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引进外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9-12

1 重庆市引进外资现状分析

直辖以来, 重庆积极转变观念,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对外联系, 加快经济发展, 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助力日益显现。但由于对外经济起步晚, 总体规模偏小, 与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1 利用外资数量分析

自1985年重庆市批准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以来, 至2007年12月底, 全市历年累计批准外资项目2246个, 合同外资99.47亿美元, 实到外资48.52亿美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增长, 2007年创下10.8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截止2007年末, 世界500强企业有93家落户重庆。重庆市利用外资进入了良性循环, 速度明显加快, 引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利用外资来源分析

截至2007年底, 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重庆市直接投资, 其中亚洲13个、非洲1个、欧洲11个、拉丁美洲5个、北美洲3个、大洋洲4个。亚洲是重庆市外商投资的主体, 实际引入资金6.75亿美元, 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2.2%。2007年亚洲实际引入资金6.75亿美元, 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2.2%。分国别 (地区) 看, 重庆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香港, 2000~2007年累计在渝到位资金15.69亿美元, 占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41.3%;2007年仅香港一地的资金占全市比重就高达49.4%, 接近半数。

1.3 投资产业领域分析

从产业看, 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直辖以来房地产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03亿美元, 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5.1%;制造业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53亿美元, 占全市42.3%, 房地产和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接近全市80%。嘉陵、建设、庆铃和长安等企业与外资合作较早, 使得汽摩业成为重庆开放度最高的产业, 占据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半壁河山。

1.4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析

2007年重庆确立了“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由于受交通状况、基础设施、消费水平、投资环境以及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 有1017户企业, 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翼27户, 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翼1户。从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即都市发达经济圈情况看, 有907户外商投资企业, 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86.8%。

2 重庆市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利用外资规模不大

无论是与全国其他各省区相比, 还是与中部地区其他省市相比, 重庆市利用外资的量都处于下游水平。2007年重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占全国1.5%, 比GDP占全国比重低0.1个百分点。重庆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排在全国第22位、西部第4位。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 利用外资的比例相对过低, 对3000万美元以上大资金项目的引进吸引能力不够大, 这种利用外资水平与重庆直辖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成为重庆市外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

2.2 外资来源以亚洲为主, 技术含量不高, 技术带动效应不明显

比较不同来源地的外资, 一般来说欧美资金的技术含量为最高。亚洲是重庆市外商投资的主体, 实际引入资金6.75亿美元, 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2.2%。2007年亚洲实际引入资金6.75亿美元, 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2.2%。分国别 (地区) 看, 重庆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香港, 2000~2007年累计在渝到位资金15.69亿美元, 占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41.3%;2007年仅香港一地的资金占全市比重就高达49.4%, 接近半数。因而, 外资对重庆市的技术带动效应不明显。

2.3 引资方式尚显单一, 新兴方式利用不足

引资方式主要还是依靠外商独资为主等传统方式上,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利用外资的比重近在70%左右, 对国际资本市场研究不够。2007年全市外商独资企业项目159个, 比上年增长40.7%, 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66.3%;合同外资总额26.07亿美元。企业产权转让、跨国并购、境外发行股票、BOT融资等渠道尚未充分利用, 从而大大制约了重庆市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张和水平提升。

2.4 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和区域分布过于集中

重庆市的外资产业和地区性流向的不平衡, 非常不利于重庆市经济的整体和长足发展。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呈“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从区域看, 由于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使得外资的区域性扩张遇到了一定的障碍, “一小时经济圈”承接份额较大, 具有高度的聚集特征。“一小时经济圈”仍旧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 而“两翼”欠发达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各区县在利用外资方面受各种条件制约, 吸引外资十分薄弱, 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失衡局面对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显然不利。

3 重庆市提升引进外资水平的对策

3.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引进外资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3.2 突出内陆特色, 创新引资思路

在迎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浪潮中, 重庆市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优势与潜力, 摒弃以“大进大出”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经济之路, 在吸引外资时, 有选择、有重点地承接部分产业。在遵循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 要有超前意识和跨越意识, 做到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带开发。在目前资源保障更趋紧张的条件下, 重庆在引资政策上, 要注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从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向优良环境吸引外资的转变, 打破“招商引资, 土地先行”这一习惯思维, 在土地存量、股权转变等方面多做文章, 变“政策招商”为“环境招商”。对外引资要突出重庆市在自然资源、市场容量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特色, 以优势资源开发、扩大内需带动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引资重点, 并对轻纺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与重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均衡发展做好平衡, 从而加速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取得超常规发展。

3.3 创新政府引资机制

政府在吸引外资中应该在产业政策制订、执行和优化投资环境上做更多的工作, 创新激励机制。政府应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而不能再对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进行干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指导和服务作用。用硬措施建设软环境, 加强投资环境的制度和规范化建设, 同时应将突破点放在健全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运作体系和制度建设上。政府应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形成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努力规范和缩减办事程序、简化手续, 增加透明度, 实行阳光行政, 倡导廉洁行政, 树立招商引资“一盘棋”的观念,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讲诚信、办实事, 按照建设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在引进利用外资中, 切实作好全过程服务及追踪服务, 及时解决外商投资遇到的困难。

3.4 制定科学的引进外资政策

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要不失时机地积极实施外力推动型产业升级战略。通过大力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 快速形成战略产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力优势。一是实施新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导向政策, 包括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鼓励外商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出口型项目投资。二是扩大外资准入领域。将从竞争性、基础性领域逐步扩大到服务性领域。三是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积极探索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方式, 对于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项目融资、向外商转让所有权和经营权、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将积极进行试点, 并逐步扩大规模。在利用外资, 引进外资要与产业结构相结合,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与境外企业合资, 利用外资嫁接、改造重庆市民营企业, 提升重庆市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技术层次和管理层次。五是从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产业升级关联角度考虑, 外资政策有必要进行产业性调整。建立健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严格引资项目事前和事后的环境评估, 将资源与环保指标列入吸引外资的考察体系。根据企业的投资强度、环境保护水平、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水平,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3.5创新引资模式、提高引资实效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建以市场力量为主的引资新机制, 逐步从以优惠政策为平台的招商引资机制转变为以政府服务为平台促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引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作为宏观政策的制订者和市场行为的监督者, 要逐步淡出具体的企业运作、招商活动, 淡化政府色彩, 让企业成为谈判桌上的主角;另一方面应把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大力推行BOT、兼并收购、股权融资、风险投资、非股权安排、项目融资、资产转让、跨国并购、基础设施建设—经营—转让、境外融资等以企业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倡导政府为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与国外投资银行、各种投资基金搭桥牵线, 进行海外融资, 在增强政府服务及调控能力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以转变引资方式。

3.6 建立可持续的引资机制

努力创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以市场为主导, 以优良环境、优势项目、优质服务、良好配套为途径的引资新机制, 逐步摆脱重点以优惠政策为手段、主要以政府参与为形式的传统模式, 促进引进外资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的职能, 改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和错位问题, 建立起协调、有序、规范、竞争的招商引资机制, 由市场主导各类招商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招商引资工作成为按照商业规则和市场规律运作的一种市场主体行为, 实现从政府主办招商转向由市场主体自主招商。就现阶段而言, 为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规范有序, 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降低工作成本, 充分尊重招商引资专业性强的特点, 建立重庆市招商局, 履行其制定政策、开展指导、人才培训、实施管理等职能, 已是势在必行。

摘要:积极引进外资对于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跃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题对重庆市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全面地分析, 同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导向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优化引资工作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引进外资,对策,重庆市

参考文献

[1] 裴长洪.用科学发展观丰富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 2005 (1) :10-17.

[2] 刘瑜.重庆市外商投资环境实证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2)

[3] 周庆行、徐姝.重庆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10)

[4]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十五”期间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运行情况分析.2006年5月

[5] 重庆市经济中心.外贸和外资政策变化趋势及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决策参考, 2007年4月5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汞污染的来源及其防治对策下一篇:重庆交通科技——项目名称:云万路古家坝互通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