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

2023-01-21

在2 1世纪, 人类早已经迎来信息时代, 经济的发展超前于社会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高考的得失已经在社会上引起阵阵热烈讨论的时候, 作为高考内容的物理学科也面临着种种质疑, 在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1]。当前, 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2], 但是通过对自己周围的一些学校的具体了解却发现, 在当前的情况下, 各学校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且存在一些误区。传统的物理教学[3]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妨碍着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阻碍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深刻的、全方位的冲击, 影响和改变着各学科的教学状况, 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内在需求[4]。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掌握教学评价的新方法, 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 及时跟踪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1 现状分析

2000年10月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由此引发了全国性“课程整合热”。规划从2001年起用5年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中学物理教学, 不仅能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而且会带动物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可以促进物理教学过程信息交流的多元化, 认知方式的多元化, 最终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5]。

电子、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功能可以使物理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形象生动, 传统教学仅用黑板、粉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仅用语言描述物理现象比较乏味、抽象, 与电子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相差甚远。并且电子、信息技术有良好的时空优势, 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从课堂教室形式的限制到学生可以利用媒体随时随地学习, 生动再现课堂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尤其是利用信息高速公路, 可以获得极丰富的信息资源, 形成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了突破, 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被激发,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或学生自主学习的个人愿望, 能做到因人施教, 并且能借助人机交互和参数处理技术, 对教育信息及时反馈和处理, 及时改进教学, 使得教学更合适学生的学习进程, 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在虚拟课堂环境, 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实例调查

通过对身边部分中学一线教师的调查了解, 并对他们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使用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完成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作了深入的了解。各学校在使用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完成物理教学方面的次数都较多, 教学完成情况普遍偏好, 但依据教学条件的好坏, 各学校使用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完成物理教学的次数、效果和质量任然是有差别的。

同时在学校中随机的选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效果。因为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 观点比较片面和极端, 不具有代表性, 所以选取的学生中不包含高三毕业班学生。统计如表1及图1。

上表显示: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 都能接受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应用, 且对教学的效果大部分学生比较满意, 认为老师在将物理这门学科讲解的越加生动和形象, 对于高中物理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有所降低, 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和快乐的学习物理。

结合将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是为了追求教育最优化[6], 但它并不能适合于所有条件和环境, 要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注重考虑考虑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 并不等同于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完全抛弃黑板和粉笔, 以多媒体课件代替黑板, 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 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参考, 把握好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的时机和时间长短,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 还是为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效果服务。其次把握好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时机, 利用媒体信息容量大、丰富多彩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恰当的时候引入, 可以达到提高学生专注力,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目的。再者, 掌握好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最终把握者还是任课老师, 由任课老师根据上课经验和学生的互动情况决定使用的情况, 集体备课的内容还是要放到本班上课实践的考验与修正。

计算机多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优势, 但它不是万能的, 有优势也有不足, 它综合了一些其它媒体的特点, 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 譬如幻灯透影的高清晰度, 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 特别是物理实验, 这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再现, 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因此, 放眼于整个教学活动, 只有把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组合, 互相取长补短, 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达到物理教学的最优。

总之无论是从宏观上看我国整个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 还是从以新物理教学大纲为主导, 为满足当前物理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 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都应将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上。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即课堂教学、课后巩固、考试评价, 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是脱节的。由于这种单向、缺乏交互的教学模式, 使得教师只能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 尤其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了解学生学业的主要渠道和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方式, 考试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对象, 通过考试结果反馈来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 养成依赖的心理, 依赖成绩来了解自己, 依赖教师对自己的成绩作出反应。这又造成反馈滞后、失真, 缺乏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

可以看到在传统讲授式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 学生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 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 教师是不是可以把概念、规律、题目等“讲清楚”, 学生是不是会解题, 考试成绩如何, 成为评价教师水平和学生学业最主要的方面。学生长期在被动的状况下学习, 造成缺乏问题意识、缺乏个性、产生厌学等倾向。对学生来说, 既然学习是为了考试, 那么很容易形成“不考试的内容不用学”的误区, 这样的思想带入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 就造成学习和工作、生活的脱节。

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是基于意义建构理论的教学活动, 其教学设计包括:提供学习资源,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协作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协商和会话;指导学生建造有意义的知识结构 (意义建构) 。

综上所述, 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电子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 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 从而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3 结语

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的发展必将给教育教学带来更大的支持与挑战, 如何运用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而且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也随着实践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完善、丰富和优化等, 这些都是需要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去研究的问题, 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摘要:阐述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内涵, 分析当前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应用存在的误区, 将建构主义和素质教育理论相结合指导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信息处理能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课件设计

参考文献

[1] 杨林青.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的探讨[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 2004.

[2] 苏明义.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物理教师, 2005, 26 (9) :12~15.

[3] 孙先明, 付艳峰.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6 (9) :47~48.

[4] 姚妍妮.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0.

[5] 姜新林, 高晓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134~135.

[6] 刘时坤.浅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误区[N].山东电大学报, 2006 (2) :18~1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专业教育中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浅谈专家系统在直扩信号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