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行政评价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4

企业绩效行政评价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 绩效评价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它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制定的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正因如此,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如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就会造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下降, 最终给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 本文将指出全面的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2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在企业中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 不仅可以使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具有更加强大的控制力, 而且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 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需要看到的是,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时仍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 将会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的妨碍,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1 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其进行预算的依据是上一年度的历史成本。而众所周知的是, 历史成本并不等于现实成本, 往往会随着各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而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编制预算时以当前的成本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无疑更加准确和科学。然而需要看到的是, 当前大多数企业所编制的预算对于当前的成本并没有有效的反映。事实上, 虽然这种传统的预算编制和绩效考核方法更加简单、快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 将预算考核的指标建立在过去的结果上, 其科学性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缺乏科学性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不仅会造成由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而且也容易出现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给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 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对自身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法进行升级与改造, 进而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缺乏健全的绩效奖惩机制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 由于在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确定时过于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 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而其绩效奖惩机制都是以实现企业的短期目标为目的, 其健全性和科学性无法保障。在我国很多企业自己制定的绩效考评指标中, 有超过半数的指标都是在考核员工节省成本、扩大收入的能力。在这些企业中, 谁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高的收入, 谁就是绩效最佳。此外, 一般情况下, 对于成本进行的预算编制周期和会计进行核算的周期是同步的, 最长的周期也就是一年。如果对于成本预算的考核太过频繁, 相关员工就会为了达到短期的绩效指标而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例如, 一些负责采购的员工处于减少采购成本的目的, 就有可能将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当作合格品采购企业中。这种行为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成本减少, 然而这些采购来的劣质原料却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短时间内, 这种不利影响并不会十分明显。然而从长远上看, 企业所要付出的代价会远远大于降低原材料质量所节省的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这种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奖惩机制最终只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3 预算考核目标不够灵活

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 总会发生一些对其产生影响的突发事件。例如, 对于绝大多数餐饮企业来说, 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会使企业经营活动受到严重伤害。而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说, 国际油价的上升和下降都会使其收入发生重要的变化。而无论这些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是好是坏, 之前制定好的预算与绩效考核指标都已经无法继续使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预算上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还十分迟缓。一方面,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流程, 任何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其他环节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 导致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影响绩效考核的指标。另一方面, 预算指标的制定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因而想要做出调整和变化就必须花费更长的时间。此外, 突发事件之所以叫作突发事件, 就是因为其突然性。在突然的情况下, 企业往往难以及时进行有效的应对, 而当应对措施出台之后, 往往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2.4 预算目标与考核目标不一致

对于企业来说, 绩效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 其所制定的预算目标具有很高的合理性, 而且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然而其绩效考核的目标与预算的目标往往无法达成一致。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企业对预算进行编制时已经确立了预算目标, 而在对员工执行预算的绩效进行评价时使用的却是另外的一套标准。具体来说, 在预算标准与考核标准之间, 无论是收入与成本的最优比, 还是经济附加值、部门收入平衡等指标, 二者的标准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别。一旦员工认为预算与考核的标准不一致, 就会对奖惩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进而失去在企业中工作的积极性, 导致企业的工作效率下降, 甚至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对现有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升级和完善。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3 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对策

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 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对企业充分发挥预算的作用, 促进经营活动的有序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 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不但能够对企业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且对企业实现自身的长期战略目标产中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 企业在刚刚开始全面预算管理时, 在对预算管理实施绩效评价的时候就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 必须加强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其次, 应该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的奖惩机制;再次, 必须对绩效考核的基础工作进行不断完善;最后, 利用平衡计分法进行绩效考核工作。下面, 笔者将对这几点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3.1 加强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想要实现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化, 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进行管理的部门, 并且给予其以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标准。例如:如果企业的长期战略是在合理范围内尽量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就需要将大多数的绩效评价标准放在核算经营管理成本方面。而为保障绩效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可靠, 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就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首先, 考核标准必须具体。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每一项具体内容都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考评指标。在这一点上, 做到最优秀的企业可以将考核指标涉及每一个生产步骤和每一名员工;其次, 考核评价指标必须现实。也就是说在企业能够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的前提下, 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必须能够顺利完成。在企业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时, 不仅要避免目标定得过高, 也要避免目标定得过低。最后, 所有的绩效考核指标都必须是可计量的。换句话说, 企业预算管理的每一项绩效考评指标都必须能够被准确计量, 最好可以直接使用数字进行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 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2 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

在一些企业中, 只存在对于预算进行管理的制度, 而并没有建立针对预算管理工作本身进行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 预算管理制度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难以长久地维持下去。这种问题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尤其严重。对于企业来说, 想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把预算的管理机制与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进行有机融合, 才能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在保障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正是因为如此, 企业就必须建立并完善能够匹配企业现行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机制的奖惩机制, 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进而使企业更加容易地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3.3 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基础工作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 绩效考核中的计量工作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基础工作严重落后于形势的变化。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 就会使我国企业的绩效考评效果收到严重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国各个企业的管理者对绩效考核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足够的重视。企业想要完善绩效考核的基础工作, 首先就要在企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 无论是实物流转还是人力资源流转都进行精确的计量, 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只有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计量真实可靠, 企业才能保障绩效考核的真实性与公正性, 使绩效考核的信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如此, 企业才能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 并使自身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此外, 在企业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这些突发事件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机遇, 也包括层出不穷的风险。为了应对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 企业还应该建立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从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 对自身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进行合理的调整, 从而帮助企业规避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4 利用平衡计分法进行绩效管理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的内容, 在建设企业针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时, 企业可以采用一套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平衡计分法。所谓的平衡计分法, 不仅包含财务与运营两个方面, 也包含客户与企业自身, 换句话说, 这种评价方法是将企业的预算目标与绩效评价目标进行有机融合, 并将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用这四项指标进行量化, 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顺利地在自身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进而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虽然引入了平衡计分卡, 但其评价重点过度地倾向于财务方面, 而忽视了其他几个重要的方面。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 成长与发展尤其容易被企业的管理者忽视。从根本上说, 这是与平衡计分法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使就必须对财务方面的比重适当降低, 并加强其他方面的比重, 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平衡计分法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 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工作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逐一详细介绍了解决措施, 如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建立健全考核的奖惩机制等, 希望能够为广大的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长期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 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 不仅能够使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还可以减少企业经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企业在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绩效评价时还存在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 并指出解决的策略, 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董伟.浅谈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J].会计师, 2017 (14) .

[2] 金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 (5) .

企业绩效行政评价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一) 传统绩效考核评价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比较传统的绩效考核与评价相关体系的导向主要是财务能力的指标, 操作中主要是通过逐步分析各层次目标的具体量化值的方式, 从而实现了相关的绩效评价。目前, 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应绩效评价普遍是通过预算而合理地进行, 实际工作中一般会采用财务比率分析法、杜邦财务体系分析法等, 我们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绩效考核评价时依然有采用以上方法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其偿债和盈利能力, 以及实际相应的经济情况。

(二)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 我国现有行政事业单位都在大步的改革中, 这就要求相应的企业必须将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变, 管理形式不能坚持以往的粗放型模式, 而应该顺应时代转变为集约型管理的模式, 但是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 就必然不能够忽视管理会计的重要地位。

二、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的现状

根据相关的报道并且结合我省的实际工作情况, 目前管理会计的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当中, 特别是在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面, 更能够显现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开展管理会计的工作过程中, 更加不能忽视的就是政府的参与, 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规范的管理, 离不开政府对经济增长水平进行的相应考核, 并且针对该类方法给出明确的规定, 有助于管理会计理念在绩效管理中更好地运用。政府参与主要就是针对管理会计理念的运用提出了更有优势的政策,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的时候, 并不能将管理会计的所有政策加以完全的运用, 仍然存在停留表面的现实问题, 并不能够紧密地与实际形成联系, 最终的现实情况就是理论脱离了实际。

三、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关机的相关操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理论和实际联系性不够紧密、传统的会计观念并不能摒弃, 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关部门没有给予管理会计足够的重视并且存在个人与团队业务能力偏低的现实情况、管理会计绩效考评体系没有得到完善而且不能灵活的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缺乏相关的研发与改进措施。

四、加强对策

(一) 理论结合实践

当前我省实施管理会计的范围和时间与相对比较发达的省市处于落后的地位, 所以在理论和现实应用方面的创新发展趋势并不乐观, 相关的研究水平处于低下, 很难做到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我国省份众多, 不同省份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环境都不相同, 所以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切忌全完参照发达地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必须参考本地的实际现状而构建具有特色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 并且有效的运行于绩效考核当中。

(二) 转变传统理念

从全国的发展形势并且结合我省的发展情况分析, 管理会计在我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功效, 主要是因为相关的管理阶层没有给予管理会计充分的重视。所以, 我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如果要通过管理会计更好地实行相关的管理服务, 必须提升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 并且应该从根本观念上加以转变, 便于深化管理并且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 加强理论和实践培训

无论开展何种工作, 都要善于用人, 所以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而提高单位相关管理及专业财务人员的管理与专业知识。否则会导致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加以正确的融合, 所以应用起来也不会收获良好的效果, 导致管理会计在绩效管理工作中不能发挥出有效的功能。

(四) 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中, 绩效评价应该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重要内容, 这样才能实现完整的体系建设。实际工作中对于多角度的综合变量加以构建, 既可以满足客户需要, 还能够从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实践入手。相关的效益中变化量和平衡计分卡必须保证有效的紧密联系, 使不同变量之间呈现有效互补的状态, 保证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地开展。

(五) 重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

我们推广的管理会计相关的算法与统计与以往的财务会计的算法相比要复杂很多, 所以在对管理会计进行实际的推广过程中, 必须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成果, 综合数字自动化技术的配合, 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还可以有效地缩短相关步骤, 使会计管理的操作过程更加的精简, 不仅仅能够减少工作时间还能够相应的减轻工作压力, 更好地支持管理会计今后的运作与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飞快, 尤其是最近几年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方式方面也随之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管理会计的理念已经逐步地延伸到行政事业单位中, 但是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绩效管理方面仍然是存在比较大的上升空间。随着我国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大改革的同时自然就推动了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这样就更加凸显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而且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管理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展开叙述, 并且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单位绩效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企业绩效行政评价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其具体实施情况之间相脱节

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来看, 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 管理会计在我国已经相对较为完善和系统化, 尤其是管理会计与信息产业科技、数字统计学以及当代管理学之间的相互借鉴、吸收与融合, 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管理会计能力的增强与成效的提高, 使我国的管理会计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在研究范畴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同样地,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也具备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一切特点与优势, 但不可否认的是,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却存在着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其具体实施情况之间相脱节的问题, 已经较为明显地阻碍了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其具体实施情况之间相脱节的情况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和实施的管理会计理论过于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意义, 无法对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做出具体、实际而科学的指导, 这就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实践层面的意义, 使得管理会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纸上谈兵。除此之外,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理论和其具体实施情况之间相脱节还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并未能够从深层次彻底理解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方式、不能够抓住管理会计理论的精髓, 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仅仅是从字面来进行解读, 难以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混乱、问题烦琐、工作量巨大等问题, 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满意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 管理会计理念陈旧, 工作模式僵化

意识决定行动, 人们的行为模式与工作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就目前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发展而言, 其管理会计的理念呈现出明显的陈旧倾向,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在陈旧管理会计理念的指导之下难以适应和有效应对当前的工作环境变化, 阻碍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从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工作模式来看, 其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续以往的老套路, 没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导致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效率低下。应当明确,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的应用与发展时间还相对较短, 目前尚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与问题, 因此, 当前黑龙江省更应当全力调整陈旧老化的管理会计理念、改革传统工作模式, 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三) 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具体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归根结底要依靠于其管理工作人员, 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将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就目前来说,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着相对较为明显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构成了威胁, 因此, 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之所以存在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不注重对管理会计人才和绩效评价人才培养与引进有关, 在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严格的规定和明确的评价指标, 使得人才质量和层次难以得到严格把关, 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足。

(四)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对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质量的高低与发展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方式。就目前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与绩效评价工作而言,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较为明显地存在着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与管理者给予管理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被摆在了获取政绩的任务之后。由于重视程度不足,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支持, 相关的工作设备难以得到更新, 工作人员的晋升与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 不利于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提高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工作与绩效评价工作的落实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

二、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的对策

(一) 深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增强其与具体实施环节的衔接性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存在的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其具体实施情况之间相脱节的问题, 必须明确意识到深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增强其与具体实施环节的衔接性的重要意义, 在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理论研究力度、提高理论研究成效, 使之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要想实现深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增强其与具体实施环节的衔接性的目标,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 紧密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 规避直接套用其他地区发展经验问题的出现。应当明确,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相比于我国发达省份来说还存在的一定的差距, 无论是在理论研发水平, 还是在成果产出上都任重而道远, 在此背景之下,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却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地套用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做法, 一旦此问题出现,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黑龙江省自身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的混乱与无序。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分析本省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之上, 在实际考察的情况下做出最有利于本省发展的决策。

其次, 提高对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关注力度, 全力提升二者之间的衔接性。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所涉及的部门相对较多, 因此, 其实践环节数量也相对较多,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环节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量巨大、任务复杂烦琐, 稍有不慎便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因此, 当前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给予足够的重视, 全力提升二者之间的衔接性, 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能够合理、有序进行, 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理论研究的应有功能。

(二) 与时俱进, 创新管理会计理念, 优化工作模式

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存在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理念陈旧, 工作模式僵化问题, 必须明确意识到其对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质量提高的重大阻碍, 因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 创新管理会计理念, 优化工作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与时俱进创新管理会计理念。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理念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深入分析和总结自身发展问题及经验的基础之上, 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和国外优秀发展理念, 充分吸收、内化, 使其有力促进黑龙江省自身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其次,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工作模式。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模式是全体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遵循的标准和范式, 因此, 其质量与效度的高低会在最大程度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 黑龙江省应当立足于现有工作模式, 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针对新时代所提出的新发展要求对当前僵化的工作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 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助力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与绩效评价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三) 着力提升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与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着相对较为明显的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与新矛盾的问题, 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着力提升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 引进优秀管理会计人才。应当明确, 优秀管理会计人才无论是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是在专业领域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对此种情况做出改善与调整。具体来说,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不断提升管理会计人才的待遇与福利, 为其创造良好的晋升与发展空间, 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者加入到自身管理工作之中。其次,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应当意识到,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部门较多, 具有工作任务量大、烦琐复杂的特点, 因此, 不能够仅仅依靠引进和聘用优秀财务管理人才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解决, 还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原有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使原有财务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管理会计理论水平, 并进一步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四)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提高对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和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与效率之所以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 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管理者在思想上与态度上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因此, 当前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着力提升其管理者与决策者对管理会计工作和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将忽视管理会计工作和绩效评价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与概括, 使其在意识领域转变一味追求政绩而忽略管理会计工作和绩效评价工作的思想。

三、结语

本文以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为切入点, 深入分析当前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例如, 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其具体实施情况之间相脱节、管理会计理念陈旧, 工作模式僵化等,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深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增强其与具体实施环节的衔接性、与时俱进创新管理会计理念, 优化工作模式等解决措施, 希望对促进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现阶段,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行政事业单位传统意义上的运行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 难以有效应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对于行政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进行深入探讨, 找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俊贵.关于在事业单位推进管理会计的思考与建议[J].财政监督, 2016 (1) .

[2] 王春科.管理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结合[J].中外企业家, 2016 (18) .

企业绩效行政评价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中小企业成为了新的拉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绩效评价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有效的绩效评价对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关键作用。而中小企业如何针对自身的现状选择绩效评价的方法、如何进行绩效评价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将成本管理方法与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创新性地提出了普遍适用于制造业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可行性高,能够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制定出符合實际的绩效考评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 成本管理 绩效评价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中小企业现存基数大、经济存量大,具有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新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发展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随着我国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总体消费市场趋于饱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设备、技术的落后,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这些都会对中小企业的生存造成压力。以上两点都要求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健康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评价管理自身经营业绩和内部管理水平,对指导企业运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

中小企业由于在管理上具有层级少、灵活性好、应变能力强的特点,生产经营规模不大,职工人数有限,资产与销售额都比较小,因此,企业管理模式和战略决策的制定可以相对灵活。但从目前国内普遍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和简单,经营权和所有权很集中,决策制定仅由少数几人来进行,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虽然具有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好处,也有利于管理者和成员的沟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但同时也有可能存在决策制定的不科学和不合理现象。

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中由于受成本费用的限制,普遍存在评价标准不科学、范围过窄、评价结果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等问题。很多中小企业盲目使用经济增加值(EVA)等评价方法,不但造成成本费用负担过重,而且也没有反映出企业真实有效的绩效水平。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经营目标的设置较为短期化,只注重近期的盈利而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评价指标设置及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和不合理,难以对企业的绩效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导致企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困境

为了应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小企业要把握机遇,积极提升竞争力和自身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绩效评价是管理企业经营运行、促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途径。从传统的企业产值和利润评价到现如今的平衡计分卡、EVA等多种绩效评价体系的出现和交叉运用,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中小企业管理由于自身的特点,不少企业必要的绩效评价指标或体系缺失,导致企业不能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没有提供给管理者必须的信息,从而失去了竞争优势而难以为继;有的管理者盲目使用国有企业、大型合资企业等“先进全面”的评价体系和过高的行业标杆,造成自身成本费用偏移,影响了企业营业现金流量的有效利用,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极大负担。

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在确定自身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积极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很多企业引入成本管理的方法来对内部运行成本进行控制,创造成本优势扩大利润,形成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企业经营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成本费用开支的不合理之处,同时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来对自身资源配置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保持竞争优势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基于成本管理下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把成本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核心,与绩效评价相融合,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和调整的新型体系,从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三、成本管理下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成本管理思想优化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的思路

中小企业实行成本管理对实行成本战略和提升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多数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将企业长期战略与成本管理理念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进而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将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对中小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尤为重要和有利。换句话说,就是对中小企业战略规划的精细表述,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一步步达成战略目标。企业根据自身竞争战略和经济环境对企业有限资源进行调配,并根据成本规划和计算信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降低成本或成本改善的目的。

成本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小企业成本战略绩效管理的基础,是开展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成本管理包括了对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在改进成本控制活动的基础上激励和约束员工,使成本战略达到一个从上到下的统一。通过成本管理的过程和业绩评价将员工考核指标化,使绩效考核有了相应的依据。成本控制通过成本规划和计算,估计了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配合绩效奖惩措施,可以对今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进行监控和调整。这样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下进行的成本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稳固战略目标,以成本管理的手段改进生产经营的过程,并且还为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便利,把战略目标和绩效考评联系起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各项成本,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成本管理理念对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的特殊意义

首先,应用成本管理来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从成本费用的角度来看对中小企业具有现实意义。即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体系建设预算成本以及管理费用,只要加强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融合就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各个阶段纳入绩效评价的体系进行反馈调整,从而提供成本变动信息、优化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水平,达到提升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其次,基于成本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对中小企业而言有切实可行性。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限制和成本预算的紧缺,运用复杂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可能会由于繁重的成本费用负担与有限的管理能力和人员的限制,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不实信息,影响成本控制的过程,影响企业发展。

再次,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正确有效地执行符合自身的成本战略。将成本管理融合进绩效评价体系,可使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四个环节,牢牢把握自身发展的途径,保持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成本是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企业管理的本质是降低成本水平,更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更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手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每个阶段的企业经营活动加以控制和监督,保证了企业资源利用的销量,也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评价的指标,可以用来激励员工和考核企业各级管理者。成本管理是绩效评价的基础,绩效评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反馈和调控,在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中有效融合两种思想,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切实可行性并且符合企业战略。

四、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整合

(一)成本管理环节与考评制度相协同

成本管理利用企业内外部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来控制和降低成本水平,这就要求必须有完善的配套制度作为保证。而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环节的绩效考评要么没有被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要么就直接用以往的财务数据作为参考,忽视了对成本控制各个环节以及经营状况、未来发展的分析考量,导致绩效考评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偏离。

因此,第一步应建立完整、合理的成本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把成本管理过程中包括的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等环节纳入成本绩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不能仅局限于生产中各种物料和人力的耗费,而应扩展到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设备运行、产品生产等各个领域。

成本规划是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行业竞争做出的,而且要渗透到成本管理的环节当中。因而成本规划不仅要由专门成本管理人员参与制定,更需要将成本规划作为日常工作考评制度,全员参与,制定更加合理、符合实际的成本规划。

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主要是确定盈亏及资本资产,计算财务成本和各项费用状况,将其作为财务方面业绩评价的依据。内部信息使用者利用生产经营中的各项成本信息,通过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分析,评价成本控制工作的成效,并以此来衡量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

成本管理的业绩评价应制度化,并贯穿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应囊括从管理人员到生产经营人员的全体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并把成本控制工作作为人员绩效考评的重要项目。

(二)成本管理考评体系与企业战略的协同

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成本管理这一工具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组织协调,但只是围绕局部成本降低,而轻视全局的价值管理。中小企业大多实行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完全成本管理法为内容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成本管理依靠现存的成本会计系统,单纯强调财务方面的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只注重有形的成本动因,目标仅仅围绕降低有形成本,缺少对竞争对手和本行业的各种成本的必要的研究和分析,没有与企业战略相协同。传统成本管理考评体系目标比较单纯、盲目,只是注重于压低成本提高利润,因为忽视了可能产生的产品质量下降问题和客户满意度下降的问题,背离了成本管理的初衷,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的业绩考评体系不能只考察短期内一定成本的降低,而应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注重长期成本优势建立等方面全面考察。

(三)成本管理考评体系与企业价值链分析的协同

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不仅包括对内部价值链活动资源耗费的控制,还包括对外部经济和行业环境的分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竞争,与企业价值活动相关的所有外部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都要考虑,这就需要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企业的外部,既包括外部环境也包括外部价值链,合理利用外部环境分析的PEST分析法以及内外部综合分析的SWOT分析法识别企业竞争的优势和劣势。成本管理的考评体系应纳入企业外部价值鏈的分析,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联系,购买商价值链与自身价值链的联系,还有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以及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考评体系对外部价值链分析应采取的方法措施都应囊括。通过利用价值链分析得出企业战略性成本信息,以战略成本信息结合内外部环境制定成本战略,达到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的持续降低。

(四)考评体系指标与企业成本管理的协同

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在于确定具体的、合适的绩效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的达成状况来进行成本控制的业绩评价。具体到企业中,需要由生产经营各环节人员加强日常成本审核监督,随时发现并克服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情况,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并把成本控制的效果作为绩效考评奖励的依据,提升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分析成功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整理出关键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并结合自身管理能力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取舍,整合出适合自身的指标体系作为成本管理考评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朱雅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困境与出路[J].企业管理,2015,(11):36-39.

[2]吴玮青.我国中小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J].科技视界,2014,(09):255-256.

[3]梅诗晔,刘分龙.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4,(08):29-31.

[4]贺世强.中小企业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探讨[J].商业会计,2013,(12):49-51.

企业绩效行政评价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对内部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构建一套全面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工作, 本文主要从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重点内容及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期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是因为其可以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的约束作用, 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 将企业管理不断向规范及标准化推进, 不仅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还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其稳步发展。通过预算编制, 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的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 企业管理着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 实时了解生产中存在了哪些问题, 并通过对预算的调整以及结构性的优化, 协调好生产管理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 目前, 我国企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企业的内部会存在着不同行业、种类的业务, 需要对其统一控制发展, 而且, 不同事业部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怎样平衡协调, 如果既要从政策上有所倾斜, 又要体现相应的公平, 那么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 而全面预算管理就可以实现集团企业的宏观调控目的, 通过费用定额的不断修正过程, 既能体现定额的标准化, 还能发挥对不同产业的协调扶持作用。所以, 这就是我国企业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3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

3.1 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该体系的建立比较复杂, 企业内部有很多种类的作业单元, 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操作型生产经营单元、战略控制服务型单元、战略规划发展型单元, 不管是哪一种作业单元, 都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 因此, 考核指标体系也应该有所不同, 这就导致了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复杂性, 鉴于此, 要想建立合理有效的体系, 就要对企业贡献内容采取不同作业单元特点进行设计。

3.2 考核形式与打分方法的确立

我国现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模板针对绩效的打分方法, 照搬经验是行不通的,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现状进行研究制定。对于打分方法, 应按指标结构设计分值, 比如, 指标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完成, 就要进行扣分, 然后将总分核算出来, 最终形成所要的报告。采用按月报送预算资料、执行效果分析与年度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方式对于作业单元来说,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日常预算的管理水平, 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完成年度考核。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作业单元, 每个月都会将预算分析报告交给预算管理部门, 预算管理部门会对这些报告进行整理与分析, 然后对其评分并做好记录。年底时, 预算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年度经济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安排, 组织实施年度考核, 再结合月度报送的情况, 最终形成完整的年度预算管理工作考核报告。

3.3 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目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能够提高绩效评价的效率, 使考核质量有所保障。将各子系统整体纳入到一个平台之中,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各部门的有效对接, 可以有效地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 通过信息化建设, 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不断减弱, 降低劳动强度, 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效果的措施

4.1 强化实施细节

一件事情的成败一定程度取决于对细节的处理, 因此, 在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也应注意细节的处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确保绩效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2 分步骤组织推进

全面预算管理的工程量较大, 而且也比较复杂, 符合实际生产情况, 使全面预算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上面分析可以得知, 在预算前, 要制定一个详细实施的计划, 同时得到领导的认可, 制度的设计也是一样, 都应从简单到难、粗到细的顺序进行, 在短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至少要3—5年的时间才能逐步完成, 这就要求企业要具备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为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物质保障, 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预算安排。

4.3 重视修正活动与核查控制

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而预算管理也会随着其变化而变化, 预算管理分析报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一年都不一样。预算执行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修正。在实践中很容易发现, 反之, 大部分作业单元, 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存在一定偏差, 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核查工作, 提高预算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对企业提高整体的预算控制具有很大的帮助。

5 结语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应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模式, 促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步的发展, 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还能够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竞争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加强企业管理是管理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之一, 分析企业构建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内容和保障措施, 对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保证预算绩效评价的执行效果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全面预算,定额管理,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廖敏霞.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企业经济, 2013 (5) .

[2] 隋玉明.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4 (1) .

企业绩效行政评价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其能够实现很多线下营销无法实现的效应,因此,受到了企业界的追捧。不过,网络营销也有自身无法回避的缺陷,为了保证应用的有效性,必须对其实际产生的营销绩效进行评价。当前网络营销的品种主要是日用消费品等,对于像房产这样支付金额巨大,需要办理的程序极为复杂的商品,很难通过网络完成所有交易。很显然,针对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进行的绩效评价自然也会与一般企业不同。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网络营销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当前,房地产企业进行的网络营销活动基本上还停留在宣传以及管理的层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建立起了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宣传自身的运营与管理理念、开发项目以及处理公关危机等。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无疑会提升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优化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形象。不过,房地产企业通过网络营销获得了哪些收效,则需要通过评价才可以了解,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指标体系基本结构

虽然我国学者对网络营销绩效评价进行了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笼统性的,没有针对特定行业。因此,当前我们还没有可以直接拿来参考的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并参考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将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细化为9个指标科目,选择的评价指标共有97个。具体的指标结构见表1。

二、网络营销的目标

1.刺激销售。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最终目标就是刺激销售,提高销售收入。实际上,网络营销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大范围宣传的效果,帮助房地产企业迅速将房产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增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进而实现刺激销售的目标。

2.降低成本。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成本非常高,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平稳期,企业的盈利率已经较之过去低了很多。为了降低营销成本,房地产企业才会选择网络营销这种低成本、覆盖面广的营销模式。

3.打造品牌。房地产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房地产企业想要在市场中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须优化自身的形象,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实际上,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有力武器。因此,房地产企业通过网络营销传递自己的经营与发展理念,宣扬企业精神,从而实现打造品牌的目标。

4.管理客户关系。广告效应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而老客户则是企业最好的广告推手,一个老客户的宣传与推荐,胜过在媒体中上百次重复播放企业的广告;一个老客户的抱怨与不满,则会对企业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是通过老客户向新客户推荐的方式营销,而网络营销平台能够增强新老客户之间的互动,提升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质量。

5.管理社會关系。如前所述,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以及民众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房地产企业都希望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增强消费者好感。网络营销能够将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时传达给民众,从而优化企业的社会形象。

三、评价指标的选择

1.财务收效评价指标。由于当前房地产企业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进行宣传,具体的交易仍然是线下进行的,因此,网络营销实际上就是一个宣传的窗口,几乎不会获得实际交易收入。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资金周转率直接决定着房地产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因此,作者认为选择的财务收效评价指标应以资金周转率为核心,具体的指标包括:(1)销售收入总额;(2)销售收入变动率;(3)资金周转率;(4)销售利润率。

2.竞争收效评价指标。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较之一般行业要高很多,因此,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投资该行业,市场中的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自然也越来越激烈。我们不难发现,不同企业在同一片区开发的项目,价格方面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实力强、信誉好的房地产企业所开发的项目即使售价高,也能销售得很好;实力较差、信誉不良的房地产企业所开发的项目即使售价低,销售情况也不理想。所以,虽然价格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因此,笔者认为选择的竞争收效评价指标应以价格为核心,具体的指标包括:(1)价格竞争力;(2)顾客满意度;(3)市场占有率。

3.网站推广收效评价指标。网站是房地产企业向网络用户推销自己的平台,企业在网站中上载了有关自己经营与开发项目的各类信息。网络用户只要打开企业的网页,就能够浏览企业上载的所有信息,因此,这些信息留给用户的印象,直接决定着他们是否会再次访问网站。实际上,网站推广的质量对营销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作者将其作为评价的指标科目。

网站的浏览量是反映网站访问量的直接指标,如果网站浏览量增加了,那么就代表网站的访问量也增加了。用户在进入房地产企业网站之后,如果停留了很长时间,则表示他们对网站中的信息很感兴趣、关注度很高;用户如果进入网站之后很快就关闭了浏览页面,则表示他们对网站中的信息不感兴趣、关注度较低。当然,房地产企业网站还会设置一定的会员专区,只有注册为会员的用户才可以浏览会员专区内的信息,如果注册为会员的用户量大,企业就可以获得他们的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后续营销工作的参考。因此,笔者认为选择的网站推广收效评价指标应以网站浏览量为核心,具体的指标包括:(1)网站点击率;(2)网站综合排名;(3)推广费用;(4)网站知名度。

4.品牌收效评价指标。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与其它房地产企业不同的形象。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品牌是重要的营销工具,良好的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广告,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实际上,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是通过线下方式打造品牌的,线上基本上就是加固品牌形象而已。因此,作者认为选择的品牌收效评价指标应以知名度为核心,具体的指标包括:(1)知名度;(2)消费认可度;(3)品牌价值变动率。

5.网络广告收效评价指标。很多房地产企业都会投放网络广告,只要打开门户网站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房地产广告,这同样也是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方式之一。行业专业调研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主流网站的广告信任度高达80%,表明网络广告能够起到很好地宣传与推广作用。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网络广告也是网络营销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评价网络营销绩效的时候,也应将其作为评价对象。网络广告较之传统媒体广告的成本更低,而且宣传受众更多,因此,在评价的时候,覆盖率是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如果网络广告的覆盖率很高,那么消费者就会由原来的不关注态度逐渐转为关注,从而仔细了解企业的产品信息。网络广告中留有销售咨询电话,广告推出之后企业是否接到了咨询电话是衡量广告有效性的最直接指标。因此,作者认为选择的网络广告收效评价指标应以覆盖率为核心,具体的指标包括:(1)覆盖率;(2)网络用户电话咨询数量;(3)网络广告促成线下交易的比率;(4)消费者对网络广告信息的信任度。

6.客情关系管理收效指标。房地产企业想要提升营销效率,就必须优化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及时了解客户的真实诉求,向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实际上,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导致客户经常会进行集体维权的活动,这样不但会严重损害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还会为企业的后续运营埋下隐患。有了网络营销工具之后,房地产企业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与咨询,从而避免双方因为信息沟通不畅而导致矛盾激化的情况出现。另外,通过网络营销平台维护客情關系,还能大幅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客情维护成本。因此,作者认为选择的客情关系收效评价指标应以客户满意为核心,具体的指标包括:(1)客户咨询与投诉答复率;(2)客户投诉事件处理效率;(3)顾客对投诉处理的满意度;(4)企业后续服务质量;(5)顾客咨询成本;(6)客户巩固率;(7)企业社会公益影响范围。

7.学习与创新收效指标。房地产企业想要在市场中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进行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提高自身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网络营销不但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实现营销推广产品的目标,还能帮助他们提升学习与创新效率。实际上,企业的全体员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平台了解客户的真实诉求,并及时向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后续服务,这样不但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提升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职业素质。因此,作者认为选择的学习与创新收效评价指标应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具体的指标包括:(1)在线服务创新比率;(2)研发投入增长率;(3)网络平台功能完善程度;(4)员工建议采纳比率。

参考文献:

[1] 司林胜.网络营销绩效评价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 张丽霞,吴宏伟.网络营销站点的评估分析.北方经贸,2005(01)

[3] 晏妮娜,黄小原.电子商务营销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东北大学学报,2004(09)

(作者单位:远洋集团华东事业部 上海 200035)(责编:纪毅)

上一篇:公司债券融资风险转换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造价管理经济效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