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体科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2023-10-07

体育人体科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近年来,运动人体科学逐渐受到体育教育界的重视,其在高校体育实践中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这有助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质。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与实践的必要性,以及总结了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的具体使用状况,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实践  运动  人体科学

当前,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渐渐被人们关注,将运动人体科学使用在高校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运动人体科学内容实施高校体育实践教学工作,可显著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明显改善学生整体运动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一、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必要之处

(一)切实符合教育改革需求

高校是培养体育运动人才的场所之一,当今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逐渐提升,采取运动人体科学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可充分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能够增加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有关知识方面掌握程度,培养高素质体育运动人才[1]。

(二)充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运动人体科学在国外高校体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可运用在高校短跑、篮球等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体育实践教学效果。不过,我国引入运动人体科学的时间相对比较短,需在国内高校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运动人体科学,进而促使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得以改善,切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有助于增强学生整体素养[2]。

(三)明显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在实行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时充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有助于学生掌握人体基本构造,促使学生掌握正确进行体育运动的方法,且依据运动人体科学帮助学生避免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进而促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

二、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的详细使用情况

(一)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属于运动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据运动生物力学可分析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运动规律等情况,能够了解学生体育运动动作,掌握学生体育运动规律,规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受损,增加学生身体肌肉、神经系统、骨骼等对体育运动的具体适应程度等[3]。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采取运动生物力学协助教学,可提升学生对高校体育的正确认知,并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具体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挖掘学生存在的运动潜力等。

比如,在对学生开展100m跑步训练时,高校体育教师可测定学生具体步幅长度值及步数频率值,然后对100m实施分段具体测定(如每段设定为10m),详细记载学生每10m跑步共消耗时长及步长均值,得到整体跑步速率及步频均值后,再依据运动生物力学获得学生参加100m跑步体育运动训练的效果。在100m跑步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采取运动生物力学知识,可较为准确地统计学生在体育运动时关节运动具体范围情况及着地时长状况,有助于体育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提升自己100m跑步的速率。所以,体育教师对学生实行100m跑步体育运动训练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方法,精准计算学生机体重心投影具体距离以及实际落脚点对应距离,经过提升学生步频情况,降低学生着地时长,进而提升学生步幅具体长度值。而且,体育教师应严格依据运动生物力学知识规避学生跑步时踢到小腿的情况,促使学生在跑步时尽量保持脚扒地的动作,进而改善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效果。

学生100m跑步训练图如图1。

(二)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使用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依据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提供的体育运动方法,避免仅注重体育运动所具备的强身健体效果,还应重视探索科学体育运动的方法,规避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锻炼时出现运动拉伤现象,防止影响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效果的情况出现。体育教师对学生开展运动训练时,需注重分析人体规律,选用科学体育运动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进而顺利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4]。依据运动处方开展教学可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由此可见运动处方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

例如,体育教师在针对学生采取运动处方实施教学时,可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提供差异性教学。针对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体育教师可安排其更多参加排球、足球、篮球等团队运动,以使这类学生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对过于犹豫、缺乏果断性的学生来说,可更多安排他们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小球项目。

学生打乒乓球图如图2。

(三)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应用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也是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依据运动生理学知识可了解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锻炼之后机体的疲劳情况,明确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改变的状况,掌握学生身体恢复情况等。所以,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生理学方法,能够帮助体育教师掌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通过合理且科学开展体育运动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并且避免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锻炼的时候身体受损等。

比如,依据运动生理学知识开展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时,可保证学生适度接受体育运动锻炼,可分析学生接受体育运动锻炼相关运动负荷,可检测学生心率值、血液乳酸值等,进而明确学生身体对于体育运动锻炼的承受程度。一般情况下,学生参与较为激烈的篮球运动时,每分钟心率值可提升至200次,每分钟呼吸频率大概55次,每分钟心率均值大概180次。学生接受体育运动锻炼时具体指标值应低于以上指标数据,以此充分保证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安全性。为提升学生机体有氧运动方面的能力,需要学生经常接受较长时间的体育运动锻炼,维持学生每分钟心率值处于160次左右;在提升学生机体无氧运动能力时,控制运动相距时间较短,每一次体育运动锻炼间隙休息时间也维持较短,大概处于2.5秒即可。当学生完成体育运动锻炼并休息之后,每分钟心率值仍处在130次,则可继续接受之后的体育運动锻炼。若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效果不佳,体育教师可适当调节体育运动锻炼计划,充分保证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最优质量。而且,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时,需依据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方面的特征和体内新陈代谢的生理特点,合理选取对应的体育运动项目。此外,体育教师应结合使用多种体育运动锻炼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学,且对体育运动锻炼情况持续改进和评估,以维持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接受体育运动锻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是具备一定必要之处的,其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通过分析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的具体使用情况发现,可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处方、运动生理学运用在高校体育实践中,采取运动人体科学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激情,也有利于学生知晓人体生理构造,进而选用科学体育锻炼方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楠.APP计步软件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监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2):66-67.

[2]何宁.新形势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02-103.

[3]肖红艳,刘畅.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探讨实践思考[J].赤子,2019(12):67.

[4]刘佳.健康体育运动理念对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探讨[J].卷宗,2020,10(17):240.

隋冬润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人体科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各大医疗机构中,中药针剂以及中成药口服剂的使用都是非常普遍的,其中,开具医嘱的不乏为西医医生,然而能真正掌握中医适应症、体现辨证论治来使用中成药的西医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与中医学这门课程在西医院校的教学重视度有关。由于中医药可以贯穿于患者诊治过程的不同阶段,掌握好其适应症,合理介入中医药治療,都依赖于医者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为使西医院校医学生在中医临床见习过程中不虚度光阴,充分利用一天的见习时间熟悉并提高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研究探索更加合理、可行的针对非中医专业学生的见习带教方法,制定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带教手册,初步形成适合非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体系,是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西医院校  医学生  中医学课程  见习带教  中医基础临床技能

【基金项目】2019年度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课题基金(课题编号:2019-JY-Y-105);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项目编号:ZLXS201919);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

据调查,大约90%以上的中国人都接受过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及丰富经验的中国传统医学[1]。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是我国在传统生命科学中最具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域[2]。数千年来,为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所有的综合医院都必须设立中医科室,同样,中医学这门课程也是西医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为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奠定基本的中医学知识基础,拓宽医学生的视野,使其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多一种运用中医学技能治疗疾病的方法[4]。然而由于中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多、分配课时少,普遍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为铺垫,中医概念较为模糊、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导致很多西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认识不够,存在偏见,或者不感兴趣,认为对自己今后工作的帮助不大,那么,如何让西医院校的医学生正确认识并能接受中医,适当掌握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协作,变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中医学课程开展的意义及必要性

大多数的医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医院工作,成为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临床专业的医学生,今后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患者,现今各大西医医院都在开具中成药、中药针剂治疗,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可以针对患者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再选择对症的中成药或中药针剂治疗,会增加治疗疗效,让中医中药能够得到合理适宜的使用,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也可以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让患者受益。

虽然西医院校都将中医学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通常都只有一个学期的授课时间,而见习带教课通常都只有一天,甚至有的西医院校仅为中医学这门课程开设了理论课时,而省略了见习课时,因此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在临床上见习中医学课程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如何利用这有限的临床见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加走近中医临床,将理论课所学习的中医学的内容运用于临床实际,在面对中医患者时能够结合中医四诊收集到的资料,作出初步的中医诊断,并能对患者进行恰当的中医辨证分型,制定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案,在选择中成药和中药针剂时能够合理选择用药,中西医优势互补,培养出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及在现代医学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中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中医见习课在西医院校的开展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见习课的设立是为了使医学生从中医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应用进行过渡,是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临床进行实践的第一阶段,然而传统的中医教学较为注重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现代教育观则要求通过教学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因此,如何能通过老师的带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并真正接纳中医学,是有效提高中医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课程的兴趣和探索意识,实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学者引入了SOAP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也有学者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Flipped Class Model,FCM)[6],两种见习带教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来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虽然国内也有学者针对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在中医学见习课的带教方面展开研究,但是文献数量非常少,研究得不够深入,而且大多是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进行研究,并没有从整个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见习带教方面进行研究,也没有形成一定的中医见习带教体系。

由于中医学这门课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查阅外文文献时发现,几乎查不到国外学者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中医学这门课程的临床见习带教做相关研究。但是,中医药走出中国大门是势不可挡的,作为东南亚华人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贯穿中西医汇通思想[7],自行编撰中医教材来施教。同样,虽然加拿大中医的教育历史很短,其五个省的立法法规以及中医教育亦不尽相同,但是均对中医进行系统监管,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制定了加拿大中医教育的国际标准[8]。

三、中医见习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来说,要掌握中医基本临床技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门课程的见习课时一般是9个学时,安排一天的时间在中医临床科室见习,想要利用这短短一天的临床见习时间让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提高中医基础临床技能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对于非中医专业学生来说,了解祖国传统医学有利于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分析国内外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的现状,了解到在非中医专业医学生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医学生进入中医科室临床见习的时候,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大致了解一下中医科室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参观一下科室的中医诊疗仪器、设备,并未能得  到全面系统的中医临床基础技能的见习带教,导致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在面对需要进行中医诊治的患者时动口和动手能力都不足。

因此,提升带教老师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见习带教水平,逐渐形成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体系,力求让非中医专业学生在见习带教后能够提升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在給医学生作相关培训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表现为:

(1)对医院及整个医疗环境而言,很多西医医院都在使用中成药、中药针剂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对于中成药以及中药针剂的辩证用药方面会有一定的帮助,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同时还可以保证医院的经营管理,为医院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对于教学质量而言,在提高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授方法与技巧,推动教学工作发展。通过非中医专业见习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提高,加深西医院校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协作。

(3)对于医学高等教育而言,《中医学基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结合非中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带教方法,可以促进非中医专业学生中医见习带教体系的建立。

总的来说,提高非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势在必行,但是,医学生要想在短暂一天的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提高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单单靠带教老师的授课、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所谓临床,就是要到患者床边去,面对面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借助中医相关书籍、中医经络腧穴人体模型、参观中药房等方式,只有理论学习结合实际不断反复操作训练,才能不断提高非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

参考文献:

[1]安丽,李雅洁,曹国强.高等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方法研究[J].医学信息,2018(12):21-22.

[2]高占华,赵玉堂.浅谈中医教学面临的几点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224-225.

[3]杨军用,林红,杨百京.浅析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6(10):45-47.

[4]马建昕,佘彬.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7):52-54.

[5]党慧敏,刘军花,安鹏.SOAP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ECM,2016(4):78-80.

[6]朱宏,任丹,张婷.PBL联合翻转课堂在西医院校中药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6):13-14.

[7]陈盛桦,蔡鸿新.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自编教材述评[J].中华医史杂志,2017(3):152-155.

[8]DU Huan-bin(杜桓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in Canada[J].Chin J Integr Med,2015(3):173-175.

作者简介:

周映伽(1983年5月出生),女,汉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2008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期承担科室教学秘书一职,并长期承担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主持教学课题2项,主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课题2项。

沈红梅(1969年3月出生),女,白族,硕士研究生导师,科主任,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期承担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参与教学课题3项,参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课题2项。

体育人体科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同学们,你们知道药水为何要用深色瓶子去收藏?猫从高空坠落为什么会安然无恙呢?乘车时看书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带着这些疑问,我为你们找到了一个解惑释疑的老师,现在我就给你们指点迷津吧!请看-----《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关于科普知识的书籍,它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作答了生活中常见 却很难解释的问题,它由《人体世界》、《生物百科》、《科技发展》几方面知识汇聚而成,成为了全球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人体百科》是通过解说人体的结构来分析疑问,其中最令我感叹的是为什么洗澡能消除人的疲倦?为什么人的头屑

在冬季会产生的多余夏天……为什么鳄鱼会流眼泪?为何白熊只能在北极生存?这些是《生物百科》为我解答的难题。为什么告诉公路上不安装路灯?为什么大桥要造桥头堡?这些问题在《科技百科》中会得到解答。这是一本凝聚了很多智慧的百科全书,捧着这本书我爱不释手,带着惊奇和疑问将这本书读了又读,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啊!篇二:《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读《人体奥秘大百科》有感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四(2)班 翟宽

从小我就很好奇:我是从哪里来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人体是如何呼吸的?人又为什么会死?我总是追着大人问这问那。有一天,爸爸递给我一本崭新的书籍《人体奥秘大百科》,我立刻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哈哈,这本书真棒,不但帮我打开了上面的问号,还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人体奥秘。

《人体奥秘大百科》是一本科普读物,共分九章来介绍人体:奇妙的人体结构、表皮系统、神经网络、感觉器官、骨骼和肌肉、内分泌、消化和呼吸、泌尿、生育和遗传。它的内容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但是绝不枯燥,书里有很多精美的图片:有生动直观的实物图,也有说明性很强的手绘原理图,还有妙趣横生的卡通图。图片和文字相得益彰,阅读看起来十分有趣。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眼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清晨,睁开眼睛,美好的世界就在我们的眼中了。眼睛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风景,还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事物。眼睛就像小小的照相机,为我们拍摄者精彩而真实的瞬间,眼睛还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但是眼睛也是最娇弱的。你看,在我们周围,很多同学小小年纪,就已经带起了小眼镜,生活和学习都十分不便。书中告诉我们: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眼睛是怎么感光的?我们要懂得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的观看物体,要少玩游戏少看电视;多进行户外运动;眼睛累了,要注意休息、多看看绿色植物;要定期检查视力。还要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胡萝卜、鸡蛋、瘦肉、甜椒等等。我一定会按照书中所说,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体育人体科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生命是什么?美的定义是什么?起初,我对这些问题迷茫极了,如今找到了答案。

生命的起点

旅途第一站——胚胎标本展区。从一个小肉团到长着小尾巴的家伙,从还未完全分化的模样成长成一个皱巴巴依稀分得清眼睛鼻子嘴巴手趾的模样,我们无一感慨不已。如此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谁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母亲体内是这幅"丑萌"的模样。薄如纸翼的皮肤下,血管清晰可见,似乎在诠释着生命的萌动。然而并不是所有胎儿都健康生长,无脑儿、脊柱裂等畸胎类标本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脆弱。

生命的线条

如果不是这次参观,我难以想象全身的血管是如此在体内纵横交错排列的。活力的红与文静的蓝有序地"纠缠"在一起,分布在全身名处,粗细不一,错乱有致,让我们直观的了解了全身血管神经的结构和分布。 同时作为镇馆宝物之一的人体肌肉的展示,更是充分展现了人体线条的匀称和优美。这个男性的标本,向我们展示了全身肌肉的形态和结构,塑造了一个整体美观大方的形象,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运动的美感和美妙

生命与健康

参观几十个病理组织标本时,大家都带着怀着好奇而又害怕的目光,一边对一些癌变组织的形态感到好奇,一边又不忍不敢看。这些会让人感到不适的标本活生生地摆在自己面前,任谁也无法忽视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重要,确切地体会到了“生命诚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设施齐全,摆列井然有序,不同的展区拥有不同的颜色,而这些颜色是人赋予的对于它们的理解。不仅有真实的标本,还有领先的科技。各种电子显示屏随时放映相关的资料,触摸屏能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医学的魅力。这些设施带给了我们更真实、直观的体验,利于还是新生的我们理解。

这只是我所看的其中一部分,但每一部分都让我印象深刻。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视觉盛宴。回忆起我们一路走来的所观所感,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美妙,我想就算再过几个月,回想起来,心中依旧是无言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做到像讲解员学姐一样对馆内的每一样物体都了然于心,然后再又我们这一届讲给下一届听。这,也算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体育人体科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遵守校系纪律、执行校系决议、

服从大局、服务同学、

履行干部职责、勤奋学习、

积极工作、明礼诚信、

勇于实践、以身作则、

求实创新、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树立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同学为实现我系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体育人体科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肯定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又强调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建新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结构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和解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它终究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该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建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的新型教学模式。

1 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始终离不开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大量的挂图、幻灯、解剖标本、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延续了一代又一代,因为久远便成为经典,因为经典便有了它自身特有的魅力,而这种模式也锻炼了每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通过手中的一支笔、面前的一块黑板,教师即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又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并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通过挂图和模型,教师把多姿多彩、神秘复杂的人体奥秘栩栩如生的介绍给了学生,因此发挥挂图、模型的作用,掌握板书、板画的技巧,是教师授课必需的一种本领,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经常使用的一种直观、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中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于是便有了传统板书和挂图与电子板书和图片的区别,对它们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应全面、客观、辨正的认识,而不应绝对化。既不能一味的肯定传统教学的经典作用而视多媒体教学为哗众取宠,也不能过度夸大多媒体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全面否定传统板书和挂图在课堂上的作用,尤其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更应该做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构建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的新型教学模式。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校都建设了校园网,提供了大量支持信息化教学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一切都为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创造了条件。在解剖学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如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极大的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材内容,突破了教学难点, 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2.1 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形态学课程,名词、概念多、毗邻关系复杂、各章节间缺乏连贯性,如果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造成学生厌烦情绪,解剖授课时常涉及到一些立体性、动态性强的内容,用挂图、模型等难以讲述清楚,学生就会抱怨解剖学授课呆板、枯燥,难以理解和记忆,学起来吃力。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一些抽象的器官系统特征变得简单,使学生一目了然,也避免了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的尴尬。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置身于尽可能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地接受人体知识的熏陶,让生活和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活体、标本、动画、录像融为一体,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和记忆。它能够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对人体结构、器官形态特征进行立体演示,将教学中某些难于讲述的复杂的宏观和微观的内容,以文字、图象、动画等载体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2.2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微观抽象的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知识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基础形态学科,正在从宏观研究向微观领域纵深,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却显得无能为力。将微观的生命活动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许多动态描述如骨骼肌收缩引起关节的运动,精子产生及排出途径、血液循环途径、神经传导通路等,黑板上无法用动感表达的内容,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过程分解,静止的物件运动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模拟,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探究规律,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心脏传导系统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先用标本展示出活体心脏的形态,电脑显示各心腔、瓣膜及主要结构,动画显示每一次心脏起搏后兴奋传导至各房室过程,引起各房室肌收缩,动画模拟各种心脏功能障碍,推测导致的主要原因(如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内容。

2.3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优化人体解剖学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是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形成严谨求实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的价值观。但是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浸泡标本的福尔马林,气味难闻,使学生对解剖学这门学科,望而却步,产生恐惧厌烦之感,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并且由于近年解剖实验标本来源匮乏和价格的攀升,使解剖标本相对减少,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制作了一整套解剖标本,用数码技术把它虚拟到解剖学网络课程中,建立了解剖学虚拟实验室,这样,学生可在网上进行实验,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实验标本损失减少,经费投入减少,而实验教学质量却没有下降。

3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据此,多媒体教学虽有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力度,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它具有声、光、电的综合刺激,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在一堂课内频繁滥用,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而传统教学中某些难于讲述的复杂的宏观和微观的内容,用“讲述+ 板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学生听得吃力且难以理解。因此单一的依赖某一种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思维处于关闭状态。

3.1 把握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适度性原则

教学手段要为教学目的服务,我们只有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出发,恰当选择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一堂课媒体运用得是否恰当的标准就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那种游离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之外的媒体教学是不可取的。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进行优化设计,更能优化解剖学教学。教师必需正确把握好教学目标与信息技术使用的适度性原则之间的关系,而不能重形式而忽略教学实效。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有时会出现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偏激做法,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落后的、低效的,或以电子板书替代黑板板书;或是本应使用实物、模型等常规教具的情况下,一味使用多媒体技术。似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一定不行,完全不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刚开始学生还有点新奇感,但坚持不了多久,学生视觉疲劳,失去了观看电脑动画的兴趣,反而怀念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来了。

3.2运用多媒体不能忽视传统教育媒体的作用

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不能忽视传统教育媒体的应有作用,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媒体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好的板书、挂图、模型的综合应用更是教师对教材概括提炼的精华所在,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能使问题的表述更为准确、清晰、有条理,从而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在课堂信息传递中,板书和挂图、模型作为形象、无声的书画语言不仅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而且能够创设课堂审美情趣与和谐气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因素,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授课者的肢体动作及语言表情的感染力等,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各展其长,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3.3运用多媒体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解剖学教学离不开解剖实验,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的舞台,学生的认识也才能深入发展。但多媒体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代替的,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接来源,用计算机模拟的人体解剖学现象代替不了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但是由于浸泡标本的福尔马林,气味难闻,因此大多数同学对人体解剖实验室望而却步,因此良好的实验环境,有利于保障实验课的顺利开展。实验室作为人体解剖学学习的阵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就尤为重要。教研室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实验室陈列馆的建设,完成实验室多媒体的建设,使实验室内的标本、模型、实验操作和其他内容均可可视化,使实验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学生在操作中节省了时间,完成效果非常良好。并且使实验标本损失减少,经费投入减少,而实验教学质量却没有下降。

总之,在网络背景下整合教学资源、实施多媒体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只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因素,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各展其长,构建新的适应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畅渠,曾满红,张德兴.营造人体解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网络环境[J].解剖学研究,2004,26(3):231-232.

[2] 赖红,吕永利,赵海花.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解剖学研究,2005,27(2):159-160.

[3] 周小龙,钟应华,黄争春.网络互动模式和传统方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299-230.

[4] 潘立新,邓庆环.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4:127-128.

上一篇: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室内设计创新发展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