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病人术后护理医学论文范文

2023-11-25

开胸病人术后护理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活动: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增加活动量,如无禁忌此期病人要完成由床上活动向下地活动过度,要遵循三个三分钟原则,从床上坐起三分钟,床边坐双腿自然下垂三分钟,最后慢慢站起三分钟,此过程首先要安置好各个管路,患者下地时要取下吸氧管,固定好胃管必要时取下胃肠减压器,摘下腹部各个引流管避免牵拉脱出,告知家属引流管不可高于引流管口避免引流液反流,输液管不可过低,墨菲氏滴壶不可倒置,保持夜路通畅。要时刻关注患者主诉及患者情况,如有异常或是不适主诉要及时停止。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原地踏步,床周活动,病房内活动逐渐过渡,以病人能耐受为宜,要时刻警惕跌倒坠床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安全:随着病人活动量的增加能量消耗也随之增加,如患者仍不能进食,切不可强行活动避免低血糖发生意外,告知患者各个管路的重要性,及必要的固定措施防止脱管的发生。病人由于禁食手术创伤及伤口疼痛活动时要有必要的看护协助,以防意外发生。鞋子要防滑,移除障碍物等。

饮食:

术后进食时间安排

胃肠减压期间禁食水,排气排便后

第1步拔胃管:术后禁食水2-3天,待肠蠕动功能恢复后,由医生视病情拔出胃管。

第2步饮水:可饮少量水,每次4-5汤匙,每1-2小时1次。 第3步流食:进水后无肠道反应,第4天适量流质饮食,每次50-80ml,每2小时1次。

第4步增加流食量;第5天流质饮食增加量,每次100-150ml,每3小时1次。

第5步半流食:进流质饮食后无肠道反应,第5-6天开始给半流质饮食2-3天。

第6步软食:第8-9天可变为软食,每日需5次进餐。 第7步普食:第10天可给普通软食。

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与适当的食物摄入。 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肉汤、果汁、藕粉等。 半流食至软食是:粥类食品在米量上逐渐增加的过程,同时蔬菜类食品需切成小块煮烂。

流食:稠米汤,藕粉,杏仁茶,过萝麦片粥;蒸蛋羹,蛋花汤,肉汤冲鸡蛋,牛奶冲鸡蛋;各种牛奶及奶制品----奶酪,杏仁豆腐、酸奶、冰淇淋、可可牛奶,牛奶冲藕粉;豆浆、过萝豆汤;菜水,过萝菜汤,西红柿汁;鲜果汁,煮果子水,果茶,果冻;清鸡汤,清肉汤,肝汤等。

半流质食物有:肉末粥,碎菜粥,蛋花粥,面条汤,面片汤,馄饨,面包;蒸蛋羹,蛋花汤,卧鸡蛋;嫩豆腐,豆腐脑;果汁,果泥,果冻;西瓜,熟香蕉;菜泥,菜汁,嫩碎菜叶;各种肉汤,肉末,鱼片等。

软食是食物碎、烂、软,易消化、易咀嚼,如软饭、面条、切碎煮熟的肉、菜等。

术后早期活动根据每个人的耐受情况,确定活动的时间、范围、强度,并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护理指导。

2.1手术当日患者回病房(全麻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让患者做胸式呼吸,定时做深呼吸,30 min 1次,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咳嗽时注意按压好伤口,如痰液黏稠者,可做雾化吸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者做四肢活动,握拳,放松连续1 min,接着协助做上肢的伸屈,旋转运动,然后再做下肢的伸屈外展,内翻运动,时间5~10 min,并督促协助患者2 h翻身一次,翻身时可垫软枕,使其舒适安全,6 h后改为半卧位。 2.2术后第1天:早晨扶患者坐起,让其自行刷牙,洗脸,并给予拍背,进行四肢的主动活动,补液完后,协助患者从半卧位移坐在床边,双下肢下垂,做前后左右摆动和伸屈运动以及脚的上下伸屈,然后双脚放在地面或脚凳上坐10~20 min,当患者垂坐时,护士要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及坐起后的反应。 2.3术后第2天:早晨让患者坐起,慢慢移至床边,扶患者下床,在床旁凳上坐5 min,然后扶床沿来回走一圈,再在凳上坐5 min,最后上床休息,下午可让患者自行下床,然后搀扶在室内走一圈,休息片刻后再自行走一圈,活动时间为15 min,活动时在护士的注视下,让患者穿好衣服,避免受凉。

开胸病人术后护理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向其介绍相关手术的名称及过程, 解释术前准备内容, 皮肤准备, 肠道准备, 膀胱准备的重要性。术后保持外阴清洁的方法及重要性。

2 心理护理

(1) 病人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 常存在心理负担过重, 术后心理反应比较集中强烈, 随着原发病灶的解除及安全度过麻醉及手术期。 (2) 患者心理上会有一定的解脱感, 但继之有担忧病理的性质病变的程度。手术已致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改变者则担心手术对今后的生活, 工作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切口疼痛, 使用特殊模具带来的不定感, 术后的一些强迫体位, 尿管留置的时间过长导致病人再次出现忧虑, 甚至对正常术后的反应视为手术不成功, 加重对疾病不安的猜疑。 (3) 护士应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耐心的解答病人的疑问, 告知手术很成功, 已达到预期的效果, 解除病人的忧虑恐惧情绪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使其理解关心病人, 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参加病友之间的互动, 提供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 配合医务人员工作, 以使疾病更早的康复。

3 体位

(1) 不同的手术应采取不同的体位, 如处女膜闭锁及先天无阴道的病人应采取半卧位, 以利于经血流出。 (2) 外阴癌行根治术的病人应采取半卧位, 两腿外展屈膝下垫枕头, 以减少腹股沟及外阴的张力, 促进患侧伤口的愈合。 (3) 阴道前后壁修补的病人应平卧位为宜, 以降低外阴阴道的张力, 促进伤口愈合。

4 切口护理

(1) 外阴阴道肌肉组织少, 切口张力大不容易愈合。 (2) 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伤口情况, 注意有无渗血, 红肿, 热痛等炎性反应观察局部皮肤:颜色, 温度, 有无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 注意阴道分泌物的量、性质、颜色及有无异闻, 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3) 还应保持外阴清洁, 干燥, 勤更换内衣内裤, 每天擦洗外阴2次, 并更换尿袋, 以防止感染。 (4) 有些外阴手术需加压包扎或阴道填塞砂条压迫止血外阴包扎或阴道内砂条一般在术后的12~24h内取出, 取出后核对数目, 术后3d后可行外阴烤灯, 保持伤口干燥, 促进血液循环, 以利于伤口愈合。 (5) 有引流的病人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 定时更换引流袋。

5 尿管的护理

(1) 外阴, 阴道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时间较长, 根据手术的范围及病情的分别留置2~14d, 所以一定做好尿管的护理。 (2) 应保持尿管的通畅, 并观察尿量颜色, 每日外阴擦洗2次并更换尿袋, 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应给予膀胱冲洗, 拔尿管前应训练膀胱功能, 给予尿管定时开放。 (3) 拔出尿管后应鼓励病人尽早排尿, 观察排尿情况, 如排尿困难者应给予指导, 必要时重新导尿。 (4) 测残余尿量不合格者应给予理疗。

6 阴道护理

(1) 外阴阴道手术病人为防止大便, 对伤口的污染及排便时对伤口牵拉故应控制首次的排便时间, 以利于伤口早愈合, 防止感染的发生。 (2) 在病人排气后应抑制肠蠕动, 术后第5天给便泻剂, 利于大便软化, 避免排便困难而影响手术伤口的愈合。

7 避免增加腹压

向病人讲解增加腹压会影响伤口愈合, 避免长期下蹲, 用力大便, 咳嗽, 抬重物等。

8 缓解疼痛

(1) 会阴部神经末梢丰富, 对疼痛特别敏感, 在正确评估病人疼痛基础上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可以采取不同方法缓解疼痛。 (2) 保持环境安静, 分散病人注意力, 保持病人休息, 更换不同体位以减轻张力, (3)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或使用镇痛泵, 并观察止痛效果。

9 观察生命体征

(1) 根据病情前3d每日测4次生命体征, 稳定后每日测1次, 术后1~2d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 此为手术后的正常反应。 (2) 术后持续高热或体温正常后再次升高, 提示有感染的可能, 应及时观察给予相应处理。

1 0 活动

(1) 鼓励病人根据情况适当活动, 如每15分钟做一次腿部运动, 以防下肢血栓的形成, 每2小时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 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和促进良好的呼吸功能。 (2) 老年人卧床时间活动时间及活动量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查防止老年人因体位的变化而引起的血压不稳定发生跌倒情况。 (3)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以促进各个系统功能的恢复。

1 1 饮食

(1) 一般术后6h可进全流食, 禁止奶类豆类糖类等产气食物, 以防腹胀, 术后3d进无渣饮食, 以后根据身体情况进半流食。 (2) 鼓励少量多餐,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可进普食。

1 2 操作处置

由于病人手术部位的特殊性, 故给病人处置时一定要做好隐蔽性, 操作给予加床挡板, 用床帘遮挡, 以保护病人隐私。

外阴部手术病人伤口局部愈合较慢, 嘱病人出院后应保持会阴部清洁, 应休息3个月, 禁止盆浴及性生活。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增加腹压的活动 (如咳嗽, 便秘) 逐渐加大活动量, 术后1个月复查恢复情况, 术后3个月每次复查, 经医生检查确定伤口愈合情况方可恢复性生活, 如有异常情况随时就医,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讲解术后术后康复的事例, 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

摘要:外阴阴道手术是指女性外生殖器部位的手术, 在妇科手术中应用比较广泛, 由于其手术区域血管及神经丰富组织松软, 前方有尿道, 后面有肛门的特点, 易导致病人的痛苦, 出血感染等一些护理问题。又由于手术部位涉及女性身体最隐私处, 故病人心理上在自尊受损, 羞怯及害怕影响夫妻生活等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做好病人的术后护理更显得尤为主要。

开胸病人术后护理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 年以来该院收治的150 例糖尿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92 例, 女性58 例;患者年龄在18~78 岁之间, 平均 (中位) 年龄为45 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 例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手术病人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手术类型及对疼痛的承受能力等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与观察项目

对照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糖尿病等常规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上, 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体化的护理管理方案和措施。 具体包括:采取心理护理、宣传麻醉药品提高认知度、纠正患者及家属对麻醉药品认识的误区、体位护理等管理措施, 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然后, 依照1.3 项下的分级标准,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1.3 术后疼痛分级标准

参照文献[5]将疼痛分为5 个级别, 其判定标准分别为:10 度是指患者无疼痛感觉;21 度是指患者有轻度、间歇性的疼痛, 无需用药即可缓解;32 度是指患者出现持续的疼痛感觉而影响到患者休息, 需服用止痛药方能缓解;43 度是指患者出现持续而剧烈的疼痛感觉, 不得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54 度是指患者出现剧烈而持续的疼痛感觉, 并伴有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

两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效果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完成, 两组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忍受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完成。其中疼痛忍受率= (组内0 度例数+1 度例数+2 度例数) /组内观察例数×100%。

2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管理

2.1 建立疼痛控制体系

应建立多元化控制体系加强术后疼痛护理管理, 通过多学科配合, 合理有效镇痛, 将疼痛护理管理作为一项切实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每一位护士认识到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之所在, 不断提高护理专业素质,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康复之需要。

2.2 评估疼痛并逐渐树立新的疼痛护理理念

护士首先要运用护理程序和护患沟通技巧正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 疼痛护理评估是护理管理第一步, 护士不仅可认可认识术后患者存在的疼痛和患者之痛苦, 有助于密切观察疼痛的治疗效果。

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身心患病体验问题。 疼痛已经被列为第五生命体征, 如果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疼痛, 不仅会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 而且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不利于疾病治疗。 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护士必须掌握疼痛的相关知识, 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改变术后疼痛为正常身心反映的错误观念, 多数患者惧怕麻醉药品的成瘾性、依赖性而产生紧张、焦虑的症状, 此时护士应用科学观点及数据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美国相关机构曾跟踪观察12 000 例使用麻醉药物患者, 此组人群中仅4 例患者产生麻醉依赖[6]。因此, 在医生的建议下, 在药品使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 可以对患者使用止痛药品。

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品及用法为: 芬太尼一般用于治疗术后疼痛, 成人用量为0.5~2.0 μg/kg体质量, 每10~15 min, 在2~5 min内缓慢用药25~100 mg;小儿每3 min以上给药0.5~1.0 μg/kg体质量, 每小时不能超过4 μg/kg体质量; 亦适当选用周围作用止痛药治疗术后疼痛, 补充阿片类药物的应用缺陷。 在给药方法上, 术中应用体腔内给药, 即胸腔内阻滞 (IPB) , 对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注入一定量的麻药于胸膜间, 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采用电脑控制微量泵, 以保证持续的镇痛效果, 病人自控止痛法 (PCA) 也同时应用。药物应采取平衡给药的方法, 尽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产生, 增强治疗效果[7,8]。

由此可见, 只要手术麻醉药物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完全可以解除患者的疼痛状态。 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麻醉药物合理应用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2.3 术后疼痛护理

临床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和处理术后疼痛患者外, 还可采用其他的辅助护理方法, 经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辅助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 临床上常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看电视、听音乐、读书等方法分散注意力, 同时帮助患者学习深呼吸的基本技能, 放慢患者的呼吸节奏, 松弛患者的腹部肌肉, 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能够显著控制患者术后的疼痛状态。

根据总结自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患者的疾病及手术方式不同, 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休息体位, 定期不定期为帮助患者进行按摩, 通过物理方法增加手术创口的血液供应, 加速血液循环, 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2.4 心理护理管理

临床观察表明, 情绪等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临床上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具体做法: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避免噪音对患者的干扰, 同时调节病房为适宜的微小气候, 使患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安心治疗。 介绍成功手术病例, 加强同病种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关心和体贴患者, 尊重病人的人格, 相信病人的自我感受,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有助于病人减轻疼痛, 同时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 要做好术前病人健康教育工作, 让病人了解应对术后疼痛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充分动员医务人员和家属、家庭资源, 达到消除恐惧、焦虑和无助感的目的。 这不仅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进行康复活动, 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与患者建立朋友式的护患关系, 使之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情绪, 消除消极心理因素, 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促进病人病情的早日恢复。

3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采取积极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措施后, 在各等级疼痛程度的患者分布和疼痛忍受率情况, 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忍受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疼痛忍受率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越来越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 由于人们将疼痛作为疾病不是作为临床症状是来看待。 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问题, 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情绪及预后, 是临床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 因此, 作为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患病体验和护理评估结果, 制定个体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方案, 加强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管理。

该研究表明, 对照组75 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经过疼痛护理管理后, 疼痛分级为0 度、1 度、2 度、3 度和4 度的患者数量分别为0、10、14、46 和5 例, 疼痛忍受率为32.00%;研究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经过疼痛护理管理后, 疼痛分级为0 度、1 度、2 度、3 度和4 度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21、24、7 和0 例, 疼痛忍受率为90.67%。 假设检验表明, 两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忍受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疼痛忍受率高于对照组。 同时, 通过出院时的调查表明, 术后疼痛护理管理为研究组患者普遍接受和认可。

综上所述, 术后有效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较好, 安全可靠, 反复率较低,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以来该院收治的15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和外科常规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管理, 以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患者0度、1度、2度、3度和4度疼痛的患者数量分别为0、10、14、46和5例, 疼痛忍受率为32.00%;研究组患者0度、1度、2度、3度和4度疼痛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21、24、7和0例, 疼痛忍受率为90.67%。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忍受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疼痛忍受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有效术后疼痛的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疼痛症状, 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提高疼痛护理管理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 赵慧霞, 赵顺芝.浅议外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12) :2117-2119.

[2] 徐迎春, 万学英, 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5) :329-332.

[3] 李雅倩.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大家健康, 2014 (3) :317-318.

[4] 李立成, 刘瑛.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 12 (1) :57-60.

[5] 蔡芙蓉.疼痛教育对手术后患者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0) :4748-4749.

[6] 廖春燕, 谭李军, 尹秀芬, 等.疼痛健康教育与评估记录的临床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10, 8 (19) :19-21.

[7] 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08, 16 (2) :107-108.

开胸病人术后护理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行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护理配合。方法2007年1月——20l2年12月在我院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21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医护人员良好配合实施手术。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中无输血,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时间平均109.1±10.4min;术后胸腔引留管留置平均6.0±1.1d;术后住院时间10.7±6.3d。术后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9.5%),其中肺持续漏气>7d1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患者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残气量(RV)、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MWT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例(85.7%),随访时间6个月-2年,复查血气分析、6MWT和肺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实施肺减容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肺减容术;电视胸腔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手术护理配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COPD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COPE)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该病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对于重度或终末期的肺气肿,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作为外科干预的肺减容术(1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为主要治疗方法[1]。LVRS是通过手术方法切除过度充气、无功能的肺组织,减少胸腔容量,恢复胸廓解剖形状,改善肺通气、换气生理功能,缓解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我院近五年来开展LVRS治疗COPD所致重度肺气肿,在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l2年12月在我院就治的COPD所致重度肺气肿患者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40-76岁,平均(63.8±6.6)岁。16例有长期吸烟史,病程2-40年,平均(14.1±7.8)年;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12例患者需要间断吸氧,1例患者需要持续吸氧;呼吸困难指数分级(MRC修订)为Ⅲ级者10例,Ⅳ级者11例;1例合并气胸,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胸腔引流管持续漏气。查体均有桶状胸,双肺呼吸音降低;胸部X线平片检查显示肋间隙增宽,肺纹理稀疏,膈肌低平;胸部螺旋CT扫描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ECT)显示肺有局限性无肺纹理的靶区(绝大部分患者存在直径大小不等的肺大疱);心电图提示心肌肥大的患者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有无肺心病。术前常规行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6MWT)和肺功能检查。合并陈旧性肺结核6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哮喘2例,心律失常l例,肺心病1例;口服激素患者1例。

2结果

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输血,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时间80-137min,平均109.1±10.4min;术后胸腔引留管留置时间3-32d,平均6.0±1.1d;术后住院时间7-24d,平均10.7±6.3d。术后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9.5%),其中肺持续漏气>7d1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呼吸困难指数分级为0级3例,I级11例,Ⅱ级7例;患者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残气量(RV)、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MWT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例(85.7%),随访时间6个月-2年,复查血气分析、6MWT和肺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护理配合

3.1术前访视手术前一天访视患者,认真阅读病历及相关资料,了解患者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诊断、拟做手术方式、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术中护理计划[2]。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缺乏手术相关专业知识,由于手术创伤、术后疼痛、恢复时间等问题均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士给予患者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鼓励,为患者解惑,使患者信任医生和护士,能更好地配合手术。同时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列举该手术与传统开胸术的不同之处和成功病例,说明胸腔镜术的优点,若同病房有治愈的患者可现身说法,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同时指导患者在术前和术后正确配合治疗和护理,坚定手术治疗信心,使其在良好心态下接受治疗。

3.2物品准备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常规准备应急药品和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开口器、喉镜、吸引器、心电监护、氧气、麻醉机以及强心升压降压药品,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摄像系统、显示系统及手术器械,必须仔细检查,保证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检查器械灭菌消毒情况;检查手术医生特殊要求的器械设备是否到位。

3.3术中配合

3.3.1巡回护士配合①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常规查对后接人手术间,同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进行安全核查,进行风险评估,建立两条上肢静脉通路,一条麻醉给药,一条术中输液或输血,防止短期内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加重健侧肺的循环负担。备好吸引器,协助麻醉师诱导并进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术,全麻后留置导尿。②体位护理:手术医生协助巡回护士摆放体位,手术体位采用健侧90。卧位,头部垫枕,防止耳部受压,健侧胸下方第4、5肋处垫软枕,使胸廓能自然伸展,加大肋间隙,便于操作,减少对肋问神经的挤压,通常将手术床摆成折刀位30。,并根据手木需要,将手术床与病人适当前倾,有利于后胸部病变的显露和处理;同样,适当的后倾有利于前胸部病变的显露和处理。健侧上肢外展90。置于托手板上,健侧下肢膝关节弯曲45。-60。,患侧下肢伸直,双下肢之间置软枕,用约束带固定。③合理安置仪器:用一次性无菌保护套连接好胸腔镜摄像系统和冷光源的光纤,调好光纤的亮度、对比度,做好对白,并妥善固定,保证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开启并管理录像系统,及时采集图像,做好资料保存。电刀负极板紧贴患者肌肉丰满处,患者身体各部位避免接触手术床等金属物体,以防灼伤,必要时用布隔开。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确保仪器无故障。④密切病情观察:术中应做好巡视,密切观察手术进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输液情况,主动、及时地配合手术进行,根据手术情况调节冷光源及显示器,并帮助手术医生录入手术过程,根据医生要求及时采集照片,注意观察显示器,以了解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物品,做好各种手术护理记录及各种登记工作,并做好中转开胸手术的准备[3-5]。

3.3.2器械护士配合提前30min洗手上台准备,将器械各个关节、螺丝拧紧。常规铺好手术单后和巡回护士用无菌保护套连接好摄像系统和超声刀系统及高频电刀、吸引器等,然后配合巡回护士整理仪器导线使其不打结并连接固定,以免脱落于无菌台面以下造成污染,调节摄像头清晰度备用。术前用70-80℃的水加温胸腔镜头,以免镜头因胸腔与镜头温差而起雾,同时间断用碘伏纱布擦拭镜头以保持清晰度。医生根据病变部位做三个小切口,胸腔镜探查病变,分离粘连,依次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泡组织。器械护士要集中精力观察显示器屏幕,了解手术进程,熟悉手术步骤,提前准备好术者所需器械。充分了解各种器械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安装腔内切割吻合器钉仓时注意对准齿槽,用力一推即可。术中若发现镜头雾化或有血渍,可用碘伏棉球擦拭镜头以保持清晰度,使手术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前备好37℃左右的温生理盐水做胸腔冲洗,并再次检查有无出血、漏气等,常规在胸腔镜进镜口放置胸腔引流管,与巡回护士清点物品,配合医生缝合伤口。保管好标本,手术结束后及时交给医生送病理科;胸腔镜器械术后清洗时要将器械的关节处拆开,用多酶洗液浸泡2-3min,然后用超声腔镜清洗机震荡干净,最后用电脑腔镜吹干机吹干上油,采用高压消毒或环氧乙烷熏蒸[6]。

3.4术后对患者的特殊护理肺减容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辅以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和气管,以利于痰的排出,同时指导患者锻炼呼吸功能,对胸腔闭式引流进行良好护理,手术后定期观察胸腔引流管引流出的液体量和性质,每半小时挤捏引流管,若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4讨论

实施肺减容术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术前呼吸功能较差,组织缺氧,全身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现各种意外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电视胸腔镜主要的优点在于其微创性,同时术后疼痛轻,无明显并发症产生,患者康复快。电视胸腔镜和传统手术的相同之处在于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以减少患者心理压力,以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其相对传统的手术来说有许多优点,但是仍应预防和减少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是确保胸腔镜手术的关键,护士在手术中,要不断积累自己的临床经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手术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以发挥胸腔镜手术的优势,确保患者安全。因此针对本手术的特点,术前应完善心理护理和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准确熟练配合手术,做好术中并发症的监护和预防,加强与手术者的沟通,及时掌握手术进程及术者的手术思路,保证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及无菌操作。所以高质量的配合护理可使患者获得最佳手术治疗效果,增加了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张静华,樊榕榕,贺静,等.1例同期双侧肺气肿肺减容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16-617.

[2]辛洪玉.胸腔镜下治疗气胸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4):528.

[3]何妙珍.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的手术配合[J].实用医学杂志,201l,27(5):892-894.

[4]干春梅,卡十芳,杨丹,等.胸腔镜辅助胸骨抬举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738-739.

[5]古燕晖.电视胸腔镜下早期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29-30.

[6]徐灿,陆巍,钱华,等.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96-1797.

开胸病人术后护理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入住我科行开胸手术患者96例, 将其随机分成2组, 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8例) 。其中男性51例, 女性45例;年龄32~81岁, 平均年龄59岁;肺癌31例, 食管癌61例, 其它4例;术前准备为3~5d, 平均为4.3d。2组患者性别, 年龄, 术前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测定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入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一次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测定, 发现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最大通气量平均数分别为96%和72.5L, 对比无明显差异。 (1) 对照组患者术前只采用传统的手术前常规准备[2]; (2) 实验组患者术前除了采用传统的手术前常规准备外, 加予高流量面罩吸氧; (3) 操作方法:吸氧用物准备及操作规程见[3~4]: (1) 吸氧次数和时间:从患者入院开始至手术前1d, 每天吸氧2次, 每次30min。 (2) 环境:室内空气流通好, 室温控制在26~28℃, 地面整洁干净。吸氧区域安全, 避免不良刺激。 (3) 舒适的体位:协助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 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也可根据患者习惯取平卧或侧卧位。 (4) 吸氧健康指导:协助患者清洁口鼻腔及面部后, 嘱其深呼吸, 可以在训练呼吸操的同时进行。向患者说明用氧安全注意事项, 取得其配合。 (5) 吸氧浓度和方式:确保氧气充足, 吸氧浓度为48%, 吸入方式为面罩吸入。面罩大小以罩住患者口鼻为宜, 面罩系带选用橡皮筋, 松紧以患者舒适为佳, 可以随时调整。 (6) 心理指导:注入人文关怀, 操作者对待患者应亲切热情,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满足其生活需求, 以获得患者的好感及信任, 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及顾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根据患者喜好, 一边收看电视节目或听音乐一边吸氧。 (4) 详细记录2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 准确统计2组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例数。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高流量吸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及肺功能情况比较 (表1)

从表1可见, 给予高流量吸氧, 提高了血氧饱和度和增加了最大通气量, 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2.2 2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2)

从表2可见, 实验组通过开胸手术前予高流量面罩吸氧,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3 讨论

开胸手术与其他一般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创伤大, 对心肺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高, 患者心理与身体应激大, 术前准备要求高的特点。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分析, 2组均为胸部肿瘤择期手术患者, 年龄相对较大, 发病时间较长, 甚至个别无法进食, 身体状况差。心肺功能俱受影响, 不少患者还存在胸痛, 自主抑制呼吸, 减少肺循环血氧量, 不同程度地减弱肺功能。相当一部分无法接受疾病的事实, 患者身心疲惫, 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其次, 开胸术受麻醉插管麻醉时间长和手术创伤影响, 致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大多数患者咳痰无力, 痰液易于潴留, 尤其是合并小气管道病变阻塞, 造成通气的功能障碍, 如痰液不能及时排出易引起肺部并发症, 轻者影响呼吸, 增加痛苦, 重者呼吸衰竭, 心功能衰竭, 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充分的术前准备, 对改善肺功能非常重要, 从而有效地提高术后的耐受力。实践证明:予高流量面罩吸氧, 提高患者血饱和度增加最大通气量, 术后肺功能相对保持在较好水平, 保正肺泡活力和维持有效呼吸, 增强咳嗽及排痰能力, 能明显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总之, 开胸手术患者受气管插管的刺激及麻醉药的影响, 呼吸道分泌物多, 咳痰无力, 发生肺不张、肺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机率特别大。通过术前予高流量面罩吸氧, 改善肺功能, 明显提高了手术的耐受力, 增强术后咳嗽、排痰能力, 大大降低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进患者的康复。

摘要:目的 观察高流量吸氧对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胸外科术前常规准备, 实验组除常规准备外, 手术前1~5d予高流量吸氧, 每天2次, 每次30min。比较2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实验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开胸术前予高流量吸氧能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术前高流量吸氧,开胸手术,呼吸系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冼雪梅.呼吸操对开胸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7, 13:924.

[2] 米振生, 江乙.成人护理 (上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53~56.

[3]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38~239.

开胸病人术后护理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胃肠道息肉术后饮食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内镜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共有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对照组患者相同护理措施的同时,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0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肠息肉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给予科学合理地饮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患者的普遍认可,在临床中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内镜;胃肠道息肉;饮食护理;干预

目前,消化内镜技术日益成熟,并开始普遍应用于胃肠息肉的治疗中,在胃肠息肉内镜治疗术中,采用该方法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非常大,比如感染、胃肠道出血等,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证[1]。现对内镜治疗胃肠道息肉术后饮食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内镜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共有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60例和40例,最低年龄29岁,最高年龄71岁,平均年龄(49.11±2.47)岁;观察组患者实施对照组患者相同护理措施的同时,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67例和33例,最低年龄28岁,最高年龄与对照组相同,平均年龄(50.07±1.3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用作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完成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予以监测,置于复苏室观察半小时后方可回到体检中心,叮嘱患者6h内避免下床活动,7d内保持情绪稳定,进行适量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两个月内不得进行体力劳动[2];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认真观察,并展开精细护理,尽可能的避免穿孔、出血等情况的发生,如有异常(腹痛、血便、呕血等)需再次行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并第一时间通知医生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实施对照组患者相同护理措施的同时,为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即:1)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及家属,在术后第1d需进细腻的流食,温度需适中,比如米汤、青菜汤等,增加进餐频次,减少每餐进食量,对患者进食后的反映予以认真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需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术后2-3d,改为粥、米糊、蔬菜汁等半流质食物,可进食少量鸡蛋羹,满足伤口愈合所需营养。术后4d,可进食面条、鸡蛋羹、玉米羹、鱼汤、菜叶粥、肉末粥等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高,且粗硬纤维含量低的软烂食物,可饮用适量水果汁;术后1周,饮食方面与常人无异,但仍需清淡饮食;叮嘱患者禁食红薯或者牛奶,此类食物会导致患者出現腹胀[3]。2)实施中医辨证施护食疗方:根据中医学中的辨证施治理念,需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及体质展开有针对性的食疗干预,对于气血虚弱、体质较差的患者多用山药、大枣、莲子等熬汤,起到益气补血的功效,从而加快身体恢复;对于舌苔较厚且腻、体内湿气较重的患者,可用陈皮、茯苓煮水饮用,起到除湿化痰、健脾养胃的功效,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修复胃肠功能[4]。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疼痛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胃肠胀气发生率、穿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率(%),实施x2检验。当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并发生发生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00%),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胃肠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是因胃肠粘膜隆起引发的疾病,并非罕见消化系统疾病。胃肠息肉必须在其体积较小时予以切除,否则会导致胃肠道出血,还有可能引发癌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不利影响。胃肠息肉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极大,不利于日常饮食和排便,所以,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时,可观察其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可正常饮食时间[5]。此次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胃肠胀气发生率、穿孔发生率)更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总之,胃肠息肉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给予科学合理地饮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患者的普遍认可,在临床中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旭燕.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胃肠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创口愈合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21(10):727-728.

[2]李传群,刘永寿.无痛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2688-2690.

[3]刘兴琼.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J].四川医学,2011,32(11):1845-1846.

[4]王萍.胃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92-93.

[5]陶桂.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6,20(5):41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眉山 620010

上一篇:ACE抑制剂医学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构建统计信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