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

2023-09-23

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主要有: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 ②职权分明; ③节制君权。 (2)影响

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演变

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明代分中书省之权于六部。学*科网

【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2)影响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特征

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

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

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

①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③从整体史观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抗战。

(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9】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

【高频考点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

(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民族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高频考点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背景下,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非凡。 一个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两大会议,即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三大政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高频考点12】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1)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构建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国的经济文明

【高频考点13】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

3 3

式。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为主要组织方式,推动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高频考点14】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1)从西周至唐

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2)宋元明清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市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3)经济政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高频考点15】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高频考点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

4 4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频考点17】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学科%网 【高频考点18】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1)成就

①“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③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 ①1958年总路线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特点是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大跃进

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④“左”倾错误的影响

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高频考点19】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 5

(1)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1992年初,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频考点2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春秋时期

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两者都是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 (2)战国时期

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代表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如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高频考点21】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1)主张

南宋的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宋明陆王心学,主张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响

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②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 【高频考点22】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代表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主张

批判地继承儒学思想,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主张学以致用。 (3)影响

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高频考点23】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1)从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到制度层次。

(2)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进一步深入。

(3)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接受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高频考点24】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1)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反封建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高频考点25】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1)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

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7 7

四、世界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26】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

①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

②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2)实质

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高频考点27】罗马法的演变、特点及实质

(1)罗马法经历了《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历程。 ①《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标志着罗马公民法的诞生。

②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习惯法等。

③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 (2)特点

①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罗马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②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

③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自然法的思想。

(3)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高频考点28】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9】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以及联邦与州分权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

(1)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2)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中央集权原则:“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高频考点30】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及特点 (1)法国 ①过程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特点

共和派与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历程曲折漫长。 (2)德意志 ①过程

1871年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特点

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高频考点31】巴黎公社的特点及经验教训 (1)特点

①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下无产阶级发动的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 ②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经验教训

①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②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巩固革命成果,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③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高频考点32】“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1)“冷战”的含义

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 (2)特点

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的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两极格局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高频考点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

(1)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学@科网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五、世界的经济文明

【高频考点34】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政治方面

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③思想文化方面

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2)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世界市场而言

②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

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对殖民地而言

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④对国际关系而言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高频考点35】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国际贸易日益重要,需要建立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2)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材料,使世界贸易范围规模迅速扩大。 (3)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手段的改变,联系更加紧密,交往更加便捷。

(4)19世纪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频考点36】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是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粮食税,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质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高频考点37】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1)形成

斯大林时期,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措施,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2)特点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11 11

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影响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获得较大发展;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高频考点38】罗斯福新政与福利国家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①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②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③福利国家制度带来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高频考点39】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唯一的经济强国。 (2)特点 ①双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一固定

【高频考点40】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和经济全球化

(1)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主要有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欧盟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合作程度最高,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体现了南北合作,由大国主导。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各国差异最大;松散性、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学#科网 (2)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科技发展的推动;交通和通讯手段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实质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的全球扩张。

六、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频考点41】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过程。 2.特点

(1)古希腊人文主义突出人自身,突出人的作用。 (2)文艺复兴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

(3)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4)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 【高频考点42】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1)牛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对处于危亡的国家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3)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43】近现代世界主要美术流派的特点

(1)新古典主义美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2)浪漫主义美术: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 (3)现实主义美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4)印象画派: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5)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复杂心理。

14 14

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60分)

1.面对社会疾病,孔子从不向神灵祷告。他主张“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由此可见,孔子 (

) A.拒绝祷告是因为他不相信鬼神存在 B.主张尊敬神灵的同时尽量与之保持距离 C.认为用实际行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 D.明确否认神灵祷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2.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 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 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

3.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他评价的是(

)

A.孔孟的仁义之道 B.老子的辩证思想 C.韩非的重刑理论 D.墨子的“非攻”主张

4.东汉中期的顺帝在继位前历经磨难,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革新政治,把汉文帝作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楷模,认为当时国家的残破局面正是由于“政失厥道”。这表明他(

) A.主张遵循黄老之术

B.反对治国尊崇儒术 C.强调治国外儒内法

D.推崇孔子的礼学思想

5.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 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

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6.《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 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 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7.儒家学者李翱“援佛入儒”,通过对孟子“性善论”的发展和对韩愈“性三品”说的突破,建立起“性情”的人性观,完善了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这反映出唐代(

) A.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 B.“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C.儒学有所继承和创新 D.儒学复古色彩浓厚

8.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 A.特别注重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9.南宋时期,苏州等地流传这样一种观念:“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 A.佛教、道教的影响不断扩大 B.重农抑商观念出现动摇 C.政府实行宽松的思想政策 D.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

10.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11.顾炎武重视对文字音韵、群经诸史、典制舆地乃至河漕兵农的研究,开启了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后世学者称“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这体现了(

) A.经世致用 B.反对专制 C.唯物史观 D.复兴儒学

12.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B.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C.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

13.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五年……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儒生)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上曰:“可试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以尊卑次起上寿。……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邱濬《大学衍义补》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髓),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

——王夫之

(1)结合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概括汉代儒学地位上升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哪些主张。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主张的认识。(6分)

14.传统书院是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一把钥匙,某校组织了“走进传统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组同学来到岳麓书院,看到书院大门两旁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他们感到很好奇:岳麓书院历史上活跃过哪些名人?因而搜集整理了如下材料: 976年,岳麓书院建立。张栻主教期间,提出了“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和“学贵力行”的主张。1167年,朱熹和张栻进行学术辩论,听者众多,以致“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二人相互影响,彼此的学术观点都有所变化。明中叶以后,王阳明及其弟子纷纷来书院讲学,有的人也兼收朱学。王夫之在书院读书期间创办了“行社”。近代许多著名人物,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陈天华、蔡锷等均曾求学于此。

围绕一个角度,以材料中两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例,概述岳麓书院的历史作用。(20分)

3

CACAC DCCDC AB

13.参考答案 (1)原因:儒家的主张有利于维护君主权威和等级秩序;董仲舒倡导“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神化了皇权,使之进一步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倡导儒学、推行教化的主张,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地位开始上升。

(2)内涵:“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在社会上的表现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原因:重点从政治方面转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吸取了佛道思想的精粹(髓),将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宋明理学上升到思辨化阶段,形成论证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哲学化的儒学。

(3)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坚持唯物论。认识:黄宗羲的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形成务实的学风;王夫之的主张有利于冲破理学唯心主义的牢笼。

14.参考答案 示例一 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王阳明则主张“心外无理”,提出“知行合一”。岳麓书院成为二人思想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基地。

示例二 秉持务实的教学传统,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

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二人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岳麓书院培养的许多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第3篇

考点1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3教师的角色 (1)教师的一般角色 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管理者角色。④示范者角色。⑤父母与朋友的角色。⑥研究者角色。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

①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考点4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考点5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1)教学上——授受关系。(2)人格上——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的关系。

考点6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以及进程的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考点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考点8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亦称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结构(五部分组成):(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附录。

考点9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考点10教学过程的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考点11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缺点:难以因材施教;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灵活性。 考点12德育的概念

广泛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考点13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 考点14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考点15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

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①学科小组;②技术小组;③艺术小组;④体育小组。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考点16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言语和概念发展速度惊人,思维集中化和不可逆,只注重状态。

3.具体运算状态(7~11岁)标志:出现“守恒”的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开始发展到形式阶段。

皮亚杰提出,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四个因素是: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考点17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1.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做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商:即智力常数,它是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分数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简称IQ。计算公式如下: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智力的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智力的群体差异。(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智力超常,IQ低于70的人属于智力低下。) 3.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反思型与冲动型、整体性和系列性、心理自我调控等方面。 考点18联结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2.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会判断 泛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将不同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2)强化的程式;(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4)消退;(5)惩罚。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起作用)

(2)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考点19认知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 (1)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1)有意义学习的含义:就是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教材要有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意义的同化:三种模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4)组织学习的原则以及策略:逐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考点20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加涅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考点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其基本观点有:(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知识并不能概括世界的法则。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2)学习观: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3)学生观:学习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校情境的。

考点22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透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具有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考点23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1)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3)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2.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提出的。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动机归因理论

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 4. 自我效能感理论

(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2)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3)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5. 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由于两种动机所占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者往往选择容易完成的任务,而力求成功者则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倾向于选择成功率为50%的任务。 考点24学习动机的激发 1.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考点25知识的含义及实质 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根据知识的功能,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考点26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归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可分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三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阶段。 考点27知识的理解 1.理解在学习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3)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2.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2)运用变式与比较;(3)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4)通过启发式教育,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考点28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指的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

知识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知识的巩固与理解相互依存。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 知识巩固的途径有:(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2)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3)合理的组织复习。 考点29技能及其种类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的客观性;(2)动作进行的外显性;(3)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考点30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高原期”:在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联系成绩上的所谓“高原期”,也可以叫做高原现象。)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31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1.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1)原型定向,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使这种活动“外化”为原型。

(2)原型操作,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3)原型内化,就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 2.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考点32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划分依据:迁移性质不同。正迁移:促进作用;负迁移:干扰或阻碍作用。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划分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顺向迁移(先行影响后继);逆向迁移(后继影响先行)。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自上而下(上位影响下位)同化;自下而上(下位影响上位)顺应。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划分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 考点33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

该学说认为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 2.相同要素说

该理论代表人物是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认为迁移的产生是因共同要素的存在。 3.概括说

该理论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贾德。“水下击靶”经典实验。 4.奥苏伯尔的认知观

基本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与稳定性和清晰性。

考点3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考点35促进迁移的教学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考点36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其特征有:(1)具有主动性;(2)具有有效性;(3)具有过程性;(4)具有程序性。

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考点37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考点38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顺序。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

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第4篇

王善文临沂太平中学2012.11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一. “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所在:

1.14—16世纪的文艺复新宣扬人文主义精神;(九上第10课)

2.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愿望;(九上第22课)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法律文件都体现了平等、民主、法治等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人本思想。(九上第

11、

12、

13、18课) 二.“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 :

1、17—19世纪,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文件。

2、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三.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 :

1.恐怖主义,战争,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为了做好2013年的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本届高三复习备考总的指导思想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实高效,打造亮点。复习备考的操作原则是:落实基础方法,构建知识框架,准确把握考点,训练思维品质,不断总结反思,确保有效复习。 现将备考复习的具体方法及要求总结如下

一、特别注重了教学研究

1、研究考纲及近三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和全国高考试题:

①、认真学习考纲,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以及2011年2012年的有关省市试题,把握各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 走向,然后针对各单元情况分类归纳,从中精选出一些题目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

②、重视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理解知识的来路去脉,从教材中挖掘考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落实考点要求。比如中国古代史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时,老师在授课中需要指导学生采用知识点比较联系、阅读古文材料、反复记忆等多种方式,为高三的历史专项复习打下基础。

首先,知识点比较联系。较之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来说,中国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朝代多变,人物繁多,因而呈现出知识纷繁复杂的特点,这也就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挑战。但这并不代表对其束手无策,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知识点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从而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

其次,古文材料的阅读。古代史的复习,自然少不了古文的阅读,而且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古代文献材料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师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第三,重复记忆与回忆。由于古代史知识点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怕麻烦。比如在复习第二专题时,再对第一专题的内容进行一次重复记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再有就是回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次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合住书去思考去想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需要背诵的内容,这种方法是老师尤其需要提倡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加强对学生的学情研究

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历史的障碍所在,以及对本学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促使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分层教学和有效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

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复习备考中的教学辅助资料研究对资料的使用要做到,服务于教学但不冲淡教学,对其中的题目,备课时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精选其中能够训练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能力且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高考有很强针对性的适量题目安排给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型、方法和覆盖面。总之,在拥有众多资料的情况下,必须要清醒头脑,有的放矢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4、关于复习中对学生历史答题习惯培养的研究在认真分析研究2011年和2012年各省历史考题的基础上,今后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

①如何审题?②如何形成解题思路?③如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1 ④如何防范错误?⑤如何规范表达过程?⑥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等等。

通过合理引导、准确示范、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习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始终体现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每一份试题中。在认真研读教材、考纲和考题变化的基础上,对复习的内容要进行“二度消化”,要重在落实基础,准在落实考点,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应侧重于同步教学的内容,但对历史学科整个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必须有所覆盖。在起初阶段,对还没有复习到的内容的题目可以力求常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随着复习的深入进行,再逐步过渡到接近高考难度的程度上来。如此长期训练下来,才能有望在2013年高考中有所突破,再创新高。

二、学会精练 高考典型原题

历史科目在第三阶段的备考策略,重点是“四忌和四要”。

第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复习是要突破高频考点、重难点和易错易混点,焦老师总结,近三年高频考点:西周政治、科举选官、古代中西方思想、经济政策、科技史等;重难点:罗马法的解读、明清进步思潮、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等;易混易错点:儒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内涵及特点、四国代议制的共性和个性等,这些主干知识需要讲清讲全讲准讲透。

第二是忌大而空,泛泛而谈。而是要小而精,并关注热点和现实问题,小专题应根据高考命题方向来设计,新史观和历史问题的有效结合。也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来设计,比如学生对重要时间及概念掌握不清,可以专题梳理。一些长效和现实热点也要梳理,比如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价值取向等。 拓展阅读:历史突出自主复习确立备考优势

第三是试题训练,忌选垃圾题,而是要精练高考典型原题。垃圾题要么简单重复,要么偏难谬怪,会混淆思维,甚至误导学生。但高考原题是高考专家依据课标和考纲精雕细琢的产物,真正体现高考试题的规律和方向,学生做高考题,就如同和高考命题人对话。精选精练高考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新课改区高考原题。

历史高考十年考点总结范文第6篇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主要有: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 ②职权分明; ③节制君权。 (2)影响

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演变

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明代分中书省之权于六部。学*科网

【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2)影响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特征

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

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

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

①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③从整体史观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抗战。

(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9】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

【高频考点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

(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民族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高频考点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背景下,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非凡。 一个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两大会议,即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三大政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高频考点12】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1)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构建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国的经济文明

【高频考点13】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

3 3

式。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为主要组织方式,推动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高频考点14】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1)从西周至唐

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2)宋元明清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市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3)经济政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高频考点15】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高频考点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

4 4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频考点17】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学科%网 【高频考点18】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1)成就

①“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③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 ①1958年总路线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特点是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大跃进

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④“左”倾错误的影响

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高频考点19】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 5

(1)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1992年初,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频考点2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春秋时期

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两者都是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 (2)战国时期

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代表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如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高频考点21】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1)主张

南宋的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宋明陆王心学,主张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响

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②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 【高频考点22】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代表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主张

批判地继承儒学思想,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主张学以致用。 (3)影响

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高频考点23】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1)从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到制度层次。

(2)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进一步深入。

(3)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接受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高频考点24】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1)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反封建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高频考点25】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1)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

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7 7

四、世界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26】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

①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

②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2)实质

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高频考点27】罗马法的演变、特点及实质

(1)罗马法经历了《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历程。 ①《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标志着罗马公民法的诞生。

②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习惯法等。

③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 (2)特点

①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罗马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②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

③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自然法的思想。

(3)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高频考点28】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9】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以及联邦与州分权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

(1)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2)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中央集权原则:“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高频考点30】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及特点 (1)法国 ①过程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特点

共和派与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历程曲折漫长。 (2)德意志 ①过程

1871年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特点

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高频考点31】巴黎公社的特点及经验教训 (1)特点

①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下无产阶级发动的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 ②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经验教训

①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②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巩固革命成果,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③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高频考点32】“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1)“冷战”的含义

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 (2)特点

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的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两极格局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高频考点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

(1)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学@科网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五、世界的经济文明

【高频考点34】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政治方面

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③思想文化方面

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2)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世界市场而言

②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

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对殖民地而言

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④对国际关系而言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高频考点35】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国际贸易日益重要,需要建立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2)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材料,使世界贸易范围规模迅速扩大。 (3)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手段的改变,联系更加紧密,交往更加便捷。

(4)19世纪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频考点36】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是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粮食税,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质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高频考点37】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1)形成

斯大林时期,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措施,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2)特点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11 11

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影响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获得较大发展;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高频考点38】罗斯福新政与福利国家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①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②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③福利国家制度带来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高频考点39】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唯一的经济强国。 (2)特点 ①双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一固定

【高频考点40】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和经济全球化

(1)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主要有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欧盟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合作程度最高,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体现了南北合作,由大国主导。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各国差异最大;松散性、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学#科网 (2)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科技发展的推动;交通和通讯手段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实质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的全球扩张。

六、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频考点41】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过程。 2.特点

(1)古希腊人文主义突出人自身,突出人的作用。 (2)文艺复兴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

(3)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4)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 【高频考点42】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1)牛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对处于危亡的国家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3)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43】近现代世界主要美术流派的特点

(1)新古典主义美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2)浪漫主义美术: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 (3)现实主义美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4)印象画派: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5)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复杂心理。

14 14

上一篇:临床技能大赛理论试题范文下一篇: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职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