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作总结范文

2022-06-07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保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天保工作总结范文

天保一期工作总结

天祝藏族自治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一期建设情况的总结报告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青藏、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地位比较特殊的生态林业大县。全县森林面积410.2万亩,森林覆盖率38.26%,活立木总蓄积961.5万立方米。境内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96.4%,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面积的40%,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的源头,流域面积714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达10.24亿立方米,灌溉着下游300多万亩耕地,养育了下游地区250多万人民,保证了数以百计的工矿企业和城市用水,是河西人民的“命根子”。被誉为“绿色保姆”的天祝县水源涵养林,是武威市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系河西商品粮基地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一)、工程实施主要情况

1、天保工程实施区基本情况

天祝县现有7个国有林场,其中祁连、哈溪、夏玛、乌鞘岭、华隆、古城6个国有林场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称自然保护站,其内的森林资源于天保工程开始之初就由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保护区以外的森林资源由我县负责实施,均在我县华藏林场管辖范围面积1.81万亩,管护类型为天然灌木林1.81万亩。划定四个管护责任区,由林场天保

办进行组织管理。

2、资金投入与管理情况

(1)资金投入情况:截止2010年底中央及省地共计投入资金205.8万元,一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到位153万元,其中:森林管护费11万元;政社性补助66万元;养老保险补助22万元;四险补助14万元;森工企业下岗职工安臵一次性安臵补助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万元;二是基本建设投资封山育林项目8000亩,投入中央投资44.8万元。

(2)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一是财政性资金,自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纳入天保管护面积1.8万亩,年管护费、政社性支出及养老统筹费用9万元。已全部用于管护费及政社性支出等费用。二是一次性安臵及天保四险资金,2007年根据省、市对我县《天保工程区森工企业下岗职工一次性安臵方案》的批复精神,根据省财政厅、林业厅“关于下达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职工四险补助和下岗职工安臵实施方案的批复”(甘财农„2007‟88号)精神,所到位的天保四险补助资金及下岗职工一次性安臵资金已严格按照武威市财政局、武威市林业局联合下发的武财农发„2007‟97号、武财农发„2007‟98号文件精神全部用于天保工程区职工四险补助及第一批11名下岗职工的一次性安臵补助中,做到了专款专用,未出现挤占挪用现象,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2010年的天保基本建设资金天保工程封育项目投资的44.8万元,已严格按照工程投资实行招标、施工用于工程建设当中。

3、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是根据天保工程实施方案,我们全面实行了木材停伐减产目标,全面停止了禁伐区的一切采伐,木材产量由1997年底的的0.46万立方米直至2001年调整为0立方米;二是同时对工程区内的森林资源采取了全面有效的管护措施,严厉打击了偷砍盗伐林木的行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各种方式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天保工程区内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森林管护形势,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和生长。三是工程区社会治安稳定,未发生过重大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通过分流安臵使21名富余职工走到了育苗、公益林管护岗位,采取一次性安臵补助共安臵下岗职工11名、利用天保四险补助使林场所有在岗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积极发展育苗产业,从各个方面本着“保吃饭、保稳定”的原则,妥善解快了天保工程区内职工生活问题,稳定了职工队伍。四是工程区内未发生过任何森林火灾,没有出现过大面积危险性病虫危害,森林内林木生长良好,工程实施后,本区域的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迅速得到遏止,水土流失有所减少,林分状况进一步改善,水源涵养效能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4、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情况。通过天保工程的带动,华藏林场进行了国有林场改革,对各工作岗位实行了竞聘上岗,对场属企业进行了分离改制,承包的承包,买断的买断,逐步摆

脱了危困局面,通过天保工程带动,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工程顺利落户华藏林场,使林场的性质由以前资源开发性林场向生态公益性林场过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二)、工程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1、工程实施产生的生态效益。

(1)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情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设立了管护责任区,指定专职护林人员进行管护,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合同,对工程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了全面有效的管护,严厉打击偷砍盗伐林木及破坏林地的行为,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和生长,同时结合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生态公益林补植补栽,有效的扩大了森林面积,使森林面积不断增长,林业用地由2000年的18536公顷增长到2010年底的21938.7公顷,增加了3402.7公顷;森林蓄积量也由2000年的77549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12349立方米,增加了34800立方米;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0.1% 上升到2010年的12.8% ,上升了2.7% ,灌木盖度也由2000年的26% 增加到现在的31% 上升了5%。同时加强了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力度,使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效能增强,发生山洪的频度有所减少,由以前的年发生6次之多到现在的2-3次,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使工程区内一度消失的狼、狐狸、旱獭、雉鸡等中小型野生动物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野鸡、野兔的种群迅速上升,陆生鸟类与小动物随处可见,出现了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

2、工程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一是在持续保护过程中,华

藏林场的森林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全都实现了实质性的增长,森林的实际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二是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央和地方投资在华藏林场投入了205.8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工程实施的华藏林场经济危困的局面,使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由于天保工程的带动,华藏林场于2004年将该场的21万亩林地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使林场经济危困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3工程实施产生的社会效益。通过持续有效的保护宣传教育,林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那种单纯取材,靠山吃山的观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乱砍滥伐、乱采乱挖的现象得到了遏制,林区内形成了全民爱林护林的良好局面。工程区社会治安稳定,未发生过重大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通过天保工程安臵补偿使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医保、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成功将原有富余职工21名向育苗、公益林管护等岗位分流安臵,并采取有偿一次性安臵补助的方式,安臵职工11名,通过分流安臵、天保四险补助以及林场积极发展育苗产业等,妥善解快了天保工程区内职工就业、生活问题。

(三)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天然林保护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按人均管护380公顷的天然林的标准有些偏大,由于天然林所处的地理位臵都比较偏远,道路交通条件相对比较差,管护人员基本是靠步行,管护面积380公顷,对一些偏远区域的管护在实际操作中有困难。

(2)由于多年的封禁保护,工程实施区林草植被恢复很快,而林区群众保护生态意识层次不齐,林区内人员活动频繁,尤其是到处设立墓区、坟场,在重要祭祀节日更是火源管理难度大,隐患多,护林防火的形势和压力很大。

2、天保资金投入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森林管护费标准偏低,已难以适应森林资源管护的实际需要。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森林管护补助费一直沿用2000年的静态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他行业职工工资随之大幅增长,而森林管护人员的年工资不到其他行业的2/3,造成管护人员工资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事森林管护工作的人员远远大于方案规划的管护人员人数,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不能按标准落实,三是物价大幅上涨,但是管护费标准却是一成不变,与目前人们生活水平要求不相适应。森林管护人员的年工资较低,影响了管护的积极性,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管护质量。

3、改善林区民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林场的基层护林站办公条件差,办公设备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专项投资,个别管护站还长期租住民房,少数管护站无水、无通讯设施,加之林区道路年久失修,水毁严重,严重制约着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在职工生活待遇方面,林业职工人均工资远远低于全省社会人均工资水平。而且历年拖欠职工 6

工资达到了126.91万元,人均在2万元以上,工资清欠无着落。在社会保障方面只有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三项保险,与国家要求的五险还是有差距。目前,林场经济发展主要靠国家投资和政策拉动,属于“输血扶持型”,远没有形成“造血发展型”。后续产业仅靠育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职工分流安臵渠道不畅,就业门路不广。林场职工中自收自支人员比例大,职工收入标准差距大,同岗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

4、林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林区分类经营尚未实施,生态公益型林业经营事业单位身份尚未认定,体制不顺;发展生态型林业经济还没有好的出路,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不活,目前只能勉强靠天保工程、重点公益林建设工程投入来保持林场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四)工程到期后的相关政策建议

1、建议将实施天保的国有林场改制为全额事业单位,理顺体制。努力将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实行事业化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事业编制,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体制不顺的问题,从而解决国有林区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良好的森林资源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推动现代林业建设进程。

2、建议增加培育替代产业的投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一是金融信贷要加大对森林旅游、造林育苗等产业的扶持

力度,同时将林区道路、护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由财政投入,逐步改善基层森林管护机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对远山区生态区位重要但不适于生存的区域内的农牧民,进行移民搬迁、舍饲养殖,改变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逐步减轻对森林的依赖。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二篇:天保工程工作会议讲话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天保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2005年天保工作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明确2006年和“十一五”期间我县天保工程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我县天保工程建设步伐,促进我县天保工程始终保持

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此,我根据县林业局会议精神,讲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2005年我县天保工作成绩显著,保持了良好、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2005年是我县天保工程建设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各乡镇政府的紧密配合下,我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切实加强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结合部门实际展开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护林员队伍建设。通过每年严格进行考核择优录用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坚持考核奖惩机制,把管护成效与护林员工资挂钩,有效地促进了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护林员巡山制度,采取护林员记录工作日志的办法,建立了以管护质量为核心的管护工作考核量化指标,把管护责任切实落实到了山头地块和人头。

三是认真完成了公益林建设的检查工作。对二OO四年2000亩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实施情况、作业质量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检查,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认真配合省市检查组,完成了2001年至2004年度公益林建设和管护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天保资金管理使用。我们在以前良好的管理基础上,加大了管理审查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全县9个乡镇天保管理站、5个国有林场2004年度的天保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核,查处并改正了存在的不规范的行为,进一步完善了报账制度;同时认真配合市县检查组完成了天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得到肯定,确保了专项资金运行安全,充分发挥效益。

五是完成了全县天保工程档案建设和检查工作。我们将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全县9个乡镇和5个国有林场的天保站档案管理建设工作中去,指导并严格要求全力抓好基层天保工程档案建设,形成全县天保工程档案的系统管理,为工程建设项目和领导决策提供了更有效、更准确和更完善的档案信息。

六是配合县林业站完成了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工作。抽派技术人员分驻各乡镇,参与并指导退耕还林的全面核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并要求进行整改,确保工程建设成果得以巩固,质量得以逐年提高;同时在检查中,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深入山头地块进行林权登记,确保林权认定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完成了退耕还林的确权发证工作。

七是完成了天保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上级领导部门和林业局的要求,在认真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留坝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过去5年来的天保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回顾,并根据我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总体经济发展思路,对未来5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措施。

二、明确2006年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天保工程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2006年天保工程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紧密结合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林业“三大效益”为中心,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天然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利用,严格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工作重点是要抓好八个方面:

一是加强护林人员的责任心。天保工程实施已经五年,滥砍乱伐、乱捕乱猎等不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天然林保护整体环境趋于良好。也正因为如此,相比工程实施初期,宣传力度有所降低,护林人员的工作热情减退,责任心明显下降。为了更好的落实管护责任,强化管护力度,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制度建设,加强检查监督及考核,严格执行天保工程责任书和管护合同,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切实提高护林人员的责任心,建设一支优秀的管护队伍,维护森林资源的安全。

二是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个优秀的工作团体没有良好的工作纪律约束是不可能的。自始至终我们一直在强调队伍建设

,狠抓工作作风,但仍有部分同志不能严以律己,存在迟到早退等违纪行为。按照改进“两风”、增进“两情”,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管理,狠抓制度建设及责任落实,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过硬、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同志,给予严厉批评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确保每位同志都能以

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三是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随着林业发展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新时期林业的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而我们在林业科技推广及应用上做的还很不够,没能给全县林业发展和广大老百姓带来更好的效益。为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工程现代化建设进程,我们一是要抓好林业科技培训工作,加速先进、实用技术的交流和普及,做好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工作。二是要抓好对农户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试验示范工作,大力推广实践证明成功的科研成果。三是抓好良种选育、困难立地条件植被恢复、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林区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争取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

四是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利用,是林业的两大任务,又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保护森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科学合理的利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保护。保护好现有森林,努力提高森林数量和质量,就是为将来更好的利用创造条件。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治林,依法加强对林地、林木的管理。同时结合重点工程的实施,积极发展工程后续产业,巩固重点工程建设成果,认真解决好工程区农民的增收问题,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五是严格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最重要内容,资金使用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我们要切实履行职责,管严管好资金,把加强资金管理与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严格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开支,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坚决制止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保证国家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加大对下级单位资金使用的稽查力度,对检查出问题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相关单位整改纠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各工程实施单位都要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不断完善资金管理,确保工程专项资金运行安全,充分发挥出最大效益。

六是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保护和林政管理。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林业法制建设和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打击力度,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业改革成果。要加强造林、管林、护林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制,真正把造、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进一步规范森林采伐的设计、审批、发放许可证等管理环节,从源头上控制森林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加强林地资源的管理,严格控制各类征占用林地项目,严格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利益的行为。

七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XX县的优势在于山,潜力仍在于山,当前,就我县而言,林业产业尚未被其它产业所替代,而且我县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在做好生态公益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林为本,在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林业,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加快产业升级。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促进林业的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生态体系的建设,使林业步入持续、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八是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生态状况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森林资源的综合规划利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相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调查工作依时、保质保量完成。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县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总体经济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尽管如此,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同志工作自律性不高,责任心不够;

(二)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仍然严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林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快、不高,林业管理和经营体制还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林业改革与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等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进一步提高对建设高标准林业战略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决定》精神统一思想,用好已经形成的有利条件,把天保工程建设作为建设秀美山川的主体、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工作、不断提升我县林业建设总体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发展。

第三篇:丰丽林场实施天保工程工作总结

天保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丰丽林场,全场共有施业区面积22099公顷,计51个林班,居民364户,人口1063人,其中工人322人,青年414人,退休职工197人。全场林业用地面积21729公顷,其中公益林8129公顷,限伐林9368公顷,商品林4232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370公顷。随着“天保”工程的启动实施,我们丰丽林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天保条例”,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本着“远山区封山设卡,近山区管护经营”的原则,扎实抓好林业天保工程建设。截至于2010年底已对35个林班实行封山设卡并设卡4个,管护人数42人,管护面积14941公顷,近山区实行了管护经营,划分为112个个人责任区,计16个林班,总面积6788公顷,落实管护经营112户。目前,全场已完成天保工程造林2000亩,其中人工造林800亩,封山育林10000亩;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0%上升到2010年末的89%,全场已连续5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21729公顷森林资源得到常年性有效管护,有力地推进了我场生态环境建设及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加强宣传、建立机构、层层落实责任。

自1998年以来,为全面贯彻执行《天保工程条例》及国家相关天保工程建设政策、规定。我们一是统一思想,召开了干部大会,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利用板报、有线电视,进行广泛宣传森林资源管护经营的目的、意义、帮助职工群众提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二是以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发挥

资源综合效益、富民兴场为宗旨,以深化林地经营管护责任制、建立科学的利益驱动机制,进一步调动生产者经营的积极性,提高经营、管护、开发的效果。三是召开座谈会、讨论会,集思广益,征求好的见议,好的做法。探讨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中适应我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从而极大调动了职工参与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的积极性,为我场全面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奠定基础。四是成立了由场长任组长,主管营林生产副场长和林政资源站长为副组长,专业技术员、档案员、调度员、防火专责、会计为成员的“丰丽林场天保领导小组”, 并相应成立由场长任组长,主管营林生产副场长和林政资源站长为副组长,会计、出纳、工资员、技术员为成员的“丰丽林场天保工程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专职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五是制定了“丰丽林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并层层签定了“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等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切实将责任落实到山头、人头。

二、整章建制严格管理,确保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的健康运行。没有规距,不能成方圆。建立完善整套的规章制度,是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健康运行的保证,因此,我们场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管护分队,针对在管护经营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了13项制度,用制度来加以规范管理,确保责任区内林地资源不受破坏和侵犯。发现问题及时严肃处理,专业管护分队对管护区内按期巡护,各路口,各卡每日都有专人把守,对入山人员进行严格检查,登记。对易发生案件的地域派专人死看死守,昼夜又不离岗,场领导不定期下去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整改,从而杜绝了违法案件及掠夺性乱采乱挖林

副产品现象的发生,达到了管护好森林资源的目的,确保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的健康运行。

三、加大森林管护力度,积极打造“平安场区”。 成立场长为组长、主管营林生产副场长和林政资源站长为副组长,专业技术员、档案员、调度员、防火专责、会计为成员的“丰丽林场森林资源管护承包领导小组”,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职责同步、奖惩并重”的工作思路,一是在场内建立了森林管护队,对35个林班实行封山设卡4个,切实做到:“四个环节一起抓”,即签定下达管护任务、明确管护责任、狠抓政策培训、严格考核奖惩。有效地保护了现有森林资源的安全。二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副场长为副组长,防火专责、武装助理为成员的护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三是落实专(兼)职巡山护林员,制定了林场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四是狠抓破坏森林资源的打拉烧柴等违法行为、狠抓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五是加强护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确保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杜绝了乱砍滥伐、偷拉盗运、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行为发生。维护了全场平安,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管护,同时也为我区连续6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严格天保管理,确保成效。

管理情况:(1)组建专业专业营林生产队伍,配备专用造林工具,施工及技术人员实行岗前业务技术和现场操作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2)严格种苗供应程序:派技术人员对造林所调苗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监管,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上山栽植。(3)明确造林质量由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一是每个阶段结束都必须经过验收之后方可进入下阶段的工序,做到整地

不合格不栽植、苗木质量不合格不栽植、栽植(包括苗木质量)不合格不验收。二是做到每个造林小班、每个施工环节都有具体人员负责监管质量,三是做到结束一个阶段,申请验收一个阶段,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

成效情况:自一九九八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我场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五、加快步伐,依托森林管护经营优势、发展林下经济。 近年来,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中,我场依托林下种植黑木耳的龙头优势建基地,以管护促经营、以示范带发展,开发替代产业,形成特色经济,以示范带群体,推动各项产业发展。实践中,我们围绕林场森林管护经济的发展和林场的发展进行定位。即立足当前求创新、又着眼未来求发展,制定:山里求生存,转变观念抓引导;山中寻优势,因地制宜抓推进;山上建基地,发挥优势上规模;山下搞开发,加工增值蓄后劲;城里找商机,带着产品闯市场的林下经济工作思路。并积极谋划于2011年集资40万元建成了丰丽山特产品加工厂,把职工群众采集的山特产品、养殖的黑木耳,实行工厂化管理、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管护自营经济和林场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此外我们还引进樟子松嫁接红松结果技术建设300公顷的红松坚果园。先后引进两户投资者落户该场,共计投资500万元,该项目的引进不仅为全场的管护经营和全民创业开辟一条新渠道,又为发展山特产品加工厂提供了足量的原料储备,增强了森林管护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赢。通过多项基地的带动,极大的调动了全场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养鸡、养羊、獭兔、个体运输经商

等产业蓬勃发展, 促进了全场职工自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场迅速掀起了发展经济的新高潮。截至2011年底全场实现了总产值3000万元,户均收入8.2万元,人均收入3万元。 使管护经营户见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全场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管护自营经济项目遍地开花,硕果累累的大好局面。

几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按照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和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天保工程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量大。在以前的工程建设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还存在着;二是执行国家关于天保工程工程实施和资金管理规定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宣传工作还需加强,还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四是林场经营面积小,职工又地处偏远,目前靠管护资金维持,一但停止将危及林场职工的生存。

今后几年,我们场将以黑木耳种植的支柱产业优势,走招商引资上项目、上规模、精深加工提高木耳附加值的产业路子,并逐步带动各项产业的发展,形成以种、养、服、加等行业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繁荣局面。

丰 丽 林 场2011年10月20日

第四篇:天保镇2011年党建工作总结

一年来,天保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按照“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的党建工作总体要求,以深化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镇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深入推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天保镇共设党委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78个,有中共党员610人,其中:预备党员73人,农村党员472人,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99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女113人,少数民族党员346人;大学本科22人、大学专科68人,中专45人、高中76人、初中及以下399人;35岁及以下229人、36—45岁153人、46—54岁83人、55—59岁33人、60岁以上112人。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学习,重管理,解放思想强素质。镇党委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突出重点学。坚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广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农业农村知识等。二是坚持不懈学。镇党委制定完善了理论学习年度计划,坚持实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周一集体学习不间断,班子成员理论学习不放松,并利

—1— 用在线学习,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干部职工图书阅览室,购置了历史类、经济类、农业农村类、法律法规类、科技技术类等方面的图书1000余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针对问题学。一年来,针对理想信念问题,组织开展了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针对作风问题,组织开展了以“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部门”为主题的“五比五创”主题实践活动;针对稳定问题,组织开展了“镇党委书记镇长大接访、领导干部大下访”活动;针对发展问题,组织开展了以“构建和谐矿区、推进库区发展、巩固边境稳定”为实践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四是形式多样学。镇党委中心学习组按照“一周一题、一题一议、一季一评”的方式组织学习;时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老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八里河东山战争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加州委、县委党校的各种学习培训;有计划地选派领导干部、农村党员代表外出考察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为我镇大规模发展咖啡、水产养殖产业打下基础。

(二)抓组织,凝民心,优化结构聚力量。我镇始终将“强化核心、明确责任、组织有力、作用彰显”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优化组织结构,凝聚党心民心,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扎实抓好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周密筹备,圆满完成了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书记、副书记。新一届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3.8岁;本科以上文化9人,占82%;女性1名,占9%;少数民族5人,占45.5%。新一届党委班子的产生,为促进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组织保证。二是着力加强村级组 —2— 织建设。推行党校和适用技术学校进农村,抓好村“两委”班子政治理论培训和科技知识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年内,共组织开展培训3期60余人次。从培养、选拔、激励、管理等方面入手,注重从现任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党员中挑选村级后备干部,并充分发挥镇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为村干部队伍蕴藏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建立了“3+1”帮带培养制度,由镇党政领导、镇机关干部、村党总支书记进行帮带,辅导传授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其提高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并充分“放权”,适时“压担子”,让他们在办实事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在实践的磨炼中不断增长才干。年内,共有2名大学生村官考起机关事业单位,有1名村官被选拔为镇党委委员。三是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注重培养、吸引优秀青年、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变“等上门”为“领进门”,变“党组织单独抓”为“党群组织共同抓”,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2011年共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0名,发展新党员71名,目前全镇党员总数达610名,占总人口的3.6%,培养“五带头”示范党员102名、农村经济能人86名。四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镇村资源,全面推行党员服务承诺和民情恳谈制,构建“一点一站”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二级网络”,方便群众办事,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共建立党员群众服务站1个、服务点6个。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建言献策“六项工程”,广大党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党员中广泛开展比学习、比干劲、

—3— 比创新、比贡献活动,争创一流业绩,设立了党员先锋岗49个,党员示范窗口7个,党员服务区2个,组建党员服务队2支,结党员帮扶对子37个,机关站所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2个。镇机关站所党员共深入挂钩联系户15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0余件次。继续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村“两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民小组制度;完善党政领导群众接待日制度,及时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拓展“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开展党员“一帮一”、“一带一”、“送温暖”等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扎实抓好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省委18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创一流业绩。坚持和完善镇党员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继续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抓廉政,讲民主,务实为民树形象。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为实施科学决策,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保障。一是加强廉政建设,树立良好风气。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出台的“十九项制度”,严格执行“十个不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二是充分发扬民主,促进科学决策。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等规章 —4— 制度,依靠制度确保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凡属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以及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坚持深入广泛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不通过调查研究不决策,不征求各方意见不决策,不经过集体研究不决策,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三是加强团结协作,增进感情促和谐。镇党委始终把搞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途径。坚持按时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心制度,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增进团结;坚持党委核心领导地位,班子团结一致,全镇政治大局和谐。四是建立新的领导运行体制,不断提升工作效能。认真探索党委领导分工负责运行机制,合理设置分工,强化党委委员责任,呈现出“四个明显提高”,即集体领导加强,党内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核心地位强化,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岗位职责明确,党委委员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中间环节减少,班子工作效能明显提高。

(四)抓产业,促发展,助农增收显实效。围绕“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措施,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抓产业,增强党组织和党员促发展的意识。扎实推进“工业强镇”战略,进一步强化了矿区基层组织建设,在认真落实矿区“3+1”矿山管护模式,让矿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和谐矿区建设长效机制,于今年6月先后在茅坪、南秧田、田湾上下寨成立了矿山管控巡逻队,通过基层组织来组织群众共同管理矿山治安;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将工业发展成果反哺农业,进一步夯实矿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矿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改善矿区群众生产

—5— 生活条件,现已在矿区实施和正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达25个。企业与群众关系得到改善,矿区生产秩序逐步好转,1—10月,南温河钨矿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上缴税金1.01亿元,工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凸显。努力实施“农业立镇”战略,在抓好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创建一条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和一条咖啡产业示范带”的工作目标,在天保村委会杨美田至八里河的8个支部开展创建工作,创建一条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上各村总支、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6个支部书记种植咖啡78亩,有32名党员带头发展咖啡种植500余亩,带动群众200余户发展咖啡种植2000余亩。在天保村委会散水、新城、八里河公路沿线村寨大力发展咖啡产业,创建一条咖啡产业示范带,依托这条咖啡产业示范带建设“万亩咖啡基地”,并利用库区水资源开展网箱养鱼、深水养鱼等水产养殖,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2011年,镇党委、政府计划完成咖啡种植11000亩,布局在矿区、库区、边境地区3个区域的适宜地带,涵盖6个村委会50个村民小组,并在今后年度有所突破。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在2010年已发展3100亩咖啡种植的基础上,今年截止目前我镇已落实种植地块8000余亩,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2012年立春前后完成种苗移栽工作。同时,充分利用马鹿塘库区水资源,进一步加大了对渔业养殖的扶持力度,年内网箱养鱼发展规模扩大到600余箱。二是抓项目,凸显党组织和党员惠民生的成果。镇党委始终把关注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整合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全镇已建和在建的新农村达82个;投入900 —6— 余万元新修村组公路21条47公里,新建农灌沟渠13条37.6公里,新建人畜饮水工程16个,架设人饮管道48.8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深入推进移民库区生产开发和后期扶持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集镇功能不断完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五)抓教育,夯基础,创新载体强建设。始终把加强党的活动阵地建设和党员思想教育阵地及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作为主要工作,努力搭建起了在思想上教育党员、文化上熏陶党员、行动上引导党员的载体和平台。一是抓硬件设施,确保党组织和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加快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继续巩固和完善已建成的31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立发挥活动阵地作用的机制,使之成为镇村基层宣传政策的窗口、传授知识的课堂、凝聚党员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年内共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培训12次2000余人。理论宣传教育阵地得到巩固,积极争取上级宣传文化部门支持,在全镇6个村委会建立了农家书屋,组织农村党员系统学习宣传基本理论,引导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贯彻实施《麻栗坡县边疆党建长廊阵地建设发展规划》,力争在2012年全面完成1个行政村党总支、10个自然村党支部的阵地建设。二是抓教育管理,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宗旨意识的提高。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筑牢党在边疆的思想阵地;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推进边疆文化建设,筑牢党在边疆的文化阵地。结合“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推进口岸和边境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做好边境沿线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工程的落实;开展办公场所升挂国旗、悬挂党旗党徽、党员挂牌

—7— 上岗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群众的国家意识。

(六)抓稳定,固边防,整合力量促和谐。镇党委坚持把维护边疆社会稳定、政治和谐做为工作的立足点,努力筑牢党在边疆的执政基础,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繁荣。一是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推行“五用工作法”,即用民族干部宣传基层党建工作、用民族语言讲解基层党建工作、用民族节庆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用民族文化体现基层党建工作。积极组建农村民族文艺队,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节目,引导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抵制陈规陋习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提升党在边境民族地区的感召力。今年以来,我镇在各行政村大力开展了“建一个活动场所、打造一支文艺宣传队、自编一批歌舞节目、建好一个农村书屋”的“四个一”活动,促进党的建设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二是全力抓好为民服务中心(站)建设。始终坚持以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服务工作“零差错”、审批事项“零投诉”为工作目标,以“引领群众办事、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办事”为工作重点,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服务体制,整合基层站所资源,着力打造为民服务中心(站)建设,使其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崭新平台。农事E网通系统运行正常,截止目前共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50余件,便民利民的综合效应得到全面提升。三是整合力量共创和谐。以强基固本为立足点,强化军民联动防范网络建设,在边境村寨设立了军民联动岗,建立了良好的军民关系;继续做好“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扎 —8— 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和平安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和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到位,全力维护民族大团结的局面;加强边境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凝聚力,激发了各民族守土固边的爱国情,确保了边境社会稳定。同时,扎实抓好矿区、库区稳定工作,巩固了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年来,通过全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极少数和个别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个别党支部和党小组凝聚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镇绝大部分村党支部没有专门的活动场。针对这些问题,镇党委将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四、下步党建工作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全镇80%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60%的村党组织达到“五好”建设标准;80%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和

—9— 60%的村级党员成为“五带头”党员;80%以上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小组长成为党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全覆盖和每个行政村都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筑牢党员群众的思想基础。一是明确政策导向。围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力度,使党员干部群众懂法、守法,增强他们的法律、维稳意识。加强自然优势、民族优势、地域优势宣传,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天保、建设天保,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理解支持。二是丰富信息网络。提高党员群众的理论素养和辨别是非能力,自觉崇尚科学,远离封建迷信,同邪教组织做坚决斗争。根据天保镇实际,在农村建设技能培训、文化活动和远程教育阵地,使大批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培训成为“土专家”。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使党的惠民政策能快速传递给群众,真正实现党的声音全覆盖,让党员群众听到党的话、跟党走。至2012年,实现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三是培训基层骨干。建立党员干部和基层业务骨干培训工作制度,对培训对象进行多渠道、多种类的集中性培训,增强党员干部领导发展、带领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功能。一是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把理想信念坚定,公道正派,有开拓精神,有魄力,有胆识,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其次是培养锻炼有潜质的年轻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重视培养 —10— 和吸引青年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新党员入党后,我们将充分利用镇党校加强农民党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加强党性锻炼,让他们尽快理解和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止的决心。二是不断完善农村党建工作机制。按照“支部会议决定,主体活动落实,全体党员参与,工作制度规范”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村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民主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评议党员、创先争优、党员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等制度,逐步使农村党建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党建工作机制,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形成目标清晰、措施具体、责任明确、操作性较强的党建目标考核机制。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推进党的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措施,着力破解经济发展滞后问题,提升党在基层的凝聚力。一是依托资源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采取基层党组织领办、协办的方式建立各类协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切实保证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搭建文化平台,推动边境旅游业发展。大力开发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旅游者观光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三是实施人才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依托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村各类协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大农村实用

—11— 型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让他们在集中培训中提高农业知识水平,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提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退伍军人和返乡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好、自律意识强、工作作风实、可塑性强的长处,对他们进行党的理论、政策、法规等培训,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储备骨干力量,在时机成熟时,鼓励他们通过“两推一选”方式进入村“两委”班子,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富;加大妇女党员的发展力度,将妇女致富能手培养党员,不断增加妇女党员比重,注重“三个培养”工作,加大培养村小组干部入党,解决农村党员不担政的问题。制定完善村干部管理办法,完善村委会后备干部库,建立大学生“村官”教育、选拔、管理、服务、监督“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党建工作中的助力推动作用。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广泛收集具有科技推广、经营管理、生产开发等各类人才信息,出台优惠政策,搞好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维护党员干部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立足实际,创新方法,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党委政府职能转变,开展“一站式”服务,推进基层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进程。二是改进和完善村民自治方式,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结合农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以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为出发点,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导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监督的“三位一体”新型治村模式,把党的领导渗透融入到村民自治中,解决农村“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三是强化党群共建活动,提高群团组织功能。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镇村党群共建、党组织带群团组织的工作机制,支持群团组织独立开展工 —12— 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方面的优势,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全面提高群团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达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目的。

(五)强化基础保障措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维稳新机制。结合农村基层实际,规范信访秩序,实行村总支书记信访领办责任制,形成促进边境稳定的“稳压阀”。明确村总支书记是本村群众信访的首问责任人,能在本地解决的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由村总支书记带领到镇上有关部门反映问题,避免矛盾激化,促进问题解决。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采取扶贫开发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文化体育经费等整合使用的方法,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水、电、路及农村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护边境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加大边境维稳工作力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组建农村治安联防队,开展义务巡逻,提高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边境地区稳定的能力。

中共天保镇委员会

2011年12月8日

—13—

第五篇:天保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上学期)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认真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战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同时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4、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的公开课都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多数老师都能自制教学课件,熟练操作。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自觉地、经常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能利用网络技术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和课改新动态。使很多年纪大的老师也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期中各年级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学期末班级能统一过关测试,相互比较,对比差距和不足,迎接全区期末抽测考试。

3、一学期来,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个人补充和教后反思。

4、本学期在教研室和教导处组织安排下,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

5、本学期每位数学教师都以古冶区教研室的专题研究为教学准则,认真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加强课题运作,扎实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1、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2、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力量。本学期重点抓好集体备课,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单周集中开展了一次大组集中教研备课,间周各年段组备课学习,做到有记录,有资料,上课教师能写好课后反思,听课教师还能及时写好听课评价。

四、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并实施“有效教学”。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3、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开展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学习与研究课改的活动,组织教师在校园网上发表论谈或上传论文。

4、建立并逐渐完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广大教师的课改积极性。对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特长和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4年1月23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蜕变满分作文范文下一篇:通货膨胀目标范文

热门文章

天保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