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2023-03-23

第一篇: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如何做好生产管理

首先,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必须放在第一位。这关系到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对新员工必须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对安全工作,做到了一丝不苟抓落实,求真务实不走样,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到了认真督促整改,严格进行考核,反复抓、抓反复。对安全上的关键时刻、关键部位、关键问题,做到了亲临现场、亲自部署、亲自解决。对车间的安全问题隐患,能深入调查研究,细节不放过,积极稳妥改进。

第二,强化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必须对产品和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过程控制、员工操作等等影响产品质量所有因素都要强化管理。

第三,自己的专业技术要过硬。总调度是安排车间生产的主要领导,如果自己专业技术不过硬,那是没有办法去安排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需要车间主任去解决。有了技术才知道哪一环节比较重要,哪一环节次之。在原有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去改进产品质量或生产工艺流程,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所以,专业技术是第一位的。

第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管理员工上不能够和员工相处的很好就是管理者的失败。要知道,没有员工,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如何同员工相处,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是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员工相处好了只是一部分,还要与上级或总经理做好沟通。只有和上级或总经理沟通好了才知道哪些要先做,哪些可以缓做,才可以让上级或总经理及时掌握车间的生产情况,以便于安排下一步的生产计划。如果是独断专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到最后工作做的一滩糊涂或者是只有走人!有了良好的沟通,车间主任才做得好,才不会感觉到自己很孤立。在企业中没有孤立的人或事,只有体现团队的精神才能够使生产顺利进行,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企业才会壮大。

第六,要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 有了以上几个方面,那么车间主任就好做多了!我们可以制定车间的生产计划,把本月计划生产量和车间生产能力进行对比,知道车间的生产能力才能在有急单时算出最短限度,可以做到未雨绸缪,让自己的管理工作也相对轻松许多。

第七,要有合理的绩效管理。对经常生产的产品可以制定生产程序,并在工作中加以分析和改进。以便于员工操作,节省时间,并能制定程序管理,使分工更明确,责任更清楚,从而使车间的绩效管理更优化。

第八,经常培训车间员工。稳定车间人员和培训新员工也同样重要。不要让员工做单一的工作,可以互换工种。一是怕员工的工作太单一,容易产生烦躁和感觉工作乏味,缺少工作激情。二是为忙的时候或缺人时可以临时替代。车间每天都会有事情做,但是不可能每天都很忙,在比较闲暇时培训人,在生产紧张时才有人可用。否则如果做某些技能工种的人走了,而生产时间又紧张,却没有人可以做,那时吃不完兜着走的肯定是车间主任!

第九,降低成本管理。为员工争利益,为公司减成本。作为中层德才管理者如果不能为员工的利益着想,那就早点下来吧!不然到时候被赶下来是很惨的!因为上面对员工工资的定额只是宏观控制,基本操作还是靠车间主任去安排和定位。在这时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核定员工的工资。让员工感觉到你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你的今后工作就好做很多。而公司要的是减少浪费。靠剥削员工工资生存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因为做老板的也知道人是企业之根本,没有人企业还谈什么发展?不过,成本核算是肯定要的。在不损害员工利益,不偷工减料的情况

下,降低成本意识,减少浪费是每个公司老板都希望看到的。所以,作为车间主任在节约开支等方面是首当其冲。象一些企业做的不必要的样品,用料时没有计划,或是核算不到位。对于车间主任来说,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心里是有谱的。把节约的钱加到员工工资待遇里去或是核算到产品成本中,公司和员工都是很开心,而车间主任做为主要的带头人,谁能不喜欢呢?

第十,加强设备管理。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所以必须加强对车间设备平时的维护保养,经常检查,对发现设备的跑、冒、滴、漏要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完好状态。

第十一,加强现场6S管理。现场6S管理是现代企业车间管理必须做到的准则。现场6S管理好,能提高车间和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形象。并且使车间员工自己也感到工作环境的舒畅,对公司以后质量体系ISO9000、环境体系ISO14000和GMP的认证都有很大帮助等等。

还有车间人员管理、车间环境管理、拟定车间管理制度及落实、配合技术部门进行车间技术改进、配合财务和仓库进行月度、季度、物资盘点、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按时完成等等,我在这里就不每样都写出来了。

第二篇: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受威胁。”)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在公司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形势下,只有用心管理,才能构建安全生产的有效屏障,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持续开展。作为公司的一名安全负责人谈一下几种看法:

一、 抓安全要精心,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对,精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安全工作不经心,事故就有可能会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员工的安危放在心上,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把人放在第一位。都要以保障人的安全为宗旨。“安全第一”的理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 ,时刻铭记安全这个人命关天的大事。

二、

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丝毫马虎,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制度预防,措施预防特别重要。但首先是思想预防,思想不防,防不胜防。要抓住安全管理的切入点。以员工的思想情绪为第一信号。从安全状态,安全表现和生产中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为第一信号。从安全生产的动态中把握 1

员工的安全生产状态,关注细节,分析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安全员,走马观花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睁大眼睛,鸡蛋里面挑骨头,寻找安全隐患,坚决做到四不放过的原则。尽可能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

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琐碎的事情,平时多一次检查,多一句要求,多一份辛苦,就会大大的减少事故发生。所以抓安全工作,必须有恒心,做到腿勤勤到现场,夺取一线;嘴勤勤嘱咐,减少问题,发现不良习惯就要说,看到不安全现象就要讲,遇到违章违规行为就要管。始终把安全挂在嘴上;手勤,勤检查,勤指导。多抓苗头,多抓问题,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安全工作抓好抓实,时刻绷紧安生生产这根弦。

四、 抓安全要狠心,安全工作无小事。

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安全工作必须严一点,狠一点。敢当“黑脸包公”,否则就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任。不狠就不能引起触动,不能引起警觉。在安全问题上,应该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事故处理要狠,对违规行为的惩治要狠,日常管理也要狠,大事要抓,小事也要抓,没事要当作有事抓,小事当作大事抓。没有这种狠劲,安全工作是做不好的。特别是在规章制度落实上,应坚

持杜绝“写在纸上,喊在嘴上,挂在墙上,飞在天上”的现象发生,希望我们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把公司的安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如何做好生产车间现场管理

一、车间管理的主要任务

1、健全车间生产组织,合理组织生产

车间的中心任务是生产,围绕生产提高车间管理水平是车间管理的基本方向。为此,车间应在厂部生产指挥系统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统一的、强有力的生产组织机构。根据厂部下达的计划任务,为车间各工段安排生产和工作任务,组织均衡生产,使人、财、物能够得到有效地运转,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2、完善车间管理制度

车间在贯彻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按照经济责任制的原则,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车间内部职能组、工段、班组等各项组织和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术人员、工人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有标准,检验有依据,强化车间管理。

3、加强劳动组织

劳动力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关键的因素,人的行为影响着目标的完成。车间在组织生产时,要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研究科学的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奖励办法,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和文化水平,使工人能够心情舒畅地、操作熟练地去工作,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4、加强工艺纪律 车间生产过程,既是产品形成的过程,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过程。车间要生产出高质量、低消耗的产品,就要加强工艺纪律,严格技术管理,健全消耗、质量管理制度,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力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把投入到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以最优化的方式、最合理、最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5、大搞技术革新,促进技术进步

车间要保证高效率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企业下达给车间的生产任务,就要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老设备,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车间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使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和采用的工艺方法、机器设备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从技术上保证车间提高生产效率,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管好、用好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是车间生产的主要手段。车间要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就要不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建立科学的设备使用、维护制度,监督设备使用状况,定期组织设备的中修和小修,不断加强设备和工具管理,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和安全生产。

7、加强核算工作

车间是企业内部的一级核算单位。车间核算由技术核算、统计核算和经济核算三个部分组成。一个企业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车间的生产经营效益,而生产经营效益只有通过核算才能有效地反映、控制和监督。加强车间核算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车间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使车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8、建立车间指标体系

根据车间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建立起一组能充分反映目的、衡量方案优劣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确定这些目标的要求值和目标的性能特点。

9、车间利润评价

车间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是以价值为标准来评定的,即以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投入产出之比来评价的。车间对管理系统的评价主要是从利润这一角度来评价,即对收益和费用进行综合考虑。评价以模型为基础,通过数学分析,以利润的大小来衡量。

二、如何进行车间管理

车间管理是公司经营计划实施的主体,管理过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方针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的管理者,其管理的好坏,决定了车间生产的正常运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生产车间的管理工作,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呢?在此,我个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一条、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极推动者。

一个国家,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国粹;一个民族,具备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民族精神;就是个人,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精神支柱!如此,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民族才能长久不衰,个人才能坚韧不拔。作为一个企业,其精神支柱、其灵魂就是“企业文化”。纵观世界五百强企业,无不非常重视和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想做好生产车间管理,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首要工作就是要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熏陶员工、激励员工。精益生产促进中心,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史,增强其对公司的信任度,使其热爱公司;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清楚公司的目标、愿景、发展趋势,提高员工对公司的信心,从而坚定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甘于奉献;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各项制度,使其清晰个人的发展目标,树立竞争意识,从而推动公司的生产发展。要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各种场合,积极推行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第二条、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会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失去了纪律的约束,势必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熟悉和推行公司已有的管理制度,更要逐步建立完善车间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员工的行为规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尽量使每一项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根据使用反馈情况及时更新,变无规定可依为有规定可依,从各个方面规范员工的行为。并通过日常的检查督促,逐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鼓励员工自觉按规程去做,固化良好行为,改正错误行为,为车间管理的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条、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安全生产的倡导者与实施者。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是企业、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保障。不同的工种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要求有不同的安全措施,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措施、法则,可归纳为对“人、机、料、境、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

一、“人”,即人的管理

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生产车间岗位的人员需求程序应是非常规范的。车间新需求的员工,根据公司所荐人员的详细材料,先形成定岗的初步意向,然后到辅助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在这段磨合期中,车间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然后根据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形成书面资料,反馈给公司,以落实定岗。对初评不能担当本岗位者,车间通过以培训、再教育等途径来提升该员工的综合能力,以达到胜任的目的。如再不能胜任的员工,则谢绝录用。在日常生产中,车间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通过表扬、鼓励、奖赏等激励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信心和激情。

二、“机”,即机器设备的管理

机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保障。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根据设备保养的复杂性,对每台设备定制“设备责任牌”,落实专人负责。公司不定期开展现场管理检查,并建立相配套的奖罚制度,使每个设备责任人形成自觉保养设备的良好习惯。员工在交接班的时候,必须有机器设备运行情况的交接记录,一旦发现机器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排机器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三、“料”,即物料的管理

物料管理是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因素,由于化学物料的特殊性,物料性能的转换相当快,也就是说,从低温到高温,从低压到高压,由稀变稠等一系列反应,伴着一种物料的加入,只在瞬间便可完成。车间从领料人员开始着手,应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通晓每种物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对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计算精确。对于不适存放的物料,严禁在车间停留,做到现领现用。领料人员必须对仓库原料进行及时检验,严禁将不合格原料领进车间。为此,车间还应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培养员工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四、“境”,即环境的管理

环境可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也是创造优质产品的前提。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结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的5S管理思想,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通过开展自查与互查的方式,结合车间实际制定相应细则。车间各种用品、工具的摆放应当规范,并成为一种习惯。生产车间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发现、探索各类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建议,并对相关建议进行分析,完善,付诸实施,以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

五、“法”,即操作法,指导书

操作法是引导操作的路线,在操作过程中路线不能变。有的操作工特别是新员工对操作法常有疑惑,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除了解释,还应派出经验丰富的老操作工进行手把手教导,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和掌握。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车间还应根据原始记录、显示记录仪,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提醒操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与规定完全一致。针对每个不同岗位,车间还应制定各岗位的职能考核细则,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奖罚根据考核细则所规定的条例进行,进一步提高操作工在操作工序中的细心程度。

总之,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一定要认清:安全生产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长期不断的持续性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还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必须坚定不移 首先是管理层要更新观念,破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其次是要在员工身上下功夫,卡死职工素质关、上岗关和思想关,一切按标准办事。要善于研究职工思想动态,把隐患消除在岗前、岗下;再就是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工作,做到严而不死,注重感情投入,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二、安全管理必须注重对作业过程的控制

一是要建立管理考核机制,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监督,真正发现和处理动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消除形式主义;二是对基层部门考核检查,做到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在深入现场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结果检查,杜绝片面性。

三、安全管理必须实现由外部管理向班组自我管理转变

首先要建立班组考核机制,建立车间考核班组、班组考核小组、小组考核岗位的逐级考核框架,把责、权、利下放班组,将责任和权力变为压力和动力,以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中的自控、互控、他控。实现班组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从基础上夯实筑牢第一道防线。

四、安全管理应做到超前防范,关口前移,抓好典型

一是要主动出击,自寻压力,敢于揭丑。对存在的突出安全隐患,要抓住典型,扩大教育分析,使责任人引起震动,使员工得到教育。二是注重确立防范措施,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日常检查发现和管理工作发现的突出共性问题,迅速制定防范措施,果断予以纠正,查找工作中的关键人、关键岗位,重点加以控制,达到预防问题发生的目的。

第四条、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注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和资源。按照精益生产管理理论,生产现场容易七种浪费: 第一种:等待的浪费

主要因素表现为: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待料、品质不良等。等待就是闲着没事,等着下一个动作的来临,这种浪费是无庸置疑的。造成等待的原因通常有: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停工待料、品质不良等。除了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有等待外,其他管理工作中就没有等待这种浪费发生吗?当制造部在生产新产品发生一些问题时,技术部和品质保证部是否能立即解决而不需要现场人员长时间等待?如何减少这种等待?

第二种:搬运的浪费

主要因素表现为:车间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为区别的集中的水平式布置所致。(也就是分工艺流程批量生产),无流线生产的观念。大部分人皆会认同搬运是一种无效的动作,也有人会认为搬运是必须的动作,因为没有搬运,如何做下一个动作?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默认它的存在,而不设法消除它。有些人想到用输送带的方式来克服,这种方式仅能称之为花大钱减少体力的消耗,但搬运本身的浪费并没有消除,反而被隐藏了起来。搬运的浪费若分解开来,又包含放置、堆积、移动、整理等动作的浪费。

第三种:不良品的浪费

主要因素表现为:工序生产无标准确认或有标准确认未对照标准作业,管理不严密、松懈所导致。产品制造过程中,任何的不良品产生,皆造成材料、机器、人工等的浪费。任何修补都是额外的成本支出。精益的生产方式,能及早发掘不良品,容易确定不良的来源,从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关键是第一次要做正确,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大家不妨仔细想一想,除了产品生产,管理工作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浪费情况?精益生产方式的思想之一就是要用一切办法来消除、减少一切非增值活动,例如检验、搬运和等待等造成的浪费,精益生产促进中心,具体方法就是推行“零返修率”,必须做一个零件合格一个零件,第一次就做好,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的源头就杜绝不合格零部件、原材料流入生产后道工序,追求零废品率。

第四种:动作的浪费 主要因素表现为:生产场地不规划,生产模式设计不周全,生产动作不规范统一。要达到同样作业的目的,会有不同的动作,哪些动作是不必要的呢?是不是要拿上、拿下如此频繁?有没有必要有反转的动作、步行的动作、弯腰的动作、对准的动作、直角转弯的动作等?若设计得好,有很多动作皆可被省掉!在管理理论中,专门有一种“动作研究”,但实施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完全可以用上述的基本思想,反思一下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动作不合理?如何改进?

第五种:加工的浪费

主要因素表现为:制造过程中作业加工程序动作不优化,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未及时检查。在制造过程中,为了达到作业的目的,有一些加工程序是可以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若是仔细地加以检查,你将可发现,又有不少的浪费等着你去改善。

第六种:库存的浪费

精益生产方式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区域生产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单生产,而不结合主生产计划需求流线生产所导致局部大批量库存。库存的损害表现有:

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2、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

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4、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5、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的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

6、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

7、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第七种: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认为制造过多与过早能够提高效率或减少产能的损失和平衡车间生产力。上面提到库存是万恶之源,而制造过多或提早完成,在丰田则被视为最大的浪费。精益生产方式所强调的是“适时生产”,也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必要的数量的必要的东西。此外都属于浪费。而所谓必要的东西和必要的时候,就是指顾客已决定要买的数量与时间。 制造过多(早)的损害表现有:

1、提早用掉费用(材料费、人工费),不能创造利润。

2、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

3、自然而然地积压在制品,其结果不但会使制程的时间变长(无形的),而且会使现场工作的空间变大,机器间距离因此加大,逐渐地吞蚀利润。

4、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使得先进先出的作业产生困难。

第五条、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当学会避免管理上的浪费。

一般的生产工序中,在日常工作中都会产生诸多的“浪费”,其实,在生产管理中,通常也会出现“七种”浪费。这“七种浪费”不仅发生在生产现场,如果仅仅关注现场存在的问题,而不解决被现象所掩盖的本质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即使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也很有限。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了解这“七种浪费”产生的原因,更要注意避免和杜绝这些浪费因素,节约成本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那么,这“七种浪费”是指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 一是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复、等待下级的汇报、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等待的浪费”; 二是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利、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利、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利、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利—— “协调不利的浪费”;

三是固定资产的闲置、职能的闲置或重叠、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闲置、人员的闲置、信息的闲置——“闲置的浪费”; 四是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业务流程的无序——“无序的浪费”;

五是“失职的浪费”,这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费;

六是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低效的浪费”;

七是计划编制无依据、计划执行不严肃、计划考核不认真、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费用投入与收入(收益)不配比——“管理成本的浪费”。

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的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较困难。广州精弘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如果不能引导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齐抓共管,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的,这就要求生产车间管理要引导大家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管理做起,向着经营管理革新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六条、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要学会向上管理和向下负责

在与管理者讨论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会认为管理是向下,而负责是向上的。如果你问大家,你向谁负责?你得到的答复一定是:我们向领导负责;你问大家,你管理谁?那么结果也一定是我管理下属。但这个答复是错误的。

向上管理,管理自己的上司:我们知道,管理需要资源,资源的分配权力在你的上司手上,这也是由于管理的特性决定的。因此,当你需要进行管理的时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获得资源,这样你就需要对你的上司进行管理。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向上管理:“为了给你、你的上司和公司取得最好成绩,而有意识地配合你的上司一起工作的过程”。所以,向上管理的内容就包括:

第一,适合彼此的需要和风格; 第二,分享彼此的期望; 第三,相互依赖、诚实和信任。

向上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发现上司的长处,尽量避免上司的短处。

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负责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工作方式。当我们说我们会对你负责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你放在了自己的生存范畴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向下负责:“为了给你、你的下属和公司取得最好成绩而有意识地带领你的下属一起工作的过程”。所以,向下负责就包含:

第一,提供平台给下属;

第二,对下属的工作结果负有责任; 第三,对下属的成长负有责任。

向下负责,简单的说,就是发挥下属的长处,尽量避免下属的短处。

第七条、作为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要善于做好生产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不仅要求现场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还必须对现场各工序的诸多环节了如指掌,熟悉各工种的基本作业,并能够把握住生产线各种管理要素,把现场管理工作处理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要管理好现场工作,必须要了解现场的管理内容,企业的管理模式,了解企业内部的各项干部制度才能把管理工作做好。

一、管理者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管”,是管理人和事,把现场管理好,而“理”,是把现场存在的问题处理的有条有理,使现场具有良好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条件。在安排工作和处理问题时,现场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不但要在生产线上起领导作用,而且在员工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对员工、部属以及上级反馈或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准确无误的给予处理和解答;当员工遇到挫折,情绪发生变化时,管理者要给予关心,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与公司的要求保持一致;当现场工作出现困扰时,现场的管理者要通过各种合理的方法尽快协调解决,特别是员工之间为了工作争执解决不了时,现场管理者要主动了解原因,找出问题点,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出合理的处理,使之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二、管理者要有良好的配合意识

现场管理者要敢于承担责任,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要积极有效的配合,并要全力以赴,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对于上级安排的生产任务,现场管理者必须按照生产指令带领员工高标准、严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去完成;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现场管理者要和员工积极配合,妥善处理;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及时汇报上级领导,对出现问题的原因作出解释,并能够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在上级对此类问题作出合理安排时,要积极配合,按照要求去执行;对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现场管理者更应该主动配合上级领导去共同完成;部门之间涉及工作关系时,则要给予有效的支持,这样才能现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三、管理者要经常关心员工

生产车间管理者进行现场管理,与员工最亲近。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管理者要多与员工、部属进行接触、沟通,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行为,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只有对每个员工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按照不同人的性格进行教育,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多鼓励员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其不断发挥潜能为公司做更大的贡献。

第八条、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使用现代管理工具的多面手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掌握现代管理工具。

一、5S管理:

许多企业都在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导入和实行“5S”。开展“5S”活动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试想,如果员工每天工作在满地脏污、到处灰尘、空气刺激、灯光昏暗、过道拥挤的环境中,怎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而整齐、清洁有序的环境,能促使企业及员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获得顾客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以及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熟悉“5S”、了解“5S”,更要推行“5S”,使“5S”像企业文化一样,无孔不入,深入人心。

二、六西格玛(6σ)和全员质量管理(TQM):

前面我们提过,生产车间是公司经营的主体,那么,一个企业存活的基础是什么?回答肯定是“客户”,只有赢得了客户,才能保存企业长久不衰。那么,客户真正关注的是什么?是质量!是产品的质量!由此可见,对于一名生产车间的管理者来说,如何减少缺陷率,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客户,占领市场,显得何其重要。而近几年推出的六西格玛,它不但会提高我们的收益和客户满意度,而且会使得我们在行业中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作为生产车间的管理者,要熟练掌握6σ、TQM精髓,把它运用到日常生产工作,提高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三、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是管理中的一门学科,将员工每日工作细化评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而且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要将量化管理当作员工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它与晋职加薪紧密结合起来,并将量化管理具体内容及成绩张榜公布,让员工有所比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刺激员工的荣誉感,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

四、HR考评:

一个好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也应是一个合格的人事管理者,因为,管理,其主体就是人。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应熟练掌握人事考评制度,熟悉员工的招聘、培训以及晋升程序、要求。将量化管理与人员的晋升结合在一起,合理地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制度;管理者要善于激励员工,培养员工的进取心、积极性,在车间内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但要有良好的素质、形象,以及识人用人的慧眼和良好的管理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以公司利益为重,处处从公司的大局出发,站在公司立场处理问题、进行管理,既能做事,亦能想事,以公司发展愿景为中心目标,带领全体员工高效率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第四篇:如何做好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部为公司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总指挥部,统筹、协调经营部、技术部、质量部、各车间及仓库共同负责,完成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参加经营合同的评审,对供货时间要求和材料、配套件要求的提供负责。

2、制订产品作业计划,确保生产技术和计划与经营合同的实施跟上节拍。

3、供应采购原辅材料、配套件,按标准、按计划提供。

4、仓库不进不符合检验手续的材料、配套件,保留进货记录。

5、对设备按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对操作工人教育,按制度使用设备,对设备进行“三级保养”,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并作记录。

6、车间执行工艺纪律,生产执行“三按”,制作过程执行“三自”。

7、参加跨职能小组工作,组织车间进行革新,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实施持续改进策划。

生产部部长岗位责任制

1、生产部长在主管厂长的领导下,对生产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及上级各部门有关安全的法令、法规,不违章、不蛮干,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生产必须服从安全的原则。严格贯彻和执行各种安全生产制度,杜绝事故的发生。

2、大修项目或危险性大的检修项目,生产部长要亲临现场抓好安全工作。

3、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要按规定认真审查和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4、组织好设备计划检修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附件的检测和检验工作,保证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

5、检查落实进入设备、动土作业、登高作业、抽堵盲板、管线检修、设备检修等八种作业安全规程,确保万无一失。

6、组织落实公司级安全教育,并带领车间、班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7、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遇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妥善、果断处理,紧急情况先处理后报告。

8、负责生产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并指定事故的防范措施。接收新产品、新技术,必须同时有安全内容,否则有权拒绝接收

第五篇:如何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国家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为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结合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对道路运输企业和客运站生产经营场所、从业人员和设施设备等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而确保道路运输安全、有序的开展。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必然涉及到安全检查,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做好了安全检查,就搞好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检查包括查制度、查纪律、查现场、查管理、查措施、查隐患等多项内容,其种类有经常性、专项性、定期性、季节性和临时性安全检查五大类;安全检查的基本方法有自检自查、交叉检查、抽查、辅助检查等。

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检查,可以达到相互学习,提高认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排查隐患,增添方法措施,增强防范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强化管理,促进安全生产,促进发展的目的。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尽管上级对安全检查的形式内容和作用都作了严格的强调、要求,检查者本身也对检查的方法和效果做了不少的完善和改进,但安全检查所要达到的效果总是不很明显,避重就轻,走马观花式的各类检查,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以至安全检查的发现、督促、指导、警示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本人作为单位专职安全管理员,结合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践,谈一下安全检查工作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首先要明确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是建立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和秩序,是保障经济建设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检查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状况,这是检查者首先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每次检查,要检查什么,通过检查要达到什么目的,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作为检查人员,应该先做到心中有数。在安全检查中,常有这样一种情况,被检查者只知道要检查的大概内容,检查者对参与的那次检查的目的、意义并不十分清楚。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查的次数多了,检查者习惯了,被检查者松懈了、麻痹了、厌倦了,认为检查就是那么一回事。因此,每次检查之前,可以采用现场动员和谈心等方式,结合实际讲明检查的目的意义,让每个参与者目的明确,做到心中有数。

二、其次要明确检查的内容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对道路运输企业来说,检查项目大致可分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安全保障与监督情况;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情况;驾驶员管理情况;营运车辆管理情况等。对汽车客运站来说,检查项目一般包括: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设置情况;安全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情况;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执行情况等。安全检查内容广泛,每次检查前都应具有针对性。

三、 要突出重点

一般情况下,安全检查的时间和过程都比较短,如果泛泛而检,势必走马观花,以至漏检和误检。因此,对安全检查应当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检查中应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应当突出人的行为,物的状态和安全工作的“软件”、“硬件”两个基本基础点。具体地说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和贯彻情况;对领导、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的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认真开展全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重点组织干部、职工对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讨论、运用和推广情况;认真加强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情况;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防范和治理、整顿情况;加强各类设备设施的养护、管理和使用情况;认真做好安全工作的“软件”建设,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执行情况,等等。

四、要讲究方法

安全检查关键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安全生产中的形式主义有多种表现,有的满足于一般化要求,一般化号召,以文件来贯彻文件,以会议来落实会议,安全检查工作没有针对性;有的习惯于口号不断,花样不少,表面看声势很大,但不解决实际问题;有的甚至弄虚作假,为赢得上级满意,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说假话,报喜不报忧。安全生产中的形式主义危害很大,它不仅使规章制度难以落实,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更会留下安全隐患。

五、要发现问题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软件方面查找或发现问题,找出被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与上级的规定和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及问题;从从业岗位上发现问题,找出被查单位在劳动纪律、到岗到位、执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从设备设施上发现问题,通过被查单位现有设备维修、保养现状,找出设备设施方面存在的隐患或问题;从现场及管理上查找或发现问题,通过对正在作业的现场抽查,查找或发现现场管理上存在的隐患或问题;对被查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问题的综合调查,分析该单位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隐患或问题,并科学地掌握致险原因,危险程度,可能危害和应对措施;从细心地观察和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中查找或发现问题。

六、要提出意见

对查找或发现的隐患,检查人员应及时向被查单位提出正确的处置意见。一般来说可以有:预防意见,对一般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隐患的预防措施、方案;整改意见,对事故隐患或已经可能发生、出现的问题的整改措施;巩固意见,为确保已整改的隐患不再发生而提出的保证措施;发展意见,向被查单位提出的通过隐患整治而促进安全工作向前发展的方法、措施、重点;综合意见,向被查单位提出现场管理、设备更新、科技运用、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七、 采取措施

1)一般防范措施。对事故的隐患及可能发生的灾害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民营客运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大幅增长,经营领域逐步扩大,民营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在民营客运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安全管理未能跟上,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工作大局。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化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最近对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民营客运企业的现状做了一些调查,欲就如何搞好民营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谈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夷陵区现有客运企业10家,其中三级企业1家(宜昌三峡运输集团)、四级企业9家(均为民营企业)。全区60%以上的客运车辆和市场份额为9家民营客运企业所拥有,基本形成了多家客运企业互相合作、互相竞争的格局,安全生产远远好于前几年个体客运一统天下的形势,但安全管理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一是安全管理机构不到位。少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建立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没有明确的安全第

一、

二、三责任人和相应的责任制,没有签订安全责任书,出了事故忙于应付、忙于推卸责任。

二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多数企业没有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无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无安全例会制度;无安全检查、事故隐患跟踪等制度,更没有安全奖惩事故责任追究和突发事故紧急处理预案。安全管理无章可循,往往是“瞎子过河,摸着石头走”。

三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扎实。少数企业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上。如某企业的车辆在发车前有安全检查记载,但在当日的抽查中发现存在多处安全隐患;还有的企业半年没有一次安全例会记载,也没有安全活动日记录,更没有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和措施。

四是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匮乏。许多司乘人员,特别是乘务员仅仅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或根本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许多员工不能完全掌握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导致违章操作行为不断,无证上岗现象也屡见不鲜。从现场抽查的情况看,少数驾驶员不持证上岗,个别顶班司机根本没有《从业资格证》;大多数乘务员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安全知识、职业道德规范严重缺乏。

以上存在的问题给当前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少数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没有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的位置,对 “责任重于泰山”认识模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只注重经济利益,缺少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有些企业老板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小隐患,急功近利,事故隐患不及时进行整改;更有甚者是个别企业在发生过事故之后,仍不能提高认识等,导致安全管理混乱。

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夷陵区的9家民营客运企业都是2001年底到2002年初组建成立的,大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包括企业法人、安全经理)没有从事过安全管理工作,也没有经过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安全管理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加上民营企业的体制问题,员工成份复杂,大多是临时工,没有履行较正规的劳动合同,必要的劳动保障得不到完全保证(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报酬等),驾驶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不言而喻,导致安全管理不到位。

三是吝啬安全生产投入。由于受资金制约的原因,一些企业舍不得拿出资金来进行安全管理干部的培训深造,不愿意花钱进行驾驶员、乘务员的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活动;不按规定进行车辆的维护保养,对“病车”久拖不治;对承运人责任险的交纳存在抵触情绪;不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防滑防冻等设备,导致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四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认为民营企业经济是无上级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是公安交警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导致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过问的多,兑现的少;布置的多,检查落实的少,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和及时纠正。同时由于民营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出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时,无法对其法人实行行政处罚,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出现“真空”。

民营客运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给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务必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笔者认为: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是抓好民营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企业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重要内容,民营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相关部门都应该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坚持一把手负责的制度,要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作为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过程来认识。

企业要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内部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等安全职责作出具体规定,要完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活动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事故报告等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统计制度等。制定突发事故紧急处理预案,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逐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强化教育,加强培训,严格制度是抓好民营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途径。

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中的决定性因素,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客运运输安全。

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法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法人在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后方可任职,安全员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

客运企业要对从业人员“严把二关”:严把司乘人员的准入关,通过严格审查、统一考试、考核和岗前培训,筛选优秀的驾驶员,在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严把从业人员的日常教育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努力提高安全技能,提高驾乘人员的综合素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下一篇:如何推进征地拆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