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教案范文

2024-02-14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教案范文第1篇

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原则。

难点:三权分立的体制、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导入:美国,是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但它却是当今世界财富与权力的中心,大家都知道《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吧,这里面有一句经典:“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是缩小版的美国,美国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地每年通过合法途径移民到美国的人数多达十几万,非法移民就更多了!这个数字告诉我们,更多的人认为美国是人间的天堂。吸引他们的也许是美国完善的社会福利,亦或是高额的薪酬体系、还可能是它自诩的民主法制等等等等。对于这样一个即是天堂又是地狱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国度,它的政治体制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历史的海洋中去体会一下美国对于国家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吧。

一、根本大法:联邦宪法的制定。

1、制定的历史背景。

(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美国建立之前的北美大陆的情况,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不忍于本国的宗教迫害来到了北美大陆,开始建立了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殖民地。随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北美,最后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建成了十三块殖民地。可见,美国的前身是?北美大陆上的十三块殖民地。居民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对,是英国来的移民。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在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的逐渐形成,民族意识的不断加强,但是北美人民的生活理想、价值取向逐渐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挑战。作为宗主国,英国希望13块殖民地永远是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样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与英国殖民者的意志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从而引发了一件大事——(生:美国独立战争。)对。凭借着共同的民族意识、凭借着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凭借着启蒙思想的精神旗帜、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北美人民一步步走上了独立的道路。1776年,随着《独立宣言》 的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美国建国之后的一件大事就是制定联邦宪法。因此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成了联邦宪法制定的背景。不过,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初还只是一个松散的邦联。那么什么是邦联呢?邦联的建立也是美国建国之初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学习下一个子目 (2)美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困难(邦联的缺陷) 请大家阅读一下“邦联”这个概念解释。

邦联-是若干个独立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组成的联合体,各成员国保有主权。 师:对于美国这个邦联来说,它的成员是13个独立的主权州。由于邦联的权力非常的有限。而且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所以随着独立战争的结束,邦联在管理国家方面存在的弊端不断暴露。使美国在建国之初就面临着种种问题。华盛顿将它比喻成“沙子扭成的绳子”。

邦联的弊端(必要性)(用多媒体放映)

教师:那么邦联的弊端又体现在哪里呢?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从经济上看,邦联没有征税权,税收可谓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邦联没有征税权,因此也就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就难以解决战争遗留下的巨额公债。各州拥有关税权,但是各州不能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当英国实施一些不利于美国经济的政策时,美国的邦联国会却不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对抗英国和保护本国产品。这就给英国的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同时各州又互设关卡,阻碍州际贸易。(用多媒体放映:经济——不统一,造成对英贸易被动。)外交上:邦联政府软弱无力,不易协调13州的利益,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可见,邦联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外交上都不利于美国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所以,美国资产阶级要想维护自身统治利益,就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基于邦联制的种种弊端,1787年宪法颁布,规定了美国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1787年宪法的制定。

2、1787年宪法的制定

(1)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问:宪法制定的地点、人物? 答:费城,华盛顿、麦迪逊,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2)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

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师:(引导学生)这部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生:联邦制。解释联邦制。 师:联邦政府享有哪些权力?

答:拥有主权权力。如立法、征税、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发行货币、统领全国军队、对外宣战和缔约等。

师:宪法实行的是什么原则? 生:三权分立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最初是由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来的,强调的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通过这一原则将美国的立法权由国会行使,国会分为参、众两院。行政权由总统行使、司法权由最高法院行使。这三个权力机构互相制约。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定的法律;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官可宣布总统法令违背宪法;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这样就防止了联邦政府由于权利过大导致专制。 师: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这就体现了—— 生:人民主权的原则。人民主权是指人民执掌国家政权。当时众议院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总统选举人选举总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总统和议员都有民选产生,这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用多媒体放映) (3)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

意义:①它是近代世界的第一部成文宪法。②确立了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③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①保留了奴隶制。②种族歧视:没有给黑人、印第安人与白人同等的民主权利。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州权主义盛行。

教师:依据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的国家,它由各个州组成,中央和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用多媒体放映),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宪法同时规定,州与州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用多媒体放映),任何州的宪法和法律都必须服从联邦宪法,不得与联邦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这主要是总结了美国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但是,州权主义在美国根深蒂固。联邦成立以后,州权主义观念仍旧很活跃。那么,什么是州权主义?州权主义是南北战争前美国政治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政治思潮与现象。它与联邦主义相对,崇尚州权至上。在州权主义者看来,任何一州都有权宣布联邦国会的某项法律无效,州甚至可以脱离合众国,并对其宣战。1832年竞选总统失败的艾伦•伯尔竟秘密组成新英格兰联邦,企图独立。这一事件足以说明当时州权主义之严重。州权主义发展的顶峰就是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结束宣告了州权主义的彻底失败,州权主义成为了历史。(用多媒体放映)

2、维护联邦(用多媒体放映) (1)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

考验——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对于这场战争,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那么,美国内战的原因(用多媒体放映)是什么?性质(用多媒体放映)任何?有什么意义(用多媒体放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美国内战的直接原因是蓄奴州公开叛乱(用多媒体放映),其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用多媒体放映)(美国独立以后,南北发展并不平衡,南方各州的经济以种植为主,而北方则是工商业资产阶级。这样,为了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双方矛盾越来越大。到19世纪六十年代时,美国向西扩展着自己的领土。对于新占领的土地是采取什么制度的问题双方的矛盾激化了,最终双方爆发了战争),而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导致南北冲突激化(用多媒体放映)。从1861年这一时间判断出当时美国正直工业革命期间。东北部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劳动力、市场、原料等多方面与南部发生尖锐矛盾,矛盾激化爆发了内战。

由根本原因可知其根本任务在于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继续。故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用多媒体放映)。 师:如果停留在初中学习的认识上,同学们往往把南北战争只看作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斗争,其实从今天高中学习的角度看,这还是一场关于联邦至上和还是州权至上的较量,是一场国家的统一还是陷于分裂的抉择。林肯去世时,美国人民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一棵大树倒下时,我们才真正量出了它的长度。那么,我们现在就再来量量林肯这棵大树的长度,他到底为国家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贡献呢?

生:林肯领导废除了奴隶制度,同时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发动叛乱,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最终推翻南方获得胜利,联邦制得以巩固。通过南北战争,美国巩固了新生的联邦制政权。

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避免了分裂,巩固了统一,并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更进一步维护联邦地位和作用的宪法。它巩固了统一与稳定,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用多媒体放映) 教师:为了巩固自己的斗争成果,巩固联邦。内战结束后,美国通过了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该法案的规定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此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2)宪法第14条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用多媒体放映)。 (对于宪法第14条修正案,为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可做适当的补充。该法令1868年通过,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所有关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里程碑式的案例,都是根据第14条修正案而起诉和判决的。所以此法令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教师: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原则还体现在它的选举过程中实行两党制的原则。下面,我们来学习美国的两党制。美国两党制形成于何时?两党制的特点是什么?

三、两党制(用多媒体放映)。

关于两党制,我们在学习英国的政治制度时已经了解了它的含义了。而美国的两党制,同学们应该很清楚,请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美国的总统选举是怎样进行的,它都受到哪些人的控制?(此处为使学生更形象的了解美国的总统选举,用多媒体放映总统选举秀—驴象之争、各为其主图画) 学生:略

1. 两党制的形成和“驴象大战”的由来(用多媒体放映)。 教师:美国的两党制是美国两大政党有组织地依照美国联邦宪法轮流统治的政治体制。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的过程中,围绕着国家权力是否集中于联邦政府问题展开了斗争,形成了联邦派和反联邦派。后来,几经分化、组合,1828年成立了民主党,1854年建立了共和党。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两党制有何特点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两党制的特点(用多媒体放映)。

教师:美国两党制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与总统制相结合。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掌握行政实权。因此,两党竞争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哪个党的候选人竞选获胜当上总统,哪个党便成为执政党,竞选失败的党便成为在野党。美国国会议员也是选举产生的,但两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却与执政和在野的地位无关。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美国的政治选举非常频繁: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都受两党控制。第二,美国的两党组织松散,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两党只是在总统选举中,才各自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全党团结,在议会活动中两党均无统一的要求,因此,即使拥有多数席位的党,也很难控制议会稳定的多数。 两党制的发展演变(用多媒体放映)。 教师:两党制的发展演变

(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美国两大政党之间的政治分歧不太明显,都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19世纪上半叶开始,美国实行“政党分赃制”。竞选获胜的新总统把政府机构中的职位分配给自己所属党派的成员,特别是那些在竞选中为自己出力的人员及其亲信。这种制度既损害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腐败。

(3)为了整治腐败的吏治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美国对文官制度实行改革。1883年通过〈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根据业绩决定其奖惩升迁。美国的政府体制因此稳定下来,不因执政党的交替而影响政府的办事效率。 (学完此内容后,可引导学生评价两党制,先自由讨论,后叫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4、两党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用多媒体放映)。

教师:从本质上看,两党制下的两党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同时两党各以大财团为政治背景,不可避免地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 但是,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表现为:第一,可收互相监督之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第二,两党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两党轮流执政,相互竞争,资产阶级能够不断发现和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优秀政治人才,并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其上台执政,为自己服务,从而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得以巩固。 课堂小节

教师:18世纪后期,北美大陆上矗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实行共和政体,开创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本节课的重点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宪法所体现的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在这些原则下,美国建立起了联邦制的国家,同时,两党制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但在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体。那么,法国又确立了什么政体呢?这是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练习

师生合作完成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表格。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在有关的知识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来二看美国政治——美国的新体制,到底“新”在哪里?对此,我们不妨先和英国进行一下比较。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举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由此可见,美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政体,这就是总统共和制。

板书设计:(见课件)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制定的背景

(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2)美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困难(邦联的缺陷)a、经济上

b、外交上

2、1787年宪法的制定

(1)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a、联邦制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民主原则

(3)1787年宪法的意义

二、维护联邦的斗争。

1、州权主义

2、维护联邦

美国内战(战争) 宪法第14条修正案(法律)

三、两党制(驴象之争)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教案范文第2篇

一、基本知识

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

二、能力与方法

1、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初步了解如何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习小组分别收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概况,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等,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渗透文明进步原则与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难点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

基本原则:

没有疑问——掌握

自主学习:

自行探究解决——掌握

产生问题——研究性学习

或合作探究解决

教师讲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各学习小组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秦灭六国的时间与经过、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以及近期关于秦始皇陵考古勘察的报道等资料。

2、查阅与本课有关的历史史实。

3、思考课后阅读(探究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天下共主与中央集权的区别等)。

(二)导入设计

情境营造

用大屏幕打出秦始皇的画像。

教学导语

“六王毕,四海一”,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建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秦朝的地方机构

2.官吏的选拔考察

3.巩固统一的措施

4.制定严苛的法律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

问题1:周天子分封诸侯,“授土”“授民”,诸侯则向周天子履行各种义务;请思考:周天子需要仗恃什么条件来统治诸侯?

周天子必须有威望和实力,大部分诸侯必须拥戴周天子。

问题2:既如此,为何春秋时期周王室却开始衰微了?原因是什么?

西周后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国人暴动”更直接打击了周王室;平王东迁后,实际管辖面积大大缩小,地位下降;诸侯国各自独立,以分封等级从属关系形成的统治体系废弛。

这样,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然后导入新课。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情境营造

由各学习小组代表讲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经过、结果;简要介绍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最终灭掉六国而完成统一,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建立了强大的、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课堂设问

问题1:秦朝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皇权至上;其次是皇位世袭制;三是三公九卿的设置。

问题2:皇帝应该穿黄色的皇袍,为什么教材上的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的袍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秦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颜色尚红;秦能灭周,应是以水德立国,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故服饰尚黑。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情境营造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课堂设问

问题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有可能是太仆,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皇帝出游,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

问题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

没有。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教案范文第3篇

(一)课标概说

历史(Ⅲ)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活动建议】

(1)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讨论先进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4)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关系。

(5)分组搜集材料,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

(6)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品。

(二)三种角度的整合

第一种角度的整合:以时间为线索,中外结合

一、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书画的起源和演变 3.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古代希腊智者学派 2.苏格拉底

二、近现代外国和中国的思想文化

(四)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五)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新文化运动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六)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

(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2.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八)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思想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九)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种角度的整合:以内容为线索,中外结合

一、人文主义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

2.儒家思想的形成

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4.宋明理学 5.明清儒学 6.新文化运动

(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发展 1.古代希腊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4.马克思主义

(三)近现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创新 1.向西方学习技术 (1)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向西方学习社会制度

(1)《资政新篇》

(2)维新思想

(3)三民主义

(4)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3.走中国自己的路

(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二、科学技术和教育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

(2)农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工程学成就

(二)西方近现代科技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4)相对论、量子论

(5)网络技术、空间技术

(三)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两弹一星 (2)杂交水稻 (3)计算机 (4)神舟飞船

(四)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五)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三、文学发展

(一)中国古代文学发展

(二)19世纪以来外国文学发展

(1)欧美文学发展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发展

(3)亚非拉文学发展概况

(三)新中国文学的发展

四、艺术

(一)中国古代艺术

(1)汉字与书法发展脉络

(2)中国古代绘画与雕塑

(3)南戏、杂剧、昆曲、京剧

(二)19世纪以来西方美术、音乐发展

(三)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

第三种角度的整合:三维目标的整合

一、知识目标

(一)历史概念和历史史实方面的知识 1.中国古代史

百家争鸣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程颢 程颐 朱熹 四书五经 陆九渊 王守仁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四大发明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昆曲 京剧 2.中国近现代史

林则除 魏源 张之洞 康有为 梁启超 陈独秀 《新青年》 李大钊 胡适 民主与科学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三个代表” 两弹一星 袁隆平 银河系列计算机 “神舟”号飞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科教兴国战略 3.世界古代史

古希腊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4.世界近现代史

薄伽丘 彼特拉克 马丁〃路德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牛顿 达尔文 爱恩斯坦 普朗克 拜伦 雪莱 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列夫〃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 贝多芬 印象派绘画 莫奈 凡高 毕加索 瓦特与蒸汽机 卢米埃兄弟

(二)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类 1.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线索和规律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发展线索和规律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5.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概况 (1)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双百”方针的内容和实施的经验教训。 (3)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教训。 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线索

(1)古希腊学者对人文精神研究的思想历程。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们对人文主义研究的思想历程。 (3)启蒙运动中人们对人文主义研究的思想历程。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线索

(1)经典力学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2)进化论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3)相对论、量子论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4)蒸汽机、电气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8.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线索 (1)19世纪以来文学的发展线索。 (2)19世纪以来美术的发展线索。 (3)19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线索。

(4)19世纪以来影视艺术的发展线索。

二、能力目标

(一)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六)表达和辨析历史观点的能力

(七)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1.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

2.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

3.调查并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4.分组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探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6.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关系 7.分组搜集材料,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 8.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品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3.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文化发展历程》体系和特色

(一)体系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9课 诗言志歌咏言 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 第11课 梨园春秋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2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3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5课 理性之光

第16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17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9课 音乐与美术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西学东渐

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第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现代科学革命

第27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第3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31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教材特色

1.教材对课标进行再创造,体现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产力标准和人文精神 很明显,教材对课标进行了再创造。教材按照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当代的世界与中国的顺序,整合课程标准所规定学习的内容,便于教材使用者横向地、比较地看待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便于教材使用者纵向地、总体地把握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这样,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在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评价方面,岳麓版教材以生产力标准为指导,充分关注人的发展,一些分析结论客观、实事求是。

2.教材高于课标要求,对课标明显不足之处进行了增补 例如:课标规定,“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文化发展历程》第8课改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这是对课标的提高。

再如在“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中,课标规定,“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这个部分的其他内容来揣摩《课标》的逻辑:“经典物理学、生物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条线典型体现了影响人类科学和思想进步的重大科学理论发展轨迹,“蒸汽机、电气技术”,是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按这个逻辑推理,仅以“网络技术”为例,仅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显然没有典型体现第三次技术革命对人类当代生活的影响,起码还应添加“生物工程”、“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岳麓版必修三第27课补充了这部分内容。这种补充是必要的。

3.教材弹性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由于岳麓版教材相对于《课程标准》来说,补充了不少内容。教师、学生可以在使用教材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进行重组,依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取舍、添加。这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个过程,可以发挥师生的创造力。

4.教材较好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师生的教学活动以课程标准为最低要求,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教材实际上是课程资源之一,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的任务,尽可能在有限篇幅内给师生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给师生指引利用学习资源的线索。

三、三个层次的文化史教学

在哲学上说,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一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主要是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所以,要进行文化现象的教学,必须要弄清楚那种文化现象所产生的政治经济状况。

由此,文化史教学的一般模式是:

一、产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

二、文化现象内容

三、文化现象的影响(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对后世文化现象的影响)

例如: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第三课《汉代的思想大统一》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一)背景

政治:西汉刚建立

经济: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思想:秦朝暴政的教训

(二)内容

1、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而动;

2、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注重自身修身养性

(三)影响:汉初统治比较开明,社会矛盾缓和,经济恢复发展

但不能适应中央集权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

政治:汉武帝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西汉经济继续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形势要求;董仲舒发展了儒学

(二)内容

1、董仲舒新儒学:天人感应

皇帝受天命统治人间,全国臣民必须服从皇帝统治 皇帝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2、尊崇儒学,摒弃其他学说

(三)影响:有利于西汉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儒学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

由于对课标、对教材、对课程改革的精神理解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层次的处理教材和授课的方式。

以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为例,说明这三个层次是怎样授课的:

层次一:完全按照课本授课

现象:完全抛开《课程标准》来备课;完全按教材的体系来设计讲课线索;完全依据教材的内容来一字一句地进行讲授,并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课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泰勒斯、智者学派的哲学观点;掌握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掌握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主要贡献

(2)能力(略)

2. 过程与方法:(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略) 重点难点

1. 重点: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观点 2. 难点:古希腊哲学的特点 板书:

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1.哲学的产生 2.哲学之父泰勒斯 3.智者学派

二、知识即美德 1.哲学家苏格拉底 2.知识即美德

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柏拉图 2.亚里斯多德 授课PPT

从本课例紧密依靠教材、不遗漏任何知识点、体例完备、时间线索清楚,课件精美。似乎是一节高质量的课。

但是,如果看看课程标准,就可以发现这节课的问题。 课标对这节课的要求是: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的重点是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难点是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哲学的起源、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贡献是可教可不教的内容。

因为备课时什么都教,总怕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就造成授课赶进度,该进行的教学活动无法进行。

层次二:依据课标要求来使用教材

其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来钻研教材,由此而能够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

课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能力:分析希腊早期思想家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阅读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有关论述,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感悟其中人文精神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古希腊早期人文思想。

重点难点

1. 重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 难点:古希腊早期人文精神内涵 板书:

一、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一)背景 1.自然哲学的产生 2.民主政治的发展

3.工商业的发展和殖民开拓活动

(二)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影响

二、苏格拉底对人的认识 1.对“人”的研究

2.人必须具有知识和美德 3.影响

三、早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四、早期人文主义的发展——亚里斯多德和他对真理的追求 授课PPT

现行教材的许多内容,都不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本节课中,自然哲学的兴起、亚里斯多德对真理的追求,都不属于课标的要求,教师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至少有四种方法:

一是按照上述的线索结构全部讲授,在学生素质较高的班级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是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都不讲,在学生素质较低的班级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三是把它抽取出来,与别的章节内容结合起来讲;

四是把它作为探究活动的内容,只供学生作为阅读材料。 课例二是一所生重点中学教师的授课。

在一般的中学,可以这样授课:

导入:教师讲授,哲学这个概念古希腊人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提出来的。起初,古希腊中的一些人对宗教神话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解释产生怀疑,希望通过从实际出发,通过人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他们最先探讨的有关自然界的问题。到了公元前5世纪,一些哲学家们把关注的问题转移到人身上,于是,产生了古希腊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公元前5世纪,那些哲学家为什么把哲学关注的问题转移到人身上呢?

一、具有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

(一)背景

(二)智者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三)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知识与美德

二、早期人文精神内涵

这样处理,本课就可以结束。 布置作业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所有的学生必须完成

包括,若干道选择题,课本自测题第一题。

第二层次,今后想读文科的学生完成。在练习内容上增加本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以及课本自测题第二题。

第三层次,有兴趣的少数学生在前面练习基础上完成研究性学习题目:

到了公元前4世纪,这种人文精神又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对人文精神的发展表现在哪里?

层次三: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

其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改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

在课改的精神和理念中,最重要是教师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课程观。教师是课程的主人。教师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统一标准,即《课程标准》,参考最重要的资料,即所选定的课本,自己重新整合授课内容,教出自己的特色。说到底,中学教师要有向大学教授靠拢的野心、胆识、学识。这样一来,有一万名历史老师,就可以开出一万门富有自己特色的历史课程。

课例三: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单元整合教学

整合思路:把整个“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作为一课,将它分为五个课时。

先看课标: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4)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5)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6)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标的层次性非常强: 古希腊时期是“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是“人文主义的含义”;启蒙运动时期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在理性精神的推动下,17—19世纪,经典力学是关于非生命的自然科学,进化论是关于生命的科学;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是“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结合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我们可以进一步阐释:古希腊早期人文哲学是在当时宗教神话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人文精神的萌芽,只是少数哲学家的思想,影响面不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从世俗社会中来解决人与神的关系问题,人、人性、人的创造性被发现,宗教改革是在宗教领域内部解决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最终,神要服务于人。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成为社会的主要思潮。用人文主义精神看自然,产生了完全不同于神学的自然科学——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布鲁诺、伽利略都支持证明日心学说,而新航路开辟的冒险家们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闯出了一个新世界,用实践证明了原来神学在宇宙方面认识的错误,客观上证明新科学的正确性。17—18世纪,人们用理性主义的观念审视一个新领域——人与人的政治关系问题,这就是启蒙思想。用理性主义看自然,人们发现了非生命领域的规律,集大成者就是牛顿力学体系,在生命领域,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进一步打破宗教神学关于生命起源的禁锢。自然科学的许多新成就,有意无意地运用到社会生产领域,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地运用,这一技术与当时人们在科学领域的认识殊途同归,电气技术的应用,就是当时电学科学理论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由低级向高级,由个别领域到广泛领域不断发展。

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课程标准的思路是,用典型知识说明一般问题。把握住这个思路,我们对课标要求的“等”知识就有了明确的理解。

例如,“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中的“等”,还可以包括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涉及文学、思想、雕塑、绘画等方方面面,后来扩展到英国、西班牙、德意志等地区,这样,“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中的“等”,还包括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意大利人及其作品,扩展后,包括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人及其作品,宗教改革首先从德意志开始,扩展到其他地区,所以,“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中的“等”,还可以包括加尔文。其他的“等”可以依此类推。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至两个典型例子,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可以开展教学,就可以对教材进行删、增、补。我们的教学就自由了。历史课程就是历史教师的课程,而不是教材的课程。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文化发展历程》这样编写的理由。我们用教材就游刃有余。

这样整合,第三单元的五个课时是: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一课时:教师概述第三单元内容;希腊早期人文思想

第二课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三课时:启蒙运动

第四课时:近代科技革命

第五课时:探究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的发展历程

当然还有其他的整合方式。

这种整合,突出了历史教师的三种能力:开发教学资源、调整课程结构和进行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师完全有权力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 对大多数老师来说,起码做到上述的第二层次,即依据课标要求来使用教材。相信有部分老师可以做到第三层次,即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

四、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与考试要求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标准、两个要求。即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评价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教学的唯一法定的最低标准。这在全国都是一样的。

高中历史课的教学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可以因学校具体情况不同而略有不同,但不能低于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中,因为学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基础,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水平基础和教学技术基础,各学校的教学要求可以高于课程标准。

评价要求也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但是,在评价要求中,最主要是闭卷、纸笔考试的要求。这种要求可以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为考试是一种学习情况的检测手段,考试受考试时间限制,在检测的内容上、程度上都具有选择性,考试的内容要求可以低于课程标准要求。

还有些《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学习过程中的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讨论、调查等等,是无法用考试这种形式来检测的。

因此,考试要求可以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各校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要求》与《考试要求》。《教学要求》要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要求》可以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理解这一点,就可以结合各校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工作了。

五、《文化发展历程》复习备考思路 复习备考,一般进行两轮或者三轮复习。基本原则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相结合。 在复习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第一轮整合的方法,可以参考前面整合一(按时间为顺序,中外结合)、整合二(按内容为线索,中外结合),重点解决知识结构和非选择题答题方法问题。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教案范文第4篇

一、基本知识

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

二、能力与方法

1、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初步了解如何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习小组分别收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概况,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等,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渗透文明进步原则与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难点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

基本原则:

没有疑问——掌握

自主学习:

自行探究解决——掌握

产生问题——研究性学习

或合作探究解决

教师讲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各学习小组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秦灭六国的时间与经过、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以及近期关于秦始皇陵考古勘察的报道等资料。

2、查阅与本课有关的历史史实。

3、思考课后阅读(探究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天下共主与中央集权的区别等)。

(二)导入设计

情境营造

用大屏幕打出秦始皇的画像。

教学导语

“六王毕,四海一”,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建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秦朝的地方机构

2.官吏的选拔考察

3.巩固统一的措施

4.制定严苛的法律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

问题1:周天子分封诸侯,“授土”“授民”,诸侯则向周天子履行各种义务;请思考:周天子需要仗恃什么条件来统治诸侯?

周天子必须有威望和实力,大部分诸侯必须拥戴周天子。

问题2:既如此,为何春秋时期周王室却开始衰微了?原因是什么?

西周后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国人暴动”更直接打击了周王室;平王东迁后,实际管辖面积大大缩小,地位下降;诸侯国各自独立,以分封等级从属关系形成的统治体系废弛。

这样,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然后导入新课。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情境营造

由各学习小组代表讲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经过、结果;简要介绍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最终灭掉六国而完成统一,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建立了强大的、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课堂设问

问题1:秦朝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皇权至上;其次是皇位世袭制;三是三公九卿的设置。

问题2:皇帝应该穿黄色的皇袍,为什么教材上的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的袍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秦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颜色尚红;秦能灭周,应是以水德立国,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故服饰尚黑。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情境营造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课堂设问

问题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有可能是太仆,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皇帝出游,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

问题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

没有。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教案范文第5篇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 “仁”(仁者爱人 ); B. “礼”(“克己复礼”);C. “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政治)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他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核心:民本主义

A. 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 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 被视作儒家异端;B. 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春秋无义战;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别现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是统治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四、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 “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五、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

①(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②(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文化)纲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是批判地继承了儒学。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王夫之《船山遗书》: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教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学务实。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①(思想):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

②(经济)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

③(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关注民生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六、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时代特点:民族交融)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开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

(五)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七)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 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C.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 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E. 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F.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八)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

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 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 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九)明清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启示

启示:先进文化要不断地创新才有新的生机,更要学会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扬长避短,避免故步自封。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现在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职能等。

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教案范文第6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

与老子

一、看图学史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且富有历史感。在学习第一目“孔子及其学说”时让学生先解读一组图片,初步形成对孔子生前身后的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孔子思想做个铺垫;在学习第二目“老子及其思想”时让学生观察“泉州老君岩”图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都能感受到这尊雕像的精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二、历史学是严谨的,但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活泼一点。学习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少不了解读《论语》和《老子》。本课解读《论语》不用平常的古文今译,而是全班同学集体诵读《论语》摘录,了解其内容,再由两个学生用现代文模拟对话。因为《论语》本是对话体例,模拟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又身临其境,领略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第一目向第二目的过渡中采用做一道选择题的方式,用不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儒家以德治国时发现另一种治国主张,在思想冲突中接触老子的智慧。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重视三维目标的拓展,建立在学生已学过高中历史必修

一、二册,对政治史、经济史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目的是锻炼学生把已学相关主题知识融会贯通、对历史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史实紧密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出自史实,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养成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不作无病呻吟。

二、教学既中重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导入课到新课教学、从三维目标的拓到课堂小结,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和帮助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捕捉到了能引起学生争鸣的历史问题,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成功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个性发展,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适当引入材料,建构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活动,采取多种方法,多样组合,精心设计问题,讲练结合,应用幻灯、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充分激活学生探究的热情,组织学生讨论, 1 / 16 实行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答问中创新的火花和个性思维,给予肯定和鼓励,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有机整合已学必修

一、二与新学必修三的相关内容,既重视知识结构的整合,又重视探究能力的养成。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采用设置问题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师生的真正互动。

二、充分运用精彩史料,努力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通过展示史料、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从黄老之学到儒家思想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进一步明白,任何一种思想只有不断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不被历史所抛弃。

三、密切联系已经学过的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和其它版本的相关知识,打破了模块既有的界限,跳出版本来落实课标,这样既融会贯通,方便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掌握,又适当拓展了知识。

四、但由于本课理论性强,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掌握,设计并没有完全抛开传统的知识讲授法。

五、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既注重学生根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提高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关注学生历史课堂上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4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一节主要讲述了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后进一步思辩化和哲学化的情况。教学时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在理学背景方面,重点强调了三教的调和之风。理学内容方面,主要学习: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内容主要从其核心,伦理观和方法论三方面学习。理学的评价,通过材料展示和分析理学积极性和消极性。

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晦涩,抽象性、理论性强,而且宋明理学带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政治课还没有学习哲学内容,无法提供跨学科的支持。因此对于普通中学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多的利用学生熟悉和比较浅显的文言材料,比如导课时所选用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时也借助一些小故事,比如佛教禅宗和心学代表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理学抽 2 / 16 象的内涵。对宋明理学进行评价时,则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学生熟悉的历史名人的名言,更便于学生理解和归纳,并体会这些名言背后深刻的思想精髓,尤其是用多媒体展示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引用的理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给学生灵魂深处的震颤。宋明理学的观点虽然良莠不齐,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却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导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我着意突出这一点。在分析理学消极性时,由于理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学生无法形成准确的认知,而用多媒体展示贞节牌坊,三寸金莲,三从四德,配合我讲述的“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故事,在帮助学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理学对人性的残酷、专横和扼杀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后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基本掌握,也能理解,但有些内容不能深入思考,感觉“想不透”。我在思索是否可要求学生课前多做预习,上网搜集相关材料,对宋明理学有更多的感知,便于本节课的教学和展开。还有以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如何避免知识理论化,成人化,进一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通俗化,简单化,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现实,更通俗易懂。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时代,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新的思想应运而生。第五课简要论述了四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本课内容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要做重点学习。经过了四节课的教学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求日后的完善进步。

本课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是教师用引导语借助图片、材料、以及以前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讨论、自由回答。上课的气氛虽然显得有的混乱、但洋溢着自由、热烈的气氛。这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的。因此总的来说这节课初步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很好的实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时,这节课,教师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了归纳与总结,能较好落实知识的教学。当然内容较多,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然而我觉的课堂能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就够了。还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学生课后去完成的。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技术

本节课通过设计基础知识填空,让学生对科技成就按照时间、领域、人物、成就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要求学生填写,在填写中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记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中国文化的辉煌。

3 / 16 及时把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放在世界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的不足,从古代中国科技兴衰沉浮中汲取教训并获得启示,效果好。

及时对总结规律性知识,如: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影响文化繁荣和没落的原因,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我感觉《汉字与书法》这节课比较成功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现就本课的教学过程及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动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现代与传统勾联,展示中国篆刻艺术;汉字的起源,通过讲述神话传说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进对汉字的理解;通过展示《兰亭序》等传统书法中的极品之作,在审美情趣中感受古人才智并受到强烈的震撼,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突显历史学科特色。《汉字与书法》是岳麓版历史中的一节文化课,从知识层面看,与语文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教学设计关键不要变成语文、历史学科“你我不分”,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讲述书艺历程时,结合时代背景谈书法的基本特征,突显学科特色,史味充足。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作用。这是一节展示中国的文字与书法的文化课,通过学习,学生要感悟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学习过程要经历欣赏—品味—内化—感悟,如果单靠文本素材,难以展示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因而在设计中,搜集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素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中的困惑与不足

1、赏析作品环节,学生的审美经验有限,因此,虽然少数同学有精彩的发言,但整体上,课堂发言的气氛不够热烈。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引导学生找到更好的知识交叉点和学生兴奋点,使内容丰富不乏味,新颖不老套,有待提高。

2、学生活动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意犹未尽。

4 / 16

第8课

笔墨丹青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和传统绘画的特点。课标的要求是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采用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引入适量的名家名画,引导学生赏析,并设置了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备课时希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特点。引导学生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理解绘画作品蕴含的不同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从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心得体会。

1、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知识点的拓展和整合问题。知识点的拓展、联系是必需的。但要在考点内拓展和联系,切忌游离于课程标准之外。从某个角度去联系、拓展,不要胡乱联系。关于知识整合问题。

3、时间分配要把握好,讲课时详略要得当。明确重难点,要抓大放小,不细讲的地方不能花太多的时间,以切合课标要求。如这节最主要是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和传统绘画的特点。引入其他的名家名画要适量,切忌大量堆积,又草草带过。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本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第9课,前面学生已学过《汉字与书法》和《笔墨丹青》,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探讨不同时期文学的时代特征。由于本课内容多而且分散,很难有一个线索全部贯穿,所以在导入时我设想了一个环节,用了当今比较流行的穿越题材,带着学生到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去进行一趟文学之旅。从调动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中间穿插了一些名人的故事和熟悉的诗歌,重点是想让学生从每个时期文学特色不同的现象中去体会到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1、导入设计比较新颖。因为是比较流行的穿越题材,提到学生熟悉的《宫》和《步步惊心》,学生容易被引进课堂。

5 / 16

2、注意了语言的过渡和衔接。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我设计了孔子讲学的情景,然后用端午节的粽子引出屈原、用寿比南山的成语比喻出汉赋的特点、用旅途的最后一站比喻明清小说,使整节课过渡比较自然,语言也比较流畅。

3、在各种文学特色的解读中,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得出特点。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使课堂互动性较强。学生能够主动发言,对老师的即兴表演热烈支持。

5、注意小结和升华。在整个知识讲完后,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同时通过一些文学作品让学生总结出文学发展的趋势。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中让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6、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讲到重要的朝代时能够联系政治史和经济史进行剖析,还将明清文学与西方的文艺复兴作了一个对比。

不足之处:

1、太在意过渡的自然,对有些朝代的作品分析的顺序有点乱,没有始终坚持先通过作品分析特色、再通过作品特色来分析时代特征的顺序。

2、时间前松后紧,补充的故事和诗词作品太多,导致后面的规律总结时没有留出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时间。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

引导学生透过中国传统戏曲发展流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探寻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脉络,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从而培养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分析能力。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多媒体资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和文字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

2、启发探究式教学,本身哲学理论较难理解,故补充大量材料,引导学生史论结合, 6 / 16 做到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呈现图形化,知识梳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本课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教学中的缺憾

1、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自己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了及时的评价,但有些评价深度和广度不够,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在评价方面多学习,多思考。

2、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不十分紧密,很难设计有学生参与的、形式灵活、新颖的课堂活动,使本课内容更加充实、生动。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学生对文艺复兴前欧洲中世纪的情况是很陌生的,在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前展示一些史料,让学生对欧洲中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再引导他们分析文艺复兴的原因。

古希腊先哲们好学深思,依据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序幕,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理念一路走来传承至今,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洪流,直到今天,人文主义正闪烁着永不泯灭的人性光辉,作为21世纪的有志青年们,你们该如何继承传扬人文精神,该如何做一个人文精神的进行者呢?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思想史的味道较浓,设计时尽量避免改革史的色彩。

2、对因信称义学说和先定论的讲解比较到位。

3、思路清晰,围绕权威与挑战权威展开。

二、有待完善的地方:

1、对人文主义的讲解感觉还是比较生硬。

2、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上不够合理。

3、对权威的挑战结果处理还有待完善。

7 / 16

第14课

理性之光

优质教学的本质意义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我认为,高中各年级的历史教学重点不一样,高一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论能力不强,因此要重“趣”(采用各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历史课,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因此要重“法”(既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听课、做笔记、课后练习、总结归纳等);高三要面对高考,要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重“式”(帮助学生养成高考复习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复习资料的选择、学习流程等)。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历史概念3WC理论”外,我还对学生进行历史背景(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思想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等诸方面思考)和历史影响(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指导,影响可以从积极、消极两方面看,积极、消极两方面影响又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既要看到对当时的影响,也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的学习方法指导,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研究性学习是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前做了大量动员工作,参与的学生有将近一半,但是还有一半没有参与。他们认为这是历史学科,普遍不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就让物理科代表任研究牛顿小组组长,生物科代表任研究达尔文小组组长,每个小组成员至少五人,每人至少收集一张图片或者一份资料,最后由组长整理材料,宣读。我让组长提交发言稿之后,我认真检查内容,对其大胆的进行了删减,要求汇报过程中,要有组员参与,体现集体合作的结晶。还要求发言时间在5分钟之内,尽量脱稿。各个小组汇报时基本体现了我的要求。尤其是研究爱迪生小组让成员用英文读爱迪生的名言,这个学生特意查了好几个生词的发音,也间接促进了这个小组的英语学习。研究牛顿小组在黑板写下牛顿三大定律也促进了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但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特征,发挥他们特长,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这节课体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新课程要求知识的综合性。这节课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天文、语文、英语等学科,我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课件又体现了教 8 / 16 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组内评课时特意提到这一点,这是今后教学和会考考核的发展方向。

三、我用激情感染学生。虽然我是作课教师中年级最大的,但我的心依旧年轻。所以我在结束语时,饱含激情,号召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学生课后反映他们的热血都要沸腾了。在讲课过程中我很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以此唤醒学生的良知和激情。要让学生有激情,首先教师要有激情。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和戏剧

本节我们学习了进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三大流派,不管是哪一派别,其兴起与发展均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现实主义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与鞭挞、浪漫主义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荒诞派戏剧在与“荒诞的生存状态”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清醒,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提示我们,全面而且正确的人生态度应当是:认清现实、充满期待、奔向未来。

本课难在让学生形成把文学作品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背景的分析,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提高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之下,可以初步养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本课是西方近代艺术发展史的鉴赏课,但又不是单纯的艺术类鉴赏课。而是作为人文艺术的鉴赏课,要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去理解、品味与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艺术精品同时还要理性适度地去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观;要理解艺术家留下的传世佳作,在于他们炽热的人文情怀崇高的社会理念和对艺术执著的创新追求,明确这才是更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生在欢愉轻快的氛围中随意对话、各抒己见,彼此探讨,从而有助于更深切地体验和感悟人类文化遗产永恒的魅力。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宗旨,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教育的艺术,说白了就是师与生的磨合,心与心的交流。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秦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弹琴必须有指头与琴弦巧妙统一方能奏出优雅华章。教育学生也一样,只有师生融洽,心灵相通。上下呼应,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

9 / 16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一、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1、教学方法:本节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因此要对第四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阶段特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初步形成学生的“大历史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基本脉络。

一是阶段特征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第四章各节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得出文化的发展源自社会的进步,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

二是采取互动式教学法:由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所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论依据:

一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主动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宏观的了解到微观的挖掘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历史现象;

二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循序渐进中自然地得出新的感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办法。

二、学法指导:

1、学习电影和电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导学生用阅读分析史料法、归纳法分析问题。

2、分析影视产生的条件时,可联系当今社会的影视现象,通过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一些隐性知识。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利润的驱使等。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本课主要学习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历程。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思索中国发展的历程,向西方学习是这个时期思想的主流。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向制度层次的演变。从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洋务运动期间主张“中体西用”,西学被大量的介绍到中国。这个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停留在技术层面,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旧制度和旧传统。甲午战争的失败,引起中国思想界的深刻反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如何让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是关键。通过学习, 10 / 16 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各个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认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趋势和特点,体会历史发展与思想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对于本课教学,我的考虑是:

第一、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中国近代各个时期的思想内涵和特点(这也是本课教学目标),有利于化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困难。

第二、实施材料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理解材料,以必要的问题推动教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设计这样三个标题:一本“新书”、一条“马路”、一场“变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以点带面,以典型的历史史实和历史细节,化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屏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第三、适度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培养学生看问题的角度。

如在“师夷长技”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所谓的“觉醒”。在“中体西用”这个教学环节,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思考“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重点处理)。在“维新变法”这个教学环节,主要结合后甲午战争的失败教训,突出维新思想的“新”。

第四,本课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思考今天的中国该如何面对西方文化?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结合。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有了明确的认识,基本实现了教学目的。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但本课内容较为枯燥,纯属平实性表述,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陌生的,不能产生亲近感以及重视意识。所以如果采取常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可能实现它的教学目标,但平铺直叙的灌输,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效果绝对不会理想。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尝试使用学生历史剧表演和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表演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和补充大量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再创设一个个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并给学生大量的展示、讨论的机会,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从而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成功之处

1、历史剧的表演非常生动和精彩!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表演得到了充分展示,知识点 11 / 16 生动化的得到了巩固,而且僵枯艰深的教学难点也能够变得鲜活起来,且轻而易举的被解决。学生也说:“这样一来,拉近了我们和这些名人、伟人之间的距离,我们对这些历史人物不仅不再陌生,而且印象深刻。我们熟悉了他们当然就对他们亲近了,并且对他们油然而生敬佩崇拜之情。”

2、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变教师枯燥、呆板的满堂灌为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丰富的历史材料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和理解,通过阅读材料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归纳、概括,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记忆。又通过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把握历史规律的创新能力。最后小组讨论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积极活跃,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

二、不足方面

1、精心筛选为主题服务的有效资源。不能单纯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去堆砌大量资源,这既是时间的浪费,也分散了学生的精力。

2、相信学生的能力。题目的设问含金量要更大些,让学生的思维力度更深些。

3、加强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学无止境,听课专家给予的精辟分析和合理建议,使我深深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的钻研,不断充电、不断提高。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教材中的第22课,属于第五单元《近现代史上的先进思想》。从总体上说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同学们的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基本上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本节教学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表格比较分析法、谈话引导法、采用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辅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讨论,以达到对孙中山和他的民主思想的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把合作、自主、探究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靠主动的探究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在课堂教学上能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上课认真、感情真挚,学生能够大胆地发言。

历史课标里明确提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进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补 12 / 16 充和学生的学习运用三个环节突破了本课的重点,经过这次的教学,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更加深刻体会到当我们转变了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时,一些同学的出色表演使学生会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他们的能力,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其次,是教学设计的导入语运用孙中山的图片、连战访问大陆和蔡元培的挽联比较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国父纪念歌》作为结束,不仅使本节课得到了升华,也使学生增加了对孙中山的崇敬和缅怀。

虽然这次的教学也有遗憾,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主动查阅大量资料,个别学生的问题探究没有深入,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主动学习的队伍中来,会亮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这次教学也让我体会到理论教学可以通过人物的经历来分析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起到的作用,这样的理论教学将不再枯燥无味,正是“人物搭台、事件唱戏,理论教学,融于无形。”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阐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农民问题、革命道路、革命方向和新中国建设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多有涉及,备考时仍应给予关注以下角度:

一、知识角度:把握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及阶段特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阶段特点及不同时期毛泽东的著作。

二、热点角度:围绕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纪念可以多角度命题。从毛泽东诗词及言论来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利用文献资料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有关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等。从历史人物角度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及建设的贡献。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指南

一、《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节课的设计有小组 13 / 16 的竞赛、阅读材料、讨论等各种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主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既有参与的广度,又有参与的深度。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而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

二、本节课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内容主要以小组探究为主,让学生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

三、小组的竞赛、讨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四、本节课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讨论、作答,所以在时间的调控上一定要把握好。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我自己来说,真的很陌生,我请教过物理老师,也上网去查了相关的资料,但还是不太了解,可以说是,上课说得越多,学生越模糊,所以,我最后采用的方式是,说少一些,书本上有的让学生自己掌握。

一、 本课知识脉络清晰,但一些概念比较难理解,所以要求物理和政治两位老师加以补充,能使学生更易理解。三个老师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眼见不一定为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认识学习文化知识,有创新精神并与时俱进,才不是被社会淘汰。

三、针对学生基础一般,主要利用教材及教辅书的材料知识和问题,在幻灯片里并没有出材料题,通过练习检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下位去指导,既调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科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从而从生活出发,理解科技革命的作用,应该更容易!

有一种说法,新课改后,老师上课只讲1/3,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这显然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误解了新课改。新课改后,老师应在学生学习中充当一个重要的引导者,而不是填鸭饲养员。但作为引导者,并不表示老师上课就应该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要老师转变意识,知道该怎么讲,该讲什么。

14 / 16 用对比法引出科技成就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前后、横向的对比方法,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通过处理课后“解析与探究”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当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著名的科学家。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只有主权独立、经济发达的国家才能给科技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反过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用对比法引出科技成就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前后、横向的对比方法,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通过处理课后“解析与探究”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当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本课主题是让学生认识教育对民族、对国家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本课中除运用了相关文字、数据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具体的事例,丰富课堂教学,是学生得到实际体会。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些文字史料过长,学生阅读起来相对困难,影响教学实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变换一下材料的呈现形式,不要纯粹的展示,在一些史料上安排下讨论或思考效果会更明显。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包括:“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执行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应该如何处理三个关系?贯彻“双百”方针有什么现实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使“双百”方针又恢复了它的生命力,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科学、 15 / 16 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教师可结合“三个代表”的理论,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让学生感受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上一篇:历年高考英语满分作文范文下一篇:粮食库存实物检查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