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有效开展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透护理

2022-09-14

在多年的血透护理工作中, 笔者和同事经过探究总结, 发现股静脉留置导管是帮助血透患者快速、便捷地建立血管通路的好方式, 与传统穿刺方式相比, 具有操作简单、不痛苦、成功率高等优势。这种方式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和毒物中毒、慢性尿毒症患者等待作A—V内瘘期间建立临时血路等方面较为适用。笔者和护理组自2009年6月以来, 先后对我院治疗的20例患者行20次留置导管术, 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下面将作简要论述。

1研究对象

为了提高研究的效果, 护理组选取了20例患者进行研究, 均为住院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的71岁, 最小的18岁, 平均年龄46岁男性患者12例, 女性患者8例。具体类型为药物中毒类型6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类型6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类型4例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类型4例。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 护理组对患者采取了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透护理。

2操作要领

在操作中, 首先将留置导管运用Quinto n-mahurkal双腔导管, 先将14G血管造影针对股静脉开展穿刺, 进入到血管之后, 抽出针蕊, 用金属材料导丝插进去, 然后将穿刺针拔出来, 沿着导丝将双腔导管插进去, 待导管进入到血管之后, 采取局部缝合的方式予以固定。

3运用成效

在20例患者的治疗护理中, 药物中毒类型的6例患者, 经过“透析+灌流”的治疗后, 效果良好, 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慢性肾功能衰竭类型的6例患者, 成功实施了A—V内瘘, 并顺利转入到A—V开展常规血透治疗工作;急性肾功能衰竭和神经功能障碍2种类型的8例患者, 在实施了一段时期的透析治疗之后, 病情趋于稳定, 肾功能得到恢复。在治疗护理期间, 留管时间从8~119d不等, 血流量达到了150~250m L/min, 效果明显, 没有发现其他并发症。

4工作体会

在运用开展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透护理的工作中, 笔者和护理组同事能够精心敬业, 边学习边研究, 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与技能, 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为治疗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 配套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在开展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透护理过程中, 笔者和同事都坚持在操作之前告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 主要是为了让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因为股静脉穿刺和一般的穿刺操作不一样, 患者的精神放松对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笔者就曾经遇到过因为患者过度紧张导致筋肉紧绷, 对穿刺的顺利进行产生了影响。因此, 笔者和护理组全体成员都在操作前向患者以及家属做好解释, 提高患者的配合效果。

(2) 苦练内功提高穿刺技能。在股静脉穿刺操作中, 部分同事反映难度系数过大, 因为股静脉的位置难以把握好, 只有笔者和少数同事掌握比较熟练。因此, 在笔者的带领下, 全组成员开展了提高穿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活动, 每一名熟手都负责带一名生手, 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 每一名血透护理工作人员都能够基本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实现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成功率高”的预期目标, 为顺利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成功实施了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手术之后, 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活动。护理组要求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都要强化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活动, 重点在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 要认真观察留置针处是否出现无渗血、血肿、感染等现象, 要仔细观察导管固定情况如何, 要了解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没有发生变化, 一旦发现患者这些方面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异常情况, 要及时予以处理和上报, 保障患者安全。

(4) 指导做好导管日常护理。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要重点强化导管日常护理工作, 要能够确保留置导管行血透不发生堵塞的现象, 血流量要能够不低于血液透析所需的最低标准。护理组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每天都用含10mg的肝素液进行一次封管, 同时指导患者要注意自我保护, 在开展活动以及休息的时候小心一些, 防止压迫导管, 避免造成血栓以及损伤血管壁。

(5) 指导科学预防创口感染。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抵抗力相对于常人来讲, 要低下得多, 在开展穿刺的部位非常容易产生感染, 这就对血透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组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在开展透析操作过程中, 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坚持无菌操作, 对穿刺部位坚持每天换1次药, 坚持用3%无痛碘由里向外进行认真消毒, 并对局部的血垢和胶布痕迹予以清除。在消毒工作完成之后, 用透气性较好的无菌伤口敷料进行覆盖, 沿着导管方向固定好导管, 最大限度地防止伤口发生感染以及导管移位、脱落现象。

综上所述, 在血透护理工作中, 采用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是对血液净化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有效途径, 方便了治疗, 减轻了患者痛苦, 操作简便, 临床效果明显。只要广大护理工作者苦练基本功, 潜心研究与实践技术要领, 全面认真服务好患者, 就能够有效提高血透患者护理质量。

摘要:在血透护理工作中, 如何能够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保持血管通路能够保证透析顺利开展, 提高治疗效果。传统的治疗活动采取穿刺的方式, 不仅操作麻烦, 并且成功率不高, 患者容易引起不适。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和护理组开展了探究, 结合其他医院先进的做法, 尝试采用Quinto n-Mahurkal双腔导管行股静脉穿刺, 成功率高达100%, 血流量达到了150~250mL/min, 透析效果明显改善。

关键词:股静脉,留置导管,血透,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名刚.血液净化学运用实践100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4:102.

[2] 陈长林.实用透析技术集锦[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2008, 2:9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J612块难采储量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