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2024-02-02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1 保护与修缮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 主要的方法是“整旧如旧”, 最大限度的保存历史的原真性, 但是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 应该赋予建筑新的功能, 使其能够被合理的利用。

2 维修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 对于此类建筑在更新时, 对其立面造型以维修为主, 对于内部空间保持建筑原有的格局和空间肌理, 为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可以增加相应的设备, 例如照明设备、供水设备、采暖设备等等。

3 改善

针对街区内部分历史建筑和与历史街区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 采用外部整修, 内部改造, 简化结构等措施。大部分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其立面采用现代材料, 结构多为砖混或框架体系。与传统建筑相比, 这部分建筑使用方便, 设施完善、结构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这部分建筑的高度一般在二到四层, 尺度适宜, 如果仔细分析还是可以找到和传统建筑可对话关系。

在建筑更新的过程中, 如果将这部分建筑全部拆除重建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从建筑使用价值角度来说。这部分建筑多数建成时间短, 结构稳定, 它们的出现对街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已有资源, 可以对其进行改造。从街区居民的情感上来说, 这些建筑多是由自己主持建造的, 如果仅由于建筑风格等问题就要进行拆除, 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经济上都无法使他们接受。因此, 可以对这部分建筑进行改善, 在避免浪费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具体来说, 可以对建筑进行外部整修, 内部改造, 简化结构的更新。

3.1 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整修

在体量和高度上, 根据规划要求拆除增建部分, 还原坡屋顶, 严格规定屋脊高度。在立面上, 依据街区内现有的传统建筑特点恢复其立面。在立面恢复时, 依据具体情况, 又有拆建、贴建、加建三种情况。拆建就是将原有立面拆除, 在原结构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建筑立面。贴建即保持原有立面不变, 紧贴其表面重新修建建筑立面。加建和贴建情况类似, 不同的是新的建筑立面与原来的立面之间留有空隙, 可以作为过廊使用, 有的临街建筑也利用这个空间摆放货物, 增大经营面积。

3.2 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改造

运用现代材料和空间处理手法创造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内部空间。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常用的有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利用轻质隔断将空间进行重新分割。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租赁和使用。在原有结构许可的范围内增加轻质隔墙或夹墙, 将一间店面分割开来租赁或将店铺分割为前后两部分便于使用。另一种方法是添加夹层, 增加空间层次。建筑多为坡屋顶, 在经过装修后, 吊顶以上的空间就没有用了。可根据需要部分或整个增设夹层, 提高空间利用率。

3.3 对传统建筑结构进行简化

在建筑更新设计时经常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原来的木材。首先, 完全按照古代木构建筑的材料和技术建造固然很好, 但这种做法必然会带来对木材过量的采伐, 在日益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 这种做法己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所以选择其它建材是势在必行的。其次, 和木材相比钢筋混凝土材料有防腐、防火、防蛀虫、抗震和节省后期维修费等优点。而且众所周知混凝土有很好的可塑性, 可以做出各种形状的构件,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被大量使用。第三, 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仿古建筑是在学习传统、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的再创造, 它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的出现为传统建筑在当代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 改造

为保持历史街区中的建筑富有统一的建筑风貌, 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法予以针对性的改造:即, (1) 传统手法, 延续历史, 再塑空间; (2) 功能的综合提升; (3) 符号拼贴, 抽象简约; (4) 对比中突显历史。其中的前两个方法占主要地位, 其它两种方法只用于个别建筑 (位于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其它区域相交的区域内的需要更新的建筑) , 是对前者有益的补充。

以下的具体阐述将以“渔阳里”项目为例——其位于上海思南路历史风貌保护区, 共有包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在内的全国重点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因其地处淮海中路, 由渔阳里、乐安坊等多个老式里弄共同构成。项目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对建筑立面、建筑空间、建筑元素的重塑, 构筑成淮海路旁的又一休闲港湾。

4.1 传统手法, 延续历史, 再塑空间

针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筑进行重建, 新建筑设计重在强调运用历史元素。虽然重新修建不是复原, 但是也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延续, 这就需要在充分认识过去的基础上, 大量利用历史元素延续街区的空间肌理和整体风貌。此类建筑大量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中。通过调研, 历史文化街区在建筑更新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元素来完成对历史的延续。

4.1.1 空间的重组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院落常常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建筑最伟大的成就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辞源》里对“院”的解释为“周垣也”, “宫室有墙垣者曰‘院’”。四周围墙以内的空地可谓“院”。“围绕一个中心空间 (内院) 组成建筑也许是一种人类最早就存在的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从开始到终结基本上都受这意念所支配”。院落空间这一传统建筑符号, 集合了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 尤其在我国的居住文化中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院落空间对于街道来说是封闭的内向的私密空间, 对于建筑实体它又是外向的开放空间, 李允抹先生在《华夏意匠》中将院落描述为:“封闭的露天空间”, 这句话贴切的指出了院落空间的特性, 即聚合性、开放性和对比性。

建筑更新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这两点充分利用, 并充分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聚合性。庭院空间是我们传统居住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空间, 院落空间主要以人为主, 院落的内聚性往往使它成为人们聚集和交往的地方。更新过程中庭院空间的运用为居民的交往和继续邻里间关系成为可能, 为延续传统的生活模式, 维护街区的社会网络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院落空间的内聚性又被赋予了“聚气”、“聚财”的象征意义。对于院落空间的还原, 实质上也是对地方文化历史的还原和延续。

(2) 开放性。中国古代的庭院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天地、自然与人事相融合的规律, 大小院落成为藏风、聚气的场所。院落空间的开敞性为建筑带来了诸多自然要素, 例如阳光、空气、雨露等等, 使生活在里面的人可以感受得到鸟语花香、四季变换, 自然被带进了建筑之中, 使人和自然能够亲密接触。建筑更新中利用院落的这一特点, 使环境和建筑自然的结合, 制造出舒适的小气候。此外, 院落的开放性还体现在院落与街巷的联系。院落空间通过门、窗、廊等要素使人们可以进入其中, 欣赏它, 使用它。更新中利用院落与其它空间相互渗透, 将游客或顾客引入其中以满足以后旅游的需要, 游客在此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传统空间、传统庭院的魅力。

(3) 对比性。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埏直以为器, 为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煽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把这句话运用到院落中, 无即是室外空间, 有即是建筑实体。《易经·系辞》曰:“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建筑实体和室外空间这一“虚”一“实”, 一“阴”一“阳”的结合、对比构成了院落。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高度一般低于周边建筑, 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尤为重要, 它往往会成为城市的景观要素, 提升周边建筑的文化、环境品味。所以对于院落空间的虚实对比和图底关系处理的到位与否会直接导致设计的结果的好坏。

实现空间重组方式有以下两种。

(1) 平面院落的延续。

就是在重新建造时仿照原来窄小院落的形式, 重新建造新的院落并赋予其新的功能。

(2) 空间院落的拓展。

院落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结合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就是将传统院落空间的概念引入室内, 在室内中心位置设置采光中庭。传统的“院”是以“间”为单位的建筑实体, 围绕一个室外的中心庭院组成建筑群, 这个中心庭院不但是建筑的中心空间, 而且还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商业建筑将室内采光中庭作为建筑的核心空间, 以它为中心联系各个小空间, 组织交通。采光屋顶的存在, 不但可以使人们间接地和自然对话, 而且可以避免环境变化 (风、雨、雪……) 对人们的影响, 顾客和游人可以在这个空间内自由地购物、休息。空间的重新组织行之有效,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改造后效果:

我们在设计中意图原汁原味地保留上海里弄的感觉——因此, 在这样一条支弄内营造一种安全、隐蔽、私密的空间效果, 保留里弄特有的邻里关系。整个项目中, 每个公共空间均由这样的弄堂串联起来, 通过标识性强的建筑装饰来形成强烈的商业吸引力。从而, 将支弄的“半私密”空间有效利用, 最终形成“专属化”的特色商业空间为人所用。

4.1.2 屋顶肌理的延续

中国古代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建筑所具有的大屋顶。有人说过:“中国建筑就是一种屋顶设计的艺术”。古代就有以屋顶来概括整座房屋的意思。因此, 选择屋顶作为街区空间重组的一大要素, 易于形成连续、鲜明的城市天际线效果。

可以看出, 里弄建筑天际线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并予以强化, 通过纵横坡屋顶的交替韵律、斜肌理的有效强化, 最终形成有序、有机的整体屋顶形象。

4.2 功能的综合提升

原民居功能在经历了一定的风霜洗礼后, 建筑功能上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如今这些老式街区逐渐老旧, 建筑内没有独立煤卫、户数众多、居住面积狭小……这些因素导致了这类建筑已不再适应当代人们的居住要求。大部分传统街区一片片正在被拆除, 这是顺应城市更新发展所必须经历的痛楚。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将老建筑居住功能拓展为展示、休闲、餐饮等多种功能的可能, 越来越多地为人接受, 如上海著名的田子坊等, 其作为人们休闲、怀旧、交流的意义已远远大于建筑内容的本身。功能的提升势在必行, 因此, 在我们的案例中将乐安坊里弄作为一个星级酒店整体处理, 酒店大堂即利用里弄入口空间形成, 营造亲切、怀旧的迎客空间, 通过保留巷子的进深感, 原汁原味锁住老上海的感觉, 相信入住其中的客人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豪华、高尚的酒店品质这么简单, 同时又多了一份“天外有天, 旧事、今生两相隔”的感觉。

通过房型的调整, 使得在这里保留了老上海居住模式的影子。入住客户由石库门穿越天井空间进入各个单元, 打破传统居住模式, 通过室内窄小楼梯上至卧室空间, 留住天井、留住小阳台、留住小楼梯……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恰恰就是功能转化后最成功的证明了。

4.3 符号拼贴, 抽象简约

符号拼贴和抽象简约是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更新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设计手法。所谓符号拼贴就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变形和裂解, 使之成为某些具有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传统符号, 在建筑创作中拼贴运用, 从使新建筑与传统建筑带有某种联系”。所谓抽象简约就是“对传统形式整体或局部进行提炼与简化。抽象简约的结果是可以失传统之形而不能失传统之韵。

符号拼贴和抽象简约实质上是一种手法, 它们都是将传统的东西进行提炼和抽象, 以新的面貌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通过这种手法使建筑创作更贴近现代生活和人们的审美。

对传统元素的保留, 并加上现代艺术审美, 一刚一柔、一轻一重,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强烈碰撞, 就像玻璃这种新型元素为古老浑厚的砖墙们注入新的生命一样。于是, 窗还是那扇窗、门还是那道门, 只是身在其中的感受已经焕然一新了。

4.4 对比中突显历史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设计现代建筑, 除了运用符号拼贴和抽象简约的手法外, 还可以将建筑向地下发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现代建筑对于传统建筑视觉上的冲击, 使街区的历史风貌得以完整的保持;另一方面满足街区内商业开发的要求, 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在建筑上部形成广场, 方便居民使用。建筑露出地面的部分通过玻璃、钢等现代材料与历史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或通过水面的反射突显历史建筑的宏伟壮观。

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辅助空间、与轨道交通空间之间的联系廊……一切都可以通过现代工艺予以实现, 延续传统街区新的生命。

5 结语

法国建筑师勒.杜克在19世纪提出了被后人称为“风格式修复”的理念。在他编写的《字典》中有这样的描述:“修复一个建筑, 并不仅仅要对它进行保存、修理和修改, 而是要将它重新置于一种更完整的状态下, 甚至这种状态可能在这个建筑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可能他的修复与保留更为自由, 但是于我们来说, 面对存世越来越少的历史文化建筑, 这种对于如何有效地延续其生命光彩的探索还将持续地思考下去。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曾经接触过的多个历史文化街区设计, 积累一定的经验。本文以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更新设计为研究对象, 以实际操作的案例为基础, 探讨了保护修缮、维修、改善、改造四种更新方法, 尤其重点探讨了改善和改造中的多种实践手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设计

参考文献

[1] 查尔士.柯利亚, 张珑.神化—创作—新景观[J].建筑学报, 1988 (5) .

[2] 李娟, 徐凯.中心景观[J].世界建筑, 2005 (3) .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新会, 古称冈州, 因盛产蒲葵而别称葵乡, 地处中国大陆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州湖畔,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是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发源地, 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著名侨乡, 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中心景观街区位于新会中心旧城区北部, 城市旅游主轴线上, 面积约为17.1公顷, 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5.6公顷。街区的历史滥觞于隋朝, 历史遗存丰富, 街区内有文物点有15个, 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 市 (县) 级保护单位4个, 是江门市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1 街区风貌特征与历史价值

1.1 典型的山水城市

新会中心景观街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街区内有犀山、马山两座山峰, 北面与著名的圭峰山景区相望, 构成了本街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区内山体形态玲珑剔透, 水体连接成片显自然之美, 山因水而清, 水因山而秀, 充分展示本街区独有的山水特色。犀山与马山鼎足而立, 立体地貌明显, 市民能感受“山地”空间丰富的高差变化。而水脉体系结合场地地形及周边自然山体环境, 进一步凸显岭南园林景观特色, 形成别具特色的城市山水格局, 自然婉蜓的城市亲水空间, 显自然形态之美, 为人们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

1.2 历史悠久的岭南建筑

中心景观街区的岭南建筑兴起于明代, 后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街区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由于修建年代、历史功能不同, 其建筑风貌也大不相同。学宫片区—马山东西两侧, 主要建筑有隋朝的龙兴石塔, 北宋的马山古城墙遗址, 明代的新会学宫、马山钟楼、石戏台、平安商业步行街, 清代的东关基督教堂;书院片区—公园西路以南, 惠民西路以北, 主要建筑有新会书院、风采堂、平山小学旧址等民国建筑;会堂片区—公园路的两侧, 建筑以近现代为主, 分别有人民会堂、迎宾馆贵宾楼、冈州画院和梁启超研究会等。街区内的建筑群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岭南建筑文化的熏陶, 西方建筑样式也浸润其间, 体现了岭南建筑贯通古今, 融汇中外的兼容性特点, 使街区成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3 深厚底蕴的文化传统

中心景观街区蕴涵了过去岁月的丰富信息,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是葵乡新会民间工艺传承的展示舞台, 人民会堂侧长期举办的鲤鱼灯展;冈州画院内收藏有古今中外著名书画家作品, 并汇集与展示茅龙笔制作工艺及茅龙笔书法文化;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的新会, 艇仔湖、新天利广场、盆趣园等宜人的滨水休闲空间成为群众体育锻炼、曲艺活动的重要场所。

2存在问题

(1) 水系开放空间受损

长期以来对街区内建筑密度、体量、高度控制不够, 使滨水建筑紧逼水面, 滨水绿地被侵占, 水系原有的视廊和空间轴线受到了损坏。

(2) 居住环境不佳

由于街区是城市的核心, 区位适中, 居住人口与建筑密度过高, 建筑密集混杂, 居民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老化, 部分地段消防通道不够畅通, 存在安全隐患, 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及旧城更新的需要。

(3) 交通矛盾日益严重

街区内对外交通道路主要为公园路、城北路、平安路, 道路路面宽度不超过30米, 仅可通行小型汽车, 停车场缺乏。道路网络的局限性和静态交通设施的缺乏致使城市交通矛盾日益严重。

(4) 景点内的公共配套设施缺乏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发展。如学宫是广东仅有保存完好的两所孔庙之一, 文化历史价值好旅游价值巨大, 但目前面积偏小, 配套服务设施不全, 停车场缺乏, 接待能力明显不足。

3 规划思路

中心景观街区是江门市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需更好维护城市风貌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规划整体上始终贯穿着承传文脉.将中心景观街区建设为“凸显山水格局的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使街区内有形的遗产与无形的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融合, 共同反映其历史文化积淀。

充分发掘中心景观街区的文化特质与形态特色, 传承岭南文化的内涵, 坚持历史文化保护、整治、修复——“整旧如故, 以存其真”的思想方法, 提高街区的历史文化品位;坚持中心景观街区保护“山、水、园、筑”四大生态文化资源元素的整体保护思想方法;保护、整治、修复中心景观街区历史文化空间品质与整体风貌;突出街区历史肌理整体空间及其外部空间环境, 与地方传统民俗人文风情文化的展示, 打造五邑地区最大的历史文化公园, 建设城市旅游新亮点。

4 保护与利用规划

4.1 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 构建详细可行保护更新体系

对岭南特色街区, 旧建筑的多手段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多次场地调研, 和深入的研究对比, 中心景观街区规划将整个中心景观街区按照一个完整的历史地段的要求实施整体保护, 根据街区现存的历史风貌特色, 以人文历史为中心主题、学宫—动物园为主轴线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和建筑保护更新策略, 通过资源整合, 改善周边环境, 实现街区内功能置换与优化, 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满足现代城市生活休闲游憩的需要。

4.2 推进土地利用性质变更, 构建优化的街区用地布局

根据《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 中心景观街区位于江门市景观主轴线上, 并以开放式城市活动空间为形态, 承担了区级和市级公共服务功能。

规划调整街区土地使用功能, 弱化居住用地比重, 充实服务、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等功能设施, 规划从长远着想, 加大疏解力度, 控制人口总量与降低人口密度, 控制公共设施集聚总量规模与开发强度,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用地布局来维系中心景观街区文化生态的主要功能, 重视各相关土地用途的合理交织, 充分利用城市山水自然空间资源。采用结合自然的设计手法, 强化用地中的自然基地特征, 如山水、植被、地形的变化, 以突出街区风貌特色。街区分为文化古迹、园林酒店、会展教育、体育休闲四个区域, 构成山水相依的生态化大格局, 促进街区的保护。

4.3 疏解街区交通, 构建完善的街区道路系统

规划从整体层次上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组织, 完善街区道路系统, 增设交通设施, 形成街区内人车分离的交通系统。首先, 结合现有城市支路, 强化公园路、城北路、平安路、惠民路, 形成“三纵三横”的道路格局, 分解穿越街区的交通流量。将公园东路及公园西路设置为单向行车, 并在人民会堂与人民运动场设置地下停车场, 避免交通流量在街区的过度集中。第二, 在主要的绿地和开放空间规划布置步行景观路、步行商业街区, 把散落在街区中各处的历史和近现代的文化胜迹、园林美景、体育场馆等串联成线, 达到保护、延续和凸现街区整体格局的目的。完善的步行系统, 明确通畅, 形成立体而富有趣味的城市空间, 梳理出流畅的交通线路, 方便参观者和游人使用, 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基础设施的改造是街区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街区内空间有限, 市政管线布置必需结合街区特点, 不允许拓宽的街道, 管线敷设应选用壁厚较大的管材或高强度材料制造的管材、加设套管等工程措施, 或采用综合管沟。

4.4 延续街区传统肌理, 构建宜人的山水空间格局

街区空间是人们传统的公共交流空间,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自然和人文相结合、景观主题导向的原则, 充分利用街区内掺水自然空间资源, 强化用地中的滨水、临山、地形与植被的变化。在彰显“仁山智水”的山水城市格局上, 扩大延续新会学宫 (博物馆) 周边的水系, 突出“碧水红墙”的意境, 并增加相应的水上设施。街区内马山公园、犀山、艇仔湖、盆趣园与公园路的生态园林绿化带, 构建四季游赏景观, 并努力扩展、着力营造小桥流水、广场公园等人文和自然景观, 营造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避免对山体风貌和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并通过开发, 进一步改善和保护山体林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打开山体面向主要城市道路的视线通道。增加风景林、生态保育林、构造四季游赏景观, 从而丰富山体生物多样性。保持街区各特色建筑间的宜人尺度, 并使之贯通、联结, 开辟步行街;保持街区景点内的路网格局, 延续街区的传统街道肌理好空间层次。

4.5 重视街区历史文脉传承, 构建岭南特色的景观系统

规划继承和维护街区内山、水、园、筑一体的良好生态系统, 通过在街区保护和整治中处理好传统特色承继与现代特色创造的关系, 使街区既包蕴近代意义的商业文化的勃兴, 又具有现代都市文化特征。首先, 对于岭南特色历史文物建筑应当极力保护其原貌, 修缮时做到“整旧如旧”, 在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开辟小型绿地或小广场, 形成观赏区域, 也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休憩空间。仿古历史文化街, 保留现有的岭南骑楼风格, 带骑楼的临街建筑, 在保护和再开发过程中, 以“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骑楼街进行修缮和补充, 街区内部环境主要沿街巷空间展开并均匀设置集中活动空间, 通过栽种传统树木, 突出岭南风貌特色的重要性。根据现状以犀山、马山、新会酒店为制高点, 规划出3条景观视线廊道, 同时, 规划还对这些通视廊道区域范围内的建筑限制高度, 拆除周边遮挡景点的建筑。

其次, 规划加强对街区自身特色的宣传和影响, 加大对传统特色活动、民俗文化等的策划、组织及宣传, 增加公众参与的力度与广度, 构建公共活动领域圈, 并在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活动区域内开展广泛多样的特色活动, 发扬街区特有的葵乡文化、水乡文化、侨乡文化, 并赋予其新意而加以发展, 以延续历史文化传统, 丰富人民生活, 提升街区的城市特色与人文情趣。设计游览路线, 统一规划小品、服务设施、指引标识等, 保证旅游过程的顺畅与舒适。

5 结论

新会中心景观街区保护规划重视延续岭南文化的传承, 注重保护街区的整体风貌, 保留了完整的岭南建筑、深厚民间文化、浓郁岭南风情, 使中街区成为人们了解岭南文化的窗口。规划采用以保护为主, 更新为辅的手法, 对体现岭南特色文化意味的传统建筑要素进行改造和组合处理, 在延续传统山水格局和空间层次的基础上, 推动岭南特色街区景观的复兴, 实现岭南文化弘扬, 带动城市整体风貌提升, 为改善人居环境、繁荣街区经济, 创建宜居城乡,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贡献。

摘要:新会中心景观街区历史遗存丰富, 环境风貌完整, 是充分展现岭南传统文化精华的载体。规划以保护街区的历史信息和传统风貌为前提, 构建详细可行的保护更新体系, 调整现有交通体系, 延续街区传统肌理, 充分发掘街区独特的魅力, 为今后传统岭南街区的保护更新、延续利用以及岭南地区城市特色的塑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岭南特色街区,风貌保护,延续,新会

参考文献

[1] 岭南特色街区规划设计奖评审细则和标准.广东省住房与建设厅, 2011.

[2] 沈建华等.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保护与延续探析[J].规划师, 2011, 8 (27) :59-66.

[3] 张磊.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思考-以宁波秀水街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城市景观特色的整治与创新[J].城乡规划, 2011, 2:34-35.

[4] 萧乐.基于文脉恢复与更新的历史街区保护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1, 3:89-93.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对于一些历史街区来说, 有效的进行开发和发展, 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同时也具备生活上的交通功能作用能够为周边人群的社会交往以及信息传达, 文化交流等活动提供一定的便捷。由于当前社会发展迅速, 也会使得一些历史街区在伴随商业化的过程中,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历史街区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其自身蕴含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其中的历史建筑文物等诸多内容都是我们需要保护的内容。在历史街区开发中, 需要针对其中的民俗文化, 特色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予以重视。这样可以保证在历史文化上实现延续, 同时也能为街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样能够实现历史街区的开发与城市的发展建设共赢的局面。

当前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过程中, 也会存在诸多的问题, 需要我们去重视, 首先就是对于文化街区进行再开发, 再创造的过程中破坏了文化街区的真实性, 很多时候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都会作为旅游业的重点内容去对待, 但是一些区域和政府对于相关工作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一些景区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对于历史街区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传承等问题置之不顾。同时由于在历史街区开发过程中, 会由于整体的业态较为混乱, 个别经营户素质较低, 以及现场管理等诸多问题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不同区域的历史街区再开发的过程中, 也应当具有侧重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历史街区的开发与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充分的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 并且借助其商业化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与保护, 等工作, 通过保护与开发, 同时进行, 带动整个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则主要以月河街区为例, 对该街区进行介绍, 并且结合其发展现状阐述其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 通过。分析来给出月河历史街区的开发策略, 希望对于我国历史街区的开发与建设有所启示。

二、历史街区开发现状———以月河街区为例

(一) 月河历史街区介绍

月河街区是嘉兴城市发展的重要成果, 是嘉兴城市魅力的重要部分, 是一个集娱乐、购物、休闲、餐饮、住宿、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并且具备非常浓厚历史内涵的街区。月河历史街区过去在京杭大运河北岸, 故府城城墙北部, 相当于市郊结合部位。其也被认为是能够延续嘉兴文化的重要载体。月河街区留存了很多历史遗迹, 因此这些具备丰富内涵的遗迹也成为延续嘉兴文脉的重要载体。

月河街区在当前风貌依存, 其街区历史悠久, 且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遭受不断考验, 但仍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街区格局, 很多街道、巷弄也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和走向, 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街区发展的历史踪迹和特色历史风貌, 因此对其进行开发本身就具备着非常深厚的历史价值以及商业价值。在建筑方面, 月河历史街区也保留着非常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 在街区内有很多清朝末期民居建筑, 这些建筑主要都是以砖木结构为主的, 通过建筑的外貌也能够展现出整个街区传统建筑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这也能为当下的历史提供很高的研究价值, 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建筑文化保护价值。在月河街区内, 建筑风貌是明显区别于现代化建筑的, 因此也保留着较强的观赏性。在月河历史街区中, 保留着非常传统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当中居住的民众不论是在生活上, 还是在文化场景中, 都保留了传统的内涵, 并且实现了世代延续。这种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内涵, 都实现了不间断的传承与延续, 这也是使得月河历史文化街区能够不断呈现其内涵的重要原因。月河街区历史上地处城乡结合部位, 物资交流、商贸极盛, 是重要的商贸地点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因此作为历史街区研究的活标本, 月河历史街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 月河历史街区开发现状

1. 街区实现多样化开发

月河历史街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历史古街风貌, 同时也是嘉兴当前规模最大, 布局最为完整的古街区, 这也是嘉兴市政府重点投资的主要项目。月河历史街区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 其内部很多建筑都是年代久远的, 但是从古至今基本上没有受到大范围的破坏, 尤其是其中“鱼骨状”的巷弄布局仍然极具特色。将月河历史街区中极具历史韵味的水乡古城内涵呈现出来, 这种较为完整的建筑风貌, 能够将江南地方传统, 文化特色, 展现出来。其次, 在月河历史街区中, 通过对其开发, 实现了旧时江南繁华府城的完整再现。根据整个月河街区的整体规划和开发经营思路, 嘉城集团投资4亿元, 在重点保护其具有浓郁水乡韵味的传统民居的同时, 对整个历史街区进行了大面积的修缮。因此也使得月河历史街区商业化氛围更为严重, 在街区中有很多商业功能, 尤其是大量商铺的入驻, 并且随着一些基础设施的完成, 街区内部也形成了民俗展览区域, 花鸟古玩区, 旅游购物区域等, 并且不同的区域相互融合, 最终成为了旅游, 消遣, 休闲为一体的商业化历史街区。月河历史街区再开发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化相互结合的运营模式。在其中每一个场景都蕴含了嘉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定期举办的文化活动也是对于月河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策略, 通过文化活动开展可以对其物质文化载体, 进行保护驾驶的整个历史街区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近些年月河街区找准定位, 定期开展文化工作座谈会, 邀请社会各界文人雅士畅谈文化, 畅谈理想, 这也表示这月河历史街区能够从历史文化内涵中不断迈向现代化。

2. 商业化发展迅速

月河历史街区除了在其商业风貌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招商管理以及经营现状, 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在对历史街区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将乐和这一历史街区所呈现的江南水乡古城繁荣的景象展示出来, 不仅对整个街区进行传统风格的保护, 同时也以保护和恢复为主, 进行统一招商, 统一规划, 致力于构建环境优美秩序良好, 服务周到的历史街区, 对于整个月河历史街区, 进行功能化的区块定位, 通过定期招商主题宣传的模式来吸引优质商家, 确保品牌优先信誉, 第一, 因此也实现了月河街区出租率100%的目标, 比如一些著名的商家, 老木头音乐酒吧、邹大鲜等。都为整个历史街区提供了优质的文化消费等服务, 这也使得月河历史街区更具名气, 同时不同的商家也会定期开展一些活动, 如公益活动, 商业演出等通过各类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特色活动来吸引游客, 进而带动周边餐饮业的发展, 推动着乐和历史街区进一步开发。月河历史街区的人气也是与日俱增, 这也为其自身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 月河历史街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月河历史街区再开发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很多普遍的问题, 这也能够从该特例中反映出我国大多数历史街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点。首先月河街区的整体生态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内容, 经营思路仍然过于, 并且对于品牌的引进建筑的规模都有待完善。其次, 在月河历史街区坛弄区域, 个别经营户素质不高。经反应会存在个别商户噪音特别大的问题, 而这也不仅仅是个例, 从这种现象中也能够看出整个街区的发展仍然需要建立更加长效的监管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并且与相关的商户合作签订责任书等方式来提高整个街区的运营管理质量。再者, 对于历史街区开发过程中, 仍然存在低水平管理的现象。比如在开发的过程中, 使得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的过程较为突兀, 这也会丧失一部分历史文化内涵, 最后就是历史街区在开发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等问题。

(四) 月河历史街区开发对策

结合月河历史街区开发现状, 在将来对其进行开发时, 无论是出于商业化的目的, 还是基于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 都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首先要能够保存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 因为只有将整个历史街区的原貌呈现出来, 才能吸引诸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 尤其是一些历史爱好者。需要地方将月河文化街区列为重点保护区, 以此来促进其发展, 同时在对其开发的过程中还应当保证景区的真实性, 以及内容的丰富性, 虽然月河街区经过了多年的沧桑, 景点, 建筑不可能完好无损的保存, 但也应该尽量恢复其原貌, 将其所具备的历史气息呈现出来, 不能为了商业化而进行过度的消费, 可以保留历史街区原有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内涵, 这样才能给旅游者真正的历史文化体验, 可以鼓励商家组织相应的活动, 如开设舞台剧来还原历史本身, 增添文化气息, 这样也能够促进历史街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相关项目上也应当以补充功能为主, 改造功能为辅。

其次, 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月河历史街区来出台相应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措施, 针对其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实地考察, 制定符合其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于旅游产业业态要进行充分的规划, 因为街区旅游业的内部构造是相对复杂的, 并且不同的片区也有着不同的资源特色, 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难度, 因此就应当结合历史街区的实际特点引入与街区环境氛围相融合的商业模式。同时针对其中的历史文化也要予以有效的保护, 尽量保证居民的现代化生活, 保持其历史文化自然风貌, 在对建筑的装修上, 可以去伪存真, 保留原貌, 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来确保月河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的开发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工作, 因此要适当的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以及消防安全管理质量, 物业管理要严格的执行相关生产规定,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对于历史街区中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进行整治, 这样可以有效的调整秩序, 并且优化其环境。由于历史街区的区域性特点, 导致其可能会存在相应的消防隐患, 因此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以此来实现月河街区长期安全的运行。针对其中产业混乱, 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等问题进行优化, 结合月河历史街区的实际特点来对主导产业进行分类, 进而使得其发展更为稳定, 可以优先发展旅游创意产业民俗, 特色产业, 现代商贸产业等。巩固现有的商业业态基础, 开发配套商贸业态。

三、月河历史街区开发启示

月河街区的发展, 不仅是为了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出来, 还需要更好的发挥其经济价值与当前的时尚休闲市场相结合, 因此结合对月河历史街区的开发工作来说, 对于当下历史街区的开发以及相关资源的保护, 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要突破传统定位较为狭隘的现象, 不断提高格局, 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都市经济型发展进行充分的融合, 进而实现相互协调有机发展, 要将市场化运作, 作为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核心。并且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要相互合作, 予以重视。历史文化街区中,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核心内容, 因此要对其予以重点保护一次, 来让游客充分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 在建设中也应当实现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建设。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理来确保历史街区的高效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城市在发展的同时, 会伴随着商业化的气息, 尤其是一些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会面临商业化所带来的破坏, 而城市建设的大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掩盖历史的痕迹, 尤其是从20世纪以来, 我国很多城市都开始加快建设的步伐, 这虽然是骑乘式化的进度进一步加深,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一些文化遗产产生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对于城市来说, 历史街区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被重视, 尤其是城市化建设中, 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受到破坏等现象应当尽快的被解决, 做好历史街区开发保护工作, 并且通过有效的体系作为保障, 以此来更好的展现历史街区对于区域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历史街区,开发,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马江萍.西安历史街区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回访街区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18 (03) .

[2] 肖扬, 谢双玉, 王晓芳.基于网络游记的武汉市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感知分析[J].旅游研究.2017 (01) .

[3] 徐小波, 吴必虎, 刘滨谊, 陈钢华.基于从业者的旅游历史街区商业空间发展特征及机理———扬州“双东”案例[J].地理学报.2016 (12) .

[4] 宁越.桐乡:如何推进永宁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J].政策瞭望.2016 (10) .

[5] 文彤, 张茜.城市空间重塑与城市记忆感知———以佛山岭南天地为例[J].城市问题.2016 (09) .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在过去5年国家发展的历史时期, “新常态”是国家领导层在十八大以来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的重要定位, 援引《人民日报》的原文:“进入新常态, 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就要爬坡过坎, 从粗放到集约, 从低端到高端, 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与之相对应, 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随之做出重大调整, 整个中国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 历史街区更新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 国家层面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以“业”兴“城”, 做大做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 提升人口承载能力, 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 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长期存在的原住民流失、街区功能单一化有望得以解决。其次, 国家提出的“稳增长, 调结构”和“依法治国”, 客观上促进了建设项目审议机制的程序建设, 终止了不少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地方政府更多转向民生项目和旧城改建项目;这当中具有高附加值的历史街区, 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值得注意的是, 对历史街区过度的旅游开发再次抬头, 可能对现存的历史街区形成二次破坏。最后, 在高速发展了近二十年, 全民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得以提高;虽然对历史街区和文保建筑的破坏任时有发生, 但总体来讲, 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传承的全民意识得以树立, 政府和社会对历史街区更新更为重视, 这都是有利条件。

同时, 城乡规划学界在2015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也开章明义的提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的年度主题。对历史街区更新规划而言, “传承”应传承真正的历史文脉, 要延续整个历史街区的精气神, 而不是建造矫揉造作的仿古商业街;变革则是反思既往的规划和实施模式, 找寻贴合历史街区实际的行动计划。

我们的平乐古镇骑龙街改造项目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的。本次更新项目位于平乐古镇西南区域, 包含骑龙街道修缮、雷音阁和同善堂重建、安乐堰复原, 涉及300余户当地居民。在常规的历史街区更新项目中, 对历史风貌建筑的调查与研究、传统街巷空间的梳理和重塑都是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 这里不再赘述。本次规划的特色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划实施模式、设计“微介入”、“乡”“土”一体。

2. 规划理念

2.1 规划模式

首先是规划实施的新模式。既往的历史街区更新项目, 主要的推动方是政府或者开发企业,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尽管以往也有较为成功的建设案例, 但是这种建设模式与历史街区的形成模式存在天然对立。任何一个历史街区的形成都是自然生长和多方作用的结果, 它反映的是统一风貌下变化多样的建筑工艺和一段历史时期新旧建筑物的相互契合。在本案中, 政府仍作为主导因素, 但在规划设计之初, 我们就以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家庭走访的形式, 将街区更新涉及的300余户居民纳入了规划行为之中。而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对街区更新范围内进行了多层次的梳理, 最终实施方案由政府部门完成重要节点的建设工程 (仅占街区更新范围的30%) , 剩余部分采用规划导则指导、政府规划巡查监管、居民自建的形式来完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居民自建是更大难度的建造过程,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规划宣讲和技术指导。这一模式也需要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才能推动, 当地居民在平乐古镇的发展中获益, 经济上更为充足, 而自身的素养也有提高, 能理解自己的利益与整个街区的发展密切相关, 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当地的传统工匠技艺传承较好, 这是平乐古镇最为宝贵的资源。我们在更新规划中, 有意规避自身所带有的学院派风格和现代建造工艺, 在宏观层面明确空间控制和风貌修缮的原则后, 更多是借鉴了传统工匠的技艺和手法, 将当地特有空斗墙砌筑工艺、红砂岩铺砌工艺、吊脚木构工艺等都原滋原味的还原到规划设计图纸中。而居民自建部分, 引导居民以传统工艺进行风貌修缮, 并鼓励在允许范围内进行样式变化, 形成样式多样的街道立面。

2.2 业态梳理

相对于建筑立面和街道空间的整治梳理, 业态控制和引导也是该次规划的重要着力点。“新常态”下产业升级转型是客观趋势, 以往粗放的观光旅游服务业态亟需革新;同时, 伴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年老一、二代农民工大多返乡就业, 新一代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倾向于就近就业, 这客观上保证了历史街区和古镇古村落的常住人口数量。在规划中, 针对这样的具体情况, 主要手段分为控制和引导。控制的对象是政府物业的产权, 该区域有1/3的政府物业, 主要为老旧的供销社、职工宿舍和办公楼, 这部分建筑物也是空间改造的重点, 在少量重建和大部分修缮后, 将以出租的形式将建筑物交还到当地居民手中;而引导的重点在于原住民房屋, 以导则和宣讲的形式指导当地居民恢复原本的街区业态, 用以替代既往全面转租和承包经营的模式。引导的业态主要分为“前店后院”和“前店后坊”两种模式, “前店后院”旨在保存和培育川西民居的院落格局, 以自住或民宿的形式将院落空间利用起来, 使之不至于荒废。”前店后坊“则希望将平乐古镇现存的手工艺和特色小商品产业融入古镇的发展中, 一方面保护一批传统工匠和农副产品加工技艺, 另一方面也培育了平乐古镇特有的地域品牌。这样, 传统空间的骨架和地域文脉的血肉才得以融合化一, 并丰满古镇风貌和气象。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 对平乐古镇传统特产的调研投入甚多。通过查询和走访, 梳理出古镇碗碗羊肉、玉麦馍馍、平乐腐乳、花椒贡茶、瓷胎竹编等地方老字号和特产, 为后期古镇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2.3 规划介入

此外, 在该次更新项目中, 为保证最终实施效果, 全过程规划成为必要条件。全过程规划是指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的一体化衔接, 也就是说从持续的角度来看待规划[1]。分为两个层面, 在规划设计阶段, 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统一协调;在实施阶段, 规划团队、设计团队、市政设施团队与平乐古镇景区管委会建立定期规划评估和工程会议机制, 以便及时处理更新过程中规划、工程、民生等的冲突和矛盾;而最重要的是, 在完成重要节点和主要街区的更新及修缮后, 延续定期回访会议机制, 引导居民自建风貌和街区业态发展。

其次, 本次历史街区更新强调设计的“微介入”。规划设计团队所担心的是学院化的街区风貌, 以及我们自身代表的外来文化对古镇地域文脉的破坏。“它们全部都是规则/不规则的, 而且是带有一点野性的;它们全部都是既悄然地合作, 又强烈地自我宣扬;它们全部都是随意得理想化。”[2]在规划方案完成之后, 仅有1/3的的重要地段和节点建筑的以政府力量进行实施, 其余区域以导则加以控制。实际的做法是以重要节点和标志性建筑 (同善堂和雷音阁) 形成风貌样本和建设指引, 其余区域则以导则加以控制, 鼓励居民改建和自建, 以形成丰富多样且更具生活气息的街道空间。这是一种部分自上而上的组织方式, 是在建设模式上对传统街区的模拟。

最后, 更新规划追求“乡”“土”一体。笔者对平乐古镇的认知, 更倾向于《拼贴城市》中的模糊整块的建筑群概念, “城市的巨型建构 (如果必要) , 它们全部远非现代的, 但是都涉及到环境, 并从中建立起来。”[2]在传统生产关系中, 古镇与周边的田园区域是完整统一的, 田园是原住民生活劳作的重要场所, 也是其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地;在进入工业社会后, 古镇与田园的联系一度割裂, 从根源上造成了历史街区僵化变味, 生活场景与街区空间对立。而今天,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承载服务业的古镇街区有重新整合的契机。我们通过规划, 促进了两个层面的整合, 一是产业整合, 借力于乡村旅游和蓬勃发展, 外围田园区被规划为生态保育区、农业观光区和湿地游览区, 这从功能上对历史街区的旅游产业形成互补。同时, 播种的油菜花田、丘陵茶园和水稻梯田不仅是纯正的农业景观, 也是当地农户的基本收入来源;而通过传统工艺加工后的菜籽油、茶叶、稻米也将作为平乐古镇的特色旅游商品进入历史街区的店铺。

真如石楠先生所讲:”目前我国城市是一个社会有机体, 我们过去都把城市作为一个静态的一个死的东西来看, 其实不是, 城市是有活力的, 城市是有生命的, 城市里面的每一个人, 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城市本身有他24小时的节奏。“本次历史街区更新规划, 我们的着眼点不仅在外部空间和建筑实体上, 更加关注的整个街区的生活情景的“生态”培育, 并以此为目标, 做了一次历史街区更新的尝试, 成效仍有待观察。

本文所用图纸来源于《平落古镇安乐堰污水治理及景观打造工程》 (2016年)

编制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历史环境再生设计中心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之后, 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述。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交界处, 有必要对过去几年来的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 为新时期的规划工作做好准备。本文所述的街区改造项目启动于2016年, 本文基于当时“新常态”的国家大背景, 结合平乐古镇骑龙街改造项目的规划实践, 归纳和总结一条历史街区更新的新路径。骑龙街为贯穿平乐古镇的重要街道, 对古镇风貌和居民生活有重要意义, 本次规划坚持政府的主导和调控, 兼顾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 以规划导则进行全过程全阶段规划控制, 保持规划设计工作的“微介入”, 并同时着眼于街区空间与田园区域, 保育乡土文化, 以延续历史街区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新常态,自下而上,全过程规划,微介入,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 肖达, 《大爱小镇-映秀灾后重建规划的五年实践与评估》,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54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有助于整合街区的空间结构;“场所理论”有助于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文章以泰安通天街为例,利用城市设计的“三理论”,探讨解决传统街区现代更新与历史传承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三理论”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6]姜利勇,传统与现代: 一个变换的图与底. 2005

[7]刘定伟,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持续发展. 硕士学位论文,2007

[8]胡莉华,汉正街商贸区旧城更新中的城市设计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2006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不应只局限于住宅区本身,更应从环境、住宅以及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研究,将所有因素融合和在一起,在保证为人们营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促进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提高住宅区建设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城市、居住环境以及资源环境方面出发,对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住区;街区型住宅区;居住环境;设计模式

城市街区型住宅区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建设理念,主要是将城市、住宅区以及资源环境等因素融合在一起,以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在建设优质住宅区的同时,不断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简析

城市街区型住宅区与传统居民小区具有明显的差别,对其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对城市持续发展、住宅区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分析,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底,既能满足人们对住宅区需求,有可以与城市持续发展相结合,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形态上看,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由多个小尺度街区组成,而街区一般都是由住宅成团围合的方式进行布置,住宅类型具有多样化特点,其外界直接与城市街道相连接,而内界则包含整个住宅区域。从内容上来看,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秉持开放与混合融合的特点,通过大开放、小封闭的处理方式,来提高住宅区建设的灵活性,提高了其与城市的联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来营造居住环境,对居民认知与交往进行强调,提高居住环境的适宜性,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并且强调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从整体上来与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一个功能完整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具有多样化的住宅建筑、功能混合的布局方式、网络桩的社区道路、系列公共空间、精彩的社区阶段以及充分活力的社区中心等几部分,真正将城市、住宅区以及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营造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

二、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原则

1.与城市有机结合的原则

住宅区与城市的有机结合程度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城市是个有机的整体,住宅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部分住宅区偏面强调居住环境的安全、宁静和舒适,却很少考虑住宅区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引起了许多城市问题,列如,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阻碍城市交通发展、影响城市美观等。如何使住宅区居住环境安全、宁静、舒适的同时,又与城市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是当前我国住宅规划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住宅区在城市街区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与城市有机结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的高效运行效率,包括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高效的利用城市设施等;(2)保证城市的景色不受影响,城市整个社会空间结构和谐,居民区的多样性和互补性等;(3)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有机整体性,即保持住宅区与其他商业区,街区的有机联系。住宅区内部空间环境的渗透性、避免对城市功能的简单“肢解”等。

2.居住环境宜居的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近些年来各种疫情不断的出现在全球各地中引起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健康宜居性的关注。宜居成为现代人购房的主要考虑因素,也决定了住宅区能够持续被利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环境必须具备宜居性,才可以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才能持续的使用。宜居的住宅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安全和健康,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健康;(2)环境条件,即空气、气温、水质等保持正常的生活所需;(3)社会交往质量,包括公平交流、邻里和睦,社区活动、社区文化等;(4)休闲娱乐,美学和现存的独特文化和环境资源,适合人们居住,即最自然原生态等。

三、 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

1、、整体布局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二是整体布局设计。住宅区整体布局需要拟定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各物质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还应对住宅区进行以所设计的住区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料、资源衰竭、土地退化、水体与大气污染、自然生境与景观破坏等方面的资料为目标的生态调查。可将住宅区整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归纳成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两类。在规划布局中体现为对建筑群的组合方式、道路交通系统及植物的运用的影响。生态的住宅区应充分利用自然光、风,常通过建筑群体的不同组合、地形和绿化合理安排来实现。

2、绿化布局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三是绿色空间布局设计。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道路綠化等主要两个方面。住宅区绿地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绿色空间系统中的植被、水等自然元素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因其自身的生态功能而被重视,能在改善住宅区内气候环境、降低能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植物运用上不但只是栽种植物,或者单纯追求数量,还应更准确地引导植物以利于平衡城市内的新陈代谢,这就需要通过合理选择树种和配置来达到目的。植物配置宜配置成乔、灌、草所组成的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及空间,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势、土肥等自然资源,又能防止病虫害大发生,减少养护费用。

3、住宅环境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四是住宅区环境设计。城市住宅环境设计,首先,必须考虑到居住环境设计的协调性。在住宅室外环境设计时,所有户外构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周围的主要建筑,使其主体建筑风格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促进住宅的室外设计,实现对环境的整体协调。第二,环境设计要满足人们对住宅功能的需求方式为导向。室外环境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必须考虑到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舒适为基本要求,同时与建筑附属设施必须有相应的使用功能。第三,艺术与设计是住宅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除了创造一个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居住环境设计,必须体现在旋律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环境设计,应特别注意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实施生态保护,遏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以美化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小区绿化种植是自然资源的范围扩展。

【结束语】

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明确规划设计的原则,从城市、住宅区以及环境三个方面着手,选择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效果,更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铭.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

[2] 于辉.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的规划策略[J].硅谷,2008。

[3] 聂铭,刘东卫.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哈尔滨哈西地区北22号地块规划设计[J].城市建筑,2008。

上一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