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

2023-09-23

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第1篇

1.1 无电刷和集电环, 维护工作量大为减少

1.2 因为没有电刷和集电环的磨损, 所以也就没有忧郁碳粉和铜末的存在而引起的发电机绕组污染, 故发电机的绝缘寿命可以延长

2 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励磁装置的作用

励磁装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发电机的运行状态, 向发电机的励磁绕组提供一个可以自动和手动调节的直流电流, 从而满足发电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需要。性能稳定, 可靠性高, 响应速度快的励磁装置是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 提高我厂供电系统稳定性所必须的。在电气运行工作中,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控制发电机的端电压, 而且还能控制发电机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电流等参数。例如发电机的开机升压、停机降压及其日常发电机电压的调整都需要通过励磁系统完成。

3 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励磁装置的主要组成部件及辅助设备

3.1 励磁调节装置:励磁反馈控制的核心部分

3.2 大功率整流桥:大功率三相全控整流桥及输入、输出刀闸

3.3 灭磁装置:灭磁开关、非线性灭磁电阻

4 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励磁装置的特点

4.1 电源:

控制装置是交、直流双路供电的, 任何一路电源有电就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时交直流电源两路并列供电

4.2 脉冲放大:

微机励磁控制器的CPU可以产生六相脉冲后经三极管放大形成六相双脉冲, 再经整流器的脉冲放大电路去直接触发晶闸管

4.3 晶闸管整流桥:

采用瑞士ABB生产的大功率晶闸管, 其电性能参数稳定, 质量可靠。由于单只容量大, 因此桥臂无串联, 减少了装置的体积

5 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励磁装置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5.1 用“起励建压”起励升压后, GEC进入励磁闭环反馈调节。

若有异常情况或调节器发生故障, 可用“逆变灭磁”按钮停机, 然后进行检查维修。若起励成功, GEC开机后将从等待状态进入励磁闭环反馈调节控制的运行状态。若起励失败 (在起励后10秒内发电机机端电压Ut小于0.2 P.U.) , 则认为起励失败, 并自动将电压给定值Ur设定为零。这时应检查相关的回路, 然后用“信号复归”按钮清除报警信号后再进行起励。

5.2 GEC在运行状态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必需停机 (逆变灭磁) :

在空载状态下灭磁开关 (FMK) 分闸;在空载状态下“逆变灭磁”有效;在空载状态下发电机的频率F小于45Hz。GEC停机逆变时直接将触发角推至140度逆变区。

5.3 当GEC-300S励磁控制系统发出报警光字牌时, 只要发电机的有功、无功运行稳定, 则可以不进行任何调整;

然后根据报警显示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若GEC-300S励磁控制系统报警时发电机有功、无功剧烈摆动 (强励、欠励) 并不能返回稳定状态, 运行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减负荷或准备停机。励磁控制系统报警信号, 除最小If限制、过Qe报警、过Qe限制、空载If限制外, 都是自保持的, 需要按“信号复归”按钮消除。

5.4 励磁控制系统任何故障不跳灭磁断路器 (FMK) , 只封脉冲或逆变灭磁。

报警信号需运行人员确认报警消失了之后按“信号复归”按钮消除。

6 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微机励磁装置的保护功能

6.1 V/Hz限制:

V/Hz是防止励磁过多导致发电机电压过高, 铁芯磁通密度过大, 使发电机发热损坏

6.2 强励限制:

强励定时限限制, 当励磁电流If≥1.1P.U时, 经一定时间后强励限制动作 (强励反时限) , 目的是为了保证转子励磁绕组的温升在规定范围之内, 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强励磁作用而烧坏。

7 结语

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励磁装置自从2014年5月份投入生产运行以来, 在长时间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 至今没有发生因为励磁控制装置的原因而造成的停机事件, 保证了全公司所有炼油装置的用电稳定需求, 同时也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外购用电费用。

摘要: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动力站的1#、2#发电机容量均为55WM, 励磁方式采用交流励磁机带永磁副励磁机的无刷励磁系统, 励磁控制装置采用北京四方吉思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励磁装置, 该装置主要适用于60MW及以下发电机组励磁系统, 每台发电机由一面励磁柜控制, 每面柜内包括双套励磁控制、双套大功率整流桥、灭磁开关。两套励磁调节控制装置互为备用运行, 任何一套都可以设置为主套运行, 每套励磁调节控制装置都可以满足包括强励在内的发电机各种运行情况对励磁的要求。现就GEC-300S-A122-2004型全数字微机励磁装置的特点在动力站的应用做一分析说明。

关键词:励磁系统,灭磁装置,保护功能

参考文献

[1] GEC-300S-A122-2004微机励磁装置用户手册.北京四方吉思电气有限公司.

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第2篇

1:[2分]职业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是个人全部才能自由发展的创造性表现。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2:[2分]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的社会人和自然人所应享受的人身、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权益。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3:[2分]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才队伍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也日益突出,这就需求人才队伍凭兴趣爱好去学习。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4:[2分]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质相关。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5:[2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用金本位替代“官本位”,实行岗位分类分层管理。注重人才配置的科学合理性,倡导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6:[2分]需求是内驱力的基础,需求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需求一定会成为行为的动机,以驱使机体行动。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7:[2分]升职从自身价值的升值开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提升的机会。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8:[2分]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还是假定为“社会人”,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9:[2分]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0:[2分]在经营业绩最好的时候去谈公司危机,任正非的目的就在于继续让员工处于“一种紧张的驱动状态”,不能让愉快的满足感这种情绪在公司内部蔓延。否则,整个公司就会出现一种成功后的惰性,公司这个大团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减弱。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1:[2分]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一种内部刺激,与内稳态及需求有密切关系。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2:[2分]组织恰当地参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组织更好的监督其工作积极性。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3:[2分]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立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4:[2分]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是经过精心培养逐步形成并为团队成员所认同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蕴含着对团队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折射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团队成员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5:[2分]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6:[2分]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7:[2分]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就要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政府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8:[2分]个体特征分为知识和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这几个层次。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9:[2分]一般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掌握某一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以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依照法律或合同、协议享有特定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获得相应权利和相应利益的人。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20:[2分]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一人才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深刻揭示出集聚人才的基本规律。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单选题

21:[2分]()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A :生理需要 B :情感需要 C :安全需要 D :尊重需要

我的答案:

22:[2分]物质激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在到达一定程度后,所能发挥的作用会()。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不变 D :越来越多 我的答案:

23:[2分]内生动力又称为(),是指在有机体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以达到满足需求的的内部力量。 A :内驱力 B :驱动力 C :外驱力 D :推动力

我的答案:

24:[2分]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自身的人才资源都是(),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会出现供求失调的问题。 A :有限的 B :无限的 C :均衡的 D :失衡的

我的答案:

25:[2分]为了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配置。配置过程要根据()机制的要求,注意个体之间性别、年龄、个性、性格、气质、能力、知识、智能等多方面素质的差异。 A :互相增补 B :互相利用 C :互相帮助 D :互相监督

我的答案:

26:[2分]在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带来1+1()2的绩效。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

27:[2分]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 A :主体性 B :客观性 C :主观能动性 D :推动性

我的答案:

28:[2分]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追求自主性和个性化,并具有很强的()。 A :主观性 B :流动性 C :独立性 D :自主性

我的答案: 29:[2分]专业技术人员()信念一经形成,就会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上确立下来,作为一种坚固的信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左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思想,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起指导、统帅、定向的巨大作用,影响专业技术人员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A :专业发展 B :思想道德 C :职业道德 D :职业发展

我的答案:

30:[2分]改革呼唤人才()支撑改革。 A :经济 B :制度 C :人才 D :社会

我的答案:

31:[2分]麦克利兰将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权力、亲和、成就的需求。其中()最为重要。 A :权利需要 B :亲和需要 C :成就需要 D :尊重需要

我的答案: 32:[2分]我国()规定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发现权、商标权等,并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报酬、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A :《民法通则》 B :《刑法》 C :《经济法》 D :《宪法》

我的答案:

33:[2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有可能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成就动机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必须要不断地进行(),以维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 A :自我激励 B :社会激励 C :组织激励 D :单位激励

我的答案:

34:[2分]人才工作的核心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A :要把现有人才用好 B :寻找新人才 C :培养未来人才 D :淘汰现有人才

我的答案: 35:[2分]由于内动动力不足,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丧失了()的主动意识,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思进取,创新能力的匮乏等。 A :职业选择 B :职业道德 C :职业责任 D :职业发展

我的答案:

36:[2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成为生产力和核心要素。 A :管理 B :创新 C :知识 D :技能

我的答案:

37:[2分]一般来讲,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主要应考核德、能、勤、绩几个方面,重点考核()。 A :思想道德 B :工作能力 C :勤奋努力

D :岗位工作的实绩和贡献

我的答案: 38:[2分]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劳动动者享有的权利第一项是()。

A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 :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C :休息休假的权利

D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我的答案:

39:[2分]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 A :相同的 B :不相同的 C :变化的 D :一致的

我的答案:

40:[2分]组织文化既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更是管理的工具。()是管理的最高层次。 A :文化管理 B :绩效管理 C :薪酬管理 D :技能管理

我的答案:

多选题 41:[4分]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们的活动,并推动和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动机的功能在于()。

A :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B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C :动机可以改变客观事实 D :有了动机人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的答案:

42:[4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的权益也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需要的经常的、共同性的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在专业技术领域的集中体现。它表现在专业技术工作的各个领域除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权利以外,主要包括()等。

A :专业技术的执业权 B :职业能力认证或评价权 C :知识产权 D :学术自由权

我的答案:

43:[4分]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 A :认知度 B :认真度 C :责任度 D :努力程度

我的答案:

44:[4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人才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才是()。 A :创新的根基 B :创新的核心要素 C :创新的产物 D :创新的动力

我的答案:

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第3篇

摘要: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个人发展,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本身、现存制度环境等多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度: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转移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的人才外流效应影响了农村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转移。要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以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发展,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突出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统筹发展

作者简介:唐智彬(1980-),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1957-),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2010)“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上海市重点学科(79003099)“职业技术教育学”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石伟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经济体制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存在种种现实问题,影响了转移的效率,因此,如何通过服务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功能的限度,并试图从多个角度讨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策略。

一、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发生过。[1]在我国,从现状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贡献巨大,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自铎(2004)的研究表明,外来农民工创造的GDP分别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2%、上海的31%、广东的30%[2],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较大的特殊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方式和转移之后在城市的发展等都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推动因素

1.城乡的巨大差距是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主要诱因。在收入差距上,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近万元,比例为3.33:1,且在持续扩大;而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比率为1.5,超过2的极为罕见。农民清楚地意识到,“务农”这一职业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因,对“非农职业”的追求成为农民的重要选择。因此,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由此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群体。

2.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宏观地看,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是第一、第二产业结构比例逐步缩小,第三产业迅速扩大。从2008年的相关数据看,我国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1.3:48.6:40.1,而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还将缩小,二、三产业门类迅速增加,且由于农业发展受土地规模和劳动力需求特征限制,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小,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降低了农业从业人员的规模。因此,我国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将进一步减少,同时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缺口还比较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补充,证明我国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准备了条件。

3.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国际经验看,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临界值时,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从我国的实际状况看,2003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0.50%,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根据预测,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7亿,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按我国13亿人口计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城市人口将增加1300万人。至2020年,我国将有8亿人生活在城市,城市化率达到6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有1.06亿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2020年还将有3.20亿左右农村人口转移,剔除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今后数年间平均每年将有1400万-15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3]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二)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功能分析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从转移前的农民适应城市生产生活需要的程度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亟待加强培训,以提高转移的效率。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存在“技术断裂”的现象,即工业化对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而农村劳动力在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过程中原有的农业生产知识技能已不适应工业生产的需求,但又尚未掌握新的劳动技能的一种的技术断裂现象。[4]技术断裂导致农民工转移后就业困难,每年都有部分农民工因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而返乡,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之间存在较突出的矛盾。农村劳动力通过接受培训,具备基本技能,将减少盲目流动,提高转移的针对性。

2.从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来看,也有加强培训的必要。现实状况是,农民工要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在排除政府的政策歧视等外在因素之后,更多的是经济理性的影响。[5]即农民工必须通过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提升自身禀赋,并因此实现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改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Kremer与哈佛大学的合作者Maskin(1996)研究发现,正是由于劳动力的技能差别,导致了职业分离(segregation)和员工在工资上的巨大差异。[6]从一项全国调查的统计数据看,农民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达88%,其中农民工流动的就业人群中,初中及以下的占83%,未接受技能培训的占72%,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工作辛苦且工资较低。[7]从外出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情况看,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文化程度越低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低,在文盲半文盲农民工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6.3%。[8]转移劳动力未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的现状不但会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其在城市无法立足,进而引发其他问题。

相关的研究和近年的转移培训实践表明,有针对性的转移劳动力培训将能缩小农民工与城市劳动者在技能水平上的差距,为其可持续发展储备人力资本。此外,相关的转移培训,也是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接受工作和生活的现代理念,获得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技能,同时建立对所在单位的归属感及对社区的亲近感的重要方式,否则他们就很难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更谈不上积极参与建立一种有效并且和谐的工作单位环境。[9]

此外,服务转移劳动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契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生源不断减少,导致职业院校,尤其是城市中职学校招生困难。要改变这一现状,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生源的现状,实现生源结构多元化,才能摆脱生源危机,而将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做大做强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策略选择。转移劳动力数量大,需要接受培训的人数众多,职业院校通过积极发展非正规的中、短期培训,既能解决生源问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整体战略的一个环节,将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二、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局限

我们认为,农村劳动力是否实现有效转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第一,促进了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和GDP的增长以及经济社会总体的发展与进步,这一点在前文已有明确论述和充分的数据说明。第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以农业荒废、农村人力资源流失和农村更进一步边缘化和凋敝为代价,而应该是城乡互动发展,逐步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发展。第三,转移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转移成本降低,寻找工作的时间缩短,工作稳定性增强,工作环境改善等,并能逐步实现个人的提升;二是转移劳动力在城市能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不再只是城市的边缘人,融入城市生活。以上三个方面都得到了满足才是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如前文所述,要实现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的作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参照以上三个方面的衡量标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发挥受到了较多的限制。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困难重重,农民参与意愿不高,[10]在收效方面,也极为有限。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转移水平方面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表现在: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并未通过农民工的培训项目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农业与农村并未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得到发展,相反却是农村不断败落,农业衰退,农村不断边缘化,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出现这些问题,除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功能发挥不足之外,还与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密切相关。虽然体制性问题并非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某些时候甚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水平

影响职业教育效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正是由于目前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不高的状况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水平。有研究者调查发现,认识不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转移后培训不足、培训内容不适应农民的学习需求等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11]我们从各类政府文件、报告以及研究论文中将职业教育服务转移劳动力培训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问题。我国近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工程”、“计划”等项目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部分资金,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公开数据显示,2006-2008年各级财政安排的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支出累计达到80亿元。但是相对于数量巨大的待培训人群来说,还是“杯水车薪”,造成“广种薄收”的状况。经费投入方式上,以“运动式”和“项目化”为主,尚未形成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导致许多培训项目有计划无实施。如某省建设部门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情况汇报中就反映:由于经费问题,2008年该部门实际培训的人数只有计划人数的20%,而且完成的部分中,政府经费补助都难到位。[12]

2.管理协调问题。目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部门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职责范围没有明确划分,自成体系,互不联通。纵向层面省、市、县、乡建立的科技素质培训资源未能相互有效地衔接。横向层面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近20家,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培训等。[13]以2004年开始实施的“阳光工程”为例,就涉及到农业、教育、财政、扶贫等多个部门。多部门参与培训是为了解决培训本身和培训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安排等。由于未形成政府统筹,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深度参与、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缺乏有力有效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机制,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门之间无法形成合力,造成了培训资源浪费。

3.培训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问题。目前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多是以“运动式”开展,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工程进行运作,缺乏长效培训机制。虽然项目化运作能够将有限的资源以最集中的方式来利用,但是,“运动”过后往往不能形成持续运行的培训机制,导致培训缺乏可持续性,没有稳定的培训机构、人员和场地,不利于转移培训实力的整体壮大。由于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问题,造成了政府重视、但培训机构和农民本人参与培训意识淡薄的状况。同时因为相关监管机制的缺失,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培训机构行贿购买农民工培训指标套取培训经费的违法行为,[14]浪费了公共资源,影响了转移培训的严肃性。

4.培训内容的适切性问题。现有的培训中,培训机构难以做到从农民的技能需求特点出发来设置相关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时间和地点忽视农民群体的特点,导致农民主动参与培训的兴趣不浓。此外,由于缺乏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导致农民在参与培训之后,即使获得相关证书,在就业或收入上也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接受培训并不能带来明显的区别,打击了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5.用人单位的参与度问题。由于农民工的就业岗位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大,培训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所以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培训上缺乏积极性,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演戏”居多,很少真正将培训工作做到实处。此外,国家没有关于企业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定和免税政策,导致企业没有参与的主动性。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育抽水机”效应影响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外出农村劳动力比农村劳动力整体的文化水平更高,因此可以推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并非均质进行,具有较强劳动能力(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的壮年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动到非农产业就业以获得更高的回报,[15]而年老体弱的劳动力则留守农村;但优质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务农人员的整体能力与素质降低,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这也就是近年来农村不断凋敝,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消除地区差距的根本途径在于消除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技能差别,同时其关键又在于消除人力资本和教育水平的差异;但如果地区之间的教育和技能差别存在的话,劳动力流动反而可能会扩大这一差距。[16]有研究已经验证了这一观点,因为各种原因,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虽然为流入地带来比较高的GDP贡献率,但却进一步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17]因此,即使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在城市获得更高的收入,但对农村发展来说,却并不是好事。有研究者从我国近30年的数据中分析认为,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本流失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本流失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将其形容为“教育抽水机”。[18]目前,由于农村优质的劳动力转移而引起农田抛荒、农业减产,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前文述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农民富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动发展。而目前由于缺乏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导致了人才的单向流动,职业教育与培训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不是真正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的角色,而是抽取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抽水机”,这与其服务功能是相悖的。虽然这一现象是城乡关系完善中的必经过程之一,但是我们应尽可能避免这一现象的影响扩大化。

表1 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第五号)[R].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 27_402 464718.htm,2009-12-10.

(三)职业教育无法改变农民身份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真正的转移”

在我国,由于实施的是“城乡分治”政策,只有那些拥有官方确认的城市户口的人才是国家(政府)承认的城市社会共同体正式成员,而那些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在自己国家的城市中的身份,则就像是其他地方的外国移民,是“非公民”(noncitizens)。[19]美国学者苏黛瑞(Dorothy J.Solinger)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后发现,对于那些从农村流动进入城市的农民流动者来说,问题不仅仅是暂时缺乏由国家提供的维持日常生计所必需的条件,关键在于,由于不拥有城市户口,他们根本没有“资格”(ineligible)享有城市中的正常生计,没有“资格”享有城市居民作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加以接受的那些社会福利和服务。因此,对于进入城市中的农民工来说,根本问题不在于直接去争取维持生计的收入、福利、服务等,而是争取获得这些待遇和计划的资格,也就是争取“公民权”(contesting citizenship)。[20]可以说,如果不能改变现有制度,即使是有再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具备再高的技能,农民工始终是“外来人”,不可能享受到与城市职工平等的权利,职业教育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由于我国的“城乡分治”的政策现实,城镇居民与农民在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都分属于不同的管理体系,农村居民流动到城市,将自身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阶段奉献给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一旦其人力资源枯竭,农民工无法再为城市奉献劳动力的时候,城市无法将其纳入任何保险及社会福利与保障的范围,而是逼其无奈地返回农村,将所有的福利性政策负担都转移给农村,加重农村的负担,因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上述由于“分治政策”而导致的不合理现象,造成了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虽然可能短期地改变农民的境遇,提高其生活水平,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与农民的问题。农民工是属于农村的,城市还是城里人的城市,不会真正成为农民工的城市。所以说,职业教育促使劳动力真正转移的功能有限。

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的对策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了自身质量、外部制度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导致职业教育并未能真正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这其中,职业教育自身的效能问题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制度性因素是影响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进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率;另一方面,必须从更宽广的思路、更深层次的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提升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改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逐步实现相关政策安排与现实状况的互动,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推进农村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其中,职业教育服务功能是基础,制度改善是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发挥的保证,二者是相互推动的。

(一)加大投入,完善培训内容和培养方式,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提供转移劳动力所真正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决定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根本,因此,从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出发,从其学习能力特点出发,来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是职业教育与培训效率得到提高的关键性因素。从转移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需求特点来说,针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一定要充分考虑实用性,短期内能够产生收益是这类培训的基本要求,转移前的培训主要是为定向转移服务,为农民培训一技之长,实现在转移后尽快就业;转移后的培训主要针对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既有技能的发展培训,也应该将一些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卫生、自我保护等相关知识纳入培训范围。

从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基础和学习特点来看,要采用适合其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教授方式,避免太难或者太空泛,保护其学习积极性,保证培训效果;在培训时间上,应考虑转移劳动力的工作特点,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培训,通过出台相关的规定,协调其工作和学习的时间。

要保证以上几个方面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要加大针对转移劳动力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相关的硬件建设,提高补贴额度,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决定政府补贴程度,分全额补贴与部分补贴;二是要培养面向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师资;三是要完善培训内容,组织力量开发适合转移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教材。四是在市场机制不成熟的条件下,要通过建立全程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保证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服务的质量。五是要逐步完善二、三产业中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并强化执行“持证上岗”的有关规定,保障培训的有效性。

(二)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分转移前教育和转移之后培训,前者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能够顺利转移,转移后的培训主要注重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技能发展、素质提升和生涯发展。要通过改革管理方式,明确各方责任,实现农民(工)培训的职前职后统筹、城乡统筹和区域内统筹,城乡联动、互助合作,分工提供培训资源,提高管理绩效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壮大。

首先,应实现转移前培训“常规化”。这既是保持培训工作的可持续性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率的手段。要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证转移劳动力这一基本权利的实现,并完善与职业教育密切相联系的就业准入制度来强化这一政策。

其次,应实现转移后培训“属地化”,即由转入受惠地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规划、实施农民工的培训。“属地化”的培训思路既明确了当地的责任,也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流入地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同时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应该关注转移劳动力这个巨大的市场,统筹职前职后培训,

再次,应实现转移培训管理“专门化”。由于负责转移劳动力培训的部门较为复杂,而且缺乏严格的监管,形成“有事无人管,有利大家争”的局面,致使培训工作混乱和经费流失,降低了经费的利用程度,滋生了腐败,导致农村居民和农民工对培训工作的强烈不信任。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协调统筹,由专门部门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管理的效率,避免因为管理部门过多而难以协调的局面。

创新管理方式,可以考虑总结浙江长兴和江苏徐州等地实施的发放“培训券”方面的经验,采用市场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供给方式,通过向农民发放培训券,农民凭券到自己满意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机构再凭券到相关管理进行结算。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杜绝培训经费发放过程中的权力寻租问题,防止国家的补贴被套取,农民掌握了培训的自主权,自由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和项目,也有利于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市场一旦放开,众多的培训机构摆脱了体制的庇护,就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办学质量。这样不仅保障了培训的效果,也将大力推进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的发展,可谓一券多得,[21]民办的培训机构也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迅速的成长。但是这个过程中同样要有一定的监管机制,避免培训机构与持券者之间的私下交易,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

(三)树立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完善制度安排,推动城乡互动发展和转移劳动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充分实现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的矛盾与优质农村人力资本城乡之间的“推—拉”效应是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的必然表现,如果任由其发展将导致城乡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目标的实现,弱化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因此,必须树立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即逐步改变“城乡分治”的做法,将农村与城市的发展通盘考虑,实现城乡产业、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在这一发展思路下,一方面,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培训服务,提高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确保优质人力资源转移到城市后能顺利就业,并能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要将“转移培训”和“留守培训”相结合,在保证转移劳动力的高素质的同时,重视留守农民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因为留守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扎根农村,是农村的希望。

在此思路的基础上,应通过逐步改变我国目前“城乡分治”的政策现实,将城乡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统筹管理,逐步实现一体化,人员在城乡之间能够享受同等的政府各项服务。此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应考虑统筹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发展和部分产业向农村转移的问题,让农村劳动力不仅能顺利留在城市,更要愿意回归农村,发展农村。这样才能实现“绿色的崛起”[22],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只有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得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才能得以根本解决,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依然严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难以形成,转移劳动力基本被排斥在现行劳动力市场政策法规之外,[23]导致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职业生涯发展受限。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单纯依靠对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转移劳动力的地位,职业教育的作用也有限。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在通过职业教育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在改革二元社会体制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无论城乡,对所有劳动者,都应按照人力资本的含量多少及生产率水平高低决定其劳动力价值和报酬,实现同工同酬。[24]并逐步改革附生了教育、各类保险及福利的户籍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之后,既能在收入水平上得到提高,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得到改善,更在社会地位上得到和城镇人口一样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根源上消除“农民工”这种“身份加职业”的奇特称谓方式,回归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本质特征,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也就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水平,突出了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章辉,等.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5.

[2]孙自铎.农民跨省务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3):28-33.

[3]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36.

[4]蒋蔚.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机理、特征、问题及借鉴[J].欧洲研究,2007(1):101-114.

[5][16]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2006(1):34-46.

[6]Kremer&Maskin.1996,Wage Inequality and Segregation by Skill,NBER working paper[EB/OL].http://homepages.nyu.edu/~rf2/Teaching/kremermaskin_NBER96 _wagei neqsegregbyskill.pdf,2009-12-26.

[7]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37-39.

[8]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http://www.tjcn.org/jjfx/201003/10426.html,2011-2-13.

[9]丁小浩.基于制度创新实现的帕累托改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2-9.

[10]张国,等.政府花钱,为啥还有老百姓不买账[N].中国青年报,2009-2-9,http://www.cyol.net/zqb/content/2009-02/09/content_2531186.htm,2010-1-10.

[11]张竺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8):55-60.

[12]湖南省建设厅.关于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情况的汇报[Z].2009年.

[13]长子中.农民工培训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N].农民日报,http://news.cyol.com/content/2009-04/14/content _ 2623683.htm.

[14]王晓磊.重庆部分学校行贿“买”农民工培训指标以获暴利[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 -12/04/c_12847823_2.htm.

[15]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9(6):89-103.

[17]孙自铎.跨省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地区差距[J].调研世界,2004(12):31-33.

[18]阮荣平,郑凤田.“教育抽水机”假说及其验证[J].中国人口科学,2009(5):36-45.

[19]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1):121-138.

[20]Solinger , Dorothy J . 1999 ,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 Peasant Migrants , the State ,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1]施维.农民工培训经费缘何成为唐僧肉[N].农民日报,2009-04-22,http://nc.people.com.cn/GB/61160/917321 0.html,2009-12-18.

[22]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2):5-11.

[23]张车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6(7):4-10.

[24]黄映晖,张正河.劳动力城乡统筹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5(2):211-224.

责任编辑 韩云鹏

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第4篇

我坚信,通过这些培养与锻炼,一定会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贵单位在同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有着远大的发展前途。同时,我从多方获悉贵单位十分重视人才,有着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发展氛围。自己就迫切希望成为贵单位的一员,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职尽责,用自己的智慧去为单位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一个年轻的我,一个富有朝气的我,一个充满自信的我,一定会为单位注入新的活力。给我一次机遇,还您一个惊喜。我衷心期待着贵单位的答复。

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第5篇

1:[2分]职业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是个人全部才能自由发展的创造性表现。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2:[2分]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的社会人和自然人所应享受的人身、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权益。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3:[2分]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才队伍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也日益突出,这就需求人才队伍凭兴趣爱好去学习。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4:[2分]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质相关。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5:[2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用金本位替代“官本位”,实行岗位分类分层管理。注重人才配置的科学合理性,倡导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6:[2分]需求是内驱力的基础,需求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需求一定会成为行为的动机,以驱使机体行动。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7:[2分]升职从自身价值的升值开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提升的机会。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8:[2分]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还是假定为“社会人”,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9:[2分]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0:[2分]在经营业绩最好的时候去谈公司危机,任正非的目的就在于继续让员工处于“一种紧张的驱动状态”,不能让愉快的满足感这种情绪在公司内部蔓延。否则,整个公司就会出现一种成功后的惰性,公司这个大团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减弱。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1:[2分]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一种内部刺激,与内稳态及需求有密切关系。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2:[2分]组织恰当地参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组织更好的监督其工作积极性。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3:[2分]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立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4:[2分]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是经过精心培养逐步形成并为团队成员所认同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蕴含着对团队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折射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团队成员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5:[2分]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6:[2分]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7:[2分]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就要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政府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8:[2分]个体特征分为知识和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这几个层次。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19:[2分]一般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掌握某一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以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依照法律或合同、协议享有特定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获得相应权利和相应利益的人。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20:[2分]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一人才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深刻揭示出集聚人才的基本规律。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单选题

21:[2分]()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A :生理需要 B :情感需要 C :安全需要 D :尊重需要

我的答案:

22:[2分]物质激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在到达一定程度后,所能发挥的作用会()。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不变 D :越来越多 我的答案:

23:[2分]内生动力又称为(),是指在有机体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以达到满足需求的的内部力量。 A :内驱力 B :驱动力 C :外驱力 D :推动力

我的答案:

24:[2分]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自身的人才资源都是(),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会出现供求失调的问题。 A :有限的 B :无限的 C :均衡的 D :失衡的

我的答案:

25:[2分]为了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配置。配置过程要根据()机制的要求,注意个体之间性别、年龄、个性、性格、气质、能力、知识、智能等多方面素质的差异。 A :互相增补 B :互相利用 C :互相帮助 D :互相监督

我的答案:

26:[2分]在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带来1+1()2的绩效。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

27:[2分]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 A :主体性 B :客观性 C :主观能动性 D :推动性

我的答案:

28:[2分]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追求自主性和个性化,并具有很强的()。 A :主观性 B :流动性 C :独立性 D :自主性

我的答案: 29:[2分]专业技术人员()信念一经形成,就会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上确立下来,作为一种坚固的信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左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思想,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起指导、统帅、定向的巨大作用,影响专业技术人员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A :专业发展 B :思想道德 C :职业道德 D :职业发展

我的答案:

30:[2分]改革呼唤人才()支撑改革。 A :经济 B :制度 C :人才 D :社会

我的答案:

31:[2分]麦克利兰将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权力、亲和、成就的需求。其中()最为重要。 A :权利需要 B :亲和需要 C :成就需要 D :尊重需要

我的答案: 32:[2分]我国()规定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发现权、商标权等,并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报酬、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A :《民法通则》 B :《刑法》 C :《经济法》 D :《宪法》

我的答案:

33:[2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有可能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成就动机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必须要不断地进行(),以维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 A :自我激励 B :社会激励 C :组织激励 D :单位激励

我的答案:

34:[2分]人才工作的核心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A :要把现有人才用好 B :寻找新人才 C :培养未来人才 D :淘汰现有人才

我的答案: 35:[2分]由于内动动力不足,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丧失了()的主动意识,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思进取,创新能力的匮乏等。 A :职业选择 B :职业道德 C :职业责任 D :职业发展

我的答案:

36:[2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成为生产力和核心要素。 A :管理 B :创新 C :知识 D :技能

我的答案:

37:[2分]一般来讲,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主要应考核德、能、勤、绩几个方面,重点考核()。 A :思想道德 B :工作能力 C :勤奋努力

D :岗位工作的实绩和贡献

我的答案: 38:[2分]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劳动动者享有的权利第一项是()。

A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 :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C :休息休假的权利

D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我的答案:

39:[2分]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 A :相同的 B :不相同的 C :变化的 D :一致的

我的答案:

40:[2分]组织文化既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更是管理的工具。()是管理的最高层次。 A :文化管理 B :绩效管理 C :薪酬管理 D :技能管理

我的答案:

多选题 41:[4分]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们的活动,并推动和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动机的功能在于()。

A :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B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C :动机可以改变客观事实 D :有了动机人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的答案:

42:[4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的权益也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需要的经常的、共同性的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在专业技术领域的集中体现。它表现在专业技术工作的各个领域除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权利以外,主要包括()等。

A :专业技术的执业权 B :职业能力认证或评价权 C :知识产权 D :学术自由权

我的答案:

43:[4分]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 A :认知度 B :认真度 C :责任度 D :努力程度

我的答案:

44:[4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人才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才是()。 A :创新的根基 B :创新的核心要素 C :创新的产物 D :创新的动力

我的答案:

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第6篇

3月3号上午,在黄忠洲老师的负责下,我们热动方向的两个班级在主楼召开了专业认识实习动员大会,黄老师在会议上说了这次专业见习的一些基本情况,也说了见习的基本流程。同时重点叙述了这次实习对我们的一些基本要求;如校外实习期间一切行动听从带队教师安排,加强纪律观念,不得擅自行动。遇到问题及时向实习带队教师反应,进入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要严格遵守有关单位的规章制度,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和生产单位设备安全。当天下午没有安排任务,只是要求我们去网上查查相关公司级相关设备的基本资料,对接下来的见习有一点的了解。

3月4号,第一天的见习过程开始,我们坐校车去了广东海洋大学霞山校区轮机楼。在那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霞山校区还有这个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各种实验设备,主要以柴油发动机为主。我看到了轮机楼那里有两台V型康斯明柴油机,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了船用柴油机分为低速(750转以下)、中速(750—1000转)和高速(1000转以上)三种。也大约了解了四冲程柴油机中单缸,二缸,四缸,六缸式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功率大、经济性能好。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图-

1柴油机整体系统简图

如图-1是柴油机的整体系统简图,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柴油机压缩比高(一般为16-22),所以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同时温度高达750-1000K(而汽油机在此时的混合气压力会为0.6-1.2MPa,温度达600-7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然温度。因此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作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

图-

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吸气冲程

当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时,缸盖上的进气阀打开,排气口关闭。活塞下移时,吸气冲程开始,由于缸内余稀空气体积膨胀,压力下降小于大气压力,从而空气被吸进缸内。当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时,进气阀并没有马上关闭,而是在活塞上移,曲柄转过10度左右才闭合,这种滞后关闭是为了利用空气流动惯性现象,增加了吸入空气量,吸气冲程结束。

压缩冲程

吸气冲程过后活塞在上移过程中,进气阀,排气阀都关闭,从而被吸入的空气在气缸内受到活塞的压缩,体积减少,压力,温度急剧上升。在柴油机中达到柴油的燃烧点,活塞上移到上止点,压缩冲程结束。

燃烧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后期活塞并没有达到上止点时,柴油已经经过给油泵雾化后喷进气缸内,开始出不燃烧。活塞经过上止点,在柴油燃烧膨胀力的推动下,快速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达到做功的目的。柴油提前供油是为了让它更充分的燃烧,释放更多的热量,活塞下移到下止点,做功冲程结束。

排气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后,活塞再次上移,排气阀打开,把燃烧过后的废气排出气缸。当活塞上行到上止点时,排气冲程结束,进入下一个循环。

虽然指导老师讲解的很详细,但我听的还是似懂非懂,老师很用心的用粉笔在地上画了简图给我们加深理解,之后老师更是启动了一台柴油机让我们更加能生动的了解整个运行过程。

第二天我们去了湛江渤海农业有限公司,在那里我们主要观看了他们工厂的锅炉系统,在工程师的指导解说下,我知道了锅炉的组成系统。

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辅助设备和安全装置两大部分。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称为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炉膛又称燃烧室,是供燃料燃烧的空间。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炉膛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气体或磨成粉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炉膛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空气将煤粒托起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并适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炉膛称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利用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的圆筒形炉膛称为旋风炉。

图-4 燃烧系统流程图

以空气预热器为例(如图-5所示),它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的设备,其对锅炉的作用: ①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②改善燃料的着火与燃烧条件,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③节省金属,降低造价。

图-5 空气预热器流程示意图

锅筒的主要功能是储水,进行汽水分离,在运行中排除锅水中的盐水和泥渣,避免含有高浓度盐分和杂质的锅水随蒸汽进入过热器和汽轮机中。锅筒内部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和蒸汽清洗装置、给水分配管、排污和加药设备等。其中汽水分离装置的作用是将从水冷壁来的饱和蒸汽与水分离开来,并尽量减少蒸汽中携带的细小水滴。中、低压锅炉常用挡板和缝隙挡板作为粗分离元件;中压以上的锅炉除广泛采用多种型式的旋风分离器进行粗分离外,还用百页窗、钢丝网或均汽板等进行进一步分离。锅筒上还装有水位表、安全阀等监测和保护设施。考虑锅炉房的实际效益时,不仅要看锅炉热效率,还要计及锅炉辅机所消耗的能量。单位质量或单位容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按化学反应计算出的空气需求量称为理论空气量。为了使燃料在炉膛内有更多的机会与氧气接触而燃烧,实际送入炉内的空气量总要大于理论空气量。虽然多送入空气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但排烟热损失会增大,还会加剧硫氧化物腐蚀和氮氧化物生成。因此应设法改进燃烧技术,争取以尽量小的过量空气系数使炉膛内燃烧完全。锅炉烟气中所含粉尘(包括飞灰和炭黑)、硫和氮的氧化物都是污染大气的物质,未经净化时其排放指标可达到环境保护规定指标的几倍到数十倍。控制这些物质排放的措施有燃烧前处理、改进燃烧技术、除尘、脱硫和脱硝等。借助高烟囱只能降低烟囱附近地区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烟气除尘所使用的作用力有重力、离心力、惯性力附着力以及声波、静电等。对粗颗粒一般采用重力沉降和惯性力的分离,在较高容量下常采用离心力分离除尘静电除尘器和布袋过滤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湿式和文氏-水膜除尘器中水滴水膜能粘附飞灰,除尘效率很高还能吸收气态污染物。

由于炉膛温度提高,因而强化了炉内的辐射换热,在一定的蒸发量下,炉内水冷壁受热面可以布置得少一些,节省金属材料,降低锅炉造价;改善引风机的工作条件。由于排烟温度的降低,改善了引风机的工作条件,同时也降低了引风机电耗。

杨工一路给我们介绍着这做锅炉的具体部件,大型的送引风机、烟囱、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给水泵,冷凝器,水处理器还有各种安全阀门等等。如,省煤器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废弃的余热初步加热灌入锅炉的水,从而挺高水的初温度,减少燃油量。而此锅炉的水处理器是比较特别的,使用的是生物半透膜吸附技术,能更有效的除去水中的各种矿物质,有效的防止炉中形成炉垢。此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分别用于压缩制氧,驱动汽轮机发电等。 之后的一天我们去了湛江东兴炼油厂。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其75t/h的锅炉及其设备。这中型锅炉是拔地而起,由相应的梁柱,钢筋支撑,它不同于一般电厂的燃煤炉,它燃料是燃油。因此,不需要运煤,粉煤设施,同时也没有了煤渣处理等工序。对于环境污染方面,有了一定的减少。

最后的一天我们又去了广东海洋大学霞山校区轮机楼,今天老师又着重讲了内燃机的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知识。跟昨天比起来细致很多,也比较难抽象,不过老师通过手上拥有的零部件一个个部位的讲给我们。

图-6 连杆曲柄机构示意图

曲柄连杆机构(如图-6)是往复式内燃机中的动力传递系统,它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提供燃烧场所,把燃料燃烧后气体作用在活塞顶上的膨胀压力转变为曲轴旋转的转矩,不断输出动力。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部分。在作功冲程中,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活塞往复运动、由曲轴旋转运动转变为机械能,对外输出动力;在其它冲程中,则依靠曲柄和飞轮的转动惯性、通过连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为下一次作功创造条件。

图-7 曲轴结构示意图

曲轴(如图-7示),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曲轴在柴油机的布置形式:

①水平放置式(正置式):此类柴油机比较大,故多用于船舶上。 ②悬挂放置式(倒置式)

③隧道式:

此类柴油机多用于汽车机车上。

曲轴主要由曲轴前端、若干个曲拐、曲轴后端三部分组成,其中曲拐数取决于内燃机汽缸数和排列方式。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还有其他)。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曲轴的润滑主要是指与摇臂间轴瓦的润滑和两头固定点的润滑. 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

老师在讲述相关系统的概念的时候以昨天的内燃机燃烧原理为基础为我们详细地讲开。普通柴油机在正常工作有五大系统,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启动系统。 1进排气系统

进排气系统的作用是将新鲜空气货可燃混合气分配到各汽缸中,并汇集燃烧后的废气,经消声器排到大气中。它由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 2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将汽油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并供入汽缸,它主要由汽油箱、输油泵、汽油滤清器和汽油喷射系统组成。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饿的作用是适时适量地把柴油以一定压力通过喷油器直接喷入气缸,使柴油在汽缸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做功。它由柴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高压油泵、喷油器、调速器等组成。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内燃机的受热零件的热量及时散发到大气中,以保证内燃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水冷内燃机一般由水泵、水套、节温器、散热器、冷却风扇等组成。 4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润滑油送入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以减少摩擦副的摩擦和磨损,并带走摩擦生成的热量和金属屑。它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道机油冷却器等。

5启动系统

起动系统是利用发动机以外的能源使发动机开始运转,常用的电起动系统是由蓄电池、直流发电机。传动机构。控制机构等组成。

老师按部就班的给我们从原理,目的,作用,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现场拆装,也对调节方式等做出了指点;如供油泵,活塞结构等。通过老师详细的讲解,我对内燃机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一些机械设施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未来的专业学习也有了更好理解。 实习感受:

上一篇: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下一篇:项目部预算员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