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总结范文

2023-09-21

大学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小林老师每节课总是能给我一个惊喜,每次都玩得好开心。而且,一直以来我都是希望我能够自己来创业,即使我没有选择经济学这个系。我一直考虑着一个计划案,可行性还好,但是考虑到一些问题,再者我自己没什么勇气呢。我想要用自己的钱去做事,但又没有资金,于是就耽搁了下来。

第一次课,我们做了自我介绍。我这个人其实也不是很擅长交流的,做人低调。而和我搭档的居然还是个男生,当时有一点点的难倒了,不过我想做任何事情总是要跨出那第一步的,就算只是当成任务也要去做,于是我和一个陌生的即将熟悉的同学进行了交流。他呢也是一个不擅长交流的主,我们聊着那些有的没的,没话找话说的那种感觉真差,不过熟了也就OK了。

第二次课,是创业达人的讲座。真是没想到创业者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不了解而已。看到学长意气风发的样子,真是崇拜啊!一直都想和过来人交流一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大家积极发问。经过这次课,对于未来就不再那么迷茫了,即使知道创业之路很坎坷,但或许也不会很难吧。

第三次课,要求的是将自己作为一名创业者来评估。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创办一个微型企业,让我们讨论要做的项目。讨论很是激烈,我也终于知道头脑风暴的作用有多大了。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还真是人多力量大呢,提出了好多的项目,有些是自己没想到的。当时上管理学课程的时候老师有提到过头脑风暴,但真正实践了之后才知道效力,觉得这样毫无顾虑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很爽很有趣,就像找到了发泄的地方一样。然后还要对可行的项目进行SWOT分析。SWOT分析法老师经常讲到,但是还真没有去认真的分析过呢,能让自己所学的有所发挥我很高兴,也发现了我的一些不足。况且是本专业的课程还做的这么差,真正是惭愧啊!

第四次课,进行了SIYB游戏,模拟企业进行生产和销售。作为一个企业,首先要有一个领导者,但是显然的,我们还是不够成熟,我们组没有设立CEO这个职位,分工倒是明确,但有些职位不必有那么多人有些职位却是人数太少,没有安排好。想法很多,但是没有一个能够集中所有想法然后汇总成一个最佳结果的人。我们有安排会计人员而且还是统计专业的,这叫知人善用。但是,我们在知道有风险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使得差点就破产了。幸好这只是一场游戏,不然现实更为残酷,这样的情况破产几次都不够。还有就是我们对未来太过高估了,计划和现实的利润天差地别。在游戏中发现了种种不足,但是却让我很激动,如身临其境般成为一名创业者。

第五次课,我们接着进入SIYB游戏的第二个模块,这次我们组幸运地抽到了零售商的扮演。能够区别于上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企业在市场上应有的反应。因为是零售商,我们有选出CEO,但是居然还出了一个“副总裁”,使得我们和产家的谈判乱七八糟,记账也是乱七八糟的,使得我们账实不符。合同签了很多但是真正实施到底的很少,没有真正的投入游戏中把自己当成企业。计划和实际还是相差很多,但相比于其他组还好。

第六次课,总结前几次游戏的情况。总的来说,想成为未来的创业者之一,我们必须要有知识、技能、还有特质,特质还包括欲望、眼界、忍耐、明势、人脉、敏感、谋略、胆量、与别人分享的愿望、自我反省的能力这十项。

大学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体育系 发布时间:2009-05-20

宿州学院体育系《田径》课程理论试题库

“田径教学训练一体化” 体系 《田径》理论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二、判断题 ------------1

三、选择题 ------------5

四、填空题 ------------9

五、问答题 -----------13 《田径》理论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7

二、判断题 -----------20

三、选择题 -----------21

四、填空题 -----------21

五、问答题 -----------25

田径理论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田径运动 2 、田赛 3 、径赛 4 、实效性 5 、经济性 6 、运动能力 7 、周期性运动 8 、技术质量 9 、内力 10 、外力 11 、步长 12 、步频 13 、后蹬角 14 、重心波动差 15 、补尝作用 16 、腾起角 17 、腾起初速度 18 、出手角度 19 、超越器械 20 、工作距离 21 、地斜角 22 、冲击角 23 、最后用力 24 、身体训练 25 、一般身体训练 26 、专项身体训练 27 、训练程 28 、心理训练 29 、恢复训练 30 、内外突沿 31 、计算线 32 、 直、曲段分界线 33 、切入差 34 、起跑线前伸数 35 、赛次 36 、轮次 37 、附加赛 38 、免跳 39 、“极点”现象 40 、“腾空步” 41 、支撑时期 42 、腾空时期 43 、后摆阶段 44 、前摆阶段 45 、着地阶段 46 、后阶段段 47 、周期48 、“退让” 49 、纵轴 50 、中心点 51 、轨迹角 52 、倾斜角 53 、直段 54 、直道55 、跑道宽 56 、分道宽 57 、分道线 58 、背越式跳高 59 、俯卧式跳高 60 、三级跳远 61 、撑杆跳高 62 、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 63 、正弦丈量法 64 、余弦丈量法 . 65 、讲解法 66 、示范法 67 、完整练习法 68 、分解练习法 69 、游戏法和比赛法 70 、 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71 、间歇跑 72 、直接指示法 73 、诱导法 74 、身体锻炼 75 、田径运动锻炼 76 、推铅球

二、判断题

1 、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的竞赛项目。( ) 2 、田径比赛是奥运会奖牌最多的项目。( ) 3 、男子成年组的铅球重量为 7.27 公斤。( ) 4 、用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为径赛。( ) 5 、用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为田赛。( ) 6 、竞走是一项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的周期性运动。( ) 7 、竞走时身体重心的最高点是在单脚支撑阶段。( ) 8 、跑时,着地缓冲动作一般不能为人体移动提供动力。( ) 9 、跑时,重力既是阻力是动力。( )

10 、跑时,摩擦力虽是阻力,但可使人体间接地获得运动的动力。 11 、跑时,脚着地时的前撑冲力,对人体向前运动起动力作用。( ) 12 、人体起跳时的腾起角与起跳角是相同的。( )

13 、因为起跳是改变人体运动的方向的动作,所以它是跳跃中的主要技术动作。( ) 14 、起跳时的放脚动作,应为制动式着地。( )

15 、起跳时,摆动腿及两臂快速的摆所产生的动量,向下传递到支撑点,从而增大对地面的作用力,提高起跳效果。( )

16 、人体起跳腾空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其身体重心运动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 17 、投掷项目助跑的目的,是为了使身体在器械出手前获得一个良好的姿势。( ) 18 、投掷中的超越器械是由于上体主动后仰而形成的。( )

19 、在旋转投掷中,当角速度一定时,旋转半径越长,其线速度越大。( ) 20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顺风时投掷角度应加大,逆风时投掷角度应减少。( ) 21 、在运用完整法进行教学时,要多做专门辅助性练习。( )

22 、田径运动训练是在田径运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训练中仍有教学因素。( ) 23 、运动训练的内容,通常指的是身体训练。( )

24 、田径运动的优异成绩,是通过系统的、不间断的多年训练获得的。( ) 25 、发展爆发力,可多采用一些小重量,多次数的力量练习方法。( ) 26 、长跑训练一般不进行柔韧性和协调性的练习。( ) 27 、径赛分组时,同一单位运动员应尽量排在同一组里。( )

28 、全能运动的 110 米 栏项目的比赛分组时,每组以三个人为宜。( ) 29 、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比赛,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不要衔接进行。( ) 30 、编排竞赛秩序时,要把决赛项目和比较精彩的项目安排在最后集中进行。( ) 31 、总裁判长,可根据规则精神解决比赛中发生的一切问题。( ) 32 、总裁判长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修改规则。( )

33 、径赛项目检录时,凡点名不到者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 34 、径赛运动员犯规时,检查长有权取消其比赛资格。( )

35 、各项接力比赛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应以接力棒的位置为准。( )

36 、运动员完成传棒后退出跑道时,阻碍了邻道运动员的跑进,但裁判员认为是无意的,可以不作任何处理。( )

37 、在跨栏比赛中,运动员无意用手推栏架,应判为犯规。( ) 38 、运动员如跑出自己左侧分道线,均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 39 、发令员对几名运动员同时抢跑时,应分别提出警告。( )

40 、计时员见烟开表,至运动员躯干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停表。( ) 41 、终点裁判员与计时员的判定不一致时,终点裁判应服从计时裁判。( ) 42 、跳远运动员单脚落入沙坑,其成绩有效。( )

43 、跳高运动员请求免跳后,该运动员又要求恢复试跳,裁判员应允许。( )

44 、某跳高运动员试跳时触及横竿,当迅速离开垫子后,横杆落下,裁判员应判试跳成功。( ) 45 、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且使撑杆插入穴斗,但两脚未离地面,裁判员也应判其试跳失败。( ) 46 、铅球比赛中,器械落地后,只要身体完全平衡,可以从圈的前半部走出。( ) 47 、标枪出手后,在空中折断,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 ) 48 、全能投掷项目,所有运动员均有六次试掷机会。( ) 49 、田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可以接受教练员的指导。( ) 50 、所有投掷项目,场地的落地区均为 40 角。( )

51 、半圆式田径场,只要分道宽和道数一样,其起跑前伸数一样。( ) 52 、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内突沿的周长为 400 米 。( ) 53 、半圆式田径场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直道长。( )

54 、国际上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半径除 36 米 外,还有 36.5 米 、 37.898 米 。( ) 55 、 100 米 和 200 米 跑,起跑器的安装方法是一样的。( ) 56 、加速跑时,要求步幅大、步频快、重心低。( ) 57 、途中跑时,要求上体前倾大,步幅小、步频快。( ) 58 、跑时摆动腿应为全脚掌着地。( )

59 、跑时两臂摆动动作,肘关节角度始终没有变化。( ) 60 、弯道跑时人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是为了克服离心力的作用。( )

61 、在短跑技术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强调自然放松、有弹性的大步幅跑的技术。( ) 62 、“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优点是“接棒人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下一次传接。( ) 63 、“上跳式”传接棒技术特点是:动作自然,传接棒时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快跑。( ) 64 、当前中长跑技术正向着适当步长,高频率跑法的趋势发展。( ) 65 、为快速攻栏,摆动腿可以伸直膝关节做攻栏动作。( ) 66 、过栏时起跨腿膝关节应大幅度屈膝外展。( ) 67 、弯道跨栏跑时,最好用左腿起跨。( )

68 、为获得下栏后第一步的步长,摆动腿下栏着地后,起跨腿仍应保持较高的位置。( )

69 、跳高起跳时,摆动腿的迅速向上摆动,不仅增大了起跳蹬伸的反作用力,而且提高了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 )

70 、背越式跳高,有利于自然地降低身体重心和快速地起跳。( ) 71 、俯卧式跳高起跳速度慢,但起跳产生的支撑反作用力较大。( ) 72 、俯卧式跳高的杆上翻转动作是靠扭腰动作而获得的。( )

73 、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至起跳结束时身体形成背对横杆,其间身体是沿纵轴转的。( ) 74 、背越式跳高起跳时放脚位置应与横杆平行。( )

75 、背越式跳高,在上体越过横杆时,做“仰头”动作能使背弓做得更充分。( ) 76 、跳远起跳时的着地动作,应以全脚掌积极着地。( )

77 、跳远助跑步点不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加速不均匀,节奏和步长不稳。( ) 78 、三级跳远第一跳的换步动作,做的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第二跳的远度。( ) 79 、三级跳远的三跳节奏不好,主要是第一跳过高或过远造成的。( ) 80 、撑杆跳高的举竿动作应在助跑最后一步开始进行。( ) 81 、推铅球滑步时,摆动腿(左腿)应积极向低趾板方向摆动。( ) 82 、滑步结束时,铅球投影点应远离右脚支撑点( )

83 、在推铅球滑步过程中,右腿蹬地后快速收小腿和左腿摆动后的积极下压是完成“超越器械”动作的关键。( )

84 、掷标枪时做“交叉步”是为了取得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 ) 85 、掷标枪最后用力的一步,左腿前迈时,大腿不宜抬得过高。( ) 86 、掷标枪的“满弓”动作,是由投掷臂的主动动作形成的。( )

87 、旋转掷铁饼的下肢动作过程是双腿支撑——单脚支撑——腾空——单脚支撑——双脚支撑。( ) 88 、在中学田径教学中“循环练习”法是一种可以采用和推广的教学手段。( ) 89 、游戏比赛教学法,虽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但不能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 90 、把用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赛项目称之为径赛 ( ) 91 、把用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竞赛项目称之为田赛 ( ) 92 、田径运动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功能 ( ) 93 、我国女子运动员郑凤荣在 1966 年曾以 1.77 米 的成绩打破了世界记录 ( ) 94 、评定田径运动技术时身体素质这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 ) 95 、田径运动技术原理是人们从事田径运动的理论依据 ( ) 96 、人体的身高也是决定跳跃项目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 ) 97 、在投掷器械时 , 空气阻力对长投项目影响很大 , 对短投项目影响不大 ( ) 98 、中学体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快乐 ,” 三基 ” 不是太重要 ( ) 99 、通常把终点线处设置为第四直曲段分界线 ( ) 100 、栏间跑主要就是速度 , 栏间节奏并不重要 ( ) 101 、跳远落地过程中触及沙坑以外的地面 , 沙坑外触点较沙坑内最近触点离起跳点近, 既为犯规( )

102 、接力跑比赛时应由检查员准备接力棒。( )

三、选择题

1 、田径运动的分类是_______ 。 A 、竞走、跑、跳、投及全能项目。 B 、跑、跳、投、全能项目 C 、竞走、跑、跳、投

2 、合理的竞走技术应使身体重心轨迹呈_______ 形状。 A 、曲线 B 、直线 C 、接近直线

3 、人体跑时,推动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 A 、重心 B 、支撑反作用力 C 、摩擦力 4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 A 、速度 B 、爆发力 C 、步频和步长

5 、根据公式: 可以看出:在腾起初速 Vo 一定时,腾起角 a 越接近 90 o ,其身体重心腾空的高度值_______ 。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

6 、人体腾空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 _______。 A 、不能改变 B 、可以改变 C 、随意改变

7 、在跳跃项目中,起跳脚着板时,应以_______ 先触地。 A 、脚前掌 B 、全脚掌 C 、脚跟

8 、在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和时间与出手初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 。 A 、增加工作距离,缩短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B 、缩短工作距离,用力时间不变,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C 、工作距离不变,增加用力时间,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9 、投掷项目的用力顺序是_______ 。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由中间的两端

10 、技术教学时,对因概念不清而产生的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是 _______。 A 、鼓励、启发、提高信心 B 、加强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C 、通过示范,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

11 、对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一般是_______ 。

A 、加大运动量 B 、减小运动量提高强度 C 、减小运动量和强度 12 、发展速度主要是指_______ 。 A 、动作速度 B 、反应速度 C 、位移速度

13 、在编排比赛程序时,应首先安排_______ 项目。 A 、田赛 B 、径赛 C 、全能

14 、按名次录取分组时,应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分编在_______ 。 A 、一组里 B 、各组里 C 、任意一组里

15 、长距离跑的计圈工作应由_______ 直接负责。 A 、径赛裁判长 B 、终点裁判长 C 、计时裁判长

16 、计时小组三块表计取的成绩各不相同时,应以_______ 成绩为准。 A 、平均 B 、较差 C 、中间

17 、径赛项目比赛, _______有权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A 、检查长 B 、检查员 C 、径赛裁判长

18 、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应由地面垂直丈量至横杆_______ 最低处。 A 、上沿 B 、下沿 C 、中间

19 、田赛各项比赛的检录工作应由_______ 完成。 A 、田赛各裁判组记录员 B 、径赛检录员 C 、田赛裁判长 20 、标枪比赛时,每次掷出的标枪应由_______ 起掷处。 A 、裁判员扔回 B 、运动员自取 C 、裁判员送回

21 、规则规定铅球运动员使用镁粉的部位仅限于_______ 。 A 、双手 B 、双手和脚 C 、投掷圈内地面 22 、全能裁判员在_______ 领导下进行裁判工作。 A 、全能裁判长 B 、田赛裁判长 C 、径赛裁判长 23 、与计算起跑前伸数有关的因素有_______ 。

A 、内突沿半径大小 B 、分道数、分道宽 C 、弯道数、弯道长 24 、规则规定,径赛跑道的分道宽为_______ 。

A 、 1.12 米 或 1.15 米 B 、 1.22 米 或 1.25 米 C 、 1.21 米 或 1.23 米 。 25 、丈量径赛项目距离的方法是_______ 。 A 、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B 、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C 、从起点线的前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26 、短跑途中跑的上体动作应该是_______ 。 A 、稍前倾 B 、较大前倾 C 、正直

27 、短跑的脚掌着地动作应用_______ 落地。 A 、全脚掌 B 、脚跟 C 、脚前掌

28 、短跑技术教学应把 放在主要地位_______。 A 、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B 、直道途中跑 C 、弯道跑和终点跑

29 、 110 米 栏,起跑至跨第一栏跑八步时,应把 _______放在前起跑器上。 A 、摆动腿 B 、起跨腿 C 、任意一腿

30 、女子 100 米 ,栏间跑三步,其三步的比例为_______ 。 A 、中、小、大 B 、小、中、大 C 、小、大、中 31 、摆动腿下栏着地时,只有 _______关节可以缓冲。 A 、髋关节 B 、膝关节 C 、踝关节 32 、传接棒时最适宜的位置是_______ 处。 A 、离接力区前沿 4 - 5 米 B 、在接力区中线

C 、离接力区后沿 4 - 5 米

33 、传棒人向接棒人发出“接”的信号时,应在距接棒人_______ 处。 A 、约 1.5 米 处 B 、约 2 米 C 、约 2.5 米

34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的距离为_______ 厘米。 A 、 50 - 60 B 、 60 - 80 C 、 60 - 100 35 、俯卧式跳高起跳时,身体重心应 _______。

A 、垂直向上 B 、向横杆方向倾斜 C 、向助跑反方向倾斜 36 、跳远起跳时的腾起角一般为_______ 。 A 、 18 o -24 o B 、 45 o C 、 70 o - 76 o 37 、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教学时,应以掌握 动作为主_______。 A 、头和躯干 B 、上肢 C 、下肢

38 、撑杆跳高左脚起跳时,双手握竿的位置是_______ 。 A 、左手在上 B 、右手在上 C 、双手齐平

39 、撑竿跳高,用金属竿试跳举竿时,握在下方的手向上滑动至上方手_______ 厘米处。 A 、 5 - 10 B 、 10 - 20 C 、 15 - 20 40 、推铅球滑步结束时,右脚落在圈的中心附近与投掷方向的构成角度约为_______ 。 A 、 45 o B 、 60 o C 、 90 o 41 、推铅球滑步结束时,两脚着地的顺序是 _______。 A 、先右后左 B 、先左后右 C 、两脚同时

42 、推铅球的最后用力,在完成推动作过程时,躯干应做_______ 动作。 A 、挺胸 B 、制动 C 、前倾

43 、背向滑步推铅球比侧向滑步推铅球在技术上的优越性是_______ 。 A 、提高了予先速度,便于发挥力量 B 、提高了出手速度

C 、加长了球在出手前的运行距离

44 、掷标枪时,应在投掷步的_______ 就开始做引枪动作。 A 、第一步 B 、第二步 C 、第三步

45 、投掷步完成引枪后,应使枪尖靠近_______ 处。 A 、头顶 B 、右眉 C 、下腭

46 、掷标枪最后用力动作,应在_______ 时开始。 A 、右脚刚着地 B 、左脚着地后 C 、左脚即将着地 47 、掷铁饼最后用力时,左脚的落地点为_______ 。 A 、在投掷方向的左侧 15 - 20 厘米处 B 、与投掷方向一致

C 、在投掷方向的右侧 10 - 20 厘米 48 、掷铁饼旋转的第一圈的核心是_______ 。 A 、速度快 B 、大幅度 C 、平稳

49 、奥运会(夏季)每隔_______ 年举行一次。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50 、蹲踞式跳远腾空后容易产生前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 A 、摆动腿的大腿抬的不高

B 、下肢靠近身体重心,旋转半径较短 C 、摆动动作没有做“突停”

51 、跑、跳、投教材在中学各类体育教材中所占的比重_______ 。 A 、最大 B 、最小 C 、一般

52 、通过走跑的交替练习、定时跑、越野跑等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_______ 。 A 、一般耐力 B 、专项耐心 C 、速度耐力

53 、在初中的跳高技术教学中,应先教_______ 技术。 A 、起跳 B 、助跑起跳 C 、过杆落地 54 、决定投掷项目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 ____ A 、出手角度 B 、出手初速度 C 、用力时间 55 、步长是指 --------------________ A 、后蹬距离 B 、腾空距离 C 、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56 、跳跃技术的关键部分是 ______ A 、助跑阶段 B 、起跳阶段 C 、助跑和起跳阶段 57 、在逆风情况下投掷标枪时,出手角和倾斜角应 _______ A 、出手角大些,倾斜角大些 B 、出手角小些,倾斜角大些 C 、出手角小些,倾斜角小些

58 、运动员在径赛项目比赛中犯规,有权决定取消其比赛资格的是 _______ A 、径赛裁判长 B 、总裁判长 C 、检查主裁判

四、填空题

1、第十一届亚运会于 ______ 年在 ______ 举行。

2 、公元前 ______ 年在 ______ 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3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 ______ 年在 ______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4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成立于 ______ 年,随后拟定了国际统一的田径 和 ______ 。 5 、中国运动员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曾先后打破过 ______ 项目的世界记录。 6 、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 ______ 和 ______ 。

7 、合理的田径运动技术,在动作形式和内容上都必须符合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等的基本规律。

8 、走的一个周期包括 ______ 支撑 ______ 支撑。 9 、跑的一个周期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 10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和 ______ 。

11 、影响后蹬效果的因素有后蹬力量 ______ 、 ______ 后蹬角度和 ______ 。 12 、影响人体跑动的外力主要有重力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13 、根据个人特点,合理调整 ______ 和 ______ 的比例关系是提高跑速的有效途径。 14 、摆臂对跑的动作不仅起 作用,而且还能加强 的效果。

15 、跑的全过程可分为起跑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四个部分。 16 、短跑技术教学的顺序是 ______ 、 ______ 起跑后的加速跑 ______ 和弯道跑。 17 、接力跑传接棒的方法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18 、中长跑一般是跑 ______ 一呼气,跑 ______ 一吸气。

19 、跨栏步技术动作是从 至 为止,它包括 ______ 、 ______ 和下栏着地三个动作阶段。 20 、 110 米 跨栏适宜的起跨蹬地角度约为 ______ 度,跨栏步的长度一般约 ______ 米。 21 、人体腾起的初速度是由 ______ 速度和 ______ 速度合成的。 22 、抛射运动的远度公式是 ______ ;高度公式是 ______ 。

23 、腾起角的大小反映了起跳动作中 ______ 与 ______ 的对比关系。 24 、完整的跳高技术可分为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三部分。 25 、背越式跳高助跑路线,一般前段跑 ______ 、后段跑 ______ 。

26 、用走步丈量法,丈量背越式跳高几步助跑路线时,走的步数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步。 27 、在跳高教学中,要把 ______ 与 ______ 相结合的技术做为主要教学环节。 28 、跳远助跑一般设两个标志,第一标志在 ______ 处,第二标志在 ______ 处。 29 、跳远的空中动作一般有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三种。

30 、三级跳远第一跳是用左脚起跳,其三跳的落地脚分别是 ______ 脚、 ______ 脚和 ______ 脚。 31 、撑竿跳高的起跳点一般在 ______ 的投影点下面。 32 、投掷项目的助跑形式可分为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33 、在抛射公式 中, s 为器械飞行距离, Vo 为 ______ ,a 为 ______ , g 为 ______ 。

34 、影响投、掷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空气阻力。

35 、投掷时要求力作用于器械的路程要长,这个路程主要指 ______ 到 ______ 的这一段距离。 36 、投掷项目器械出手的角度分别为:标枪 ______ ,铁饼 ______ ,铅球 ______ ,链球 ______ 。 37 、超越器械是由 ______ 迅速 ______ 运动,使 ______ 轴超越 ______ 轴而形成的。 38 、投掷器械时,手指拨动器械有助于提高 ______ 和 ______ 。 39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预备姿势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40 、推铅球技术教学应以 ______ 为重点。

41 、掷标枪最后用力时,应使力量通过 ______ 和 ______ 作用于标枪 上。 42 、投掷步是从 ______ 开始到 ______ 为止。

43 、掷铁饼技术可分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44 、作用到铁饼上的力应是通过饼的 ,并使铁饼沿 ______ 方向自转。 45 、田径技术教学一般分为 ______ 阶段、 ______ 阶段、 ______ 阶段。 46 、田径教学中典型的直观方法是 ______ 。

47 、投掷项目的教学顺序为:推铅球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48 、田径教学中常用方法有 ______ 法、 ______ 法、 ______ 法和分解法等。

49 、田径运动训练内容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等方面。

50 、田径运动训练是全面发展运动员的 ,提高 ______ 等进行的专门教育过程。 51 、身体素质包括: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52 、间歇训练法是要求在两次练习之间有一个 ______ 的间歇时间。 53 、单周期训练全年分为 ______ 期、 ______ 期和 ______ 期。

54 、规则规定,径赛各项目各赛次之间最少时间间隔为: 200 米 及 200 米 以下各项目 ______ 分钟, 200 米 以上至 1000 米 各项为 ______ 分钟, 1000 米 以上的项目 ______ 。 55 、全能项目各项之间的间隔不少于 ______ 。

56 、编排竞赛日程的方法一般是先 ______ 后 ______ ,先 ______ 后 ______ ,先预赛后决赛。 57 、径赛的距离是从起点线的 ______ 沿至终点线的 ______ 沿。

58 、起跑时,运动员在单项比赛中抢跑 ______ 次,全能比赛中抢跑 ______ 次,即取消比赛资格。 59 、 110 米 跨栏的栏高为 ______ 米,起跑线至第一栏的距离为 ______ 米,栏间距离为 ______ 米,最后一个栏至终点线 ______ 米。

60 、 100 米 跨栏的栏高为 ______ 米,起跑线至第一栏的距离为 ______ 米,栏间距离为 ______ 米,最后一个栏至终点线 ______ 米。 61 、 3000 米 障碍跑全程应越过 ______ 次栏架, ______ 次水池。 62 、分道跑的径赛项目,一般采用按 ______ 计时的方法。

63 、计时员 开表,至运动员 ______ 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 ______ 垂直面瞬间停表。 64 、终点裁判长在与发令员联系之前,应先与 ______ 和 ______ 取得联系。

65 、单项比赛顺风跑风速超过每秒 ______ ,全能项目超过每秒 ______ ,所破纪录不予承认。 66 、远度项目每人按 ______试跳 ______ 为一个轮次;高度项目以 ______ 为一个轮次。 67 、跳高运动员可在 ______ 一高度上请求免跳。

68 、远度项目成绩相同时,应以 ______ 成绩判定名次,如仍相同则应以 ______ 成绩判定名次,余以类推。

69 、铅球比赛中,器械必须 ______ 落在角度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70 、丈量成绩时,铅球以 ______ 厘米,铁饼和链球以 ______ 厘米,标枪以 ______ 厘米,为最小单。 71 、田赛项目破纪录时,必须经 ______ 复查核实后方能承认。 72 、全能比赛,如有一项弃权则 ______ 总成绩。

73 、团体总分相同时,应以 ______ 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同则以 ______ 多者名次列前,余以类推。 74 、径赛跑道的分道线宽为 ______ 厘米,分道线计算在 ______ 跑道的宽度以内。

75 、铅球、铁饼投掷圈外两侧延长线的长为 ______ 厘米,线宽 ______ 厘米,线的 ______ 应通过园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76 、跑道内、外突沿的高度为 ______ 厘米,其宽度都 ______ 跑道宽度之内。 77 、弯道上各道的起跑线、接力区线等,应使它们的 ______ 线,通过弯道的 。 78 、标枪场地落地区两侧的限制线宽应为 ______ 厘米,该线 在 29 o 角之内。

79 、规则规定,第一条分道计算线应距离跑道内突沿的外沿 ______ 厘米,第二条以外的分道的计算线应距内侧分道线外沿 ______ 厘米。

80 、铅球投掷圈直径 ______ 米。铁饼投掷圈内沿直径 ______ 米。

81 、中学田径教学中,跑的教材包括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等内容。 82 、中学田径教材中,跳跃教材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等内容。 83 、中学田径教材中,投掷教材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等内容。 84 、田径教学中的三基是 ______ 、基本技术和 _______ 。

85 、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 ______ 在 1970 年以 _______ 米的成绩创造了世界记录。

86 、成人女子七项全能比赛顺序是 : 第一天 100 米 栏、 ______ 、推铅球、 _______ 第二天跳远、 _______ 、 800 米 。

87 、 1896 年法国教育家 ______ 倡议召开以田径运动竞赛为主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88 、接力跑的接力区为 _______ 米 , 预跑区为 _______ 米。 89 、步长是由 ________ 、 _________ 和着地缓冲距离三部分组成。 90 、仲裁委员会一般由 _______ 或 ________ 、 ________ 人组成。 91 、径赛的赛次通常叫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92 、铅球抵趾板内沿为 _______ 厘米 , 宽为 _______ 厘米 , 高为 ________ 厘米。

93 、成年男子组铅球承认记录的重量 _____ 千克 , 成年女子组铅球承认记录的重量 _____ 千克。 94 、起跑线前伸数与跑道分道的宽度由关系 , 分道越宽 , 前伸数 ______ 。

95 、掷标枪助跑道宽 ______ 米 , 起掷弧半径 ______ 米 , 有效落地区为约 _______ 角的扇形面。 96 、跳远、三级跳远的沙坑 , 宽至少 _______ 米 , 长一般 _______ 米。 97 、竞走是 _____ 支撑和 _______ 支撑交替进行的周期性运动。 98 、常见的安装起跑器的方法有 ______ 式和 _______ 式。 99 、中跑一般是从 ________ 米至 ________ 米之间距离的跑。

100 、提高栏间跑的速度主要是通过 ________ 和改进 ______ 来实现的。 101 、田径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 部分和 部分。 102 、跑是人体 位移的一种基本 形式。

103 、跳跃运动的腾起角,是由 与 的比例关系决定的。

104 、投掷器械时 , 最后用力将力量集中到器械上,铅球是通过 ______ ,标枪是通过 _____ 。 105 、常用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五种。 106 、当两只秒表所计时间不同时 , 应以较 ______ 的时间为准。

107 、听到“预备”口令后,运动员的 ______ 仍须与地面接触, 不得离开起跑器。 108 、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必须用 ______ 脚起跳。

109 、标枪成绩的测量是从枪尖的______ 触地点取 ______ 量至投掷弧______ 沿,测量应通过投掷弧的 。

五、问答题

1 、田径运动有何特点? 2 、开展田径运动有何意义?

3 、何为运动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两者有何联系? 4 、跑的周期是如何划分的?一个周期中包括哪几个阶段? 5 、重力对人体跑速有何影响? 6 、支撑反作用力对人体跑速有何影响?

7 、蹬摆结合技术对跑(途中跑)的意义是什么? 8 、影响后蹬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 、决定人体跳跃高度和远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 、各项跳跃运动均可分成哪几个紧密相连的运动阶段? 11 、简述摆动动作在起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2 、跳跃运动助跑的任务是什么?要求如何? 13 、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有哪些? 14 、影响投掷出手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15 、简述投掷中超越器械的重要意义?如何完成超越器械动作? 16 、在投掷技术中,对最后用力运用有哪些要求?

17 、投掷运动最后用力过程中,要求左脚主动快落的意义是什么? 18 、在田径教学中,如何贯彻直观性原则? 19 、简述田径教学中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 20 、田径教学中,预防产生错误动作的方法有哪些? 21 、在田径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2 、田径技术课产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 、身体训练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24 、田径运动如何进行战术训练?

25 、为什么要进行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任务是什么? 26 、准备期的训练任务是什么?有何特点? 27 、竞赛期的训练任务是什么?有何特点? 28 、周训练计划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29 、田径竞赛规程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30 、编排记录公告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1 、检录组的任务是什么?

32 、起跑时遇到哪些情况应判为犯规? 33 、终点裁判员怎样才能准确的判定名次? 34 、长距离比赛采用人盯人的记圈方法是怎样进行的? 35 、计时组的工作步骤是什么? 36 、检查组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37 、接力项目比赛中哪些情况属于犯规? 38 、跳部裁判组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39 、高度项目,成绩相等时怎样判定名次? 40 、跳远比赛中哪些情况属于犯规? 41 、跳跃项目应如何丈量成绩?

42 、投掷裁判组一般几名裁判员?其分工如何? 43 、投掷项目应如何丈量成绩? 44 、铅球比赛中哪些情况属于犯规? 45 、简述 5000 米 起点线的画法? 46 、简述标枪场地的画法?

47 、简述就地设计半圆式田径的方法和步骤?

48 、丈量田径场跑道的基准点一般有几个?分别设在何处?有何作用?

49 、在内突沿半径为 36 米 的标准 400 米 田径场上进行 200 米 比赛,求第四道的起跑前伸数是多少?

50 、在内突沿半径为 36 米 的标准 400 米 田径场上进行 800 米 比赛,求第三道的切入差是多少? 51 、通过初步计算,空地的半径 26 米 ,一直段长 71.36 米 ,可设计一个周长为多少米实用半圆式田径场?

52 、简述设计不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步骤和方法?

53 、有一接棒运动员在接力区后 10 米 预跑线起跑,到接力区末端 27 米 处传接棒,传接棒时两运动员相距 1.5 米 ,传棒运动员最后 30 米 的平均速度为 9 米 /秒,接棒运动员从起跑点 27 米 处所需时间为 3.5 秒,求接棒运动员的预跑距离是多少? 54 、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55 、简述直道途中跑的教学方法?

56 、简述短跑“坐着跑”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57 、如何克服中长跑的“极点”现象? 58 、合理的过栏技术应符合哪些要求?

59 、 100 米 跨栏跑正确的起跨技术的标志是什么? 60 、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有什么意义?

61 、简述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62 、背越式跳高形成“坐着过杆”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63 、跳远助跑最后几步的要求是什么? 64 、简述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

65 、跳远助跑步点不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6 、简述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技术?

67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68 、铅球教学中产生“滑步距离过短”的原因是什么?其纠正方法如何? 69 、简述掷标枪最后用力时,怎样才能形成“满弓”动作?

70 、试分析掷标枪时“超越器械”不充分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71 、田径运动的两种不同属性区别有哪些 ? 72 、田径运动的基础功能 73 、起跑后加速跑的任务 74 、短跑摆腿动作的作用和要求

75 、不同跳跃项目对起跳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76 、中学 田径运动成绩考核评价应考虑哪些内容? 77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时,如可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 ? 78 、中学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为什么要以完整练习法为主 ? 79 、简述田赛远度项目成绩相等时的处理方法 80 、简述全能项目成绩相等时的处理方法 81 、简述团体总分成绩相等时的处理方法 82 、接力跑项目的比赛哪些属于犯规情况 83 、如何处理田径比赛中的受阻问题? 84 、编排竞赛日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85 、 试述现代中长跑训练的主要特点 86 、试述对起跨攻栏技术的要求

一、名词解释

1 、是田赛和径赛的合称。是比高度、比远度、比速度的项目。 2 、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3 、用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叫田赛。

4 、运动技术的实效性是指完成动作时,能发挥人体的最大能力,从而产生最大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5 、运动技术的经济性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最经济地使用人体的能量。

6 、指的是人们在完成某一动作时所表现的本领。

7 、它是人体的运动的一种形式,是指多次循环或重复做某一相同的动作,每循环或重复一次为一个周期。

8 、指的是所完成的动作接近技术的好坏的程度。

9 、人体的内力指的是人体运动时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力。 10 、外力是指人体与外界物体相互作用时,外界物体对人体作用的力。 11 、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 12 、是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

13 、后蹬腿的力点与身体重心的连线和地面之间构成的夹角叫后蹬角。

14 、在走、跑过程中,身体重心轨迹有上下、左右的波动,其上下波动的差数称重心波动差。 15 、人体做空中动作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身体其它一些环节所做的一些相应的补偿动作,这种补充动作所起的作用称为补偿作用。

16 、是指人体起跳时,身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17 、是指人体起跳时,身体腾起离地瞬间的速度。 18 、投掷器械出手后飞行的方向线与同侧水平面的夹角。

19 、在投掷运动最后用力前,人体支撑点以最快的速度赶超到器械的前面,使器械远远地落在后面的身体姿势。

20 、最后用力时器械所处的位置到出手点之间的距离叫工作距离。

21 、投掷运动中,器械出手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称地斜角。

《田径》试题答案 22 、是指器械的纵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23 、是指在投掷运动技术中,当助跑(包括滑步和旋转)结束后,按由下肢到上肢的正确用力顺序,通过投掷臂和手的动作,以最大的作用力和最快的速度将器械抛射出去这一动作过程。 24 、是指发展力量、耐久力、速度素质以及灵敏、协调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25 、也称全面身体训练,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均衡的发展,对于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有重要作用的身体训练。

26 、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训练叫专项身体训练。 27 、指的是运动员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及技术水平等方面,经过系统的运动训练的影响下发生适应性变化的程度。

28 、是指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承受力的练习。

29 、在训练过程中和训练比赛结束时消除身体疲劳的练习叫恢复训练。 30 、是指跑道的内外边的突起边沿。

31 、用来计算各条分道周长的线叫计算线。也就是运动员实际跑的线。

32 、将跑道的直段和曲段分开,并且与纵轴线垂直相交于园心的两条线称直、曲段分界线。 33 、在部分分道跑的径赛项目中,当跑过规定的弯道路程之后,第一分道以外的各分道运动员在往里道切入时多跑的路程叫切入差。

34 、为使运动员在分道比赛中跑的路程相等必须把第一分道以外的各分道多跑的路程从第一分道起点处向前伸出去,各分道前伸的长度就叫该分道的起跑线前伸数。

35 、径赛项目的“赛次”是指预赛、次赛、复赛和决赛。即竞赛过程的顺序,也是径赛项目比赛阶段。 36 、是就田赛项目而言,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轮次,一个高度有三次试跳机会;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或试掷完一次为一轮次。

37 、在径赛的各赛次中,按成绩录取最后名次时,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成绩相等,对下一赛次人数有影响,总裁判长指定成绩相等者重新比赛,这种比赛通常称为附加赛。

38 、在高度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在某一轮次或该轮次的某次试跳机会中申请不跳为免跳,运动员申请“免跳”后可参加下一轮次比赛。

39 、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所以跑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胸闷吸吸困难,跑速降低而难于继续坚持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即通常所说的“极点状态”。

40 、跳远腾空时,保持蹬离地面瞬间的身体姿势。即腾空初期,身体保持“跨步”姿势。 41 、指从脚着地起至脚离地止。 42 、指从脚离地起至另一脚着地止。

43 、指自后蹬脚离开地面起至膝摆到髋臼垂直下方止。 44 、指自膝和髋臼成垂直起摆至脚着地止。

45 、指自脚着地(成本撑)到身体重心与地面成垂直止。 46 、指自脚和身体重心成垂直到后蹬离地止。 47 、是指从一个姿势开始又回到这个姿势的循环动作。

48 、是指脚着地后为了减少阻力,所做的屈膝、屈踝等相对的放松缓冲。

49 、 也叫中线,它把田径场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在绘图和修建场地时必须以这条线为基线。 50 、是指线的中点,即场地的中心。

51 、指投掷物飞行的轨迹与地面形成的角度。 52 、是指投掷物与地面成的角度。

53 、指的是连结两个弯道的那部分直道,一个直段长等于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 54 、是指完整的直跑道,半圆式田径场有两个直道,供直道比赛项目使用。 55 、是内突沿的外缘与外突沿的内缘之间的宽度,也称跑道总宽。 56 、两条分道线之间一个跑道的宽度。 57 、两条相邻跑道的分界线宽 5 厘米。

58 、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叫背越式跳高。 59 、人体通过助跑、起跳后在杆上成俯卧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叫俯卧式跳高。

60 、是在助跑以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其中第一跳为单足跳、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用双脚落入沙坑内。

61 、撑杆跳高是通过持竿助跑获得动能,然后借助撑竿将动能转换为撑杆的弹性势能和重力势力,把人体送上高空腾起过杆、落地的一项运动。

62 、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 , 就是身体锻炼要有适宜生理负荷的原则 . 它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 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所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对增强体质要起良好的作用。

63 、正弦丈量法也叫直弦丈量法 . 它是一种已知弧长 , 然后用正弦定理计算其弦长 , 再以弦量弧进行丈量弯道上长度的方法。

64 、余弦丈量法是根据任意三角形中 , 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 应用余弦定理计算角的对边长度来丈量弯道上长度的方法。

65 、讲解法是指教师用语言来表达田径运动技术动作 , 与示范法结合 , 可帮助学生建立某一田径运动项目的正确技术概念以及教师用语言来表达动作的方法、要领 , 指导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练习。 66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的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范例 , 与讲解法结合 ,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 了解动作的方法、要领 , 以指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练习。 67 、完整练习法是把田径运动技术的全过程 , 以完整的形式进行练习。

68 、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田径运动技术过程 , 分解为几个部分 , 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进行练习 , 最后再把各部分动作联系、完整起来。

69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比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

70 、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指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 , 针对学生可能或已经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 , 采取有效的措施 , 防止错误动作产生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71 、间歇跑是由跑的距离、速度、次数间歇时间、间歇方式等五个因素组成的一种发展专项耐力的方法。 72 、直接指示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动作 , 在学生进行练习错误动作产生之前 , 向学生发出语言提示和信号 , 引起学生的注意 , 从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73 、诱导法是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 , 采用诱导性练习、模仿性练习或专门性练习 , 使学生体会正确动作的肌肉感觉和提高相应肌肉群的协调配合能力 , 从而纠正错误动作。 74 、身体锻炼是指用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过程。

75 、田径运动锻炼是指用田径运动项目作为手段 , 进行身体锻炼 , 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目的的过程。

76 、推铅球是单手持球置于锁骨窝处 , 站立在投掷圈的后部 , 经过滑步 , 用全身的力量和最快的出手速度 , 把铅球推出可能获得远度的投掷项目。

二、 判断题

1 、( t ) 2 、( t ) 3 、( f ) 4 、( t ) 5 、( f ) 6 、( f ) 7 、( f ) 8 、( t ) 9 、( t ) 10 、( t ) 11 、( f ) 12 、( f ) 13 、( t )14 、( f ) 15 、( t ) 16 、( f ) 17 、( f ) 18 、( f ) 19 、( t ) 20 、( t ) 21 、( t ) 22 、( t ) 23 、( f ) 24 、( t ) 25 、( f )26 、( f ) 27 、( f ) 28 、( t ) 29 、( f ) 30 、( f )

31 、( t ) 32 、( f ) 33 、( t ) 34 、( f ) 35 、( t ) 36 、( f )37 、( t ) 38 、( f ) 39 、( t ) 40 、( t ) 41 、( f ) 42 、( t ) 43 、( f )44 、( f ) 45 、( f ) 46 、( f ) 47 、( f )48 、( f ) 49 、( f ) 50 、( f ) 51 、( t ) 52 、( f )53 、( f ) 54 、( t ) 55 、( f )56 、( f )57 、( f ) 58 、( f ) 59 、( f )60 、( t ) 61 、( t ) 62 、( t ) 63 、( f )64 、( t ) 65 、( f ) 66 、( t ) 67 、( f ) 68 、( t ) 69 、( t ) 70 、( t ) 71 、( t ) 72 、( f ) 73 、( f )74 、( f ) 75 、( t ) 76 、( f ) 77 、( t ) 78 、( f ) 79 、( t ) 80 、( f ) 81 、( t )82 、( t )83 、( t )84 、( t ) 85 、( t ) 86 、( f ) 87 、( t ) 88 、( t ) 89 、( f ) 90 、( f ) 91 、( f )92 、( t )93 、( f )94 、( f )95 、( t )96 、( t )97 、( f )98 、( f ) 99 、( f ) 100 、( f ) 101 、( f ) 102 、( t )

三、选择题

1 、 A 2 、 C 3 、 B 4 、 C 5 、 C 6 、 A 7 、 C 8 、 A 9 、 B 10 、 C 11 、 B 12 、 C 13 、 C 14 、 B 15 、 B 16 、 C 17 、 C 18 、 A 19 、 A 20 、 C 21 、 A 22 、 B 23 、 B 24 、 B 25 、 A 26 、 A 27 、31 、 C 32 、 A 33 、 A 34 、 C 35 、 B 36 、 A 37 、40 、 C 41 、 A 42 、 B 43 、 C 44 、 A 45 、 B 46 、49 、 B 50 、 B 51 、 A 52 、 A 53 、 A 54 . b 55.c 56.b 57.c 58.a

四、填空题

1 、 1990 、中国北京 2 、 776 、希腊 3 、 1886 、希腊

4 、 1912 、竞赛项目、竞赛规则 5 、郑风荣、倪志钦、朱建华、跳高 6 、经济性、实效性

7 、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 8 、两次单脚支撑、两次双脚支撑 9 、两次单脚支撑、两次腾空 10 、步频、步长

11 、后蹬速度、后蹬方向、后蹬的蹬伸程度。 12 、空气阻力、摩擦力、支撑反作用力 13 、步长、步频 14 、放松协调、蹬地

15 、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 16 、途中跑、起跑、冲刺跑 17 、下压式、上挑式 18 、两三步、两三步

19 、起跨腿着地攻栏、摆动腿下栏着地、攻栏、栏上动作 20 、 68 o -70 o 3.5 - 3.6 米 21 、水平、垂直 22 、 、

23 、水平速度、垂直速度 24 、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25 、直线、弧线 26 、 5 、 6 、 7 27 、助跑、起跳

28 、起点、倒数 6 - 8 步 29 、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 30 、左、右、双

、 B 29 、 B 30 、 C 、 B 39 、 C 、 A 48 、 B

C 28 C 38 C 47 31 、握竿点 32 、直线、旋转

33 、出手时的初速度、出手角度、重力加速度 34 、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 35 、助跑结束、器械出手

36 、 28 o -33 o 、 30 o -36 o 、 38 o -42 o 、 42 o -44 o 37 、下肢、向前、髋、肩 38 、出手速度、器械的稳定性 39 、高姿、低姿 40 、最后用力

41 、手臂、手指、纵轴 42 、第二标志、最后用力结束

43 、握法、预摆、旋转、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 44 、几何中心、顺时针 45 、学习、掌握、提高 46 、示范法

47 、标枪、铁饼、链球 48 、讲解、示范、完整

49 、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理论教育 50 、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成绩 51 、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 52 、严格规定

53 、准备、竞赛、过渡

54 、 45 ¢ 、 90 ¢ ,不在同一天举行。 55 、 30 分钟

56 、径赛、田赛、全能、单项 57 、后、后 58 、 2 、 3 59 、 1 . 067 、 13 . 72 、 9 . 14 、 14 . 02 60 、 0.84 、 13 、 8.50 、 10.50 61 、 28 个、 7 次 62 、道次

63 、见枪烟或火光、躯干、后沿 64 、检查长、计时长 65 、 2 米 、 4 米 66 、顺序、一次、一个高度 67 、任何

68 、次优、第三优 69 、完全、内沿 70 、 1 、 2 、 2 71 、总裁判长 72 、不予计算

73 、破纪录、获第一名 74 、 5 、内侧 75 、 75 、 5 、后沿 76 、 5 、不计入 77 、延长、圆心 78 、 5 、不计算 79 、 30 、 20 80 、 2 . 135 、 2.50 81 、发展跑的能力、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和障碍跑 82 、发展弹跳能力和跳跃能力的练习,急行跳高、急行跳远 83 、发展力量和投掷能力的练习,投铅球和投手榴弹。 84 、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 85 、倪志钦、 2.29 米 86 、跳高、 200 米 、掷标枪 87 、皮埃尔德 . 顾拜旦 88 、 20 、 10 89 、后蹬距离、着地缓冲距离 90 、 3 、 5 、 7 91 、预、次、复、决赛

92 、 121—122, 11.2—11.6, 9.8—10.2 93 、 7.26, 4 94 、越大

95 、 4, 8, 29 度 96 、 2.75, 6—9 97 、单脚 , 双脚 98 、普通式 , 拉长式 99 、 800 至 3000 100 、步频 , 跑的节奏 101 、理论、实践 102 、水平 运动 103 、垂直速度 水平速度 104 、重心 纵轴

105 、直接指示法,直接帮助法,降低练习条件法,练习条件限制法,诱导法 106 、差 107 、双手 两脚 108 、单

109 、首次 直线 内 圆心

五、问答题

1 、答: 1 )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的项目。

2 )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是在较长时间内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3 )运动强度大、比赛紧张激烈、竞争性强。

4 )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不受场地、人数、年龄、性别、季节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广泛开展。 2 、答:经常系统科学地参加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机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

通过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可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运动成绩,能够全面发展人体素质是发展各项运动的基础。 通过田径运动的教学和训练,还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3 、答:运动技术的实效性是指完成动作时,能发挥人体最大运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运动技术的经济性是指动作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最经济的使用人体的能量。

为了提高技术动作的实效性,在技术动作过程中,须消除多余动作,并在预备动作和次要动作阶段尽量节省力量,以便在技术的主要阶段增大用力程度,充分发挥身体素质的作用,以达到表现出更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4 、答:跑的一个周期就是一个复步。在一个动作周期中包括两次单腿支撑和两次腾空。单腿支撑阶段又可划分为前支撑阶段(即着地缓冲阶段)和后支掌阶段(即后蹬阶段)。前后支撑阶段是以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点垂直上方为分界线;腾空时期可划分为后摆阶段和前摆阶段。后摆与前摆动腿的膝关节处于支撑点的垂直面为分界线的。

5 、答:在前支撑阶段,身体重心处在支撑点的后面,重力起阻力作用,即对跑速起减速作用;在垂直部位时,身体重心在支撑点垂直上方,支撑力与重力相平衡,对跑速无影响;后蹬阶段,身体重心在支撑点前面,重力起动力作用,即对跑速有加速作用;弯道跑时,人体向内倾斜,利用重力获得向心力,使人体顺利地沿着弯道跑进。

6 、答:人体跑动时支撑腿作用于地面,因此产生了支撑反作用力,它于支撑腿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跑时,支撑反作用力与运动方向一致时,便成为人体前进的动力。反之则成为向前跑进的阻力。当人体处于垂直支撑部位时,支撑反作用力与重力平衡,即不起动力作用,也不起阻力作用。 7 、答:支撑腿与摆动腿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正确完成蹬摆技术、加快摆动腿的前摆幅度和速度,对于增大支撑反作用力、减小支撑腿的后蹬角度,增大水平速度和减小身体重心运动轨迹的上下波动,为加快身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8 、答;后蹬的力量,从公式 F = ma 中看出,作用力越大,其加速速度也越大。 后蹬的速度:后蹬的速度越快,后蹬时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就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后蹬的方面:后蹬的方向应力求与人体跑进的方向一致,如果偏左或偏右,都会产生分力,影响后蹬的效果。

后蹬的角度:是由人体结构的特点及身体素质水平决定的,一般短跑后蹬角度为 47 o -50 o 左右。 9 、答:腾起初速度:根据斜抛运动的规律,跳跃的高度和远度与腾起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腾起角:根据斜抛运动的原理,跳跃的高度和远度与腾起角有密切有关系,即在初速不变的情况下,腾起角大小不同,跳跃的高度和远度也不相同。在腾起角适宜的条件下,初速度越大跳的会越高或越远。 10 、答;各项跳跃运动可以分成三个紧密相联的动作阶段:人体向前水平移动阶段,技术上叫助跑;从向前水平移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队伍,技术上叫腾空与落地。

11 、答:起跳时,通过摆动腿及两臂的迅速向上摆动所产生的动量,增加对支撑点的压力,从而能获得更大的支撑反作用力,摆动动作合理的配合蹬伸动作,能提高起跳的效果,提高身体重心的位置和加快末稍关节的蹬伸速度,起跳腿蹬离地面的瞬间,摆动动作的突然制动可利用惯性力的作用,保持较高的腾速度。

12 、答:助跑任务是,人体通过向前跑进,产生必要的水平速度,为预定的方向跳得更高更远创造条件。 助跑要求:

1 )助跑速度应以能顺利地完成改变运动方向的任务来原则进行控制。

2 )助跑最后能准确地跳上起跳点。要求跑的步幅和节奏稳定,从开始起跑注意步幅稳定,上体适当前倾,摆臂有力。最后几步时,上体正直,适当降低身体重心,加速的节奏更加明显。

13 、答:出手的初速度:根据斜抛运动原理,当出手角一定时,出手速度越大,器械飞进的距离越远。 适宜的出手角度:由于地斜角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适宜的出手角是 45 o - b 。 出手高度:在初速度一定和出手角度适宜的情况下,增大出手高度时对增大投掷距离有一定影响。 空气阻力:器械在飞进中所受空气阻力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器械飞进的远度。

14 、答:作用于器械上有效力量的大小。作用于器械上的有效力越大,器械获得的初速度越大;作用于器械的路程和时间。在一定的路程中作用的时间越短越好;在一定时间内,作用的路程越长越好;正确而熟练的技术动作;良好而全面的身体素质。

15 、答:超越器械:是为了形成最后用力时的良好姿势,使最后用力时器械所处的位置到出手点有较长的工作距离;正确的超越器械动作,应在均匀加速的助跑中完成。在助跑的后阶段,身体的下肢要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赶超到器械的前面,并更加扭紧(或伸展),使器械落在身体的后面,形成身体下肢在前,上肢在后的倾斜姿势。

16 、答:助跑结束时左脚 要主动快落(以右手投掷为例)做稳固而有力的制动支撑,最后用力和助跑动作要紧密衔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要有正确的用力顺序,即从右腿的蹬转开始,送髋、抬体、转体,最后通过手臂动作快速将器械掷出;要有最大的有效工作距离;要有正确的出手动作,以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和适宜的出手角度,器械出后后能维持身体平衡。

17 、答:左脚主动快落要以缩短两脚着地的时间间隔,更快地形成两脚稳固的支撑,使助跑与最后用力紧密衔接,有利于及时进行投掷,两脚稳固的支撑能获得较大的支撑反作用力,从而达到理想的用力效果,能更好形成“超越器械”姿势,并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18 、答: 1 )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有目的地选取示范动作及教具,尤其是对那些动作较为复杂的技术。 2 )示范要选择适宜的时机和位置,使学生既能看清示范动作又保证安全。

3 )正误对比也是运用直观性原则的方法之一,通过正误对比的示范,可使学生互相观察分析,纠正错误动作。

19 、答: 1 )对技术动作概念不清。对初学者来说,概念不清楚,是很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 2 )身体素质较差。如果身体素质较差,即使概念清楚,动作仍然会出现某些错误。

3 )思想过度紧张或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一种是在做动作之前,认为某一动作可以会发生滑、碰、摔等情况,因而存有戒心,不按要领做,以致出现错误动作;另一种是突然变化的开始阶段能做出正确动作,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后,也会出现错误动作。

20 、答: 1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技术、理解能力、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仔细分析可能产生概念不清或错误动作,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讲解要简明具体、通俗易懂,恰到好处。 3 )示范动作要正确、清楚、轻松、自然。

4 )课的组织要严密,要考虑到各方面可能发生的情况,对学生要有安全措施和规定。

5 )对学生要亲切、关心和耐心,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技术动作,多肯定其成绩,增强其信心。 6 )要多注意理解能力较差、身体素质较差以及热衷于追求运动成绩和学生的动作,防止错误动作的形成 . 21 、答; 1 )要尽可能做到及时发现和纠正,要就错误动作现象找原因,采取治本的方法。 2 )同时出现较多错误动作时,要分清哪是主要的错误动作。

3 )对学生偶然出现的错误动作,一般不宜立即指出,应强调该动作应样做,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得到纠正。

4 )纠正错误动作,不单纯是分析原因和选择手段问题,其中还有教法问题。

5 )对某些原地、有支撑、能分解和能停顿的动作有错误时,可采用直接帮助的方法;对有腾空的,不能分解的动作有错误时,可采用诱导性的方法;对某些超过或达不到应有程序的错误动作,可采取限制或诱导的方法纠正。

22 、答: 1 )在练习中因滑、摔、绊、碰、撞及拉、扭自我产生的伤害,多是因准备活动内容不当或做的不充分,练习时用力过猛,对技术动作理解有误;课的组织不严密,要求不严,场地器材的检查不细,布置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随意做与本课无关的内容;身体过于疲劳以及服装不当等。 2 )在练习中自己伤了他人或他人伤了自己,多是由于身体过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练习时随意走动,不按规定的方向、动作、口令和场地进行练习。

23 、答: 1 )增进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型态等。

2 )①身体训练要全面;②身体训练要在全年和多年训练中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③身体训练在全年中的比重,要因时间、任务、项目和人民而异。

24 、答: 1 )平时训练时,要严格要求运动员合理使用自己的力量; 2 )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如风、雨、炎热、寒冷和不同场地等)进行战术训练; 3 )在同强手比赛中培养运动员不畏强手,正确运用战术的能力; 4 )赛前要分析主要对手的能力和特点,客观估价自己的能力; 5 )周密研究比赛条件,确定自己的战术和成绩指标及战术方案。

25 、答:田径比赛不仅消耗体力,而且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通过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机能和个人心理特征都得到良好的发挥。

为使运动员精力旺盛,充满斗志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为取得良好训练效果和优异的成绩进行适宜的心理准备和调节。

26 、答: 1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改进技术,培养意志品质,为竞赛时期训练和提高专项成绩打好基础。

2 )运动量相对较大,强度适宜。训练期长,注重身体训练,完整技术占一定比例。注意训练节奏的安排。

27 、答: 1 )强化专项素质和提高专项能力,巩固与提高专项技术;提高应激能力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争取优异的成绩,丰富比赛经验。

2 )保持身体训练的能力,加强专项训练;注意训练质量;提高专项训练的强度;注意恢复训练。 28 、答: 1 )确定本周的训练任务,各项训练内容的比重、训练次数和时间。 2 )各次训练课的任务和具体安排。 3 )主要训练手段、运动量和强度的节奏。 4 )在确定本周计划时应根据阶段任务、上周计划完成情况及本周实际情况来确定。

29 、答: 1 )根据组织方案拟定运动会的名称、目的要求、比赛日期及地点,参加单位及组别。 2 )比赛项目。 3 )参加比赛办法。包括每单位可参加多少人,每人可报几项,每项可报几人及参加者的资格问题。 4 )报名办法。规定报名截止日期,报名条件及身体体检规定等。 5 )计分及奖励办法。说明各项录取的名额,单项、集体项目、全能和破纪录、团体总分的计算与奖励办法等。 6 )比赛规则。 7 )参加单位应注意事项及各队报到日期等内容。

30 、答:在竞赛开始前编排竞赛秩序册,准备比赛所需用的各种表格;竞赛中及时公布比赛成绩,排出次、复、决赛的秩序和名次;竞赛结束后统计和整理成绩纪录,编印大会成绩册。

31 、答: 1 )赛前布置好检录处,准备好所需用品,拟定运动员须知、编印径赛检录及入场时间表,校对运动员卡片和检录表,了解各项径赛项目起点和接力区。

2 )准时点名,凡点名不到者均应取消其比赛资格,处理请假问题,检查运动员的服装、号码、钉鞋等是否符合要求。

3 )组织运动员抽签决定道次,抽签后不得更改。

4 )引导各项参赛运动员到达比赛起点处,并向助理发令员说明缺席情况。

5 ) 接力项目比赛,应将运动员分别带到接力区,并将检查录单交给各接力区的检查员。 32 、答; 1 )“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运动员迟迟不做预备姿势,故意延时间者。 2 )鸣枪前,运动员的手或脚离开原来的位置者。 3 )在鸣枪的同时起跑者。

4 )“预备”口令发出后,用声音或动作干扰或影响其他运动员起跑者。

33 、答:终点裁判员要在运动员上道时认真看清各道运动员的服装、体形等特点,做到心中有数。鸣枪后,要全神贯注地观察运动员跑进的情况变化。当运动员进入距终点 30 米 时,裁判员应初步观察出运动员的前后差距。当距终点 20 米 时,裁判员要预找出自己判定的名次的位置,并看清特点及所在道次。当距终点 10 米 时,裁判员用主光观察运动员的位置有何变化,余光看着终点线。当进入 5 米 线时,裁判员主光盯着终点线,余光看着运动员。在运动员撞线后,要看清道次,仍要盯随并记住该运动员所在的道次和号码。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标准,是以运动员的躯干任何部位触及终点线后沿垂直面为标准。

34 、答:当裁判员和运动员人数差不多时一般均用此法。每一名裁判员负责记一至三名运动员,比赛前,将所记运动员的号码填在记圈表上,鸣枪后,当所记运动员跑到每圈结束处,即画法印在记圈表上的所跑过的圈数。并告诉该运动员的剩余圈数。当运动员跑至最后一圈距终点约四五 十米 时,应把所到运动员的号码告诉裁判长,以便及时用手势和口令示意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如与计时组配合,记录运动员每圈累计成绩、效果更佳。

35 、答: 1 )每组比赛开始前,计时长将卡片发给每个计时小组长,计时员应熟悉比赛项目。本跑道运动员号码和特点。

2 )当计时长通知“运动员上道”号令时,计时员要注意起点区,作好按表的准备,当听到“各就位”口令时要注意发令号的动作;待发令员举枪时计时员应按下第一道簧;见到枪烟(光)的同时,开动跑表。并检查秒表是否正常,如发生故障,应报告计时长。

3 )当运动员跑至终点线 20 米 时,计时员要注意所记运动员,并按下第一道簧,当距终点线 10 米 时,主光看终点线,余光看运动员,当其躯干一触及终点线后沿垂直面时立即停表。并盯计时运动员看请所计取的成绩,并填写“计时报告表”和卡片。

4 )如遇破记录时,计时长应审查并请径赛裁判长和总裁判长验表并签字。

5 )计时长应在比赛结束后,迅速收回成绩卡片,经审查、核对、修正准确无误后再下达“回表”的口令,否则记时员不得私自回表。

36 、答: 1 )掌握竞赛日程中径赛项目的顺序,熟记各项径赛规则。

2 )比赛中检查运动员有无犯规情况。如遇运动员犯规,应立即报告检查长,待检查长提出处理意见后,填写“检查报告表”交径赛裁判长。

37 、答: 1 )未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的。 2 )脱手掉棒后,不是由原掉棒人捡起的。 3 )通过推动跑出或接受其他方式助力者。 4 )用抛、掷的方式传接棒者。

5 )传棒后,离开跑道时阻碍他人跑进者。 6 )未持棒到终点者。 7 )一人跑两段距离者。

38 、答: 1 )在赛前严格检查场地、器材、用具和设备,使其符合规则要求。

2 )各项比赛开始前 20 分钟到检录处点名,并检查运动员号码、服装、钉鞋和自备竿,然后带领运动员到比赛场地。

3 )向运动员宣布试跳顺序、起跳高度和升高计划及注意事项,并组织运动员试跳。

4 )裁判员检查各项有效成绩的丈量,复核最后成绩。遇破纪录时必须核实场地、器材和成绩等。报告田赛裁判长,并请总裁判长到现场审核。

5 )裁判员应判定运动员的试跳是否有效。并丈量和记录每次试跳的有效成绩,高度项目,每次升高时均应精确丈量,并向运动员宣布。丈量成绩时,须有一名裁判员在起跳点检查丈量,以资核对、记录成绩至少要有两名裁判员负责,在每轮结束时,要核对记录。 6 )掌握运动员的试跳顺序,维持好起跳区的秩序。

39 、答; 1 )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较少者名次列前。

2 ) 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30 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仍不能判定,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为 2 厘米,撑竿跳高 5 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如涉及其他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40 、答: 1 )助跑或起跳时,身体任何部分触及起跳线前的地面或在橡皮泥显示板(沙台)上留有痕迹。

2 )从起跳板两端之外,不论是在起跳线延长线的前面或后面起跳者。

3 )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的地面,而水坑外的触及点比沙坑内的最近触点离起跳线近者。 5 )采用任何空翻姿势者。

41 、答: 1 )高度项目:丈量成绩时,须用木尺或高度测量器与地面垂直,由地面量至横杆上沿的最底部位计算成绩。

2 )远度项目:丈量成绩时,须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分着地的最近点于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处长线成直角丈量。

高度和远度成绩,均以 一厘米 为最小单位,不足 一厘米 不记。

42 、答:一般运动会投掷裁判组需 7 名裁判员。其中 1 人为小组长;内场裁判员 4 人,其中 1 人为主裁判,主管旗示、判定运动员试掷是否有效,宣布运动员有效试掷成绩;记录员 2 名,负责检录,通知运动员准备试掷,记录每次试掷成绩与情况。另 1 人负责操纵电动显示牌和时限器,检查校对记录员的记录是否准确; 1 人为内场丈量员并协助主裁判工作。外场裁判员 3 人,其中 1 人为外场主裁判,主管旗示,判定器械落点是否有效, 1 人专看器械落点,并指挥服务员将器械送回内场。 1 人为外场丈量员,负责有效成绩的丈量。标枪裁判组内外场可各加 1 名裁判员,内场 1 名协助丈量成绩,外场 1 人专判标枪落地是否有效。服务员 2 名。

43 、答: 1 )丈量铅球、铁饼、链球的成绩时,应从器械落地的最近点,取直线通过投掷圈至圈心,以最近点至投掷圈内沿之间的距离为准。

2 )丈量标枪成绩时,应从标枪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通过起掷孤至圆心,以最近点至起掷孤内沿之间距离为之准。计量成绩时,铅球以 1 厘米为最小单位,不足 1 厘米不计。铁饼、链球、标枪应以 2 厘米为最小单位,不足 2 厘米不计。

44 、答; 1 )投掷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圈外的地面,或触及抵趾板上面或投掷圈的上沿。

2 )将铅球移至肩下,或从肩后抛掷者。

3 )试掷过程中,铅球脱手掉在圈内或落地区外者。 4 )铅球落在角度线上或线外区域者。 5 )器械掷出后尚未落地即走出投掷圈者。

6 )投掷结束后,走出时最先接触铁圈或圈外面的第一脚,必须完成落在圈外白线直径的后面。 7 )无故延误时间者。

45 、答:在第三直、曲段分界线上,从内突沿的外沿向外丈量 0.30 米 得一点;然后从该点向前在弯道计算线上丈量 30 米 ,以该点为圆心,向外画一个逐渐展开的弧线,直到与弯道第八道外边相接,该弧线为起跑线的后沿。用同样方法以 33 米 为半径,在起跑线后画集合线。

46 、答: 1 )向投掷方向确定一纵横线,向纵轴线两边各画一条 5 厘米宽的直线,两线平行,相距 4 米 ,为助跑道。

2 )在助跑道的两边线上适当的位置上取两点,分别以两点为圆心,以 8 米 为半径,向后在助跑道的中间画孤相交于一点,该点为起掷弧的圆心。并以该点为圆心以 8 米 为半径,画弧确定起掷弧。 3 )把起掷弧的圆心与起弧两端连接并向外延长,即构成标枪落地区,落地区的角度约 29 度,起掷弧线宽为 7 厘米,以起掷弧两端外各画长 0.75 米 ,宽 7 厘米的直线。 47 、答: 1 )丈量空地可利用面积的长度和宽度。 2 )根据空地的长和宽,先设跑道分道数和余地。 3 )根据空地长和宽,初步计算弯道的半径,弯道长、直道长及跑道第一分道线周长并高整为整数。 4 )设计确定后,可绘制相应比例的场地平面图。 5 )根据平面图在现场进行测绘,画出场地平面图。

48 、答: 1 )丈量田径场跑道的固定基准点一般有六个。其中四个基准点分别设在四个直、曲段分界线与内突沿外交点处。另外两基准点在纵轴线与两个弯道内突沿外沿的交点处。

2 ) 基准点的设置,缩短了丈量的量程,为提高丈量的精确度和提高效率带来极大方便。 49 、答:已知:半径 36 米 ,分道宽 1.22 米 。 解:第四道的起跑前伸数 = a[ ( n-1 ) D-0.1] = 3.1416 × 3.56 = 11.18 (米)

50 、答:已知:半径 36 米 ,一直段长为 85.96 米 ,分道宽为 1.22 米 。 解:第六道切入差应为: 85.96 - = 85.96 - = 0.21 米

51 、答:已知:半径 26 米 ,一直段为 71.36 米 解:半圆式跑道周长: =两个弯道长+两个直道长

= 2 × 3.1416 × 26.30 + 2 × 71.36 = 165.24+142.72 = 307.96 (米)

52 、答: 1 )丈量空地长和宽 2 )初步计算跑道内突沿的半径 r; r= 地宽- 2 (余地+跑道宽)/ 2 3 )计算两个弯道第一分道计算线长 C : c= 2a (r+0.30) 4 )计算直段长:

一直段长=空地长- 2 (余地+跑道+ r ) 5 )计算跑道全长:

跑道全长=两个直段长+两个弯道长

6 )确定跑道长:如计算的跑道周长不足整数,需变更周长,一般是改变直段长,而半径不变。 53 、答;已知①接棒运动员跑 27 米 处所需时间为 3.5 秒 ②传棒运动员最后 30 米 的平均速度为 9 米 /秒 ③传接时两运动员之间的距离为 1.5 米 解:接棒运动员的预跑距离为: 9 米 × 3.5 -( 27 米 -1.5 ) = 31.5 - 25.6 = 6 米

54 、答:①加速跑的特点是上体前倾较大,随跑速的加快逐渐抬起。②加速阶段的步频较快而步长是逐渐加大至进入途中跑才稳定下来。③加速跑的距离与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有关,一般 20 米 后已达到发挥速度进入途中跑。 55 、答:①学习摆臂技术。

②学习用前脚掌着地的富有弹性的慢跑。 ③学习中等速度的反复跑 60 - 100 米 ④学习加速跑 60 - 100 米 ⑤学习行进间跑 30 - 60 米

56 、答:产生原因:①后蹬动作概念不清 ②上体过于前倾、含胸、塌腰

③腰腹肌松驰,髋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髋部前送不充分 ④后蹬不充分,支撑腿力量差 纠正方法:

①讲清后蹬腿在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的用力顺序,注意以脚趾“扒地”离开地面。 ②多做跑的专门练习,并过渡到加速跑 ③加强腰背腹肌力量的训练

57 、答:在跑进中运动员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劳不适的“极点”现象,当“极点”出现时,一定要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跑下来,并注意加深呼吸,适当调整跑的速度和节奏,坚持跑一段距离后,“极点”现象会慢慢消逝。

58 、答:①起跨前应保持已达到的水平速度

②过栏后水平速度下降不大,使过栏与栏间跑衔接起来

③起跨时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将垂直速度减少低到最小程度,身体重心腾起角不超过 15 度 ④起跨与下栏保持较高的身体支撑姿势,减少过栏与栏间跑身体重心的波动差。

⑤过栏各阶段的动作力求积极、协调、平衡、衔接、连贯,既有一定的动作幅度,又能发挥较高的动作速度。

59 、①起跨前要获得一个较高身体重心位置 ②适宜的起跨距离,一般起跨点距栏约 2 - 2.2 米

③起跨离地前身体重心积极前移,保持适宜的起跨角度,约 70 o 为宜 ④充分高摆摆动腿,加大两腿夹角 ⑤全身各部分动作连贯,配合协调

60 、答:①采用弧线助跑,由于身体向园心方向倾斜,使身体重心轨迹与足迹线不相重合,这样有利于起跳前自然的降低身体重心,为使速有利的起跳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②起跳时人体由侧倾转变为垂直,使起跳的垂直冲量尽可能通过身体重心,有利于提高起跳的效果 ③起跳时,身体由侧倾变为垂直,能使人体产生向横杆方向运动的角速度,有利于过杆

61 、答:①由于弧线助跑使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起跳脚的着地点应在助跑弧线的切点上,用脚跑外侧先着地并声速滚动至全脚掌着地

②起跳脚着地时,身体仍保持一定的内倾姿势,有利于加快起跳动作和加大过杆时的旋转角速度 ③当身体由内倾变为垂直时,摆动腿以髋带动大腿迅速向前上方摆动 ④同时积极快速的蹬伸起跳腿,充分伸展髋、膝、踝三关节。 ⑤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积极向上提肩摆臂完成起跳动作 62 、答:产生原因:①起跳后髋挺的不充分。 ②初学者怕肩着地而不敢做反弓动作 ③起跳后急于收腿 ④起跳蹬伸不充分

⑤腾空后没有及时做仰头引肩,倒肩展胸动作 63 、答:①保持跑的动作结构和高速度 ②保持稳定的步长和跑的节奏

③身体重心平稳的向前运动,整个动作要保持放松协调

64 、答①起跳完成腾空步后,摆动腿做向前、向下、向后划摆至起跳腿并拢,同时伸展髋关节。 ②两臂向下、向后、再向上外展摆动

③在挺身展髋的同时,两臂摆至后上方,使身体成完全伸展并稍有反弓 ④然后收腹举腿,两臂向前,准备落地 65 、答:产生原因:①开始助跑时姿势不固定 ②助跑加速不均匀,节奏和步长不稳定 ③气侯、场地、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纠正方法:①固定助跑的开始姿势,正确的使用助跑标记 ②反复跑步点,在快跑中固定助跑的动作幅度,步频和节奏 ③在不同的气候和场地条件下进行练习,培养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66 、答:①当预摆结束,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时,臀部后移,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时,右腿积极蹬伸,左腿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摆出,蹬摆动作协调配合,推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

②蹬摆动作结束后,迅速收拉右腿小腿,并使脚尖内转,在圈中心附近用前脚掌着地并与投掷方向约成 90 度角。

③左腿后摆后积极下落,脚尖稍向外转,带动髋部向左转动,用前脚掌内侧落在圈内投掷方向线左侧,约与投掷方向成 45 度角。上体保持适度前倾,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 67 、答:①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关键是最后用力技术。

②因为最后用力技术关系到能否发挥人体的力量和速度,使铅球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适宜的出手角度和应有的高度,而这些对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68 、答:产生原因:①蹬摆前重心未后移或后移不够。 ②蹬地力量不足。③蹬摆不协调或拉收小腿不积极。

纠正方法:①加强“移摆蹬”的协调配合练习和积极的“拉收扣”练习。 ②臂部后移时上体前探,切勿后仰。 ③作滑距标志,要求滑到标志上。

69 、答:①投掷步第四步左脚着地后,随着右腿继续蹬地,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加速运动,使髋轴超过肩轴。

②同时髋部牵引着肩轴向投掷方向转动。

③随后投掷臂向上转动,带动前臂、手腕向上翻转。 ④当上体转为正对投掷方向时,形成“满弓”姿势。 ⑤此时投掷臂处于身后,约与肩同高,与躯干几乎成直角。 70 、答:产生原因:①引枪时上体转动不够并前倾。 ②第三步(交叉步)步幅太小。 ③第四步右脚离地过高,着地不积极。 ④下肢动作速度慢,上体跟进快。

纠正方法:①反复练习交叉步,要求动作幅度大,强调下肢动作快。 ②多做投掷步练习,强调第四步主动快落。

71 、答 : 田径运动有竞技属性和锻炼身体手段属性。 竞技属性 锻炼身体手段属性

(1) 面向运动员 , 以提高运动成绩 , (1) 面向广大群众 , 以锻炼身体 , 促进健康 , 参加竞赛 , 获得优胜为目的。 增强体质为目的。

(2) 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和 (2) 掌握基本技术 , 追求锻炼身体的最佳效果。 快、高、远的运动成绩。 (3) 有专门的健身原理、原则和方法。

(3) 有专门的训练原理、原则和方法。 (4) 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 , 确定不同的 (4) 有固定的比赛项目、形式和方法 。 内容、形式的方法。 (5) 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要求 。 (5) 要服从教育上的要求。 (6) 对运动场地、器材有严格的规定 。 (6) 对运动场地、器材没有严格的要求 , 但要保证安全 , 注意卫生。

72 、答 : 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质量,很多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投等动作,是其它项目的基础,能有效和全面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促进各项运动技术发展和成绩的提高。 73 、答 : 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地发挥出较高的速度,迅速过渡到途中跑。

74 、答 : 摆动腿正确的前摆能为后蹬动作的完成创造良好条件,摆动的力量、方向、速度和幅度直接影响后蹬效果。摆动的方向要正、速度快,力量和幅度要大,与后蹬动作密切配合。

75 、答 : 放脚着地动作要积极、快速,以脚跟接触地面后应迅速滚动至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是踏跳腿肌肉完成退让性收缩,为用力蹬伸做好充分准备的过程。这时,膝关节的弯屈要适度,身体重心要快速移动,以缩短缓冲时间,,蹬伸动作要快速、有力、充分,要使蹬伸动作的反作用力尽可能地通过身体重心;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要积极、迅速、有力,并与蹬伸动作密切配合。

76 、答 : ( 1 )学生的出勤率 ( 2 )学生的学习态度 ( 3 )考核的项目应有选择余地,以发挥学生的长处 ( 4 )要防止只看技术技能或运动素质成绩的片面性 ( 5 )要包括学生锻炼的意识,锻炼的积极性等方面内容。

77 、答 ; ( 1 )使学生明确田径运动的锻炼价值,教育学生树立为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锻炼身体的思想。

( 2 )根据田径运动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和心理品质培养因素,认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培养工作。

( 3 )要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积极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对学生具有广泛的教育作用。

( 4 )要抓住学生在田径运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5 )根据中学生朝气蓬勃、要求上进、好胜心强的特点,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地采取生动活泼、循循善诱的方法,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8 、答 : ( 1 )由于中学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 2 )由于中学体育课课时限制以及不过分强调掌握技术细节所决定的。 ( 3 )是由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决定的。

79 、答 : (1) 以全部试跳(掷)的最好一次成绩来判定名次。 (2) 如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仍相等,则以第三优成绩判定,以此类推。如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者,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的一次试跳(掷),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80 、全能项目成绩相等时的处理方法 : (1) 以运动员全部单项得分的总和排定名次,总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 如总积分相等,应以单项得分多的项目较多者名次列前;如仍不能判定,则以任何一个项目单项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次成绩相等,则以第二得分高的单项分数较高者列前,依此类推。 81 、团体总分成绩相等时的处理方法 : (1) 总积分较多者列 .(2) 如总积分相等,应以破纪录项或次数多者列前;若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列前;若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此类推。

82 、运动员必须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如发生掉棒,必须由掉棒运动员捡起。允许掉棒运动员离开自己的分道捡棒,但不得因此缩短比赛距离。如遵守上述程序,并未侵犯其他运动员,则不因掉棒而被取消比赛资格。在所有接力赛跑中,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在接力区外传接棒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83 、径赛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而妨碍别人走或跑时,应取消其比赛资格。在比赛中如发生此类情况,有关裁判长有权命令除被取消资格以外的运动员重赛。如发生在预赛,可允许任何由于受推或阻挡而受到严重影响的运动员参加下一赛次的比赛。在田赛的某一次试跳、试掷中,因故受阻的运动员,有关裁判长有权给予其重新试跳、试掷的机会。(不管是否存在取消比赛资格的情况,在特殊情况下,裁判长如认为重新比赛是公正和有理由的,可下令重赛。) 84 、 (1) 正确估算各项比赛所须时间,核实与运动会比赛时间是否相符。

( 2) 径赛每一赛次的最后一组赛完至下一赛次的第一组或决赛开始前的最短休息时间: 200m 及 200m 以下各项为 45min. 200m 以上至 1000m 各项为 90min. 1000m 以上的项目不在同一天进行 . 全能项目各单项比赛的间隔时间至少 30min. ( 3 )按兼项的一般规律 , 把性质相近的项目分开编排 , 以减少兼项冲突。

如: 100m 和 200m 800m 和 1500m 100m 和跳远 400m 和 400m 栏 100m 和 4 × 100m 接力 400m 和 4 × 400m 接力 跳远和三级跳远 铅球和铁饼 ( 4 )性质相近的项目 , 应注意其比赛的先后顺序 . ( 5 )径赛项目中 , 不同组别和性别的同一项目比赛 , 要衔接编排 ; 田赛项目中 , 不同组别的同一项目比赛 , 不要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 . ( 6 )不得安排两个长投项目同时进行 . ( 7 )跨栏跑项目一般安排在单元的第一项 , 也可安排在长距离跑比赛之后 . ( 8 ) 200m 以下 ( 包括 100m 栏 ) 的径赛项目 , 最好一天内结束 . ( 9 )决赛和较精彩的项目尽量分开编排 , 接力跑比赛应安排在单元的最后 . ( 10 )运动会最后一项可编排长距离跑或不计团体总分的表演项目 . ( 11 )每单元的比赛 , 应尽可能使径赛和田赛同时结束 . 85 、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门性;训练内容的全面性与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整体能力结构的全面性;训练实施过程的个人针对性;训练适应过程的长期性和阶段性;训练过程和结构的系统性;训练过程的可计划性和计划的可变更性;承担运动负荷的超极限性。

86 、 (1) 现代过栏技术随着运动员身高增加和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远起跨、近下栏的技术特点。( 2.10 -2.20 米 , 支撑时: 0.11-0.13 秒)

大学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一、开展创业课程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创业是发展的大势, 如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各大公司都在缩减人才, 国考招聘的人数也在每年递减, 就业情况十分严峻, 越来越的人走上创业这条道路上来, 高校开展创业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学校通过加强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 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对创业有了全新的和全面的认识, 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技能, 还可以改善当前的就业压力, 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

二、创建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的学校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传授知识, 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虽然现在创业教学课程在大学的众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兴起的时间较短, 开设的课程内容还不够成熟全面。而且高校对于创业这门课程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 学生听的也是似懂非懂, 没有进入实践的课程, 这样极容易与现实脱轨。对于创业这门课程来说,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必须要通过实践, 学生才能对创业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发现在创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再通过老师的指导下解决, 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无法正确的帮助学生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创业问题。许多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创业课程对于新时代社会和学生的重要性, 将创业教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 学校的教育者也不加以重视导致学生对于创业迷茫, 热情不高涨。

资源缺失也是当前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是新型课程, 课程创建时间较短, 没有大量的教材供学生研究学习, 导致学生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对高校来说缺乏相应的创业教学团队指导学生, 一些学校的创业老师可能是辅导员担任, 也可能只是请一些具有创业经验的老师或以往的校友给同学进行讲解, 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培训。任课老师对于创业深度把握不够, 势必会导致教学结果产生偏差, 影响教学质量。

三、改善创业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 完善的教学体系

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时, 要根据每种专业的学生单独设立, 每个专业所学知识的不同, 对于创业的要求也不相同, 学校要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老师在讲授时以创业为主, 专业知识为辅, 把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将理论与专业结合起来。对于师资力量也要注重和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内部的培训对老师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和系统的总结, 使老师能经常掌握在创业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学校也可以时常聘用一些具有创业经验的知名人士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 通过他们自身的创业经验来告诉学生创业路上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且通过他们成功的创业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同时学校对与创业老师的聘用也可以从以前只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筛选, 转而从在社会上的一些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士或者企业高级管理人才, 对学生进行讲解督导。这样的人进入到校园能够更大的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同样会增加丰富的实战演练。

(二) 将创业教育与实战演练相结合

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战演练可以加深学生对创业过程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应的创业大赛, 如“挑战杯”,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项目等等, 学生可以比赛中, 不仅丰富自己的人脉, 激发对创业的热情, 还可以提高创业技能, 增加经验。学生可以在校积极举办创业社团, 虽然社团不及在外真正的创业, 但是在社团中, 与校外一些公司和组织进行对接时, 同样会遇到与创业一样的各种复杂的问题, 这对于社团中担任领导者的学生来说非常锻炼其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在社团中的锻炼, 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这对于往后学生进入社会中真正的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通过网络教学推进创业教育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 网络已经普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十分便捷, 教育方面也是如此。网络课程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教学趋势,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 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并且在创业课程中或者正在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 通过网络向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提问并得到解答。网络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最新的创业资讯, 与时俱进, 了解如今社会趋势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要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创业教育这是一门较为全新的课程, 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为以后的教学理念奠定了新的基础。改善课程的教学内容, 实行新的教学方案, 将实践融入到全新的教学中, 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 通过种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对创业技能的丰富, 增加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在其他学科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就业环境十分严峻, 大量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通过创业课程的熏陶和培养, 帮助大学生为日后寻找就业出口, 也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改善当前的就业现状。

摘要:如今,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严峻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可以帮助缓解如今就业难的问题, 并且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 必须具有创业的能力, 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大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创业课程, 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 本文主要讲解了大学创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创业课程,大学生,就业压力,创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 高志刚, 战燕, 王刚.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 (3) :93-95.

大学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定位 课程设置 工具性 人文性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多的国际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学英语作为大学里一门公共必修课,比起其他课程,受众面广,影响更大,其教学改革也备受关注。近年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因费时低效而广受指责,围绕大学英语的定位、课程设置、甚至大学英语的存留问题争议不断。新的形势下,“大学英语应该教什么”摆在了教育者面前。本文根据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的指导方针,详细阐述了北京林业大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希望能为其他院校的改革提供借鉴。

二、大学英语的定位

1.对大学英语定位的争论。对大学英语的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界争论激烈,专家学者意见分歧很大。蔡基刚(2012)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实际上是把大学英语培养目标定位于基础英语教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方向性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大学英语的费时低效,最终走向消亡。为适应教育国际化挑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只有一个: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 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不可能是基础英语或通识英语。大学英语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学术交流能力。

王守仁 (2011)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教育资源极不平衡的大国来说,不能轻易地提出取消大学英语教学。大部分大学新生的英语能力欠缺,如果没有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专门用途英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可兼顾三类,即普通英语/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简称EGE)。

束定芳(2014)提出了建立通用与专用英语并存的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通过通用英语学习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素养;通过专门用途英语学习增加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术素养。

胡开宝等(2014)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培养外语能力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只靠学术英语教学很难做到,必须有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的介入。

尽管所用术语略有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上争论中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英语之争。不同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指南》對大学英语的定位。《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在高校的人文通识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求。

(1)工具性。《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课程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陈琳(2012)指出,语言的“工具性”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蔡基刚(2012)认为,在大学里,外语教育的工具性是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外语来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包括专业信息和文化信息。外语工具性的实现是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为前提的,只有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学生才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增加专业知识,提高学术和专业的交流能力。

(2)人文性。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偏重于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的教育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大学生既要了解西方文化,熟悉其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又能熟练应用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三、北京林业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应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定位,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英语水平、学习需求和师资特点,从2012年起我校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建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涵盖3个大的模块,即“综合英语模块”、“西方文化模块”和“中国文化模块”,将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列为选修内容,实现了基础英语学习与文化课通识教育的结合,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在提高综合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综合英语模块。我校虽然是211全国重点校,但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教育欠发达地区,语言基础很薄弱。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以此作为工具,阅读人文学科和科技文献,了解先进科技动态。鉴于大部分学生语言基础还不扎实,大学英语课程继续保留以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套教材取材广泛,内容涉及校园生活、人际交往、婚恋、就业、环境、社会热点等方方面面的话题。课堂的重点以提高语言技能为目标,强化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同时针对不同话题开展输出型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内涵,寓文化素养的熏陶于语言能力训练之中。

2.西方文化模块。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还是一种文化和思想载体,具有人文性特点。我们在第一学年加入了《西方文化读本》。该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为西方文化基础和文明摇篮的两希文化,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宗教改革运动,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直至启蒙运动、民主大革命和现代主义思潮。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西方的价值观、政治制度、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民主自由的含义等有更深的理解,更好地欣赏西方的影视文学作品,解读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能以包容的心态接纳西方文化,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

3.中国文化模块。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英文原版阅读材料,对西方文化介绍较多,对以英语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传播较少,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2014年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第二学年引入《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和《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两本教材。该教材是以英语为媒介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文化素质类通识课教材,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当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介绍以及相关英语表达方式的训练,增加语言输出的机会,提高学生用英语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

4.学术英语写作。作为理工类综合院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校很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和未来就业中都要面临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学术交流、论文写作的问题,英语作为工具的重要性愈显突出。针对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我们开设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通用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但 “学术英语的应用领域相对狭窄,对于我国广大高校大学生来说,学习学术英语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不应以偏概全,使学术英语成为大学英语的全部教学内容。”胡开宝(2014)也认为,“学术英语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术语言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是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中很小的组成部分”。因此,我校的学术英语写作只是作为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以满足少数学生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需要。而很多學者所倡导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即把语言作为工具进行学科专业学习,笔者认为更适合作为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由专业老师在学生高年级时开展。

四、结论

大学英语教育是以英语为媒介的通识教育,在建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应兼顾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语言+文化+多学科知识的三套车课程设置。北京林业大学课程改革的3个模块各成一体,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综合英语模块”侧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为英语成为实用工具打下基础,当然也兼顾人文性;“西方文化模块”和“中国文化模块”侧重人文性,旨在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同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学术英语写作侧重专业性,体现了英语作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工具的特点。开设的不同选修课是三大模块的有益补充。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基础英语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语言技能后,可以把英语作为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工具,开展以文化内容、专业内容为依托的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科学素养的教学,并以此促进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要认识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只有正确定位,才能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培育出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价值观正确、专业技术一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6 2013 General Serial No.156 9-13.

[2]丁研,蒋学清.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辩[J].学术探索,2015(4):148-151.

[3]袁平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J].外语界,2010(3):7-13.

[4]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 (9):35-38.

[5]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6]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 国 语,2012(1):69-76.

[7]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9):4-11.

[8]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9]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

[10]陈琳.英语新课标准的“变”与“不变”[J].21世纪英语教育,2012.5.1.

[11]邵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5-9.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BJFU2017JY046)。

作者简介:由华,女,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法。

大学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Ⅱ-Ⅵ族量子点有什么独特的荧光特性?

与传统有机染料相比,量子荧光点有什么优势? 表征荧光量子点的步骤或注意点?

什么是EPR效应?在肿瘤治疗方面有什么作用 斑块的形成,POCT试纸的机制

靶向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几类?P157 什么是激子态?针对他的特性有什么应用?

纳米材料、一维、二维纳米材料定义?纳米颗粒?

简述美罗华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对肿瘤细胞的主要杀伤机制 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环境pH对二者的结合有何影响? 为何可以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胶体?原理。纳米颗粒的粒径? 胶体金聚集使溶液变色的原因

纳米颗粒进行磁感应热疗时,肿瘤的散热方式 列举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高温分解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子有什么特点? 如何让将沉淀反应控制生成纳米颗粒

简述在成核扩散控制模型中,过饱和度对成和速度和生长速度的影响 影响纳米颗粒制备的重要因素、条件

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得窄粒度分布的纳米粒子

Ostwald熟化机制?如何制备粒径均匀的纳米颗粒 使纳米颗粒粒径变大的两种机制

剩磁,矫顽力,超顺磁性,量子尺寸效应 超顺磁性与尺寸温度的关系

能级?比较分子能级和半导体颗粒的能级 表面效应?纳米结构?

纳米材料的研究意义?特性?(表,小尺,量,宏) 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有哪些方法? *lamer成核扩散控制模型p54 什么是激子态?针对他的特性有什么应用?

在半导体中,如果一个电子从满的价带激发到空的导带上去,则在价带内产生一个空穴,而在导带内产生一个电子,从而形成一个电子-空穴对。空穴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它们之间的库仑互相吸引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使它们在空间上束缚在一起,这样形成的复合体称为激子。

四、表征荧光量子点的步骤或注意点? 然后表征的注意事项就是 1.测紫外吸收光谱

2.选用最大吸收峰位置的波长的光为激发光 3.注意区分倍频光与真正的荧光

五、什么是EPR效应?在肿瘤治疗方面有什么作用

ERP(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效应就是增强渗透滞留效应(增强透过性与保留效应)相对于正常组织,某些尺寸的分子或颗粒更趋向于聚集在肿瘤组织的性质。 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

正常组织中的微血管内皮间隙致密、结构完整,大分子和脂质颗粒不易透过血管壁,而实体瘤组织中血管丰富、血管壁间隙较宽、结构完整性差,导致渗透增强,造成大分子类物质和脂质颗粒具有选择性高通透性

淋巴回流缺失,淋巴循环受限,导致滞留增强

EPR效应促进了大分子类物质在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分布,可以增加药效并减少系统副作用。 这种现象现在最多的是用来解释纳米颗粒作为肿瘤治疗载体的优势。

EPR效应要求分子量大于2万,而为了防止体内蛋白从肾排出,肾的截留分子量是3万到5万。所以分子量大于3万,且为中性电荷的聚合物在血浆内半衰期长。 肿瘤对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电荷,构象,疏水性,免疫性。

肿瘤细胞内的一些特性,如内涵体、溶酶体的低PH值,及溶酶体酶均可有助于聚合物偶联药物在肿瘤细胞的定点释放。 斑块的形成

斑块:血液运输流动剪切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粘附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吞噬易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刺激斑块变软,使斑块破裂,形成血管堵塞。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增高是导致斑块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这类胆固醇被氧化以后会损伤血管内皮,使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并脱落,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的功能。血管内皮损伤以后,内皮下层组织暴露出来,血液中增高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就会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与此同时,在人体发挥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会迅速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在逐渐形成的过程:脂质条纹,纤维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血流不畅,粥样斑块,面临诸多危害巨大的继发性病变。比如斑块内出血,在斑块内形成血肿,血肿会使斑块的体积进一步变大隆起,严重时会将动脉管腔完全堵塞,无法输送血液,导致相应部位的组织器官急性缺血,功能受损;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是更为严重的一种继发性病变,斑块一旦破裂,斑块内的脂质等内容物质就会从破裂处流出进入血液,形成血栓,引起栓塞,甚至导致人体器官比如心、脑的梗死,另外,斑块破裂后,斑块处会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很粗糙又极易促进新的血栓形成,所以说斑块破裂的危害巨大;斑块的另一继发病变是钙化,会导致动脉血管变硬、变脆,易于破裂;严重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会继发动脉瘤,动脉瘤如果破裂的话会引发大出血。

POCT试纸的机制

即时检验技术(POTC)。POTC又称床边检验技术,能让患者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内迅速了解自己的病症状况,具有“便捷化”、“床边化”等特点。医用试纸就是一种典型的POTC技术。医疗模式的发展与演化,从最初的家庭医生、赤脚医生,逐渐发展成目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治病医疗模式;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普遍对健康、预防与诊治的需求不断扩大,医疗模式也有回归家庭保健的趋势。检验技术的发展也是与医疗模式的发展相适应的,POCT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好适合这种回归家庭的趋势,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机。 POCT的基本原理是:把传统方法中的相关液体试剂浸润于滤纸和各种微孔膜的吸水材料中,成为整合的干燥试剂块,然后将其固定于硬质型基质上,成为各种形式的诊断试剂条; 或把传统分析仪器微型化,操作方法简单化,使之成为便携式和手掌式的设备;或将上述两者整合为统一的系统。主要特点就是,可以迅速地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从而提高病人的临床医疗效果。简单的说,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方法简单化,结果报告即时化。 POCT主要技术包括:(1)简单显色(干化学法测定)技术颜色反应,用肉眼观察定性或仪器检测(半定量)。(2)多层涂膜(干化学法测定)技术片基上,制成干片,用仪器检测,可以准确定量。(3)免疫金标记技术胶体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标记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这一反应可以通过银颗粒的沉积被放大。该类技术主要有斑点免疫渗滤法(DIGFA)和免疫层析法(ICA)。(4)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检测板条上激光激发的荧光,定量检测=(5)生物传感器技术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底物特异性电极,电导传感器等特定的生物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6)生物芯片技术(7)红外和远红外分光光度技术此类技术常用于经皮检测仪器,用于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等成分。这类床边检验仪器可连续监测病人血液中的目的成分,无需抽血,可避免抽血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和血液标本的污染。 简述美罗华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对肿瘤细胞的主要杀伤机制 美罗华是一种人鼠结合的单抗,FC端人源,Fab端鼠源 1.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美罗华将CD20标记,FC端招募免疫细胞,如NK(天然杀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2.补体效应:一旦两个抗体特异性结合到CD20,补体将两个抗体形成桥联,桥联爆发形成毒素

3.直接形成凋亡效应。

(美罗华为一种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该抗原在95%以上的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氏淋巴瘤中表达。美罗华在与抗体结合后,CD20不被内在化或从细胞膜上脱落,也不以游离抗原形式在血浆中循环,不会与抗体竞争性结合。

美罗华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从而引起B细胞溶解。细胞溶解的可能机制包括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ADCC)。此外,体外研究证明,美罗华可使药物抵抗性的人体淋巴细胞对一些化疗药的细胞毒性敏感。) 十

一、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环境pH对二者的结合有何影响? 金纳米粒子,称为胶体金,1-100nm,随粒径的不同呈现不同颜色。能够稳定迅速地吸附蛋白质,且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不变,可作为探针进行细胞表面和内部多糖、蛋白质、多肽、抗原、激素等大分子的精确定位。 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

胶体金对蛋白的吸附主要取决于pH值,在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或偏碱的条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结合物。(此时蛋白质成电中性,二者的静电作用较小,然而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张力最大,出于微弱的水化状态,较易吸附在纳米金表面)如果胶体金的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会聚集而失去结合能力。除此以外胶体金颗粒的大小、离子强度、蛋白质的分子量等都影响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

若使溶液正点,则胶体金会聚沉,因此使蛋白质带微弱的负电 胶体金聚集使溶液变色的原因

胶体金显色是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与某个可见光的频率相同,当胶体金发生聚集时,在有多个金原子的共振方向上会出现等离子共轭,频率改变,显色改变。波长红移,显示蓝色。

为何可以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胶体?原理。纳米颗粒的粒径? 柠檬酸的还原性并不强,因此要加热沸腾。

柠檬酸钠要一次快速加入,且搅拌,使反应体系均一。 反应浓度,相对浓度,稳定剂,pH 柠檬酸三钠是还原剂也可作保护剂,但该方法值得的纳米金表面吸附柠檬酸根带负电,限制进一步应用。

柠檬酸钠加入得越多,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金颗粒粒径越小。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可以用胶体金的生长方式来解释,柠檬酸钠多时,由于AuCl4是一定的,爆发性成核的AU越多,剩余用来生长的Au3+的就越少,粒径就会越小。柠檬酸钠分批加时,成核和生长叠加,颗粒不均一。不均一,则大小、表面内部缺陷不同。单分散是指尺寸相对均一,尺寸越小,允许的相对偏差越大。

十四、纳米颗粒进行磁感应热疗时,肿瘤的散热方式 1,通过组织向环境散热 2,血管循环散热

十五、列举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物理法:机械球磨法,易操作,尺寸分布宽,耗时长

生物法:细菌、蜜蜂、蚂蚁等,粒径均一,形貌规整,细菌培养难,粒子提取较繁琐,粒径受限制

化学法:均相制备法,共沉淀法均高温分解法

非均相制备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超声化学法激光分解法电化学沉积法 共沉淀法:常采用碱液如NaOH和氨水溶液和二价铁三价铁的盐溶液中加入还原剂,Na2SO3,还原出二价铁,形成二价三价共存的平衡体系再与碱液发生共沉淀反应生成Fe4O3纳米粒子

高温分解法:将反应原料快速注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高温溶剂实现纳米粒子的快速成核,再通过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得到不同的尺寸的同时具有债粒度分布的纳米粒子;另一种方式是将反应原料在低温条件下预先混合,然后缓慢加热至反应开始,在粒子生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补加反应材料维持体系中恒定的过饱和浓度,最后得到窄粒度分布的粒子。

特点:粒度分布窄,尺寸形貌可控,在密封,储存,阻尼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但是疏水性影响应用。

溶胶凝胶法:二价铁与碱液形成Fe(OH)2凝胶,再在胶体陈华过程中用氧化剂如硝酸钾缓慢氧化

超声化学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以及极高的冷却速率等极端条件促使氧化,还原,分解,和水解等反应进行制备纳米粒子。

特点:操作简单,但是由于是非均相方法,粒子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受活性物种的生成和扩散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控制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微乳液和反向胶束法:利用水,油,和表面活性剂三元油包水体系形成的微乳液或反相胶束作为微型反应器。再在胶束中发生共沉淀。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组织纳米粒子聚集和进一步生长,从而实现对粒子尺寸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可以为粒子提供可溶解性或可分散性。

结晶度,磁响应等方面有待于提高。

高温分解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子有什么特点?

粒度分布窄,尺寸形貌可控等特点,在密封,阻尼,存储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疏水性限制了其应用。

十七、如何让将沉淀反应控制生成纳米颗粒

控制溶液浓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PH值、反应时间。

为了得到粒径小的粒子, 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 l) 提高溶液浓度; ( 2) 降低反应温度; ( 3) 选择添加适当品种和用量的表面活性剂; (4 )控制适当的p H 值和反应时间。 十

八、简述在成核扩散控制模型中,过饱和度对成和速度和生长速度的影响 在均相反应体系中,纳米粒子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过饱和度即组成粒子物质的浓度c与溶解度s之差。当过饱和度较小时,生长速度大于成核速度,有利于粒子生长;当过饱和度较大时,成核将占主导。 影响纳米颗粒制备的重要因素、条件

1、反应物浓度;

2、相对浓度(如:氯金酸与还原剂的比);

3、稳定剂 二

十、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得窄粒度分布的纳米粒子 局部过饱和:对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的纳米粒子,可以将一种物质的溶液滴加到另一种中造成局部过饱和,促进晶核的快速形成,由于在整个溶液中过饱和度远小于成核浓度因此在晶核生长过程中不再有新的晶核生成

2.引入晶种:在过饱和浓度小于成核浓度的情况下引入晶种,随后的生长中没有晶核生成

3.补加反应原料以维持稳定:在过饱和度很小的情况下,一般粒子的生长均匀缓慢,不断补加反应原料以维持恒定的过饱和度。

二十一、Ostwald熟化机制?如何制备粒径均匀的纳米颗粒

过饱和固溶体析出沉淀相的后期,沉淀相颗粒大小并不相同,由于较小颗粒消溶而较大颗粒继续长大因而颗粒平均尺寸增大,这样一种长大机制,称为Ostwald成熟,或称Ostwald长大.。 要制备较小粒径的纳米颗粒,就应该尽量避免晶体生长过度.在晶体长得太大之前停止反应.以遏制Ostwald熟化过程。

需要控制的条件就是:在保证晶体生长的情况下使用尽量低的生长温度;足够快的搅拌;在保证晶体生长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生长时间。 二十

二、使纳米颗粒粒径变大的两种机制 聚集熟化

生长的机制:原子在晶格表面的沉积使得晶格不断增大(成核生长) 1,聚集:纳米颗粒有很高的表面能 保持聚集体

纳米颗粒之间融合

2,熟化:小颗粒消失,大颗粒生长 Ostward熟化 二十

五、能级?比较分子能级和半导体颗粒的能级

能级指分子或原子的各个能量量子化状态通常是指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子化能量状态 分子能级包括了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所导致的能级比原子能级结构要复杂。 二十

三、剩磁,矫顽力,超顺磁性,量子尺寸效应

剩磁:磁化过的物体不再受外部磁场影响时保留的磁化强度。永磁体经磁化至技术饱和,并去掉外磁场后所保留的表面场Br, 称为剩余磁感感应强度。

矫顽力:矫顽力(coercive force)是指磁性材料在饱和磁化后,当外磁场退回到零时其磁感应强度B并不退到零,只有在原磁化场相反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磁场才能使磁感应强度退回到零,该磁场称为矫顽磁场,又称矫顽力。 超顺磁性:是指铁磁物质的颗粒小于临界尺寸时具有单畴结构,在较高温度下表现为顺磁性特点,但在外磁场作用下其顺磁性磁化率比一般顺磁材料的大好几十倍,称为超顺磁性。临界尺寸与温度有关,铁磁性转变成超顺磁性的温度常记为TB,称为转变温度。 量子尺寸效应:是指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数值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或者能隙变宽的现象。当能级的变化程度大于热能、光能、电磁能的变化时,导致了纳米微粒磁、光、声、热、电及超导特性与常规材料有显著的不同。

饱和磁化强度(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指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被磁化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磁化强度叫做饱和磁化强度。 二十

四、超顺磁性与尺寸温度的关系

对于磁性集合体来说,有两个量很重要:一是出现超顺磁性的临界尺寸(直径)Dp。如果颗粒系统的温度保持恒定,则只有当颗粒尺寸D≤Dp才有可能呈现超顺磁性,该直径小于单畴颗粒的临界直径。二是截止温度TB,对于足够小的磁性颗粒,存在一特征温度TB,当温度T

1.40nm左右的四氧化三铁是单畴的颗粒,磁矩被固定在晶格的某一个方向,矫顽力巨大,容易留剩磁,团聚

2.<20nm的,呈现超顺磁性,内部磁矩可以随意翻转

磁各向异性能:磁矩翻转所克服的能量E=kV (k各向异性能常数,V体积),随着粒子减小,让他们翻转更加容易,常温下的热能kT(k玻尔兹曼常数)就能让他翻转 二十

六、表面效应?纳米结构?

表面效应:微球的表面积增大和所包含的表面原数增多的现象。(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加,颗粒表面原子数相对增多,从而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且极不稳定,致使颗粒表现出不一样的特性,这就是表面效应。) 纳米结构:是尺寸介于分子和微米尺度间的物体的结构;有一,二,三维物质。如这些物质的线度都在0.1-100nm范围内,则称为纳米物体。这些物体的结构则称为纳米结构。 二十

七、纳米材料的研究意义?特性?(表,小尺,量,宏) (1)表面与界面效应

这是指纳米晶体粒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例如粒子直径为10纳米时,微粒包含4000个原子,表面原子占40%;粒子直径为1纳米时,微粒包含有30个原子,表面原子占99%。主要原因就在于直径减少,表面原子数量增多。再例如,粒子直径为10纳米和5纳米时,比表面积分别为90米2/克和180米2/克。如此高的比表面积会出现一些极为奇特的现象,如金属纳米粒子在空中会燃烧,无机纳米粒子会吸附气体等等。 (2)小尺寸效应

当纳米微粒尺寸与光波波长,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它的周期性边界被破坏,从而使其声、光、电、磁,热力学等性能呈现出“新奇”的现象。例如,铜颗粒达到纳米尺寸时就变得不能导电;绝缘的二氧化硅颗粒在20纳米时却开始导电。再譬如,高分子材料加纳米材料制成的刀具比金钢石制品还要坚硬。利用这些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此外又有可能应用于红外敏感元件、红外隐身技术等等。 (3)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态分裂成分立能级。当能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电能、静磁能、光子能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会出现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从而使其磁、光、声、热、电、超导电性能变化。例如,有种金属纳米粒子吸收光线能力非常强,在1.1365千克水里只要放入千分之一这种粒子,水就会变得完全不透明。 (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纳米粒子的磁化强度等也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过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这种被称为纳米粒子的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二十

八、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有哪些方法? 方法:书P64 效果:书P79 纳米粒子有强烈的聚集倾向,可以通过表面修饰降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可得到具有可溶性或者可分散性的纳米粒子。同时,适当的表面修饰还可以调节磁性纳米粒子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和反应特性,从而赋予特殊功能。

常见方法有:1.采用有机小分子修饰粒子表面;2.采用有机高分子修饰粒子表面。3;采用SiO2修饰粒子表面;4.采用其他无机纳米材料修饰粒子表面 二十

大学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大学之道,开篇便提及三大纲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此为大学的宗旨和原则,史上历来注解《大学》的名家很多,但以程、朱为首的宋儒理学家的注解,名声和争论较大,近代也有不少人提出新的论点,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清老师指正。“明明德”,发扬人们完美的德行,这是用现代白话来解释的,但其实,它的内涵远不是几个字能够概括的,儒家自孟子之后便提出了人性本善一说,暂不管后来庄子提出的人性本恶意在何处,又或是几千年的传承出现断裂致使其本意不明,只是这“善”字,便与明明德有着莫大的联系,朱子注解此句时提出:“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万理而应万事者也。”其虚灵不昧一词便能很好的阐述朱子的观点:人性本来就是具备理性,能够适应万事万物,这同时也衔接到他的另一个观点:“存天理,灭人欲”,虚灵不昧的理性与人心的欲望不是一体的,只要在你人欲发动的时候,明白了它的作用,就可恢复当初的虚灵不昧了!这也就是理学家们所说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大机大用了,明明德其实就是一种内明的学问,一种自明的准则,儒家管这叫“圣人畏微,愚人畏明”,道家管这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佛家管这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由此见得,一句真理可以理解不同,认知不同,但其内在含义和带给众生的觉悟是相同的,这才是圣哲之言。

国民革除旧习、自我更新之后,便达到了德行最完美的境界,也就是《大学》三纲中的“止于至善”,这一句很容易理解,其实“明明德”就是讲自身,“亲民”就是讲他人,而“止于至善”指的就是自己同他人,当“内明”之学达成以后,接着便说如果你真明白了“明明德”,要想自利利人,自利利他,亲自涉世来“亲民”济世,把“内明”之学付之“外用”,求的天下太平。

理解完三纲后,照历来学者的规律,应当去啃八目,但是南怀瑾先生却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大学七证。所谓七证,就是由《大学》原文:“知止而后又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提取的“知、止、定、静、安、虑、得”,这其中有着另一个层面的看点。

“知”便是入德之门,是明道悟道的最基本的作用,“知”,由知觉到知识,知己到知心,乃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都是假借这个“知”字而来的,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知”是天生就有的,是人的灵性,包括佛家的哲学传入中国后,往往把“知”和“觉”字放在一起解释,也未尝不可,《大学》中的习惯,其实是将“知”和“止”连在一起做“知止”讲的,“止”就是停止,它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含义:1。“内明”之学的“止”也就是宋儒理学家们借用庄子所说的“内圣”之学的“止”;2。“外用”之学的“止”,庄子所说的“外王”,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将“知”“止”合起来理解正是想证明先“知”道了才能够“止”,这是理性的智知,人的心绪纷乱复杂,谁能把此心绪清清静静、平平安安地时常摆在一个清明、清净、安详的境界中呢?人们不知道自己怎样来“知止”,英雄可以征服天下,却不能征服自己,明代大儒王阳明也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圣人之道,首先要征服自己,降伏自己的心思而返归平静,初步能做到如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才能渐渐达到“知止”而进入“明德”的境地。 “知止”之后便是“定”,其内涵在于外用“止”之后,在社会中,要给自己定位,确定一生要干什么,做事时,要知道自己怎么做,“止”于这一理念,才能荣辱不惊。所谓“知止而后有定”,结合这一段来说“止”的方法,就如同之水一样,姑且打了一道堤防,先用智知来制心一处,渐渐分散流量,加以疏导,将此心犹如奔竞的流水,引入渠道以后,归到一个平原湖泊的时候,渐渐变成止水澄波,清风徐来,微波不兴,就是达到了“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了。

上一篇:网络存储技术范文下一篇:护理质量控制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