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平均数教案范文

2022-06-27

教案不仅是实施教学流程的起点,而且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统计平均数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统计平均数教案范文

统计平均数教案

“统计—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学会用移多补少法和先合后分法求平均数,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3.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4.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块贴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PPT呈现图片)

这里有几个同学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套的怎么样好不好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成绩的统计图

师: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生、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15个圈。这张图表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老师现在要选择套的比较准的那一队去参加总决赛,可是老师不知道应该是选男生队还是女生队,你们能帮帮老师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生: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那是不是应该选套的总数多的那一队呢?(„„)这样是不是对男生队不公平呢,男生只有四个人,而女生有五个人。那是不是最高分在哪一队就要选哪一队呢?(„„)可是,最低分也在女生对呀。老师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做出公平的选择了,看来呀,我们要找一位新的朋友来帮忙了,那就是“平均数”。(板书课题“统计—平均数”)

2. 引入平均数,移多补少法

1 师:同学们看,老师刚刚在黑板上贴了四组小方块,分别是2块、6块、5块、7块,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变个魔术,使得每组的小方块一样多。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变一变。 生:„„

(让学生上黑板移一移,使四个同学的一样多,并说说自己移动的想法,过程,其他同学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总结出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总结学生的想法、观点,得到平均数的概念“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多补少,使得每组的数都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结合例题介绍概念,要求学生气度概念。 生:(齐读概念)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平均数,想想刚刚移多补少的过程,看看自己记住了没有。 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平均数,那么“移多补少”法能不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呢?假如老师要知道两位同学的平均身高能不能运用“移多补少”法呀? 生:

师:看来呀我们的寻找一种新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了。回到刚刚分方块的问题,引导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块方块”“有几个同学”“最终平均每组有几块方块”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计算关系。

生:(4×5=20„„)

师:哦,一共有20块方块,要平均分成四组,那么每组可以得到20÷4=5(块)(PPT呈现)

师:应到学生总结说出新方法“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 生:(闭上眼睛回忆刚刚“先合后分”法)

4、探究发现平均数范围

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均数与原来四个数的大小关系 生:(各抒己见)

师:给予肯定的、鼓励的评价。总结假如小于等于2,那么四组总共不可能有20块,假如大于等于7,四组总块数肯定不止20块,得出“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板书“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 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套圈的问题,先估一估两队平均数的范围。 生:

师:先运用“移多补少法”,再运用“先合后分法”求两队的平均数。 生:书本练习,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一练

师:评讲。验证最终的平均数是不是在刚刚估计的范围内。

师:现在我们知道该选择哪一队了吧(男生),因为他们的平均得分较高,套的比较准。 师:同学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哪种运用范围更广? 生:

师: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先合后分”法可以再更多的地方进行运算,而 “移多补少”法,在数字较小,较直观具体的题目中使用比较好。

(三)知识运用,巩固练习(PPT呈现) 想一想:

1、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

(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

(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 师:同学们先好好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

师:评价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的运用吗?谁来给我们说一说? 生:

师:很好,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同学们在课后做一些关于平均数的记录。(旨在加强平均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算一算: 1. 想想做做1 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枝数,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 2. 想想做做2 老师:要求的是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那你能估计一下平均长度在什么范围之间呢? 那请你动手算一算,看看你得到的结果和你估计的结果是否符合。

3 生:

3、给出三组数据让学生直接算平均数。(PPT呈现)

(旨在考查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运用) 考一考:

师:舞蹈演员得分:95 92 98 93 84 99 97,求最终得分。 生:

师:讲解评析,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运用的特殊情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首先平均数是什么?求平均数有哪两种方法?平均数的范围是什么?很好,看来同学们上课都听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后要充分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有所用。

五、布置作业,强化学习

数学书第94页,想想做做的

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统计—平均数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教学反思:这节课关于平均数的教学,涉及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计算两个方面,下面是我教学后的一些想法。

在呈现了套圈游戏,并提出问题后,我没有直接用这道题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而是利用在黑板上贴的方块。一方面,我认为直接运用书上的统计图来让学生移一移、补一补不够直观贴切,比较难,另一方面,我认为让学生来移动黑板上的方块是比较简单易操作,切直观形象的,其他的学生也可观察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什么是移多补少、怎样移多不少。当然内容的衔接、切入上可能显得较为仓促、突兀,有待改进。

在学生学会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两种方法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套圈的问题,我是认为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当然在学生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后,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是我在这节课教学的一个疏漏。因为,两者的比较是必要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优点,便于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选择较合适的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4 想一想这部分的题目在教学过后,回过头来看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问题提的不是特别清楚,可能在抛出问题后,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再者,作为第一层次的练习,可能题目偏多偏难。应该减少题目的量,可以仅仅选择第一个问题,将这个问题具体化、深入化。(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这样的话,问题就变得清晰,学生就能知道自己要回答什么。

说一说,课堂总结这两块内容我在课件上都没有给予呈现,而是采用口头阐述的形式,其实,若是在课件上直接呈现出来,然后再在课堂上讲一遍,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呈现之后再讲一遍学生不仅看了一遍,听了一遍,还可以凭借着课件思考一遍,而说一遍学生可能就是仅仅听了一遍。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反思,今后的教学中必将加以注意,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不断取得教学上的进步。

第二篇: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第1课时(教材97—99页) 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认识姚明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的统计表。

2、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1、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2、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如果动笔计算一下的话,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实际计算。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4、课件出示问题:

(1)、银河队最高的队员的身高超过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2)、红星队最矮的队员的身高比本队平均身高矮多少厘米? (3)、红星队求出的平均身高能代表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4)、银河队某一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

1、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

2、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知识延伸,出示课件“小知识”

五、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第三篇:统计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简单平均数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求稍复杂数据的平均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和求众数、用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表示数据和读统计图表等。 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1、强调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

《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概率与统计”领域的目标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都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也叫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众数和中位数过去小学《大纲》中没有,初中才认识。这两个统计量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两个概念。什么是众数呢?众数首先是一个具体的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众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某个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一个(或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没有直接关系,与数据的排位有关系,只与中间的一个或两个数的大小有关。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统计量的理解,都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来组织教学,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本套教材先认识平均数和众数,六年级下册再认识中位数。

本单元首先通过两个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的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接着,通过四年级学生一个班32名同学的体重这组既真实又典型的数据,使学生认识“众数”,并通过讨论这个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与体重的众数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

2、把读统计表、统计图贯穿在统计学习全过程。在现在信息社会中,统计图、统计表已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表达信息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和手段,读懂统计表、统计图也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本单元教材,在1—3年级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中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注意通过统计表、统计图来呈现问题情景,首先让学生读统计表、统计图,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如,在读32名学生体重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体重是38千克的人最多,进而认识众数。在读阅览室星期一至星期五读书人数统计图的过程中,发现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人的特征,进而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最后设计了“读书调查”的综合运用内容。 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认识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对求平均数产生影响,学生对众数的理解相对容易。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也容易理解,但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忽略一个所代表的多个单位,除此之外,学生在完成条形统计图时,不够整格时的处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有的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不能做到干净、美观,有时画图的随

1 意性强,需要培养学生制作正确美观的统计图。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3.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量、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单元教学难点: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教材97—99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的事情,呈现了两个篮球队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让学生读题,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先估计哪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然后讨论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⑴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⑵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球队的平均身高吗?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接着提出计算两个队队员平均体重的要求,在学生自主解答后,再次讨论“说一说”的两个问题。⑴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少多少千克?⑵两个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感受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活动二,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通过求这两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建议:

教材第一个板块呈现的是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统计表。教师可将统计表制成课件。 教材中兔博士提出“先估计那支球队队员的身高高一些,再算一算。”因为统计

2 表中展示的是部分队员的情况,我们在表述时,是不是就统计表中的信息表达出“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教材第二个板块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其中两个小组人数不一样多,教材中大头娃提出的问题是“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议一议”中的问题是“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让学生“比较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哪一组重一些”的问题讨论比较人数不同的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关注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时,求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应作为关注点,使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算法的对比中,尝试简便易行的方法。 教学预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喜欢看篮球比赛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比赛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和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汇报某个队员的身高情况,也可能汇报队员的体重情况。引导学交流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如统计表中两个小队各有9名队员,红星小队胡东风最高是168厘米,红星小队除了李斌身高138厘米外,其余队员的身高都超过了150厘米,银河小队张春光最高是172厘米,银河小队有两名队员的身高低于150厘米,都是140厘米„„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一)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两支球队中银河小队的张春光最高,这个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红星小队只有一个人的身高偏低而银河小队有两个人身高较低,所以红星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两支球队中最高的张春光在银河小队,而最矮的李斌在红星小队,所以银河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到底哪个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呢?我们来实际计算一下吧!

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身高总和÷总人数=平均身高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同时关注学生不同的算法。 预设:

A) 红星小队:(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158(cm) 银河小队:(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157(cm) B) 红星小队:(53+38+53+63+65+58+66+68+58)÷9=58

3 100+58=158(cm)

银河小队:(52+72+40+40+54+60+67+61+67)÷9=57 100+57=157(cm)

教学中让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计算身高总和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采用竖式连加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可能进行归类,如计算红星小队的身高总和: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 =153×2+158×2+(163+165+166+168)+138 =306+316+160×4+22+138 =622+160×5 =622+800 =1422

不要求学生写出这个过程,但可以这样思考,要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寻求简便方法。因为求和的计算在求平均数重视非常重要的。 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红星小队两个队员的身高是158厘米,这只代表他们个人的身高,而求出的平均数158厘米,代表的是红星小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水平。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

(二)继续练习求平均数

教师提出“分别算出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的要求。交流学生的计算情况。重点关注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师进行板书:

体重总和÷总人数=平均体重

交流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是怎样计算体重总和的。

红星队:(47+35+45+54+53+51+56+56+53)÷9=50(千克) 银河队:(48+58+40+42+50+56+52+50+45)÷9=49(千克)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先加个位再加十位,然后合起来。 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直接计算。

关注学生求和时是否通过观察寻求了可行的简便方法。这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课件出示:求出的平均体重是每个队员的体重吗?某个队员的体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吗?使学生懂得其中同样的道理。 出示教材“说一说”中的问题:

(1)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的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轻多少千克?

(2)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吗?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再到统计表中找一找,算一算。 预设:红星小队最重的队员刘劲松和胡东风,体重是56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6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斌体重是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银河小队最重的队员张春光体重是58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9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来群体重是40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9千克。

4 第二个问题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和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懂得正常情况下,身体高,体重也高。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 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 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合计一栏填写完整。总人数是将六个小组的人数加在一起,植树棵树是将六个小组的植树棵树加在一起。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1)平均每个组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组数。(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人数。关注学生是否理解。 【设计意图】把一个数按不同的标准平均分,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中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练一练第三题引导学生读统计表,了解信息进行交流。

弄清“售完”的意思。为学生解决第二问做铺垫。“你认为哪种图书的销量大?”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这一周中有五天比《童话世界》卖得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因为一周中卖出的《百科全书》总数比《童话故事》总数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童话世界》销量大,从前五天的销售情况看,《童话世界》销售的总数多„„有的学生可能提出计算平均数去衡量哪种图书销量大。教师可以指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可以要求学生书面表达。

【设计意图】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统计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6册第92—94的内容。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学会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乐于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小明、小林和小刚也和你们一样爱好体育,就在昨天,他们还进行了一分钟的投篮比赛呢,比赛的情况怎样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2.师:首先上场的是小明,每个人都是投3次,第一次计时开始。(课件播放视频),他1分钟投中了8个,我们可以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还有两次机会,不过,小强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出示统计图,第二次、第三次都投中了8个)

师:真巧,小明三次都投中了8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小明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为什么呢?

3.师:说得有道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小林投篮的情况怎样呢?

一起看统计图,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分别投中了6个、7个、8个)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预设:

生1:可以用8来表示,因为8是投中个数最多的一次。(引导:小明每次都投中8个,所以用8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7个和6个,怎么能用8来表示呢?也就是说,如果也用8来表示,对小强来说不公平!)

生2:用6来表示。(引导:6是投中个数最少的一次,还有两次比6多,如果用6表示,对小林来说不公平。)

生3:可以用7来表示,因为

6、

7、8三个数,7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一次比7多1,一次比7少1 。那么,从8个里面拿一个给6个,这样看起来每次都投中了7个,用7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个数比较合适。 (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在统计图上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说明: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这种方法对两人来说比较公平。

4.最后轮到小刚出场了。

师:看到小明和小林表现这么出色,小刚感觉到有压力了,(出示统计图:分别投中了3个、7个和2个)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觉得有困难还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全班交流:

生1: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

(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

师评价:真了不起,刚才学到的方法马上就能用上了。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

师板书:3+7+2=12(个),12÷3=4(个)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

(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一样多)这也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师: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5.师:数学上,我们把原本不相同的数经过处理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4是

3、

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思考: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不能)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也不能)那它表示什么呢?(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成绩)

师:它与三次投篮的个数比,你觉得怎样?(引导学生发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小结:在不知不觉中平均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现在你对这位新朋友有哪些了解呢?(若学生难以回答,师:刚才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平均数,体会不够深刻,接下来就……)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问:如果他们投篮4次,怎样计算4次投篮的平均成绩呢?

二、联系生活,感受平均数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研究更多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师:你估计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多少?

动笔计算验证估计得是否正确。

追问:如果我算出来的平均长度是13厘米,可能吗?

2.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师: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课前老师了解了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请超多、不足或刚好是135厘米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让学生加深理解。

3.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

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发现了什么?(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没问题的。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师:你觉得有危险,你想怎样提醒冬冬呢?

预设: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

4.期中检测成绩出来了,你觉得要给我们三年级三个班排排队,比什么更合适?比总数行吗?(人数不等)

我们班的平均分80分,猜猜看,老师是怎么算的?(把每个学生的分数加起来得到总分,再除以人数)

三(2)班的平均分是75分,蔡加铖成绩是咱们班第一99分,一定比三(2)班某某同学分数高,肯定吗?为什么?

5.出示李楠同学的成绩单,

语文 数学 平均分

96 98

师:不小心沾到了墨水,数学成绩看不清了,猜猜看,可能是多少呢?

引导观察: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足平均数的部分同样多。

检验:如果语文考了100分,怎样计算两们学科的平均成绩呢?

6.“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华江果品店上星期卖出苹果、橘子数量统计图。

(1)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2)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吗?

指名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统计和平均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学生自由说)

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去观察、了解更多的有平均数的知识,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五篇: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呀扭活动

呀扭活动+史留河+小学数学7坊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危险源辨识手册范文下一篇:消费者基本权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