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高邑县领导班子

2023-04-01

第一篇:石家庄高邑县领导班子

石家庄高邑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考试录用工作人员公告

一、招录岗位、专业、数量 招录岗位1:客户经理

招录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招录数量:1名 招录岗位2:客户经理

招录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 招录数量:1名

二、招录对象、条件

招录对象为全日制高等院校2015年普通类应届毕业生(含2014年未就业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普通类毕业生)。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5.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0年11月23日至1997年11月23日期间出生); 6.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三证”齐全; 7.具备报考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的; 2.在公务员招考中违规违纪在禁考期内的; 3.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

三、报名

本次招考采取现场报名方式。由报考的高校毕业生本人亲自前往填写报名登记表并作出诚信承诺。报名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2张1寸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片及相应的电子照片(jpg格式,240ⅹ320像素,30kb以下),同时缴纳笔试报名考务费100元。

报名地址:石家庄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人事劳资科(石家庄市城角街623号)。 报名时间:2015年11月23日—29日。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四、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为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在石家庄市进行。2015年12月5日上午8:00—9:3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满分为100分;2015年12月5日上午10:00—12:00进行《申论》考试,满分为100分。笔试准考证在考前统一发放。根据笔试总成绩,分岗位分专业按

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以拟进入面试人数与录用人数之比不高于3:1的比例确定拟进入面试人员,比例内末位笔试总成绩并列的都进入。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谈法,满分为100分。采取“体操打分法”,即对各位考官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分为考生的面试成绩。面试在石家庄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进行。面试时间为2015年12月12日。

根据笔试面试综合成绩,分岗位分专业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确定拟录用人员进行体检。综合成绩=笔试总成绩ⅹ60%+面试成绩ⅹ40%。

五、信息发布

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结果将及时在石家庄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市烟草局链接发布。拟录用人员也将通过此平台公示。

石家庄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市烟草局链接:http://121.28.35.251 凡报考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参加证件审核、笔试、面试、体检等情况的,均视为自动放弃考录资格;在任何程序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招录条件的,即取消考录资格。

六、咨询电话

石家庄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人事劳资科:0311—89869067

第二篇:中共大邑县新场镇委员会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中共新场镇第六届第一次代表大会

工作报告

(2011年9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委要求,现将本届新场镇党委领导班子的主要工作情况作一总结汇报:

2006年底换届以来,镇党委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快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大力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00万元,比2006年增长66.67%;实现全口径财政税收1962万元,比2006年增长164.0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8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660元,比2006年增长3666元,新场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时期。今年1-6月,完成招商引资签约资金2.1亿元,到位资金1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2.3%、6.6%;地方 1

财政税收完成226.30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06.3万,地税完成120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3%、6.5%。

一、2006年-2010年主要工作

(一)新场古镇保护开发工作

多年来,受资金、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新场古镇的优质旅游文化资源“藏在深阁人未知”,基本没有开发利用。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确立“旅游强县”战略,正式启动了新场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大幅提升古镇未来预期价值 围绕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高起点规划。聘请省内知名专家编制完成了《大邑县新场镇总体规划》、《大邑县新场镇古镇保护性规划》、《大邑县新场古镇保护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完成了新场古镇旅游策划、新场古镇AAAA级旅游景区策划、新场古镇旅游营销策划、新场镇场镇改造施工设计方案等。有效提升了古镇未来的预期价值,为吸引社会资金到新场投资项目、发展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市场化配置资源,全力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古镇保护开发

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是新场古镇保护开发的关键。坚持“以政策换资金、以项目换资金、以资源换资金”的思路,通过市场机制,共协议引进社会资金15.5亿元参与古镇开发建设,实际投入资金近4个亿。云南同创6个亿的项目已签约,

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3.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在古镇保护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群众受益是新场古镇保护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自筹资金800余万元改造房屋和经营性铺面,引导70余户群众自愿无偿拆除沿河建筑1800平方米,其房屋由过去的房屋死角变成了可经营的商业场所,房屋价值和商业价值得到大大提升。

4.成效显著。古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土地由过去的几万元/亩增值到30万元/亩(去年底拍卖价),政府由过去的招商引资变为现在的选商选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自2009年国庆节以来共接待游客85.6万人次,新场镇正从过去的一般场镇转变为现在的旅游古镇;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居民房屋价值升值了近十倍,餐饮业、茶坊等生意兴隆,酒吧、旅游纪念品店等从无到有。沿河景观整治新增商业用房720间、30160平方米,新增价值上亿元;新增就业3000人,人均增收1200余元。

(二)四大基础工程工作

1.村级公共服务工作。我镇自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以来,严格按照县上的“八步工作法”开展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坚持民主荐事,充分发挥议事会作用。群众知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100%,顺利通过市县两级验收,被县城乡统筹委员会评为先进乡镇。我镇还充分撬动民

间资金,发动群众集资、老板筹资、争取部门资金等形式,筹集到了将近30余万元,用于村级公共服务中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地加快了改善我镇山区的交通条件和山区农民饮水问题进度。得到群众的好评。。

2.农村产权改革工作

承包土地实测确权和房屋确权方面:新场镇土地实测确权涉及8个村、145个社、6506农户。通过全体镇、村、社干部工作努力,2010年度承包土地实测确权工作的完成进度和质量列全县坝区乡镇前三位。完成《集体土地所有证》145本、《集体土地使用证》6624本、《房屋所有权证》6624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6506本的颁发。

林改方面:我镇林改涉及三个村(头堰、川王、双井),林地总面积13501亩,辖44个社,1011户,登记宗地3538宗,确权颁证3538宗,占应确权颁证数的99%。林权流转3671亩,其中双井2404亩,头堰125亩,川王1142亩,林权证已核查发放完成。

耕保基金发放方面:耕保基金涉及全镇8个村(社区)145个社,6506户农户,除头堰6社和石虎5社125户因集镇建设暂缓确权外已全部完成耕保合同签订、耕保卡制作并发放到户,共计6381户。

3.土地整理情况工作

新场镇作为第一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试点乡镇之一,严格按照市县的文件精神要求,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县上下达的目标任务是拆旧面积730.5亩,新增耕地面积570.3亩。2011年1月中旬,通过项目包装公司探勘计算,我镇土地综合整治拆旧面积达733.5亩,已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目

标任务。

4.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工作。

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充分发挥村(居)民议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理顺了村(社区)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各项民主议事、民主荐事规则完善,真正实现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实现基层组织富有活力和政务、村务公开全面深化的要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做到民事民主,民事民办,对村务公开、村(社区)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5%以上。

(三)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

2009年底县委政府将新场镇确定为都市农业示范区——王新片区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龙玉祥为组长,镇长刘桂明为副组长,分管领导直接抓,班子其他成员分片负责,相关科室和责任村的负责人组成的新场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组。高起点、高规划,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高新技术和规模农业为发展方向,培育主导产业,构建市场优势突出地域特色明显的新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1.引进宝丰园林农家乐,占地300余亩,总投资400余万元,现已具备同时接待100余人就餐能力。现农家乐务工人数达30余人,务工人员年收入8000余元,极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2.揭家村

6、

7、

9、11组引进浙江老板进行大棚西瓜种植,现种植面积达200余亩,总产值达200余万元。常年务

工人数100余人,极大地解决了当地“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

3.川王村8组引进广西巴马香猪养殖,现养猪场占地5亩左右,总投入100余万元,现已关栏500余头,总产出80余万元。

4.清源合作社

该项目于2011年3月开始动工,协议资金2.1亿元。一期流转土地400余亩,主要从事大棚果蔬、养老中心和会务休闲等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常年务工人数达到150余人,有效地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土地流转收入和40、50人员的务工收入,合作社还准备在附近村社推广优良果蔬的种植,进一步带动群众的增收致富。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将成为王新片区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为王新片区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四)抗震救灾取得实质性成果

“5.12”汶川发生后,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沉着应对,立即启动了《新场镇抗震救灾应急预案》,成立新场镇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组织六支队伍分别深入到村、社开展工作,全力救助受伤群众,稳定群众情绪,摸清受灾情况,实施临时救助。按照省、市、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大力开展灾后重建设工作。据统计,全镇有11人受伤,毁损房屋35户,直接经济损失达1400万元。“5.12”大地震期间,全镇干部群众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为灾区人民捐了16万余元的现金和一定数量的物资。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完成了35户农户房屋原址重建,332户农户房屋维修加固。全镇共发放临时救助款、安置过渡费、灾后重建资金补助和维修加固救助款254.51万元,并积极帮助和支持企业开展生产自救,所有受灾企业全部恢复正常生产。

二、今年主要工作

根据县委工作安排,结合新场实际,按照年初我镇制定的“1141”工作重点,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继续推进古镇的保护开发。着力加快了推进古镇保护开发重点项目;二是着力推进王新片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善片区规划,结合现代农业和田园风光塑造、林盘保护及乡村旅游,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2.1亿的清源合作社项目,已经流转土地300亩,建成大棚绿色蔬菜120亩,180亩花木苗圃将进园。今年力争再引进1-2个上千万元投资的龙头企业,搭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大框架。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继续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340户暂缓确权的工作,深化文昌社区

23、24社的确权试点。包装项目,引进民间资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引进清源半岛、清源现代农业和九洞桥特色街区3个项目,流转土地910亩。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村级社会管理水平,动工村公项目109个,金额为372.98万元。推进

村级基层民主新型机制治理,完善村委会、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群众对村民自制满意度;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党政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重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加强对镇、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提高全镇干部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镇在社会建设、古镇保护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在古镇建设上,新场古镇正处于4A级景区的创建阶段,创建软件和硬件还需要加快进度。在旅游的业态调整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二是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亮点不多;三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不多,办法不多;四是小区建设速度还应进一步加快。

四、下一步的打算

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委确定的“执行力提升年”和镇党委、政府确定的“1411”工作思路,迎难而上,坚定信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定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建设;成立新场古镇管理委员会,通过市场化运作,把新场古镇4A景区的创建工作推上新的台阶;争取多方支持,引进社会资金,加大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吸引更多的规模企业入园发展;利用新场古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务工岗位,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集中力量扎实抓好小区的建设。 谢谢!

第三篇:2014年石家庄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进入考察范围人员公告

2014年石家庄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进入考察范围人员公告 石家庄市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面试工作已于3月15日圆满结束。根据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冀组通字[2013]17号)文件“以单列选拔县(市、区)或联合选拔县(市、区)为单位,按业绩评价得分、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三项之和计算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1︰1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的规定,67名应试人员中共有22人被确定为考察对象。现将进入考察范围人员公告如下:

进入考察人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冉 邓立欣 白丽霞 邢晓莉 朱哲轩 刘志娟

李 冬 李 洁 杨明哲 何世冲 宋景华 张 涛

张 晴 张 媛 欧阳正仲 侯千千 袁忠岩

贾景景 郭晓星 董密霞 程传立 檀召云

2014年3月18日 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

第四篇:高邑县文化强县汇报

高邑县文化强县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高邑县在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紧紧围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凸显高邑文化特色,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用力,大力推动文化商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我县文化工作汇报如下:

一、 高邑县基本情况

高邑县位于石家庄市最南端,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三乡,107个行政村,人口19万,耕地25万亩。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4亿元。人均gdp达到2.2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亿元,全部财政投收入完成2.0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02元。

高邑县历史文化悠久。据境内凤凰山出土石斧考证,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属晋,称鄗。战国时属中山国。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东在城南千秋台即位称帝,诏改鄗为高邑,县名沿用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明朝“东林之三君”之一吏部尚书赵南星为高邑人,境内现存中山国房子郡遗址,刘秀登极台、南星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

二、文化工作发展情况

(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叫响县域特色文化品牌。高邑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我县拥有省保文物四处、县保文物五处。首先是亿光武帝刘秀登基千秋台为龙头的汉文化体系。近年来,我县将刘秀汉文化作为特色文化建设的第一名片,投资3500万元,兴建了汉文化主题公园(刘秀公园),整理出版了《刘秀的传说》、《走进古鄗》等系列文化书籍,并在县政协主席陈金锁同志的不懈努力下,组织编剧名家编写了《刘秀定河北》三十集大型历史剧,目前,正在面向全国诚邀投资商投资拍片。同时,我们将“汉文化一条街”、“汉文化影视基地”建设纳入我县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为弘扬和推广刘秀汉文化,我们还积极搭建高层次平台,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到本县举办专题文化讲座,努力将汉文化这一文化品牌打响打亮,走出高邑,走向全国。二是以著名历史文化名人赵南星的故乡省保文物为龙头的南星文化体系。近年来,我们逐年投资,对赵南星祠堂修葺一新,对外开放,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北京、石家庄等地进一步查阅搜集有关赵南星的资料,逐步完善电视剧《赵南星》剧目,目前已完成剧本初创,正在联系投拍事宜。我们依托这一传统文化平台在全县开展以传统文化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熏陶和培育群众的传统道德素养,将其打造成为高邑县国学道德教育品牌。并计划利用3——5年时间完成赵南星祠堂内部修复、南星雕像、赵南星著作刻板、赵南星系列书籍、南星书院“藏书楼”工程。第三,我们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精品。近年来,我们对本县的传统文化相继进行了收集整理,2006年以来,在我局努力之下,共有四项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项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2009年,吕氏妇科、猫头靴子获石家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南岩乱弹、庄头剪纸获石家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猫头靴子”获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南岩乱弹已经申报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推动传统文化在高邑大地上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大象文化基础设施“攻坚战”。按照“优势互补、服务互为、资源共享”的原则,我县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基础上,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文化事业的生动局面,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制约,先后完成了凤城广场、广场大型电子屏、老年活动中心等重要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启动了图书馆、文化馆和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特别是总投资3500万元的刘秀公园项目,填补了我县大型文化设施缺乏的空白,成为我县文化基础设施的亮点。在农村,我县把文化大院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政府部门帮建的同时,采取对口支援、联合共建、捐赠赞助等形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中心、文化室、图书室等。例如西南岩村在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大舞台,成立了乱弹剧团,极大丰富了周边村的群众文化生活。目前,我县已有100多个村民文化中心,为农民提供了集科普、娱乐、健身与一体的综合活动平台。

(三)打造精品文化活动载体,奏响群众性文化建设强音。精品文化是县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外展示县城风采和综合竞争力的“名片”。近年来,高邑县集中力量培育特色文艺精品,以精品文化活动引领群众文化建设。从2007年开始,我县每年“七一”前夕组织全县干部群众举办爱国歌曲大型歌咏比赛,参加人数达到万余人,如今,该活动已经成为该县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受到全县群众的广泛欢迎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唱红歌,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爱国爱党、锐意进取的精神品。我县以消夏文化节为载体,集中组织开展业余歌手大赛、少儿文艺汇演、社区文艺汇演、职工歌咏比赛、广场健身舞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精品文化活动,培育壮大了北街京剧沙龙、南岩乱弹剧团和社区千人秧歌队等基层特色文艺群体,有力提升了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

(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日益明显。我县距省会百里,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纵穿县境,393省道横贯东西,“南水北调”分水口和二路四站建设是我县基本形成省会南部的交通枢纽,进而发展成中等城市,这为高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县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状况较为突出。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把发展文化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确定主题,突出重点,构筑我县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从发展高邑的全局上整合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现有文化企业注入活力,鼓励各类资本以各种方式投资文化产业。扩大融资渠道,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采取招商引资、企业投资、吸引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文化建设投入格局。

第五篇:高邑县赴肃宁学习考察

高邑县赴肃宁学习考察“四个覆盖”

4月10日,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张之光带领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就创新社会管理、村容村貌整治、做好群众工作,赴沧州肃宁县学习考察“四个覆盖”经验做法。

人大主任徐将威、政协主席何兴旺、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农工委书记王惠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苏瑞、副县长宋英华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肃宁县县委副书记王利宾、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玲陪同考察。

2010年肃宁县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个全覆盖工作思路,创造性的实施了“四个覆盖”工作模式,即:

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和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构建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和统领,以村代会为平台,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综治维稳组织为骨架,以服务群众和协调、整合农村各方利益为职能的一张覆盖整个农村和广大农民的农村社会管理网络,“四个覆盖”推行以来,通过这个网络,肃宁县把分散的农民群众组织发动起来,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在化解各类矛盾、提供致富载体、解决发展难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县考察组一行先后深入到肃宁县付佐乡西泊村、全民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中心、梁家村镇梁家庄村村民服务中心、丰乐堡村进行了实地察看,认真听取了肃宁县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与村干部、合作社管理人员进行交谈,详细了解肃宁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我县考察团一行观看了肃宁县“四个覆盖”工作模式专题片,听取了肃宁县委副书记王利宾关于“四个覆盖”的经验介绍,与会人员就“四个覆盖”的具体做法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县委副书记张之光对肃宁县“四个覆盖”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肃宁县通过把农民纳入组织体系当中,通过基层组织发挥好管理、监督、服务、引导、培养、教化作用,化解各类矛盾,真正实现了村民民主自治,从而实现了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四个覆盖”对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他要求,各部门、乡镇、村要以此次学习考察为契机,认真汲取和借鉴肃宁的成功经验,对标定位找差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结合我县实际和“三五”维稳机制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开展好我县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促进高邑和谐稳定快速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酸碱盐的复习教学设计下一篇:手机游戏行业分析报告