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

2023-09-22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第1篇

像上海很多中小企业,有不少是韩国的、日本的,一看赚不到前马上不干了,这要想改变的话,恐怕有一定难度,主要措施可能是目前在营业的,通过放松银根、减税等措施,使这部分坚持下来的企业,让他们首先生存下来,如果这个做到了,不致恶化,那么形式经过一年或者半年之后,形势会好转。

金融危机的中国机遇

从我对各方面的了解,这次美国经济问题对我们国内经济情况影响很大,一方面在出口领域,我们知道我国贸易顺差接近一多半,主要来自于美国,如果对美国出口市场出现大的萎缩,理所当然会对我国出口驱动经济的轮子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一些金融领域,涉及一些购买美国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债券的影响比较大,近几天大家也能知道,披露出来中投在美国的亏损非常大,这些都是我们国内的损失。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近期也一直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些研究,我感觉应该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总的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我想可能反而是一次大的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有几个背景大家可以一起探讨。第一个背景,包括美国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以及对我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措施,虽然很现实,但是我想只要外面环境允许我们以正常行为规则发展的话,我想中国是相当充裕的。短期内可能初级性的加工产品出口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时候反而可以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只要在这种外围市场情况下有这种趋势,我相信国内中小企业,包括大企业肯定能做好产品的升级换代。当然可能需要时间的缓冲,这就引出第二块问题。从中央以及各方面,宏观决策层会很好的把握这个时机,同时争取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包括大型出口商,都会提供缓冲的时机。

我们仔细看一下就可以发现,今年7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开始停止,而且出现了适度贬值,这就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这一点可以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防止了8月8日美元大幅度升值给我国汇率改革带来的冲击。我们可以翻阅历史发现,很多汇率改革的国家,包括日本,包括韩国、德国,从历史来说都可以发现,往往在汇率改革的第一阶段,当该国兑美元从升值转向贬值,大部分会出现致命冲击,日本、韩国、德国都经历过。我们国家,从各方面横向对比来说,应该是第一例,就是使美元反向升值对于人民币反向贬值交错的风险,我觉得产生很大的缓冲释放作用。近8月美元大幅度升值,包括国际上石油、农产品价格等大幅度暴跌情况下,我国汇率反而比较稳定,这点在我国汇率改革路上是里程碑;第二个作用,我们也知道这个时期人民币升值减缓,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可以说给了一个很大的缓冲作用,一个喘息之机。我在这里也是对中小企业的一个建议参考,就是到年底之前,人民币会控制到目前的升值幅度之内,只要国内不出现大的金融动荡,可能人民币还会有略微贬值的过程,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安排第四季度出口生产,大的汇率政策应该会对中小企业有个好的参考价值。

众所周知,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受到了什么影响?对我们而言,中国企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

首先,对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侯玉成表示,美国本次金融动荡最终转化成危机,是由价格泡沫所引起,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美国将问题转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过渡膨胀,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近年,美国的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导致经济发展较快,但其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是以价格不断上涨来支撑它整体总的经济发展局面。正是因为这一点细微差别,导致一旦某个领域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价格体系崩盘。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施慧洪博士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国的金融机制,即信用衍生产品,普通的债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预期的,衍生化后,本金变化了,利率也变化了。如利率可以与汇率挂钩,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挂钩,这样就使风险更加扩大化。尤其是期货,利率一高,亏损的数字就成了天文数字,这使整个经济分为两极,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亏损,经济体系就无法平衡。

面对这种局面,目前各国政府都在尽力挽回金融危机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侯玉成表示,包括现在欧洲、美国所有的注资,包括成立各类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让市场稳定,整体在根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动作,目的就是各国央行联合起来,给市场信心,先让金融系统稳定,让实体经济正常运营。

谈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前的影响,侯玉成认为,其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连杰表示,在中国目前自主动力并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在产业升级和行业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出更强有力的企业。另一个层面,刚性的内需支持的行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内需增长并不快,但是这种增长基本是刚性的,不会突然变成负增长,比如农业、快速消费品,这些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侯玉成认为,在目前经济局面下,可以在稳定或者尽可能减少出口影响基础上加强对内需的关注,从近期召开的党代会可以发现,内需的启动,或者内需的制造,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大的经济政策方向。而对于农业甚至与农相关的整体领域,可能是我国未来加强内需发展的一个点。下一步我国很可能在科学、技术行业给予适当扶持和推动,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试图从这个领域制造出新的消费热点。

对于什么样的行业在这次危机中能够很好的发展,企业如何在这次危机中全身而退?各位专家对中小企业提出建议:

侯玉成: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变和提高。今年乃至未来,靠过去单纯的密集性、低成本生产模式会逐步遇到发展瓶颈,这需要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准备,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业技术需要进行提高和准备。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一些经济和金融领域熟悉的人才,做一个必要的配备。

连杰:谈到中小企业发展有一点要提出,就是中国金融环境。在中国金融环境整体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下,金融行业是有机会的,金融行业将来也会产生很多种小企业,有可能也会生活的很好。投资公司选企业,在实务中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是行业空间,即使排名第一,但行业中只有一百万的生长空间,是不考虑的;第二是行业壁垒,这是限制竞争的因素,设计壁垒让后者无法追赶,甚至不能轻易进入这个领域竞争,这就很有价值了。

对于中小企业转型的问题,施慧洪认为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应政策,否则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起来非常被动。而侯玉成认为,中小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发展着手,不能把发展希望完全寄托在国家身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企业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

最后,三位专家谈到我国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何时突围时,表示:目前局面下,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包括非洲市场、欧洲市场,甚至亚洲市场,通过危机的锻炼,来提高与国际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等,不断提升自我实力,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止,机会终究会到来。 是机会?——可能给中国带来机遇

瑞士银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蔡洪平:“对中国而言,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意味着机会。我们不要把中国的经济问题和美国挂钩太多。中国是一个经济结构非常坚固的国家,具有庞大的市场和需求,同时也有资源。这个时候,美国反而给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光大集团董事长、银监会前副主席唐双宁: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机构如果看得准,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反向操作,出手收购境外金融企业,借机进入美国华尔街。唐双宁指出,对手的失败就是自己的机遇,本次金融危机能够促使美国金融机构收敛,中国金融机构的话语权将有所加强。[详细]

专家观点: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的机会: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化,讨论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声音越来越大。专家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将是中国的机会。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的最大机会是要认真研究,吸取教训,并不是说危机使美国的金融资产便宜了,中国企业可以去抄底,大赚一笔。

是挑战?—— 经济形势可能更严峻 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法国巴黎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兴动认为:“华尔街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并不小,而且这个冲击可能意义深远。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还在发展,并没有结束,而这对中国来说,是祸绝不是福。因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可能会有更多的国际资本涌入中国,这会对中国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中国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投资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另外,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并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中国的出口可能进一步下降。”[详细]

不是贸然收购的时候:对于华尔街目前的局面,中国一大型券商高层坦言:“现在可不是国内机构走出去的时候,一旦出去可能会片甲不留,……中国目前还成不了国际社会并购的主流。”

他认为,仍在动荡中的华尔街可能会经历一个重生的过程,其间相关的交易法规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不确定因素太多,“目前根本看不清楚,金融危机影响力也肯定没见底。”如果在这种看似便宜货满地的时候仓促出手,贸然进行收购行为,一旦接手可能发现有更多的窟窿等着补,那时候想抽身都来不及。[详细] 美国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如果得到国会通过的话,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救市行动。不过,美国大量发行美元,可能会使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恶化,加大中国未来的通胀压力。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继续延伸,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为密切关注的焦点。知名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美国救市不仅会使美国面临10%的财政赤字,而且会给增速放缓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压力。

澳大利亚增加150亿澳元拨款抵御危机法国将于12月4日公布救市方案 保经济增长是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 英国减税200亿英镑

存贷款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 中国 日本经济七年后重回衰退阶段

9月15日,美国巨型证券公司“雷曼兄弟”倒闭,犹如一场海啸,引发全球金融系统动荡。美国政府不得不动用“国家权力”,处理危机,消化金融“孽债”。其出手之重,已不再顾及“市场情面”,预示着美国版“金融资本主义模式”迎来了逆转的时代。美国一向自诩是在金融马背上长大的牛仔,特别是二战后,长期把持国际货币和金融体制,聚敛财富,行使霸权,支撑美国经济繁荣。但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危机不断,捉襟见肘。自1987年8月上任到2006年1月退休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19年,竟然处理了12次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足见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动荡。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事实上暴露了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的破绽。

首先,美国主导的“资金游戏”面临极限。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撒切尔和美国的里根政权掀起“新自由主义”潮流,推动金融自由化。1999年美国颁布新银行法,进一步放松了金融管制,金融经营模式的“分业管理”被打破,“混业经营”大流行,形成了“ 裁定型金融运作模式” ,即利用市场定价的扭曲,通过“低买高卖”,套取高额利益,展开“资金游戏”。而随着市场参与者增多,价格体系日趋均衡,游戏利润率下降。为扩大利润空间,美欧等巨型金融机构大肆“创新金融技术”,编制金融衍生商品,人为制造“虚拟的金融世界”。如以“次级贷款”的债权为抵押,整合、分割、编制成一系列的证券化商品,并通过层层分割、再编制,衍生出更多的虚拟金融商品,销往全球。这个过程被美国吹捧为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也被视为分散金融风险的最佳手段。问题是,金融风险犹如电脑病毒,不会因分散而消亡,相反,其不断分散的过程,恰恰演变为病毒扩散的路径,一旦在某个环节病毒发作,必将侵染整个系统。这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不断深化、扩散的根本原因。

其次,美国市场评级体系改革滞后。无疑,金融衍生商品的发展,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美国的金融改革并没有触及市场评级机构的垄断格局,当年靠“政府订单”扶植起来的评级机构依然垄断着市场,导致评级市场“道德缺失”,金融风险被掩藏,酿成病毒广泛扩散。

第三,美国金融体制存在结构性失衡。美国的新银行法仅仅扩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权,结果出现了金融机构集团化,金融产业大扩张,金融权力大膨胀。而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财政部等,依然按照传统的格局“各司其政”,给金融产业留下了三不管的空间。

第四,最惨痛的教训是“规模=安全”让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金融改革中,美国政府认为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越安全,因此,积极掀起金融机构并购浪潮,形成了巨型金融集团垄断的金融产业格局。如,美国前三家证券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均超过1万亿美元,堪与中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媲美。 而雷曼兄弟公司的纯债务就高达6130亿美元。显然,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用事实击碎了“规模=安全”的定论,也让美国政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重新认识到规模过大对金融系统的破坏性。

金融市场化与产业化,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必修课,关乎民间储蓄能否有效转化为民族生产力的蓄积条件,更是确保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制度条件。随着中国贸易发展,经常收支顺差连年扩大,“中国资金”、“中国资本”日趋国际化,金融改革与开放,成为确保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第2篇

近段时间, 金融全球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金融主题从事的金融活动, 如果超越了国家的界定就是金融全球化。像金融机构、市场、业务、资产和收益等等都有了趋向全球化的态势。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和过程,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之一。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具体而言,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金融全球化, 金融业在国与国之间的发展, 即跨境发展正在迈向一体化的进程, 全球的金融活动将日益密切, 风险发生制度也日趋与其紧密联系, 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经济全球化需要金融全球化的助力, 需要其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无论是拓展范围还是加深程度, 金融全球化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金融在发展的着几十年时间里, 金融全球化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显著的标志性特征。

当然,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当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发达国家和一些跨国建立的金融机构,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当中, 他们是主要的受益者, 也制定着金融全球化的规则。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其一, 发达国家相较之而言都拥有雄厚的资本和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其二, 更为完备的调控手段和高水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三, 规模较为庞大的金融机构都以发达国家作为基地, 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也主要由此提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是发达国家, 所以这些规则总的来说是在扩大发达国家的利益收益。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为其创造一个优势环境, 反而处于一个滞后并且被动的境界, 对于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能享受的部分极其欠缺, 相反其受到的金融全球化冲击却十分明显。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有着许多的影响因素, 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跨国生产关系, 互相之间的贸易行为, 投资活动等有实体的经济因素以外, 还有一个为金融全球化提供微观组织基础的因素, 也就是跨国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展与全能化运作。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当中, 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和互相之间的竞争力为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 发达国家就率先走上了金融创新的道路, 这些创新不仅仅包含了制度上的创新也有金融工具的创新。这些资本涵盖了长期投资的资本和短期的投机资本。截止至目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市场中, 国际投机资本越有7.2万亿美元, 其占了全球年GDP的二成。

2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利于引入外资

金融全球化对于中国向国际市场引入外资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这就会让国内的工业化进程得益。相较之发达国家, 中国的发展相对落后, 资金短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而工业化进程如果要加快, 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以及开发更先进的技术。这个时候外资的引进相当于解了国内市场的燃眉之急, 缓解了资金短缺的当务之急。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拓展, 更多的资金流入中国的市场, 这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兴技术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流动。

2.2 利于学习国外优秀经验

中国在金融活动发展方面处于落后的位置, 很多发展都没有有效的经验可供参考, 这个时候金融全球化就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发展经验, 让我国的金融发展效率有效提高。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很早就建立了市场经济, 金融体系也已经趋于完善, 对于金融活动中的风险也已经建立更为完备的风险控制机构。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借鉴的大好机会, 金融全球化还为国内外的金融业提供了竞争力, 这些良性竞争会促使国内的金融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跟上发展的步伐, 不断创新, 节俭成本, 提高效率,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

3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

3.1 中国民族金融业的生存压力增加

对于中国自身而言, 参与到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是十分符合长远发展的计划的, 然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仅仅只是出于劣势地位, 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还不长, 金融体系也处于起步阶段, 金融业在盈利能力总体偏弱的情况下又没有完善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 甚至很难抵御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这个时候如果国外的金融机构大规模引进, 本来就处于劣势地位的本土金融业就会大受冲击, 生存的压力也会增加, 整个金融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3.2 为国际游资制造风险提供了条件

金融的自由度与开放度是国际游资能否形成的重要条件。虽然金融全球化对于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 可以扫清一些障碍, 让资本从两国之间的流动更为快速, 从两个市场间自由流动, 这些都是积极的影响, 但由于金融业的资本流动受到逐利行为的驱使, 国际游资会将我国的利率和汇率放开管制之后金融产品的价格上下浮动, 加剧了套利和套汇的行为。国际游资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 国际游资具有投机性、逐利性以及高风险性的问题存在, 而金融全球化并没有风险约束机制的存在, 这就让国际游资在各个市场间活跃的同时, 让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增加, 不稳定性也日益凸显,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面对国际游资大量撤走的风险, 这将会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造成极大的伤害。

3.3 加剧中国经济泡沫化

信贷机构的管理一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再加上银行内部的控制也十分薄弱, 风险评估制度得不到保障, 信贷资金分配问题就随之出现, 许多都流入了高风险部门, 这就导致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大大增加。利率的变动又总是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会让银行的支出利息比利息收入的增加更高, 存款利率在增长的同时使得银行的存贷利差大大减小, 银行的收入就随之减少。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例不难看出, 过去二十几年间, 国际市场筹得的大量资金被投入到房市与股市中。国际投机资本也顺势而入, 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 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迅速飙升, 甚至到了泡沫经济的情况, 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3.4 给中国的金融监管和调控带来挑战

金融资本可以在各个国家之间, 各个市场间自由流动得益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但是由于金融资本的流动出于对利益的追求, 国际范围内许多的资金开发过度或者被无序利用, 金融投机性更是日益显著。当下的金融工具尤其是交易的工具逐渐发展, 完成巨额交易的速度逐渐增加, 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大额的交易, 而资金的往来和去向问题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给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调控带来了巨大挑战。

3.5 金融全球化与各国货币政策的冲突

金融全球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全球性的货币政策支持, 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会被削弱。一旦外部大量资金在短时间引入新兴市场的国家当中, 原有的资金平衡会被打破, 通货膨胀等问题随之出现, 这就让许多国家应对此问题时选择将利率提高, 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适时实施。然而, 这些举措会让更多的外国资本流入, 会导致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问题。

4 中国金融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市场主体和竞争机制

市场的主体建设是一个基础性问题需要解决, 除此之外, 竞争机制的建立也有利于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冲击。中国金融的竞争能力有待提高, 这就要求国有银行建立起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 当外部的治理和内部的治理相互结合, 在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冲击时不至于站不住脚跟。

4.2 加快国有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步伐

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也需要一定程度上进行转变, 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主要需要向两个方面进行转变, 其一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体制;其二是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进行提高。歧视性的政策应当被取缔, 市场的准入标准适当降低, 统一的市场监管原则需要尽快成立, 并严格执行, 鼓励各个类型的金融机构有效竞争, 增加创新的比例,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此, 我国想要增加金融创新就需要建立鼓励和约束的机制, 明确产权问题。

4.3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为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冲击,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需要进行革新。首先是金融监管政策的方式与基础。金融监管的方式要以法律作为基础, 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对于金融的监管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尽量减少行政命令式的监管, 直到取缔。而目前中国金融的监管多数重视合规性和轻视风险性。见过多数偏向于事后化解, 这是一种较为陈旧的被动模式, 而且有着较高的成本。其实一个有效的风险监管应该更注重于事前的防范, 这不仅仅可以避免遇到风险的损失, 还能节省成本。金融风险的预警应该作为金融安全的首要任务, 然而在我国, 如何实施金融风险的预警关键在能否建立风险预警的完备体系。金融活动渗入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 因此, 金融活动会遇到的风险是多方面和极为复杂的。加强金融活动的监管力度, 对于金融风险更好的进行防控, 需要社会各界引起关注。

4.4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提高中国的金融监管水平

中国的金融监管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要提高自身的水平就需要对于发达国家有效的监管体系进行适当借鉴。加强国际合作进行金融监管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参加金融监管的国际性组织, 进行监管的多方位合作, 对于跨国的金融机构进行联合监管。对于国外优秀的金融监管机构要加强交流, 增加信息的交互, 对于和监管条件相悖的外资企业要坚决抵制。对于国内外的资本交流建立起动态数据库, 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数据流通和信息交流。

摘要:近段时间, 金融全球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金融主题从事的金融活动, 如果超越了国家的界定就是金融全球化。像金融机构、市场、业务、资产和收益等等都有了趋向全球化的态势。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和过程,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之一。经济全球化需要金融全球化的助力, 需要其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无论是拓展范围还是加深程度, 金融全球化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金融在发展的着几十年时间里, 金融全球化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显著的标志性特征。

关键词:全球化,金融创新,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 邱双霞.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 李新安, 熊士江.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3.

[3] 刘轶文.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第3篇

摘要: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经济虚拟化是推动当代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两大根本因素。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美国债务自循环累积机制,制造了全球流动性膨胀并推动了全球经济虚拟化,进而使金融不稳定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首要因素。基于这样的背景,各国政府为维持金融稳定,对危机中的金融市场施行系统性干预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并且政府干预的深度正在不断加深。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政府干预

文献标识码:A

次债危机的蝴蝶效应使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彰显无遗,世界实体经济的前景也变得扑朔迷离,金融与经济安全问题尤为紧迫地摆在各国政府面前。政府是否应对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救助,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广泛争议。如何理解本次危机中的政府直接救援行为?笔者发现在众多关于金融危机和政府干预问题的传统文献中,缺少对现代金融危机形成机制以及干预政策演进的总体研究。本文拟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以及经济虚拟化的视角对此做初步探索。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推动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各国虚拟资本的比重也大幅攀升,虚拟经济逐渐呈现出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的趋势,而金融危机的形成与虚拟经济范畴、金融自由化以及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关系则越来越明显。当代经济虚拟化和全球不均衡的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矛盾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背景因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其发生机制和影响范围已不同于以前的金融危机,我们需要在不均衡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经济虚拟化这个背景下,来研究政府干预金融政策的演进。

传统研究常常把金融危机划分为银行业危机、证券市场危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但经济虚拟化之后,规模庞大的投机活动导致资金在债市、股市、汇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收藏业市场之间循环流动并将它们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此情形下依据发生领域区分金融危机的研究方式不再适用,因为这样的划分模糊了现代金融危机中各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和整体性,割断了现代金融危机与虚拟经济整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7年次级债危机中,金融危机的形成背景更为复杂,通过杠杆撬动的资金链条明显被拉长,各种新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发展已经跨越了银行、证券、房地产、汇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界限。

2007年次债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但迅速蔓延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了较强的冲击,全球金融系统都受到重创。很多学者认为次债危机表明全世界在给美国买单,为什么美国的次债危机能迅速扩展到全球,而且还使得全球投资者一起承担损失?这就牵涉到美元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确立了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为摆脱经济滞胀和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推行了金融自由化,这个过程是在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下发生的,美国和欧盟获得了世界货币体系的主导权。以强大的国际化货币为基础,美国国债及相关资产成为其他国家重要的外汇储备资产,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不断地从其他国家获得低成本,甚至是无偿的资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需要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而采用高频或低频盯住美元、欧元的汇率政策,其国内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深受影响。这些国家都持有大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债券和货币作为外汇储备。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开放,但实行盯住国际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容易过度负债,特别是短期债务存在过高的风险,即存在“原罪”问题;而依靠对外贸易实现经济高增长,带来大量顺差的同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则会出现“高储蓄两难”问题。对此笔者认为:第一,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已经涉及各金融领域,迫切需要从虚拟经济这个综合的视角来审视当代的金融危机;第二,由于金融自由化推动带来资本流动的全球性,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具有的支配性,我们必须在全球视野下来考量金融稳定的实现。

二、经济虚拟化与全球不均衡的货币、金融体系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虚拟经济时代,经济虚拟化的核心就是货币虚拟化以及通过资本化的虚拟资本创造。

(一)货币虚拟化与经济虚拟化进程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最终与黄金脱钩,当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国家的货币用贵金属作为其价值基础的时候,货币就完全虚拟化了。由黄金的非货币化和自由主义推动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欧美国家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为全球范围的经济虚拟化开启了大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对外提供美元的主要途径是经常项目逆差。美国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用美元买回各类资源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其他国家再用出口这些资源和商品换回的美元现金购买美国的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当这些债务到期时,美国会用包括利息在内的更多美元现金偿还其债务,这些美元现金最终还会购买美国的金融资产或存入美国银行。美元现金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又通过金融账户流回美国。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从1982年的55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6年已经达到8115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约148倍,任何国家的GDP和实际资产都不会有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一方面消费了别国的资源、商品、劳务;另一方面却在境外留下了越来越庞大的美元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美元向外过度提供迫使欧元和其他国际货币也加入了过度提供的行列,这导致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膨胀,并加深了经济的虚拟化发展。

(二)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矛盾与流动性膨胀——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

克鲁格曼等都阐述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汇率不稳定与金融危机问题;刘骏民提出,由于作为国际货币美元的过度扩张引发全球流动性膨胀和经济虚拟化,进而导致全球金融风暴不断出现。由于美国具有世界货币地位,所以其国债发行机制缺少控制,美国向全球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美元,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各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元资金,各国外汇储备机构也管理着大量的美元资产。这些资金必然要在全球寻找投机或投资机会,进而在各国间大规模流动,造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

次债危机使世界货币体系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再次被放大,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前特里芬阐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核心货币国家存在丧失汇率独立性问题,即一国向全世界提供世界货币的同时,该国不能独立制

定汇率政策。特里芬预见性地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面临汇率调整的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30多年后,我们发现黄金一美元本位制被美元本位制所取代。“特里芬难题”很好地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但是,美国在1973年实际上逐步确立了美元本位制后,就确立其在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主导地位。而美国在其“最初、最大金融违约”后,也就打开了全球资金的闸门。通过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虚拟经济部门,美国从全球吸收资金,推动了本国虚拟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虚拟经济成为其缓解资金流动冲击的泄洪区和蓄水池。这样美国就通过虚拟经济和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手段,既推行了美元本位制,又具有了影响主要汇率水平的能力。从理论上讲,只要货币主导国家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就能够维持,对其虚拟资产的投资就被认为是安全的。那么美国的财政赤字就可以维持,美国可以持续享受这种优势地位带来的种种好处。而其汇率调控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协调,并且这种汇率调控政策成为美国经常采用的另一种工具。

但是,不论美国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还是欧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都存在这种危险——即一国或区域货币充当世界货币,会刺激该国或地区虚拟经济(主要是债券、股票和房地产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度发展——价格过度膨胀和规模扩大同期出现。因为其他国家将该货币作为外汇储备,在没有更好的投资领域时,会将该储备货币投资回货币发行国,通常是购买国债、股票、房地产等资产。这种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进一步刺激该国货币过度发行,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矛盾成为全球流动性膨胀和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根源。这种货币发行与负债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才稳定,但是发行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及其发行冲动必然使这种货币发行不能与全球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一个均衡的水平,这种失调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我们也知道一旦其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偏离实体经济所能支撑的限度时,虚拟资产价格崩溃,进而出现金融机构因为风险失控出现资金断流时,大量过剩的资金却流向别的市场。因为纸币最终是不能退出市场的,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如果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危险就始终存在,类似次债危机的情况就会在未来不断发生。

三、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政策的演进

虚拟经济论基于非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经济虚拟化,探析政府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进行救助。以下具体的分析仍然在政府干预理论的基本框架内进行。

(一)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缘由与目标

在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虚拟化进程中,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杠杆活动的泛化使得金融链条更加复杂。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金融市场开放,又在国际范围内打破了金融市场和国家金融界限,结果在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国际金融资产的比重在增加,并且金融链条被延长到全球范围内。随着这些形势的发展变化,政府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的基础理论也随之演进。

新古典经济学对政府干预范畴的界定,是基于市场失灵的认识,主张政府在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青木对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可以对比的对象。青木在对政府作用的描述,基本源于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强调政府在市场拓展、产权制度建立、规范和保护、提供公共产品、补充价格机制等功能。

但从当代金融危机的发展来看,金融危机不能主要依靠市场来自行解决,政府必须进行救援。在实践中,早就出现了政府在危机中对金融市场进行救助的活动。正如上面所分析的,现行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矛盾,造成了全球流动性膨胀、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虚拟经济发展间的复杂机制,改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结构,加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传统理论认为是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影响着金融稳定性。现在看到的是金融不稳定与非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息息相关,进而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不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一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不可能不受国际货币金融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缺乏国际金融监管和有效政策协调机制的情况下,不可能仅仅通过本国经济和金融机制来化解国际货币金融风险,而国际货币、金融因素会加剧国内金融脆弱性。所以,政府在维持国内金融稳定上具有重大的责任,这必然会超出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干预范畴。在实践中,政府对金融市场干预的深度也确实在不断加深,政府不断尝试保持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各种政策机制。

(二)政府对金融市场干预的演进模式分析

随着经济金融危机的产生,政府干预在不断深化。依据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这种演进从全球看形成了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经过了由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向政府干预逐步强化的发展历程。新古典理论主张积极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核心功能,尽可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认为正是政府政策造成了经济和金融的波动和危机。长期以来新古典理论所主张的市场失灵理论,被视为界定政府干预范畴的标准。但随着现代金融危机的发展,这个理论界限在实践中被彻底打破。在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中,作为最具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典范的香港面临国际游资冲击时,政府当局主动对汇市和股市进行最直接的干预,打退了国际投机客,确保了香港联系汇率体系和金融稳定,为香港经济的稳定作出了贡献。这一成功经验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政府在什么情况必须进行干预,这种情况下的干预是一种偶然?还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2007年爆发的次债危机再次暴露了现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现代金融危机是金融多种脆弱特性存在的必然结果。在这样机制复杂、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面前,各国政府根本无暇考虑这些直接干预在其主流理论中是否有合理解释,存在什么风险。政府需要尽快实现金融稳定才是眼前的重中之重。因为,金融体系一旦崩溃,整个经济将为此付出极大代价,重建信用体系和市场信心将付出巨大成本以及长时间的经济低迷。没有一个私人机构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责任,于是政府就被赋予了在短期内干预金融市场、保持金融市场迅速稳定并在危机后实现经济复苏的职能。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已经实施了稳定金融的直接干预政策。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以来,美、欧、日本等国进行了异乎寻常的大规模直接救助,如美联储就创新出了三种新型的直接救助金融机构的手段:定期贷款拍卖(TAF)、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PDCF)和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通过三种金融救援创新,美联储一是有效延长了给金融机构贷款的期限,二是扩大了抵押品范围(从传统的国债抵押扩展到AAA非机构债券

抵押),三是增加了流动性供给的对象(从传统商业银行扩展到一级交易商、大型投行、保险公司),四是有效降低了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获得流动性的成本。三大创新的救援机制彻底打破了长久以来美欧等国政府不对金融市场进行直接干预的“惯例”。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美欧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在不断扩大,从接管两大房贷机构,到雷曼兄弟破产后,美国政府提出7000亿美金的救市方案出台,这已经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最高形式。

第二种属于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演进模式,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处在向市场化转变的阶段,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对金融进行全面控制。虽然随着市场化改革,政府行政干预方式逐渐被放弃,正在向市场调控政策转变,但是政府依然对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控制力。例如大部分金融机构仍然具有很深的国有特征,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机制控制着多数大型金融机构的管理体系。另外,在中国具有浓厚政府主导色彩的金融体系中,政府实际上充当了信用担保人,所以在很长时期里,尽管商业银行坏账率已经超过新巴塞尔协议的标准,但是市场并没有产生任何恐慌。反观在现代金融危机频发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中,各国政府却不得不寻求实现金融稳定的良方。从这个角度看,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政府客观上维护了金融稳定,这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资本管制和汇率管理政策等,仍然对经济有很大的直接干预能力。1997年以来中国两次都避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这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政府还具有很强的直接干预权力。政府维持金融稳定、市场信用体系稳定的坚定信心和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次债危机中,我们看到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财政部也放下长期奉行的自由竞争市场大旗,进行大规模直接干预。在与虚拟经济密切相联系的现代金融危机中,如果任其发展,信用体系一旦崩溃,将不可避免地危及实体经济发展。所以,尽管政府干预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其积极作用却是显著的。

1998年以来金融稳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如果以是否实现了金融稳定为最核心的评判标准,那么政府在金融危机中短期内实行稳定金融的干预措施就是必要的。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让我们不得不对30多年的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虚拟化发展进行反思,也必须重新考虑主流理论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认识。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将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研究与争论总结为下面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继续研究:

(1)解决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内在矛盾的途径

这实际上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造成全球金融不稳定的最根本问题。蒙代尔、克鲁格曼、米什金、麦金农都在试图寻找消除或至少缓解全球金融不稳定的良方。但是,美欧发达国家积极推行了美元本位制、金融自由化和浮动汇率制度,掌握了国际金融决策权的发达国家总是强调金融自由化和浮动汇率的好处,却总是忽略美元本位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一国货币充当世界货币,该国总是存在过度发行冲动,这种过度发行总是掩盖在市场交易机制和虚拟资产价格膨胀中。发展中国家持有大量该国虚拟资产作为外汇储备和资产,而该国很便宜地使用其他国家的资金,并且常常可以通过汇率调控实施“赖账”。由于全球流动性膨胀风险和经济虚拟化使我们很难确定均衡汇率的合理水平。实践也证明,不能通过汇率调控来调节国际收支,例如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美欧日汇率调控结果是显著证据,日元兑美元汇率升高并没有使美国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各国就不能放弃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控制,保持汇率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经济稳定极为重要。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多元的全球货币体系,这是唯一的缓解途径,也就是本着“宽容、克制、合作”的精神进行多国间的谈判,以修正当前不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重建稳定、和谐、公平的国际货币金融新秩序。

(2)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不断推动金融监管机制的强化

在主流金融理论中通常不将金融监管视为干预,笔者认为新监管措施的出现就是对市场机制的再一次修改和完善,会对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应该考虑新监管措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任务是:“第一通过管理系统风险和预防市场欺骗行为以及经济犯罪活动,确保市场的有效运作;第二就是要保护消费者利益。”在1929年的大萧条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监管思想和监管措施也在完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些国家出现金融业务多元化发展,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中虚拟资产的比重上升,金融机构风险来源变得更加复杂。一些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使金融机构风险状况非常不稳定。因此,也迫使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由分业监管走向联合监管,并且越来越强调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效率。各国将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进行联合监管,如英国成立了金融服务局。当前金融市场监管强调风险管理,突出对信息披露问题,对金融交易行为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严格实时监控管理,监管当局通过制定财务会计标准,强制金融企业披露更详细和及时的财务会计信息,保证金融市场的信息透明。2001年美国华尔街财务丑闻的出现,说明需要更充分、更及时的信息披露,需要对金融主体和中介机构进行更严格的金融监管。

(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刺破资产价格泡沫?财政政策应该怎样发挥作用?鲁里埃尔·鲁比尼和亚当·波森的两篇评论性文章,代表了关于这一问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主张央行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刺破资产价格泡沫,后者反对这种观点。尽管,在理论上还无法证明哪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此的关注表明,这个问题已经不可回避。客观上,美国货币政策也开始关注资产价格波动问题,越来越多的政府意识到需要对虚拟经济发展作出调控,虽然保持资产价格稳定还不是货币政策的干预目标,但是正在被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明确表示,今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资产价格问题将被认真考虑。政府政策关注资产价格实际上就是通过政策信号引导投资者预期,间接影响资产价格。对于次级债危机的形成,多数经济学家和格林斯潘本人也承认,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次债危机的救助,充分显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当局所处的两难境地,美联储如果继续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会加剧通胀;如果为抑制通胀,加息或收紧货币供给就会使金融危机继续恶化,抑制经济增长。

(4)政府是否应该充当最后贷款人,对金融市场进行直接救助

最后贷款人问题一直因为具有明显缺点而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不同危机情况下最后贷款人作用的研究,建立最后贷款人机制后,关键是决定在什么

状况下应该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目前从理论上还没有任何研究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在实践中已经有了很多有用的案例。

香港政府一直奉行对经济不干预的政策,所执行的自由经济政策被认为是香港多年来成功的基础。1998年香港政府在决定入市干预时,经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事实上,干预的成功一方面是由于香港具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中国中央政府做出了必要时向香港政府提供支持的承诺,这使得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对国际炒家的信心造成沉重打击。

2008年7月为防止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危机进一步恶化,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国住房融资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且必须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继续发挥作用。美国住房市场正在进行调整,此时两家机构对住房市场的支持尤为重要。美国财政部表示将提高这两家机构的信用额度,并承诺如有需要,美国政府将出资购买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并出借资金。美联储也发表声明说,如有必要,美联储将对这两家非银行融资机构开放“贴现”窗口,即像对待商业银行一样为它们提供直接贷款,以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5)存款保险与再保险制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作用

美国在1934年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政府对一定数额的存款进行担保,同时,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对大银行提供信贷支持,以增强其实力,其主要目的是为银行客户存款保险,以避免一家银行破产波及其他银行的连锁反应。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稳定意义重大,政府必须在效率与稳定之间进行权衡,在保证市场稳定的同时就必然会牺牲一定的效率。但是,也有很多学者对保险机制提出批评,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一样,会使大金融机构产生依赖,即金融机构会认为在出现危机时政府一定会进行干预,从而出现“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的问题,阻碍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作用的发挥,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而次债危机中,已经暴露出存款保险资金损失太大,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这是20世纪80年代储贷机构危机以来又一次存款保险不足的情况。

(6)资本管制和“托宾税”能否有效防止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和抑制虚拟资产过度膨胀

关于资本管制和“托宾税”都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关于资本管制的重要经验是在本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够的情况下,应该谨慎对待资本市场开放。实际情况表明,多数情况下“托宾税”并不能有效抑制资产价格膨胀和过度交易。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托宾税”的制定,需要考虑虚拟资产价格膨胀水平和汇率波动。如果通过虚拟资产价格变动和汇率波动,可以获得的利润水平远超过“托宾税”税率的话,那么对国内虚拟资产的投资过热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三)非对称国际货币体系和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演进趋势

如何解决政府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为什么常常备受争议,主要的担忧是关于政府干预的成本和隐含的风险,破坏市场机制和加大了道德风险。格林斯潘认为“道德风险”是政府在危机中对金融机构和市场进行救助必然要付出的成本,“我们不可能没有成本,却收获我国金融体系及其稳定带来的好处”。金融全球化和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造成国际金融风险,并使这种风险能够在国际间传递。经济虚拟化则使金融风险形成机制更加复杂、脆弱,也使得金融链条拉得更长。这种趋势下出现的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就会更加重要。可以预见的是在危机出现时,任何国家和地区政府在短期内都首先要采取各种手段保持金融稳定,然后再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尽量降低道德风险对市场机制的破坏。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第4篇

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 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 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 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 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1 美国政府经济政策失误

美国的金融机制致使金融衍生品无约束的创新以及金融杠杆的持续放大。普通债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预期的, 但衍生化后, 本金变化了, 利率也变化了。如利率可以与汇率挂钩, 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挂钩, 这样就使风险更加扩大化。尤其是期货, 利率一高, 亏损的数字自然就成了天文数字, 这使整个经济分为两极, 一方是巨大的盈利, 一方是巨大的亏损, 经济体系就此难以平衡。早在危机爆发前的一些年, 美国经济就已出现严重的泡沫, 尤其是房地产的泡沫。宽松的流动性、货币政策、低利率造成了泡沫的产生, 这是一个非常直接、根本的原因, 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1.2 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失效

当经营出现了巨大的风险时, 企业的内控机制应该能够产生应有的预警、阻止作用, 使得企业能够躲避风险, 继续经营下去。这次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 实际上是美国的投资银行利用杠杆工具进行投机导致的, 而这种杠杆工具天生具有巨大的风险隐患, 美国各投资银行的内控机制对此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控制作用。这种风险隐患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 无人予以重视。而一旦形势发生化, 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映。企业内控机制的失灵、无限制的滥用高杠杆以及高管层对这种风险的过于忽视或存在的侥幸心理, 最终引发了这场危机。

1.3 金融风险管理的失败

金融风险管理是各类经济主体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 通过对各类金融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 以最低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 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 总的来说, 是处置和控制风险, 防止和减少损失, 保障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证明在风险管理方面, 无论是从风险管理的制度设计, 还是风险管理的文化和系统来说, 都是不成功的。金融机构在危机当中饱受重创, 蒙受巨大损失, 有的甚至还因为流动性的危机, 或者资不抵债的危机而倒闭, 说明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在本质上、系统上都是失败的。

1.4 市场监管机制的失控

美国的法律体系相当完备。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些年来已有很大的改进, 特别是安然、世通事件发生后, 国会还专门出台了《萨班斯法案》, 但是再好的监管也会存在缺陷。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这种贷款的发放, 伴随了高风险, 最终引发了危机的爆发宏观层面。

2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 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 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 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 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 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 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从外贸依存度指标来看, 2007年我国达到约67%, 远高于美国23%、日本30%的水平, 同时,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明显增强, 这也加剧了中国经济受影响程度。

2.1 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长短期影响不同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早在2008年在谈及中国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时候就表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短期影响有限。由于中国金融系统在次贷领域介入有限, 加之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 目前来看,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看, 次贷危机的蔓延, 可能会增长境内企业信贷的需求, 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冲击, 间接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这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个是国际投资机构在危机时期对中国投资市场的风险进行重估, 撤回资金回国, 以求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局面, 短时期的大量撤资必会对中国股市和经济造成影响。另外,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投资回报率高、美国降息、人民币加息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会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从而加速热钱流入。这会进一步助长我国资产的泡沫化, 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为更大的金融危机埋下隐患。第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第四, 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一方面, 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 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 会传导到中国来。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

2.2 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次贷危机已经通过金融危机的产业联动效应严重冲击了中国实体经济, 房市低迷、股市暴跌、库存危机、价格急跌、企业倒闭、裁员降薪等已成为中国经济危机的反映。我国经济增长向外的依存度较高, 中国的经济有时被描述为依赖出口的增长, 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7%。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 欧美国家在危机时期经济的低迷, 消费信心的下降, 通货紧缩, 严重的减少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 使中国无论是以出口为主的纺织业还是内需为主的钢铁业,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库存危机。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 根据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数据统计, A股上市公司的存货合计21087.72亿元, 较年初增加4780.83亿元, 增幅高达33.42%。库存危机通过存货加速原理, 使许多重要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 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不少大企业裁员降薪。从行业分布看, 倒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制造行业。即使有些大企业还不至于倒闭, 但裁员减薪却成为它们应对危机的常规手段。

2.3 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美国在增长动力减弱背景下的政策调整, 可能将是货币政策的稳健趋松, 由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审慎收紧, 人民币汇率将面对来自“利率平价”的更大升值压力。而且, 在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的背景下, 美国保守势力的进一步抬头难以避免, 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诸多非议, 甚至是法令性制裁可能会不断增加, 这将给中国汇改带来不容忽视的外部不确定性。

2.4 对我国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其中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加工型企业影响比较大。在这些企业中, 农民工是主体, 所以农民工受到的冲击影响最大。据统计, 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是2.25亿, 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是1.4亿, 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的总数大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0%左右, 比常年要多出10%左右。春节以后, 大约有80%农民工回到城里, 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在4500万人左右, 还有1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其次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出现大幅的下滑, 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呈快速下滑趋势:10月份是84万, 11月份是55万, 12月份是3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4.2%, 达到三年来最高的一个水平。最后, 企业岗位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 从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来看,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 大约有40%的企业都出现了岗位的净减, 增减相抵, 大约企业岗位净减在5%左右。经济的下滑造成企业用工增长放缓, 就业压力增大是当前值得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3 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

美国的金融危机积淀久, 它启示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要一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 办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化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之良策。

3.1 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首先,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 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这一政策曾在1998年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遭遇特大洪灾等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2005年, 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 经济活力充沛,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 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其次, 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次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 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 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 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 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 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 意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

3.2 通过财税及货币政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大量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对解决就业、提供税收, 对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政府要进一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力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首先,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3486项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和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同时消除能源价格的管制, 使其尽快实现市场化, 以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 增强其价格竞争力;其次, 实施对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减免税收政策, 实行结构性减税, 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增强投资者信心;再次, 在中小企业发展中, 要促进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 通过出台相关货币政策, 如对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发展贷款担保机构等, 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3 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

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 中国目前同样存在这样的隐忧。在国内, 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资产。然而, 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 美国次级债券次级贷款人信用还有等级之分 (即“次级信用”) , 但对中国的揭贷款者来说, 估计其中很大部分人甚至连“次级信用”都没有。这是因为近几年来, 凡是个人要申请住房按揭贷款, 没有谁是不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 住房按揭贷款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分的。这样, 一部分信用欠佳的贷款人就必然会进入到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中。尽管目前国内不少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信用不好, 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 过高的房价会把这类缺乏信用的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掩盖起来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 其潜在风险就必然会暴露出来。这些潜在风险一旦暴露出来, 国内银行将面临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3.4 建立股市的风险防范机制

次贷危机后美国大力度的货币、财政刺激政策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过剩, 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冲击可能进一步加大。由内外因素诱发的股市波动有可能会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严重影响。制度是市场运行最有益也最有效的防洪堤, 防范和化解市场的矛盾和风险需要全新的市场制度和全方位的危机意识。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 建立健全股市风险的预警、监控和防范机制, 完善各类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同时要加大对广大民众的金融教育, 增强整个社会的风险意识。

3.5 完善对外投资风险和监管机制, 尽量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近年来, 我国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在野走出去冶战略引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海外投资, 世界经济减速和金融市场动荡有可能影响到这些投资的收益。因此, 应加强对国内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海外市场投资的风险提示及监管机制, 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企业的投资风险意识,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 提高对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尽量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特别是以银行、券商和保险为主的国内金融机构, 更应当以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为鉴, 在不断扩展业务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 认真把好风险控制的关口, 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3.6 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次贷危机和完善全球金融体系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也使得不少经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寄予厚望;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传导和影响渠道的多样化, 也使得中国必须要及早把握次贷危机的发展演变脉络, 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 量力而行, 参与全球应对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工作, 具体包括在参与全球次贷危机应对中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以赢得更大国际金融话语权为目标, 在现有的国际金融格局下适当参与全球金融救援行动, 重点放在对可能出现支付危机的发展中国家的救援, 辅之以相应的国家资源战略和产业整合战略。

摘要:次贷危机导致了让美国经济产生严重衰退的经济危机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 有人甚至称之为“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由于当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从金融到实体经济都饱受危机的影响。本文将着重阐述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的影响, 并论述在当前的新形势下, 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第5篇

1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

1.1 金融危机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金融危机将影响美、欧的消费, 并继续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中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其次, 导致中国外汇资产贬值。在美元、欧元和日元资产管理中, 美元资产仍是中国的第一选择, 这是因为欧元资产太贵, 日元资产收益率太低, 而且其它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美元更高。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 美元贬值, 我国的外汇储备和持有西方公司的债权、股权的价值随之下降。中国央行数据显示, 2009年3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537亿美元。再次,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深化, 使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的流动性急剧下降, 迫使西方企业减少对外投资, 甚至撤回投资。

1.2 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外部政治环境更为复杂

政治安全是一个国家对其主权的维护与保障,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使我国面临的外部政治环境更为复杂。

首先, 国际社会对我国持续发展的矛盾心态并未改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直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与遏制的对象。尽管当前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已使得世界各国不得不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协调来共同解决问题, 但是, 源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的根本性差异, 源自国家利益的战略性、本源性冲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依然没有改变。

其次, 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的大国战略环境受到挑战。

1.3 金融危机易导致我国的社会矛盾恶化

首先, 就业压力急剧增加。我国本来就面临劳动人口基数大、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大中专毕业生逐年递增、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众多等就业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冲击, 造成二、三产业一些行业疲弱, 市场低迷, 更增大了就业的压力。其次, 收入差距拉大。现代经济危机根本上是源于收入分配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而经济危机扩散导致的市场萧条、失业增加通常又会加剧收入差距。再次,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 失业人口也将急剧增长。大量失业人员滞留城市, 如果无法获得必要的保障, 生活条件恶化, 其直接后果将会导致城市的卫生、环境质量下降, 造成极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2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

从历史上看, 每次金融危机均会给其波及的国家经济社会或大或小的冲击, 但它也提供了健全金融体系、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社会体制的动力, 为以后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中国而言, 这次危机的正面积极作用在于以下几方面。

2.1 金融危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 强化中国制造地位

此次危机将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出口产品系列升级。出口不利对我国企业来说也并非完全是坏事, 这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 从出口转向内需。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 这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变化, 因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必须由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拉动型。虽然危机的发展会造成一些企业的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特别是那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加工企业更是陷入停产或破产的境地。但是一些具有自己品牌和自主技术的企业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出口企业来说, 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不仅会淘汰一批质量较差的企业, 而且会涌现出一批经得起考验的优良企业。特别是危机可能改变企业对低级加工产品出口的预期, 被迫进行自主创新建立节能环保型新兴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 金融危机增加了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压力, 使我们进入一种没有多少退路的境地。这样的挑战无疑也是一种机遇。

2.2 金融危机为我国资本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金融危机为我国资本介入国际市场产生了重大历史机遇。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危机深重, 花旗和美林近百亿的季度亏损, 只是冰山一角, 这些金融机构急需大量资金“输血”, 而经济小国甚至是一般中等国家必须“出让”大型金融机构, 这给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3 金融危机下中国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的机遇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金融危机出台的政策众多, 究其内容, 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到社会保障领域。社会保障建设正在政策的引导下加快自身的发展, 但是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我们还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建设有很大的差距。金融危机到来, 就给了中国一个加快向“和谐社会”转变的机会。国家实施社会政策, 着重促进收入最低阶层发展的最佳时机莫过于现在, 尽管这样会有损GDP的发展, 但这正是我们几代人, 几十代人所愿意看到的。多年来以经济增长为重点的政策确给一些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个人财富, 并使许多人摆脱了贫困。然而, 2009年缩小收入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对我们的意义应远远高于G D P增长率。

3 中国的对策

面对五十年甚至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 中国在制定应对危机的关键策略时, 一方面要积极防御、减少可能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将现有战略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现实战略利益, 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我们必须积极面对, 化挑战为机遇, 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应有所作为, 适当扮演稳定金融秩序的角色, 这将有助于中国获得未来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综合利益。

总之, 分析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既要看到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冲击, 更要看到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 努力提高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的能力, 切实维护好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良好发展局面。

摘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外部环境, 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影响深远。这种影响具有负面与正面的双重性。中国在制定应对危机的关键策略时, 一方面要积极防御、减少可能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将现有战略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现实战略利益, 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 在当前讨论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中,不能够忽略金融全球化的因素和本质。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导致了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而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致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这是困扰当前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也是诱发世界经济危机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

关 键 词 金融全球化 虚拟资本膨胀 资本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作者 徐琤,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237)

金融全球化:实体经济的金融化

目前,关于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有许多文献和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从金融全球化和虚拟资本膨胀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些分析,以洞察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失衡现象。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其本质是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突出和重要的部分,是建立在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的客观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内在的动力把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机制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并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交互作用、交互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将是一个在范围上不断扩大、在程度上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其对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南北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协调机制和当代国际经济关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金融全球化,其本质就是实体经济金融化,即原来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经济运作模式逐步转向以金融活动为中心、金融关系为纽带、金融网络为基础、追求财富增值为目的的运作模式。早在140年前,马克思就指出金融资本经过竞争和积聚,最终必然形成垄断金融资本。当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三者中,金融化是主导力量,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垄断金融资本在全球的扩张。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加剧了金融竞争,促进了金融效率、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金融风险,金融波动通过一体化的市场得以迅速传导,局部的金融灾难于是动辄演化为地区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涉及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同,享受到的利益也不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成熟、金融资本雄厚、调控手段完备、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相反,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则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通常无法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同时还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风险与危机的承担者。

金融全球化导致虚拟资本快速扩张

虚拟资本是用于经营获利的价值,它以实体资本为基础,又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并有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虚拟资本经过了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货币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金融的集成化五个发展阶段,目前虚拟资本的发展正处于国际金融的集成化阶段。从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看,世界金融发展已经历了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阶段,现在进入产业金融阶段。同时,世界金融发展又衍生出工程化、信息化、混业化等特点,金融运行不再是简单地从属、外生、决定于实体经济,而是既相融、适应、内生于实体经济,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独立、超越、背离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呈强烈的虚拟性。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随着金融主体越来越多、金融资本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将并存。长期资本的投入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短期游资的逐利和投机则易引发一国的金融动荡。与实体经济运动无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大多属于投机性资本流动,其以逐利为目的的肆意攻击成为威胁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

金融全球化还使得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变革,人们逐渐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只是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许多经济活动可以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存在,即虚拟经济活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利润增长的源泉。随着货币的虚拟化和货币价值增值虚拟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依赖这种无形资源;财富创造的方式也从赖以生存的农业、工业转向创造虚拟资产,即财富的创造更加依赖货币和资金的支持。当虚拟资本全球流动和信息全球化通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开始有效地配置资源、刺激储蓄与投资,经济增长从而得以实现。经济发展的逻辑也随之出现倒置,国际资本的流动不再以在国际范围内配置自然资源为目的,而是以推高目标国家金融资产、支持高增长地区的发展、最终分享高收益为目的。当资本涌向自然资源稀缺的地方并推高资源价格,更多的资本被吸引流向那些自然资源稀缺的地区和国家,导致价格虚涨,再配合相关的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就会进一步虚拟化。

虚拟经济全球化以资本大规模流动为特征,并与当地的虚拟资产价格波动有关。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人们占有的财富多数是虚拟财富,即股票、债券、基金、储蓄凭证等。由于虚拟财富与人们未来的预期有直接关系,虚拟财富对人们的普遍心理因素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当投机行为在国际上引起汇率波动时,资产价格和人们的心理会受到重大影响,从而导致强烈的行为反应,造成资金在国际间的大规模流动,对某些货币或其他资产构成冲击,进而可能对某些国家和地区形成冲击,导致全球经济的动荡。

虚拟资本膨胀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

追溯到19世纪,当时大规模工业化变革开始,人类发展重心已经转移到如何提高社会经济生活质量和如何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需要上。由于各区域发展时间与状况不平衡,工业化变革的轨迹先从欧洲大陆开始再到美洲大陆,20世纪初再到新兴的发达国家德国和日本。两次世界大战证明,通过战争来改变世界物质的分配成本太高,于是全球开始努力通过共同发展和互通有无来带动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到20世纪50年代,亚洲四小龙、拉美部分国家先后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随后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印度的全面崛起和高速发展。全世界物质分配由原来通过军火配置转向商业配置,最终进入金融配置。金融全球化的基本途径是经济化 →市场化 →货币化 →资本化 →资产证券化 →虚拟经济 →资本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失衡,其前提就是各国经济发展的背景由封闭经济逐步转为开放经济。

通过金融来重新配置全球的财富,运用的方式即国际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过程中,21世纪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在发达国家中,资本流入欧、日的速度正在加快,而流入美国的速度正在逐步降低,美国经济可能会因此放慢增长速度。二是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短期投机性资本成为主流,流动周期缩短。三是更多国际资本正在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市场容量和潜在需求比较大的经济体。四是跨国公司技术资本投资扩张加快,高技术资本剩余增加。五是国际资本直接投资过程中,并购资本流入份额增加,股权投资规模扩大。

那么,为什么说虚拟资本膨胀导致了资本流动性过剩呢?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本身拥有货币发行权的优势,并意识到金融全球化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最优选择,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成熟的金融工具和娴熟金融运作手段、实体经济的虚拟化,都会导致资本流动性过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承担了世界制造链的最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缓解两缺口的困境,不得不通过开放市场和引进的外资方式吸引资本;同时调整本国的汇率,由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转换,又必然使金融资本的控制国获得难得的机会,使大量逐利的金融资本涌入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时必然出现贸易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平衡。当投资受到抑制的时候,国内的庞大储蓄就转化成巨额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致使货币投放增加,最终产生资本流动性过剩。

以中国为例,1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不是靠消费增长支撑,而是靠贸易部门和制造业的生产扩张拉动,这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制造业的生产率提高并没有更好地拉动非制造业部门的收入增长,却使经济结构的矛盾进一步显现。投资与消费的失衡,高储蓄和高投资并存,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使得国内资本流动性过剩;而资本流动性过剩,国内资金供应量的充裕,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又导致大量过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使国内股票市值和商品房价格非理性上涨,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还引起国际外汇市场、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尤其是在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的转型过程中,加大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最终引致开放经济下的本国内部和外部经济的失衡。

资本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资本流动性过剩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目前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内外均衡的重要变量。过剩的流动性势必导致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从而引起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随着流动性过剩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相关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最终引起整个社会物价的快速上涨,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最初世界的收入差距是生产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之间的差距,但随着发展中国家提高初级产品价格和本国技术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制造业的发展随着各种自然资源成本的提高,低劳动力成本就成为发展的一大优势。因此,对当代全球收入差距的原因的分析,已不再从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的角度来研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经济主要是靠观念和资金支撑其价格的经济活动来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靠成本支撑其价格的经济活动来支撑。换句话说,发达国家主要是依靠虚拟经济支撑其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依靠实体经济支撑其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就是资本化定价方式,其运行特征是价格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或弹性。无疑,虚拟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致全球经济失衡,而全球经济失衡会导致各国贸易摩擦加剧,对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产生相当不确定的冲击,同时也使各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利率水平在失衡的两极间始终保持可观的差异,为资本频繁且大规模地跨境套利提供机会,进一步冲击了各国实体经济的运行。

从全球经济体系来看,美欧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中心的外围,发达国家掌控货币发行权和市场主导权,发展中国家依赖发达国家的货币和市场:发展中国家向美欧发达国家出口,换回货币,而积累的贸易顺差反过来又投入到发达国家如美国,即购买美国的债券;美国的大量贸易逆差,又靠这些资金流入弥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大量购买外围国家的廉价物品,保持贸易逆差,靠金融市场优势回收发展中国家所持有的货币,长此以往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近年美国、欧盟的通货膨胀水平仅超出了历史警戒线,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水平却达到了两位数。其根源在发展中国家除了要承担来自发达国家转嫁的金融风险,同时倍受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工具和手段的盘剥。国际上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一些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面临着巨额损失,为了能够转嫁风险、弥补损失,它们一方面引入发展中国家主权基金为其注资;另一方面以发展中国家因发展过快对大宗商品需求不断增长为由,通过恶炒大宗商品价格来获取收益,最终使发展中国家再次陷入困境。当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与国际资本金融化发展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发展中国家相对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度膨胀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在某种外部扰动的作用下,就会爆发金融危机。正如克鲁格曼在对东亚奇迹质疑中指出的,由于国际金融资本规模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致其本身已经可以通过在新兴资本市场制造“金融泡沫”的形式来洗掠这些国家的实物经济成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讨论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中,不能够忽略金融全球化的内在因素和本质。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导致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而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致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说,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来讲可能是一种“双赢”局面,但不意味着利益是均等的。全球化一方面打开了世界市场的障碍,使得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使得技术、资源和资金更有效地流动,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使得那些弱势的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物品、资金、技术进一步被少数国家、跨国集团控制。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面临两个最基本的矛盾,即实物经济发展与虚拟资本膨胀之间的矛盾,主权国家利益与国际资本形成了超越主权国家运行之间的矛盾。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不平衡既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严重影响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日前,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暴正在横扫全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如何理性地预防和应对随之而来的可能的经济失衡,是亟待审慎思考的。

参考书目:

<1> 弗里德曼. 货币的祸害. 商务印书馆. 2007: 29-32.

<2> 陆志明. 亚洲金融危机阴霾或再至 市场各方须高度警惕. 上海证券报, 2008.6.5.

<3> 王远鸿. 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问题分析. 国际借鉴, 2007.9.5.

<4> 李扬、殷剑峰、刘煜辉.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 中国金融, 2007(3).

<5> 哈继铭. 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 中国金融,2007(11).

<6> 毕吉耀. 如何看待和应对全球经济失衡. 宏观经济研究,2006 (9) .

编辑 阮子瑗

上一篇:学习月活动经验总结范文下一篇:缅怀革命先烈手抄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