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实木地板

2022-07-27

第一篇:如何辨别实木地板

实木家具的感官辨别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美观,时尚,环保,舒适已成为现在家居所追求的,原木色泽,纹理清晰,绿色耐用的实木家具同时也越来越受业主们喜爱,教你如何辨别实木家具。 第1招 闻 判断实木性质

多数实木都带有木香,松木有松脂味、樟木有明显的樟脑味„„但纤维板、密度板则会有较浓的刺激性气味,尤其是在柜门或抽屉内。

第2招 看 观察木质优劣

家具的主要受力部位如立柱、连接立柱之间靠近地面的承重横条,不应有大的节疤或裂纹、裂痕。框架不得松动,不允许断榫、断料。家具上所采用人造板的部件都应实行封边处理,各种配件安装不得少件、漏钉、透钉。

第3招 摸 查验抛光质量

将手放在家具的表面,仔细检查抛光面是否平滑,特别要注意台脚等部位是否毛糙,颜料涂刷是否有条痕,角位的颜料是否涂得过厚,是否有裂痕或气泡。

第4招 听 检查稳定性

木制家具要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当把两个柜门打开90度后,用手向前轻拉,柜体不能自动向前倾翻;书柜门的玻璃要经磨边处理;镜子要安装后背板,并把玻璃面固定。小件家具如椅子、凳子、衣架等在挑选时不妨在地上拖一拖,轻轻摔一摔,如果声音清脆,说明家具制作工艺和质量较好;如果声音发哑,有噼里啪啦的杂音,说明榫眼结合不严密。

第5招 问 仔细把关细节

目前市场上有的假冒进口家具的“土产”洋家具成本只是真正进口家具的三成左右,但是售价却只比真正的进口家具低20%左右。因此,在购买进口家具时要仔细询问经销商有关生产细节,并要求其出具报关单,查看原产地证明、装箱地点等。

谨防忽悠

1、小心树种以假乱真

实木家具到底为何种实木?直接影响价格和质量。普通实木家具通常采用榉木、白橡木、水曲柳、榆木、楸木、橡胶木、柞木,而名贵的红木家具主要采用花梨木、鸡翅木、紫檀木。实木家具的市场比较混乱,经常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混淆树种的事情,最好还是买名牌产品,同时要注意,现在木料的价格日趋上涨,太便宜的绝对有诈。

2、挑家具别只看外表

挑选家具时,一些细节尤其要注意,比如,较重的家具应在角位用螺钉加上保护块,并且粘好。至于背板部位,亦必须检查是否镶好,并且上好螺钉等。当然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现象,最好把家具倒过来,看底层细节是否处理得当。

3、实木家具当心“混合”版

市场上的实木家具大致有两种,纯实木家具和仿实木家具,仿实木家具从外观上看木材的自然纹理、手感及色泽都和实木家具一样,实际是实木和人造板混合制作的家具。实木贴皮家具大面部分的基材则是人造板,只是在人造板表面上贴一层木皮。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一定要弄清家具的材质、用料,了解实木材料的真实名称。购买时要询问家具是不是“全实木”,何处使用了密度板;然后用手敲一敲木面,实木制件会发出较清脆的声音,而人造板则声音低沉。

文章来源:www.slzp.hk

第二篇:如何辨别期刊真伪

如何辨别一本期刊杂志的真假。(评职称老师请进) 各位老师大家好,虽然小编不在学苑,现在开始征教师论文,但是小编不想让大家受骗,因此整理了很多关于发论文的问题,请大家看一下,以免老师们发论文上当。现在小编就发表一点自己小小的见解,当然有不全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点,并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东西尽量全面化,也为老师们评职称出一点力。

以下是小编收集自网络并整理的一些东东,请各位老师看一下。

一、关于期刊的级别。

严格说来所谓“国家级”“省级”“市级”是不规范的,对杂志没有这样的定级。

能够区分的只是杂志的主办单位,如“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等等,一般认为带有“中国”的就是国家级,“北京”就是北京市一级的,依此类推。

二、关于期刊的刊号。

(1)以下是国内统一刊号CN标准格式的意义。以CN前缀,由6位数字和分类号组成,其结构格式为

CNXX-XXXX/YY,CN后面2位数字为地区号,缀后4位数字为序号,亦即报刊登记号=地区号+序号,斜线后面字母为图书分类号。

下面我们看一下,CN后面两位数字的意义:

11.北京市

12.天津市

13.河北省

14.山西省

15.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东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46.海南省

50.重庆市

51.四川省

52.贵州省

53.云南省

54.西藏自治区

61.陕西省

62.甘肃省

63.青海省

64.宁夏回族自治区

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连续出版物序号范围一律从0001~9999,

其中0001~0999为,

1000~5999为的序号,

6000~8999为,

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

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1、《中国教育论坛》CN43-7772/R。

它明显是非法出版的刊物,由于 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它的序号后四位7772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真假一看则知。

2、《中国教育研究》国内刊号:CN98-0315/G4 ,国际刊号:ISSN1727-0499

由于前2位98不在10到65范围内,故不是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出的刊号。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从北京10到65为止)。

3、《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国内刊号: CN.H39-7869/G

CN(H)39-7869/G,明显不是国内刊号,国内刊号CN紧接是6位数字,6位数字之前不含字母H或HK或RH等字样。再说后四位786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

下面让我们再看一下字符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TN:工业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2)一般非法期刊,绝大多数都是既有国际标准期刊刊号即ISSN号,也有国内统一刊号即CN号。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有些刊号根本就不符合正规刊号的结构式,有些国内统一刊号CN后面,大多都缀有NR或者HK即香港刊号的标识。

(3)凡通过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

三、关于邮发代号。

假期刊基本上都是自办发行,具有隐蔽性。

自办发行即不通过邮局,没有邮发代号。没有邮发代号的期刊从邮局或国家报刊发行网上是查不到他们任何信息的。也有少数非法期刊会编上一个邮发代号,但这些邮发代号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是盗用其它期刊的邮发代号。

四、关于地址。

大多数非法期刊,社址、编辑部地址或注册地址都在香港、深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通信地址一般只注明“××信箱”、“××大厦××室”或“××楼××座”,也常常在异地设办事机构。所以,社址、编辑部地址、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分离,是这类非法期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五、想必现在大家都能分辨一本期刊的合法与否了吧,现在再看一下正式与非正式期刊吧。

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拿一本科技期刊来说明)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名额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列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非法期刊系没有通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骗教师。

六、关于论文代理。

论文代理,想信大家也不陌生吧。好多人也曾找过人做代理,也有好多人也被骗过,广告多到无处不在,有一些确实也是真的,但也有很多骗子鱼目混珠。诚然,有些代理商确实也为老师们办了好事,但也有些只是纯粹的骗子。让我们看一下他们诈骗的手段吧。

1、利用大多数人不懂,大吹自己了得,装高手,博取信任,引人上钩。

2、利用大多数人喜欢便宜的心理,价格非常低。

3、造假证,成立假公司。

4、投资几百元在知网上投放广告,号称是专业公司。

下面再说几个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

1.国内学术期刊,目前大多为收费发表论文,也就是说,作者发表论文需要支付版面费。

2.并不是所有的杂志发表了论文都有效的。杂志有正规的有非法的,因为期刊行业开始了收费发表论文,所以很多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期刊征稿,其目的无非就是敛财。非法期刊发表的论文属于无效的。

3.如何辨别期刊的真伪?

通过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的回答:凡在国家新闻出版局查询系统里查询不到的刊物,均为非法刊物。所以作者可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局的数据库进行刊物查询。

4.

答案:非也。

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盗用刊号,私自印刷等手段,使广大作者分辨不清真假。

答案:非也。

。很多假期刊,都可以登陆到中国期刊网上的。很多刊物,在新闻出版局查询不到的,在中国期刊网上都有登陆。很明显,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系统也登陆假刊。

第三篇:如何辨别白酒品质

春节临近,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必不可少。餐桌之上,白酒无疑是活跃气氛、释放情感最好的“催化剂”。

最近一段时间,一篇“四招辨别白酒优劣”的文章在网络热传。文章提到,通过观白酒执行标准、察酒花变化、看主料栏成分、搓酒闻香四种办法可以辨别出白酒的品质。这些方法靠谱吗?

看标注只能判断原料和工艺

“执行标准确实存在,但不同标准反映出的只是白酒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指出。

市场所售所有白酒都必须明确标示其执行标准。宋书玉介绍道,如网络文章中所言, GB/T10781-2006是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这种白酒采用传统固态法发酵生产而成。其中,GB/T10781.1-2006是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GB/T10781.2-2006是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而GB/T20821-2007和GB/T20822-2007则分别是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的执行标准,二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工艺白酒。

一般而言,同一品牌中传统工艺生产的白酒价格相对较高,但从专业角度来说,据此判断白酒品质并不妥当。“酒是一种风味产品,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口味选择和偏好”,宋书玉指出。有些新工艺白酒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传统基酒,添加食用酒精后,同样具有很好的风味。

观察酒花、配料都不靠谱

网络文章中,还有两个非常方便简便的辨别方法:观察酒花变化,酒花密集且消失缓慢的是优质酒;从主料栏里看酒质,质量最好的酒是大曲酒,果真如此吗?

“通过执行标准判断酒质还有一定道理,这两种辨别方法却没有任何依据”,宋书玉指出。

首先不同香型、不同工艺的白酒酒花变化都不一样。酒花的大小与酒度有关,高度酒酒花比较大、低度酒酒花比较小。另外,影响酒花的密集程度和消失速度的因素比较复杂,从感官很难判断。

“大曲酒品质最好?这种看法只能说是一种偏好,并不准确”,宋书玉介绍。采用小曲工艺做出的米香型等白酒的酒质也非常好。另外,新工艺酒采用传统工艺酒基,酒的原料也都可以在配料表中标注出来。所以,通过查看配料栏并不能对白酒品质做出判断。

“搓酒闻香”要有专业基础

酒瓶打开以后,把酒倒在手中,用两手搓热,放在鼻子底下闻,通过闻酒香就能判断白酒品质吗?

宋书玉指出,搓酒闻香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而言,传统工艺白酒闻起来香气比较大一些,而新工艺酒香味物质较少,香气比较小。专业人士针对同一厂商、同一系列的产品进行香气比较,可以做出一定判断。但是,不同厂商、不同香型白酒的香气味道都存在差异。日常生活中,消费者通过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判断误差。

宋书玉同时指出,普通消费者很难对白酒品质优劣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可以从个人喜好角度加以选择。消费者通过饮酒实践可以对白酒香型、口感有一定偏好和印象。例如喜欢传统工艺的白酒或是喜欢某一香型的白酒,这可以通过看标注、闻香气、尝口感做出准确选择。

第四篇:如何辨别真假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

1.一份正规的检验报告,首先要有CMA(计量认证)、CAL(审查认可)两个标志及编号。这两个标志代表该质检机构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查授权过,该机构所出具的数据有法律效力。

2.有效的质检报告分两种,委托检验(送检)和查抽检验。委托检验是厂方将产品直接送去检验,质检部门只对来样质量负责,而抽检是质检部门到商家的库房,在一批产品中随机(按一定的方法)抽取样品检验,相比起来抽检比送检权威性更强一些。

CMA指国家计量认证,有了这个标志说明这家机构有对外从事第三方检测的资格。CNAS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此标志说明此机构检测实力较强,检测结果权威性好。CAL指质量监督授权认证,此标志说明这家机构有质监机构授权的市场抽查资格。

只要有CMA标志,不管你的单位名称标明“国家”还是“某省市”,都可以作为第三方机构对外从事鉴定服务,其级别并不分“国家级”和“地方级”。此外,CNAS和CAL标识,并非鉴定机构必备的标识,具有此类标识只说明这些机构的实力可能更强一些。

第五篇:如何辨别冒牌3D电影?

2012年,与国外3D电影热渐趋冷却相比,国内这一市场却一片红火。比起2011年,今年出的3D电影还是蛮多的,像《超凡蜘蛛侠》、《雨果》、《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马达加斯加3》、《冰川世纪4》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既让影迷们爽了一把,也让片商们数钱数得直乐呵。但是与之相随的,却是一些急功近利的片商们大量制作立体效果粗糙的伪3D电影,让不明真相的观众看过之后对3D的情绪愈来愈失望,像《画皮2》就是一典型的例子。

谈起真3D和伪3D,可能有很多朋友都不明白它们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区别呢?那么,接下来,就先进行一下知识普及,然后,盘点盘点今年1~11月上映和即将上映的3D电影究竟有哪些是真3D,哪些是仿冒的3D。

真3D和伪3D电影各自技术原理:

真3D电影其实是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专门的3D摄像机或两台并列安置的摄影机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左右电影画面,放映时,观众戴上特配的3D眼镜,左、右“双影”通过此眼镜叠合在视网膜上,再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这样一幅幅连贯的3D画面就展现出来了,观众即可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神奇幻觉。

所谓“伪3D”,说白了,就是2D转3D的电影,目前,大多数3D播放器都具有这个功能,但是效果确实是不敢恭维。至于由制片商人工转制的3D电影,其实大部分是片商为了圈钱而做的,原理是由普通摄像机拍摄2D图像,然后再在电脑上通过人工操作,用软件制出几个图层并稍微错开,它的关键是要制作人能准确区分画面中离观众近的物体和离观众远的物体。但假的终究是假的,这样转换出来的电影的效果肯定不如真的用两个镜头拍摄出来的电影,做得再精确也是无法做到100%纯3D的。

真3D和伪3D电影的区别: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来辨别:

首先是拍摄。

一般地,3D电影的制作分为3D摄影机拍摄和后期3D制作两个部分, 根据剧情或内容需要,真3D影片需要60%以上的前期3D摄影机拍摄,像《阿凡达》及本文开头提到的影片就是使用3D摄影机拍摄的,效果非常不错,属于“真3D”,当然耗费的时间和成本也是巨大的。而像《诸神之战》、《爱丽丝漫游仙境》、《画皮2》等虽然也加入了一些3D的效果和理念,但却是前期采用2D电影的拍摄方式,等到了后期才转制成3D的影片,就是我们非常痛恨的“伪3D”了(注:《泰坦尼克号3D》也是伪3D,不过它在大导演“卡神”的带领下,制作非常精良,所以3D效果还不错)。其次是后期处理。

一部真3D电影不论是前期的3D拍摄还是后期的制作处理,为了获得好的视觉和听觉特效,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都是很高的。而伪3D,抠图其实也很费时费力费钱,但处理3D字幕却比较简单,成本也低,因此很多片商选择了重点处理字幕。难怪很多观众戏谑称“只有字幕是立体的”。最后是观感。

这个目测不用笔者多说,大家就会叽叽喳喳讨论开来,这也是判断真、伪3D的最直观方式。除了《泰坦尼克号3D》这个特例,真假3D电影的3D观感效果差别其实是很大的。如果你在观看时,能看见里面的景物就浮现在眼前,运动的物体会向你迎面扑来,你甚至会不自禁伸手去触碰、躲避或参与其中,那么可以肯定,这是一部真3D的影片。反之,如果你只是感觉与2D普通电影有那么一点景深的差别,或是只看到字幕是浮在屏幕外的,甚至没几分钟就产生炫晕等不良反应,那么,笔者要“恭喜”您“中奖”了,这是一部吭爹的冒牌3D片。

需要提一句的是,一部立体电影视觉效果好坏,取决于拍摄系统、数字摄影机多少、以及后期制作花了多少时间等各方面原因,一部"3D"电影制作完成后,效果还没“伪3D”的好,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像国产的《唐吉可德》。不过,观众是不会为效果不好的电影买单的,在这里,笔者也只能叹一句,国产电影拍摄和制作技术前路漫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果提高管理能力下一篇:如何当好矿长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