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

2023-12-31

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通过对目前立体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立体构成教学中的一些改革的方法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立体教学课程提高。

关键词:构成主义;基础教学

德国包豪斯构成主义教育思想的从80年代初引入中国高校,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起到极大影响。她所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将现代造型规律与新技术、新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使设计和生产符合时代的变化。目前,立体构成教学在我国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赋予其新的教学模式,融合現代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新思维,融入具有时代感的手段和技术,以便使立体构成教学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立体构成在专业设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如何做好基础性和技术性的课程铺垫。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重新强化其有别于平面二维的创造性构成课程,是将造型元素通过三维立体的手法以及相应材料,结合视觉设计美学原理与法则,以力学为依据塑造造型的课程。在诸如工业造型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一切涉及立体造型的设计艺术学科中,立体构成已经是专业学习前期必修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通过塑造符合规律性且具有视觉美感和视觉张力的立体空间造型形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立体构成随着院校专业的发展,结合不同专业特点以及教学实践要求,在院校中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此,笔者在立体构成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做一些探讨性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立体构成课程目前存在问题

1.轻视理论的学习

作为设计基础课,通常面临课时紧张的问题,教师尽量压缩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依赖教学课件讲解和作品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和作业安排来体现出来,形式美法则理论强化不够,对形态的相对较少,只有在作业布置上体现出来。

2.侧重手工制作

立体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重点在于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与创新思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造型与空间的想象力比较缺乏,在设计上循规蹈矩,不敢创新突破,作品缺少形式美感,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对不同空间形态造型的关注度较低,缺乏空间意识和立体观念,形态塑造比较简单。

学生在4-5周的课程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集中学习和作业训练来提高学生水平,难以达到思维意识和动手制作水平的提高。通过长期观察,学生往往对这一课程刚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基本掌握,课程就结束了,甚至有部分学生很难把握住该课程的精髓。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较好的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些教学探索;

(1)首先要强化学生思维意识水平的提高。在开课初期,开列一些关于立体和形态构成的书目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搜集一定量的国内外的建筑、抽象雕塑、公共艺术、工业设计、民间艺术产品等优秀作品资料。另一方面,课堂上充分讲解和展示一定数量优秀的立体构成图片和资料,促进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和拓展思维广度。

(2)思维观念转化方面的训练。面对在长期经过高考训练学生的美术考生,思维的模式化训练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但对空间三维物体的认识和表现,即在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学生能够逐步了解和认识到三维空间的重要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观看和欣赏立体构成作品,了解立体构成元素不同领域的运用,通过确定空间的相对尺度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让学生能够直接感性认识到立体构成的广泛意义。

二、形式美法则审美意识的训练方面

在教学过程当中,“强调审美和发现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通过对优秀教学范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对构成要素进行形式美法则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领略构成美的形式要素,掌握作品中对比、均衡、比例、节奏的不同所产生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在教学中适当举例分析,引入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欣赏,分析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对人情绪的调节,让学生感受到听觉因素对情绪的影响,通感出艺术设计作品中的美的构成形式法则。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朗诵和解读,让同学体会不同抑扬顿挫和节奏的魅力。

三、对自然的认识和发现是灵感源泉

自然是设计生发的灵感源泉。通过对自然物像的观察,对大自然物态进行审美发现。构成形态的创造,作为设计的导入课专业设计过渡,要求更多是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训练中,强调第一个层次;在教学初期,在技术训练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的发现。比如:在半立体训练中,雪天带领学生到空旷的雪地里,每人划定一定的区域,让学生在限定的区域中采用不同的(手印、脚印、扫帚等)制作各种的半立体和肌理纹样,强调浮雕的层次感、不同纹理产生的节奏和韵律、点的疏密排列、线条的舒缓和慷慨激越产生的美。春暖花开,课下带领学生观察不同树皮、枝条、叶脉的不同肌理和形态构成,让学生对司空见惯的自然形态产生审美发现。

教学中期:课堂进行对各种材料性能的介绍,将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寻找各种“废弃”材料,强调发现,强调“环保理念下”的审美发现,挖掘这些“废弃材料”的运用可能性,比如说,运用就旧键盘进行胶粘重组成各种形态,运用废弃的管材进行切割,构成含有一定寓意和具有形式美感的空间造型形态。

在教学中后期,设计好调查表,安排学生考察的重点,分析那些家居产品是采用点、线、面那种形态构成?构成产品是采用的是那些材质?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到家居市场调查,并对材质的进行分类,从调查表的设计中,让同学们发现各种家居产品采用什么是那种材质组合和构成形式运用,分析构成发现构成形式在现代家居中运用,各种抽象和具象的家具、灯具的造型元素产生效果。和目前的学生,在初期半立体构成的教学中,通常引入的纸材的作业训练,学生通过对简单的素材,创作处丰富的造型形态,应用强化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挖掘“利用废弃”观念的引入,创造性思维的保护和引导,学生能够较好的进入。

四、学生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包豪斯设计学院所推行的实践式教学模式,学院开设了许多工厂,学生必须参见工厂的劳动,学生有机会了解并亲自体验材料的性能和技术要求,再运用所学的造型规律,设计并制作出产品。

(1)目前国内的大多数院校开设有多样的实习实训室和材料工作室,拥有实木工作台和各种小型工具。但是在综合院校中,不能满足学生使用,大多在教室上课,建议学校具有建立多功能实验室或工艺实训室,让学生在教师、实验师的指导下,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并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完成作业练习。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一些电动工具设备搬进教室,比如:电钻、角磨机和小型砂轮机、各种胶枪和锡焊枪等,指导学生在教室中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达到对不同材料运用不同工具来完成的可能性。

(2)申请课程部分耗材作为学生制作作品的成本补贴;譬如:模型石膏粉、各种规格铁丝、电线套管、锯条、砂纸、自喷漆等、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理解,说明构成作品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商品属性,通过对作品材料的解构和重构设计,实现材料价值的提升。

(3)工艺方法。建立良好评价标准:在短期内创作性完成一件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实属不易,对自己的心智和体力都是个挑战。如何建立良好的价值评价标准和通过作品的观摩点评中提高教学质量,通常我们完成一作品,就对该件作品进行集中点评,分析作品的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祝帅.包豪斯运动九十年.美术观察,2009.05

[2]龚晓芸.立体形态构成的材料.立体形态构成,2010.07

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一、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的,是某种哲学思潮在艺术上的表现。现代主义是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其哲学的艺术表达。就艺术思想而言,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但这种不满和否定是对社会和人类前途的危机意识和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

二、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渊源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并深受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及弗洛伊德、莱格心理学的影响。在艺术观上强调自我,强调主观。强调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因此,现代主义往往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

三、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简介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手法以表达其“全新”的观念。柏格森认为只有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显示瞬间的印象和幻觉。他提出“心理时间”的概念,启发写作方法。弗洛伊德说:“艺术即做梦”。引导超现实主义有表现梦幻的潜意识。

从这三个层次来认识,我们便可发现:对整个现代主义艺术来讲,我们不能移植、不能照搬。因为作为哲学这样一种上乘建筑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西方的情况截然相异。尼采、柏格森、萨特的哲学在我国并无存在的土壤,充其量只是在知识界的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已。从根本上讲,现代主义在中国不可能生根,无论我们是否欢迎它。因此,对现代主义无论照搬模仿的态度还是深恶痛绝的态度都改变不了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正是这一规律决定了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那么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又从何而来呢?

在艺术界,尤以一部分青年画家,受西方现代哲学,尤其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欣赏现代主义的人无例外是受其表现思潮和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的吸引,并非仅仅倾心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再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艺术功利性强调过分公式化、概念化、图解说教的倾向使人们感到厌烦,从而向往与之相反的艺术,有人称之为逆反心理:在我们没有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时,现代主义似是最现成的替代品。

最后一个原因毋庸讳言,现代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承认这一点,有些事实便无法解释。

现代主义关于艺术想象、直觉及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其立论失之偏颇,但有合理因素。追求主观和认识的真实增加了艺术的动人程度。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当然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但艺术手法本身并无阶级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现代主义早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如果我们把传统广义地理解为今天以前的全是传统,那么现代主义便已是传统的一部分了。我们当然可以像对待其他传统那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学习艺术,应当对所有的流派都有所了解,我们应当把所有艺术创作的能力、认识生活的能力、发现题材的能力、驾驭形式因素的能力……都看作基本功。对绘画而言,基本功远不仅是素描,艺术青年在学习和寻找自己风格的摸索中,可能在一定的阶段,尝试某种现代主义手法。这原不足怪,我们所要反对的是对于颓废消极、厌世情绪的欣赏和模仿,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现代的或是传统的都为艺术表现增加了新的语汇。模仿他人是没出息的,借鉴是为了创造,我们需要创造我们自己的新的艺术。只要我们有新的内容表现,我们就会创造出新的艺术,如果暂时没有,我们也不反对走别人的路,在借鉴别人之处的同时创造出符合我国民族审美习惯的新的形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海庆中学

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保罗-亨德米特(1895-1955)为小号和钢琴所创作的《奏鸣曲》是他在20世纪创作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亨德米特的作品总是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但通过对他的《奏鸣曲》的学习和演奏,我开始慢慢学会了欣赏他的作曲技巧和他独有的和声语言,加之对作品细节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喜欢上了亨德米特的作品。作为一名作曲家而言,他的作品产量丰富,被广泛演奏,成就卓越。在当时的一代人中,他被视为佼佼者。他曾在法兰克福(1908-1914)学习小提琴和作曲,他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学院风格和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双方面影响。作为演奏家,他曾是法兰克福交响乐团的成员,不久后成为了该乐团的首席。他同时也参加了几个最优秀弦乐四重奏组(1910-1920)。亨德米特的《奏鸣曲》中,我们听到的第一个旋律(1-9小节)就是该曲的主题,被分成了两个动机。方块3(第27小节)开始转调,小号的加入(28-29小节)标志着下一个部分动机的开始,由此直到方块5,亨德米特开始谱写他的节奏织体,并由此开始了小号与钢琴之间戏剧性的音乐陈述。1939年,亨德米特在瑞士创作了一系列奏鸣曲,包含了单簧管、圆号和小号。在此期间他从德国出逃并最终于1940年移居美国。亨德米特的《奏鸣曲》是小号众多保留曲目中最难演奏的曲目之一。在生理机能上对该曲目保持音的控制和精确性的要求,使该曲的风格自成一派,同时在演奏的专注度和音乐情感表现上也要求颇高。

【关键词】亨德米特;小号;奏鸣曲

保罗-亨德米特(1895-1955)为小号和钢琴所创作的《奏鸣曲》是他在20世纪创作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亨德米特的作品总是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但通过对他的《奏鸣曲》的学习和演奏,我开始慢慢学会了欣赏他的作曲技巧和他独有的和声语言,加之对作品细节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喜欢上了亨德米特的作品。

一、保罗-亨德米特

作为一名作曲家而言,他的作品产量丰富,被广泛演奏,成就卓越。在当时的一代人中,他被视为佼佼者。他曾在法兰克福(1908-1914)学习小提琴和作曲,他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学院风格和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双方面影响。作为演奏家,他曾是法兰克福交响乐团的成员,不久后成为了该乐团的首席。他同时也参加了几个最优秀弦乐四重奏组(1910-1920)。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兵役成为了一名打鼓打击乐手,感受到了音乐穿越政治的力量。兵役结束后,他将自己的主要乐器从小提琴改为了中提琴,也就此释放出了他创作的能量,创作了大量新的风格的作品。亨德米特成为了当时令人敬畏的新音乐创作家。

二、曲式分析

亨德米特的《奏鸣曲》中,我们听到的第一个旋律(1-9小节)就是该曲的主题,被分成了两个动机。方块3(第27小节)开始转调,小号的加入(28-29小节)标志着下一个部分动机的开始,由此直到方块5,亨德米特开始谱写他的节奏织体,并由此开始了小号与钢琴之间戏剧性的音乐陈述。第二个主题是一段如歌性的旋律,出现在方块6之前(47-54小节),如第一个主题一样,第二个主题也进行了重复性的出现,之后建立了一个如结尾性的音乐材料。戏剧性的乐章(67-84小节)重复着开场的主题,围绕这D的主和弦进行,最终在方块9后(84小节)解决到了D。这一段可以被认为是发展部的开始。接下来进入呈示部(85-107小节),几乎用了与第二主题同样的引用,重复主题并使用了双重伴奏的技巧。接下来的部分进入了12/8的节奏,该部分不呈示部的转换相同,以同样的织体直到进入方块14的9/8拍节奏(124小节)。旋律开始改变(119-122小节),由B-C-D的模式进行重复(124-126小节),给人一种回归的感觉。半音阶的旋律在方块14(127小节)回到主题,虽然在我看来再现部缺乏第二主题的旋律,但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主题再现(127-142小节)。

方块23,开场主题再现(7-10小节),配以庄严的号角(7-8小节),小号的半音阶旋律增加了戏剧性的惊叹效果(9-12小节),然后进入相对轻松的进行曲旋律(12-15小节)。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半音阶旋律解决和庄严的号角(16小节),然后再以半音阶进行解决进入曲子的B部分。B部分(17-50小节)是一个歌唱性的乐章,使用了大量模仿和加速的谱曲方式。和前面相同,主题的三个部分依次呈现,先由钢琴进行演奏(17-26小节),然后是小号以第一主题作为旋律进行回答性的演奏(26-29小节)。最后是钢琴与小号共同进行主题的省略性交替演奏(30-33小节)。一个简短的转调(33-34小节)建立了下一部分卡农主题,先是两拍子的卡农(35-38小节),然后是一拍子的卡农(38-41小节)。接下来的新主题以很厚重的织体在小号和钢琴之间进行模仿(42-45小节),之后在方块28解决到了纯五度和纯八度(46小节)。小号接着以第二个陈述部分的方式展示出新的主题(46-50小节)。整个A部分(51-67小节)以新的节奏型为基础,加以唯一的终曲。在一个引导性的小节后,开场以模仿四度音程的形式完成A部分的第二乐章,由小号演奏作为节奏基础。主题的材料是有很多长的保持音构成,没有使用短而轻快的节奏型。接下来的有钢琴伴奏进行号角般动机,演奏出主题。小号和钢琴同时进行坚定的模仿演奏,然后慢慢淡出进入下一个悲伤的主题乐章。终曲的主旋律引用了整个《1710赞美诗》,和巴赫使用的《赞美诗》前奏曲有和同样的标题。

三、结尾

1939年,亨德米特在瑞士创作了一系列奏鸣曲,包含了单簧管、圆号和小号。在此期间他从德国出逃并最终于1940年移居美国。在他自己的日记中曾表达了当时的感受:我总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只在陷阱前鲁莽起舞的老鼠。也就是在这种危机的环境中,他创作了这首忧郁的小号《奏鸣曲》。

当我带着这样的思维再次研究这一曲目时,其中的一些片段会带给我新的意义。第一乐章带给我一种追逐感,在追逐中冲向最后的摧毁。其中钢琴不可逃避的节奏性,在方块4和方块12出现,坚决的小调三度和旋像是为当时欧洲紧急的时局而发出的警报。感觉更为轻巧甚至柔和的第二乐章,给整个乐曲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性形成一种回应。第一主题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歌唱,音乐却是给人以接近死亡的感觉,其中小号与钢琴的对抗般的演奏,让我联想到马勒《第五交响曲》中死亡的一幕。最后的颂歌部分,素描出亨德米特自身的情感,带给人们以甜美的希望,充满了巴赫般的编曲,最终在最后两个小节进行解决,带给全曲新的力量。

亨德米特的《奏鸣曲》是小号众多保留曲目中最难演奏的曲目之一。在生理机能上对该曲目保持音的控制和精确性的要求,使该曲的风格自成一派,同时在演奏的专注度和音乐情感表现上也要求颇高。该曲目如果设置在一个曲目量较为丰富的音乐会中,着实是对演奏者体力的一种考验。尽管对亨德米特《奏鸣曲》的写作技巧和乐谱研究对演奏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仍然会遇到诸多节奏型非常困难的演奏片段,这便是亨德米特作品的精彩与独特之处。这也是让此曲成为众多演奏家的钟爱曲目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哈克特著.20世纪音乐理论和分析[M].布锐斯大学出版社,1997(奥兰多).

[2]http://www.handelandhaydn.org/learn/history/history_home.htm 哈弗音乐词典[EB/OL].2003.

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的初期,也就是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兴起时期,当开始融入到文学这个领域当中时,也吸引了很多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它的主要特点是新浪漫主义的现实手法,也就是运用独特、享乐、自我主义的视觉去体现文学价值。

关键词:日本;唯美主义;发展

在日本文学发展的热潮时期,唯美主义学派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其中也包括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等作家在文学作品当中的唯美主义阐述。那么针对于本篇论文来说,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主要显示出一种自我的情绪与较为极端的表达模式,它注重文学表达的一种情调感,也非常能够体现当时日本发展的部分文学特征,也是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学模式。

一、日本文学唯美主义的本质

一直以来,日本文学带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充满文学张力和清新之感,但是唯美主义的出现也显示出了日本文化的另一个层次,那就是表达人性的极端和邪恶的另一层阐述。那么对于日本文学中唯美主义的表达,它的本质是具有情绪与欲望色彩的,我认为它是对人性格的另外一方面较为极端的表达。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真善美的时代,但是欲望和享乐往往主导着人们的生活,所以这种唯美主义的塑造是一种把人生融进欲望幻境与现实的混合。将欲望通过场景人物的描写展现在文学当中,打开了欲望钥匙,同时也挑战了文学发展的极端,通过人类欲望与情感的表达去体现自身的情绪与情调。

唯美主义文学并不是在文学当中处于主流价值观位置,它是以一种反社会和反道德的本质去体现自身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它的存在打开了部分人的欲望,但是从传统的意义来说,也违背了道德观念,这种文学价值是体现在极端的美丑之间,并不是一种理智的表述,文学价值不是积极正面的,却可以一种大幅度细致的描写,让人们迷恋和投入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唯美主义文学,它具有自己的风格,与此同时也能够彻底的将自己的文学细节表达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些现实主义的思想价值。

在这里我们可以针对这类文学题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当中,对于女人的描述是很细腻且看透于本质的,如其著名的代表作《春琴抄》,日本作品就体现了女主人公是美的载体,但是一旦遭到破坏时,男人对她的欣赏也就会由此降低了期望。所以在作家的眼里,女人是美好的象征,但是美好的另一面也象征着欲望的控制,男人崇拜女人的美貌,认为这是最美好的东西,而他所欣赏的也不过是皮囊而已。所以作家用一种极端小路的方式去描写作品,但是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人性,那就是人类在面临着欲望的同时,其实很多时候为表象所迷惑,进而展开了不切实际的追求,这也是我们认为人性当中非常脆弱的一部分。所以唯美主义文学的本质是从享乐的特质上体现人类的另一面,将表面的乐与悲放大化,进而让人们投入其中。

其实从日本后期的唯美主义文学作品当中,我们也可以很清晰的去看透它的本质。我们可以把这种唯美主义文学作品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简单直观运用一些非常醒目的文字去表达欲望和人类欲望贪婪的一面。这方面的题材它的意义不大,主要是以享乐主义为主,但是却可以通过对语言的润色去表达作家的意图,真正的去释放人类的欲望,且把这种极端的情绪应用在文字当中,所以这一类的作品就是作家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我们总能够在作品当中看到作家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态度。那么在第二个方面,就是笔者比较想说的内在含义,那就是唯美主义文学当中另一个较为深的层次,其实它也不仅仅是一种享乐和萎靡的表达,同时它也具备着一定的现实描绘和思考角度。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当中看到他对女人细心的描述,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也体现了男人在面对女人的欲望时,是贪婪且没有理智的,书中的描绘现实的说明一个女人最大的资本,不应该只放在身体美好上,其实这些作家也表达了另一层较为积极的影响。这样就有一些深度的唯美主义作品拥有了一定的思想价值,虽然享乐主义占据着这类题材的大部分,但是却不难看出作家的感叹与反思。

二、唯美主义文学的兴与衰

那么提及到唯美主义的兴起与衰弱,它是开始于20世纪的初期,在1916年到1917年的前后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峰的位置,但是并没有经历很长的时间,在经历了十年的从兴起走向衰落的过程之后。唯美主义文学开始一蹶不振,渐渐的在文坛上属于较为被动的位置。在这方面我们要提及一下在日本当时唯美主义文学的兴起原因,这其实也跟日本历史的发展背景息息相关。由于日本当时的文化较为多元化,接受的风格也非常多。而到了1930年左右,日本民众开始逐渐的开始反思这种极端情绪的表现,也就造成了唯美主义文学开始走向没落,因为大众的接受程度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唯美主义文学起源于日本文化多元化的年代。当时的日本对于文化的多种类型接受程度上较高,并且时代特征导致一些文人开始探索人类的欲望与未知,他们对于唯美主义文学的表达是富有个人色彩的,当时的大众对于这类独特风格的文学也产生了好奇心,可是到了后期,日本民众开始喜欢和更加偏爱于主流的文学作品,在思想上也有了新的意识与高度。渐渐的这种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开始逐渐的走向衰弱,其中也包括了不少这类题材的名家作品开始在大众当中陌生起来。日本是一个文学创作题材更新速度较为快速的国家,我们可以在日本这个国家中发现很多不同题材的作品,所以当唯美主义兴起时确实受到了当地部分人群的喜爱。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人们对文学价值观的另一层理解,当时的日本民众也认为唯美主义过于极端,它宣传的享乐主义让人萎靡,且以一种不太积极的角度去表达作家的视野与观念,因此也逐渐的被大家所忽略,或者说大众的文学视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观念,且不受当中作品风格的影响,那么日本民众也逐渐的更喜欢传统且积极的文学作品。

那么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兴与衰出发,笔者的思考意义在于一些极端文学的兴起,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引起许多文学热爱者的注意。但是为什么它们不能够像主流文学那样一直兴起,其最大的原因也在于这种文学的表达模式,并不是所有人的思想。唯美主义,当时之所以能够在日本掀起一定的浪潮,它与日本那个时代的文学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享乐主义只是文学另外一个层次的表达模式,但这并不代表整个日本人文的价值观,所以唯美主义也开始从兴起逐渐的走向衰弱。这就是一些文学发展的特征与意义,不同时期人们对于文学的需求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也要看当时的時代对于人们造成了哪些影响。唯美主义的流行是代表日本逐渐的重视享乐主义的一个本质体现,但是随着日本民众的思想觉醒,唯美主义文学在当时所造成的影响也逐渐的暗淡起来。

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力

对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而言,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元素就是它对于日本当时文学界的影响价值,可以这样说,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兴起之时,确实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这对于日后日本在艺术和电影方面也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知道日本是一个文学思想比较独特的国家。他们在文学的表达能力上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但是同时也有一种情绪的极端,根据人类的欲望不断的去扩大和释放这种欲望。所以唯美主义文学在当时的日本之所以能够兴起,也是因为它具有享乐和极端情绪的表现,这也符合当时日本文学发展和境况的特征。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日本主义文学对当时日本的整个思想价值观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那个时候的日本女性地位普遍较低,这个可以在日本艺妓文化当中充分的体现出来,虽然大众对于女性的美很偏爱,但是这种美却是充满着大男子主义的控制之感。所以日本当时塑造的这种唯美主义文学与日本整体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可以这样说,唯美主义文学体现了日本当时环境的另外一种情况,也结合的历史体现出日本文化不一样的一面。那个时候的文学比较大胆,日本的文化一方面在传统的管理下展开,一方面人们也大胆的放纵欲望,甚至用文学的角度去表达出来。所以唯美主义文学对于日本当时的文化而言是起到了一个突破口的作用,通过文字的描述打开了人们内心的欲望到后期它的影响力逐渐的衰弱,也跟日本主流文化的兴起有关,到了它衰弱的后期,大家的文学价值观开始朝着主流的方向前进。更加喜欢一些细腻的表达和具有正向意义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去形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并不是昙花一现的表达,而是一个时期的文学代表,它体现了当时日本民众及日本大环境的一种文化现状,也大胆的突破了文学以往不敢涉及的领域。用独特的风格去表达的作家的自我意识,并且将这种自我的情绪不断的去扩大,当然在作家的文学构想里面也充满着现实与嘲讽的一面,一方面用一种独特的角度去表达现实层次,一方面用享乐主义的文学特性去掩饰内心的脆弱。可以这样说,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当时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但是同样也注定它不会在主流文学的道路上走太远。因为日本后期兴起的文学作品当中大多充满着一种对生活和日本历史的反思,这也是当时民众对作品的心理态度。因此唯美主义文学兴起了一段时间,又在没落当中逐渐的被人们遗忘。

四、结语

总的来说,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确实兴起过一段时间,它带给大众的意义和思想上的价值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后期日本主流文学的逐渐兴起,唯美主义文学也开始走向衰落,渐渐的被人们忽略和忘记。

参考文献:

[1]张能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J].日本学论坛,2008(02).

[2]方长安,李樵.前期创造社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3]刘媛,张能泉.异域之美的接受——论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湘南学院學报,2005(06).

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当前我国现代国家法律制度和现代国家经济治理法制体系的显著发展优势表现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具体概括,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加强全社会对于坚持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固培育。步入新历史时代,发挥我们铸牢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核心意识的显著政治优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推进依法治理,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当代中华民族的伟大繁荣复兴。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治理体系;制度优势

在近期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会议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发展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将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全社会坚持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坚持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凝聚各族群众的精神力量,促进各民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促进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共同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下,为加快实现当代中华民族伟大繁荣复兴而作出共同努力。实践证明,坚持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主动推进民族团结,反对各种形式的错误思想的侵蚀和渗透,有力地推动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和谐发展,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因此深刻理解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著优势,对于促进推动我国民族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1 党的领导是坚持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优势的根本保证

在新中国发展道路实践中,党中央创造性地把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民族理论同中国现实民族工作内容的具体工作实际相紧密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民族解决中国民族实际问题的正确发展道路,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始终坚持共产党对于解决民族问题工作的统一领导。

1.1 党的领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等核心利益方面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家妥善处理应对。党中央是领导我们各项事业的政治核心,党的坚强领导体系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坚持拥护党的领导是正确应对反分裂斗争严峻复杂形势的必然政治要求,也是努力推动民族地区持续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客观现实需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不断前进继续以共同铸牢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政治主线,团结一致带领全国各族群众共同建设伟大祖国,铸牢共同体为维护中华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就注定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随意挑拨我们的民族兄弟情谊,没有任何外界势力可以阻碍中华民族发展的步伐。

1.2 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

实践证明,只有始终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才能实现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民族团结是党处理一切民族问题的根本理论立场和政治原则,在当前全面建设建成小康以及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背景之下,民族团结工作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始终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必须坚决贯彻学习落实习总书记的新时代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落实党对一切民族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工作、铸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积极推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民族和我们国家的根本关系,不断增强民族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党的正确轨道向前稳步推进。

2 维护国家统一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优势的核心要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悠久历史渊源是由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决定的。当前,在全社会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国家观,深刻认识国家统一利益是各民族最高政治利益,铸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政治根基。

2.1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的。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疆域、祖国历史、创造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我们增强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政治思想上的支撑以及方法论的指导。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通过共同的政治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凝聚各族群众人心,用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国家认同,创造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和氛围,维护国家统一和经济社会稳定,凝聚力量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繁荣复兴努力服务。

2.2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内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了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生活在这片中华热土上的中华民族兄弟姐妹长期友好、和睦相处、携手努力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着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凝结出了生死相依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努力推动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现代化社会的进步。坚持铸牢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程度充分发挥现代治理体系的显著政治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下指导的重大政策方针,不断增强和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中华民族同心大团结,不断增强培育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认同和中华民族情感,为当前深入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繁荣复兴提供重要政治保障。

3 依法治理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优势的重要方式

3.1 将法治思维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

依法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政治优势的重要方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中贯穿现代化的法治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推进持民族工作法治化,用现代法治思维准确认识民族问题、分析民族发展问题、解决民族问题,提高运用法治方式破除一切干扰,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不断前进得以创新发展和完善。在具體工立法作中,就是要坚持依法处理我国民族事务,不断总结完善民族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立法经验和有效做法,使之法治化、制度化,为加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发挥作用。

3.2 坚持和完善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法治体系

1949年后,党的历代领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政治实际,创造性地研究制定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公正行使区域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关键就在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完善切实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相关法律体系。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要用法律来正确规范和指导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充分发挥立法对促进民族团结的理论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通过建立公正的民族权益保障体系,尊重和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诉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成员一律平等,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全体成员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这一个显著政治优势。事实证明,只有我们不断始终坚持和继续充分发挥这个显著优势,就能以不断增强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精神力量为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完成实现。

4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优势的重要表现

4.1 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程度虽有差别,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加快实现全面融入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思想引领,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摆脱贫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均合理分配,通过完善差别化的合理区域发展政策,促进推动我国民族地区和全国少数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让全国人民共享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丰硕成果,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满足感、幸福安全感,让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伟大成果惠及各族人民。

4.2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没有各民族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的繁荣发展。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民族成员之间形成经济体系上相互依存、发展过程中相互扶持、发展成果上共同分享的经济命运共同体,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美好诉求。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优势的根本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念是党中央立足于新的时代坚持和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政治思想战略,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责任担当和强烈的使命追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和实践中,结合中国当前现实实际提出要在全社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和基础。

5.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已经深深融入了各民族成员的血液中不断流淌,凝聚成为新时代推动祖国更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息精神动力。“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能够聚为一体,这来自于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于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中国梦不仅寄托着全部中国人的追求,也依托于每一代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共同凝聚。在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上,将加快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统筹谋划、协调推进。

5.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各族群众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和谐命运共同体,中国各民族成员只有共同团结奋斗、和衷共济,才能真正拥有理想的生活和目标,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正能量。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持以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内容为主线,把各族人民群众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不断推动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广、凝聚力更强的和谐命运共同体的探索和实践之中。在坚持不断铸牢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全社会各族成员更加紧紧依靠,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理论自信与定力,不断努力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制的完全现代化,为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不断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中国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N].央广网,2019-12-02.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9-09-27.

[3]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

[4]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9-09-28.

作者簡介:阿米娜·艾海提(1994-),女,维吾尔族,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壁上艺术创作在当下公共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美化环境、提高公共空间品质,营造精神空间,凸显人文关怀的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壁上艺术创作已经难以满足公众新的审美价值取向,因此对于壁上艺术创作的艺术风格及发展方向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超现实主义源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场艺术运动,目的在于探索人类心智中被忽略的潜意识、梦境的不经意展现,它以各式各样的形态展现在大众面前:绘画、雕塑、摄影、广告、电影等等,带有超现实主义特征的壁上艺术创作也以各种新颖的形式展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为原本空白、沉闷的建筑表面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以考察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为前提,将具有超现实主义特征的壁上艺术创作为基点,来探究传统技术的再利用、新的表现手段的融入为超现实主义壁上艺术创作带来的生存空间和现实意义。

一、 超现实主义

1900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梦的解析”的理论,这一理论把“梦境”这一原本被认为与人的日常行为无关的精神状态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指出人的梦境是在潜意识或无意识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人的行为也会受到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控制。在《梦的解析》的影响之下,一场名为“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兴起,作为运动发起人的布勒东为其定义,超现实主义是一场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以口语、文字或其它任何形式来表达真正的思想的过程,是思想的笔录,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

面对战争后的废墟与死亡的现实状况,以及战争给人们留下的荒诞与虚妄的情绪氛围,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以理性为核心树立起的传统理想、道德与文化,他们希望寻求一种颠覆传统的破坏性力量,他们痛恨一切扩张理性、蔑视个人、驯服肉体的理念,旧的理念被推翻,新的理念被建立起来。探索人类心智中被忽略的潜意识和梦境的超现实主义者希望通过对梦幻力量的信仰,来使人获得一种解放,超现实主义艺术存在的目的便在于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想象中的世界。

布勒东曾经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为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美”下了如下定义:惊异往往是美丽的,而且所有令人惊异的事物都是美丽的,而且只有惊异自身是美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中对于“惊异美”的实现基于一种背离事物本身特性的重构性法则,艺术家用偶然联想的方式,把毫不相关的事物进行拼接或通过并置,获得一种奇异的视觉效果,这种做法的最终目的在于造成物象之间的冲突感与逻辑上荒谬感,以带给观者一种“痉挛性”的状态——观者被眼前所见的惊奇所震慑,不敢相信眼前所见,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这也正是超现实主义者所乐于见到的。在超现实主义理念之下,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可以变为艺术存在中的可能,它既可以再现过去亦可以推测幻想未来,新与旧、垂死与重生、变型的始末则是超现实主义创作中永恒的主题,艺术创作以求取人间想象力为出发点,带来各式新奇的形象。当然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建立在艺术家对现实的多角度的认识以及丰富的视觉经验的基础之上,亦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培养,创作过程中强调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逻辑,不受固定的法则和时空限制的约束,挖掘不拘一格的形象、题材和表现形式,再现精神与想象力,注重每一个艺术家个性的充分发挥。

二、 具有超现实主义特征的壁上艺术创作

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副馆长迪迪埃·奥丹爵认为:“超现实主义是在印象主义之后最为成功的一个流派,这源于这个运动的本质,它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广告、电影、服装、建筑……超现实构想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在公众面前,而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达利、马格里特、米罗的作品亦被不断的重新演绎,我们发现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无所不在,在今天,我们甚至可以将任何以主观构想为优先考量的或是任意一种以展现心灵世界为主题艺术作品视为超现实的。超现实主义源于人性内心深处的一种表达,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境,因此可以说超现实主义艺术并不存在阅读上的障碍,读懂超现实主义艺术,仅仅需要凭借个人感受。在这个视觉文化为主导的世界中,壁上艺术创作作为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在当下公众的艺术生活中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网络、电视的出现使大量的图像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大众在对各种视觉信息的超负荷承受之下,产生了审美疲劳,而超现实主义壁上艺术创作中对于超越日常生活的表达,却能够以其明晰的结构与独到的构思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进一步满足公众追求新感觉、探索新的可能性的审美要求,让观众的眼睛依循新的方式看出新的关系。

1. 高迪的“镶嵌”壁画

镶嵌技术运用于壁画艺术的年代十分久远,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尼亚平原,因为作品呈现出的稳定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玻璃制造业的发展以及黏贴水泥在建筑上的广泛使用则为镶嵌壁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公元六世纪左右,罗马等地兴建基督教堂, 涌现出大量镶嵌壁画,多以圣经故事为展现内容。到公元七至八世纪, 镶嵌工艺在伊斯兰地區兴起,由于宗教上的差异, 镶嵌壁画多以一种装饰性的图案出现。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将镶嵌工艺大量运用到他的建筑墙面上,使得镶嵌工艺这一古老的技法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来,带来一种诙谐活泼的装饰风格。高迪的作品所具备的独创精神和梦幻色彩曾受到超现实主义者的一致推崇,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则认为高迪的作品使建筑摆脱了现代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冰冷感与机械化。

在建筑艺术方面,高迪曾深受约翰·拉斯金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影响,因此他十分重视建筑的装饰效果和手工艺技术,于十九世纪末在欧洲兴起一场艺术运动,提倡回到传统手工艺的运用,与学院派展开对抗,这场艺术运动寻求有生命的、活泼的、重现民间的、生动的、个性的造型理念,尊重个人与自然,重视装饰性效果。于是在这场运动的号召之下,各地又开始重新挖掘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传统的镶嵌技法预先会设计好纹样,然后按照有规律的纹样摆放料器,最后灌浆上墙,一般形状规律整齐。而高迪则采用直接镶嵌法,根据现场环境和料器的特性进行镶嵌。高迪充分挖掘了镶嵌装饰的意义,将镶嵌作为局部的装饰扩大到整个建筑整体,他运用这种手法赋予建筑生命,加泰罗尼亚的海面、岩石、森林以及各种质地的树木都是高迪灵感的源泉,他的创作理念之一就是回归自然。“又有什么会比这些用建筑废料堆砌起的烟囱更为神奇的呢?将碎玻璃、无用的大理石块,建造壁炉时剩下的石灰随意的拼凑起来,却拼出了梦幻般巧妙的外形,光彩夺目的建筑,这一色彩缤纷的建筑群让我们看到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真正艺术家。”——来自于1890年《先驱报》对高迪的评价,这段话完全能够展现出镶嵌艺术在其雕塑性的建筑上进行的完美演绎。

高迪在镶嵌材料的选择方面不仅仅是传统的玻璃马赛克,更多使用的是高温彩釉瓷板,同时为了打破建筑表面的平直,他将工厂里破损的瓷片回收利用,然后再根据需要利用碎瓷技术打碎,镶嵌出各种妙趣横生的图案,这些风格迥异的瓷片被镶嵌组成一种既没有规律性也不具有暗示性的图案,对于废器物的利用以及艺术家对图案无规则的巧妙处理,使得作品本身产生了强烈的现代感。高迪的镶嵌技法在古尔公园的壁上创作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古尔公园完成于1900年到1914年间,艺术家属意于打造一个英式田园般的住宅区,建筑群蜿蜒的墙体上被嵌满了碎瓷片,这些碎瓷片由于来源的不同(破碎的碗碟、有着精致装饰性图案的瓷砖甚至是玻璃瓶的碎片)使得细心的观赏者往往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图一)。而位于古尔公园广场脚下的百柱大厅中的壁画更是将镶嵌工艺的美丽和新奇演绎得登峰造极,作品中各种玻璃与陶瓷组合成了各式灵动的图案,它们成为宁静大厅中的正真精彩所在(图二)。

高迪在镶嵌壁画中的缤纷色彩组合也是极其令人称赞的,他认为,无论在何时装饰物上都应该被染上颜色,因为大自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颜色,植物界、动物界、地质学、地形学中的等等一切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因此任何一种建筑元素都应该被染色。康定斯基认为:“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恰当的表现价值,在不画出具体形象的情况下亦可以创造出有意义的真实。”这句话充分说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官的刺激能够引发人的内心活动,在视觉的联想作用下,不同的色彩亦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高迪运用色彩赋予建筑生命,他根据个人的直觉来运用这些五光十色的材料,高迪经常站在施工现场高声指挥工人们为建筑物镶嵌彩色碎瓷片,他亲自标明每块区域基本的色彩差别,再由工人把同色调的碎片镶嵌上去。据一位工人的回忆,这项工作对于已经习惯于制作固定图案的工人来说并不容易,他们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同那些斑斓的色彩打交道,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常常需要把一整面已经拼好的碎片取下来重新制作,直到达到高迪要求。

为了满足其梦幻式造型的需要,高迪还将原本结构固定的建筑视为柔软可塑的形体,这进一步使镶嵌艺术由平面变为立体,材料的张力被发挥到了极致,如他在巴特罗公寓(1904—1906年)的阁楼屋顶的镶嵌作品,玫瑰色的瓷砖像鳞片般排列,与屋脊上的球形和柱形瓷砖结合在一起,令人联想到了恐龙的脊背,而整个建筑立面亦被彩色的碎片所覆盖,打破了建筑表面的平整感,呈现出凹凸不平的视觉变化,再加上窗户上的彩色玻璃镶嵌纹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在高迪的建筑中得到恰当的利用,由于陶瓷、玻璃等镶嵌材料对光的反射不同,带来了色彩与肌理的极致美感。自然天成的装饰物营造出一段充满幻想的梦境,整个建筑因此得到了一种诗意的升华,一位路过此地的英国建筑师曾称赞道:“这座房子犹如从格林童话《汉斯和格莱特》中钻出来的一样。”(图三)还有米拉公寓(1906—1910年)的天花板,艺术家用石膏在天花板上塑造出各式各样起伏,令人联想到被风吹皱的水面上的阵阵波纹,鲜花的花瓣,抑或是章鱼的触须,石膏包裹着装饰,又好似波光粼粼的水面(图四)。

艺术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与敏锐的感受力把传统的镶嵌技术带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来,为镶嵌壁画找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将镶嵌壁画与建筑融合为一个独特而统一的艺术品,与此同时运用彩色碎陶片进行镶嵌也成为高迪式装饰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2. 超现实主义街头“涂鸦”

早在洞穴文化时期,便有了关于人类涂鸦的痕迹存在,人们在岩壁上留下类似符号的形状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琐事。涂鸦艺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街头帮派文化,起初是帮派青年通过“做记号”的方式来划分属于自己的领地,随后这种被称作Tag(签名)的方式逐渐蔓延开来。一些社会边缘人士、黑人、叛逆的青少年借由涂鸦手段来宣泄个人情感,因此这时的涂鸦艺术完全展现的是个人本能性的自发性需求,创作者并不会去关心作品是否被读懂。到了70年代,街头涂鸦开始变的有影响力,纽约的“地铁艺术”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涂鸦艺术通过美国文化的传播很快扩散到欧洲其他各国。同时也由于涂鸦艺术的盛行,各国政府每年都要斥巨资来清理墙面,涂鸦一度被列入非法行为。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涂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对于他们来说街头涂鸦意味着一种自由表达,一种对体制的反叛,亦是一种公众可以随时随处获得的视觉娱乐。

在涂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新的技巧被不断创造出来:“徒手绘制”应该是最为传统的涂鸦手法,作画时可以运用炭笔、粉笔、马克笔等一切传统的绘制性材料,但由于绘制过程耗时较长,又要时刻小心警察的出现,创作者一般会选择在相对隐蔽的地方创作或经过长时间的提炼与练习之后,运用熟练而简洁的手法进行绘制。除了传统的徒手绘制手法所用的笔,喷漆则是涂鸦者乐于运用的创作工具之一,一般喷漆被用来制作大尺寸的Tag(比如泡泡字或有3D立体字)或带有漫画风格的涂鸦,各种颜色艳丽的喷漆为涂鸦艺术带来了更多年轻与狂放的气息。“纸膜涂鸦”则是通过把创作好的图式制作成模板,然后运用喷漆把图样喷到墙面,通过纸膜的制作我们常常可以得到一些简洁而精致的图像,利用纸膜进行涂鸦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强烈,创作者还可以通过多个图层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图像,比如说有许多艺术家就运用纸膜进行具象的涂鸦创作,在这种方式作用下,一些鲜明的形像迅速占领了公众的视野。而“贴纸式涂鸦”则是一种对环境破坏相对较小的涂鸦方式,艺术家将传达信息的图样以手绘或纸膜喷绘的方式喷涂到纸张上,再把图样剪下来黏贴到墙面,但由于材质的原因,这种做法保存的时间也会相对较短,有些欣赏者还会小心翼翼的把一些制作精美的贴纸作品揭下来自己收藏。

80年代以后,街头涂鸦因为其直白而有效的呈现形式,逐渐开始被公众接受。很多在艺术学院中受过正规训练的艺术家也加入到街头涂鸦运动中来,比如美国的涂鸦艺术家基斯·哈林运用简约而有力的线条在街头勾勒出许许多多深入人心的形象符号。高质量街頭涂鸦的出现,亦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开始关注到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而合法的涂鸦地区的出现,为原本边缘的艺术创作赢得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由于街头涂鸦艺术存在时间的有限性——从艺术家创造它为开始到它被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销毁为结果——决定涂鸦艺术必须依靠大量新的作品来维持的命运,这使得街头涂鸦始终保持着一种鲜活的态势。到今天,街头涂鸦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公共艺术,被视为西方街头文化的代表,流行文化元素的融入亦使其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姿态,一些艺术家也开始运用涂鸦的手段在街头进行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

许多街头3D地景画家就是借用涂鸦的手段融合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艺术成就,在街头创造出超现实的世界。3D地景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二维平面上模拟出三维立体空间,而这种艺术效果一直以来都是视觉艺术创作的焦点所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一大进步就是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很多建筑师和艺术家更是运用这一原理来摆脱现实空间中的限度,早在十五世纪意大利人蒙第菲罗就在自己的私人图书墙壁上画上书橱、门、窗,营造出宽阔、明净、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氛围;而一些天顶壁画的创作者则利用物体的变形来营造视错觉。在这些灵感的影响下,地景画凭借平面透视的原理制造出视觉上的立体效果,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不受场地的限制自由发挥,根据场地所处的环境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运用粉笔或喷漆等材料将夸张、不可思议景象涂鸦至街头的地面。3D地景艺术之父库尔特·温纳钟爱古典神话和宗教题材的表现,他曾放弃在美国宇航局进行太空景观漫画创作的工作,移居至罗马研究大师作品。他从17世纪的教堂壁画和雕塑的变形中获得启发,掌握了一种制造高度视幻觉的技巧,在他的作品中透视关系都经过了严密的几何运算,当观者站在一个特定的观看点时,即可以获得极其逼真的场景感受,在他的作品中:绘制出的塌陷会让人产生仿佛要跌落的危机感,而绘制出的形象则似乎要从地面上“跳出来”。同时,由于地景画制作场地的开放性,使观众可以观赏到制作的全过程,当细腻逼真的幻觉景象慢慢呈现出来时,众人往往唏嘘不已。作品往往展现出一种诙谐、幽默的超现实效果,这种娱乐精神与震撼性的视觉效果很容易使观众为之动容,获得他们的认可和喜爱。3D街景画的出现亦打破了大众文化与传统艺术的隔阂,一些绝不可能发生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公众眼前,“欺骗”了无数路人的眼睛,现实和幻想变得密切相关,使得一些平淡无奇的街道获得了新生(图五、图六)。

而巴西街头艺术家Andre Muniz Gonzaga则受街头废墟与墙壁纹路的启发,大胆地进行超现实的想象,涂鸦出的局部与自然或人为情况下遭到破坏的墙体进行了巧妙的组合,呈现出一张张充满意味的脸孔,给我们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挣扎、扭曲和无奈。艺术家运用涂鸦的手段去揭示和质疑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文化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并希望在批判的过程中帮助公众完成一种新的构建。相信经过的路人一定都会被艺术家细腻的情感所打动,这些涂鸦作品或许进入商业领域,或许进入美术馆,但更多的街头涂鸦者则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带给路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或些许思考(图七、图八)。超现实主义街头涂鸦以一种反中心、反权威的视觉语言成为大众文化中活跃的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使超现实主义艺术以一种最廉价、最直白的方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中。

结语

就艺术而言,内容决定形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选择何种技术或表现形式应当由它所要表达的观念所驱使。而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不能被动地迎合公众的口味,亦有责任向公众展示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新的视觉空间。在超现实主义实验性精神的引导下,艺术家将传统技术中的“镶嵌技术”与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涂鸦手法”融入到超现实主义壁上艺术创作中来,不仅带来了新颖的表现形式,也为空白、沉闷的建筑表面带来了生机。无论是建筑大师高迪的镶嵌壁画还是街头艺术家的超现实主义涂鸦,他们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技术手法创造出与自己的幻想最为接近的世界,这些艺术品把周围不同性质不同空间的景物变成了浑然天成的艺术世界,既增加了场景的可阅读性,又摆脱了原有的空间限制,使公众能够享受到更开阔、更和谐的空间氛围,也使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延伸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空间中,最终艺术家个人的独特世界变成了普通大众喜爱的艺术作品。超现实主义壁上艺术创作通过与公众产生的心灵上的交流,实现了与自然、生活、世界的沟通,使艺术的欣赏和研究不仅是生动的、有趣的,更是富有启迪性的。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1] 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0年版。

[2] 时洁芳:《远近》,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版。

[3] 亚利山德安:《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李长俊译,红蓝彩艺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一年。

[4] 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王莹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年版。

[5] 《艺术世界电场:超越超现实特刊》,上海人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3年版。

[6] 徐志坚:《走进壁画 壁画创作与设计》,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1年版。

[7] Philippe Thiebaut:《高迪 富于幻想的設计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8] 帕克·阿森修:《达利与高迪》,谢建容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蒂茨娅娜·康特莉:《安东尼·高迪》,王宝泉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10] 孟瑾、方二: 《涂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陶瓷装饰艺术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