸等,这些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单纯的装饰需要,也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二、当代艺术设计所具有的优势

首先,当代艺术设计具有社会商业性。现代艺术不仅仅服务于特定的艺术创作人群,它往往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例如,施工警示牌会采用黄色的色彩作为警示用途,使人们一看就明白其传达的警示信息。这也是当代艺术所具备的社会商业性。

其次,当代艺术设计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以往风雅人士的社交圈中,相反,它开始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为艺术设计的生产者带来经济效益。例如,美国的苹果手机通过更多的艺术设计来提升手机的外观品质,收获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

最后,当代艺术设计蕴含的科技信息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科学技术的逐快速发展,科技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代艺术设计通过对艺术产品科学信息化的设计规范,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所使用与接受。从客观上来讲,先进的科学技术无疑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与之相应的是,当代艺术设计同时也成为了科学信息化快速普及的全新载体。

三、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

1、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传统民间美术和当代艺术设计没有丝毫关联,然而,从实质内容上来讲,两者之间却有着重要的关系。对于当代艺术而言,传统民间美术无疑是其最初的发展源头。传统民间美术源自民间,反映了百姓日常生活的各方面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艺术的发展始终都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基础之上,只有受到百姓的喜爱,才能使得艺术设计产品更具生命力以及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设以艺术都具有历史传承的特殊意义。艺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水,而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活泉。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在整个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从来都是相互渗透互相作用的联动关系,而非毫不相干的独立个体,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与色彩应用

由于传统民间美术源自民间,具有丰富民俗内涵的风格特性,因此,在当代艺术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例如,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就对图腾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情,这是溶于民族血脉中不变的历史文化传承,而这种古老图腾并没有随着当代艺术设计飞速发展而趋于湮没,相反,其进一步融入到全新的设计理念中来。比如陶瓷用品的绘刻,往往会采用古老的图腾纹样,使当代艺术设计出的产品更具历史美感。除此以外,传统民间美术的各种色彩也被广泛应用到当代艺术设计中来。例如,对红色的运用。在传统民间美术中,红色寓意喜庆与生活红火。而在当代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者将红色大胆的应用在艺术产品当中来,这说明,传统民间美术对当代艺术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稳步推进与发展,传统民间美术仍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无疑为传统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当代艺术设计带来了独特的灵感,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间美术作为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独特艺术,正在逐步走向没落。本文主要通过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当代艺术设计所具有的优势以及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这三个方面来浅析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这一客体,从而发掘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之后产生的全新的活力,为新时代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

关键词:传统民间美术,当代艺术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扬.浅谈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以民间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为例[J].美术大观,2014(8):141-141.

[2] 刘佳华.浅谈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大观,2016(3).

[3] 王兆红.浅谈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6(2):130-130.

[4] 鲁梅.论民间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发[J].潍坊学院学报,2012,12(1):56-58.

上一篇:中国美术史论文下一篇:艺术与人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