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

2023-04-12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费管理使用办法

为规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管理使用,充分发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的作用,推进我县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顺利完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根据泰安市教育局、泰安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使用管理问题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的管理使用工作提出如下办法:

一、标准和来源渠道

1、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是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设立的专项费用。

2、来源渠道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鲁政发【2006】97号)文件规定按“一费制”标准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包含在杂费中由财政拨款。

二、管理使用办法

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总体管理使用办法是:由区统一管理,各学校经审批使用,具体使用办法规定如下:

1、信息技术教育费管理使用办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用于学校信息化设备更新配备、校园网络运行维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的维修升级、技术维护人员培训等。 信息技术教育费具体使用工作流程是:学校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配备要求,结合本单位信息技术教育费拨付总额,统计本单位招标采购配备需求,经电教仪器站审核,义务教育段学校报会计核算中心结算。

2、电教费管理使用办法

电教费主要用于电教教材、计算机安全等电教软件的购买和升级更新,必须专项足额从省教育厅审查推荐的电教软件目录中选订。严格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鲁政办发[2004]65号)精神,严禁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平调、挤占电教费。为确保电教费统一管理、使用,专款专用,用于中小学教学软件与资源建设,确保进入中小学的电教软件正版、优质、低价,电教费实行统一管理,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结算的办法。

电教费具体使用工作流程是:由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依据《山东省中小学电教软件推荐目录》,每个学期初统计一次所订购电教软件,上报电教仪器站汇总审核,经分管局长及局长签字审批后,由电教仪器站上报市教育局统一征订,市教育局统一采购后发放到征订学校,发放完成经学校验收无误后,义务教育段由单位报账员到教体局会计核算中心结算,非义务教育段学校将征订款项上缴教体局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向区教育局计财科付款。各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严肃认真地做好电教软件的选购及相关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并在人员培训、设备保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使电教软件发挥应有作用。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预算审批管理

学校要在每年制定下预算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列入学校部门预算。

学校要建立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支出记录台帐,详细反映支出项目、金额、时间,物品数量、价格等。电教仪器站要建立各学校电教教材、电教设备软硬件购置记录台帐,准确按时统计出各学校每学期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支出数据。

结束后,各学校要将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开支情况以列表方式报电教仪器站。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当年有结余的学校,将当年结余资金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

2、加强监督检查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是专项资金,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已经列入了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内容,各单位要切实做好管理使用工作,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支付其它费用。县教体局将会同审计、财政、物价等部门定期对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按本文件规定进行财务核算以及截留、挪用、平调、挤占、浪费、弄虚作假、私自配备等违规违纪的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上级有关规定对单位、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徂徕镇埠前小学

2011年9月

第二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广东省惠东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伍小云

[摘要]人类步入信息时代是一种技术的更新,教育科学进入信息时代是人类文化的变革。探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健康发展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它作为推动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已经渗透到不仅仅是教育的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如何让农村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了解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及促进作用,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能回避的突出的重大课题。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农村学生的必要性,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以学生信息素质的养成为主线,精选内容,把具有信息技术“内涵”的、有代表性的、迁移性强、发展性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运用信息的、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吸收进来;要求教学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建立适合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接受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素质教育中所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 农村素质教育应用探讨

人类步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不仅是一种技术的更新,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的新的结合,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教学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教育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纵观世

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风起云涌,争先恐后。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广泛应用,给中小学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新课改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还存在较大问题,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农村教育基本上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惟一标准,不够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状况如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国家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缺少针对性、没有保障,尚有待完善。其一,城乡教育条件存在巨大差别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政策的制订往往也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涉及农村教育的非常有限;其二,以前,国家教育政策把农村教育基本上交给了地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教育的发展也就难以均衡,不少地方的农村教育甚至难以推进。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关键是认识不一致,投入不能到位,起步晚,标准低,信息化与教学的对接不协调。师资质量低下。农村中小学由于受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教师数量不足,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多数教师是改行任教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质量不高,培训机会少。不少教师只具备基本的电脑常识,而应用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等都不能达标,基本的网络知识甚少。面临新的教育变革的挑战,结合实际,正确把握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使教育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确定目标,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决策与投入。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紧密联系,不仅改变和提升了教育的技术基础,而且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信息化除了影响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教育者对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学生评价、师生关系、教学管理乃至教师功能等的理解。中央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就如何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也提出了宏观意见。各级教育部门必须要树立抢占教育现代化制高点的超前意识,在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中,做到高起点、高要求、高效益。注重把握教育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规律,认真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建制、建队、建网、建库,切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不断加大投入,使教育信息化在科学的决策中快速发展。

二、注重培训,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队伍建设与管理。

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使广大农村学校的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数字化、模拟化、多媒体化和远程化,为教师的自身建设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开展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更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三、开展研究,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整合与实践。

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跨越,是一个全新而又急待开发的领域。因此,我们在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同时,要切实把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对接摆在重要位置,加以研究,形成教学资源优势的互补整合。总的思路,必须强调效益观念,服务素质教育。做到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同样并重,设施配备与专题研究同时推进,开设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同步实施。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整合与实践,核心是解决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重点是通过现代教育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在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希望各学校的校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有先进和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有改革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引导学校健康发展,办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好学校。其次必须懂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技术的内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资源优势变为教育效益。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给以投入和解决:

一、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是普及与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先导性工作。

可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宣传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师生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对于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有着突破性的作用。同时向广大教师介绍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状况,使他们了解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具体要求:一是重视课程设置,确立应有的计算机课程地位,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设计算机课。二是做到学科渗透,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调动师生双边互动的积极性。三是开展课程研究,利用因特网开放性特征,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四是注重研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仅在课前准备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认真备好课,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采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的组合,向学生传递生动的教育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在自学中,也要自创学习专题,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途径。通过教师的演示,亲身的实践,做到人机交互,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

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是基础。在坚持以办学单位投资和学校投资为主的同时,积极吸收各种捐赠、援助等社会资金,抢抓发展机遇和项目的支持,及时充分运用上级有关政策,努力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强化管理,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效益。

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投资大,发展难,巩固亦难,只有加强管理,注重应用,充分发挥效益才能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广泛支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运用效益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线。为此,在发展中必须切实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建立一支懂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管理者队伍、让有志而且懂得信息技术的优秀人员进入管理者队伍。

2、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学校领导、计算机机房管理员、专任教师的职责,

使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有章可循。

3、必须加强县级业务管理。县电教中心作为县级业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职能,管理工作坚持狠抓学期两头并注重过程管理的原则。

4、校级管理要求真务实。每学校要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软件建设计划;②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学计划;③计算机房管理职责;④其他学科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安排;⑤对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的内容;⑥信息技术教研目标任务。

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队伍。 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尤为显得重要。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骨干。要根据“培训在先,建网在后”的原则,结合农村教育实际,边培训,边建库,边上网,统筹安排。要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切实加强网管员的培训,对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和网络使用进行具体指导。并在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中增加网络建设、计算机使用和管理的专题讲座。二是抓群体。为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自如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必须有计划地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全员培训,既可轮训,也可以校为单位组织集体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都能成为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行家内手。三是抓活动。借鉴外地经验,以区或以乡镇为单位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操作比赛活动,网页制作观摩活动,网页制作评比活动,信息技术教学演示活动,信息技术教学交流评比活动等,从而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网页制作水平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四是抓考核。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尤其是要结合信息化师资其特殊的岗位要求,切实做好培训的目标、原则、对象、内容以及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对系统维护及网络管理人员、计算机学科教学人员、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和课件开发人员以及45岁以下的教师的计算机学习进行业务跟踪考核。并且按照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技术要求,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颁发相应的计算机上岗等级证书。五是抓管理。从事计算机教学或系统维护及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要建立个人资料,并实行上机入库管理。同时,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防止专业人才

的外流,使我区的计算机教学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使用。

以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城市的差距会得到较大的缩小,从而为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使教育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地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已经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除了在市内外各项信息技术比赛中师生频频获奖外,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呈现出了快速上升的势头。我相信农村学校信息化的天空在不久的将来会是辉煌的一片。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技术》2005.2-6

[2]:《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村教育》2005.6

[3]:《中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教育现状及思考》网上质料

[4]: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8

[6]:《中小学电教》2005.2

[7]:《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8]:《中国教育信息化》2005.4

联系表

第三篇:xx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工作计划

镇西镇护理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工作计划 (2014-2015学)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教育局电教站的工作部署和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发挥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大力抓好组织机构建设

学校领导统一认识,完善以分管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等组成的教育装备领导机构。制订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落实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有效保证学校实验工作和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

组长:罗火生(负责指导全面工作) 副组长:李玲芝(负责具体工作安排)

成员:龚旭明,廖建,吴萍、刘旭东、梁曦月及信息技术科教师。(具体落实各个项目)

龚旭明:负责校园网日常维护;

廖建: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维护及管理以及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 吴萍:负责各班电子白板管理; 刘旭东:负责实验室管理;

梁曦月:负责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管理; 董华彬:负责微机室管理、维护。

(二)、加强硬件管理和建设、规范设备的使用

1、不定期组织检查各室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指导完善配套设备建设,对使用情况,做到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

2.做好各专用教室设备的“配、管、用”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

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3、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操作比赛。

(三)、优化现代教育手段与学科的整合,充分收集和利用各项教育教学资源。

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要求我校的每位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和学习,要积极运用和整合现代手段与学科教育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

2、加强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收集,定期公布相关资源。具体措施:(1)加强网上教育资源的收集工作。加强校园资源网站的完善,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公布现有教育资源情况。(2)构建电子备课室,以满足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需要。

3、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各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电脑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电脑使用率。

4、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四)、完善学校办公自动化,落实几项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1、学校管理已逐渐规范化、科技化、网络化,发挥学校网络的作用,对学生成绩、学生学籍、学校管理等大胆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以适用未来学校管理工

作的需要。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及时补充学生档案资料。

3、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学生活动,争取学生获奖。

5、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加大学校在教育信息网上的宣传力度。

(五)、充分发挥实验器材的作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1、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教案、实验操作程序、实验通知单等),保证实验成功进行。

2、仪器室实验员在接到实验通知后,提前安排好实验器材,决不耽误实验所用。

3、实验室在学年前向学校提交仪器添置清单,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承受给予添置。

4、做好实验室资料台帐工作。(包括学校实验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实验通知单、实验人员登记表、各种论文、总结等资料)

5、做好实验器材的维修、护理工作,提高实验器材的完好率、续用率。

(六)、制定落实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1、努力提高专职(兼职)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实验室订阅《实验教学与仪器》等各种资料供教师阅读。

2、实验教学计划落实、活动正常,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3、做好实验教学的资料台帐工作,要求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实施、期末有总结。

4、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论文评比、学科教学案例评比和科技制作比赛。

(七)、继续抓好图书馆建设,巩固图书馆的创建成果

学校将根据上级要求,切实加强图书室建设,添置一部分新书,淘汰一部分旧书,优化馆藏结构。在夯实图书室常规工作的同时,加强班级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图书借阅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热情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真正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丰厚学校内涵中的作用。

(八)、加强专用教室管理,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

确定计算机网络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的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论文评比。

镇西镇护理小学校 2014年9月

第四篇: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和学校带来的变革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老教师,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因而知识的增长速度在信息时代极为迅猛。目前,大家都在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说法,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发现获得的知识越多,价值就越大。技术已经改变了全球劳动力的本质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给教育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了学校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

例如,利用电子载体的可读写性、可存储性,使新教材能实现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过程的记录,学习历史的动态追踪和评价,即时的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可以实现“专家诊断”式的教材、“智能化”的教材。

2. 引发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比不上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要,我们逐渐认识到,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的思想观念,全面实施创新实践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催生创新的需求,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

3.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模式到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按年龄、成绩分组,分学科定时学习,是一种集体化、无个性的个体学习行为;而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则主要是交互式、启发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式学习,可以混合分组,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方式方法革新了,枯燥的学习方式改变了,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使教学更为高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办学机制越来越透明,高等教育逐渐融入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

第五篇:xx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工作计划

xx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装备

实验教学装备年度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教体局电教站的工作部署和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青山湖区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有利契机,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发挥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大力抓好组织机构建设

学校领导统一认识,完善以分管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等组成的教育装备领导机构。制订学年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落实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有效保证学校实验工作和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加强硬件管理和建设、规范设备的使用

1、不定期组织检查各室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指导完善配套设备建设,对使用情况,做到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

2.做好各专用教室设备的“配、管、用”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3、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操作比赛。

(三)、优化现代教育手段与学科的整合,充分收集和利用各项教育教学资源。

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即

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要求我校的每位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和学习,要积极运用和整合现代手段与学科教育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

2、加强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收集,定期公布相关资源。具体措施:(1)加强网上教育资源的收集工作。加强校园资源网站的完善,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公布现有教育资源情况。(2)构建电子备课室,以满足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需要。

3、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各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电脑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电脑使用率。

4、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四)、完善学校办公自动化,落实几项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1、学校管理已逐渐规范化、科技化、网络化,发挥学校网络的作用,对学生成绩、学生学籍、学校管理等大胆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以适用未来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

2、加强家校通管理,每周通过家校通,将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以短信的方式及时发送给学生家长。以达到用先进的手段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紧密结合。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及时补充学生档案资料。

4、积极参加“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组织中学生网络夏令营等活动,争取学生获奖。

5、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加大学校在教育信息网上的宣传力度。

(五)、充分发挥实验器材的作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1、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教案、实验操作程序、实验通知单等),保证实验成功进行。

2、仪器室实验员在接到实验通知后,提前安排好实验器材,决不耽误实验所用。

3、实验室在学年前向学校提交仪器添置清单,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承受给予添置。

4、做好实验室资料台帐工作。(包括学校实验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实验通知单、实验人员登记表、各种论文、总结等资料)

5、做好实验器材的维修、护理工作,提高实验器材的完好率、续用率。

(六)、制定落实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1、努力提高专职(兼职)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实验室订阅《实验教学与仪器》等各种资料供教师阅读。

2、实验教学计划落实、活动正常,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3、做好实验教学的资料台帐工作,要求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实施、期末有总结。

4、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论文评比、学科教学案例评比和科技制作比赛。

(七)、继续抓好图书馆建设,巩固图书馆的创建成果

学校将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切实加强图书室建设,添置一部分新书,淘汰一部分旧书,优化馆藏结构。在夯实图书室常规工作的同时,加强班级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图书借阅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热情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真正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丰厚学校内涵中的作用。

(八)、加强专用教室管理,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

确定计算机网络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的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提高专用教室使用效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论文评比。

xx学校

2010年9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升团支部活力演讲稿下一篇:台湾间谍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