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相望之国,当前中日两国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具备着惺惺相惜的历史渊源。从历史视角来看,在东汉时期日本作为毗邻于中国的岛国,那时日本人被中国称作为“倭人”。直至三国时期,日本作为中国的附属小国,开始向天朝进贡。从那时来看,日本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篇: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从和服和日本料理看日本文化的精致性

摘 要:文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特质,日本是东方的民族之一,日本的和服和日本的料理都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从日本和服、日本料理以及日本花道等等都能体现人的审美意识,反映日本文化的精致性,本文就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日本;和服;料理;文化;精致性

一、从日本和服看日本文化的精致性

(一)从和服的演变看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

公元8世纪,唐装从中国传入了日本,日本当时的天皇就下诏,所有日本人的服饰都要根据唐装的样式加以加工,在服装中融入日本民族所喜爱的图案,以让服装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除了在服装方面,日本在语音方面也是如此,对外来文化加以吸收并改造,日本从中国汉字中提取了日本假名,又从英语、法语等中提取了片假名,以此形成了日本本土的语言。

(二)日本和服家纹所反映的日本家族文化

在日本的服装上,有着诸多的图案,而这种图案就是一种家族的象征。日本和服中的家纹早在平安时代就出现了,当时,日本的贵族为了将自己的家世和地位凸显出来,他们从当时流行的孔雀、鸟、唐草、牡丹、虫、鬼等图案中选取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并将其应用于服装、车以及家具的装饰中。渐渐的,由于某一个家族反复性地使用某种特定的图案,而这种图案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家族的标志。

日本和服上的图案有很多,绝大多数图案都是源于动物、植物、花纹等。比如自然界中的日、云、月、凤凰、山、川等等图案,都在日本的和服中有所体现,反映了大和民族的自然观。具体而言,和服所用的纹章分为一纹、三纹以及五纹这三种,一纹通常用在最为简单的和服中;三纹常常用在男女的服装上;五纹通常用在振袖以及黑留袖等礼服中。

日本家纹反映着日本的家族文化,就像中国的家谱象征着中国的家族一样。与此同时,和服上的家纹是一种家族意识,从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家族成员。家族成员往往要穿着具有家纹的和服,通过和服上的家纹我们就能够得知日本人所在的家族。因而,家族的成员穿着具有家纹的服装之时,往往格外小心谨慎,生怕自己因为行为不断而影响了整个家族的声誉。从日本和服的家纹中,我们就能够得知日本是一个具有较强家族意识的民族。

(三)从和服的图案看日本文化对自然的热爱与崇尚

有一个日本人曾经说过:“植物美学支撑着日本文化的形态”。的确,对于日本人而言,没有自然就没有生活。和服是日本的服饰,从和服中,我们能够发现日本民族的深沉、优雅以及细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日本的和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且还是一种艺术品,艺术性集中体现在和服的图案上。具体而言,日本和服的图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由植物所绘制而成的纹样,包括春梅、夏花、秋页以及东柏等等,另一种就是由自然界中的景致绘成的图案,和服上五彩斑斓的图案就好像自然的缩影,给人一种身邻大自然的感覺。对于和服的颜色,日本人常常喜欢素色,由此可以体现出日本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崇尚。

(四)从和服的外观方面看日本文化的矜持和含蓄

日本和服的穿法极其复杂,不同和服的穿法并不相同,而且和服腰带的形式、质地以及特征等方面也需要注意,和服上附件物品的搭配也需要我们去注意,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和服的美。在穿着和服以后,日本人走路的步幅需要平稳,衣袖也不能有大幅度的晃动。在穿着和服去坐车时,日本人往往将物品放在座位上,自己仅仅要坐一半,腰要挺直,脚尖要着地,腰带不能接触椅子的背部。在下车时,日本人也要保证衣服的整齐等等。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文化的矜持和含蓄,这与日本人的品性也有很大联系。

(五)从日本女和服看其情色特征

《菊与刀》中有一句形容日本民族性格的话:“日本人往往喜爱肉体方面的享乐,而对其又并不严肃,他们仅仅将肉体享乐视为纯粹的艺术。”

从整体方面来看,日本女性的资质并不突出,她们的身材相对矮小,她们的腿部相对较粗,她们的脚又相对较小,设计师就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掩盖了日本女性的先天缺陷,而且很好的突出了日本女性的魅力。

这种独特的手法就是“一藏一露”,“藏”就是将和服设计的肥大宽松,以包裹日本女性的肢体。包裹起来的地方,暗藏在浅薄的和服衣料中,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感觉。“露”就是将女性迷人的部分裸露出来,以凸显日本女性的魅力,露得得当,给人一种端庄典雅的美感。

和服的衣襟、袖口以及衣裾都可以自由的开合,不同的开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说,艺人的衣襟始终是敞开的,仅仅在和服的中间系一条带子,突出一种含蓄美,将和服的情色元素发挥到极致。

以上就是有关日本和服与日本文化的联系,日本的和服源于唐装,通过改造而具有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其家纹能够凸显日本家族的特征,其图案、形式、结构,以及日本人穿着和服时的行为举止等等,这些都能够凸显出日本文化的精致性。

二、从日本料理看日本文化的精致性

(一)从日本料理看日本文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日本四周环海,其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海产品的种类和数目也不计其数,因而,日本的渔业位居世界渔业的前列。根据调查显示,日本料理的绝大多数原料都是海产品。由于受到海洋气候、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日本的森林面积辽阔。由于自然的影响,日本文化也就形成了“与自然共生存”的特点,这在日本料理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1.味道与色彩方面的内容

自古以来,日本料理都具有“五味五色无法”的特点,其含义就是日本料理要注重保持食物的味道和色彩,凸显食物的风味。所谓“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五色”就是红白黄青黑,“五法”就是蒸煮炸烤生。“生”是“五法”中最为关键的,在日本料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日语中,“生”又有“自然”、“新鲜”和“直接”的含义。以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片为例,食材鲜鱼必须是刚刚捕捞的,鱼片要切成薄片,而且制作的时间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这样制作出来的鱼片才味道鲜美。除此以外,日本料理中的酱萝卜、泡黄花等咸菜也都是根据“五味五色无法”的原则而制成的,不仅仅保持了蔬菜原有的味道和颜色,而且还体现出了日本饮食的自然特点。

2.季节感方面的内容

品尝过日本料理的人都会这样感叹:“日本料理是一种用眼睛去品尝的独特料理”。确实,日本料理不仅仅注重保留原材料的色彩和味道,而且还留心于将蔬菜、肉和鱼味道最鲜嫩的季节,除此以外,对盛菜的器皿而言,日本料理也是有讲究的,日本人常常根据食物的颜色和季节等方面的内容,去选择与日本食物相符合的器皿。日本人擅于观察大自然,并将大自然的变化体现在食物器皿的纹理中,因而,品尝日本料理的人都能够感觉到日本料理中的季节感。为了进一步凸显食物的季节感,日本人往往会选择应急的食材,或者是选择代表这个季节的色彩,以在日本料理中传达出季节性的特征。总而言之,日本料理从外观方面,就能够让品尝者感受到其季节特征。春天的绿草,夏天的繁花,秋天的果实以及冬天的白雪,这些都能够在日本料理中找到缩影。对季节的敏感,对自然的深入体会,在日本料理中都有所体现,能够体现出日本料理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特征,也反映出日本民族对自然的热爱,印证了日本文化对于大自然的尊崇和热爱。

(二)从日本料理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在《日本》一书中,梅棹忠夫曾经写道:“如果将饮食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美感的享受型饮食,一种是讲求实用的事务型饮食,很显然,日本料理属于事务型的饮食,因为日本料理不是为了凸显食物的美感,而是追求食物的裹腹。”然而,笔者认为,日本料理不仅仅体现出日本人对于实用的讲求,同样也包含了日本人所具有的审美意识。

1.怀石料理方面的内容

怀石料理有一种别称,即茶怀石,是一种在茶道中,并没有拿出茶就给客人奉上料理的简单饮食。吃怀石料理也有两种优势,其一就是有效避免因为空腹喝茶而为身体带来的不适,其二就是让品尝者能够更好的去品尝怀石料理。日本茶道中的“和清静寂”在怀石料理中都有所体现,而且随着季节的交替,怀石料理中的原料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一直以来,怀石料理都试图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精简调料,以让制作出来的怀石料理更能够满足人们的口味。根据季节、食材以及食用者自身的特点,怀石料理也会搭配不同的茶,以给人们最好的食物享受。怀石料理是从日本室町时代开始发展,直至今天,怀石料理已经成为日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体现着日本文化的精致性特点。

2.“幕间盒饭”方面的内容

如果说怀石料理能够体现日本人所具有的审美意识,那么“幕间盒饭”则融合了传统审美意识以及现代文明两方面的内容,既强调食物的美感,而且又注重食物的实用性。所谓“幕间盒饭”,就是戏剧幕间休息之时,由场馆给观众提供的盒饭,因为这些盒饭具有质量上乘而又内容丰富的特点,因而不仅仅能够在戏剧的幕间食用,而且还能够在列车上食用。“幕间盒饭”里不仅仅有主食,而且也有副食,副食中不仅仅有菜有鱼有蛋,而且還有咸菜,按量隔开。“幕间盒饭”里有白色的米饭、暗色的鱼肉、绿色的青菜、黄色的蛋,就好像被缩小了的丰盛晚餐,足以让人为之惊叹。“幕间盒饭”所反映的日本文化就在于:通过一个狭小的空间而盛放丰盛的食物,这与日本科技中“轻、短、薄、小”的科技产品也有类似之处。这也很好的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精致性。

(三)从外国料理的引入看日本文化的包容性

现在,我们在日本人的餐桌上不仅仅能够看到日本特有的料理,而且也能够看到西餐和中国菜。伴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各个地区之间的饮食也也传入日本,日本料理从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外国料理的影响。然而,将外国料理融入到日本料理中,使得外国料理更为符合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这并非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其实,日本料理中就有很多的外来食品,它们的原产国虽然不是日本,然后经过日本的加工以后,这些食物逐渐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并且最终融入日本料理成为日本料理中的重要部分。比如说,镰仓时代引进的素食,明治以后引进的咖喱饭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日本的饮食文化。特别是咖喱饭,原本是印度的食物,引入日本以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日本人根据个人品位对其进行改造,如今已经成为了日本年轻人的主食,与印度的咖喱饭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可以说,日本的咖喱饭已经成为日本料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从外国引进的料理,有些是按照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加以改造而吸收的,也有些是完全吸收不加以任何改造的。因而,我们在日本能吃到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咖喱饭,也能够吃饭西方地道的牛排和烤面包。从日本料理中外国饮食的引入方面,我们就能够看到日本文化的包容性,既能够吸收外来饮食对其改造,而且又能够保留外来饮食的特色使其在日本饮食市场流传。在吸引外来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日本文化也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保护,让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共同发展,这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正是因为日本文化中的包容性,日本才能够不断融入外来文化的精髓部分,并将其改造吸引使之成为日本本国的文化,使得日本文化具有本国独特的特点。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并非是纯粹的模仿,也并非是全盘的照搬,而是再三斟酌,根据日本本国的国情,对外国加以改造而成的,日本文化的这一特性是日本文化得以融入世界大潮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对于日本和服以及日本料理中的日本文化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文化具有很多的特点,包容、严谨、内敛,这些特点都可以用“精致性”一词来形容,也就是说,精致性是日本文化的根本特征。

参考文献:

[1]李亚楠.论日本文化的精致性[D].鲁东大学,2015.

[2]袁丽梅.日本料理与礼仪[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2):81-84.

[3]李亚楠.论日本文化的精致性[D].鲁东大学,2015.

[4]袁丽梅.日本料理与礼仪[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2):81-84.

作者简介:

王铁楠(1996—),女,汉族,籍贯:辽宁省凌源市,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作者:王铁楠

第二篇: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的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相望之国,当前中日两国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具备着惺惺相惜的历史渊源。从历史视角来看,在东汉时期日本作为毗邻于中国的岛国,那时日本人被中国称作为“倭人”。直至三国时期,日本作为中国的附属小国,开始向天朝进贡。从那时来看,日本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更好的探究中日两国在文化领域上的关联与差异,本文从汉服与和服的角度入手,进一步追溯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历史渊源,寻找出产生这种关联或差异的原因,站在友好共处、相互尊重的角度,展开讨论中日两国之间关于服装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文化交织的脉络。

关键词:中国汉服;日本和服;比较研究

前言:回顾历史发现,日本和服文化很多都是受到中国汉服文化的影响并发展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也一直在不断地对吸收到的中国汉服文化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使汉服文化的理念等元素有机融入在和服设计中,成为符合日本需要的特色服装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中国作为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其在服装文化领域中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多样化特点,查阅文献可知,中国汉服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一条漫漫长路,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广泛的覆盖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当前的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色服装文化即和服文化的民族,甚至可以说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结晶,具备东方文化的情调。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到我国汉服文化的熏陶影响,因此决定了日本的和服文化与中国的汉服文化有着一些相同之处,当然由于两国不同发展轨迹,在汉服与和服上也会呈现出一定不同之处,而这也是历史因素流传至今的最真实的表现。

一、中日文化发展的渊源

中日关系一衣带水是众所周知,也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中国认为日本文化是继承了中国文化的衣钵,排除先入之见,也确实是这样。从历史的发展过程能够看出,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深入骨髓,并且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而服装文化作为总体文化领域中的一种,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的交融发展也找到了历史根源。比如历史中的唐朝,更对日本和服文化有着异常强烈的影响和冲击[1]。

查阅文献可知,在唐朝时期,中日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友好往来甚是频繁,因而同期促成了相互之间繁荣的文化交流。在日本的理念中,唐朝的昌盛是伟大的,当时大量的遣唐使者和留学生都曾在中国接受各方面的教育。据相关研究证实,日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可以说是诸多国家当中最高的,所有先进的事物,日本均会想方设法吸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成为自身的东西,形成特有的文化[2]。所以日本所模仿的文化都会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进行创新,变成“引我之用,用则创新”。对于这一点,中国始终望尘莫及,比如日本的动漫产业,一直可以说是世界的“花魁”,日本通过元素的不断创新将自身的文化推向了国际,成为了日本的标志性产业,并以此为依靠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3]。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动漫产业也有着相对辉煌的历史,但严重缺乏创新显然是一大弊病。日本狭小的领土迫使日本不得不通过创新来提升综合竞争力,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海上建造的国家,受着领土的限制,只能依靠发展科技来“强国”,比如日本的“围海造田”,排除万难将原有的全国各地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变废为宝”,单这一点,就足以让所有国家感叹[4]。

二、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的历史渊源历程

(一)中國汉服文化传入日本

古代的中国由于具有着“天朝上国”的称号,周边很多小国都会为了自己需要的资源来中国上贡从而换取稀缺的资源[5]。也正是在这种来来往往的交流中,中日两国各有的服装文化也伴随来往人们开始传播和交流起来。而要说中日服装文化正式产生历史渊源的话,则要从公元三世纪说起。那时中国正处于铁器与青铜器时代,日本在受中国的影响下,纷纷引入中国的铁器、青铜器以及多种生产器械,这大大推动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提高[6]。也正是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日本文化层面的发展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公元五世纪至八世纪期间,日本已经能实现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状态,同时伴随中国汉服文化积极传入日本国内,日本人开始竭尽全力的开创属于自己的和服文化,并且也非常推崇中国传来的传统汉服文化。可以说,在这时期中,中国汉服文化深深地在日本扎下了根[7]。

(二)日本在中国影响下形成自己的和服文化

发展至隋唐时期,中国处于太平盛世,这时的中国古代汉服文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在中国汉服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积极引入并积极学习和探索中国的汉服文化,在结合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开始对属于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服装文化进行创作和传播[8]。当唐太宗在位期间,中日两国积极互派文化使节,担负着传播与交流自己国家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为两国之间友好、艺术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意义。其中为中日服装文化形成良好沟通纽带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对日本和服文化的形成与体系化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9]。在公元716年,吉备真备来到中国潜心学习,他长达十七年的学习历程,让吉备真备充分体会到中国汉服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在735年, 吉备真备带着的中国的汉服回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大力宣传中国多样化的服装文化,为日本的服装设计注入了灵感[10]。从这时开始,日本在中国汉服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并形成带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日本和服文化,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中日之间服装文化历史渊源越来越浓厚,同时二者也朝着带有各自特色元素的方向发展[11]。

三、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存在渊源的原因

综合以上方面可以看出中国汉服与日本和服都有着自身相应的特点,之所以使中国汉服与日本和服产生历史渊源、存在连结关系,本文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原因

日本是一个岛国,经常受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恶劣的环境迫使日本人想法设法求生存和发展。而中国作为地大物博的辽阔大国,丰富的物种与资源,使作为小国的日本向天朝大国进贡从而来换取更加需求的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本在与中国内部各个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人员流动的过程中,也吸取了不同类型的服装文化,来加入和填充到自己民族的服装文化中[12]。可见,具备极强限制性的地理因素,决定了日本吸取外来服装文化的紧迫性,也急需加大力度吸收外来的中国汉服理念,使日本人民通过克服困难来创造自己的和服文化。

(二)政治原因

查阅文献可知,日本的历史在中古武人执政之后,就形成了两大权威,一是天皇万世,一是幕府,随着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打破了日本传统的唯权主义观念。日本人民由此对至尊和至强有了认识,允许两者同时存在。尽管这与中国的君主制度存在不同,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模式演变而来[13]。可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至尊和日本的至强两种思想取得了交融发展与平衡,为日本的和服文化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日本人由此开始倾向于服装文化的平衡发展而避免闭门造车情况出现,这就体现了日本和服文化的混合性,同时也是产生中日服装文化存在渊源的原因[14]。

(三)民族原因

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无可讳言,相比之下,传统时期的日本国家比较缺乏创新能力,日本人也因此存在一种自卑感。由此可见日本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态度,实质上是基于文化的自卑而形成的。日本学习过中国的汉服文化之后,并不是按照常理来进行服装文化的再造,而是直接模仿,随后日本人通过历史的不断发展与演进,使得日本和服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得以保存下来。由此可见,日本的这种自卑心态也促进了日本的良好学态度,更能重视起自身和服文化发展的单一性并不断弥补这种不足[15]。

(四)价值观原因

中国的价值观是以单一的善或恶的行为来规范另一些行为,由此达到人格的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创作出来的中国汉服会更加注重对美的表达、对伟大的歌颂等。而日本的价值观也会在善与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行为的规范性,这样对于人的评价并不会基于某个单一的标准。那么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下,日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也使得日本人会在服装设计层面上追求更为突出自我性格。其中,中日服装文化最为相通的便是对“忠、孝、义、理”等中华传统思想的借鉴与发展,而日本和服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将原本的思想进行更改,在日本人看来,“忠、孝、义、礼”成为人的全部义务,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评价也能够明确指出其在哪个方面有所欠缺,而不是通过对其一方面的否定就全面否定了这个人。而追根溯源,这与中国汉服的基本思想存在着紧紧的联系。

四、汉服和和服对比

虽然说和服是以汉服为基础进行发展的,但历经漫长时间演变,逐渐带有别具一格民族特点。例如女款和服背后大腰带便为和服一大特色,而这也为区分汉服和和服最为主要的标志。而且和服衣料纹饰也通常带有鲜明日本民族的特色。接下来就以汉服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曲裾深衣举例说明,同和服具有如下差异:一是和服衿与汉服不同。和服之衿,不同于中国交领,而且也不同于我国的直领,最为典型特点在于衿头露于衣服外。汉服衿与衣服却平齐。而且和服有一层布贴于衿内作为共衿,而且其共衿是不封口的,用来插进领芯,这样可以使领子变硬,但是汉服却不存在领芯;二是和服袖后没有封口,反倒是袖前端的下面要封,与我国宋朝代表服装是恰好相反的。秦汉时期我国传统服饰袖子前端下方也有部分是封口的,仅存留小口伸手,叫做悬壶袖。该袖形发展至唐朝保存下来,但是再后期就被大袖所取代,之后就没有再封过口。袖后没有封口,直接开到腋下也作为和服主要特征;三是和服袖子大多为方形袖,但汉服袖子大多为圆形袖。和服大多为房型秀,少部分为圆形款式,像圆禄袖,当代和服通常是方形袖。但是汉服,大多为圆形袖,但需要一提的少部分为方形袖,唐朝有些舞衣袖就是方形的。

四是汉服上彩缕、披帛、绶带、环佩、桃符、香囊等装饰,在和服当中是不存在的,而和服也存在自身独特装饰品。而且汉服还存在小佩剑等,和服则普遍使用怀刀;五是和服腰带复杂打法、长度与打出来花样,却是在汉服中不存在的。汉服腰带同腰围基本是一样的,绑上而后下坠些便可以。女式和服腰带要约四米,并用它在背后系出各式花样;六是汉服用系带方法绑着穿,但和服不系带。在和服上有系带一根,完全依赖腰带固定住,假若和服腰带散开的话衣服会彻底散开,因此女式和服的腰带会绑较为夸张。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站在追溯历史的角度来探讨中日关于服装文化历史渊源,能够知道中国的汉服文化对日本和服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可以说,历史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我国能够崛起就是源于民族文化的崛起。在历史的洪流中,中国作为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其在服装文化领域中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多样化特点,因此便也对日本国家的服装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在某些领域,我国也要学习日本的文化精神,取他国的服装文化之长、补己国服装文化之短,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并不断进行服装文化领域的创新,才能发扬我国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特色,走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以上通过对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对比研究,并粗浅总结了中日两国服装文化存在历史渊源的相关原因,以便为今后的深层次研究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星.汉服之“美”的建构实践与再生产[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94-99.

[2]魏娜,蒋翔云.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J].学理论,2012(21):143-144.

[3]姜丽.和服中的中国元素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60-161.

[4]肖琼琼.从民族交融看中国传统服饰的流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47-52.

[5]王晋茶,范云霞.淺谈日本的和服文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45-46.

[6]韩星.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04):38-45.

[7]王蕾.从汉服风貌观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J].天津纺织科技,2011(02):1-3.

[8]邢永凤,周晓飞.和服家纹上的日本文化[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41-45.

[9]周燕佩,李广志.日本和服纹样起源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28-131.

[10]王志惠.染的世界——论日本传统“小袖和服”图案艺术风格与色彩特征[J].艺术设计研究,2011(03):40-46.

[11]梁惠娥,崔荣荣,见寺贞子.日本承扬传统服饰文化模式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1(11):145-147.

[12]汪天梅.浅谈日本和服和日本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61-162.

[13]周星.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汉服运动的诉求、收获及瓶颈[J].民俗研究,2014(03):130-144.

[14]韩宁.从服饰看日本女性的审美观——以和服到水手服的变化为中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2):163.

[15]张虹.花卉植物元素在旗袍与和服装饰图案中的应用比较[J].丝绸,2014(09):56-61.

[16]PingWang,XunSun,ChaoLi,ZhiweiWei,DongLiang,FengwangMa.Long‐termexogenousapplicationofmelatonindelaysdrought‐inducedleafsenescenceinapple[J].J.PinealRes.,2012(14):1315-1316.

[17]PenelopeFrancks.WasFashionaEuropeanInvention?:TheKimonoandEconomicDevelopmentinJapan[J].FashionTheory,2015(14):6-8.

作者:宋佳音

第三篇:从日本文化发展历程审视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

【摘要】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结合文化发展历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日本文化可以追溯至公元前绳文时代,并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矛盾对立与兼具统一的发展特点。本文主要围绕日本的文化发展历程进行探讨,并从日本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角度,对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日本文化;独特特征;发展历程

前言

日本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显著的矛盾性特征,这种二元性结构体现在日本文化的各个层面,日本巧妙地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保守与进取精神并存的两面性文化特征,日本文化之所以能将矛盾性和谐统一地融合在一起,究其原因是日本在历史发展的高峰,逐步突出自身的传统文化,展示了对自身复兴和强有力的肯定。日本经历外来文化的改造成功,却开始大幅度回归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了日本文化矛盾和统一的鲜明特征。

一、日本古代文化发展,兼有开放性与封闭性

日本文化发展起源可以追溯至绳文时代,这一时期的日本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巫术支配着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日本弥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农耕文明,这一时期日本的母系制度被替代,父系社会制度成为了维系家族价值的文化时代,日本这时已经进入铁器时代,并初步形成了政治支配关系,弥生文化时代的人从事农耕,各地祭祀活动的盛行,日本人延续着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敬畏。公元前3世纪,日本形成了古坟文化,这一时期日本以畿内为中心,建造了以圆坟为代表的高冢古坟,死者生前强大的权利通过陪葬品象征展示。公元6世纪,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对日本带来了精神的洗礼,使日本精神文化得到了升华,这一时期日本进入了封建制度社会。日本奈良时期,日本学习了大量的隋唐文化,开始使用汉字音义来标记日语发声,快速推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日本中期,封建社会禅宗与武士文化盛行,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文化独特的象征。日本后封建社会文化时期,中国朱子学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这一时期日本精神文化迎来了繁荣的发展,日本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文化。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是日本文化形态发展的基本形式,日本文化的发展历程始终保持对外开放性,历史时期大量吸收隋唐文化、制度、观念来推动自身文化发展。公元五世纪初引入《论语》,官方意识形态充溢浓厚的儒学文化。大化革新则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开放性,日本实行新政全面以唐朝制度为基础。然而,日本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容纳性,在文化学习中日本采取了选择机制,则体现日本文化封闭性。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代表了日本人对现世利益追求的精神文化。在佛教进入日本前,神道仅作为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拜,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但这种原始信仰并没有像其他原始氏族公社的图腾崇拜一样消亡,反而与儒教、佛教同时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神道教理论形成以儒佛两教为基础,但经过日本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神道竟成了万法之根本,成为一个封闭的神道体系,排斥一切外来的价值观念,并且在近代神道更被日本定为国教,成为日本精神文化的象征和寄托,儒教与佛教地位反而成为次之。可以看出,神道教理论形成虽然是以儒教和佛教为基础,但经过日本文化的筛选和改造后,成为了日本人独有的神道价值观念,日本在塑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塑造。从日本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可以充分感受日本文化的封闭性特征。对于日本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的文化特征,在大量研究日本文化的资料中也提到,日本从来不会和外国人做知心朋友,在与日本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通常会以异常礼貌的方式对你敬而远之,日本文化之外的人很难融入日本人的生活圈子。比如,日本人接待外国朋友会非常热情,并选择高规格的方式招待你,但他并不会到邀请你家中相聚。如果交流中你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反而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戒备,可见,日本文化封闭性是日本在当代仍能固守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日本近代历史文化发展,兼有自卑感与优越感

近代,1868年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开始学习西方文化,逐渐走向帝国主义时代,这一时期日本大量移植西方文化制度,在明治政府政策指导下,日本科學技术与社会制度选择性的移植西方文明,形成了日本资本主义文化,西方工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对文化的崇拜又转向了一方,为了能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甚至打出了“脱亚入欧”的旗帜。在学习了西方文化后,他们又将所学的东西用到东方国家,对周边国家实行压迫。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为了满足自身永无止境的欲望,以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欲望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日本又将目光转向了朝鲜,逼迫其签订《江华条约》。日本一方面学习西方文化,一方面向周边国家展示优越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卑感与优越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彼此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日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展示了自卑感,而对于亚洲的其他国家则展现出了优越感。

自卑感使得日本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如果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其就会发生社会动荡。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他们会从相反的方面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即体现自己的优越感。近代以来,日本在文化方面的优越感越来越严重,甚至达到了荒缪的程度。19世纪80年代,日本发愤图强,加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学习,其经济、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之一。从此开始,部分日本文人就在其本国领域内大谈日本主义,以此来杜撰神话掩饰自身的文化自卑感,试图将以日本为核心代替西方文化,在充分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日本化,这种现象将日本文化的优越感和自卑感提现的淋漓尽致。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来说,这种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的特征,将长期影响日本公民性格与其他文化的形成。日本文化自卑感这一心态主要是借助于文化行为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文化规范来实现对文化行为的制约,用文化规范来实现对文化行为进行判断,将隐藏在文化中的文化心态挖掘出来,并体现出来。文化行为之间的有效区分也是通过文化心态这一原则来展现出来的。

三、日本现代文化发展,兼有内聚性与排他性

日本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理解、重构、吸收,以全新的形式实现了文化、政治、经济的彻底变革。但在这两次革命式的转变基础上,日本始终一直持续着严重的排斥心理。例如,日本战后经历了美国民主改造,可以说在战后,日本在生产方式、创造能力、政治文化以及思想意识开始全面向美国文化转变,但日本现代企业集团主义的经营思想却和美国的企业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从日本文化发展角度来看,只要对日本有益,他们愿意接受任何一种文化,但日本会经过融合吸收,改造为日本特有的文化。正是如此,日本人在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日本现代文化兼有内聚性与排他性的主要特征。

例如,日本神道教将天皇神化与其他宗教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对天皇的崇拜又逐渐演化为其他语言规范,在战争前夕,这种民族意识弥漫于日本的各个领域,呈现出了日本文化精神。战争结束后,日本百废待兴,神道教与政府之间紧密联系的现状也被打破,其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在日本精神生活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内聚性和排他性在日本文化中此消彼长地存在着,共同实现了日本文化的发展。羅伯特·怀特古在《菊花与棒球棍》中提到,外籍运动员长期效力于日本棒球队,尽管外籍运动员具备良好技能,但日本棒球队投手宁可失去胜利也不愿与外籍运动员合作。在日本文化中,日本人总会将自己与他们的界线划分清楚,即便外国人士长期旅居日本,也很难获取日本国籍,前边事例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内聚性,而后边事例则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排他性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文化发展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发展历程。日本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使日本文化形成了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的二元特征。

参考文献:

[1]吴珺.日本文化的特质与跨文化交际——从人际关系心理文化的角度[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5(15):88-91.

[2]朱翊叶.从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日本文化独特性的研究[J].文存阅刊,2016(5):132-135.

[3]樊丽丽.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泰山府君信仰在日本的本土化特征[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5).

[4]韦立新.宋元时期中日佛教文化关系研究——以中国禅的东传与日本禅的形成和发展为主线[D].广东:暨南大学,2013.

[5]孙启林,周世厚.东北亚教育变革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对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教育变革历程的审视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14(12):1-7.

作者简介:赵静,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与翻译。

作者:赵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礼仪文化论文下一篇:中国安全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